环境科学与工程职业规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环境科学与工程职业规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环境科学与工程职业规划

环境科学与工程职业规划范文1

关键词 职业规划 现状分析 策略探讨

从沈阳药科大学2011年毕业生择业总体来看:用人单位提供的工作岗位数量远远超过了应届毕业生的人数,供需比达到1:6,远远超过了往年,说明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有着较大的需求量。这是对我校学生能力的认可,也是对我校教学质量的认可。但同时出现的问题是,毕业生的签约率并不高,毕业生在选择什么企业,从事何种工作的时候产生迷茫,造成了企业招不到人,学生也找不到合适企业的情况。这对用人单位以及学校资源造成了很大的浪费,既耽误了企业正常的招聘计划,又给学校带来了就业压力。这应引起学生工作者的思索。笔者认为,这与对学生进行的职业规划教育有直接的关联。只要对学生做好相关的职业规划教育,使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价值观,提前做好自身的职业规划建设,清晰自身价值取向和择业方向,一定可以实现从容就业,达到企业、学校以及毕业生三赢的局面。

一、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内涵

著名管理专家诺斯威尔曾这样定义职业规划的内涵:个人结合自身情况以及眼前的制约因素,为自己实现职业目标而确定行动方向、行动时间和行动方案。具体来讲,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第一,对自身的评估;第二,对外部环境条件的分析;第三,对职业目标的确定;第四,将职业目标付诸实践行动;第五,做到持之以恒,直到完成自己的职业规划目标。通俗的说,就是如何把“我想做的事情”与“我能做的事情”有机结合起来,在社会的需求下如何实现的问题。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对学生以职业要求为目标的管理,是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清楚自己的方向,明确自己的目标,使之自觉地按预期的要求开发自我,避免毕业求职时的盲目就业。职业生涯规划作为大学生进入社会之前的一项必修之课,应该得到充分的重视。

二、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必要性。“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当前很多学生对于自己将来的职业发展并没有清晰的认识,对自己适合从事何种工作充满着迷茫,也并不是十分清楚企业所提供岗位的性质及所需技能素质,这就导致许多学生毕业时仓促就业,盲目就业,甚至处在离业状态,不仅阻碍了其自身的发展。

(二)重要性。第一,使学生更加清晰的认识自我,明确人生目标。通过职业规划教育,使学生更清楚地认识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长处短处,从而能够更有针对性的挖掘自身潜力;同时使其清晰自己的人生目标,不断地努力奋斗,拼搏追求,实现人生价值。第二,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刻认识到就业形势及社会状况。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使得学生了解就业环境,了解市场需求,从而有意识地接触社会,认识社会,毕业后能更快的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第三,使学生能够更严格的规范自我、要求自我。学生一旦规划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就有了前进的动力奋斗的方向,从而产生自我激励、自我约束的功效。这对其自我价值的实现大有裨益。

三、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职业规划教育体系不完善。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将个人的自我规划和学校、社会的职业生涯指导结合起来进行。现阶段,学校里并没有一个完整、系统的职业规划体系,职业规划教育没有统一的标准和科学的制度,对学生的职业教育更多的是集中在辅导员身上,而辅导员又并非专业的职业规划师,水平参差不齐,学生接受的信息不全面,有较大偏差,这样容易造成职业规划的迷茫。

(二)职业规划教育师资力量不足。学校的就业指导队伍是由学校学生处就业办公室和各院辅导员共同组成。就业办公室主要负责为全体学生提供就业信息、指导与咨询等服务,而各院辅导员则主要为本院学生提供辅导、咨询和服务。从事职业规划的专职教师偏少,缺乏专业化和职业化;而辅导员本身承担了了大量的学生日常管理和事务性工作,对职业规划的研究不够,缺乏系统钻研和全程服务,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三)对低年级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力度不够。职业规划教育应该是一项长期工程,应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涯,不能仅限于大三、大四等毕业阶段。在低年级阶段,可以首先进行启蒙教育,树立正确的理念,有计划有规划的进行职业教育,在以后的学习生涯里,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特点,结合所学学科的专业特色进行不断调整,到高年级的时候,便可水到渠成,瓜熟蒂落。

四、进行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建设的策略探讨

(一)加强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体系建设。开展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活动,课堂是基础,故加强职业规划课程体系建设是夯实基础之举。笔者认为课程体系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自我认识、药学领域职业类型、当前药学行业形势与国家政策、不同药学岗位典型成功案例以及社会实践等。

(二)加强大学生职业规划指导教师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由于职业规划教育现阶段处于摸索阶段,客观现实环境以及学生对职业规划的渴求要求我们要有一支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师团队。在这支队伍里,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指导经验的专家、学者组成。

(三)构建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指导体系。注重对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全程性和系统性。对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应该贯穿整个大学阶段,不能到了大四临时抱佛脚,相关规划及指导在大一时就应该开始,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传输不同的规划方案。大学一、二年级是职业规划教育的预热阶段,让学生初步了解自己所学专业对应职业的主要特点和素质要求,如药房药师、临床药师、临床检查员(CRA)、药物生产研发、药物注册、药品销售等的,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增强学习动力和目标性。

加强高校职业规划教育需要各部门、各学院群策群力,通力合作。就沈阳药科大学而言,针对我校在药学领域的专业特色,教育指导大生进行职业规划符合时代需要,有利于药学学科建设和学生个人自我发展,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只要学校和学生共同努力,职业规划教育一定会取得实质性的效果。

参考文献:

环境科学与工程职业规划范文2

【关键词】中学师资建设;青年教师;专业成长;路径

青年教师是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长足发展的有生力量,学校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关注青年教师的成长。关于青年教师成长的路径,专家和学者已多有论述,本文以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为例,对青年教师成长的路径作一番探讨,希望能为加快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促进中学教育水平的提高尽一点绵薄之力,不当之处,请方家批评指正。

一、制定职业规划是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首要任务

职业规划,亦称职业生涯规划,它是对职业生涯乃至整个人生进行系统规划的过程。具体而言,“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学校根据教师的个体情况和所处环境,结合教师和学校发展的双重需要,对决定教师职业生涯的因素进行分析,进而确定其事业发展目标,并设计相应的行动计划的活动过程。” [1]

(一)制定职业规划的必要性

制定职业规划对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影响深远,再者,“教师专业发展特点对教师职业规划的制约”,[2]因此,制定职业规划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刚刚踏出校门的青年教师常陷入种种误区,突出表现为――功利主义倾向。他们往往十分关注薪资待遇,忽视个人修养的培养、尤其是专业素养的长足发展。这就需要制定职业规划。

其次,由于缺乏教学经验和对教学认知上的偏差,青年教师往往脱离教学实践。教学实践对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至关重要,但在具体的教学实际中,他们常固守于个人的主观理念,忽视教学效果。久而久之,教学技能得不到锻炼,甚至对自己职业产生质疑,这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十分不利。而职业规划的制定就可让青年教师尽早转变角色,投身于教学实践中,为自身的专业成长做足努力。

第三,青年教师往往眼高手低,他们自诩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即可胜任教师这个角色。这样一来,青年教师在专业成长方面往往表现为书本理念与教学实践相脱节、教学实践与教学科研相分离、甚至陷入固步自封的境地等。青年教师种种误区急需制定职业规划,让其少走弯路,尽快成长。

(二)如何制定职业规划

具体而言,青年教师职业规划的制定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第一,对自身情况的考量。自身情况主要包括价值观、志向、兴趣、特长等,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才能扬长避短,找到适合自身专业成长的路径。此外,对自身所处环境――主要是学校环境的了解,发现环境对自身专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尽可能地有效利用它。

第二,对职业目标的考量。职业目标的考量所涉及的因素众多,可从职业目标的方向和时间两个方面做整体把握。前者主要包括教书育人、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等三个方面。青年教师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选择。后者,青年教师可结合自身的特点制定短期目标、中期目标、长期目标。不同的目标对不同阶段的成长都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第三,对实现目标的策略的拟定与实施。职业目标的设定需要具体的策略才能保证它的实施,具体而言,“即由具体的措施和活动构成的行动方案。根据自己的发展目标和各方面的条件,分析达成目标所需的资源,确定达成目标所需的特定的专业发展内容,进而确定完成专业发展任务所要开展的活动,” [3]可以寻找有效资源,拟定一些具体的措施,比如,参加校本培训、积极参与青蓝工程建设、在跟刚实习中锻炼自己等。

二、健全与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相应的培养制度

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培养制度,即在中学师资队伍建设中,每位青年教师必须遵守的、按一定程序对青年教师进行培养的规程。培养制度的拟定最重要的就是要拿出具体的培养方案,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培养方案应从培训内容的筛选、培训时间的选择、培训形式的采用等方面考虑。

就培训内容的筛选而言,基于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长远考虑,应将教育学理论、教学心理学理论、班主任管理、心理健康、教师法规等作为培训的重点内容。这为青年教师成长为专家型教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就培训时间的选择来看,“学校实行‘青蓝结对’工程,通过缩短岗位适应期和成熟期来促进青年教师在较短时间内达到教育岗位的基本要求,不断提高师德水平和教学业务能力,实现师德修养和教学艺术、教育管理能力的逐步提高。通过青蓝结对,使青年教师与老教师在知识水平、教学经验、综合能力等方面相互渗透,互为补充,共同提高。”[4]学年总结主要凭借青年教师平时的积累了。

就培训形式的采用而言,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培训形式可以是灵活多样的。比如,积极参与跟岗学习、走入名师的课堂、网络相应的业务培训等。

从上可知,健全与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相应的培养制度为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保障,提高了效率。

三、营造有利于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客观环境

环境对人的影响非常重要,古有“孟母三迁”的故事、诗句“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质高”等都可证明,青年教师是普通大众中的一员,其专业成长离不开良好的客观环境。营造有利于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客观环境,学校可结合自身特点,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何为科学的评价体系?“科学的评价体系应该以教师的专业发展和素质发展为目的,立足于教师的未来发展而不是把评价作为选择续解聘、升降级以及加薪等方面的依据。” [5]青年教师刚刚走上工作岗位,对如何评价自己的专业水平知之甚少。再者,工作、生活的压力,尤其是评价体系的不科学性往往使他们无所适从。不适应新的评价体系、甚至抱怨和抵触现有体系,久而久之,这将不利于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因此,制定科学的评价体系对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发扬传统,尊师重教

学校的未来取决于青年教师的培养与发展,但是,青年教师是学校的弱势群体。究其原因,主要有:首先,在教学水平上如何在短时间突破进而征服学生和赢得家长的信任;其次,如何在工资待遇学校最低与承受的压力却大于其他老师之间找到平衡点;第三,新环境,青年教师需要更长的时间去构建自己的人际网络,这也常使青年教师被边缘化。这也使得学校的青年教师常得不到应有的尊重,甚至有些青年教师产生被社会遗弃的感觉。学校如何让青年教师找到归属感,让他们全心全意地投身于教书育人的事业中对青年教师及学校的发展异常重要。一句话,“学校只有尊重青年教师,尽可能的满足他们的合理需要,营造一种人人受到尊重,个个都有发展的好环境,才会使青年教师安心在这样的学校工作,不断努力,尽快成长。” [6]

(三)以人为本,民主管理

民主管理学校是我们每个教职工应有的权利和客观必然。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强学校民主管理,为青年教师专业成长营造和谐的客观环境。这符合人的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有利于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民主管理有利于增强青年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促使青年教师在更强烈的拼搏意识,为他们专业成长提供内驱力。

综上所述,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是多种多样,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多听课、多上公开课、勤反思、勤写教学日记等方式来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

【参考文献】

[1]王建虹.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生涯发展指导探析[J].教育与现代化,2008(2): 45-54.

环境科学与工程职业规划范文3

关键词:大学生 职业规划 案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a)-0061-01

作为当代大学生,若是一脸茫然踏入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怎能使自己占有一席之地?因此,拟定一份职业生涯规划是十分必要的,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大学生在对主、客观因素与环境等条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自我定位,设定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选择实现既定目标的职业,制定相应的教育、培训、工作开发计划,并按照一定的时间安排采取各种积极的行动去达到职业生涯目标的过程。[1]“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的职业规划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不仅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更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这一宏观角色决定了辅导员必然是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主要执行者和引导者。

1 案例基本情况和分析

1.1 自我评估

桂某,男,2010级制药工程专业学生,成绩优良,在校期间一直担任班干部、学生会干部等职,积累了一些组织、管理和行政助理的能力。

通过谈话和测试,该生认为自己的思维风格是基于自身的价值体系考虑问题,通常将符合自己价值取向和自我感受的事物评定为最重要的;工作方面拥有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能很好计划自己的工作,并且坚持按照计划完成,工作态度比较严谨,严格遵守职业规范,职业化水平比较高;学习方面以“倾听型学习”为主,即通过倾听把握所学问题的中心,并能有所收获。

在性格方面,桂某的优势在于性格开朗、随和,有较强的与人合作及社会适应能力,思维敏捷,富有才识,善于抽象思考;不足为对那些需要极端冷静、严肃的态度才能完成的工作,常常不能很好胜任,从事一些例行琐碎的工作时,往往容易感到厌烦,不能认真对待。

1.2 外部环境分析

制药业是高投入、高产出、高风险、知识密集、专业化程度高的特殊行业,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医药行业已成为公认的发展最快的并具有广阔前景的高新技术行业,并列为优先发展行业[2]。其中制药工程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主要是在医药、农药、精化化工和生物化工等部门从事医药产品的生产、科技开发、应用研究和经营管理等,他们是社会亟需的人才,完全可以找到称心如意又可以实现自身抱负的工作。比如,可以到具体的药物生产企业从事药物研制开发工作,进行药物生产的管理、技术指导和监督等工作,也可以到研究所、设计院、高等院校从事研究、设计、教学等工作。当然,如果不想在大学毕业后立即工作,还可以报考研究生继续深造。

1.3 目标确立

职业生涯目标的确立是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是在完成自我评估和环境分析后进行的,包括短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

(1)短期目标(2010~2014)。

获得河南中医学院工程学学士学位,获得大学英语六级等各种职业技能证书,各方面素质得到全面提高。考上某重点大学药理学硕士研究生,或成功进入在华跨国医药企业,作为医药代表从事药品销售。

(2)中期目标(2014~2020)。

选择一:获得某重点大学药理学硕士学位,毕业后参加工作,工作5年左右进入公司中层。选择二:进入企业公司中高决策层,有一定的资金积累、人脉和工作经验,之后适时报考硕士研究生,提高自己的学历。

(3)长期目标(2020~)。

在自己的能力有了较大提高后改行进入政府行政系统,担任一定的公共职务,用自己的才识为社会多做贡献。

1.4 实施策略

(1)一期策略。

在校读书期间积极复习考研科目《药物分析》《药物化学》《药理学》《药剂学》,同时重点复习英语,力争以高分通过大学英语六级考试;多搜集在华跨国医药企业信息,了解其发展状况,寻找适合自己的外企,并了解其员工要求,以此来规范和提高自己;制作自己的求职简历,学习各种商务礼仪和面试技巧为将来的面试做准备。

(2)二期策略。

选择一:读研期间掌握药理学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从事药理学研究、教学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同时系统掌握一门外语,并能运用该门外语系统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选择二:在工作中,积极肯干、虚心好学,主动参与企业市场调查、产品销售、行政管理、生产运作管理等工作,锻炼自己的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掌握营销技能实际操作能力,同时,掌握较好的英语水平和社交能力,以最快的速度容入企业,完成从一个大学生到一名企业员工的转变。

(3)三期策略。

加强公共服务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调查研究能力,提高大局观念和全局意识,遇事多思考,提高处理事件的前瞻性和科学性;加强创新能力和心理调适能力,用新思维、新方法去处理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调整心态和思维,能正确对待和处理顺境与逆境、成功与失败的关系。

2 案例反思

通过对在校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辅导可以把大学生求职这一特定阶段的任务放到整个生涯发展的背景中加以探讨,帮助学生进行深度的自我探索、职业定位,提升职业决策能力与职业素质,从而使他们能够科学规划自己的学习、生活和未来的职业选择,最终达到人与职业的最优结合和个人的全面发展。[3]可以说,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使大学生对自我以及职场都会有更清晰的认识,明确目标之后再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对于就业会更科学、更经济也更实际。辅导员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能引导学挖掘并充分发挥个人潜能。通过评估,学生能够进一步了解自己的能力、性格,找出特点、明确优势,正确设定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并制定行动计划,使自己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以实现职业发展目标。

第二,能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掌握方法与技巧。通过指导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能使学生紧紧抓住学习、工作的重点,以职业生涯为导向,认识自我、定位自我、发展自我,从而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扮演积极而有意义的角色,迈向多彩的人生。

参考文献

[1] 耿乃国,等,主编.高校辅导员工作理论与实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环境科学与工程职业规划范文4

一、样本学生访谈情况

不管对学校、还是社会,就业问题都是人们讨论的第一话题。但就目前情况来看,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研究者都将重点放在怎样改善就业环境、学校从哪些方面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等方面,而对毕业生自身对就业的看法有所忽视,尤其是层次较低的院校表现更为突出。基于此,笔者通过深度访谈的方法探索大学生的专业素养与职业匹配问题。质化研究专家JaberF.Gubrium建议,“线性主题(Liner-Topic)的深度访谈(In-DepthInterview)样本数在28-40为宜,这样可以保证研究的集中度和有效性(Concentrationand Effectiveness)”。也就是说,只要保证样本有效,30左右的样本较可行。同时,考虑到地方高校大学生多以本科生为主,其次是研究生,还有大专生,故本研究共选取22名本科生、10名研究生和8名大专生作为此次深度访谈的对象。其中男性学生18名,占被访谈学生的45%,女性学生22名,占55%。为了保证访谈的深度性,采取半开放式访谈方式,被访谈对象针对所提出的问题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阐述,时间大约为一个半小时。具体而言,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问题:如何认识职业规划;对自身所学专业及就业倾向、职业意愿的认识;对就业意愿、就业能力与择业情况的了解。通过对样本学生进行深度访谈,发现以下几个问题值得关注:

(一)毕业生普遍职业规划意识淡薄 在此次访谈中发现:在被访谈的40名毕业生中,对自己职业发展有模糊想法和认识的大学生有21人,占52.5%,根本不知道自己应该选择什么样的职业的有7人,占17.5%,只有剩余的30%的大学生有过自己的职业规划,但真正进行过职业生涯规划的只有10%。大学生是其职业规划的关键,决定着职业规划实现的成败。但目前大学生大多实践经验不足,对职业了解甚少,缺乏职业感、职业意识淡薄。绝大多数大学生没有求职经历,只是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一些勤工俭学、社会实践活动等,对就业形势的严峻性缺乏合理的估计,缺乏竞争意识和紧迫感。甚至有些学生还直接“复制”、“借鉴学习”他人的职业生涯规划,没能把自身实际情况和社会需求结合起来确定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导致其制定的职业生涯规划缺乏科学性、针对性,无法实现。

(二)不少毕业生自我认识片面 在被访谈的40名毕业生中,只有5人即12.5%的大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个性和能力,大多数学生只是片面地分析了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等,没有涉及自己的职业价值取向、职业适应性等。世纪人才某资深咨询师也曾经指出,当今的职业人在分析“自我”的问题上是需要补课的,目前多是分析工作、分析老板、分析家庭,而很少分析自我。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陆士祯教授的关于大学生就业方面的调查显示只有11.6%的大学生接受过“个性特长和职业兴趣”的测试。可见,目前不少大学生不能正确的认识和评价自己,对事物的观察和思考片面化,心理不成熟。

(三)半数以上毕业生缺乏职业准备,职业目标模糊 俗话说,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对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而言,只有做好了职业准备,才有可能抓住机遇。此次深度访谈表明:60%的大学生在择业时存在沟通障碍,且求职简历千遍一律,缺乏自身优势和特点的介绍。52%的大学生没有研究过想要从事行业的发展前景、用人制度、企业文化等。甚至有些大学生为了追求大城市、大单位、高工资,不惜放弃自己的专业特长、兴趣爱好。虽然有些大学生在校期间从事过相应的兼职工作,参加过多种职业技术资格考试,但其目的不过是向用人单位证明自己的学习技能,并没有把这些真正应用到自己的职业规划中。

(四)一些毕业生职业规划与行动相脱节 访谈中发现,一些大学生早就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也相应制定了自认为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但并没有认真执行,甚至怀疑自己制定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可行性,操作性不强。很多学生存在着如果万事俱备,我便去执行的心理,过分追求最佳计划,在规划中面面俱到,忽略了职业生涯规划的灵活、多变的动态特征。

二、大学生专业素养与职业匹配路径

从以上分析可知,虽然地方高校周边的就业环境对其毕业生就业倾向有不小的影响,但就毕业生自身而言,其就业态度和就业能力明显影响就业意愿,而其就业意愿与就业倾向和最终的就业情况呈正相关关系。如何能提高毕业生专业素养、职业规划等与职业相匹配程度,进一步改善地方高校就业难的问题呢?笔者认为首先毕业生应从自身做起,在就业意愿、就业倾向以及就业能力上予以提高,主要建议和策略如下:

(一)合理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针对访谈中发现当前大学生择业中存在的以上问题,首先要从大学生自身出发,增强自身规划的主观意识,有效合理的进行规划,其整体规划如图1所示,具体而言,可以考虑如下步骤:

图1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图

(1)明确自己的职业理想及就业意愿。大学生在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目标和路线时,首先要弄明白的是:“自己将来最理想的生活是什么”,它是发自内心的最热切、最渴望达到的结果,是一种期望的未来或意向。在树立职业理想时,大学生应该考虑自我形象、家庭背景、健康状况、人际关系、兴趣爱好等因素。因为职业理想是指人们对可能从事的未来职业表现出来的强烈向往和追求,是人们对未来职业生活的美好构想和规划,在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起着调节和指南的作用。职业理想关系到一个人选择什么样的职业,以及选择这种职业的原因。

(2)对自身进行准确评估。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之前,首先要做到“知己”,即清楚的知道自己“有什么兴趣爱好”、“学什么专业”、“性格特征如何”、“有无创新精神”、“能否吃苦耐劳”、“身体状况如何”、“学习基础如何”等,要明确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能做什么”、“现在做什么”、“将来想做什么”,对自己有一个深刻、全面的了解。自我评估,又称自我解剖,即自己通过各种信息和测评体系确定自己职业兴趣、价值观等自我了解、自我认识的过程,这包括对自己思维方式方法、兴趣爱好、性格特长、学识技能、智商情商等方面的评价。具体讲,大学生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如图2)评估自己:表现自我(外貌、性别、年龄等)、发展自我(学校、专业、成绩、经验等)、动力自我(兴趣、价值观、需求)等、个性自我(性格、能力、气质等)、品德自我(进取心、责任心、忠诚度等)。

(3)对不同职业有一定的认知与评估。对于大学生而言,应多方面、多渠道了解职业的种类、性质、特点、要求及职业发展前景等,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职业生涯得以合理规划。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新的职业越来越多、职业变迁越来越快,职业的要求不断更新。职业评估要求大学生对“什么是最热门的职业”、“自己的职业兴趣是什么”、“未来职业的工作内容、环境、任职条件是什么”等要素做出正确的评价。具体步骤如下:一是分析职业的种类。我国的职业分类结构通常包括四个层次,即大类、中类、小类和系类。其中大类是根据工作性质不同进行的分类,如政府官员和企业经理、销售工作者、服务工作者、专家、技术人员及相关工作者等;中类是根据职业所涉及的知识领域、使用的工具设备、加工和运用的技术及提品和服务的种类等相同要素划分的;小类是按劳动者的工作环境、工作条件、技术性质的同一性进行分类的。二是要了解具体职位的任职资格。如自己最理想的目标职业有哪些、目标职位所要求的职业能力是什么、所学的专业适合什么职位,自己可以胜任什么职位等,要有充分的了解。三是结合自身专业进行分析。如会计类专业的学生不仅要了解与会计有关的专业资格,还要了解与之相关的金融、统计、证券、保险、仓储等职业资格,甚至可以了解秘书、推销等职业资格。

图2 大学生自我评估结构图

(4)外部环境分析。外部环境分析即是分析各种职业外部环境因素对自身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人是社会的人,任何人都不能离开社会环境而独立存在,大学生也不例外。近年来,科技的飞速发展、社会的快速变迁、市场竞争的加剧,无不对当代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实现产生着巨大的影响。所以,大学生如果能很好的利用外部环境,将有助于其职业规划目标的实现。大学生外部环境分析应该包括对其所处的经济环境、社会环境、行业环境、企业环境等进行的综合分析。

(5)确定自身的职业发展目标。职业生涯规划目标的确定是职业生涯规划成功实现的核心,犹如海洋中的灯塔,指引着你避开礁石通往成功的彼岸。大学生在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目标时,要以自我评估、职业认知和环境评估为基础,其具体过程如图3所示。职业生涯目标通常可以根据目标的实现时间长短分为短期目标(1~3年)、中期目标(3~5年)和长期目标(5~10年)。当然,每个人的条件不同,目标也不会完全相同,但确定目标的方法是相同的。在制定职业生涯目标时,至少要考虑“兴趣、性格、特长、价值观与职业的匹配”、“内外环境与职业的匹配”,且同一期间的目标不宜过多,要具体明确。

(6)设定职业生涯发展路线。当职业确定后,职业发展路线的选择是多样的,可以走行政管理路线,也可以走专业技术发展路线,也可以先技术再行政或先行政再技术。因此,在职业规划时必须设定职业规划路线,通常的职业规划路线分三个步骤进行(如图4所示):首先,确定自身的目标取向(通过对自己兴趣、理想、价值、成就动机等因素的分析获得);其次,确定自己的能力取向(通过对自己性格、特长、技能、学历、阅历、智商等因素的分析获得);再次,确定自身的机会取向(通过对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的分析获得)。最后,综合分析以上因素,确定最可能实现的、最理想的职业目标和最佳职业生涯发展路线。

图3 大学生职业生涯目标确定图

图4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路线图

(7)实施、评估、反馈和修正职业生涯规划。实施是计划变成现实的最关键、最核心、最重要的环节。在计划实施过程中,由于个人所处环境的不断变化,以及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存在,往往会使事先设定的职业生涯规划目标与现行的实际情况相偏离,这就要求大学生要不断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进行评估、反馈和修正,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以使职业规划更好的符合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建立和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高校保障机制 高校作为大学生走向社会的重要门槛,肩负着引导培训学生和向社会进行人才分流的双向作用。为此,高校应加强建设职业生涯规划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其枢纽作用。为确保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顺利实施,高校不但要从观念上进行指导,还要在组织、制度、教师队伍等方面给予保障。具体情况如下:

(1)建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服务机构。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将其与学生就业工作一起来抓,成立集教育、管理、服务为一体的职业生涯规划服务机构,鼓励大学生参与职业规划,形成学校重视、就业指导中心指导、广大同学积极参与的局面,促进大学生高质量的就业。当然,学校还要在经费上给予大力支持。

(2)建立专业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队伍。大学生职业规划指导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并非所有的教师都可以胜任,学校需要配备一支精通专业知识、高能力、高素质的专业队伍,不断的在大学生中间开展职业指导、职业咨询、职业推荐等服务工作,使其成为学生的“职业导航教师”。

(3)构建完备的职业生涯教育体系。首先,各个高校应设置大学生职业生涯系列课程。在课程设置上,除了要让大学生了解职业生涯的相关理论知识外,重点应该放在帮助大学生规划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同时,时刻关注就业过程中人才需求的变化及企业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在教学方法上要有所创新,加强模拟式、案例式、演练式、现场式等教学方法,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其次,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全程指导。目前,大多数高校大学生的就业指导课程或实习指导课都集中在毕业之前的一个月到半年之间进行,效果较差。职业规划教育应贯穿大学教育的全过程,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不同特点,分步实施完善而富有层次的规划教育体系。最后,高校要搭建大学生职业生涯目标得以实现的平台。高校要充分利用已有的社会实践或实习基地,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和专业理论的学习有效的结合,让学生体验各种职业的同时,完成对自身及外部环境的充分认知。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利用寒暑假期,组织具有一定规模的社会实践活动,如青年志愿者活动、三下乡活动等。

当然,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不是短期的、固定的,不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长期的、变动的过程,需要教师、学生、家长、社会共同努力。

[本文系河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高校会计创新教学模式问题研究》(编号:2012-QN-405)、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问题研究》(编号:[2011]-JKGHAB-0120)与河南省社科联项目《河南省地方高校会计教师教育问题研究》(编号:SKL-2013-2643)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姚伟龙、郑圆:《试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体系》,《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年第2期。

[2]周娜、闫建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中美高等教育的比较》,《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3]雷华宇:《全国首届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调查报告》,《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年第7期。

[4]罗双平:《青年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步骤》,《中国青年研究》2003年第8期。

[5]张建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导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环境科学与工程职业规划范文5

一、职业规划的意义

近几年,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高校开始大规模扩招,我国从原有的“精英化”高等教育向“大众化”高等教育的战略转变,21世纪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已经成为高校的热门话题[1]。有人觉得,高职学生能找到工作、得到一份工资赚钱养家就不错了,对于高职高专的学生进行职业规划还有必要吗?不少高职学生也对开设的职业规划指导课程缺乏重视,反应冷淡、甚至反感;有的在进行职业规划时比较迷茫,无从下手,或疲于应付,使规划浮于表面。这些都可能导致不能充分发挥职业规划所应有的作用。为什么现在经常听到学生抱怨就业难,从业难,他们就不曾想过,这正是他们缺少规划,盲目就业的重要原因。很多大学生在毕业前都不知道自己学了相关专业以后想从事什么岗位,这些岗位的人才需求是什么,哪类企业或者领域提供这些岗位。由此可见,职业规划对大学生求职就业的重要性。所以笔者认为,高职学生不要等到大三毕业或者需要就业的时候才进行职业规划。其实职业规划的目的不仅仅是帮助自己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更重要的是帮助个人真正了解自己,筹划未来[2]。

二、高职学生职业规划现状分析

某网站在高职生中做过一个如何规划自己职业的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有6.8%的高职生对此毫无概念,69.8%的高职生对职业规划初步了解;19.9%的高职生对此比较熟悉;还有3.5%的高职生对此了解的比较深入。

1.职业生涯目标模糊

你的人生理想是什么?你想如何度过短暂而宝贵的大学3年?你能够从事什么样的职业?你适合从事怎样的职业?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不少高职学生不知道从来没考虑过,不知道。许多学生没有自己的主张,不考虑自身情况,盲目跟随潮流去竞争所谓的热门行业、热门职业等[3]。

2.对专业和行业发展状况缺乏了解

笔者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和教学工作中,通过观察和与高职学生交流,学生在高考填报志愿选择专业时很多学生都是按照老师、家长、朋友的建议选择自己的专业,或者是因为没有更好的专业而选择现在的专业的。他们对自己想要进入的行业的发展前景、所需要具备的技能并没有进行细致的分析,对自己将要从事的职业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或者根本不知道将来从事什么职业。

3.规划的行动阶段缺乏执行力

(1)思想松懈,缺乏主动学习意识

有的同学说:“考完高考,累极了,先歇口气再说。”这种情绪对于整个大学生涯是非常有害的。有的同学刚开始接触专业课,就说选错了专业,从此对专业课毫无兴趣,有的逛街、上网、睡大觉、玩游戏,有的整天心事重重,他们常常用学习和生活的懒散来表达自己的不满。有的同学,上课不做笔记,课后不复习,对教师布置的作业,能拖就拖,能抄就抄,有的甚至干脆不做。

(2)缺乏正确的学习观

高职学生中的部分同学既不去羡慕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也不为自己虚度光阴、碌碌无为而感到惭愧。相反,他们反而取笑那些埋头学习的学生,不懂得享受生活。他们对学院的各种奖励措施不感兴趣,而对一些管理制度却评头论足,认为那是他们自由的限制和约束。[4]

(3)缺乏坚持执行,克服困难的毅力

高职学生的职业目标本身就不清晰,各个阶段的目标不明确,没有把长远目标分解成短期目标或者阶段性目标;同时学生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遇到各种难题后出现畏难情绪,不能够将计划执行到底。

三、专业引导的重要性

面对高职学生良莠不齐的现状,高职院校要实现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就必须帮助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对学生的大学生涯规划进行指导。笔者认为,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的指导,要先从专业引导出发,通过专业引导,让学生对行业发展、岗位目标、岗位能力要求、专业培养目标、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有比较全面的认识,这样才能能够帮助他们确定职业目标,使得学生对学习产生动力,顺利完成职业生涯规划。

四、专业引导的主要内容

要能调动起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兴趣,要让他们在大学三年毕业之后,对能够从事何种跟专业相关的职业有比较清晰的认识,首先要引导他们在进行职业规划时考虑两个问题。

1. 职业目标

西方有句谚语:“如果你不知道你要到哪儿去,那通常你哪儿也去不了。树立明确的职业目标是成功的第一步。作为高职生,往往不能悦纳自己,经常把自己放在低人一等的位置上,常把自己的短处与别人长处做比较。要他们树立自信:其实高职并不是自卑的理由。大部分高职生的思想、技能和身体素质等诸多方面要比某些高学历的同学要好。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全方位的,“金领”、“白领”是人才,“灰领”、“蓝领”同样也是人才。要使自己能够成才,就要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做一个清晰的规划和定位,这是走上社会不可缺少的一步。不要大一时不知道该做什么,等到大三知道该做什么时,已经毕业了。对于江阴职业技术学院多媒体专业的同学,一要引导他们了解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二要引导他们了解本专业的职业岗位群目标,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确定职业目标。

(1) 从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引导学生设定职业目标

世纪初,江阴职业技术学院确立了“魂系江阴,根植企业,为江阴的企业群培养合格的具有“班组长”以上潜质的生产、经营、管理者”的人才培养目标。随着江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和产业转型升级,学院适时将培养目标由“班组长”修订为“现代班组长”。培养两个方面的能力,一是职业道德和管理能力,二是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

(2) 从计算机类人才需求引导学生设定职业目标

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独特优势出发,引导学生了解全国计算机类人才的供需状况,让他们知道国家对于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缺口很大,但是这方面人才的供应还是处于橄榄型结构的末端。让他们对专业树立信心,对就业也充满期待。

(3)从行业发展和岗位群引导学生设定职业目标

根据多媒体行业的发展,我国多媒体产业已形成以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技术为核心,以数字化媒介为载体的产业链条,内容涵盖通信、传媒、各类广告、网页、游戏、网络教育、网络出版物等各个领域。高职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的岗位群有UI设计师、WEB前端开发工程师、网站开发工程师、RIA开发工程师、FLASH游戏开发工程师、Unity3D开发工程师。在学生对可以从事的岗位群有总体认识以后,还要引导学生为满足职业要求而设定的阶段性目标,比如知识目标、技能考证目标、实践能力目标等具体和明确的阶段性目标。比如,要明确的说:“在本学期独立完成一个实训作品”,“大三上学期要取得两门专业技能证书。”

2. 以职业为导向的专业技能

在指导学生确定我想干什么之后,就要指导他们为了实现目标,要采取的行动,也就是我们在进行职业规划时需要考虑的第二个问题——我能干什么。

(1)引导学生了解实现岗位目标所需具备的专业技能

在学生制定实施计划时,作为教师应从岗位能力和课程出发进行课程学习引导。比如,多媒体专业的同学毕业后要从事岗位群中的WEB前端开发工程师时,可以通过搜索招聘网站的岗位招聘信息,让学生了解这个岗位需要如下专业技能:精通html、css布局,熟练JS、DOM、ajax等前端开发技术。熟悉各主流浏览器基本运作原理,了解常用的hack方式等。

(2) 引导学生了解掌握专业技能所需学习的专业课程

教师在进行专业引导时,还要让学生了解要掌握专业技能,需要学习哪些课程或者哪个模块,这些课程之间有什么关系,引导的方式可以是多样的,可以通过推荐专业网站,也可以通过展示项目作品。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如何才能学好专业课,那就是要关注、专注、专业。关注学科前沿知识、课程所用知识未来的前景和技术趋势,关注身边的事物,比如多媒体专业岗位能力中除了有一些具体的知识技能,还有一点就是美感、创意,这些不是与生俱来的,是要靠不断积累的,如何积累,要多看、多听、多想等等。专注,就是除了专注专业课程的学习外、还可以通过虚拟公司、专业社团提高个人的学习能力,使自己能真正参与到实际项目中,以此锻炼自己的能力。专业,就是选定一个目标后,要有的放矢地学习专业课程,在不影响其他课程学习的情况下,对相关的专业核心课程,深入学习,做到精通。

五、结语

总之,职业规划对于大学生就业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专业引导又是帮助学生了解专业、树立职业目标的有效途径,通过有效的专业引导,能够帮助学生确立目标、进而有利于学生提高课堂学习兴趣,掌握专业技能,具备职业核心竞争力。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才能更好的为地方经济服务。

参考文献:

[1]别向红.高职高专大学生职业规划的重要性[J].科教导刊.2012(5):234

[2]叶菊珍、吴亚梅.认真作好职业规划, 提高高职高专学生就业能力[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59-60

[3]邓红、曹华玲.大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及原因分析[J].黑龙江教育.2010(6):40

[4]吴光林. 对高职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7):61

作者简介:

崔蓬(1980-),女,汉族,江苏扬州人,江阴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系,硕士研究生,讲师。

环境科学与工程职业规划范文6

1 大学生职业规划的作用与意义

大学生职业规划的作用体现。

为充分显示大学生职业规划的作用,课题组对杭州下沙各高校2007届来的一些学生随机抽取并进行了访谈,从中希望可以看出大学生职业规划对于他们职业生涯的作用。以下是四个典型访谈的记录。

甲:男,07届毕业生,汉语言文学专业,未做职业规划,但是从大学开始有着自己的终极目标。3年多来自己创业两次,失败,同时换过6个不同岗位的工作。现今处于待就业,几乎没有积蓄,但是一心想着创业,在迷茫中挣扎。

乙:男,08届毕业生,英语专业,未做明确的职业规划。毕业后应聘到一家民企做文秘,一直坚持到现在,目前职务仍旧是文秘,月薪4000,身上也有一点积蓄,但是对于目前枯燥的生活表示乏味。

丙:男,09届毕业生,工业设计专业,曾做明确的职业规划,大四开始就职于教育培训机构,后自己开始创业做培训,现今拥有一个私人工作室,业绩未详,仍旧在拼搏中,对目前的成绩还算满意。

丁:女,07届毕业生,工商管理专业,曾做明确的职业规划,毕业后一直就职于政府单位的合同工,去年考上公务员,成为编内职工,对目前的待遇和成就比较满意。

从上面可以看出,进行过职业规划的丙和丁,毕业后的职业生涯明显要比甲和乙来的顺畅,同时满意度也要比甲和乙来得高。

职业规划的重要意义

职业规划有助于大学生明确的人生目标。无论是对于个人还是企业、政府,目标和计划都是不可或缺的,有了目标,人民才有了为之奋斗的方向,才能更好的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全球职业规划大师周其洪老师说:“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大学生来说越早越好,早一些认识自己,明确方向,就能打有准备的就业之战。同时,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还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和就业渠道,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念,缓解就业压力。”

职业规划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职业生涯教育,使得学生了解自己并且了解社会,从而明确自己的价值取向,发挥并培养自己的优势和潜能,并围绕自己的规划,不断完善和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职业规划有利于提升大学生应对竞争的能力。市场经济,竞争是必不可少的,在大学生不断增多的今天,大学生的就业竞争也是相当激烈的。只有大学生有了更强的竞争力,才能获得更好的岗位,从而实现自身的价值、获取相应的待遇。“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在有了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之后,大学生才能更好的获取竞争力,从而为自己的一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职业规划有助于提高学生职业的稳定性和满意度。没有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在毕业后,面对琳琅满目的职场,大学生往往容易迷茫,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更不知道要怎么做。从而使得大学生长期处于不满之中,同时也不安于位,容易跳槽。这样对于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是非常不利的。而有了明确的职业规划之后,大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了,发展也在意料之中了,那么满意度和稳定性也就相对增高了。

2大学生职业规划存在的问题

课程流于形式,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就目前我国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而言,更多的只是形式上的一种课程,没有能与实践很好的结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和操作性都非常强的学科,我们不能仅停留于理论层面,而是应该使其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用实践来进行职业规划教育,从而培养大学生相应的能力。

没有形成比较健全有效的实施体系。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总第539期2014年第07期-----转载须注名来源由于我国大学生发展的历程比较短,还处于发展阶段,所以其体系还没有完善。表现在课程体系不完善、师资队伍不够专业、职业规划测评和培训欠缺、实践教育缺乏等方面。缺乏健全有效的实施体系是当代大学生职业存在的问题中主要的问题之一。

大学生职业规划意识淡薄。由于大学生本身知识、阅历等多方面的限制,再加上外界环境的引导不够,大学生对于职业规划不是很重视,其主要表现在:首先,对于职业规划缺乏主动性,很多时候只是为了学生。其实,职业目标不明确,大学生很多时候是处于一种迷茫状态,不知道制定目标和计划。

师资队伍不健全。目前,很多大学对于职业规划没有专职的教师,这门学科是有就业指导中心或者思政辅导员来完成指导,专职教师的缺位指导造成了缺乏专业性、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兼职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指导老师也只是对于理论知识略懂皮毛,根本无法充分发挥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对大学生应有的作用。

3 改进大学生职业规划现状的对策

提高大学生对于职业规划的认识。对于提高大学生对于职业生涯的规划意识,首先要提高学校对于该课程的重视度,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去进行职业规划并提高其能力;其次是要从大一新生开始传授职业规划的思想,并对大学生职业规划要有一个整体的指导道规划,也就是说要激起大学生职业规划的意识,并逐步深化他们的职业规划。

提高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师资力量。要做到充分改进职业规划,首先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培训,做到专业化,而不再是那种由思政老师、辅导员兼职讲授和指导的状况。其次,实行大学生职业规划导师制,即相关职业规划老师与大学生之间形成“一对一”的指导,因材施教,这样才能保证每个学生得到最好的规划指导。

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系统化。大学生就业工作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那么,相对应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也应该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我们必须让大学生职业规划贯穿于大学生活和教育之中,大一入学就要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设计与规划,大二、大三不断完善自身的职业理想和规划,从而提高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使他们自觉做好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

引进职业测评系统。根据人职匹配理论和职业性向理论,只有当工作者的人格类型和职业类型相适应时,才能算达到了人职匹配,在这种状态中,其主观能动性才能得到最好的发挥。而职业测评系统,可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职业咨询和规划知道,从而有利于学生更好的了解自我的特性和优缺点,最终达到人职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