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粱对土壤的要求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粱对土壤的要求范文1
关键词 高粱;移栽;施肥;喀斯特地区
中图分类号 S5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9-0058-01
册亨县地处云贵高原向广西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地势由西北逐渐向东南降低,地理位置为东经105°27′~106°12′,北纬24°38′~25°19′,境内海拔大多在400~1 500 m,最高海拔1 750 m,最低海拔301 m,境内山高坡陡,蜿蜒起伏,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区,是典型的喀斯特地区。据调查统计,册亨县喀斯特区域总面积929.83 km2(2005年册亨县石漠化规划现场调查数据,下同),涉及威旁、岩架、者楼、巧马、丫他、冗渡、坡妹、庆坪8个乡镇,分布于板其河、大田河、洛帆河、巧马河、庆坪河、坛坪河、者楼河7条流域。
高粱是酿酒的主要原料,在喀斯特地区比较适宜种植。 长期以来,广大农户具有种植高粱酿酒的习惯,但由于喀斯特地区降水量偏低,土质肥力不高,加之农户缺乏科学移栽种植高粱的技术,高粱移栽后成活率较低,产量不高,导致土地资源浪费。为提高高粱种植产量,笔者向广大农户积极推广高粱移栽种植和施肥技术,较大程度提高了高粱移栽后成活率,高粱产量从3.0 t/hm2左右提高到7.5 t/hm2左右,实现了农户种植高粱翻1番的目标,较大程度上增加了农民收入。为此,笔者就高粱移栽的几项关键技术进行总结,现作如下介绍,以供参考。
1 移栽技术
1.1 种植移栽时间确定
高粱的种植有春作与秋作2种[1]。春作播种期在农历3月底至4月中旬,时间不宜过早,因早期播种气温低,生长缓慢,遇到寒流易枯死,秋作则选在农历6月播种,时间不宜太迟,以免生育中后期遇低温,影响生育而延迟成熟期[2]。移栽时间是影响高粱苗栽后成活率的关键因素之一,具体移栽时间应选择在阴天或晴天午后进行。在移栽时如遇高温烈日或苗龄过大,要适当剪去部分叶片,以减少叶面蒸腾,提高成活率[3]。
1.2 移栽规格把握
移栽高粱,株高比直播低15~20 cm,因而可适当增加密度,行距50 cm左右,株距30 cm左右,密度控制在75 000株/hm2左右。由于密度增加,在移栽时,必须严格按密度要求的行株距规范栽植,以保证种植密度均匀。
1.3 分级定向带土移栽
根据育苗方式的不同,对营养块育苗的,采用小铲起苗,要多带土,这样少伤根;对大垄育苗的取苗时要先松土,拔苗时注意不要伤到根系,在起苗时将大苗和小苗分开,分法移栽,促进栽后成活和生长整齐均匀。凡不属于分枝的品种,均应定向移栽,有利于植株通风透气,健壮生长。
1.4 整地开沟或挖窝及施基肥
移栽前先整好地,整地要平整、无石头和杂草等杂物。整地后开沟或挖窝,深度为10 cm左右,并施基肥于沟(或窝)中,基肥一般施人畜粪30 t/hm2、尿素300 kg/hm2、磷肥750 kg/hm2、钾肥75 kg/hm2。基肥施好后进行移苗,采取边起苗边栽的方式。
1.5 盖土浇水
苗栽好后,用细土覆盖1 cm厚左右,要全部遮盖营养土,一边栽苗一边浇水定根,定根水用清粪水30 t/hm2,可提高成活率。
1.6 栽后管理
搞好栽后管理是提高高粱成活的关键,一般栽后3~7 d,如天气持续晴朗,要连续浇水2次,之后要注意移栽苗的成活情况、土湿度情况,要及时清除杂草和追肥,使苗生长均匀粗壮。
2 施肥技术
2.1 以有机肥为主,配施无机肥
册亨县土壤多为红壤和黄壤,呈酸性,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低,理化性质差,保水、保肥能力弱,施肥中应以有机肥为主,配施无机肥,这样可改良土壤,提高肥力,保证土壤良好的生产性能[4]。
2.2 施足基肥,加施追肥
生产实践表明,高粱产量与基肥的施用量成正比,要十分重视基肥的施用,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针对高粱生长发育不同时期进行分期追肥。
2.3 氮、磷、钾肥料结合使用,实施测土施肥
高粱需要的营养元素是多种多样的,因此氮、磷、钾肥料要结合使用。土壤的营养元素具有不均衡性,要对土壤的肥料情况进行测定,根据营养元素的需求进行补充。具体做法是在施肥前,先测定土壤各种养分的有效含量,再根据当时高粱对养分的需求情况,有针对性地及时补充其需要而土壤缺乏的肥料养分,达到既满足高粱生长发育需要又能节约用肥,减少流失,有效避免了施肥的盲目性。
3 参考文献
[1] 冯文豪,赵应,蔡炎.有机高粱需肥特性初探[J].耕作与栽培,2011(2):50-51.
[2] 张宏大,郑大军.高粱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3(1):42.
高粱对土壤的要求范文2
摘要 高粱又名蜀黍、秫秫、芦粟、茭子、木稷等,是中国最早栽培的禾谷类作物之一。形成独特的中国高粱群,以东北各地栽培的最多。饲用高粱及其杂交种是用于牧草生产的专门化品种,是重要的一年生禾本科牧草。
关键词 农作物;高粱;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70-0132-02
1 特征特性
1.1 植物学特征
饲用高粱是须根,根系发达,最大入土深度可达到1.4m~1.7m,除须根外,另有支持根帮助吸收水分和支持高大的植株。茎直立,多单生,有的品种分蘖呈丛生状。叶片线形至线状披针形,表面暗绿色,背面淡绿色,叶面光滑并披蜡粉。中脉明显较宽,白色。圆锥花序,在穗轴上有1、2、3次枝梗,形成密穗或散穗。籽粒有圆形、卵形或椭圆形等。呈红、黄、白等色,深色的籽粒含单宁较多,不易消化,但抗盐碱等能力较强。种子千粒重20g~30g。
1.2 生物学特性
饲用高粱喜温暖湿润气候,种子发芽最适温度20℃~30℃,最低温度8℃~10℃,生长最适温度25℃~30℃,生长发育要求大于10℃有效积温900℃~2 200℃,耐热性好,不耐寒。抗旱性强,在干旱条件下能有效利用土壤深层水分,生长期水分不足植株呈休眠状态,一旦获得水分即可恢复生长。适宜的降水量为400mm~800mm,后期耐涝,抽穗期遇水淹对产量影响较大。再生性好,主茎受伤害后,叶芽萌发成新枝,北方地区可以刈割2次~3次。饲用高粱对土壤要求不严,较耐瘠薄,沙土、粘土、旱坡、低洼易涝地均可种植,适宜pH6.5~8.0的土壤。在新鲜的饲用高粱茎叶中,含有氢氰酸。可以引起家畜中枢神经系统障碍,导致呼吸困难,甚至死亡。另外,种子中含有单宁,有苦涩味,不易消化。在使用时应注意
2 品种
选用良种是最经济有效的增产措施。要因地制宜地选用良种,充分发挥良种的增产作用。 目前我省栽培的品种有:辽饲杂1号、辽饲杂3号、辽饲杂4号和大力士高粱。
3 栽培管理
3.1 选地与整地
1)选地。饲用高粱忌连作,前茬最好是豆科、麦类、玉米等作物。对土壤要求不严,应优先选择土壤耕层深厚、富含有机质的壤土,但沙质或粘质土、碱性土、较高燥或低洼地亦可种植;
2)整地。精细整地是高粱确保全苗的重要技术措施。应该灭茬、施农肥、耕翻20cm左右使土壤达到细、暄、平、上虚下实,为及时播种创造条件。 起垄或早春顶浆打垄,及时镇压,以保水蓄墒供种子发芽。在低洼地块应设置排水沟。
3.2 播种
1)播前种子处理。为了保证播种后出齐苗,播前必须做发芽试验,以便根据发芽势和发芽率确定播种量。种子一般都选大粒饱满的种子,不仅出苗率高,而且幼苗生长健壮。播前进行晒种,促进种子后熟。在播种前 2 周进行包衣处理;2)适宜播期。饲用高粱种子的发芽的最低温度为8℃~10℃,播种过早容易出现“粉种”,发病也重,生产上一般当5cm土层地温稳定在10℃~12℃以上即可播种。具体播种时期还应兼顾品种、土质、地势等条件因素,辽宁地区多在5月上中旬播种;
3)播种方法。一般采用起垄播种的方法。降雨较多地区陇上条播,干旱地区垄沟播种,深沟浅种,开沟深度10cm左右。青贮利用的宽行播种,行距为40cm~60cm,青饲的行距30cm~35cm。播种量应根据种子的发芽率、整地墒情质量等确定。一般每公顷播种量22.5kg~30kg,沿开沟处均匀撒开。播种深度3cm~4cm,最深不宜超过6cm。播种后及时镇压,使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促进种子吸水发芽,可加强提墒,以利于种子发芽;
4)定苗。出苗后3片~4片真叶时进行间苗,5片~6片叶时定苗,定苗株距为10cm~13cm,每公顷留180 000株~22 500株。定苗时选壮苗、拔除弱苗。
3.3 中耕除草
1)中耕。饲用高粱幼苗期生长缓慢,易受杂草危害,应及早中耕除草。苗期一般中耕两次。第一次结合定苗进行,10天~15天后苗高20cm~30cm时进行第二次中耕,同时培土。中耕主要利用锄、犁铲蹚,幼苗期跟浅苗小,中耕时注意掌握苗旁浅、行间深的原则,做到不伤苗,不压苗,不漏草;2)除草。危害饲用高粱的杂草主要是马唐、狗尾草、藜、牛筋草等。除中耕除草外,也可用化学药剂除草,化学除草包括播后苗前土壤处理、苗后适期喷洒农药或者两者结合。常用的药剂有扑灭津50%可湿性粉剂、50%利谷隆可湿性粉剂喷施处理,都具有很好的除草效果。注意饲用高粱在5叶前和8叶后对除草剂敏感,应在5叶~8叶期内用药。
3.4 施肥
1)基肥。饲用高粱对氮肥需求量大,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应占总施肥量的80%,实际生产中要求每公顷施基肥45t~50t。基肥施用一般结合秋季整地或春季耕翻进行,把基肥均匀撒在地上,翻耕后于土壤充分混合;
2)追肥。高粱拔节期和抽穗期是两个需肥的高峰期。一般每公顷施用追肥尿素、硫酸铵等225kg~300kg。追肥可一次也可两次施用,一次追肥的在拔节期进行,如果分两次追肥,应掌握“前重后轻的原则,分别在拔节期和抽穗期进行。肥方法:将化肥条施或穴施在离根部 5cm左右,然后立即蹚地,覆土盖严,防止肥料挥发流失降低肥效。 在高粱生长期植株发黄,表现脱肥时,可采取根外追肥。
3.5 病虫害防治
1)饲用高粱病害较多,主要有炭疽病、紫斑病、丝黑穗病、条纹病等。
防治措施:
(1)种子处理 在播种前 2 周进行包衣,用 40%萎锈灵、 10%福美双包衣防止炭疽病和紫斑病效果较好。也可用 25%的粉锈宁可湿粉,按种子量的 0.3%~0.5%拌入,防止丝黑穗病效果很好;
(2)化学防治 发病初期及时喷洒25%炭特灵可湿性粉剂或50%杀菌王可溶性粉剂,防治炭疽病和紫斑病。用20%叶青双可湿性粉剂50%杀菌王水溶性粉剂喷雾,防治条斑病。
2)苗期危害高粱的地下害虫主要有蛴螬、蝼蛄和金针虫,中、后期有粘虫、蚜虫、玉米螟等。
防治措施:消灭地下害虫的关键时间是在播种期。施用毒土、毒饵。用 50% 辛硫磷乳油、50%甲胺磷与沙土混合,撒施于根附近防治小地老虎;用50%对硫磷乳油、50%甲胺磷等与菜叶、块根茎等混拌撒施,防治蛴螬、蝼蛄。或者采用药物拌种措施。中后期用 40%乐果乳剂,高效氯氰菊酯等一般喷雾器,向植株上喷雾。防治粘虫、蚜虫和玉米螟等。也可生物防治 释放赤眼蜂,白僵菌防治玉米螟。
高粱对土壤的要求范文3
关键词:河西地区;饲用型甜高粱;全膜双垄;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816.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733099
河西地区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是全国缺水地区之一。水资源匮乏是制约该地区农业发展的一大瓶颈,近年来,针对水资源短缺现状,该地区积极进行全膜双垄沟灌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饲用型甜高粱全膜双垄沟灌栽培技术作为垄膜沟灌栽培技术中的一种,也得到了普遍推广应用。河西地区气候属温带干旱荒漠气候,域内光热资源丰富,年日照时数可达2550~3500h,,年平均气温5.8~9.3℃,平均昼夜温差15℃,年无霜期160d左右,境内土壤肥沃,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甜高粱等农作物的栽培种植。饲用型甜高粱2012年开始在河西地区引进试种,它是以生产青绿饲料、青贮饲料及调制干草为主要用途的高粱类型[1],其适应性强,适口性好,糖分含量高,营养丰富全面,且草产量高,广受种(养)殖户的青睐[2-5]。根据河西地区近几年的种植情况,鲜草平均产量112t/hm2,可节约用水300m3/hm2,抗旱、节水效应明显。发展饲用型甜高粱全膜双垄沟灌种植对农业种植结构调整、草食畜牧业的发展、农业增效及农民增收都意义重大。
1 精细整地
甜高粱适应性强,对土质要求不严,一般的盐碱地、瘠薄地均可栽培。但由于其种子较小,且幼苗顶土能力较弱,极易造成缺苗断垄,整地时要使0~20cm土层无坷垃、草根,做到细、平、净、绵,播种时墒情要好,以利种子发芽出苗。
2 施足底肥
施肥量依土壤肥力情况而定,土地肥沃可少施,土地贫瘠应多施。一般农家肥60t/hm2左右,尿素225kg/hm2,磷酸二铵300~375kg/hm2,硫酸钾120~150kg/hm2,锌肥15kg/hm2。
3 起垄覆膜
覆膜分秋覆膜和顶凌覆膜两种形式。秋覆膜最好在上年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土壤封冻前进行,顶凌覆膜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进行。对于秋覆膜与顶凌覆膜,整地施肥后,均可选择玉米生产中应用的起垄覆膜一体机进行起垄覆膜,覆膜时选择幅宽120cm,厚度0.01mm地膜按甜高粱种植走向开沟起垄覆膜,大垄宽80cm,小垄宽40cm,垄膜松紧适度、紧贴地面,在覆好的垄膜上每隔2~3m横压土腰带,以防大风揭膜。为了减少降水蒸发,覆膜一周后,当地膜与地面紧贴时,可在垄沟内每隔50cm 打一直径3mm的渗水孔,便于降水及时下渗。若起垄覆膜一体机的压膜轮上带有打孔装置,便可省去人工打孔操作。
4 栽培品种
在品种的使用上,目前,种植户一般选择由中国农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采用重离子诱变技术选育的代号为BJ0603的甜高粱新品种。通过近几年的种养实践来看,该品种在河西地区产量表现突出、家畜喜食度高,受到广大种养户的青睐。
5 适期播种
当土壤表层10cm处温度稳定在15℃左右时为最佳播期。井水灌区、黄灌区为4月中旬,河水灌区为4月下旬。如果播种过早,由于土壤低温高湿,种子吸水后不能萌发,易发生粉种现象,造成缺苗;播种过迟,生育期缩短,影响产量。具体播种时,可采用单行人工穴播机或点播器在大垄及小垄向阳垄侧进行精量播种,穴距12cm,行距60cm,每穴2~3粒种子,播种深度3~4cm,播量12~15kg/hm2。若种子进行了包衣处理,考虑安全,播种时应穿防护服,戴口罩及手套,播后及时将手清洗干净,以防中毒。
6 田间管理
6.1 镇压保墒
播种时如果土壤含水量超过20%,播种后应及时用细土封严播种穴,否则种子会外露。当土壤墒情较差时,覆土后须用镇压器轻压,让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减少土壤间孔隙,达到保水保墒的目的。
6.2 破除板结
为了不影响幼苗出土,播后出苗前应及时破除降水形成的板结,以充分保证甜高粱幼苗能及时顶土出苗。
6.3 及时放苗
出苗后应及时放出压在膜下的幼苗,放苗时注意放苗口不宜开得过大,且要将播种孔用细土封严,减少水分蒸发以及防止热量散失。同时,要使膜下形成高温高湿的小环境,这样既有利于幼苗健壮生长,又可以焖杀膜下杂草。
6.4 除草
试验表明,覆膜前用38%莠去津悬浮剂进行土壤处理,用药2.85kg/hm2,兑水450kg进行地面喷雾,可有效防止杂草滋生。对于除草不彻底的地块,在3~4叶期时,可对膜下杂草进行人工拔除。
6.5 灌水追肥
甜高粱耐旱能力较强,但为了获得高产,全生育期需灌水3~4次,每次灌水量1200m3/hm2。在苗期,应根据降水情况、土壤墒情和植株长势,适时浇头水。植株生长进入拔节期后,结合浇水追施尿素225kg/hm2。当株高达到1.5m左右时,结合浇水进行第2次追肥,追施尿素225kg/hm2。
6.6 防倒伏
甜高粱茎秆充实坚韧,机械组织发达,抗倒伏能力强。但由于植株较高,生长后期浇水时要避开大风天气,以免倒伏而影响产量和饲草品质。
6.7 防虫害
实践证明,河西地区甜高粱病害鲜少发生,虫害主要有蚜虫、红蜘蛛及螟虫。对于蚜虫,7月中下旬是防治该虫的关键期,此时如遇高温干旱、降水偏少天气条件,极易造成蚜虫偏重发生,应及早防治,具体可用吡虫啉、啶虫脒、苦参碱、氯氰菊酯、溴氰菊酯等农药进行防治;红蜘蛛发生时,主要分布于叶片背面,发生危害程度较玉米轻,防治时,可用阿维菌素、克螨特、阿维・哒螨灵等进行叶面喷雾。对于螟虫,当发现其危害甜高粱心叶时,可用氰戊菊酯、溴氰菊酯进行防治,甜高粱抽穗后,螟虫易上升到穗部为害,这时可用溴氰菊酯或氰戊菊酯对穗部进行重点喷雾。
7 用途与收获
7.1 青绿饲料
以生产青绿饲料为目的饲用型甜高粱种植,一般收割两茬,头茬于7月中旬或下旬株高150cm左右时收割,留茬高度10cm左右;第二茬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早霜来临之前收获。两茬收割时,头茬收割后1~3d内及时施肥、浇水,追施尿素120~150kg/hm2。
7.2 青贮饲料
若用作青贮饲料,宜一次收割,于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早霜来临前,此时茎秆含糖量和植株营养积累达到最大值,采用联合收割机收获。单茬收割时,若人工收获,需在收割后5d内及时青贮,以免糖分流失。
参考文献
[1] 张苏江,董志国,杨金宝.饲用型甜高粱的栽培与利用[J]. 当代畜牧,2000(2):42-43.
[2] 房丽宁. 饲用甜高粱新品种大力士[J]. 草业科学,2003,20(12 ):56-57.
[3] 张继荣,宋连昭,庞永勤等[J]. 今日畜牧兽医, 2007,(6):56.
[4] 曲凤玲,王凤龙,刘凤山.饲用甜高粱栽培技术[J]. 现代化农业, 2012(11):25-26.
高粱对土壤的要求范文4
甜高粱对土壤的适应性很强,一般在pH值5.0-8.5的土壤上均能正常生长,但以富含有机质、土层深厚的壤土为最好。选择土壤耕层20.0^-25.0 cm,土壤有机质含量15 g/kg以上,保肥、保水及排水良好的地块。前茬作物不能使用影响甜高粱生长的药物。重盐碱地((pH值9.5以上)要大水压盐碱以尽量降低耕作层土壤含盐量。
地块面积要求6 670 m2以上,地表平整,含杂质(石块、金属以及农田废弃物等)小,并且配套有宽度不小于5.0 m的机耕道,以利机械化作业。
2 整地造墒
待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深耕灭茬,耕翻深度达30.0^35.0 cm,灌足冬水,灌水量为100 m3/667 m2 0需进行秋季覆膜的地块,结合整地施足基肥;顶凌覆膜地块在翌年早春土壤解冻巧cm时,及时对耕作层土壤进行平整耙糖。整地要细致,以便促进土壤熟化和改善土壤结构,为种了发芽和出苗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尽可能做到地面平整,土块细碎,无杂物,以利种了发芽出苗u}}。整地采用1XMQ-120型旋耕覆土全铺膜联合作业机可一次完成旋耕整地、施肥、覆膜、覆土等多项作业,机具结构紧凑,工作可靠,作业质量好,与带有后动力输出轴的13.3-18.6 kW C 18-25马力)四轮拖拉机配套使用。机具使用调整方便,生产效率高,可有效减少用工量,减轻劳动强度,具有运输方便、操作简单、便于调整、使用维护方便等特点。
3 施足基肥
基肥的施肥量因土壤肥力而异,通过整地同步进行,原则是土壤肥沃少施,土壤贫瘩多施。腐熟农家肥施入量以干物质计算,一般施2 000^-3 000 kg/667 m2,尿素15.0 ^-20.0 kg/667 m2,磷酸二铰25.0-30.0kg/667 m2,硫酸钾8.0 ^-10.0 kg/667 m2,锌肥1.5 ^-2.0 kg/667 m2。施基肥后要翻耕、细耙,使土肥完全混合,做到施肥均匀,且耙压进行保墒。
4 播前除草
杂草会同种植作物竞争养分和空问,对甜高粱正常出苗和生长极为重要。人工除草速度慢、周期长、效果差,并且需反复进行,使用化学除草剂是有效防除田问杂草的首选措施,因此,在甜高粱春播时段内,即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用50%异丙草.荞按250 mL/667 m2对水30 L/667 m2喷施于土壤表面,随即铺膜,10-15 d后即可人工或机械播种。用此方法一次用药进行甜高粱的杂草防除,对苑科、葵科、禾本科的杂草防治效果可达95.0%以上,并且基本不影响甜高粱的生长发育,使用安全、方便、有效。
高粱对土壤的要求范文5
关键词:中耕;间苗;浸种
中图分类号:S5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24-20-1
1 选用良种
优良的品种是高产的关键,所以无论种植任何作物,首先要选择良种,但良种都有一个适应性的问题,必须在一定的自然条件、管理条件的配合下,才能表现出良种的优良特性,所以在选择良种的时候,一定要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实际生产条件来进行。首先要选择高产稳产的耐密品种,植株要中矮型的杂交品种,耐密品种无疑能在同样面积的地块条件下,增种株数,提高产量,低矮品种对于大风的抗力要比高秆品种强,抗倒伏,这些特性对于增产都十分有利;其次要选择生育期适合的品种,不能太短,也不能太长,适合的生育期能在高温年丰产,低温年稳产;第三要根据当地的土质条件来选择,地力好就选生育期长的品种,地力差就选生育期短的品种,要和地力条件相适应;第四杂交种要配套,一个地区根据自然条件的不同,从而选用不同的杂交系,避免品种单一,有利于抵抗自然灾害。
2 选地整地
虽然高粱是耐旱又耐涝的作物,但优质的地块还是高产的必备条件,所以选地时要尽可能选择地块平整,排水浇水条件良好,土质肥沃,不易受风侵的地块。选好地块后,要精细整地,因为精细整地是确保全苗的前提,北方地区冬春降水较少,春天又多有大风干旱天气,所以一般要在秋季进行整地保墒,秋整一般都是先灭茬,然后施加农家肥,再耕翻,最后进行一次耙地,这样能疏松土块,保证春季墒情。当春天化冻时,要及时进行春耙,这样可以把土壤整细,耙平,上面松,下面实,以达到保墒整地的目的。
3 种子处理
选好品种的种子,在播种前要进行处理,首先要精选,选择大粒饱满,整齐,品相好的种子,剔除残、伤、病、秕小的种子,确保出芽全、苗齐、苗壮。选好的种子,要在阳光下晒两三天,或是放在热炕上烘五六天,这样可以提前打破种子的休眼状态,促进早发芽。光照同时还能起到杀菌的作用,有利于出苗后植株的健壮。晒好的种子一般要进行包衣处理,用药剂拌种,在种子外面包上一层药膜,防病防虫。如果不进行包衣,就要坐水种,通常要进行浸种催芽,把种子放在40℃的热水中浸泡两三个小时,然后装在湿容器或不透水的袋中焖上一天,种子放白时,便可以播种了。
4 适时播种
播种时间,一般由温度和水分决定,要根据当地的条件来决定播期,还要看品种的生育期及地力情况决定是早播还是晚播,一般在土层5厘米深度的温度稳定在12℃以上时就可以播种了。北方地区一般在5月1日~25日之间播种比较适合,晚熟要早播,不保墒的地要早播,洼地可以适当晚播。播种要深浅适当,均匀。高粱播种深度1.5~2.0厘米(指土壤镇压后的厚度)为宜,最深不宜超过3厘米。播种太深,出苗困难,出苗期推迟,幼苗生长细弱,或部分苗不能出土,造成缺苗断条现象。但也不能播种过浅,以免因土壤缺墒造成落干或芽干。播种方法有平播和垄播两种,吉林省多采用垄播。无论平播、垄播均可进行机播。机播的主要优点是保墒好,下种均匀,深浅一致,出苗整齐。当前吉林省使用的单体播种机,播种质量很好,播种量一般每亩0.5公斤左右。
5 科学施肥
根据高粱对肥料的要求,施肥应以氮磷为主,但由于多年不注意补钾肥,应适当施钾肥。施肥的种类有底肥、种肥和追肥。底肥一般用圈粪、土粪和绿肥等,其肥效长,还可以改善土壤,保水保墒,对地的保护作用很大。种肥也可以用有机肥,有机肥不足时,可补施一些化肥,磷酸二铵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化肥,含有大量氮磷,能够满足植株生长的需要。追肥在高粱拔节期进行,这个时期植株生长迅速,需肥最多。以速效氮肥为主,如硫酸铵、碳酸氢铵等。
6 田间管理
6.1 保苗
苗全、苗齐和苗壮才是高产稳产的关键,但北方地区由于干旱少雨,在春天播种时会遇到干旱大风天气,这时候保墒很不容易,播种容易错过最佳时期,播种后由于自然条件限制,无法预料会遇到什么情况,所以很容易出现“苗断条,苗数不足,三类苗多”等情况,所以在高粱播种后,田间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保全苗,保齐苗。可采用补种和补栽的办法,及时发现,及时采取措施,尽量赶早,确保苗齐苗壮。
6.2 间苗
苗全是基础,但如果过于密集,苗往往会挤在一起争夺养分,不利于生长,所以要及时间苗。一般是3叶疏苗,5叶定苗,挑选粗壮,叶色纯正,长势旺的苗留做定苗,去掉矮小病残的弱苗,在间苗的同时也要把苗眼草剔除净,避免对水分养分的争夺。
6.3 中耕除草
高粱对土壤的要求范文6
关键词 高粱;红缨子;特征特性;栽培技术;桂北地区
中图分类号 S514.0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9-0055-02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特色粮食走上了普通家庭的餐桌,高粱、红薯等特色粮食生产在桂林市全州县得到了发展,对稳定粮食生产面积有积极的意义。红缨子高粱从2010年开始引进全州县种植,以订单种植的方式推广种植,目前每年种植面积在1 400 hm2左右,是目前产量最高且品质最优的常规糯高粱。红缨子高粱属糯性中秆中熟常规种,属于散穗型品种,籽粒呈红褐色,脱粒较易,抗病、抗旱能力强。该品种糯性好,玻璃质含量高,耐蒸煮、出酒率高,是最符合酿造茅台工艺要求的优质原料之一。红缨子高粱产量一般在6 000 kg/hm2左右。全州县秋播130 d左右,夏播种120 d左右。在推广种植红缨子高粱的同时,总结出了一套适合该品种在桂北种植的高产栽培技术,现将该技术总结如下。
1 育苗
红缨子高粱种植要采取育苗移栽方式,不宜直播,一是直播播种时间会推迟,二是直播因气候、操作方式、基肥施用等因素常影响出苗率。
1.1 选择苗床地
苗床地选择标准:主要选择取水便捷,土壤肥沃、无化学污染的砂壤土,地理位置一般背风向阳。撒播育苗苗床和大田比为1∶30,大田用苗床地330 m2/hm2。
1.2 整地育苗
撒播育苗是红缨子高粱种植的主要育苗方式,简单易行,省时省工。播种时间为3月下旬至4月下旬。具体步骤是将培肥的苗床营养土切细整平,一般用肥土15 t/hm2+优质农家肥7.5 t/hm2和适量畜禽粪水混匀。开沟做厢,厢距133.3 cm,长度以苗床地块实际为宜。将种子分厢均匀撒于厢面上,播撒时行进速度尽量慢,使其稀播。撒播后浇腐熟的清粪水,盖0.5 cm厚细土。撒播每22 m2苗床一般播种0.3~0.5 kg种子[1-2]。
1.3 苗床管理
红缨子高粱撒播后,需采取平盖薄膜的方式,做到保温保湿,以利于育苗。出苗后及时架拱盖膜,在晴好天气时适时揭膜通风,并及时匀苗,有利于壮苗移栽。移栽前根据天气情况适时进行揭膜炼苗,追肥防病。使用适量充分腐熟的沼液或清粪水淋苗,保持适度湿润,使高粱苗生长健壮。
2 移栽大田
2.1 移栽时间
全州县红缨子高粱移栽期正值早稻移栽期,建议适时早移栽,与早稻移栽期错开。因此,在叶龄4~5叶、苗龄25 d时移栽。起苗前拔除病、弱、杂、大、优势苗,使得大田苗齐苗壮。起苗时务必带土起苗,防止伤根,移栽时选用中等苗移栽。
2.2 移栽密度和规格
红缨子高粱移栽密度为栽15万株/hm2,按照规格计算一般为5 000窝;套作密度为栽9万~12万株/hm2,按照规格计算一般为3 000~4 000窝。
2.3 移栽规格
红缨子高粱株行距24 cm×45 cm,打窝移栽,每窝2株。土壤肥力差的适当密植。套作行距83 cm,窝距20~25 cm,每窝栽2株[3-4]。
3 栽培管理
3.1 保障齐苗
红缨子高粱移栽大田后,待返青成活,及时查看苗情,及时查苗补苗,保证大田基本苗密度。
3.2 追肥统筹
根据红缨子高粱营养生理特点,在生育期内及时追肥,基本原则是“基肥重施、苗肥早施、穗肥稳施、粒肥巧施”。
3.2.1 重施基肥。基肥以农家肥为主,配合施用过磷酸钙、尿素或复合肥,基肥占整个生育期施肥量的70%~80%。基肥施用一般采用窝施或撒施方式,于移栽前施入。基肥一般施有机肥30~36 t/hm2、复合肥450~600 kg/hm2,或过磷酸钙450~600 kg/hm2、尿素150 kg/hm2。
3.2.2 适时追肥。红缨子高粱生育期需追2~3次,即提苗肥、拔节肥、孕穗肥。提苗肥:定植成活后,根据幼苗生长状况,用淡粪水对少量尿素追肥。一般施用人畜粪水15 t/hm2、尿素75~150 kg/hm2。拔节肥通常在十叶期施用,施用人畜粪水15 t/hm2、尿素300 kg/hm2。孕穗肥通常在13~14叶施用,施用人畜粪水15 t/hm2、尿素150 kg/hm2。
4 病虫害防治
红缨子高粱病虫草害防治以生态平衡为理念,以“农业防治为主,综合运用物理和生物防治,以化学防治为辅”为原则,创造利于各类病虫天敌生存的自然条件,提高红缨子高粱生态圈的生物多样性,保持小气候圈内的生态平衡,把病虫造成的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以达到“高产、高效、优质、节能、安全”目的。红缨子高粱病害主要是茎秆部和叶类病害,包括高粱黑穗病、纹枯病、锈病、紫斑病和炭疽病等,虫害主要是地老虎、蚜虫、粘虫、玉米螟等。
4.1 农业防治
对红缨子高粱病害,以农业防治措施为基础,预防为主,减轻后期病害发生程度,主要有以下措施。
4.1.1 播前措施。红缨子高粱播前需进行种子处理,一般是晒种和浸种。播种前晒种2~3 d,采取筛选、风选方式去除秕粒,浸种是采用1% 生石灰水溶液浸种消毒8~10 h,播种时用清水洗净沥干。育苗时适当稀播,培育壮苗,移栽时合理密植,以增强植株抗病虫能力。
4.1.2 播后措施。红缨子高粱栽培推广分带轮作技术,实行作物间作套种,创造有利于病虫害天敌生存的小环境,减轻病虫种群数量,降低为害程度。及时去除杂草杂株,保持大田清洁,减少病虫源基数。发现病害株,及时清理拔除。对于虫害,农业防治措施主要是清除虫源,减少或消灭虫卵和幼虫寄生地点;对于越冬地块,及早处理秸秆、穗轴,减少附着虫卵,减轻危害。
4.2 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措施主要是利用害虫的趋性,采取物理方式,进行诱杀。对于螟蛾科和夜蛾科为主的成虫,一般采用合适浓度的糖醋液或杨柳枝把诱杀,对于蚜虫一般在大田挂黄板或安装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地下害虫如地老虎一般用糖浆诱杀,在地老虎成虫羽化期,用红糖∶醋∶水为1∶2∶2,红糖一般为1 kg,搅拌均匀配成糖醋液,放在田间,引诱其食入死亡。
4.3 化学防治
红缨子高粱化学防治措施是辅助手段。对于虫害防治,蚜虫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225 g/hm2对水600 kg/hm2喷雾;拔节期、散籽期采用18%杀虫双水剂或科诺千胜750 g/hm2或1.5%的苏丹可湿性粉剂750 g/hm2对水600 kg/hm2喷雾,也可用杀虫双大粒剂点心。在高粱出穗弯头时,不管有无病虫都要用药1次,使用专用速灭杀丁或杀虫王,不能在晴天中午用药,以免影响高粱扬花。玉米螟用青虫菌粉15 kg/hm2+细土3 000 kg/hm2拌匀后撒入心叶。禁止在红缨子高粱作物上施用辛硫磷、乐果和氧化乐果等敏感农药,否则会导致高粱死苗或枯叶等药害[5-6]。
5 适时收获
高粱成熟度不一致,要分2次采收,保证产量最大化。第1次采收特征为高粱籽粒80%成熟,穗上中部籽粒变红,余下的20%待成熟后再收获。头季收割后要合理留桩,以近地面留1~2个节高度。收割后及时脱粒、晒干、去杂。
为保证再生季的产量,头季收获既要注意天时,也要注意方式。要抢晴砍秆,避免因雨天砍秆,导致茬头灌水,腐烂老根,降低再生率。晴天砍秆再生率可达93%左右。头季收割时砍秆速度要快,尽量降低高粱茎秆的破碎程度,以免引起腐烂,影响再生。砍秆后及时灌溉,并将头季高粱秸秆加稻草覆盖行间,减轻水分蒸发,保湿抗旱。
6 再生高粱栽培技术
红缨子高粱再生能力强,再生高粱管理好,产量比头季还高。头季高粱在4月初前播种的均可种植再生高粱。
6.1 选留壮芽
头季高粱砍秆后5~8 d,再生苗即可出齐。幼苗长出3~4叶时,应及时间掉多余苗,将弱苗和高苗拔掉,每株可留苗1~2株,保苗15万株/hm2左右。
6.2 及时定苗
头季高粱砍收后4 d,揭去秸秆和稻草等,开展中耕除草,并定苗,每株留再生苗1~2株;4~5叶时初定苗,匀苗、定苗时要按照“留壮留匀”原则。留苗12万株/hm2左右。定苗结合第2次中耕除草进行,一般在拔节初期开展,定苗数要保持头季株数。
6.3 平衡施肥
再生红缨子高粱施肥应把好阶段施肥方法,即促芽肥、发苗肥、拔节孕穗肥、穗粒肥。头季高粱砍收前5~7 d灌溉1次,施尿素112.5 kg/hm2,促芽保苗。结合第1次中耕,施复合肥300.0~337.5 kg/hm2或尿素300 kg/hm2对粪水22.5 t/hm2作发苗肥。结合第2次中耕,施复合肥225 kg/hm2或尿素225 kg/hm2对粪水450 kg/hm2作拔节孕穗肥。抽穗前1周左右,施穗粒肥尿素75 kg/hm2+氯化钾150 kg/hm2对适量水。
7 参考文献
[1] 黄文平,陈琦.高粱新品种红缨子高产栽培技术[J].农技服务,2010(4):427.
[2] 胡朝凤,刘羽,余乐军.不同种植密度和种植方式对红缨子漂浮苗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4(8):2247-2248.
[3] 曾祥忠,孙静,涂佑能.酒用高粱红缨子制种技术和质量控制措施[J].中国种业,2015(6):66-67.
[4] 袁雨晴,胡朝凤.“红缨子”高粱不同叶龄移栽与产量相关性研究[J].耕作与栽培,2013(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