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贸易专业就业方向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外贸易专业就业方向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外贸易专业就业方向

对外贸易专业就业方向范文1

一、对外贸易职业技能的内涵

对外贸易职业技能是指在对外贸易业务过程中利用外语语言和计算机网络,圆满完成对外贸易业务流程的岗位技能,这一技能以外语语言和计算机网络为工具,以较高的个体素质和较强的业务能力为基础。

二、对外贸易职业技能培养模式的选择

根据对外贸易的工作特点,一笔外贸业务(以出口为例)大致可以分为交易准备、交易磋商、签订合同、履行合同、制单结汇、核销退税、善后处理等7个模块,可以细分为了解产品、熟悉市场、寻找客户、建立贸易关系、询盘、发盘、还盘、接受、签订合同、预收定金(或催、审、改证)、备货、租船定舱、报关报检(保险)、制单、结汇、核销、退税、善后处理(纠纷处理、存档备案)等18个递进业务环节。如何让学生在学习外语语言和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熟练掌握业务操作技能,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明确对外贸易岗位工作任务

明确对外贸易岗位工作任务包括两层意思:第一,任课教师要熟悉外贸业务流程和外贸工作的典型工作任务,熟悉各典型工作任务的执业要求,明确所教课程在外贸业务过程中的位置和作用并指导专业教学;第二,学生要清楚外贸业务的岗位工作任务和岗位技能要求,结合自己的个体特点,在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操作的基础上,有重点地强化专业岗位技能,有的放矢地指导专业学习。按照对外贸易业务流程,在企业专家和本课程组教师的共同参与下,我们将对外贸易工作大致分为外贸营销、外贸跟单、外贸单证、外贸物流、外贸财会、外贸文秘等6个典型工作任务,并归纳出相应的职业行动能力要求。

1外贸营销的工作过程和工作要素

(1)英语熟练,能撰写、阅读英文邮件和外贸函电,有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2)能够操作电脑,能够运用各类办公软件、专业软件和办公设备。(3)熟悉公司经营范围,了解公司经营的产品;熟悉外贸操作流程,能单独操作进出口业务。(4)能够运用电脑或通过及其它办公设备处理日常业务、多渠道收集客户及产品相关资料。(5)了解国内外市场行情,能够开发和维护客户,具备一定的客户管理意识。(6)具有良好的团队意识和市场推广能力。

2外贸跟单的工作过程和工作要素

(1)具备良好的外语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2)熟练操作电脑,能运用办公软件和专业软件。(3)协助业务员或经理履行贸易合同,打样、产前样确认、产中检查、产后验收。(4)在贸易合同签订后,依据合同和相关单证,对业务部分或全部环节进行跟踪和监控。(5)熟悉工厂生产流程,掌握对外贸易企业管理知识。(6)熟练掌握外贸商品学的各种知识。

3外贸单证的工作过程和工作要素

(1)有良好的英语应用能力。(2)能够运用电脑、扫描仪、传真机等现代办公设备,缮制外贸合同和购销合同,根据合同或L/C要求缮制各类各类外贸单证。(3)熟悉信用证种类及信用证条款内容。

4外贸物流的工作过程和工作要素

(1)英语良好,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2)能独立报关、报检,办理租船订舱事宜。(3)能够操作电脑,运用各类办公软件和办公设备处理日常事务,多渠道了解国际航运行情。(4)有一定的市场拓展能力。

5外贸财会的工作过程和工作要素

(1)英语良好。(2)能够操作电脑,运用各类财务软件、办公软件和办公设备处理日常事务。(3)熟悉外贸成本核算。(4)能够独立办理国际结算事宜。6外贸文秘的工作过程和工作要素(1)具备良好的外语交流能力、网络管理知识和电脑、办公软件操作能力。(2)熟悉外贸流程,口才良好,表达能力较强。(3)独立处理办公室日常事务。(4)独立组织会议,安排客户的吃、住、行、观。(5)独立办理各种文档资料的归类处理和存档备案。

(二)选择技能培养模式

1课证结合,激发学生兴趣

根据前文所列的对外贸易典型工作任务,可以将对外贸易目前的适应性岗位分为:外贸业务员、外贸跟单员、外贸单证员、报关员、报检员、外贸会计、外贸文秘等,这些岗位分别对应着外贸业务员、外贸跟单员、国际商务单证员、报关员、报检员、会计证、涉外秘书等职业资格考试。通过校企合作的职业行动能力分析,明确了各典型工作任务的工作过程和工作要素,并据此设置专业课程(设计教学情景),课程与国家职(执)业资格认证考试相对应;在组织课程内容时,侧重于每一个工作任务的有效完成,同时充分考虑职(执)业资格考试的要求,形成“课证结合”的教育模式。因为课程与职业资格证书的直接关联,对学生的就业有直接指导作用,学习目标明确,学习要求具体,可以较大程度地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自觉性。

2教学做一体化,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目的是通过教、学、做三种教学方式的穿插使用,让学生在老师教的过程中学会相关的专业基础知识,在学的过程中掌握相关的专业理论和动手操作能力,在做的过程中掌握岗位动手能力,巩固专业知识,强化专业技能。这种教学方式尤其适于外贸岗位职业技能的培养。对外贸易是与境外客户进行的一种商品、服务或技术的交流活动。从上述外贸岗位工作内容分析表我们可以看出,一名合格的外贸从业者,必须具备外语语言交流能力、国际贸易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具体业务的操作能力、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能力以及一定的交际、管理和协调能力,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把这五种能力融为一体,整体植入学生的个体,我们采用了“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

首先,在学生入学之初,即对学生进行专业介绍,让学生明白在学校生活的三年时间里要学些什么,专业对应的行业状况如何,让学生对专业和行业有个初步的了解。在第一学期,侧重学生外语语言应用能力、计算机网络应用能力和外贸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培养,让学生了解外贸行业的专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专业岗位的工作任务、技能要求以及就业前景,明确学习目标,在教师的辅导下结合个体特点初步确定就业方向,有方向性地制定学习计划,师生共同努力,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教学活动;第二学期,即通过专业理论教学,培养学生的中英文表达、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应用等通用能力,侧重英语交流、外贸实务基础等专业能力的培养,同时贯穿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团队合作等职业理念。

然后,在学生掌握一定的外贸专业基础以后,通过技能进教室、实务进课堂、企业进校园等方法,将真实的外贸业务引进课堂,以外贸实训中心的外贸操作平台为基础,以真实的进出口业务为背景,采用模拟训练、实务操作、顶岗作业等教学模式,在校内外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引导学生完成真实的(或模拟的)进出口业务。这种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诚信敬业、开拓创新、团队合作的职业素养,还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网络技术与应用、专业英语应用等通用能力;在突出专业英语应用的同时,强化外贸营销、外贸制单、外贸报关、外贸文秘等专业技能,培养业务操作技巧,同时,通过具体业务的检验,学生对个人在业务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如计算机与网络应用、专业理论的不足有了具体的了解,拾遗补缺,有助于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

第三,通过企业人员参与、实训中心模块化技能培养和顶岗实习,强化学生诚信敬业、开拓创新、团队合作的职业素养,跨文化交际、外语应用等通用能力,通过项目设计、顶岗实习等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3外贸项目设计,彰显学生个性

外贸项目设计是在学生两年外语与外贸专业学习的基础上,将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与职业技能融合在一起,理论联系实际,针对某一具体的业务需求,综合运用本人所掌握的专业知识,以“解剖麻雀”的方式,对整个业务的流程(业务环节)进行可行性设计,在检验学习效果的同时,还能章显学生的个体特性,激发其对本专业、行业的兴趣和信心。三、完善高职高专对外贸易职业技能培养模式的方法与途径

(一)培养并完善与工学结合相适应的双师型教师团队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和执行者。既有专业理论知识,又懂实际业务操作的教师是职业教育的基本保证。作为一名合格的高职教师,除了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遵守职业道德,为人师表,热爱关心学生等基本素质和良好的专业基础之外,还应具有基本的企业工作经历,具备基于工学结合课程开发和教学组织设计能力、教学研究能力,熟悉所任专业与对应的产业、行业、企业、职业(岗位)、就业的相互依联程度,熟悉本行业的发展趋势,能及时将企业新方法和管理新理念补充进课程。

(二)构建适应行业需求的课程体系

课程是专业建设的基础。高职高专培养的是能服务某种工作岗位的应用型人才,其课程体系的建立必须以岗位职业技能要求为基础。要培养符合上述要求的外贸人才,以对外贸易业务流程为主线,以职业行动能力培养为目标,将英语、计算机、实务操作、素质拓展等知识和能力融入到不同的教学模块之中,构建以职业行动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的课程体系不失为高职教育的良策之一。

(三)建立与岗位动手能力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必须与理论教学体系的调整相配合,以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以工作岗位的职业要求为教学目标,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能够胜任专业岗位的执业要求。

(四)建立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教学管理体系

针对“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按照“工学结合”对教学管理的实际需求,不断完善教学管理的组织系统、信息反馈系统、评价和考核系统。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由懂行的专业人士全面协调和指导工学结合的实施工作,对工学结合的教学质量进行监控,建立适合工学结合需要的教学管理运行体系、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根据工学结合的要求,通过完善教职工工作考核、奖惩条例,强化激励机制和考核机制,完善系部二级分配管理办法,充分体现按劳取酬、优劳优酬原则。同时,通过与企业深度合作,共同监控学生校外顶岗实习的教学质量,及时吸纳学生及家长、用人单位、企业专家、指导教师等的反馈信息,不断改进教学与管理。

对外贸易专业就业方向范文2

事物的性质,即事物内在的本质属性,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原因。高等职业教育的性质即高等职业教育内在的本质属性,是高等职业教育有别于其他教育的根本原因。

教育类型是由社会需要的人才类型所决定的。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从大的方面来看,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发现和探索客观规律,即研究科学原理的人才——学术型、科研型人才;一类是将科学原理应用于实践,从而转化为工程、产品等物质形态的人才——应用型、实用型人才。前者是培养探索未知的人才,后者培养是应用已知的人才。

不同类型的人才要由不同类型的教育来造就。一般来说,学术型、科研型和工程型人才由普通高等教育来培养,而技术型、技能型人才则由职业教育来造就。其中的技术型、高级技能型人才一般由高等职业教育来培养。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在类型上属于技术应用型教育,而不是学科型、工程型教育。但在现实中,高等职业教育刻意向普通高等教育看齐,把技术应用型教育办成学科型、工程型教育的现象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三个偏离”:

1.专业定位和专业设置偏离了社会的实际需要。不是按照职业岗位或职业岗位群的需要设置专业,而是完全套用普通高等教育的专业目录,以学科来设置专业。

2.课程设计和组织教学偏离了人才的培养目标。不是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设计教学体系和培养方案,而是走高等专科学校的老路,办成普通高等教育的压缩版。

3.教师的激励杠杆偏离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方向。特别是在职称评审方面,完全套用普通高校的做法,把教师引导到写理论文章和出专著上去。普通高等院校应该鼓励教师创造学科理论去探索和预测未知,高等职业院校应该引导教师创设实践过程去应用已知。

改革的总体思路是:设置职业化的专业,开发岗位化的课程,实施过程化的教学,推行成果化的考核。

二、职业、岗位的关系

职业是具有一定特征的社会工作类别,它是一组相互关联但又不能相互替代的特定工作的统称。一个社会性的职业本身是一个系统,它是由若干个彼此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个岗位组成,即通常所说的岗位群。它具有集合性、关联性、层次性和目标性等特点。在这个系统中,它是由一个核心岗位支撑起来,将众多的岗位有机集合在一起。比如,教育是一个职业,教师就是一个核心岗位,其他的行政管理、实验实训、后勤服务等岗位都是直接服务于这个核心岗位而存在的。

岗位是企业根据生产的实际需要而设置的工作位置。企业根据劳动岗位的特点对上岗人员提出的综合要求形成岗位规范,它构成企业劳动管理的基础。

职业和岗位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对高职院校课程设置要进行分析和研究,首先要对职业进行科学的分类。职业分类客观地反映国家经济、社会和科技等领域的发展和变化,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一个阶段社会管理水平。

既然高等职业教育部门要设置职业化的专业,那么专业所培养的学生就应该是掌握这个专业所对应所有岗位的操作规程和实践技能,因而,对岗位的科学分类就成为高职教学改革的基础性工作。无论是一个岗位开发一门课程还是几个岗位整合成一门课程,但专业岗位的科学分类是前提条件。划分出来的职业岗位必须是全面、科学、切合实际,这样既能突出专业岗位的工作过程和操作规程,又能针对工作过程融合岗位所需的岗位技能,为教学改革的后续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三、专业岗位分类的依据

高职对外贸易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就业为导向,以专业能力为本位,以岗位要求和职业标准为依据,并能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具体目标应是:

1.以职业资格要求为蓝本划分职业岗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国家确定职业分类,对规定的职业制定职业标准,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国家职业资格是一种以能力为基础的资格认定,是经专门机构在综合测试和考察实际工作效果后颁发给个人的能在全国得到承认的一种凭证。它标志被授予人所具有的能力和操作水平,是提供就业的主要参考凭据。每一张“国家职业资格”都对应一个具体的岗位及所需的岗位技能,它由主要职能、能力单元,能力要素及操作上的具体要求和范围等所构成。按照这种思路,我们可以将对外贸易专业划分为外销工作、报关工作、报检工作、单证工作、船务工作等职业岗位。

2.以工作过程为主线构架职业岗位。岗位工作是指在特定的环境中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和技术方法,按照一定的操作规程和工作程序作用于具体的劳动对象并产生一定工作成果的社会活动。因此,职业岗位都是由技能、过程和劳动对象组成的有机整体。任何岗位都对应了一定的工作过程,能够相对独立的工作过程必然包含一定的岗位。那么在进行岗位分类时,以核心工作过程为主线,着眼于相对独立的的工作过程,逐一进行分解,划分不同类型的岗位工作。以工作过程为标准构架职业岗位,要对整个职业化的专业有一个比较透彻的理解和认识,要冲破学科体系的束缚,重新构建行动导向的岗位体系。例如,对外贸易专业从作业过程上划分主要有:商流、物流、资金流、单据流等四种基本作业运动。

3.以工作任务为引领归纳职业岗位。上述两种划分方法主要是基于职业岗位内部的工作流程和常规的工作内容进行划分的。但每种职业岗位总难免面临着由于外界的冲击而产生非常规的工作任务。外部环境的变化给职业内部系统带来新的工作任务时,要完成这些工作,就应该有常设岗位或临时岗位来承担这部分工作。因此,以工作任务为引领划分职业岗位是对以上两种划分方法的有效补充。例如,对外贸易专业在做好各个岗位的常规工作时,经常遇到反倾销、反补贴、合同危机等非常规事件,而且这些非常规任务对于对外贸易职业而言,发生频率并不少见。那么我们应该划分出仲裁与应诉、的职业岗位,纳入到职业岗位系统当中来。

4.以工作部门为线索划分职业岗位。按涉及的部门进行划分,海关作为代表国家政府而独立行使对国家所有的进出动而进行监管调控的部门,它有自己一套独有的工作程序和工作规程,在以上的分类中并没有体现出来,但是考虑到未来学生报考公务员进入海关部门工作,作为一种专业岗位并入到对外贸易的岗位体系中是比较合适的,体现了专业设置中的可拓展性。以上四种划分方法不是独立使用,而是以工作过程为主线,再辅助以其他三种分类标准归纳整合成任务明晰、过程突出,相互衔接的职业岗位系统。结论:以岗位和职业资格要求为依据确定课程标准,以工作过程为主线确定课程体系,以工作任务为引领确定课程设置。那么,对外贸易专业岗位就划分成如下八个方面的内容:外销实务、外贸物流与保险实务、外贸商检实务、报关实务、单证实务、外贸监管与预防、外贸仲裁与应诉实务、海关实务。自然构成了对外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

四、知识技能的重组——课程开发

通过以上划分,以工作过程为主线构建的课程体系框架已显山露水。让学生可以清晰地看到毕业之后要做哪些事情,怎样做这些事情。就好比学生置身于大河彼岸,清晰地看到对面的风景,可惜的是面前横卧着一条大河,只能远观而不可近赏。要能近赏,技能不可或缺。怎样将知识和技能融合到以工作过程为主线的课程体系中去呢?用一句话概括为:因岗定能,构建职业通用技能、专业核心技能和专业方向技能的课程体系,形成金字塔式的技能和能力体系,职业通用能力是金字塔的最底端,中间则是专业核心技能,而金字塔的塔顶则是专业方向能力。

例如,对外贸易专业的通用技能是外贸英语能力,具体包括外贸领域的口语会话能力、外贸函电的阅读能力、外贸函电的写作能力等。这种能力是以上所有岗位工作共同所需要的技能。专业核心技能是以上七种核心岗位各自所需要的技能。专业方向技能是基于社会变迁产生新岗位后的适应性技能或发展性技能。这种技能可以通过以上两种技能的培养之后着手打造的技能。

外贸英语应该作为一门独立的通用技能的课程先行讲授。但不能按照现有的教材开展教学。而是紧扣专业核心技能,以工作过程为依据,将对外贸易活动中各个环节所使用到的专业词汇、常用句型和固定表达方法有机结合在一起,编写成听、说、读、写于一体的实用教材。我们打破以往按语言学的结构以章节的方式编写教材,要以工作业务流程为线索,开发模块化学习单元,将那些外贸过程中必须用、反复用的词汇和习惯表达方法作为教学的重点,学生记住了常用词汇,能套用有关的句型,能完成日常的外贸沟通工作,学生就算达标了。

以外贸仲裁与应诉实务这个岗位为例,我们在学科体系中开设的《WTO规则》、《国际商法》、《国际经济法》等有关办事规则的课程,要依据仲裁与应诉的岗位需要,精选必须的知识和技能,融合到岗位工作过程中去。在过程中讲授法律知识,在动手中领会办事规则。将那么学术探讨性的漫无边际的理论知识统统删减。

只有过程化或程序化的知识和技能,任何知识只有形成一定的结构,知识才能内化为自身的知识,高职对外贸易专业课程设置必须从岗位需求出发,要以工作任务为引领,通过课程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目标。专业课程内容能满足本行业岗位或多岗位转换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要体现“理论为实践服务”的理念,并能有助于培养学生具有知识内化、迁移和继续学习的基本能力。在注重课程设置现实性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其动态性和前瞻性,要不断适应我国对外贸易业务发展的趋势,这是当今时代赋予职业教育的使命。

【参考文献】

[1]高等职业教育的性质[OR].教育网.

[2]童宏祥.构建以职业型为特征的高职国际商务专业课程体系初探[J].职教论坛,2006,(12).

[3]杨黎明.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的若干理论问题探索闭[J].职教论坛,2004,(8).

[4]马建富,沙启仁.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理论建构与技术设计[J].职业技术教育,2003,(3).

[5]胡蒸熬.浅谈高职课程体系的构建原则[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3).

[6]徐挺.商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改革试点方案选编(上)[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对外贸易专业就业方向范文3

外贸转型升级对外贸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都提出新的要求,为了培养具备更高素质的专业化人才,必须对原有的国际商务类专业进行新的定位和整合,而增设报关与国际货代专业方向有其必要性,能够培养与外贸转型适应的人才。

关键词:

外贸转型升级;人才需求;报关与国际货代

中图分类号:

F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9-0078-01

在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我国外贸发展由单纯追求发展速度和贸易规模、数量逐步转到优化对外贸易结构和贸易的均衡发展。随着十的胜利召开、“十二五”规划和2020年发展目标的确定及实施,经济新一轮的发展将促进外贸转型升级,发展模式逐步由劳动密集型、高能耗型、资源类等出口商品为主,转为技术密集型、高附加值产品、低能耗等类产品出口为主,并不断拓展国内外经济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区域外贸转型升级伴随经济的发展,进程也在加快。

江苏省正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由贸易大省向贸易强省的转变。常州处在全国外贸发达的苏南地区,2012年全市各项外贸总量指标均列全省第四位,增幅指标苏南领先。外贸的转型升级对外贸方面的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表现在单纯数量方面,更多地体现在对人才的内涵的提升方面。

1 外贸转型升级对外贸人才需求特点

1.1 对外贸人才的需求数量增长

外贸转型时期,各外贸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量不断上升,许多企业提供了多个岗位。我国的外贸人才中,负责外贸公司重大投资和战略投资的决策人才最为欠缺,需求缺口2/3以上;业务营销人才欠缺30%左右;专业管理人员估计欠缺一半以上;服务外贸人才估计欠缺七成到八成;投资人员的供求缺口也在60%左右。

目前人才缺口较大的跟单员、单证员、外贸业务员、报关员和报检员等,对学历要求并不高,但都要求持有国家通用的资格证上岗工作。从对报关与国际货代人才的需求来看,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报关单位注册登记管理规定》,报关企业内部报关员人数不少于5名,以此人数要求计算,目前共有近百万个报关相关职位的空缺,报关企业出现巨大的人才缺口。根据商务部和海关总署的最新统计资料显示,目前在所有二十多万家从事外贸的企业、专业报关行、国际货代公司中,我国专业报关与货代人员总共才有七万多人,缺乏专业报关与货代人才成为制约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一个瓶颈。常州乃至整个苏南地区外贸企业众多,许多公司都具有自营进出口权,大多数外贸公司都会选择报关,委托国际货运进行报关,这就急需报关与国际货代方面的人才。

1.2 对外贸人才的需求注重综合素质

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一方面要求过硬的外贸专业知识,如要求熟悉国际贸易流程各环节的操作技能,如草拟合同、审核信用证、制作单据等;还要求流利使用英文口语或信函直接与客户沟通,参与商务活动,进行业务洽谈等;熟练使用计算机进行市场信息搜集处理;有较强的营销能力,如客户沟通、开拓市场、商务谈判、把握商机等能力;具备职业道德素养,如诚信品质、合作共事能力、吃苦耐劳精神等。

企业选用国际贸易专业人才时,不仅仅注重学历,更注重其实践操作技能和经验,以及对所在行业是否了解。出于与海外客户沟通联络的需要,这些人员须具备一定外语水平,外贸业务员、 跟单员等直接与国外客户打交道的人员更要能够熟练运用 英语,灵敏把握市场信息以及沟通协调的能力,较强的营销能力。企业对外贸人员的要求仅仅能说英语,能翻译文件,是远远不够的,现在企业的要求包括了多方面,比如沟通、开拓、商务谈判、把握商机等能力,有的企业还希望你拥有广泛的客户资源。

1.3 对外贸人才的需求注重良好的职业道德

一个合格的外贸从业人员不仅要具备相关的外贸知识和技能,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要做到热爱祖国,顾全大局;履行合同,恪守诚信;遵纪守法,文明经商;平等合作,互惠共赢;博采众长,勇于创新;担负责任,回报社会。企业要求外贸人才能够踏实苦干、立足于企业、能够与企业共进退。由于外贸流通领域的竞争性强,许多人才不安于现状,频繁跳槽会带走客户资源、商业秘密,使原企业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越来越多的外贸企业已经把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工作态度放在对人才要求的首位。

1.4 人才的需求层次向多元化发展,对学历要求不高

近年来,外贸行业经营主体出现多元化的趋势,多种性质、不同规模的外贸企业、外贸公司同时并存,因而对外贸行业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出多层次、多规格特征。

大型国企、外商投资企业由于规模大,内部分工较细,需要的人才层次比较高,专业化程度要求也高,一般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中小民营企业由于规模小,部门简单,需要的人员少,对应用型的人才更为迫切。调查显示:79%的民营企业更愿意接受专科及以下学历的层次的从业人员来从事业务员、跟单员等工作。目前普遍存在从业人员能力、素质不能满足业务发展需要的状况。有些毕业生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却缺乏动手操作能力,综合素质较差;而有些虽具备一定的国际贸易实践经验,却缺乏英语、电子商务的应用能力。

总体上看,与其他行业对比,目前的外贸行业对人才的

学历要求不高,根据百才招聘网2012年6月外贸行业人才需求分析报告,占比最大的是大专,占57.85%。其次是本科,占20.79%。从对从业人员的工作经验要求来看,以0到2年工作经验占比最大,达45.82%;3至7年经验者需求量也较大,占25.04%;8年以上工作经验的招聘职位占比最低。由此可以看出,外贸业招聘趋向于中低端职位,高端职位较少,而且高职院校的才毕业或顶岗实习的学生从事外贸工作是有比较多的机会。

2 报关与国际货代专业方向设置的必要性

2.1 原有国际商务专业已经不适应外贸转型要求

当前,与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一样,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升级十年之后已经进入发展的关键时期,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方式和人才培养质量需要进一步适应经济贸易对高技能和高素质的人才的需求。为适应我国外贸发展对报关与国际货代人才的需要,许多高职院校国际商务(贸易)专业开设了报关实务和国际货代相关课程。由于这些课程本身在专业中的重要性,如何改革原有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专业下设置不同的方向,以及如何根据专业方向设置相关课程体系。培养外贸转型升级所要求的各类外贸人才。

2.2 能够推动专业和课程建设

学院目前处于骨干院校建设的重要时期,学院本着优化现有资源、提升教学队伍整体素质、提高教学质量,对原有的系部和教研室重新整合,新成立了专业、课程、实训教学团队。在此背景下,原有的专业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国际商务专业作为国内高职院校开设较早的专业,近年虽然也在专业和课程建设方面不断改革发展,但已经与当前和未来的经济贸易发展及外贸转型对该专业的要求、与该专业的招生和就业的发展形势越来越偏离,也落后于其他专业教学团队近年的发展,因此对专业设置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2.3 可以明确专业定位,促进院校建设

我院传统的国际商务专业定位过于笼统,专业课程的

设置和职业技能的培养模式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地区对外贸易的发展和一体化不断深化使岗位分工越来越明确,基于外贸工作岗位对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的细化,设置报关与国际货代方向是必然性的需要。能够满足外贸转型升级企业不同人才规格的需求,也将完善我院国际商务专业结构,还会促进学院的招生就业、顶岗实习和校企合作等方面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因此,应当抓住外贸转型对人才需求的特点,不断充实国际商务专业的教学内容,强化国际经济、贸易、法律和国际文化知识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培养学生参与报关报检、国际货运的能力。所以,我院开设报关与国际货代专业方向是适应社会需求的。

2.4 为专业方向向专业过渡做准备

从长远看,设置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势在必行,但现在的时机尚未成熟。目前,学院的外贸方面的专业设置还只有国际商务,如果设置报关与国际货代专业方向,可以通过专业方向的建设,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等方面展开实践,借鉴国内相关专业的专业建设经验,为未来向设置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李志刚.外贸转型期国际经贸专业人才需求特征及对策[J].黑龙江对外经贸, 2010,(10):124.

[2]郭薇.转型升级下外贸人才培训基地建设研究[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6):86.

[3]周瑾慧.中国对外贸易模式转型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 2011,(6):100.

对外贸易专业就业方向范文4

对外贸易和产业结构升级是经济领域的两大热点问题。国内外学者对这两个问题分别作了大量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但是对二者之间相互影响的研究并不多,其理论体系尚不成熟。本文以浙江省为例,对其对外贸易发展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产业结构变化情况进行回顾总结,并对浙江省的具体发展情况进行对比与相关性分析,从而估计和预测对外贸易的发展情况对于提升产业结构的作用。

论文的结构安排如下:论文共分为五章,绪论部分主要包括论文研究背景、意义、研究的内容和意义,以及相关综述;第二章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升级,按“升级内涵”、“动力机制”、“对外贸易与产业升级”的顺序展开;第三章具体对浙江对外贸易和产业结构的现状和变化进行了总结和分析;第四章,在前文的基础上提出可操作、针对性的建议;最后部分为结束语,对全文主要观点和结论做精炼概括

本文的结论为:对外贸易可以通过进出口总额的变动以及进出口商品的结构的优化对国内产业结构的提升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对外贸易、产业结构、浙江省

 

ABSTRACT

This article does fundamental research and empirical analysis on the effects of the foreign trade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to comprehend the result of foreign trade effect the economic,the importance of foreign trade and understand the in-depth relation between foreign trade and the economical development. However,the studie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are infrequence. The theoretical system is not yet perfect.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review and sum up the changes in industrial structure by the development of foreign trade in Zhejiang  Province,and do the research in specific development compared with the relevant analysis,Thus estimates and forecast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foreign trade and optimize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The structure of this article is as follows: this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Introduction includes thesis background section, meaning, content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reviews the relevant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The second chapter : Foreign Trade and industrial upgrading, According to "upgrade content", "power system", "Foreign Trade and industrial upgrading" of the order of writing. The third chapters concrete summarize and analysis the Zhejiang's foreign trade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then summed up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ule,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and grasped in Zhejiang's foreign trade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as a whole. The forth chapter it gives some suggestions to develop the foreign trade and promote the industry structure for Zhejiang province. Last chapter is concluding remarks, it summarized the main ideas and conclusions.

The conclusion of this article is: import and export have a certain role in accelerate the upgrade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through the gross and structure of import and export of goods.

KEYWORDS:foreign trade、upgrading industry structure,  Zhejiang

      

 

正文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论文选题 1

一、研究背景 1

二、研究意义 1

三、 研究方法 2

四、研究内容和结构 2

第二节 文献综述 3

一、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升级的理论研究 3

二、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实证研究 4

第二章 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升级 6

第一节 产业结构升级的内涵 6

一、产业结构升级及其相关概念的说明 6

二、产业结构升级的一般趋势 6

三、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因素的分析 6

第二节 产业结构升级的动力机制 7

一、产业结构升级的动力机制(一)——信息化 7

二、产业结构升级的动力机制(二)——技术创新 8

第三节 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升级 9

一、对外贸易在产业结构升级中的作用 9

二、对外贸易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实现机制与条件 10

第三章.浙江对外贸易与产业升级的实证分析 12

第一节 浙江对外贸易发展回顾 12

一、对外贸易的总体情况 12

第二节 浙江产业结构演变 13

一、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 13

二、三次产业内部结构的变化 14

第三节 浙江对外贸易的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15

第四节 对外贸易与浙江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相关性分析 16

一、模型设置的依据 16

二、变量和数据 16

三、实证结果及分析 16

第四章 开放经济下,产业结构升级的对策分析 21

第一节 继续扩大进出口贸易总额,带动产业结构升级 21

一、扩大进出口贸易总额,带动三大产业发展 21

第二节 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品贸易,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21

一、加快技术进步,改善贸易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21

二、继续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贸易,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22

第三节 优化对外贸易结构,带动产业结构升级 22

一、加快服务贸易发展,带动产业结构升级 22

第五章 结束语 24

参考文献 25

致  谢 26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论文选题

一.研究背景

在经济全球化飞速发展的时代,生产要素突破国界在全球范围内配置,商品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大大地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增长。同时,伴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国际间的产业转移加速,各国的产业结构也进行着相应地调整。在这种调整中,对外贸易无疑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和产业转移渠道。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自80年代外贸体制的改革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经济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不断增大。但同时,我国的经济增长是建立在高投入、高消耗和低产出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之上,地区产业结构趋同和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突出。并且贸易结构中比重较大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附加值低,以廉价的劳动力成本进行价格竞争。

就浙江省而言,经济发展更是快于全国水平,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步伐也随之加快,对外贸易也迅速发 展。改革开放以来,但同时,产业结构轻型化特征明显,轻化工业占的比重依然大,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仍占据一定的位置;在对外贸易结构中,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具有较大的比重。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需要进一步加强。

二.研究意义

近年来,对外贸易和产业结构升级是经济领域的两个热点问题。国内外学者对这两个问题分别作了大量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但是对二者之间相互影响作用的研究并不多。本文对浙江省对外贸易发展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产业结构变化情况进行研究,探讨两者之间的作用途径及机制,分析浙江省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变化的关系,为有关部门促进浙江省对外贸易发展和推动浙江省产业结构升级提供决策依据。本研究的结果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

首先,对产业结构升级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对外贸易在提升产业结构方面的影响,使政府部门更加了解和重视对外贸易在优化产业结构中所起到的作用。

其次,本研究结果将有助于中国当前开放条件下提升产业竞争力调整产业结构的进程,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最后,本研究的实证研究结论将给中国尤其是为浙江地区的产业政策制订者提供大量的数据及研究成果,为其产业政策的制定和修正提供一定的参考,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三. 研究方法

本研究是基于现实背景和理论分析基础上的以实证为依据的应用性对策研究。研究以浙江对外贸易的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的互动关系为主要出发点,综合运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这一问题进行阐述说明。

通过对浙江的相关数据的收集整理,以及计量经济学的方法的运用,通过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进行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揭示出其内在的经济运行规律。同时本文还通过对搜集的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借鉴各家的经验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研究内容和结构

本文以对外贸易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我国改革开放及入世后为分析背景,综合运用对外贸易新增长理论、战略性贸易理论以及产业结构升级等相关理论作为支撑,探讨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在联系与相互影响的关系;并且以此为理论基础,对浙江对外贸易及产业结构的演变、发展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并得出结论;进而根据所得结论,以促进浙江的对外贸易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为目的,以优化浙江产业结构为主要内容,提出可操作性的对策。

论文的结构安排如下:论文共分为五章,绪论部分主要包括论文研究背景、意义、研究的内容和意义,以及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内容进行综述;第二章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升级,按“升级内涵”、“动力机制”、“对外贸易与产业升级”的顺序展开;第三章具体对浙江对外贸易和产业结构的现状和变化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总结其中的规律特征进行比较,从而对浙江对外贸易和产业结构从总体上得到把握;第四章,在前文的基础上提出可操作、针对性的建议;最后部分为结束语,对全文主要观点和结论做精炼概括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升级的理论研究

新增长理论的代表人物罗伯特•索洛(1956)认为各国之间开展对外贸易可以是知识与专业化人力资本在贸易伙伴国内迅速积累,从而可以使对外贸易的总产出提高,经济加速增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另外由于知识的传播与人力资本的外部效应,各国开展对外贸易可以获得相应的外部效应,即可以节约一大部分研发费用,避免许多重复劳动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日本学者赤松要提出了产业雁形发展形态说,这是在有关产业转移研究上较早形成的理论。他以日本棉纺织工业发展过程的分析为基础,从工业落后国的角度论述了某一产业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提出了所谓“雁行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在一个经济相对落后而且对外开放的国家,某一产业.可以通过吸收国外资本和技术而获得发展,这一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进口阶段,在这一阶段国外产品大量进口,国内市场不断扩大;第二阶段是国内生产阶段,随着国内市场的形成和扩大,先进技术与低工资结合的本国产业就会应运而生,并使规模不断扩大。低成本优势使国内产品具有国际竞争能力,从而进入第三阶段,即出口阶段。赤松要认为不同的国家在上业化过程中处于不同的阶段,就会形成不同的发展层次,从国际分工角度看也表现为一种雁形模式。这一理论也可用来解释对外贸易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落后国家对国外具有先进技术的资本品的引进,通过自身的消化和吸收,并与自身的低廉的劳动力优势相结合,势必带动这一产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雁行发展形态论为产业结构的转变方式提供了新的解释。

洪银兴(2001)认为,发展中国家长期按照比较优势战略参与国际贸易,就会使发展中国家被锁定在既有的比较优势格局下,长此以往将导致其经济贫困化增强,最后落入比较优势陷阱,陷入恶性循环,在国际贸易格局中产生对发达国家的依赖。要走出比较优势陷阱的困境,必须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才能形成真正的出口竞争力。

赵应宗(1996)认为,产业结构升级的核心是工业结构升级,推动工业发展的动力是科学技术,因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是由人才来掌握,人才是通过教育培养出来的,办教育又需要一定的投资。这样,教育、科技、经济之间就形成了一种相互依存的循环关系。这三者之间的循环关系,构成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在作用机制。

吴进红(2006)认为,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一方面一个国家或地区根据自身的比较优势,生产自己具有优势的产品,于是决定了其进出口商品的结构;另一方面,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可以提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工业制成品在出口中的比重,可以带动国民经济的发展、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

王晴(2007)认为,我国目前的产业竞争优势在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优势主要来源于劳动力成本低的比较优势,并且这种优势还将在一定时期内存在。中国人口众多,还有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要向工业部门转移,下岗和失业的职工需要再就业等,都需要进一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而基于比较优势理论的基础,把技术学习、组织能力等因素作为影响产业结构的内部深层影响因素,因此,我国应借鉴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在保持自己的 成本比较优势的同时,加速技术比较优势转变,进一步缩小国际差距。推动技术性产业的发展,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提高创新能力。技术进步可以推动产业发展甚至创造新的产业,在某些领域集中经济和科技资源,开展原创性的技术创新,以技术创新的先发优势培育未来的产业领先优势。

在分析和决定产业结构优化程度的主要因素和影响机制方面,学者们有着不同的观点。

杨治(1985)借鉴西方产业结构及其组织理论,认为一定的产业结构状况是同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相联系的,经济总量的增长依赖于结构变动,特别依赖于高速增长的新兴产业。王述英(1999)认为对产业结构变动起决定作用的有三个因素分别是:收入需求结构变动、技术进步与劳动生产率相对变化、国际贸易。还有一些学者从就业结构、创新能力、外商投资等不同角度分析了影响和决定产业结构变动的因素。

综合以上理论可见,发展对外贸易不能仅依靠本国的比较优势,例如我国就具有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而在改革开放之后利用这一优势大力发展了劳动密集型产业,导致我国虽然进出口总额常年增加,但是随着技术进步的加快,各国之间的竞争已成为了科学技术的竞争,所以,我国的劳动力成本低优势已经越来越不明显。归根结底,一国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必然要落到技术进步上,利用对外贸易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就要将目光落在高薪技术产业的进出口,以此来带动整个国内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二.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实证研究

对于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升级国内外很多学者做了大量的实证研究:

钱纳里等人(1995)所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工业化进程与贸易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关联性。通过对日本、以色列、韩国和台湾等国家和地区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统计数据的研究,发现制造业等加工部门的增长对出口的依赖很明显,规模较小的经济实体尤为突出。

余剑和谷克鉴(2005)利用HOV模型与计量模型,得出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建立在比较优势基础上的对外贸易导致我国要素禀赋结构发生了变化,并且贸易结构的变化能够带来产业结构的升级。

吴进红(2006)以江苏省为研究对象,建立回归模型,论证了江苏对外贸易的发展对江苏省产业结构升级有较强影响。

夏刊与王国顺(2000)通过开放条件下的生产函数模型,利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对湖南省的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得出结论证明,对外贸易的发展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这些理论及研究成果极为丰富和深刻,为本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但在总体上,在对外贸易促进产业结构发展的实证研究方面,大部分学者都是从某一角度进行研究,始终未能全面地分析出对外贸易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作用。而且多以国家为单位的研究,研究浙江省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的文献更是少之又少。

本文将以对外贸易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作用作为研究对象,从理论上系统分析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的关系及对外贸易对浙江省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理,并运用现代计量经济方法对浙江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升级进行实证,从而深刻认识对外贸易对提升产业结构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第二章 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升级

第一节 产业结构升级的内涵

一.产业结构升级及其相关概念的说明

(一)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是生产要素在不同部门、不同区域配置的比例关系。它既是过去经济发展的结构又是新的经济周期或发展阶段的起点。各国之所以要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一是消除结构性短缺或结构性过剩,保证市场供求平衡;二是促进生产要素向效率更高的部门转移,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国际竞争力,在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中保持优势。

(二)产业结构升级

产业结构升级是指以资源的合理配置及生产率全面提高为目标,按市场经济规律要求,通过技术进步的作用而促使产业结构质态的根本改进和整体水平的进升。一是指产业的高附加值化和高技术化,即在产业中普遍应用高新技术,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二是产业高集约化,即产业组织合理化,有较高的规模经济效应;三是产业高加工度化,即加工深度高,包括:产值结构高级化、资产结构高级化、技术结构高级化、劳动力结构高级化。

二.产业结构升级的一般趋势

工业化过程中产业结构演变规律一般是,在总产出中制造业比重趋于上升,初级产业比重趋于下降:制造业产出中重型制造业比重趋于上升轻型制造业比重趋于下降。资源则按配置效应从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继而向服务业部门转移,其中生产率提高快的产业发展潜力就大,反之则发展减缓。因此,产业结构演变升级的轨迹应是沿着提高生产率方向不断推进的。就此而言,集约增长方式就是推进产业结构高度化。地区内产业结构的演变,应兼顾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与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即产业结构的升级,二者协调发展。

三.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因素的分析

在开放经济下,一国(地区)产业结构的演化和升级,受市场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影响,也受国际经济关系方面的影响。

(一) 产业政策

产业政策市政府对一定时期产业组织和产业结构变化趋势是预测和发展目标的确立,同时规定各个产业部门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并提出现实发展目标和政策措施。产业政策作为国家宏观策略的一种,直接影响到产业结构的成长。产业政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对市场机制的缺陷或不足的补充。产业政策作用于产业结构,就其政策内容而言,主要涉及三个层次:在宏观层次,主要改善产业发展环境;在产业结构层次,主要是协调产业结构,例如主导产业选择、战略产业培养等;在微观层次上,主要是调整产业组织,指导企业实现规模经济和有效竞争等。

(二) 社会需求结构

需求是产业结构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社会需求结构变化调节产业结构变动,它不仅影响各个产业的发展规模,也支配产业发展的先后顺序。某产品的需求量及其变动趋势,将决定该产品生存、地位和发展前景。

(三)自然资源状况

资源是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一般国家在发展产业时,往往注意发挥资源优势,优先发展本国可以利用的优势资源相关的产业。一国(地区) 的拥有自然资源的状况,甚至地理位置通常是产业结构成长的基础或出发点。

(四)国际贸易

在开放经济下,产业结构升级不仅会受到国内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分工等条件的制约,还会受到来自产业国际分工格局和竞争态势的制 约。其产业升级就应当根据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的需要,通过产业的国际化来有效地推动整个产业结构升级。

国际贸易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商品和技术的进出口,改善国内各部门的投入产出效率,同时,还通过贸易促进专业化和市场竞争,提升各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国际贸易也是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影响因素之一。

第二节 产业结构升级的动力机制

一.产业结构升级的动力机制(一)——信息化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信息化水平决定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能力。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为产业结构的升级创造了条件,产业结构升级应以信息化来推动。

从20世纪50年代信息技术革命开始,人们的生产、生活就与信息化的发展息息相关,经济结构的中心也开始想信息化靠拢,出现了新的工作方式、新的生活方式与商务方式。信息化对各国的产业结构升级,产生了深远影响,并使各国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一)劳动类型从劳动力密集型转变为知识、信息密集型

在信息化时代,生产要素的投入发生了重大变化,在诸多生产要素中,知识、技术、信息占主要地位,专门以知识、信息为劳动对象的智力劳动者越来越多。信息产业等知识密集型产业,在国民经济结构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传统结构的劳动力结构也向着知识密集型的方向发展。

(二)信息产业不仅成为主导产业,而且信息技术也促进了传统产业的信息化与技术化,全面改善了工业产业,使其不断优化升级。

主要表现在:计算机技术的运用,使得分工越来越细、技术越来越复杂、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的制造业各个部门有机的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新的分工体系。

(三) 信息通信技术使得产业结果的主体——企业,实现了全部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信息化。使各自不同的岗位上的员工能够相互沟通,相互协调,提高经营管理效率。

二.产业结构升级的动力机制(二)——技术创新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一个国家的产业发展水平与和国际竞争力将越来越取决于它的科技发展水平和技术创新水平。技术创新过程是一种技术经济活动,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条件之一。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主要表现为:

(一)科技创新和物质生产力的发展形成了新的产业分工,而社会分工及其深化又引起产业结构的变化和发展。

(二)科技创新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无论经济史角度看,还是从各国发展的状况看,在决定经济增长的要素中,以科技创新出现的知识、信息越来越重要,知识、信息越来越成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渠道。

(三)科技创新对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和劳动力等社会生产力的各要素有很大的影响。现代生产力的每一要素都是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科技进步的产物,而产业结构的变化,正是产业结构变化的重要基础。

(四)科技创新不断推动产业结构不断向高级化方向发展。科技创新对产业结构的诸多影响中,科技创新推动新兴主导产业的形成,以改变传统的产业结构,,从而带动整个经济的协调和持续增长是较为重要的方面。

第三节 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升级

一.对外贸易在产业结构升级中的作用

对外贸易对产业结构的提升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比较优势,决定了其进出口商品的结构;而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增加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工业制成品在出口产品中的比重,可以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而且一国还应从一定的战略角度出发,制定出适合本国国情的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从而推动本国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外贸易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

(一)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传导机制。

一国通过对外贸易的发展,可以扩大一国进出口商品的规模,产业发展的一个基本条件是生产要素的积累,尤其是资本积累。对外贸易是由进口和出口两个部分组成,通过出口规模的扩大,可以增加出口国的外汇储备,而出口国再通过进口国外先进技术设备以及本国不具有比较的优势的产品及服务,使由出口吸收而来的外汇储备转化为一国的实际生产力,可以有效的实现资本的积累,并对国内产业的发展起到传导作用,即对外贸易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传导机制。对于一国而言,出口商品的规模扩大,分三次产业的产品进出口总额都会有一定程度的增加,这样国内各产业部门就实现了初步的资本积累过程,资本积累同样还要通过投资来实现最终的增值过程。同时通过进出口高新技术产品,可以推进一国的产业技术的进步,这样使得产业发展有了资本和技术的支持。之后在一国内部,由于资本和技术进步的支撑,可以促使国内产业部门的产品技术和工艺流程得到发展和进步,使新产品的开发和生产工艺的进步得以实现,最终实现国内原有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发展。

(二)对外贸易的进出口商品的结构,尤其是中间商品贸易比重的提高,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从对外贸易诞生之日起,发达国家便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出口工业制成品等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而进口发展中国家的初级产品或农产品这些技术含量较低的产品,从而导致发展中国家在出口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长此以往,必然会使发展中国家内部产业结构失衡,经济发展受阻。随着国际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各国之间的贸易产品结构逐步发生变化,尤其是部分发展中国家出现分化,部分国家(地区)大力发展新兴工业化,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商品贸易结构发生了质的飞跃,已经上升为工业制成品的贸易往来,其他包括中间产品和资本产品的贸易往来也日趋频繁。两国之间贸易商品的结构变化就直接导致二者之间产业结构的依存关系的不断更替变迁。若两国贸易商品主要以最终产品为主,则两国的产业结构之间就是一种间接依存的关联关系,两国的相互影响作用不是十分显著;若以中间产品为主要贸易商品,则两国的产业结构联系就更为密切,是一种直接的依存关系,即两国之间产业结构的联系更为紧密,一国发生变动,对伙伴国的影响更加巨大。由目前的贸易发展趋势来看,国家之间商品结构更注重中间商品的贸易,所以国家之间的产业关联程度进一步加强和深化,尤其是具有直接依存关系的贸易国之间,通过产业关联进而影响、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三)服务贸易以及高新技术产品贸易的发展可以促进产业结构软 化,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根本力量归根结底是生产力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和创新。通过调整对外贸易的结构,特别是对外贸易中服务贸易以及高新技术产品的发展,可以带动一国技术进步。通过引进国外的先进管理人才和管理经验,以及进口国外的先进技术,尤其是在高新技术领域一些科技含量高的行业,技术的更新就显的尤为重要,进口了国外的技术可以使进口国节省更多的研发资金以及节约更多的研发时间,将这些资源利用到其他方面,促进一国经济更全面的发展。此外,通过对进口产品、技术的研究,实现模仿和创新,激发一些有长远发展规划的出口企业加强对新产品的研发,推动该行业技术的进步,从而带动整个区域实现区域技术进步。此外,进口贸易可以通过需求信号刺激供给技能发挥作用,推动新产业的滋生和成长。随着一国进出口商品科技含量的提高,商品类型由劳动和资本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同时促进国内第三产业的发展,使得国内产业结构软化。

二.对外贸易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实现机制与条件

发展对外贸易促进产业技术进步,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一)直接进口国外的先进技术和机器设备,实现技术水平的跳跃式发展。

进口国外的先进设备、工艺和管理方法,可以提高新产品的生产能力,实现区域产品生产率的飞跃;进口研发所需要的资料、人才以及设备,可以增强企业甚至整个区域内的研发能力,提高整个区域的内部创新能力,使区域经济发展更有活力。不论进口哪方面的技术、设备,都需要外汇的支持,所以,都需要对外贸易为技术进步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提供可用的进口能力。

(二)通过对外贸易发挥其先导作用,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来引领投资方向,导入国外的先进技术。通过与其他国家的外贸往来,促进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蓬勃发展,外商到华投资,仍然也是以利润最大化为最终目标,必然要不断更新自己企业的工艺、技术以及机器设备,通过这些技术的革新与进步,无形中嫁接给了企业的生产者,即国内的合作伙伴,间接的促进了合作国技术的进步,推动该国产业结构的升级。

(三)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服务贸易的重要性已经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部门和外贸部门的重视,通过服务的对外交流和交换,可以使国与国之间在服务业比如商业服务、旅游业之间进行交流学习,传播和吸收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经验,推动一国服务业的发展,从而带动东道国内以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壮大,推动产业结构上升到更高的级别。

  总之,在发展对外贸易从而促进一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同时,更要注重发挥外贸的先导作用及对产业升级的引导功能,针对区域内的具体情况,制定出符合实际的产业发展和贸易发展战略,改善该区域内部的投资结构和方向,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大力扶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推动区域产业结构软化,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

第三章.浙江对外贸易与产业升级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浙江对外贸易发展回顾

一.对外贸易的总体情况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外贸体制进行了多次重大改革,有力地促进了出口的增长;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激发了外贸企业经营活力;运用价格、汇率、利率、退税、出口信贷等经济手段调控对外贸易,改变了单一的计划管理体制。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依靠国有外贸企业的改革和民营企业的发展,结合自身专业市场的优势和丰富的企业家资源,浙江对外贸易的活力得到了显著增强,对外贸易增长迅速。见图3.1。

 

图3.1 1986-2006年浙江省对外贸易总体情况

资料来源:《浙江统计年鉴(2007)》,当年价格。

从图3.1可见,1986年到2006年浙江省进出口总体上呈快速上升趋势,外贸进出口总值由12.92亿美元增至1391.47亿美元,年均增长26.36%;其中出口值从10.91亿美元到1008.94亿美元,年均增长25.40%;进口值从2.02亿美元到382.53亿美元,年均增长29.99%。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浙江外贸进出口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年均增长30.76%(2000-2006),远远超过了同期GDP的增长速度16.99%。

随着进出口贸易的快速增长,浙江省的外贸依存度也相应提高。本文的出口依存度和进口依存度计算时将进出口值按当时的汇率折算成人民币值。具体情况见图3.2。

 

图3.2 1986-2006年浙江进出口依存度

资料来源:《浙江统计年鉴(2007)》,当年价格。

由图3.2可见,浙江省的外贸依存度从1986年的8.9%上升到2006年的70.46%,年均提升幅度达到3.08个百分点。其中:出口依存度从1986年的7.5%上升到2006年的 51.09%,年均提升幅度达到2.2个百分点;进口依存度从1986年的1。39%上升到2006年的19.37%,年均提升幅度达到0.9个百分点。进出口依存度的不断提高,表明浙江经济与国.际联系不断地加深,也说明了浙江经济是一个外向型的开放经济,受外贸影响巨大,因此,浙江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必须考虑外部影响,使其内外经济协调发展。

第二节 浙江产业结构演变

一.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

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产业的比例关系。目前,浙江省己经形成各产业部门比较齐全的国民经济体系,以农业为主体的第一产业、以工业为主体的第二产业和以交通运输、社会服务等为主体的第三产业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从三次产业结构变化的轨迹看,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的产业结构得到了优化,表现为在国内生升总值构成中,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相应提高,与世界各国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动规律基本一致。产业结构由“二、一、三”演变为“二、三、一”。具体见图3.3。

 

图3.3 1986-2006年浙江省三次产业结构变化

资料来源:《浙江统计年鉴(2007)》,当年价格。

从图3.3可见,1987年,浙江省第三产业的比重超过了第一产业。1986年到2006年,三次产业的结构由27.1:46:26.9调整为5.9:54:40.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下降了21.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了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了13.2个百分点。这种结构变化,也说明了浙江省已实现了以农业为主向以工业为主的结构转变,进入了工业化中后期的发展阶段。

二.三次产业内部结构的变化

(一)第一产业内部结构的变化

浙江省第一产业的内部结构也不断优化。表现在:农业比重持续下降,渔业比重稳定上升,林业牧业比较稳定。1986年到2006年,农业比重下 降了7个百分点,而渔业比重上升了16.3个百分点。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坚持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农产品供应日益丰富,适应了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二)第二产业内部结构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轻工业的比重逐步缓慢下降,而重工业比重则慢慢的上升。2003年以前浙江省工业以轻工业为主,但2003年以后,重工业比重超过轻工业。2006年全省重工业产值达到16372.95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56.2%。90年代以来,纺织业、食品加工业和金属制品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产值比重呈下降趋势,而电气机械、交通运输设备、电子通讯设备制造业等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比重呈上升态势。

(三)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第三产业的产值和就业比重都有较大的提高,不仅对促进经济增长、劳动力转移,而且对推动产业结构升级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浙江第三产业不断壮大,其中技术含量少、密集度低的商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地位不断下降,而知识技术含量高、密集度高的新兴服务业不断上升,同时为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素质的社会服务业和科教文卫产业的地位逐步上升,与传统行业间的差距逐渐缩小,整个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呈现多元化趋势。

第三节 浙江对外贸易的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通过以上两节的数据对比不难看出,浙江省对外贸易的发展,对其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有着一定的影响作用。

首先,随着浙江省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其进出口总额逐年提升,并且带动了省内相关产品的生产以及与此相关的产业的协调发展,三大产业的比重进一步进行了调整,以农业为代表的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逐年下降,而第二产业增长速度惊人,保证了其在三大产业中所占比重稳定在五成,而以旅游业等服务行业为典型代表的第三产业的发展迅速,使得浙江省三大产业的比重有了明显的变化,朝着更高级别的方向稳步迈进。

其次,随着进出口贸易的稳步发展,使得浙江全省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大量的农业人口转向城市或民营企业中的建筑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同时也使得非农产业迅速发展,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农业部门内部结构也更加合理,这些都对全省产业结构的调整起着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

第三,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额的增加对全省进出口商品总额的拉动和贡献作用不容忽视,已经越来越成为进出口贸易增加的支柱产业,成为进出口贸易额增加的强劲动力并对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第四,服务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可以带动全省外汇收入的增加,并且对日益凸显的就业压力有明显的缓解作用,也可以通过技术的交换,达到促进全省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的目的。

在以上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浙江对外贸易的发展,必然会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那么,下面我们就以浙江省的具体情况为例,对以上结论进行验证并加以分析。

第四节 对外贸易与浙江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相关性分析

一、模型设置的依据

我国著名学者杨全发(1999)在钱纳里一般半对数回归方程X=C+C1+In y+C2(In y) 2¬ +C3In N+C4(In N)2+C5F+C6T(3.1)的基础上,略去时间变量,用进出口贸易额和分类商品进出口代替净外资本流入,对改革开放前后我国产业结构变化的贸易因素进行分析,建立了如下方程:

In(Y1 S)=C10+C11In y+C12(In y)¬¬¬¬¬¬2¬+C13In N     (3.2)

In(Y2 S)=C20+C21In y+C22 In N +C23(In N)2  (3.3)

In(Y3 S)=C30+C31In y+C32(In y)¬¬¬¬¬¬2¬+C33In N     (3.4)

本文在钱纳里的一般半对数回归方程的基础上,参照杨全发建立模型的方法,以分类商品进出口贸易值代替净外资本流入,来研究浙江省分类商品进出口对产业结构变化的影响。建立各次产业比重与人均收入、总人口的关系模型,分别为:

In(Y1 S)=C10+ C11(In y)¬¬¬¬¬¬2¬+C12In N + C13(In N)2 +μ1             (3.5)

In(Y2 S)=C20+C21In y+C22 In N +C23(In N)2 +μ2                           (3.6)

In(Y3 S)=C30+C31In y+C32(In y)¬¬¬¬¬¬2¬+C33In N+C23(In N)2  +μ3  (3.7)

其中,YS、Y2S和Y3S分别表示第一、二和三次产业生产总值比重,y表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元),N表示年底总人数(百万人)

二、变量和数据

变量为浙江省三次产业实际生产总值比重、浙江省实际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浙江省人口总数,以及浙江省工业制成品的出口值和进口值、初级产品的出口值和进口值。具体数据来源《浙江统计年鉴(2007)》,相关Eviews分析结果图表主要参考自浙江大学硕士论文《浙江省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关系》的研究。

在下文分析中以Y1S、Y2S和Y3S分别表示浙江省第一、二和三次产业实际生产总值比重,y表示浙江省实际人均国内生产总值,N表示浙江省年底总人口数,ME表示工业制成品的出口,PE表示初级产品的出口,MIM表示工业制成品的进口,PIM表示初级产品的进口。

三.实证结果及分析

下文就浙江省分类商品进出口对三次产业比重变化的影响进行分析,采用上文回归方程(3.5)(3.6)(3.7),在右端分别加上工业制成品的进出口值和初级产品的进出口值,进行回归。

(一)研究分类商品进出口对第一产业比重变化的影响。回归方程是在方程(3.5)的基础上右端分别加上工业制成品出口值,初级产品出口值,工业制成品进口值和初级产品进口值。具体回归方程如下:

In(Y1 S)=C10+ C11(In y)¬¬¬¬¬¬2¬+C12In N + C13(In N)2 +In ME+μ11            (4.8)

In(Y1 S)=C10+ C11(In y)¬¬¬¬¬¬2¬+C12In N + C13(In N)2 +In PE+μ12             (4.9)

In(Y1 S)=C10+ C11(In y)¬¬¬¬¬¬2¬+C12In N + C13(In N)2 +In MIM+μ13          (4.10)

In(Y1 S)=C10+ C11(In y)¬¬¬¬¬¬2¬+C12In N + C13(In N)2 +In PIM+μ14           (4.11)

表3.1浙江省分类商品进出口对第一产业比重变化影响的回归结果

 

注:由Eviews3.1计算所得。表中第一行为被解释变量。括号内数字是回归系数的t统计量。***表示t检验通过1%的显著性检验,**表示t检验通过5%的显著性检验,*表示t检验通 过10%的显著性检验。

由表3.1的计算结果可知,第一产业比重的收入系数均为负数,通过1%的显著性检验,说明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一产业比重的人口弹性系数为负数,这表明随着人口的增加,第一产业比重下降,但下降速度会减缓,因为In(N)2为正数。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第一产业劳动力有向其他产业流出的趋势。

从出口方面来看,工业制成品出口和初级产品出口的系数均为负数,且都通过5%的显著性检验。工业制成品出口系数为负,表明工业制成品出口的增长,引起第一产业比重的下降,说明工业制成品出口部门的增长,吸引劳动力和资金等资源向该部门转移,也在另外一方面说明了第一产业资源流出。而初级产品出口系数为负,说明初级产品出口部门的增长,没有对第一产业比重起到带动作用,这可能反映了第一产业中出口部门与非出口部门联系不深,产业链较短。

从进口方面来看,工业制成品进口系数为正,通过10%的显著性检验,表明工业制成品进口提高了第一产业的比重,说明工业制成品进口通过产业关联和技术扩散等途径对第一产业起到了改善投入结构和提升技术水平的作用,从而促进第一产业的发展;初级产品进口系数为负,通过5%的显著性检验,表明初级产品进口阻碍了第一产业比重的提高,说明初级产品进口结构与第一产业的产品结构相似,因而挤占省内初级产品市场,加剧市场竞争。

(二)研究分类商品进出口对第二产业比重变化的影响,回归方程是在方程(3.6)的基础上右端分别加上工业制成品出口值,初级产品出口值,工业制成品进口值和初级产品进口值。

表3.2浙江省分类商品进出口对第二产业比重变化影响的回归结果

 

从结果可知,第二产业比重的收入弹性系数均为正数,表明第二产业比重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而提高,也表明人们的消费需求向工业品转移。人口系数为正,这表明随着人口的增加,第二产业比重提高,但提高速度会减缓,因为In(N)2为负数,这说明从第一产业流出的劳动力转移到了第二产业。

从出口方面来看,工业制成品出口系数为负,通过10%的显著性检验,表明工业制成品的出口阻碍了第二产业比重的提高,因此,浙江省工业制成品出口对产业结构优化没有起到直接的带动作用。初级产品出口系数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表明初级产品出口与第二产业比重变化没有明显的关系,同时进一步说明初级产品出口部门与其他部门联系不深。

从进口方面来看,工业制成品进口和初级产品进口系数均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表明进口与第二产业比重变化没有明显的关系。当然,本文的分析着眼于工业制成品出口对第二产业比重的影响,并不是说,工业制成品出口阻碍了第二产业比重的提高就表示工业制成品出口增加对第二产业发展不利,实践表明,工业制成品出口通过吸收劳力,吸引资本和技术等途径,直接和间接地促进了第二产业的发展。工业制成品进口与第二产业比重变化没有明显关系,表明工业制成品进口,特别是机械设备等资本品的进口,不能对第二产业的投入结构和技术进步起到很强的改善和提高作用,同时也表明第二产业没有充分利用进口机械设备,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这与浙江省第二产业中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比重较大相关。初级产品进口与第二产业比重变化没有明显关系,说明初级产品的进口可能主要不是作为第二产业投入品,因而对第二产业比重变化没有明显的影响作用。

(三)分类商品进出口对第三产业比重变化的影响。回归方程是在方程 (3.7)的基础上右端分别加上工业制成品出口值,初级产品出口值,工业制成品进口值和初级产品进口值。

表3.3浙江省分类商品进出口对第三产业比重变化影响的回归结果

 

由计算结果可知,第三产业比重的收入弹性系数为正,表明人们的消费需求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而发生转变,增加了对服务性产品的需求。第三产业比重的人口弹性系数为负,表明随着人口的增加,阻碍了第三产业比重的提高,这说明从浙江省第一产业流出的劳动力主要转向第二产业,而第三产业的就业吸收主要还是外来人员。

从出口方面来看,工业制成品出口系数为正,且通过l%的显著性检验,表明工业制成品出口能够提高第三产业比重,说明工业制成品的大量出口通过产业关联等途径对相关配套的服务业产生强劲的带动性,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初级产品出口系数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这进一步佐证了上文分析的初级产品出口部门与其他部门联系不深,产业链较短的情况。

从进口方面来看,工业制成品进口系数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表明工业制成品进口与第三产业比重没有明显关系,这可能与浙江省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中,交通运输仓储邮电业、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金融保险业三大传统支柱行业仍占据主导地位有关,说明第三产业对进口依赖性不强。初级产品进口系数为正,通过1%的显著性检验,表明初级产品进口能够提高第三产业比重,说明浙江省的初级产品进口可能主要是用于消费,也有可能是由于需要大量的运输,因此通过产业关联促进了相关配套服务的发展,这也与上文初级产品进口可能不是作为第二产业投入品的推断是一致的.

分类商品出口和进口对产业结构变化有不同的影响。从出口方面来说,工业制成品出口与第一产业比重和第二产业比重呈负相关关系,与第三产业比重呈正相关关系;而初级产品出口与第一产业比重呈负相关关系,与第二产业比重和第三产业比重没有相关关系。从进口方面来说,工业制成品进口与第一产业比重呈正相关关系,与第二、三产业比重没有相关关系;初级产品进口与第一产业比重呈负相关关系,与第三产业比重呈正相关关系,与第二产业比重没有系。

 

第四章 开放经济下,产业结构升级的对策分析

第一节 继续扩大进出口贸易总额,带动产业结构升级

一、扩大进出口贸易总额,带动三大产业发展

通过以上的实证分析,可以看出发展对外贸易可以促进第二产业产值的增加,从而推动浙江全省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所以应在浙江范围内进一步推动对外贸易的发展,保持进出口贸易的持续增长,尤其是要进一步发展出口贸易,通过出口贸易额的增加进一步诱导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重组,加速产业结构升级。其中,尤其是要大力调整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外贸结构向资本密集型转变,这样才可以带动全省以制造业为主要代表的第二产业的发展以及带动全省第二产业技术水平的提升,从而推 动产业结构升级。除此之外,第三产业的发展对一个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也具有十分显著的影响作用。而浙江省第三产业的发展还十分欠缺,第三产业的发展相对的滞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阻碍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通过对外贸易的发展,尤其是服务贸易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可以促进浙江省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虽然目前以农业为主体的第一产业在三大产业中的比重逐步下降,但作为我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发展第一产业,特别是农业的机械化及其农产品贸易的发展也对产业结果的升级有着重要的影响,故而通过大力推动对外贸易总额的提升,继续推进浙江省对外贸易的发展,以此带动和促进第一、二、三产业的进步,从而使产业结构向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不断优化升级。

第二节 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品贸易,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一、加快技术进步,改善贸易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当今世界仍然是不变的真理。当今国际竞争优势仍然是通过科学技术的进步来体现。而且通过之前的实证分析也可以看出,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出口总额对浙江省对外贸易的发展的拉动和贡献是不容忽视的。故进一步加强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发和进出口贸易是今后浙江对外贸易发展的重点方向。要继续贯彻落实科技兴国、科技兴贸的战略方针,转变贸易增长方式,将传统的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逐步向技术密集型产品转变,通过技术进步和产品更新来带动和引导开发国际市场上适销对路的高新技术产品,将科技含量较高的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加速科研成果和国际信息、技术向传统产品中的渗透,提高进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加快由初级产品加工为主向高新技术产品为主的外贸增长方式,提高进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以及对进出口总额的拉动率和贡献率。归根结底,通过技术进步,来带动进出口商品结构的改善,进而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二、继续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贸易,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近几年来,浙江省出口商品结构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变,高新技术产品以及机电产品占出口商品总额的比重有所提高,但仍然比重过小。并且其单位产品的利润以及资本和技术的密集程度水平依然处于初级阶段,而浙江作为一个经济强省,应积极寻求各种途径,进一步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在进出口贸易中所占的份额,通过加快高新技术产品的发展,带动对外贸易的快速进步与发展,同时通过对外劳务输出和服务输出,推动服务贸易的进一步发展,通过技术贸易和服务贸易的进步,推动全省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总之,只有充分发挥对外贸易对产业升级的促进作用,才能更好的推动经济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变迁和更替。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入,发展技术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和进出口贸易,从而更好的发挥外贸对于产业结构变迁的带动作用,促进浙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使浙江省的产业结构朝着更快更好的方向发展。

第三节 优化对外贸易结构,带动产业结构升级

一、加快服务贸易发展,带动产业结构升级

根据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达成的“服务贸易总协定”,对服务贸易做出了以下定义:从一成员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境内提供服务;在一成员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的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在任何其他成员境内以商业存在提供服务;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在任何其他成员境内以自然人的存在提供服务。”其中服务部门包括如下内容:商业服务,通信服务,建筑及有关工程服务、销售服务、教育服务环境服务、金融服务、健康与社会服务,与旅游有关的服务娱乐、文化与体育服务,运输服务等,与之相对应的服务贸易就包括技术与知识产权的引进与转让、教育(海外招生与留学)、信息服务贸易、金融产品贸易、物流服务贸易(比如外贸上的国际货代)等等,可见服务贸易的内容极其丰富。而当前,浙江省的服务贸易发展在很多领域仍是空白,并且仅以对外劳务输出为例也可以看出目前的发展水平与国际一般水平相距甚远,所以浙江省在服务贸易领域上的劣势很明显,但换个角度来说,浙江省服务贸易在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上是非常巨大的,可以充分利用和发挥这一特点,利用浙江省的区域优势以及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的有利条件,进一步为服务贸易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这样就可以通过服务贸易的进步来推进省内第三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总之,通过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研究,可以看出,要充分发挥出对外贸易对三大产业的影响和促进作用,通过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尤其是以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贸易为主,大力推进浙江省产业结构升级的进程,使得浙江省的经济能够的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

 

第五章 结束语

本文在梳理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从理论上分析了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然后利用计量模型对浙江省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变化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现把主要结论归纳如下:

浙江省产业结构变化趋势基本符合工业化进程的一般规律,三次产业的序列由“二一三”转变为“二三一”。第一产业比重逐年下降,但农业的基础地位不断巩固,农林牧渔业得到全面发展;第二产业比重逐年上升,其中工业经济稳步发展,轻重工业比例协调发展,己进入重化工阶段,而且工业结构正逐步以纺织服装为主体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以电气、机械、电子、化学为主体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第三产业比重逐年上升,其内部结构呈现多元化趋势,新兴服务业稳步上升,成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其中,对外贸易发展对产业结构的变化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进出口贸易的不断增长以及进出口依存度的提高,都表明对外贸易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而其中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尤其是工业制成品出口的大量增长,有力地促进了浙江省产业结构的变化,而进口商品结构中高新技术等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进口,有力地促进了浙江省各产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生产能力的扩大。

【参考文献】

[1]Alexander J.Yeats,China's Foreign Trade and ComparativeAdvantage:Prospect,problems and Policy Implication,Washington D.C:World Bank,1991

[2]Foreign Trade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past performance and future Challenges,Asian Development Review,Volume 15

[3] Alain Lesag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An Evolutionary Perspective,Journal of Industry, Competition and Trade, Volume 7, Numbers 3-4 / 2007.12

[4]伯尔蒂尔•俄林,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M],商务印书馆,1986

[5]李磊,中国出口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00.(5)

[6]刘勇敏.外商直接投资与区域产业结构:以浙江为例的分析[D].硕士学位论文,浙江大学,2006

,管理世界,2001.(2)

[8]唐志红,基于全球视角下的产业结构开放与互动[J],经济经纬,2004.(3)

[9]汪琦,对外直接投资对投资国的产业结构调整效应及其传导机制[J],国际贸易问题,

2004.(5)

[10]王晴,印度软件业崛起原因及其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启示[J],生产力研究,

2007.(3)

[11]王述英,现代产业经济理论与政策[M],山西经济出版社,1999.(1)

[12]吴进红,对外贸易与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升级[J],国际贸易问题,2005.(4)

[13]吴进红,对外贸易与浙江产业结构升级[J],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研究,2006.(3)

[14]杨治,产业政策与结构优化[M],新华出版社,1999

[15]赵应宗,试论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驱动要素[J],国际经贸探索,1996.(4)

[16]张淑玲,卢婵君,FDI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制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7.(9)

[17]周英章,蒋振声,我国产业结构变动与实际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J],浙江大学学

报,2002.(3)

[18]周振华,产业结构优化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19]余剑,谷克鉴,开放条件下的要素供给优势转化与产业贸易结构变革[J],国际贸易问题,2005.(11)

[20]苑涛,从产业内贸易看我国的对外贸易竟争优势[J],社会科学辑刊,2004.(4)

[21]王艳、杨忠直,产业结构与策略性贸易政策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5.(1)

[22]王丽华,俞金国,江苏产业结构演化及机制分析[J],江苏商论,2005.(6)

[23]潘爱民,国服务贸易开放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均衡与短期波动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

2006.(2)

[24]潘清,国际服务贸易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及对策研究[J],当代财经,2005.

(4)

[25]焦继文、李冻菊,论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评判标准[J],经济经纬,2004.(4)

致  谢

时光茬蒋,四年的大学生涯匆匆而过。在这即将落下帷幕的时刻,不禁感慨万千,回首刚进浙大时的兴奋和惶恐,深知学业的艰难和父母师长的殷殷期望,因而惟有竭尽努力,不断前进。此刻却有些平静,心里有些沉甸,离别已进入倒计时;有些遗憾,学无止境,此刻正刚起步,却嘎然而止;更有些期盼,望学有所成回报父母和社会。

对外贸易专业就业方向范文5

    关键词:职业岗位群;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专业链式课程体系

    问题的提出

    高职国际贸易专业是为适应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加快,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外贸易的蓬勃发展对应用型高技能人才的大量需求而设立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的内涵在于培养既有较高的综合理论水平与良好的职业素养,又有较高的岗位操作技能的人才,是本科的研究型人才培养与中职的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有效结合,是中国目前最紧缺的人才类型。以“市场需求为目标,就业为导向”是高职国贸专业的办学核心与根本任务,一方面要考虑学生现在就业与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同时也要考虑外贸岗位群与用人单位对人才的实际要求。其中围绕企业对外贸类人才的要求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是实现这一根本任务的重要前提。

    目前,高职院校国贸专业的课程体系中还存在许多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的地方。如:有些是“本科压缩型”课程体系、有些为纯粹的“技能培训型”课程体系、有些各课程间自成体系,忽视课程之间的相互联系与衔接,造成课程分割和内容重复,缺乏系统性。专业课程体系的不合理已成为当前制约高职国贸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实现的“瓶颈”之一。

    课程体系的创新是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高职教育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就业教育”,只有构建与企业人才要求相配套的专业课程体系,才能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建设过程中,笔者所属的教学团队在一年内调查走访了广东、上海、湖南地区的10家有代表性的外贸企业及100名从事外贸工作的往届毕业生代表。调查的结果表明:目前外贸行业的岗位已非常明确具体,职业岗位链已经非常清晰,商务部、海关总署等外贸管理部门正在逐步规范行业人员的上岗资格,推行持证上岗制度,大量的外贸企业急需既掌握相关经济管理与外贸知识,又具备较强外贸岗位职业技能的应用型服务人才。在此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已有办学经验和市场需求现状,我们提出了“基于岗位群工作任务的高职国际贸易专业链式课程体系”。经过一年多的研究与实践,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并将研究的初步成果在2007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得到了充分的应用。

    基于职业岗位群的链式

    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其主要任务是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和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岗位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尊重学科但不恪守学科化,高职教育必须突破学术人才培养所采用的学科中心型课程模式的束缚,必须根据涵盖职业素质、职业技能、职业知识的职业能力要求,面向职业岗位(群)任务需要,构建“基于技能培养,面向岗位群”的能力本位为主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构建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市场导向原则即以实现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为驱动力,以现代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为源泉,将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融入课程。

    职业应用导向链式设计原则即按照职业岗位(群)实际工作任务、过程和情境,回归工作实际原貌,重组内容,开发课程。(见图1)

    能力本位原则能力本位(CompetenceBasedEducation简称CBE)是起源于美国、后在北美和澳洲等地得以推广的职业教育思想和模式。CBE课程开发模式的核心是能力,课程设计采用模块式方案,重视学生的能力训练,理论知识传授以“必需、够用”为度,教学上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对学生的评价不是专业知识掌握,而是受教育者获取从事某种职业所需的能力,整个课程体系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CBE课程开发以职业分析为起点,并把职业能力看作职业教育的基础。  基于职业岗位群的高职国贸专业链式课程体系构建方案

    通过调研明确适应高职国贸专业的职业岗位群入世以来,我国对外贸易持续稳定快速的增长,至2007年我国的外贸总额已经达到了21738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三位。对外贸易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拉动作用,外贸依存度迅速上升,至2007年该指标高达71%。可以说外贸行业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解决我国劳动力就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调研表明:目前我国外贸业务总量非常大,急需大量相关专业人才。同时,我国正经历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过程,外贸行业的岗位分工呈现专业化和日趋细化的特点。因此,根据市场调研及学分制建设的要求,我院在2007级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为学生设立了可选择的二个专业方向,一是外贸实务方向,二是国际货代物流方向。(见图2)

    以岗位群主要任务为基点确定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通过调查统计,我们收集汇总了各职业岗位群的主要工作任务与对应的岗位素质要求。

    1.岗位群主要工作任务。

    (1)外贸实务方向。(见图3)(2)国际货代物流方向。(见图4)

    2.高职国贸专业核心能力目标与专业人才培养规格。

    (1)专业核心能力目标。在分析了外贸职业岗位群的主要工作任务与岗位素质要求后,我们提出了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目标为:具有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掌握国际贸易所需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政策与法规,具有较强的外贸业务实践能力,诚信守法,适应外贸企业管理、业务、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2)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围绕培养目标和职业能力素质需要,我们提出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为:“二德、二基、三能、三证”。“二德”即为从事国际商务工作所需的政治思想道德与职业道德;“二基”即从事国际商务工作所需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三能”即为实践能力、职业能力与创新能力;“三证”即学生通过培养取得大学英语应用能力证、计算机等级证及职业资格证。

    基于岗位群工作任务及培养目标构建专业链式课程体系为了达到以上的培养目标与规格,适应我院学分制建设的要求,按照课程教学目标服从、服务于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目标原则,即强调课程在人才核心能力培养中的功能和作用,既注重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同时更注重课程对学生终身发展的价值,我们构建了一系列体系。

    1.课程体系总体设计

    专业整体课程体系由四大部分组成:公共必修课模块、专业群必修课模块、专业方向课模块及公共选修课模块(见图5)。其中公共必修课模块的课程主要包括培养学生人文知识与综合素质课程,是按照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设置,由学院统一安排,每位学生必须修读,比如思想政治课、大学人文基础、大学英语、计算机文化基础、社会实践等;专业群必修课模块主要是根据职业岗位群工作任务特点,设置一些经济学或管理学入门课程,作为专业学习的前续课程,如西方经济学、管理学原理、基础会计、电子商务概论等;专业方向课模块则主要是针对培养职业岗位群工作任务的核心技能而设置的对应课程,专业群必修课与专业方向课由专业教研室在充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开设;公共选修课程模块则主要是为了满足学生个性发展、扩大知识面、改善知识结构、拓展专业领域、增强专业能力而设置的课程或讲座,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等内容,由学院统一安排,学生可根据个人发展需要有计划的选择修读规定学分。

    2.专业课链式设计

    专业课程是培养学生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岗位技能、获取职业资格证的实现途径。按照专业课程教学目标服从、服务于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目标原则,我们在综合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2007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构建了对应岗位群核心能力的链式专业课体系。(见图6)  结语

    按照职业岗位群工作任务设置完善的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规格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除此之外,必须加强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与提高、教学内容的更新与整合、实践性教学的有效开展等内容的配套改革与创新,才能真正实现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职业岗位群工作任务要求的“零距离”对接,实现以“就业为导向,市场需求为目标”的高职教育的办学核心与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曹亮.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索[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07,(1).

对外贸易专业就业方向范文6

本文通过对32家外贸企业进行问卷调查,较为详细地了解了外贸企业各岗位对国际贸易人才能力的具体要求,反映企业用人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之间存在的差异。因此,高校对国际贸易人才的培养,应当以外贸企业各岗位人才需求实际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真正培养出适合外贸企业需求的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

关键词:

外贸岗位;能力要求;人才培养

1.问题的由来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从20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逐渐成了高校炙手可热的王牌专业。然而,近年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就业率开始呈现明显的下滑趋势。据笔者对本校该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的结果显示,近五年来初次就业从事与外贸相关职业的学生占比仅为30%左右。另据有关报道,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已经成了“十大就业困难”专业之一。究其原因,主要是一些高校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时,往往只注重参考其他高校相同或类似专业的做法,而对于企业岗位对人才能力的要求忽视,使得其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与企业用人实际存在比较大的差距。特别是随着国际贸易人才市场需求呈现出新的时代特征,当前人才培养模式下外贸企业招工难与国际贸易专业大学生就业难的“两难”问题愈演愈烈。为此,了解外贸企业的岗位设置情况,以及各岗位对国际贸易人才的能力要求,以期达到人才培养与企业用人需求之间的适度匹配,是破解当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瓶颈的有效途径。

2.调查对象的选择

为了能够得到外贸企业的配合,因此,本次调查选择的外贸企业都是曾经到笔者所在学校招聘过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的企业。这些企业代表性强,涵盖面广,既有大型外贸企业,如富士康集团,又有小型外贸公司,如浙江十足商贸易公司。既有自营进出口企业,如福建机电产品龙头企业“福建亚南集团”,又有专营进出口企业,如上海昌军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既有大型国有企业,如葛洲坝集团国际工程公司,又有小型民营企业,如浙江义乌的诸多小商品外贸企业。

3.调查基本情况

此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形式,通过电子邮件将调查问卷发送至外贸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邮箱,要求相关人员填写好再发回至指定邮箱。共发送调查问卷41份,回收32份,有效问卷32份,回收率为78.05%。部分企业可能是因为邮箱有误,或者管理人员调换等而未作答回复。

4.调查结果分析

(1)外贸企业对国际贸易人才需求情况

考虑到国际经济贸易专业就业情况与对外贸易发展有密不可分的联系,通常对外贸易发展形势较好时对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就会比较旺盛,该专业的毕业生进入外贸行业的比例就会相对较高。反之,则相对较低。从全球经济发展形势来看,自从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经济开始出现下滑趋势,国际贸易也迎来了寒潮,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量。但从我国来看,虽然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冲击,但相较于其他国家而言,经济仍然处于稳定增长情形,对外贸易的发展也稳中有升。调查数据显示,在对“贵公司近3年内是否有录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的计划”的回答中,有28家企业均表示有计划,占调查总数的87.5%。有2家表示要看今后业务发展的情况决定,有2家则明确表示不再增加录用计划。由此可见,市场上对于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量还是比较大的。

(2)外贸企业岗位设置情况

对于外贸企业岗位的设置,不同性质、不同规模的企业,在具体的岗位设置上略有差异,但其岗位的基本职能大致相同。一般规模较大的企业在岗位设置上相对较为细化,这便于岗位的专业化、规范化。规模较小的企业为节约成本、压缩开支,往往岗位的设置不会太细,常常一个岗位要承担多个岗位的职能。通过调查,外贸企业面向应届毕业生的岗位设置主要有外贸业务员、单证员、跟单员、报关员、报检员、货代员、国际商务秘书等。部分大型工程类企业还设有国际采购员、国际招标员等岗位,但这些岗位不仅仅针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

(3)各岗位对国际贸易人才能力的要求

不论是哪个岗位,都要求国际贸易人才要掌握基本的国际贸易知识,熟悉国际贸易各流程与环节,具备从事国际贸易基本的英语水平,这些是进入外贸企业最起码的要求。然而,由于外贸企业各岗位所从事的基本职能不一样,因此不同的岗位对人才能力的要求也有所不同。通过调查结果分析,受调查企业均认为,在招聘外贸业务员时,会侧重于考查应聘人员是否具备良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尤其是口语交流能力,以确保能够与国外客户进行良好的交流与沟通;还要求应聘者具备很强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临场应变能力、创新能力等。在招聘外贸单证员时,会侧重于考查应聘者对外贸单证的阅读与缮制能力,还要求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耐心细致的工作能力、电脑操作能力等,确保单证制作准确无误。而对于外贸跟单员,则要求其具有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分析预测能力和谈判能力,并要掌握有关合同法、票据法等法律知识。对报关员、报检员岗位,则侧重考查应聘者的沟通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等,并要求掌握有关法律、法规和监管制度。在招聘货代员时,主要看应聘者是否掌握基本的国际货运专业知识,是否具备良好的英语口语交流能力、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整合资源和渠道的能力等。而对于国际商务秘书岗位,则要求应聘者具备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有较强的学习应变能力、较高的信息处理能力、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与协作能力,还要求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创新能力。

(4)外贸企业对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的建议

调查数据显示,在对“您认为外贸业务员是否应该选修第二外语”的回答中,84.38%的企业给予了肯定回答。并且在后续的建议中,明确提出希望学校要求该专业学生要选修第二外语,并可以此作为毕业的一个条件。在“您认为是否有必要有该专业学生进行外贸商品知识和技能方面的训练”的回答中,有90.63%的企业认为“非常有必要”。这些企业建议学校应该对我国出口量较大的机电产品、纺织服装产品、化工产品、电子产品等进行训练,使学生了解这些产品的生产工艺、产品特性、产品功能等。对“您认为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取得哪方面的职业资格证书作用较大”这一问题,选择“报关员、报检员、商务英语证书”的达到了93.75%;选择“国际商务单证员、跟单员、国际货代员”的有78.13%;选择“国际商务师、外销员”的有56.25%。只有个别企业认为证书作用不大。因此,这些企业建议学校要进一步加强该专业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的教育,并为学生考证提供必要的支持。此外,受调查企业还建议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学生职业道德的教育。

5.对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的思考

从上述调查结果分析可以看出,外贸企业由于岗位不同对人才的能力要求也有所不同。因此,高校在制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时,非常有必要参考企业的这些具体要求,创建“课、证、岗”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合企业需求的专业人才。一是探索构建“外贸业务员、国际商务单证员与跟单员、报关与报检员、商际货代员、国际商务秘书”等培养方向与目标,着力建设“厚基础、精业务、重实践、能创新”的课程体系,在课程开发上注重与岗位对接,在课程教学方法上采用项目驱动、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以增强学生对外贸各岗位的认知,提高学生的岗位能力,培养具备相关岗位能力要求的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二是依据外贸岗位能力要求,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外贸业务员、国际商务单证员与跟单员、报关与报检员、商际货代员、国际商务秘书”等五大岗位能力模块,并配以相关理论与实践课程,在让学生熟练掌握国际贸易流程的基础上,更突出强化学生的岗位能力培养与锻炼。三是结合本科生素质拓展的要求,把学生获取本专业职业资格证书作为其素质拓展学分结构中必须获取的学分,鼓励学生考取面向单证员、跟单员、报关员、报检员、货代员、结算师、外贸业务员等岗位的职业资格证书,从而有效调动学生参加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的积极性,确保学生到毕业时能够达到人手一证。四是扎实开展岗位实践训练与实习教育。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国际贸易仿真模拟实验室,根据能力模块设定学生角色,让学生模拟该岗位从业人员,完成相关业务。另一方面可利用寒暑假期间,组织该学生到有关外贸企业的相应岗位开展专业实习,让学生对外贸各岗位的职责有更加清楚的认识,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各岗位对能力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