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水资源管理实施办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水资源管理实施办法范文1
第二条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利用取水工程或者设施直接从江河、湖泊或者地下取用水资源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向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申领取水许可证,并按照本办法的规定缴纳水资源费。
前款所称取水工程或者设施是指闸、坝、渠道、人工河道、虹吸管、水泵、水井、水电站等。
第三条下列情形不需要申领取水许可证和免征水资源费:
(一)农业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使用本集体组织的水塘、水库中的水的;
(二)家庭生活和零星散养、圈养畜禽饮用等年取用地表水水量在3000m3以下、地下水水量在1000m3以下取水的;
(三)为保障矿井等地下工程施工安全和生产安全必须进行临时应急取(排)水的;
(四)为农业抗旱、维护生态与环境、消除对公共安全或者公共利益危害临时应急取水的;
(五)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
第四条根据取水许可管理权限的规定,按照“谁发证、谁收费”的原则,水资源费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分级负责征收。水利部授权流域管理机构发放的取水许可证的取用水单位和个人的水资源费由省水行政主管部门征收。
第五条水资源费征收标准由省价格主管部门会同省财政部门、省水行政主管部门制定,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第六条制定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
(二)与全省水资源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三)统筹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合理开发利用,防止地下水过量开采;
(四)充分考虑不同产业和行业的差别。
第七条根据我省水资源的分布情况和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将全省划分为两个类区,并按不同行业对水资源费的不同用途制定不同的水资源征收标准(见下表)。
农业生产取水的水资源费征收的标准另行制定。
福建省水资源费征收标准
用
途
水源
标准
取用水类别
地表水
地下水
除城乡自来水企业外
取用地下水
城乡自来水企业取用地下水
自来水公共管网
覆盖区域
自来水公共管网没有覆盖的区域
超采区
限采区
一般区域
水力发电取用水
0.008
火力发电贯流式
冷却取用水
0.006
城乡生活取用水
一类区
0.06
按其取用水用途,比照当地自来水公司分类到户价格水平
0.50
0.25
0.15
二类区
0.05
工业
取用水
一类区
0.08
二类区
0.07
除工业取水之外的其他生产经营取用水
一类区
0.12
1.20
0.60
二类区
0.10
备注:
1、工业取用水包括火力发电闭式冷却等取用水;
2、表中水力发电和火力发电贯流式冷却的计征单位为元/千瓦时,其它的计征单位均为元/立方米;
3、一类区为福州、莆田、泉州、厦门、漳州市;二类区为龙岩、三明、南平、宁德市;
4、对处于海水与淡水交界处的火力发电企业,按用水量的实际淡水消耗量征收水资源费,其中淡水比例的界定,由省水利厅组织论证确定。
地热水、矿泉水水资源费征收标准
单位:元/m3
取用水类别
标准
地
热
水
公共澡堂、温泉水厂
0.50
居民等非经营性用户
0.90
桑拿、宾馆等经营性用户
2.00
温泉保护区内低温水(<40℃)
0.30
矿泉水
生产、经营性用户
1.50
居民等非经营性用户
0.60
第八条凡是由水利工程供水的,水资源费在水利工程环节征收,由水利供水工程管理单位统一缴纳水资源费,价格主管部门在核定水利工程水利价格时应当将水资源费纳入水利工程供水价格中。
第九条水资源费按省级有权机关制定的收费标准和实际取用水量计征。
水力发电取用水和火力发电贯流式冷却取用水按实际发电量计征。
第十条严格计划用水,厉行节约用水。取水单位和个人应当装置符合计量要求的量水计量设施,未按规定装置量水计量设施或者未及时更换已损坏量水计量设施的,按工程设计最大取水能力或者取水设备铭牌额定流量全时程运行计征缴纳水资源费。
第十一条水资源费征收单位确定水资源费缴纳数额后,应当向取水单位或者个人送达水资源费缴纳通知单。应缴纳水资源费的取水单位或者个人在接到缴费通知书之日起的7日内,按照缴纳通知书要求和收入级次填写一般缴款书就地缴库。取水单位或者个人拒不缴纳、拖延缴纳或者拖欠水资源费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七十条的规定处罚。
对应当征收而不征收或者未足额征收、擅自减免水资源费等违反水资源费征收管理规定的,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可以直接征收并全额缴同级财政。
第十二条水资源费征收单位应向同级价格主管部门申领《收费许可证》,实行亮证收费、并向社会公示收费项目及标准;征收的水资源费实行收支两条线,使用省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财政票据;建立健全票据的领、用、存、销管理制度。
第十三条水资源费实行分级征收、总额分成。省水行政主管部门征收的水资源费,省级财政分成80%,征收所在地市、县级财政各分成10%;设区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征收的水资源费,设区市级财政分成80%,征收所在地县级财政分成20%;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征收的水资源费全额留归同级财政。
第十四条征收的水资源费应当全额纳入财政预算,由财政部门按照批准的部门财政预算统筹安排,主要用于水资源节约、保护和管理,也可以用于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
第十五条水资源费的使用范围:
(一)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重点建设项目前期工作,水资源信息化建设;
(二)水资源管理、保护,水功能区管理,水资源质量监测;
(三)节水型社会建设,推广节约用水新技术、新工艺;
(四)重点水源工程建设,农村饮水工程建设,水源涵养工程建设及生态公益林补偿。
第十六条各级财政部门在编制年度预算时,从征收的水资源费中,按不高于征收总额5%的幅度内,安排水行政主管部门水资源费征管业务费。
第十七条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向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同级财政、价格主管部门报送年度水资源费征用情况。各级价格、财政、审计、监察、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法定期检查和监督水资源费征收、管理、使用等情况,发现违法和违规行为,应及时进行查处。
第十八条地热水、矿泉水的水资源费标准按本办法规定的征收标准执行;地热水、矿泉水水资源费的征收管理,暂时授权各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按照有利于分清职责、统一管理的原则确定相关部门负责此项工作。
第十九条本办法由省物价局、省财政厅和省水利厅负责解释。
水资源管理实施办法范文2
2007年是我市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年,是全面实施创新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的重要之年。我市水资源管理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和上级水利部门的统一部署,紧紧围绕本局的工作重点和目标,及时掌握并反映我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的基本情况,根据《取水许可制度实施办法》、《省水资源管理条例》、浙价费[2006]209号《关于调整水资源标准的通知》和《开展全省取水口调查工作》的文件精神,结合本科工作实际,我们开展了以企业取水许可证审办与年审、取水计量装置安装与运行、水资源费征收与管理、取水口调查与定位、创建“十佳”服务企业工作亮点、“3.22”水法宣传活动等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工作,较好地完成了今年的工作任务,具体报告如下:
一、企业取水许可证发放及年审情况
(一)2007年新办取水许可证11家,取水总量为29743.8万m3,地下水2家1.5万m3。其中:
1、企业办证6家,申请水量为252.3万m3。
2、换发证3家(上年度转),申请水量为21.5万m3,地下水1.5万m3。
3、省办取水证1家(水务集团),申请水量为10600万m3。
4、电站1家,申请水量为18870万m3。
(二)到2007年2月底,应年审的企业有224家,已参加年审的企业有136家,其中年审合格的有108家,年审注销取水许可证的企业28家,销减水量124.86万m3(其中地表水12套91.3万m3),销减计量表19只。
(三)经年审,2007年累计有效取水许可证418套,申请许可总量为157750.36万m3,年底实际取水总量为157910.3万m3;申请地下水许可总量为321.44万m3;实际取水总量为82.3万m3。其中:
1、农业灌溉灌发证为145套,取水许可量为20306万m3。
2、水电站发证为55套,取水许可量为133146万m3。
3、企事业单位直接取水发证为202套,申请许可水量为1133.92万m3,实际取水量为580万m3;申请地下水取水量为321.44万m3,实际取水量为82.3万m3。
4、制水企业取水发证为13套,申请许可水量为2843万m3,实际取水量为3796万m3。
(四)2007年取水许可预申请及水资源论证审批企业1家,申请取水量为64万m3,日最大取水量为0.22万m3,并按行政许可要求登报公示。
(五)做好下情上报工作:
1、2007年2月及时编报了2006年度水资源年报工作。
2、2007年3月底完成编报我市2006年度水资源公报工作。
3、及时向省结报水资源费及票据,做到票据专用,规范收费。
二、取水计量及收费情况
2007年取水收费企业为189家,水电站为54家。其中计量收费企业157家,已领证末取水的3家,当年办证的11家。今年是执行新调整水资源费价格的第一年,在执行新标准的同时,为便于企业了解、接受新价格,我们所到取水企业都随带调价文件,对企业进行宣传、解释、说服,耐心接受取水用户的意见,赢得取水企业的理解和支持。
(一)2007年1月至12月应收缴企业水资源费234.5万元,现已到财政172.45万元。
水电站2006年11月至2007年10月总发电量为2515.5万千瓦,收缴水资源费25.15万元。全部进入财政预算外资金专户。
(二)2007年已向省财政结报水资源费115.80万元;上缴省、市水资源费46.32万元(地表水、电站部份)。
(三)至2007年底,在保有企业有效取水许可证的202家取水用户中,已有157家安装了不同类型的计量表。在年取水量1万m3以上的取水户中,装表率达百分之百。
同时,4月份以来,我们着重推广安装新型智能水表,该表有计量准确、直观、性能稳定、能升级远程监控等功能。到目前已落实的有11家取水企业的14台智能型水表,其中已安装的有9台,另5台将于年底适当时间安装。
(四)2007年7月至8月,按照省厅要求完成了我市取水口DPS定位工作,实地定位203处,并逐个登记、汇总、制作取水口位置图,且在图上逐个标明取水口位置记号。
三、创建“十佳”服务企业工作亮点水政水资源科是市水利水电局的内设机构,负责全市水资源统一管理和保护工作,担负我市27个镇(乡)街道企事业单位的取用水管理。形象决定地位,水政水资源科的服务质量直接反映水电局的社会形象。为此,我们以“服务优质”为落脚点,开展了“形象工程”建设,即要科室人员始终牢固树立“一个宗旨”,实行“六个公开”,坚持“八心态度”,为企事业单位提供了良好的服务。同时,我们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和依法行政的水平,转变工作作风,改变管理工作模式,为规范水行政许可,依法对取水许可申请、初审调查和水资源管护,实行“一证、一牌、一卡、一表”四个一管理模式,进一步规范了企事业单位的取用水行为,树立了水利人的良好社会形象。
四、二00六年水政工作
(一)“3.22”水法宣传活动。充分利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时机,与有关科室配合,以“保障饮水安全,维护生命健康”为主题,通过报纸专版、电视专题、社区专栏、挂横幅、贴标语、跑乡镇分发宣传画、资料和印有水法宣传标语的纪念品等多种形式加强宣传教育,同时评选出10家单位为2006年度“取水许可规范单位”,增强了企业、群众的水资源管理意识。
(二)“四五”普法活动,总结并通过验收。
(三)七月参加全市行政许可案件评比活动,并获二等奖(第四名)。
(四)八月设立行政许可统一受理窗口,负责受理行政许可事项8件。
(五)十月通过《我市水资源管理实施办法(草案)》审议。
(六)十一月制定并交流《河道采砂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基准制度》。
(七)十一月完成“三创”工作,统计2002年-2006年我市的GDP用水量,完成2007年我市集中式水厂供水情况统计报表。
(八)完成局领导临时交办的工作任务。
五、二00七年工作
(一)完成2007年度的水资源年报和水资源公报编制。
(二)做好日常水资源管理,对未办证取水的单位和个人按行政许可程序到统一窗口进行受理,并办理取水许可证。
(三)继续推行智能水表安装工作。在适当时候,把现有大口径表计量的单位,实行计量管理升级,并投入设施,实现远程监控管理。加强小口径取水管道的其他计量设施安装力度。
(四)进一步实施浙价费[2006]209号“关于调整水资源标准的通知”,做好宣传,加强收费力度,严格执行新标准。
(五)重新汇编水法规。
(六)制订除河道采砂外的其它自由裁量基准制度。
(七)积极完成省、市、局领导下达的各项工作。
水资源管理实施办法范文3
一、建立健全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运行体制和机制
建立科学合理的运行管理体系是发挥系统作用的关键。为此,初步设想的运行管理体系(见运行管理体系构图)为:市水务局水资源管理科对应用系统进行业务管理、政务及信息,公众在通过信息平台获得全省水资源相关信息和基础数据更新录入、维护;软件开发商负责应用软件、中间件的后勤维护更新;市数据分中心负责数据库的管理维护;网络提供商保障传输网络运行畅通;水资源监测系统服务提供商为在线监测提供服务,通过各级运行维护实现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正常有效运行。
管理运行维护体系结构图
二、建立运行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职责
(一)建立运行管理制度
1、明确网络中心,数据中心等运行维护管理机构的地位和职责,明确各机构的业务关系和管理目标。
2、建立运行维护管理的规章制度,主要包括运行维护管理的任务、系统文档、硬件系统、软件的管理办法,数据库维护更新规则,管理人员培训考核办法等。
3、建立考核激励机制,不断提高运行维护水平,保证系统长期稳定的发挥作用。
(二)明确管理岗位职责
1、管理岗位的设置。设置网络管理员、数据库管理员、安全管理员、应用系统管理员等岗位,管理岗位之间可以互相兼职,但不能缺位,应用系统管理员包括各镇(区)及有关单位的水资源管理人员。
2、网络管理员职责:①负责有关计算机网络设备日常维护运行工作,定期对网络设备进行检查;②自觉执行单位、部门制定的各项计算机网络设备管理制度;③负责计算机网络设备使用技术培训工作;④负责本单位计算机网络设备日常备品、消耗品及设备升级改造方面的计划编制等工作;⑤负责管理好授权网络管理员的账号,及时为其他计算机网络用户提供指导帮助;⑥配合好有关部门做好计算机网络设备的维护、检查和改造等工作;⑦做好网络运行情况的分析和统计工作,及时对有关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并督促实施。
3、数据库管理员的职责:①整理和重新构造数据库,数据库在运行一段时间后,有新的信息需求或某些数据需要更改,数据库管理员负责数据库的整理和修改,负责模式的修改以及由此引起的数据库的修改;②进行实时监控:在数据库运行期间,为了保证有效地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对用户使用存取活动引起的破坏进行监视,对数据库的存储空间、使用效率等进行统计和记录,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并督促实施;③恢复数据库:数据库运行期间,由于硬件和软件的故障会使数据库遭到破坏,进行必要的恢复,确定恢复策略;④及时对数据库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备份;⑤对数据库用户进行技术支持。
4、安全管理员岗位职责:①针对网络构架,提出合理的网络安全方案及实施办法;②定期进行安全扫描和模拟攻击,分析扫描结果和入侵记录,查找安全漏洞,提供安全指导和漏洞修复建议,并督促实施,协助操作系统管理员及时进行应用系统及软件的升级或修补;③定期检查防火墙的安全策略及相应配置;④定期举办网络安全培训和讲座,讲授安全知识和最新安全问题,以提高网络管理员、操作系统管理员的安全意识。
5、应用系统管理员职责:①负责应用系统的安装和调试;②负责应用系统设置、使用管理等日常管理工作;③定期对应用系统进行检查;④及时了解应用系统的使用情况,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并督促实施;⑤负责用水户设备的巡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三、明确系统维护管理经费渠道
维护管理的经费保障是确保系统正常运行的基本条件。遥测站点和应用系统软件在质保期内由供应商和系统开发商按合同要求维护,超过质保期后采取专业管理与市场化维护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所需经费纳入市财政预算或在征收的水资源费中列支,确保维护管理的需要。
水资源管理实施办法范文4
(一)自然环境
县位于滇中高原北部,地理位置在东经°14′——°49′,北纬°51′——°30′之间,东与隔江相望,东南与县毗邻,西南与县接壤,东北连接市,西北隔江与县相邻。县城距省府262公里,距州府208公里。县城东西最大横距53.2公里,南北最大纵距73.6公里。
全县总土地面积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97%,坝区占3%,境内最高海拔2884.7米,最低海拔926米,相对高差1958.7米。年平均气温17.7℃,极端最高气温37.7℃,最低气温-4.4℃,年平均温差13.4℃。多年平均降雨量840毫米,年平均蒸发量2794.4毫米,年平均日照2811.5小时。自然灾害主要有洪涝、干旱、大风、冰雹、低温和霜冻。
县辖乡镇,个村民委员会,总人口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万人。现有耕地面积亩,其中水田66716亩,旱地68114亩。全县经济收入主要为烤烟、粮食、林业、加工业、经济林果、养殖业。工农业生产滞后,2002年,全县工农业生产总值为37364万元。境内东南部、中部商业、经济文化较好,而北部、西部等由于山高地少,经济文化较为落后。
(二)水资源现状
县境内河流均属金沙江水系,多为南北走向。主要河流有河、河、河、河。
县境内水资源丰富,多年平均降雨量840毫米,丰水年1147.7毫米,枯水年550.3毫米,全县水资源总量19.07亿立方米,地表水径流量4.87亿立方米,地下水2.29亿立方米,过境水资源量1.74亿立方米。全县区域的水资源总量为6.61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量6610立方米。可开发利用水资源量4.87亿立方米,已开发利用2.9亿立方米。
全县已建成水库、坝塘座,总库容万立方米,其中:中型水库座,小(一)型水库座,小(二)型水库座,小塘坝座,蓄水能力万立方米,实际供水能力万立方米。建成引水渠道95条,总渠长318.2公里,实际供水能力303万立方米。全县耕地面积134830亩,实际灌溉面积76776亩,其中:水田44000亩,水浇地32776亩。由于工程老化,供水设施简陋,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较低,仅为0.24~0.32。
二、开展节水型社会试点建设的重要性、目的意义、原则、依据、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必要性
是个水资源短缺的县,水资源问题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节水是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与可持续利用的前提和关键。《水法》明确规定:“国家厉行节约用水,大力推行节约用水措施,推广节约用水新技术、新工艺。发展节水型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建立节水型社会”。全面推行各种节水措施,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加强水资源管理,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建设节水型社会,是水利部门的一项基本任务。为此,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是十分必要的。
(二)目的意义
通过节水型社会建设,提高我县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做到“城乡一体,水权明确,以水定产,配置优化,水价合理,用水高效,中水回用,技术先进,制度完备,宣传普及”。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培育和完善我县节水型社会的法律法规、行政管理、经济技术政策和宣传教育体系。
(三)原则
试点工作遵循以下原则:
1、统一管理,优化配置,以水定产,城乡协调。
2、全面规划,分步实施,因地制宜,突出重点。
3、注重基础,完善机构,措施配套,广泛参与。
4、立足当地,多方筹措,省州共扶,合理使用。
(四)依据
试点工作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取水许可制度实施办法》、《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城市供水条例》、《省取水许可规定》、《省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暂行办法》、《省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及《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指导意见》、《全国节水规划纲要》、《中国城市节水2010年技术进步发展规划》等指导性文件。
(五)指导思想
以强有力的组织机构和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为保障,合理的资金投入和工作方式为支撑,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明显成效。
(六)目标
1、结合我县水资源情况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实施总量控制目标。
2、发展目标
(1)农业节水,重点对中型水库灌区以及万亩灌区进行节水改造,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5,带动全县节水型社会化建设。
(2)工业节水,重点行业是水泥厂,人造板厂,提高用水重复利用率到60%,工业万元产值取水量下降到50立方米。
(3)县城生活节水,重点推广节水器具和杜绝减少跑、冒、滴、漏。
(4)农村生活节水,重点推广节水器具。
(5)建立健全节水管理体系、法规体系和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节水运行机制和节水产业,提高全县节水意识。
三、节水型社会建设的主要内容
1、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结合县情,制定出适合我县水资源管理的、行之有效的政策,编制节水发展规划,报县人民政府批准后,由县水行政主管部门牵头组织实施。
2、根据我县水资源情况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定主要行业产品和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定额,制定供用水总量控制指标,逐级分配,对供水实施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相结合方案。
3、调整产业结构,制定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实施水资源优化配置,对已建工程,按照水资源条件,调整现有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和种植结构),实现优化配置水资源。对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包括水利项目、工业项目以及涉水项目),实行水资源论证制度。
4、编制节水工程规划,加强节水工程建设,进行节水技术改造,提高用水效率。
开展农业节水工程建设,进行工业节水技术改造,推行各种节水技术、设备和器具。工程措施包括农业节水示范项目,灌区及工业节水改造,集镇供水设施改造,集雨设施建设,工业及生活污水减排处理和回用,引水冲污工程,河道清淤等。
5、完善节水管理制度,建立节水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和完善取水许可制度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为核心的,包括水资源论证、用水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三同时四到位、节水产品认证等在内的水资源和节水管理制度体系,加强节水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6、改革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对涉水事务统筹考虑,实现城乡水资源统一管理,适时、适度、适地调整水价和水资源费,实行超计划用水或超定额用水累进加价制度。
7、建立稳定的节水投入保障机制和良性的节水激励制度。从水资源费、超计划、超定额加价水费和排污费等收费中,提取一定比例资金和地方财政补助经费,作为节水管理专项资金。通过节水专项奖励,财政补助,减免有关事业性收费等政策,鼓励和支持节水技术发展。
8、推动节水服务体系建设。搞好节水技术指导,示范培训,建立节水社会化服务体系,同时根据需要,开展相关专项课题研究。
9、制定节水指标体系,建立监测监督检查系统。建立节水评价指标体系,评价考核供用水单位节水实施情况,加强对高耗水行业、重点用水大户的监督检查。
10、建立节水宣传制度,加大节水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的节水意识。广泛开展政策、法规学习宣传教育活动。在全县范围内利用广播、电视、黑板报、标语、循环宣传网站,座谈会,举办培训班等多种形式,进行周期性宣传,提高全民节水意识,政策认识水平和法制观念,以及产业结构调整与资源、环境认识。
四、试点工作组织形式
县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主体是县人民政府,由县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实施,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水利局,具体人员由各相关部门抽调组成,负责试点实施具体工作,各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能各负其责。
水利部门负责节水发展规划组织实施牵头工作,制定水资源统一管理有关政策、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优化配置水资源,负责农业节水工程的实施。:
建设部门负责县城生活节水,建设、改造供水管网,推广节水器具,制订县城生活用水、节水计划,并组织实施。
经贸部门负责工业节水管理工作,进行工业节水技术改造,推行各种工业节水技术、设备和器具。
农业部门要根据水资源优化配置原则,负责做好产业结构和种植结构调整。
计划部门负责制订水价管理制度,适时、适度、适地调整水价和水资源费。
财政部门负责积极筹措资金,加强资金管理,建立稳定的节水投入保障制度,确保资金投入。
科技部门负责做好节水技术、设备、器具的引进、推广和指导工作。
五、试点时间
根据省水利厅意见,我县节水型社会试点建设时间定为3年。
六、试点实施步骤
1、编制实施方案,并报省水利厅审查批准,时间:2003年5月底前完成。
水资源管理实施办法范文5
一、*水资源基本情况
*地势南高北低,三面为沙漠包围,国土面积6.64万平方公里,全区国地面积全部属于黄河流域,黄河干流横贯北部,流程397公里。中部有清水河、苦水河等黄河一级支流,南部有泾河、葫芦河、祖厉河等二级支流。
*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多年平均年降水量289毫米,年蒸发量1250毫米,平均干旱指数达4.3。当地地表水资源量9.49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30.73亿立方米,扣除地表水与地下水重复资源量28.59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为11.63亿立方米。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21.53亿立方米。平原区地下水与地表水不重复的资源量1.5亿立方米,加上国家分配的黄河水指标可耗用40亿立方米,水资源可利用总量41.50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为696立方米。
按自然地理分为北部引黄灌区、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北部引黄灌区面积占25%,当地水资源总量3.69亿立方米;中部干旱区面积占42%,当地水资源总量2.14亿立方米;南部山区面积占33%,当地水资源总量5.8亿立方米。引黄灌区由于引黄灌溉便利,用水总量占全区的90%以上。中部干旱带由于干旱少雨,土地荒漠化和沙化严重,人均占有当地可利用水量仅51立方米,资源型、水质型和工程型缺水并存。
二、主要做法
(一)领导重视、法规健全
自治区党委、政府把水资源管理和节约用水工作为优化环境、促进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从法律法规上保障管理力度。面对水资源的枯竭,自治区相继出台了《自治区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和印发了《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制定了《关于加强我区河流及湖泊水污染防治工作的意见》。同时加大了水环境保护的立法工作,在出台的《*节约用水条例》的基础上,制定了《*湿地保护条例》、《爱伊河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银川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区域水环境综合整治的工作意见》、《银川市城市供水节水管理条例》、《银川市水资源管理条例》、《银川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条例》。为了合理优化配置水资源,减少地下水开采,银川市通过建设黄河水厂,利用黄河水替代工业企业自备井地下水,实现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自去年以来,银川市对城镇饮用水源地保护范围打桩界定,设立了水源地保护警示牌。
(二)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并重
一是积极开展科学研究,支持社会经济发展。完成了《自治区水资源综合规划》9项专题报告,开展了《地下水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城市饮用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完成了《*经济生态系统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地表水功能区划》等报告。
二是加强水源地保护和建设。自治区政府十分重视城乡饮水安全问题,积极加强水资源地保护和建设,并把开展以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作为10件为民办实事之首,进行了一些系列保障饮水安全专项活动。提出了保护措施,要求在2007年底前取缔了城市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所有工业企业和规模化畜禽养殖排污口,2008年底前关闭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所有污染源排污口。组织人员普查登记了全区195个入河排污口,排污管理“关口”前移。目前全区城市供水水源地水质基本符合标准。本着“优化优用”的原则,按照“先地表水、后地下水”的用水秩序,合理配置地表水、地下水。利用现有水利工程体系,实施多水源联合调度和优化调度,保证城乡供水水量和水质,在地下水超采地区,不准开采地下水。
三是加大水资源保护和水环境治理。从2005年开展《中华环保世纪行——*行动》以来,积极配合自治区人大专项行动,形成了区、市、县三级联查行动,水利、环保、监察、经委等多部门联合行动工作机制。银川市实施了清洁能源行动计划,石嘴山市实施了碧水蓝天工程,吴忠市大力整治造纸废水,固原市加快治理马铃薯淀粉加工废水,中卫市积极推进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2007年全区cod排放量为13.7万吨,比上年削减2.07%。
四是实施水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提高雨洪水资源利用率。以提高防洪能力,提高水资源效率及城市品位为主要目标,结合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整治靓化了唐徕渠穿银川市城区段。通过建设艾依河(青铜峡河西总排干)实施防洪及水资源综合利用工程,使防洪工程、排水工程与湿地保护系统联用,地表水综合利用与地下水有效补偿相结合,实现洪水、沟水、湿地资源化,变害为利,既变污染排水为清污分离,又有效利用了城市排水及雨洪水资源,恢复了湖泊湿地,改善了城市人居环境。
五是健全取水许可制度,完善水资源论证制度。在全区范围内实施了取水许可制度,至2007年底,全区发放取水许可证1100多户。2008年8月1日出台了《*回族自治区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实施办法》。对20多个重点建设项目进行了水资源论证,新上项目水资源论证达到100%。
六是强化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监测。*水环境监测部门于2008年6月4日深夜进行了*水环境历史上的第一次突发水污染事件处置和暴雨洪水测报应急综合演练。演练单位反应迅速、上报信息及时、数据准确,为今后实战中,做到为领导决策和相关部门及时提供信息,降低水污染危害和损失打下了坚实的技术保障。
七是建立预警机制。建立了突发性水污染月报制度和快速反应应急机制,颁布了《自治区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预案》(试行),制定了《*重大水污染事件应急调查处理决定》,大大提高了处理*重大污染事件快速反应能力。
(三)节约用水管理发展快
1、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启动试点建设。自治区专门成立了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编制完成了《*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确定节水型社会试点期的建设目标和内容。先期开展了综合试点工作,一是启动了灵武市、平罗县两个县级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二是首府银川市开展了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活动;三是启动了中卫市、海源县和灵武市三个节水型灌区示范区建设;四是启动了银川市城市水资源实时监测与管理系统;五是初步完成了三个水权转换试点项目。
2、以水权转换为突破口,建立水资源高效利用模式。按照黄委会批复的《*黄河水权转换总体规划》,一是制定了《*黄河水权转换实施意见》、《*黄河水权转换实施细则》和《*水权转换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等制度;二是将初始水权指标按生产、生活和生态三大部门分配至各县市和灌区;三是加快试点项目节水工程建设,完成黄委会批复的三个水权转换试点项目,合同资金1.51亿元,并建成宁东供水工程向马莲台、灵州电厂和甲醇项目提供,有力支持了宁东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四是开展了水权转换相关配套技术政策和专题研究,提高水权转换的科技含量;五是初步形成了“农业综合节水—水权有偿转换—工业高效用水”的水资源高效利用模式。
3、加大污水处理厂建设力度,提高非常规水利用率。截至2007年,建成和正在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15座,基本覆盖沿黄各市县,设计总处理能力68.5万吨/日,全区综合污水处理能力、集污管道总长、污水处理问量,2005年底比2000年分别增长633.3%、64.53%、215.8%。污水处理率达到62.4%,减少了污水直接排放黄河,使得黄河水质逐年好转,大武口电厂“上大压小”项目利用污水处理厂中水替代了原地下水源,有效保护节约了地下水资源。
4、改革水价和水费收取制度,促进各行各业节约用水。深化农村水费改革试点工作,实行“三位一体”的水管体制,“三费合一”的水价机制和“一费开票到户、一票收费到户”的水费收缴方式,自流灌区成立协会860家,注册率85%。2007年调整引黄自流灌区水价,农业用水由试点前的每立方米1.95分提高到2.45分,企事业用水水价整体标准比试点前提高了3-5倍,为每立方米2元,其中水资源费每立方米0.1元,水资源费征收率达到90%以上;银川市、石嘴山市推行了居民阶梯式水价和非居民用水的超定额加价政策,特殊行业超定额每立方米达到8.50元,有效地促进了各行业节约用水。
5、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促进田间节水。采取“以奖代补”政策,每年财政拿出近2000万元资金,调动全区开展声势浩大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施了灌排设施整治、中低产田改选、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水土保持生态治理、设施农业供水工程建设和高效节水补灌等重点建设项目。
6、推进水务一体化管理,完善节水型社会体制保障。全区共成立了17个水务局,5个地级市全部成立了水务局;相继成立宁东、太阳山、宁西水务公司,积极推进城市、工业和农业的供水管理体制改革,石嘴山市初步实现了工业、农业和生活统一供水,并实行供水、用水和排水的一体化管理;加快推进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在3个水管单位开展了改革试点。
7、健全节水科技支撑,推进自主创新。开展了《*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制度设计与专题研究》、《*水权转换价格体系研究》、《水权转换项目区节水监测分析》、《中石油*石化分公司工业综合节水示范》及《全区工业用水与节水研究》、《*城镇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资源化研究》等节水型社会建设课题研究。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共同成立“*节水型社会建设研究中心”,为我区节水型社会建设与试点提供系统的科技支撑。
三、几点启示和想法
学习借鉴外地的经验,关键是要把他们成功的经验和做法运用到我们的工作实践中去,转变为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以与时俱进的思维方式、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不断创新的工作方法、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努力开创我市水资源管理工作的新局面。
(一)在思想认识上,要转变观念,按照市委“专业、认真、务实”的总体要求,不断加强水资源管理工作,科学调度、优化利用、合理开采、节流与开源并重、依法行政做好水资源管理工作,保障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加大科技投入,继续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
积极开展各项水资源项目研究,为政府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加大资金保障力度,对水资源管理工作重点投入,为科学研究、优化调度、现代化管理水平,进一步做好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保障性、完善性、永续利用性的工作,做好水资源开发、保护,湿地利用,城市环境绿化的长远发展规划。
(三)管理和保护并重,加强部门联合执法机制
我市水资源状况不容乐观,主要存在的威胁是水质型缺水和资源型缺水,资源型水资源的补给是我市被动性接受的,难以操控,今后的水资源潜力重点应放在城市节水和防止水质型缺水方面。怎样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生态绿化工作,是水利及环保、城建、绿化、环卫等部门的共同责任,应共同做好我市经济发展、生态绿化、资源和人文建设、城市规划联合协调执法机制,其中水资源管理重点做好水资源论证和节约用水工作。
水资源管理实施办法范文6
通过前一阶段的学习,深刻认识到继续解放思想的重大意义,充分体会到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新的历史起点上、新的发展进程中,以新一轮的思想大解放推动河南水利事业新一轮大发展的极端重要性。要继续解放思想,必须做到更新观念,强化创新,始终坚持解放思想求突破,科学发展上台阶。对一个地区的发展速度、发展质量起决定因素的是人而不是物,是人的思想观念,是创新的思维和敢想敢干的勇气,是先进的科学理念和优质的服务环境。解放思想,着力要解决思想观念问题,要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在继续解放思想前提下,不断创新。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客观世界的变化,出现了新情况、新问题,原有的理论和思维定势不能适应。只有思想解放了,才能敢于放开手试,大胆地闯,才能勇于探索,敢于创新。
下面,结合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谈谈如何做好分管工作。
一、防汛抗旱工作
防汛抗旱工作是为全社会服务的,直接影响着河南省社会经济的发展。建国以来,防汛工作主要侧重于水库、河道、蓄滞洪区等的工程建设,并在此基础上,强调防洪调度;抗旱工作则注重通过井灌、渠灌向农业供水。站在防汛角度,希望降雨量小点儿,要求水库水位处于汛限水位以下;站在抗旱角度则渴望降雨量大点儿,水库蓄水多点儿。长期以来,防汛和抗旱一直是一对儿矛盾体。如何处理好这一矛盾,使防洪调度在确保水库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多蓄水,为干旱时的抗旱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水资源,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总量越来越大,和过去相比同样的洪水和干旱程度对全社会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大,洪水调度风险也随之加大。在解决这一问题时,既要解放思想、敢于创新,又要科学安排、考虑周密。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是抓住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建设的有利时机,科学规划,周密布置,建设一套雨量观测站网密度大、水位流量站点覆盖面广、涉水数据、语音、图像、视频通讯实时自动传输、计算机高速处理的现代化防汛抗旱系统,为准确预测、预报雨水情,科学调度水库,实现洪水资源化提供决策支撑。
二是在白龟山水库动态汛限水位研究取得成果,并在今年汛期运用的基础上,开展板桥水库动态汛限水位研究,继而开展全省各主要水库的汛限水位研究,为水库汛期多拦蓄洪水提供科学依据。
三是认真总结经验,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措施,逐步实现由单一农业抗旱向包括城市生活工业供水的全面抗旱转变,由目前的被动抗旱向主动抗旱的转变。
二、水政水资源工作
1988年《中华人们共和国水法》颁布实施后,对水资源的管理体制作出了明确规定。《河南省(水法)实施办法》对河南省的水资源管理体制规定了统一管理与分级、分部门管理相结合的制度。各级水利部门是同级人民政府的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地区行政区域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保护工作。1988年后,省市县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都设置了水资源管理机构,开展了一系列的水资源管理工作,起步在全国是比较早的。多年来,虽然开展了对全省水资源的统一规划、统一调配、统一发放取水许可证、统一征收水资源费、统一管理水量水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不少问题,比如水资源统一管理仍不能有效进行,城市自来水水源的取水许可证发放仍处于盲区,用水大户企业的水量监测设施仍没有安装到位,水资源费存在协议征收等问题。由于水政水资源管理涉及全社会,覆盖面广,牵扯问题多,加之执法力度不大,思想认识不到位,采取措施不力,致使这些问题长期得不到重视和解决。通过开展“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大讨论活动的贯彻落实,深刻认识到必须继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积极主动,采取得力措施,全力开展有关政策法规赋予水利厅的水资源管理工作。
一是力争省政府今年出台《河南省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办法(修订)》,为水资源管理提供政策支撑;启动制定《河南省河道维护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启动,为弥补水利建设资金不足提供正常途径;积极争取小浪底水库、三门峡水库、故县水库水力发电的水资源费征收工作。
二是认真查找有关法律法规赋予水利厅水资源管理职责的漏洞和薄弱地方,依法全面开展水资源管理工作;加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及地下水水位监测工作;加强全省用水企业的节水管理和水平衡测试工作;积极探索城市自来水企业取水许可证发放和管理工作。
三是积极与有关地市沟通,将国务院分配我省黄河55.4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配置到各有关地市,探讨黄河水权地市间通过市场方式交易的可能性;为充分发挥灌区的效益,维护农业供水职工的利益,减轻农民负担,保证我省粮食安全,积极探索取消农业水费,实行农业用水、财政埋单政策的可行性。
三、水政监察工作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水土保持法》、《防洪法》及国务院《水文条例》、《黄河水量分配条例》、《取水许可及水资源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出台,我省配套政策法规也陆续颁布,为我省水资源、水域、水工程、水土保持生态环境、防汛抗旱和水文监测等有关设施的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有效地维护了正常的水事秩序,但近年来,涉水违法案件不断发生,水政监察部门查处的并不是很多,主观上对依法维护权利的认识不到位,客观上执法环境差、外部干扰大、面临困难多、工作弹性大。通过大讨论,对执法对全省水利事业的发展和提高水利社会影响的重要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今后,着手以下方面开展水政监察工作。
一是创新“三个机制”:创新水利综合执法机制;创新水利与公安联合执法机制;创新水利规范执法机制。
二是建设“四大执法体系”:水行政执法体系;水利规费征收与稽查体系;水行政执法信息快速反应体系;水行政监察与督察体系。
三是加强“五项执法基础建设”:执法队伍建设;文明执法建设;制度建设;装备和基础建设;基层标准化执法单位建设。
四是三大“节能减排”专项执法行动:专项打击河道非法排污口行动;专项打击非法取水行动;专项打击破坏、污染饮用水源地行动。
四、分管厅属有关单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