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员工安全环保意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如何提高员工安全环保意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如何提高员工安全环保意识

如何提高员工安全环保意识范文1

关键词:电力企业;市场开拓;营销管理;营销创新;品牌形象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用电需求也出现不断增长的趋势。同时,电力企业逐渐走向市场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开拓电力市场,提高营销管理水平是每个电力企业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但由于制度、人员等因素制约,当前电力市场开拓及营销管理存在不足,对电力企业运营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下面将分析存在的这些问题,并就电力市场开拓及营销管理提出相应对策,希望能为实际工作提供参考。

一、电力市场开拓及营销管理存在的问题

由于相关制度不完善、工作人员素质偏低,当前电力企业市场开拓及营销管理中仍有不足之处,对电力企业运营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节能环保意识不强

产品研发、能源利用方面缺乏有效措施,对环境可能造成一定污染与破坏。管理部门宣传工作不到位,企业员工节能环保意识不足,影响电力企业运营效益的提高。

(二)电力科技创新不足

电力企业产品研发、生产等方面的科技创新不足,资金不到位,阻碍电力企业技术创新步伐,对电力企业安全水平提高、可持续发展也带来负面影响。为此,今后应该改变这种情况,加大科技投入,推动电力企业技术创新与发展。

(三)服务意识比较缺乏

工作人员素质偏低,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较低,对产品和服务的宣传不够,售后服务工作不到位等,降低了电力企业在消费者心目中的满意度,影响了电力企业更好地运营和发展。

(四)营销管理体系不完善

未能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建立完善的营销管理体系,制约了电力企业的发展,导致很多工作缺乏完善的制度约束,难以调动工作人员的热情,影响电力企业的市场开拓及营销管理。

二、电力市场开拓的对策

电力市场开拓是一项系统的工作,应该从产品质量、科技创新、服务水平等方面采取措施,以便赢得更多消费者的认可,更好地开拓电力市场。

(一)提高产品的节能环保性能

环境问题为人们所普遍关注,为了更好地拓展市场,电力企业要提高节能环保意识,将环保作为核心主题,从而赢得更多消费者的认可。首先要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产品研发、能源利用时尽量降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加强与政府部门合作,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力度,让每个员工都树立节能环保意识,提高广大消费者的环保意识,使之追求和使用节能环保产品。只有这样,电力企业才能更好地适应市场需要,拓宽产品销售渠道。电力企业应该注重产品研发,改善产品使用性能,提高产品性价比,以便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二)注重电力科技创新

电力企业要加大资金投入,注重科技创新,促进产品性能提升,得到更多消费者的认可,从而更好地开拓市场。在科技创新过程中,要合理利用政府政策优惠,推动核心技术革新,提高技术研发力度,确保产品性能和质量的提高。注重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更好地推动产品研发和科技创新,确保产品安全,推动电力企业可持续发展。

(三)提高服务水平并丰富营销策略

在市场拓展方面,电力企业要注重营销手段创新,坚持与时俱进,促进服务质量的提高。电力企业要提高整体服务意识,将满足顾客需要作为重要目标,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推动电力企业的有效运行和发展。在提高产品服务质量时,要全面落实和执行相关理念,增强员工的服务意识,实现电力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共赢。电力企业在产品销售时,要注重丰富营销策略,综合应用现场营销、电话营销、网络营销等多种模式,向客户全面介绍产品性能,完善服务体系,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让消费者更多地接受电力企业提供的产品与服务。

三、电力市场营销管理的对策

为提高营销管理水平,促进电力企业的运营和发展,结合实际工作需要,笔者认为今后应该采取以下对策。

(一)完善营销管理结构体系

建立完善的营销管理体系,在电力企业内部实现产品生产、销售、服务等一体化管理,促进营销管理水平的提高,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可以在电力企业内部建立客服中心,将电力企业电网调度、管理、电力产品销售、企业整体服务等串联起来,促进客服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同时,要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明确各部门职责和功能,确保工作人员严格遵循规章制度,促进工作水平的提高。要根据产品和服务的特点,结合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制定和提供个性化服务,提高广大消费者的满意度,使之更加乐意接受电力企业的产品与服务。另外,要确保电力企业相关资料的完整,包括设备性能介绍、电费收费单、会计资料等,并对这些资料进行统一管理,促进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确保电力企业更好地运营和发展。

(二)拓展营销思路并实现营销创新

电力企业在改革背景下,其所面临的市场竞争也更加激烈,企业用人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为拓展市场,赢得更多消费者的认可,电力企业必须拓展营销思路,实现市场营销创新发展,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例如,遵循政府各项规定,以节能环保为工作指导方针,综合应用网络营销、现场营销、电话营销、终端营销等方式,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赢得更多消费者的认可。促进营销管理水平的提高,更好地拓展市场,推动电力企业的发展。

(三)以市场为导向制定差异化的营销策略

分析市场动态,坚持产品和服务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重视市场调查和用户需求分析,分析市场动态,从市场需求决定产品生产规模,以更好地满足用户需要,提高顾客满意度,并开拓新的市场,扩大电力企业产品市场的占有份额。根据不同区域和顾客需求的差异,制定差异化的营销策略。合理确定产品价格,采用相应的优惠政策,以刺激消费,扩大市场占有份额。

(四)完善基础设施,提高企业技术水平

重视电力企业基础设施建设,采购先进设备,提高设备运营效率,更好地满足市场需要。对原有旧设备要改造和维修,促进工作效率提高。注重设备运行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重视设备日常运行与维护,促进设备运行效率的提高。重视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完善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对电力营销进行全过程监控。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和应对,确保系统有效运行,促进管理水平提高。

(五)提高安全系数并坚持与时俱进

重视电网改造和日常检修,及时处理存在的隐患,确保电力企业各种产品安全,提高产品安全系数。在电力网络架构重组过程中,要重视先进技术应用,促进服务水平提高,提高电力企业的工作效率。根据电力企业的运营实际情况,建立统一的管理制度和检修制度,配备相应的工作人员,对电力故障及时排除和处理,确保各项设备正常运行,提高用户满意度,促进电力产品营销。还要坚持与时俱进,注重产品的更新和换代,重视科技创新,紧跟时代步伐,为广大客户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实现生产、销售、管理与时俱进,改变传统经营管理理念和模式,提高对市场的适应性,形成独特的营销模式。促进产品和服务质量提高,推动电力企业更好地运营和发展。

(六)提高服务意识并塑造品牌形象

电力企业工作人员要正确定位自己,树立优质服务理念,为广大客户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得到客户认可。增强自身营销意识,形成以用户为中心的发展理念,重视电网改造和建设,为广大用户提供优质服务。注重通过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塑造企业品牌形象,严格履行对社会和顾客的各项承诺,做好电力企业的形象宣传工作。通过报纸、网络、电视、杂志等多种途径和形式,加大对电力企业的品牌宣传工作,塑造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树立品牌形象,推动电力企业更好地运营和发展。

总之,市场开拓和营销管理是电力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日常工作中,电力企业应该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有效措施,从而更好地开拓电力市场,提高营销管理水平,以优质的服务满足广大客户需要,推动电力企业运行发展,提高电力企业的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邓柯.电力企业新时期电力营销管理机制的构建[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15).

[2]姜非.电力市场开拓问题探讨[J].山东工业技术,2013(10).

[3]曾海威,闫丽娟.供电企业市场营销管理业务研究和产品综述[J].技术与市场,2014(07).

[4]高杏先.电力市场开拓及电力企业营销管理策略[J].统计与管理,2013(04).

如何提高员工安全环保意识范文2

关键词:油田企业 安全环保 管理意识

一、引言

油田安全环保管理工作,是保证油田企业发展的重要前提。在开展油田生产过程中,必须重视安全环保管理的重要性,强化相关责任人员的认知水平,从根本上重视安全环保管理工作,为油田的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现阶段,虽然我国油田企业生产管理水平逐步提高,各项安全环保措施已经得到良好的落实,但仍然存在着不足,严重制约了我国油田安全环保管理工作的发展。

二、油田安全环保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1.相关责任落实不够明确

我国油田管理的相关责任制度没有得到明确的落实与执行,相关领导对于自身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严格有效的管理与执行,很多安全检查以敷衍的态度来进行,对相关生产与施工没有提出有具体的整改意见。与此同时,相关安全环保管理人员,对于现场管理问题的提出缺乏有效的针对性,意见内容空泛,难以对安全生产提供有效的支持。部分单位由于不重视安全环保管理工作,对于员工的安全环保意识培训不够深入,缺乏有效的安全管理基础,很多基层单位的安全管理资料不够规范[1]。

2.相关隐患的排查与治理不够深入

在隐患的排查与治理过程中,由于相关人员缺乏足够的专业意识,导致相关问题的整治进程过于缓慢,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依然在使用,应该报废与淘汰更换的设备没有得到处理。与此同时,部分报废井没有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封井操作,对安全管理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3.井控与危险品管理水平不足

在进行井下作业的过程中,如果不能严格的按照相关作业规范进行作业,就会造成一系列的安全问题的发生。很多作业情况缺乏科学、完善的井控设计,相关领导缺乏对井控工作的重视,缺乏对员工的培训工作,井下作业达标程度存在不足。另外,对于危险品的管理上,缺乏足够的管理力度,这也是造成了油田安全环保管理工作中安全隐患的一个重要因素[2]。

4.安全演练实施不够深入

合理的安全演练可以提高对安全事故的应对能力与处理能力,是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单位在安全管理的过程中,忽视安全演练工作,不能正确的认识到安全演练的重要性,相关管理工作的投入不足,很多设施与设备不能得到合理的利用。安全演练实施的不足,也造成了安全应急预案的不完善,难以有效的保证对安全风险的管控[3]。

5.环保工作存在不足

环保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相关环保隐患治理项目开展进度较慢、管理不到位。由于油田生产作业的内容较多,很多管线存在着老化与腐蚀的情况,一旦管理过程中出现问题,就会对环境造成破坏。环保问题已经成为了威胁油田公司长期发展的重要问题,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了重大的影响。针对现有环保工作中的问题,必须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

三、加强油田安全环保管理意识的主要措施

1.加强宣传与培训工作

有效的宣传工作,是培养相关从业人员安全理念,提高安全环保意识的重要基础。在油田生产的过程中,要严格的执行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发展理念,相关管理部门要树立正确的安全管理观念,对于现有安全制度进行有效的宣传与落实。另外,针对现有安全管理工作的培训,要提高培训力度,对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进行强化,完善现有的安全管理体系,为员工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只有保证高水平培训工作的开展与落实,才能提高整体的安全管理水平。在进行安全培训的过程中,要加强对监管人员的培养,并且深入的对现场操作人员的操作规范进行培养。对安全监管人员培训时,要保证其资质符合要求,并且严格选拔监管人才,根据岗位需求对监管人才进行选拔,保证监管人才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岗位之间的交流,提高不同岗位之间的协同工作能力,对于不适应岗位的人员进行岗位调整,真正的做到因人设岗,人尽其才。对操作人员培训的过程中,要以生产需求为培训的基础,提高操作人员对自身岗位的认识程度,完善、系统的学习岗位操作规程,提高生产操作的规范性[4]。

2.完善安全管理机制

完善安全管理机制,是油田安全环保管理的有效基础,也是保证安全管理工作开展有章可循的关键。相关的安全管理部门,要深入的学习相关安全发展理论,通过落实相关安全生产要求,建设一套规范、合理、科学的管理机制。在管理体系的建设过程中,要严抓安全生产,对于生产过程进行严格的监督,严抓安全隐患,完善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体系。与此同时,还要大力开展安全生产文化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油田公司自身发展也面临着很大的变化,如何对现有安全管理工作进行革新与改进,与时俱进的保证安全管理水平,是油田公司发展的必然需求。安全管理机制需要不断更新,并且走规范化、程序化的道路,为油田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另外,长效的安全管理机制,也是保证安全管理体系完善的重要基础。安全管理的投入上,必须要保证投入合理,充分利用公司的资源,对于生产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的评估与考量,通过采用合理的措施,保证安全生产的进行。在生产设备的更新上,要保证对安全管理工作的有力支持,通过结合严谨的机械设备更新与淘汰制度,消除安全隐患,保证安全生产[5]。

3.加强安全环保管理工作的落实

相关管理部门要严格落实安全监督管理规定,要求基层单位要明确各个岗位的责任,审批手续的管理上,要严格执行相关规定,保证管理流程的规范化。在进行施工、生产时,要提前对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做好相关安全事故防范措施。在生产过程中要严格把关,加强生产考核,严格执行作业票制度。另外,管理者还要制定有效的奖惩制度,将激励与日常工作相结合,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加强对安全生产的控制,有效的提高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油田公司能否长期、持续稳定的发展,与安全环保管理工作的开展水平息息相关。安全管理工作需要贯穿整个生产过程中,通过从制度上进行完善、落实上进行监管、思想上进行提高等方式,针对现有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安全环保管理工作的稳定性,为油田公司的长效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薛洋.加强胜利油田安全环保水平的策略方法[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1(02):101-102.

[2]王顺华.加拿大油田安全管理的经验与建议[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0(02):200-204.

[3]史有刚.胜利油田安全文化建设实践创新研究[J].价值工程.2010(07):37-39.

[4]高景涛.提升海上油田安全管理的几点建议[J].经营管理者.2010(07):122-123.

如何提高员工安全环保意识范文3

远东处于化工产业链条中的关键位置,通过提供颜料、染料、添加剂,影响着塑料、化纤、油漆和油墨以及产业链终端的玩具、汽车等多个行业。在参与了巴斯夫“1+3”企业社会责任项目之后,围绕着项目核心的职业安全健康、工艺安全、物流安全、社区意识和紧急响应、产品监督、污染防治等责任关怀原则,这家历史长远的港资企业逐渐建立了自己独特的责任管理体系,在远东人看来,这样的起点,不仅将远东推向全球更广阔的发展平台,更成就了他们在可持续发展之路上的风险意识和防范机制。

以关怀员工为核心的责任基础

在员工关怀方面,远东将员工视为公司的核心利益者。远东一直信守“远东色彩带动优越人生”的理念,正是在这种理念倡导下,远东积极创造着和谐的工作环境和良好的发展平台,并在职业健康、职业培训、身心关怀等方面都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在为员工的人生带来缤纷色彩的同时,也推动企业自身的全面壮大。

“1+3”项目实施过程中,巴斯夫派出的评估专家通过调查问卷及实地考察,对远东员工管理工作做出了高度肯定,认为远东在员工关怀方面的实践进行了自身的探索,取得了双赢的效果,但在管理方法上,远东仅仅沿用部门负责管理并实施,力量分散,不能形成完整的体系。对此,远东结合责任关怀中的原则和自身的经验,将员工责任实践从职业健康、职业培训、身心关怀等方面更加成体系地开展起来:

通过增加安全生产投入和职业健康投入,远东努力改善着员工工作环境,消除危险源和职业危害因素。如严格按照《职业病防治法》制订年度健康体检制度,建立较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安全生产管理档案、消防档案,在生产车间通过设置隔音和排烟、排尘系统,降低噪音、尽量降低空气中粉尘含量,建立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为车间操作员工提供劳动保护用品。

通过系统开展语言、职业、技术培训,远东力将员工的职业竞争力转化为有效的生产力。如无论是在香港的管理办公室,还是在深圳工厂里,不分学历、年龄的员工都通过英语辅导班的学习而提升外语能力,在生产、市场营销、维修等部门各个岗位开展着全员职业培训,不断加强员工的专业技能;每月在各个部门开展的茶话会上,员工畅谈着工作、生活,以缓解员工压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通过人性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以及福利制度,保障员工的身心健康和均衡发展。如,公司为员工配备了舒适、安静、整洁的食堂、家属楼、员工楼、公寓楼,为员工提供舒适的工作及休息环境;提供鼓励休假的制度,舒适的健身场所,组织闲暇之余的郊游、文体比赛及其它集体活动;合理调配男女员工比例、少数民族和汉族员工的比例,让所有民族、性别的员工均享同等福利、培训、晋升的机制;所有级别、岗位的新同事,从入职第一天开始,就有一位老同事带领和指导,帮助新同事融入工作内容和企业文化之中;围绕着员工的幸福指数,远东建立了薪酬福利体系、以年检为基础的健康保障体系;远东深圳工厂的8小时工作制,让远东人的工作极富激情。

2009年至2010年,加入“1+3”的远东始终贯彻“健康第一、家庭第二、工作第三”的员工管理原则,这样做的结果是,让员工更有效率、更具创造力地工作,保持了远东持续的活力,也降低了管理成本,减少了公司财产的浪费。几乎所有的员工在请了长假之后或者回家休工之后,均回到远东继续效力;公司自上到下都形成了良好的节能减排的环保意识,如办公室能做到人走灯灭的习惯;员工自发谱写的“远东之歌”也成为了远东人的信仰之一。

“这是远东持续成长的基础,也是公司应尽的责任。”陈何佩贤如是说。在远东看来,企业的地域跨度大,员工的生活习惯、年龄差距很大,管理和培养员工尤其是重点和难点,这需要极大的付出。基于这一思考,远东迈出了具有战略意义的~步:校企联合,为企业和社会共同培养人才。

2009年开始,在安徽合肥师范学院等学校的讲台上,人们偶尔能看到远东高管的身影。在这里,远东不仅出资构建实验室和图书馆,还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与学校共同培养社会急需的着色领域的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人才。

而这一举措不仅为远东取得了与社会共赢的效益,也让远东与众多行业巨头一起登上了“2009中国金蜜蜂企业社会责任榜”,成为其他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创新性典范。

以生产监管体系为工具的责任架构

很多合作企业在走进远东大门的第一件事,就是步入工厂看令化工行业颇受非议的“三废”是如何处理的。显然,他们从没有失望过。

1992年,远东第一次将位于香港的生产技术团队转移到深圳,投产建设大陆地区第一个工厂。引人注目的是,在当时并没出台有关环保和政策的情况下,工厂中已经购置了粉尘收集、废水处理、废气处理设备,并进行了有效的管理。

以生产监管为核心,对于生产环节的安全、环保的关注以及产品质量的把控一直是远东坚守的原则。

但是,巴斯夫的专家在考察和评估中指出,远东公司的责任关怀虽然处于良好状态,六个责任关怀准则得分都在4.0以上(满分为6分),但这些工作不成体系,标准不完善,管理标准特别是安全标准亟需进一步的规范和统一,责任理念要成为企业自觉执行的一种文化和习惯,尚待进一步提升责任管理理念。

参加2009年7月份“1+3”项目的合作伙伴高层领导力培训后,远东在管理层业已达成全面构建项目所倡导的责任管理体系的共识。对于专家的意见,远东非常认可,并结合远东自有的管理模式以及架构,形成了由两名高管以及24名企业社会责任小组成员组成的项目组,组建产品监管组,运输安全与小区活动组,安全健康与应急回应组、特种设备组、环境保护组分别穿插在相关部门,系统整理汇总各项安全、环保、职业健康等管理制度,制定系统的管理程序文件,实施统一的管理标准,并将有关的经验和成果作为主要的内容构架纳入到远东于2011年2月的《2010年CSR报告》中。

在安全监管方面,远东根据项目专家的指导意见,对大大小小的安全隐患进行了系统排查和整顿。如对检测用的各种高压气瓶进行了科学的摆放和固定,甚至对有较大高度落差,可能造成人身和产品危险的卸货台,都增设了稳固的安全护栏。截至项目总结前,远东已完成34项改进建议,改善10项,并逐步建立起完善的制度和规范。

对于生产质量管理,远东在各个环节都进行了管控。首先,对供应商,远东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并对供应商的生产流程和质量进行了评估。其次,在生产之前,远东针对原料测评,建立了检测中心,而所有开发的样品需通过检测中心或第三方检测机构安全认证方可投入生产。随后,在生产阶段,除严格按生产程序和工艺要求生产及检测程序检测外,远东的仓 库和生产车间都将不同安全性要求的原料合理分开放置,避免交叉污染。

对报废品,远东聘请专业的处理机构处理,并经严格检测,将合格的产品由受过专业训练的送货员跟随远东车队,直接运送到客户手中。

最新的客户满意度调查表显示,虽然远东产品的价格满意度并不高,但是在环保、质量以及最终的受益程度等方面,客户满意度达到了同行业的领先水平。远东的理念是,通过向客户提供负责任的产品,帮助客户在生产过程中降低风险和成本,把远东产品中的责任价值传递给客户,进而形成良性的产业运转循环,推动整个产业链条的健康发展。

对环境和社会负责而催生的责任品质

通过培训、交流、参观等活动,远东系统地学习了巴斯夫的社会责任关怀管理体系以及相关的实践,此间,远东认识到,企业社会责任不仅仅是指对投资者、员工以及相关利益方的责任,更饱含了对环境和社区的责任。只有这样,作为产业链前端的企业,生产染料和色母的远东才能通过自己的行动逐步走进大众的视野,实践作为“企业公民”的责任。为此,远东做出了自己的努力:

一个节能减排管理系统。通过节能减排制度、资源节约与利用的专项资金以及节能减排目标,远东把节能减排的责任落实到部门、个人:如,特别加强员工节电节水意识,提高员工操作技能,从而减少生产及包装中不必要的浪费;工作区照明灯由普通的白炽灯更换为节能灯,2010年度共安装100盏节能灯;在生产和包装环节,优先使用循环利用的方式,如在色母生产车间置有冷却水循环设施,减少耗水量,并随着色母车间的不断发展,持续完善有关循环利用的制度、设备。

一番成体系的社区责任实践。为与当地小区和谐发展,远东为机器设备增加隔音设施,为车间新增排风扇8台以及厂区扩大花草树木种植面积等,并建立厂环境卫生规定,定期组织员工义务清理、清扫厂区四周的环境。为服务地区的发展,远东招聘优先考虑所在地人员,着力解决当地就业问题。

令远东欣喜的是,这些社会责任工作都得到了外部的认可。政府对远东的社会责任行动表示了很大鼓励,并大力支持了远东在深圳的第二片厂区的建设;在浙江海宁,远东更因比较完善的EHS管理体系(即环境管理体系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两大体系)获得了政府的特别表彰。

如何提高员工安全环保意识范文4

[关键词]绿色营销 可持续发展 创新

一、 绿色营销概述

绿色营销是指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企业在经济活动中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注重地球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绿色产品营销不仅仅是简单的“卖”,它强调以下几点:第一,它重视绿色商标及其设计和名牌,要在广告及公关活动中,宣传企业的绿色产品,让公众了解企业绿色营销的宗旨,在公众中树立良好的绿色品牌形象。第二,强调绿色营销组合策略,要宣传企业在绿色观念指导下的具体营销活动,及如何采取新技术是生产过程更清洁,如何遵守有关的环保法规,建立绿色产品营销网络。第三,重视售后服务,为维护地球生命、支持系统服务,最终真正为人类服务。

具体包括下列内容:

1. 绿色营销观念强调需求的全面性,同时强调要合理引导消费

在绿色营销观念的指导下,企业要满足消费者全方位的需求,这包括对绿色产品的需求,对优质生存环境的需求,对安全、无害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的需求,对和谐社会的需求等。

绿色营销观念强调应积极主动引导消费者进行合理消费,树立新的消费观念,避免不合理的需求引发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

2. 绿色营销观念强调经营活动的可持续性

可持续性具体包括生态持续性、经济持续性和社会持续性。企业是经济活动的主体,也是工业和技术的采用者和实体。因此,可持续发展必须落实到企业可持续发展这一基础上。营销是企业经营活动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当可持续性成为企业经营的主导方向时,必然将可持续性作为营销理论的基石,从而发展为绿色营销。

3. 绿色营销观念要求扩展后营销的内容

绿色营销观念要求对后营销的内容进行扩展,即对顾客购买产品后、消费产品时和消费产品后对环境和他人的影响进行追踪,指导消费者进行绿色消费,倡导环保意识,在使用产品过程中和使用后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尽量对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物回收,进入再循环。

4. 绿色营销观念要求重建竞争观念

从企业经营活动角度看,一方面经济结构中产业之间是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一个产业的资源枯竭或环境危机造成中断,必然使整个经济梗塞和停摆;另一方面,经济的全球化,使得许多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供应链,供应链某一环节出现问题,必然使整个供应链停止运转,从而影响生产和消费;第三,某些大的环境问题的解决和环保项目的投资需要许多企业的介入,形成战略联盟才能解决。因此,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相互依存性,把整个企业的命运连在一起,企业之间除了竞争的一面,还有互相合作、互相联系的一面。

二、 绿色营销对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意义

1. 绿色营销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可持续发展是以生态的持续发展为基础、经济可持续性为主导、社会可持续性为根本的可持续发展, 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系统整体。绿色营销观念认为,企业在营销活动中,要顺应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注重地球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以实现企业利益、消费者利益、社会利益及生态环境利益的统一。绿色营销观要求企业在营销中,要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注重经济与生态的协同发展,注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减少资源浪费,防止环境污染。在传统的社会营销观念强调消费者利益、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三者有机结合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生态环境利益,将生态环境利益的保证看作是前三者利益持久地得以保证的关键所在。

2. 绿色营销有利于企业获得合理经济效益

绿色营销浪潮的兴起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一方面给企业发展带来了压力和挑战, 另一方面也给企业发展带来空间和机遇,实施绿色营销是企业获得合理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首先,出于市场机会的考虑,有蓬勃发展之势的绿色消费市场和大有发展前景的绿色产业,都预示着企业可能获得极佳的市场机会及相应低得丰厚利润回报;其次,“污染者付费原则”等类似惩罚性经济准则的制定,使企业不得不考虑相应的成本,企业将权衡得失,便被动行为为主动行为;最后,采用绿色生产进行绿色营销,可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和销售成本,提高产品功能价格比,绿色营销降低了原材料的用量,提高产品质量,相对节约成本。举例来说,日本由于本国资源短缺,长期致力于废旧物品的回收利用,如将一次性筷子回收,送去造纸厂造纸,确实不能利用的还要用做燃料。我国海尔集团,因为开发了绿色冰箱,通过了绿色认证,使海尔产品在国际市场名声鹊起,回报颇丰。

三、 企业实施绿色营销的内容和步骤

1. 搜集绿色信息,分析绿色需求

绿色信息包括如下内容:绿色消费信息、绿色科技信息、绿色资源和产品开发信息、绿色法规信息、绿色组织信息、绿色竞争信息、绿色市场规模信息等等。在此基础上,分析绿色消费需求所在,及其需求量的大小,为绿色营销战略的制定提供依据。

2. 制定绿色营销战略计划,树立良好的绿色企业形象

企业为适应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实现绿色营销的战略目标,求得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是自己想着绿色企业方向发展。未达到此目的,企业必须制定相应的战略计划。第一,制定绿色营销战略计划。在生产经营活动之前,制定一个全盘的总的计划,包括清洁生产计划、绿色产品开发计划、环保投资计划、绿色教育计划、绿色营销计划等。第二,制定绿色企业形象塑造战略。对于统一绿色产品标志形象识别,加强绿色产品标志管理,提高经营绿色产品企业自身保护能力,增强企业竞争意识,拓展市场,促进销售等均十分重要。

3. 开发绿色资源和绿色产品

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企业要适应该战略要求,在进行绿色营销时,开发绿色资源就显得十分重要。企业应在现有的基础上,利用新科技、开发新能源、节能节源、综合利用。绿色资源开发的着眼点可放在:无公害新型能源、资源的开发,如风能、水能和太阳能以及各种新型替代资源等;节省能源和资源的途径及工艺,采用新科技、新设备、提高能源和资源的利用率;废弃物的回收和综合利用。

4. 制定绿色价格

在制定绿色产品的价格时,首先要摆脱以前投资环保是白花钱的思想,树立“环境有偿使用”的新观念,把企业用于环保方面的支出计入成本,从而成为价格构成的一部分。其次,注意绿色产品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利用人们的求新、求异,崇尚自然的心理,采用消费者心目中的“觉察价值”来定价,提高效益。

5. 选择绿色渠道

选择恰当的绿色销售渠道是拓展销售市场,提高绿色产品市场占有率,扩大绿色产品销售量,成功实施绿色营销的关键,企业可通过创建绿色产品销售中心,建立绿色产品连锁商店,设立一批绿色产品专柜、专营店或直销。

6. 开展绿色产品的促销活动

运用绿色产品的广告战略,宣传绿色消费。绿色消费的需求已进入中国消费品市场,运用绿色营销观念,指导企业的市场营销实践已成为必然趋势,其中重要一环是要推行绿色广告,它的功能在于强化和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是消费者将消费和个人生存危机及人类生存危机联系起来,这样消费者就会选择有利于个人健康和人类生态平衡的绿色产品。此外还可以进行绿色人员推销和销售推广。

7. 实施绿色管理

绿色营销管理包括战略管理、战术管理、作业管理三个层次。从战略角度看,企业应重视生态战略,启动生态工程,把绿色产品开发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从战术角度来看,绿色营销应有明确的目标体系、科学的计划和高效的组织,是生态方案落到实处。从作业层来看,应重视提高员工素质,加强培训,树立全员绿色营销意识,建立质量保证制度和生态监测制度,是生态责任落实到岗位和个人。绿色营销对企业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企业凝聚力的增强;企业文化内涵的丰富;企业经营效率的提高;企业绿色产品与消费者的绿色需求有机结合,推进企业进一步完善绿色营销策略。

参考文献:

[1]杨春梅,陈立新.中国绿色营销的现状分析.现代管理科学,2005;2

[2]谈煜鸿.绿色营销与现代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9

[3]许爱瑾.企业可持续发展必由之路――绿色营销.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8;6

[4]高慧娟.循环经济下的绿色营销模式及对策研究.合肥工业大学,2006

如何提高员工安全环保意识范文5

【关键词】民营企业 民营企业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环境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民营企业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民营企业在社会各个领域的作用也越来越凸显,近些年来,随着竞争的加剧,一些企业为了追求利润,产品质量、食品安全、非法营销等社会问题层出不穷,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如何规范和管理民营企业,使其遵守社会规范,担当起社会责任,不仅为社会创造价值,也要树立起社会的道德和良心。

一、增强企业社会责任的意识。

各级地方政府部门的领导者要深刻理解社会责任大于企业发展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政府应当帮助企业树立社会责任的观念,要建立企业社会责任的管理体系。目前,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已设立社会责任建设推广办公室,并将把企业社会责任建设作为行业自律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学术领域,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已经开展了不少工作。并进行了比较广泛深入的调查。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个体与组织因素在企业伦理问题的交互影响作用上,特别是在决定组织的道德决策的影响上。比如,对组织因素在决策的道德伦理上的影响。个人的行为因素对组织决策的道德行为影响,以及在影响组织的道德决策行为上,个人与组织两种因素之间的交互影响上。此外,现有的研究也包括对组织的道德行为的结果的探讨。有所不足的是,在现有的研究工作中,很少探讨组织的道德行为对个人行为结果的影响。

二、努力完善法制建设

将企业的相关社会责任要求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使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遵守劳动法、生产安全法以及环境保护法等,企业在做到守法经营的同时也就体现了社会责任。如何更好地解决民营企业的环境污染问题光凭借民营企业逐渐意识到的社会责任感还是不够的,社会责任说到底就是民营企业或者说是民营企业老板道德层面的问题。有些民营企业有强的社会责任 。自觉遵守环境保护法规;有些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淡薄,把没有处理过的污水,固体废物,废气直接排放。这就需要国家建立一套完善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如对严重破坏生态环境效益又差的民营企业可以强令关闭。对一些超标排放的民营企业应该予以处罚。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的民营企业应该承担刑事责任。

三、建立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价体系。

到2004年,全世界得到SA8000认证的企业只有400家,而且分布在4O个国家的4O多个行业中。这是为什么?其中的主要原因是SA8000过分追求“尊崇资本,贬抑劳动”的局面改变,而忽视就业是工人的第一要务。现代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如果工人的工资提高了,企业就会多用资本,少用工人。如果政府人为地拔高市场决定的工资,企业就会采用更多的资本代替工人,政府本来想提高工人的收入水平,虽是善意的政策实际上却砸了工人的饭碗。如果我们的社会责任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还仅仅停留在经济标准上。局限于福利保障上,就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提高企业竞争力的要求。我们有必要建立一套从经济、法律、环境三方面全方位评价企业社会责任的指标体系。为此,我们在评价企业社会责任时要强调两种指标。一是绿色化经营指标。要求民营企业在发展战略上自觉把环境保护、节约资源放在突出的重要地位。二是就业率指标。我们的比较优势就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这正是民营企业的主要功劳。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力。出超越来越大。顺差越来越多。政府的收入越来越丰。我国每年还有大量的失业人员。仅城镇失业者至少有2500万。当劳动供给时候,竞争发生在劳动力这一边。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如果硬要否定这个事实,人为地拔高市场工资,可能适得其反。

四、实施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

民营企业意识到环境保护是一项社会责任的同时,应该引进先进的管理制度。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入。为了有效解决环境保护问题,民营企业就应该推行被称为是民营企业的“绿色通行证”的ISO14000系列标准认证。推行IS01 4000会给民营企业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企业的内部,从强化管理、规范流程到品质提高,改善工作关系,提高员工素质,增强环保意识,在日常生产经济活动中。注意节约资源,从而达到降低成本;同时由于改进工艺,既减少了生产过程的污染物,又降低了污染物的处理费用。另一方面是在企业外部,可增强客户信心,扩大市场,提高企业知名度,美化企业形象等。

五、建立健全完善的监督机制。

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开展需要全社会的支持与关注。除了政府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来约束企业的行为之外,还应建立消费者和第三方监督机制,形成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监督,让那些不负责任的企业承受巨大的社会压力,没有市场机会。而对于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应当充分肯定,国家则应给予法律支持。在西方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过程中,开始起重要作用的往往是作为社会一般成员的消费者、投资者和大众媒体。有组织的消费者运动、劳工运动、投资者运动在为自身争取利益的同时,也促成了相应的立法,从而使得企业充分全面地重视社会责任。由此可见,社会团体力量的不容忽视,我国社会责任监督体系的形成也可以充分利用这部分团体的力量,从政府和社会两方面着手,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社会责任监督体系。

【参考文献】

[1]张 博. 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问题研究[D].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7.

[2]刘 彬. 科学发展观视阈中的企业社会责任[D]. 合肥工业大学, 2007.

[3]孙钦艳. 民营企业要扛起社会责任的大旗[J]. 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 2008,(04).

[4]金建成. 企业社会责任视角下的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J]. 管理科学文摘, 2007,(08).

[5]崔利宏. 关于强化民营企业社会责任若干对策的思考[J]. 商场现代化, 2008,(15).

如何提高员工安全环保意识范文6

修改后的宪法二十一条规定:“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宪法的这一规定使民营企业的法律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民营企业的发展进入了又一个美好春天,但是在民营企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却引发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本文探讨了民营企业在环境保护中的社会责任,并在建立健全环境立法的同时探讨民营企业引入ISO14000标准认证的实施,希望建立一整套对民营企业环境保护的评价体系,并鼓励引入民营企业的民间资本参与环境保护的投资,从而有效地控制因民营企业的高速发展而带来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

关键词:民营企业环境保护社会责任ISO14000标准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民营企业异军突起,迅速发展。在去年被中央电视台评为“中国十大最具经济活力城市”之一的温州,是一座经济繁荣而又充满活力的城市,其经济的支柱和主要特色就是民营经济。据不完全统计仅温州市就有13多万家民营企业,这些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创造了大量的社会财富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民营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的法律地位已被写入宪法,但是民营企业的高速发展却引发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若不认真加以解决这些问题,势必对我国的生态环境造成重大的冲击,反过来也必将制约我国经济包括民营经济的发展。

任何一个企业,不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要激烈地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那么就必须追求较高的经济效益,经济效益是一个企业的生存之本。民营企业要谋求自身更很的发展,就必须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的。可以说众多的民营企业都有这样一个目标:“低投入,高产出”,有点数学知识和经济学头脑的人都知道,投入和产出这两个量之间是成反比关系。当固定产出的时候要获得高的经济效益就必须降低投入,所以民营企业就不愿意增加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前几年在治理淮河过程中,有些企业就为了应付上面的检查配备治污设备,白天排放处理后的“白水”,晚上没人看见的时候排出来的水就变了颜色,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导致企业的污水处理设备成为摆设品。

在我国民营经济发展初期,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企业自身,考虑环境因素的比较少,人们更多把目光放在经济蛋糕的增长问题上,更多地关注GDP数字的攀升,而直到最近几年以来,由于一系列环境问题开始危及到增长甚至已影响到整个社会发展的时候,人们才开始重新认识并重视起环境问题来。

不可否认,GDP的增长必然要付出一定的环境代价,但是,能否找一种最优选择,把这种代价降到最低?

我们知道,在一个健康的社会中,每个社会主体都应该为其行为负责。民营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应该为其行为负责,民营企业作为社会的一个主体,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应该承担起维护我们公共的生态环境的社会责任。民营企业追求经济效益是可以理解,但是在追求经济效益的过程中不能以牺牲公众的环境利益为代价。固体废物,污水,废气的排放,使必会造成环境的污染,环境污染将会侵犯公众的环境利益,这就导致社会的一种不公平。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平等地享有环境权,但是自己的环境权却很难行使。虽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一条明确规定:造成环境污染危害的,有责任排除危害,对于已经发生的环境侵权行为应当立即停止该侵权行为,妨碍他人行使民事权利的应排除这种行为。有权利要求环境侵害的一方赔偿损失,但是由于环境污染的潜在性,一开始它对公众造成的环境侵害不是很明显。虽然有环境侵害的存在即使公众也认识到了,但是不是到了环境污染严重侵犯了自己健康的时候公众是不会提讼要求赔偿的,因为从我国的环境立法来看,有关的法律法规过于简单,用语含糊,可操作性不强,很难成为公民主张环境权的直接依据。即使民营企业对环境污染的事实存在,如果不是很严重的话不会被公众要求环境侵害赔偿,但是民营企业作为社会成员应该认识到环境保护既是自己的义务,更是对社会应负的一种责任。

随着入世和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程度加深,国内民营企业要在全球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壮大,关键还在于民营企业本身,只有具有良好企业形象,得到社会高度认可的企业及其产品才具有持久的竞争力。为此,温州天正集团董事长高天乐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的观念,强调企业责任就是企业在赚取利润的同时要对员工负责、对消费者负责、对社会资源环境负责。

在过去的理解中,很多民营企业只关注最低层次的社会责任,他们认为只要企业能赢利、纳税就是尽到了社会责任,或者仅仅把企业的社会责任等同于社会公益事业。而忽略了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方面,即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因为认识不够,造成了很多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层出不穷。特别是一些规模较小的民营企业中,普遍存在着污染环境和资源浪费等一系列问题,没有形成一种对整个社会负责的社会责任感。

民营企业关注社会责任是全球化背景下参与国际竞争的必然要求,除了民营企业经营者自身的道德良知和长远眼光,还要依靠政府的积极推动和引导。政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推动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的提高。

首先,政府应当灌输一种企业社会责任的意识。各级地方政府部门的领导者要深刻理解社会责任大于企业发展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政府应当帮助企业树立社会责任的观念,要建立企业社会责任的管理体系。

其次,政府应该完善法制建设。将企业的相关社会责任要求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使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遵守劳动法、生产安全法以及环境保护法等,企业在做到守法经营的同时也就体现了社会责任。

[NextPage]

第三,有必要建立一套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价体系。如今中国对企业的评价标准还仅仅停留在经济标准上,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提高企业竞争力的要求。我们有必要建立一套从经济、社会、环境三方面全方位评价企业的指标体系,采取绿色GDP统计。

第四,在舆论导向上,政府应当扩大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宣传,引导社会关注和重视企业社会责任,积极评价重视社会责任的企业,营造一种推进企业社会责任的良好氛围。如在企业评优评强的活动中,将增加企业社会责任意识作为评比的一项标准。

此外,公众应该建立起社会舆论的监督体系帮助民营企业提高社会责任意识。

政府和社会舆论可以帮助民营企业意识到社会责任,但是这些毕竟是外部因素,关键是民营企业自身应该意识到企业应负的社会责任。

如何更好地解决民营企业的环境污染问题光凭借民营企业逐渐意识到的社会责任感还是不够的,社会责任说到底就是民营企业或者说是民营企业老板道德层面的问题。有些民营企业有强的社会责任,自觉遵守环境保护法规;有些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淡薄把没有处理过的污水,固体废物,废气直接排放,这就需要国家建立一套完善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

如对严重破坏生态环境效益又差的民营企业可以强令关闭。

对一些超标排放的民营企业应该予以处罚,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的民营企业应该承担刑事责任。此外,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对民营企业的监督管理力度。

民营企业意识到环境保护是一项社会责任的同时,应该引进先进的管理制度,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入。

为了有效解决境保护问题民营企业就应该推行被称为是民营企业的“绿色通行证”的ISO14000系列标准认证。

推行ISO14000会给民营企业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企业的内部,从强化管理、规范流程到品质提高,改善工作关系,提高员工素质,增强环保意识,在日常生产经济活动中,注意节约资源,从而达到降低成本;同时由于改进工艺,既减少了生产过程的污染物,又降低了污染物的处理费用。另一方面是在企业外部,可增强客户信心,扩大市场,提高企业知名度,美化企业形象等。

推行ISO14000有利于破除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壁垒”。早在1996年公布ISO14000的同时,国际标准化组织宣布对这一新的认证标准只给两三年的缓冲期。缓冲期过后,国际市场就可能会对未获证企业和产品作出若干限制,一些发达国家很可能借此对第三世界国家的产品构筑非关税贸易壁垒。如在美国,国家能源部已要求其所有合约厂家在1998年9月前通过ISO14000认证,否则将取消合约。因此,民营企业有了这张“认证证书”就等于取得了一张国际贸易的“绿色通行证”,就可以打破一切国家正积极设置的绿色贸易壁垒。为此,民营企业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提高全体职工的环保意识。必须认识到推行ISO14000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加强环境管理,认真贯彻ISO14000是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负责,是对消费者负责,是对子孙后代负责,也有助于企业开发绿色产品,发展环保技术,建立起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出口商品结构。

2、大力推进科技进步,推广清洁生产和绿色技术,建立生态化生产体系,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向绿色产业转移,实现民营企业发展的生态化和工农业一体化。民营企业分布于广大农村,应大力支持和鼓励其充分利用其资源条件和特点,引入绿色科技,发展绿色产业。

3、按ISO14000的要求,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实现民营企业经营模式的战略转移。要根据企业自身的具体情况的规模大小,按照ISO14000的要求,或单独建立环境管理体系,或把环境管理内容纳入质量管理体系中,从产品的设计、材料选购、工艺制造、成品出厂、安装使用和产品使用后处理的所有活动和过程都严格按标准要求,加强环境保护,防止污染,从而在企业内部建立起一套立足于生态文明的现代科学技术管理体系和生态环境。

为此,民营企业应实施以下经营战略转移:

(1)绿色化经营战略。这种经营模式是要求民营企业在发展战略上自觉把环境保护、节约资源放在突出的重要地位,将环境资源价值纳入生产核算体系,作为衡量企业效益和企业决策的重要依据,逐步淘汰落后的技术和工艺,加大可以投入力度,加强绿色科技产品的开发,积极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采用清洁生产、少废无废工艺,在生产流通的各个环节都注重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努力降低直至消除污染排放,实现企业产值的绿色增长,开展绿色贸易,推动建立绿色市场,树立企业绿色形象,引导社会的绿色消费。

(2)集约化经营战略。传统的生产方式是一种“原料?产品?废物”模式,其技术原则和组织原则是线性和非循环的,因而表现为排放出大量的废弃物。而集约化经营模式则要求企业在其经营活动中,致力于节约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从资源密集型向知识密集、技术密集型转移,依靠技术进步实现产品的最大增值,努力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系数,在节约资源的同时加强废物的综合利用,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建立生态工艺,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3)社会化经营战略。虽然企业有各种方式可以选择创造社会价值,促进社会发展,但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最有效的途径是“学会如何将我们所面临的主要社会挑战转变成新型的有利可图的企业机会”。这是民营企业实施社会化经营战略,全面承担其所应负的社会责任和义务的核心和本质特征。

在我们一般的认识上认为民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只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其实环境保护是我们全社会共同的社会责任,在环境治理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参与环境治理,一方面能减轻政府财政的压力,另一方面可促进民间资本的合理循环,并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可谓一箭双雕,何乐而不为呢?我们知道,加快环保产业发展,追求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是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自然,这种可持续发展也是民营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因为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应是一切经济活动和经营行为的出发点,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应该将此奉为圭臬。同时,应该看到,由于环保产业的滞后,国家资本的投入明显不足,也给民营企业民间资本的介入提供了用武的天地和广阔的舞台。就是说,民营企业参与环保产业的建设,既是一种义务,一种利他,也是一种责任,一种自利。

参考资料:

【1】中国质量技术监督杂志2004年

【2】刘效仁《民间资本为何远离环保产业》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