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范文1

[摘 要]今天的中国已没有那些发达国家在完成工业化进程时所具备的可以在世界范围内通过武力和廉价的贸易掠夺世界范围内的宝贵资源的环境了,纵然时光倒流百年,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如火如荼的现代化建设即使有了资源供给的国际大环境,现有的经济增长方式也会使我们美丽的山河污浊不堪,丧失安居的家园。我国目前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方式已走到了尽头,环境不仅要主动去优化经济增长,经济增长也要主动反哺环境,经济增长必须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必须发生历史性的转型,别无他途。

[关键词]环境 市场经济 粗放型发展模式 污染

在一定条件下,发展就是一种燃烧,烧掉的是宝贵的资源,留下的是污染,而带来的则是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的产生及特征是由于我国在工业化化进程中,推行粗放型发展模式的结果。

一、在工业化进程中我国面临的问题

从1999年进入重化工时期,我国工业废气和废水排放量以及固废产生量也进入迅速增长阶段,年均增速分别达到22%、8.5%和17%。进入90年代后,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也以每年9.7%的速度增长。另一方面,快速扩张的经济规模产生了巨大的污染物排放总量。由此可见,在我国长期的工业化进程中,发展模式仍然是粗放式增长方式为主,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并表现出高资本投入、高资源消耗、高污染与低产出的四大特征。

近50年来,我国GDP增长10多倍,而矿产资源消耗增长40多倍。 “六五”、“七五”、“八五”、“九五”和“十五”头4年,每增加1亿 GDP需要的固定资产投资分别是1.8亿元、2.15亿元、1.6亿元、4.49亿元和5.01亿元。同时,我国目前主要资源的节约指数仅为1.8%,这就意味着我国主要资源的平均消耗强度高出世界平均约90%,高能耗行业差不多消耗了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一半。而且,我国单位GDP的废物体排放量比发达国家高4倍;单位工业产值产出的固体废物比发达国家高10多倍。高资本投入、高资源消耗、高污染排放必然导致低效率产出。

因此经济增长的历史性转型势在必行。经济增长的速度、规模及其粗放型方式、重化工工业阶段特征给我国带来了两个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资源短缺与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这两个问题目前又反过来对经济的持续增长构成了瓶颈约束。******总理对此曾做过这样的判断,我国在发展中遇到了两种矛盾,一个仍然是落后的生产力与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二是资源环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严重制约。严峻的环境形势及其巨大的经济损失综合官方文献和专家判断,我国的环境形势大致是:长期积累的环境问题尚未解决,新的环境问题又在不断产生,一些地区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然而,如果继续沿用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我国以这样的资源家底和生态环境严峻的形势能否实现2020年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和2050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是一个令人质疑的问题。

二、产生经济与环境发展不协调的原因

分析其原因,主要由于我国急于摆脱发展落后的状况,资源的开发利用成为大部分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经济发展具有粗放型和资源型特征,只重视经济量的增长,忽略了质的提高;而环境表现出脆弱性特征,由此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

资源型、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对生态环境的直接影响很大,特别是对敏感而不稳定的生态环境脆弱区,会加重生态环境的脆弱性,使生态环境恶化。从我国的经济发展历史来看,资源开发利用活动与生态环境的恶化有着一定的联系。耕地是农业社会得以发展的最主要的自然资源,在土地生产力有限的情况下,人口的增加促使人们开垦更多的耕地来满足生存需求,盲目的大规模开发给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压力,进一步促使生态环境退化。另外,在屯田开发中,由于生产力低下或其他经济、价格补贴政策的效率损失政治、自然的因素,常出现已垦地的搁荒。由于失去原始植被的保护,这些土地不可避免地出现沙化。

三、如何解决经济与环境问题

面对种种不利因素和紧迫形势,必须立足现实做好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工作,从发展理念、发展战略、发展措施和发展手段多个环节入手综合加以应对。

首先,应在全社会中树立科学、可持续发展理念和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这是解决经济与环境问题的前提条件。要按照“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保护优先、科学发展”的基本方针和中央关于“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并重,与经济发展同步,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的三个历史性转变要求,切实提高对加强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

其次,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全力促进产业升级换代,这是解决好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的核心和关键。应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新型工业化的内在需求,坚持实施工业强国,以信息化为先导,以科技创新为牵引,以提高效益为中心,以合理利用资源为支撑,以保护环境为前提,实施项目带动,打造支柱产业,强化产业集聚,促进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绿色食品加工业、现代服务业和环保产业,大力推进天然气、低温核供热和风能等新能源开发,促使工业经济朝着高效益、高附加值、强竞争力和低污染方向发展,走出一条有特色的经济与环境相协调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参考文献

[1] 王金南:环境经济学 [M]. 北京:清华出版社,1994

吴晓军:论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历史变迁 [J].甘肃社会科学,1999

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范文2

[摘 要] 20多年来,旅游业正逐渐成为云南省的支柱产业。但目前在云南省很多地区,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已十分严重,已影响到了云南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云南旅游业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本文对云南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进行了探讨。   

一、云南旅游经济发展中存在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迅速扩张的工业生产体系在给云南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的同时,工业“三废”排放已成为主要污染源。云南环境污染的突出问题之一是城市附近河流和湖泊的水污染呈加剧趋势,城市和部分城镇的大气污染逐渐加重。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使环境污染向农村蔓延,随之而来的是云南省大面积的旅游资源也遭到了被污染的命运。云南省其它著名旅游区的不少名山胜水也处于伤痕累累的生态恶化困境。旅游活动会给旅游目的地的环境带来多种污染,其中包括垃圾污染、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视觉污染等。旅游者在住、食、行、游、娱、购等消费活动中,很容易打破自然生态系统中原有的平衡和协调。   

二、云南发展生态旅游的独特资源   

1.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云南跨越7个气候带,几乎囊括了全国从南到北的各种气候类型,独特的气候多样化孕育了植物的多样性。云南有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密集、种类最多、时代最早的恐龙动物群化石的“恐龙之乡”(禄丰县);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软体动物化石群地(澄江县);以及世界闻名的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早的猿人化石地(元谋县)。20世纪50年代以来,云南省先后建起了92个野生动物、植物保护区,在全省范围内形成了一个类型多样的自然保护网络,占全省面积的38%,国家级、省级及地(州)级自然保护区其数量和保护范围居全国第一。   

2.独特的人文生态旅游资源。云南独特悠久的历史文化、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富饶秀丽的边塞风光造就了云南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不仅在国内独树一帜,在国际上也占有重要地位。云南是亚洲几大文化板块的结合部,以形态多样的少数民族本土文化自立,兼容汉、藏、巴蜀、荆楚、南亚、东南亚文化的精华,形成异彩纷呈的多元民族文化。云南是全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强。云南共有26个民族,其中25个少数民族中的15个民族为云南特有。25个少数民族组成的多元文化景观形成的独特的民族文化和民族风情,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世界范围内都是最为典型、最为集中的,这也是云南旅游业的一大特色。  

3.旅游产业体系渐成规模。改革开放以来,云南旅游业发展迅速,在食、住、行、游、购、娱等结构上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其综合接待能力位于全国的中上等水平。在旅游产品方面,丰富绚丽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为国内外游客提供了多姿溢彩的旅游产品,观光旅游、度假旅游、民族民俗风情旅游、生态旅游、会议节庆旅游、雪域旅游、探险旅游、漂流旅游等旅游产品,被广泛分布在全省六大旅游区,并分别连在11条国家级精品旅游专线中。经过近20年的努力,以及在第三届中国艺术节和昆明世博会的拉动下,云南民族文化旅游已经颇具知名度。  

三、发展云南生态旅游的思路   

1.生态旅游进行合理规划。生态旅游开发必须做到有控制、有选择地进行保护性开发,对不具备开发能力以及开发条件尚不成熟的,一律实行严格的封闭性保护,对开发条件趋于成熟的,应认真做好以下工作:规划先行,实行有序开发。生态旅游是一种对环境负责任的旅游方式,生态旅游规划强调规划、建设、管理、监测等多种系统环节,只有规划和监测先行并重视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保护性开发才会落到实处。要建立环保奖惩制度,健全职责范围岗位责任制。在编制旅游区总体规划时,必须对生态旅游区的地质资源、生物资源和涉及到环境质量的各类资源进行认真的调查,要在对生态旅游地区全面正确认识的基础上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消除或减少污染源,加强对环境质量的监测。同时,规划时要注重多方的参与,普遍征求所有与区域总体布局等相关利益集团的人员的意见。   

2. 建立生态环境保护合理补偿机制。云南地区应该按照“资源共享,成本共担”原则,由国家出面,制定生态环境保护补偿政策,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由国家对下游生态受益地区统一征收生态保护税再返还给上游生态建设地区和人民;通过国家预算,加大对西部生态重建和生态旅游产业的专项补贴范围和数额,如对西部生态旅游资源富集地特别是生态旅游资源富集的贫困地区,各级政府建设项目应优先向这些地区倾斜,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的经济结构调整给予补贴;继续实行有利于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休养生息政策;加大国家的综合扶贫力度;建立生态旅游发展基金等等。  

3.加强政府的宣传与管理。面临着日益开放的国内国际两大市场的云南旅游业,竞争更加激烈。与国内外著名的精品景区相比,云南知名度高、吸引力强的景区景点特点不突出,规模小、档次低,旅游基础及服务设施不配套,在旅游市场上的吸引力与竞争力不强,在竞争十分激烈的市场条件下,抓好宣传促销工作,努力开拓国内外市场,是保持旅游业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政府主导旅游发展,应当科学处理政府、企业、市场三者的关系,政府主要对旅游业实行宏观调控,而不是以政府代替企业或市场本身。地方行政领导不得越权审批资源开发项目,不得利用行政权力干预环保执法,并制定相应的约束机制给予保障。把资源、生态状况作为考核干部的重要内容。政府所要做的就是以弥补“市场缺位和市场失灵”的弊端为依据,对旅游企业实行间接控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这种宏观调控主要通过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来进行系统实施。   

参考文献:   

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范文3

[关键词]环境会计;资源;经济

[作者简介]梁舒,梧州学院审计科审计员,广西梧州543002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0)01-0083-03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环境问题日益凸现。如何将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相结合,确保经济的增长不会建立在对环境的破坏之上,成为面临的重要问题,而可持续发展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出路。可持续发展是现代经济社会的一种新发展观,它强调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保护好资源和环境,实现经济、资源和环境的共同发展。而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企业,并不能通过传统的会计核算来衡量企业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从而理清经济、资源和环境三者的关系,这就迫切需要一种新的会计技术和方法来核算企业的环境信息,环境会计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

一、环境会计的特点

环境会计是指将自然资源和环境状况纳入企业会计核算,以相关环境法律、会计法规为依据,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采用多元化的计量手段与属性,核算评估企业的经济、社会及环境效益,并向利益相关者提供企业环境信息的一门新兴学科。

相比较传统会计而言,环境会计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环境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是政府、社会公众。政府中的环保管理部门通过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进行宏观环保决策,以及对企业进行环保考核与奖惩;社会公众则可以了解企业履行环境保护义务的状况,判断社会公共利益的保障程度。

(二)环境会计采用货币与非货币相结合的计量方法。环境事项中包含大量的非财务信息,传统的单一货币计量方法不能完整、准确地反映出来,因此,环境会计中引入了大量的非货币计量方法。

(三)环境会计通过增加反映环境信息的报表或编制单独的环境会计报告进行信息披露。信息会计不仅要披露企业的财务信息,还要披露大量的非财务信息,因此需要在传统财务报表的基础上,采取较多的报表附注和文字说明。

(四)环境会计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本基础。环境会计是在确保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基础上进行核算和监督企业的经济活动,着眼于企业与环境长期的互利和共存关系,反映企业经营与环境之间的能量交换和价值转移过程。

二、可持续发展下建立环境会计的意义

(一)环境会计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微观层面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持续发展提倡“提高效益、节约资源、减少废物”为特征的集约式经济增长,要求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要与环境的承载能力相适应。在企业中实施环境会计可以将转嫁给社会的环境成本内部化,抑制企业的短期行为,促使企业履行环境责任,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采用更清洁、更有效的技术,尽可能减少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的消耗。因此,将环境管理纳入传统企业管理系统中,可以方便企业在生产经营的每个环节考虑资源的有效利用与收益问题,从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环境会计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必要条件。在绿色消费日益盛行和环保法规日趋严格的情况下,建立适合企业自身的绿色生产经营管理系统已成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实现自我价值最大化的必要条件,而环境会计就是其在财务经济信息方面的唯一选择。通过反映企业在绿色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等信息,一方面有利于政府或投资人进行合理的投资、信贷、制定环境法规等决策,引导资源在市场经济中的有效配置;另一方面也促使企业重视环境成本,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与管理,降低市场风险。

(三)环境会计是全面、准确计算“绿色GDP”的基础。“绿色GDP”是当前最能真实反映一国经济、生态与社会进步状况的重要指标,也是防止资源过度消耗与生态环境恶化的迫切要求。政府在制定资源价格、环境价格等宏观调控制度的过程中,通过环境会计对企业的执行情况进行科学的核算、监督与反馈,从而为“绿色GDP”的正确计算提供真实的数据与信息。

三、我国环境会计的发展瓶颈

我国关注环境会计的发展起步较晚,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才从国外引进环境会计理论。90年代逐渐开展了对“绿色GDP”的研究,进而延伸至环境会计理论体系。目前,我国环境会计的发展情况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

(一)环境会计的法律法规不健全。我国已颁布的针对企业环境会计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多,目前主要有国家环保总局的

(二)企业对环境会计确认、计量的认识不全面。当前,很多企业并不明确哪些事项属于环境会计所要考虑的对象,且这种经济业务何时发生,应该在什么时间把它纳入环境会计信息系统中,以及归人何种会计要素中。在环境会计要素计量方面,因为企业对环境资源的计量可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有些计量方法有一定的主观性,所以企业也往往忽视了它对决策的有用性。

(三)环境会计的发展只局限于上市公司,且披露制度不规范。现阶段我国只对上市公司作出了环境会计相关的要求,再加上企业环境意识较差,建立环境会计的主动性不强,造成我国环境会计只在上市公司小范围内得以发展。由于对上市公司没有确立完善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导致了上市公司在披露环境会计信息时的随意性,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不够充分和规范,不足以满足供使用者决策的需要,也制约了在企业普及环境会计的可操作性。

(四)环境会计信息的使用者集中于政府管理部门。据调查发现,在我国,政府管理部门是环境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而广大的社会公众则缺乏使用的可能性和主动性。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我国目前企业所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主要服务于国家的宏观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就极有可能忽略其他使用者的信息需求。其提供的环境会计信息就可能是不完整的丁。

四、发展我国环境会计,促进可持续发展

环境问题不仅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而且破坏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我们建立和谐社会的目标背道而驰。因此我国应加强对企业环境污染行为的管理,加强企业的环保意识,要求企业推

行环境会计、鼓励企业自主披露环境会计信息。

(一)健全会计法规,制定环境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并加强执行。立法机关和政府职能部门应在现有环境和会计的法律法规基础上,制定健全的环境会计准则、制度以及实施细则,使企业明确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促使企业贯彻实施企业环境会计。通过相关法规的强制要求,使企业将追求自身经济效益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统一起来,自觉开展环保工作。另外,还应加强执法,加大对违法者的惩处力度,不仅要在民事上加以约束,而且要追究其刑事责任。

(二)加强环境会计理论和方法的研究。环境会计发展的滞后性和薄弱性,折射出环境会计理论的不成熟,而环境会计实务的推广又必须要以理论的不断完善为前提条件。为此,加强环境会计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借助适当的理论指导,才可望实现环境会计的突破性快速发展,并得以全面推广。同时,也应加强环境会计的国际交流和合作,积极主动地参与环境会计的国际化进程,吸收发达国家环境会计的研究成果,在充分结合我国实际国情的基础上,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环境会计理论体系。

(三)开展环境审计,强化对环境会计再监督。环境审计是对环境会计的再监督,是促使企业加强资源环境保护、强化国家宏观调控的一种专项审计。因此,应迅速制定环境会计审计法规,建立环境会计审计制度。由政府或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依据国家的有关环保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的环境会计法规、制度和准则,有效开展环境审计。通过对企业环境会计信息的合理性、合法性、全面性及真实性进行审查与鉴定,促使企业提高环境保护意识,自觉保护环境,进行环境会计的研究推广工作。

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范文4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环境立法;环境法制

一、可持续发展的一般理论

(一)可持续发展的提出。任何一种思想的产生都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社会现实的需要。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产生,也是这样一个规律进化过程中的结果,并且首先在人类环境的视角凸现出来。1972年,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有114个国家代表参加的“人类环境会议”预示着人类环境时代的开始。在此次会议上,酝酿出了与可持续发展概念相近的思想。1987年,以布伦特夫人为首起草的《我们共同的未来》这一纲领性文件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该文件指出“可持续发展是这样的发展,它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这标志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成熟。1992年,联合国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环境与发展大会把可持续发展作为未来共同发展的战略,得到了与会各国政府的赞同。大会通过的《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第一次把可持续发展由理论和概念推向行动。

(二)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剖析。所谓的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是在对传统发展观深刻反思基础上产生的。它包括两个重要的概念:一是“需要”的概念,作为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与别的需要发生冲突时,基本需要被置于压倒一切的优先位置,世界贫困人民的基本需要以及在代际间后代人为维持其生存的基本需要应置于优先地位考虑;二是隐含着“环境限度”概念,即环境承载能力的合理上限。若环境限度被肆意破坏,自然界支持人类生存的能力也必将被破坏,尤其是对后代人生存的支持能力会越来越弱。

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表明人类开始以后代人的利益来评价当代的发展,标志着一种新的发展观的形成。在此基础上,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不断丰富,迄今有关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已经多达百余种”,其基本内涵包括:(1)可持续发展并不否定经济增长,尤其是欠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但需要重新审视如何实现经济增长,必须反思传统的使用能源和原料的方法,力求减少损失,杜绝浪费并尽量不让废物进入环境,从而减少经济活动对环境的破坏;(2)可持续发展是建立在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基础上的发展。可持续发展必须一方面通过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力量制止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另一方面应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使后代人拥有更高的开发和利用资源的能力。也就是说,当代人在利用有限资源时,要把推动科技进步放在重要位置,而不能仅仅从当代人享受的角度利用有限资源;(3)可持续发展以提高全社会成员生活质量为目标,同社会进步相适应。可持续发展在经济上所追求的是一种经济发展,而绝非单纯的经济增长。经济增长仅仅指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包括产品和劳务在内的生产的增长。经济发展则意味着随着产出的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结构的变化,这些变化包括投入结构、产出结构、产业结构、分配状况、消费模式、社会福利、文教卫生、群众参与等在内的全方位的变化。经济发展是一个在数量基础上更注重质量的概念。

总之,可持续发展中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新的综合协调“发展”概念,发展被视为一个自然―社会― 经济复合系统的运行轨迹,并且“发展”应导致此复合系统朝着更加均衡、更加和谐、更加互补的方向进化。

(三)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观念,是与传统的发展观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它以“人”为本,而不再以“物”为中心,它以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共存为出发点,并力求避免传统发展观引起的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对立;它以经济、社会、生态的综合发展为目标,而不再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这个本质是与世界整体的思想相统一的,是在新的思想指导下人们对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一种理性的思考的产物。

1. 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价值中心。近代以来,西方主导实践理念的核心是科技理性、工具理性,以科学、客观、功利、实证等为特征,而相对忽视人的价值、情感与主体地位,甚至把人当作机器。一切价值都通过“物”来评价、体现,成为单纯的“物质文明”。由于这种实践理性以“物”为中心,片面强调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对立,到了20世纪,终于使西方社会走向了发展的极限。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提出,正是反映了人们对西方实践理念片面性及其后果的觉悟和对人的价值与主体地位的呼唤,反映了西方实践理念从以“物”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的转变。

可持续发展观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以“人”为中心。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世界历史是人类实践的产物,人是理所当然的价值中心,可持续发展正是把社会的发展作为以人本身为核心的发展过程来对待。1995年哥本哈根世界发展首脑会议通过的《宣言》和《行动纲领》指出,社会发展“以人为中心”,“社会发展最终目标是改善和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活质量”,这就深刻地揭示了可持续发展的本质。

2. 人类和自然应当和谐共处。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层面上,当代人类与其周围的自然界存在着尖锐的矛盾对立,这种对立通过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表现出来,如自然资源锐减、环境遭到严重的污染等。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无限性的趋势,资源环境在总体上讲都是有限的,有限的资源环境正面临着来自人类的越来越大的冲击与压力。这种人与自然的尖锐对立,与现代西方工业文明所尊奉的自然观有着必然的联系。在西方,从亚里士多德以来对“物质”的界定就是从它与心灵的对应入手的,包括自然界在内的所有物质被看作一种无目的的存在。在以认识论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近代西方哲学中,物质与心灵的对立尤为突出。与此相辅相成,在近现代哲学、伦理学思想中占主导地位的实用主义、功利主义以人的生理需要为一切道德行为的基本动力,以这些思想为指导的现代工业文明实质是把自然只当作征服的对象,强调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对立的文明。正是由于此,就从根本上忽视了对自然的尊重,忽视了人类与自然一致的关系,从而导致征服与对立本身的生存。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正是要对这种人对自然的征服与被征服、彼此相对立的理念中走出,建立人类和自然和谐共存的世界。

3. 多极主体的人类中心。在人与自然关系对立或紧张的背后,隐藏着深刻的人与人关系的紧张与对立。西方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直到资产阶级革命,其中一直洋溢着人本主义的强调倾向,这种思想的核心其实是一种抽象的“人类中心”理念。尊重自由、主张私权神圣,一方面将人类从封建身份依附中解放出来,另一方面在张扬个性、追逐个人利益中实际导致了对个体权利的过分强调和过度追求。亚当・斯密所提出的在自由市场经济中,每个人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会实现全社会的最大利益的理想王国并没有真正实现,与此相反,人与人之间的对立依然存在且有愈演愈烈的态势。这种对立也造成了社会福利的损失和资源的浪费,并造成“公共牧场的悲剧”。在现实生活中不但存在着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对立,而且阶层之间、民族之间、国家之间、地区之间也存在着对立。可持续发展观认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不存在抽象的人类中心主义,只存在具有平等地位的多极主体的人类中心主义。所谓多极主体是指:同一时期的不同个体或个体群;现在的人与未来的人。多极主体原则坚持自身主体地位与尊重其他主体的辨证统一,要求在保障个人基本权利、尊重个人利益的同时兼顾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要求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尊重和宽容,以消除对立,化解矛盾,使个人与社会更和谐地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观念,是一种理念。这种观念是现代新的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可持续发展与环境法制建设的关系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法制建设有着密切的联系。从逻辑上来看,可持续发展是环境法制建设的起点,没有可持续发展,环境法制建设就缺少意义,离开了环境法制建设,可持续发展则很难实现。从内容上看,环境法制建设的目标就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并且至始至终其内容都是在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从价值取向上来看,可持续发展和环境法制建设是统一的。因此可以说,环境法制建设是可持续发展的体现,可持续发展是环境法制建设的生命,可持续发展指导环境法制建设的实践工作,环境法制建设的实践又不断的在完善和丰富着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二者是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主要体现在:

(一)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覆盖全世界的理念,对各国的各项事业的发展起着指导意义。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提交给联合国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指出,“通过旧的发展模式和变化环境的方法来维护社会和生态稳定,将会更加增加不稳定。安全必须通过变革才能得到。”在此基础上,WCED就国家机构和国家立法的改革提出了6点建议,其中对国家立法的总体要求是对整个法律体制做出变革,即以重新制定使人类的活动与自然界的永恒的普遍规律相协调的人类的法律。我国在《中国21世纪议程》中强调了与可持续发展有关的立法,并提出在2000年前后逐步建立起与可持续发展有关的立法体系的构想。其中,加快经济领域的与可持续发展有关的立法,完善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并通过对社会生态经济和科学方面原则的综合分析,把可持续发展原则纳入经济发展、人口、产业、社会保障等立法中是首要任务。

(二)与可持续发展有关的法制建设,则是对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一种贯彻――法制化的途径。也就是说,与可持续发展有关的立法的实施是把可持续发展战略付诸实施的重要保障。而具体到环境方面的立法,则是对可持续发展在人类环境领域的重要体现,也是其发挥作用的主要领域。事实上,纵观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过程,则会发现,从某种程度上其就是人们对环境问题认识逐步深化的结果。

三、研究命题对我国环境立法的意义

环境法是一门新兴的法律,是我国近年来发展最快的一个法律分支,是在环境科学的基础上产生的,具有边缘学科的性质。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社会大背景下产生、发展并逐渐成为一种战略,慢慢渗透到环境法的每一个角落并成为指导性的思想。因此,研究可持续发展与环境立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具体说来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理论意义。研究可持续发展与环境立法的理论意义在于建立环境法的理论体系,完善和健全法的体系,同时推动其他法学理论的研究。众所周知,任何理论本身都将随着研究主体的认识水平的提高,特别是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环境立法也不例外。由于环境科学研究的相对滞后,从而使得环境立法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因此,研究可持续发展与环境立法有助于我国树立正确的环境立法的价值理念,为环境法律理论的发展提供基础性的作用。

(二)实践意义。理论是实践的指导,因此,研究可持续发展与环境立法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首先,研究可持续发展与环境立法有助于完善我国环境法律体系,使环境法成为一个具有正当性、合理性、可信性的法律学科。由于现今对环境的现状的研究的不大深入,使环境立法的很多具体规定都脱离现实而得不到预期所想的应有的效果。因此,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注入是环境法自身建设的基本前提;其次,研究可持续发展与环境立法有助于我国推动改革开放的大业,促使环境与人的和谐发展。环境保护和经济的发展是天然的一对矛盾,如何将这一对矛盾纳入法律的轨道,让法律规范两者之间的关系和寻求两者之间的平衡点,是至关重要的。而可持续发展是目前为止我国探求的最合理的道路,必将进一步推动了我国与世界的接轨;再次,研究可持续发展与环境立法有助于培养公民保护环境的意识。环境科学作为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并不是每一个人都熟悉和了解,这样使公民保护环境的意识淡漠。因此,研究可持续发展与环境立法则会使公民熟悉自己周围的环境,清楚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培养成良好的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三)方法论意义。研究可持续发展和环境立法开启了各大学科之间融合大门,使人们研究路径更加广阔,视野更加开阔,促使人们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可以融会贯通,处理好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 滕藤.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1.

[2] 陈泉生.可持续发展与法律变更[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0.

[3] 吕忠梅.环境法新视野[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0(12).

[4] 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5] 王勇飞.中国法理纵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

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范文5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环境会计 协调运作

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合理地处理好经济效益和环境资源效益的关系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2],环境会计作为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国家处理好经济效益和环境资源效益的关系,同时可持续发展战略也有利于国家对环境会计的研究以及实践性的运用。

一、有关可持续发展及环境会计的概述

(一)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随着人类资源活动的发展,地球环境质量出现严重的下降,人类的可持续性发展成为国家首要的问题。在这种阶段的背景下,一些发达国家开始制定环保法规,针对环境资源浪费和污染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一九八七年,以挪威前首相布伦特兰夫人在“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向联大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1]。她指出将环境的保护措施和人类的发展结合起来,是实现人类在环境与发展思想的重要进程。这一概念很快就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响应。在当今社会上,可持续发展仍旧是各个国家政府努力追求的一种发展理念。

可持续发展重合环境和自然资源的角度看是国家长期发展的战略模式。这一理念的提出,结束了人类长期以来错误的经济环境观念,向人类强调了经济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双向关系[3]。

(二)环境会计的内涵

h境会计又称为绿色会计,它是以环境资产、费用以及效益等会计要素为内容的一门专业性质强的会计[4]。按照《现代会计百科辞典》收录的词条,环境会计是“从社会利益角度计量和报导企业、事业机关等单位的社会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及管理情况的一项管理活动。它旨在指导经济资源作最有效运用及最佳调配,以提高社会整体效益”。其最终目标是控制与协调经济效益和环境资源的关系,达到实现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共同发展,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

在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人类快速发展引发的环境问题引起了社会各层人士的广泛关注,为了实现社会和经济上的可持续发展,以保护环境为基本准则,国家对环境保护支出和赔偿责任也越来越大,而新领域上的环境会计能够向社会提供出其对环境上的支出和收益的反映和控制现象。

二、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会计的双向影响

(一)可持续发展是环境会计的理论基础

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直接决定着环境会计的基本方向、基本原则以及一些理论知识。无论是资源的浪费还是环境的污染都会直接影响到国家可持续性的发展,而环境会计作为一种绿色会计,其在环境核算的运用上可以避免资源的浪费和环境上的污染的现象。相对而言,在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前提下,实施环境会计既有利于国家解决环境污染的问题,同时能够使国家合理安排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运用。环境会计在为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的国家服务的同时又促进了可持续发展战略。

(二)环境会计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社会文化的进步以及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的绿色意识也得到不断的加强,在购买产品时越来越关注绿色环保的标准,所以一个国家为了自身的发展在环境会计上应加强对其的重视程度。在传统的会计制度中,由于缺乏对环境资源成本问题的考虑,从而难以将经济利益和环境保护结合到一起。国家在通过环境会计对保护环境的支出做出的核算,也能够带来高利润的资金,并且有利于增强国家在世界上发达国家的竞争能力。就目前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求看,不仅要考虑到环境资源的问题,还要考虑到其利用成本是否低。在国家内部构建环境会计制度,能够有效的保证国家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三)环境会计引导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对于基于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下提出的环境会计理念来说,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它能够得到生存的目标[5]。一个国家要想得到可持续性的发展,离不开环境会计的引导和扶持。环境会计在对环境成本上的控制也是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道理的重要因素,但由于成本比投入和收益往往难以达到短期内的平衡,成本收益时间越久,对国家造成的经济损失越大。因此,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正确看待环境会计中环境成本的核算,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四)环境会计增强国家可持续发展的竞争能力

在很多方面上,实施环境会计都能够促进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实现目标。首先明确国家在可持续发展中的成本范围和效益规模。由于在以实现自身经济效益达到最优秀的传统发展模式下,将成本和效益作为了唯一目的,从而导致了资源环境流失的问题,在环境会计控制下的成本和效益时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方法和基础要求。其次,环境会计也发挥着对国家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产生的资源成本和环境效益信息的监督作用,有利于社会了解当前环境信息。最后,环境会计能够将国家置于社会公众的监督下进行公平公正的计算其成本和利益,有利于协调国家和国民的关系,帮助国家树立良好的形象。

三、通过环境会计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方法

我国虽然地域广泛,在自然资源上算是一个大国,但由于人口众多,在人均资源拥有量上却是一个贫国。随着世界“可持续发展”的兴起,“环境会计”也相应诞生。于是在完善我国环境会计和绿色审计体系的同时还应实现内部环境审计、政府环境审计以及社会环境审计的共同发展,一个科学性的环境效益审计是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部分。其次,环境会计还应该得到政府的重视。政府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不仅为环境会计的发展打下了稳定的基础,同时也提供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利条件。但光有重视,在实施过程中往往是不能发挥其最大作用的,还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环境会计制度,对环境资源上的核算进行低成本、精准预算等。只有这样才能使国家达到最大化的可持续性发展。

四、总结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会计和环境之间的联系也逐渐加强,用会计知识处理一些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当代甚至未来会计学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因此国家应该在科学发展思想观念的指引下,确保生态环境在经济发展中不受人为的破坏和污染,积极实施环境会计的核算,对国家走上稳定性可持续发展道路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宋云华.论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会计[J].北方经贸,2015,(8):126-127.

[2]陈曦雨,范伟.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会计[J].中外企业家,2014,(35):232-233.

[3]张朝晖.可持续发展下企业环境会计体系构建研究[J].北方经贸,2016,(1):90-91.

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范文6

一、循环经济的内涵及运行原则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指导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建立起一种新型的经济。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使得从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的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从根本上消解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其实质就是循环经济三个原则在农业发展中的运用。第一,“减量化”原则,在农业中的应用就表现为节约的原则。第二,“再利用”原则,在农业中的应用就表现为对农业资源或产品以初始的形式被多次使用。第三,“再循环”原则,在农业中的应用就是要大力发展“白色农业”。“白色农业”的本质就是微生物农业,目前“白色农业”已初步形成微生物饲料、微生物肥料、微生物农药等产业。“白色农业”可以生产出无公害绿色食品和无污染饲料、肥料、农药,是人类取之不尽的资源。

二、我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随着农业的高速增长,农业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我国农业发展仍然走的是以粗放经营为主的发展道路,这导致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一)农业生产面临的水土资源形势十分严峻

我国国土面积约960万k m2,但人均耕地仅为0.llhm2,且近几年耕地的数量和质量呈明显不断下降的趋势。2003年全国耕地净减少254万hm2,耕地面积减少了2%。水资源相对短缺且分布不均,一直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业本身用水量很大,而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挤占水土资源的势头难以逆转,已经明显不足的水土资源还要不断地向非农产业转移,导致水土资源供需矛盾加剧。与此同时,水环境持续恶化。预计2010年全国缺水量将从现在的400 亿m3扩大到1000亿 m3。农业与水土资源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甚至恶化。

(二)水土流失、沙漠化进一步扩大

据有关部门测量,我国目前水土流失面积达367万k m2,占国土总面积的38%,而且每年还在以1万k m2的速度递增,由于水土流失,全国每年表土流失量达50亿吨以上,相当于全国耕地每年剥去1cm厚的肥土层,损失的氮、磷、钾养分,相当于4000多万吨的化肥。目前沙漠化土地则以每年2460 k m2的速度发展,因此而造成的退化达84.188万k m2,耕地退化2. 838万k m2。

(三)农业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一是化肥、农药的使用,对土壤、水、生物、大气及人体健康产生污染危害,并严重污染了农业生态环境;二是农业生产中农膜使用量增加,回收率过低,大量农膜残留于土壤中,给农村带来了“白色污染”。对新疆的调查发现,在被调查的16个县市中,废旧地膜平均残留量为37.8kg/ hm2,其中最严重的地块达268.5 kg/ hm2,由于地膜污染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在1500万元以上;三是畜禽养殖粪便排放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四是西部许多地方工业和乡镇企业布局不合理、设备简陋、技术落后,“三废”排放量呈上升趋势,对环境污染严重。

(四)森林植被遭破坏生态环境更脆弱

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只把森林看作是生产木材的场所,对森林在生态环境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缺乏认识,导致对森林的滥伐和破坏,消耗量大于生长量。再加上毁林种粮,森林火灾所造成的损失,全国每年减少森林资源约1亿m3。草地退化、沙化和碱化面积己达135万k m2,约占草地总面积的1/3。目前已有0.87亿hm2退化,占我国草原总面积的1/5,且每年仍以133万hm2的速度继续退化。森林植被的破坏,引发一定程度的水土流失,使整个农业生态环境日益脆弱。

恶劣的生态环境己成为影响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成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瓶颈”之一,并严重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只有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才能有利于解决目前我国农业发展中诸多问题,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推行循环经济对于实现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我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对策和建议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贯彻科学发展观、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减轻农业资源与环境压力、解决面源污染的一场革命,是我国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因此,必须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一)加大农业循环经济的宣传力度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主要是在农村,农民普遍对农业循环经济不太了解,那更谈不上去实践。只有让农民明白其科学道理和综合经济效益,才能变为自觉行动。这就需要通过各种媒体大力宣传农业循环经济的好处,尤其加强对无公害农产品、有机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宣传力度,逐步公布当前环境污染的状况。让全社会成员了解到环境污染的现状及严重危害,让广大民众真正意识到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使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的生态道德观,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价值观,农业循环经济的理念深入人心。使农民真正认识到农业循环经济是自然经济和传统经济的必然替代,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二)加大政府的投入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对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由于农业生产面临的生态环境比较恶劣,生态环境建设的多数项目在短期内没有直接的利润产出,市场无法有效调控,这就需要政府加大对循环农业的投入。建立循环农业的核算机制,改变过去只重视经济效益、忽视生态环境效益的做法,并纳入统计体系和考核体系。

(三)积极提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科学技术

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现代先进的生产手段装备农业,用先进科学的方法管理农业,是推行农业循环经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一是要加强农业生物资源、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合理开发与保护研究力度,着力解决水土流失、荒漠化防治问题;二是要做好退耕还林还草和植被恢复研究、开发和技术,为改善农业生态提供技术支撑;三是要加强减灾、防灾、病虫害综合防治研究,进一步提高农业防灾抗灾能力;四是推行农业清洁生产,开展农业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和产业化,发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生产为重点,推动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四)树立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理念

为了改变传统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走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国家以及各省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目的是促进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一是各级政府要首先转变发展理念,把推进农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研究制定区域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在政策措施上采取有利于循环农业经济发展的政策取向。二是要加快转变农村经济主体生产经营理念,充分认识到发展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早转变早受益。三是要使农民树立符合循环经济发展的消费观念,通过大力宣传和政策推动,形成农村绿色消费氛围,提倡健康文明、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与消费方式。

(五)建立和健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