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普查工作存在的问题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经济普查工作存在的问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经济普查工作存在的问题

经济普查工作存在的问题范文1

[关键词]县级普查工作 问题 途径探索

我国的政府统计部门具体承担着国家的各种大型普查任务,如人口普查、农业普查、经济普查等。每项普查都是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动员成千上万的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耗费大量的财力和物力。县级普查部门既是本区域普查工作的组织者,又是具体实施者,在普查体系中起着基础性作用。但当前县级普查工作面临着众多问题,如不能很好地解决,必将影响普查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县级普查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经费不足。由于县级统计部门自身的影响和地位,特别是当前我国中西部地区相当数量的县级财政相当困难,普查经费经常是不能按上级普查方案的要求及时足额拨付。以中部地区某县为例,根据上级普查方案要求,为搞好全国第二次经济普查,县财政应拨付普查经费127万元,实际仅拨付40万元。经费不足导致的不良后果主要有三:一是应付了事,该做的工作做不到位甚至不做。二是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的补助得不到落实,严重影响其工作积极性,进而影响到普查进度与数据质量。三是县乡普查机构及普查员的数量和质量会受到影响。

(二)上级帮助解决问题和检查督导不够。县乡普查工作中存在人员少且素质不高、经费紧张、领导重视不够等问题,不少问题统计部门仅靠自身努力是难以解决的。但是如果上级普查机构能常派人到县里检查指导工作,帮助县里协调解决诸如经费不足等实际问题,县里的普查工作就会好做多了。但在实际普查工作中,不要说国家级普查机构的检查指导,既便是省、市下来指导工作的次数也很少。即使是上级普查机构领导来了也是来去匆,很难发现问题,也很少能帮助县里解决问题。

(三)普查汇总数据受干扰严重。一是往年统计数据对普查数据的影响。在普查工作中,往年相关的统计数据对普查汇总数据有着相当大的影响,这是因为各级普查机构常用往年的统计数据对普查汇总数据进行评估和修订。在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中,河北省玉田县各乡镇普遍存在不入户登记、随意编造畜牧业数据的现象,有的虚假程度触目惊心。该县鸦鸿桥镇石家铺村普查登记表显示,调查组抽查的四户分别养牛500头、羊200只、鸡50200只、猪1200头。但调查组实地核查的实际结果是:前三户根本没有牛、羊、鸡,第四户只有猪20多头。调查组抽查的其他各村情况也都存在在严重编造和虚报现象。造成以上问题,虽然有普查操作不规范以及普查人员责任心不强、素质不高等原因,但是最主要的原因是:有关领导和具体负责同志在县里组织的农业普查会议上公开要求普查数据向年报数据靠拢,全县农业普查工作的指导思想存在严重的偏差。

二是上级对普查数据的评估和修改要求。以2000年进行的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为例,河南某县汇总上来的人口性别比严重失调,竟高达160:100。上级普查机构认为不符合实际,要求抓紧核实上报。县乡普查机构核实后性别比依然太高,最后由于上级催得紧、再次核实太费工费时,索性把普查表中部分人员的性别由男性改为了女性,才终使性别比符合上级要求。

(四)普查工作不能完全按照方案进行。从县级普查工作来来说,存在宣传工作不到位、普查员补助不能落实、下乡村督导检查不够,甚至肆意篡改普查数据等问题。从乡镇普查机构来说,不少乡镇存在普查办工作人员不稳定、普查经费无法保证的现象。从基层乡村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来说,存在普查员不能按要求配足、接受培训不够等现象。

(五)统计违法现象大量存在。在基层各种普查工作中,各种统计违法现象大量存在于普查对象和县、乡、村三级普查工作人员中。根据国务院经济普查办公室《关于湖北省汉川市脉旺镇在经济普查中弄虚作假问题的通报》,2004年10月脉旺镇对全镇个体经营户进行清查摸底后,初步汇总营业收入约为8000多万元。该镇有关人员及领导认为这个数据偏小,与脉旺镇的实际情况严重不符。经商议后,明确要求各村按分摊后的指标重新填报《个体经营户经营情况调查表》。一些村(居委会)为了完成镇里分摊的指标任务,不得不虚增个体经营户户数,伪造经济普查表。之后,镇普查办人员两次篡改大量普查表,将营业收入调高。经篡改后,脉旺镇个体经营户的营业收入总额达10.09亿元,是初步汇总数据的十余倍。

二、县级普查机构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权小责大”,县级统计机构疲于应付。不管是农业普查,还是经济普查、人口普查等,都需要动员辖区内各个部门、各个乡镇、各个行业积极参与,普查对象涉及千家万户,都称得上是规模浩大的系统工程。各级普查机构虽均冠本级政府的名义,但很多地方实际是统计局一家独撑。其他职能部门有管钱的、有管人的、有管物的,统计部门只管数字,对其他部门、单位、个人等几乎没有约束力和影响力。 “小小”的统计局肩负着各类普查的重任,又得不到足够的支持和帮助,只能是疲于应付。

2、“只出不进”,各方积极性不高。按照各种普查的方案规定,各级普查经费由本级政府财政负担。对县、乡(镇)政府来说,投入大笔的资金搞普查,产出的只是大量的普查数据,绝对是“一宗只赔不赚的买卖”。 特别是在当前中西部地区多数县级财政相当困难的情况下,各种普查工作“投入巨大”但“收益颇微”,领导做好普查工作的积极性不高、对普查工作的支持力度不够是可想而知的。其对于普查工作实际态度通常是只求能应付交差就行,从而增加了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顺利完成普查工作的难度。因此经常出现大量普查工作落在县、乡两级普查机构工作人员身上,他们没日没夜地加班加点赶进度,但是又得不到应有的补助,不免产生怨言,这对普查工作的进度和数据的质量有一定影响。

3、“囊中羞涩”,缺乏必要的财力支撑。在中西部地区,县级财政入不敷出是常事。以河南省濮阳市为例,2008年全市财政收入347076万元,财政支出却高达762970万元。其所辖各县2008年财政收支状况更是不容乐观:濮阳县收入46359万元,支出147137万元;南乐县收入8912万元,支出67546万元;清丰县收入13744万元,支出78438万元;范县收入11912万元,支出65484万元;台前收入5961万元,支出56025万元。(以上数据引自《濮阳统计年鉴2008》)。各县财政收支全部是处于“入不敷出”的状况,有的支出竟是收入的9.4倍。其实各县财政的这种状况早已持续多年。而该市各个乡镇中除了个别经济相对好些的以外,不少已是“负债累累”,早就“资不抵债”了,只是在勉强维持。在这种情况下,要求县乡两级政府确保足额拨付上级规定的普查经费是很困难的,县里多少还能拨付一些普查经费,在各乡镇根本没有专项普查经费,都是有任务时临时申请。

4、“法令难行”,依法普查意识淡薄。在当前的普查工作中,只强调普查员、普查对象的自觉性是难以确保普查任务按要求完成的。面对在普查对象及县、乡、村各级普查机构及人员中存在的统计违法现象,虽有统计法和普查条例做保障,但要县级普查机构硬起手腕在普查中大搞执法,是很难实行的。究其原因,一是调查对象对统计法制了解少,依法统计观念淡薄;二是统计执法的效果不佳,常因熟人说情或领导打招呼而不了了之;三是个别领导认为统计执法与县里经济发展有矛盾,怕引起好不容易招来的投资商的不满;四是普查数据有时需要下面做调整,不便执法。因此普查工作中,县级普查机构工作人员主动大搞统计执法工作是很少见的。

三、解决县级普查工作中存在问题的途径探讨

1、保证经费,确保专款专用。要干好任何一项工作,没有足够的经费是不可想象的,而县乡财政困难又是许多基层普查机构面对的现实。在那些财政“入不敷出”的县里只靠上级的一纸公文和统计局长在县领导面前诉苦抱怨,是难以保证普查经费足额拨付的。对此上级领导和普查机构必须高度重视,否则基层普查工作出现工作打折扣、搞应付、编造和篡改数据等现象就不可避免。一种方法是使用行政手段,强令县级政府向指定的普查账户上拨出经费,并严格监控其动向。另一种方法是改变由各级财政分级负担普查经费的做法,由中央或省财政统一下拨,严格监控其动向,严防被挪用。

2、加强督导和监督检查。当前的县级普查及统计工作环境和现状,要求必须对其实施有力而有频繁的督导和监督检查。上级领导或检查组“蜻蜓点水”般地来县里走一趟,根本了解不到下面的实际情况,几乎起不到什么作用。为此,在普查工作中有必要由市里向每个县里派出一个由2至3人组成的督导组,由始至终地驻在县里。其任务:一是帮助县普查办解决问题;二是严格要求县普查办按方案进行普查工作;三是及时向上级反映普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于督导组来说,一要做到认真负责,常驻县里;二要熟悉业务,工作经验丰富;三要坚持原则,敢于碰硬。

3、强化普查工作的宣传和执法,形成依法普查、依法统计的社会氛围。在基层,特别是在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基层,人民群众的依法普查、依法统计的意识还很薄弱。主要是因为在乡村统计工作和普查工作中,以完成工作任务为目的,不重视宣传,造成在农村远未形成依法配合统计(普查)工作是公民应尽义务的观念。相反,认为统计工作是“三分统计,七分估计”的观念普遍存在。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宣传普查”这个看似很虚其实很重要的工作,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横幅、标语、宣传画等形式广为宣传,特别重视在农村的宣传。真正做到普查宣传工作无死角,达到普查工作人人皆知、人人支持的目的。

另外为使统计执法在普查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使统计法、普查条例等能够在县乡普查工作中真正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上级普查机构一要切实支持县级普查机构硬起手腕搞执法;二要强化目标责任制,督促县级普查机构进行执法;三要帮助和指导县级普查机构执法,并创造其执法的条件。

经济普查工作存在的问题范文2

一、加强领导,建立机构,保证普查试点工作顺利进行

根据《全国经济普查试点方案》的要求,我们首先于3月26日迅速成立了区经济普查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由区长任组长,主管区长任副组长,各相关部门为成员的普查领导机构,普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并由统计局列出名单从各单位由区长亲自点将抽调了12名文化素质高、有一定业务能力的工作人员为区普查办人员;同时各街乡也相应成立了普查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由行政主要领导任组长,主管领导任副组长,并配备了8——10名工作人员;各社区、行政村则配备了4-5名普查员。

二、全面动员,广泛宣传,全力营造普查试点工作氛围

由于此次普查是一项重大国情国力的调查,将对全区二、三产业的各类单位及个体经营户进行全面调查。这次普查涉及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除农业以外的19个行业门类、90个行业大类、378个行业中类、875个行业小类的所有经济活动。涉及领域是以往历次普查所不可比拟的。因此,我区为了更好地做好经济普查试点工作,于4月1日,在区政府礼堂隆重召开了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试点(吉林)动员大会。各相关部门,各街乡的党政主要领导、主管领导和普查员近500人参加了会议,国务院、省、市经济普查办公室的领导参加了大会,并做了重要讲话。区长吴兰同志做了表态发言。各街乡主要领导与区长签订了目标责任书,立下了军令状,责任书中明确了工作任务、时间、质量以及奖惩等内容,确定行政一把手为经济普查试点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同时又要求各街、乡分别与社区、社区与普查员层层签订了责任书,明确了任务,落实了责任,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向一级负责的责任网络,我区动员大会的召开,拉开了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试点工作的序幕。

为使广大群众积极支持经济普查试点工作,我们采取各种形式进行宣传:首先,制作了普查会标、定做了专门用于宣传的彩色气球,悬挂于区政府楼前楼后,并将用于普查试点工作的车辆,全部喷涂了车体广告;其次,在区内的主要街路、各街、乡、各社区悬挂宣传条幅3000余条,出版报200多块;发出《致全区各业户的一封公开信》一万多封;《致全区各被调查单位的函》4000余件,同时,省普查中心还专门为普查试点制作了宣传板,悬挂于主要街路的路口,市普查办发出了0余封《长春市人民政府致全体市/:请记住我站域名/民的一封公开信》,营造了氛围,使经济普查试点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三、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普查队伍是做好普查工作的前提

选调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是此次经济普查试点工作的主要环节,普查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到普查数据的质量。我区为了保证此次普查试点工作质量,采用抽硬人、硬抽人的办法选调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要求选调的两员必须是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责任心强、工作细致认真、在当地群众中有较高威望的人员,我区这种抽硬人、硬抽人的做法保证了后期数据填报的准确程度和质量。

四、分清地域,制作区图,建立健全普查试点工作网络

按照国家试点方案的要求,我们首先划分普查区和普查小区,划分的原则是以每个街道和乡的行政区域为普查区,我区共有9个街道和1个乡,这样,共划分出10个普查区,普查小区的划分原则是以街(乡)的社区(村委会)为普查小区,共划分出61个普查小区,同时对划分的小区进行编号。在划分普查区、普查小区后,绘制出《试点区区域地图》和《普查小区示意图》。其次是配备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在每个普查区配备1名普查指导员,在每个普查小区配备4名普查员。为了便于工作联系,要求将两员基本情况(包括姓名、单位、住址、联系方式等)上报到区普查办。同时,区普查办还为每个普查区配备一名普查辅导员,即我们常讲的十员大将,经常到各街乡普查区指导、协调、检查普查工作,随时了解全区的普查工作进程,对遇到的困难、问题及时解决,实在解决不了的,随时上报区普查办。我们的工作流程是区经济普查试点领导小组——区普查办——区普查辅导员——普查区普查指导员——普查小区普查员,一级向一级负责,构筑了严密的普查试点机构网络。

五、加大力度,深入社区,认真做好清查摸底

清查摸底是普查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环,这项工作的好与坏,直接影响普查工作质量,决定着普查工作的成与败,因此,我们在这个环节做了大量的工作。

一是根据省普查办公室制定的清查摸底方案,制定了南关区清查摸底实施方案。明确了清查摸底的目的,确定了清查摸底的对象及范围。此次清查摸底是为了搞清我区第二、第三产业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及个体经营业户的基本情况和规模,为下一步工作顺利实施奠定基础。

二是制定清查摸底的表式及调查的内容。普查摸底表的表式主要借助于第二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表编制而成,结合本试点区实际情况,会同省、市、区专家和录入人员、普查人员共同研究制定。其主导思想是:简便、易行、可操作性强,能够较为全面地掌握区域内单位的基本情况。表内设计了八项属性指标,考虑多方面因素,采取每个单位一张表的填报方式,这样不仅能够避免后期录入的串行问题同时也避免了摸底过程中的报表遗失等问题。最后报请省普查办公室审核,省、市几位资深专家经过细致研究,对表式和内容提出了修改意见。4月6日,省、市、区三级普查人员对这两种表式共同进行了研究,最后达成了共识:在充分考虑基层经验和经费、数据录入等因素的基础上,基本采用了区普查办上报的表式及内容。

三是协调工商、税务、民政、编委、财政等部门,获取了所在试点区域内法人及生产经营性产业活动单位、机关、社团等部门提供的相关资料,结合我区原有的基本单位普查名录库,在全区范围内采用“地毯式”清查摸底的方法,逐一清查。做到了不漏登一户。“地毯式”清查方法避免了有经营地点却没有办任何许可的业户的漏登。这种方法,还克服了“条块结合”方法中的一些弊端:如“两层皮”现象,即:市区两级部门都管的单位往往也是容易被忽视的单位,运用“地毯式”清查摸底的方法,避免了这种现象的发生,明确了职责,推进了“在地统计”的发展。在登记的同时,要求填报字迹清晰,认真审核,不出错。对于不配合的个别业户,我们积极宣传经济普查的意义,力争使业户做到配合,对于做不通工作的,我们就协调各级有关职能部门千方百计做业户工作,使其配合;对实在不配合的:由区指导员参与,组成四人小组,共同确认业户的有关数据,并共同签字,即视为该业户的实际数据。以确保此次请查摸底工作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如:大马路鞋城,普查员去了该单位5次,都以种种理由不予填报,该普查区领导小组组长、新春街道办事处行政主任张巍巍同志知道后,马上亲自上门找到鞋成老总,讲明此次普查试点工作的目的和意义后,老总非常爽快地答应帮助我们做业户工作,并由他们负责将填报好的表上报到普查区;好旺角大厦,普查员3次去该单位,都被拒绝门外,最后,该辖区自强街道行政主任李占军同志亲自到该单位进行登记,才填上此表。还有的单位,是通过职能部门做工作,才填报上的,如:永吉街道内的长春市口腔医院,他们在普查员前去登记时,根本不理睬,最后该办事处主抓此次普查试点工作的杨彤副主任,协同当地派出所一同前去才将表填上。也有经过几次登门,都没有登记上的单位:绿苑宾馆、天骄大厦,他们都属于租用部队场所的企业,对普查员自称是部队所属企业,不予填报,最后,由该单位所在辖区领导田主任亲自出面,找到该部队的参谋长,请他帮助协调,才将表填上。当然,还可能遇到其它情况,但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希望大家团结一致,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严谨的工作态度,一定会能做好各种报表的填报工作。

五是编制《清查摸底单位名录册》。清查摸底表全部报上来后,我们立即组织人员对工商部门、税务部门给提供的名录进行核对,发现有漏登的,立即通知该普查区进行核实。漏登的多数是该单位地址填报的不实,到所填报的地址查找,根本无此单位,我们就请各普查区同当地的税务所联系,设法找到此单位,将普查摸底表填上,这样一来就避免一些所谓的“皮包公司”漏掉。最后区普查办立即开始录入“清查摸底调查单位情况表”,并以此生成分社区、街道、乡镇《清查摸底单位名录册》和综合表,作为普查试点培训、普查表的发放、普查登记的依据。

通过清查摸底全区总户数为18779户(含摊位数),法人单位户数为2357户,产业活动单位635户,个体业户15787户。工商局提供数据全区总数为17887户(含摊位数),税务局提供数据全区总数为9163户(不含摊位数),扣除摊位数全区户数为11847户。我们认为工商局提供的数大于我们的摸底数是对的,原因是他们的数据是“只生不死”,税务局提供的数小于我们的摸底数也是对的,主要是有为偷漏税而不办照的单位。

从我们的做法上看,我们认为清查摸底至少有以下几个作用:第一使普查员对普查区的边界四至、区域内的单位户数更加清楚;第二为普查办公室安排配备普查员提供第一手材料,使每个普查小区人员的配备更趋合理;第三避免在正式普查登记时出现重登和漏登现象。

我们在进行汇总编制《清查摸底单位名录册》时感觉遇到的问题:(1)主要是由于这次试点时间紧,我们主要以年度更新的101表为依据,普查员在清查过程中(短时间)由于单位法人(负责人)或相关人员不在,一些相关证件看不到,一些单位性质界定不是十分准确,导致在后期的正式入户时反映出来一些问题,如: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户混乱问题,应填法人的填到了个体,应填个体的混到了产业活动单位,当然还存在一些其他问题,如一户多照的填报问题;(2)地毯式清查其优点是十分可取的,但也存在一定问题。在清查过程 中,有个别单位只办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却没有固定的经营场所(所谓的“皮包公司”)被漏登,这样就必须与当地税务机关协调好,以缴税清单上的地址补填这部分单位,因工商部门只生不死,他们的资料采用不多,民政、编委的资料也值得借鉴。(3)对于市场内的业户,由于按摊位登记,当时没有注明本摊位是哪个市场的,结果录入完后,就很难查找它是哪个市场的了(原因是摊位名称相同的太多;即使按地址有的普查小区存在两座市场或两座以上市场),就造成了不知道这个市场有多少摊位数。

六是强化调度,严格要求

经济普查试点在全国是第一次,为保证试点质量,及时总结经验,我们通过召开会议的形式,加强对普查工作的阶段性调度,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4月12日,区经济普查小组召开经济普查试点工作第一次会议,会上向全区提出了:迅速行动,求真务实,上下一致,举全区之力,大干二十天,做好经济普查试点工作的具体要求。4月21日,召开经济普查试点工作第二次会议,进一步提出要采取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的方式,在四月末完成入户登记的阶段性任务。针对各项任务交叉的实际情况,确定了一切工作都要为经济普查试点工作让路的原则,保证了试点工作顺利进行。

六、以人为本,强化培训,打好普查试点工作基础

保证试点工作质量,人的因素是第一位。我区领导高度重视培训工作,普查试点领导小组于4月11、16日连续两次召开关于培训工作的会议。希望各级普查员引起高度重视,培训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经济普查试点工作的质量,也是经济普查试点工作成败的关键。

我区采用了3种培训方法:

一是集中培训;

二是自学与辅导相结合,边实践边学习的互动培训方法;

三是采取2+1的培训方法;

通过层层培训,达到了“一提高、二促进”的预期目标,即提高了普查人员和企业统计人员的业务技能,更促进了宣传工作和普查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七、领导带头,严肃认真,全面做好入户登记

1、各级普查机构高度重视入户登记工作

按照全国经济普查试点工作进度,从23日开始进入普查入户登记阶段。入户登记是将普查表准确发放到被调查单位,取得普查的真实数据,是普查工作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对普查结果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省、市、区三级普查机构对此项工作都高度重视:省经济普查试点领导小组组长、省统计局局长姜国钧同志、省经济普查试点领导小组副组长、省经济普查办公室主任潘振声同志、长春市副市长崔杰同志、长春市统计局局长张威同志,南关区区长吴兰同志等政府领导深入普查登记第一线,进行现场办公。

2、利用清查摸底表作为参考,进行“地毯式”入户登记

在入户登记时,我们利用清查摸底表作为参考,挨家挨户“地毯式”逐一登记。由于在清查摸底时,各单位都曾填报过摸底表,此次登记入户时,大部分单位非常配合,能够将表准确的填报上来,而对于个别业户,则认为前几天刚来过,今天怎么又来了?非常不配合。对于这样的单位我们各街乡党政一把手,就亲自上门,做思想工作,直至将表填报上为止。

3、采用面对面询问式登记、“一带一”入户登记和在+1培训时,将表直接发到业户手中,一边培训一边登记的方法

在本次入户登记时,对于个体业户和小规模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由普查员入户,与业户面对面询问后直接填报;对于限额以上的法人、产业活动单位,普查员在填报时有难度的,则采用“一带一”的登记方法,即:由市局各专业处的处长带一名从税务学院选派的大学生,每人包保一个普查小区,和普查员一起进行入户登记;而对于参加+1培训的单位,将登记表直接发放到这部分企业会计、统计人员手中,使他们一边学一边直接填报。三种登记方法,不但保证工作进度,更保证了质量。

4、制定例会制度,及时解决处理入户登记工作中发现的问题。

自清查摸底工作正式开始,我区就制定了例会制度。要求各街乡每天下午4点向区普查办以电话形式上报所登记户数,普查办将报上来的数随时填到普查进度板,而普查辅导员则每晚5点准时回到普查办,将一天的工作进展、在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汇报,以便普查办安排、部署第二天的工作。在此期间,省、市、区三级普查人员每晚都在区普查办公室对当天入户登记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研究,直至达成最后共识。

5、在登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

一是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拒报和不配合的现象:这类问题主要表现在个别中、省、市直单位,还有一部分法人企业、产业活动单位配合不够好,虽然我们也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市、区两级政府分别发了信、函,普查员多次耐心细致的走访,但是这些单位仍然不予配合,有的部门甚至把我们的普查员推出门外。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省女犯监狱等,我们省、市、区三级普查人员亲自去登记,他们的态度仍然很冷漠,连大门都没让我们进,最后由市统计局领导出面,通过协调该单位的主管局,才将普查表填报上来。

二是基层普查人员业务水平相对不高,导致了报表数据质量不高:这次试点工作,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四个专业普查同时进行,可以说技术水平要求相当高,就连专业统计工作者都感到有一定难度,而我们的普查员都是来自各个社区的社区主任和办事处的干部,在仅仅接受了几次培训,就冲在了普查的第一线,应该说在很大程度上,确实难为了普查员,尤其是针对一些工业、建筑业、房地产业的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没干过具体专业统计的人员是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掌握其技术要领的,因此,我们则采取“一带一”的方法(就是由一名社区普查员带一名搞专业的专家),直接深入到调查小区的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逐一登记指导。

三是个体业户瞒报倾向严重:自4月23日以来,我们本着先易后难的方法已经走完了全部个体户,但营业收入指标存在着严重的瞒报现象,一方面主观上业户是为了自身的利益,(主要是少缴税费和其它不利政策)而瞒报,另一方面客观上我们的普查员业务还不是很精通,导致出现瞒报现象。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则要求继续加大宣传力度,耐心细致地做个体业户的思想工作,采取边实践边培训的方法, 不断加强普查员业务水平,使报表填报准确。在省、市、区三级普查办的共同努力下,到4月30日晚,入户登记工作已经基本结束。全区累计入户登记总户数为:18439户,法人单位:1981户;产业活动单位:685户;个体工商业户为15783户。

八、分级负责,属地把关,严格做好审核验收

对于审核验收工作,我们采取了三审、一把关的工作方法:一是普查小区自审;二是各普查区互审;三是专业人员审;最后由专家把关。

九、科学设计,统一指挥,认真做好数据处理

按照普查试点工作进度,我区5月21日正式开始进入数据录入阶段。5月20日国家统计局计算中心副主任倪志良同志、计算中心张处长、房处长、孙处长、任处长等一行11人带经济普查试点数据录入程序来我区。为了确保经济普查数据处理顺利进行,我区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副区长卢明刚同志亲自与长春市职业技术学院联系(该院被社会各界称为“职业学院的航母”),得到了该院领导的大力支持,认为能够为经济普查试点做点事,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借用了该院信息分院的两间计算机室,同时借用了61名大学生。至此,我区的经济普查试点数据录入工作正式开始。

十、全面收集,整理分析,充分做好资料开发利用

在此次经济普查试点工作中,我区取得了宝贵的普查数据资料,我们充分利用试点的数字资料,进行经济规模,行业结构、劳动力分布等专题分析,为我区制定“十一五”规划和长远规划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并编制出以社区为单位的基本单位名录库,为搞好我区的第三产业统计工作和推进“在地统计”工作奠定基础。目前,我们已经撰写出四篇分析提供给区政府领导(1、南关区国民经济行业分布的特点及发展主导产业的统计分析;2、产业活动单位纳税情况的分析;3、南关区第二产业发展的浅析;4、由经济普查试点资料分析南关区应发展的优势行业);全区及各街道、乡和54个社区7个行政村的名录库已经编写完成,正在印刷中。

十一、对经济普查试点工作的几点体会

1、加强行政领导是本次经济普查试点工作的根本保证。

2、充分发挥政府职能是解决普查工作中具体问题的有效办法。

3、统一领导、分工协作是完成普查工作的一项根本措施。

4“三统一”(即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行动)是普查工作的精髓。

5、“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普查氛围,依法进行普查是顺利进行登记的有利保障。

6、经费的落实是实施普查各项工作的前提。

7、健全的普查指挥网络是完成普查任务最重要的因素。

8、及时接受上级业务部门指导和支持是少走弯路、按时完成普查工作的重要保证。

9、建立责任机制,层层签订责任状,是行之有效的手段。

10、以社区成员为主、配齐配强普查员队伍是完成普查工作的必然选择。

11、划分普查区、普查小区是做好普查工作的重要基础工作。

12、绘制调查小区图及制作好清查摸底底册是入户登记的必要准备。

13、选调胜任工作的普查指导员,是完成普查任务的重要工作。

14、抓好业务培训,建立一支过硬普查队伍是基础条件。

15、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建设好普查队伍的根本条件。

16、坚持2+1的培训是搞好庞大的、复杂的经济普查的需要。

17、认真搞好清查摸底是普查工作的中心环节。

18、研究制定好清查摸底表,编制好摸底综合表是普查工作的关键一环。

19、充分运用“地毯式”清查摸底是推进分行业、分区域、分规模、分性质入户登记和“在地统计”工作的动力。

20、及时研究普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制定统一的解决办法,是按时完成工作的需要。

21、建立一支与省、市各行业统计专家为主的审核队伍是保证普查数据科学准确性的需要。

经济普查工作存在的问题范文3

【关键词】PDA 普查 亮点 问题

经济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它包括以往的工业普查、第三产业普查、基本单位普查,并增加了建筑业普查的内容,覆盖面广,技术要求高,操作难度大。

2013年的第三次经济普查和一、二次经济普查相比,最大的革新就是充分运用了现化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首次由普查员使用移动数据终端设备(以下简称PDA),进行GPS定位后现场入户登记,它的使用被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誉为“中国普查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它将彻底改变普查登记、数据处理等工作阶段的固有模式,但给普查员的选调及培训、数据质量控制、企业统计基础资料规范化建设等环节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笔者结合自身数次普查的工作经历,对PDA在本次普查工作中的应用谈点粗浅的认识。

一、PDA的应用成为经济普查的亮点

利用PDA进行调查,提高了普查的数据质量和效率。首先,使用PDA进行现场调查是集数据采集、录入、审核于一体,与传统普查相比减少了单独的数据录入和审核过程,把复杂漫长的工作变得简单,节省了后期录入工作时间,减少了录入工作量和再生性差错的机率,其次,利用在PDA中形成的单位核查底册,查询更方便、快捷,大大提高了底册核对效率。

利用PDA进行调查,减轻了县级数据录入压力,缩短了数据处理时间。内容较多的普查表用PDA采集后,由于PDA设备强大的表内审核功能和便捷的数据传输能力,省略了县级普查机构以往长时间数据集中审核、编码、录入等环节,大幅提升了普查数据的时效性和使用价值的同时,也大大减轻了基层统计部门的工作压力。

利用PDA进行调查,能够掌握调查单位的空间信息。在普查人员上门后,在PDA上输入行政区划代码,后台系统会将地图底册相应该区域的地图推送到PDA上,然后通过GPS定位,完成将该单位在电子地图上精确定位的工作。普查人员还要现场拍照,把该单位所在的建筑、单位的工商、税务、组织机构代码证这“三证”拍摄电子照片,上传系统。掌握这些空间信息,以确保普查单位底册中的每一个单位都真实存在。

利用PDA进行调查,能够实现资源共享和统计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第一,以PDA普查区划分的电子化管理,不但减少了普查员大规模手工画图的工作量,确保了普查区的无缝对接和单位的不重不漏,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为今后的各类普查和调查奠定基础,共享普查区划分的成果,避免重复劳动和无效作业;第二,PDA的定位功能有助于快速确定调查对象的空间位置,精确确定经纬度,可以为事后单位核查和统计地理信息建设提供基础地理数据;第三,采用PDA采集数据,有利于普查数据与地理信息系统的结合,使普查数据信息实现地图化,不仅拓宽了普查资料开发利用的途径,而且为普查资料开发利用的模式转换提供了新的空间。

利用PDA进行调查,审核流程更科学。重名重码、法人与产业活动单位的对应关系以及填报数据质量是数据审核的三大内容。在一二经普时,都是在普查登记数据上报后同时审核,大量时间花在重名重码审核和单位剔重工作上,导致普查公报数据不能很快确定。而且重名重码问题不解决,由专业从总量上审核数量指标也是不合逻辑的。现在的方式是在单位清查阶段解决第一、二个审核问题,在普查登记阶段解决第三个审核问题,流程更合理,工作重点更明确。

二、PDA在经济普查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普查人员选调难。三经普对普查工作人员素质要求高,由于PDA设备的引入是统计各类调查中史无前例的,调查过程集拍照、GPS定位、文字和数据输入、数据的审核、修改、导出等功能于一体,这就要求PDA操作人员不但要熟悉信息技术和电脑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经济、会计和统计知识,加上PDA采集设备存在屏幕小、按键小的问题,对普查员的年纪提出了年轻化的要求。无论哪一方面的缺失,都会影响到普查数据的进度和质量。再加上普查员工作待遇不高、时间紧、普查对象配合程度逐年下降等因素,可以说是一项付出与收获不对等,需要具有奉献精神的人才能够承担的艰巨工作,而根据历次各类大型普查经验,普查员的聘用是每次普查的难点所在。

培训难度大大增加。历次普查的普查员培训,仅仅停留在普查技巧、报表填报、指标业务等方面,而三经普的普查员培训在以往的基础上增加了PDA操作流程、计算机的数据审核和修改、数据传输等内容,因此针对PDA手持设备操作新特点,如何培训一支高素质的普查员队伍来保障电子化采集工作的顺利开展,是各级普查机构所面临的新问题,也是首先考虑的问题。无论是培训时间、培训方式、培训内容上,相对于以往普查,需要有更完善更科学的培训、考核人员的体系,以及投入更多的培训时间来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普查员队伍。普查员的培训是本次普查的另一个难点。

调查环境要求高。利用PDA设备调查,首先需要对调查对象进行三证拍照和定位,其次现场利用财务、统计等相关资料采集和填报普查表。要顺利完成这一系列的程序,离不开调查对象的密切配合。由于涉及到经济指标,一些单位可能会比较敏感,因此容易产生抵触情绪,不利于登记工作。另外,调查对象的证件存放情况、内部核算资料的完整准确程度等,都直接左右着普查的效率和质量。特别是财务与经营地分离的单位,营业收入、税金和支出等财务数据不容易当场取得,对三无企业(无执照、无资金、无场地)如何进行定位采集等问题,都将是基层普查所面临的现实困难和问题。

软件和制度更新频繁,让基层无所适从。在普查过程中,数据采集软件、普查制度包更新频繁、更新事项多、操作复杂。更新时又因新旧程序和制度包兼容性问题,或是普查员在更新操作中的失误,容易导致数据丢失。让基层普查机构和普查员无所适从,很闹心。不少乡镇普查员担心操作失误而丢失数据,经常要跑到县经普办找人维护更新,既浪费人力财力,又耽搁普查时间,影响普查进展。

查漏补缺工作量和系统性风险难以把控。PDA引入普查,一个重要的好处是提高普查的效率,但随之产生了风险。第一,由于PDA设置了按普查区和地址查看单位核查底册的功能,个别普查员误认为核查内容以本普查区显示的底册单位为准,只对底册上能找到的单位进行调查,没有的单位就不填报了,而底册上的单位基本上是以登记注册地为准。这样势必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单位的漏登,无形当中增加了查漏补缺工作的难度;第二,以部门数据和名录库信息为基础的核查底册,为普查员伪造普查数据提供了便利;第三,使用PDA调查使普查员过多依赖机器审核,只要审核通过,往往不会做另外审核,与传统纸质调查经历各级多次审核相比,存在明显影响数据质量的漏洞和隐患;第四,统计分组的主要属性填报质量难以掌控。如行业代码、登记注册类型等重要统计分组指标不仅有很强的专业性,而且还要有高度的规范性,由普查人员直接填写并编码质量难以掌控,且事后核实的工作量很大,存在较大的质量风险。

经济普查工作存在的问题范文4

主题词: 做好 经济普查 思考

全国经济普查每五年进行一次,逢三、八的年份实施。自2008年第二次经济普查以来,我市社会经济状况发生了较大变化,为做好2013年第三次全市经济普查,对于我市科学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一步提升经济实力和竞争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第三次经济普查的基本要求和内容

国务院决定开展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是为了摸清我国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及布局,了解产业组织、产业技术的现状以及各生产要素的构成,查实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小微企业的发展状况摸清各类单位的基本情况;摸清各类单位的基本情况,更新建立覆盖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基本单位名录库、基础信息数据库和统计电子地理信息系统;通过普查,进一步夯实统计基础,健全统计工作的部门协调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为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这次普查的对象是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生产经营户。普查内容为单位基本属性、从业人员、财务状况、生产经营情况、生产能力、能源消耗、科技活动情况等。普查标准时点为2013年12月31日,时期资料为2013年度。

二、经济普查存在的主要问题

前两次经济普查取得了良好的成果。一是为基本单位名录库建设管理提供了基础;二是为国民经济核算提供了详实的基础资料;三是为修订历史数据,为制定“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提供了参考依据;四是锻炼了普查队伍。但在开展普查工作中也凸显出一些问题,主要存在着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组织协调难。前两次普查少数部门和单位重视程度不够,参与、配合程度较低,未有效形成“政府领导、统计牵头、部门配合、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普查工作格局。

(二)经费落实难。《全国经济普查条例》明确规定了普查经费筹措原则,国务院、省政府文件在普查的经费保障方面也提出要求,但在具体实践中,各级重视程度不尽相同,经费足额落实依然存在一定困难。

(三)“两员”选调难。第三次经济普查采用PDA操作,对普查员的选聘提出高要求,由于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留守人员文化水平低;农村基层干部和乡镇干部力量不足;经费保障乏力,“两员”待遇低,不愿参与普查工作的现象突出。在“两员”培训方面,由于经济普查表种多、指标复杂、表间关联多、逻辑审核强,就是一般专业人员也难以掌握,何况基层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

(四)入户登记难。调查对象配合下降。一方面,入户调查难。一是建筑物内单位办公和人居混杂,不挂牌的经营单位入户难;二是注册地与经营地不一致的单位入户难;三是无经营场所的单位入户难;还有普查员入户调查时,门卫等人员以不知情或单位负责人不在为由拒绝入户调查等。另一方面,调查对象配合程度下降。特别是一些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统计法制观念谈薄,不愿如实申报普查登记信息,拒报、漏报、瞒报的现象突出。

(五)数据审核难。经济普查的表种多、内容杂、指标繁、要求高、难度大,特别是表内、表间的平衡关系和逻辑关系的审查,普查数据与部门数据的对应衔接,登记数据与实际状况的误差修正等等,技术性要求高、工作量大。加上数据处理程序、审核程序随时更新,新的“差错”不断涌现,这些都给数据审核增加了相当难度。

三、对做好我市第三次经济普查的几点建议

经济普查是一项全局性工作,需要许多相关管理部门的参与、支持和配合。要从更加有利于开展普查工作的高度,要求各级各部门树立一盘棋思想,切实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加强,确保全市第三次经济普查有序推进。

(一)机构组建到位。各级都要成立相应的普查领导小组和办公室,负责普查工作的具体实施。同时要夯实普查工作基础,明确责任,普查人员要做到行业分工、专业到位、责任到人。对于普查对象可以分条、分块,专人专管,使其形成既是块,又是条,条块结合不重不漏。

(二)选聘人员要精。在开展普查工作前,必须把选配人员跟普查工作结合起来,用普查工作的内容和要求来衡量被选配人员的基础条件和综合能力。让一些工作能力强、知识面广、社会经验丰富的人员参与到普查工作行列。经普办可以采取“抽硬人、硬抽人”的行政办法就地加以解决;村、居普查区可以采取选聘的办法,从社会上临时招聘一些熟悉会计、统计或有经济工作经验的专业人员。

(三)确保经费到位。普查经费是普查工作的基本保障。要按照国务院、省政府关于做好第三次经济普查工作的通知要求,结合安康市普查工作的实际,合理安排普查经费,确保及时到位。同时要认真做好普查设备物资的预算工作,落实好选聘的普查人员的报酬。切实加强普查经费的使用管理,做到资金统一管理、专款专用,发挥出最大效益。

(四)培训落实到位。从以往各项工作中得出,业务培训是否到位是直接关系到普查数据结果成败的关键。经济普查是一项业务性强、操作性难的社会调查,广大调查员知识能力和业务水平又参差不齐,因此在培训过程中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清指标含义,数据的来源,要以经济普查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为案例,只有这样实实在在的讲,广大普查员才能接受和掌握。同时,业务培训的对象都是各地的骨干,很多是镇村干部和企业财务人员,他们在当地基础好,群众威信高,因此培训过程也是一次很好的统计法制宣传过程,可以引用历次普查的感人事迹和典型事例进行宣传,正面引导广大调查对象做好普查报表的填报工作,营造如实提供普查资料的良好氛围。

经济普查工作存在的问题范文5

一、认清形势,找出问题,进一步增强做好经济普查工作的自觉性

全县第一次经济普查工作会议以来,各级各部门按照县委、县政府和统计部门的安排部署,强化组织领导,精心设计方案,广泛宣传动员,密切协作配合,经济普查的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在具体工作中,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听取汇报,做出批示,给予支持,提出要求,有力地推动了普查工作的开展。各乡镇把经济普查工作当作一件大事来抓,落实了机构、人员、经费和办公条件,主要领导及时听取工作汇报,研究部署具体工作措施,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保证了普查工作的顺利进行。各级统计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服务水平和工作质量有了较大提高,研究制定了科学合理的经济普查方案和实施细则,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完善工作方法,提高数据质量,通过多层次、全方位的宣传教育和培训,营造了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帮助经济普查工作的浓厚氛围。广大普查工作人员也紧紧围绕第一次经济普查的要求和部署,奋力开拓,扎实工作,出色地完成了前期的清查摸底工作,为全县经济普查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是对普要性认识上的不足。个别乡镇的主要领导对经济普查工作认识不到位,分管领导对普查工作不了解、不过问,对统计工作的指导不深入、不细致,组织协调不利,工作有布置无检查,普查工作仅仅是统计办的几个人单兵作战,严重影响了全县普查工作的进度。二是对普查工作复杂性认识不足。这次经济普查涉及工业、建筑业、贸易业、运输邮电、服务业等18个国民经济行业门类,不仅要调查各类单位和个体经营户的从业人员、财务收支、资产状况等基本情况,还要调查它们的生产经营、能源消耗、税金和效益等经济技术指标,在市场主体多元化的新形势下,普查对象出于自身利益考虑,配合程度下降,虚报、瞒报统计数据的问题时有发生,给普查工作带来了新的难题。三是对普查工作艰巨性认识不足。这次经济普查范围为全县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法人单位及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是迄今所有大型普查中涉及行业最多、调查范围最广的普查,组织协调难度特别大,各项工作都离不开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参与、支持和配合。但是,个别单位领导对被抽调人员的工作不支持,不能保证专职专用,在工资待遇上也有厚此薄彼的现象,一定程度上挫伤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为此,希望各乡镇、各单位的领导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认真总结前段工作,及时制定改进方案,精心组织,科学安排,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和高效率地完成经济普查工作。

二、突出重点,明确任务,扎扎实实做好经济普查的各项工作

这次经济普查的标准时点为年12月31日,现在进入普查登记的关键时期,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尽快落实人员、落实资金、落实责任,精心组织,强化措施,切实把当前的普查登记工作搞好。

一要努力提高普查队伍业务水平。业务培训是经济普查工作的重要环节,培训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普查的数据质量。各乡镇、各部门一定要对经济普查培训工作高度重视,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方案,并及时上报县普查办公室,尤其是各乡镇要抓紧时间落实经费,搞好基层普查人员的培训,决不准再出现因经费不到位而影响培训工作,也不能以经费短缺为借口,影响了普查员正常的办公和生活。分管领导要负起责来,亲自靠上抓培训工作,科学安排培训内容,尽快提高普查人员的业务水平,让他们熟练掌握应有的知识和技能,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以保证普查登记工作的顺利完成。对人员培训方面不能走过场,不仅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要明白如何填报普查表,而且被普查对象也要清楚如何填报普查表,要通过认真学习,弄清指标含义,掌握填表方法,按照经济普查的登记要求,认真细致,一丝不苟地完成任务。这就要求各乡镇确保普查经费到位,加强对普查人员的管理,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以确保普查人员培训质量。

二要切实保障经济普查数据质量。普查的最终目的是取得准确、可靠的数据资料。如果普查数据搞不准,整个普查工作将功亏一篑。从前期的清查摸底情况看,一方面,大多数中小企业统计台帐不健全,给核对普查数据填报的真实性造成困难;另一方面,私营企业和个体经营户的瞒报、拒报现象比较普遍,使普查源头数据得不到可靠保证,给提高普查数据质量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为此,各乡镇、各部门要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把搞实普查数据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建立和完善普查工作全过程的质量保证体系,扎实做好方案设计、人员培训、调查登记、收表审表、数据录入、数据处理、质量验收、开发应用等各个阶段、各个环节的工作,采取有效的数据质量控制措施,确保普查资料真实可靠。在具体工作中,要针对入户难、调查配合难等影响普查质量的突出问题,认真研究解决办法,充分发挥普查机构、统计部门依法独立行使普查资料的搜集权、审定权和报告权,保证及时、准确、全面地上报普查数据,

三要坚持严格执法、依法普查。9月13日,国家、省、市召开了贯彻落实《全国经济普查条例》电视电话会议,副总理作了重要讲话,为我们开展工作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障。我们要认真贯彻好会议精神,加大宣传《全国经济普查条例》等统计法律、法规的力度,提高全社会依法普查的意识。对违反普查有关规定的单位和个人,要予以批评教育,情节严重者,依法进行处理。对虚报、瞒报、迟报、拒报普查资料的单位和个人,依照《统计法》和《全国经济普查条例》予以处罚。同时,各级普查机构及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统计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认真履行保密职责,对普查中知悉的国家机密和被调查者商业秘密严格保密。有关部门对普查取得的单位和个人资料,也不能作为收费、纳税和罚款等执法活动的依据,保证他们如实提供资料和数据。

三、强化领导,落实责任,确保普查工作的顺利开展

年终岁尾,工作头绪比较多,工作任务也都比较重,各级、各部门领导要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将经济普查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按照“统一领导、分工协作、分级负责、共同参与”的要求,精心组织,妥善安排,共同做好经济普查的各项工作。

一要强化组织领导。各乡镇政府的主要领导是各乡镇的普查领导小组第一负责人,分管乡镇长是普查办主任,在普查登记期间,领导小组组长要切实负起领导责任,经常听取情况汇报,及时研究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积极准备好普查所需要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分管乡镇长要靠上去,解决登记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及时调度工作进度;人员较少的乡镇要统筹安排,该调人的调人,不能调人的要抓紧从其他部门借调。对普查工作要实行责任追究,哪个乡镇出现问题,就追究哪个乡镇领导的责任,哪个单位出现问题,就拿哪个单位领导是问。

二要加强宣传发动。各乡镇、各部门要大力开展普查的宣传动员工作,让使广大干部群众认识和了解这次经济普查,全社会都参与到这次经济普查中来。在普查登记期间,报纸、电台、电视台要拿出黄金时段播放经济普查公益广告,并进行专题报道,使这项工作能够深入人心。要利用户外广告牌、宣传画、宣传栏、宣传车等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思想动员和组织动员。在宣传中,要讲清楚经济普查的对象、内容、要求和意义,对私营企业和个体经营户存在的疑虑,经贸、工商、税务等部门要做深入细致的工作,搞好解惑释疑,打消思想顾虑,突出解决“入户难、配合难”的问题。对违反统计法和国家普查方案有关规定的,要公开曝光,进行必要的舆论监督,为经济普查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经济普查工作存在的问题范文6

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的调查对象主要涉及我区境内从事第二、三产业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即在我区17个乡镇、2个街道办事处,230个普查区内的3000多个法人和产业活动单位,2万户左右的个体经营户。

遵照省、市经普办的统一部署,我区整个普查拟分为三个阶段进行:一是准备阶段(20*年12月31日前)。二是普查登记及数据处理阶段(2009年1月—9月)。三是数据、资料开发和总结表彰阶段(2009年10月—2010年)。

前段,我区经普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市经普办的精心指导下,各项工作正按预期目标整体推进,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现汇报如下: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努力夯实各项基础

1.研究部署,组建机构。国务院和省、市政府《关于认真做好第二次经济普查工作的通知》下发后,我区区委、区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第二次经济普查工作。区政府于20*年3月19日下发了相应文件,成立了以区委常委、副区长郭薪同志为组长,政府办、发改局、人事局、统计局等14个区直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经普领导小组,并设立了相应的办公室。在普查办组建了综合协调、业务指导、后勤服务和数据处理4个工作组,承担全区经济普查的各项具体组织实施工作。全区17个乡镇和2个街道办事处也都在3月底前,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并明确了专人负责普查日常工作。到目前为止,全区20个普查办公室都做到了“五专”,专人、专室、专机、专职、专项(列为政府专项工作)。

2.编制预算,提供保障。按照全市的统一布置,我区经济普查前期各项准备工作紧张有序、全面推进。一是积极筹措普查经费。年初我区从实际需要出发,编制了普查经费预算,经区财政局审定,区人大常委会第2次会议批准将当年所需经费纳入了区本级20*年度财政预算。各乡镇在年初时,也将经普经费列入了乡本级的财政预算之中;二是购置了办公设施。区经普办新购了一台IBP服务器,6台电脑、一台打印机、一个专门文件柜和20余张办公桌椅。各乡镇普查办也全部落实了电脑、打印机、传真机和办公室桌等必备的办公设施。三是制订了工作规划。各级经普办根据各阶段的工作内容和要求,将任务进一步细化,制订了相应的工作规划,为有序推进提供了保障。

3.宣传发动,营造氛围。一是建立了宣传网站。利用现代统计网络开辟了经济普查宣传网站,相继经普信息60多条,为加强信息交流,及时了解国家对经济普查的有关政策,进行业务解难答疑发挥了积极作用。还在省、市统计信息网上了我区经普信息10余条。二是走上街头宣传。今年10月份以来,各级普查机构和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一起走上街头,大力宣传第二次经济普查。在市区、乡镇繁华街头设立了经济普查咨询台,制作宣传牌,悬挂横幅标语、粘贴宣传海报和大字报,向市民开展了经济普查的目的、意义、内容和政策的宣传。据初步统计,10月以来全区共悬挂了200余条横幅标语,粘贴宣传标语2000余幅。三是利用媒体宣传。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多次报道了经济普查的有关进展,扩大了经普的社会影响。特别是自10月份以来,区经普办积极与区委宣传部联系,在郴州电视台播出的《苏仙新闻》栏中打出第二次经济普查的广告。四是寄发《致全区

调查户的一封信》。我区自9月份试点工作开展以来,相继向全区的调查户寄发了《致全区调查户的一封信》1.1万封,为使广大调查户了解第二次经济普查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选聘“二员”,强化培训。一是认真抓好“二员”的选调。区经普办严格抓好各乡镇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的选聘。按照责任心强、业务熟悉的标准,区、乡镇、村三级层层把关,将那些素质较好、在群众中威信较高、组织能力较强的同志选入了普查队伍。二是在10月16日,动员大会结束后,区普查办组织各乡镇、街道分管经济普查工作的领导、统计员,省、市驻区部分单位的统计员共计150余人进行了普查业务知识培训。10月25日前,全区各乡镇、街道又完成了对村(居)委会的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的业务培训工作。通过笔试和面试,所有人员均达到合格成绩,现已全面持证上岗。

(二)立足实际,突出重点,强力推进各项工作

针对苏仙区为市本级区,城区范围广,经济成份复杂,人口流动性强的特点,我们重点落实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因地制宜,精心划分小区界限。划分普查区和绘制普查地图,是经济普查的重要工作环节,是整个普查工作的组成部分,也是各级经普机构指导工作、检查质量和验收的重要依据,对防止普查对象不重不漏,确保普查数据质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此我区各乡镇(街道)积极的开展了此项工作,于10月20日之前全部完成了普查区的划分和普查地图的绘制工作,并将普查地图上交到了区经普办。针对苏仙和北湖两区普查区的划界问题,我区又多次与北湖区经普查办协调,通过共同协商,基本解决了划界问题,为胜利完成第二次经济普查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2.认真试点,不断摸索普查经验。根据普查方案要求,9月份,区经普办与白露塘镇经普办进行了经济普查试点工作。经过区、镇普查办的共同努力,全面开展了组建机构、选聘人员、业务培训、上门登记、资料整理归档、信息等各阶段工作,历时3天,如期完成了各项工作,为顺利组织实施全区经济普查工作积累了经验。

3.“地毯式”搜索,扎实开展清查摸底。“地毯式”搜索是确保普查对象不重不漏的重要手段。自清查摸底工作开展以来,我们采取了“地毯式”地搜索方式,核实普查对象。一是区经普办向各乡镇(街道)下发了基本单位底册,让各乡镇(街道)按图索骥开展清查工作。二是要求各乡镇把清查数据与第一次经济普查数据进行反复比对,查找单位减少(增加)的原因。三是实地走访反复排查。在各乡镇(街道)实地走访调查的基础上,11月1日到11月10日,区统计局所有人员会同19个乡镇(街道)的190名干部分成四个组,对各自负责的乡镇(街道)进行了一次拉网式的入户走访工作,特别重点走访了容易忽视的出租房、宾馆、写字楼、车辆出租等场所。通过以上方式基本摸清了我区普查对象情况,现阶段各乡镇(街道)正在进行汇总评估。

(三)建立制度,明确职责,全面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针对苏仙区为市本级区,城区范围广,经济成份复杂,人口流动性强的特点,我们重点落实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建立健全例会制。即每半个月组织召开一次例会。由区委常委、副区长郭薪同志主持召开工作例会,参加会议的人员包括区第二次经济普查领导小组成员和部分在普查工作做得较好的和较差的乡镇(街道)的主要领导。会议内容主要是各单位汇报工作进度,介绍经验并提出问题,讨论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建立了较完善的联动机制。

2.建立健全督查督办制度。一是由区委督查室、区政府督查

室、区纪委行政效能监察室、区统计局等单位派人组成督查组,从20*年10月起到2009年3月止,每月对各乡镇(街道)和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进行一次督查。督查内容包括各乡镇、街道的经普工作进展情况和各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履职情况,并将督查结果通报全区。二是由区政府督查室向各乡镇、街道发放《第二次经济普查督办卡》。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以及在督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督办。要求责任单位收到督办卡后,在规定时限内办结,对逾期办结的予以通报,逾期不办理的,由区纪委行政效能监察室发出监察通知书,限期整改。三是由区委常委、副区长、区第二次经济普查领导小组组长郭薪同志向全区的乡镇(街道)一把手寄发《关于认真履行第二次经济普查工作职责》的信函。要求乡镇(街道)一把手,一是要积极参与经济普查的协调和组织工作;二是要加强物资保障方面的协调工作;三是要认真配合做好能源消耗普查相关工作;四是要加强宣传,为第二次经济普查营造良好氛围。

3.建立健全回访制度。即是由区经济普查办公室和各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对已经督查的乡镇、街道进行回访。其目的一是核实其提供数字的真实性;二是进一步了解各乡镇、街道的意见、建议和要求。采取的主要方式包括电话询问、上门走访、座谈会和调查问卷等。

4.建立健全问责制度。在全区形成“一把手抓、抓一把手”的格局。区领导抓乡镇(街道)一把手,乡镇(街道)一把手抓村(社区)主任。对于不作为、缓作为、乱作为的行为由区纪委纠风室、行政效能监察室对其进行行政问责,由此在全区全面形成了行政首长问责制度,确保第二次经济普查的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二、我区第二次经济普查工作的几个特点

(一)行动早。一是文件下发早,我区于3月19日下发了《关于认真做好第二次经济普查工作的通知》,是全市较早发文的县(市、区)。二是试点工作开展早。市经普办在北湖区的试点工作还没完全结束,我区就在白露塘镇开展了试点工作,是全市各县(市、区)中较早行动的。三是动员大会开得早。全市经济普查动员会于10月15日召开,我区动员大会于10月16日召开,是全市第一个召开动员大会的县(市、区)。

(二)基础实。一是明确职责。5月份,区委常委、副区长郭薪同志在第二次经济普查工作全国电视电话上认真布置我区第二次经济普查工作。明确了各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及各乡镇(街道)的职责。二是认真执行经普工作报告制度。每月按要求按时向市经普办报告工作动态,及时反映我区工作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为市经普办指导和推进我区经普工作提供了信息支持。三是层层签订了普查责任状。区经普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各乡镇、街道向区政府签订了普查责任状;各村(居委会)向乡镇、街道签订了普查责任状。

(三)效果好。一是到目前为止全区共有12个乡镇(街道)完成了清查摸底工作,其中有5个乡镇已经把清查摸底表和评估报告上交到了区经普办。还有7个乡镇(街道)已经完成总工作量的90%,即入户登记工作基本结束,正在进行汇总评估。经过区经普办对交上来的报表验收情况来看,合格率达到90%以上。二是市经普办10月份,对我区工作进行了调研,对我区经普的开展情况相当满意。三是区民调中心还针对我区经普宣传效果情况进行了电话随机调查,全区居民对经普工作的了解率也达到80%以上。

三、我区开展第二次经济普查工作以来的几点感受

(一)领导重视是关键。这次经济普查工作涉及范围广,工作任务重,时间相当紧,要完成这项工作,离不开各级领导的

重视和支持。区长陈湘安同志在全区财政比较困难的情况下,为经济普查工作增拨了15万元经费,使全年经普经费达25万元以上,并在5月12日和9月25日两次区政府常务会议上强调:不重视经济普查的领导不是好领导,不了解经济普查内容的领导是不称职的领导。

(二)宣传发动是前提。通过试点工作的经验表明,只有通过多种方式开展经济普查的宣传工作,使经普工作深入人心,才能提高普查对象的配合程度,节省普查员的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悬挂横幅、出墙报、张贴和寄发一封信等形式是取得较好的宣传效果的有效手段。相反,如果宣传工作不到位,普查对象不清楚经济普查这回事,普查员的工作效率就明显较低。

(三)部门配合是保障。在试点及清查摸底的过程中我们深深体会到,在普查中,如果能取得部门的支持与配合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试点工作中由于得到了区国税局、地税局、工商局的支持,让我们轻易地了解到市场内各门面(摊位)的分布情况以及各门店(摊位)号码、业主姓名、联系电话、工商登记号、经营种类、单位性质、经营面积等基本情况,方便了我们工作的开展。在上门登记的过程中由熟悉区域情况的居委会工作人员担任向导员和宣传员,更使我们的上门登记工作轻松自如。

(四)培训到位是基础。加强对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的业务培训,使他们充分掌握普查知识是保障普查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只有通过到位的培训工作才能使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熟悉业务知识,掌握询问技巧,在单位清查和普查时驾轻就熟,有条不紊,有效的保障普查工作顺利进行和普查数据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四、存在的几点问题和下段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