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媒的缺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众传媒的缺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众传媒的缺点

大众传媒的缺点范文1

[论文摘要]媒体批评是大众传媒和文学批评相结合的产物。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学批评形态,媒体批评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我们必须加强对媒体批评的建设,以促使它在今后更健康地发展。

媒体批评指发表在大众传媒上的,并且从大众的角度考察文艺现象,以当下的作家作品为主要批评对象的文学批评。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大众传媒的繁荣发展,中国媒体批评蓬勃兴起。在传媒与大众的共同策划下,中国的文学批评进入了一个众声喧哗的时代,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热潮,一个个专业化或非专业化的批评话题进入大众视野,评论文章层出不穷,争鸣之声此伏彼起。如今,不少报刊都开设有媒体批评的栏目,如《文学报》的“新阅读”、“新书坊”,《南方周末》的“每月新作观止”,《中国青年报》的“新书报道”、“新作快说”等等。而互联网更像巴赫金所说的“狂欢广场”,其开放性和民主性使大众有了充分的“话语权”。在网络上,我们就经常看到网民对当下的各种文学现象展开热烈的交流。媒体批评借助大众传媒的广泛性、时效性和现代时尚的观念迅速向受众传播,对受众影响极大,几乎占据了文学批评的主流地位,成为不可忽视的文化现象。

媒体批评是大众传媒和文学批评相结合的产物,只要有大众传媒存在,就会有媒体批评的存在空间和存在意义。而且随着大众传媒的日益兴盛,媒体批评还有不断拓展的可能。正如本雅明所说的:“随着新闻出版业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读者——起初只是偶然为之——加入了写作者的行列……这样,作者和读者之间的区别就变得模糊不清了……读者随时都可能成为作者……从事文学的基础不再是专业化的培训,而是综合技术的培训,这样,文学就成了公共财富。”对文学批评来说,同样也是如此。所以,媒体批评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媒体批评还不够成熟,存在不少缺点和不足,如批评话题的错位、批评方式的二元对立、批评的短期性和短视性、批评的媚俗化倾向等等。我们必须加强对媒体批评的建设,以促使它在今后更健康地发展。具体说来,我们应在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一、媒体批评自身应加强规范意识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给媒体批评的兴盛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我们也应看到,现在我们的市场经济还不够完善,还存在不健全的地方,这给文学批评转型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因此,媒体批评要有序、合理地发展,就必须加强自身的规范意识。

第一,媒体批评应规范批评的权利范围。大众传播是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它的内容极为庞杂,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大众传播的内容定位使它在面对作家作品时,往往没有传统文学批评的“规范意识”,而是“很自然”地溢出文学批评的正常轨道。如今,“媒体批评是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这造成了批评的无序,这种现状必须改变。我们应明确,作为一种新型的批评形态,媒体批评尽管在批评主体、批评对象和批评接受等方面都与传统批评有很大的差别,但其本质上还是文学批评,因此应遵循文学批评的基本原则。阿伯拉姆在《简明外国文学词典》中将文学批评界定为是给文学作品下定义、分类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的一门学科。由此可见,真正的文学批评,其批评对象应该是文学,批评话题的选择应有文学意义,应以探求文学自身的规律和文学价值为主要动机和目的。也就是说,文学批评的基本权利是在文学领域的范围内对各种文学现象进行评价,而不是对文学以外的人和事品头论足。当然,在文学研究中,也强调“知人论世”,因此对作家的人格讨论是有必要的,但必须为研究作家的作品服务,以有益于文学的发展为目的。总之,媒体批评是关于文学的批评,它不仅要将文学视为批评对象,而且要将文学视为批评的根本。

第二,媒体批评应规范批评的话语方式。大众传媒的宽松氛围以及商业利益的驱使,导致媒体批评常常是“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表现出二极对立的批评方式。对其中的“酷评”,曾有学者戏言“十年寒窗无人问,一席狂言天下闻”。这对作家的发展和文学的发展都极为不利。哈贝马斯在研究沟通理论时曾提出具有普遍有效性的三条原则:(1)真实性,陈述的内容必须是真实的;(2)真诚性,说话者不想有意欺骗听众;(3)正当性,话语必须适合特定语境定的规范。媒体批评作为一种关于文学的话语行为,实际上也是一种信息交流,因此也应当遵循这三条基本的原则。真正的文学批评应做到公正无私,“好处说好,坏处说坏”,而不应以“文学论争”的幌子来掩盖其主观随意性,以致“攻其一点,不及其余”。蒂博代曾指出:“‘争论是文学的灵魂’,‘没有批评的批评,批评本身就会死亡’。当然,争论可以率真、尖锐、激烈,但不能沦为恶意的诬蔑和恣肆的攻击,而是服从理性原则和批评规范的内在制约。真正的批评之所以争论,是因为它有明确的目标感,相信真理是存在的;它为真理而争论。而不是为了争论而争论。”需要指出的是,媒体批评有大量直感式、印象式的批评文字,但这不能成为主观随意性的理由。在我国古代的文学批评中,不少文论、诗文、词话都是批评家对作家作品的直感和印象之谈,但它们往往能一语中的,抓住文学现象的要害所在。因此,媒体批评的“直感式”“印象式”的背后也应该有客观性和真实性在支撑。

第三,媒体批评应增强批评意识和发挥监督功能。在现代信息时代,对信息的把握和追寻,成为大众传媒在激烈竞争中立足的基础。文学作为一种特殊的信息资源。很自然地也被纳入了大众传媒的运行轨道。这使媒体批评具有较强的新闻性,它以“紧跟创作潮流”的姿态对当下的作家作品进行评介,具有捕捉现实的敏锐性和针对性,并侧重于对文学的功效性和传播性的推动,成为文学生产和消费进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也就是说,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不少媒体批评具有一定的商品性。但“商品性”不等于“商品化”,批评在任何时候都不应失却自身的品格而沦为商业的附庸。鲁迅曾说过:“但我以为一切文艺固是宣传,而一切宣传并非全是文艺,这正如一切花皆有色(我将白的也算作色),而凡颜色并非都是花一样。革命之所以于口号、标语、布告、电报、教科书……之外,要用文艺者,就因为它是文艺。”套用鲁迅的话,我们也可以说,批评之所以是批评,就因为它有批评自身的独立性和规律性,而不是纯粹的商品广告。我们必须认识到,文学不仅仅是大众传媒的信息资源。更是文化领域中的艺术,对它的批评应注重挖掘其内在的审美性和艺术性。另外,在大众传媒语境下,媒体批评应注意发挥监督功能。拉斯韦尔将人类社会比喻为一个生物有机体,认为必须时刻监视周围的环境才能确保生存的需要。在现代信息社会,大众传媒具有敏锐性和及时性,这使它义不容辞地承担了监视环境的任务。以大众传媒为载体的媒体批评,也应起到“社会雷达”的作用。因此,批评者必须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捍卫文学的独立性和纯洁性。也就是说,媒体批评应增强批评意识和批评精神,以人文性、批判性、超越性对当下的文学现象做出科学的评价。媒体批评作为先进文化构成应自觉对文化市场进行监督、批判和匡正,正确引导文艺的生产和消费,为文化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媒体批评应与大众传媒实现良性互动

媒体批评是大众传媒与文学批评的联姻,两者应有机融合,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一方面,大众传媒要加强对媒体批评的管理引导。媒体批评作为一种大众文化,具有狂欢化的色彩。巴赫金曾说过,狂欢化打造的是一种“广场文化”——广场不像哥特式建筑那样尖顶直逼云霄,气势咄咄逼人,也不像中国古代庙堂那样层次分明,等级森严;相反,广场广阔平坦,有很强的亲和力,不管男女老少、尊卑贵贱都可以在这里休憩、聊天、狂欢。但自由、宽松并不意味着绝对的无限制,大众传媒在给大众自由的同时,也有责任对大众的行为进行必要的限制,不能任一些低级庸俗的东西大行其道。大众传媒贴近大众,但不等于“媚俗”。马克思说:“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具有审美能力的大众”。真正的艺术,应对欣赏者具有认识、教育和审美作用,使欣赏者在欣赏艺术的过程中,自我素质得到提高。大众传媒在强调经济效益的时候,也应考虑社会职责、社会效果、社会价值等问题,更多地发表一些有艺术价值的媒体批评,引导大众向健康的方向发展。同时,大众传媒应有计划地推出优秀的媒体批评专集,这既是对作者创造性劳动的肯定,也能使这些批评发挥“榜样”的积极作用,可谓是一举两得。另外,大众传媒应加强媒体批评栏目的策划。现在,不少大众传媒都有媒体批评的专栏,有的已形成一定的特色,如《羊城晚报》的“花地论坛”等。但不可否认的是,大多数媒体批评栏目的形式和内容相似,缺乏鲜明的个性。大众传媒应在市场调研和结合自身优势的基础上精心策划,争取形成“品牌栏目”,以扩大媒体批评的影响力。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加强媒体批评的选题策划。所谓选题策划,也就是传播学里的议程设置或议题设置,即事先由编辑人员精心挑选若干问题,邀约专家学者或权威人士研究论证、发表意见;或事先由编辑部在刊物上抛出具有典型意义的议题,呼吁读者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展开争论。《读者文摘》的编辑部在选题时会认真思考如下问题:“它可以被引述吗?是读者会记得、思索和讨论的东西吗?它实用吗?是大多数人的兴趣和谈话的题目吗?它有永恒的趣味吗?”这可以成为我们媒体批评选题策划的参考。需要注意的是,现在不少媒体批评的选题还处于“哗众取宠”的层次,缺乏对文学的真正关注。今后大众传媒应对媒体批评的选题进行严格把关,严格论证,以使选题具有真正的现实性和针对性,从而更好地发挥媒体批评的社会效应,为当下的文学发展服务。 转贴于

另一方面,媒体批评应充分利用大众传媒的传播效力扩大批评的传播和影响。汤普森说过,大众传播的技术媒介的发展,进一步加强社会互动的空间和时间构成的结果;大众传播媒介扩展了符号形式在时间和空间中的有效性,但它是以一种特定的方式来实现的,即它容许生产者和接受者之间存在着某种特别的中介性互动。在大众传媒时代,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文化传播的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大众传媒作为影响力最大的传播媒介,已居于社会生活的中心,成为了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因此,媒体批评应正确运用大众传媒的运作理念,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传播效力,以扩大批评的传播和影响,使文学批评更顺畅地“飞入寻常百姓家”。另外,在现代信息时代,大众传媒不仅延伸了人们的各种感官,而且还控制着社会的话语权,具有强大的社会舆论导向功能。如今,人们几乎无法不受大众传媒的影响,由此出现了传播学中所说的“从众效应”。所谓从众效应,是指作为受众群体中的个体在接受信息时所采取的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心理和行为的对策倾向。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不是我不明白,是这世界变化得太快”成为人们的共同感受。内心的孤独和焦虑使人们急切地需要了解外界的信息,以跟上时代的发展和得到他人的认可。于是,我们看到,人们就像一个个容器一样,忙于接收大众传媒的信息。过去的悠闲自在不见了,代之以对层出不穷的信息的追寻。表面上,大众社会的个人非常有个性,但是作为集合体来说,他们是同质化的大众,非常容易受大众传媒的感染。也就是说,在大众传媒时代,个体往往因为害怕被孤立而被迫或潜移默化地服从多数意见,与群体达成一致。因此,大众传媒的价值取向和文化品位会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和文化品位。提升大众传媒的品位,也就意味着引领大众向高品位发展。在这种情形下,媒体批评作为文化领域中的活跃分子,应义不容辞地以思想性和文化性提升大众传媒的文化品位,以使其制造出高品位的“时尚潮流”,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正确的方向。

三、媒体批评作为应用批评应与理论批评实现优势互补

文学批评一般分为理论批评和应用批评两大类型。传统的文学批评主要是理论批评,它属于精英文化的范畴,具有“阳春白雪”的特性;而媒体批评则主要是应用批评,不强调理论的建构,它具有“下里巴人”的亲和力,属于大众文化的范畴。两者的截然不同使人们往往把它们看成是二元对立、“水火不容”的东西。但实际上,它们都以文学为研究对象,都属文学批评的范畴,因此它们具有先天的同质性,应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首先,理论批评的创作主体——专业批评家应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积极参与撰写媒体批评。如今,撰写媒体批评的主要是一般的大众和报刊的记者编辑,由于缺乏专业的文学知识,或受传媒的经济利益所驱使,他们写的媒体批评往往存在一些不足。当然,有的专业批评家也积极进入媒体批评领域,但更多的批评家,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媒体批评是“小道”,不能登大雅之堂。他们一方面不屑参与媒体批评,另一方面又对其进行猛烈的抨击。现在媒体批评对读者大众的影响远远大于传统的理论批评,正视这一点,或许对很多学者来说是痛苦的。这种痛苦,一是源于传统批评“中心地位”丧失,二是因为媒体批评中存在的“恶俗”。但我们前面说过,在大众传媒兴盛的时代,媒体批评的存在和繁荣是必然的。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中指出,机械复制时代由于艺术韵味的凋零,相应地在艺术的功能上,就由展示价值代替了膜拜价值。本雅明分析了“灵韵”艺术衰落和后“灵韵”艺术兴起的社会基础:群众在当代社会中的影响增大。他对大众艺术持肯定态度。把以现代机械复制技术为前提的现代大众艺术的出现与发展视为社会进步的表现。所以,对媒体批评,我们明智的做法应是积极面对,而不是消极逃避。一味地横加指责也于事无补。鲁迅说过:“辱骂和恐吓绝不是战斗。”“毁灭终究不是出路。”媒体批评存在不足,但这不应成为批评家对其进行“封杀”的理由,相反,正因为它的稚嫩和不成熟,它才更需要批评家的关注和参与。批评家应积极参与撰写媒体批评,作大众的“良师益友”,使他们树立正确的文学价值观。

其次,媒体批评应从理论批评中汲取营养,增强精英意识和人文意识。萨特说过,知识分子有两种功能,一是介入社会,在情感上和大众达成互补关系,做公众知识分子;二是守护灵魂,从个人体验的独特性出发,为大众提供新的思考角度和方式。就文学批评来说,批评的类型不同,它们各自的功能也会有所不同。现在的理论批评主要是起到“守护灵魂”的作用,而媒体批评则属于“介入社会”的类型。但这两者并不是泾渭分明的。实际上,媒体批评很需要理论批评的帮扶。在大众传媒语境下,媒体批评往往有媚俗化的倾向,正如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所说的:“大众传播媒介的美学意识到必须讨人高兴和赢得最大多数人的注意,它不可避免地成为媚俗的美学。随着大众传播媒介对我们整个生活的包围与渗入,媚俗成为我们的日常生活的美学观与道德。”媒体批评作为大众文化,以通俗性、生动性和形象性赢得了大众的青睐,但通俗不等于庸俗,生动和形象也不应流于肤浅。我们应提倡媒体批评在保持自身优势的同时,从精英形态的理论批评中吸收营养,使其具有精英意识和高雅品位,以人文理想作为终极价值。只有这样,才能使媒体批评走出媚俗的误区,自觉地承担起提升大众审美品位的责任,使大众在媒体批评中既得到娱乐,也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而要做到这一点,同样需要专业批评家的积极引导。

再次,媒体批评需要专业批评家加强理论研究。媒体批评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就迅速崛起,但学术界对它的研究起步较晚。2000年3月18日,《文汇报》登载了艾春的《传媒批评,一种新的批评话语》和洪兵的《期待健全的媒体批评》,这是学术界首次使用“传媒批评”、“媒体批评”的概念,它标志着社会开始了对媒体批评的关注。洪兵认为,要建立健全的媒体批评,必须要有一种审视媒体的目光,而对于公众而言,他们可能并不具备这样的判断基础。艾春则更明确地指出。传媒批评作为大众文化的一翼,有着自身的运动方式与运动规律,而如何正面发挥它的社会批判能量,取决于知识分子在多大程度上参与其中的工作。此后,陆陆续续有学者、专家对媒体批评发表评论,一些报刊杂志及研究机构也举办了相关的研讨会。如2001年北京文联研究部举办“网络批评、媒体批评与主流批评”研讨会;2002年《南方文坛》杂志社召开“今日批评家”研讨会,《文艺报》召集中德批评家共同讨论媒体批评等等。但总的来说,目前学术界对媒体批评的研究是不够的,专门研究媒体批评的理论性文章很少。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指导实践,媒体批评需要专业批评家加强理论研究,为它的健康发展提供正确的理论指导,促使它由“自发”状态进入“自觉”状态。

大众传媒的缺点范文2

Abstract: There are lots of people found that idolatry is not a social problems caused by the culture, media, education, it is an essential psychological phenomenon of adolescence, and is the change of college students in cognitive, emotional and other aspects. Idolatry as a special appendage, it will appear in this series of 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al process. With the increasing pressure of life and accelerated pace of life, impetuous atmosphere and ideological shock are serious day by day, coupled with a strong offensive by media. Students' idolatry sharpening and strongly reflect the changes in values of young people.

关键词: 偶像崇拜;教育;现状分析

Key words: idolatry;education;analysis

中图分类号:G645;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3-0203-03

0引言

随着湖南电视台“超级女声”的热播,到后来各种选秀活动以及大篇幅的明星报道,使得“偶像崇拜”这一话题重新在我们身边升温。任何一种潮流的产生、现象的背后,必定都有其特有的、值得研究的原因。现当代大学生的偶像崇拜有了哪些新的特征呢?是什么造成近几年青少年疯狂的追捧行为?我们将从偶像崇拜的定义出发,揭开其神秘的面纱。

1偶像崇拜的定义、类型及特征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崇拜心理是具有思维的人类所特有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社会环境中产生的。偶像崇拜是神灵崇拜心理进一步的精密化和固定化,同样是由图腾崇拜发展而来,由图腾转换为神灵并将其偶像化,从而对塑造出来的偶像进行直观、统一、固定的崇拜。

1.1 偶像与偶像崇拜的定义在《现代汉语词典》里,偶像被解释为:“原指用木头、泥土等雕塑出来的可作为迷信之人敬奉的人像,现多指崇拜的对象。”后来泛指人们利用文字、木雕等工具创造出来的一切人为形象。现在,偶像一词通常是指那些在社会生活中具有极高认知度的某种类型的人。作为偶像,人们很乐意接受他们的生活行为和方式,思维模式乃至价值观、世界观。偶像可以说是一种情感认知的特殊符号,它在当代大学生中有着很庞大的消费市场。偶像崇拜是人类历史文明中一直存在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不过演变至今其内涵和对象都发生了改变。大学生偶像崇拜,指大学生对自己心仪的人格形象所表现出来的极度尊敬、钦佩、欣赏、喜欢和向往的心理倾向和行为表现。

1.2 偶像崇拜的类型偶像崇拜的类型可大致划分为两类:第一类,消费型偶像,它可以说是大众传媒文化的生成物,它注重的是外在的表现形式,如影视明星、歌星、体育明星等。从“飞轮海”到“信乐团”,从刘德华到陶矗从刘翔到姚明,让大学生眼花缭乱。大学生对这类偶像的崇拜只是停留在层面,如发型、服饰、声音等。第二类,生产型偶像,从古至今的一些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科学家、军事家、艺术家等都属于这一类型,他们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都做出了自己巨大的贡献,有的人为社会创造出了物质财富,促进了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有的人的个人品德影响了一个时代甚至整个民族的精神素养。大学生之所以崇拜他们是因为他们的成就是自己追求的终极目标,这些成就可以作为自己前进道路上的启明星,更好的引导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在大学生遭遇困难和挫折时,这类偶像往往能够给他们无穷的信心和力量。

1.3 偶像崇拜的特征大学生的偶像崇拜一般具有如下特征:①表面化。表面化是指大学生对偶像的外部因素过分依恋,大学生在偶像崇拜过程中,情感控制小于迷恋、选择认同小于完全认同。由此,大学生容易对偶像本人采取一种情绪化和直觉化的社会学习和依恋,具体表现为:沉湎式依恋、直接模仿等。②多元化。在大众快餐文化背景下,流行趋势不断变化,这样就会造成偶像人物出现很大的变化,例如体育偶像、明星偶像、政治偶像等,这些偶像类型极大地冲击着大学生的眼球与思维,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所需选择不同的崇拜对象。由于大学生的个人爱好有所不同,所以他们所选择的偶像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③时代性。由于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所以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人们的观念与思维方式也有所不同,自然就会有不同的偶像崇拜,如八十年代,青少年崇拜的是雷锋,张海迪;九十年代,青少年崇拜的是刘德华,乔丹;21世纪青少年崇拜周杰伦,李宇春,易中天。这说明青少年难以跳出一个时代的氛围圈子,是某个时代一定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的折射。

每个时代都需要偶像。偶像带来的,不仅是感官上的冲击,还要能带给人精神上的支撑和引领。但是,当代有些青少年的偶像崇拜,已经变了味,甚至蒙上了阴影。理性的选择偶像显得何其重要。

2大学生偶像崇拜的现状分析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在大众传媒的影响下,大学生的偶像崇拜也日趋强烈化和鲜明化。笔者在某省五所高校中进行了调查,共发放问卷900份,回收900份,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问卷867份。男生42.7%,女生57.3%。

2.1 大学生偶像崇拜的积极影响

2.1.1 偶像有一定的激励作用偶像的成功因素能为崇拜偶像的青少年指明前进的方向和目标。对偶像成功因素的认同,能激发青少年自我成长的动力,尤其在受挫时,往往能从偶像人物身上获得巨大的精神慰藉和支持。

调查显示,大学生对偶像的选择不再局限于影星、歌星,而逐渐从才华、个性、人格魅力和社会贡献等方面来选定自己所崇拜的偶像和学习的榜样。在偶像选择上,大学生对成功人士的崇拜所占比例最高,达到40.8%。大学生是需要榜样的,但是传统的榜样教育模式历来是以社会树立榜样,这种教育方式难免有不尽人意之处,也就是说社会树立的榜样并非就能得到青少年由衷的敬佩与热爱。而大学生崇拜偶像则不同,偶像是他们自己发现和确立的,他们由衷地敬佩、崇拜并且去学习和效仿,努力提高自己以使自己与偶像相似。这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十分重要并且有一定的激励作用。例如,丁磊,毕业于成都电子科技大,互联网时代的标志性人物,网易公司的创始人,董事兼CEO。他睿智的头脑与成功的过程深深吸引着当代的青少年,很多大学生公开表示自己的第一偶像是丁磊并希望成为他这样的人。

2.1.2 偶像崇拜使大学生认识并调整自己每个大学生都希望成功,希望成为优秀的人物。68.3%的学生认为偶像对他们有帮助,57.5%的学生认为偶像对他们的影响表现在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一部分大学生在崇拜偶像的过程中,会用心地观察和分析自己所崇拜的偶像成功的原因,总结偶像成功的方法,并希望自己也能拥有偶像的特质和成功的经验,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会逐渐加深对自己的认识,不断检验自己,发现自己的不足,并且有时会努力学习以弥补不足而帮助自己取得成功。特别是当大学生面临外界诱惑想投入不良活动时,其内心的偶像会像面镜子一样使他们增强抵抗干扰的意志,重新调整自己的行动。

2.1.3 偶像为社会塑造人才2009年,一位历史老师应邀登上《百家讲坛》节目讲授《两宋风云》,他以幽默犀利和灵活多变的授课方式被学生争相簇拥与崇拜。这位名为袁腾飞的老师先后被中国教育电视台《教育人生》和中央电视台《小崔说事》应邀录制访谈节目。当时在青少年中掀起一股热潮,青少年争相观看他的节目,下载他的视频,接受他传授的知识。大部分大学生都把他当成是自己的偶像转而立誓要学好历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青少年狂热的崇拜风向社会推荐了袁腾飞这样的人才,而袁腾飞也为社会做出了贡献,他传授知识以创造更多的人才。传统的老师通常在教学上具有多年经验,能够提高学生的成绩。相比之下,“明星教师”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成绩,还通过与学生的交流,让学生调整学习心态,把人生哲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转变学习观念等。这样的“明星教师”有着让学生崇拜的偶像特质和人格魅力,他们也通过这样的个人影响力去影响学生,从而引导学生积极向上,热爱学习。

2.2 大学生偶像崇拜的消极影响偶像崇拜的负面效应表现为盲目性与狂热性。盲目性就是大学生在并不完全了解对象情况下做出的一种非理性选择。调查数据显示,46.8%大学生对于偶像的经历只了解一点,23.4%的大学生则一点也不知道,8.9%的大学生甚至不想知道。也就说大部分的学生在并不了解偶像的情况下进行崇拜行为,这种崇拜是盲目的,不但会与其本身的愿望相反,还会加深大学生自身所处的不利状态。他们宁愿相信偶像是完美的,把偶像神化,也不认清偶像身上的缺点并加以规避。狂热性是指将崇拜心理推向极端,导致一种极度的狂热,从而为社会的发展带来消极后果的一种负向效应。在“你能认清偶像身上的优点或缺点吗”这项调查中,52.1%的大学生选择的知道一点,34.6%的大学生选择了一点也不知道,只有3.3%的学生选择了非常清楚。狂热的崇拜偶像是一种极端且可怕的行为,它会使大学生丧失心智和基本的判断能力,造成社会与家庭的悲剧。偶像崇拜是把双刃剑,崇拜者可通过这种行为来获取自我感受和与人交往的满足。青少年通过偶像崇拜可以增加自信心、界定自我概念、达到自我确认。但如果缺乏理性的认识,就会使偶像崇拜的消极影响占上风,对青少年尤其是国家栋梁的大学生来说伤害是极其严重的。

3多维视野下大学生偶像崇拜现象成因分析

大学生作为社会大众一个特殊的群体,其特殊的年龄特征和心理变化决定了他们是偶像崇拜的主体。探寻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1 自我根源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大学时期是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并趋向成熟的阶段,在发展中难免会出现一些矛盾现象。正如心理学家艾里克森指出的“心理社会合理延缓期”现象一样,大学生在自我意识发展阶段需要不断地去梳理、整合成长过程中所必经的混乱与矛盾。在此期间,可能会出现一些不如人意的现象,这是他们心理社会适应性的表现,需要他们在成长发展中不断的调整与完善。

大学阶段从中学过渡过来,他们的认知、情感、人际交往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特殊的变化,由此,也让他们经常产生不安与困惑感。他们总是力图通过自我探究来摆脱这种不安与痛苦,他们会积极主动地去认识、考察和评价自己。在这一过程中,大学生会不断发现“现实的自我”与“理想的自我”的差距。从而引起大学生对现实的极度不满,因此,他们把自己“理想的我”放大投射到外在的世界当中去,在偶像身上补偿自己的愿望,折射自己的意愿。通过对偶像崇拜,给自己带来无穷的期望和生活热情。

3.2 商品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社会价值观的震荡自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中国社会就进入了一个全面的转型时期,特别是90年代以来,社会转型速度加快,涉及的层面更深更广。社会转型不仅意味着经济的增长和经济结构的转换,同时也意味着政治、文化、行为规范、价值信仰等其他社会层面的结构转换。其中对价值观所带来的震荡是最为深远,也是根本性的。

“追星族”正处在中国社会文化的转型时期,没有经历迷狂、愚钝岁月的他们,在当今多元文化并存的背景下,他们崇拜的偶像不再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当今社会处于文化多元、价值多元的时期,他们极其自然地选择了国外或港台流行文化,很自然地将国外或港台的明星作为自己崇拜的偶像。从某种意义上说,“追星热”是中国青少年对外来文化的一种选择性适应方式,尽管它不具有最佳的社会效果,但却是大学生的一种价值行为。

3.3 大众传媒的发展从社会学理论中可知,大众传媒会对个人与集体可以产生极大的影响力。作为社会学的重要工具,大众媒体往往会在无意间给个人造成行为的模范作用。对大学生来说,他们对大众传媒的接受程度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大学生受大众传媒的影响程度在不断加深。大众传媒所制作出的吸引眼球的优美影音和图像,会使人很容易接受其所描述或强调的对象,而这个过程大部分是不经过大脑思索的。这样就会造成大学生偶像崇拜的渗透程度明显升高,可以说渗透进大学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于此同时,网络的高度发展也为大学生提供了虚拟自由的社会场景,这些因素的出现可以满足大学生独立自主的发展空间的需求,对大学生演练成成熟的个人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大众传媒对大学生的偶像崇拜有推波助澜的作用。

4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的教育对策

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作用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作用。思想政治工作通过转化人的思想观念、开发人的内在潜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和造就一代代新人。大学生偶像崇拜是大学生身心特点与社会文化发展、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大众媒体及文化氛围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它不仅影响着大学生的成长,也关系着人们对社会核心价值的认同和社会的发展。所以必须针对我国社会文化发展的现实,以教育现状为主,正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薄弱环节,采取有效地的措施,科学地引导大学生的偶像崇拜,当然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4.1 转化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所谓转化思想观念,是指思想政治工作运用多种方式,积极帮助人们改造思想观念,纠正错误思想认识,把人的思想观念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大学生介于少年与成人的过渡期,容易盲目崇拜,被华丽的表面吸引,也容易走极端。一方面要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帮助大学生克制盲目的冲动,抑制狂热的情绪。引导大学生自觉进行思想改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清楚个人价值、社会价值与自我的定位。也应该使大学生明白成功是要脚踏实地,勤奋刻苦才能达到,不要浪费过多的时间在虚无缥缈、不切实际的东西上面。另一方面,要培养大学生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大学生既有少年的纯真烂漫,又有成年人的某些思维想法,有时他们极易产生混乱与不安感,所以需要特别培养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与正确的思想观念,使他们明白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什么是需要制止的,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误导。

4.2 强调大众传媒责任我国在传媒素养教育中出现的问题,不仅体现在理论研究缺乏有效性研究成果上,也体现在有效实践的匮乏上。越来越年轻的后代都成长在更加先进的由传媒建构的拟态环境下,这使得他们更加脱离群体,更加对传媒产生依赖感,而这样的依赖感往往会造成青少年心理上的断层与判断上的偏差。例如,前两年在全国热播的《还珠格格》中有“小燕子”上吊自杀的闹剧,现实中却有青少年因为疯狂地崇拜“小燕子”而模仿她在影片中的造型和动作,造成闹剧变悲剧的惨痛现实。

对于传媒来说,也许这些不可避免,电影要播,报道要写,但是视角可不可以发生变化呢?应该牢记传媒的社会责任,选好报道的视点,做到三个“多报道”和一个“少报道”。①多报道明星的成功过程。每个明星想要成名必然都有辛酸和曲折的过程,没有人的成功是一帆风顺的。青少年愿意接触偶像的各种报道,且善于模仿。大众传媒多报道明星的成功过程,让他们知道喜欢的明星是怎样一步步通过努力达到成功,对他们的成长很有益处。②多报道违反法律与道德的明星的丑态并对这种行为予以监督。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对偶像的崇拜几近疯狂,思维模式十分单一。大众传媒应及时指正犯罪明星的错误,可以使青少年学会如何评判,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③多报道明星的良好生活态度。大部分明星的生活态度是积极健康的,当遇到重大灾难与挫折时,他们所表现出来的爱心、冷静、坦然、临危不乱都值得青少年好好学习一番。④少报道一些“追星族”的负面新闻。事实证明,负面新闻产生的示范作用也是不容小觑的。

4.3 建立榜样教育的综合导向机制运用榜样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传统方法,也是许多望子成龙的父母训导孩子时时常挂在嘴边的话题。榜样文化建设是我国多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体,意在促使更多的人自觉地持之以恒将榜样的德行和智慧内化为行为的准则,从而有效地提升“人格品味”,推动社会精神文明的进步与发展。

确立新时代的榜样概念,也就是确立谁是英雄,谁是时代的明星,谁能够成为我们学习和崇拜的榜样。我们应该在保证革命传统教育输出的同时,还要提倡能体现时代特征,丰富时代内容的新型教育。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人类社会不只是文化冲突,也有文化融合。因此,在榜样文化建设过程中,要拓宽视野,超越意识形态、文化、地域及时代的差异,广泛地摄取榜样文化资源,运用多样化的榜样教育方式和方法引导大学生进行正确的偶像崇拜。

综上所述,教育者对大学生的偶像崇拜进行教育的时候,需要确立一个民主化、非权威的价值取向,引领学生回归到最本真的生活世界中。让他们既要有敬仰之心,又要有赶超之意,在崇拜过程中激励自己,以实际行动向偶像们学习,勉励自己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参考文献:

[1]党静萍.传媒教给我们什么?――青少年传媒素养教育研究[M].法律出版社,2008.

[2]梅文慧.快乐电视选秀――解码《超级女声》引发的选秀现象[M].团结出版社,2007.

大众传媒的缺点范文3

这样,不难看出,“俗”同样可以“俗”出文化、俗出美学、俗出品位,不必只是拳头、枕头、噱头。为此,我们需要做的是区分两者,而不是一网打尽。事实上,现代社会变化之快捷、结构之复杂、品味之纷繁,使人们难以撇开大众传媒去感知世界,当然也就不可能把通俗本身驱逐出境。所以,在连美丑的界限都能被质疑的当代语境中,如何具体界定传媒内容是通俗还是低俗,就非常重要。

在笔者看来,一个很简单的界定标准就是:不能视丑为美、视美为丑,混淆两者。有人常以美丑无标准来为自己辩护,其实毫无说服力。电视本身就是一个大众文化的产品,要它高雅起来、贵族化起来比较困难。它不“俗”是不可能的,但是却只能“通俗”而不能“低俗”。“通俗”和“低俗”都与“俗“有关,但是却又不同,彼此之间,实际上隔了薄薄的一张“纸”,这张“纸”是媒介从业人员的道德感、责任感的“纸”,也是媒介从业人员职业自律的“纸”。如果你是一个有责任感和道德感的媒介从业人员,你就不会主动去捅破这张纸。

无疑,我们的电视节目必须要接触百姓的日常生活,那么,是“通俗”地接触,还是“低俗”地接触,这里面存在着一个基本的处理方法的问题。简单地说,其中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去媚俗还是不去媚俗?是以丑为美还是以丑为丑?电视媒介并不涉及很高的美学问题,它涉及的只是道德底线、职业底线和美学底线。比如同样是做凤姐的栏目,很多媒体都热衷报道她的整容、征婚、搞怪行动,而忽视了她的心理分析和对此现象的剖析。凤姐是“贫二代”的代表,在改革开放中没有先富,也不是被先富带动起来的后富,她是弱势群体的一分子,不但家徒四壁,而且靠自己白手起家发家致富的可能性也很小。但是,在接受了现代媒体的大肆宣传后,她不愿像父辈一样过着脸朝黄土背朝天的无钱、无权、无工作、无地位的“无产阶级”生活,而是憧憬着能在城市过上小资生活。能力的有限又使得走投无路的她,只能用一些非常规的手段使自己一夜成名、一夜暴富,为了成名,不择手段。若是用她的题材做一个深刻剖析的节目,那么公众就对这一人物感到深深的同情,而且能够唤起社会对“贫二代”的关注,不仅避免了电视节目的低俗,还使观众看到了值得我们反思的问题。

所以,现代媒体如何带领人们玩儿得有文化、有美感,是大众传媒需要解决的新课题。有一种说法:继20世纪“和平”与“发展”之后,21世纪还需面对的第三大课题,就是娱乐。经历了几个世纪,人类的审美活动,已从高高在上的神圣感,回归到日常生活。正视世俗社会,追求平凡人的幸福,倾听自己内心的渴望,这些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价值的恢复。由此诞生的大众文化,并不承担思想家的重任,而是以轻松面目出现。娱乐,日渐成为生命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娱乐也要有文化含量。如何让人开心地笑一次、健康地笑一次,本身就成了极富难度的严肃课题,考验着媒体人的业务水平。遗憾的是,大多数电视媒体人还缺乏相应的文化准备,没有水平做出有美感的娱乐节目,只好以弱智媚俗、撒娇撒泼、土得掉渣儿的低俗恶搞来替代。这并不是幽默。长此以往,无法获得大众认可,最终只能是玩火自焚。

例如,电视节目确实是要“重”收视率,但不能“唯”收视率。崔永元说过一句话:“收视率是万恶之源。”问题倒也没那么严重,但收视率确实是一个需要我们科学对待的问题。现在很多广电从业人员,包括广电部门个别领导就特别看重收视率,甚至强调末位一定要淘汰。但事实上,收视率不能准确地反映一个电视节目、一个主持人的真实水平,尤其是不能反映它的美誉度,顶多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节目和主持人的知名度。

有些媒体往往以为老百姓天生就是很俗气,而且俗得让人无法想象,因而就以为自己只能放下身段去满足这个“俗”。其实,这些媒体太低估老百姓的审美水平了。我们说,看电视的老百姓都不是“知识分子”,这是有道理的。即便是一个知识分子,他坐在电视面前也是为了消遣。所以,看电视的人都不是“知识分子”,而是“知道分子”和“常识分子”。这,就是要求电视节目做得“通俗”的全部道理。但是,如果有人以为看电视的都不是“知道分子”和“常识分子”,而是“低俗分子”,那就是他想当然了。“知道分子”和“常识分子”完全不能够等同于“低俗分子”。

要防止低俗化倾向,首先,我们必须培养更多能做出“美味佳肴”的“巧妇”,培养更多真正会娱乐、懂业务的电视人才。其次,就是慢慢构造一个全民健康娱乐的氛围。为此,我们先要学会健康的笑、开心的笑、美学与文化的笑。第三,要加强行业风气的监管,提高行业职业素质。广电媒介一定要培养纯正的风气,一定要强调行业的道德自律。这就是“底线”。媒体在“底线”之上怎样竞争、怎样去玩儿都可以,但是谁要是先踏破这道“底线”,这个行业就要给予他重罚,直到所有的从业者都不敢去做随意踏破“底线”的事。最后,应该把对收视率的强调放在一个恰如其分的位置上,要“重”收视率,但是千万不能“唯”收视率。要吸引眼球,但是目的也应该是为了“养眼”。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推动娱乐文化的成熟,也才能够真正走向“通俗”,而不是“低俗”。

大众传媒的缺点范文4

【关键词】银屏相亲;传播学;思考

近两年来,江苏卫视的一档大型的相亲类节目《非诚勿扰》得到了观众的关注,它是一档速配的婚恋交友节目,它和很多的相亲类节目一样,把相亲交友的过程直接搬上了银屏。通过这样的节目能够折射出很多的社会问题,能够折射出当今时代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婚恋观,我们可以在传播学的角度上对于这样的银屏相亲热问题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一、作为有公益性质的相亲节目体现了媒体的强烈责任感

在现在信息化的时代,人们互相之间的交流都是在网上或者是别的媒介方式,非常的方便快捷,但是这样虚拟的交往方式毕竟有它的缺点。再加上,现在的年轻人学习、工作非常的忙,所以交友的时间非常的少,进而就给相亲节目增加了发展的机会。相亲现在已经是我国居民一种比较突出的需求了。我国是在2006年的下半年正式的宣告了“剩男剩女时代的到来”,中国的经济网以新闻头条的形式对这个能够体现时代特色问题的到来予以了报道,在2006年的时候一本社科类的《剩男剩女》出版,在当时的时候就已经有相关的数据显示2005年首都北京的剩女数量已经达到30万,上海43万……数年以后,这个已经庞大的数字还在一直增加。一股单身的潮流在各个大城市中急速的蔓延开来。在社会的角度上来看,这是一种矛盾,矛盾的形成是有着深层次的原因的,我们知道城市的形成是一种文明的体现,城市能够给人们带来舒适的生活,但是人们也摆脱不了城市带给人们的痛苦和压抑。随时城市的发展,人们之间的感情越来越淡,人与人的交流越来越少,缺少了心灵上的沟通,也就让人们之间变得非常的冷漠。当城市中的人们每天都出入鸽子笼一样的住宅,生存空间小,人口密集,但是人与人之间的膈膜越来越多的时候,也就变得孤独了。在之前的熟人社会中人们之间的关系非常的友爱,谁家有困难,都会来帮忙,但是现在,在陌生的社会中人们之间不会轻易的交流。那时候谁家的女儿没有出嫁,邻居街坊都会来帮忙。通过这种银屏相亲节目的举办,是能够宣扬人与人之间的友爱精神的,然后引起全社会在情感上的共鸣,有利于营造友爱的社会氛围。

二、把电视的各种手段融入到活动中去,引导公众进行参与

电视媒体举办这种相亲节目和一般的相亲活动存在很大的区别,因为电视节目比较重视现场的效果,怎样才能最大限度的运用电视的表达手段来对自身的优势进行完美的包装,丰富节目内容,让节目更加的完整和丰富,所以电视节目就想到了用银屏传播的方式来拓展话语空间,拓展话语空间是现在电视节目相亲活动必须要认真考虑的环节。现在社会中的人们不愿意将自己的心事向别人讲述,不想向别人吐露自己的心扉,这也是缺乏交流的关键,银屏相亲的时候会针对这一点,让嘉宾在舞台上进行短时间的才艺表演,或者是安排八分钟的约会,这样的活动就给了观众平等参与和与别人进行交流的机会。能够让人们尽情的进行自我的表达和情感的抒发。

三、在环节的设置上非常的新潮,采用针锋相对的话语方式

在多数的银屏相亲节目中,注重的不是“游戏”板块,而是更加注重“剧情”还有就是由于“剧情”引出的话题,男女嘉宾之间的对话,或者是主持人与嘉宾的之间的对话,往往都是比较的具有时代感的,是社会的热点问题,比如说“有车吗?有房吗?”“你谈的女朋友还没有我的零头多”等等非常“坦率”的问题,折射出现如今社会人们的婚恋价值观。

在这种银屏相亲节目中,我们能够清晰的感觉到,虽然存在着一定的公益特色,但是这种银屏的相亲方式也赢得了巨大的商业利益和社会关注度,它也就成了大众传播媒介在现代的社会上扮演“盈利企业”作用的代表了。著名传播学者格伯纳认为,大众媒介传播内容是具有特定的价值和意识形态的,有特定的倾向,但是这种倾向不是说教的形式,而是用“报道事实”或者是“提供娱乐”的形式来传达给受众,同时也影响着受众。这样的对话方式能够很直接的体现现代人们的婚恋观,能够吸引足够的眼球。

在银屏的相亲活动中,人们一改之前的那种传统,含蓄的说话方式,用大胆的话语表达自己的观点。大胆的提及社会上的热点话题,这也就在很大的程度上承担起了大众传媒的教化功能。这种节目就像一个能够包罗现代社会万象的万花筒一样,所有的关于感情、婚姻、爱好还有生活的东西都能够拿到舞台上进行展示。这种相亲节目成功背后的东西是非常值得人们去深入思考的。并且很多的这种银屏节目都是可以在网上或者是网下与观众互动的,包括嘉宾也是能够与观众进行直接的互动,交流互动的媒介就是网络等新生的工具。这能够体现出现代人们的交流方式,信息的传播方式。

四、对受众价值观影响的冷思考

不论银屏男女婚恋观是不是正确,但是这样的价值观的不同,这样分歧,都是在人们平时的真实生活中才会有的,是人们生活中比较隐秘的部分,是人们自己的观点,但是通过这样的银屏相亲方式就能够把这种婚恋心理搬上屏幕,通过大众传播的方式把这种话题一下子变成大家的公共话题,并且很多的观点都是十分的具有争议性,存在很大的分歧,通过大众传播的这种方式在进行深入的包装,对于分歧观点的争论也就随之变的更加具有社会广泛意义。受众受到大众传播的长期的影响,潜移默化的就会与媒介产生一种互动的关系。大众传媒中包含的美丑,善恶无形中就会产生强大的话语权。大众传播也就在一定的程度上起到了形成和维护社会价值体系的作用。我们的受众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的是被“培养”的角色,或者说是被影响的角色。时间长了,这种相亲的形式中表现出来的东西就会被人们所认可,模仿。在受众中,模仿能力比较强的就是我们的青少年,青少年一旦接受了节目中比较犀利或者自负的语言表达方式就会不自觉的进行模仿。同时他们就会将这种非常有个性化的话语特点带入到自己的说话行为中,逐渐的就会成为他们自己的个性特征。所以说这种银屏节目的背后,存在着深刻的含义。电视节目中的观点,也会或多或少的影响到现实生活中人们的相亲思想,它也能够影响到生活中行为规范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孔莉.消费文化语境中的草根文化[J].安徽文学,2009(10).

[2]周志强.“山寨文化”中的消费现象[J].人民论坛,2009(01).

大众传媒的缺点范文5

关键词: 幼儿攻击性 原因分析 引导方法

攻击是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故意伤害他人且不被社会规范所允许的行为,是儿童身上一种不受他人欢迎却时常发生的一种不良行为。攻击一般表现为对他人抓、打、撞、责骂、威胁等。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几乎所有孩子都会或多或少的表现出攻击的倾向,在幼儿攻击的过程中,往往会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孩子的这些攻击使父母、老师感到不安,一定要严加防范,设法控制,不要使之日久成习,泛滥成灾。作为幼儿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攻击一直受到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学研究者的重视,具有攻击的儿童往往不爱参加集体活动,注意力不集中,经常受到其他人的排斥,长此以往,对其身心的健康都是不利的。因此,教师与家长必须正确认识什么是攻击,攻击形成的原因和解决对策。读书从娃娃抓起,人格教育也要从娃娃抓起,那么,幼儿为何会产生攻击?

一、攻击的原因分析

具体来说,每个孩子在发展过程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攻击,攻击是个体发展的一种不良倾向,往往会造成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不利于建立人际间的良好关系。幼儿产生攻击的原因很多,通过观察、了解、分析,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天性。

攻击性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在外在表现上,不同的幼儿表现出来的情况不尽相同,人的大脑是分为左右两半球的,正常的儿童大脑的左右两半球处于均衡状态,但具有攻击的儿童则不然。有研究表明,具有攻击的儿童与正常儿童相比较,其大脑处于非均衡状态,大脑的左半球抵抗干扰的能力较差,而右半球完性认知能力较弱,这就是由于他左右两半球处于非均衡状态造成的,以致他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导致毫无目的地对其他小朋友进行人身攻击。

(二)溺爱。

现今社会,独生子女越来越多,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对孩子过分宠爱,不管发生什么样的事情都认为是他人的责任,以致养成孩子独占、霸道的性格习惯,久而久之,儿童养成了习惯,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不会从自身找原因,到了幼儿园与其他小朋友发生矛盾时总是责怪别人,没有和别人商量的余地,大多数情况下,较弱小的一方可能退缩,渐渐就会形成助长攻击。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溺爱,让孩子觉得自己就是幼儿园的中心,所有同学都要听自己的,渐渐就建立了一种不“平等”的幼儿关系,让孩子无法意识到其他同学和自己是一样的,从而缺乏尊重和平等意识。

(三)幼儿园教育。

幼儿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幼儿园度过的,幼儿教师的教导在幼儿的身心上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在幼儿园,有的教师缺乏对孩子基本的尊重和理解,经常用严厉、强硬的态度要求他们,孩子一出问题,轻则批评、否定,重则训斥、指责,甚至讽刺、挖苦、恐吓,长期处于这种缺少接纳、关爱、赞扬和肯定的环境中,怀疑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心,产生自卑感,同时嫉妒同伴,于是,常常发生攻击,而且教师的消极评价会使幼儿产生攻击,幼儿园活动的设置也会使幼儿产生攻击。

(四)模仿。

幼儿的主要模仿对象除了父母和老师外,都集中在影视作品或动画片中的人物上,一些打斗类型的动画片和电视让幼儿内心产生了打斗的欲望,并且表现在对幼儿园同伴的攻击上,有的孩子模仿动画片中的招数和攻击方式,忽略了攻击的目的性。当然,在模仿这个因素中,最重要的是扮演教育和引导角色的父母和老师,有时候,父母会为一时出气打他,使孩子感到父母教育自己不要打人,可他们自己却打人。在幼儿园也有这样的现象,有的孩子打人,如果没有得到老师的留意,别的孩子也会跟着打斗起来。这其中,孩子受外界影响较大。

(五)幼儿经历与个体发展。

儿童自身的因素也会对攻击的形成产生影响,儿童自身的性格、气质及与同伴的关系,与其攻击的形成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儿童的攻击受其自身的道德发展水平与自我控制的影响。一般来说,儿童的道德水平越高,就越容易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其行为就越接近于与攻击相反的亲社会行为。同样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强的儿童,其攻击习惯行为就较少。幼儿的攻击受其人格特点的影响,具有攻击的儿童具有高冲动性的特征,例如脾气暴躁、易被激怒等。而且,他们的价值观往往与社会正常的价值取向相背离,从而促使易怒情绪特点和攻击模式的形成。研究表明,如果儿童经常受到体罚,在相同的情况下,该儿童就会采取同样的方式解决问题,从而驱使攻击的形成。幼儿的攻击还受其社交技能水平与个体固有经验的影响。如果儿童经常遭到他人的排斥或父母的虐待,就会缺乏正常的交往技能,采取暴力的方式解决问题,这是助长幼儿攻击形成的原因。

二、幼儿攻击的引导方法

(一)提高儿童的社会认知水平与移情能力。

第一,社会认知水平与儿童的攻击有密切的关系。学龄前儿童攻击的控制能力主要依赖其社会认知水平。一般来说,幼儿的社会发展水平越低,就越倾向于忽视其他人的利益、痛苦和幸福。相反,社会认知水平越高,儿童就越易于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其行为就会向着与攻击相反的亲社会行为方向发展。所以,提高儿童的社会认知水平有助于避免幼儿的攻击。

第二,有研究表明,幼儿的移情能力与其攻击是负相关的关系。幼儿的移情能力越低,其攻击形成的概率越高。如果让攻击者充分体验期攻击给他人带来的痛苦,就能有效地减少和避免其攻击。

(二)帮助幼儿掌握解决社会性冲突的策略与技能。

学龄前儿童由于缺乏知识经验,自控能力较弱,社交技能与水平比较低,当同伴之间产生矛盾冲突时,经常会因为缺乏解决人际关系问题的策略,而采取攻击解决问题,年龄小的儿童要比年龄大的儿童表现得更突出。当儿童遇到无法解决的社会性冲突与矛盾时,应教他们多向老师和家长请教,或者成人主动利用价值澄清、移情训练、角色扮演等方式,开展谈话活动、情景表演、故事讲述等,组织儿童参与讨论、学习、观察,为儿童树立正确的榜样,鼓励儿童使用非攻击性的方式,如等待、合作、谦让等,减少和避免攻击。对于被攻击的幼儿,教师应告诉他们,与其哭和告状,不如采取有效措施,被攻击的幼儿可以表达自己的愤怒,有时甚至可以适当反抗,这样既可以引导幼儿的自我保护,又可以使攻击者受到挫折。当攻击者的行为受到老师的批评时,他就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三)引导儿童掌握正确的心理宣泄法。

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认为,应鼓励人们时不时地发泄内心的不满,否则这种冲击性冲突积聚到一定极限就会以暴力的性质发泄出来。因此,他大力推崇宣泄法。攻击挫折理论认为,人们一旦被挫折情绪激怒,愤怒的情绪就会作为具有攻击危险的准备而存在,愤怒的情绪只有得到宣泄,才能有效降低人们的攻击。宣泄是一种有效地消除攻击与愤怒的方法。所以,在社会规范允许范围内,要使幼儿学会对他人和自己没有伤害的幻想攻击活动等进行适宜合理的宣泄。例如在儿童情绪失控或愤怒的情况下,可以将其攻击对象转换成物品,如给他没用的玩具或者沙袋,让他发泄,并事后告诉他们发脾气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给他人带来伤害,这样既满足了儿童的心理需要,又使其被压抑的情绪释放出来,还有助于减少和避免儿童的攻击。

(四)及时奖励和表扬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很多时候儿童的行为仅仅是为了引起成人的注意。当成人采取不予理睬的态度时,儿童就会意识到这种方法并不能达到目的,因此他们会采取过激的行为,最终引起成人的反感,这时候儿童就会终止自己的攻击,成人要适时给儿童鼓励,提高攻击性儿童解决社会矛盾和冲突的能力,从而减少和避免幼儿的攻击。此外,也可以采用暂时隔离的方法,消除强化因素,矫正攻击。

(五)教师在安排教育活动时要考虑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

幼儿一天中三分之一的时间都是在幼儿园中度过,因此教师在安排教育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为其创造一个积极的环境,同时要提供充足的玩具,减少环境中易产生攻击的要素。教师在给儿童分发玩具时应分配其任务,尽量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会合作、分享等团结精神。当儿童在活动中产生矛盾冲突时,教师要耐心教诲,合理运用各种方式使儿童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通过教师的作用减少幼儿的攻击。

(六)转变家庭教育方式,努力发现儿童身上的闪光点,给予儿童心灵慰藉。

家庭教育中家长要转变教育观念,对儿童不能过分宠爱,要培养他们责任感、同情心和自立意识,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人无完人”,孩子也一样,具有攻击的儿童虽然具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也有闪光点,如爱探索、聪明、有主见等,这些优点往往因为家长的主观看法而被忽略,家长可以换个角度看待儿童,发现其闪光点及潜能,在教育儿童时多给儿童鼓励,让其感受到表扬与关心,这是教育具有攻击儿童极其有效的方法。

(七)正确运用惩罚方式。

具有攻击儿童的缺点相比正常儿童来说可能会多一点,但教师与家长在教育幼儿的过程中,一定要运用适宜的惩罚方式,注意就事论事,不要将其上升到道德领域。说教的方式要适宜,不要使幼儿感觉家长或老师不喜欢他们了,最好以说教移情为主,这样会使儿童感到内疚,有助于抑制幼儿攻击的形成。但无论如何不能采用体罚,因为体罚不但不会减少攻击,反而会增加其攻击。

(八)正确运用大众传媒的影响。

当前,儿童受大众传媒影响较大,他们很容易将大众传媒中的暴力行为转化为现实。因此,儿童应在成人的指导下观看对儿童有益的影视作品。家长在为儿童选择动画片等影视作品时,一定要考虑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为其选择能让其感受到其中的关心、温暖、团结合作精神的作品,通过这样的形式减少和避免儿童的攻击,提高其亲社会行为。

总之,幼儿个体素质的差异是不可避免的,教师与家长要正确分析幼儿攻击形成的原因,针对其原因采取措施。教师与家长要采取正确的教养方式对待儿童,尤其是具有攻击的儿童,根据其心理特点,尊重其发展规律,发现其闪光点,挖掘其潜力,以正面教育为主,多给予儿童关心、表扬与鼓励,增强其自信心,多给予儿童正确的引导,树立其科学的价值观。同时,要善于抓住教育的时机,因人而异地进行教育。这样就会使幼儿的攻击转变为积极向上的行为,从而减少攻击的产生。

参考文献:

[1]张明红.学前儿童社会教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姚梅林.幼儿教育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黄锐.幼儿行为分析与教育对策[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

大众传媒的缺点范文6

本届团总支学生会在成立之后,在系领导和团总支老师的具体指导和支持下,充分发挥团总支学生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工作职能,在广大同学的鼎力协助下,经过全体团总支学生会成员的共同努力,不断拓宽工作领域,创新工作模式,改进工作方法,整体上完成了初定的工作计划,从过去的经验浅薄到现在的游刃有余,从过去的手足无措到现在的成竹在胸,从过去的一片空白到现在的丰富多彩,不论是我自身还是系部,都发生了惊人的、可喜的并取得了显着的成绩,

今年我系各部门主管老师也发生了变化与更迭。这带给团总支团总支学生会的不仅是挑战更是机遇,当然挑战与机遇同在,在新的团总支老师带领下,我系学生工作将发生怎样的革新与变化,团总支学生会该如何定位?才能更能适应时代的要求,更好的服务于广大师生,更好的发挥我们的职能,将网络传媒系新一届的团总支学生会精神面貌展现出来 是我们刻不容缓需要思考的问题。

现就将这一年的工作进行一个总结:

一、制度日渐完善效率稳固提升

自本届团总支学生会成立之初,我们便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改善,并确立了新的工作制度,大大优化了人力资源。同时,进一步建立、健全监管制度,促进部门之间、班级之间的横向交流,使得各项工作得以高效地进行。

二、贴近学生生活方面:

结合我校实际,在学校周边以文明劝导的形式进行一次“网络学子”文明劝导活动,以文明劝导的形式举行了“雷锋月,交通干道文明劝导活动”,对于从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团总支学生会及时做了总结,并向各有关部门做了反映,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解决。通过这些活动,拉近了团总支学生会与同学们之间的距离,增强了同学们对团总支学生会的了解、信任与支持,同时也增强了团总支学生会成员的责任感。

三、学风建设方面:

组织举办首届网络传媒系第八届“信息检索大赛”及第一届“网页设计大赛”,在这些比赛当中中也加强了与其他院系团总支学生会的联系。并多次组织心理健康讲座和学风建设座谈会,从中调动了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有力的促进了学风建设,为在校学生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在无形中培养了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四、校园文化方面:

由体育部具体组织,成功的承办了首届“网络传媒系杯”篮球联赛,从中增强了大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也还积极举行了两次文化广场,让我系学生积极参与,丰富了我系学生的业余生活。还参与和组织了xx年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校运会,在两次校运会中,xx年我们获得大一组第二、大二大三组第二及体育道德风尚奖,校运会丰富了我系学生业余生活,也更好的使学生干部学习了如何组织活动,带领我系学生参与活动。

五、娱乐文化方面:

根据我校的特殊性,我们成功举办了xx年网络传媒系元旦联欢会,协助院团委成功的承办了xx年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第十三届校园文化艺术节,一场毕业生欢送会,通过丰富的文艺活动,陶冶了同学们的情操,提高了同学们的审美情趣。

六、校园文明方面:

团总支学生会充分发挥大学生自律委员会、大学生自治委员会的作用,结合学校规章制度定期组织学生检查学生宿舍,有力的遏止了晚归、私自养宠物和大功率电器等行为,并多次维持大型活动的秩序,文明监督岗对校园内不文明行为给予了相应的制止。主席团、监察部配合学生处、团委、宿管科对宿舍文化建设和宿舍卫生的检查做了许多具体的工作。

七、系部宣传方面:

在这一年中,充分利用我系为网络专业的系部特性,积极利用网络宣传途径,利用官方微博、贴吧、微信等,为我系各类大小活动做出宣传,宣传及时、有效。

在过去一年的工作中,由于时间短暂,工作经验的缺乏,我们也深知还存在这样那样的缺点和不足,现总结

一、团总支学生会各个部门之间缺乏交流和沟通,致使团总支学生会的一些大的活动,组织工作不能完全到位,缺乏整体性和连续性。整体团总支学生会成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偏重对大型活动的开展,而忽视了对日常性工作的监督和管理,各部门之间交流不够,导致一个部门举办活动,受众群体的单一性,不具有全面性。

三、团总支学生会各个部门和各系学生分会不能及时上传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档案管理和资料的收集工作存在较大的漏洞。

在经历一年的工作之后,我们团总支学生会总结了做好团总支学生会工作的几点体会

一、必须使团总支学生会主席团成员紧密团结、加强沟通、形成合力

主席团成员是团总支学生会的主脑,所有成员必须具备很强的责任感和大局观。互相之间能够紧密团结、相互配合,同时要经常沟通、交流,做到工作没有漏洞、思想没有隔阂,形成强大合力。

二、必须建设一支有热情、有能力、有责任的团总支学生会干部队伍

团总支学生会是一支高素质、高修养的学生精英组织,我们必须从学生骨干抓起,建设一支有热情、有能力、有责任的团总支学生会干部队伍,更好地为广大学生服务,使每一位学生都成为我们工作的受益者。

三、必须处理好团总支学生会工作与班级工作之间的关系

每位团总支学生会成员都来自班级。我们要学会统筹时间、合理分配,正确处理好学习与工作的关系,处理好团总支学生会工作与班级工作的关系,统筹兼顾、取长补短,真正做到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

四、必须紧紧依靠领导、老师的指导、帮助和支持

要努力从领导、老师完整的大局观和丰富的工作经验中汲取营养,获得领导、老师的信任、指导和帮助,学会抓住工作的重心,结合实际情况加以具体分析,最终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方案高效落实。

屹立于世纪之巅,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团总支学生会如何在日益走向开放的校园中发挥基层团总支学生会的作用,为我院的改革和学风建设工作作出应有的贡献,在以后的工作实践中,我们将会不断的努力与探索,扬长避短,使团总支学生会的各项工作在稳定中创新,在创新中稳步前进,逐步走向完善,我们也坚信:只要我们以积极的心态主动的工作,无悔的付出,一定会谱写出更加壮丽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