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机械工业发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机械工业发展范文1
一、行业技术发展现状
机械工业是为国民经济提供技术装备和为人民生活提供耐用消费品的装备产业。国民经济各部门生产技术的进步和经济效益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所采用机械装备的性能和质量,机械工业的技术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经过近50年的发展,机械工业已经成为我国工业中具有相当规模和一定技术基础的最大产业之一。1997年实现销售收入13651亿元,占全国工业的21%;利润257亿元,税621亿元,分别占全国工业的15%;出口创汇363亿美元,占全国外贸出口额的20%。其发展速度高于同期工业的平均增长速度。
近年来,机械工业企业自主开发创新能力有所增强,1997年科技人员总数达48万人,技术开发经费支出达85亿元,占全行业销售收入的0.62%,有57家大型企业建立了国家级技术中心,有9%的企业建立了专门技术开发机构,行业整体技术水平有了明显进步,主要表现在:为国民经济提供成套技术装备和汽车的能力有较大提高;产品结构正向合理化方向发展。
尽管机械工业的综合技术水平近几年有了大幅度提高,但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着阶段性的差距。主要问题在于:
1. 科技进步对机械工业增长的贡献率目前仅为34%,先进国家高达70%以上。
2. 产品设计技术、制造工艺及装备、制造过程自动化技术、管理技术落后,是制约机械产品水平的主要因素。
3. 机械产品技术水平不高,达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先进水平的仅占18%,达到80年代中期国际水平的占27%,其余产品均在80年代以前的水平线上。
从总体上看,机械工业技术开发能力和技术基础薄弱,发展后劲不足;技术来源主要依靠引进国外技术,对国外技术的依存度较高,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仍停留在掌握已有技术和提高国产化率上,没有上升到形成产品自主开发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高度。
二、技术发展的总体目标
以数控机床、电力电子应用及自动化技术、大型农业机械和施工机械、轿车关键技术、环保装备五个方面作为重点,以发展和应用先进制造技术为手段,以高新技术和产品的产业化为突破口,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为目标,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到2001年,提供1000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大市场需求潜力的产品。主要产品品种的40%达到90年代初国际水平,5%达到国际先进水平,90%的重点骨干企业产品标准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企业标准。
三、技术发展的方向和重点
1. 以数控机床为代表的基础机械
数控机床是先进制造业的基础机械,是最典型的多品种、小批量、高技术含量的机电一体化产品。目前世界数控机床年产量超过15万台,品种超过1500种。1997年我国数控机床产量已达9051台(占机床总产值20%以上),但由于国产数控机床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在国内市场上的占有率逐年下降,每年仍需大量进口数控机床,进口额度大幅度增加。1996年进口达13924台(价值12.46亿美元)。
目前我国数控机床技术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 产品成熟度差,可靠性不高
国外数控系统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在10000小时以上,国内自主开发的数控系统仅3000~5000小时;整机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国外达800小时以上,国内最好只有300小时。
(2) 产品品种少,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国外数控机床品种已达到1500种,国内只有500多种,且性能水平低,高速、高效、高精度产品几乎没有。
(3) 创新能力低,市场竞争力不强
生产数控机床的企业虽达百余家,但大多数都未能形成规模生产,企业效益差,创新能力低,制造成本高,产品市场竞争能力不强。
(4) 数控机床行业的专业化零配件及部件的协作生产配套体系不健全,大多数企业都是“大而全、小而全”的结构模式。
近期我国在数控机床的发展方面,要采取跟踪高级型、发展普及型、扩大经济型,以普及型为主的策略,重点发展:
(1) 经济适用、量大面广的产品
经济适用的普及型数控车床、加工中心、数控铣床。
(2) 高速、高效和专用、成套数控机床
高速、高效数控车床及加工中心;高效数控锻压成套装备,其中包括,可自动换头冲压机床、复合式柔性冲压中心、四边折弯机等;大型精密模具数控成套装备,其中包括数控仿型铣床及龙门式数控铣床、智能化电加工机床等。
(3) 数控机床专业化配套系统
新一代数控及伺服系统系列产品;数控机床高速主轴、电主轴电机系列产品;数控机床机械手、刀库及动力刀架系列产品;数控机床高速配套零部件及辅件系列产品;其中包括,高速滚珠丝杆、高速陶瓷轴承、高速防护装置等系列产品。
发展目标:
(1) 扶植重点企业开发经济适用、量大面广的数控机床并形成批量生产,使这些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有明显提高,成为名牌产品;
(2) 发展数十种高速、高效、专用、成套数控机床系列新品种,以满足汽车、农机、航空、模具等行业的需求;
(3) 数控机床关键配套产品:数控系统,满足国内数控机床50%的配套需求;高速主轴及电主轴年产达千套;机械手、刀库、动力刀架及数控机床高速配套零部件、辅件系列产品满足国内50%的配套需求。
2. 电力电子应用及自动化技术
电力电子技术是集微电子、计算机和自动化技术于一体的综合技术,是节能节材的最佳技术之一。目前,国外电力电子技术已经发展到以IGBT为代表的第三代,并向智能电力电子时展,我国现在仍处于以晶闸管为代表的第二代。国内电力电子市场品种满足率仅35%,新产品市场基本上被国外产品占领。
现场总线智能仪表和总线式自动测试系统是集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于一体的新一代自动化仪表系统,已成为世界范围自动化技术发展的热点,是当代工业自动化的主要标志。我国仍处于由模拟式仪表系统向数字式仪表系统过渡的模数混合式仪表系统阶段,水平落后10~15年,因此在低技术产品市场上还占有80%左右份额,但在高技术产品市场的占有率不到60%,新产品市场几乎全为国外产品占领。
因此,抓住当前时机在2~3年内以IGBT,现场总线智能仪表和自动测试系统为突破,攻克重点技术和产品,并实现产业化。这一领域重点发展:
(1) IGBT器件及其装置,大功率晶闸管及其装置
研制新一代双极晶体管IGBT、高品质大电流IGBT等大功率晶闸管制造技术,并开发变频调速装置、逆变开关电源、大容量整滤源等的工程应用。
(2) 现场总线智能仪表
研制开发变送、执行、配套等类现场总线仪表。产品产业化技术开发、并开展示范工程的应用研究。
(3) 自动测仪系统和设备
开发总线式自动测试系统的基础产品,形成适度规模,同时建立用于机电产品和社会公益事业的典型自动测试系统,做好示范和推广应用。
机械行业对国民经济的建设和发展起重要作用,需要我们积极探索和发展。
机械工业发展范文2
2013年2月1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机联)在京召开了“2012年全年机械工业经济运行形势”新闻会。中机联执行副会长蔡惟慈介绍了2012年机械工业经济运行形势,并对2013年机械工业经济运行走势进行了分析和预测。蔡惟慈在会上指出,机械工业已经从持续多年的高速增长进入中速发展时期,企业不应只关注“一城一池”的得失,要把自身竞争力提升作为长远目标。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2年全年机械工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8.04万亿元,同比增长12.64%;累计实现销售产值18.41万亿元,同比增长12.54%;累计实现利润总额1.23万亿元,同比增长5.18%;实现进出口总额6472亿美元,同比增长2.54%。
虽然机械工业在2012年实现了适度增长,但与往年统计数据的对比中不难看出,2012年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的回落十分明显:产销增速从往年25%以上回落到12%左右;利润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了15.96个百分点,比同期产值增速低7.46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增幅比上年回落6.7个百分点,且低于同期全国工业平均增速(10%)1.6个百分点;出口增速也较上年大幅回落20.3个百分点。
另一方面,整个行业的需求疲软,也给企业带来了极大的生存压力。据介绍,受需求疲软和供大于求的双重影响,2012年机械产品价格总体处于下行态势,产品价格指数始终低于100。企业订单增幅明显下降,据中机联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年内各月累计订货值同比均为负增长,至年底同比下降1%左右,明显低于上年6%的增幅,更低于“十一五”期间20%以上的增长水平。除此之外,货款回收难、贷款利息高等多重因素更是雪上加霜,极大地加重了机械企业的负担。2012年机械工业应收账款总额已高达2.6万亿元,同比增长14.94%,远高于同期主营业务收入9.8%的增幅。应收账款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不断攀升,尤其是发电设备(50~80%)、重型矿山机械(100%)和工程机械(35%)等子行业的骨干企业,情况更为严重。
不过,硬币的另一面是,机械工业增速的回落,传递的或许是一个好消息。毕竟,长期的高位运行既难以持续,又暗藏诸多风险,而一个合理的增长速度才是行业健康发展的体现。同样,从“高速发展”到“健康发展”,正是机械工业进入中速发展时期的新特点。据蔡惟慈介绍,在2012年趋紧的环境中,市场对行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的倒逼机制开始发挥作用,企业调整升级的内生动力被激发出来。
一方面,机械工业企业“攻高端”的势头更加明显。2012年,机械工业在高端设备的研发、生产上投入明显加大,并且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不仅在产品生产上有所斩获(比如8万吨模锻压力机、4000吨级履带起重机、520马力推土机、75立方米矿用挖掘机纷纷问世),在高端控制系统上也有了明显突破,一改受制于进口的局面(2012年中资企业DCS系统产销额已超过外资企业,业内市场占有率前3名中中资企业占了2个)。2012年的海外并购热潮也反映出机械企业正在通过多种方式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加快产业升级。
另一方面,民营企业在2012年表现不俗,成为推动机械行业发展的重要动力。2012年民营企业实现总产值10.41万亿元,同比增长18.48%,高于同期机械工业全行业平均增速5.84个百分点,占机械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56.52%。民营企业实现利润表现出相同的趋势,1~12月累计利润总额为6591亿元,同比增长16.96%,高于同期机械工业全行业平均增速11.78个百分点,在机械工业实现利润中的比重为53.8%。
此外,2012年机械工业还呈现了关键零部件和特种材料自主化步伐加快、生产线自动化改造有加速之势、出口增长快于进口、国产装备市场满足率继续提高等诸多亮点。
2013年走势预测
机械工业发展范文3
一、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对##区机械工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1、增长速度明显放慢。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初步暴露出##区机械加工业产品结构调整滞后的问题,机械加工业作为传统产业逐步进入增长缓慢状态。上半年,全区1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产值6328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4.8%,但扣除今年新增的2家企业所完成的产值1650万元,原有9家企业仅完成4678万元,比去年同期下降7.8%。
2、大多数企业市场萎缩。##区的机械加工企业以协作配套为主,受制于人的现象相当突出,而且由于面临银根紧缩等问题,企业生产和销售都有不同程度下降。上半年,原来9家机械加工企业中有6家企业的工业产值和销售收入比去年同期减少,有的降幅达到50%。盛安机械有限公司、锦龙机械制造有限公司都因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政策的实施,生产经营受到很大影响;雄鹰机械设备集团公司因国家对冶金行业调控也受到明显影响;荣王集团公司因受公路治超治限的影响,销量明显下降。
3、投资积极性有所下降。由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主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因此,对钢铁、水泥、电解铝等基础行业的影响较长久,与之关系密切的工程机械、生产设备市场也深受影响,造成企业和业主的投资积极性下降,部分项目暂停或实施进度放缓,必然影响发展后劲。今年,机械行业计划新上项目5个,投资4100万元;技改项目11个,投资5200万元。但是,上半年新上项目仅动工4个项目,完成投资1450万元;技改项目实施7个,完成投资776万元。
二、##区机械工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企业产品结构不合理。##区的机械加工业主要是依托市区的大中型企业发展起来的,生产的产品大多为主机厂配套的初级加工件,市场也大多在三明本地,属于产品配套型,而非市场配套型,产品结构的局限性导致产品市场狭小,企业兴衰往往系于某一龙头企业。面对宏观调控措施实施所发生的市场变化,多数企业对“三明的市场感到很无奈”,却无法体会“外面的市场很精彩”。但是,对于一些做行业市场、销路在外的企业来说,如多维机械公司,它的生产经营不因个别企业的景气与否而受到影响,依然保持全国60%-70%的市场份额。
2、技术创新能力差。大部分机械加工企业由于依赖于所配套的主机厂,加上产能过剩和竞争激烈,基本上是主机厂给什么业务就做什么产品,产品不定型;企业经营者整天忙于应酬,根本没有精力专于技术创新、工艺改进和新产品开发,而且因激烈竞争导致合理利润偏低,技改投入不足,致使整个行业的加工装备水平停留在落后的状态,新产品开发能力也很薄弱。
3、产业协作水平低。一些中小企业经过整合资源,优势互补,虽然正在逐步形成了相对专业化的分工协作关系,但由于三明机械工业企业在为整机厂配套方面起步较晚,基础较弱,原有的多数零配件生产企业技术水平不高,规模较小,特别是专业化分工协作不明显,造成企业之间关联度低,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无法在较大范围内形成专业化分工协作网络,规模效应和群集效应不明显。
4、企业缺乏发展战略。产品为人配套,市场受制于人,思路跟着别人走,对于有利润的产品,大家一哄而上,围绕产品盲目重复投资,这是大部分机械加工企业的现状。多数企业没有自己的市场定位和长远的发展战略,没有根据产业链进行合理分工,找准自己的主攻方向,并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进行投资以及提升装备水平和技术水平,造成企业之间产品类同、设备类同以及企业数量多产品不多、加工能力大而不强等问题。
5、营销队伍建设滞后。由于大部分机械加工企业依赖于本地市场,有些企业几乎足不出户,平时为了维系自己与主机厂的关系,经营者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了协调某些掌握着业务分配、资金调度等关键人物身上,没有精力开拓外地市场,更没有精力去培养营销队伍,市场开拓和销售能力较差,一旦本地市场不景气,就变得手足无措。
三、加快##区机械工业健康发展的对策措施
1、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加快##机械工业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价值。一是要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首先要正确理解什么是科学的发展观,为什么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和核心是发展,坚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信念不动摇。二是要全面树立科学发展观。##作为三明的中心城区,要把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作为机械工业发展的基本准则,追求人和自然的和谐、资源利用的高效和环境资源的永续,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三是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机械工业发展。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把经济工作的着力点放到深化改革和调整结构、培育有竞争力的产业和产品上来,正确处理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经济发展速度与效益的关系,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
2、加快发展机械工业产业集群。产业集群通过地理集中和产业组织优化,从而创造群体协同效应,获得技术创新、市场开拓、规模扩张、结构优化等竞争优势,因此,加快机械工业产业集群发展是加快##机械工业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一是要做好产业发展规划。根据国家产业发展规划,按照资源禀赋特点、产业发展现状、产业链形成规律,制定##机械工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指导性规划,明确扶持重点,引导招商引资方向。二是要培育壮大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在产业集群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把龙头企业的培育和壮大放在突出位 置,一方面充分发挥路面工程机械、橡塑机械、机械基础件等行业的优势,以三重机公司、华橡公司等为龙头,加快系列产品开发,营造产业配套环境,建立新型分工协作关系,另一方面要加快培育区内新的民营龙头企业,改变大多数企业围绕一二个企业协作配套的局面,加快依靠市场机制作用,发挥集群聚集效应,促进##机械加工业基地的形成。三是要加快工业园区发展和建设步伐。工业园区是产业集群的有效载体,要把发展民营企业作为重点,通过优惠政策吸引和龙头企业带动,积极引导私营企业加入机械加工行业,引导布局分散的中小企业逐步向园区集中,逐步形成富有##产业特色、专业化协作比较集中的机械工业园区。
3、大力推进产品结构调整。宏观调控是手段,结构调整才是目的,中央每次实施宏观调控政策,对于优势企业来说都是一次兼并和发展的良好机遇,一次优化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好机会。作为传统产业的机械加工企业,一方面要加快产品结构调整。深入分析自身的优劣势,找准市场位置,准确产品定位,坚持“专而精”,做好优势产品,同时注意借鉴浙江的经验和做法,根据市场需求,将现有的产品结构进行一次大的调整,把产品做到全国各地去,争取做成行业市场,避免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另一方面要注意培育新型安全产业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适时适度地进行宏观调控是常有的事情,企业要注意产品与经济周期的密切相关,建立起应对市场风险的安全防范机制,不要盲目跟风,及时开发高质量、多品种的创新产品,并在做好主导产品的同时注意在上下游产品之间建立起安全的产业链,以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和市场形势发生变化时立于不败之地。
机械工业发展范文4
机械工业是为国民经济提供技术装备和为人民生活提供耐用消费品的装备产业。国民经济各部门生产技术的进步和经济效益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所采用机械装备的性能和质量,机械工业的技术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经过近50年的发展,机械工业已经成为我国工业中具有相当规模和一定技术基础的最大产业之一。1997年实现销售收入13651亿元,占全国工业的21%;利润257亿元,税621亿元,分别占全国工业的15%;出口创汇363亿美元,占全国外贸出口额的20%。其发展速度高于同期工业的平均增长速度。
近年来,机械工业企业自主开发创新能力有所增强,1997年科技人员总数达48万人,技术开发经费支出达85亿元,占全行业销售收入的0.62%,有57家大型企业建立了国家级技术中心,有9%的企业建立了专门技术开发机构,行业整体技术水平有了明显进步,主要表现在:为国民经济提供成套技术装备和汽车的能力有较大提高;产品结构正向合理化方向发展。
尽管机械工业的综合技术水平近几年有了大幅度提高,但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着阶段性的差距。主要问题在于:
1.科技进步对机械工业增长的贡献率目前仅为34%,先进国家高达70%以上。
2.产品设计技术、制造工艺及装备、制造过程自动化技术、管理技术落后,是制约机械产品水平的主要因素。
3.机械产品技术水平不高,达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先进水平的仅占18%,达到80年代中期国际水平的占27%,其余产品均在80年代以前的水平线上。
从总体上看,机械工业技术开发能力和技术基础薄弱,发展后劲不足;技术来源主要依靠引进国外技术,对国外技术的依存度较高,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仍停留在掌握已有技术和提高国产化率上,没有上升到形成产品自主开发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高度。
(二)技术发展的总体目标
以数控机床、电力电子应用及自动化技术、大型农业机械和施工机械、轿车关键技术、环保装备五个方面作为重点,以发展和应用先进制造技术为手段,以高新技术和产品的产业化为突破口,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为目标,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到2001年,提供1000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大市场需求潜力的产品。主要产品品种的40%达到90年代初国际水平,5%达到国际先进水平,90%的重点骨干企业产品标准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企业标准。
(三)技术发展的方向和重点
1.以数控机床为代表的基础机械
数控机床是先进制造业的基础机械,是最典型的多品种、小批量、高技术含量的机电一体化产品。目前世界数控机床年产量超过15万台,品种超过1500种。1997年我国数控机床产量已达9051台(占机床总产值20%以上),但由于国产数控机床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在国内市场上的占有率逐年下降,每年仍需大量进口数控机床,进口额度大幅度增加。1996年进口达13924台(价值12.46亿美元)。
目前我国数控机床技术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产品成熟度差,可靠性不高
国外数控系统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在10000小时以上,国内自主开发的数控系统仅3000~5000小时;整机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国外达800小时以上,国内最好只有300小时。
(2)产品品种少,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国外数控机床品种已达到1500种,国内只有500多种,且性能水平低,高速、高效、高精度产品几乎没有。
(3)创新能力低,市场竞争力不强
生产数控机床的企业虽达百余家,但大多数都未能形成规模生产,企业效益差,创新能力低,制造成本高,产品市场竞争能力不强。
(4)数控机床行业的专业化零配件及部件的协作生产配套体系不健全,大多数企业都是“大而全、小而全”的结构模式。
近期我国在数控机床的发展方面,要采取跟踪高级型、发展普及型、扩大经济型,以普及型为主的策略,重点发展:
(1)经济适用、量大面广的产品
经济适用的普及型数控车床、加工中心、数控铣床。
(2)高速、高效和专用、成套数控机床
高速、高效数控车床及加工中心;高效数控锻压成套装备,其中包括,可自动换头冲压机床、复合式柔性冲压中心、四边折弯机等;大型精密模具数控成套装备,其中包括数控仿型铣床及龙门式数控铣床、智能化电加工机床等。
(3)数控机床专业化配套系统
新一代数控及伺服系统系列产品;数控机床高速主轴、电主轴电机系列产品;数控机床机械手、刀库及动力刀架系列产品;数控机床高速配套零部件及辅件系列产品;其中包括,高速滚珠丝杆、高速陶瓷轴承、高速防护装置等系列产品。
发展目标:
(1)扶植重点企业开发经济适用、量大面广的数控机床并形成批量生产,使这些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有明显提高,成为名牌产品;
(2)发展数十种高速、高效、专用、成套数控机床系列新品种,以满足汽车、农机、航空、模具等行业的需求;
(3)数控机床关键配套产品:数控系统,满足国内数控机床50%的配套需求;高速主轴及电主轴年产达千套;机械手、刀库、动力刀架及数控机床高速配套零部件、辅件系列产品满足国内50%的配套需求。
2.电力电子应用及自动化技术
电力电子技术是集微电子、计算机和自动化技术于一体的综合技术,是节能节材的最佳技术之一。目前,国外电力电子技术已经发展到以IGBT为代表的第三代,并向智能电力电子时展,我国现在仍处于以晶闸管为代表的第
二代。国内电力电子市场品种满足率仅35%,新产品市场基本上被国外产品占领。 现场总线智能仪表和总线式自动测试系统是集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于一体的新一代自动化仪表系统,已成为世界范围自动化技术发展的热点,是当代工业自动化的主要标志。我国仍处于由模拟式仪表系统向数字式仪表系统过渡的模数混合式仪表系统阶段,水平落后10~15年,因此在低技术产品市场上还占有80%左右份额,但在高技术产品市场的占有率不到60%,新产品市场几乎全为国外产品占领。
因此,抓住当前时机在2~3年内以IGBT,现场总线智能仪表和自动测试系统为突破,攻克重点技术和产品,并实现产业化。这一领域重点发展:
(1)IGBT器件及其装置,大功率晶闸管及其装置
研制新一代双极晶体管IGBT、高品质大电流IGBT等大功率晶闸管制造技术,并开发变频调速装置、逆变开关电源、大容量整滤源等的工程应用。
(2)现场总线智能仪表
研制开发变送、执行、配套等类现场总线仪表。产品产业化技术开发、并开展示范工程的应用研究。
(3)自动测仪系统和设备
开发总线式自动测试系统的基础产品,形成适度规模,同时建立用于机电产品和社会公益事业的典型自动测试系统,做好示范和推广应用。
3.大型农业机械和施工机械
(1)农业机械
工业发达国家农机产品在不断采用新技术的基础上,正向高效、节能、保护农业环境方向发展。目前我国已能生产14大类、3000多个品种的农机产品,但是产品的综合技术水平仅相当于国外70年代水平。主要问题在于:
1)产品水平不高,品种不全 综合技术经济指标落后,可靠性差,寿命短。以拖拉机为例,MTBF值国外可以达到330小时以上,而我国仅100余小时。品种上:大型缺,小型杂,不成系列。
2)产品生产达到经济规模的少,重复生产、小规模生产,难以保证质量。
农机领域重点发展:
1)促进农业生产产业化的大中型拖拉机及配套农具 拖拉机平均无故障时间从110小时提高到300小时以上;
2)联合收割机 联合收割机可靠性系数从0.5~0.7提高到0.9以上;
3)主要农产品加工机械(含烘干仓储机械) 农村产业化和中西部地区脱贫致富需要的农产品深加工机械;
4)节水灌溉设备 喷、滴灌设备将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由大水漫灌的40%提高到80%以上。
农机产品的使用可靠性及寿命指标普遍提高一倍以上,主要产品的技术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
(2)施工机械
施工机械是国民经济大型工程项目建设必须的关键设备。我国已初步具备16个大类,3100多个品种规格产品的生产能力,部分产品已开始进入国际市场。但与国民经济发展要求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较,差距还是很大。一是产品的综合技术水平不高,尤其是产品的质量、寿命、可靠性、安全舒适性等指标以及机电一体化等高新技术的应用与国外先进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二是产品结构性短缺,成套服务能力差,远不能满足需要,如路面施工机械基本上还要靠进口;三是大部分企业生产规模小,制约着行业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高。
施工机械重点发展:
1)推土机、液压挖掘机、轮式装载机;
2)汽车起重机、大型叉车;
3)摊铺机、压路机;
4)无开挖式管道铺设机;
5)江河湖库清淤设备。
发展目标:
大型工程机械可靠性指标达到400小时,寿命指标达到10000小时。
4.轿车关键技术
我国汽车工业长期以卡车为主要产品,改革开放以后,轿车产品得到了快速发展。1998年轿车产量达到52万辆。
我国汽车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重复建设严重,造成无序竞争,难以集中形成实力,发挥规模效益。
(2)自主开发能力薄弱,大多数企业“九五”期间仍偏重于对生产环节进行改造,包括多数中外合资的零部件企业对产品开发能力建设几乎没有投入。目前,国内对轿车产品尚不具备自主开发能力,机电一体化的高新技术零部件产品还必须引进技术。
近期轿车重点发展:
机械工业发展范文5
关键词:机械电子工程;现状;发展趋势
引言:
机械电子工程是一门以计算机为基础,多种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性的学科,也被称为机电一体化技术。它是社会技术高度发展的产物,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伴随着机械电子工程行业的深入发展,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国际竞争力也越来越大,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们生活水平质量方面都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但在机械电子工程行业全面的发展和壮大的过程中任然存在着一些列的问题,影响着它健康、有序的发展。
一、我国机械电子工程行业发展的现状
我国机械电子工程行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它作为社会经济和技术高度发展下的产物,是衡量我国对外贸易和国际影响力的一个重要的标志。近年来,机械电子工程行业的全面发展,涉及到我国各个行业领域,成为了我国国家政策和重点扶植的行业。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更是为我国的机械电子工程行业提供了发展机遇,带动了我国对外贸易总值,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随着我国机电系统的逐步成熟和稳定,在发展和壮大的过程中,更加的多元化,发展方面更加明确,在促进国民经济和对外发展方面都具有巨大的影响。机械电子工程行业的快速发展,技术的不断进步,使我国机械电子工程行业在国际中的竞争力也在不断提升,据数据显示,我国的对外出口机电产品正在逐年的增加,出口总额不断的提升,使我国成为机电出口产品的大国之一,为我国机电行业的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更广阔的发展市场。
二、我国机械电子工程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行业的关联度减低。我国的机电业发展市场集中,产品结构单一,使机电产品在发展中存在很大的风险性,容易受到影响和波动,特别是从长远的发展角度而言,市场和结构的单一都不利于行业的发展和创新,久而久之,也会导致其国际竞争力的降低。第二,自主创新能力欠缺。我国机电行业以大中型企业为研发主体,但这些企业对于自主创新和产品的研发重视度不够,对于资金的投入不够,使行业发展确定资金保障和创新基础。第三,人才的缺乏。受我国机械电子工程行业发展时间限制,在人才的培养和利用上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人才的缺乏将会直接导致行业发展局限性。人才在机械电子工程行业中是主导者也是实施者,是技术的研发者和创新意识的构造者,对于产业的发展起着觉得性的作用。机械电子工程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各个方面都需要人才的参与,人才是保障其行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基本因素,对于提高产业发展技术,促进产业市场竞争力的提高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我国机械电子工程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机械电子工程行业的发展也取得了长足性的进步,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未来发展中重视专业深度的培养,摆脱发展的局限性和单一性,积极的培养复合型的人才,为机械电子工程行业在未来的技术发展和科学研究中提供更多的人才支撑,以适合未来对机械电子工程行业发展的需求,满足市场的变化,提高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深入发展和广泛应用,带动了机械电子工程行业的发展,促进了电子工程行业向智能化发展方向的转变。科学技术作为电子工程行业发展创新的根本,在发展中,将计算机网络技术与电子技术相融合,成为了机械电子工程行业在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机械电子工程是机械技术和电子技术的结合,在改变了传统的机械技术生产模式的同时,将虚拟的电子技术应用在生产中,带动了生产的发展,在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日常生活中都具有重要的影响。机械电子工程行业作为国民支柱行业,在未来发展中具有更多的可能性和发展空间,这就要求我国在发展机械电子工程行业过程中,要加大技术的研发,解决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效提高机械电子技术的制造水平。结束语:我国机械电子工程行业的发展经过了多个发展阶段,在不断的摸索和探究中,不断的壮大和发展,逐渐成为了影响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机械电子行业作为时展下的产物,具有相当乐观的发展情景。在未来的发展要加强技术的创新和突破,加强对人才培养,提高产业的关联度,提高机械电子技术水平,促进机械电子工程行业持续、稳定、高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建民;机械电子技术的发展及其对产业的作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年23期.
机械工业发展范文6
关键词:施工企业 设备 租赁 前景
对于施工企业来说,他们不仅拥有较为完善的技术,同时还拥有类型齐全的机械设备。但是,施工企业在一年的工作当中,不可能每天都应用机械设备,在“淡季”的时候,需要考虑如何增加经济收入,出租机械设备就是一个非常可取的方式。目前的机械设备租赁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得到了各行各业的普遍认可。有些工程的工期较长,租赁机械设备的同时,还可以与施工企业建立一些新的业务联系。因此,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租赁的发展前景较为广阔。本文就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租赁的发展及前景进行一定的讨论。
一、施工企业机械使用现状和对外租赁优势分析
(一)施工企业机械使用现状
施工企业在现阶段的发展中,拥有健全的施工技术和类型多样的机械设备。从客观的角度来说,施工企业能够利用机械设备的长处,结合施工技术的优势,采用较低的成本,获得较高的利润。但是,随着社会的健全发展,竞争力越来越大,部分施工企业面临没有业务、持续亏损的状况。所以,目前施工企业机械设备使用现状如下:首先,占用资金量很大,施工企业的机械设备属于硬件设备,这些设备在市场上拥有固定的价格,几乎很难讲价,“一分钱一分货”就充分说明了机械设备的现状。其次,机械使用率不高,经过详细的统计,全国施工企业自购机械设备的使用率大概有百分之五十左右。在机械设备使用率较低的情况下,施工企业的效益就会降低,由此所带来的就是倒闭。第三,维修和使用成本比较高。从设备本身来看,很多的设备都是多种元件共同作用才能完成较多的工作,有些元件非常重要,而且价格不低,如果出现损坏,花费的维修成本非常高。另一方面,很多的施工企业都没有办法收回使用成本,拖欠工款的现象普遍存在。
(二)施工企业机械对外租赁的优势
对于施工企业来说,现阶段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发展困境,如果说固守原有的发展方式,并且没有任何新的业务加入,很有可能导致施工企业直接倒闭。本文认为,将施工企业的机械设备进行租赁是一个非常可取的措施,不仅仅可以提高使用率,同时还可以帮助施工企业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弥补原来的部分亏损,一举数得。在此,本文主要对施工企业机械对外租赁的优势进行一定的阐述:
1.有利于调剂设备。施工企业在现阶段的运营中,工期的长短非常不固定,有时候长期接不到业务,有时候业务多得难以完成。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良好的调剂设备。本文认为,在工程量较大的时候,施工企业可以在其他的施工企业或者租赁公司迅速租入急需的机械设备,避免大量购置造成资金上的浪费;在工程量小,工期较为宽松的时候,可以将闲置的机械设备对外租赁,既增加了收入,同时又利于企业持续稳定的发展,还良好的避免了机械闲置而放松维护、管理的现象发生。从以上的阐述来看,施工企业将机械设备对外租赁是一种非常可取的新的发展方式,并且前景较为广阔。
2.有利于集中管理。将施工企业的机械设备适当集中,统一调配、实行对外租赁,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利用率。从客观的角度来说,施工企业的设备在长久的应用当中,一直都会选择需要的设备来应用,暂时没有用处的设备几乎得不到重视,在这种情况下,闲置设备的管理工作不断下降,不仅对施工企业的未来工作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同时也会影响暂时闲置设备的日后应用。将施工企业的机械设备进行租赁,就需要对机械设备的情况有一个详细的了解,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做好统计,这样就可以进行集中管理,无论是施工企业自身经营的工程业务,还是一些租赁业务,都能够做到一个较高的水准。
二、施工企业机械对外租赁的运作模式及管理
(一)运作模式
施工企业在租赁业务的运作模式方面,需要通过有效的模式来进行,而不是糊涂账和盲目租赁。施工企业的机械设备如果能够按照以下模式来运营,相信能够得到一个较好的效果:清点设备--建立台账--确定租赁价格--对外信息。整个过程环环相扣,在租赁以后,还要对客户姓名、租赁时间、具体用途、何时归还、延期申请以及租赁合同、违约合同等等环节进行设计,这样才能保证为施工企业带来一定的收益。在这些工作当中,清点设备必须做到细致;建立台账必须做好各个方面的登记;确定好租赁价格以后,在没有重大事件发生的时候,不可以轻易的变动;对外信息的时候,必须准确,不能出现孔隙以及让顾客想象的空间,否则很有可能造成较大的误会,从而耽误双方的合作。
(二)施工企业对外租赁的管理
施工企业对外租赁自己所购置的机械设备,并不能仅仅考虑经济效益,同时要在管理方面进行一定的努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机械设备获得长远的发展。在对外租赁管理工作中,手下要合理的配置机械设备,而不是盲目的为了经济效益去租赁,要根据租赁企业自身的实际需求对其租赁,这样在回收资金以及自身用到机械设备的时候,都可以实现良好的调配。其次,必须良好的管理租金。现阶段的租金并不是特别的贵,而且施工企业也不是以租赁业务为主,因此租赁资金的用途要管理好,比方说在业务较少的时候,租金可以用来发工资;业务多的时候,租赁资金用来做后续储备。第三,使用中的设备管理。机械设备在租赁企业当中使用,势必与施工企业使用的方法不同,而且考虑的地方也不全面,因此在租赁企业使用的时候,施工企业可以定期派遣人员进行检修,一来可以避免机械设备出现较大的问题,二来可以树立一个良好的服务形象,三来可以节省双方的时间。
三、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租赁的发展前景
从整体的发展情况来看,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的租赁业务在很多的方面都需要提高,但即便如此,施工企业租赁设备的发展前景依然广阔。从统计的数据来看,每100家企业当中,超过50%都认为租赁机械设备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租赁过设备的100家企业中,超过75%都对租赁设备满意,另外,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很多的施工企业都与一系列需要应用到机械设备的企业建立了长期的业务联系,二者在相互作用的情况下,经济效益有了很大的增长,并且原有的一些麻烦也得到了良好的解决。另一方面,国家对租赁业务也是比较倡导的,这样不仅可以达到充分利用的效果,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又节省了能源,所以租赁属于可持续发展工作。
总结:本文对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租赁的发展以及前景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和阐述,从现有的发展情况来说,这项业务的前景较为广阔,而且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在循环利用的情况下,可以创造较多的经济效益,是一个非常可取的措施。在今后的工作中,可以扩大经营范围,甚至是去推广,这样不仅可以获得更多的业务,同时可以开辟租赁行业的新路途。
参考文献
[1]马学良.广东工程机械租赁市场发展及存在的问题[J].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