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气象灾害的定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气象灾害的定义范文1
论文关键词:陕西,苹果产区,连阴雨,气象指数,风险分析
0引言
在国内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方面,一般有干旱风险评估、涝洪风险评估、冻害风险评估等。李世奎等【1】探讨了农业自然灾害分析的理论、概念、方法和模型。邓国等[2]提出用解析概率密度曲线法估计粮食产量序列的风险概率,对中国粮食产量不同风险类型进行了分区研究。薛昌颖等[3]利用河北及京津地区冬小麦实际产量资料,选取历年减产率的变异系数、历年平均减产率和减产率风险概率作为评价指标,估算了干旱气候条件下历年冬小麦产量灾损的风险水平。黄崇福等[4]针对湖南省各县市的灾情资料时间序列短、数量少的情况,引入模糊数学方法,对干旱进行了风险估算。朱自玺等[5]、王素艳[6]研究了冬小麦干旱风险评估技术和方法。
国外学者在风险分析研究方面多侧重于经济领域,对具体的某一种农业灾害风险分析的研究还不多见论文服务。【7,8,9,10】
目前,在风险评估方面陕西,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价标准还缺乏统一的认识和实践检验,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的风险评价模型甚少。总体而言,风险评估的内容大多集中在较大的方面,如对中国的粮食产量风险进行评估和区划,对总的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进行估算等。这些风险评估的对象都是针对整体农作物,单一的对某一种农业气象灾害,或某一种农作物的农业气象灾害,或某一种果树的气象灾害进行系统化风险评估和区划的成果较少【11】。刘璐【12】、李美荣【13】等人分别应用基于模糊数学和信息扩散理论、风险灾损模式分析了苹果开花期冻害在陕西省苹果产区发生的时间、空间风险分布。在风险评估方法中,主要用风险评估指标进行分析,但由于气象要素(或其相对值,如降水负距平)受前期天气气候影响明显,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2009年,全省苹果面积和产量为847.4万亩和805.2万吨,占全国苹果总产的1/3和世界总产量的1/8。8月下旬-10月中旬的连阴雨对苹果着色及采收带来严重影响,本文在定义陕西苹果产区连阴雨气象灾害指数的基础上,探索了一种新的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方法——气象灾害指数方法来进行连阴雨风险分析,计算了陕西果区各地苹果着色期连阴雨气象灾害指数,据此将苹果产区连阴雨发生情况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级,结果表明,有13个县连阴雨气象灾害指数为轻度陕西,有27个县连阴雨气象灾害指数为中度,有8个县连阴雨气象灾害指数为重。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气象资料来自陕西省气象局档案馆。所用资料为位于陕西省关中地区、陕北地区48个苹果生产县(区)建站-2006年的8月下旬-10月中旬逐日降水量。资料起始时间:合阳自1962年,耀县自1963年,靖边自1965年,佳县自1969年,安塞、甘泉、米脂、吴堡、延川5县自1970年,子洲自1971年,陈仓自1973年,其余县区自1961年开始。
1.2 数据处理和研究方法
连阴雨气象灾害指数()定义为:
(1)
公式(1)中为8月中旬~10月中旬雨日(R≥0.1)连续3天以上的日数,该日数越多,连阴雨危害越重;
公式(1)中为8月中旬~10月中旬无降水日数,该日数越多,连阴雨危害越轻。
2结果与分析
2.1 连阴雨气象灾害指数
用进行分析仅用到连续3天以上的降雨日数和无降水日数,未使用降雨的具体数量,可减少各地由于观测仪器不同带来的差异。且该指数物理意义明晰,是运用多年气象资料进行计算的,具有稳定性。本文以连阴雨气象灾害指数数值做为连阴雨风险分析数值来进行风险分析。计算结果见表1论文服务。
2.2分级结果:
以≤0.3为轻度, 0.3<≤0.5为中度,>0.5为重度对各地连阴雨气象灾害指数进行分级。有13个县为轻度陕西,有27个县为中度,有8个县为重度,此分级结果即为风险分布(表1,图1)
表1 陕西苹果产区连阴雨气象灾害指数及风险分布
地点
分级
地点
分级
地点
分级
子长
0.29
轻
志丹
0.41
中
澄城
0.33
中
靖边
0.22
轻
延长
0.36
中
合阳
0.31
中
定边
0.20
轻
延安
0.34
中
韩城
0.31
中
神木
0.21
轻
富县
0.44
中
蒲城
0.34
中
米脂
0.25
轻
宜川
0.37
中
富平
0.36
中
绥德
0.24
轻
洛川
0.40
中
扶风
0.47
中
吴堡
0.20
轻
黄龙
0.47
中
乾县
0.42
中
府谷
0.19
轻
宜君
0.49
中
礼泉
0.40
中
子洲
0.24
轻
铜川
0.45
中
澄城
0.33
中
佳县
0.20
轻
耀县
0.40
中
合阳
0.31
中
横山
0.19
轻
旬邑
0.48
中
韩城
0.31
中
榆林
0.19
轻
长武
0.47
中
千阳
0.59
重
延川
0.28
轻
彬县
0.44
中
凤翔
0.57
重
子长
0.29
轻
志丹
0.41
中
岐山
0.54
重
靖边
0.22
轻
延长
0.36
中
宝鸡县
0.54
重
定边
0.20
轻
延安
0.34
中
宝鸡市
0.52
重
吴旗
0.49
中
永寿
0.47
中
甘泉
0.60
重
清涧
0.34
中
淳化
0.43
中
陇县
0.55
重
安塞
0.40
中
白水
0.36
中
麟游
气象灾害的定义范文2
关键词:气象灾害;分类;防灾减灾;措施
中图分类号:P429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平均每年都占全部自然灾害损失的70%以上[1]。气象灾害具有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次生灾害严重、经济损失大的特点。且呈经济越发达,损失越大的趋势。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21世纪初的10多年中,我国每年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增长3倍。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评估, 20世纪90年代全球重大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比50年代高出10倍。
为了减轻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必须建设好气象灾害的监测和预警系统,进一步搞清楚气象灾害的产生机制、发展规律,研制出行之有效的气象灾害预警技术方法、业务流程和适合我国国情的防灾减灾对策。
1、气象灾害的概念
在我国,事件通常是指在一定范围内突然发生的并危及公众生命财产、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乃至影响到国家利益和全球稳定,需要政府立即采取应对措施加以处理的公共事件。 事件至少应该包括五个基本要素:突然爆发、难以预料、必然原因、严重后果、需紧急处理。突然爆发是事件的第一要素,它指事件往往是在完全出于人们的意料之外,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爆发的;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实际规模、具体形态和影响深度,是难以完全预测的。难以预料是指事件的发生和人们的意识之间有一段空白,或者说,事件往往发生在人们意识的空白之处;事件突如其来之时,受众完全没有思想准备,也来不及对事件做出任何判断。必然原因是指事件虽然是通过偶然的契机,以偶然的形式突然发生,无章可循、令人难以预料、措手不及,但在这种偶然性、意料之外的背后,总是有着深刻的必然性在起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事件是可以把握和控制的。严重后果是指不论什么性质和规模的事件,都必然不同程度地给国家造成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损失和破坏,给人民带来生命、财产或精神上的损失和损害。需紧急处理是指事件所反映的问题极端重要,关系社会、组织或个人的安危,必须马上处理,而且还要处理好;在事件中,时间非常紧迫,对时间的把握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事件管理的有效性。
气象灾害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而自然灾害的本质就是自然界部分物质的自然运动并对人类社会造成损害。关于气象灾害的含义,可以理解为能对人类生命财产、社会经济发展造成损害的气象事件。这种气象事件是大气的某些特殊运动,它们可以形成某些灾害性天气。按气象学定义,气象一般可分为天气和气候,天气就是几天时间内的大气现象;气候是指某一长时间内气象要素和天气过程的平均统计状况,是较长时间内的大气现象,主要反映的是某一地区冷暖干湿等基本情况。因此气象灾害也有天气灾害和气候灾害之分。习惯上,人们把天气灾害与气候灾害统称为气象灾害,其实两者还是有区别的。天气灾害一般是指几天内的一次异常天气过程造成的,是由局地性、短时间的强烈天气而带来的灾害,如台风、暴雨、冰雹、龙卷风、强降温(寒潮)等。这类天气常伴随有强风和暴雨,对人民生命财产会造成严重威胁,并对农作物生长有很大的毁坏作用。天气灾害对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可以造成突然的损失,因而受到人们的注意;而气候灾害则是大范围、长时间的气候异常所造成的灾害,如长时间气温偏高、偏低,或降水量偏多、偏少,风力偏强等,这些气候的异常会带来干旱、洪涝、低温、冷害和沙尘暴等灾害。这种异常现象的出现,导致人类及动植物的不适应,影响人类社会活动及生产活动,危及动植物的正常发育,造成经济损失和其他损失。气候灾害由于经历时间长、受灾面积大,往往造成的灾害也重,特别是旱涝等重大气候灾害。
2、气象灾害的分类
当前,气象灾害已成为制约人类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而我国是世界上受气象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气象灾害种类多、强度大、频率高,台风、暴雨(雪)、雷电、干旱、大风、冰雹、大雾、霾、沙尘暴、高温热浪、低温冻害等灾害时有发生,由气象灾害引发的滑坡、泥石流、山洪以及海洋灾害、生物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等也相当频繁,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给国家和社会造成巨大损失。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趋势的加剧,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不断发生,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不断加重,我国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气象灾害威胁。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对暴雨洪涝、干旱、台风和冷冻的影响、危害和造成的损失程度有比较充分的认识。由于局地风暴的危害因其常伴生在大范围的暴雨中,因而过去常把其中的雷击死亡人员和雷雨大风摧倒建筑物、机械设备导致人员伤亡以及冰雹造成农作物损失等灾害列入暴雨洪涝灾害中,忽略了它的危害程度。主汛期中国气象局组织的“性气象灾害信息应急处理”业务中收集到的各种气象灾种造成人员的死亡数表明,仅雷击和雷雨大风在我国造成的人员死亡数就达350人,占全部气象灾害死亡人数的32.2%,比单一由暴雨洪涝、地质气象和台风灾种造成的人员死亡数都多。
3、我国气象灾害防灾减灾的措施
3.1、在全国范围内完善监测预警系统
在气象灾害防灾减灾决策中,气象监测和预警信息收集及分析工作最为重要。在区域间建立完善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将会准确、及时、客观地监测气象灾害数据,对气象灾害的发生、发展和预报预警提供必要的支持。近年来许昌市为了预防气象灾害,已经在市区内建成 5 个国家常规气象观测站、69 个乡镇自动雨量站和 17 个四要素自动气象站组成的地面观测网及 2 部天气雷达组成的雷达观测网,完善了气象卫星资料接收处理系统,在全市范围内初步形成了地面、高空、空间相结合的立体监测体系,极大地提高了气象灾害监测和预警水平。3.3 建立气象灾害评估体系。重点开展气象灾害研究工作,只有大力开展重大气象灾害发生的前兆、发生机理和预测理论的研究,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气象灾害的预报预测水平的基础,为政府预防气象灾害提供决策参考,才能使政府掌握灾害可能发生和已经发生的各种情况,在气象灾害防治和治理上,及时采取防灾抗灾救灾措施。
3.2、提高科普宣传教育力度
广大群众的了解,以及社会的参与,提高人民群众的自救以及互救能力是降低灾害损失的先决条件。国家气象局利用一些手段和措施,深化宣传及培训力度,让所有受众了解必要的应急措施。国家气象系统强化对《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措施》的宣教,让各界都知道预案的启动模式、级别以及应对方案。编辑出版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科普书籍与宣传手册,针对气象灾害的类别、特性、预警信号、应急的保护方式等知识实施全面系统的讲解,为广大的人民群众给出实用的气象灾害应急措施的概念。国家气象局应急管理部门还构建了一系列气象应急宣传参考资料,在国家气象网、国家政府网、各区域的气象网与社会相应的网站上进行发表。在世界气象日等相关活动时,相关的气象系统对外进行活动,请一些社会公众尤其是中小学生进入气象工作领域,让他们深入的了解气象,知道一些必要的气象灾害应急知识。
3.3、加强气象灾害的机理研究
气象灾害主要是较为极端的天气气候事件造成的,只有加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和气象灾害形成机理的研究、尤其是应用性研究,弄明白高温干旱、暴雨洪涝、台风、寒潮冻害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及其形成的气象灾害的发生、发展、消亡的内在原因和环境条件,才能提高气象灾害的预测预报和预警水平,达到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的目的。提前一个月预测少雨干旱和提前3d准确预报暴雨的落区、落时及其形成的洪涝灾害,目前还是世界性的难题。我国对于旱涝特别是干旱的监测预测能力也十分有限,这主要是因为大范围长期的干旱和持续性暴雨形成涉及十分复杂的物理过程。应积极开展跨学科、跨部门的协作,加强少雨干旱、暴雨洪涝的监测和干旱、暴雨形成机理的研究,提高旱涝预警能力。另外,开展气象灾害评估技术和方法研究,建设满足自然灾害预警需要的、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气象灾害评估系统,开展实时气象灾害评估业务。
3.4、加强政府防灾减灾的组织行为
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只有在政府的统一领导和协调下,才能真正有效地实现对气象灾害的整体防御,才能充分发挥防灾减灾的整体效益。作为气象灾害预防的重要部门,气象部门应与政府相关气象灾害预防部门,联合制作和气象灾害情况等预报,并对农业、水资源的影响进行评估等,以避免或者减轻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
4、结语
由于我国特定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和气候特征,导致我国气象灾害种类是世界最多的国家之一。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的影响,需要建设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加强气象灾害的机理研究,提高大气监测、信息加工和气象灾害预警能力;还应贯彻以人为本、效益优先、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结合以非工程措施为主和不同气象灾种采取不同防灾减灾对策的原则制定相关规划、计划和政策法规。
参考文献
[1]陆林. 我国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建设研究[D].云南大学,2013.
[2]向静. 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与管理[D].西南财经大学,2012.
气象灾害的定义范文3
关键词 气象灾害;特征;统计分析;贵州水城;1956―2015年
中图分类号 P4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8-0213-04
1 水城县概况
水城县地处低纬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山区,地势高低起伏不平,海拔高低相差极大,最高海拔2 861 m,最低海拔635 m;下辖33个乡镇,总面积3 604 km2,农业人口高达 98%。主要粮食作物有玉米、水稻、马铃薯、小麦、苦荞、大麦、大豆等;经济作物主要有烤烟、生姜、花生、生漆、大蒜等;特色产业有猕猴桃、茶叶、核桃、辣椒、刺梨等;中药材种植有天麻、杜仲、黄莲、半夏等;天然草场5.413 3 hm2,猪、牛、羊、鸡、鸭等养殖企业有20余家。水城县天气气候复杂,气象灾害频发且种类繁多,对农牧业、交通、旅游等生产生活影响严重。本文利用水城县近60年气象资料,结合各种气象灾害定义[1-3],详细分析主要气象灾害,并分析其发生发展规律,为提前做好气象灾害防范工作,减少灾害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提供参考。
2 水城县主要气象灾害统计分析
2.1 倒春寒灾害
倒春寒是水城县常见的灾害天气。由图1可知,除1974年、1981年、1990年、2001年、2012年未出现倒春寒天气外,其余年份均有倒春寒天气发生,发生频率高达93%,年最多出现4次(1968年、1976年、1986年);累计出现101次,平均1.7次/年。以轻级和中级倒春寒天气为主,发生轻级频率为53%,中级频率为23%,特重级频率为9%;近60年来,倒春寒天气呈逐年减小趋势,但降幅不大(表1)。水城县倒春寒灾害主要发生在每年的3月下旬至4月上旬(表2)。
倒春寒天气出现时间越晚,对农作物的危害性就越大[4-6]。3月下旬,水城县春播作物普遍正处在针芽期,对外界环境条件适应能力较强,影响较轻;4月上旬,春播作物逐渐出苗,多数果树进入开花授粉期,抗御低温阴雨能力大为减弱,这时出现倒春寒天气农作物生长发育受到严重影响。
2.2 春旱灾害
春旱是水城县最严重的灾害天气。由图2可知,水城县每年均有春旱发生,其中出现最多92 d(1991年、2015年),最少12 d(1983年);近60年,水城发生春旱平均66 d/年,且呈现出增加趋势,平均增加7.6 d/10年;以特大旱发生频率52%为最高(表3)。
春旱使春播农作物表现“晚、弱、乱、慢”现象。多种作物不能及时播种,如马铃薯、花生、玉米、水稻等普遍形成晚播晚发。长期干旱造成了农作物植株小、根系弱、叶片面积小,如小麦、油菜、猕猴桃等,生物产量大幅度减少,直接影响经济产量。由于受害程度不同,农作物播种有早有晚,品种杂乱,长势不齐,给管理带来困难。受害的农作物脆弱,抗逆能力差,管理措施效应慢,养分吸收慢,光合积累慢。
2.3 冰雹灾害
水城县冰雹直接影响农作物开花挂果,烤烟受损,严重年代甚至造成绝收,给农业生产、农民生活造成灾害性的影响。
由图3可知,水城县除1960年、1988年、2006年没降雹外,其余年份均有发生,最高降雹天数7 d(1972年、1979年、2002年),最低1 d(2012年),平均降雹天数为2 d/年,且呈现出减小趋势,平均减小1.5次/10年。由表4可知,水城县每年各月份均有降雹记录,最高降雹天数出现在4月,其次是5月,再次是3月,70%以上冰雹天气主要出现在3―5月。
2.4 暴雨灾害
暴雨是一种严重的灾害性天气,常导致山洪暴发,水库垮坝,江河横溢,房屋被冲塌,农田被淹没,交通和电讯中断,会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严重危害。
由暴雨级别看,水城县历年多出现暴雨,大暴雨及特大暴雨极少。由图4可知,水城县近60年,除1962年、1967年、1971年、1988年、2013年无暴雨外,其余年份均有发生,每年暴雨发生频率高达91.5%,平均暴雨为2 d/年,且出现呈增加趋势,但增加幅度较小。大暴雨有7次(1963年、1967年、1974年、1981年、1993年、2004年、2014年);暴雨多发生在6―9月(表5),占全年暴雨总次数的80%。
2.5 雷电灾害
雷电是房屋火灾、森林火灾、供电通讯中断、家电损坏、人员伤亡的直接引起者其对市民生活影响非常大。
由图5可知,水城县雷电发生频率为100%,大多是冰雹及暴雨发生的前兆,因此多产生于春、夏季。全年发生雷电天气最多有75 d,最少22 d,平均49 d,但水城县雷电灾害天气呈减小趋势,且减小明显,平均减小2.4 d/10年。
2.6 秋风灾害
水城县秋风天气常导致水稻、玉米等秋收作物发生倒伏、谷粒生芽等影响。水城县近60年来,只有11年未出现秋风灾害天气,发生频率为81%,最多年份可达4次,且逐年变化趋势不明显(图6)。县内以中级秋风发生频率最高,占发生次数的34%;其次是特重级秋风,占30%(表6)。
2.7 秋绵雨灾害
秋季绵雨对农业的危害较大,轻则使水稻、玉米成熟期延长,重则使秋收作物倒伏、谷粒生芽;秋季绵雨影响田间生产活动的进行,导致不能及时收获或已收获的也不能脱粒晾干入库而发生霉烂变质。
由图7可知,水城县每年均有秋绵雨天气发生,平均次数2次/年。近60年来,出现秋绵雨天气最少次数有1次(1956年、1959年、1983年、1987年、2001年、2002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8年、2013年);2001年之后出现的有7个年份,最多年份达4次,但呈减小趋势,平均减小1次/10年。在秋季各月均有秋绵雨天气发生,大部分地区以10月出现秋季绵雨的频率最大,其次是9月,11月最小(表7)。
2.8 凝冻灾害
严重的凝冻天气可破坏有线通讯、影响电力输送、中断交通运输、发生交通事故;冻死牲畜、冻坏农作物等。
由图8可知,水城县每年均有凝冻天气出现,出现天数最多为51 d(1984年),最少为2015年的2 d,平均17 d/年,且呈现出逐年减小变化趋势,平均减小7.6次/10年。凝冻天气主要出现在12月至次年2月(表8)。
3 结论
(1)水城县气象灾害天气主要有倒春寒、春旱、冰雹、暴雨、雷电、秋风、秋绵雨、凝冻。
(2)倒春寒主要发生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发生轻级和中级强度的频率最大;春旱主要出现在春季入春阶段,发生特大旱频率最大;冰雹主要发生3―5月;暴雨主要集中在6―9月;雷电多发生在春、夏2季;每年均有秋风、秋绵雨天气发生,秋风以中级和特重级出现频率最高,秋绵雨多发生在9―10月;凝冻主要出现在12月至次年2月。
(3)春旱、暴雨、秋风等灾害呈略有增加趋势,春旱增加幅度最大,平均增加7.6 d/10年;倒春寒、冰雹、雷电、秋绵雨、凝冻等灾害变化呈略有减小趋势,凝冻减少幅度最大,平均减小7.6 d/10年,这与全球气候变暖背景有关。
4 参考文献
[1] 许炳南.贵州气候灾害的划分标准[J].贵州气象,1999,23(3):42-47.
[2] 吴战平.贵州省高效农业示范园区气候评析[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13.
[3] 于俊伟,周涛.贵州省近50a降水资源的评估[J].贵州气象,2005(增刊1):22-23.
[4] 刘丽萍,聂祥,李应桃,等.贵州省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农业信息,2013(17):155.
气象灾害的定义范文4
关键词 高温;干旱;气候特征;危害;周期;新疆昌吉
中图分类号 P423.3 文献标识码 A
昌吉地处新疆天山北坡,是距离海洋最远的大陆区域,农业气象灾害在新疆昌吉地区农业生产有较严重的影响,其中最严重为高温干旱,因此研究分析高温干旱气候特征,在生产生活中趋利避害,有着重要的意义[1-3]。
1 高温
1.1 高温的定义
高温指当日的最高气温≥35 ℃,达到或超过37 ℃以上时称酷暑。通常情况下气象上将日平均气温≥30 ℃称为高温,连续3 d或以上日最高气温≥35 ℃称为连续高温。热浪的结果是高温,但高温不都是热浪引起的。高温是一种灾害性天气,持续的高温对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的影响,严重时会形成高温热害,对小麦等农作物结实率等农艺性状造成胁迫,最终造成减产甚至绝产,另外也对番茄等水果坐果率有严重影响,进而影响产量。
1.2 昌吉地区高温的时间变化
昌吉州高温天气通常发生在5―9月,平原地区主要集中在夏季(6―8月),占全年的93.3%。其中以7月为最多,占41.1%,8月次之,占28.2%,6月较8月略少,占23.9%(图1)。
昌吉州年极端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中旬至8月上旬之间,绝大多数出现在7月中下旬(仅阜康出现在8月上旬)。昌吉州各地(除木垒外)年极端最高气温为41~44 ℃,木垒为38 ℃。昌吉州35 ℃以上高温天气为10~20 d,以蔡家湖为最多,34.5 d,木垒最少,仅0.6 d(高山站天池、北塔山全年无≥35 ℃高温,未列入统计)。随着全球变暖的趋势,昌吉州高温发生次数呈显著上升趋势,特别是1994年以后,高温热害频发(图2)。
1.3 高温的危害
气象资料表明,2008年5―6月,地面降雨量减少明显,同时昌吉州各观测点气温数据较其他年份同期气温高2~3 ℃。高温和降雨量减少造成昌吉州5月上旬许多地区出现干旱灾害,进入6月以后各地持续高温和干旱,造成了20年一遇的大旱灾害。2013年的高温干旱灾害天气情况对昌吉州小麦生产造成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对灌水不及时的冬麦产量影响较大,同时对冬小麦的粒重增加不利[4]。
2 干旱
2.1 干旱的定义
气象学中对干旱的定义有2种:一种是干旱灾害,另一种是干旱气候。其中干旱气候是指当一个地区一定时间内其降水量远远小于蒸发量的一种气候现象。干旱灾害是指一个特定的地理区域内在一段特定的时间内的降水量较多年平均降水量明显下降,从而使得当地的人类生产生活受到很大的影响的一种气候现象[5-6]。干旱灾害往往与高温热害同时出现,是对昌吉地区生产生活影响最为严重的农业气象灾害。
2.2 昌吉地区干旱的时间变化
昌吉地区干旱发生次数多(图3)、影响面积广,是危害最严重的农业气象灾害之一。根据历史气象资料统计,干旱在春、夏2季4―9月发生较多,7―8月最为明显,11月最少,其他月份分布较均匀,灾情严重时往往季季连旱或连年受旱。根据标准差指标分析昌吉州历年降水量,得出昌吉州年份发生的概率为16.7%。
2.3 干旱的危害
1997年春季,昌吉州发生旱灾,春季温度较常年偏高4.3 ℃,尤其4月平均气温比常年偏高5.9 ℃,极端最高气温达到34.7 ℃,而4月降水仅0.7 mm,加上河系水量较常年减(下转第234页)
少40%~50%,更加重了本地干旱程度,干旱造成播种后的玉米、棉花无法出苗,大多数地块靠灌水后才出苗,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一定影响。2008年北疆发生的春夏秋连旱,旱情严重仅次于1974年。受干旱影响,昌吉州部分地区棉铃虫、红蜘蛛等农作物病虫害呈高发态势,受灾面积达2 666.67 hm2。据《新疆2008年环境公报》显示,由于干旱严重,天池水位达到了最低,而水分蒸发及污染物排量不减,使天池水质略下降。
3 高温与干旱的相关性分析
采用相关分析方法分析昌吉地区高温与干旱的振动周期的相关性(图4)。由此得到,高温与干旱的复相关系数为0.276,相关性不高,可以得出高温与干旱的发生不是必然关联的。另外,高温与干旱的振动周期大致同步,分别存在6 年的显著周期和4 、11 年的次显著周期。
4 结语
昌吉山区高温年平均值变化平缓。平原地区高温年平均值变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低值年主要出现在1997年之前,高值年主要出现在1997年之后,期间大体经历了低高低高低5个阶段,目前处于低值阶段。
昌吉地区高温极大值的变化1981―1987年出现了高、低值振幅变小的特征;1988―1995年出现了较高的高值区;1996―1999年又出现了较低的低值区,其中1997年为历史最低年(35.3 ℃);2000―2012年出现了明显的上升趋势。目前处于高温极大值的高值区。
昌吉地区干旱的时间分布也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变化,经历了3个明显的相对干旱集中时段,分别出现在1981―1992年、2000―2010年。目前处于相对干旱期。昌吉地区高温干旱存在6年的显著周期和11、4年的次显著周期。
5 参考文献
[1] 袁晓玉,马德贞.2003年江南干旱的成因分析[J].气象,2005(7):38-42.
[2] 王亚伟,翟盘茂,田华.近40年南方高温变化特征与2003年的高温事件[J].气象,2006(10):29-35.
[3] 钟利华,周绍毅,邓英姿,等.广西近年高温干旱气象灾害及对电力供求的影响[C]//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天气预报预警和影响评估技术分会场论文集,2007.
[4] 李薪.呼和浩特地区2010年夏季高温干旱特征及成因分析[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2(1):76-78.
气象灾害的定义范文5
晋城市气象灾害预警公共服务系统的总体结构包括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其中,逻辑结构表示软件的整体结构;物理结构表示软件部署时的总体结构。网站设计采用Web四层结构,自顶部向下依次为表示层、逻辑层、数据持久化层和数据库层。上述各个层级的功能和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4方面:①表示层。表示层是指网站用户和管理员在浏览器中能看到的所有页面,包括网站所有的页面展示部分,且与逻辑层分离,这有利于网站的制作、维护和扩展。②逻辑层。逻辑层包括用户和管理员的业务逻辑,定义了业务流程和用户交互的过程。单独划分逻辑层有利于重新定义网站和升级业务逻辑,且不会影响其他层次。③数据持久化层。数据持久化层负责所有信息集和信息项的数据持久化操作和增删改查,可接受其他模块的调用和逻辑组织,并具有执行相应的持久化功能。④数据库层。数据库层负责管理系统中的oracle数据库或其他数据库。晋城市气象灾害预警公共服务系统采用了当下比较流行的四层用户/服务器模式。这种模式在逻辑上将应用功能分为用户显示层、业务逻辑层、数据持久化层和数据层。用户显示层可为用户提供应用服务的图形界面,有助于用户理解和高效定位应用服务;业务逻辑层位于显示层与数据持久化层之间,是专门为实现气象局提供明确的业务逻辑的层次,该层次封装了与系统关联的应用模型,主要负责业务逻辑的封装,并分离用户表示层与数据库持久化代码;数据持久化层可确保用户应用程序和数据服务之间的联系,主要功能是执行用户数据的持久化工作,将封装的模式呈现给用户应用的程序,并提供固定的持久化接口;数据层是上述模式中最底层也是最关键的一层,用来定义、维护、访问和更新数据并管理和满足应用服务对数据的请求。晋城市气象灾害预警公共服务系统四层结构具有以下4个特点:①任何系统都须具有良好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对于环境和应用条件经常变动的情况,只要对应用层实施相应的改变,就能达到适应环境的目的。②增强了气象对象的重复可用性。气象对象是指封装了企业逻辑程序代码、能够执行特定功能的对象。③随着组件技术的发展,这种可重用的组件模式会被越来越多的网站开发商接受。④该系统的四层模式具备很高的稳定性、延展性,可集中管理服务,并将服务统一于用户端。网站在web设计四层结构中各个模块的部署位置。其中,包括1台数据库服务器、2台应用服务器和1台流媒体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用于部署数据库管理系统,比如MySql和oracle;1台应用服务器分别部署管理员功能模块和普通用户模块;流媒体服务器可播放视频天气预报。Web四层结构中的表示层、逻辑层和数据持久化层均部署在应用服务器上,数据层部署在数据库服务器上。采用数据库服务器和应用服务器分离的方式可提高数据库的安全性,同时还能提高网站的性能。此外,采用2台应用服务器分离管理员和普通用户有助于提高网站的整体性能。
2关键技术
该系统中的关键技术有以下6种:①信息中插入图片。采用FCKEditor中的html编辑器,在信息中插入图片后可直接看到效果,从而简化了图片信息的录入过程。②系统安全性。建立了严格的用户校验机制,采用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模型实现了对后台管理系统用户访问权限的管理,以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建立了日志管理机制,可记录系统的登录、退出、编辑和删除等行为。③并发访问。选择了性能较好的Web服务器tomcat,并采用静态页面等方式减少并发访问时数据库连接对资源的消耗。在信息时,可生成静态页面,用户访问时直接读取静态页面,无需从数据库中动态读取数据,大大减少了数据库的连接次数,解决了并发访问时数据库连接耗尽的问题。④气象站与地理信息的结合。选择了WebGIS提供的MapABC,可将气象信息与地理信息有机结合,并展示于互联网中,使相关用户能自主获得更多的气象信息,且具有良好的并发性。⑤气象探测信息的互联网展示通过统一的编程接口发出,整合了零散的气象探测信息,且能够有效地在互联网上展示,使相关用户能够在气象产品中获取更多的收益,进而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农业活动和广大科研机构提供了更有效的信息展示方式。⑥在流媒体气象视频展示中,采用了视频压缩技术和多种流媒体服务方式,可向相关用户展示立体的图像和音频信息。
3安全防范措施
3.1数据的安全保护措施
在业务内网的数据收发过程中,需要在数据收发、身份识别和网络系统等方面具备特别的保护措施,具体可以采用以下4种措施保护数据的安全:①全套接层协议(SSL)是在Internet的基础上提供的一种保证私密性的安全协议,它能使用户与服务器应用之间的通信不被攻击者窃听,并始终对服务器和用户进行认证。因此,采用SSL协议可有效加密和认证网络服务。②采用SSH协议实现Internet的加密访问。③后台数据文件的安全是该系统最为关键的部分。因此,应采用信息加密工具PGPi实现窗口信息加密、签名文件加密、传统档案加密、文件和磁盘的安全清除等功能。④应独立为系统安装硬件身份识别工具,可保证与第三方CA认证机构单位认证和数字签名系统的良好连接,以确保终端用户身份的真实性。
3.2病毒和恶意代码的防范措施
应安装先进的病毒防治软件。晋城市气象局从2008年起,购买了正版的卡巴斯基杀毒软件,并实现了业务内网病毒库的自动更新,实施监视和判断系统中是否有病毒存在,从而阻止了计算机病毒的进入。杀毒软件可识别计算机病毒具有的特征,并提出处理策略,比如删除可疑病毒、恶意代码和恢复文件。
3.3黑客的防范措施
黑客的防范措施由以下3部分组成:①安全检测网络、系统、数据库和前台应用程序;②对网络、系统和数据库、前台应用程序进行安全漏洞修补服务;③全天候实时扫描和监控入侵行为。
3.4系统的备份和恢复
近年来,晋城市气象局为拓展气象服务领域,新增了5套应用服务系统,根据这些系统的运行状况,任何应用系统随着时间的推移,难免出现整体或部分的异常情况。因此,系统软、硬件的备份和恢复是十分关键的。晋城市气象实施了不同的备份和恢复措施,目的是尽可能快地恢复运行计算机系统所需的数据和系统信息。备份不仅在硬件故障或人为失误时可起到保护作用,还能在入侵者非法访问或对网络攻击时起到保护作用。根据系统中不同信息的安全需求,采用的备份机制为场地内高速度、大容量、全自动的数据存储、备份和恢复;场地外的数据存储、备份和恢复;系统设备的备份和恢复。为了备份该系统,采用了2套完全相同的服务器备份数据。如果系统出现异常,则启动另一台备份服务器即可。
4结束语
气象灾害的定义范文6
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对气候变化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总书记和总理亲自关注和领导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国务院专门成立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并颁布实施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2008年2月1日,周五,中国气象局科技大楼贵宾厅。
秘书引领记者落座。片刻,中国气象局副局长王守荣满面微笑地走过来,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头发稀疏,一身西装,身高约170厘米,语气和缓但抑扬顿挫,说话开门见山。就全球气候变化、中国大陆近年来极端的气候现象,以及中国在全球气候变化中所担当的角色,王守荣接受了《财经文摘》的独家专访。
历史上的极端气候现象
《财经文摘》:首先,何谓极端气候现象?极端二字该如何定义、如何区分?
王守荣:从其本质上看,气候的定义与某种天气事件的概率分布有关。当某地天气气候状态严重偏离其平均态时,就可以认为是不易发生的事件。在统计意义上,不容易发生的事件就可以称为极端事件。
目前在气候极值变化研究中,国际上最多见的是采用某个百分位值作为极端值的阈(指界限或范围,音)值,超过这个阈值被认为是极值,该事件即可被认为是极端事件。一般来讲,这个阈值取为10%。
干旱、洪涝、高温热浪和低温冷害等事件,都可以看成极端气候事件。某一地区的极端气候事件(如热浪),在另一地区可能是正常的。
平均气候的微小变化,可能会对极端事件的时间和空间分布以及强度的概率分布,产生巨大影响。许多重要的气候影响不是取决于平均值的变化,而是取决于一些超出正常变化范围的罕见极端天气、气候事件。
极端气候事件是小概率事件,但对人类环境和社会经济影响很大。
《财经文摘》:纵观中国数千年人类文明史,发生极端气候现象的比例如何?该变化趋势呈现一个怎样的波动曲线?
王守荣:历史时期(仪器观测记录以前)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可以依据各类古气候代用记录来识别。至今,历史时期极端事件的划分标准以及如何由代用资料来确定的问题,尚亟待研究。下面论及的历史极端事件,为历史时期出现过的重大气候异常事件。
这些历史极端事件,主要依据历史文献记录所建立的代用气候序列,并参照历史气候的实况复原结果和用历史文献记录做出的定量推断值来认定,有些事件还可用其他代用资料,如树木年轮和冰芯的记录予以佐证。值得注意的是,许多事件的严重程度超过现代(最近100年、50年)的极端个例。
《财经文摘》:中国历史上最为密集且最值得关注的极端气候现象主要有哪些?呈现怎样的地域分布特征?
王守荣:这些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极端寒冷事件和高温事件。中国历史上的严冬极端低温寒害事件,屡见于历史文献的记载。严寒的标志是冬季强寒潮活动频繁,广大地区出现异常寒冷的记录,如井水结冰、大范围的竹木冻死、果树种植业遭受毁灭性的冻害、罕见冰雪的南岭以南地区大范围冰雪霜冻为害等。
这些寒冷情景在20世纪未曾出现过。虽然严冬通常集中地出现在气候寒冷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它们在不同的冷暖气候背景下或不同的冷暖气候阶段,均有发生。
关于历史高温事件,据《中国三千年气象记录总集》普查中国历史文献中的炎夏气候事件,得到最近一千年间中国典型炎夏事件19例。其中,1743年华北的炎夏,是15-19世纪最极端的高温事件。
历史干旱/雨涝事件。研究表明,中国历史上多次出现过大范围的持续时间3年以上的严重干旱事件,它们分别出现于宋、元、明、清等不同朝代和不同的冷暖气候背景下。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极端干旱个例发生在不同的冷暖气候背景下。
各干旱事例中,以1637-1643年的干旱事件(通常又称崇祯大旱)持续时间最长;以1585-1590年干旱地域最广,且地域分布变化最大,前期北旱南涝转变为后期北涝南旱;以1876-1878年为北方大旱的典型,旱区中心的山西南部二百余日无透雨;以1785年为长江中下游干旱之典型――“太湖水涸百余里,湖底掘得独木舟”;以989-990年为中原地区干旱之典型,1989年开封地区的年降水量仅190mm,比常年减少7成以上。
历史时期有过严重的雨涝灾害事件,或为流域性的,或跨流域甚至多流域齐发生的,或雨期长且强度大,或雨期虽不长而强度却特大,成灾严重的。
有同一地域连年多雨的,如1569-1670年,华北地区持续大雨,造成历史上范围最广的大水灾,黄、淮流域5省受灾;有全国大范围多雨,同一年内先后有华南、华北、东北和长江流域久雨成灾,如1794年的情形。一些个例的天气气候特点,与现代实例相类似,如1823年长江流域为主的大范围多雨,类似于1954年的情形。
沙尘暴。历史时期的沙尘暴现象,有着相对频发时期。据史料记载,给出公元300年以来的“雨土年”频数曲线,可见近千年间其频发时期大约有五个,即1060-1090年,1160-1270年,1470-1560年,1610-1700年,1820-1890年。
历史时期沙尘暴事件的实况复原结果,可与现代的记录做对比,如1980年4月17-20日的一次强沙尘暴过程,与历史重大事件相比,乃属较轻的一种。
《财经文摘》:依据您的理解,这些极端事件发生的机理是否在变化?大致有多少可供关联的因素?
王守荣:这些极端事件发生,可供关联的因素有:大气本身的自我调节,大气成分的变化,下垫面(陆地、海洋)等的温度变化,地表本身的特征(粗糙度、反照率等)变化,太阳活动、火山活动,海洋环流的变化,人类活动的影响等。影响的因素在不同时间、不同地区的贡献大小可能不同,其更深入的机理研究尚待进行。
全球变暖下中国的角色
《财经文摘》:在全球变暖的国际大背景下,世界各国开始思索经济与环境间的关系,并开始有步骤地增进国际合作。依据您的推断,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应对全球变暖问题上,分别面临怎样独特而艰巨的挑战?
王守荣: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重大全球性问题,它既是环境问题,也是发展问题,但归根到 底是发展问题。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指出,历史上和目前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最大部分源自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人均排放相对较低。但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排放中所占的份额将会增加,以满足其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
我们认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是国际上应对气候变化的核心机制和主渠道,要坚持公约确定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气候变化问题是在发展中产生的,也必须在发展中解决。我们要坚持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的协调发展,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应对气候变化,努力实现发展经济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双赢目标。
同时,应该积极加强各种双边和多边的对话和讨论,推动在公约机制下国际应对措施的达成。中国政府主张,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应该综合考虑减缓、适应和发展的协调关系,依靠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财经文摘》:这其中,中国扮演了一个怎样的角色?
王守荣: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对气候变化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总书记和总理亲自关注和领导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按照科学发展观做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战略指导方针。国务院还专门成立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并颁布实施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财经文摘》:很多人关心,气候变暖对全球尤其是对中国,在可预见的未来,将产生哪些显著影响,带来哪些显著变化?这些变化是否将对人类生活方式亦产生影响?
王守荣:气候变暖将导致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首先是对防灾减灾提出挑战。气候变暖最直接的威胁,就是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发生频率可能增加,强度可能增强,因而引发更加极端的气象灾害。中国目前抵御极端气象灾害的风险能力总体上较弱,因此,应对气候变化和防灾减灾已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是影响经济安全。气候变化对中国经济安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农业、水资源和能源等重大国计民生领域的影响。
农业可能受全球变暖影响最大,许多地区作物减产,粮食安全受到威胁。气候变化可能导致产量波动幅度增大,农业布局和结构发生变化,病虫害加重,生产成本和投资进一步增加。
水资源问题日益严峻。1950年以来,中国六大江河的径流量减少,北方部分河流发生断流,地下水资源锐减。同时,局部地区洪涝灾害频繁发生,洪灾损失日趋严重。未来中国水资源供需矛盾可能会加剧。
能源保障面临巨大压力。
此外,气候变化还影响到生态安全、军事安全、重大工程安全,并对沿海地区构成威胁,还威胁到人类健康。
《财经文摘》:那么,该采取何种措施消除其负面影响?换言之,有无此可能?
王守荣:总体上看,未来气候与环境的变化,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既有正面的影响,也有负面的影响,其中负面影响更受关注。因此,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成为中国面临的突出和重大问题之一。
采取适应性措施,可以减轻气候与环境变化造成的负面影响;采取减缓措施,控制和减少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排放,可在源头上减缓气候与环境变化的速率和程度。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应对气候变化,需要综合考虑减缓与适应之间的协同作用,以权衡取舍。
极端气候不是孤立现象
《财经文摘》:在过去的三两年时间里,重庆、四川等地相继发生干旱、水涝等灾害性气候现象。对此,已有学者撰文指出,人为因素、人类活动为造成此征候的根本原因,尤以大江大河的改造为要。您对此如何分析?
王守荣:重庆、四川的干旱、水涝等灾害性天气,是在全球气候变暖、极端气候事件发生频率增加的大背景下发生的。正是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某些极端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增加。
自20世纪60年代以后,北半球中高纬度陆地地区的极端冷事件(如降温、霜冻)逐渐减少,而极端暖事件(如高温、热浪)的发生频率明显增加。2003年夏季,欧洲大部地区遭受高温热浪袭击,造成3万多人死亡。2005年,号称世界“绿肺”的亚马逊热带雨林地区,也遭受了60年一遇的严重干旱。而上述地区近年来并没有大规模的人工筑坝工程。
因此,从全球来看,重庆、四川的极端高温干旱、洪涝事件并不是孤立的,是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多、增强的表现之一。
另外,重庆地区是中国长江流域著名的“火炉”,是高温伏旱的主要频发区之一。中国大部分地区处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包括重庆、四川等都属于气候变化的敏感区,高温干旱的易发区。地形对重庆气候有较大的影响。
从历史上来看,近两三年重庆的极端高温干旱事件并不是最极端的,这是由重庆自身典型气候特征所决定。也就是说,即便没有三峡大坝,高温干旱对于重庆也是常见的。此外,四川、重庆极端气候事件的出现,与下垫面热状况和大气环流异常特征密切相关。
《财经文摘》:从国际上的江河工程经验看,特大型水库的建设是否会影响周边环境和气候变化?抑或仅仅略有关联,还是说并无实质联系?
王守荣:国际社会在特大型水库的生态和环境影响问题上,还存在较大的争议,但一般认为,水库的建成蓄水对大范围气候的影响并不明显。
例如,位于巴西和巴拉圭两国交界的伊泰普大坝,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与中国三峡库区的气候和环境类似。对伊泰普水文站在水库建成(1984年)前后的监测数据分析表明,水库周围的年均温度和空气相对湿度都增加很少,兴建水库并未引起库区周边地区的气候发生任何趋势性的变化。
埃及境内的阿斯旺水库(1967年建成)是非洲最大的水库。国外相关研究表明,该水库未对附近地区的气候和大气环流产生明显的影响。
三峡水库是一个典型的河道型水库,虽然对周围地区的小气候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但影响范围不大。
该水库对气温的影响范围垂直方向不超过400米,两岸水平方向不超过2公里,年平均气温增加幅度只有0.2℃左右,夏季月平均气温可降低0.9-1.2℃。三峡库区春、夏、秋三季相对湿度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水库流域内的年均降水量约增加3毫米左右(仅0.3%)。水库附近范围内降水的时空分布略有变化,但影响范围仅涉及库周几公里至十几公里。
三峡水库自2003年6月蓄水以来,国内、国际都非常关注大坝建立之后,是否会对周边气候造成明显的负面影响。其中,利用高分辨率的区域气候模式,研究由三峡水库蓄水造成的陆面状况改变对周边气候的可能影响,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国内外目前都有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其结果都表明,三峡水库的建设,不会对周边区域气候带来明显的负面影响,在某些方面还会改善周边的气候特征。
此外,在三峡工程建设开始之时,中国就启动了“长江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监测系统工程”,经过多年的监测观察,并没有发现三峡库区蓄水量的变化对气候造成明显的影响。
《财经文摘》 :这是否意味着,三峡水库蓄水并未对重庆、四川等地造成异常天气和气候变化?
王守荣:造成近两三年重庆、四川干旱和洪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气候系统内部自然变化的结果,既与全球变暖背景下极端气候事件发生频率增加有关,也与大气环流、下垫面热状况的异常有关。三峡水库蓄水,仅对局部地区的气候产生很小的影响,影响范围最大不超过10公里。
需要说明的是,重大工程建设与气候变化的关系比较复杂。一些工程建设在一段时期以后,必然会对天气气候带来影响,天气气候的变化,反过来也会对工程本身的运行和发挥效益产生影响,这些都需要持续观察和深入研究。各级政府有关有重大工程建设的决策,仍然必须关注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因素。
全国极端气候现象增多
《财经文摘》:除却四川等地,全国其他地区亦出现不同程度、不同表现方式的气候特征,该如何认识以及如何应对这些现象?此番现象是否有大爆发的可能?
王守荣:近100年来,中国年地表平均气温明显增加,升温幅度约为0.5℃至0.8℃。随着全球气候变暖,2007年,中国气温继续升高,全国年平均气温为1951年以来的最高值,也是连续第十一年高于常年。从1986/1987年冬季开始,中国已连续经历了22个“暖冬”。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近50年来,中国主要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频率和强度出现了明显变化。
极端降水事件趋多、趋强。尤其在上世纪90年代,极端降水量比例趋于增大。长江及其以南地区年降水量和极端降水量都趋于增加,江淮流域暴雨洪涝事件发生频率增加。
中国北方干旱事件发生频率增加,华北地区近20多年来,干旱形势不断加剧,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更是连年出现大旱,不少地区连续五六年遭遇干旱。
夏季高温热浪也增多。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最高温度大于35℃的高温日数显著增多。
在刚刚过去的2007 年,中国部分地区气候异常,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气象灾害多发、并发。总体上看,全年干旱面积偏大,暴雨洪涝损失重,城市内涝频发,雷击灾害伤亡多,气候年景属中等偏差。
夏季,淮河流域发生特大暴雨洪涝;北方地区出现历史罕见秋雨,并发生大范围春旱;东北出现严重夏伏旱;江南、华南遭遇严重高温伏旱和50年一遇特大秋旱。同时,热带气流登陆增多,强台风“圣帕”、“韦帕”和“罗莎”,给南方多省带来严重损失
对这些极端现象的出现,我们要用科学的态度来看待,不要恐慌。可以采取适应性措施,来减轻气候与环境变化造成的负面影响;采取减缓措施,控制和减少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排放,减缓气候与环境变化的速率和程度。加上自然所具有的自我调节能力,所谓此番现象大爆发的可能性基本不会出现。
《财经文摘》:对于极端气候现象,该如何预防及应对民众的潜在恐慌心态?依据您的分析,极端气候现象是否存在根治的可能性?
王守荣:对于民众来说,要用科学的态度来看待极端气候事件,既要高度重视防御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也不应过于恐慌。要多看一些气象方面的信息,多了解一些安全保护常识,做到心中有数,遇事不慌。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出现,包含人为的因素,但也是一种基本的自然现象,根治是不可能的。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形势下,首先应当树立科学的态度,高度重视防御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同时,提高全社会防御和减轻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灾害的能力,必须坚持依靠科技进步,掌握和运用科学的方法。
《财经文摘》:在应对极端气候现象方面,政府的责任该如何体现?应如何加强国际战略合作?
王守荣:第一,要完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气象灾害预警和灾害应急体系。
中国气象灾害的种类比较多,对国家安全有严重影响的重大或突发性气象灾害,主要有台风、暴雨洪涝、干旱等。
首先要建立健全重大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组建重大突发性气象灾害应急机构,提高对各地发生灾情的快速、联动气象应急能力。
其次要建立重大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不断提高重大气象灾害的预报预测能力。同时,要完善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体系,让广大农(牧、渔)民更及时、更方便地获得所需要的气象信息和服务。
第二,要以人为本,进行科学预防和救援工作。加强对弱势群体应对气象灾害的社会救助,保障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加强科学调度,保障能源和水资源安全。
第三,要加大气象科普知识的宣传力度。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异常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偏多、强度偏强。各级气象部门在做好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服务的同时,要加大气象科普知识的宣传力度,特别要做好台风、雷电、暴雨、强对流等重大灾害性天气危害的科普宣传,不仅要让民众看懂、读懂,认识重大灾害性天气的危害,而且要以直观形象、贴近生活、科学实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做好宣传,还得向民众普及防灾避灾的措施。
《财经文摘》:应如何加强国际战略合作?
王守荣: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国际合作十分重要。国际社会应共享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信息和防灾减灾经验,加强人员、技术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