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态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态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范文1
关键词:土地利用 生态建设 问题 对策
海原县除南部半干旱山地丘陵区外,中北部绝大部分属宁夏中部干旱带,该地区是我区自然灾害频繁,水资源极度短缺,土地荒漠化严重,社会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带,也是国家环保局、中科院确定的我区沙尘暴源区之一。恶劣的生态环境是制约该区乃至全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加快当地生态环境治理,改善生态环境及生态条件,事关全区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全局,也关系到整个西部乃至全国生态环境改善的全局。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海原县一项迫切而艰巨的任务。
一、海原县概况
海原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南部六盘山余脉(南华山、西华山、月亮山等)以北,东经105°09′41″~106°10′00″、北纬36°06′40″~37°04′45″,东连同心县、原州区,南接西吉县、甘肃会宁县,西邻甘肃靖远县、平川区,北靠中卫市城区。土地总面积4989.44平方公里。海原县地跨中部干旱台地丘陵区和南部黄土丘陵山地区两大地貌单元,全县属于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春暖迟,夏热短,秋凉早,冬寒长。年平均年降水量389.0毫米,年平均蒸发量2,142.8毫米。农业资源相对丰富,属绿色农业,产品无污染、无毒害。盛产马铃薯、油料、玉米、蔬菜、瓜果、紫花苜蓿、小茴香、葱韭蒜、牛羊肉、羊绒等。全县总人口46.5万人。非农人口4.58万人,占9.8%,农业人口41.92万人,占90.2%。201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16亿元。
二、海原县生态环境建设状况
(一)生态环境现状
海原县绝大部分地处中部干旱带,农业生产条件差,长期以来靠天吃饭,植被稀疏,加上人为乱垦滥挖,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沙漠化和草原退化现象严重,因此加大治理难度,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迫切而艰巨的任务。西部大开发以来,全县人民在国家和自治区政府的大力支持帮助下,充分利用生态退耕、以工代赈、国债、“三西”扶贫资金、支援不发达资金等建设资金,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为改善全县生态环境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并取得了很大成就。先后组织实施了以园河流域综合治理、高崖李旺扬黄灌区基地开发,苋麻河流域综合治理、水源涵养林工程、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旱作基本农田建设、病险水库加固改造、人工种草、草原围栏、退耕还林、封山禁牧等为主要内容的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通过一系列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和生物治理措施,使局部地区生态环境有了一定改善,对全县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产生了积极影响。为海原今后组织实施生态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二)土地生态建设状况
1. 土地生态建设的政策基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作为生态建设核心内容之一的土地生态建设也开始被社会重视,并被列入优先发展领域,这为土地生态建设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除了各种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外,自治区人大和政府还先后颁布了《宁夏回族自治区环境保护条例》,《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的通知 》、《宁夏回族自治区草原管理条例》、《宁夏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管理办法》、《宁夏征收排污费暂行实施办法》等地方法规; 同时《海原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总体规划》、《海原县林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海原县生态建设规划》、《海原县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等都为海原县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工作明确了目标和措施、奠定了法律和政策基础,使海原县土地生态建设有了法律保证。
2. 土地生态建设的组织基础。跨部门、跨行业的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将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发展计划,各部门分工负责,各司其职。海原县在土地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得到了发改、农、林、牧、水利、城环、国土等各相关部门的重视,并进行了大量的土地生态建设的实践。
3. 土地生态建设的经济措施。从财力有限、劳力资源丰富的县情出发,海原土地生态建设在资金投入上,坚持国家拨一点,银行贷一点,财政挤一点,单位拿一点,群众集一点的政策;坚持群众投工投劳、地方投入、国家补助三种方式并重的办法,在农村广泛推行义务工制度,使土地生态工程建设有一定经济保障。
三、生态建设存在问题
由于受历史、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和当地人口素质以及人为等因素的制约,全县生态环境仍未得到全面恢复,与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然灾害频繁,严重地威胁着农业生产。以干旱为主,洪涝、晚霜、冰雹、风暴沙尘等五害频频发生,尤其旱害,据40年来的气象资料,大的干旱发生过10多次,每次都造成受灾面积少则三、四十万亩,多则百万亩以上,有时连年发生;另外风沙危害也十分严重,雹灾年年发生,霜冻频繁,制约了生态环境的改善。
(二)水土流失严重,改造利用困难大。海原县属黄土丘陵沟壑第五副区,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水土流失面积4,006.8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80.31%, 水土流失一方面冲走表土,将土壤中有机质、全钾、全磷大量带走,导致土地肥力下降,直接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破坏土地资源,劣化土质。另一方面恶化了环境。使生态平衡失调,也使洪涝灾害加剧,影响工农业生产和经济建设。不少水库受到了淤积灾害。
(三)草场质量不高,载畜量低。海原县地处宁夏南部山区干旱、半干旱过渡地带,现有天然草原187,216.85公顷,占总土地面积的37.52%。草原类型以干旱为主,由于长期过度放牧等掠夺式经营利用,97%的草原已不同程度地退化,生产力逐年下降,牧草品质差。
(四)土地沙化形势严峻。海原县沙漠化严重区域主要为西安镇和关桥乡。农业区划为北部风沙干旱丘陵农牧林区,该区以丘陵地貌为主,沟、壑、梁、塬明显,地形破碎复杂,土壤因侵蚀严重,大多为潮黄土和侵蚀灰钙土、瘠薄,自然植被差,主要以荒漠、旱生群落为主,川区仅有少量人工林分布,林业生产主要以杨树、白榆、沙枣、刺槐为主的农田防护林带,荒山以柠条为主的灌木林和库井灌区小面积庭经果林种植等。通过实施退耕还林、荒地造林、防风固沙、村镇绿化、生态经济林、封山育林等项目,全县沙漠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但土地沙化形势严峻。
(五)防洪安全保障程度低。海原县虽降雨稀少,但每年70%的雨量以暴雨洪水形式集中在7―9月,山洪历时短、来势猛、易成灾,加之库坝淤积严重,功能衰退,安全隐患严重,一些村庄仍未摆脱洪水威胁。固海扬水、库井灌区等傍山渠道及交通等公共设施经常受到洪水袭击。随着农村经济发展进程的加快,现有防洪体系不能保障。
四、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战略的对策措施
(一)树立土地生态经济思想,促进生态建设与土地利用协调发展。
土地生态建设是牵涉到自然、经济和社会多方面的系统工程,以纯生态观点指导这些重大的生态工程建设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海原县只有从生态经济系统的综合性、整体性和协调性出发,追求综合效益最佳,才能既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又能在生态环境的改善中促进经济的发展,达到生态经济的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既要考虑土地生态经济系统内部的协调,又要考虑有利于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整体效益。
(二)科学规划土地生态建设工程。
土地生态建设的总目标是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实现国土综合整治,促进持续发展,参与全球生态环境保护。各区域土地生态建设必须服从全国的总体利益,在总体宏观规划调节下,区域间相互协作,既有分工,又密切联系。实现总体利益最大化、长远化。土地生态建设的布局和规划必须建立在对区域有关生态和经济方面众多因素进行综合生态经济评价的基础上。在具体工作中,首先要依据区域的实际情况,确定建设的总体规模、具体类型和空间格局,其次根据各地区的条件,因地制宜,从而形成区域最佳用地结构格局。
(三)加强制度建设,重视宣传教育,确保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要积极搞好宣传,提高全社会对土地生态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土地利用方针、政策和措施的制定和完善。完善土地产权制度,做到“地有主、主有权、权有责、责有利”;坚持和完善“谁造谁有、合造共有,实行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政策,完善各种形式的责任制,通过联营合作、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兴办绿色企业。充分调动各行业各部门的积极因素,按统一规划,协同共建的原则,实行“各负其责,各付其费,各受其益,限期完成”的政策,做到责、权、利相结合;实行护、造、育、用相结合,坚持多品种多功能的经营方向,给经营承包者以真正实惠。坚持和完善各级领导干部任期目标责任制,签订责任书,坚持领导包点,以点带面;严格执行检查评比和通报制度,强化政府职能,坚持依法用地,确保土地利用生态协调发展。
(四)积极争取项目,拓宽投资渠道。
动员社会力量,广开渠道,建立土地生态建设基金制度,分级管理,专项使用,确保工程建设的资金投入:一是增加国家对土地生态建设的投资比例,同时在工程建设区进行的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农田和水利建设、环境保护项目中规定土地生态建设资金所占份额;二是实行配套投资,在国家专项资金基础上各级财政应拿出一部分资金用于工程建设;三是坚持以地方集资和群众投工投劳为主,国家补助为辅的方针,坚持和健全农村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制度;四是实行长期无息贷款,鼓励群众投劳造林,对既有生态效益,又有经济效益的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等,要合理确定有偿投入比例;六是实行减缓免税的政策。
(五)加大科技支撑力度。
科技兴县,也是搞好土地生态建设的基本保证。在工程投入上增加科技含量,把实用技术推广纳入工程建设计划。要建立健全科技推广体系,稳定科技推广队伍,采取多种形式,认真抓好各层次的技术培训、科技信息传递和应用,建立一支技术过硬的科技队伍。采取优惠政策,鼓励科技人员投身生产第一线,努力提高科技兴林水平;组织多学科综合研究,组织实施土地生态建设技术研究的国家攻关项目, 坚持技术标准,强化技术管理;利用生态经济技术指标指导、验收、考评工程建设成果。
生态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范文2
【关键词】环境功能;区划;内涵
0.前言
生态环境功能区划为依据地区环境系统条件、结构特点与空间分布规律,参照自然生态体系以及现代社会经济建设发展的现实条件,遵循相应准则,将生态环境空间分配成较多的地域单元,该工作为一类呈现综合性以及系统性的环境分类实践活动。我国从上世纪中期便着手从事生态环境规划,探究有关理论方式,并渐渐意识到,了解区域科学的空间系统结构、探究功能分区,为有效应对区域生态环境存在问题的必要手段。
1.生态环境功能区划内涵
生态环境为人们赖以生存以及不断发展的核心基础,做好生态环境功能区划可确保社会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是实现中国梦的核心需求,同时也为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必由途径。
生态环境功能区划为依据地区生态环境条件的敏感度,生态服务功能的核心重要性、生态环境的现实特征,呈现出的相同之处以及不同性实施地理空间的划分。进行生态功能区划,需要全面认识到生态系统具备的生态服务价值与能力,令生态环境各个要素呈现的生态服务以及经济功能实现全面融合,进而令人类可持续发展同保护资源的关系得到有效的协调,提升经济发展建设中生态环境的综合支撑水平,确保我国生态安全,真正营造绿色、生态区域环境。生态功能区应体现明确清晰的界域以及功能目标,并应制定权责归属以及保护管理工作体制。做好生态功能区划应把握可持续性、发生学原则,同时体现出区域相关相似性内涵,把握区域共轭性,将自然属性作为核心,同时应顾及到社会属性。
2.生态环境功能特征
环境功能体现出整体全面以及区域性特征。前者主要为环境不同要素形成的完整功能系统。各个要素在互相影响作用下,以及外界不明显的干扰下,一般会发挥出整体的环境功能。
区域性则为环境存在区域差别,构成了不同的环境功能。地理位置以及空间范畴的不同会导致环境功能存在差别。
另外,环境功能还呈现出变动以及稳定性属性。环境系统结构在人为影响以及自然环境作用下,如果变化控制在一定范畴内,便可借助自身具备的净化调节能力抑制或消除变化,呈现稳定的功能。变动呈现出绝对性特征,稳定则为相对状态。为此,我们应有效的把控自身实践活动对自然环境形成的影响,令其始终至于环境自我整理调节的范畴之中,方能令活动同环境功能相匹配,进而推进人与自然的持续协调发展。
再者,环境功能还呈现出资源性以及价值性特征。前者包括物质以及非物质性内容,例如水、矿产等体现物质性,而环境功能具体状态影响产业模式则为价值。突发性事件会对环境形成明显的作用影响,同时该影响存在一定的持久性与发展性,因而令环境功能具备了隐显性特征。
3.生态环境功能区划与实践对策
3.1生态环境功能区划
依据不同区域发展对环境服务的具体需要,可将国土区域划分成四类功能区,即人居健康管理维护区域、保障粮食安全区域、自然生态系统保育区域、后备资源系统保留区域等。第一类区域可保证人们生存发展的空气环境清新、水质优秀,景观良好。基于我国基本国情,做好粮食安全保障,完善第二类功能区域的规划管理尤为重要。
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良好空间,保障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为环境功能的核心本质,具体显现为保育型自然生态系统的功能区域。另外还应做好后备资源保障,方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3.2生态环境功能区划问题与实践策略
人居健康保护区域,主体需求在于确保为人们营造健康平衡的生态环境,其具体存在的问题为人口分布较为密集,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因而面临了更为严峻的环境形势,令环境功能受到了明显破坏。为此应采取调节产业结构、快速进行环境基础系统设施建设,进行清洁生产、拓展循环经济,管控城市污染等对策。应有效开展修复并完善生态环境的实践行动,真正保障生态环境功能的可靠、稳定发挥。
粮食安全保障功能区域可提升农产品总体供给水平。存在的具体问题为,农田侵占、令土壤肥力逐步降低;过度的采用农药化肥,形成了土壤污染问题;一些区域存在明显的金属污染现象等。为此应良好的保障基本农田建设,提升土壤肥力水平,倡导科学应用化肥农药,扩充宣传管理。应通过绿色农业建设,打造无公害绿色产品,发展有机食品,强化农村区域基础环境设施管理建设,管控污染问题。应通过综合整治管理,优化水环境,提升土壤质量水平,进一步稳定环境功能,保障粮食供应的持久安全。
自然生态保育区域可确保生态系统的可靠、安全以及健康,当前存在的问题为明显的土地侵占行为、过度的开发生物资源、令生物栖息环境受到不良破坏,呈现出管理水平的有限。为此,应进一步强化生态保育区域的经费投入,配备充足的人力资源,做好监督管控。应完善法律保障,禁止破坏生态环境的不法行为,杜绝乱砍乱伐以及过度开采行为。另外应实施良好的生态修复,拓展建设工程项目,进行环保生态系统的重建与完善,有效的管控污染问题,保障区域之中环境质量的全面优秀。
预留后备资源区域可有效拓展后续环境发展空间,存在的问题是资源的持续开采对于生态环境条件的不良破坏。为此应出台综合治理工作方案,拓展清洁生产建设,实现资源的有效回收与循环应用,调节产业结构,完善环境监督管理。
4.结语
总之,我们只有明确生态环境功能区划内涵、功能特征,做好合理划分,针对不同功能区域存在的问题制定科学有效的实践工作策略,方能良好的保护生态环境,预防污染影响,提升综合效能,实现可持续的全面发展。 [科]
【参考文献】
[1]崔树军,陈纳,张建云,刘民超,谷立坤.煤矿区总体规划环境评价工作的突出问题和应对原则[J].中国煤炭,2010,36(8).
[2]张丽君,白占雄,王志琳.基于ArcGIS的台州市生态环境功能区划研究-以声生态环境功能区划为例[J].华北农学报,2005,20(z1).
生态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范文3
1前言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有了很快的发展。其中,城市道路建设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部分,同时也是我国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城市交通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城市道路建设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人们在进行各种活动时,对生活的周边生态环境产生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其影响尺度也由最初的个体种群延伸为了整个生态系统。我国大力发展城市道路建设的同时,道路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加速建设城市道路,更是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直接影响道路沿线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因此,坚持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21世纪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理念之一。
2城市道路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城市道路主要分为四大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以及支路。快速路除了连接市区主要地区,还连接主要的对外出路,快速路对环境的影响在城市道路建设中最大。主干路是城市道路网的主要架构,连接市中心的工业园区、住宅区等人口密集区。次干路与支路补充着城市道路,为解决局部地区的交通而设置,以服务功能为主。城市道路在建设的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2.1对耕地的占用
城市道路中的快速路与主干路在建设的过程中会占用很多的耕地,并且除道路自身建设占用很多的土地资源之外,道路施工过程中的临时占用土地,土石方毁坏土地等。另外,快速路和主干路建设的同时,道路路线会延伸到其他行政区域,对原有的城镇布局等造成影响,在有风景名胜和文化古迹的地方,也会对其的保护产生影响。
2.2对环境地质灾害的引发
城市道路建设中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以及不合理利用会引发一系列的环境地质灾害。道路中的快速路与主干路在建设的过程中,出现植被被破坏、地形变化,还有土壤填挖等问题,这些问题造成了一定区域内的水土流失、山体滑坡等问题。当地生态环境的自然恢复在一定时间内存在困难,而且造成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和不可估量的人民生命财产。
2.3对景观及动植物的影响
道路在景观生态学中被称为廊道,其作为一种人工干扰廊道,在一定程度上由于影响了景观的连通性,阻碍了生物物种在道路之间的迁移。工业的发展,已使原来的生态系统变得即为脆弱,廊道的建设更是使一些景观及动植物的栖息地变得更为破碎。所以,城市道路建设会破坏原有动植物的生存环境,还会对动植物的种类、分布、种群数量带来影响,尤其是在生活习性、迁移等方面,给周边各种生物带来了巨大的生存挑战。
3城市道路中问题的解决措施
城市道路建设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城市道路未来的发展与建设还需要以保护生态环境、平衡生态系统为核心,最大程度的减少道路建设过程中对生态环境、平衡的破坏。城市道路建设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将道路建设与道路两旁、周边环境相结合,不仅要体现出人们出行的安全性,更要体现出人性化的舒适性和人们出行的愉悦性;不仅要实现人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更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3.1在宏观方面体现生态设计思想
城市道路的建设,尤其是快速路与主干路,对环境的影响最大。因此,在规划道路建设时,要充分考虑当地的生态环境,如地形地貌、植被、水源、动物栖息地等自然因素,坚持道路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同步进行、协调进行。
3.2合理选择道路路线
在城市道路选线过程中,除了需要根据当地的生态环境,整体上来考虑道路的合理路线,道路路线在选择的时候尽量做到保护原有的耕地面积,不占用耕地等农田。还应尽量避开环境敏感地方,如有水源的地方,有文物古迹的地方,还有野生动物保护区的地方,使道路建设的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
3.3生态建设与道路建设同步
工业上由于人们先污染后治理,给人们生存的环境及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因此在道路建设方面,道路建设不应该像之前一样,先破坏后治理。而要坚持生态建设与道路建设同步,在道路建设的同时进行生态恢复,避免道路建设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延长了道路的使用年限,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3.4城市道路建设采用新材料、新工艺
城市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会衍生出很多的建筑垃圾、工业废渣等城市垃圾,这些材料极大限制了城市的发展。充分利用城市进化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工业废渣等新型筑路建材,既解决了城市建筑废料的储存和治理费用,同时又解决了城市道路的路基材料问题,有着巨大的经济收益。在道路建设的过程中,尽可能多的采用一些对环境影响小的新型材料,比如,采用新型的乳化沥青,乳化沥青相比传统的沥青,建设周期相对较短,沥青烟气污染也比传统沥青好很多。国外的道路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等相关技术,比我国先进很多年。吸收和引进国外的相关技术,可以将我国在道路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方面推向一个高度。
4总结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城市道路建设的首要前提之一,城市道路建设的过程中协调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促进城市道路的可持续发展,尽量做到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这是每个国家在处理城市道路建设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时所要考虑的原则。但是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经济水平相对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而且我国地域相对来讲比较辽阔,面临的生态环境也是十分的复杂,因此要实现中国城市道路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的问题需要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王翠然. 中国道路建设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的理论思考[J]. 环境保护科学, 2005, 32(3), 43-45.
[2] 吴晓航. 浅析城市道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对策[J]. 化学工程与装备, 2009(10),158-160.
生态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范文4
自古及今,堤防建设一直是人们进行防洪以及利用水资源的主要方式,但是在传统的堤防建设过程中,人们往往过分关注堤防建设的使用功效,很少去考虑河流生态系统自身的要求,这样做的最终结果常常导致严重的河流生态问题,给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建国以来,随着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逐渐增强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堤防建设中的生态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共同关注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认真分析堤防建设中的存在的生态问题,依据生态建设的要求提出切实有效的应对措施就具有了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生态堤防建设的涵义及原则
1.生态堤防建设的涵义
生态堤防建设是指恢复河流堤岸的自然面貌或者打造具有生态循环能力的河流堤岸。在生态堤防建设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在河流现实状况的基础上,努力扩大水域以及植被面积,改善河流生物的生态环境,尽最大可能恢复河流的原生状态。
2.生态堤防建设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的原则
(1)打造具有正常生态功能的河流通道堤防的重要作用就是疏通水流、滞洪补枯以及调节水量。在丰水期,水流不但可以在堤防的限制作用下被疏通,而且还可以渗透到堤防内部进行储存,从而降低洪灾的发生;在枯水期,渗透进地方内部的水流就会反渗到河流之中或者被蒸发,再形成雨水降落,从而降低旱灾的发生。在传统的堤防建设过程中,经常使用石块或者混凝土保护河岸,这样就阻隔了河流生态系统内部水分流动的通道,从而导致水流生态不平衡现象的出现。因此,要想进行生态堤防建设,必须努力打造具有正常生态功能的河流通道。
(2)打造具有自净能力的生态堤防自我净化是生态系统最重要的能力,通过自我净化不但可以确保生态环境中物质和能量的循环,而且还可以保证生物物种的平衡和稳定。为了确保河流生态系统的稳定,必须大力加强水生植物的种植和养护,提高生态堤防的过滤作用,从而有效降低环境污染,净化水质,促进河流生态系统的良心循环。
(3)打造具有自然生态的堤防景观河流堤防是水生生物的生长地,在河流堤防上生长着大量的植物和动物,它们在这里生长、发育和繁殖,构成了具有典型的生物与环境特征的堤防景观。在堤防的建设过程中,为了避免破坏生物的生活环境,必须尽最大可能使用天然材料,努力改善水体和土地的生态状况,为水生生物的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条件,打造具有自然生态的堤防景观。
二、堤防建设中存在的生态问题分析
在传统的堤防建设过程中,为了过分追求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人们的目光过多关注堤防疏通水流、泄洪排水的功能,根本没有注意生态问题,这样就导致了河流功能弱化,生态环境恶化,生态系统被严重破坏等问题的出现。目前,地方建设中存在的生态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规则的堤防体型与岸坡破坏了生态环境
在堤防建设过程中,建设人员常常过分追求堤防的保护作用,因此,在设计与施工的过程中,为了使堤防的保护面积最大化,在堤线的布置上通常紧贴岸坡的坡顶,堤防的体型以及岸坡也被设计和建设成整齐的直立面或者斜面,河床、浅滩也常常被整理得相对平整,这样就使得整个河道体型非常规则,以往的自然状况不再存在,这样就使得许多生物失去了生存的环境,给整个生态环境造成了非常大的伤害。
2.规则的河道破坏了生态环境
在堤防建设过程中,为了工程建设的顺利,建设人员常常将将河道进行“裁弯取直”,将堤线按照单一的平直状态设置,这样就使得河道的整体状况逐渐变成一道直线,从而使原来弯曲分叉不规则的河道变成了整齐划一的直线型,这样就改变了河道的自然状况,改变了河道内水流状况以及生物的生长环境,给整个河道的生态环境造成了相当大的破坏。
3.堤防建设过程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在整个堤防建设过程中,各种建设材料以及建设工具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在整个建设过程中,沟渠的开挖、整理、施工,料场的进料、加工与出料,都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在堤防建设施工结束后,各种建设废料、建筑垃圾,因建筑而铺设的道路都很难恢复到堤防建设钱的状态,堤防工程的岸坡不能及时进行防护处理,从而引发岸坡的因冲刷而失去稳定性。因堤防建设而拆除的残存的石渣等废物不能及时清理干净,经常会被雨水冲刷进河道,从而造成河道淤积,影响水流的畅通。堤防建设结束后,建设人员常常不进行环境修复就匆匆撤离,这样就会导致建设现场水土暴露,沟壑纵横,遍地碎石残渣,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使生态环境失去平衡。
4.护岸措施破坏了生态环境
在传统的护岸措施中,最常采用的方法是利用混凝土、干砌石或者浆砌石进行岸坡的保护,这样的处理方法常常导致整个岸坡被全部硬化。从生态系统上来讲,护岸是整个河流生态系统内各生物链进行沟通和流动的通道,是生物和自然界之间进行物质和能量流动的通道。可是,被硬化的岸坡使得植物无法生长,动物无法觅食、栖息、求偶、、产卵,并最终迁徙他处,这样就会给整个河道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三、堤防建设中生态问题的应对措施
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不断提高,堤防建设中的生态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要想切实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倡导生态建设理念,将生态建设理念融入到从设计到施工再到后期处理的整个堤防建设过程中。
1.大力倡导生态建设理念
在堤防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大力倡导生态建设理念,坚持“自然节约、循环利用”以及“天人合一”的原则思想,将环境因素纳入到整个建设过程中,努力创建“绿色、环保、健康”的生态堤防。
2.努力打造符合河道特点的堤线和堤型
在布置堤线时,要认真分析整个河道的生态状况,尽最大可能保留其自然分布的状况,即原来是直线的保持其直线状态,原来是蜿蜒状的保持其蜿蜒状。保证河道的堤防走向符合河道的生态分布,切不可为了追求美观、实用改变河道的走向,甚至采取“截弯取直”的方法,这样就会破坏河道的原始生态环境。在堤防建设过程中,要尽最大可能保留、恢复河道中的弯道、浅滩或者湿地。为了确保行洪时有足够的断面以及维持堤身的稳定,确保堤身与岸坡的自然状态与制备不被破坏,建设人员要尽最大可能设计出是堤线远离岸坡坡顶的建设方案,并严格按照建设方案进行建设。在堤型的选择过程中,建设人员必须认真分析河流的整体状况,认真研究其地形地貌特征以及周边环境,恰当设计建设方案。在堤型的选择过程中,除了坚持安全原则以及工程建设质量外,还要认真考虑生态环境因素,为生物正常的生长创造条件。在建设过程中,要避免为了增大保护面积而让堤线过分靠近岸坡坡顶的建设方式,这样不但会导致河道天然形态的改变,而且还给岸坡的稳定性增加了安全隐患。在堤防建设材料的选择上,应该优先选择当地的建设材料,尽量避免使用混凝土与石材等硬化材料,采用有利于生态保护的土堤堤型,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维护生态环境的稳定性,给生物创造一个正常生长的空间。#p#分页标题#e#
3.认真处理岸坡防护中的生态问题
为了避免在岸坡防护过程中影响生态环境,首先必须切实改变岸坡的防护方法,将岸坡的硬化处理改为软化处理或者软硬结合的处理办法,这样就可以避免因岸坡硬化导致的生态问题。为此,在对岸坡进行防护的过程中必须避免大量使用混凝土、浆砌石与干砌石等各种硬化材料,避免河道的自然状态遭到破坏。其次,建设人员要深刻认识到造成岸坡土壤流失的最终原因是土壤抗侵蚀力降低的结果,为了避免坡岸因为土壤抗侵蚀力降低而出现水土流失,避免坡岸滑坡或者崩塌,建设人员除了认真分析上游坡岸侵蚀和下游坡岸沉积这两种侵蚀方式,避免坡岸因侵蚀和沉积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外,还要努力扩大岸坡上植被的种植面积并加强对植被的维护,通过岸坡上的植被降低侵蚀力或者增强土壤的抗侵蚀力,只有这样才能够尽最大可能地避免岸坡的水土流失。再次,建设人员要认真保护岸坡坡脚旁的浅滩与深潭,维护河床地形地貌的多样化,为生物的多样化与生态平衡创造条件。
生态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范文5
关键词:生态园林;高校;路径
1生态园林:当代大学校园景观设计的理念
为了配合国家发展科学技术的步伐,很多大学都在原有基础上扩大规模,以原专业性为主的大学向综合性大学发展,在学科的设置上为各学科发展提供更为便利的条件。在此过程中,高等教育的教学思想从原来的单纯传授知识向更加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和智力开发方向发展。大学校园的空间环境有了新的要求,大学校园设计越来越注重对人的关注,通过校园空间环境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培养学生对大学文化的认同。因此,此时大学最重要的设计理念就是重视校园空间环境的塑造,生态园林高校建设也提上日程。
2多元化困境:我国高校生态园林建设存在的问题
2.1校园景观规划不规范
原有校园没有进行专门的景观规划,或景观规划决策水平偏低,造成最后形成的生态环境规划存在不规范的问题,对校园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达不到营造良好校园环境的目标。比如,有些区域乔木和灌木偏多,草坪和花卉相对较少,由于乔木和灌木属于中高层次的绿化,草坪和花卉属于低层次的绿化,造成校园环境景观单调,遮挡建筑物,不利于通风和采光。此外,有些区域中高层次的灌木和乔木较多,低层次的花卉偏少,使得整个校园环境空间层次性差,树荫稀少。这种问题明显反映了在校园整体校园景观规划时,缺乏一定的规范性,对于不同空间的功能和作用,没有运用正确的规划方法。
2.2规划设计缺少人文特色
学校校园规划还存在的一个问题,即相应的人文特色体现比较少。有些大学校园在设计生态环境时,或是生搬硬套地运用公园绿地规划的模式,或是直接在建筑区域周围安置一部分绿地,这样固然可以减少环境规划的费用和投资,但导致校园生态环境规划不能体现校园文化特色,毫无文化内涵可言。还有一些大学校园则与之相反,在设计上大量投资,过分追求奇特、新颖的效果,没有考虑校园本身具有的环境与文化因素,违背园林建设的基本规律,设计结果完全与实际脱节,不符合现代大学校园文化涵养的积淀要求,从整体上来说不利于大学校园的发展。因此,学校应逐步在校园规划中考虑学校的人文特色,将学校的学科优势、人文关怀、文化气息等因素体现在校园风貌之中。
2.3平面绿化有余,立体绿化不足
有些大学校园在建校初期,由于具有一定的区域选择优势,相对用地比较充足,学生较少,建筑物也比较少,可供绿化的面积较多,所以在校园内种植的植物大多为低矮的植物,立体的绿化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随着后来高校的扩招,学生逐渐增多,建筑物也不断增多,相应的绿地面积不断减少。造成了老校园的绿化十分单调,缺乏层次感,需要进行一定的立体绿化建设。
3路径选择:生态园林高校建设的策略
3.1提升校园绿化的生态景观设计水平
校园生态环境规划中,要进行景观的多样性设计,因此校园的绿化建设必不可少。校园绿地作为校园整体空间生态的一部分,不应仅供视觉欣赏,还应该充分发挥校园绿化在校园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比如绿色植物有蒸发水分的功能,利用地下水或者地表水相对较丰富地区来营造良好的小环境效果更加明显。因此,对校园生态环境进行一体化设计,生态设计水平是建设效果的关键。
3.2构建校园绿地的合理植物群落
校园生态系统规划选择绿化的物种时,要考虑物种的多样性,多样性的物种可以促进绿地的生态系统功能。因此,校园绿地规划时,可以在原有绿地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地形、地质状况等因素,配置其他自然植被,以与原有的植物形成均衡的物种搭配,维护校园的生态平衡。
生态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范文6
【关键词】县域金融 生态建设 问题与对县域经济的发展一直以来都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是国家经济体系的基本单元。自十六届四中全会以来,为了肩负起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发展任务,国家对县域经济的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目前我国县域金融的生态环境存在很多的问题,与前期制定的发展目标极不协调。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努力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一、县域金融生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金融体系不健全
自21世纪以来,大多数的国有商业银行都向大城市转移,并且对县以下的储蓄所和分理处进行了大规模的撤并,这导致了农村能够享受的金融服务数量急剧减少,国有银行已经逐渐淡出对县域经济的支持。另外,政策性的金融支农功能也在不断的弱化,农业发展银行的农业综合开发、农村扶贫以及粮棉企业附营业务等一系列贷款业务全部转移到有关的国有商业银行,而且近年来由于粮食流通体制的不断发展,这些业务不断萎缩,需要得到政策性扶持的农业技术进步、农业开发以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却一直得不到国家政策性的金融支持。最后,农村信用合作社也存在金融产品创新不足的情况,事实上,信用社基本上只有传统的存贷业务,根本无法满足农村金融的实际需求,金融产品少,服务种类单一带来贷款短期限和投放不均衡等一系列问题,与现代农业对资金的长期需求和适时性等特点是极不相符的。
(二)金融调节机制不完善
目前我国的金融生态调节机制发育不全,已经无法适应县域经济的发展。首先表现在银行信贷服务落后,绝大多数县级银行并没有结合当地的民营企业的现状和特点提供差异化的服务,不能满足县域经济的发展需要。另外,银行的信贷管理机制滞后,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内部利益机制导致的经营行为偏离正常轨道,二是由信贷管理的权限降低导致的信贷功能萎缩,三是信贷激励约束机制的不对称导致的信贷行为失控。最后,很多银行都存在监管效率低的问题,一般来说,县级监管部门并没有直接的检查权和处置权,而且普遍存在人手不足的情况,这直接加大了县域金融市场的维护难度。
(三)外部金融环境较差
在县域,很多企业通过正规的金融机构都无法获得有效的资金支持,其主要的融资渠道是通过民间借贷的方式,这些隐蔽性的贷款方式加大了金融监管的难度,使得农村的金融市场份额正在一步步被侵蚀,成为县域金融生态建设发展的最大阻碍。
二、改善县域金融生态环境的对策建议
(一)以政府为改革主导力量,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首先,应该优化政策环境,一是制定关于加强金融生态建设的实施意见,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氛围;二是科学制定县域金融业发展规划,提高金融业的发展地位;三是健全现有的激励约束机制,加强对金融业发展的政策支持。
其次,应该优化法制环境,严厉打击逃债等违法行为,对于一些较难解决的问题,可以申请司法部门介入调查,维护金融市场的秩序和安全。
再次,应该优化经济环境,要以促进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主要发展路线,壮大当地旅游特色经济和工农业的发展,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为县域的金融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最后,应该优化信用环境,一是建设政府诚信体系,树立“诚信政府”的形象;二是建设企业诚信体系,根据企业的信用等级为其提供相应的优惠金融服务;三是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开展诚信宣传教育,培养社会诚信意识。
(二)搭建良性互动平台,促进金融生态环境的发展建设
应该努力打造一个良性互动平台,促进银行、政府和企业的信息对接,通过召开银政工作会等通报县域金融生态建设中发现的新问题个新动态;通过开展“信用社区”等活动增强人们的社会诚信意识,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另外,还要不断地加强信用信息运用,将有无不良信用记录作为个人和企业信用评级的首要考核标准,优先满足高信用人群的信贷需求,全面构建全民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促进县域金融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
(三)培养市场主体力量,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首先,要规范金融中介服务市场,对管理混乱,乱收费的中介机构进行限期整改,加强监督和管理工作,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其次,要大力提高金融业的服务水平,一是完善金融机构内控体系,抵抗金融风险,提升服务能力;二是做好信贷风险的预警监测,将风险降到最低;三是充分结合县域的产业特征,不断创新服务,改善金融行业的服务水平。最后,要加强信用担保体系的建设,应该以中小型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以市场机制运作为主要模式的担保体系,从而防范和规避风险。
三、结语
县域金融生态建设需要有多方面的配合和努力,通过不断建立完善的金融体系和金融调节机制,以及加强金融环境的健康发展,使县城金融生态建设能够朝着更加稳定的趋势发展。目前我国的县城金融生态建设还存在很多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通过不断的经验积累和借鉴来逐步解决。
参考文献
[1]耿成武,潘振华.县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J].河北金融,2008,04:41-42.
[2]冯湘勇.县域经济发展中地方中小金融机构作用研究[D].湖南大学,2011.
[3]谢琼.农村金融:体制突破与机制改进[D].华中农业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