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媒介融合的认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媒介融合的认识范文1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6)172-0072-02
媒介融合是一种新的概念,就是各种媒介的多种功能实现一体化发展的趋势。现阶段,我国传统的媒体已经开始朝着新媒体的方向发展,实现单一媒体到复合媒体的转变,涉及电视、广播、报纸、网络、手机以及媒体网站等。这种环境氛围下,传统的新闻写作很难满足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应根据实际发展的情况进行科学的完善和调整,使新闻写作能够实现良好的发展。
1 媒介融合趋势下对新闻写作的影响
媒介融合趋势下,新闻信息开始实现单一到多元化的发展,新闻写作已经从传统的新闻报告转变为新闻信息内容的供给。不同的媒介通过整体的方式实现新闻信息的采集和,促进新闻资源的整合,并使其成为一种常态。多种媒介的参与使得新闻传播中出现了一种“融合新闻”[ 1 ],也就是多样化的新闻,是以媒介融合作为前提和基础,通过多样化的手段对新闻活动进行传播。“融合新闻”在拓宽新闻传播的途径时,也会对新闻写作产生影响,从而形成出一种新的写作模式和思路。新闻写作的形式不同,传递出的信息也存在差异,传播价值也是不一样的。通过“融合新闻”的形式进行新闻报道能够促进资源的整合,也使传统的新闻写作实现变革。
媒介融合的趋势下,新闻的传播途径有很多,公众可以挑选更多的新闻传播方式,并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新闻方式和习惯。同时,新媒介能够提高公众参与新闻传播的积极性和热情,公众可以通过手机、网络论坛等方式实现新闻信息的采集与传播,使媒介与公众之间的距离逐渐缩小,增加新闻报道的特色,呈现出新的新闻写作方式和方法,有助于新闻写作的变革和构建,满足媒介的发展需求。
当前,新闻写作也呈现出一种融合的态势,受众以及媒介通过科学信息技术等便捷的方式对新闻信息进行了解。通过不同的融合,新闻写作更具特色,并向受众展现出更多有特色的内容。受众能够在多种科学技术融合的形势下对新闻写作方法和形式加深认识。
媒介融合趋势下,新闻写作的内涵以及外延实现良好的拓展,新闻写作已经不能满足拥有传统新闻写作技巧的记者,采编合一、全能型的记者使新闻写作实现了全新意义上的制作[ 2 ]。单纯新闻写作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发展的实际需要,需要在硬件上保证多项技巧和设备的使用,软件上要实现新闻写作文体的变化,使新闻能够满足受众、媒介的需要。
2 媒介融合趋势下新闻写作变革
1)融合新闻写作思维。为了更好地适应媒介融合情况,需要使用多种有效的传播方式,并集合成一定的竞争力,新闻写作思维也应朝着融合化的方向发展。新闻工作者要认识到媒介融合下,新闻传播事业实现良好发展的要求,并进一步了解不同的传播媒介对于新闻传播的区别与联系,使新闻写作与新闻采编能够实现统一的发展,新闻写作更好的适应时展的趋势。要使新闻写作真正发挥作用,需要从受众的角度对热点新闻进行分析,明确其发展趋势,保证新闻写作工作能够得到更多人的青睐。利用完善的手段进行新闻写作,提高新闻写作的影响力,增强新闻写作的魅力。
2)准确定位新闻写作,满足时代需要。媒介融合趋势下,新闻产生是要通过新闻写作才能够得以实现,当前媒介形式逐渐多元化,各种技术形式也融入到新闻写作中,要对新闻写作进行准确的定位,主要是针对小众[3],使新闻产品能够满足不同对象的需要,明确新闻写作的文体、方法、角度等。同时准确定位新闻生产过程中角色扮演,根据新闻产品的种类、份额,选择合适的新闻写作风格、技法等。
同时,新闻写作应满足时展提出的具体要求,增加信息传播的渠道以及载体,使新闻写作有新的活力与发展道路。媒体的不断发展,会使得新闻报道方式方法逐渐发生转变,写作也需要突破,与时俱进,使新闻写作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3)实现新闻写作资源的常态化。媒介融合趋势下,由于不同媒介使用的介质是不一致的,因此新闻内容也会呈现多样化的趋势,会通过不同形式、层次进行传播。但是不同的新闻形式并不是新闻稿一稿多投,是对于一个新闻事件实现写作时空上的机遇叠加。新闻写作实现多样化的媒介产品,就需要实现新闻写作资源的常态化使用,认识到新闻资源的内涵和重要性,对新闻资源的价值进行再认识,做到新闻内容能够涵盖社会更多领域,但是也需要对新闻热点内容进行深入的挖掘,转变新闻写作的角度,对相关的信息材料进行补充分析,科学取舍材料实现新闻深层次价值的实现,促进新闻写作水平以及价值的提升。
4)实现规范化的新闻写作。新闻写作的规范化不仅是要按照规定的模式进行习作,还需要融合大的发展趋势,使新闻写作的特性得到凸显。新闻写作需要具有一定的真实性和时效性,要将新闻事件在第一时间内进行报道,在使新闻主旨能够充分表达的基础上凸显时效性。同时需要注意新闻的真实性,还原新闻最本质、最原始的状态[4]。
在新闻写作中,需要注重挖掘新闻事件背后的深层次含义,由于不同主体对于新闻事件的理解和认知存在差异,相同的事件会存在着不同的信息,因此新闻写作时不仅需要对新闻内容进行报道,还需要在不违背新闻事实的基础上使新闻更吸引人,提升新闻写作的影响力。
当前,各媒体之间的竞争最根本的是新闻稿件质量的竞争,不同新闻写作者的风格不同,新闻写作也需要科学的借鉴和参考其他新闻人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创造出独特的作品,从而使媒体能够在竞争中实现良好的发展,为受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5)培养新闻写作人才。注重新闻写作人才的培养,媒介融合趋势下,需要注重新闻理念的教育,使新闻写作者能够具有较深的传播理论基础以及人文功底,掌握精准的语言表达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更好轻松、从容的面对媒介融合趋势下的新要求。同时强化新闻职业道德的提升,组织新闻写作者进行职业道德教育,通过岗前培训、扩展训练等强化他们的敬业精神。还应注重新闻者的考核,将工作态度、交际、个人品质等与薪酬福利相结合,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3 结论
媒介融合趋势下,新闻传播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有了更加广阔的传播空间,但同时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新形势下,需要将新闻写作与媒介融合有机结合,实现新闻写作的变革,使新闻内容更加满足时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汪莉.论媒介融合趋势下的新闻写作[J].写作,2010(19):35-38.
[2]李淼.关于媒介融合趋势下的新闻写作探析[J].中国传媒科技,2013(8):212-213.
对媒介融合的认识范文2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高新技术的日新月异,自媒体、流媒体等新兴传播媒介不断涌现,对传统信息传播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传统新闻传播面对的外部生存环境和内在发展压力也不断增大。而且,随着微博、微信等新型传播媒介的出现,新闻传播不再满足于传统的单一传播方式,而更加呈现出融合发展的强烈趋势,这就对高校宣传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要求。随着高等教育的深入实施,高校宣传工作的地位不断提高,成为对外树立形象、对内统一思想的重要载体和舆论阵地。在媒介融合的视域下,高校宣传工作必须不断更新思维、革新传播方式、提高人员素质,深入研究媒介融合的内涵和规律,不断丰富高校宣传工作的载体和平台,推动高校宣传工作实现顺利转向和完美重构。
一、媒介融合的内涵和特征
“媒介融合”这一理论,是指随着信息媒介形式和种类的丰富发展,诸多媒介最终呈现出一体化发展的大趋势,是信息传播媒介多元化背景下的一种新型传播方式,是传统媒体与手机、互联网等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必然结果,主要体现为如下特征:
(一)传播技术融合
媒介融合的一个明显标志性特征,就是传播技术的融合发展。应该讲,促进媒介融合最终实现的首要因素,还是传播技术的发展和传播方式的多样,尤其是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等高新技术的成熟发展,为新型媒介普及和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为媒体融合奠定了丰富的物质可能。在媒介融合背景下,人们不再满足于守着电视,不再满足于阅读报纸、杂志等平面媒介,更多地通过刷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来链接世界,这也就使媒介融合表现出鲜明的技术特征,呈现出多重传播技术的综合应用。
(二)传播文化融合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媒介融合不仅仅是技术的融合,还表现为多种文化、尤其是平民文化的融合发展。在传统传播媒介背景下,传播活动更多地体现为精英文化和高端文化,传播活动的焦点也更多地停留在社会的精英层面和先进人物,草根文化并不受到重视。但是,随着各类媒介逐步融合,草根文化渐渐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与普通人群密切相关的衣食住行等都成了新闻信息诞生的土壤,这使得媒介融合背景下,文化融合成为了一个显著特征。
(三)传播方式融合
媒介融合背景下,传播方式也实现了融合发展。在传统媒介背景下,各大电视、纸媒是传播的主导,占据着主要阵地,对传播的内容、方式等具有决定性作用,受众处于完全被动和从属的地位,无法实现自己的个性化需求。而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特别是随着大量自媒体的涌现,受众也可以通过微博、微信进行主动传播,人人都是新闻传播者,很多新闻事件就是通过受众的自发传播,逐渐被人们所熟知和关注。
二、高校宣传工作面临的现实困境
(一)高校管理者对宣传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当前,随着外部发展环境和内在发展任务的变化,高校自身发展也面临着巨大压力和竞争。虽然,大多数高校管理者能够重视宣传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对宣传工作的投入和关注力度,但是,与倾注在教学科研和就业指导上的精力、物力、人力和财力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显得重视程度不够。此外,一些高校管理者虽然对宣传工作高度重视,但就如何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搞好高校宣传工作,缺乏必要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分析,甚至不乏有极少数高校管理者认为,宣传工作就是办办院报和宣传栏而已,办得好不好无关痛痒,对高校自身发展意义十分有限。这些认知上的问题,导致一些高校宣传硬件设施跟不上宣传工作需要,无法满足高校宣传工作的客观需求。加之,高校对宣传工作缺乏明确、有效的政策支持,常导致宣传工作的发展缺乏持久力,无法发挥其特效作用。
(二)高校宣传工作内容方式滞后
当前,高校宣传工作的思想意识大多还处在传统媒体时代,对媒介融合的大趋势缺乏足够重视,对媒介融合的规律、特征及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研究不够、分析不足,导致高校宣传工作方式滞后、创新不足,缺乏应有的影响力、辐射力和号召力。一些高校对新兴媒介微博、微信等虽然实现了普及和应用,但是没有与宣传工作具体实践紧密结合,宣传内容也与高校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相脱节,主动传播的痕迹过重,无法引起高校在校生的关注和重视。一些高校的宣传工作对新媒介特点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看到自媒体在学生中大量普及而无动于衷,没有深入地研究如何有效利用新媒介去开展宣传工作。一些高校宣传工作虽然也对互联网、手机等新兴传播媒介和新型传播环境有了一定认识,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但对新兴媒体和平台的建设、打造不到位,管理跟不上,内容存在滞后现象,没有密切关注高校学生的信息需求点,效果自然也不明显。
(三)高校宣传工作专业人才缺乏
当前,高校宣传工作者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梯队打造等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一是专业人才缺乏。很多高校的宣传工作者都是由院系的行政干事、辅导员兼任,一些专职的宣传工作者也并不是专业新闻科班出身,他们虽然对宣传工作充满热情,但是专业能力不足,认识不够,缺乏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对媒介融合背景下高校宣传工作发展缺乏有效的预见和推动。二是创新意识不高。当前,高校对宣传工作者缺乏必要的激励制度和奖励制度,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宣传工作者的工作激情、创新热情和改革豪情,导致工作干劲不足。一些宣传工作者满足于按部就班工作,缺乏创新的主动性,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高校宣传工作的进步与发展。
三、媒介融合视域下高校宣传工作的新路径
(一)更新思维,高校宣传工作要突出合作共享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高校宣传工作一定要重新确立工作方式和思维方式,要转变传统媒体环境下“自说自话、自拉自唱”的工作方式,立足媒体融合背景下的诸多特点,最大限度地发挥媒体融合的优势,与院系之间、社会媒体之间进行广范围、深维度的合作和共享,这样才能实现高校宣传工作的顺利进行。一是资源共享。无论在何种媒介背景下,宣传工作都必须崇尚“内容为王”,因此,获取有价值的新闻资源是高校宣传工作的首要任务。高校宣传工作要加强院系之间的配合,各个院系一旦发现好的新闻点和正面人物事迹等,要及时与校级宣传部门联系,力求最大限度地将新闻点做深做透,实现优秀新闻资源的交流与共享。二是媒体共享。高校宣传工作不仅要立足打造优秀的校级宣传工作平台和载体,更要注重创新工作方式,与优秀社会媒体进行深度合作,借助电视台、报纸、广播电台等社会媒介的丰富资源,不断打造以校园题材为内容的新闻节目,实现更好地借力发展。
(二)革新方式,高校宣传工作要突出受众参与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高校宣传工作一定要重新确立宣传模式和宣传渠道,要充分认识到传统媒介背景下的单项传播已经不适合媒介融合发展的新形势,已经不适合高校学生对宣传工作的新期待,因此,高校宣传工作一定要在现有基础上,更加突出受众参与,构建“人人都是新闻人、人人都是传播者”的传播格局。一是营造自发传播的良好氛围。高校宣传工作一定要善于发动学生的力量,要围绕某一特定主题,立足微信、微博、QQ群等载体,在校园内开展主题征集活动,号召在校学生积极参与,在自发传播中发现好的新闻素材和新闻点,增强宣传工作的针对性、群众性和参与性。二是对自发传播行为进行规范引导。对于学生的自发传播行为,并不能一概而论,而要分类取舍,疏堵结合,对积极的、向上的、健康的传播行为进行鼓励、扶持,而对那些传播负面信息的传播行为,一定要及时发现、及时制止,确保高校宣传工作健康发展。
(三)转变角色,高校宣传工作要突出专业能力
媒介融合的进一步加快,对高校宣传工作者自身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管理者必须要加强高校宣传工作者队伍建设,构建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良、热情高涨的宣传工作者队伍。一是要加强人才引进和选拔。针对当前高校宣传工作者队伍知识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要不断加强专业人才的引进和选拔,要向社会公开招聘专业的新闻人才,充实到高校宣传工作队伍中,提高宣传工作队伍的深度和活力。可以面向学校内部,选拔一批有干劲、有能力、有素养的年轻人才,作为宣传工作队伍的后备军,增加宣传工作队伍的厚度。二是要加强人才激励和培养。要加强对现有宣传工作人才的培训力度,通过建立培训机制、校际合作、讲座论坛等方式,开拓宣传工作人才的视野,让宣传工作者不断接受前沿理论熏陶,增强工作能力。高校要制定出台一些必要的激励制度,在薪酬福利、晋升提拔等方面,对宣传工作者进行合理倾斜,进一步激发宣传工作者的干事热情。
(四)立足校园,高校宣传工作要凸显品牌特色
对媒介融合的认识范文3
【关键词】媒介 融合 受众观
一、受众理论与受众观念理论溯源
我国的受众研究自1982年北京调查起开始蓬勃发展起来。技术的不断变革使媒体传播发生深刻的革命,互联网等新兴媒体正经历着从传播方式到内容的双重变化。经过30年的发展,受众研究逐渐完成了从实证研究到理论建设的学科架构,经历了受众研究“精确化”、“理论化”和“本土化”。
受众在传播学上,泛指媒介信息的接受者。在大众传播领域里,受众指的是大众传播媒介信息的接受者,其中最主要的是指三大新闻媒介即报纸的读者、广播的听众和电视的观众。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人们把新闻媒介的运作仅仅看成主持人和记者、编辑劳作而已,对受众的作用认识不足。但是,随着对大众传媒的多样化和媒介竞争的日趋激烈,同时,也伴随着传播学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事实与最初的想法不同,甚至可以说截然相反。受众并不是消极被动的接受者,相反,他们是积极的参与者,甚至可以说,是整个新闻传播活动最活跃的决定性因素。在新闻传播活动的各个环节,受众都在或明或暗、或强或弱地起着各种制约作用,即“受者中心论”。
在受者中心论中,上世纪80年代受众理论探讨的重点是受众需要论,强调媒介要服从于、服务于受众的需要;90年代受众调查的重点已转向把受众作为传播活动中的权利主体来审视,提出要以受众为本,尊重和维护受众的权益。随着受众研究的深入进行,受众的需要和权益的地位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传播活动对受众的影响得到了受者的关注,受众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主体权益地位越来越得到重视。这一重大变革,最终促成了“受者中心论”观念的形成。
到了20世纪末互联网产生并且发展到今天,操作简易快捷的互联网已被公认为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大媒体。互联网传播环境下,受众地位有了根本性的转变。在互联网媒介中,无论是信息者还是信息接受者,他们首先都是网络媒介的共同使用者。因此,互联网上并不存在固定的信息接收者群体这一概念,故而不存在传统意义上的“受众”这一概念。
网络传播融合了大众传播(单向)和人际传播(双向)的信息传播特征,在总体上形成一种散布型网状传播结构。在这种传播结构中,任何一个网结都能够生产、信息,所有网结生产、的信息都能够以非线性方式流入网络之中。网络传播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融为一体。网络传播兼有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优势,又突破了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局限。网络传播具有人际传播的交互性。受众可以直接迅速地反馈信息,发表意见。同时,网络传播中,受众接受信息时有很大的自由选择度,可以主动选取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同时,网络传播突破了人际传播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局限,在总体上,是一种多对多的网状传播模式。
而在媒介融合时代,受众拥有前所未有的权力:不仅可以自由选取自己感兴趣的信息,而且可以在网上自由地信息;信息的重要与否,不再由传播者决定,而是可以由受众自己决定。这就更加突出受众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这是受众研究在理论上寻求到的新突破。
二、我国受众观念研究确立与受众调查实践
受众研究在中国传播学领域是开展较早、成果比较丰硕的一个部分,受众研究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我国传播学研究中逐渐兴起的。目前几乎所有受众研究的学者都把中国大陆受众研究的起始点界定为198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和北京新闻学会调查组开展的北京市报刊读者、广播听众、电视观众调查,这是中国大陆第一次采用国际通用的随机抽样方法和使用电子计算机系统统计分析受众调查数据,而首次在北京地区开展大规模受众抽样调查受到国内外新闻传播学界和业界关注,被誉为“中国新闻史上的一次突破性行动”,自此受众研究作为传播学的重要研究内容进入我国新闻传播学界和传媒业界的研究领域。
1982年由陈崇山任组长组织北京新闻学会调查组,首次在北京地区开展大规模受众抽样调查,成立由人民日报、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和北京广播学院派员实施调查。以北京地区12周岁以上群体为人口调查总体,采用类型多层随机抽样法首次用计算机抽选样本,调查的重点是媒体信任度。调查发现有55.1%的受众认为当时的新闻宣传只是基本可信。美国传播学者罗杰斯高度评价这次调查“是按照马克思哲学标准理论框架设计的,但它遵循传播研究方法及西方和第三世界学者的实验理论方法着重于注意这些方法与马列主义及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①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受众研究的深入开展,受众的需要、视听兴趣及权益引起重视,传播活动对受众的影响得到关注,受众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权利主体地位受到尊重,促成了“受众本位”观念的形成。
1987年6月中央电视合各省、市、自治区级电视台(宁夏和陕西未参加)进行了首次全国电视观众调查。1988年上半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首次全国听众抽样调查。此次全国调查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分别于1992年和1997年开展全国听众调查。
1992年在全国第二届受众研究学术研讨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研究员陈崇山正式提出“受众本位”的概念。她对“受众本位”的阐释是:“受众本位则是把受众视为新闻传播活动中的主体,一切新闻传播活动应随受众的意志为转移。传媒则应以最大限度地维护受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以满足受众获取多方面信息的需要为己任,以提高受众的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目标,全心全意地为受众服务。”②
随着国内受众研究的蓬勃发展,受众本位理论逐步取代了媒介本位理论,促进了媒介受众观念的确立。“受众本位”的提出是对受众认识的质的飞跃,受众的地位不再被抽象的政治化为群众,而是作为新闻传播活动中的主体被服务传受双方平等,而传播方式也由“教化”、“灌输”转变为“引导”和“服务”。而受众与传播者是一对相互依存的客体,受众本位需要大众传播媒介在信息传播活动中以受众需求为中心,最大程度地维护受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满足受众的知晓权、传播权和接近权及获取信息的需要。
尽管目前新闻传播学界对受众本位的提法还有争论,但受众理论研究和传媒业者在认识层面和实践指导上达成了某种契合,即新闻事业功能的单一到功能的多样化;从传播者本位到受众本位;从宣传本位到新闻本位;从仅仅把新闻事业视为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到承认新闻事业的产业性并将市场机制引入传播领域。这是受众研究、受众调查得以蓬勃发展的基础。
三、媒介融合时代传统媒体的受众观念
媒介融合已经成为当今媒体发展不可逆转的大趋势,也是传媒学界和业界当前研究和实践的高地。
“媒介融合”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伊契尔·索勒·普尔提出,1983年他在其《自由的科技》一书中提出了“传播形态融合”的概念。他认为:数码电子科技的发展是导致历来泾渭分明的传播形态聚合的原因。浦尔教授提出,其本意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这种关于媒介融合的想象更多的集中于将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介融合在一起。③
媒介融合趋势将给受众地位带来革命性的变化。首先是受众的地位从被动向主动转变,其次是受众已经不满足于接收过于同质化的大众信息传播,而是更倾向于选择适合自身口味的个性化服务和精准化传播。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受众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到整个传播活动过程当中,他们对于自己所需要的信息需求定位精准,甚至从某种程度上说,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受众掌握了传播活动的“主动权”,甚至倒逼传统媒体不断调整媒介运营策略,升级现有的产品,以更高质量的产品来迎合市场需要,满足受众日趋多样化的需求。
媒介融合为受众提供了多样化的接收渠道,同时也让传统媒体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生产过剩的风险,大量的垃圾节目和信息冗余消耗了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受众面对海量的信息无从下手。“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遵循一对多的单向传播路径已经难以满足媒介融合时代下的受众需求。大众媒介产品生产正经历着由‘广’向‘窄’的战略性收缩;由传统媒体时代的‘传者中心’转向‘受者中心’的受众观念。与大众媒介相适应的传播策略也由面向群体的‘集群化’传播转向‘分众化’传播,尤其表现在内容生产方面,要求以更优的节目生产面向更精确的受众细分,在受众的产品使用和用户体验上赢得先机,从而在受众中树立品牌和良好的口碑,增加媒介产品的重复消费”。④
结语
媒介融合对于传统媒体来说是正在经历的一场革命,互联网、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分流了传统媒体中年轻化且购买力较强的人群,但是从远期市场开发和受众培育来看,传统媒体也拥有更多的潜在受众,经过市场细分过的受众,让传统媒体在内容生产过程中更加专注满足目标市场的受众需求,“分众化”受众的个性化需求将得到进一步满足。
媒介融合下的传统媒体为电视机、电脑和手机等终端提供内容,以广电网、通信网和互联网将电视观众、网络用户和手机用户高度粘合,进行多渠道的全面覆盖,而作为最便于携带且拥有最大用户群的移动互联网信息终端的智能手机,也朝着电视、电脑、手机屏幕“三屏合一”的方向转变,媒介融合时代的受众享有自和选择权,而媒介市场自身也会通过优胜劣汰的游戏规则对传统媒体进行更加残酷的筛选和淘汰。
参考文献
①②陈崇山:《受众本位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310、114
③孟建,《媒介融合:粘聚并造就新型的媒介化社会》,《国际新闻界》,2006(7):24
④张超,《三网融合趋势下广电媒介发展研究》[D],兰州大学,2011
对媒介融合的认识范文4
论文摘要:媒介融合对传播的影响是深远的,它不仅改变着新闻传播的面貌和运作方式,也使广告传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分析媒介融合背景下传播方式的变革,了解广告传播的新规律、新特点,以使广告活动更好地应对媒介融合的新环境。
随着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媒介融合( Media Convergence,又称媒体融合)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热门话题。“媒介融合”概念是舶来品,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蔡雯发表《培养具有媒体融合技能的新闻人才—与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教授的对话》一文,首次向国内介绍了“媒介融合”。之后,国内学术界开始讨论关于“媒介融合”的理论界定,近几年的研究,绝大多数从新闻学的视角进行,研究、分析国内媒介融合的现状和前景,从宏观层面上探讨媒介融合带来的传媒产业的影响,微观层面上则关注媒介融合对新闻业务变革引发的变化。实际上,媒介融合对社会结构和传播方式的影响是深远的,它不仅改变着新闻传播的面貌和运作方式,也打破了中国广告业的生态,使广告传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和挑战。随着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分析媒介融合带来的传播方式的变革,探索广告传播的新规律、新特点,在广告理论和实践上都有着很大的意义。
综合此前学者对媒介融合的认识,媒介融合大致包含三层含义:一指媒介功能的多样化,即各种媒介的多功能一体化,指单一媒体融合了多种媒体的功能,强调单一媒体对不同传播手段的整合;二指不同媒体之间的联盟与共融,即传媒业内部不同媒介间的联合,主要指不同媒介之间对信息资源的共享,强调信息内容针对不同载体的整合传播;三指传媒产业与通信产业等其他产业之间的融合,指大传媒产业的形成,强调媒介产业对社会生活的深刻影响。笔者认为,未来的媒介融合,是以数字和网络为基本平台、多种媒介形式为终端的媒介形态。数字和网络是信息传输的基本载体,电脑、手机、电视等成为信息输人和输出的设备。媒介融合带来了信息传播的“即时、移动、交互”,使大众可随时、随地地传受任何信息,信息传播方式随之发生变革,传统的广告传播思维也需要大的突破。
从针对不同受众群的传播到针对某一受众群的传播
传统媒介受到传播技术的限制,信息传播的时空性有较大局限。例如,电视媒介由于收视终端的限制,受众一般只能在固定场所主要是家里进行收看。受众的信息接收就要受到生活、工作的时间规律的影响,对传统媒介来说,也就无法一天24小时对同一受众群体进行信息传播,造成了传统媒介特别是电子媒介必须对传播时间段进行划分,根据不同时间段能接触到媒介的受众进行信息内容定位。以中央电视台一套2010年3月2日的节目编排为例,早上8:35安排了针对老年观众的《夕阳红:老年人家园》,下午4:58编排了针对家庭妇女的《天天饮食》,从17:43到19:00,是针对少儿观众的《动画城》和《智慧树》,而针对中青年上班族的节目则集中在晚上,也就是所谓的“黄金时段”。我们可以看到,传统媒介的信息传播首先把传播时段进行划分,再找出每一时段主要的受众群体,根据其需要制作、播放信息内容。这种情况下,媒介可能只需要关注非主流受众在非黄金时间的信息需求和主流受众在黄金时间的信息需求,媒介以受众为中心,是以不同时间段的不同受众群体为中心,也就是媒介要面对不同时间段所对应的不同受众群体进行内容制作和营销。
而随着无线和移动技术的发展,单一媒介融合了多种媒介的功能,如手机融合了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介的功能,网络受众的媒介可得到性大大加强,受众全天24小时暴露在媒介中,随时随地都可接收、阅读和上传信息。这时,媒介传播要考虑的就是怎样针对受众不同时间段的信息需求来传播信息了。对于融合多种传播手段的媒介来说,就是针对受众在不同时间段传播信息,信息的传播手段则根据信息的内容灵活选择,可能有时候是手机报,有时候是手机电视,有时候是短信。对于整合了不同媒介形式的传媒集团来说,则是如何针对类别受众根据不同时段进行不同媒介的信息传播。此时,媒介面对的就是类别受众群体的全时间段。媒介以受众为中心,就是选择某一类或某几类受众为服务重点,分析具体目标受众群在不同时间段的信息需求和媒体接触习惯,打造适合他们的信息内容,并选择不同的媒介进行传播。
这种变化对于广告传播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对媒介组织来说,其广告传播的对象不再是不同时间段的不同受众群体,而是精准的某一类别受众群体。这对要求媒介组织对于受众有更深人更全面的了解,要深人到他们生活的每时每刻,形影相随。对广告主和广告公司来说,媒介投放不再是在众多的媒介中选择目标受众可能接触的时段或版面,而是选择与自己的品牌形象相符合、目标受众相吻合的媒介、覆盖目标消费群体的生活时空。同时,在信息全天候围绕受众轰炸的媒介融合环境下,信息针对受众搜索的反应能力更加重要。广告主与媒介的联系将更加紧密。分众传媒致力打造的“中国生活圈媒体群”,就是融合媒介针对特定受众群体进行全时空传播的典型案例。
从渐进式传播到整合传播
对传统媒介来说,由于其传播手段都是单一的,不管是印刷媒介还是电子媒介,其信息传播从时间顺序来看,都是线性的,即媒介如果要对某一信息进行多次传播,只能在不同时间段上进行渐进式的深人传播。传统媒介组织对信息内容特别是新闻传播的思维方式不外乎 随着新闻事件的发生做跟进式报道和进一步挖掘新闻背后的价值两种。但对融合媒介来说,除了传统媒介的纵向传播思路外,因为对信息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思考重点转向如何对同一个信息素材针对不同载体形式进行加工处理,再选择适当的媒介组合进行,也就是同一信息在不同媒体形式或媒介间的整合传播,实现最终信息产品的差异化和最优化。如果说传统媒介的信息传播方式是线性的、平面式的,那么融合媒介的传播方式就是立体式的。
媒介融合对媒介组织在新闻信息处理上的要求同样体现在广告传播上。媒介组织不再只是单纯地销售媒介的“留白”时间或版面,媒介组织销售的是其目标受众的生活时空,或者说“生活场”(“场”在心理学中被定义为外界环境,“生活场”所指的是与个体行为活动相关的各种人、事、物)。广告传播的效果不再只是依靠媒介或内容产品的收视率或发行量,更多的是媒介的整合信息传播能力。“一个媒介所赖以赢得竞争、赢得对手的主要因素,决不只是靠具有原创性的独家新闻,而是靠独家的、具有原创性的信息加工标准、加工方式、信息处理手段及信息表现方式。’,峻对于广告主和广告公司来说,多媒体的媒体形态为产品及品牌的营销打造了全新的3600的体验环境,广告创意不再仅仅是创造广告,更应该是创造品牌的体验。
从信息的单向传播到双向传播
传统媒介的传播是以媒介组织为主导的单向传播,虽然受众通过来信、电话和短信等方式可以进行信息的反馈,但这种参与的力量是十分弱小的。随着传播技术的进步,普通公民获得了从未有过的参与传播的能力,他们不但可以通过手机短信评论节目、投票、参与节目和点播节目等,还可以借助手机、博客、播客、BBS等新闻,表达观点。“草根记者”的新闻报道、DV、彩信图片上报纸、上电视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单方面的填鸭式的传播向双向互动交流的传受合一转变,受众在传播中的主动权日益上升,受众成为播众。
媒介融合带来的双向传播对广告传播最大的影响就是互动与内容共创。互动性对广告效果的提升作用已无须赘述,媒介融合为传受双方的互动提供了丰富的技术手段和表达方式。但多样化的媒介形态和传播手段给受众带来的显然并不只是与传播主体的即时交流,受众在广告传播中不再只是被动的客体,其不但与传播者的地位日趋平等甚至能反客为主,成为传播中的主导者。技术的进步打破了媒介组织对于传播渠道的垄断,来自公众的创造力喷薄而出。受众直接参与到信息内容的创意和制作中,进行内容共创,将成为丰富广告创意、提升广告传播效果的重要手段。
2006年百事可乐举办了“百事我创巨星广告你做主”活动,面向消费者征集广告剧本,再在网上进行评选,活动共收到近9000个剧本。之后,百事可乐又策划了“百事我创Flash动画征集大赛”,根据“巨星广告你做主”的优秀创意,面向Flash爱好者群体征集Flash动画广告片,大赛提供巧个“百事我创”活动中的优秀剧本,参赛选手可以根据剧本制作30-60秒的Flash广告片,主题人物以周杰伦为主,参赛选手也可以自由发挥创意,自由创作。2007年,百事可乐再次策划了“百事我创我要上罐”活动,在全国消费者中遴选21位上罐英雄,打造中国消费者肖像罐,创造了206596081次网页点击率、143987068投票人数、25690003人参与活动、7525488个讨论留言帖、上传相片2465159张的惊人的参与记录。这几个活动中,百事可乐都充分利用了多种媒介形式,调动消费者参与广告甚至是产品包装的内容共创,极大地提高了消费者的关注度,加强了与消费者的情感沟通,更使消费者获得了深刻的品牌体验,获得了远胜于硬性广告投放的传播效果。
从单一的“信息条”传播到综合的“信息包”传播
在泛媒体的大背景下,传播活动空前活跃,人们获得信息的渠道日益多样,海量信息在丰富人们信息选择的同时,也带来了信息泛滥的烦恼,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接收、阅读有效信息,成为受众对信息传播的新要求。传统媒介在信息内容方面更重视“时效性”与“独家性”,在媒介融合时代,人们对专业媒介组织筛选、整合信息的更多依赖决定了媒介的信息产品应该完成从“信息条”到“信息包”的转变,受众需要的不只是一“条”信息,而是与某一人物或事件相关的一“包”信息(之所以称为一“包”而不是一“组”,是因为“组”只是“条”的累加)。信息传播内容从分散到整合,对媒介组织的信息整理、加工能力(或者说打包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媒介融合的认识范文5
关键词 媒介新技术 媒介融合 全媒体 新闻人才
中图分类号 G206 文献标识码 A
作者简介 言靖,河南工业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郑州450000
一、媒介融合背景及影响
媒介融合是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从对立碰撞转向融合依存的背景下提出的,它反映着社会发展深层次的趋势和必然性,必然对整个社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一)技术发展模糊了传统媒介之间以及受传者的界限
卫星技术、数字化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媒介融合提供了技术支持,也改变了媒介的各自为营的生存状况。技术革新开发出了替代性或关联性的技术,这些技术全方位渗透与应用于广电、通信领域,使得媒介终端可实现功能逐步强大。以数字技术为例,它打破了媒介的介质壁垒,使同一内容多介质实现成为可能,使得传统的单一属性(如平面媒体、音频媒体、视频媒体等)的媒介终端向视听多媒体终端进化。媒介现有的四大产业(电信、互联网、多种类出版和广播电视)各自拥有的分立的信息传输平台正逐渐走向统一,信息接收终端也实现了形式与功能上的统一,信息传输机制逐渐实现双向和单向并存,带宽的要求在大容量信息内容需求的推动下由低向高,从而各产业在技术、业务和市场范围上多方位渗透、融合与交叉,传统意义上的媒介界限正在消融。
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新闻传播主体的变化。新媒体技术日益发展使得受众拥有了前所未有的主动权,在信息的制作和传播中能积极主动地参与,从而模糊了传统受传者的界限。最突出的表现是网络这一公共平台使普通人“公民新闻”成为可能。“公民新闻”颠覆了传统媒体在新闻传播中的垄断和特权,并影响了传统媒体对新闻信息的“议程设置”功能,这在突发新闻事件报道中表现尤为突出。“公民记者”往往身处突发事件一线,又因为网络的迅捷和相对的自由,而将“公民新闻”第一时间,从而形成不可忽视的影响。“公民新闻”的出现改变了传统专业记者“独打天下”的报道方式,出现了专业记者与公民记者相结合的报道形态转变。
(二)“分众化”引发对用户的争夺
当前,社会经济、文化潮流的发展与进步引发社会阶层的“碎片化”,并相应延伸而来市场的“碎片化”和受众的“碎片化”。媒介消费需求由单一转化为多元,态度也由迎合转化为选择。随着社会观念的利益化和个性化倾向明显,传媒的“大众时代”正向“分众时代”过渡。
与此同时,消费者的角色正由受众向用户转变。受众时代的突出特点是,媒介传播仅为单向的点对面方式,媒介消费基本免费,媒介经营主要靠广告,因此重视收视率、收听率或覆盖率。而用户时代,媒介消费者按需缴费,由以往的单向阅听人的角色转变为需要为其量身订制资讯服务的用户,实现点对点的传播。这要求媒介消费者能通过媒介平台与运营商、内容商以及其它组织、消费者充分互动,并且有海量的内容供选择。因此,媒介的经营开始重视用户的争夺及对用户价值的深度挖掘,以日益丰富的信息满足消费者的“分众”需求。
二、媒介融合趋势下的新闻人才素质
技术消融传统媒介界限、“分众化”压力,以上这些媒介融合时代新的变化对当代和未来的媒介人才需求状况有着重要影响,其突出表现就是新闻媒介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发生变化后呼唤“融合新闻”人才的出现。从传统的新闻传播业务来看,报纸新闻用文本和图片传播,电视新闻则以图像和声音传播为主,媒介形态相对单一,技术手段相对局限,媒介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也是各自为政。媒介融合后产生了“融合新闻”,采编管理要求跨媒介团队合作,在全方位的技术运用和所有形态的媒介介质基础上整合新闻传播资源,建立新的流程,打破报、台、站各行其是的局面,从而对参与其中的媒介人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一)掌握“全媒体”业务技能
媒介界限的消融必然引发新闻传播方式的变化,整合的新闻编辑部是重要趋势。在这种新闻编辑部里,记者变“单纯”为“复杂”――由只为某一种媒体提供报道到同时为纸媒、电视、网络甚至手机等多种平台服务。这就要求记者具有“全媒体”业务技能:具备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手段的操作能力,从而能够以多媒体融合的新闻技能完成新闻信息采集工作;精于“融合新闻”,能够身兼数职,同时为报纸撰写文字稿件和提供图片,为电视拍摄新闻节目、为网站提供稿件和视频等。
媒介融合趋势下,传统媒体中单一技能记者(文字记者、摄影记者、摄像记者等)将越来越不能满足融合新闻对新闻产品的要求,那种掌握各种现代化采编录传设备,能够将文本、照片、图表、音频和视频结合起来处理的“一专多能”复合型全能记者必然会受到媒体青睐。
(二)具有纵深复合知识结构
随着新闻来源和信息渠道的剧增,尤其是“公民新闻”的冲击,传统媒体对信源和渠道的垄断将不复存在,要吸引受众就必须立足于新闻的深度和专业性。在媒介融合的新闻报道环境下中,记者、编辑的核心价值已不再是采集新闻,而是用专业的眼光对浩如烟海的信息进行筛选,进而为受众整合、梳理、分析杂乱无章的信息,深刻、立体,合乎逻辑地呈现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意义,并提供有价值的解释和观点。媒体一方面要降低受众信息接收成本,一方面要为受众提供有用优质的信息资讯,只有如此受众才可能选择接触这样的媒体。
这种吸引受众的专业信息分析整合力,来源于传媒人宽口径、复合纵深知识结构。新闻人只有在掌握新闻专业知识的同时,有宽厚的文史哲和相关学科知识基础,深刻理解和把握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社会,才能把握时代脉搏,把新闻资讯放在广阔时空的框架下分析整合,满足受众的信息消费需求。
(三)具备整合传播思维力
由于媒介融合时代的传媒人所提供的新闻资讯不再局限于传统纸媒、电视、电台等单一的平台,而是同时出现在网络、手机等多渠道、多平台上,记者整合传播的多媒体思维力显得尤为重要。记者在开始采写新闻时,就必须考虑到同一条新闻怎样满足不同的受众群和不同媒介的需求:从而能根据不同媒介传播效果生产不同媒介的产品。同时,记者还要预计新闻后,可能由网络传播所带来的广泛关注、讨论、质疑等放大后果及应对,从而对所报道问题的广度、深度、高度以及未来的发展都有更高的把握。面对媒介融合所导致的高度细化的媒介市场,记者应以整合传播思维力全方位挖掘新闻价值,通过组合产品、整合媒介满足受众多样化需求。
(四)注重人性化服务理念
随着受众在媒介消费中对信息的获取渠道、传播途径以及附加值要求逐渐提高,媒介尽可能为其在信息消费中提供“一站”式的服务是今后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之一。“融合媒介”为受众提供了一站式信息服务的解决方案,在方便受众的同时,又大大降低了信息产品的制作成本。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媒介融合要更加注重人性化服务理念,树立“受众本位”的传播观念,从根本上改变传播思路,变高高在上的单向传播为平等的双向甚至多向传播,将传播中心由传者向受众转移,充分考虑受众各种需求。
三、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人才的培养途径
媒介融合时代高校应从课程设置、教学理念和方式、教学平台三个方面改革,来培养新时期的新闻人才。
(一)课程设置
目前,我国高校设定的新闻专业方向,大多以行业领域的专业分工来划分课程体系,这已不再适应媒体融合的趋势。因此,新闻学科的课程设置需要突破传统的专业知识界限和专业技能界限,学科的组织架构需要适应媒介融合的趋势,使各个专业方向都具有更强的开放性与兼容性,有利于培养“多面手”。
专业课程设置可以采用动态模式,先按类别设置专业课程(主要包括新闻类、传播类、人文素质类和创新类课程等),再将每类别细分成基础性课程和动态性课程(基础性课程是传统新闻教育宝贵经验的延续,起“奠基性”作用;动态性课程具有变动性、现实性、前沿性的特点,起“延展性”作用)。按类设置专业课程能保证模式的相对稳定性,有利于经验累积和学科发展;分设基础性课程和动态性课程,既能传承传统新闻教育中的精髓,又能将快速发展的业界实践成果及时充实到课程体系之中,充分体现新闻教育的特殊规律和时代要求。
专业课程设置还要强调技能课设置,单列出来以保证学生充分掌握专业技能,成为“多面手”。下面以“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技能课”为例(见表一)。
上述专业课程设置由基础性课程(如新闻采写)和动态性课程(如Flas技术)打散组合成四个技能模块,通过强调模块内课程群的关联,使学生集中、迅速掌握一组技能群,并逐年掌握各种媒介的专业技能。每个模块由前、后两期组成:前期为“应知”学习,主要由教师讲解相关课程教材的理论原理和知识要点;后期为“应会”学习,学生在教师的综合指导下完成相关技能课程群的综合实训任务。这样的设置初步形成了“一专多能”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养成一种专业新闻素养、熟悉多种媒介操作技能,从而更灵活地适应媒介融合背景下的人才要求。
在具体的课程设置上多借鉴国外一些优秀新闻院校的经验,紧盯新闻传播业的发展趋势,适度超前。在对新闻教育、传媒政策、传媒科技、传媒产业发展趋势的全面了解和准确判断的基础上设置课程,让新闻专业的学生毕业后有发展的空间和潜力。
1 教学理念和方式
在媒介融合的趋势下,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素养,进行知识重构和能力再造。不同专业背景的新闻学科教师,要突破自己的专业局限,以跨媒体、跨学科、跨文化的思维观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拥有纵深复合知识结构,并在专业上成为“多面手”,从而在教学中贯穿新的教学理念。如新闻写作课上教师可以教授学生对同一材料进行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多视角深度剖析,并处理成报纸、电视、网络等多种新闻。
教师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针对新闻学实践性较强的特点,广泛采用“案例式”、“互动式”教学。如,充分利用发生在学生身边,或者关系到学生切身利益的一些重大新闻事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进行采访与写作实践;理论联系实践,积极关注媒介热点,采用讨论式教学,引导学生站在时代前沿对媒介及其报道(特别是同一事件不同媒体的报道)进行具体分析,从而让学生在比较中得以提高。
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受众视角,在教育中贯穿“受者为中心”观点,从而树立人性化服务理念。教师在专业教学中强调受众本位,结合实例让学生明白,新闻从业人员已不再是新闻信息的控制者,不再是传统意义上高高在上的“传者”。其次,教师自己也要树立自由、平等的理念,由以往的“教师为中心”向“学生为中心”转变,身体力行,给学生切实的榜样和感性认识。课堂上,教师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多参与到教学中来,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是一个主动获取信息的角色,不再被动接受信息。从某种程度上说,这种新兴的教育关系是未来新闻传播工作的模拟,学生在走上岗位后能换位思考,了解受众的需求。
2 教学平台
对媒介融合的认识范文6
一、新闻传播进入大传播时代
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与手机、网络等新兴媒介相互融合,新闻传播进入了媒介融合时代;随着个人掌握媒介技术的快捷,自媒体成为了时代的新宠;社会化网络的迅猛发展,使其成为最具影响的新闻源。这些变革,将新闻传播推入到大传播时代。
1.新闻传播进入媒介融合时代
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媒介发展就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融合媒介”趋势,这种媒介被定义为“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媒介融合是一场基于信息技术创新和社会话语重组的媒介整合,这样一种整合带来了新闻业的融合,给新闻传播带来了五类变革:一是新闻表述方式的融合,即新闻表达运用了多种媒介和互动技能来完成;二是新闻采集的融合,记者需要运用多媒体技术对新闻进行信息的采集;三是新闻制作流程的融合,主要是对新闻制作模式的改变;四是媒介间融合,指不同媒体之间的合作,包括内容和新闻资源共享;五是所有权融合,指不同类型的媒介如报纸、电台、电视台和网站,其所有权可以融合为一家传媒集团,实现资源共享。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提出“整合新闻媒体资源,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媒介融合成为我国新闻媒体发展的指导方针。这些变革将新闻传播推入了大传播时代。
2.新闻传播进入自媒体时代
自媒体,被称为“WeMedia”,2003年7月由美国新闻学会提出,指“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和新闻的途径。”硅谷著名的IT专栏作家,《圣何塞水星报》专栏作家丹•吉尔默2004年出版了专著《自媒体》,这本书的副标题就是“草根新闻,源于大众,为了大众”,这表明任何人都可以使用个人博客、网络聊天组、邮件和其他工具制作新闻。网络时代自媒体使新闻传播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2006年美国《时代》周刊的年度人物就是“你”,是互联网使用自媒体的“你”。自媒体时代,社会从机构向个人过渡,个人是数字时代民主社会的公民。大新闻媒体已经失去了它的垄断地位,现在可以实时消息的全球观众就是新一代的草根记者,新闻在他们自己的手中。通过配备笔记本电脑、手机、数码相机,这些从读者转变而来的报道者将来自身边的消息转换为新闻,这一转变深刻揭示了我们消费新闻过程的改变。
3.新闻传播进入社会化时代
网络的基本特征是连接,而越来越持久和扩大的连接使网络社会化成为必然。特别是今天的Web2.0时代,互联网的重心正在转向社会化媒体。社会化媒体是网络社会覆盖面最广最具代表性的传播媒介。在社交媒体的传播平台上,新闻传播的主角是用户,用户需要是新闻传播的起点和目标。同时,社会化媒体中的新闻内容生产与社交是相互结合的,社会关系与新闻生产两者相互融合在一起。社会化媒体平台上的新闻内容是连结人们关系的纽带。因此,不难理解,在争夺用户的竞争中,从Facebook到Linkedln,各大社交网络纷纷推出了新闻媒体产品。新闻服务成为保持用户黏性的竞争焦点。同时,社交网络也成为了最有影响的新闻源。美国皮尤研究中心2015年发表的报告显示,美国63%的用户通过Face-book和Twitter等社会化媒体获取新闻,成逐年上升趋势,社交网络正日益成为有影响力的新闻源,新闻传播已经进入了社会化时代。
二、新闻传播学教学理念变革
新闻传播从“小新闻”进入到“大传播”时代,随之带来的是新闻传播学科教学理念的变革。新闻传播学科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同时又是一门发展日新月异的学科,新闻传播学的教学理念也必须与时俱进。随着新闻传播进入“大传播”时代,新闻传播学应从新兴媒介技术的掌握、增加社会科学课程和新媒体媒介素养三方面变革教学理念。
1.新兴媒介技术课程的拓展
媒体融合指的是不同类型的媒体的合作,包括手机和报纸、电视和网络等各种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媒体内容的数字化,再加上无处不在的高速宽带连接和上网设备的扩散,正在改变新闻传播内容的和流通方式。传统媒体平台和产业结构,需要大幅革新才能跟上不断变化的媒体环境。当今社会的新闻传播人才不仅需要多种掌握新兴媒介技术,还需要培养在新媒体、传统媒体和社交媒体之间融合贯通的能力,即跨媒介思维的能力。因此,无论是媒介融合时代的新闻传播,还是自媒体的新闻传播,抑或通过社交媒体传播新闻,新兴的媒介技术是一道跨不过的门槛。在美国,根据对美国15家顶级新闻学院的调查,结果显示各家新闻学院近十年来增加了大量的新媒体技术课程以适应新闻业变革,包括计算机编程、社交媒体新闻学、大数据新闻学、数字受众分析以及新技术(如无人机、谷歌眼镜)应用等。而我国的新闻传播学教育中,新媒体技术的教学往往落后于业界实践。从教学课程的设置中,我国的新闻传播学科亟需建立较为完整和先进的新媒体技术课程,并且依据各大高校自身的特色培育优势课程。传统媒体具有不可替代的专业性、权威性和高质量的新闻内容,而新媒体吸引年轻受众,有更高层次的互动。新媒体和旧媒体的融合是一种“化学反应”,因此,贯通各种媒介的思维能力非常重要。当新闻发生时,能迅速判断,选择多种媒体手段进行报道。并能运用多种媒介手段制作出打动受众的新闻产品,在社交媒体上传播并引发关注。新闻传播学科需要建立跨媒体课程培养这种跨媒介的整合思维。
2.增加社会科学课程
在我国的学科划分中,新闻学属于人文科学,而传播学属于社会科学。但归根结底,新闻传播学与社会学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特别在新闻传播与社会联系日益紧密的今天,新闻传播学科应该增加社会科学的课程,以应对新闻传播学的大传播时代。从历史的源流来看,传播学的产生、发展与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社会科学有密切的联系,新闻学的采访构思等也遵循社会学的调查研究方法。可以说,新闻传播学发展至今,与社会科学联系紧密,譬如新闻媒体与其赖以生存的权力和控制力之间保持相互依存的关系,同时还反过来曲解、改变,甚至挑战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这种新闻传播与社会的关系在大传播时代变得日益复杂,数字媒介重构了权力关系和社会秩序。为了厘清媒介如何推进了社会和世界,新闻传播学科需要增加社会理论的课程与实践,以廓清这个错综复杂、令人困惑的媒介化世界。数字媒介社会中的媒介实践、网络化社会、网络化政治、媒介与资本、媒介与权力、媒介文化、媒介伦理与正义等方面的研究都需要社会理论的支撑。西方主流的新闻传播学教育早在19世纪20年代就开始重视新闻传播学科的社会学科课程。威斯康星大学新闻系的新闻本科课程设置中,新闻学的课程只占四分之一,而其余大部分是社会科学的内容,试图用社会理论课程教学启发学生发现与考察大众媒介在社会中的角色和作用。40年代传播学奠基人施拉姆在爱荷华大学任新闻学院院长时,也增设了社会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等社会科学的课程。60年代,美国主流的新闻教育已经确立了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和新闻专业技能融合的课程结构。而我国的新闻传播学科发轫于新闻学的创立,一开始是沿袭美国早期的新闻学专业教学模式,重专业技能轻人文社科素养,导致大量的新闻专业学生走上媒体岗位,难以胜任迅速变革的媒体格局。尽管高校的新闻传播学科已经由新闻学拓展到新闻传播学,逐渐增加了社会学科的课程,但面对新闻传播学与社会日益紧密的局面,学科的课程设置还应加大社会理论与新闻传播实践结合的课程类别。
3.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