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人文教育的起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医学人文教育的起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医学人文教育的起点

医学人文教育的起点范文1

[关键词] 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美比较;经验借鉴;疾病防治

[中图分类号] R05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6)31-0150-04

医学服务的对象是人,所以医学教育不应该是单纯的自然科学教育,还应该重视它的人文社会性和服务性。西方国家很早就很重视医学生的人文教育,旨在培养和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医学人文素养培养主要指通过人文知识的学习来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精神,使医生能将医德与医术很好的结合起来,达到对患者最大程度的人文关怀。医学人文教育自20 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20 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医学人文学科的教学和研究在各医学院校陆续开展起来。但是,与美国先进的人文医学教育相比,我国的医学人文教育则显得比较落后。学习和借鉴美国的先进经验,有利于促进我国医学人文教育,缓解医患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1 中美两国医学生人文教育的比较

1.1 人文素质教育的基础

美国大部分医学院校的学生在入学前,就己经积累了较深厚的人文素质基础。首先,报考美国医学院的考生,一般已经在理工科大学学习了3~4 年,获得相应的工学或理学学士学位,再参加医学院入学考试,学习四年医学,授予 MD学位[1]。这样的学习背景保证了美国的医学生具备较好的以人文素养为主的综合素质。其次,美国医学生具有较高起点的人文素质也与其入学考试方式有关。比如美国大部分医学院校在录取学生的时候,不是只关注医学院校入学考试成绩,尤其关注学生在学士学位阶段的综合成绩、个人表现以及教授推荐。入学面试主要考察学生学医的动机、责任心和献身精神以及人际交往的行为和方式等内容,从而可以使主考官了解到申请者对医学的热爱程度、献身精神、学医动机、对他人的关心程度和在群体活动中的能力、忍耐力、自信心等。通过这样的考核方式录取的医学生一般都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基础。

与美国相比,我国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基础较为薄弱。首先,我国在校医学生是通过高考入学直接学医的,没有专门的医学院校入学考试及面试。这些学生从小学到高中一直接受应试教育,导致学生知识面相对较窄,人文底蕴不足。虽然我国现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但更多的只停留在口号上。其次,导致我国医学生人文素质先天不足的另一重要因素是我国学医的学生均是高中时的理科生。高中时期的文理分科导致理科学生不学习历史、地理等文科课程,导致理科生的人文素质普遍偏低。再次,我国普遍实行的是五年制医学本科教育模式,大学一入学就学习医学知识,相比美国通行的4+4年制的医学教育模式,中国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学时数明显偏少。

1.2 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

美国医学生的医学人文课程设置表现为纵向的序贯性,大部分人文课程开设于临床前期,临床教学后期也有少部分,人文教育延续到医学教学的全过程中。美国医学人文课程占总学时的比重也较高,达20%~25%[2],课程内容特别注重将社会发展紧密融入到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不断推陈出新,理论与现实密切联系是美国人文素质教育的显著特点。如将现行的医学热点问题中的精准医学、医患关系、生殖伦理问题等内容纳入人文教学中,进行讨论学习。另外,从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方面,美国高校医德教育非常强调与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并及时调整,使人才培养更符合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3]。

美国医学人文课程的交叉性和跨学科性很强,要求学生综合运用人文知识和医学知识去分析论每门课程的论题。如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开设的公共卫生基础课,主要由伦理学、流行病学与卫生保健课程三部分组成,使学生在学习掌握流行病学和伦理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提高他们对患者健康方面和卫生保健系统改革的兴趣[4]。课堂上采用课前阅读资料、自拟讲座、互动小组发言、反思写作与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教授的教学也是根据医学专业课程的教学进度,渗透、融汇在整个医学教育的全过程中。哈佛大学医学院在医学四年都开设“医生-病人关系”的人文课程[5]。一年级主要学习讨论医患关系的社会、伦理和心理的基本知识;二年级主要学习医患沟通的技巧;三、四年级则由医生结合临床实践与学生就此问题再做更深层次的研讨。

而我国医学生的人文课程学时比例偏少,据统计,大部分中国医学院校的人文社会类课程平均为总课时的8.85%,教学重点以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两课”内容为主要内容,大部分学校在前一年半开设[6]。人文社科课程一般分为三大类:政治、哲学类;社会、经济类;历史、文化类。教材和教学大纲全国统一,教学内容和方法注重考虑单门课程的理论性和系统性,很少有课程间的交叉融合。医学院校自主设置医学人文必修课的自主性较小。在后两年的临床实习教学阶段基本没有医学人文必修课[7],对于医学生的实用性不强,忽略了医德医风与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特点的长期性,不利于医德医风和人文素养的培养,可能导致医学人文课程仅停留在理论上,缺少与医学实践的融合。

1.3教学手段

美国医学院校的人文教育教学方法灵活多样,除了常规的课堂讲授外,尤其注重讨论式教学,还要求学生做专题讲座、写论文甚至参与教学等。美国的人文教育中也大量采用以病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的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形式, 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材料,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课堂上和老师一块分析与解决问题。这样让学生充分的自由学习,教师在这里成为导学者。在此过程中,通过广泛地收集、整理及分析相关资料,提高思维能力及团队协作意识。

我国的医学人文教育仍采用以班级授课制为主的课堂讲授授课方式,教师主要为承担“两课”教育的教师。教学的手段也主要以教师上课满堂灌、学生上课记笔记为主,存在“考前背笔记,考后全忘记”的现象。很少的老师采用以社会医学为主要内容的讨论式教学,不重视学生上课的人文关怀,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的人文素质综合能力提高不快,而实践教学才是真正意义上σ窖生关怀人文品性的躬尝践履[8]。

1.4 师资条件

每门课均由 3~7名教师在美国医学院校的医学人文教学,一部分教师既是人文社会科学专家,又是医学专家。如在哈佛大学医学院医患关系课程的任课教师中,50%为内科医师,22%为精神科医师,19.5%为儿科医师,2.4%为外科医师[9]。

我国医学院校普遍存在重视医学专业教师的培养,而忽视对医学人文学科师资的培养,导致医学人文方面的师资力量较为薄弱,他们的专业背景主要为“两课”教育。同时,我国医学院校缺乏跨学科领域的教师,医学专业教师往往缺乏人文科学知识,忽视医学生沟通能力、思辨能力、道德品质人文关怀等方面的能力培养。而人文社会科学的老师的医学知识相对缺乏,讲授课时不能很好得将医学知识融入到社科教学中,降低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较差。这样就导致专业课老师在医学专业讲授时缺乏人文教育;人文课程教学时,又不能很好的运用医学案例,两边的老师不能将医学知识与人文内容融会贯通,学生感觉学习人文课程不能“学以致用”,成为制约医学生人文素质提高的因素之一。

1.5课程评估

美国医学人文教育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灵活多样,撰写心得论文、个人讲座、小组讨论成绩、参与教学研究考核等是他们的主要考核方式。采用口试、定性评价、开卷考试与能力测试相结合的方法更加能够反映学生对医学人文知识的掌握程度。合理多样的评价方式对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养成具有良好的促进与监督作用。

近年来,我国医学院校通过精心组织的“两课”教学及适当人文选修课的开设,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医学人文教育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的考核还是主要以期末笔试的成绩为主,考核方式单一,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考核的标准设计不科学,很难有效的评价人文教育的效果,也难以为以后改进教学方法积累经验。

2 美国医学人文教育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2.1重新认识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尽管在宣传上强调要更加重视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但事实上却常被边缘化。我国众多医学院校对人文素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还有些滞后,仍然采用较为落后的医学人文教育的管理和考核方式,严重地制约着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目前我国正在实行的“5+3”模式的医学教育综合改革,强调更加强化医学人文教育和临床实践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医学教育模式。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切实更新观念,必须将人文素质教育是医学教育的必然要求内化于心,大力推进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改革。科学精神教育追求的对客观真理的认识,其终极目标是求真求实。而人文精神体现的是“志在超威”,目的是对整个世界和人类的终极关怀,追求的是唯善唯美。医学教育应该是人文教育与自然科学教育的内在统一体,这样培养出来的医生才能真正体现出高尚的医德修养。

2.2 通过改革课程体系达到人文与医学实践的有效融合

2.2.1 建立人文课程比重加大的系统连贯性医学教育体系 由于高中理科生的人文素质先天不足,在大学时期更需要加强对人文课程的教育。各医学院校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将人文课程学习贯穿到医学教育的全过程中,适当加大人文课程的比例。在课程设置上,要兼顾人文、社会与医学,要充分考虑医德教育,开设一些既能掌握人文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又将医学热点问题融入到人文社会科学的教学中,从而达到课程少,但涉及面广、又与医学专业水融的目的。如设置中西医学史、近代医学的哲学基础、医学人类学、医患沟通概论、医疗社会学等[10]。这些课程可以分为必修课程、任选课程和限选课程来供学生选择。

2.2.2 建立实践性教育为特点的人文医学课程培养体系 医学人文课程的性质决定了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和实效性。除了专业学习外,开放型的人文社会实践基地对于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的提高也是必不可少的,让学生拓宽视野、接触并体验社会。国外很多医学院校已经在医学职业素养训练方面开发了很多优秀成熟的项目[11],如一二年级医学生到医院进行早期预见习,到社区福利院进行义工活动等,多数为通过学生向缺医的多元文化社区提供医学人文服务,使学生融入到医学人文教育实践中,值得国内学习借鉴。

重视临床实习阶段的人文素质教育。很多学生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了解不多,缺乏沟通方法, 对医患关系认识不深。有研究认为通过有效的沟通可以重塑良好的医患关系[12]。这个阶段的人文教育更能增加学生的真实感受,学生开始真正的与患者接触, 切身感受未来的工作环境和氛围。实习培训基地应该营造良好的医风环境去熏陶学生。实习医院应选派医术好、医德好、服务佳的医师承担带教任务, 教师以“身教”影响学生。

2.3 培养一批适应医学人文教育改革的师资队伍

加强医学专业教师的人文素养与提高人文课程教师的医学知识双管齐下。在医学专业课程教学方面,选拔德艺双馨的教师来承担教学任务,并定期参加人文课程的培训,鼓励参加医学人文社科方面的学术会议。医学院校应积极引进和培养同时兼备人文社会科学和医学背景的教师,增加人文教学与临床实践的有机联系。

医学院校要制定相应政策开展人文课程教师与医学专业教师相互听课制度,如专业课老师听伦理学和社会学方面的课程,人文教师听医学概论、医学心理学等专业课程,这样既能增长知识,又能达到交流授课技巧的目的,从而达到人文与医学教育的和谐交融,形成全员育人的大环境。

2.4 采取多样化的教育方法和教育过程

人文教育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实践应用能力。应该多采取启发式、发现式、情境教学及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中。多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确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与学关系,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学生的人文精神、个人道德素质和职业态度的培养要贯穿于t学教育的全部课程中,加大后期实践教学的人文教育。临床实践中培养学生与患者的换位思考,促进医学生更好地认识与反思其所从事的职业的人文性,培养他们的“仁术”与“仁德”。临床实践更能够让医学生感知“生命存在”的意义,从而培养他们生命化的思维方式[13],从生命的视域出发理解和关爱患者。

利用学生容易接受的网络载体形式开展有效的医学人文教育。建立专门的医学特色的校园网络平台,内容包括医学、社会学、伦理学、历史学等内容。在网上开展形式多样的医学与人文学知识竞赛。经常就社会热点的医患关系、伦理问题等开展在线讨论,引导同学们积极参与。在线播放一些医学人文方面的视频。另外,近几年“慕课”在人文社会课程教学中开始使用[14],可以将“慕课”教学手段引入医学人文教育中。采取多种数字媒体形式,来适应网络时代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教学的需要。

2.5 建立健全监督评估体系

应研究建立现实可行并能够量化的人文素质教育考核方法。建立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考核制、第二课堂实践活动考核制、人文竞赛认证书制等。在专业课教学质量的评估上适当结合人文素质教育评估,如解剖实验课程中对标本的尊重、动物实验课程中对动物的关爱作为考试成绩的一部分。临床实习期间考核与病人的交流沟通能力、对病人的关怀程度等。同时也要改革对专业教师的人文素质考核,老师要在医学教育实践中以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通过潜移默化向学生传授对病人的关怀与沟通技巧。

2.6 营造浓厚的医学教育校园文化环境

无处不在的校园文化氛围能够长时间的影响学生,对医学生的文化熏陶具有重要意义,医学院的文化本身就改变了学生看待世界的方式[15]。在校园建筑上、宣传上都要考虑医学人文教育的特色。如建立医学名人广场、医学文化长廊等,宣传栏里多宣传医学人文的内容。校园电视台、广播台都播放医学人文教育的内容。通过这些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彰显全方位培养医学生的大环境。

3 结语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的医学人文教育应该实现医学人性化和生命化。通过比较中美两国医学人文教育的现状,从中发现我们医学教育的弊端和不足,从而改变之,适应目前正在进行的“5+3”临床教学改革。通过转变观念、重视医学人文教育、强化师资力量、人文教育贯穿医学教育全阶段、加强临床实践中的人文教育、充分利用发达的信息化手段和重视医学院校校园医学文化建设等诸多方面,将医学自然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效融合,培养出真正具有仁心仁术医德高尚的优秀医生。

[参考文献]

[1] 李筠萍. 中美八年制医学教育的比较与启示[J]. 当代教育论坛,2011,(2):8-10.

[2] 李治中,张桥. 高等医学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研究-以福建医科大学为例[J]. 宜春学院学报,2010,32(5):52-53.

[3] 袁力,张敬军. 中美高等医学院校医学生医德教育的比较及启示[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10):128-129.

[4] 王雁菊,刘春雨,曲必成,等. 中美医学人文课程内容和课程设置比较研究[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12),74-75.

[5] 曾贞. 国外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对我国医学类院校的影响[J]. 医学信息学,2010,23(6):1561-1562.

[6] 张俊. 当下高等医学人文教育的困境与出路[J]. 医学与哲学,2011,32(8):64-66.

[7] 刘万路,赵世鸿. 地方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调查与思考[J]. 医学研究与教育,2010,27(5):105-107.

[8] 时统君. 悖离与重建:走向意义关怀的医学人文教育[J]. 医学与哲学,2015,36(2A):16-19.

[9] 肖琳,鲁晓擘,张跃新. 英国医学教育模式带给我们的启发[J]. 西北医学教育,2005,13(6):644,673.

[10] 赵书峰,滕志香,景学安,等. 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体系的构建[J].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25):130-132.

[11] 吴雪松,张雪,王,等. 追寻医学人文教育的生命力-哈尔滨医科大学医学人文课程改革与实践[J]. 医学与哲学, 2015,36(6A):12-15.

[12] 方木水,肖凤,刘丹,等. 我国医学人文教育的价值取向[J]. 医学与哲学,2014,35(3A):74-76.

[13] 操奇. 论医学人文教育的核心:科学的生命思维方式[J].医学与哲学,2015,36(4A):4-7.

[14] 史晓普,崔文香,程丽楠,崔香淑. “ 慕课”(MOOC)在医学人文教育中的应用[J]. 基础医学与临床,2016,36(3):424-426.

医学人文教育的起点范文2

关键词:人文科学;教育;护理;教学方法

社会在发展,科学在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身体的健康,生活质量和人的价值。社会对护理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服务模式等提出了更多更新的要求,护理专业的蓬勃发展使得护理专业学科越来越作为一门独立的医学分支在发展,护理专业的教育的重要性也在日渐凸显出来,《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规划的发展目标和任务为“到2015年,建设一支数量规模适宜、素质能力优良、结构分布合理的护士队伍”护理工作是一项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护士的人文素质直接影响护理工作的质量水平,如何进一步加强高等护理人文素质也就成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 护理教育中人文科学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1.1护理模式转变的需要 随着社会发展,护理模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以疾病为中心的疾病护理模式转变为以服务对象为中心,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1]。在整体护理模式下,要求以现代护理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框架,以促进患者健康为目标,为患者解决护理问题为目的,把患者视为全生物、心理、社会文化、精神环境多层次、多方位需要的整体[2]。以往的护理教育延用医学教育模式,缺乏护理专业特色,多课程间缺乏逻辑性知识结构的构建,不能构成整体化的基础、专业课程群组,无法通过多课程之间的知识结构与技能,形成护理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无法满足行业发展的需求[3]。

1.2护理培养目标的需要 2010年护理教育升级为一级学科,进而着眼于落实各层次的护理人才培养,提高教学质量,注重毕业生的岗位适应度,解决护理市场提出的人才供需矛盾,一系列的市场需求让护士角色重新被审视。角色的多元化、为护理提供者、计划者、管理者、协调者及健康教育者、促进健康和降低危害因素等,让护士从单纯的医师助手成为健康保健队伍的合作伙伴,在疾病诊断、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等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4]。

1.3发展护理教育,追赶世界普遍水平的需要 在我国的高等护理教育中,文学、社会学、人际交流与沟通、美学、礼仪等人文学科的设置明显不足,只占到总学时的8%左右。而国外的医学课程主要由自然科学,社会人文科学与医学3部分组成。其中,人文医学类课程所占学时比例最高的为美国和德国,分别达20%和25%[5]。

2 护理教育中人文科学教育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2.1培养目标不够明确 当今,西方医学人文教育已有明确的目标,即树立新的医学观念,全面认识医学与社会;培植道德情感,规范道德行为;依靠人文知识和方法,发展医学生的临床技能;培养协作精神和社区管理能力。由于我国护理教育起步较晚,护理人文教育的目标仍不明确,其教育模式基本上都是以医学院校的教育模式为支撑,人文社科课程门类单一,主要以意识形态教育为主,这与国际护理教育模式严重脱节[6]。各护理院校的教师仅仅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不清楚通过人文素质教育要让学生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同时学生也不清楚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目标性,严重影响了护理人文教育的发展。

2.2人文课程设置不合理 目前我国护理教育总体上仍偏重人的生物学层面,对心理、精神、社会、行为等因素重视不够。笔者认为有以下问题:人文课程科目设置不足,在课程结构中所见的比例偏小。尽管我国本科护理教育标准提出应设置人文课程,但对科目和课时数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要求,导致医学院校对人文课程的重视度不够,缺乏人际沟通与交流、文学艺术类、人类学等方面的课程。根据相关统计显示,在众多的课程设置中,医学类人文课程很少,最多为8门,占总课目数的7.5%。在学时数上,医学人文课程最高也仅占总学时数的2.69%,最低则为零[7]。反现发达国家课程设置中基础课、临床课、人文及社会科学课程多占到1/3[8]。

2.3教学形式单一 由于目前我国护理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所占比例较小,没有明确的培养目标,所以导致人文课教学方法仍然采用传统护理教育模式;以班级授课制为基本的教学形式,以课堂授课为主,老师为完成大量的教学内容,基本上没有给学生留出提问题的时间,通常是填鸭式教学。而在人文领域,情感体验永比理论说教对人的影响大,虽然重视了课堂上知识的灌输,突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但缺乏师生之间互动,仅是以课堂、教材、教师为中心,忽略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忽略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潜力的挖掘,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这样往往造成学生对上课不感兴趣,认为人文学科不太重要,从思想上放松了对人文素质的要求。

2.4师资力量贫乏 目前,我国护理师资队伍参差不齐,全日制本科及其以上教育的比例仍然低,离教师法规定的教师资格有较大差距,仍然存在中专教中专,中专教大专,大专教本科的现象[9]。这样的问题在高等护理人文素质教育中更是突出,在我国多数医学院校的护理人文教育通常是由人文社科系(部)和护理专业教师承担的,教师的知识结构,学历层次均不能很好满足护理人文教育的需要,专业教师往往缺乏必要的人文素养,人文科学教师又常常对医学知识知之甚少,此外,在人文素质教育的交流方面也存在不足,如国内各护理学院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没有长期的交流计划;不注重国际学术交流,缺乏同国外优秀护理院校间的联系。这样就导致我国护理人文教育方面师资力量薄弱,教师队伍发展缓慢,从而使得护理人文素质教育发展更加缓慢。

3 护理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探讨

3.1明确护理人文教育的培养目标 护理人文教育的重点是教学生做人,为学生提供一个完整的知识面,为学生健康的人格形成服务,完善个人作为一切活动的起点,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成为高尚的、有理想的人。我国护理人文教育可以树立以下培养目标:①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思想品德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②加强职业道德方面的学习,注重爱心的培养,培植高尚的道德情操,规范道德行为。③注重文学与美学知识的学习,达到扩展眼界、净化心灵、启发智慧、培养气质、美化形象的目的。④加强心理学知识的学习,塑造自身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并能运用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为患者进行心理健康和解决心理问题。⑤注重社会学科知识的学习,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增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明确社会因素对疾病的影响。⑥通过护理人文知识的学习,让学生明白学无止境的道理,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不断摄取新知识,更好地适应新世纪医学的变化和发展。

护理人文教育最终使学生从“多元知识体系”中培养兼收并蓄的胸怀,注重全面发展和健康人格的形成。护理专业学生要尊重生命,热爱护理工作,成为一个健康而全面发展的人,这正是护理人文素质教育的精髓。

3.2科学合理地设置人文课程 在我国护理人文教育改革中,怎样科学合理地设置人文课程是一个重要环节。笔者认为,应该在新护理模式需要的基础上,架构一个比较科学的、完善的护理人文课程体系。结合实际构建护理人文课程3大课程群,即公共基础性人文课程群,基础护理性人文课程群,综合性、实践性护理人文课程群。具体实施如下:①明确护理人文学科的核心课程,即护理伦理学、护理心理学、护理美学、护理社会学、医学法学以及医学哲学。其中,护理心理学的学习,可以使得学生掌握交往技巧,与患者进行有效的交流,了解不同年龄、性别和患不同疾病患者的心理特征,有助于制订适当的护理计划;护理美学的学习有利于为患者创造舒适的环境,护士美的仪表常给人以亲切、端庄、文明的印象,使患者有信任感,并能很好地配合各项治疗与护理。②在护理人文核心课程的基础上,按不同阶段开设人际沟通、人文素质修养、护理礼仪与辅助课程,提升学生的内在修养,培养良好的气质。③定期举办护理人文相关内容新知识、新观念、新进展的讲座,并收集临床实践中一些典型的护理案例,进行心理、社会、伦理、文化的综合讨论分析。此外,在构建科学合理的护理人文课程体系时,还应同时增加人文课程学时比例,人文课程的课时占到总课时的15%~20%,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主,以充分的授课时间保证人文教育的效果。

3.3改进教学方法 在护理人文课程的教学中,探索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笔者认为:①需要明确一个科学的理念,即教学是师生合作互动的过程,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学活动必须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因此,教师要积极实行主体性教育,运用教学相长,平等讨论的教学方式,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质疑,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既勇于放弃自己不成熟的想法,又敢于坚持自己合理的见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②要加强实践性教学,开展多种多样的情境教学,举行人文实践活动,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使学生在人文环境中受到熏陶,从而达到人文教育的目的。如积极开展读书活动,组织名著导读、名曲、名画欣赏,人文知识讲座及演讲比赛等,这样能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使他们心胸开阔,思维敏捷,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主动获取知识的意识。③教师可以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把专业课程与人文课程结合起来,使相关的人文社科内容融合到护理专业课程中去。如生理学与心理学、临床护理与伦理学、护理操作与护理美学等课程有机结合,使得学生在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得到有关人文社科的教育。

3.4 进一步增强人文教育师资力量 目前,面对我国护理人文教师师资薄弱的现状,要想改变这种不利局面,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①注意培养和引进高学历的护理人文教育师资力量。通过博士、硕士研究生以及本科教育,着重培养和引进从事护理人文教育研究的人才,优化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和知识结构,为护理人文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储备力量。②加强对现有护理人文教育师资教学能力的培训。如鼓励护理教师队伍中的优秀人员接受研究生教育,从事护理人文教育科研,不断加强自身的素质;有计划地选送到高等院校深造,不断更新知识和教学技能;加强国际间交流,选派有能力有培养前途的中青年教师出国培训进修,不断接收新的护理人文信息;举办培训班,进修班等形式,提高现有师资队伍的素质。③利用周边综合院校和社会上人文科学界的文化素质教育资源,聘请教师和社会知名人士前来教学,进一步壮大人文教育的师资力量。

参考文献:

[1]沈宁.对整体护理几个基本概念的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1998,33(9):553.

[2]翁新毅.整体护理与护理教育改革的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2005,4(2):162.

[3]李继平,刘素珍,李卉青.对21世纪护理本科人才培养的思考[J].现代护理2004,10(1):1-2.

[4]郝燕萍,张广清,伦朝霞,等.我国护理专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与思考[J].护理研究,2009,23(3A):570-572.

[5]李扬,护理教育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J].护理研究,2004,18(3A):378-379.

[6]达建.深化医学课程体系全面体现高等教育价值观[J].医学与哲学,1999,20(4):41-42.

[7]张继兴.本科护理教育人文课程设置的思考[J].医学信息,2006,19(5):969-971.

医学人文教育的起点范文3

一、将历史的视角纳入对现代医学模式的理解中

从1977年恩格尔提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以来,这种现代医学模式受到医学界的广泛认同,专家、学者对其理论意义及临床指导、医学教育的实践价值进行了通过思考和讨论。但笔者深入考察相关文献,发现对这一现代医学模式的理解中存在一定局限。

(一)对现代医学模式理解的不足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系统思维方式的产物[1]。对它的理解往往采取的是全面性这一静态视角,而忽略了系统的演化性这一动态视角,前者集中关注系统要素之间、要素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后者则以系统在各要素与环境作用下的动态演化为关注重心。这就意味着,系统思维方式中实际应包含两个维度:全面性维度与历史性维度。但遗憾的是,当人们用系统思维方式去理解事物时,往往只注意到前者而忽略了后者,在思考医学模式问题时也是如此。

(二)关于历史的视角

历史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概念,以历史为研究对象的思想家很多,其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马克思。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本质上就是一种历史理论。虽然“历史唯物主义本身的'历史'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仍然是模糊不清的”[2],但通过深入分析,会发现在马克思那里,历史主要有两种含义:一是历史进程,泛指事物的一般发展演进过程,其主体可以是自然、人类社会和人自身,因此就有自然史、人类社会历史、人及其思维的发展史;二是历史活动,特指人类社会活动,也就是实践。现实的人类活动总是具体的,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进行的,因而是历史的。在此基础上,唯物史观的最大特色就是用历史活动来解释历史进程。一切历史进程,不管是有关自然界还是有关人类社会或人自身的,归根结底都根源于人类的历史活动(社会实践),只有从历史活动出发才能解释历史进程。这一论断不仅适用于人类历史,也适用于自然史。马克思用“人化自然”的概念将自然史、社会史和人的历史统一于人的历史活动之中。

二、从唯物史观出发解读现代医学模式的演进

从唯物史观出发解读现代医学模式,可得出三层逐渐递进的“历史”含义:第一,医学研究对象有演进历史;第二,医学规律有演进历史;第三,医学规律的演进发展根源于人类历史活动。

(一)现代医学模式体现了医学研究对象的演进历史

唯物史观是以辩证法为内核的。按照辩证法的本意,不能把事物单纯地看作一个当下的东西,而要看成一个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展开过程。现存的任何事物实际上都通过扬弃,将以往的发展阶段包含于自身。同理,以辩证的、历史的眼光审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也要看到它包含着以往所有历史形态,是一个历史过程。虽然在抽象意义上,医学一直以人的疾病和健康作为其基本研究对象,但在不同医学模式下,医学研究对象的具体内涵是不同的,并处于发展链条之中。在神灵主义和自然哲学医学模式下,人们将人体的异常看作是神灵的自然力量作用的结果,因此,对人自身的研究是不重要的,关键是取悦神灵或把握住自然的本质;在机械论医学模式下,人们关心的是作为机器模型的人体在其运行中的机械故障问题;在生物医学模式下,人们考察的是病原体如何导致生物人体的病变;而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人们则把人看作是自然生物体与社会生物体的统一,研究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复杂作用怎样导致人的生理和心理疾患。因此,用辩证法眼光看现代医学模式,就要将其理解为所有以往医学模式的历史性统一。这点在生物医学模式与现代医学模式的关系上表现得尤其明显,现代医学模式将生物因素作为导致人体疾患的主导因素,这就扬弃了生物医学模式,而将其积极因素吸纳于自身。

(二)现代医学模式体现了医学规律的演进历史

经典科学哲学认为:科学定律是从来就存在着且等待人们发现的纯粹客观规律,人是自然的绝对中立的观察者,而不是参与者和实践者。因此,以往对医学模式的静态理解,实际上就把医学规律看做是静止不变而非演化着的。但这种静态的观念在进化论和现代医学模式的双重冲击下必然被解构。一方面,从现代进化论中可以引申出规律在逐渐演化的结论。从康德提出星云假说开始,到达尔文建立物种进化理论,生物演化的观念逐步被确立并深入人心。在这种背景下成长起来的科学家与牛顿时代的科学家最大的不同就是把自然看作是逐渐演化的。但这些“新”科学家仍持有一个不自觉的悖论:自然是有历史的且处于演变中,而规律则是静态不变的。出现该悖论的原因在于他们没有真正把历史的观念贯彻始终。试想,既然自然在演化,那么随着演化出原先不存在的“新事物”,而涉及它的规律必然也是“新规律”,是逐渐演化而成的。所以,不仅事物在演变,规律同样也处于演变之中,这是历史观点的必然结论。其实,有一些杰出的科学家已经意识到这一点,比如狄拉克的大数假设就得出万有引力常数G可能也处于变化之中的推论[3]。之所以人们很少察觉到自然规律的演变,其根本原因在于该过程极为漫长,超出了人类现有的历史视野[4]。既然一直被人们视为必然规律的自然科学定律在本质上处于演变中,那么直接与人相关的医学规律也是如此。另一方面,现代医学模式本身内含着医学规律逐渐进化的结论。现代医学模式下,医学规律是生物、心理、社会等诸多要素复杂作用下形成的复合规律。其中最需要引起重视的是社会因素,也正是它体现了最鲜明的历史性特征。社会生活的变迁最迅速、最显著,当人们承认社会因素是影响人体疾病和健康的重要因素时,也就承认了医学规律的历史性,承认它处于不断演化的历史进程中。

(三)医学规律的历史性演进根源于人类历史活动

从医学规律中的生物学因素看,人类在掌握了现代生物学知识后,对直接影响人体疾病和健康的自然因素进行干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物规律的演变,使其打上了人类历史活动的烙印。比如,由于人类医学活动的影响,病毒发生相应变异,最典型的就是抗生素大量使用使病原体产生耐药性或者发生变异,产生“超级病菌”。有关研究表明来自不同地区的细菌耐药性具有显著的差异[5],这更加表明人的活动对生物规律的影响。再比如,基因技术使人获得了改造物种甚至创造新物种的能力,这种改造必然对生物规律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从医学规律中的心理因素看,心理规律比生物规律更明显地受人类活动的影响。一方面,从心理规律的产生看,它是以人的存在及其心理活动为逻辑前提的。因为,唯物史观认为,心理意识根源于社会物质存在,且随着人类历史活动的不断发展而不断丰富。另一方面,心理规律及其对人类疾病和健康的作用随着人类社会历史活动发生变化。在社会生活相对简单的时代,心理因素对人体状况有一定的影响,但作用不大;而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社会生活越来越复杂、社会变迁速度越来越快,心理问题以及由此导致的生理疾病也就越来越成为影响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20世纪4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WHO)给健康下的定义就深刻说明了这点。从医学规律中的社会因素看,社会生活变迁本身就是人类历史活动的最直接后果。更准确地说,在唯物史观的广义理解中,人类社会与人类历史、人类社会与人类活动、人类历史与人类活动本来就是可以互换的概念。因此,社会生活不可能与人的历史性活动区分开来,没有人类活动,就无所谓社会和社会生活变迁。#p#分页标题#e#

三、从历史性视角理解现代医学模式的意义

有人会提出疑问,在目前对现代医学模式采取全面性(或曰静态)视角的解读还主要停留于理论层面的情形下,是否有必要提出一个更为复杂的历史性(或曰动态)解读视角?对这个疑问可以从哲学的使命来回答。“哲学总是站在科学的后面,而哲学的眼光总是落在科学的前面。”[6]否则,哲学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医学观是医学哲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哲学反思要为医学发展服务。因此,对现代医学模式进行历史性解读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医学哲学学科建设关于医学哲学的学科建设问题是目前学界讨论的一个热点。有人广泛地讨论医学哲学的内容、理念和方法[7],有人则深入地思考医学哲学的逻辑起点。对现代医学模式的历史性解读实际上是从更高的角度、更宽的视野来理解医学观,以此为基础可以加深对医学哲学的理解。例如,关于医学哲学的逻辑起点,有学者认为应“以人类的生命健康作为医学哲学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8];有学者则认为“医学哲学的逻辑起点,不是‘健康’,而是人的生命存在”[9]。这两种观点,前者太具体,后者太抽象。而从历史性视角来理解现代医学模式,其逻辑起点则应该是人的历史性社会活动。这既是对前述医学规律的演进源于人类历史活动观点的呼应,又与哲学的实践观点有内在的一致性。

医学人文教育的起点范文4

【关键词】 文素质培养;人文护理

随着医学模式由单纯的生物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转变,护理也由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转向以人、环境、健康为基本内容的、具有浓厚“人文色彩”的整体护理,它要求护士既是照顾者,又是教育者和管理者,使病人的身心得到全方位的护理与关怀。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逐渐取代功能式护理,其中如何将寓心理、精神、文化为一体的人文护理融入日常护理工作中,增强人文服务意识,已经成为一个日益受到人们关注的话题。加强护理人员人文素质的培养,是转变医学模式、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推动人文护理发展的关键。

1 护理人员应加强对人文护理重要性的认识

要使人文护理得到广泛推广,必须对加强护理人员人文素质的培养。市场经济下,护患双方的价值观、需求观都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患者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和期望值越来越高。护理人员只有坚定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崇高的道德情操,牢固树立人文报务意识,忠于护理事业,把毕生的精力奉献给每位患者,才能真正为病人提供全面、系统的护理,满足病人多样化的需要,这也是提高整体护理水平的根本途径。

2 人文素质在护理工作中的现状

长期以来,以专业教育为轴心,以专业知识为中心的培养模式造就出来的专门人才,知识结构单一,没有把知识与能力素质的培养很好地结合起来,尚无足够的人文知识储备和人文素养来拓展人文护理发展的深度和广度,导致了人文素质的“先天不足”。近年来,护理人员对人文护理重要性的认识有所提高,一种体现护患、医患、医际、护际及医护间的温馨、和谐、指导、互助互爱的家庭式人文氛围正被现代模式病房倡导和推崇。但是,由于目前人文护理在临床并未像生活护理及技术护理那样纳入护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加之人文护理虽然能加快病人的身心健康,但并不起到直接治疗疾病的作用,因而往往被忽视。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充分认识人文护理的意义和内涵,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以病人的需要为出发点,不断增加人文服务意识,将人文护理理念融入到工作实际中。

3 加强个人人文素质培养的建议主

3.1 抓好起点,构建人文素质新体系

从教育理念上充分认识到立业先立人,把人文学科的教育纳入护理教学核心范围,加强师资培养,构建多层次立体的课程体系,形成立体化的人文教育框架,护理人员不仅要具备医学专业知识、医疗技术能力,还应具备人文关怀精神、医学人道主义精神、哲学思维能力和怀疑创新精神。

3.2 人文素质的培养需要终身教育、培养与学习

人文素质的培养重在实践,在人文领域,情感体验永远比理论对人的影响大,因此,护士的职业素质和情感教育应注重其实践性、长期性,在实践中累积经验,在实践中培养人文素质,在实践中学习,开展人文护理。

3.3 人文素质培养重在建设

医院应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积极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开拓人文环境,为人文素质的培养搭建平台。一方面要把敬业精神、服务意识、科研创新能力、业务水平等作为选拔护理拔尖人才的硬指标;另一方面要建立具体的计划体系,制定实施内容,定期对其进行检查、评价、反馈,及时纠正偏差,并与激励机制相结合,推行“全员、全面、全程”的管理模式,培养一支全面体现“人本”“人性”“人文”三大理念的团队,带动人文护理广泛、深入开展,推动医院建设。

3.4 护理人员自身的塑造是人文素质培养的关键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要求日益增强,护理工作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各方面对人文护理的重视,以及人文护理在患者身心康复中的重要作用,促使护理职能发生了较大转变,护士角色向多元化发展。这就要求护士要以优秀女性的标准,全方位塑造自己,不但要有以医护人员行为规范为准则的外在气质,塑造好护士最直观的外在形象,还要具备思想先进、知识全面、形象良好、气质优雅,具有多元文化的职业女性,使自己成为美丽而幸福的护士、知识而优雅的护士、智慧而成功的护士。

4 小结

护理学以为服务对象,担负着保护人类健康和救死扶伤的神圣使命,是一门最富人文关怀和人性温暖的学科,通过开展人文护理,不仅可以促进护理人员的自身发展,也可使患者得到更好的照顾,提升医院的形象,全面体现“人本”“人性”“人文”三大理念。护理人员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全面发展,才能使人文护理真正的、广泛的应用于临床护理之中,发挥护理的独特功能,从而全面提升护理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医学人文教育的起点范文5

关键词:孙思邈,五常,精诚辩证,现实启示

孙思邈之所以医德高尚,这与他独特的人文素养有很深厚的联系,而他深厚的人文素养又与其对于儒释道传统文化精髓的深刻理解有紧密联系,今天当我们着重研究孙思邈的医德伦理的内涵时,我们不难发现正是儒家特殊的人文关怀与处世原则影响了孙思邈的医学思想,以至于孙思邈在习医过程中极力倡导医技与医德的重要性。在其二部《千金方》中,他用精湛的文学功底阐释了医技与医德二者的辩证关系,这也为后来中国几千年的中医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孙思邈《大医精诚》的思想是中国医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思想明珠。对这一思想深入探究与分析,以期其思想光芒照耀我们的时代。

1、儒学五常的医道践行

1.1、情感之核--仁

在传统医学界,两部《千金方》集中体现了孙思邈医药学术思想,究其思想情感本质,可将其概括为"仁"。在《药方序》中表述其创作目的时用了方部浩繁,良莠不齐,求检至难等语。孙思邈站在了一个更高的层次上来写书,这个层次就是仁。"忧以天下,乐以天下"将天下作为己任。孔子在论述仁时谈到忠恕近人,"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被公认的道德金律,在孙思邈的医学伦理思想中被表述为"见彼苦恼,若己有之"。在《药方·大医精诚》中他说"处以珍贵之药,另彼难求,自炫功能,谅非忠恕之道",医生开药过程中任意开贵重的药材以及炫耀自己的技能,这是偏离忠恕之道的。仁就是要想病人之所想,痛病人之所痛,真正做到与病人心连心。

1.2、价值准则--义

朱熹在《四书集注》中将义解释为适宜,符合天理。亦即是说要与宇宙万物存在发展的根本原则相一致。孙思邈的"义"体现在大慈恻隐之心,普救含灵之苦的医道践行中。在社会中,个体行为的出发点均是自身现实的特殊利益,利是人们行为的普遍动因。而孙思邈则站在一个更高的起点对于大医进行了约束:一个致力于普济众生的大医应当有担当意识,他们做事行为的出发点应当符合理的要求,做苍生大医,必以"上疗君亲,下救贫贱"为医道宗旨。孙思邈在义利关系上明确表明治病救人不为谋利的看法,他对 "南阳诸师"将张仲景的医方保密不传表示了遗憾和愤慨,他在《千金翼方》卷五中将其行为定为"令圣道不行,拥蔽圣人用意",并在自己行医的80余年将自己的医方传给世人而从未留有秘方。一个医者不应只惦记个人小利而善恶不分,真正的大医应当好善而恶恶,辨别是非。

1.3、行为模式--礼

礼是仁义的具体行为和规范,在《礼记·檀弓下》中"节文"就是制定礼仪,使行之有度的含义。孙思邈在医书中多次强调礼作为规范的重要性,《药方·大医精诚》中他就对一个医者的行为进行了描述,一个德艺兼优的医生,应该能使思想纯净,注重内省,谦逊戒盈,目不旁视,看上去庄重得体、气度宽宏、不卑不亢。在诊察疾病的过程中要专心致志详细了解病状脉候,一丝一毫不得有误,处方用针不能有差错。孙思邈在具体行医过程中十分注重行为以及言谈的规范性,他说:"又到病家,纵绮罗满目,勿左右顾盼;丝竹凑耳,无得似有所娱。……不得多语调笑,谈靴喧哗,道说是非,议论人物"。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礼具有调节、制约人们行为的功效,它能够教授人们如何扮演特定的社会角色,孙思邈始终强调学习礼的重要性,他在著述中告诫同行必须要阅读像五经这些指导人行为的文献。因此,礼应当视为内外双向规范而被匡正。

1.4、知性原则--智

智在儒家看来就是要对善恶、是非有清晰敏锐的洞察力,树立明确的道德原则。孙思邈是典型的学者,从启蒙开始就投入儒家的怀抱,他是孔孟之言的阐明者、发挥者和执行者。《中庸·盘铭章》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孙思邈从年少起就坚持对于知识的学习,他讲到"白首之年,未尚释卷"、"今年过百岁,研综经方"。《要方·序》中,孙思邈直言不讳的指出古今但凡成大医者,必须对《素问》、《甲乙》、《黄帝针经》、《周易》、五经以及《道德经》和《庄子》有所涉及甚至要精通。后来许多医史学研究者发现孙思邈不仅医术和药学方面十分杰出而且在诗学、文学方面都有所涉足,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孙思邈正是人文素养的积淀使得孙思邈在医学方面不是仅仅停留在诊治疾病、扶贫济困,而是迈向了更高的医学理论创新与实践发明之路。

1.5、人际纽带--信

儒家认为人道作为天道在人类社会的具体表现,同样应该和天道一样真实无妄。故《孟子》说"诚者天之道,思诚者人之道",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我们应当忠实于自己的社会身份,自觉的承担自己应尽的社会职责和道德义务。孙思邈在《药方·大医精诚》中就曾明确医生的准则,他认为医生应当谨慎言辞,不能随意跟别人开玩笑,不能大声喧哗,不能谈说别人的短处,炫耀自己的名声,诽谤攻击其他的医生,借以夸耀自己的功德。我们的一言一行要出于自己的本性,保证它们的一贯性和稳定性。信作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纽带,反映了人们之间真诚交往、相互信任和相互尊重的愿望。儒家强调人际交往中要守信用,以诚待人和表里如一。《药方·序》中"是以亲邻中外有疾厄者,多所济益"就是孙思邈对于信的认识,他认为医生治病应当不论亲疏远近都应一视同仁,做到人己不欺。

2、精与诚的辩证关系

孙思邈在《药方·大医精诚》中运用唯物辩证法对于"精和诚"这一对范畴进行了系统的学理阐释,因此后来很多学者认为精和诚是孙思邈医学伦理思想的两大纲领。孙思邈所论述的"精"与《论语·乡党》中"食不厌精"同意,指的是医术的精通细致,精益求精。"诚"与《礼记·大学》中"此谓诚于中,形于外"同意,指的是医德的真实无妄。具体来看,今天的习医者通常将精和诚称作业务和思想,而将二者的统一称作业务知识结构。

孙思邈的"精"可以概括为"以医为体,以道为用"。无形之物的"道"推动了有形之物的"体",使其生存与活动。孙思邈的医学诊治思想中道家的思想起着指导和支配的作用。孙思邈在《药方·大医习业》中阐述"周易六壬,并须精熟","不读五经,不知有仁义之道",从这里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他将《易经》从五经中剥离出来,又把其排除在儒家文献之外而与六壬并列,这充分体现了孙思邈十分看重道教思想在其医学理论体系中的作用。两部《千金方》中道教气息特别浓郁的或全部为道教的就占了9卷,所以医者在评价孙思邈的医学论述时用了"《内经》《本草》传统理论与道教紧密结合"的话语。孙思邈的"诚"可以概括为"内外兼修,悟理明道"孙思邈是"七岁就学,日诵千余言"的一代"儒医",他在《小儿卫生总微方论》中就的特别提出"凡为医之道,必先正己,然后正物。"只有明白了世间万物总的"理"才能在医术上有所完满,而只有达到了这两者的融会贯通最终才能用药救济苍生。在中国古代强调以诚待人的医者并不多见,甚至很多医者并未将医德作为个人诊治病人的先决条件,而孙思邈却在其著作的序中浓墨重彩的添上了"诚",我们不能不由此看到孙思邈认识的高明之处,而正是这比人高的一点使得他在具体的习医过程中注重对于言行举止的控制,使其最终成为古今医者的表率。

尽管我们在《大医精诚》和《大医习业》中看到孙思邈十分强调医德思想的重要性,但我们必须要承认在医学界作为医术的业务是第一位的,医生的先决条件就是精通医术,这既是习医者的入门之道,同时也是其成长进步的阶梯。但孙思邈在这里的意思是说我们在医术的学习中要通过人文社科知识储备的提升塑造出一种德行,德性的提升反过来进一步鞭策医术的进步,两者不可偏废。思想和业务天然有着因果关系,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联系同时又相互作用。有时因为业务的需要而左右了思想,有时又因思想而改变了业务。正是孙思邈完满的医德与扎实的知识储备使其在针灸学科、妇产学科、儿科、骨伤学科以及耳鼻喉科做出了新的贡献,为医学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3、现实启示意义

3.1、促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

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就是全面贯彻与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其根本目的在于促使学生医术与医德兼备。孙思邈《大医精诚》精辟论述了医术医德的辩证关系,他告诫习医者不仅要"博极医源,精勤不倦",而且还要有一颗"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感同身受的心。孙思邈的一生经历对医学教育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孙思邈幼时就时常去医门,成年后身体也常染病,晚年亦是勤服汤药。正是在这样的先天与后天不利的身体条件下孙思邈以抱病之身来习医,对于病者的苦痛则有更加深入的体会而其钻研也会比一般人更加深入。因此,医学院校可广泛吸收身体残疾有志从医的学生,让他们享有更多的教育资源,这样他们必定立志钻研医学,对社会和自身的发展大有裨益。在医学院校中相应的课程比例也应进行改革,据统计甘肃某医学院校中医学专业的课程比例中专业课程占到90%,而仅有的人文课程中学生的缺席率也十分高。与此相比孙思邈充足的人文知识储备则是我们所应敬仰与学习的,因此当前有效的课程实践改革十分必要。

3.2、 完善医院文化建设

目前,我国医院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市场化的运作给医疗机构的冲击十分巨大。医院渐渐失去其公益性,出现了自外向内扩张整体性的逐利现象。因此,加强医院的文化建设就显得十分迫切了。医院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使医生这个职业群体意识到自身是"自为的存在",因为只有扬弃了"自在的存在",医者的职业主体性(此处区别于人的主体性范畴)才能够自发唤起,才能真正的树立"以人为本,诚心救人"的价值观。孙思邈《大医精诚》的思想为医院文化建设提供了智力支持与核心价值导向。文化品质的提升贵在学,医院的文化建设应当体现医患双方共同的学习实践中。重庆三峡中心医院文化建设的案例就是这样的典范。医院让病人在就诊治病的同时,接受儒家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和健康教育的熏陶。这样在医患共同学习的过程中提升了医院的文化品质。

3.3、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近年来,医患关系日趋紧张,这不仅严重影响着医疗服务市场,而且逐渐成为社会不和谐的因素。医患关系紧张一定程度上说明医患之间基本的信任。造成这种不信任的主要原因在于医患之间的信息交流的畅通性不到位。宋o淳熙年间的《淳熙秘阁续帖》中有孙思邈将一石小米赠与贫穷病人的描述,而在今天医患的交流场所更多的集中在医院,医生和病人的交流更多的处在医院这个相对独立封闭的场所,很多的信息无法通过观察交流得到,因此医患之间身份和地位变得更加直接和不对等。郭应禄院士在其撰写的《敬业精神与医学人文教育》一文突出强调了医者对患者主动关怀不够。由此可见,在日常工作中,作为救死扶伤的医者,要不断在实践中深化《大医精诚》的思想多与病人沟通,多为病人着想。而医院则可以在医生和患者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因此,孙思邈《大医精诚》的思想是治疗医患关系紧张的一剂良药,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思想法宝。

参考文献:

[1] 干祖望.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孙思邈评传[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社, 1995 :98-185.

[2] 张印生,韩学杰.孙思邈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

[3] 程远.药王孙思邈传奇[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268-375.

[4] 唐凯麟,张怀承.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文化丛书:成人与成圣 儒家伦理道德精粹[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3:168-208.

[5] 张岱年,中国伦理思想研究[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

医学人文教育的起点范文6

对于责任感的定义学术界至今为止并没有统一的描述,在以往的研究大致有以下几种观点:责任感是指一个人对国家、集体和他人能自觉地承担和完成应当做好的分内之事的心情。责任感是指个人对社会应尽义务的认识和体验,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相应行为表现,它包括对自己、对父母、对家庭、对他人、对集体、对祖国应尽的义务和责任。责任感是指一个人对自己所承担义务的心理认同感,这种心理认同感通过为履行这种义务而采取积极的行为表现出来,有责任感的人会想方设法,克服种种困难以履行好自己的义务。尽管对责任感定义的角度有所差异,但都对责任感是一个人对自己、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包括国家、社会、集体、家庭和他人,主动施以积极有益作用的精神的看法是较为一致的。“责任”和“责任感”有着本质的区别,责任是人分内应做之事,还需要一定的组织、制度或者机制促使人尽力做好,故“责任”有被动的属性,而责任感是一种自觉主动地做好分内分外一切有益事情的精神状态。责任感与一般的心理情感所不同的是,它属于社会道德心理的范畴,是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内容。

一 责任感教育的重要性及紧迫性

责任感能够创造奇迹。但凡做出重大贡献的杰出人物。能够创造奇迹皆由其责任感使然,甚至这些人即使在自己并非最喜欢和最理想的工作岗位上,也可以创造出非凡的业绩。除了聪颖和勤奋之外,他们靠的是就是高度的责任感。

责任感是我们战胜工作中诸多困难的强大精神力量,使我们有勇气排除万难,甚至可以让“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得以出色地完成。学生如果没有责任感,各方面都可能会出问题:不遵守校纪校规、不按时上下课,不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不服从实习管理等。没有责任感,人的个性可能会片面甚至畸形发展,个人将来的前途也会受到很大的制约。责任感是人的基本道德规范,只有在责任感的基础上才能架构整个道德体系的各种元素,没有责任感也就没有道德。因此,责任感在人的素质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而医生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职业特殊性也对我们培养未来的临床医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 临床医学实习生责任感教育的内容

责任感的培养有许多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内容逐渐丰富,主要包括:自我责任感、家庭责任感、他人责任感、社会责任感、职业责任感等方面。

1 自我责任感

对自己负责,是责任感培养的起点。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一个人的需要是有层次的,而人最高层次的需要就是自我价值的实现。医学生更加要重视自我责任感的培养,才能更好的为医学事业服务。在临床实习中,从个人日常工作做起,不断强化个人责任意识。

2 家庭责任感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对家庭负责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家庭责任感就是一种爱自己的家庭、爱自己的亲人、爱自己的家庭生活的一种主体意识。家庭责任感是形成大学生爱心的前提。家庭生活是大学生步入生活的前奏,在家尊重父母和自己的亲人,在外面才有可能去关爱他人,才有可能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尽到自己应尽的义务。

3 他人责任感

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个体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他人和社会。在个体的社会生活中,必然要接受他人的支持、帮助与合作。培养医学生对他人的责任感,才能使同学们之间互帮互助,在生活中与他人互信互爱,对他人有礼貌,助人为乐,在医院对患者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通过临床实习,医学生从需要关怀的弱者、贫者、痛者等患者渴望的眼神中读懂自己所肩负的责任,从而寓医学人文教育于实践 活动之中,促使医学生确立全心全意为人民身心健康服务的责任情感和信念。

4 社会责任感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是推进社会发展的强有力的支撑点,反映一个人的人格素质是否健全。大学生的身心成长正处于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转折时期,也是其社会责任感逐步确立和巩固发展提升的关键时期,因而是进行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关键时期。当代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阶段过渡时期,人民的需要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依然尖锐,反映在医疗行业,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同时医患关系日益恶化,医生的工作环境也不好。这就要求我们实习学生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修养,在工作中尽量少出错,同时努力与病人及家属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并且从优秀医务人员精湛的技术中体会以人为本的高度责任感,从而加强个人责任感。

5 职业责任感

职业责任,就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对社会和他人所必须承担的职责和义务。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当学生步入神圣医学学府的时刻,就应该树立正确的责任义务观、苦乐观、责任观,培养他们的职业责任感无论是对于社会,还是学生个人都是大有裨益的。我校的“三早”教育中早接触临床,也是使同学们能够更好的受到职业熏陶的一项卓有成效的措施。临床实习生在实习阶段能够更深刻的体会职业对个人的要求以及社会环境对个人的要求,逐步培养职业责任感,以便更快地进入临床医生角色,履行职业职责。

三 临床医学实习生责任感教育的有效途径与方法

实习生在实习阶段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学生,同时也是一名实习医生。除了身份的变化之外,对临床实习生责任感教育的特殊性还体现在学习环境、学习内容、工作对象的转变。医学生的生活主环境由在学校转变到实习医院。进入实习阶段学习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习的内容也更加复杂,工作对象是实实在在的患者,做的是操作技能要求高的临床工作等。我们从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进行医学生责任感教育,形成“三位一体”H的责任教育模式,有效地促进学生责任行为的稳定性和持久性,从而进一步内化为责任感,形成良好的责任行为习惯。

1 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是一种引导学生担当别人角色的教育方法。它是通过某一充满冲突的情境的创设,让学生们置身于各种充满冲突的关系之中,通过“情境中的我”从心灵深处来反思和认识自己。提高应变能力和对道德冲突的感受能力以及道德选择能力,并通过对冲突价值的甄别、筛选,将其内化在自身的道德心理结构之中并践行之。

通过角色扮演法,结合实践教学、可以让学生在临床实践中体验责任,让他们暂时扮演医患关系中的某一个角色,感受体验其艰难辛苦或思考处理这一角色面临的困难和解决对策。这种方法是以感性经验为基础,能让学生从不同的视角审视和反思自己的行为,并亲身体验和理解他人的工作和肩负的责任,逐步树立起责任意识。

2 情感教育法

情感教育是一种独特的道德教育内容,是把人的内在情感动员起来,使之融汇到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提升学生精神方面的需求,也是个人自我发展需要的一种教育范式。运用情感教育法,首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和个性需要,在情感上尊重学生,在精神上鼓励学生,让他们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并不断地完善自我,让他们积极参与实习,主动担负起更多的责任。其次,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用心去体验医生工作的意义与价值,引导他们正确地认识医生工作的特点,客观地分析实习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最后,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其健康人格。在实习工作当中出现的一些不适应的状况,及时发现及时疏导,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实习中遇到的各种挫折和困难。

3 情境教育法

责任教育我们可以理解为是一种体验式的教育。我们要善于创设责任情境,引导学生在实习工作中主动寻找自我责任角色。医院可以通过切身的实践和情境体验使学生们接受责任教育,使他们能够比较完整地感受责任感形成的过程,认识到负责任对患者、对个人、对医院、对社会的重要作用,在参与和体验中学会负责。我们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设计临床实践活动,帮助学生了解患者的需要,使他们的工作与患者的需要密切联系起来,在临床实践中培养和发展责任感。

4 公正团体法

科尔伯格的公正团体法是一种集体教育方法,学校和医院可以通过此方法建立各种管理组织,鼓励学生民主参与,营造一种民主的道德氛围,在民主管理过程中发展学生共同的价值观念,并激发学生的道德责任感。培养学生对集体和他人的责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