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网络暴力的成因及对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网络暴力的成因及对策范文1
>> 关注“网络暴民”现象 我国“网络暴民”现象及其成因解读 网民何以成为“网络暴民”? 是网络民兵,还是网络暴民 娄婧事件:拒绝网络暴民 论网络恶搞及其法律规制 网络谣言的法律规制及其完善 网络舆论及其法律规制 网络金融的法律规制及其完善 网络木马犯罪及其法律规制 “网络暴民”与网络虚拟伦理的失范 论“网络暴民”及网络虚拟人格 浅析“人肉搜索”中的“网络暴民”现象 审视网络暴民:虚拟世界并非违法天堂 对“网络暴民”的批判性解读 “网络暴民”文化现象的反思及治理对策 网络暴民群体的心理机制及治理研究 “辱师”视频震惊网络 网民“仲裁”课堂暴民 刍议网络暴力的成因及其法律规制 网络著作权侵权及其法律规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4][英]约翰・密尔.论自由[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5]郭光华.论网络舆论主体的群体“极化”倾向[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报,2004(4).
[6]侯健.舆论监督与名誉权问题研究[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
[7]刘新传.探析“网络暴民”的言论侵权――以“虐猫、铜须事件”为例[EB/OL].中国新闻研究中心网,2007.
[8]冯瑞杰.人肉搜索暴力问题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9.
[9]党日丽.“浅谈‘网络暴民’的根源”[EB/OL].人民网,2008-06-
18,.
网络暴力的成因及对策范文2
关键词:语言暴力;教师;中小学;述评
新修订的《未成年保护法》于2007年6月1号正式实施,该法律明确规定要“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随着新版《未成年保护法》的实施,我国中小学校园中教师体罚学生的这种行为暴力现象也在逐渐减少,但与之相随的是一些诸如侮辱谩骂、讽刺嘲笑等方式逐渐呈上升的趋势。这种方式被称为语言暴力。它虽不是体罚,但却比体罚更能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伤害。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对于教师这种语言暴力现象和其导致的后果也常有披露,希望借此让人们对语言暴力这一现象有足够的重视。但即便是这样,教师语言暴力在目前的中小学校园中也仍然是一种普遍现象。本文以中国知网为资料来源,对所搜集的近十年来15篇关于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的研究文献进行分析综述,以期帮助人们深入了解教师语言暴力现象,为应对教师语言暴力的研究提供参考。
一、关于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问题研究的概况
研究方法主要运用的是文献研究法。对近十年来15篇关于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的文献进行分析后发现,除了河南大学孙彩霞撰写的硕士学位论文《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问题研究》运用了文献研究法并辅以调查法、案例研究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和张雪梅撰写的《教师语言暴力调研报告》运用了调查法这个研究方法外,其余的13位研究者都是运用了文献研究法来研究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这个问题。
研究视角是社会立法、执教环境这个社会视角、教师自身素质积累与提升这个学校视角和家长监督反馈这个家庭视角相结合。社会视角的文章有《教师语言暴力调研报告》、《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问题研究》和《教师课堂暴力浅析》;学校视角的文章有《小学教师语言暴力成因及消解对策》、《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问题研究》、《校园暴力的成因及对策》、《教师课堂暴力浅析》和《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浅探》;家庭视角的文章有《教师语言暴力的危害及其对策》、《校园暴力的成因及对策》和《教师语言暴力调研报告》。由于研究者们在进行问
题研究时所采用的是多视角相结合,所以文章的视角分类也是有交叉的。
从所搜集的15篇文章来看,除了张雪梅所撰写的《教师语言暴力调研报告》,研究者们的研究路径基本一致。开篇先对语言暴力的内涵进行界定,然后分析它的成因和对策。张雪梅的调研报告则是以调研情况和对应的统计图表开篇,然后对统计图表进行分析,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二、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问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的内涵研究
对于语言暴力概念的内涵界定,研究者们的观点基本一致,主要从表现形式、表达途径及形成后果这三方面来进行综合界定的。但桑青松的界定更为科学、全面。他认为,语言暴力是指诉诸口头或书面语言的暴力行为教师语言暴力是教师在学校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直接或间接地对学生使用谩骂、诋毁、蔑视、嘲笑等侮辱歧视性语言, 致使学生的人格尊严、个人名誉和心理健康遭到侵犯和损害。[1]
(二)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的成因研究
关于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的形成原因,研究者们的分析虽然或宽泛或细微,但其观点都基本一致,综合起来有教师自身素质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两大方面:
1.教师师德修养缺失。
相当一部分研究者认为,社会的急剧转型和快速发展,导致教师和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多元化。这样的大环境,使得教师综合素质和人文精神匮乏和缺失,师德素养出现了“知行背离”。[1][4][5][6][11] 在执教过程中,教师的个人本位的思想占据了主导,甚至会把自己的个人负面情绪宣泄在学生身上,对学生施以语言暴力。除此之外,受传统师生观念的影响,许多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对自身角色定位不当,[2]认为教师就应掌控一切话语权,在师生关系处于绝对的主导者、权威者。
2.教师心理压力过大
由于生活待遇相对较低,生活节奏较快,以及社会、学校和家长的过高期望和要求,教师普遍心理压力过大。[2][4][13] 由于缺乏一个有效的缓解途径,教师便把对学生使用暴力性语言作为一个宣泄压力的出口,以对学生实行语言暴力这种方式来排解自身压力,以此来求得心理的平衡。这也是几乎所有研究者都关注的一个因素。
3.现行教育体制的束缚
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中存在一些与实际的教学不相吻合的方面,对教师的要求也存在许多不合理的因素。 [5] 教育的功利化和工具化,使得学生成绩的好坏与否,以及在校表现的良好与否都与教师的晋升和职称等挂钩。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对屡教屡犯的学生失去耐性,进而采用语言暴力就不足为奇了。[6]同时,我国的“应试教育”造成的激烈的教育竞争,使得教师对成绩差的学生往往容易恶言相向,使他们更容易成为语言暴力的受害者。[6]
4.传统文化观念的负面影响
传统教育观念认为,教师在师生关系中有绝对的权威,学生对教师的一切言行必须无条件服从,稍有冲撞和冒犯都是大逆不道,都会受到相应的惩罚。同时,家长也要求教师对学生严加管教,认为教师的责骂是理所应当,天经地义的。在这种大的社会期望中,教师对学生的语言暴力也就持续并生长着。
这一点在桑青松的《小学教师语言暴力成因及消解对策》和陈燕红的《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浅探》都有所提及。
(三)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的对策研究
对于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的对策研究,归纳研究者们所提出的种种对策,可综合为教师自身方面研究和社会环境方面研究两个大方面:#p#分页标题#e#
1.提升教师师德修养
在教师的再教育过程中要以德育为重,德育的加强是减少教师语言暴力的基础。因此,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学习,[2][4]培养教师个性品质的健康。同时,教师应树立对话意识,培养对话精神,追求人性化和创造性的教学。[5] 此外,教师在面对学生时,还应研究批评的艺术,充分认识语言暴力的危害,共创师生和谐。
2.缓解教师心理压力
健全的心理机制,良好的心理状态是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的保障之一。要使教师有一个正确的心态,就应该在学校建立心理辅导机构,每个老师要上好心理辅导课,并聘请心理老师帮助化解潜在危机。[6]对于教师的心理问题,更重要的是要注重培养教师解决实际问题的、有针对性的心理呵护方面的知识、技能、方法和技巧。[5]
3.营造良好的执教环境
良好的执教环境是减少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的一个有效的途径。因此,学校社会要通过政策调控为教师提供一个良好的执教环境,引导社会更新教育理念,[4]改善教师聘用机制,完善教师评价机制,变应试教育为名副其实的素质教育。完善教师交流机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4]
4.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
在我国目前的法律法规和教育规章中,能够看到对教师行为包括语言的一些限制性规定,但没有明确将禁止语言暴力纳入其中,相关条款亦缺失。在立法遏制教师语言暴力方面,地方法规已先行了一步。《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第 23 条的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不得有侮辱、诽谤、歧视、恐吓、贬损等损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言行。”[9]除了国家的法律法规应更完善外,教师也应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家长则要依法实行监督机制,[1]对于学生,更应该加强他们权利意识教育,进一步落实依法执教。[4]
三、关于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问题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研究者们已有的研究对将来针对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成因和对策问题的深化和细化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但相对来说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弥补和克服这些不足也是未来研究的一个走向。
(一)缺乏深入的理论探讨
研究者们对于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问题的研究普遍缺乏有效的理论支撑,只是研究者凭借自身的经验和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来得出自己的研究结论,缺乏将教育事实或教育现象的研究与相应独立学科的理论间的合理联结。教育科学研究在理论层面首先应该指向教育理论本身,如果没有适当的概念框架,科学研究要么是盲目的,要么是无效的。因此,在今后对此问题的研究过程中,应该寻求适合的理论来支撑所进行的研究过程及所得出的研究结论。
(二) 研究方法比较单一
对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问题的研究绝大多数多采用定性描述分析,只有河南大学孙彩霞撰写的硕士学位论文《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问题研究》和张雪梅所撰写的《教师语言暴力调研报告》采用了定量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的,但她们所做的定量研究的调查范围小、样本少,其结论不一定具有普遍性与代表性,而且这些定量研究大部分停留在简单的统计描述和比较分析上,假设检验式的量化研究相对较少,这不利于研究的深入、细化。今后的研究有必要将定性讨论与简单的描述分析提升到更为严格的参数估计和模型检验。
(三) 多学科综合研究不够
从研究学科看,介入对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问题研究的学科还较少,且大多数研究都是在某一学科的范畴内进行,缺乏多学科的综合研究。这使得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问题的研究视野较为狭窄,不利于研究的全面与深入。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问题是一个具有多学科性质的领域,单从某个学科介入研究虽有重要的学科意义但也难免存在本学科的局限性,因此需要加强各相关学科的交融,在突出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分析的同时,也应考虑采用经济学、伦理学等其他学科的理论与方法。
(四)缺乏对教师人文关怀的研究
纵观有关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的所有文献,每个研究者在进行问题研究时的着眼点都是学生,都是站在学生的立场,谋求学生的利益最大化的。所分析的原因大都是教师自身素质问题,所采取的对策也大都是如何从教师自身做起。对教师自身的身心、教师的执教环境和当前的教育制度虽然都有所涉及,但对教师的人文关怀还是有所缺失,今后的研究中,可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具体的可行性对策来加强对教师的人文关怀。
(五)深入的个性化研究不足
现有的所有研究都是基于中小学教师这个群体进行研究的,缺乏分层分类的视角。群体的研究注重了共性,但同时也忽视了群体不同成员的个性。这使得研究结论的科学性受到质疑。例如在对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的问题进行研究时,可以对于教师的性别、年龄段、教龄、学历和职称做一个分层研究。显然,不同层次的教师对学生所采取的语言暴力程度是不同的,暴力的成因和需要采取的相应的措施也是不同的。研究者们现有的研究还没有对此问题做出区别性的分析探讨。今后,对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问题可采取分层研究,可使研究成果更具科学性、可行性。
对于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问题,学界的研究成果颇丰。这些成果体现了研究者们严谨的态度和开阔的思维。但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这个现象仍然存在,并且,会在将来的一段时期继续存在着。研究者们所分析的原因是否透彻,所提出的对策是否可行,这些仍有待检验和反思。也正因为如此,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这个问题仍有很大的研究空间,仍值得我们去做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桑青松.小学教师语言暴力成因及消解对策[J].教育科学研究,2007,12.
[2] 辛学伟.教师语言暴力的成因及对策浅析[J].当代教育科学,2010,23.
[3] 张雪梅.教师语言暴力调研报告[J].中国教师,2006,2.
[4] 孙彩霞.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08,5.#p#分页标题#e#
[5] 付志娟.教师课堂暴力浅析[J].教师教育探索,2008,12.
[6] 陈华安.校园暴力的成因及对策[J].现代教育论丛,2007,4.
[7] 曹虹青.教师的语言暴力现象及根源探析[J].当代教育论坛,2007,12.
[8] 文清.教师语言暴力源于心理压力[N].北京科技报(健康•心理),2004-02-25(B26).
[9] 朱磊.立法应向教师暴力说不[N].法制日报(立法•人大),2006-02-28.(003).
[10] 韩宏莉.幼儿教师“语言暴力”现象探析[J].教育探索,2009,1(211).
[11] 陈燕红.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浅探[J].教育理论研究,2008,1.
网络暴力的成因及对策范文3
>> 治理校园欺凌的法律视域分析 校园暴力的法律规制 校园欺凌的罪与罚 论法律教学的道德与价值引导作用 校园欺凌与“善良教育” 自恋与网络欺凌:道德推脱的中介作用 校园欺凌与暴力的特点、成因及防范 如何完善食品安全的道德准则与法律规制 校园军训还须法律规制 中国民间资本引导的法律规制初探 高校校园交通管理的法律规制研究 日本将通过道德课堂防止校园欺凌 消弭校园欺凌关键在于培养学生道德情感 校园欺凌及其预防与干预策略 行政垄断的危害与法律规制 广告的伦理缺失与法律规制 民间金融的法律规制与促进 处置校园欺凌事件的课程视角 提高校园欺凌的成本 “校园欺凌”现象的应对策略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6]林斌.台英校园霸凌防制政策之比较分析:教育法之观点[J].教育经营与管理研究集刊,2014(10):1-26.
[7]林斌.日本校园霸凌防制政策:教育法之观点[J].教育研究月刊,2015(6):94-113.
[8]许育典.学校法制与学校行政[M].台北:元照出版公司, 2014:315-316.
[9]台湾“教育部”.校园霸凌防制准则[EB/OL].[2017-06-13].http://csrc.edu.tw/bully/bullying.asp.
[10]宋雁慧.中学校园暴力及其防治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73.
网络暴力的成因及对策范文4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 特点 现状及对策
一、农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特点
1.农村在校学生或辍学在家青少年人数大幅增多。“留守孩”犯罪情况出现增多趋势,出现的幅度之大是前几年所不曾有的。“留守孩”是近些年来新生现象,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在外打工而留守在家乡,并需要其他亲人照顾的年龄在十六岁以下的孩子,父母为生计而忙于奔波,无瑕照顾子女生活和平时的活动情况。不知从何时起,社会上人情消费观悄然进入农村校园,而农村家庭大多经济状况一般,盲目攀比的消费使不少青少年失去了心理平衡,有的为之挺而走险。
2.青少年违法犯罪以暴力型、物欲型为主。据统计,在全国,青少年涉及的故意杀人、抢劫案件逐年呈上升趋势。
3.白天作案、结伙作案的增多。据统计,在以往审理的未成年刑事案件中,未成年被告人大多选择在黑夜进行。同时结伙作案的增多,且作案前大多有策划、分工。其中,二人以上共同作案的比例大,少年犯在作案时拉帮结伙。是因为青少年在学校容易形成“小团体”,容易相互影响,只要一人有犯罪意识,就可能形成共同作案,并容易得逞。
二、农村青少年犯罪的成因
1.家庭环境的不良影响。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是青少年经历的第一个场所,是使其社会化的起点,对在未成年人的教育,家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不良家庭环境对未成年人不健全人格的形成具有直接影响。
2.家庭教育的方式不当。主要包括简单粗暴和缺乏情感交流,有些家长发现子女犯错后,无视子女正常自尊和独立人格,他们经常采取打骂等方式惩罚子女,家长为青少年提供了反面人性,很容易使他们形成残忍、好斗、粗暴的性格,形成把暴力作为解决问题的观念。
3.学校教育的过失。学校是未成年人社会化的重要场所,目前,学校教育还有些不尽如人意的失误和缺陷,不利于未成年人的社会化,对未成年人犯罪心理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一是忽视思想品德教育;二是法制教育效果不佳;三是青春性教育和心理教育滞后;四是未成年人的心理矛盾冲突。
4.社会上腐朽思想和不良网络文化是诱发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原因。青少年正是人生观、世界观逐步形成的时期,也是人生中最富于变化而不稳定的时期。由于受黄色音像制品和书刊及不良网络内容的诱惑,便常萌发尝试、模仿的念头。而农村青少年大多无经济来源,当囊中羞涩,又抵挡不住诱惑时,就有可能由内而外,从小偷小摸到公开敲诈抢劫甚至杀人谋财。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使农村青少年得以健康成长。
三、预防农村青少年犯罪的对策
1.向农民开展法制宣传,农民家长自觉改进家庭教育方法,并充分发挥村组织和共青团组织的积极作用。(1)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应加大农村法制宣传力度,由于农村受农业特征的影响,因而应选择农闲时节去宣传法制,宣传不要走过场,而要多宣传依法维权的手段及方法。培养农民家长的法制意识,这样若形成良性循环,可以影响农村几代人。(2)(家长要注重孩子的交友情况,及时与学校沟通。家长要从小事培养孩子良好的品行习惯,对不良行为要及时预防和矫治,但切莫采用暴力手段解决,而要多与孩子交流沟通思想,如果父母的话他们听不入耳,可以设法找些孩子喜欢的亲友从旁劝导。
2.学校应采用多种方式教育陶冶青少年的情操。学校是向青少年传授知识的场所,无论在教育的力量上、教育内容上、教育形式和教育时间上,都优越于其他场所,学校教育要加强德育教育,把德育教育放在与文化教育同等重要的位置。(1)教师要与时俱进,改善育人方法,要多表扬少批评,荣誉的奖金总是用之不竭,一本万利的,同时教师惩戒学生的手段也不可少,但要合理而适度。(2)学校要开设法制课程,加强对中小学生和教师的法制培训教育。(3)在校青少年一般处于这个年龄段,抓好这个时期的教育至关重要,否则就可能出现偏差甚至误入歧途。
3.采用多种措施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外部环境。一是在法律保障方面,进一步完善对青少年各项权利的保护力度,保障青少年的受教育权,减少农村教育费用减轻学业负担,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力度;二是要进一步整治学校周边环境,有关部门严格管理网吧和电子游戏室经营场所,取缔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黑网吧”;推广一批内容健康的网站,净化青少年网上空间。
4.加强和改善农村职业化、技能化教育方式,拓宽农村青少年就业渠道。 针对农村青少年数量多,而职业教育又较为薄弱,农村青少年就业时都缺少一技之长的现状,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开辟青少年教育新领域,加强农村网站建设,用丰富的内容吸引青少年,增强对社会的服务和对青少年的职业教育功能,免费提供培训和就业信息,建立健全青少年就业培训服务网络,切身服务于农村青少年的需求。
(2)要创造条件,多筹建新型职教学校,大力发展适合农村生存发展环境的青少年职业教育,并可聘请农村中的能工巧匠作为师傅,学校学费不宜过高,并允许农村青少年在中学阶段自由转学到职教学校,学校不收或少收学费,学校也可举办假期职业技能培训班,充分利用假期让农村青少年学会一门谋生的技能,使他们真正成为引导农村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最终改善农村整体经济结构。
总之,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关心农村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采取多种有效措施,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进一步净化社会风气,创造积极健康的社会环境,把农村在校青少年的思想引导于积极向上的轨道上来,并让他们学有所成,就业时有一技之长。
参考文献:
[1]孙寿忠.关于农村青少年违法犯罪情况的调查与建议.济南共青团,2001,(8).
网络暴力的成因及对策范文5
关键词:校园暴力 现状研究 预防措施 法律约束
一、校园暴力概述
校园暴力是指学生在校园中受到其他同学严重的暴力行为或者严重的威胁等影响学生身体健康或者心理健康的行为总称。校园暴力是国内国外都不可回避的一个十分严峻的现象,具有其自身的广泛特殊性,并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校园暴力逐渐演变成不同的形式和特征。校园作为学生成长和学习最重要的场所,作为培养学生世界观、认知观的主阵地,校园暴力现象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对学生心理造成难以估量的深远负面影响。因此研究当前的校园暴力现象并对其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校园暴力应当运用科学的方法加以分析,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和有效的惩罚制度,以便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安全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对学生心理健康以及良好的社会价值观、社会认识观的培养形成。
校园暴力由于自身具有特殊性,因此对于校园暴力的界定要素不同于一般的暴力行为。校园暴力的第一个要素即为地域性要素,校园暴力行为发生的主要场所应为学校内部或者学校周边地区,例如在校园内部或者放学路上对他人进行的殴打辱骂行为。校园暴力的第二个特殊要素即为侵害对象的特殊性,权利受到侵害的对象不仅仅包括在校的学生,还包括学校里的授课老师和行政教师等其他工作人员,但从近些年频发的校园暴力事件来看,学生是人身权利受到侵害的主要对象。校园暴力的第三个主要要素即为施暴人的主体特殊性,从近几年发生的校园暴力事件来看,施暴人的主体主要为在校学生,且多为被侵害对象的同学,由于施暴人与被侵害对象之间错综复杂的各种因素,加以双方自身身心的不成熟性与不理智性,导致校园暴力行为的发生。校园暴力的第四个要素即为侵害后果的特殊性,校园暴力事件的侵害后果多为对他人人身权利造成侵犯,进而对他人的心理造成伤害,致使被侵害对象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影响被侵害对象的身心成长与日常学习和生活。
校园暴力由于不同于一般暴力行为的界定,因而也呈现出了不同于一般暴力行为的特点。从近几年频发的校园暴力事件来看,当前的校园暴力具有年轻化、突发化、报复化、残忍化、团体化等特点。校园暴力的施暴者多为青少年,往往由于小的纠纷矛盾所引起,加之青少年心理成长尚不成熟,极易由于意气行事而受到同伴鼓动,进而形成一个打击报复的小团体,由于某些特定外界因素或者相约共同对被侵害人造成突发的刁难,并辅以十分残暴的手段。更有甚者会引来校外成年人士参与,进而将暴力手段升级或导致危害后果加重,容易被校外人士利用发生威逼利诱、敲诈勒索等更为恶劣的犯罪。以往的校园暴力事件参与者多为男生,而从近几年校园暴力事件发生的情况看,女生参与和遭遇校园暴力事件的比例正在逐渐加大,其中很多男生参与的校园暴力事件更是由于女生的因素主导产生的,这些具有团体性、报复性等特点的校园暴力极易引发恶性循环,这对于正处于身心成长的青春期的青少年是极具危害的。
根据校园暴力的不同特点和不同行为方式,可以将校园暴力大致分为语言暴力、行为暴力和心理暴力三种。语言暴力是指施暴者对被侵害人实施言语上的强制命令行为,包括侮辱、嘲笑、谩骂被侵害人和强制使被侵害人接受某种思想或观点等行为,这种行为属于一种软暴力,不会对被侵害人的身体造成直接的损害,但是会对被侵害人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行为暴力是指施暴者对被侵害人实施身体上的直接侵害或者强制被侵害人实施某种特定行为,这种行为属于一种硬暴力,会对被侵害人的身心造成极其严重的损害,更为甚者可能会剥夺被侵害人生命。心理暴力是一种较为特殊的暴力类型,国际劳工组织将心理暴力认定为是暴力行为的组成部分。1例如在施暴者实施暴力行为之前对被侵害人施加警告,给被侵害人造成心理恐慌。这些不同类型的暴力行为在现今愈演愈烈的校园暴力事件中已经屡见不鲜,因此我们必须分析这些校园暴力形成的更深层次的原因,进而提出有效的措施来避免一些悲剧惨剧的发生。
二、校园暴力的成因分析
校园暴力问题不是段时间就形成的,也不是由一种因素独立导致的,而是由多种因素长期交错复杂最终产生的,因此对于校园暴力的成因可以从被侵害人主体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以及法律因素等多方面来分析。
(一)学校因素
校园暴力现象愈演愈烈,校园暴力事件越来越频繁,学校方面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明确规定,为了保障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促进未成年人的道德培养,学校应当实行预防犯罪教育的法制教育计划。但是在我国当今应试教育体制根深蒂固的现阶段,社会各界都对高分数趋之若鹜,大有一种唯分数论成败的倾向,虽然有些地方已经实行了教育体制改革,但是中考、高考中的高分效应依然没有散去,学校普遍追求高分数和高升学率,加大中高考的文化课程比例,缩短甚至没有法制教育、心理教育、品德教育等多方面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所必要的课程。将这些课程留在书面上,挂在口头上,展示在墙面上,但是很少践行到实际上。这种法制、品德、心理等课程的缺失,导致学生在产生矛盾纠纷时不知所措,只能按照从网络上、电影电视中、生活中等所看到的自认为是正确的暴力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学校的这种“重做题轻做人”的教育方式对于青少年的心理教育不能进行有效的预防和及时的矫正,学校只注重对于外来人员的排查与控制管理,而忽视了内部的预防和教育,虽然有效减少了校外人员暴力事件的发生,但是s滋生了校内同学的校园暴力事件频发,学校不应该对于内外管理教育厚此薄彼。
(二)家庭因素
家庭教育是青少年教育中最为重要的一环,一个人秉性的养成同他的家庭教育具有很大的关系,家庭会给青少年带来最为直接的影响。随着网络世界的发达和社会生活压力的增大,父母同孩子之间进行心与心的沟通逐渐减少,父母关心的重点逐渐变为学习是否进步、音乐体育等课外专项技能是否学习、钱是否足够等物质层面的东西,反而很少关注孩子是否有和别人闹矛盾、是否交到了好朋友等精神层面的交流。而这种现象所形成的对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也有不同,其中极易形成专制和放任两个极端,而专制、放任的教养方式最有可能导致学生的不良行为。第一种是接受专制教养的学生,容易成为校园暴力事件里的被侵害人,因为其已经接受了逆来顺受,不敢反抗。第二种是接受放任教养的同学,这些青少年由于父母的溺爱,肆意纵容自己的行为,没有得到父母及时有效的限制,极易形成自负心理,养成一种唯我独尊的意识,容易成为校园暴力事件里的施暴者。
(三)自我因素
多数校园暴力事件的当事人均为青少年,青少年在校期间因为缺乏学校和家庭的心理教育和法制教育,对于外界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在遇到矛盾纠纷时不能很好的表达自己内心的情绪,对突发事件缺乏独立评价能力和法制规范意识,不能正确合理的控制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极具模仿性和盲目性。同时网络世界的发达又给了青少年足够大的舞台表现自己,但同时也使许多青少年沾染了许多社会不良风气,很多校园暴力事件都是通过网络社交平台而为外界所获知,这种引发社会广泛的关注会极大地满足青少年的炫耀心理和“网红”心理,导致青少年对于校园暴力行为乐此不疲,最终害人害己悔之晚矣。
(四)法律因素
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对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做了比较详细的规定,但是该部法律关于对预防未成年人教育、监管不力的事后处罚规定十分模糊不清,只是规定了由公安机关对未成年人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予以训诫,责令其严加管教,这对于监护人的监督并没有起到实质性的约束作用。同时在《未成年人保护法》中也仅仅规定了学校和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相互配合加以管教,管教无效或者无力管教的可以按照有关规定送到专门学校继续接受教育,并没有规定更为明确具体的惩戒措施,反而这种规定被当成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护身符。我国《刑法》中也规定十四周岁以下为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人,只要未成年人不满十四周岁,即使发生严重的校园暴力事件,也难以适用刑法予以惩治。
在我国目前的现状下,学校因素、家庭因素、自身因素和法律因素共同导致了校园暴力现象屡禁不止,各种令人发指的行为手段频频发生在青少年身上,极大地影响了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对其以后的学习生活造成了极大地困扰。因此我们要分析校园暴力现象产生的深层次的原因,并找出合理有效的手段来预防和规制校园暴力行为。
三、校园暴力的应对措施
校园暴力行为在我国频频发生,社会公众对校园暴力行为的关注度日益提高,如何有效避免校园暴力已经成了亟需解决的问题。采取合理有效的应对措施不仅可以减少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更可以有效提高青少年的法制观念和道德观念,有助于提高社会整体的法律意识和道德意识形态。
(一)加强法制教育
当前我国青少年在学校和家庭中缺少必要的法制教育,因此应当首先加强对于青少年的法制教育。不仅需要在学校里向青少年普及法律常识,配备专业的老师切实开展法制教育,更需要家长和老师以身作则,切实为青少年做好典范,这种潜移默化的法制观念影响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校园暴力问题。让青少年了解所有人都要遵守最基本的道德底线和法律,一旦违反就要为所造成的严重后果承担责任。同时社会其他机构、电视、网络媒体也应当各自开展法制教育平台专栏,将法制教育融入青少年的日常生活中,让青少年自觉学习并有更多渠道获得法律知识,更好的学会如何保护自己和尊重他人。
(二)加强学校管理
学校应当实施科学的学生管理方法,针对每一个学生建立德育法制教育档案,积极与家长进行沟通,共同完善档案内容,做到一人一档,老师和家长针对不同青少年的情况建立不同的法制教育培养模式,类似情况借鉴培养,切实建立科学的、具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法,帮助青少年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价值观,从心理上、人格上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不断提高青少年的法制思想、道德思想水平。除此之外,学校应当建立完善的警备系统,在学校的必要位置安放摄像头和安排警卫人员进行校园巡逻,在校园内部设置紧急情况报警设备,做到一有暴力事件发生及时知晓、及时到场、及时处置,尽可能减小校园暴力所造成的危害后果,做到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处置一体化,综合防治、控制校园暴力行为。
(三)健全法律体系
在立法方面,应当将严重的校园暴力行为写入刑法,对于造成重伤或者死亡结果、团体性暴力行为、持械暴力等严重的校园暴力行为应当由刑法加以规制,追究施暴者的刑事责任,但为了保障未成年的施暴者身心健康发展,应当将其在特殊场所进行服刑。在司法方面,应当对于校园暴力行为采取从重处罚的措施,而不应当只是由家长或学校进行简单的批评教育,应当由司法机关专业人士在特定场所对其进行法制教育,让施暴者自身检讨反思,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以加深青少年对于违法犯罪行为的畏惧心理,使其不敢继续实施校园暴力行为,从而改变以往的形式主义纠正制度。在对校园暴力行为的施暴者进行执行时,应当完善社区矫正制度,从实质上椭未成年施暴者进行监督和帮扶,设立专门的部门和拨付专项经费对校园暴力未成年施暴人进行有计划地帮扶教育。
四、结语
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栋梁,对于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心理教育和道德教育一刻也不能松懈,每一起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都会对当事人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也会造成社会公众的校园暴力恐慌,不利于国家的稳定团结。因此我们应当结合当今频发的校园暴力行为的特点,弥补我国关于校园暴力的立法缺失,完善司法、执法的法律体系,集合政府机构、学校、家庭以及媒体网络等各种渠道的力量,加强对于青少年法制的教育宣传与引导,切实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学习环境,为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梁丽琨.我国中学校园暴力的现状及其预防对策[D].河北师范大学,2015.
[2]姜辰颖.校园暴力现象现状分析[J].社会心理科学,2016,(09).
[3]严红英,陶志阳.中学校园暴力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6,(08).
[4]赵瑞达.校园暴力的法律解决路径[J].法制博览,2016,(15).
网络暴力的成因及对策范文6
关键词:中职学生网瘾健康解决
当今社会,互联网已日益渗透到寻常百姓家,它的诞生,为人类开启了沟通世界、创造文明的崭新窗口,给现代人的生活、学习、工作和娱乐带来了极大方便,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节奏和生活质量。但是互联网犹如一把“双刃剑”,在带来快捷便利的同时,也给人带来了一些不良影响。特别是对未成年人中职学生来讲,多数对网络“情有独钟”,有的无节制的沉浸在网上,以致上网成瘾,不仅损害了身心健康,影响了正常学习、生活和健康成长,还给自身及其家庭带来极大的痛苦,有的甚至走上违法违纪的道路,对此,应引起高度重视。
一、中职学生网瘾的成因
“网瘾”,医学上称病理性网络使用。即对现实生活冷漠,而对虚拟的网络游戏、情爱、信息等沉溺、痴迷,是时下社会上一种时髦病。网络成瘾对于青少年的影响和伤害是触目惊心的,中职学生作为使用网络的主力军,是网络成瘾的高发人群。分析造成学生上网成瘾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它包括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概括地讲有以下几点:一是精神空虚。许多家长平时忙于工作,对孩子的照顾只是满足于吃饱喝足穿暖,跟孩子不太主动交流,不知道孩子最近的烦恼是什么,和同学有没有矛盾,孩子在父母那里寻求不到这种爱,于是就到网上寻找,他们会用化名和网友聊天、骂人、畅所欲言。二是性格孤僻。除了家庭因素导致精神空虚外,孩子不良的性格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据观察发现,容易上网成瘾的孩子大多有不良的性格特征,如性格孤僻、内向,不愿意与人交往,当心里有了矛盾、苦恼自己无法排解时,便去上网发泄。三是环境影响。当今各处的网吧也随处可见,网上的东西良莠不齐,网吧经营者本着赢利的目的,为那些还没有完全具备辨别是非能力的未成年孩子大开方便之门,这样很容易让这些孩子在眼花缭乱的虚拟世界中迷失自己。四是压力过大。在应试教育的指挥下,中国的孩子们在巨大的压力下,机械地死读书,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进而逃课,上网吧,沉迷网络。
二、网瘾对中职学生产生的危害
据调查网络成瘾对中职学生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容易造成心理失衡。中职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阶段,长时间沉迷于网络世界,新陈代谢、正常生物钟会遭到严重的破坏,不仅会影响头脑发育,还会导致神经紊乱、激素水平失衡、免疫功能下降。长期上网还会引发学生“网络孤独症”和“忧郁症”等心理疾病,对亲朋态度冷淡,对周围事物失去兴趣,严重时对一切都漠不关心,变得越来越孤僻,造成个性缺陷;网络成瘾者一旦停止上网便会产生上网的强烈渴望,难以控制对上网的需要或冲动.在工作、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不持久,造成心理的错位和行动失调;网络成瘾者过度沉溺于网络中的虚拟角色,容易迷失自我,产生自我认识上的障碍。
(二)容易弱化道德意识。在网络世界,人们的性别、年龄、相貌、身份等都能借助网络虚拟技术得到充分的隐匿,人们的交往没有责任也没有义务。人们不必面对面的直接打交道,从而摆脱了熟人社会众多的道德约束。中职学生在网络世界中,缺少了以教师、家长为核心的人际关系对他们行为的监督,他们在网上自由任性,缺少道德自律,容易在网络游戏、黄色网站中放纵自己的欲望。近年来,未成年人的暴力犯罪和性犯罪明显上升,这与网络游戏中大力宣扬暴力有很大关系。
(三)容易导致成绩滑坡。研究表明,学生长期沉湎于网络游戏,其智力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甚至导致智商下降到正常学生的标准水平线以下,这也会间接的影响在校学生的学习成绩。现在,一些商家为了赚钱,在网上建立了一些帮写论文,写作业盈利的网站,一些缺乏自律的学生便从网上购买作业、论文敷衍老师,学习认真态度大打折扣,学习成绩可想而知。网络成瘾者沉迷于网络虚拟世界,对现实生活失去兴趣,对枯燥的学习更是失去兴趣,会出现厌学、逃学、辍学的情况,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四)容易影响日常交往。网络成瘾者大多性格孤僻冷漠,容易与现实生活产生隔阂,导致自我更加封闭,进而不断的走向个人孤独世界,从而拒绝与人交往。网络成瘾者沉溺于虚拟完美的网络世界之中,沉醉于一种虚拟的满足,他们从网络游戏中得到了个人成就感,从网恋中得到了个人归属感。沉溺于网络世界中,造成学生与他人交往频率减少,迷恋人机对话模式,对着电脑屏幕行文如水、滔滔不绝,丢掉键盘鼠标就变得沉默寡言,在现实生活中语言表达能力退化,出现语言障碍,难与别人更好地交流,表现为怕与人见面、谈话,见人就紧张,面红耳赤,常独居屋内避不见人。
(五)容易扭曲价值曲向。网络文化虽然价值观多元化,但实际上仍受西方文化主导。西方国家利用网络大力宣扬其政治制度和文化思想,并同国内外一些不法分子或是对社会主义中国不怀好意的人或群体,利用网络散播主义、反人民反政府的宣传言论,甚至故意歪曲事实,混淆视听。是首当其冲的受害者,在网上接触的消极思想会使他们的价值观产生倾斜,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三、解决网瘾的方法对策
中职学生网瘾成性危害性极大,关系到其自身发展和社会和谐,学校、家庭及社会等方面要在解决学生网瘾问题上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形成合力,切实取得实效。
1.学校要在管理上下功夫。学校是学生除了家庭之外最主要的学习、活动和交往场所,其能否营造有利于他们成长的健康环境对其成长至关重要。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大力开展社团和文体活动,给学生提供一个文化知识学习之外的发展渠道。加强网络安全、网络道德及案例教育,规范校内上网秩序和净化内部网络资源,构建绿色网络。
2.家庭要在管教上下功夫。在预防和矫治中职学生网络成瘾的问题上,家长担负着重大的责任。父母要善于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加强与子女的交流与沟通,不仅在生活上关心他们,在经济上资助他们,更要关心他们的思想学习、交友处事等方面严加管教,对子女的网络行为进行适当的监督,对有网络成瘾倾向的孩子做到早期发现,积极引导。
3.学生要在管束上下功夫。学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管束能力,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自己对所学专业的热爱,通过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来充实生活。要培养广泛的兴趣,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要与亲友、老师、同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现实生活中获得大家的理解与支持,获得别人的尊重与信任。
4.社会要在管控上下功夫。优化学生的网络环境是一个系统工程,社会各界要配合学校一起整治校园周边环境和秩序,运用法律手段规范对网吧的管控,适时进行监督检查,努力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给学生一个健康的成长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