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特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积极心理学特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积极心理学特点

积极心理学特点范文1

关键词:共情;大学生;提升对策

作者简介:李放(1987-),男,四川成都人,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硕士研究生;郑雪(1957-),男,四川宜宾人,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 广州 510631)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4-0200-02

共情也称同理心、移情,是指个体对他人可观测经验的反应。[1]国内学者认为,共情反应了一种设身处地从他人角度看待问题的心理特征,以及对他人情绪和意图的觉察力,[2]是一种积极的人格特质。现代学者普遍将共情看做一个多维结构,既包含认知成分,又包含情感成分。Davis[1]将共情理解为观点采择、个人忧伤、幻想力和共情关注四个方面。其中,观点采择是指个体自发的采纳他人观点的倾向,个人忧伤是指个体看到他人遭受不幸时产生的焦虑和忧伤感,幻想力是指个体对电影或小说中虚拟人物情绪感同身受的反应,而共情关注是指个体对处于不幸中的人的同情和关心。

共情同样是一种重要的能力,是个体情商的关键性组成部分。[3]共情能力较高则会有更多的助人行为,因此更容易获得他人的信任,[4]有助于个体间的沟通与合作。另外,一系列研究表明,高共情水平有更少的攻击,能体会到更强的幸福感,具备更好的情绪调节能力。[5,6]因此,提升共情能力对整个社会人际和谐以及个人心理健康极其有益。

大学生是社会的精英群体,对社会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当代大学生往往强调对自身个性的关注,自我中心程度过强。当他们遇到问题时,总是首先抱怨和指责别人,而很少去站在别人的角度看待问题,忽略了他人的情感。[7]因此,研究当代大学生共情特点、寻求提升大学生共情能力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内虽有研究考察过大学生的共情特点,然而多集中于医学专业领域,有关大学生共情总体水平、学历差异比较等方面的研究鲜有涉及。本研究以广州市大学生为对象,深入考察大学生共情特点,并提出了教育对策,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参考。

一、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广州市两所大学学生进行考察,获得287名有效样本。其中男生100人,女生187人;城市学生75人,城镇学生89人,农村学生123人;独生子女61人,非独生子女226人;本科生175人,研究生112人。平均年龄为21.64±1.97岁。

2.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人际反应指针中文版量表[8]测量大学生共情特点。量表包括幻想力、个人忧伤、观点采择、共情关注四个维度,从0到4计分,分别对应“不恰当”、“有一点恰当”、“还算恰当”、“恰当”、“很恰当”。对量表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删除因子载荷小于0.4的题目,结果表明量表x2/df=1.46,IFI=0.95,TLI=0.94,CFI=0.95,RMSEA=0.04,表明量表结构效度良好。本研究量表内部总一致性系数为0.79。

二、研究结果

1.大学生共情总体水平

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在人际反应指针反应量表中每题得分为2.13分(SD=0.53)。在观点采择、个人忧伤、幻想力与共情关注四个维度的平均得分分别为2.22(SD=0.67),1.66(SD=0.85),2.11(SD=0.80),2.65(SD=0.71)。结果显示,大学生无论是总体共情水平还是共情的不同方面均处于中等水平。其中,大学生共情关注得分最高,个人忧伤得分最低。

2.不同性别大学生共情状况

本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个人忧伤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p

3.不同出生大学生共情状况

本研究结果表明,共情关注水平在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中存在显著差异(p

4.不同学历大学生共情状况

本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个人忧伤水平存在显著学历差异(p

5.不同生源地大学生共情状况

本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生源地大学生共情关注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

三、讨论

1.大学生共情心理特点分析

本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总体共情以及共情的四个维度均处于中等水平。这是由于大学生多处于成年初期阶段,而此阶段的青年心理处于并不完全成熟的时期,此时的大学生还不能完全客观和全面的体会他人的情感世界。并且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个性的强调与自我意识的高度膨胀使得当代大学生较少考虑他人的感受,对他人的情感需要缺乏理解。本研究还发现,大学生在共情关注得分较高,而在其他方面得分相对较低,这说明大学生在对不幸遭遇的人同情、关心方面做得较好,而在换位思考及共情其他方面做得还不够,这就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对大学生进行更多的共情教育。

考察共情的性别差异后发现,女生的个人忧伤水平显著高于男生。说明女生在共情的情感成分方面高于男生,[3]而个人忧伤正是对他人遭遇的一种情感上感同身受的体验。女生在了解到他人不幸遭遇后,会在心理上长时间卷入当时的情境,因此他们具有更高的个人忧伤水平。而本研究表明,男女生在共情总体水平上没有显著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现代性别观的转变。在传统性别观中,对他人情感关注和体会被认为是女性所特有的特质。然而社会分工合作的加速使得双性化特质个体受到更多的欢迎,男性拥有部分积极的异性特质也受到主流社会的鼓励。因此当代大学生的总体共情水平已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研究结果表明,非独生子女的共情关注水平显著高于独生子女。这种差异可能是家庭环境造成的。非独生子女在与兄弟姐妹相处的过程中会更注重人际关系的协调,因此他们更容易养成站在他人角度看待问题的习惯。而独生子女由于较少处理这种人际关系,加之父母对独生子女的溺爱往往偏多,因此他们更可能形成自我中心倾向,更少去考虑别人的情绪和感受。

考察不同生源地大学生共情水平发现,农村大学生的共情关注水平显著高于城市大学生。这说明农村大学生更倾向于理解他人的情感,从他人的角度看待问题。农村家庭之间多为聚居模式,人与人之间走访交流更多,因此在这种环境下,农村大学生更容易培养起共情关注的能力,更倾向于关心他人的情感状况。而城市家庭多为独立门户,人际走动频率较低,因此他们的共情关注水平相应较低。

本研究结果还表明,本科生的个人忧伤水平显著高于研究生。这表明本科生在观察到他人遭遇时自身情绪体验更强,而研究生由于年龄往往更大,在自身情绪方面更稳定,因此在共情的情感程度上不如本科生。在共情总体水平上,本科生与研究生并不存在显著的差异,这反应了同处于高等院校环境的本科生与研究生在对他人情感理解方面没有本质的区别。

2.提升大学生共情能力的对策

(1)增加大学生人际交往。共情反映的是一种对他人情绪意图的理解能力,因此人际交往是共情发生的必要条件。若大学生增加自己的人际交往次数,势必对他人的情感需求有更强的敏感性,也更容易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因此,学校教育工作者应鼓励大学生扩大交际面,不仅要和自己熟悉的人多交流沟通,也要鼓励大学生和社会各界人士增强沟通。这样大学生才能了解到不同的人的情绪表达方式以及情感需求,更加全面的增进自身的共情能力,对培养自身的社会交往技能将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培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个体的积极心理品质具有扩散性。如积极情绪扩展建构理论认为,处于积极情绪的个体会扩展自己的注意力,因而可以获得更多的心理资源。[9]这进一步说明在培养大学生其他积极心理品质的同时也有助于共情水平的提升。如Shanafelt等人[10]的研究表明,增进个体幸福感水平有助于共情水平的提升,李艳春等人[11]的研究也表明希望对增强共情水平有一定的作用。因此,学校教育工作者应着力提升大学生其他方面的积极心理品质,树立其乐观向上的价值观,教育其用一种感恩、宽怀的心对待他人,这样便能有效的增强学生心理幸福感,同时降低其自我中心的倾向,使其对待他人需求和遭遇有着更多的共情。

(3)切身实地关注大学生生活状况。人与人之间的共情具有相互性。具体来说,当一个人感受到较多别人对自己的理解时,自身也会倾向于对别人倾注更多的理解与情感关注。当代大学生学业压力、就业问题、人际关系问题均很多,大学生在自顾不暇的同时很难很好的体会他人的诉求。因此,若要提高大学生的共情水平,学校教育工作者就应该切身实地的关注在校大学生的生活状况,对他们自身的问题给予更多的关心与帮助。当大学生感受到学校的温暖时,便会身怀感恩之心,对待他人的问题也能投入更多的关注。

(4)有侧重性的对大学生进行共情教育。提升大学生的共情水平不能只停留在简单的宣讲上,而是应该制定详细的方案对其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其中,最重要的是对待不同的大学生应该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以体现共情教育的侧重性。如:对待男生,就应该对其进行更多的共情情感教育,增强其心理感受水平;对待独生子女,就应该增强其人际交往能力,促使其对待他人有更多的关心;对待城市大学生,要注重鼓励其进行人际交往,消除其冷漠的观念;而对待研究生,就要注重培养其共情的情感体验。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提升大学生的共情总体水平,建立一个更加和谐的校园和社会人际环境。

参考文献:

[1]Davis,M.H.Measuring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empathy:Evidence for a multidimensional approach[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3,44(1):113-126.

[2]徐红.浅析幼儿教师的共情能力[J].教育导刊,2010,(5):75-76.

[3]魏源.浙江某高校大学生共情特点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

2007,28(2):135-137.

[4]Quince,T.A.,Parker,R.A.,Wood,D.F.,Benson,J.A.Stability of empathy among undergraduate medical students:A longitudinal study at one UK medical school [J].BMC Medical Education,2011,(11):90.

[5]Petrides,K.V.,Frederickson,N.,Furnham,A.The role of trait emotional intelligence in academic performance and deviant behavior at school[J].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04,(36):277–293.

[6]谭恩达,邹颖敏,何家俊,等.共情与主观幸福感:情绪调节的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19(5):672-674.

[7]陈珝,傅宏,张晓文.通过共情训练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4(6):79-84.

[8]张凤凤,董毅,汪凯,等.中文版人际反应指针量表(IRI-C)的信度及效度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18(2):155-157.

[9]王艳梅,郭德俊.积极情绪对任务转换的影响[J].心理学报,2008,40(3):301-306.

[10]Shanafelt,T.D.,West,C.,Zhao,X.,Novotny P.,Kolars,J.,Habermann,

积极心理学特点范文2

我区教科院在2011年初开展了初中生学习综合调研,对500多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普遍认为学习情感对学习投入程度和学习成效的作用最为直接和明显。在教学中也发现,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具有了积极的情感,能够将物理学习活动当作一件非常快乐的活动,学习投入程度和学习效率都会明显提升。反之,缺乏对物理学习的积极情感,学生在学习中就会处于消极应对的状态,不利于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因此,初中物理教师一定要注重对学生积极学习情感的培养,以提高教学效率。

二、对初中生物理学习中消极情感的具体分析

1.部分教师自身的消极情感对学生产生感染。

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敬业程度透露出教师在工作中的情感,许多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高度负责、爱生如子,能够不断创新教育理念,提高教学素质化程度,这样的教师能够让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情感。反之,教师在工作中如果对学生不够关心,教学研究不够深入,是很难有效激发出学生良好的学习情感的。部分教师工作热情不足,教学满足于完成任务,没有立足学生身心特点开展积极的探究与尝试,与学生之间没有形成良好的关系,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足。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容易产生消极学习情感,很难全身心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

2.部分学生对物理学习活动存在着畏难情绪。

初中生在初二阶段开始学习物理,之前没有接触过物理学科,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导致消极情感的形成。这种消极情感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方面,学生对于物理学科本身的不熟悉,一些学生总是认为物理学科是一门非常深奥的学科,不了解其实物理科学就是发生在身边的科学。另一方面,部分高年级学生的片面渲染也加深了初学者对物理的畏难情绪,一些学生听高年级学生说物理难学,产生了先入为主的思想误区。这些方面的影响,让学生在物理学习中产生了消极的学习情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效率的提升。

3.学生在学习中积极情感感知体验严重不足。

依据心理学研究成果,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成功感知体验的次数与程度,能够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产生重要的影响,部分学生物理学习消极情感的重要成因就是内心成功体验不足。一些教师受中考指挥棒影响,对学生一味地苛求分数,在教学中采取“一刀切”的要求,对全体学生一个标准,处在基础与能力较低水平的学生在学习中会产生较大压力。部分教师对于这些学生不是采取鼓励和帮助的措施,反而一味地批评和讽刺,让学生内心无法感受到物理学习的快乐,也会导致消极情感的形成。

4.师生之间未能构建起良好的关系营造氛围。

教学活动不同于一般的生产劳动,是建立在情感与态度基础上的思维活动,师生之间的关系和谐程度对于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具有重要的影响。老师与学生之间关系和谐,学生就会把对老师的尊敬与爱戴有效转移到物理学习活动中,提高学习成效。教师不注重与学生之间建立和谐师生关系,会让学生产生物理学习抵制情绪,产生消极学习情感,影响教学成效。

三、化解初中生物理学习中消极情感的途径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充分重视学生积极情感的作用,努力化解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消极情感,提升学生的学习投入程度,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1.时刻保持良好状态,积极影响学生。

物理教师要始终为学生做好榜样。首先自己要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兢兢业业地投入到物理教育教学工作之中,以自己的率先垂范为学生做好榜样,促进学生积极开展学习活动。其次要注重教学改革与研究,经常性地了解初中物理教学改革动态,结合自身教学工作实际进行教学改革,以更加生动的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成效,提高教学改革对教学效率提升的贡献率。

2.引导学生了解物理,消除畏难情绪。

针对学生存在的物理学习畏难情绪,教师要从两个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积极的物理学习情感。首先,让学生增强对物理科学巨大成就的感知,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科学发展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的重要影响与作用。我在教学活动中采取多媒体演示的方式,向学生播放了反映物理科学发展巨大成就的影音资料,如载人航天技术、核能利用等,增强学生对物理科学的兴趣。其次,我还注重从学生身边的物理知识入手,让学生明白,物理知识其实并不神秘,许多物理知识其实在我们的身边,如水的三化、力的作用等,消除学生在物理学习中的畏难情绪。

3.强化教学激励促进,增加成功体验。

我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将增强学生成功心理体验、提高学习兴奋度作为提升教学成效的重要方面。首先,经常性给予学生积极的教学评价,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有了进步,哪怕是很小的进步,也及时进行表扬,让学生增强愉悦心理体验,虽然这一次的进步并不很大,但是激励作用对于其下一阶段的学习投入程度、学习效率能够产生重要的作用,提升学习成效。其次,注重保护学生学习积极性,尤其是对于后进生群体,他们在学习基础与能力方面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针对他们的学习状况,我专门设计了降低难度的教学目标和考核标准,让这一群体也能够依靠自己的努力获得较大分值的成绩,进一步增强成功体验,激发积极的学习情感,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

积极心理学特点范文3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课 活动 小学生

在众多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是有目的地运用心理学知识,形成心理技能,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课程,其总目标是培养学生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它要符合小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需要。基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心理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更要紧紧地以活动为中心,开展一些适合小学生,又能真正起到教育作用的活动。结合理论及实践的一些经验,笔者下面就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途径、方法和外部条件谈一些自己的认识。

1.开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途径

1.1 利用童话、寓言故事、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童话、寓言故事通俗易懂,其中的人物生动活泼,富有童趣,深受儿童喜爱。另外,童话、寓言故事能把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和社会所倡导的主流价值观,用肯有代表意义的形象(如灰姑娘、天线宝宝等)传递给儿童,可以使儿童开阔视野,丰富情感。因此,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年龄价段学生的特点,选编培养学生同情心、毅力、乐观向上、诚实、独立等心理品质的国内外优秀童话、寓言故事,推荐给学生阅读,并鼓励学生每学期利用班队活动课和校园艺术节的机会,选取喜欢的童话故事自由组合进行编排和表演。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在剧中的表演,来判断学生的心理状况,并采取相应的教育对策。

1.2 利用录音、录像、碟片等多媒体手段,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品质

由于小学生天真活泼,乐于接受鼓励,乐于参加活动,能大胆地与教师、同学交流,有的同学甚至还把心中的秘密告诉大家。

1.3 在具体情境中培养学生的优良心理品质

教师要善于观察,在生活中汲取教学内容,从学生实际出发,在课程中创设具体情境,引导学生计论、思考,培养学生优良品质。

2.开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方法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其最显著的特点就在于"活动"二字。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上应当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的手脚和大脑都动起来。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源泉于学生的主体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应当采取情境设计、角色扮演、游戏等多种方法,把小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能促进小学生人格健康发展的内容等融入到各种活动之中,让他们在活动过程中提高心理素质、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和技能。

2.1 角色扮演训练法

角色扮演训练法,就是由学生扮演各种角色,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处的环境,来调节、变换自己的角色,适应不同社会环境,学会社交技巧。在角色扮演中,学生通过扮演某一特定的角色,模仿现实生活情景,可以宣泄和释放压抑的情感,达到排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的目的。

2.2 游戏法

将游戏寓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之中,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让学生在娱乐中领悟心理体验,克服自卑、自私、嫉妒等不良心理,养成真诚、宽容、谦让、合作、自律等良好心理品质,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提高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协调能力和表达能力等。

2.3 情境创设法

通过问题的创设,使学生置身其中,如身临其境,形成情感互动、感悟体验的氛围,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就是要提供创设和模拟学生的生活实践,让他们在"实践"中去锻炼,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

2.4 求知法

认知法即依靠学生的感知、想象和思维等认知活动来达到活动目标,因为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感性思维丰富而缺乏理性思维,年龄特点决定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要形式多样,轻松活泼。在活动中,尽量融入音乐、美术、舞蹈、表演等艺术形式,让学生不会感到厌倦、枯燥。

3.开设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外部条件

3.1 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提供必要的时间

既然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就要保证开课时间。一般每周安排1课时,或者每两周安排1课时。学校要把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排进课程表,无特殊情况不得侵占,学校要根据本地、本校教育教学实际,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时间,课时在地方课程时间中安排。

3.2 给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以活动为主,对场地、设备等有一些特殊的要求,如有些学校设置了专门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使用的小班化教室,以保证让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参与活动教室内的桌椅、环境等都进行特殊布置,以保证活动的有效性。

4.开展各种活动训练

积极心理学特点范文4

低年级学生的注意以无意注意为主,有意注意还不完善,带有明显的情绪色彩。他们容易被活动的、鲜明的、新颖的、有趣的事物所吸引。在上低年级的《贝壳之歌》这节课的时候,我让学生们都站起来,横排的同学手牵手,边唱边做动作,扮演大海里起伏的波浪,学生们积极性很高。我把他们从座位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营造出一个轻松而愉快的学习氛围,同学们注意力集中了。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在一般情况下,7~10岁儿童能连续保持注意20分钟,10~12岁约25分钟。低年级的儿童注意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的直观性、教师语言的形象性、学习的客观环境和自身的情绪。上课时,组织得不好,学生很容易分散注意力。儿童天生就有好奇心。教师要通过良好的肢体语言创设学生感兴趣的音乐情境。在上《圆圆和弯弯》这课时,我准备了一根香蕉和一个苹果,学生都很好奇地看着我,不知道老师的意图。我以提问的方式导入新课并板书:“苹果的形状是 ”“香蕉的形状是 ”,让学生填空,并让学生列举出自己身边经常见到的圆形和弯状的东西。学生积极很高,纷纷举手回答。

二、 从学生思维、想象特点出发,激发学生兴趣。

低年级的小学生,想象具有模仿、简单再现的特点。音乐课中的节奏训练是一个难点。如何把单调枯燥的音乐节奏变得生动、有趣、易学,我思考了很久。

如:×× ××?誆×× ××?誆× ——?誆× ——?誆这一节奏型,学生不易把两个二分音符加上连线后的时值唱足,在教学中,我把它变成火车前进的节奏,咔嚓 咔嚓?誆咔嚓 咔嚓?誆呜——?誆呜——?誆,强调火车鸣笛要占两拍,看看谁是最优秀的火车司机。这种生动形象的节奏新教法,让学生的想象从片面、模糊逐步向完整、正确的方向发展,很快便掌握了这一难点知识。

小学生的思维从以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以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具有很大成分的直观性。低年级学生在不能直接观察到事物特征的情况下,对某些概念进行概括会感到困难,在学习歌曲《雪花飞舞》时,为了能让学生感受雪花飞舞时的美景,我通过绘画活动,把音乐形象的展现在学生面前。

三、 从学生情感和意志的特点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积极心理学特点范文5

高中数学具有较强的概括性、抽象性和逻辑性,这给部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带来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刚升入高一的学生。作为高中数学老师,应该如何转变这些学困生呢?笔者结合这几年的工作经验,在分析高中数学学困生的心理特点的基础上,对其实施教学干预,从而达到转化学困生的目的。

一、高中数学学困生的心理特点

1.对数学缺乏兴趣

在我们的身边,经常会听到一些学生说:“我对数学没有兴趣,对数字不敏感。”等。可见,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数学感兴趣了,才能真正的在数学这门学科上下功夫,才能学好数学。

2.心理承受能力差

风险和挫折是人生中难免的事,敢冒风险和战胜挫折,这才是人生应有的品格。数学学习也是如此,初中学生由于学习内容相对简单,难度相对较低等,当他们升入高中以后,对高中数学学习可能遇到的困难没有预见性,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一旦遇上听不懂,题不会做,学习数学的心理容易崩溃,情绪容易低落,更容易使成绩产生下滑,如果不及时调整,很容易产生失望感甚至信念危机,对自己学习数学失去信心。

3.自信心差

高中数学在难度上比小学和初中数学要高很多,而且涉及到集合、逻辑运算、空间立体几何等的相对抽象的内容,学生学习起来就比较吃力。特别是初中数学基础比较差的学生,自信心差,总认为自己学不好,使畏难情绪逐渐积累,产生定势,以至于望难生畏,即使面对不大困难的数学题目,也失掉克服的勇气。

学困生多次遭到失败后常处于心理失常的状态,挫折容忍力差,同时由于教育者的偏见,使他们不敢向老师和同学求教,害怕遭到讥笑和拒绝,处事畏首畏尾,言谈举止缺乏勇气。杨锦平等(1995)在一项研究中发现:在注意的范围、稳定、转移、分配等品质上,与非学困生相比,学困生都处于低水平。动机在人类知识学习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的,同时对认知水平具有很强的预测性。可以说,学习动机偏低是导致学困生学习障碍的原因之一。

二、高中数学学困生的学习干预

1.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第一,重视情感教育

要想让学生喜欢数学这门课,必须首先让学生喜欢你这个人。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由此,必须要与学生经常交流,缩短彼此间的距离,让他们感觉老师是他们的朋友,这样才能让他们逐渐喜欢上这门课,进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第二,让“成功”走进他们

自心理学角度来讲,高中学段的孩子有着较强的好胜心,常常会因点滴成功的喜悦而得到心理的满足,进而对数学这门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由此,除了重视情感教育之外,还必须要破除学生对“成功”的神秘感,让数学学困生慢慢享受解决数学难题所带来的喜悦。

第三,化枯燥为有趣

数学是一门较为枯燥乏味的学科,任何学生学习起来都会感觉到枯燥乏味,这必然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质量。由此,建议化枯燥为有趣,借助多媒体教具,使枯燥的知识有趣化、动态化,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2.加强学困生的心理素质培养

学困生由于学习成绩落后,自尊心受到伤害,自信心下降,缺乏上进心心。因此,教师应该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一是培养学困生的成功心理,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为学困生设立不同层次的目标,使他们经过一定的努力能实现目标,实现目标后给予表扬或奖励,增加他们成功的体现,增强学习的信心。二是创设环境改变学生的消极情绪,多鼓励,多赞同学困生提出的观点,为学困生创设一个宽松、鼓励人前进的学习氛围。三是提供机会,让学困生获得正面表现自己的机会,使其自尊心得到满足,觉得自己不比其他同学差。

3.尊重学生,消除自卑心理

学生的心理有了明显变化,学生的自尊心意识就会明显增强。对于“学困生”的心理特点,我们应给予他们充分的尊重、理解和信任。我们知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要想帮助学困生,必须首先尊重他们。

4.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积极心理学特点范文6

关键词 90后大学生 就业心理问题 发展阶段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Employment Mental Problems and Development

Features of College Students Born After 90s

XU Lin

(Yanshan University, Qinhuangdao, Hebei 066004)

Abstract In the current employment situation and the increasingly severe employment pressure gradually intensifying social background, 90 students' employment as a widespread concern of social issues, employment process is a complex psychological process of change, but also brings its range of employment psychological problems. The reason for this is 90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stage in which groups of college students.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born after 90s; employment mental problems; stage of development

0 引言

当代大学生群体正逐步进入以90后为主体的时代,个人职业发展不仅关系到每个学生的未来前途,还直接影响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与社会转型和就业人口高峰交织在一起,使得毕业生就业问题显得格外突出。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给90后大毕业学生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并产生了一系列心理困扰,就业心理问题愈加凸显。

1 就业心理问题和心理困扰

从总体上看,90后大学生的就业心理是积极的、乐观的,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一系列的就业心理问题和困扰,通过查找相关文献,在综合分析和归纳的基础上将90后毕业生的就业心理问题及其突出表现分为认知意识和情绪感知两个层面。

1.1 认知意识

(1)缺乏对社会的认知。大学生在接受了多年的高等教育之后,个人知识层次、专业技能、应对和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以及对现实社会的认识等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然而,由于长期身处大学校园之中,深受学校、家庭的保护,缺乏对社会发展和就业形势以及社会竞争的正确认识和切身体验,由此导致在择业时无法正确地评估自身的知识条件及综合能力等,不能将自身实际与就业实际理性地结合在一起。

缺乏对社会的认知一方面表现为缺乏自主性。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部分大学生在选择用人单位时尊崇父母师长之意,听从师兄师姐之言,缺少对自身未来发展的思考和判断,忽略对自身的知识水平、综合素质以及当前的就业形势等因素的评估和分析,一味地盲目听从他人的意见,从众心理较为严重。同时,作为经过了专业学习和专业培养的应届毕业生,更希望能够获得一份专业关联性高的工作,但是在美国这一专业化发达程度较高的国家,专业对口率也仅为7%,对专业对口的过分奢求往往会导致丧失较好的就业机会,错过各种机遇。

(2)自我同一性混乱。大学生正处在由青少年期向青年期转变的过渡阶段,核心问题是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和统合。个体自我同一性确立的过程是一个漫长而孤独的过程,如果缺乏对自我的审视和判断,则很难正确选择适应外部环境的社会角色,无法形成清晰而牢固的自我同一性。

1.2 情绪感知

大学阶段是由学生身份向职业人身份转变的过渡时期,如何选择自己人生的发展方向,将是每一个大毕业学生都要面临的重要任务,这与其就业时的情绪心理和情绪感知密切相关。

(1)矛盾心理。毕业生在选择职业的过程中,面临着各种心理冲突,因而产生种种矛盾的心态。他们既希望能走上人才市场自主择业又不愿承担风险;既渴望参与社会竞争又缺乏竞争的勇气;既崇尚个人拼搏奋斗实现自我价值又畏惧困难;既有积极的竞争意识和奋斗精神又对自身的知识水平和专业技术能力不自信。

(2)恐惧与焦虑。恐惧和焦虑心理是90后毕业学生中常见的心理状态,如何选择一个正确的发展方向是每一个缺乏社会经验的毕业生们最为困惑的难题。面对复杂的社会状况和困难,他们显得迷茫而无助。一方面,由于缺乏对纷繁复杂的现实社会的全面了解,逐渐产生心理焦虑和恐惧;另一方面,由于平时缺乏对未来职业的前期准备和早期规划,往往是临近毕业时才开始进行职业思考,在选择中摇摆不定,在犹豫中延误了最佳的准备时机,来不及进行知识储备或积累经验,由此导致不能顺利就业,择业中的挫折则很容易产生就业恐慌。

2 90后大学生的发展阶段特点与产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关系分析

综上所述,90后大学生中存在的各种就业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与其自身所处发展阶段密切相关,从其发展阶段特点出发,分析其产生各种就业心理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心理发展和认知发展两方面因素。

(1)心理发展。大学生正处于由青春期向青年期转变的过渡阶段,这个时期个体面临着专业学习、就业、家庭等一系列新的任务,并开始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人”。在这个年龄阶段,大学生的心理机能趋于相对稳定,心智活动的效率比较高。但在这一阶段,其各项心理机能并没有发挥到最佳稳定效果,经验不充分,感情、意志也不成熟。因此,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和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生显得迷茫而无助,焦虑、恐惧、自卑等心理困扰不免产生。

(2)认知发展。由于能力是青年人学习或就业的基础,思维发展情况主要表现在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推理能力以及创造思维能力逐渐向着成熟和稳定的程度过渡,他们通过不断的经验积累和技能锻炼来建立一个稳定的知识结构和思维结构。在实际操作能力方面,通过学习或者培训可以将其潜在的心理能力充分发挥出来,并获得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从而使自己在职业发展方面取得成功。

可见,即将走上社会的90后毕业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和工作操作技能,但他们更需要一个正确而有效的引导来挖掘其潜能,否则很容易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感到迷茫,产生自我同一性混乱、内心矛盾、彷徨等心理困扰。

本文系2013年秦皇岛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基于90后特点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302A283)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易果平.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现状与培养探析.贵州工业大学学报,2008.10(6).

[2] 苏俊平.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及其调适对策分析.法制与社会,2009(6).

[3] 苑宏健.浅析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成因与调试策略.就业指导,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