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暴力现象的成因及对策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网络暴力现象的成因及对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网络暴力现象的成因及对策

网络暴力现象的成因及对策范文1

>> 对网络欺凌防范与干预的思考 青少年网络欺凌:现状与思考 校园欺凌与暴力的特点、成因及防范 网络欺凌与网络活动的实证研究 自恋与网络欺凌:道德推脱的中介作用 青少年“网络欺凌”行为透析与对策 青少年网络欺凌研究总结与思考 少年网络欺凌诉案 网络攻击与防范 欺凌与玩笑边界在哪? 校园欺凌与“善良教育” 当代青少年“网络欺凌”现象探析 孩子遭遇网络欺凌家长怎样做? 上海:首推《网络欺凌预防指南》 青少年网络欺凌的研究述评 美国网络欺凌立法及其启示 网络信息安全与防范 南非防范校园欺凌行为的“全校参与”模式 校园欺凌及其预防与干预策略 隐藏的欺凌与放纵的暴力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⑩Wanda Cassidy, Chantal Faucher and Margaret Jackson. Cyberbullying among youth: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current international research and its implications and application to policy and practice[J]. School Psychology International,2013 (5):1-38

张乐 《青少年网络欺凌研究综述》,中国青年研究[J].2010(12)

Ken Strutin,Social Media and the Vanishing Points of Ethical and Constitutional Boundaries, 31 PaceL.Rev. 228 (2011)

Perren, S., Corcoran, L., Cowie, H., Dehue, F., Garcia, D., Mc Guckin, C., et al. (2012).Coping with cyberbullying: 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 Final Report of the COST IS 0801 Working Group 5 (published online)

Wanda Cassidy, Chantal Faucher and Margaret Jackson. Cyberbullying among youth: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current international research and its implications and application to policy and practice[J]. School Psychology International,2013 (5):1-38

Livingstone, Sonia, Leslie Haddon, Anke G?rzig, and Kjartan Olafsson 2011. Risks and Safety on the Internet: The Perspective of European Children: Full Findings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from the EU Kids Online Survey of 9—16 Year Olds and Their Parents in 25 Countries. London: LSE.

Perren, S., Corcoran, L., Cowie, H., Dehue, F., Garcia, D., Mc Guckin, C., et al. (2012).Coping with cyberbullying: 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 Final Report of the COST IS 0801 Working Group 5 (published online)

网络暴力现象的成因及对策范文2

[关键词]人肉搜索 道德 法律 规制

如今,网络已无孔不入地渗入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深刻影响并颠覆着惯常的思维模式。吸引人们眼球的重磅“新闻”层出不穷,一些新词汇也不断地被创造出来。从“艳照门”到“俯卧撑”、“躲猫猫”之类的词汇诞生,从邓玉娇、杨佳等人成名于网络,从“天价烟局长”周久耕被人肉到如今的“烟草局长”韩峰,还有近期火爆网络的“犀利哥”等等无数令人瞠目结舌的“新闻”实在让人应接不暇,以至于人们大呼“人肉搜索”时代来临。

一、何为“人肉搜索”

“人肉搜索”是“猫扑”首创的一种搜索方式,和搜索引擎技术不同的是,它更接近于“爱问”“知道”一类的提问回答网站。提问者提出问题,其他网民通过搜索对象之前上网所留下的痕迹,对其进行查询,或通过网络查找与知晓搜索对象的人,进而找到搜索对象。因此,其常用的手段包括:利用搜索引擎进行搜索;从被搜索的目标对象入手,查其本人及朋友的博客、论坛等寻找线索;利用一些常用及社区类网站搜寻目标对象可能留下的注册痕迹;通过被搜索目标的注册痕迹,查其IP号,锁定目标现实生活中的活动范围,进而确定其真实身份等。

二、“人肉搜索”现象产生的原因

“人肉搜索”作为一种网络集合行为,其产生和流行有着社会背景方面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环境条件和结构性压力。

网络的普及和网民数量的迅速增长,为“人肉搜索”提供了广阔的虚拟公共空间,这成为“人肉搜索”产生的环境条件。不仅如此,网络的高互动性和网民的匿名性使人们可以放下现实羁绊敢于言说,无须为自己的行为承担任何责任,风险趋于零。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变革和转型时期,由此所引起的结构性压力和变革,使既有的伦理道德难以适应现实生活的需要,规范引导作用减弱,信仰危机、伦理困惑,各种道德滑坡和社会失范现象不断出现。这些现象突破了社会公认的基本伦理道德底线,而现实社会中法治又往往失语或缺位,在这种情况下,网民自发地试图重构伦理道德秩序的“人肉搜索”现象出现了。

此外,在一个网络的时代,眼球经济成了主流,无论是网民、网站还是媒体本身都在事件中推波助澜,这也是“人肉搜索”现象出现的原因之一。

三、“人肉搜索”现象的积极价值

一是有利于个人情绪的平衡。封建臣民伦理强调的是民众的顺从,这一影响至今尚存。这使得人们在现实社会中压抑个性,情绪抑郁。网络虚拟社会给个体提供了一个相对自由表达的平台,人们可以以一个本真的自我在这个社会中存在,使现实社会积聚起来的不满得以释放,有利于个体身心的发展。

二是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人肉搜索”现象的出现,有利于网络社会的德治与现实社会法治的结合。通常情况下,来自社会的道德监督的声音通常比较微弱,道德一向都以自律来发挥作用,然而两种方式的效果都较差。有了“人肉搜索”就有了“道德法庭”,这样就能使德治和法治双管齐下,社会更稳定。

四、“人肉搜索”现象的消极影响

“人肉搜索”使用不当,容易引起网络暴力等消极影响。“人肉搜索”事件中,当被搜索对象的个人隐私被毫无保留地公布,他所面对的不仅仅是人们在网络上的口诛笔伐,甚至在现实生活中也遭受到人身攻击和伤害。对于被搜索对象的搜索一旦失去控制。“人肉搜索”超越了网络道德和网络文明所能承受的限度,就容易成为网民集体演绎网络暴力非常态行为的舞台,侵犯了个人隐私权等相关权益,阻碍了“人肉搜索”发挥网络舆论监督作用。

五、“人肉搜索”现象的规制

世界上没有不受限制的绝对自由,不断发展的网络作为新兴媒体也必须承担起应负的社会责任。尤其是一些商业性网站,更不能只享受网络自由的好处,而远离现实社会的道义和责任。当然,网络有其独特的属性,加强监管不应该扼杀网络开放互动的基本特点,理性负责的网络是我们希望达到的理想目标,需要逐步靠拢。网络是目前沟通民意的一个有效渠道,对它的监管应该是疏通而不是堵塞。

为了充分发挥“人肉搜索”网络互助工具和社会监督公器的积极作用,首先,“人肉搜索”应以尊重他人的隐私权为原则,不要使其成为“泄愤”的手段和渠道。其次,“人肉搜索”应以提高网民的媒介素养为前提,使其与我国媒介尤其是网络发展的速度相适应。第三,“人肉搜索”应以加强网站的监督管理为基础,无论网络信息的传播者还是接受者,都应强化“把关意识”,共同构建健康的网络环境。最后,“人肉搜索”应以维护社会的和谐发展为目标,使网络用户充分认识到网络是现代社会人们获取各种资讯的基础设施,维护网络的正常秩序符合大家的共同利益。

六、结语

“人肉搜索”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可能会发挥正面的舆论监督作用,在新闻当事人进行道德审判的同时,唤起大众的道德良知并形成道德约束,彰显网络正义;另一方面,由于在现实中信息中畅通、民众对道德事件的敏感、网络的匿名性以及缺乏有效界定和追究责任的法律依据,网民可能会形成压垮一切的力量,这股力量一旦失控和异化,将会突破法律和道德底线,引发不正当的行为,给当事人带来巨大的伤害。因此,及时完善网络暴力治理及隐私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网络监管,规范网民行为;建立主流舆论介入机制,适时拨正“人肉搜索”的价值取向;培育现代公民意识,营造和谐、文明的网络环境。

参考文献:

[1]刘丽平.网络道德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J].教育探索,2007,(8).

[2]杜明艳.从“人肉搜索”看网络舆论监督[J].新闻界,2009,(3).

[3]杨孟尧.网络社区“人肉搜索”初探[J].东南传播,2008,(7).

网络暴力现象的成因及对策范文3

关键词:校园欺凌;成因;对策建议;学校社会工作

中小学时期的青少年心智尚未成熟,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诱导而发生一些不正当的行为,而受到欺凌的学生也容易产生焦虑感和严重的心理问题,影响身心的健康发育。频发的校园欺凌事件,大量的研究数据表明欺凌事件的发生并非只是个别学生的过失,为了更好地预防和应对校园欺凌事件,探究校园欺凌现象的成因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概念界定

(一)校园欺凌行为的定义

许多年来,有很多人为欺凌行为做出定义,其中欺凌行为研究领域的杰出先驱Dan Olweus教授对欺凌的定义是:当一个人反复地暴露在一个或更多他人的负面行为中,他就是遭受欺凌。而苏格兰则在法律中定义:欺凌是一个人或一群人对一个在真实情况下无法自我保护的人施以长期的暴力,不论是在精神上还是肢体上。

综上我们对校园欺凌行为作出定义:校园欺凌行为是指在校园内发生的强势方长期地单方面地对弱势方进行身体、心理上的攻击,使弱势方感到痛苦的行为。校园欺凌行为是一个过程,受害者在这个过程里会受到多方面的暴力和打压。欺凌行为具有攻击力,受害者不会得到任何益出,而他的自信心与自尊会受到摧毁,最终会导致严重且长久的生理和心理上的伤害。

通过了解欺凌的定义,我们不难理解所谓的校园欺凌行为就是在校园内发生的施暴者对受害者施以毫无正当理由的甚至是蓄意的精神或肢体的暴力的行为。一般来说,区别校园欺凌行为与其他形式的攻击行为主要在于校园欺凌行为强调施暴过程中存在力量的不平衡和重复性。年龄和肢体力量或社会力量差不多的人偶尔发生争执与打架并不能称之为欺凌行为。虽然单一的攻击事件不会纳入欺凌行为,但对当事人造成长期持续感到强烈威胁和不安的恐吓行为也可以称之为欺凌行为。

中小学是校园欺凌行为发生的高发期,此时不论是强势施暴者还是弱势受害者都处于是非分辨能力不强、心智发展尚不成熟的青少年成长期,校园欺凌行为不仅伤害学生的身体健康,对学生的心理发展也有很大的影响。欺凌行为的发生是在学校这个大环境中,除了欺凌者外还包括起哄或围观的旁观者,因此校园欺凌行为的伤害是受害人无法摆脱的。

(二)校园欺凌行为的类型

传统上提及欺凌行为,人们的第一印象就是肢体冲突。这是一种很片面的看法,肢体冲突只能涵盖校园内发生的欺凌行为的一小部分。根据校园欺凌行为的表现形式我们可以将欺凌行为分类为直接欺凌行为和间接欺凌行为。

1.直接欺凌

直接欺凌是指公开的攻击行为,主要表现为发生在学生间的语言欺凌、肢体欺凌、敲诈勒索、威胁恐吓与网络欺凌等。网络欺凌是指通过互联网平台如微博、QQ、论坛等对受暴者进行攻击。

2.间接欺凌

间接欺凌是指隐晦的、有计划有目的的、通过操控受暴者的社交关系来孤立受暴者的攻击行为,主要表现为故意忽略或诱导他人对受暴者进行孤立、传播蓄意伤人的谣言、对同学名誉和权利的侵犯等。

二、校园欺凌行为的成因分析

(一)个人原因

1.性格、人际关系、家庭情况和经济状况、身材、长相、学习成绩等因素都有可能成为诱发校园欺凌的成因。有的学生性格内向、孤僻,不善与人交流,容易成为被攻击的对象,加之其性格原因往往选择对欺凌行为逆来顺受不反抗,这会加剧此类学生被欺凌的程度。

2.随着改革开放经济转型,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现如今普遍是小康富裕家庭。且独生子女现象的出现,家长的过分宠爱使孩子“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同时容易让形成了唯我独尊、以自我为中心的扭曲价值观。这样的孩子往往性格暴躁蛮横,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会强制别人听信自己,服从自己的管理。所以当这些孩子身处校园大环境中,就容易与其他孩子产生冲突,他们通常会欺凌比自己弱小的孩子来彰显自己权威。

3.青少年正处在身心都飞速发展的时期,身体的成长使他们有充沛的精力,而心理相较身体往往发展缓慢。心智发育的不健全、自制力薄弱、青春期的反叛逆反心理等都使得他们容易受到不良行为的诱惑和影响。随着学习压力打逆反心理的加剧,他们急需一种接近成年人的解决方式,各种“黑社会暴力”、“江湖帮派”题材的影视和文学、绘画作品的出现恰好提供了一种不正确的示范,学生们效仿这些方式来解决人际交往关系。

4.以升学考试为目的的应试教育只注重学生的智育发展,忽略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的学生从进入小学开始就被要求学习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知识以应付各种考试,人际交往方面的教育缺失使得很多孩子并不知道如何正确地与同龄人交往。学校和家长过分关注成绩导致了学生成长过程中性格与行为的弱点被忽视,没有人来管教和约束学生的行为是否规范,纵容了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

(二)家庭原因

1.家长是孩子的第一学习源,家庭是孩子道德社会化的第一场所,家庭对孩子各方面的影响都是巨大的。现如今,人们追逐物质需求而忽略精神需求。部分家长过于市侩、虚荣、功利,他们忽略了对孩子的言传身教,没有做到以身作则。只重视分数使得家长只要求孩子成绩好,其他方面的教导都被忽视,当发现孩子的不良行为时也没有及时制止和劝导。

2.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氛围能使人乐观、积极、充满正能量,反之则会使人消极、偏激、暴怒。不良的家庭环境和不正确的教养使得孩子长期没有正确的道德示范和行为标准,长期得到不到关心和爱护的孩子容易形成畸形的心理,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终将成为诱发欺凌行为的不确定因素。

预防政策是指降低校园欺凌行为再次发生的可能性而制定的政策,主要以预防监控为主。预防政策包括:加强校园法治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校园,将校园欺凌行为的惩戒措施和后果编入学生守则;学校定期在校内开展相关的宣传,加强德育建设;教师加强对学生关系的关注度,提高对校园欺凌行为的察觉力;教师应定期开展班级活动,调节班级学生的关系,促进学生彼此间的了解。

(四)社会层面

1.提供社工服务和心理咨询辅导

社工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关的社工服务如暴力危机介入、协助和支持受害者的服务、创后压力恢复等,通过专业的工作方法和技巧帮助涉事学生走出困境。社工可以使用个案工作方法发掘个案或学校转介案主开展服务,也可以通过小组的形式将有同样经历的学生聚集起来一起辅导。无论是欺凌者还是受害者,都需要社工的帮助。社工通过充分的需求评估与调查分析,确定辅导的目标,制定出合理可行计划和方案,在服务对象的积极配合下完成计划和方案,最终达到预防、制止、消除欺凌行为的发生,改善校园环境,促使学生健康成长的目的。

此外,社工还可以提供心理咨询辅导服务。心理咨询辅导能发掘学生潜在的能力,改变原有的行为模式和认知习惯,提高对周围环境的适应能力,燃起对生活和学习的希望。为受到欺凌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与纠正,能尽可能地将欺凌事件对学生造成的伤害降到最低,确保学生不受欺凌事件的影响,健康成长;心理咨询辅导还能够有效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放松心情,教导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加强对学生的德育,对欺凌行为起到了预防作用。

2.提供社交技巧训练

学校和家长过多地关注学生的成绩,忽略了对学生社交技巧的训练,导致学生人际交往方面的缺失,从而容易与其他学生发生冲突。这是现在青少年群体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学校社会工作者是学生行为和情绪的辅导者,协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感受,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行为和情绪问题。社工可以提供给学生拒绝欺凌行为的动机和必要技巧,通过加强学生社会技巧的训练和人际交往技巧的训练,能够使学生学会同理心和尊重多元文化的差异,尊重每一个个体的独特性;让学生学会合理控制情绪和发泄精力的方法,加深同学之间的友谊。欺凌行为的导火索是学生之间的冲突,从根本上杜绝了交往冲突的产生,是预防校园欺凌发生的最好的办法。

四、结语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关键期,人在学校中完成一部分社会化,在这个时期中受到的影响可能会伴随人的一生。青少年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他们的发展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当校园欺凌发生时,对学生造成的伤害不止是躯体上的,心理上的伤害影响之深更是不可估量。本文通过对广西壮族自治区H市某高中的高中生群体的观察和该校校园欺凌发生情况的调查,秉承着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采用定量研究范式下的参与式观察和问卷调查法,对校园欺凌行为发生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学校社会工作者的角度从不同层面提出的相应的对策建议。但由于笔者能力有限,所提建议并不能涵盖所有的欺凌行为发生情况,仅针对所得数据呈现的校园欺凌现象。我国已经开始重视校园欺凌这一事件,国务院教学督导委员会已经引发相关文件,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出现,我国的校园欺凌发生率能得到有效的控制。

参考文献:

[1]丁一杰.青少年校园欺凌现象及应对策略研究[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5(15):33-34.

网络暴力现象的成因及对策范文4

关键词 文明 暴力 环境 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志码:A

The Caus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School Violence

LIN Fengjiao

(Fujian Changle Vocational School, Changle, Fujian 350200)

AbstractSome years ago, school violence seems a distant term, but it happens frequently nowadays. School violence is not a chance phenomenon, its appearance has its deep-seated causes and necessity of the factors.

Key wordscivilization; violance; environment; education

青少年犯罪研究会近期的一份统计资料表明: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70%以上,其中十五、六岁的少年犯罪案件,又占到了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70%以上。校园暴力案件不断发生,在校学生的犯罪率呈上升趋势。那么,到底是什么样的原因,使得现在的孩子在遇到矛盾与纠纷时,他们宁愿放弃正规渠道、而采取如此极端的暴力行为?这种极端行为的背后,是否隐藏了更深层次的教育隐忧呢?

笔者在XXXX从事德育工作多年,今结合XX侨乡这一特殊的地理环境,就校园暴力的成因和对策谈谈看法。

1 成因

1.1 外部的原因

(1)社会环境:暴力文化的腐蚀。随着网络信息文化的飞速发展,青少年可以很方便地接触到暴力场面。目前,虽然我国有关青少年问题的法律,一律禁止孩子接触暴力文化,但实际上并没有可操作的、限制性的规定。一方面,青少年在影视文学作品、音象制品、小报小刊中,可以轻而易举地接触到这些场面;另一方面,这几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校学生几乎人手“一机”,而“机机”上网又使得这一现象变得随时随地都能实现。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厅2010年6月8日发表了《中国互联网状况》白皮书指出:“截止到2009年底,中国有3.84亿网民,其中,未成人占三分之一,未成年人已成为中国网民的最大群体,中国手机上网人数达2.33亿。”而未成年人大多是以手机上网作为主要手段的,这就使得未成年人比大人更容易“触网”。

(2)学校教育:重智轻德的结果。这些年来,或许是迫于升学压力的缘故,普通学校大多一味地强调语、数、英“文化课”的成绩。而职业中专学校则苦于就业无门,因而,则更多地走“专业课”的路线,忽略了思想品德课的教育功能。这种状况直接导致了许多学校在德育课师资配备上的“随意性”,和德育课课时安排的“偷工减料”。很多学校遇到德育教师缺乏时,就由其他学科的老师来担任,在遇到课时紧时,德育课安排一课时,松时,则安排两课时。

与此同时,这些年来,国家教育部也没有出台过比较正规的法制教育的教科书和教学大纲,这就造成很多学校想进行此类教育时,却愁于没有正规的教材,即陷于“等米下锅,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境地。很多学校都是等到发生暴力事件了,才记得要去请一两个专家做一、两场法制方面的专题讲座,殊不知,到那时,早已是“亡羊补牢”,犹已晚矣!针对这种情况,福州第十中学的副校长刘榕华认为:学校的法律教育仍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他说:“法制教育没有纳入教学大纲,学校的法制教育没有明确的职责和目标,也没有教材和师资。它只能依托于思想品德课进行课时十分有限的粗略讲解,大部分的内容还偏重于安全教育。如何构筑起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法制教育网络,值得深思。”

(3)家庭教育:“足球效应”的尴尬。目前跟多地区的“留守子女”现象严重,这些青少年大多寄居在亲戚、朋友家,在教育管理上存在很大的漏洞。这些亲戚、朋友平常出于各种原因,对这些孩子疏于管理,但一旦遇到问题,就互相推委,逃避责任。这就使得一些急待解决的教育问题,没有得到及时的解决。为今后的教育,留下了很大隐患。

花朵般美好的年华,不向往光明,却趋附于黑暗;不追求和平,却崇尚武力,这其中固然有社会、家庭、学校等各方面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孩子们自身,则是关键。

北京市未成年犯管教所的刘清龙认为:“未成年人走上犯罪道路,是综合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外因是变化的条件,个人主观因素才是他们走向犯罪的根本所在。”

有人说,一个内心充满爱的孩子,对邪恶必定有种自然的厌恶和反感,他对暴力的拒绝也会是坚决和顽强的;一个有法制观念的孩子,往往会将犯罪行为归于恶劣行经,而把它扼止在萌芽状态;而一个有修养的人,面对伤害和不公,不是冲动地去泄愤和报复,而是用克制和宽容去化解那些可能引发的恶果。

1.2 内部原因

1.2.1 性格上的缺陷:浮躁冲动

据笔者调查发现: 70%以上的留守孩子在很小(部分在出生不久)的时候,父亲就离开了家,而30%的孩子在快升中学时,母亲也离开了自己。这些孩子长期寄养在亲戚、朋友家。这些亲戚、朋友不能象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严格要求他们;同时也不能象父亲、母亲一样,给予他们应有的关爱,这就使得这些孩子自小养成孤僻的性格,心理极度压抑。所以,一有机会,就想炫耀、发泄。而另一些寄养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家的孩子,又会出现“无原则的溺爱”,这又很自然地养成这些孩子“争强好胜,惟我独尊”的个性,稍有不顺,就冲动易怒,暴力倾向一览无余。

1.2.2价值观的扭曲:崇尚武力

近年来,“行侠仗义,快意恩仇”的黑道原则,正悄然盛行。“拜把子、称兄道弟、以多欺少、以大压小、以强凌弱”,成为孩子们的一种价值观。

新华社记者赵仁伟在今年世界儿歌日(3月21日)报道:“现在许多孩子们的口中,少了阳光、单纯的美丽童谣,却不时地蹦出这样一些带有恶搞、暴力色彩的“灰色儿歌。”这些儿歌一方面反映出学生学业压力的繁重;另一方面,也暴露了学生充满悲观、厌世等不健康的价值观。灰色儿歌的盛行,令不少家长感到担忧。山东荷泽的学生家长朱长文对记者说:“小孩子唱儿歌的越来越少,唱流行歌曲和改编后的“灰色儿歌”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这些歌曲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1.2.3爱心的流失:冷漠无情

如果大家有去观察,就会发现:现在的孩子,已经变得越来越无情,越来越残酷。不知是因为感受太多的爱、还是因为失去太多的爱的缘故,他们对爱已经失去应有的反应,而是更多地去寻找一种感官上的刺激。看到别人受伤害,他们不是从内心里涌起一股同情、怜悯,而是在享受一种变态的。

2 对策

2.1 社会环境的改善

社会要有可操作的、限制性的规定,尽可能地减少或禁止孩子接触暴力文化。一方面,国家要加强对网络游戏、音像制品、小报小刊等信息文化的管理力度,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检查和监督,取缔一些屡教不改的黑网吧,从源头上切断暴力文化对孩子心灵的腐蚀;《中国互联网》白皮书指出:中国政府始终把未成年人放在互联网信息安全的优先地位,禁止任何组织、个人制作或者以其他方式传播、暴力、凶杀、恐怖、赌博等毒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电子出版物以及网络信息等,为未成年人营造绿色健康的网络信息圆,积极推进“母亲教育计划”,帮助家长引导未成年人正确使用互联网;另一方面,要建立适合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绿色通道,举办以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为内容的各种展览;24小时免费开放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等公共设施;开展如;优秀文学作品、优秀影视作品等内容的热播;逐步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等。

2.2 学校环境的优化

学校对德育学科除了在课时安排和师资配备上,加以重视外,一方面:要设专人编写适合本校学生特点的法制教育的教材。定期开展法制教育,分阶段、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刑法》、《宪法》等法律基础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另一方面:学校还要注重“软环境”的建设,定期开展适合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专题教育。例如:感恩教育、爱的教育、尊重生命教育,让学生懂得珍惜生命、学会感恩、学会爱人,学会用宽容和理解去对待身边的每个人。

作为班主任,还要充分利用校刊、班刊、主题班会等多渠道、全方位地对学生进行文明交往、礼仪规范的教育,杜绝校园暴力的滋生和曼延。

2.3 家庭教育的改进

父母对孩子除了物质的给予外,更重要的是要在情感上给予足够多的抚慰和关爱。除非有迫不得以的原因,否则,不要在孩子成长的最关键时期离开孩子。在对待孩子的教育上,是没有“后悔药可吃和回头路可走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摘要中第十九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让不满16周岁的未成人脱离监护单独居住。同时,家长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教无定法,从来没有一种教育模式是可以复制的。因为每个孩子都是鲜活的个体,世界上没有两个性格完全相同的孩子,任何生搬硬套的教育方法都是不足取的。所谓的“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方法也必将被淘汰。所以,家长一定要彻底改变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尽量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民主气氛,“严而不紧,松而不散,松紧有度的家庭教育氛围更能够适应孩子的成长”。笔者认为教育孩子就象放“风筝”,一方面,我们要尽量让风筝飞得更高、更远;另一方面,我们又要把风筝线的一头牢牢地拽在手里。当风筝偏离方向时,我们可以随时进行调整,让它往健康的方向飞行。在教育上也从来没有捷径可走的。《未成人保护法》摘要第十二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正确履行监护人职责,抚养教育未成人。”家长要坚持学习,努力找到一条适合孩子自身健康成长的教育方法。

2.4 学生自身

2.4.1 学会忍让与克制,保持一颗善良、豁达的心

辨证唯物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世界是矛盾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是普遍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所以作为德育老师,要充分利用哲学课课堂教育学生:矛盾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所以要正视矛盾,要化解矛盾,不能化解时,还要学会包容矛盾。当我们遇到矛盾纠纷时,要保持冷静,要学会克制。雨果说:“知道在适当的时候约束自己的人就是聪明人。”苏格拉底还说:“在你发怒的时候,要紧闭你的嘴,免得增加怒气”。培根也说:“无论你怎样地表示愤怒,都不要做出任何无法挽回的事来。”因为,冲动是魔鬼,它可以在顷刻间,摧毁你的一切,甚至是生命。

2.4.2 加强道德法制方面的修养,提高遵纪守法的意识

如果说,道德是人们追求的较高境界,那么不违法就是人们的行为底线。可“无知”却往往成为孩子们频繁“触网”的“理由”,好多孩子在受到法律制裁时,都悔不当初。列宁说:“什么是刑法的政治目的呢?是对他人的震慑!但是,这种震慑往往是在学生“触网”之后,试想,如果这种震慑能够提前,那许许多多的悲剧就有可能被“胎死腹中”。(下转第32页)(上接第12页)

因此,青少年学生只有现在认真学法,才能做一个懂法的人,也只有懂法,才能成为一个守法的公民,也只有守法,才能拿起法律武器来捍卫自己的权利。

目前,青少年犯罪已成为世界性的严重问题,已被列为继环境污染、吸毒贩毒之后的第三大社会公害,未成年人能否从小养成良好的品行、预防犯罪,从大的方面讲,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兴衰;从小的方面讲,关系到家庭的幸福,影响到青少年的前途和命运。为此,拒绝暴力,让我们举起森林般的手。

参考文献

[1]福州晚报.2010-03-21.

[2]朱力宇,张伟.职业道德与法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6.

[3]张伟.《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参考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8.

[4]福州晚报.2010-05-18.

[5]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人保护法

网络暴力现象的成因及对策范文5

关键词:犯罪;监控;打击;禁毒

一、主要特点

(一)犯罪主体以农民和无业人员为主,并集中在海洛因犯罪。从办理的犯罪案件中,可以看出犯罪人员的身份以农民和无业人员为主,学历层次普遍偏低,均是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另外,从犯罪类型上看,海洛因犯罪所占比例较大,其他新型或者混合型亦不断出现,包括冰毒(甲基苯丙胺)、(氯胺酮)、等,严重危害社会。

(二)贩卖犯罪不断渗透。从办理的犯罪上看,贩卖和非法持有犯罪案件占95%以上。其中涉毒犯罪大多发生在出租屋、娱乐场所。贩卖者在贩卖的同时又为吸毒者提供吸毒场所,诱惑他人吸毒,方便了出售,导致吸毒者增多和不少戒毒者戒毒后又复吸,为犯罪提供了稳定的消费群体,实施贩毒、容留他人吸毒“一条龙服务”。

(三)案件的侦破大多依靠特情引诱。由于案件调查取证困难,在办理该类案件中,公安一般利用“特情”或“线人”进行侦查破案。该类案件占总受理案件数的三分之二以上。这些“特情”或“线人”还协助公安机关指认犯罪现场及涉毒人员,为侦查提供了破案契机和关键证据。

(四)贩毒分子绝大多数采取街头贩卖的方式,以微量交易为主。毒贩子通常只身携带1克以下的海洛因,事先联系好买主后约定地点即时交易,并迅速离开。由于微量交易数量少,目标小,便于携带,交易不易引起注意和怀疑。同时,贩毒分子和买方事先在电话约好后,双方直接在公交车站、大型商场、士多店、市场、医院和游戏机室门前、人行天桥、两条马路的交汇处等公共场所交易,买卖成功立即迅速逃窜,淹入人群中逃避打击。即使被公安机关查获,也容易逃避刑罚,致使这种贩毒方式越来越猖獗。

(五)吸毒后暴力犯罪案件频发。由于嫌疑人长期吸毒,在吸食过量后产生幻觉,其症状与精神病发作类似,出现被害妄想等精神异常,在丧失或部分丧失辨认能力的情况下实施劫持人质、寻衅滋事等暴力犯罪。同时,由于吸毒后产生的幻觉因人而异,因此嫌疑人可能不定时在不确定的地点对身边的家人、朋友甚至陌生人实施暴力行为,因此案发的时间、地点、被害人均具有不确定性,突发性强,增加了该类案件的办理难度。

二、主要原因

(一)巨额利润的诱惑成为犯罪的驱动力。每小包(约0.1克)的价格从10元至250元不等,一次转手买卖就可以赚取一倍到十几倍的非法利润。由于这一特定“商品”的交易带来利润的巨大性,造成一些人员,尤其是一些文化水平低,无固定职业,受生计所迫的外来人员利欲熏心,铤而走险加入贩毒行列。同时涉毒刑满释放人员重新步入社会后因无生活来源而再犯也是未能有效杜绝犯罪行为的原因之一。

(二)刑法惩罚不力、对一些涉毒犯罪行为的定性尚未达成共识是犯罪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我国对消费市场这一环节的打击力度不够,刑法亦无明确的条文对吸食行为予以禁止,敞开的消费市场为犯罪提供着源源不断的需求。另外,司法实践中对一些涉毒犯罪行为的定性尚未达成共识。如本身吸毒的贩毒分子携带少量找买家但未找到就被抓获了,是认定为贩卖罪还是非法持有罪?这些司法实践中存在的认识分歧影响了对犯罪的震慑和打击力度。

(三)作案手段隐蔽性极强,增加了打击犯罪的难度。从该院近年来受理的犯罪来看,大部分是单人犯罪,且以少量贩卖为主,可见贩毒分子为了减少暴露机会,越来越趋向于采取独自交易,更进一步增加了抓捕和取证的难度。此外,由于贩毒人员作案手段隐蔽,通常采用电话、手机等通信手段进行联系,且犯罪分子警惕性强,一旦发现情形不对,立即销毁证据或是自称是吸毒人员,导致犯罪嫌疑人贩卖的事实很难查明。尤其是近年来,犯罪分子采取“人毒分离”、体内携带、藏匿在物品中运送方式作案屡见不鲜。特别是集团犯罪,作案时分工明确、手段多样、单线联系,难以察觉。人体带毒、人货分离、利用快递、物流企业等等进行贩毒、运毒的情况已十分普遍,大大增加打击犯罪的难度。

(四)禁毒措施不到位,社会参与禁毒面不够广。当前禁毒宣传较多还是靠政法机关进行,社会参与禁毒的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大。例如,一些酒店、宾馆、网吧、桑拿洗浴中心等娱乐场所仅限于悬挂禁毒标语,发放禁毒宣传单张,而对有吸毒嫌疑的客人不主动询问、不积极报警,导致娱乐场所吸食、贩毒的现象屡禁不绝;一些出租屋屋主只关心租金,而对出租屋内的有吸毒、贩毒嫌疑的情况不闻不问。另外一些负有禁毒责任的职能部门、社区基层组织、机团单位的禁毒措施不到位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三、建议和对策

(一)加强沟通配合,形成打击合力。公、检、法三家在打击犯罪中,要统一思想,加强沟通协调,增强打击合力,大力营造安全和谐的治安环境。一是要坚持从重从快方针,依法快侦、快捕、快诉、快判,始终保持打击的高压态势;二是积极开展专项打击行动,营造强大的打击犯罪氛围,以震慑违法犯罪;三是在确保合法的情况下,公安机关合理利用“特情”或“线人”引出贩毒分子,或者派出“卧底”深入贩毒团伙,掌握证据,深挖犯罪,清除犯罪土壤。四是注重罚金、没收财产等财产刑的适用,不断加大追缴毒资的力度,剥夺犯罪分子再次犯罪的经济资本。

(二)建立监控网络,严查贩卖犯罪。建立完善的监控网络,一是加强对吸毒人员的管理和控制。公安机关要全面了解和掌握吸毒人员情况,尤其要加强对戒毒人员戒毒后的动态管理,防止其继续吸毒或戒毒后复吸,减少的市场需求。二是加强社区内的出租屋管理,将社会闲散人员、外来务工人员都纳入执法部门的掌握和控制范围,以便于监督管理,从源头上防止的流入和蔓延。三是加强对娱乐场所的管理,定期组织执法巡视检查,加大对酒店、宾馆等易发贩卖犯罪场所清查力度。

网络暴力现象的成因及对策范文6

关键词:网络游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2-0348-02

根据《中国网络游戏市场用户研究报告2010》中的调查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在参与网络游戏用户职业构成中有33.4%为学生,在网络游戏用户年龄分布中19—25岁的用户比例达64.2%,而这一群体中80%为大学生。由此看来,网络游戏的触角已深入大学校园的每个角落,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接触网游,网络游戏影响着大学生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其中一些学生因为沉溺其中不能自拔,荒废学业,甚至出现严重的暴力倾向,走向犯罪。但任何事物的出现都有其两面性,无论是作为教育工作者,还是作为受教育者的大学生,对网络游戏都必须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正确分析其成因、影响,寻求解决途径。

一、大学生接受网络游戏的原因分析

(一)实现虚拟自我价值

大学生非常渴望自我价值的实现,而网络游戏强调角色的自身实力和自我的发展,这恰好为其提供了一个虚拟的平台。网络游戏的真实感、挑战性强烈地吸引着在校大学生,尤其是那些高难度的智慧游戏,更使得大学生乐此不疲,他们在网络游戏中,借助游戏角色体验着现实生活中得不到的成就感,从而获得大量前社会化的经验,追求一种虚拟化的自我实现。

(二)课程教学模式枯燥、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单一

大学一直被人们誉为“象牙塔”,从应试教育走出来的学生对大学充满了憧憬,可是进入大学后,对于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来说出现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尤其是课程教学模式的变化带来的不适应、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低效以及校园文化的匮乏,加之多数学生对所学专业并没有兴趣,使大学校园对大学生失去吸引力,导致他们去追求玩网络游戏的自我满足。

(三)逃避现实,释放心理压力,寻求心理满足

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在其成长中父母扮演着超级“保姆”的角色,其生活能力、学习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偏低,当突然离开父母的呵护,开始独立处理个人的学习、生活时,出现很多的不适应,面对现实的烦恼和心灵的空虚,网络游戏成为他们选择逃避现实和缓解压力的方式。在网络游戏中,游戏者可以通过游戏角色扮演自由地表达自己,同时在游戏中还通过交易、聊天、PK等方式与其他玩家进行交流来释放心理压力,从而获得归属感和成就感,

二、网络游戏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网络游戏就像一柄“双刃剑”,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既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1.网络游戏使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得到释放,有利于大学生调整心态。

2.网络游戏中的某些任务需要有多个角色互相配合、形成团队共同完成,对增强大学生彼此间的合作意识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3.网络游戏主要是利用高科技手段设立模拟情境,融合一定的人文、历史等知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拓展大学生学习知识的视野,从而促进其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

4.网络游戏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实现不了的需求,从而完善和弥补他们的某种需要。

(二)消极影响

1.过度的网络游戏摧残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我们经常看到通宵达旦地沉溺于虚拟的网游世界里的大学生面容憔悴,神思恍惚,久而久之,这群人会面临情绪低落、疲乏无力、植物神经紊乱和免疫力低下等问题,甚至引发心血管疾病。

2.过度的网络游戏影响大学生对是非观的判断,使沉溺其中的大学生出现价值观异化,道德水平降低,形成暴力倾向的攻击性性格,并导致其法制观念淡化。

3.过度的网络游戏导致大学生人格异常和心理障碍。虚拟的游戏世界造成大学生自我意识无限膨胀,不能正确地认识自我、改造自我,出现情感冷漠、逃避现实,甚至出现学业荒废等问题。

4.网络游戏会使部分大学生混淆虚拟游戏背景和现实环境,从而导致其无法适应现实社会。

5.网络游戏增加了大学生的家庭经济负担。据调查,大部分在校大学生每月在玩网络游戏上少则花费100~200元,多则400~500元,如果在游戏中再购买所谓的装备则需要花费更多的钱。上大学本身就是一种高消费,况且在大学生消费群体中大部分来自普通家庭,父母多为工薪阶层或农民,这样的消费为很多家庭增添了额外的负担。

三、对策分析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游戏成为时展的一个必然产物,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接受,尤其是青年学生,由于他们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比较强,而个人掌控能力又比较弱,导致这部分人很容易沉迷于网络游戏,因此,我们要正视现实,不能视网络游戏为“洪水猛兽”,而应该全面分析,采取有效措施,加以疏导。

(一)运用多种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

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已基本形成,但由于其缺乏社会阅历,还存在很大的不稳定性,尤其是自我控制力弱,导致其还无法抵制来自网络游戏的诱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认清这个现实,改变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适时调整教育方式,运用多种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来充分武装大学生的头脑,提高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认清人生的真善美和假恶丑,从根本上抵制和拒绝网络游戏对自己身心的摧残。

(二)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帮助大学生制定个人发展目标

非洲撒哈拉大沙漠中的比塞尔村庄,被誉为沙漠中的一颗明珠,但多年前她并不被人所知,而且她的村民也从来没有走出沙漠,原因就是这里的村民根本就不认识北极星!这个故事留给后人的启示是:新生活从选定方向开始。大学是人生中的黄金阶段,也是最容易挥霍的一段时光。当大学生进入大学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结合学生的个体特点及时地对其进行职业生涯指导,帮助其制定个人发展目标。当大学生确定个人成长目标后,其人生便有了方向,这时适时指导学生将目标进行分解细化,这样他们便会结合目标有针对性地安排个人的时间、精力,也就无暇迷恋上网。相反地,如果没有目标,便会使大学生感觉迷茫,生活空虚,从而促成其选择玩网游,从游戏中获得现实生活中无法得到的“充实”。因此,端正大学生的人生态度,树立合理的人生目标,会使其日常生活变得井然有序,从而玩网游的时间便少了,沉溺于其中更是不大可能。

(三)发挥家庭、社会、学校共同作用

从家庭方面来说,应该加强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沟通。作为父母,与孩子沟通是加深亲情的一个主要渠道,良好的沟通可以帮助父母了解孩子,解决孩子的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更可以使孩子摆脱孤独,使他们感到被人关怀,从而远离网络游戏。

从社会方面来说,加强网络游戏市场管理,设计和开发健康向上的网络游戏,借助网络游戏这一载体,改进其游戏内容,选择合适题材,将社会主义价值体系设计其中,开发出当代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游戏,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寓教于乐,改变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固有的认知,让大学生在玩中学,学中思,在思中变,在变中长。

从学校方面来说,应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从现实需求出发,加强管理,积极引导和规范学生行为。首先,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要建立一支既具有较高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水平和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经验,又熟悉网络游戏等各种新媒体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队伍,利用网络平台,针对网络游戏特点有效地开展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强其自我控制能力及抵御不良思想和文化的自我防护能力。其次,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大学生进入大学后,存在理想与现实的差异,同时个人要面对来自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选择、竞争、困惑、矛盾及压力的挑战,形成很多的心理障碍,当其无法个人解决这些问题时,网络游戏便成了其逃避现实的一种方式。因此,高校要加大心理健康教育,要有针对性地对网游成瘾的大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和一般性网络心理障碍治疗,以促使其能够正确面对网络游戏等新媒体文化现象,坦然面对和正确处理在学习、择业及人际交往等方面遇到的问题。再次,构建大学文化新模式。校园文化对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塑造优良品行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健康而丰富的校园文化有利于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调节、自我发展、自我教育和批评的能力。在校园文化活动建设中,要支持大学生组建各种兴趣团体,为其提供素质和能力培训的机会与展示个性的平台,鼓励其进行学术研究、创新创业等活动。

参考文献:

[1]赵云梅.网络文化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J].改革与开放,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