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媒介融合研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媒介融合研究范文1
【Abstract】From analysis of the feature ofmedia convergence era ,analyse the action of receivers mediachoice ,approach thecountermeasureof attractingreceiversattentionbypublic relation,advertisement, building marketandsoon.
【Key words】the era of media convergence;media choice;receiversattention
著名商界大师托马斯・达文波特在《注意力经济》一书中指出::“短缺的只是人的注意力!”
“今天,注意力是企业和个人的真正货币;
资金、劳力、信息和知识都供应充足;
创业容易、接近顾客和市场、开发战略、建立网站、设计商业广告都很容易;
电信带宽不是一个问题,但人的注意力的宽度却是个问题。”
注意力是什么?“注意力是对于某条特定信息的精神集中。当各种信息进入我们的意识范围,我们关注其定的一条,然后决定是否采取行动。”
当注意力成为稀缺资源,媒介融合时代的新媒体经济成为注意力稀缺经济。媒介融合时代的新媒体经济的两个主题是如何获得稀缺的注意力资源、如何高效并规模化利用注意力资源。
一、媒介融合时代的媒介特征
媒介融合是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教授浦尔提出的,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概括起来说,媒介融合具有如下特征:
媒介融合是在数字技术进步的推动下出现的。技术的融合,主要是指所有媒介内容的数字化。当文字、图像和声音都被转化为数字信息以后,它们之间的潜在联系就被大大扩展了,这就是使得它们可以在不同的媒介平台之间自由流动。如“电子报纸”就是将报纸搬上网络,但在编排方面甚至版式设计上都保持着原有的报纸风格;还有“网络电视”,人们通过机顶盒的发明和使用,把互联网和电视合为一体,这就是“网络电视”。再如“手机报”,人们将报纸编排的内容,通过网络发送到手机用户,再一次打破了已有媒介的界限,开辟了一个新闻视听的新时代。
相对于传统媒体,融合形势下的新媒体的第一个特点是它的消解力量――消解传统媒体(电视、广播、报纸、通信)之间的边界,消解国家与国家之间、社群之间、产业之间的边界,消解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边界。
融合形势下的新媒体可以与受众真正建立联系,同时,它还具有交互性和跨时空的特点。融合形势下的新媒体给媒体行业带来了许多新的理念和模式,如节目专业化越来越强,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等。
融合形势下的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最大的区别,在于传播状态的改变:由一点对多点变为多点对多点。从传播学的角度来分析,新媒体传播有四个特点――每个人都可以进行大众传播;“信息”与“意义”无关;受众的主动性大大增强;大众传播的“小众化”。
二、受众的媒介选择行为
选择性这一概念,至少可以追溯到早期哥伦比亚大学的宣传研究。这一概念指的是:人们选择性地找出与他们已有态度和信念相一致的信息,并避免与其观点不一致的信息。
半个世纪的研究证实,前半句基本上是正确的,因为人们确实更愿意选择支持自己观点的信息,而不是中立的或不相干的信息。但后半句关于选择的假设,即人们避免不一致的信息,在近几年的研究中显得并不可靠。仅仅从逻辑上看,要完全避免与之相冲突的信息,对一个人来说是一件很费劲的事,还不如应付所有来自媒介的与自己观点不尽一致的信息。而且,有证据表明,在某些情况下,人们反而更多地关注与自己有差异的信息。
在接收过程的各个关节:接触、注意、感知、理解和记忆中都有选择。受众能动性中最显而易见的形式,可能就是注意了,也就是大脑注意力的集中。
关于注意力的“定义”和“功能”,可以查到种种说法,如:“注意是有机体在长期的进化中发展起来的一种对外界信息的选择机制,它的存在说明人对外界信息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地、有选择地加工其中最重要、最有意义的信息。”“注意力是指对于某条特定信息的精神集中,当各种信息进入我们的意识范围,我们关注其定的一条,然后决定是否采取行动。”“注意力是无形有限、不可替代、不能分享的心理资源,它是人类从事任何活动都必须投入的要素,具有选择性、集中性、排他性等特点。”“注意力是指人们关注一个主题、一个事件、一种行为和多种信息的持久度。”如此等等。
在媒介融合时代,受众的选择行为发生了改变。
首先媒介融合相对于媒体分立的状态而言,最主要的变化是使受众实现了对不同媒介内容的集合式消费,受众可以借助于某一平台实现对多种媒体形式的资源共享,集合消费各种媒体针对某一问题的不同视角的资源,使受众的媒体接触行为变得更加便利。
其次受众地位在媒介融合的形势下,得到更高程度的认可。从实质上促使受众地位从被动向主动转变。一方面受众可以更加自由和主动地选择媒介内容,另一方面信息的双向乃至多向流通,使受众自主性得到前所未有的发挥。传受之间的双向互动,能够给受众带来更大的满足感;再次媒介融合可以开拓出许多崭新的媒体形态、节目形态,可以更好地实现信息的分众化传播,更加细分化地适应受众的多元化需求,为受众提供更加丰富的内容和渠道。
三、媒介融合时代媒介吸引受众注意力的对策
媒介融合时代大众传播“小众化”,媒介如何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呢?
(一) 塑造良好的媒介公关形象
有一种办法可以吸引受众的注意力,那就是先注意受众。
柏拉图曾说,人的行为就好比一辆有两匹马拉着的马车,一匹马代表理智,一匹马就是情感。
而神经学家让这个比喻更形象,他们指出,消费者在购买商品的时候理智只是小马驹,情感则是高头大马。人的大脑总是倾向情感,而不是理智。情感是架设在人类需求和行动之间的桥梁,是主导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统帅。
媒介是典型的二元产品市场,受众为内容产品市场买单,付出自己宝贵的时间资源,而广告商为受众的注意力购买媒介广告位,媒介经济说到底就是一种眼球经济。
注意力经济时代,媒介不仅要通过各种手段吸引受众的注意力,还要维持受众的注意力,而依旧按照“媒体本位”的陈旧观念,孤傲地与受众进行没有反馈互动的单向沟通是不可能达到的。媒介要培养与受众之间和谐自然的亲密关系,这就要需要媒介公关。媒介向社会提供的是特殊的精神产品,只有具有良好的媒介公关形象才能赢得公众的信任,才能获得受众持久的注意力,得到社会各界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
媒介公共关系是指媒介组织为协调和改善与其相关公众的关系而进行的传播沟通活动,旨在增进公众对媒介组织的认知,赢得公众的理解和支持,构建媒介组织良好的运作环境,从而塑造媒介组织的形象和扩展媒介组织的影响力。
媒介的公关实践必须是从“受众本位”出发的互动行为。媒介公关的“受众本位”理念具体体现在任何时候,尤其在发生社会危机的第一时间发出自己的声音,负责地向受众提供充足的信息,以保证受众知情权;媒介的新闻策划遵循真实性和客观性原则,可以借事造势,借题发挥,但要避免一味追随商业逻辑,过度炒作;媒介活动策划主题健康,弘扬文化,支持公益,而非仅仅强调一些低级趣味的娱乐性元素;注重受众行为数据库的整理和更新,分析归纳受众需求以更好地开发改进媒介产品等。
(二)采取更加便利的传播方式
便利性决定传播的有效性,这是传播的规律之一。技术进步与生活方式变革使传媒走向移动化,所谓移动化,既包括接收地点移动化,也包括接受工具移动化。移动化使受众接收信息更加便利。
今天最有效的影响人的工具是什么?一定是便携终端,比如手机。杂志、广播都在变化,甚至互联网也在试图走进我们口袋,这最重要的就是手机,这个变化非常深远。采取更加便利的传播方式,极大地增强媒介接触的可能性,吸引受众的注意力。
(三)提供满足受众需求的内容
注意力经济时代,消费者只会为那些满足自己需求的服务付出他们的注意力。那么一家媒体能否占领市场,传播出具有高品质、新奇有趣的内容是极为重要的。也就是喻国明教授所言:传播内容必须具有必读性和可读性。
(四)建立适应受众表达与互动需求的分享平台
分享化是社会发展的伴生物,受众要自由表达意见还要成为意见的发现者、提供者和生产者。分享平台既是一种运作方式,也是一种机制。它首先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我看到了在分享,其次才是得到了什么样的信息。分享式传播在未来将成为一种强劲的主流。
享誉全球的美国《纽约时报》实体版将停售,而改以其他崭新、实时、互动的方式来接触读者。纽约时报即将在年底之前推出个人化社群新闻服务News.me,而其他相同概念的类似服务,也已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出现。
(五)利用新兴广告媒体宣传媒介
运用各种广告手段唤起消费者的注意。信息传播技术的高速发展导致了现代媒体数量的大大增加,进而导致媒体收视点分散、到达率降低,不仅分散了受众的注意力,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资讯的过剩导致受众患上“眼球疲劳症”,想方设法逃避广告信息。于是,越来越多的广告主开始寻找新的传播渠道去吸引受众的注意力,新兴广告媒体有了诞生的空间。尤其是近年来利用无聊价值创造巨大利润的楼宇视频媒体,更是巧妙的抓住人们在电梯的无聊时间吸引他们的注意力,造就了广告业的传奇。可见,如何选择在合适的时间和空间传播信息成为了未来广告吸引受众注意力的关键因素。
(六)创新媒介营销模式
面对传媒生态环境和竞争的变化,媒体在营销思维、营销策略、营销模式上进行了一系列转变创新,以适应竞争的需要。
营销传播关键就是如何塑造印象的问题,真正的品牌其实存在于关系利益人的内心和想法中,认知的重要性远超过与事实。
在内外部压力下,媒体开始从粗放营销向精细营销转变,强化内部管理和版面控制。
协同营销成为媒体营销主流。媒体的竞争同时加剧了对媒体外部各种生产要素、广告资源的争夺。单体媒体组织以自我为中心的营销立场或仅依靠组织内部资源很难保持领先和取
得竞争优势。于是,积极寻求媒体组织外部资源成为必然要求。于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媒体与其它企业为增强竞争优势,在内容生产、营销渠道、客户资源、促销手段、品牌塑造等方面开展合作,从而使增加受众、降低营销费用、扩大传播效果、提升品牌影响力的协同营销策略日渐发展成主流。
媒体借助公益活动、公益报道与受众进行沟通,使受众对该媒体形成好感,产生认同,并由此扩大媒体品牌知名度和提升媒体品牌美誉度,在产生社会效益的同时,最终产生良好的媒体经济效益的公益营销策略成媒体营销新宠。
现在最流行的营销词汇莫过于湿营销了。不同的人对这个名词有不同的理解,在克雷・舍基的笔下,未来是湿的,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凭共同的兴趣以一种温和的方式交流和交往,而不是现在的“被交流”。在新营销人士眼里,基于湿世界、湿社会和湿生活背景下的湿营销将是未来最具杀伤力的主流营销模式。
注意力经济时代的到来决定了媒体必须关注受众消费市场。通过媒介公关,培养与受众之间和谐自然的亲密关系;采取更加便利的传播方式;提供满足受众需求的内容;建立适应受众表达与互动需求的分享平台;利用新兴广告媒体宣传媒介自身;创新营销模式,获取、维持受众的注意力,高效并规模化利用注意力资源。
参考文献
[1]郑兴东.受众心理与传媒引导[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2]张国良.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3]刘婧一.应对媒介融合――新环境下的电视节目营销[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4]李光斗.情感营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5]陈道珍?,刘剑飞. 2008年媒体营销大盘点[J]. 传媒,2009,2.
[6]喻国明.试论受众注意力资源的获得与维系──关于传播营销的策略分析[J].当代传播,2000,2.
媒介融合研究范文2
一、微传播的发展现状
生活在现代都市的人们都无法离开信息的快速获取和筛选。微时代的独特性质让其拥有了如今数目庞大的受众群。每一天我们都要从众多报道中选取对自身有用的新闻并加以处理,形成对自身有益的信息。
(一)微传播和微报道的崛起
微传播是向特定用户进行一对一信息的传播方式,是受众明确、需求清晰、有较强针对性的精确传播方式。与大众传播相比较,其传播内容更精确,传播方式更简便,传播渠道更精细,传播对象更精准,其本质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口碑传播,而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直接面对受众。
这种特点让微传播的点对点的传播方式更具备影响力,或者说,使得更多的人加入到微传播的使用中来。我们之所以将现在微传播的新闻媒体时代称之为“微”时代,便是因为微传播具备其他媒体不能具有的广泛的受众群,这种坚实和广阔的基础为其向更深远的新闻媒介发展提供了条件。
微传播和微报道作为一种文明碎片的集合体,它聚集了大量人群的意志和观点。而这些观点在众多的信息传播中会形成一定的舆论倾向,再加上作为传播媒介的微博、微信、平板客户端等,从而引导事件发生发展的趋势,甚至是改变最最终结果。
(二)微特色让微传播和微报道具有强大影响力
不管从何种角度来看,微传播和微报道的崛起已经是不可阻挡的一股大势。微时代的到来必将快速的成为现实。那么我们又应该如何应对这一现象并从中获得真正的发展呢,就是我们现在急需思考的问题。首当其冲的,应该是理解微传播的核心特征。
微传播的核心特征就是“微”,借用短小却精简的词语和快速的信息速度,广大的受众数量,来获得足够的信息资源和受众资源。可以说,微传播的微的特点和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十分相符,也因此吸引了广大的人群的注意力。微传播集合了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的特点,在互联网平等、去中心化和反权威精神的基础上,融入了个人性、即时性、互动性,将微博打造成为了信息交流的平台。
首先,是“微内容”。它所传播的内容是“微内容”,即可以是十分简短的一句话、或者是一个充满喜剧色彩的表情符号、或者是一段精彩的小视频、或者是一张美轮美奂的图片。而以微博为代表的140个字成为了人们在浏览和接受信息时候的内涵的体现。
其次,是“微动作”。它的传播体验是“微动作”,这个指的是我们在传播过程中通过手机或电脑按键的简单操作,还有鼠标点击就可以完成信息的、浏览、转载、评论、投票等功能。很多热点新闻和重点关注就是在这转发、评论中引发公众关注的。
再次,是“微媒介”。它的传播渠道或者说传播载体是“微媒介”,随着高科技的应用,在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智能手机、掌上电脑、多功能电子阅览器等传播介质,可以将信息以秒为单位快速的传输,越来越多的受众可以随时随地接受转发评论信息。
最后,“微受众”。其传播对象是“微受众”, 由于现在的受众都趋向于一种个性化的信息接收方式并且不同的受众也有不同的需求,所以不像以前的“大众”概念那样对受众进行统一灌输信息,不分类别的传播知识。现在需要人们从“微传播”的特性出发给受众重新进行定义,既类别细分化、需求个性化的“小众”型传播对象。
二、微报道的发展
微报道的兴起,一个重要的影响原因,便是手机、电脑等信息传播平台的快速更新。及其快速的信息传递,将以往需要一天甚至几天的传播时间缩减为一分钟乃至一瞬间。这样让人恐惧的传播速度使得越来越多的受众可以接受到及时的信息。而跨地域信息传播的实现,也让整个地球缩小成一个名符其实的地球村,人们可以在同一时间接收到来自大洋彼岸的消息。但在人们享受这般信息交流时,也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
(一)微传播创造了信息选择的新方式
由于信息量的极具膨胀,人们每天阅读的信息也越来越多。因此,也要求人们阅读每条信息的时间将
越来越短。为此,人们在阅读信息时便仅仅只会领悟其中的主要信息,而将其他其次的信息省略。
同样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微传播便正式走入人们的视线,并以其短小精悍,阅读简便的特点赢得了大量的受众群。而大量的简短信息传播以各种方式进入到人们的视野范围内,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受众沉浸在纷繁复杂的信息海洋中,几分钟甚至几秒钟的时间就可以带一波新的信息,覆盖前一刻发生的信息。人们可以选择各种阅读新闻的方式并且参与到传播过程中来。
(二)微报道将媒体人的工作细致化
现代社会是一个分工细致的社会,媒体的信息传播也是如此。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传播方式出现,人们需要多样化的媒体融合来进行信息的传递。尤其是微报道这种独特的媒体传播方式,对现代媒体人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媒介融合研究范文3
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肩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务。〔U高校媒体是社会信息系统的重要分支,在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方面具有深远影响。一些学者就高校媒体媒介融合的宏观研究、报网融合研究、媒介管理研究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对媒介融合和内涵与外延的认知
(一)媒介融合概念的提出
“媒介融合”的概念最早于1983年由美国学者I?浦尔首次提出,其本意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AndrewNachison将“媒介融合”定义为“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美国西北大学教授戈登归纳了所有权融合、策略性融合、结构性融合、信息采集融合、新闻表达融合等五种媒介融合的类型。
陶喜红进一步指出,“融合”这一概念与大众传播真正意义上的联姻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中叶计算机和网络的发展。郑保卫、樊亚平、彭艳萍研究发现,“媒介融合”属于互联网兴起之初所产生的取代论和共存共荣论相互争论时期。这里所说的融合,是指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和平共处,联合发展,显然它与现在舶来意义上的媒体融合属于不同的概念。
(二)认识的深化
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新闻实践的不断发展,我国学术界对媒介融合这一概念的认知已不再停留于表面上的理解。吴海荣从研究个案出发,认为媒介融合既可指宏观的产业、人力层面的相对集中,又可指微观的新闻制作的各个环节的资源共享。⑴李红祥认为媒介融合的界定要从技术/软件融合、产业/市场融合、内容/服务三个层面加以界定。m蔡雯则认为媒介融合的深层次含义是指在数字技术和网络传播推动下的通过新介质形成的各类型媒介的汇聚融合。
在表现形式上,媒介融合应该既包括硬的新闻实体的融合,又表现为软的媒介技术、管理体制的融合。王闻俊从动态过程的角度出发,认为媒介融合包括组织结合、收购合并、传播手段、媒介形态等四个阶段,孟建、赵元珂认为,媒介融合既包括在传媒业界跨领域的整合并购,并借此组建大型的跨媒介传媒集团;媒介技术的融合,将新的媒介技术与旧的媒介技术联合起来形成新的传播手段,甚至是全新的媒介形态。
二、高校媒体融合研究现状
相比之下,学界对高校新闻媒体的媒介融合研究相当薄弱。当前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宏观媒介融合研究、报网融合研究、媒介管理研究。
(一)宏观高校媒体融合研究
张文莉研究指出,高校媒体的媒介融合主要体现在内容、终端、组织和管理方式等方面。作者认为,高校校园媒体应该从内容重整和组织重构两方面人手。在内容重整上,重视整体策划,注重互动。在组织重构上,组建全校统一的新闻管理机构,建设一支专业化、全能型的采编队伍。娄雷认为,高校的校园媒体资源融合,既包括不同新闻主体、经营主体的融合,也包括不同传播技术、传播方式的融合,在组织构成、人员配备、职责分工等方面相互协调,优势互补。
°高校传媒整合既符合高校媒体的发展诉求,又是当代高校宣传工作的发展需要。梁燕燕认为,高校传媒可探索构建“新闻中心——实训基地”模式,将新闻中心开放为高校新闻学科的实践教学平台,将校园宣传任务分解为高校新闻学课程的实训作业。此举既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高校传媒缺乏专业人才的问题,同时又极大改善高校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困境。
(二)高校报网融合研究
高校“报网融合”是不同新闻主体、传播技术、传播方式的融合,以信息资源共享为基础,实现立体化的新闻报道、捆绑化的客户服务和多样化的传播手段。李秀芹认为,高校报网互动有利于校报与网络的“快”与“慢”、“容量大”与“容量小”、“交互性”与“单向性”的优势互补,是高校校报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工作理念上,张碧红认为应该实现媒体的重心从报纸转移到网络,搭建读者网友的互动社区,通过打造“新式在线编辑部”、注重校园网事“深加工”、整合校园宣传资源等方面,推进高校“报网融合”创新发展。
赵立兵,杨宝珠研究了高校校报与微博的融合发展,认为微博等新媒体的及时性、现场性、互动性等优势,能够与高校平面媒体的权威性、深度性、全面性进行有效互补。在具体融合路径上,主要表现为“微新闻”、“微专题”、“微采访”、“微活动”、“微服务”等形态,推动高校校报的新发展。"
(°三)媒介管理融合研究
在媒介经营管理层面,高校校园媒介融合,有利于实现新闻业务上的资源共享,增强校园新闻的舆论引导能力。赵明认为,高校校园媒体的融合应该从新闻媒体从业者及新闻工作体制人手,在新闻工作体制方面,整合校园媒体,实现资源共享,学校宣传部门在体制上保证组织运作。
王世华认为,从传播内容、组织架构与人员构成来看,高校的媒体融合远没有成功,作者指出,应明确现有媒体的主从关系,不同媒体形成优势互补,避免同质化,同时还要实现组织机构、运行模式与从业人员的有机融合,从理念、组织机构、运行模式、从业人员等多方面全力打造多媒体融合的髙校“全媒体”。
三、结语
媒介融合是当前学界的研究热点,从一开始被引人的舶来品,到结合我国具体国情的本土化研究,学界都有较为深人的分析,研究视角也十分丰富多元。相比较而言,高校新闻媒体的媒介融合研究过于薄弱,这与高校新闻媒体及其在宣传思想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不匹配,而且与高校新闻媒体的实际发展状况不符。媒介融合是包括高校新闻媒体在内的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所以有必要加大对该问题的研究和思考。
对髙校新闻媒体的媒介融合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观研究、报网融合研究、媒介管理融合研究等内容,呈现纵深化和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但是总体上数量不多,力度和深度均不足,这一定程度上说明学界对于高校的新闻媒体及其媒介融合领域不够重视。高校是意识形态建设的前沿阵地,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宣传工作,巳经上升为党和国家的战略工程。而高校新闻媒体及其媒介融合的实践发展,是这一战略工程的题中应有之义。因此,有必要加强对这一领域的实践探索和学术研究。
媒介融合研究范文4
一、媒介融合的基础性内涵机理
媒介融合,实际涉猎的信息交流空间范畴十分之广阔,尤其经过多元化文化交流途径交叉作用之下,使得传统报刊和电视传播途径开始逐渐退出历史中心舞台,相对应地由最新的互联网平台予以交接。所以说,媒介融合具体就是凭借创新型的通信技术,进行不同类型信息媒介融合应用的一类技术型手段,其核心动机是为了进行各类信息交换式传输,使得媒体信息资源尽量得到高效的优化改造和整合控制,顺势将所有媒体信息资源统一地过渡转接到新型网络平台之上,确保今后不同人员浏览的快捷和灵活性。归根结底,媒介融合主要依靠三类要素予以协调支撑,包括组织结构、传播路径、所有权属等,三者彼此作用可以持续可靠地促进信息交流发展,逐渐推动信息传播朝着愈加全面的方向进步。
二、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电视新闻事业的实际发展状况
随着媒介融合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传统电视新闻报道工序流程也顺势革新,在某种层面上迎合了社会大众及时获取新闻信息的急迫诉求,同时更呈现出全新的发展特性。在电视频道愈加专业化的前提下,电视新闻凭借卫星和数字化传播技术支持完成了流畅性直播控制的任务指标,尤其是在进行国际范围内的一系列重大新闻事件现场直播过程中,通信卫星和诸多高端科技传输方式,发挥着较为独特且强劲的支持优势。具体表现为:
第一,不断提升新闻传播质量,令社会大众能够及时动态化地跟踪特定新闻事件发展过程。
第二,愈加深刻地呈现新闻事件诸多细节,令观众恍如身临其境一般。
第三,进行面对面直播交流,规避任何中间牵引式工序流程,确保观众注意力的全程集中结果,及时将观众观看心得,保证彼此对特定新闻事件的全方位理解结果。
需要额外加以强调的是,电视新闻直播事业发展至今日,已经成为新闻报道的常态模式,已经不再是以往般的特定节目,包括直播整体运作模式、信息深度化报道、访谈和评论信息等,衔接得都十分紧密流畅,避免错过任何突发性新闻事件。
三、媒介融合环境中我国电视新闻传播事业迎来的具体优势条件
媒介融合趋势不断深化,电视新闻传播事业也获得了较为多元可靠的支持性条件,并且主要透过新闻观点阐述和新闻采编等层面予以细致化呈现。
(一)新闻阐述观点的多元化特征
在媒介融合进程全面推动作用下,涉及以往独家新闻形式早已不复存在,其主张进行最新新闻信息资源共享,所以新闻信息在不同传播路径上往往会呈现明显的相似之处,由此令电视新闻看点透过类似新闻内容,快速地朝向差异化新闻评论和播报关键点等方向扭转。因为不同电视台在针对特定新闻事件评价过程中,设定的立足点和切入点不尽相同,所以新闻观点的多元化现象便表现得愈加深刻,其间和社会大众的互动性也得以有机强化。从此,电视新闻传播内容将不断地贴近生活,主动获取更多受众人群的热衷情感,长此以往,令电视新闻观点阐述地愈加多元化,方便引导社会大众运用更全面且理性的视角,去审视我国社会甚至国外一切新闻动态。
(二)新闻采编方式的多方合作现象
透过以往实践调查结果对比论证,传统电视新闻传播信息采编工作,时刻面对信息来源渠道匮乏隐患,往往需要委派大规模的信息采集工作人员承担特定信息整合和重复编辑职责,整体工作效率低下并且缺乏全面性,直接限制了电视新闻最终播出质量,并且无法对社会大众产生科学的舆论引导作用。自从媒介融合之后,新闻信息资源便得到全方位共享,不管是视频、图片或是文字等,都可以在较短时间范围内利用高端技术予以智能化收集和编辑处理,使得电视台内部人力资源身心压力就此消除,更强化了电视新闻实时转播的效能。另外,就是令新闻信息资源的来源范畴变得愈加宽阔,任何普通人员都可以将发现的特殊性事件记录并提供给新闻传播单位,保证电视新闻传播的时效性;而与此同时,电视新闻采编工作也将顺势同步采取团队合作和分工处理两类手段,提升新闻信息整理效率基础上,保障新闻信息采集的快捷和真实性结果。
四、日后我国电视新闻传播事业发展的全新走向和富有针对性的适应举措
(一)今后电视新闻传播事业发展的全新走向
在传播媒介系统化融合前提条件下,我国电视新闻传播事业革新拓展走向开始发生着激烈的变动迹象,包括表达手段的创新、各类宣传媒介的交叉化改良沿用,以及既有新闻观点整理评论标准的革新等。相关细节内容将具体如下所示:
第一,表达手段的创新。在媒介全面融合环境下,受众群体对于电视新闻传播事业的规范诉求显得更加严格,要求凸显相关新闻事件真实性基础上提供更为客观的评价内容,同时在还原特定新闻事件本质基础上,作出富有针对性且创新的解释。实际上现阶段我国新闻传播方式日渐多元化,以往电视新闻传播的既定优势也逐渐被削弱,以上一切结果都要求我国电视新闻传播在表达手段上进行创新改造。如面对相似的新闻内容,主动将注意力集中投射在新闻评论点创新和独特性层面上,而不是内容的细小变化结果,这样便能够令受众人群获得耳目一新的感官效应,进一步令他们自主提升对特定电视新闻的关注力度,发挥出其余新闻传播手段无法赢得的绩效水平。另外,便是改善电视新闻传播特色栏目的构建力度,创设出别具一格的精品类新闻栏目,借此吸纳更多数量的电视新闻受众人群,并适度地加快对新闻事件评论和表达模式的创新进程,最终大幅度提升电视新闻传播在媒介融合环境下的综合竞争实力。
第二,不同类型传播媒介的交叉化改造沿用。此类走向可以说是完成媒介融合指标的前提条件,如今许多传播路径都几乎被互联网平台覆盖,电视新闻传播事业也必须要紧跟形势。如今我国大多电视新闻传播都开始衍生出别具特色的网络化新闻门户,经过专属客户端成功连接之后,各类用户就可以快速地浏览时下最新电视新闻资料,这可以说是典型电视新闻和网络技术融合的必然结果,能够有效地提升电视新闻实际浏览量。归根结底,其不管对于网络门户或是电视新闻事业来讲,都将发挥出十分可观的支持效益。须知不同媒介交叉使用需要全心全意地遵循双赢核心原则,即同步关注新闻资源和产业链条的完整性,借助较为快捷和灵活的新闻传播路径,令新闻传播和发展速率得到更为理想的提升结果。与此同时,集中一切力量开发出报纸类新闻刊物的潜在价值,如针对电视新闻报道的内容进行深入地剖析和完整地说明等,使得社会大众能够凭借该类资料加深对特定新闻的理解。总的来说,借助各类媒介交叉使用结果,能够可靠地改善电视新闻传播的广泛和时效性。
第三,既有新闻观点整理确认标准的调试。新闻信息资源来源渠道十分广阔,尤其是在媒介融合大背景之下,新闻信息资源库变得愈加庞大和健全,完全能够作为今后电视新闻信息来源的支持基础。但是,此类信息库不单单为新闻播报事业而生,如若想要制作出广受好评的新闻节目,同时推动电视新闻传播事业发展进程,就必须强化电视新闻整合能力,力求在强大的信息资源内部,挖掘出最佳且独特性强的新闻信息资源,绝不是一味地进行相关新闻混合播报处理。事实证明,想要切实地完成新闻整理事务,前提条件便是精准化选取别具特色的视角,并且对特定新闻事件本质加以深层次地剖析和断定,借此维持电视新闻播报整体的科学性结果。在进行电视新闻传播既有观点革新过程中,要求新闻视角必须保留独特和创新特性,以方便后期提升社会大众整体的关注意识。相信经过标准类新闻信息资源有序筛选和应用之后,电视新闻信息资源的综合效益便会由此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
(二)适应上述走向的具体措施
具体就是回归电视和新闻,并从中确立起视听本位的价值理念,保证信息规范、多元性,令受众人群获取应有的美感效应并顺势凸显新闻本体的价值地位,令以往严重的宣教色彩得以顺利消除。具体适应举措将表现为:
首先,时政新闻制作上采取民生活举措。时政新闻长期以来都是电视新闻节目的主要涉猎内容,其中现场直播不仅是电视媒体的特殊使命,更是彰显电视媒体主流地位的必要条件,产生以上结果可以说和我国具体国情有着直接性关联。实际上,时政新闻的成功,和其余新闻节目和非新闻节目相比,会给电视台带来愈加深刻的社会影响力,并且逐渐地转化成为必须的经济汇报率。所以说今后相关新闻制作人员要做的,就是全面变动头条新闻选择和编排理念基础上,使得时政、国内、国际、民生类新闻构成比例得以协调,同时保证记者型新闻主播、引入评论员和节目自身品质的提升结果,力求在文风上创新性地应用故事和口语化表达手法。
其次,民生新闻上沿用公共化策略。如若说时政新闻代表政府,那么民生新闻则毫无疑问地映射出社会大众的需求了。所以说,现代我国民生新闻作为电视新闻的一类新型样态,其不单单主张全面关注民生细节,反映民情,同时更注重进行民意表达。主要是凭借平民视角和情怀彰显基础上,令受众人群对相关新闻节目产生无线亲切随和的感知效应。此类透过内容到形式、话语到视角的全新整改方式,是针对过往时政新闻主导地位的一类全新挑战行为,因此部分学术专家开始将民生新闻视为我国电视新闻史上的第三次革命。至于民生新闻的基础性共识,则是尽量运用平民化视角,进行底层民众生活中常见的新闻事件和信息传达,保证切实地关注和服务百姓,令他们不同阶段面对的生活、生产等困难得到真正解决,从中凸显媒体对广大受众群体的社会关怀特性。
最后,公共新闻上实施情感化控制手段、公共新闻是我国电视台新闻节目的重要品牌,其和民生新闻一样,都给电视台创下极高的声誉地位,虽然初始阶段部分人员对其产生炒概念的疑虑,不过公共新闻始终凭借其独特的勇气和智慧,获得电视新闻市场内部竞争的制高点,并和之前提出的民生新闻形成双峰效应。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观众近年来收看电视新闻的习惯和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电视新闻工作者只有通过新手法、新形式、新语言采写新闻报道,进行新闻创新,才能不断推出受欢迎的新闻作品,让电视新闻与观众全方位对接,切实担负起传递信息、引导舆论、推动社会进步的责任。
结语
媒介融合研究范文5
近几年来,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改变着传媒界的生态环境,并且给传统媒体带来很大影响。传统媒体无论是在媒体定位、内容生产、传播渠道、运营方式等方面都面临着深刻的变革。
媒介融合是指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所依赖的技术越来越趋同,以信息技术为中介,以卫星、电缆、计算机技术等为传输手段,数字技术改变了获得数据、现像和语言三种基本信息的时间、空间及成本,各种信息在同一个平台上得到了整合,不同形式的媒介彼此之间的互换性与互联性得到了加强,媒介一体化的趋势日趋明显。
融合是新闻业革命性进化的趋势,正在世界上许多地区涌现。受众越来越细分、数字技术迅速发展,跨媒体所有权成为可能等是融合涌现的主要原因。媒介融合的环境下为广播新闻节目的发展带来了挑战。
一、关于广播新闻节目的发展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推动了广播新闻节目的变革。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卫星技术的应用使得广播传播业在信息产生、传播渠道、传播方式、传播理念、经营管理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影响。技术对广播推动广播的创新以及在新的科技环境下广播传播出现的特点与潜在问题值得媒体人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多媒体时代,广播新闻节目应结合自身优势,把握新闻的时效性与多样性,选取受众关心的新闻,准确、快速的将新闻传播。我们发现,在日常报道中,突发事件、灾难性报道和社会新闻报道所占比例越来越大,而对受众来说,从不同的角度加以报道,会产生更高的关注度。
对于某一特定具体事件的跟踪报道也需加强。对于事件通过对其深层次地挖掘拓宽新闻面,满足受众对于新闻进一步发展了解的需求。
二、媒介融合环境中广播新闻节目的变革与启示
(一)借助新媒体,新闻广播进行节目创新
媒介融合趋势下我国广播新闻节目发生了很大变化。除了对信息的海量处理,广播可以利用新媒体的力量对节目进行前期宣传、节目包装、让受众与广播通过新媒体的平台更深层次的互动。
(二)借助新媒体,新闻广播更贴近听众
媒介融合环境下能够更好地实现新闻的送达,以及与听众的互动,更容易了解听众口味,办好群众喜爱的广播节目。并且信息在保证量的基础上,与多个受众群体得到及时的沟通交流反馈。形成有市场反馈的良性循环模式。
(三)借助新媒体,新闻广播搭载多平台
听众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与广播新闻节目的互动,拉近了听友与听友、听友与主播的距离,为有着共同收听兴趣的听众提供交流的平台。同时,由于广播单向传播的特点,可以通过新媒体转为文字的直接推送,听众可将错过的新闻信息、没有听清楚的新闻信息及时、有效的在新媒体平台上找到。
三、媒介融合背景下广播新闻节目的应对策略
(一)传统手段与新媒体相互配合
新闻广播可形式多样,在原有的现场连线、访谈、评论等多种传统手段的基础上,借助新媒体加强互动,力图传递多方观点。
对于热点新闻,新闻广播更加重视借力新媒体平台,不仅是在一线的记者现场连线或采访、专家点评、后方编辑支撑,尤其是在新闻背景、相关连接、后续追踪报道、听众互动等
“收听内容的延续”上进行有效运作。有新媒体提供的先进的数字化、智能化的技术支撑,还有网络(网站、微博),手机的便携服务,摆脱了以往记者独自在外冲锋陷阵的模式,转而寻求多方面的合作,提升了新闻报道的能了。
(二)立足内容,创新节目形态
态度和观点是新闻的重要价值体现。通过表达自己的态度和观点,媒体新闻事件的价值被挖掘,信息时代受众对于新闻事件的报道,更像从媒体那里得到独家评论,所以作为一个权威媒体,在第一时间发出自己的声音后,如果能够对信息进行深加工,完成一条新闻的完整价值呈现,将更有利于其引导舆论,受众在新闻事件发生后,才会积极与媒体互动,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信息爆炸的时代内容为王,同时节目形态的变化也会给听众耳目一新的感觉。传统方式如主持、演绎、音乐、声效、电话等,新闻内容上包含新闻信息、市井话题、广播小品、热线,在演绎时,主持人可对当天发生的新闻事件进行艺术加工。丰富的节目形态,既可以挖掘节目资源又增加品牌价值。
(三)倾听市场,抓住本地优势
广播产业化趋势要求在保证舆论导向正确、社会效益优先的同时,实现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在黄金时间段(早高峰、晚高峰)播出要闻,吸引受众注意力;积极与受众互动,引导受众参与,巩固市场地位;对新闻节目进行整体的包装,风格统一,培养节目忠实粉丝;新闻部分要倾听市场,站在受众的角度思考听众想听什么,以本地新近发生的事情为主,贴近百姓,贴近生活,抓住本地优势。
参考文献:
媒介融合研究范文6
关键词:媒介融合 思想政治教育 新媒体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5.063
1 媒介融合的概念及特征
随着微博、微信、博客等网络新媒体的出现和数字技术的日益精进,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受到了新媒体的挑战,传统媒介和新兴媒介的界限也日渐模糊,这就是所谓的“媒介融合”。具体而言,媒介融合具有“五化”特征:传播工具的泛媒介化、传媒形态的全媒体化、传媒业态的多媒体化、融合取向的新媒体化和运作模式的跨平台化[1]。
而今,媒介融合的“全媒体”时代已经到来,颠覆性地变革了传统的媒介生态,社会的经济、政治、教育和文化均刻上了特有的时代烙印。
2 媒介融合趋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
媒介融合的时代背景对前卫和开放的大学生群体具有显著的影响。与此同时,高校的教育方式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改变,以探索新的教育模式。
不同于传统媒体,新媒体依托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移动通讯技术构筑了巨大的网络体系,具有信息量大、资源丰富、传输快捷、交互性强、覆盖面广、形式多元等优势[2]。高校教师团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取大量的资源,随时掌握学生的动态信息并开展教育工作。例如,针对学生群体可以利用微博、微信群和QQ群等工具传递公开信息;针对学生个体,则可以利用QQ、邮件和短信等进行一对一的交流。通过数字技术的虚拟平台,师生可以畅所欲言,有利于深入了解学生的需求。
3 媒介融合趋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
媒介融合时代下的信息传播是指信息的无边界传播,媒介融合使得当代新闻传播涉及的知识领域愈加深入和广泛,在更为广阔的通识教育背景下展开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经成为当下教育所面临的严峻挑战。
3.1 海量信息的快速传播增加监管难度
媒介融合时代下的信息具有信息量大、传播快速即时、传播范围广的特点。一方面有利于及时掌握学生动态,另一方面其开放性导致泥沙俱下,缺乏严格的法律约束和道德规范,增加了高校及时遏制不良信息传播的难度。一个错误的信息很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成为网络媒体的热门话题,对缺乏独立自主判断力的学生将造成错误的引导。
3.2 媒介融合时代易造成学生对虚拟空间的过度依赖
在传统的媒体时代,学生处于被动接受信息的地位,所接受的信息是经过一定原则下控制的。但进入媒介融合时代后,大学生更倾向于进入新媒体的互动空间。新媒体丰富多彩的娱乐氛围,极易造成青年学生对媒体的虚拟空间的依赖。不少学生在上课时却忙于应对微博、微信等社交工具,破坏了正常的学习风气;部分同学在虚拟空间中无所不能、妙语连珠,而在现实中却是情绪消沉、脱离实际。
3.3 媒介融合时代的“自媒体趋势”造成意识形态的整合受限
传统媒体需要借助中介的传播,而新媒体具有“自媒体趋势”,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信息中心。先进的技术设置容易滋长极端个人主义观念,造成大学生价值观念的迷失和蜕变,引发政治意识的淡化,使得高校难以对独立分散的意识形态进行整合,加大了思想教育工作的引导难度。
4 媒介融合趋势下高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的对策
媒介融合是信息时展的必然趋势,但目前处于并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处于发展不规范、不完善的阶段。高校应该采取积极学习、掌握和运用的态度,需要与时俱进,利用特殊的时代背景,推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步入更系统和完善的新阶段。
4.1 革新思想观念,增强对新旧媒体的综合应用能力
在媒介融合时代,传统媒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尚在进行中,但对于界限日渐模糊的新媒体的加入,高校应该重视教师团队的思想观念转变,用先进的大局观念顺应潮流的发展趋势,及时更新媒体技术知识,不断更新知识结构,灵活运用新旧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提高教育工作水平,建设一支政治素质高、新旧媒体技术运用熟练的专业队伍,构建基于媒介融合技术的教育工作平台。
4.2 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系统完善的传播、反馈和监督机制
首先,高校需要在原有的信息传播系统中,增加信息正能量,同时结合大学生群体的特点,使用活泼生动的形式提高其接受程度。其次,利用新媒体的强互动性,不断拓宽反馈渠道,利用点对面的技术优势,提高教育工作的效率。最后,加强对新旧媒体平台的监督工作,建设移动信息舆论监控平台,加强对青年学生的思想观念的正确引导,增强教师团队对媒体传播突发时间的应对能力。
4.3 提高学生自我教育服务水平
在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高校应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管理网络平台,建设融合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和服务性于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充分结合学生群体活跃时尚、更接地气的特点,作为高校的信息传播和互动渠道的途径之一,吸引学生广泛参与,形成高校管理和学生自管理的均衡配合,在潜移默化中传播和引导正面的价值观念。媒介融合是大势所趋,也是人类科技进步的集中体现。高校需要站在时代潮流的前端,把握媒介融合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规律,扬长避短地进行合理应用,才能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
参考文献:
[1]陆小华.媒介融合与电视直播[Z].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报道”会议上的发言,2009-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