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基本特征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媒介融合基本特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媒介融合基本特征

媒介融合基本特征范文1

关键词:藏族舞蹈;基本特征;创新发展

藏族舞蹈是在藏族人民的生产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不仅具有强烈的审美特征,而且蕴含了藏族丰富的文化。例如,藏族人们的生活历史、性格特征、审美情感等等。我们在欣赏藏族舞蹈的同时,不仅可以获得美的享受,还可以感受到藏族人们的生活气息。对藏族舞蹈的基本特征进行探讨,并分析它的发展路径,具有很强的社会意义。

1 藏族舞蹈相关概念及其分类

(1)藏族舞蹈的含义。我国民间性的舞蹈,大致可分为“谐”和“卓”两种类型。藏族舞蹈就是一种以“谐”的形式流传在藏族民间的一种集体式的歌舞。藏族舞蹈的类型主要又分为四种,即《果谐》《果卓》《堆谐》和《谐》。后来藏族舞蹈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些简单的上肢动作、原地旋转以及队形变换等内容。在这些新形势下,藏族舞蹈逐渐发展成了一种男女交替、载歌载舞的,以劳动形式展现出来的歌舞。这种劳动式的歌舞形式发展至今,已经被表演者们搬上了舞台,并逐渐演变成了我国历史上纪念生产劳动的一种艺术形式。

(2)藏族舞蹈的分类。从总体上来看,藏族舞蹈大致可划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以自娱自乐为主的民间性舞蹈;另一类就是带有宗教性质的舞蹈。例如,《羌姆》,是寺院用来祭祀的舞蹈,这种类型的舞蹈就是宗教舞蹈的典型代表。这两种类型的舞蹈,有着部分共同的特性,也有着许多不同之处。无论是自娱自乐性的舞蹈,还是带有宗教性质的舞蹈,都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并且这两种类型的舞蹈在表演过程中,都能体现出一种优美而潇洒的姿态。但是这两者类型的舞蹈又有着许多不同之处。例如,《羌姆》和《果谐》中的圆圈歌舞或者《堆谐》中的踢踏舞,在舞蹈的表演形式上、道具的使用上以及表演者的装束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差异。

2 藏族舞蹈的基本特征

有位著名的藏族舞蹈家,用“颤、开、顺、左、绕”这五个字概括出了藏族舞蹈的动律以及形态特征。

(1)藏族舞蹈的基本动作特征。藏族人民生活在青藏高原地区,高原地区属于一种高海拔、低氧气的环境,藏族人们在高原上生活着,就免不了要背着重物上山、下山。众所周知,背着重物上下山是需要很大的力气,时间长了,藏族人们就习惯性地膝关节发力。因此,藏族人们在跳舞的过程中,通过膝关节有韧性、有节奏地上下颤动,给人带来一种强烈的颤动感和韵律感。观众在欣赏这种形式的舞蹈时,会发自内心地体会到一种看似不紧不慢,却又绵绵不断、有条不紊的感觉。这种一张一弛的舞蹈形式,带给人不一样的美的感受。例如,藏族人们通过脚和膝盖的迅速颤动而表演的踢踏步,在给观众带来无限乐趣的同时,也使人轻松自在,顿感身心舒畅。

(2)藏族舞蹈的基本形态特征。藏族人们在跳舞的时候,无论是落脚还是出腿动作,都以外开为美。例如,藏族舞蹈中的抬腿、踢腿以及跨腿、抛腿等动作,都会出现外开的脚型。另外,除了外开美,藏族舞蹈还具有很强的协调美。例如,在藏族舞蹈中,有不少动作是通过同手同脚来完成的。也就是说,藏族舞蹈的表演者在跳舞过程中,会经常使用手和脚顺边的运动。如果不从舞蹈的审美角度出来,我们会认为同手、同脚是一种很别扭的动作,但实际上,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顺边的运动是藏族人们在跳舞时用来保持协调感的一种方式。另外,在藏族舞蹈的表演过程中,女子比较注重前倾、垂臂等形态特征,力求通过肢体动作语言来给人一种典雅含蓄的美感。而男子则比较注重用懈胯、垂臂等体态特征,来表现一种豪放、粗犷之美。从以上这些特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藏族人们豁达开朗以及充满自信的性格。

3 藏族舞蹈的创新发展的路径研究

(1)藏族传统舞蹈与现代舞相融合。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新的舞蹈形式不断地产生。藏族舞蹈作为一种传统的舞蹈形式,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在新时期,我国传统文化想要获得更大的发展,就应该与现代文化相结合。因此,藏族传统舞蹈就应该与时俱进,与现代舞相结合,吸收现代舞中的优秀成分,不断地进行自我完善,从而满足现代人们的审美需求。另外,藏族传统舞蹈与现代舞相融合,让现代舞继承藏族舞蹈中的精华部分,这不仅能够弥补现代舞中所缺失的文化内涵,还可以使藏族传统舞蹈中的优秀文化得到继承与发展。总之,藏族传统舞蹈与现代舞相融合,可以帮助藏族舞蹈吸引更多现代人的眼球,从而推动藏族舞蹈的可持续发展。

(2)藏族传统舞蹈与市场经济发展形势相融合。藏族舞蹈作为一种有韵味的形式,需要审美者的关注。在当今的物质经济时代,藏族舞蹈要想吸引观众的眼球,就一定要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形势以及人们的审美情感。舞蹈的可持续发展也需要物质条件来支持,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藏族传统舞蹈与市场经济发展形势相融合的过程中,一定要处理好艺术需求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关系,不能一味地追求市场需要而忽略艺术本身的韵味,但也不能将关注的审美情感置之度外。因此,将藏族传统舞蹈与市场经济发展形势相融合时,一定要把握好尺度。

4 推动藏族传统舞蹈创新发展的主要措施

(1)加大对藏族舞蹈团体的扶持力度,培养专业的舞蹈人才。藏族舞蹈表演出来,就需要专业的舞蹈人员,而这些高素质的舞蹈人员都需要通过专业的训练培养出来,培养这些舞蹈人才需要耗费大量人力和物力。因此,要想培养出更多专业的舞蹈人才,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大对藏族舞蹈团的资金投入。其次,要扩大藏族舞蹈的影响力。例如,在各大高校积极开展藏族舞蹈课程教学,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运用全新的教学理念,将藏族舞蹈教授给学生。

(2)借助各种媒介,加强对藏族舞蹈的宣传力度。藏族舞蹈作为一种文化形式,是藏民族人们生产劳动的智慧结晶。藏族人们通过舞蹈来表达内心的情感以及传承藏民族的文化。与汉族舞蹈以及其他少数民族舞蹈相比,藏族舞蹈具有其独有的特征,象征着我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因此,我们应该加大对藏族舞蹈的宣传力度,增强公众影响力,让藏族文化能够继续发扬光大。例如,借助网络、电视、报纸、广播等传播媒介,让更多的人了解并感受到藏族舞蹈的艺术魅力。

5 结语

藏族舞蹈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可以从藏族舞蹈的基本特征中,感受到藏民族人们的生活状况。因此,我们应该采取措施推动藏族舞蹈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推动我国舞蹈文化获得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孙婕.藏舞中膝关节发力特征及带来的舞蹈韵律探究[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04):148149.

[2] 宋瑞江.从《溜溜的康定溜溜的情》看藏族舞蹈的现代特征[J].艺术教育,2009(03):97.

[3] 尕藏.浅谈对藏族舞蹈中核心动律“屈伸动律”形成的几点思考[J].文学教育(中),2010(02):4748.

媒介融合基本特征范文2

(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好享购物股份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0042)

【摘 要】随着我国电视媒体的发展,电视购物类型节目日益发展起来,人们对电视购物这种形式也已经屡见不鲜,电视购物所宣传的商品销量十分客观。通过深入探究我国电视购物类型节目的制作特征,能够了解到此类型节目的制作重点在于它的镜头呈现技法,以及节目与观众之间的互动效应的激发。本文将针对电视购物的镜头呈现手法及其表现力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研究现阶段我国各类型电视节目的制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电视购物;镜头呈现;研究

作者简介:赵亚男(1988.05—),女,山东青岛人,文学学士,2011年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任职于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好享购物股份有限公司,助理工程师。

0 前言

电视购物类型节目是以传递商品信息为目的,凭借电视购物解说人员对产品基本元素的表达,再加上直观的待售卖商品镜头的切入,让观众产生一种购买欲望,进而达到广告的效用。实质上,在这一过程之中,电视购物的镜头呈现技巧的应用是最为关键的内容,电视媒体工作人员要站在电视观众的角度来呈现商品全貌,提升受众在电视机前的参与感与体验感。

1 电视购物类型节目的基本特征

在新时期的媒体环境中,电视购物类型节目的制作随着受众群体的变换而发生或大或小的变化,因此,该类型节目在呈现商品属性及其内容的时,需要调整策略。从电视购物类型节目的基本特征来看,尽管此类型节目的销售目的性很强,但绝不能将这种浓郁的销售意味贯穿节目始终,这不仅会令节目本身失去了观赏性,而且,还会令受众群体失去购买的意愿[1]。那么,做好电视购物类型节目的前提,是做好电视购物的镜头呈现及激发其表现力,提升节目与观众之间的互动性。因为只有将电视节目中的内容与观众的购买需求联系到一起,才能为观众呈现出高质量的电视购物节目,抓住观众的视线,至于观众是否承购产生出即刻购买意愿,则是节目统计及后续流程跟进的问题了[2]。

2 电视购物节目的镜头呈现手法及其表现力研究

2.1 电视购物节目的镜头呈现手法分析

从电视节目编辑技术的角度来看,实质上,电视节目的摄录是由很多镜头所组接而成的,鉴于观众大多喜欢从不同的角度来审视一档节目,以及从不同的空间距离来观察电视节目所呈现出来的事物及其它信息,则电视媒体节目在录制及编辑的过程中,需要将多组繁杂且在不同空间距离的点位上所摄录到的节目镜头组接在一起,进而为观众呈现出一档多维度的电视节目,增添节目本身的可观赏性。当然,电视节目的镜头的完美呈现需要凭借一定的原则与技巧来实现,电视购物类型节目也是如此。

2.1.1 电视购物节目固定镜头的组接技巧分析

在进行电视购物节目镜头的呈现时,最关键的内容便是如何将观众的思想与节目本身所要表述的商品内容关联起来,进而令观众融入到电视购物的节目内容之中,达到商品宣传及销售的目的。从电视购物类型节目的摄录初衷来看,其主题就是为了用镜头来表现待销售商品的性质、特征及其功用等等方面,则只有少部分时间采用的是固定镜头的摄录与编辑,在利用固定镜头来呈现商品信息时,主要是针对商品规格、价格等数据信息的呈现,令观众对商品有理性的认知。

2.2.2 电视购物节目运动镜头的组接技巧分析

相对于客户在实体店购买商品的过程而言,观众通过电视媒介来购买商品则是另一种体验,但现阶段已有较多的客户通过电视购物平台来购买商品。由此可见,电视购物打造虚拟的购物平台有一定的技巧可以挖掘,尤其是电视购物节目运动镜头的组接技巧,是其打造电视购物栏目的“杀手锏”[3]。简单来说,就是通过运动镜头来呈现商品的使用功能及其使用效果,在短时间内激发出观众的购买欲望。

2.2.3 电视购物节目中运动镜头与固定镜头之间组接及其呈现技巧综述

对于电视购物类型节目的镜头切换与呈现而言,最重要的是令电视节目的各组镜头在衔接上具备一定的连贯性,避免出现连接处的起伏感过大,因为这可能会给部分观众带来一种商品呈现不流畅的感觉,不利于节目过渡到商品销售的环节,如若镜头呈现出来的商品与解说内容有出入,往往就给人留下一种夸大销售产品质量及其效能的不良印象[4]。所以,对于电视购物类型节目的编辑与制作来说,良好的镜头呈现效果是提升节目质量与商品销量的重要前提。在以往的电视购物节目中能够发现,当主持人介绍完某类型日用商品的使用过程以后,需要进行商品规格信息的切换,也就是说,将节目中运动镜头与固定镜头组接起来,此时,可以保留原本呈现商品使用方法的运动镜头,接下来,可以将镜头停留在标有商品属性的外包装上,由远及近地以固定镜头的呈现方式缓慢切入到商品标识及规格的镜头上,这样便可以实现节目运动镜头与固定镜头之间的无缝对接,同时,观众也能够清楚地理解如此切换镜头的目的,不仅令其从整体上认识电视购物商品的,而且还从使用功能及其规格表述等方面来了解电视购物所售卖的商品,这便达到了电视媒体售卖商品的节目效果。

2.2 电视购物节目的表现力

电视购物节目的镜头组接具备连贯性,而且,商品的使用功能及其特征能够通过镜头的切换而表达出来,便基本呈现出了电视购物节目的表现力,一般情况下,有购买需求或有潜在需求的观众就会在即刻产生购买所宣传商品的意愿。实际上,无论电视购物类型节目的制作如何精良、镜头切换及其呈现如何天衣无缝,最重要的问题还在于商品本身的品质监管,换句话说,就是电视购物栏目的诚信是否良好至关重要[5]。当然,在电视购物商品无质量问题的前提下,节目镜头拍摄及其后期制作的效果至关重要,关系到电视购物栏目所售卖商品的销售额的提升。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本文通过研究电视购物的镜头呈现及其相关的技巧,能够进一步明晰了电视购物类节目的摄录及其制作的宗旨,那就是:只有将整个电视购物节目的镜头切换方式及其镜头呈现的节奏掌握好,才能从本质上提升电视购物类型节目的录制质量,进而有效提升电视购物节目所售卖商品的销售量。

参考文献

[1]高巍.创新业态——广电网络企业发展高清交互数字电视购物初探[J].广播与电视技术,2011,09(09):80-82+15.

[2]尚华楠.电视节目的包装设计与叙事手段——以豪门盛宴为例[J].青年记者,2012,12(32):46-47.

[3]陈劲楠.电视购物频道时期我国电视购物的法律诉求[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12(12):97-98.

[4]刘硕.媒介聚合营销媒介融合时代的电视购物行业新趋势——以台湾电视购物为例[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3,01(01):25-26.

媒介融合基本特征范文3

关键词:传统媒体;新型媒体;媒介融合;新闻传播;实验教学;知识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573(2016)03-0124-04

伴随着数字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不同媒介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媒介的功能开始从分散走向融合。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新媒体的广泛应用使得信息获取更为便利,受众对信息的需求发生改变,受众需要更加多元化和专业化的信息服务。这就要求新闻传播专业的教学模式必须作出适时调整,在重视知识教育的同时,加强实验教学,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以满足媒介融合环境对媒体人才的需求。

一、媒介融合背景下传媒人才的素质要求和培养理念

我国传统的新闻传播教学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各院系普遍重视讲授新闻传播的史论基础,实践能力的训练主要集中在采写能力的培养。但在媒介融合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相互渗透,媒体的组织结构与工作程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媒介的传播内容可跨平台自由流动,传播内容的采集也可跨媒介完成。在信息的加工与过程中,多种媒介技术融合运用,培养有思想、跨媒体的“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成为媒介融合时代各媒体的共同要求。

无论是报纸杂志等传统平面媒体,还是广播电视等综合性媒体,抑或是以互联网各种传播技术和传播平台为载体的新兴媒体,虽然都需要采编结合、资源共享、集中处理,但是它们在信息的采集、加工、处理、制作方式与渠道方面有着很大的差异,而且是要通过不同的平台、以不同形式同时传播给受众的。在媒介融合环境下,新闻传播从业者除了要具备团结协作,共同对信息资源进行合理的筛选、提炼、整合并加以分析利用的基本能力外,更要具备跨媒介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多平台的信息传播能力,能够针对不同媒介平台的特点和视角,有选择性地设计出不同的传播产品。因此,培养“全能型”“专家型”的传媒人才是当前新闻教育的重要目标。

所谓“全能型”新闻人才,是指既能采访、写稿,又能拍照、摄像;既能后期编辑,又善于利用新兴媒体进行资源整合、信息转化和专业的人才。“专家型”新闻人才是指在媒介融合背景下,传播者在全面掌握基本传播技能的基础上有所专长,能对某一领域有深入的了解和独到的看法,并熟练地运用新媒体和多媒体技术将自己的独到看法及时快捷地传播出去,为受众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服务,最大限度地被受众接受。培养“全能型”“专家型”人才是媒介融合大环境对新闻传播专业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相关专业新闻传播人才必须持有的育人理念。

二、目前新闻传媒专业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传媒事业的迅速发展,众多院校纷纷开设新闻传播学等相关专业,硕士与博士层次人才的培养也在快速扩容。然而,面对媒介融合的新形势,大多数院校的新闻传播专业教育模式并不符合当前新闻传播业发展的实际,学生所学的知识和研究的成果与新闻传播的实践差距较大,新闻传播教学存在着诸多问题。

1. 实验教学的课程安排融合度较低,师资队伍力量薄弱。面对媒介融合的大环境,传统的传媒教育教学模式没有将多种传播媒介所需的能力培养融合起来,实验教学课程按传统专业实施,难以培养出融合型媒体人才。

现今我国的传媒类专业大多按照行业划分,其中的实验课程也是根据专业的不同进行设置。例如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只注重采写稿件与编排报纸,广播电视专业的学生只注重影像摄录与后期制作,播音主持专业只注重播音与主持实验课,……,如此,学生在学校接受的知识和技能培养相对单一,学生毕业进入业界后很难适应现今媒介融合的实际需求,势必造成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脱节。

除了课程设置与业界需求融合度低以外,制约全能型人才培养的另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师资问题。在我国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机构中,除了少数新闻传媒学院外,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师资极其缺乏,多数高校的新闻传媒类院校的师资队伍存在着严重结构性缺陷。这些机构的教师不乏具有硕士、博士的高学历和教授、副教授的高职称,他们在相应的理论研究方面也颇有建树。但是毋庸讳言,这些教师大多是高校培养出来的学术型师资,几乎没有新闻传播的从业经历,缺乏基本的动手能力,长期与业界的疏离和隔膜,不了解也跟不上媒体融合的发展步伐。而拥有丰富实践经验、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媒体从业人员,又往往因为学历、职称等其他因素的制约,很难进入高校登上讲台。因此,缺乏拥有丰富从业经验、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师资,已成为制约我国高校新闻传媒学科实验教学水平提高的瓶颈。与新闻传播类实验教学课程结构不合理相比,缺乏高水平的实验教学师资,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更大,解决的难度也更高。

2. 实验教学设施落后,教学模式陈旧。目前我国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在专业划分上属于人文科学,新闻传播学院的实验室建设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教学实验室基础设施落后,设备陈旧。即便是硬件设施稍好一点的新闻传播学院实验室,也存在着使用率较低的问题。学生不能够及时通过实验教学的实践环节将理论知识、仿真实战训练和实践检验相结合,制约着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专业技能,也必将制约着学生将来进入业界后与媒介融合大环境的无缝衔接。

新闻传播的实验教学不但教学体系不完善,而且教学模式陈旧。相关课程的教学至今仍采用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手段单一,师生之间缺乏互动,学生之间缺乏合作。实验教学实战环节的缺陷,使新闻传播类毕业生缺乏实际操作经验,动手能力较差;缺乏团队精神,缺乏统筹协作能力,难以应对现今庞大繁杂、融合了传统媒体、新媒体和多媒体的多元化媒体工作的需要。

三、中外新闻传播实验教学经验借鉴

面对媒介融合发展的新形势,解决新闻传播相关专业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国内外有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

2005年,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迈克・麦金(Mike McKean)教授始创媒介融合专业。该专业的学生需要学习媒介融合的报道手段,灵活掌握并运用多种媒介技术,在四个学年中合理制定教学计划并修满相应的学分。第一阶段,通过开设通识课程帮助学生了解该专业的基本特征并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第二阶段通过系统地传授给学生新闻和媒介融合专业的基础课程和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利用多媒体技术处理信息资料的基本专业技能;第三阶段则通过引导学生选择专攻方向,在校内搭建实践实战平台,供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和掌握高级的多媒体制作技术,使学生不仅掌握到最先进的专业设备和技术,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专业精神;最后一个阶段则根据学生的就业倾向指导学生结成团队来实际完成传媒产品的设计和制作,使学生能够具备进入业界所需要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这四个阶段形成了一个能力培养链条,环环相扣,使学生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专业能力到就业实力得到了全方位的培养和锻炼。但是在如何解决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的关系上,迈克・麦金教授也表示,一些传统的新闻技能如新闻写作、报道、摄影等仍然是该学科教学的基础。应该在夯实新闻专业基础理论和基础技能的前提下强化新媒体技术和多媒体融合,一切完全抛弃传统的创新都是脱离实际的。而且学生们毕业后仍然要在一个多元化媒体并存的环境中就业[1],所以媒体融合实际上也包括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的做法,对我国新闻传播学实践教学有很大的启发意义,部分新闻传播院校也开始了有针对性地加强应对媒介融合环境的试验教学改革。拥有全国首家传媒类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在实验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了“梯形”结构的复合型实验教学体系。即以课堂实验为基础,以第二课堂社会实践(包括学生假期社会实践、校内外媒体兼职、各种专业竞赛等)为提高、以专业大实习为创新的梯形结构体系[2]。作为我国较早成立传媒实验教学中心的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倡导实验室集中管理、传媒资源共享的管理模式。无论是实验课题的设计、实验方案的策划、技术路径的实现,还是实验仪器的组合、实验手段的选择,均由学生自主完成[3]。学生在媒介融合实验室仿真的全媒体环境中模拟演练,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这些院校在传媒实验教学上的一系列有益的探索,为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实验教学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四、传媒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设想

新闻传播学虽然属于文科专业,但是却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媒介融合大背景下,应该积极改革创新实验教学模式,使接受该专业培训的学生既具有丰厚的知识储备、开阔的视野,又掌握多种传播技能,拥有多平台的传播实践经验,以适应将来的新闻传播工作需要。

1. 改革实验课程体系,改善师资力量。面对迅猛发展的信息传播技术和媒介融合的大趋势,新闻传播学的实验课程体系及教学方法急需作出适时变革。在实验教学改革中要勇于打破传统的专业之间的壁垒,既重视培养学生理论素养,又注重加强对学生跨媒体操作技能的训练。实验教学的课程设置不应再按照传统媒介形式划分,而应将不同专业重要的实践课程加以融合,将所有实验课程划分等级、设置相应学分,使学生跨越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的界限,掌握各种专业传播技能。

为了更好地适应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传播工作需要,在实验课程里,应让学生参与到选题策划、信息采集、稿件写作、影音录制、后期编辑、审查等各个环节,使学生熟悉各种媒介的传播设备,拥有媒介融合的视角,掌握不同媒介的操作技能,根据不同媒介的特性制作相应的新闻传播作品,熟悉多种媒体的传播形式,并能够在各种媒介之间熟练切换,游刃有余。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走出校门后与业界无缝对接,才能在将来激烈的人才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媒介融合背景下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在对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的同时,也考验和鞭策着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为了适应当今的多媒体融合环境,新闻传播专业教师不仅要有扎实充足的理论知识储备,还应熟练掌握实验器材的使用,更要了解熟知业界的发展。只有“全能型”“专家型”师资才能培养出“全能型”学生,而面对实验教学中多数教师缺乏实践操作技能和与媒体实际融合的现状,一方面要打破身份壁垒,聘请具有专业背景、经验丰富的资深媒体人进入大学课堂,提升授课内容的前沿性与实用性;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养与历练,不但要鼓励教师在学术上有所作为,更要鼓励他们具备新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力,要将与业界的结合作为新闻传播实验教学师资的一个必备条件和重要考核标准,以切实保证实验教学师资知识和技能的同步发展,与时俱进。

可以说,完善实验课程的教学体系与提高教师的实际操作技能,犹如车之双轮,鸟之两翼,是新闻传播学教育满足媒介融合大背景下媒体人才需求两个不可或缺的条件。

媒介融合基本特征范文4

关键词:水彩画特殊性水色结合透明随机与肌理

有人认为:绘画主要是表达他的艺术性、审美意志和相关的个人关照世界的方式。从这个角度看,无所谓艺术家用何种媒介材料来表达其意图。他可以选择任何一种或多种是以的媒材随心所欲地宣泄。是指绘画这种平面型的艺术渐渐与空间的雕塑、装置或与实践性的影像、电子媒介相结合。艺术越来越没有清晰的分界,一切只为意图服务,但各画种分类依旧存在。

既然有分类,相应的各画种的媒介材料,并由此产生的特殊的艺术语言就是他们存在的主要的依据。正确理解一个画种的概念既不是单纯地以不同的工具来加以区分的,而是主要依据在通过特殊的思维方式下,运用能体现媒材性能的操作方式,表现出一种独一无二的具有审美价值的特性即一种绘画艺术的新格调,一种独特的“味”。其中对媒材的挖掘、开拓、利用也都是根据这一艺术格调的要求来进行的。由此可以看出作为各画种的固有特征的重要性。水彩绘画亦是如此。水彩的发展过程中,可以借鉴其他画种的表现方式或形式技巧,但最根本的一条就是不能丧失自己的固有特征。在历届全国水彩、粉画展中不乏优秀的作品,有的追求油画的厚重,有的追求挂画的韵味,但都是在水彩的本身的基础上,有“度”的借鉴。第六届全国水彩、粉画展中的金奖作品《天使餐厅》给遗失在使人眼花缭乱的水彩样式中的画者以极大的启示。这幅作品充分的体现了水彩的特色:透明、水分、清灵等等,是对当下轻视水彩特征现象的纠正。它让我们思考我们究竟在用什么作画?水彩在绘画中的独立价值是什么?水彩的固有特征是我们不断研究、探索的对象,对其的把握也应是画家最关键的创作能力之一。

一、水彩材料的特质

任何画种的材料和媒介,限定它的绘画特性,并由此外化出特定的艺术效果,这也是支撑其存在和发展的基点。

正因为水彩颜料的透明性,所以在条配颜料颜色时,除了混合的方法之外,透叠成为重要的调色手段。直接调出的颜色与透叠后产生的颜色也许在色相上趋于一致,但所表现出的质感、量感都会有很大的不同。这种涂层与涂层之间的错落搭配会产生微妙的视觉,乃至心理上的丰富的感受。洁白的基底透过薄厚不同的涂层视乎是深邃永恒的光芒所在。

对于画笔,重要的是要看笔的储水力和湿润后的弹性。这与色彩的饱和度、水分的控制以及作画时留到画面的笔触息息相关,甚至影响到画家的艺术风格。

水彩画纸会对创作和作品的最终效果有很大的影响。例如19世纪初,水彩画的创作的兴盛是与纸制造工艺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比过去那些粗糙、质地不匀的纸,该时期的制造的纸,更利于颜色的薄涂。这对早期的现代水彩画大师们的风格产生了很深的影响,使鲜明的色彩、绝妙的薄涂成为诸如透纳这样的艺术家的独有特色。水彩纸的质地(纹理)不同也会产生丰富的肌理变化。如何创造出耐人寻味的肌理效果已成为许多画家的现实命题。现代的水彩纸有各种品牌,因为制作工艺的差别,不同品牌的水彩纸会有不同的特性。这给现代水彩的探索和发展留有很大的余地,各种不同的表现手法应与这些纸的特性相得益彰,以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意图。

水彩材质的特性导致水彩艺术的特殊性。水与色相互交融,在水彩纸上形成了水与彩的斑迹与色痕带有很强的随机性与抒情性,形成着奇妙的变奏关系,沉声了酣畅、淋漓、清新的视觉效果,与自然保持了和谐的灵动之美,构成了水彩画的个性特征,产生独特的不可替代的水彩艺术。这也是它存在了500多年并依旧有其探索空间的理由。

二、水彩的艺术特性

1、水色结合

水彩除了在一些基本的绘画规律和油画有共同之处外,它应该归属于水彩自身的表现手法和欣赏趣味,有着水彩之所以能成为一个独立画种的独特特征。17~18世纪的英国风景画,它的源头是16世纪的英国地形图。尽管地形图形成简单,色彩单一,但因为它是用水做媒介来绘制成的图画,所以成了今后水彩画的发展的基础。水彩画也是正是在特殊的媒介物——水的伴随下,开始了它漫长的历程。

古典时期的水彩画一直是按照油画的模式来绘制的。作为一个独立的画种看,水彩的独特性并不十分明显。水作为水彩画中的特殊媒介,它的特性还没充分的得到发挥,反而只是单纯地作为调和剂来调和颜色,采用层层叠加颜色的技法,像油画那样来描绘对象。但就其充分发挥水的特质,突出水彩画的鲜明个性来说,它还是处于萌芽时期。不能否认的是以水做媒介,水的一些特征在水彩画中会很自然地流露出来。透明、淡雅是这一时期水彩中最显著的特征。在水的其他特质——渗透、流动、融合还未在画面显示以前,透明,作为水的一种基本特征,一直在支撑着水彩画的发展。也正因为这一特性,才使得早期的水彩画和油画有着分别存在的审美价值。

从18世纪中叶起水彩画作为独立的画种一步步地走向成熟。成熟的标志:在发展古典时期的色彩效果的基础上,加深了对水的特质的认识、理解和运用。长期的经验使画家认识到,水除了有调和颜色这一基本功能外,它还有渗透、流动等特征。色彩和水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可使色粒随着水分的流动,颜色在画面的分布富于节奏变化和自然天趣。水不仅仅作为调和剂来运用了。很多画家懂得了利用水的易渗易透易流动的特征,渲染出画面的整个气氛和表达内心的感受。“湿画法”是对水的特质进一步认识的必然结果。在有水的白纸上,用笔自由地挥洒,水与色的相互融合、渗透、流动最易发挥水质的美感。另一方面,由“湿画法”派生出来的“渲染”、“擦洗”、“笔触”等技法应运而生,从而基本完成了水彩画自身性质的构建。水彩画真正地脱离了油画,按照自身的轨迹发展。

在现代水彩画中,水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它不仅仅是单纯地用来调和颜色或渲染内心的感受,而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地充分发挥出水的特质。水融色的干湿浓淡变化以及在画纸上的渗透效果使水彩画具有很强的表现力。水可使笔和色间枯、焦、润、湿产生变化,直到泼、积、破的应用。这也是画家处心积虑,不知疲倦探索的问题。

水这一物质心态作为水彩的调和剂,它依赖颜色,依赖形象保持着自身的特质。水色形成那种难以名状、自然天成、亦幻亦真、神奇美妙的艺术效果。水的灵性、水的品格为水彩画带来了俏丽明快、清新的深情画意之美。善用水者,水随人意。在特定的创意精神驱动下,让情感的律动借助水色流淌、扩散、在聚集和分解过程中,纵情挥洒,畅叙请回,自如家奴,随机调控,因势利导,浑然天成;其色或浓或淡,虚实相间,朦胧飘渺。由于水性的“透明”和“流动”的特点,才产生了水色的渗融、湿润、朦胧、迷离、柔和、飘逸、洗练、洒脱以及沉淀肌理等艺术效果,这种独特的特性,可称之为“水性特性”。吴冠中曾论水彩“水彩,水彩,其特点就是在‘水’和‘彩’。不发挥水的长处,它就比不上油画和粉画的表现力度,不发挥彩的特点,比之水墨画的神韵又见逊色。但它妙在水色结合……”①水彩画独特魅力就在于水色结合,水色的变幻产生无限与勃勃的生机。水和水的交接,色和色的渗透,产生了奇妙的变奏。它使绘画过程更加奇异多变,相应的技巧也更加复杂。画家要充分利用水色的优越性,既利用水色的透明,以渲染浸润等技巧充分表现气韵、气势、意境这样的典型东方审美内容;有利用水色的流畅创造无以相匹的运笔艺术和造型工夫。水的特殊性、多样性为水彩艺术的多样性提供了可能。水彩淋漓挥洒的笔触,朦胧诗意的情境,表现大气的普所迷离,光芒的闪烁不定,极尽优美之能事。对现代水彩画的真正开山祖师透纳作品的第一印象是明亮的朦胧,但其中依稀隐藏着莫测。他的色彩明朗、稀薄而光滑,浓淡变化神秘莫测,水彩澄明清纯,似乎之留下眼花瞭乱的色彩漩涡和光辉闪烁的光波运动。他善于运用水彩和透明的油彩表现天光水色和迷茫动荡的烟雾,以至于康斯太勃尔认为他他是在以“有色的光流”②作画。水彩艺术家的个性特征也是和水质的多样性联系在一起的。对水性不同程度的运用或侧重点不同,使得水彩画家都有一套自己的作画方法和技巧。

水彩的发展、成熟,依赖于对水质特性认识的程度,对水性调和剂和有幸调和剂本质的区别。从不自觉到自觉到能动地利用水质的种种特性,构成水彩画历史的发展轨迹。

2、透明

透明的特质的水彩艺术产生依赖的标志性的特征之一。透明之感其实是利用光的透射作用发挥光色作用。

通过对色彩的条配,透叠、重置、晕染等手段的运用,使整个画面的色彩交错、混合,白色的基底忽隐忽现。涂层的交错使画面产生薄厚的对比,明亮与灰暗的对比。

水性调和剂具有易溶、易渍、易流的特性,透明的调和剂使色粒光波清晰,色粒在水中流动与渗透更使这些光波交相辉映,从而在洁白的纸面上呈现出明净淡雅之美。经验证明:覆盖性绘画往往重视全部铺垫后的最后一笔,非覆盖性绘画往往重视代表饱和亮部的最先一笔;前者用浓稠坚挺的颜色绘制受光物体,当然富有质感和力度,后者用渐次变深的透明重叠“让”出物体的亮部,更加璀璨而令人神往。

透明也是把握水彩艺术的极限的“度”。如果在求新求变中超越这一限定的“度”,可能失去水彩画存在的价值,成为其他画种的辅助手段,或者成为一个新画种。水彩画的诸多传统技法,作画方式乃至观察方式,以及它们所显示出的独特表现力及其美学特征,均由此透明特质而生。透明这种特质的表现不仅可以表达抒情、轻快、流畅、明丽、淋漓等优美的情愫,而且亦可表现雄浑、遒劲、苍茫、厚重等壮阔的情怀。

3、随机性与肌理

由水色及透明的特质产生的诸如画面的随机性、偶然性和肌理等的特性都是水彩艺术的丰富性的表现。水色的流动往往产生某些意料之外的效果,最难控制却能产生天成的画意。譬如漫流法就是利用水色的流动随机产生的痕迹,因势利导,完成作者的意图。这似乎是自然幻化的美妙画面,令人怦然心动。

水彩画肌理的产生是画家在作画过程中,随着各自不同的气质、风格和心境的发挥,以及各种媒介物的自然规律的作用而形成的炒作痕迹。水的流动,水的浸润,水的沉淀与冲刷,是画面孕育出新的视觉生命形态,这种人意与天气相结合的形态就是水彩画的肌理美。肌理之美是水彩画的独特风格的重要部分。种种肌理现象无不关系着人们的心里效应。如果将各种肌理纹样作为一种视觉信息转化成绘画语言,兼而传情达意,无疑将会丰富和提高绘画艺术的表现力,那么水彩画恰恰在绘画语言与心里效应之间达到了高度的吻合。肌理本身本身形成的形式美感,有相对独立的审美意义。这种特性使得市场在某种成都上存在一定的抽象性,人们“能够从这个概念中发生出一种意象,这种意象应比概念自身提供的意象更加完美”。③画家通过多种手段使用各种工具材料创造出特异的、幻觉的、力量的、冲动的、材质感的各种各样的水彩画技法肌理。美国著名的水彩画家、美术评论家乔雷思金说过,水彩画在画家的处理下,水滴和它明快性质所形成的幻想与造化,溅泼的痕迹,凝结的色快以及斑驳的粒状,虽然对于话的表现没有什么意义,但由于偶然产生的的梦境似的造化,清新的趣味,明丽的色调与轻柔的感觉,是其他材料所没有的。这也许不敬意地起到了使观察者“从透明的记忆仓库中唤出的知识和情感的导火线的作用”。④当代一些水彩画家除了运用传统的技法外,在水彩创造中还引进了新材料、符号语汇,充分关注色彩、材质、造型自身的表现性和直观性。例如他们采用中国画的宣纸、表面不吸水的卡纸、布、处理过的板材等来作画,靠表面的肌理而产生特殊表现效果。材料不同因此形成许多新的肌理形状,产生更多的艺术格调。在现代水彩画中,对水的特殊性的把握是主要的、能动的。肌理的制作,就是对水质能动性认识的结果。在水分还没有完全干透以前,利用不同的工具材料,比如:撒盐、喷水、渗进油性材料等等,制成不同形状的水痕,形成不同的肌理效果。它不仅能深刻地表现对象的质感,同时重复的水迹符号,不规则的排列组合,使人们从中感悟到水的特殊美感。

三、小结

随着艺术视野的更加开阔,水彩艺术其自身应该与其他艺术形式保持距离,使之走向水彩艺术特征的丰富性和独立性。特征的探索与把握是建构和完善,提高水彩艺术品质的关键。水彩画家就可以把握这一特征的底线上,在其之上艺术的表现自由翱翔。

注释

①袁振藻.中国水彩画史[M].第71页。上海:上海画报出版社,2000.2.

②常又明.水彩画的起源及其在英国的发展[J].第71页。世界美术,1981.5.

③鲁道夫.阿恩海姆.视觉思维——审美直觉心理学[M].第231页。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3.

④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第609页。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1.

参考书目

[1]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术委员会.中国水彩期刊丛书——中国水彩(11).广西:广西美术出版社,1999.9。

媒介融合基本特征范文5

手机电视已经成为当前移动互联网发展前沿的最重要应用之一,显示出巨大的市场潜力。在初步解决技术性问题之后,手机电视一定要吸取之前手机游戏与小说同质性内容较多、可替代性强、手机网民可选择范围较大,从而直接降低了用户付费意愿的教训,因此,手机电视必须把内容创新看作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内容创新的主要障碍

手机电视是电视与移动互联网这两种传播媒介相互耦合的产物。参照拉斯韦尔的“5W”模式,手机电视作为传播主体(Who),其“内容”(Says What)的传播“效果”(What Effect)主要受到“媒介”(In Which Channel)与“受众”(To Whom)的双重影响。传播学中的媒介环境学派专门研究媒介与受众的关系,并得出很多有益的结论。首先,电视媒介的基本特征是娱乐性(尼尔·波兹曼),电视节目从形式到内容都必须受到娱乐性的检验方能被受众顺利接受;其次,移动性是手机责任的源泉(保罗·莱文森),快捷、便利的信息沟通使得移动互联网融合了点对点的人际传播与点对多点的大众传播;最后,新媒介总是通过塑造专属于它的文化环境,以此影响受众认知与社会交往(麦克卢汉)。由此观之,娱乐性与移动性共同构成了手机电视的媒介文化环境,唯有调和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兼容问题,方能取得预期的传播效果。

当前几乎是“一人一机”,手机终端逐渐成为受众个体的生活必须与兴趣延伸,受众对手机电视的内容需求与使用由此呈现出碎片化趋势,同构于人际传播的差异性特征。手机电视的传播主体必定要尽量遵循传统电视媒介的大众传播模式,以专业化保证传播效率,维持内容生产的经济性,这与受众兴趣的差异性难以调和。因此,手机电视作为一种全新的移动互联网媒介,当前内容创新的障碍主要在于经济生产标准化与兴趣需求多样化之间的矛盾。如何调和以上矛盾,还要从当前手机电视存在的三个问题入手,通过已有的数据统计和相关案例,以求解决内容创新的困局。

内容创新的三个问题

手机电视的使用行为呈现碎片化特征。手机电视受众的使用行为与传统电视媒介和互联网媒介都不相同,直接影响了内容创新。由于手机的移动性特征,受众在公交地铁、餐厅茶社、户外休闲的等候时间里,使用移动互联网的概率越来越高。CNNIC的统计结果显示:2009年-2012年底,7:00-8:59(早晨上班高峰时间段)的上网份额增加了8.62%,中午午休吃饭时间上网份额增加了1.46%,下班高峰期上网份额增加了5.46%,晚饭及饭后休闲时间上网份额增加了4.59%,这些份额的增加,绝大部分要归功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

这些碎片化的时间段分开来看都很短,大约在几分钟与几十分钟之间,但总体来看数量很大,而且在持续增加。手机电视在这些碎片时间里的使用行为呈现碎片化,以往的电视节目内容都无法满足移动互联网的基本特征,需要彻底进行改造与创新。

依据个人兴趣的定制传播目前仍不可行。在信息社会里,物质匮乏型生产已经让位于精神匮乏型生产,受众对信息的选择主要依据个人兴趣。传统电视媒介的节目形式,比如新闻栏目、商业广告、电视剧、综艺节目等传播内容,都需要针对特定的受众群体的兴趣进行改造。需要摒弃大众传播一对多的惯性思维,开拓立足于不同地域、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受教育程度等兴趣区隔的受众分类,来发掘电视传播的新内容。然而手机电视完全实现兴趣的有效区隔是十分困难的,受众总是依据个人兴趣通过主动搜索的办法找到信息,而不是播什么看什么。自发的兴趣也形成了碎片化趋势,个性化的定制传播目前仍不经济且不可行。可以确定的是,碎片化的兴趣必将统一于娱乐性,目前唯有从已有的传统电视节目形式中,开发尽可能多的电视内容以供手机电视受众选择。

手机电视的互动性有待增强。移动互联网当前的最大应用是社交,因为手机是一种十分强调互动性的媒介形式,所以手机电视也需要增加互动性。互动性实现的关键在于要想办法塑造一个能够让受众广泛参与的媒介情境,就像手机微博一样,无论是什么样的手机电视节目,必须促使受众围绕特定信息展开互动,尽可能的让其全面参与到手机电视的传播过程当中。以日本手机电视的音乐节目为例:运营商和手机制造商一起,将手机屏幕分成了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用来呈现节目内容,下半部分用来传输数据。节目中播放音乐界的表演艺人的时候,下面放上的是该艺人的CD购买链接或者某电子商务网站。手机电视受众选择内容信息是主动的,但是手机电视通过塑造特殊情境,不断给予便利来激发受众的兴趣爱好,不仅能够增加互动性,还能创造经济价值。

内容创新的办法初探

全面改造传统电视的节目形式。以电视剧为例,小屏幕、移动频繁是手机电视的特征与局限,一集50分钟左右的电视剧不利于手机电视传播。以2006年赚足注意力的手机连续剧《青红》为例:《青红》原本是一部获奖电影,为了延伸注意力,制作方想要将其放在移动互联网上。从国内外已经出现的手机电影来看,以3分钟左右一集居多。3分钟一部的电影很简短,甚至不足以展现一个完整的情节,这个问题最终以“手机连续剧”的方式解决——手机版《青红》有6部,每部3分钟,共用了18分钟讲述了一个原本100分钟的完整故事。由此可见,不仅追求复杂叙事与视觉震撼的电影无法适应手机的移动性特征,而且手机电视剧也需要从内容上实现彻底革新。比如,电视剧题材的选择,应该以轻松幽默的日常生活为主,避免不利于3分钟一集的复杂叙事;可以模拟“脱口秀”的节目形式,以室内场景的肥皂剧为主,狭小的画面无法感受各种大场面的视觉震撼;以划分好的群体兴趣为参照系,对电视剧进行基于内容的合理细分,以便于受众主动查找,比如“办公室的白领工作” “大学校园的爱情故事” “生活社区的逸闻趣事”等。

开拓以内容创新为主的新的节目形式。此种探索在网络媒介中早已有之,比如早先典型的专属于互联网的flas片、播客中网民的各种个性表演等。移动互联网的尝试肇始于2006年3G门户网站的推广,以flas《大话G游》的成功上线为先导。未来的手机电视需要继续借鉴传统电视与互联网的实践经验,充分发挥娱乐性、移动性与互动性,将电视节目内容在手机电视上实现创新。以电视广告为例,手机的自由度与灵活性使得传统电视的强制性广告传播变得不可能,手机电视广告只有采取植入的方法才能生存,需要通过传播有实用价值内容的方法,让受众从广告中取得满足兴趣与收获利益的双重效果。可以参考电视购物的形式,如要推销一款汽车,就从常见的汽车使用与保养常识入手,给予受众未知又欲知的内容,然后再推出某品牌的汽车作为应知的内容,从而取得预期效果。

营造专属于手机电视传播的独特情境。手机电视定位要明确,应该执行差异化的营销战略。每个手机电视频道应该立足于既同一又区隔的媒介环境,不能求大而全的传统电视传播模式。手机电视频道的定位同样应该在对群体兴趣科学精细分类的基础上,营造娱乐性、移动性与互动性的媒介环境。譬如在音乐传播中,手机电视传播模式使受众能够打破音乐欣赏时的固定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促使受众广泛地参与到手机电视内容当中,形成良性的传播互动与交流。

媒介融合基本特征范文6

从某种角度上看,艺术可以看成是语言的一种,是语言的特殊形态,和语言一样可以传递情感与思想,但这个过程需要依托于艺术符号。在现代艺术传播过程中,艺术符号是其主要媒介,不仅如此,艺术符号还能够有效展现设计文化。在中国传统室内设计中,对艺术符号的创造是非常丰富的,但凡能在现代艺术中流传,就一定拥有丰厚的历史背景与文化内涵,有些甚至已经成为了某一文化的艺术象征。中国传统建筑装饰在很大程度上蕴含了儒家思想,包含“礼制文化”与“吉祥文化”两部分。前者更注重等级制度,表现出中国古代的政治思想;后者则更注重心理慰藉,表现出中国古代的人文关怀。在中国传统室内设计的很多元素中,也都体现出两者的艺术符号,有着非常丰富的象征性与隐喻性,符合艺术符号的基本功能与特征。中国传统室内设计的元素庞杂,其装饰内容也非常广泛,这些艺术符号在历经岁月的洗礼以后更富有历史魅力,其生命力也更加顽强。这些艺术符号不仅有着形式上的美感,融合了文化内涵,还能够将人们的人文思想表达出来,只需要运用现代审美观念对其稍加修饰,便能够完美的应用于现代室内设计中。然而,中国传统室内设计并不单单是传统艺术符号的叠加堆砌,而是注重神韵与气度的体现,还有整体意境的自然与和谐。很多特殊的艺术符号都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沉淀,与人们约定俗成的思想相结合,已经得到了社会认可,在运用过程中,能够清楚而准确的让人们感觉到设计者想要表达的信息,这些艺术元素便已经实现了“符号化”。在中国传统室内设计中,对艺术符号的运用主要体现的是自然和谐的设计意境。中国传统室内设计常常运用一些寓意吉祥的植物符号进行装饰,这实际上是一种隐喻与象征,就是通过植物的一些特性来表达人们情感,也抒发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如竹子代表气节与虚怀;梅花代表傲骨与高洁;松柏代表坚韧与长寿;莲花代表圣洁与正直。这些艺术手法在表达上比较含蓄,但通常寓意较深,符合符号的基本特征,这也是“符号化”的一种表现。人们之所以喜爱运用中国传统艺术符号的造型,其根本原因是因为其寓意与象征的美好,人们将自身的愿望寄托于符号化的元素内容,能够帮助人们营造出更好的生活氛围。随着封建制度的消亡,礼制文化的很多艺术符号也已经不复存在了,但吉祥文化的艺术符号却具有很强的稳定性与亲和力,也更容易被人们接受。设计师在进行室内设计的过程中,可以运用现代手法来表现传统符号,从而让现代室内设计多一些文化精神与历史沉淀。

二、中国传统艺术符号的运用问题与解决方法

在21世纪初期,我国室内设计刮起了一股“中国风”,很多设计师更倾向于对传统文化与民族文化的挖掘,不再盲目崇拜西方国家的设计理念,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设计价值愈发推崇,一种新的中国文化态度正在艺术设计领域中崛起。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很多设计师虽然也尝试过以中国传统室内设计文化为基础,融入现代设计元素进行作品设计,但绝大多数都纠结于传统艺术符号的细枝末节,对室内空间的设计只追求表面上的视觉形似,没有将中华民族文化的意境与内涵挖掘出来,这样的作品不免会显得形式有余而内涵不足,对于传统艺术符号只是单纯的叠加与堆砌,虽然从表面上看有着很浓厚的传统艺术气息,但究其根本却没有系统的设计思想与设计目标。设计的社会责任不仅要为人们创造出更加丰富的使用价值,还需要创造出更加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因此,设计师在对传统艺术符号进行运用的过程中,需要了解其所蕴含的真正意境与思想,并运用现代的设计手段,让其与现代审美理念相融合,从而赋予这些艺术符号新的时代精神。另一些室内设计只单纯的照抄照搬传统艺术符号,以表达所谓的“中国韵味”,甚至不顾现代材料与工艺的优越性,将其扭曲而迎合传统样式。实际上,很多传统艺术符号都比较复杂与繁琐,运用的设计手法以夸张与添加为主,形态普遍写实,构图也比较丰满,在当前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显得有些格格不入。社会经济的发展势必要淘汰一些旧的观念与制度,新的设计理念与设计模式也会应运而生。设计师在进行室内设计的过程中,应该更重视对自然材料的运用,不仅要将中国传统艺术进一步符号化,还需要融合现代简约主义,将复杂变为简约、将具象变为抽象,这样不仅将传统艺术元素充分利用与升华,还体现了现代设计中崇尚的理性与功能主义,既体现出了时代特征,又让人们感觉到亲切,富有人文气息。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