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医养结合的内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医养结合的内涵范文1
关键词: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综述
中图分类号:C913.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3月17日
近年来,伴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经济的高速增长,居民的收入大幅增加,老年人的生活水平也得到相应的提高。然而,传统的养老模式在满足了老年人基本生活需要的同时,并未满足老年人的医疗卫生保健需要,养老与医疗相互分离,不能为老年人提供优质的服务,于是建立医疗和养老两者相结合的养老模式不仅势在必行,而且具有现实可行性。学界也一直认为,推广建立“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模式,是维护社会稳定、体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一、“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内涵
在目前的研究当中,对于“医养结合”的养老制度的服务方式,学界如张立平(2013),黄佳豪、孟P(2014)等比较认同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即养老机构或社区增设医疗机构、医疗机构内设养老机构、养老机构或社区与医疗机构联合。陈芍、朱珂函(2014)等认为服务方式的选择既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循序渐进地实现。刘清发、孙瑞玲(2014)基于嵌入性理论的关系性和结构性嵌入,把医养结合养老创新模式归纳为医养结合科层组织模式、医养结合契约模式和医养结合网络模式。王素英、张作森等(2015)认为要采用“整合照料”、“联合运行”和“支撑辐射”三种模式,最终实现老龄化社会的“三位一体”。
关于“医养结合”的服务主体,于卫华、林丹等(2013)认为医养结合型长期照护的主要机构有护理院、护理型医院、大型综合医院的照护单元、具有双向转诊功能的医疗机构。医养结合型长期照护服务的付费方式有论量计酬法、整体费用组合法、整体费用组合加论量计酬法。肖建伶、杨艳旭等(2014)在对北京市50家养老院进行调查了解的基础上指出利用中西医结合在老年人预防、治疗、康复等环节的有利优势,结合中医治未病的理论,医养结合,完善养老院的护理模式,促进中医药护理,使老年人在养老院中得到更优质的服务,从而愉快地安享晚年。
对于医养结合的服务内容,黄佳豪、孟P(2014)指出“医养结合”服务不仅仅提供日常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和社会参与,更为重要的是提供预防、保健、治疗、康复、护理和临终关怀等方面的医疗护理服务。丁露露、吴美珍(2015)认为还要强调实施个性化服务,通过收集入住老人的基本信息和健康状况,考虑入住老人的自理能力和基本资料的差异以及入住老人自身的要求来安排入住的房间和环境布置。按照入住老人自理能力的不同来设置不同等级的护理内容,再按照身体健康状况和病种的不同来制定不同的个性化护理服务流程。
二、“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必要性
对于建立“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必要性,学者们从宏观角度和微观角度分别进行了深入研究。这也为研究“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路径选择打下了基础。
(一)宏观因素。学者们从“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宏观环境出发,指出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的必要性源于人口老龄化,源于新时期养老需求发生了变化,源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一是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张立平(2013),黄佳豪、孟P(2014),张旭(2014)等提出当前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高龄化、失能化、失智化、空巢化和失独化形势严峻,人口老龄化新形势需要强化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家庭结构的变化导致传统的家庭照料功能大幅度削弱,养老机构难以满足入住老年人的医护需求;大型医院难以提供细致的养老服务;中小型医疗机构资源闲置。二是现代养老、养生的基本特点使得在新的历史时期,人们的养老概念和模式也发生根本性转变,传统的养老服务方式无法满足现代养老的需要。
张立平(2013)指出现代养老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养老的健康、文化精神需求更为凸显出来,养老的需求从满足物质生活需求向满足心身健康需求方向发展;二是养老的原则从经验养生向科学养生发展,老年人更渴望享有公平、可及和高水平的医养结合服务;三是养老目标从追求生活质量转向追求生命质量、从追求长寿转向追求健康;四是养老的意义由从被动向主动养生转变。
(二)微观因素。学者们从现有的养老模式和长期住院现象出发分析了建立“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紧迫性,这主要包含长期住院现象造成资源浪费和传统的养老院不能同时满足老年人医疗和养老的需要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从长期住院角度来讲,符美玲、陈登菊等(2013),李杰(2014),冯丹、冯泽永等(2015)指出医养结合有利于缓解长期住院现象。长期住院降低了病床的周转率、使用率,不利于医院服务的优化管理。我国现行的医疗社会保险制度明确规定不支付特别护理和日常护理等服务性项目费用。对老人而言,要获得由医保支付的医疗护理服务,只有选择住院治疗。病人虽然难以负担住院费用,但是出院可能会导致潜在再住院的风险,缺乏专业护理或医疗照顾而导致更大的甚至危及生命的医疗风险,患者因其出院面临家庭专业照护缺失与存在健康需求的矛盾,不得不选择滞留医院,同时也给医疗保险基金带来了支付压力;另一方面从现行的养老机构不足来讲,刘清发、孙瑞玲(2014)指出养老机构的风险回避造成机构养老市场涵盖人群出现结构性失衡,最需要入住养老机构的失能老人被排斥在市场之外。纪娇、王高玲(2014)指出绝大多数的养老机构倾向于选择生活可以自理的老年人,而排斥年龄较高、又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老年人,导致最需要进入养老机构的老年人反而被排除在外。严妮(2015)指出,城镇化背景下,由于个人、家庭和社会等原因带来了空巢老人经济、生理和心理需求的变化,使传统意义上的家庭养老模式不再适应当前的形势,这就要求探索出更加适合空巢老人的养老模式。孙雯芊、丁先存(2013)从公立医院角度论证了医养结合的可行性。
三、“医养结合”养老模式面临的困境
现阶段,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发展适应当前新型养老的需要,发展势头良好,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思想认识、基础设施设备建设完善、卫生人力资源、内部管理等方面。
一是多头管理导致行政效率低下。黄佳豪、孟P(2014)指出目前普通养老机构归民政部门审批和管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由老龄办组织实施,医疗卫生机构归卫生部门认定和管理,医保报销由社保部门管理。由于制度原因、行业差异、行政划分和财务分割等因素,民政、卫生、老龄和社保等部门都要介入到“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中,虽各有职能分工,但仍存在职责交叉情况。
二是费用较大,没有纳入医保报销范围。沈婉婉、鲍勇(2015)指出养老机构的医保覆盖率低,导致尚未纳入医保范围内的养老机构,入住老人无法通过医保结算承担医疗成本,大大提高了入住老人的养老成本。
三是养老机构基础设施等方面有待完善。於军兰、周文萍等(2015)在对黄石市进行研究时指出医养结合服务体系存在的不足在于医养结合服务供需不平衡,现有机构和服务形式无法满足需求;缺乏护理院、康复医院等医养结合性质的养老机构;城乡之间、不同性质的养老机构之间发展不平衡。赵晓芳(2014)指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机构发展的制约主要集中在理念、制度、资金、人才等方面。
四是“医养结合”养老发展的外部条件尚待改善。黄佳豪、孟P(2014)指出政府对养老机构资金投入不足,服务主体参与积极性不高;服务收费水平偏高,服务内容单一僵化。冯丹、冯泽永(2015)等认为对养老机构进行评估,合理选择转型对象是转型面临的首要问题;机构上级管理部门之间协调困难是制约转型发展的重要因素;对医养结合机构医疗服务项目的界定是转型的关键;卫生人力资源短缺是制约转型发展的主要因素。於军兰、周文萍等(2015)指出现有的国家财政对医养结合服务的支持保障力度不够:医养结合缺乏配套的财政、土地规划等政策情况;养老机构的医疗护理能力欠缺,优质医疗资源缺乏为养老机构提供医疗支持的动力。
四、“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优化建议
首先需要明确,“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优化不仅需要政府的统筹,也需要市场力量的加入。关于“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完善措施,学者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各自的观点:
第一,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功能,完善顶层设计,从国家层面开展立法工作,提供制度保障。李杰(2014)指出应该尽快出台长期照护保险法,为“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运行提供制度依据。纪娇、王高玲(2014)也指出我国要加快公布关于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正式准入标准,规范机构的运转。王等(2015)认为相关部门需要尽快建立健全老年人长期护理质量评价监督机制,制定老人享受服务的时间、频率、内容等标准,定期对老人进行访谈,对养老机构进行评价,保证老人能够享受到满意的医护照料。政府政策支持包括养老机构用地保障、政府财政补贴或“以奖代补”、相关税费减免、人员培训和用工支持及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产生的医疗费用可使用医保报销等。张立平(2013)提出实行“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新模式,需要政府加大投入,扩大社会参与,健全和落实社会福利制度特别是在政策导向上要完善投资、融资政策、就业政策、收入分配政策,解决老年人住得上、住得起养老机构,提高为老年人服务的职工、从业人员的工作能力,使他们都热爱养老服务工作,高素质地为老人服务。邵德兴(2014)认为要解决行政分割的部门管理体制问题,必须加强领导,统筹医养护社区服务业发展,构建医养护一体化行政协调机制。
第二,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周国明(2014)指出,要不断改善养老服务资源多元投入结构,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积极鼓励和引导企业、慈善机构、基金会、商业保险机构和自然人等社会资本依法举办各类医养结合养老机构,通过税费优惠和补贴支持政策、提高床位建设补贴和运营经费补助标准等多种途径,鼓励和支持民办养老机构以总体承包、分部承包、委托运营、合资合作等方式参与公办养老机构管理改革,支持以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政府补贴、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发展民办养老服务机构。要大力改善社会资本举办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执业环境。张立平(2013)提出充分发挥市场体制、机制和信息化的调节作用,整合医药卫生资源和养老社会资源的优势,做好预防为主“三级预防”工作,使“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工作高效、持续推进,为发展养老事业、养老产业,增进老年人健康、幸福做出贡献。沈婉婉、鲍勇(2015)认为要推进养老资源与医疗卫生资源的合作,鼓励养老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作,以现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资源为依托,充分发挥社区全科医生团队服务作用,支持医护专技人员参与养老服务需求评估。
第三,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提高公众自身的保健意识。耿爱生(2015)认为良好的社会氛围是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的必要社会基础,它意欲解决两个问题,即获得社会充分认知和广泛社会支持,两者缺一不可。邓诺、卢建华等(2015)认为作为老人自身也应加强健康及储蓄意识,经常参加健康保健知识讲座及健康知识展览等,为日后“医”、“养”需求做好准备。子女应当对入住医养结合式养老机构的老人给予情感上的关心,以降低老人的孤独感。为了节约更多的医疗资源,具有科研实力的医学院校及医院应积极组建老年共病研究团队,探索老年共病的综合预防措施,加强慢性病的健康管理,推广医养结合的创新服务模式,从根源上做到健康老龄化。
第四,鼓励非盈利性组织参与其中。李杰(2014)认为对非营利养老机构的扶持,一方面体现在对非营利养老机构建设支持;另一方面体现在补助养老机构的运营。
五、评述
随着养老服务事业的不断发展以及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必然会成为居民养老服务发展的主要模式。在其发展中循序渐进,不是要求其与现代的养老需求发展同步,而是要求其结合各地具体实际逐步发展,逐步实现“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普遍化。
现阶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内涵与必要性、发展模式、现状问题以及对策等方面。在发展模式方面,我国理论工作者分别从公立医院、民营机构等不同的角度进行了阐述,分别就经济发达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具体做法进行了分析。在“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思想认识、养老机构基础设施设备建设完善、卫生人力资源、内部管理等方面。通过研究,提出了必须从完善相应的硬件设施,加强对养老服务业的财政投入;提高养老服务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培养专业护理人才;构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一体化管理模式,创新管理理念,增强管理力度,提高管理效率;明确政府责任,加大支持力度等方面着手予以解决。
综上所述,对“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大多集中于当前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解决对策等,关于“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运营模式、筹资补偿、影响其发展的因素等研究较少,并且目前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医学方面的理论研究,对与“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相关的实证研究较少,今后应加大对“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供给状况、需求状况、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以期促进“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进一步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吴园秀,罗铁娇,罗文华.老年慢性病患者实施医养结合的实践与效果[J].现代医院,2014.3.
[2]高小芬,于卫华.医养结合老年科患者自理能力与分级护理、护理时间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14.3.
[3]张旭.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
[4]黄佳豪,孟P.“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必要性、困境与对策[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4.6.
[5]周国明.宁波市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发展政策路径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4.11.
[6]刘清发,孙瑞玲.嵌入性视角下的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初探[J].西北人口,2014.6.
[7]赵晓芳.健康老龄化背景下“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研究[J].兰州学刊,2014.9.
[8]李杰.青岛“医养结合”养老模式问题研究[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4.18.
[9]纪娇,王高玲.协同理念下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创新模式研究[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4.6.
[10]郭斌.论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养结合”模式的可行性[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5.1.
[11]童立纺,赵庆华,丁福,肖明朝.医养结合老年长期照护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护理研究,2015.4.
[12]夏家红.武汉市“医养结合”模式评析[J].长江论坛,2014.6.
[13]王,曹勇,唐立岷,潘聪聪.青岛市“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探索[J].卫生软科学,2015.2.
[14]於军兰,周文萍,张杰,林传俊,徐凌,李京鹤,涂香林,王艳,周琴.黄石市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现状分析[J].护理研究,2015.9.
[15]钱红祥,陈荆立.“四大路径”推进医养结合[J].社会福利,2015.1.
[16]陈庆华,侯建媛.“医养结合”康复养老模式的实践与启示[J].中国民康医学,2015.9.
[17]沈婉婉,鲍勇.上海市养老机构“医养结合”优化模式及对策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5.6.
[18]严妮.城镇化进程中空巢老人养老模式的选择:城市社区医养结合[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
[19]林丽芬.深化“医养结合”推动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J].社会福利,2015.3.
[20]冯丹,冯泽永,王霞,李秀明.对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的思考[J].医学与哲学(A),2015.4.
[21]刘清发,孙瑞玲.远程医疗在医养结合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医疗设备,2015.5.
[22]刘文红,彭嘉琳.护理服务推动“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J].中国护理管理,2015.8.
[23]鲍捷,毛宗福.社会医疗保险助推医养结合服务的政策探讨[J].卫生经济研究,2015.8.
[24]邹纯青.新型城镇化之农村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探析[J].管理观察,2015.21.
[25]区慧琼.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的“医养结合”机构模式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5.S1.
[26]符美玲,陈登菊,张伟,杨巧.从长期住院研究谈构建“医养结合”照护体系的必要性[J].中国医院,2013.11.
[27]王素英,张作森,孙文灿.医养结合的模式与路径――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调研报告[J].社会福利,2013.12.
[28]张立平.把老年“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做成最美的夕阳产业[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21.
[29]于卫华,林丹,陈雪羚.医养结合型长期照护的研究现状[J].中国护理管理,2013.4.
[30]孙雯芊,丁先存.公立医院医养结合模式可行性研究――以合肥市滨湖医院老年科为例[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
[31]耿爱生.养老模式的变革取向:“医养结合”及其实现[J].贵州社会科学,2015.9.
医养结合的内涵范文2
本市老年人权益保障工作走向深入
从社会保障来看,制度更加完善,新农保和城居保制度得以合并,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实现了养老保险全覆盖。基本养老金不断调整增加,逐步形成了养老金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不同制度不同人群相对应的调整机制。最新数据显示,本市企业退休人员平均养老金达到每月3315元,水平居全国前列。从养老服务机构建设来看,数量持续增加。截至2014年底,全市已有养老机构660家,床位总数114907张。累计建设576个社区老年人助餐点、381家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5500多家老年活动室,累计为29.5万名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从居家养老服务水平来看,也有新的发展,2014年来,3万名低龄健康老人通过“老伙伴计划”为15万高龄老年人提供了家庭互助服务,同时,为1000户低保困难老年人家庭实施适老性改造、为老年人家庭成员提供喘息服务、护老者培训、爬楼机租赁等措施,对老年人安心居家养老起到了重要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长期困扰上海老龄事业发展的一些瓶颈开始逐步破题,医养结合、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老年护理保障等“尖端问题”的解决有了实质进展。大力推进医养结合,全面扶持养老机构内设置医疗机构,鼓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养老机构等开展签约服务。6月上旬,市政府召开医养结合推进大会,下发《关于全面推进本市医养结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征求各部门意见。积极探索开展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体系建设,在徐汇全区以及浦东、普陀、杨浦、闵行等4个区的部分街镇开展评估试点,着力夯实梯度保障、精准服务的工作基础。积极开展高龄老人医疗护理保障计划试点,探索减轻家庭照护负担的路径。
老年人权益保障的几大核心问题
本市面临快速老龄化和深度老龄化的双重挑战。2014年,全市户籍人口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数量为414万人,占户籍人口的28.8%,比例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倍。预计到2020年和2025年,全市户籍人口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将高达530万和600万左右。尤其是随着独生子女父母逐步步入老年,应对老龄化的任务更趋艰巨繁重。从上海老龄事业的发展情况来看,老龄工作中存在几个关键问题,或是长期存在,或是逐渐凸显,若能更妥善把握,有利于将老龄事业更往前推进一大步。
核心问题一:老龄工作力量的发挥
无疑,上海应对老龄化的挑战仍然艰巨,本市依然是全国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地区,迫切需要全面践行积极老龄化理念。要确保上海老龄事业顶层设计和战略思考落地,工作压力非常之大,如何才能让老龄工作的力量发挥出来?量力而行的冷静思考是必须的,而面对问题和矛盾能逆流而上,尽力而为也极其重要。首先,要把职责落到实处。我们应当想清楚哪些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是政府责无旁贷的、哪些是政府应当协助解决的、哪些是政府应当推动社会组织帮助解决的、哪些是应当由老年人通过市场自主解决的,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才能让工作的边界和层次更清晰,有政府工作的“责任清单”,我们的职责才能更明确。其次是如何促使各方面减少扯皮,形成合力。老龄工作条线庞杂,部门约有三十余家,资源共享、法律要求、政策衔接、工作合力等有很大的整合需求,壁垒很难避免。比如在养老机构内设置医疗机构的标准、民办养老机构用地规划、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水电气优惠等工作的实际操作中都有体现。老龄工作委员会、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等机构的统筹协调作用显得非常关键;同时,通过更严格的考核评估机制评判工作成效和投入产出,也是重要举措。三是法治氛围的塑造。维护老年人权益是全社会共同责任,所以通过宣传法律,弘扬传统美德让全社会形成保护老年权益的氛围非常重要。我们要引导全社会自觉尊重和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更要牢记居家养老是基础,为支持家庭和子女承担养老责任提供更多的服务和支撑,帮助家庭成员更好地关爱老人、赡养老人。
核心问题二: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内涵的深化
“9073”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早早就得以明确,这为上海的养老服务工作立下了一个比较科学的标准,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与“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法律要求是吻合的。这一体系作用的发挥、内涵的深化还应走在进行时,不是完成时。执法检查了解到几个倾向,反映了当前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不足。首先是居家、社区养老部门相对机构养老工作推进的不足。“基础”和“依托”的部分享受到政府公共资源相对有限,政策相对分散。相比机构养老服务的推进以床位数量为硬指标,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建设的评判是偏软的。其次是机构养老床位指标“虚化”。设施布局与人口布局没有匹配,按照“户籍人口”测算的床位数量配比与人口迁移情况没有对接;机构床位指标的完成按照“建筑封顶”计算,实际并不能全面投入使用;土地资源有限,床位“保存量、托增量”的压力较大。
对这些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到今年第二季度,全市及各区县的养老服务设施专项规划(2013―2020年)将全面完成,这一指标性规划的出台是确保养老服务体系发挥作用的大事,如何提升督查力度确保规划不折不扣得到落实是当务之急。要根据养老实际,不断加强社区养老服务硬件建设、能力提升及政策配套,为老年人就近养老提供更加全面、更具质量的服务。要加大农村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力度,促进养老服务城乡一体化发展。抓紧研究新时期的养老服务格局和标准,力求根据上海人口老龄化实际,让“十三五”规划在养老服务内涵深化上加强综合设计,努力构建更加符合未来发展需要,多元化、多层次养老服务梯度衔接的养老服务体系。
核心问题三:医养结合
医养结合的内涵范文3
一、 中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1、发展中医事业的需要
由于受科学主义思潮的冲击.近百年来中医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怀疑、改造与肢解。[1] 前几年社会上风行一时取消中医的风波与思潮,最直接的说明中医药文化被现代科学用自己的科学标准定义为非科学。所以我们有必要研究发扬中医文化,保护中国传统文化。
“现在的中医院基本上全是中西医‘结合’医院,从看病诊断、处方用药、住院治疗到疗效检验,都是以西医为主。”很多中医药专家都感到很无奈。很多中医的特色科室收人占医院收人的比率越来越少,十足中医的氛围很难找到,一些中医院中医科室与西医院没有什么区别。透视、化验、B超、CT、核磁共振等现代医学检查手段几乎成了所有中医院的“法宝”。有专家指出,目前有的中医院无论是从中医特色科室的设立、中医疗法的应用,还是中草药的使用上,都还远远不够。全国等级中医医院的药品收人中,中药只占40%,西药则占60%,甚至是三七开。“能用三个手指头看病的中医大夫越来越少了”。 [2]中医药文化面临的这样现状,不得不让我们把中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提升到保护民族文化的高度。
2.弘扬中医文化的人文精神,保持和发扬中医学传统本色和优势的需要
中医人文精神,遵循“医乃仁术”的宗旨,但政府投入不足的情况下,经济杠杆的巨大作用撬起了医院的经济模式,也撬翻了中医济世救人的仁爱之心,在行医诊疗中违背了中医精神。在当前国家重视中医重归卫生事业公益性,医疗为民的时刻,我们应该保持和发扬中医人的治病救人,以人为本的思想,将中医发扬光大,造福于人民,服务于社会。弘扬中医人文精神,仍是中医学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不然的话,中医学将失足于根本,丧失民族精华。
二、 建设中医院中医药文化的实践内容
面对源远流长、内涵丰富的传统中医药文化,只有在感悟、理解、传承中弘扬发展好,才能使之永葆生机和活力。中医院文化建设要结合国情、院情根据自己的经济基础,实践创新,有重点、有目标地开展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的文化建设活动,使传统中医文化在现代文化中得以传承与提升.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建设具有中医药文化氛围的医院环境
医院环境影响患者的心情,有效利用医院建筑结构,环境,主要做好建筑风格,内装修、绿化等到方面的工作,使患者一走进医院就充分感受到中医文化的熏陶。
1.1中医院建筑应具有中国传统风格,如大门可以设计为中国传统的门楼形式,还可以陪衬上能够体现中医特色的对联,使对联文化和中医药文化相结合。院内可以设置李时珍、扁鹊等名医的塑像,院外绿化建成藤式走廊、周围种植宜赏宜药的药材花木,如女贞子、杜仲、芍药等,同时要配石碑做简单介绍,使患者在休息之余能了解中药。
1.2内装修要充分体现中医文化氛围,
首先在文字、图形、颜色、材料的使用上赋予传统的韵律,对整体辅之以一定的编排设计,多使用具有较高文化品味内涵及高度美感的传统文化素材及有关的传统可视艺术图形。[3]其次,利用中医院的资源优势,内部装饰成为传播中医药知识、弘扬中医药文化的场所,在候药区建立中草药标本展示橱窗;在针炙推拿康复区和理疗室周围张贴经络示意图、穴位挂图和有关针炙推拿的古典论述;在医院门诊大厅地面制作阴阳八卦图形。通过文化墙、文化窗、图板等,展示名医肖像、警句、格言,宣传介绍中医知识与养生保健的方法,介绍医院特色、科室特色以及专家特长,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
2.加强员工素质掊养及医院制度建设,开展中医药文化软环境建设
在文化建设中,医院发展的诸多要素中职工的素质起决定性作用。职工素质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思想道德素质。二是技术文化素质,两者缺一不可,通过给职工进行中医文化教育、宣传使职工了解中医“博爱为怀、和谐为美”、“以文化人、以德载物”、“天人合一、德艺双馨”的文化内涵。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通过提高医术水平,吸引病人。另一方面,医院通过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分配制度、激励政策,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营造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工作氛围,给人以工作、学习和发展的平台和机会.使员工自觉满意地为医院建设服务。通过确立科学务实的引才思路、坚持传统师承的教育模式、创新人才培养的激励机制、建立中医人才的培养基地.形成了中西医结合的人才优势。[4]
3.建设中医特色治疗科室
根据医院病源实际情况和社会医疗卫生的需要,开设具有中医特色的科室。加强专病研究,研究治疗专病中药,充分发挥中药在治疗慢性病上的优势,使医院专病有专科,专科有专医,专医有专药,改变中医用西药的现象。
也可以探索按西方“学科群”的管理模式,将相关学科的科室组合在一起成立医疗中心,如将针炙科、按摩科、心脑血科等安排在一起,成立心脑血管治疗中心,发挥中医疗法的综合治疗作用,提升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
4.培养年轻中医药师的中医药文化修养
采用中医“拜师学艺”的方法,发挥名医传帮带的作用,是年轻人能够更快的改变“中学西”的做法,提高中医药诊疗水平。使中医药文化能够传承,鼓励年轻中医药师搞科研,把中医与现代科技相结合。
医养结合的内涵范文4
记者:闫院长你好。广州市老人院在标准化方面起步比较早,力度也很大,请你简要介绍老人院为什么要引入标准化?目前的工作进展如何?
闫生宏(以下简称“闫”):广州市老人院建院于1965年,51年来我院始终遵循“慈孝、专业、精诚、卓越”的院训,逐步拓展服务范围,持续提升管理服务水平,有效履行了托底保障和引领示范功能。但与此同时,我们正面临着公办养老机构改革的机遇和挑战,服务对象的需求更加多元复杂,养老行业竞争压力和职业风险与日俱增,迫切需要通过养老服务供给改革来应对。而标准化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技术支撑和基础性工程。
我院自2001年开始养老服务标准化探索,2002年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11年被民政部确定为全国首批民政范围管理标准化建设试点单位。2014年我院全面开展标准化建设工作,先后被确定为中国社会福利协会养老服务机构标准化试点单位、广东省服务业先进标准体系试点单位,同时获评“AAAA级标准化良好行为”机构。
通过标准化建设工作,我院已依据《服务业组织标准化工作指南》(GB/T 24421-2009)建立了由基础通用标准、服务保障标准、服务提供标准构成的完整标准体系,共计777份文件,确保了全院各项工作的有序、高效、规范和安全开展。同时,我院还积极参与了民政部、广东省和广州市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参与了民政行业标准《老年社会工作服务指南》(MZ/T 064-2016)、牵头承担了广东省地方标准《养老机构社会工作服务规范》和广州市技术规范《老年人照顾需求等级评定规范》制修订工作。
记者:你能详细介绍一下广州市老人院开展养老服务标准化工作的具体做法吗?以及在这个过程中你们的体会如何?这对于已经开展或即将开展养老服务标准化工作的同行有借鉴意义。
闫:好的。我院的养老服务标准化工作,总结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做法:
一是统一思想,明晰理念,明确战略定位。在组织领导方面,我们成立了标准化建设试点领导小组,组建标准化工作办公室,负责全院标准化工作的归口管理;在价值理念方面,建立了“明确、准确、精确,全员、全程、全心”的标准化方针,突出以人为本,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质量为目的、以 “四化”协同(标准化、专业化、信息化、人性化)为路径的养老服务供给体系;在工作保障方面,科学制定方案,确定量化指标,加大督办落实,提供人力、财力等资源保障,全力确保标准化工作顺利开展。
二是上下联动,多方协同,构建覆盖全面的标准体系。我们坚持领导以上率下、重视基层参与、开放听取意见、凝聚最大共识的原则,构建符合标准化要求而又具有我院特色的标准体系。体现在院领导班子积极推动,参与分管业务部门的标准制修订工作,强力推动标准化工作的落实;体现在发动全员参与,分模块开展标准起草工作,将一线工作经验提炼总结;体现在借助专业力量,聘请标准化研究机构作为顾问,对标准化工作进行培训、监督、指导等各个方面。
三是真抓实干,重心下移,推动标准实施和持续改进。通过全院培训与部门内训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宣贯培训,让员工掌握标准的内容;通过网格化等机制落实标准规定的服务管理行为,为标准实施提供有效载体;加大标准实施监督力度,通过部门标准化专员逐一核查,院标准化办公室抽查,每月一次集中通报三级监督方式,对标准实施情况进行全程监控。
如果说有什么体会,我想也是三点:首先,标准化建设工作一定要放在一个地区、一个单位的战略规划中来统筹,定位要准、态度要正、认识要清,才能保证整个系统的良好运行。其次,标准化建设工作一定要全员参与,以我为主,不能简单依靠外部的专家和顾问,不能存在“等”、“靠”、“要”的思想。最后,标准化建设工作一定要真抓真用,持续改善,在实践中应用,在实践中检验,在实践中完善,不能写一套、做一套。
记者:广州市老人院标准化工作开展也有几年了,你能说说标准化实施之后有什么成效吗?或者说标准化工作对老人院的发展带来了什么实实在在的好处?
闫:我感觉有这么几点:
(一)服务品质逐步改善。表现在一是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按照标准化的要求,我院的服务设施逐步配置齐全,基本实现了设施设备无障碍和适老化。二是服务功能更加健全。理顺了服务体系架构,成立了六大专业养老服务中心,实现了医养的高度融合;试行个人照顾计划,全面提升服务的人性化、个性化水平。三是服务对象更加满意。经第三方评价,标准化实施后,老人整体满意度保持在95%以上。
(二)管理效能不断提升。表现在一是理清管理职责和办事流程。通过岗位说明书厘清了各中心的职能分工和权责关系,明确了岗位职责和业务操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二是发挥标准化和信息化的协同作用。按照标准化的要求,结合推进六部委信息惠民项目―养老机构综合照顾系统的建设,将管理和服务的信息系统平台功能进行整合。三是加强风险防控。完善权责体系以及重大事项决策程序,工作流程的无缝衔接和服务质量的实时控制,确保了机构运营风险更加可控。四是实现增收减支。养老和医疗成本持续下降,绩效评价持续改善。
医养结合的内涵范文5
10月14日国务院关于健康服务业的文件,其中多项便民惠民政策引发广大民众的关注,尤其是关于老年健康养老方面的民生政策,积极让社会民营资本参与投资发展。这无疑给民营养老机构打了强心针,带来了光明和希望。对此,《养生杂志》专访国家爱心护理工程试点单位、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爱心护理工程研究发展中心基地、四川省成都黄再军医院院长黄再军,关于社会健康养老发展的问题作了详细分析。
《养生杂志》:黄院长如何看待国家关于鼓励民营医疗机构积极投资健康养老这个民生问题?
黄再军:国务院相继出台的这两个文件都围绕了“加快健康养老服务业”而提出的意见。国力院意见提出的发展目标为,到2020年,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养老服务产品更加丰富,市场机制不断完善,养老服务业持续健康发展。
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胜利闭幕,给社会养老产业带来了机遇的现时,更具有前所未有的挑战。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我认为养老应该有一个新概念,那就是集“医、养、乐”为一体的新型健康养老模式。“医”和“养”大家都能理解,“乐”就是丰富娱乐文化,为老人营造一个美好的文化生活环境,从身体到精神上的治愈,彻底解决老人的后顾之忧。
《养生杂志》:据说你曾是一位军人,是什么机缘使你从事了了行医治病救人这项事业?
黄再军:80年代初期,我离开湖南家乡,走进军营当了一名通讯兵。由于在家乡农村曾自学过医术,有一定的医学常识,于是连队让我担任卫生员,从此我利用每个休息日抓住机会求学,最后以优异成绩考入第三军医大学。
从部队回到地方后,经过刻苦研究,我开发出可调式吸罐并获专利,从此一发不可收拾。1995年在美国旧金山第二届世界传统医学大会上被授予金杯奖,并被外国学者称为“东方魔罐”。
这个可调式吸罐源于千年传统火罐疗法的治病原理,以抽取罐内空气产生负压,作用于肌体、组织、穴位,造成良性刺激,促进代谢旺盛,从而调整机体功能,消除病理因素,达到治病的目的。适合于中医师、推拿、针灸医师使用,是大小医院及家庭可备的医疗器械。适用于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重症肌无力、运动神经元病以及高血压、腰背痛、小儿疳积等病症的治疗。
经过近二十余年的不懈努力,经过不断地完善和探讨,在攻克肌无力、肌萎缩、风湿、类风湿、中风后遗症、眩晕、小儿疳积、老年性疾病等疑难杂症研究治疗方面取得了成绩,并成功开创了深受患者信赖的“黄风湿”品牌,被列入四川省非特质文化遗产,独创了“黄风湿上下进入阴阳平衡系列疗法”。
多年来,医院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先后创办了龙泉阳光康托苑,修建了四川省首家老年公园(龙泉聚宝山老年公园),并免费对外开放。2005年加入国家爱心护理工程行列,实践着“帮天下儿女尽孝,给世上父母解难,为党和政府分忧”的誓言。
《养生杂志》:贵院是是一所综合性质的民营医院,具体服务和承接哪些养老对象?规划了哪些方面的服务项目和服务措施呢?
黄再军:现在的成都黄再军医院,在2007年以前叫黄风湿医院,起源于1987年我在老山前线创办的“为民诊所”。现在属于国家爱心护理工程试点单位、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爱心护理工程研究发展中心基地;属省、市、区三级社保定点医疗机构;为成都中医药大学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和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临床教学基地,旗下有成都成华风湿骨伤门诊、成都锦江再军新华门诊、龙泉阳光康托苑、龙泉聚宝山老年公园、龙泉助老协会、湖南长沙可调式吸罐厂、成都蒲江神龙塔灸厂及与国家人事部专家服务中心联办的黄风湿系列疗法培训中心等10家单位。现床位达到500张,占地260余亩,数字X光机、生化仪等医疗设备齐全。成为集医疗、护理、科研、教学、生产、销售、康复、养老、托老、临终关怀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新型综合性医疗单位。
医院主要采用我所独创的黄风湿系列疗法,即中药内服、外用法、外贴、三针一罐、循经推拿等传统自然疗法,主治风湿、类风湿(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强制性脊柱炎、骨性关节炎、颈椎病、肩椎炎、腰椎间盘突出等)、肌无力、肌萎缩(重症肌无力、硬皮病、皮肌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运动神经元病等)、小儿疳积、中风后遗症、眩晕、哮喘等疑难杂症。近年进行了技术革新,独创了“中草药上下进入阴阳平衡疗法”,大大提高了治疗风湿、类风湿等疑难病的疗效。
可以认为黄再军医院给成都周边广大老年朋友带来了健康福因。
《养生杂志》:中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请给我们介绍一下现在中国的老龄化现象?在未来几十年,随着老龄化的不断增加,贵院担负的社会责任是否更重了?
黄再军: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事实是,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老年人群体,同时也是世界上老龄化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老龄化将对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也就是说,老龄化的结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能够实现健康的老龄化,以及经济政策是否能够应对老龄化社会的形势进行调整。
另一方面,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许多国家都面临的问题。有数据表明,2000年超过60岁人口的比例在中国为10%,在美国为20%;然而到2050年,中国的这一比例预计将上升到30%,接近美国同期的水平35%。这些数字使得人口老龄化成为政策制定者和研究者都非常关注的问题。
以上不仅仅是数据的严重问题,有调查显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随着年龄的增长急剧变差,我国大部分的老年人面临身体健康问题。
因此,我们应大力建设和发展社会保障体系和养老体系。我们要建设和谐社会,但如果不管怎样辛苦地工作仍不够养老的话,便不能称之为和谐社会。因此,国家推出关于健康养老方面的民生政策,积极让社会民营资本参与投资发展,这无疑给民营养老机构打了强心针,社会养老开始发力。
《养生杂志》:对于政府助推多元办医,加快形成多元办医格局,支持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投资医疗服务业,提供医疗卫生服务,为民服务,请问贵院的办医宗旨和行动体现在哪些方面?
黄再军:成都黄再军医院是国内治疗风湿和肌无力、肌萎缩等疑难病的特色医院,是成都中医药大学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和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临床教学基地。多年来,我们医院在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中,按照省、市、区的统一安排和要求,用理想信念教育和中国梦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充分发挥党政工团作用,教育引导全院党员干部和职工在深入推进我院医疗卫生改革与发展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全院医疗技术和管理水平,提升优质服务内涵,改善院容院貎,争创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发挥好卫生医疗保障作用;以“健康梦”托起“中国梦”,为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积聚团结奋进的正能量。
比如,我们先后与十余家社区党支部开展了结对共建。今年,在省工商联等的指导下,又对龙泉驿区山泉镇的后进党支部红花村进行帮扶对接,重点对红花村老年协会办公室设施进行了改造,为丰富老人文化生活,购置了书柜、报夹、订阅了中国老年报、晚霞报和《孝行天下杂志》;为红花村80岁以上老人建立健康档案,定期为老人进行健康体检,并于“七·一”建党节组织老人到洛带古镇、一汽大众、经济开发区等参观考察,圆了老人们走出大山看龙泉变化的梦想。
此外,开展了军民共建活动,到成都柿子巷干休所老干部党支部,探望了退休老干部及家属,并签订了《军民共建协议书》。开展了以“中国梦·夕阳梦·健康梦”为主题,由医院优秀党员代表和优秀护理人员组成医疗队在成都市龙泉驿区十陵街道办辖区开展了送健康进社区活动,为社区老人带去健康与疾病方面的诊治、诊疗,让老人与全社会共享中国梦、健康梦,让老年朋友们乐享夕阳梦。
《养生杂志》:据说贵院首开成都社会养老之先河,并将医疗与养老有机结合,解除了老人患病足不出户即可就医的问题。近年来,医院在自身发展建设方面,在敬老为民、爱心服务方面,都做出了哪些努力?
医养结合的内涵范文6
1 病证症诊疗体系的提出
1.1 症、证、病的概念与关系
中医学对疾病本质的认识是通过辨症、辨证、辨病三个方面来进行的,要建立中医诊疗体系,必须首先澄清三者的概念及相互关系。“症”包括症状与体征,是机体患病时所表现的各个现象。“证”是对疾病发展过程中某阶段的病位与病性等本质所作的概括。“病”是对疾病全过程的特征与规律等本质所作的概括。“症”、“证”、“病”三者, 含义各不相同, 但都统一于“疾病”总概念之中, 都是由疾病的病理本质所决定。症是辨证、 辨病的主要依据, 病的本质一般规定着病的表现和证的变动。病代表疾病全过程的根本矛盾, 证代表病变当前阶段的主要矛盾。病的全过程可以形成不同的证, 而同一证又可见于不同的病之中, 因而病与证之间是纵横交错的关系。
1.2 病证症相结合的中医诊疗体系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特点与精华,尤其是近40年来更是大力倡导,占据中医临床的主导地位,成为一种公认的诊疗模式。但辨证论治并非诊疗的唯一途径,过分强调辨证论治的重要性,势必忽略对病认识的深化,辨证论治的局限性也日益显露。因而很多医家提出了应当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相结合[1,2],并从诊断、病机、治疗等方面阐述了辨病论治的重要性。同时,症状不仅是辨证与诊病的主要依据,有时还成为病变中诊疗的关键,且疾病过程中还会出现并发症等情况需要加以处理,因而实际上还存在着辨症论治。早在80年代,蒋红玉等曾有“三辨论治”的命题[3],最近欧阳先生著有《中医症病证三联诊疗》一书[4],黄培生亦有“新的中医诊疗体系设想”的论文[5]。为此,我们特提出建立“病证症相结合的中医诊疗体系”,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的颁布,已基本建立了病证体系的框架[6]。中医学这一完整诊疗体系的建立,将加深中医学对疾病的全面认识与正确处理,促进中医学对病、证、症之诊断、治疗、方药等的系统研究,从而有利于临床诊疗水平的提高。
此外,中医学现在还有辨体质而治(察体论治)、病因辨治、因人因地因时诊治、方证论治等提法。虽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中医诊疗的基本思路,但并非中医诊疗的主导思想和主要特征,究其实质,仍属于辨证论治的范畴,如“辨体论治”主要是强调阴虚质、阳虚质、痰湿质、气郁质等素体特征,临床时应据之而进行论治,但“证”是邪正关系综合反应的结果,患者之所以会形成阳虚证、痰湿证等,本身就包括了体质的因素在内,故可融于本体系之中。
2 三种辨治的渊源与存在问题
2.1 辨证论治的沿革与存在的问题
辨证论治的形成、发展和演变,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内经》为辨证论治奠定了理论基础,自张仲景以来的历代医家,分别从六经、脏腑、经络、八纲、病因、气血津液、卫气营血、三焦等不同角度进行深入研究,总结出各自的经验,形成了诸多辨证论治的理论和方法。近现代又开展了辨证论治规范化和微观化的研究,加深了对辨证论治规律与本质的认识。虽然辨证论治是中医临床诊疗疾病时应遵循的基本方法,是中医理论的精髓,但至今仍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如:①归类辨证论治的方法有七八种之多,相互错杂而不统一;②证只是病变某阶段的本质,而对疾病全过程的本质认识不足,缺乏诊疗的预见性;③有的病情缺少主观症状,而客观检查却有病变,从而形成无症可辨;④有的病情虽有一定的症状与体征,但病变的位置与性质仍难以明确,形成无证可辨;⑤虽然辨证正确而似无误,但按证论治却无效;⑥过分强调辨证论治,则束缚了其它认识的发展,如所谓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实际上形成重证轻病的误导,而视病为可有可无。
2.2 辨病论治的沿革与存在的问题
早在甲骨文中就有了病的概念,《内经》已提出了300余种病名,《金匮要略》、《诸病源候论》等都是论病为主的著作。因此可以说,中医对“病”的认识早于对 证的认识,诊疗的主要目标就是针对“病”,“证”只是对内脏疾病难以认识其本质的情况下,而据全身表现进行诊疗的补充措施。
尽管中医辨病论治有着悠久的历史,但由于各种原因却对病本质的认识存在不足和针对病进行的治疗缺乏有效手段。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由于中医学的诊察手段原始,通过“望闻问切”所获得的病情资料有限,只能起到“司外揣内”的作用,难以认识疾病内在本质,因而许多病名,尤其是内科疾病,不少是据症状而命名,而症状只是现象,难以明确规定疾病的内涵与外延,因而成为中医诊断的极大薄弱环节。
另一方面,是过分地强调和依靠辨证论治,而视辨病为可有可无,因而未重视对疾病规律的认识与总结,未重视针对病的治法与方药的探讨,在现有中医以病为纲的著作中,很难找出真正针对病进行治疗的有效治法与方药。特别是近代中西医的病证结合,实际上取消了中医的病,更不利于中医对病的诊疗的深入研究,形成用西医方法诊病、治病,用中医方法只是辨证、治证。
2.3 辨症论治的沿革与存在的问题
虽然古代无“症”字,仅有证字,而为症证通用。然而在远古时期,应当说最初只是对症治疗,即解除痛苦,还不可能对疾病的本质——病与证作出明确的诊断。事实上所谓“审证求因”,其本义应是指探求出现症状的原因,即据症求因。辨证的本义也是辨症,证据也,辨证论治是根据症状的不同特点而采取不同的治疗。同时,中医临床上总结、积累了丰富的针对症进行诊疗的有效方法和方药。
由于中医学对内脏疾病认识不够,往往是以症代病,并未真正形成对症状的鉴别诊断。特别是有一种错误的观点,把对症治疗看成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认为是诊疗水平低下的表现,甚至当作是医疗活动的缺点。因而妨碍了对辨症论治的深入研究。同时症本身也欠规范,存在着一症多名或一名多症等现象,给临床带来困难。
3 三种诊疗体系的必要性
3.1 辨证论治的优点、必要性
辨证论治的科学性与必要性,几千年来的医疗实践,已为中医界所公认,主要是能从整体上把握病变过程中邪正斗争的状况,根据每个具体病情进行灵活处理,其优越性无须赘述。然而现在中医临床上的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往往是以西医的病作为诊断,辨出西医病后,再据其所列证型而对号入座地进行治疗,真正按中医学理论进行分析、体现辨证论治的精髓不够。
3.2 辨病论治的优点、必要性
由于辨病能够把握疾病全过程的特点与变化规律,同种疾病应当具有共同的病因、病理、病状、演变、预后等本质与特征,应有共同的治疗规律和治法方药,因而辨病论治具有疾病的共性突出,治疗的针对性强等特点。所以中医学不仅要提同病异治、异病同治,还应补充同病同治、异病异治或异证同治、同证异治,如此则更有利于对病变的全面、深刻认识。
3.3 辨症论治的优点及必要性
症的出现是疾病本质的外现,它是医生认识疾病的航标和纽带,是辨病和辨证的主要依据。临床上对症的变化性和多样性不可不辨。辨症论治具有应急性的优点,临床上一般是以病为本、以症为标,但标本各有缓急,对于大失血、剧痛、尿闭等严重、危急症,有时已成为整个病情的关键,即急者为先,此时需要采用止血、止痛、导尿等急则治其标的方法,解决紧急情况;辨症论治还要求具有灵活性,治法、主方确定以后的所谓“加减灵活在变通”,其中一个主要方面就是根据主症而加减用药;此外,辨症论治还具有实用性强的优点,临床上有时病、证一时难以明确,而病情又不能不进行诊疗,此时则只能根据主症进行暂时性诊断,并作出恰当治疗。如“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等针灸疗法,实际在相当程度上是对症处理。
4 病证症诊疗体系的重点研究内容
4.1 辨证论治的重点研究内容
首先应当对现有的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等进行分析,同时还要对与辨证论治相关的诊疗方法,如辨体论治等进行挖掘整理,认识其各自的特 点与相互之间的关系,并通过整理归纳而建立起统一的辨证体系;其次是要明确构成证名诊断的基本要素,如辨病位与辨病因病性等,并确定辨证的主要项目,如心、肝、脾、湿、痰、气虚、血瘀等;第三是要根据辨证基本内容,规范已有的和临床上常见的各种证候名称;第四是制定每一规范证候的诊断标准,包括常见症状、体征及必要的检测指标等;第五是确定与每一规范证候相对应的治法、方药、针灸等疗法;第六是按规范证名进行诊断与治疗方药及疗效的统计处理、分析校正,从而建立起完整的辨证论治体系。
4.2 辨病论治的重点研究内容
首先是建立起中医学的疾病体系,如克服以头痛、发热、咳嗽等以症为病的现象,确定和分化病种,建立中医系统内科学,对外科等病种则应规范病名;其次是制定各病的诊断标准,包括发病学资料、病因、主要表现、检测指标、转归预后等;第三是统计研究单病种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转归等特点与规律,包括各病的常见证型及演变等,总结病与证之间的相互关系;第四是总结、寻找和研究创立针对病进行治疗的专法、专方、专药等,从而加深对病的认识,建立起辨病论治的完整体系;第五是探讨尽管证名相同,但由于病种不同,其治疗方药的差异性,深化病证结合的认识。
4.3 辨症论治的重点研究内容
首先是要为辨症论治正名,充分认识辨症论治的意义;第二是症名的规范,现存在着一症多名,或多症一名,其间是非难辨,应予统一;第三是建立常见症状的鉴别诊断学,即每一主症可见于那些病、证,其诊断与鉴别的依据应当加以明确;第四是进而确定每一症状对有关病、有关证的贡献度,即对各症与病、证间的诊断关系进行计量刻画,建立起中医计量诊断学;第五是清理治法、方剂、药物、针灸等中涉及针对症的提法,如止血、消肿、平喘、退热、透疹等,规范治法功效等用语;第六是整理归纳针对症进行治疗的有效常用方、常用药、针灸、外治等疗法。
4.4 病证结合的诊疗方法
“病”与“证”是不同的诊断概念,是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对疾病本质作出判断。通过病名诊断,可以确定该病全过程的病理特点与规律;通过辨证诊断,可以确定疾病在某一阶段的病理性质。两者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只有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才有利于对疾病本质的全面认识。 在对病症诊疗时,或在辨病论治,确定专方、专药的基础上,根据疾病阶段性的不同,辨别证候的寒热虚实等性质,进行加减用药;或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将治疗疾病的有效专法、专药等运用始终。如瘅病类疾病的病理实质为热,故清热祛邪为其治疗大法,而不同的瘅病又各有相应的方药,如肺瘅(热病)之麻杏石甘汤、肝瘅(热病)之茵陈蒿汤、胆瘅之大柴胡汤、肾瘅之八正散等。又如肺痨,一方面是寻找以杀灭痨虫为主的基本方药,另一方面是根据辨证的结果,或以清热为主,或以养阴为主,或以益气为主,各随其证而治之。通过研究,若能完成以上任务,则中医病证症相结合的诊疗体系已基本建立。临床时不仅要进行辨证论治,并且一定要结合辨病论治,同时还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辨症论治,三者可有主次,但缺一不可,如此才能全面认识疾病的本质,提高临床诊疗水平。
参考文献
1 谢建军.略论中医辨病论治的重要性.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8,21(3):11~12
2 朱文锋,阳 晓,王行宽.辨病论治体系初探.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20(6):2~5
3 蒋玉红,刘安国.论中医“三辨论治”新模式. 中国医药学报,1996,11(增):91~94
4 欧阳.中医症病证三联诊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