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众心理的特征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从众心理的特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从众心理的特征

从众心理的特征范文1

【关键词】从众消费心理,消费者,市场

1从众消费者心理的形成

1.1消费者心理学的形成

从众消费心理作为消费者心理学的一个类型,我们首先应该大致了解下消费者心理学的形成。消费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以消费者在消费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为研究内容以研究人们在生活消费过程中,在日常购买行为中的心理活动规律及个性心理特征为目的。消费者心理学的形成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知识积累阶段。这一阶段与其说是知识积累不如说是社会进程中通过经济渗透的人性光辉。在这一阶段中,各个时代的学者各个地域的学者都不约而同的提出消费与心理学的微妙关系。如:“在东方,中国春秋末期的著名自由商人范蠡(陶朱公)已从分析消费需要入手,以“计然七策”经营商业,荀子提出生产要“养人之欲,给人之求”(《荀子·礼论》),讲的就是满足人的消费需要;在西方,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已提出“欲望是心理运动的资源,一切情感、需要、动作和意志均为欲望所引发”的命题,古希腊哲人色诺芬最早提出“消费”这个术语,法国古典学派的终结者西斯蒙第提出了社会生产目的是满足消费需要的观点”。(2)体系凝构阶段。消费心理学的诞生与心理学、消费经济学及其他分支学科有着很大的渊源。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是心理科学理论在实证研究中,不断向消费研究领域渗透,进而与消费有关的社会经济文化问题又反作用于应用心理学所致。在力学上这是作用与反作用的原理,那么作用效果如何呢?从研究著作上看,1900年h ·盖尔出版《广告心理学》,以及1980年e·a若斯出版《社会心理学》,开辟了群体消费心理的研究领域,1920至1930年期间丹尼尔·斯塔奇撰著并出版了《斯塔奇广告回忆指南》和《广告学原理》。它们或侧面或正面的探及消费心理问题,它们的诞生为消费心理学的提供了前提条件。从实验研究成果上看,1920年j·b·华生的广告心理研究、1938年欧内斯特·迪士特的消费动机研究,哥伦比亚大学实用社会研究所的拉机斯费尔德和e·卡兹关于“人格的影响”的研究,哈弗大学r·a·鲍尔关于“知觉到的风险”的研究报告,为消费心理学体系的构建奠定了有利的形成基础。(3)真正的学科创立与创新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中叶延至20世纪末或21世纪初。可见消费者心理学这一学科还很年轻,待研究待发现的领域还有很多。然而伴随着市场经济主体的演变,社会文化的推陈出新,人的概念会越来越来重要,作为将人的心理与市场消费相联系的学科,消费心理学的发展必然会迈上一个更高更远的台阶。

1.2从众消费心理的成因

从唯物主义哲学上讲,物质决定意识,事物具有多面性。从众消费心理就恰恰体现了这一点。首先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压力是从众的一个决定因素。在一个大环境下,谁做出与众不同的判断或行为,往往会被其它成员孤立,甚至受到严厉惩处,因而某个大环境下的成员的行为往往高度一致。其次从众心理的产生是具有自然基础的。众所周知,动物群体这种一致行动的趋向性是长时间进化形成的,且具有一定的进化优势。因而人类的这种心理特征也是一种进化过程中的产物,是与生俱来的。例如人类社会形成初期的石器时代,集体狩猎群居而作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再次从众使个人减少了信息搜寻成本。任何人在从事某一活动前,总得付出一些信息成本,包括时间和金钱等方面。而决策本身就需要时间,在情况不明的条件下,用于决策的时间就会相应有些长。例如,一位消费者到商场购物,他本身喜爱的品牌众多,但只能决一而择,那么他就会参照他人意见甚至暗示。比如他会潜意识中观察购物完的顾客手中所持购物袋以哪家品牌居多;注意其他消费者谈及的品牌等等。在上述描述中,我并未提及消费二字,但我想说,消费只是人的一种行为之一,而从众心理的影响几乎遍布了人的所有行为。如果从经济学的角度着眼,选择从众的群体成员能获得某种报酬。鉴于任何人都是以自我利益的最佳判断者和最佳追求为原则。因而某人从事某种行为,肯定要符合某人的效用利益最大化法则。既然别人的行为可以对我负责,所以我模仿别人的行为极大可能对我有利。因为几乎不会有人选择对自己不利的事物。

上一段,我主要叙述了从众消费心理形成的群体因素。除群体因素外,还有情景和个人因素。这两点其实是很好解释的。先说情景因素,所谓情景因素,主要是指当消费者遇到商品信息模糊不清或者受到权威人士影响的情况下产生的情境。譬如风靡各大时尚周刊的各种时装秀中,评委主编设计师作为权威人士可能都会对一季的服装风格做出评论,于是就会出现所谓的“街头流行”现象。我再举一个例子说明所谓的信息模糊不清。例如,股市基金理财就是一种明显信息模糊不清的代表事物(这时由于其变动性多样性造成的),当然这里我是抛开专业人士就普通大众而言的。普通大众文化程度各异对股市基金等可能熟而不通,用而不精。这时就可能会发生,自己对商品不了解就去看别人怎么做。邻居买了A股赚了十万,但你不了解股票行情性质可能认为邻居投十万A股赚了,我投入我大概不会亏的心理。这是一种很明显的情景案例。再说个人因素,这里的个人因素包括的方面很多,其中主要反映在人格特征、性别差异与文化差异等三个方面。男人可能比女人更果敢做事有主见,女人相比就会差些;有些消费者思维灵敏智商高所受教育程度高,不会发生盲目从众,相反则易发生从众的消费行为;某地区居民喜食辛辣,外迁户会受其地域饮食文化影响,转而消费此口味的食品。

2从众消费心理的特征

2.1模仿心理是从众消费心理的本质。模仿是有意或无意地对某种刺激做出类似反应的行为方式(周晓虹,1997)。在行为经济学中,将从众消费的大部分诱因归咎于模仿。在现实生活中,市场会有一部分消费者表示出一些示范性指向性的消费行为,暗示出一定的消费倾向,当这种倾向被认可时,其他消费者会产生模仿和重复他人行为的倾向,这种行为暗示扩散流行之后便形成了从众消费的行为,其意识就是从众消费心理。

2.2非正式约束与从众消费心理。所谓非正式约束是一种普遍社会现象,人们在彼此长期交往中形成的没有明文法规的,约定俗成的规定,这些约定俗成的规定大都会不约而同的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非正式约束潜移默化中占据了主流,并拥有对消费心理强大持久的约束力,明文规定与之相比就变得孱弱无势。所规定的该消费什么不该消费什么对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影响就会很小。

2.3不确定性与个体理性有限性。在心理学中,无数实验及事实证明,在面对不确定性时,人们需要进行模糊回避,也就是对不确定性所表现的处一种厌弃感。奈特于1921年定义不确定性为人们无法预料和难以测度的变化。为了满足个人规避风险减小损失将利益最大化的需求,人们往往将自己的意见做保留并以群体意见为参考。这种不确定性也在某种程度上与凯恩斯在美国通货膨胀时所提出的边际消费倾向规律,流动偏好规律和资本边际效率规律所吻合。个体理性有限性其实是个相对群体而言的概念。(1)群体的智慧与理性往往是高于个人的,借群体为参照物会与相当大的安全感。(2)个人搜寻信息成本大难度高,依照群体节约成本,且可以提高容错率。(3)对自己的行为有所保留,在错误发生之际可以拟作应急方案(4)对于多数人来讲,多数人蒙受损失会比一人承受好得多,即心理平衡上的需求(5)结合本国国情来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中庸”之道可谓是盛行至今。自孔子与其弟子在《中庸》中提出:“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后,中庸的思想就一直未离开中国文化,以至于促进从众心理的形成,并渗透到如今的现在市场经济中。

3从众消费心理对市场经济的影响

谈到从众消费心理不得不提到社会倍增效应。社会倍增效应一词是由物理学中倍增效应演变而来。之所以会被冠以社会一词,是因为这种效应适用于很多社会问题及现象。例如,兴起不久的电子商务,我国面临几大现状之一的就业问题及信息服务业等等。所以好好利用社会倍增效应,好好利用从众消费心理,利用二者的关系必定能为市场经济创造良好的经济效应。利用社会倍增效应不仅可以扩大消费需求,推动与之相关的产业发展,而且最后会福泽消费者。于企业而言,消费者需求的扩大,即扩大内需,必然会达到企业发展的目的。于市场经济而言,市场的两个终端达到利益最优化也就是市场经济得到了最好的发展。然而从众消费心理是一把双刃剑,虽然益处多多但对市场经济而言也是有其自身危害的。由于从众消费心理可以制造一股消费热潮,企业会利用热潮创造经济效应但也可能会在技术创新上产生惰性,产品制造上粗心大意。这是一种投机取巧的行为,利用不好会危害消费者危害市场经济。

4如何利用从众消费心理对市场经济的影响

根据从众消费心理的特征,要想趋利避害,大致要做到以下几点:(1)加强经济法规建设,适当用明文规定避免不必要的盲目从众消费心理;(2)组织相关业界的权威人士产品权威信息,加强消费者对商品信息的辨识度,从根本上劈除混淆视听的谣言及错误信息,改变消费者心里对商品的掌握度及清晰度(3)建立普及全国的市场消费监管监督预警查处机制,使得问题可以有效率的解决,避免跟风从众消费心理的盛行(4)充分发挥我国消协等消费者利益维护组织的作用,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加强对非理性消费行为的防范。

参考文献:

从众心理的特征范文2

关键词: 从众心理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一、引 言

从众心理是指个体与群体发生意见分歧时,个体放弃自己意见并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心理倾向[1],它是一种常见的社会心理现象。大学生在社会中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具有年龄相同、心理类似、共同学习生活和成长成熟的特点,这些很容易导致他们在日常行为中相互模仿和跟随,从而产生从众心理和从众行为,因此,探析大学生从众心理有利于充分发挥它的积极作用,最大限度避免它的消极影响,进而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引导当代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二、大学生从众心理的表象

在人的成长过程中,需要获得社会的共同语言习惯、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希望有共同的行为模式。要想成为新时期的一名合格大学生,他们必须在多方面和班级同学、宿舍舍友保持一致,自觉地融入到群体中去,以减少因与群体隔阂造成的心理冲突,展现自己理想化人格的一面,适应大学生活,适应社会。本文通过对某高校500名学生的在线问卷调查和数据统计分析,认为大学生会表现出以下三大方面的从众心理,如图所示:

从该表我们可以看到,选择学习从众同学共有423人,占84.26%,选择生活方式从众的同学有350人,占70%,选择择业从众的有430人,占86%[2],无论是哪个方面,受访学生都表现出了极大的从众心理倾向。

(1)学习方式从众

该从众心理主要包括学习、逃课及作弊三个方面。

学习从众。与高中阶段不同,大学进入了全新的“自学”环境。由于大学生活与学习环境的区域性和限制性,逐步形成了他们特定的交流圈,从而导致学生慢慢的以自己接触的人或群体为中心,相互效仿、相互学习,这种现象主要集中分布在一定的班级和宿舍之中,学习从众从而形成。

逃课从众。在大学阶段,大学生的学习处于相对自由和轻松的环境,因此,也养成了他们的惰性,逐渐形成不好的学习风气。随之而来的逃课现象也随着年级上升而愈演愈烈,成为很多高校的难题之一。

作弊从众。近年来,大学作弊现象呈现出由高年级向低年级学生蔓延,作弊的手段也是层出不穷,方式多样,严重妨碍了高校正常的考试秩序,造成不良影响。

(2)生活方式从众

在消费方面,大学生们有了更为宽松的经济条件和相对自由的金钱支配权,许多人无视自己的经济基础,下餐馆、过生日、会朋友、比穿着,名目繁多,盲目从众,出现很多挥霍浪费现象,造成消极影响。在恋爱方面,大学生的生长发育已趋成熟,他们朝气蓬勃,精力充沛,非常在意异性的举动以及异性对自己的看法,有着恋爱的冲动。加上高校在学生个人自由管理方面相对放松,所以,高校恋爱现象十分普遍,大学生谈恋爱已不是什么罕见现象。

(3)工作选择从众

受社会大环境影响,大学生择业观发生了巨大变化。从当前的“公务员热”到“大都市情结”的走俏,透露出了大学生选择工作时盲目从众,毫无个人思考的问题,呈现出就业岗位和人才需求比例失调的现象[3]。

三、大学生从众心理原因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塑造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期,尽管他们的生理已基本成熟,但心理成熟度还有待提高。针对上述列出的三大从众心理,这里主要分析了产生这些从众心理的原因。

(1)生活环境的影响

生活环境主要包括社会和家庭两个方面,他们对大学生心理发育和健康成长具有重要影响。在这些环境成长中,大学生不断接受来自家庭和世俗的观念,潜移默化的变成了自己的处世风格,长久便形成了自己的心理习惯。

(2)人格不完整导致自信缺失

在进入高校之前,学校教育大多属于“填鸭式”,学生都是被动接受,缺乏自主选择权和决定权,长此以往,学生逐渐形成了在学校和老师的影响下盲目跟从的“随大流”现象,导致人格不完整,易受暗示和蛊惑。进入大学后,学生一时间适应不了高校自主选择的大环境,在没人引导的情况下失去方向,从而使得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只能跟随“大队伍”,缺乏自主选择的自信,行动上易受他人左右。

(3)责任心不强导致避错心理

在人际交往中,人们总期望得到奖赏而不是惩罚,因此,在人群中个体常常失去自我控制、理性和批判态度,比较容易屈服于不理智的冲动和暗示,这就是心理学上所称的“非个体化” [4]。

(4)喜欢群体生活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碰到这样的现象,在群体中,当群体做出一个决定时,个体由于害怕被孤立,往往不敢表达自己意愿,而是拥护群体做出的决定,表现出明显的从众行为。所以,从众的真正原因是害怕同群体有分歧,孤立自己。

四、从众心理应服务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理性的从众心理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集体主义精神,使个体适应社会生活,有利于学生克服矛盾心理达到道德社会化的目的,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5]。

那么,如何利用大学生的从众心理不断丰富和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呢?

(1)利用从众心理,发挥积极文化的影响力

学校可以通过建设一系列积极向上的校园群体文化,大力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科技和文体活动,创建一个充满学术和人文精神的校园文化氛围,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高尚的人生情怀,使大学生在这样一个环境中健康地成长。

(2)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增强抗挫能力

大学生具有接受新事物快,好奇心强的特点,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我们可以模拟一些受挫情景,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在演练中做出群体抉择,达到共同选择目标,这样既能锻炼学生坚强的意志,逐步形成自己对事物的认知和判断力,又能提高心理素质,增强抗挫能力。

(3)增强责任意识,塑造独立人格

大学生群体虽然思想开放,接受新事物能力强,但是传统的中华美德和道德认同仍然存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因此,利用不同的媒体方式,比如言传身教、经典再现、主流网站等进行广泛宣传,引起大学生共鸣,形成积极的心理导向和集体意识,鼓励大学生在遇到责任问题时,能够勇于承担责任,树立正确的责任观念。同时,加强对大学生的积极心理教育,抓住大学生积极人格特征,正确引导大学生的从众心理,帮助大学生群体塑造具有积极特征的独立人格[6]。

(4)做好榜样教育示范工作

利用榜样教育和情感带动,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契机,从高年级大学生群体中选取品学兼优、作风优良、有能力有热情的学生来引导他们树立起良好的行为方式和大学学习生活习惯,对新生开展“传”“帮”“带”工作,促使学生积极从众行为的发生,达到大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目的。此外,要帮助新生做好心理调适,消除他们在陌生环境中的学习生活压力,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

(5)注重群体教育,提升心理素质

“从众的实质是通过群体来影响和改变个人的观念和行为”。 抓住大学生在群体教育中的相互影响、相互学习的从众心理,注重群体教育导向,为大学生群体创造一个严谨学习的班风、和谐团结的院风及生动活泼的学习社交网络[7]。

五、总 结

进入新世纪,时代的进步要求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创新发展,需要不断转变工作方式。本文从大学生学习方式从众、生活方式从众和工作选择方式从众三个方面入手,分析了大学生从众心理产生的原因和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正面影响,旨在挖掘大学生心理变化和心理特征,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新的渠道和方法。 (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 李君亮.从众心理: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切入点[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1(03).

[2] http:///s/bIbURz,http:///s/bEbQNn,http:///s/fIFNvu

[3] 方鸿志,朱玲.从大学生的从众心理看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2).

[4] 石成奎.大学生从众心理成因及其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4).

[5] 栾忠恒; 李君亮.从众心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研究[J]学理论,2013(9).

[6] 缪勇.刘红胜.从众心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影响研究[J]佳木斯学院学报,2012(10).

[7] 王喜蔚.从众心理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黑龙江史志,2009(12).

注解:

① 李君亮.从众心理: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切入点[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1(03).

② http:///s/bIbURz,http:///s/bEbQNnhttp:///s/fIFNvu

③ 方鸿志,朱玲.从大学生的从众心理看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2).

④ 石成奎.大学生从众心理成因及其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4).

⑤ 栾忠恒; 李君亮.从众心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研究[J]学理论,2013(9).

从众心理的特征范文3

【关键词】 流行音乐;接受心理;特殊性

[中图分类号]J61 [文献标识码]A

流行音乐是当今国内外音乐舞台上最活跃的一种音乐样式。岁月成长,青春飞扬,流行歌曲在年轻人的世界里起着重要的作用,这是美声和民族歌曲无法比拟的。它品种丰富、风格多样、感情真挚、表达亲切;它朴实无华、平易自然、节奏鲜明、轻松活泼;它更以富于创造、个性鲜明等自身特性引起了无数年轻人强烈的共鸣,使他们趋之若鹜,沉醉其中。流行音乐接受心理的特殊性来源于流行音乐本身的特殊性,它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流行音乐的新奇性与大众接受心理的好奇性

流行音乐的新奇性即流行音乐的流行性或时尚性。新奇是一切流行事物的显著特征,好奇心是人类心理的一个特征。流行音乐从作词、作曲、音乐制作开始,便着力打造富有特点的音乐,再加上歌手富有特点的演唱、演出时时尚的包装、演出环境声光电的离奇效果无不给观众带来新鲜刺激的吸引效果。这种风格在一定的社会范围内扩展蔓延,就逐步形成了不同程度的社会风靡与社会群体性狂热。

流行性和时尚性是流行音乐的基础,而好奇心是人类社会得以持续发展的一种基本心理活动。当好奇心遇上以新奇、流行、时尚为特征的流行音乐时,流行音乐自然会受到大众的关注,从而变得“流行”起来。

二、流行音乐的娱乐性与大众接受心理的焦虑性

当代社会中,娱乐至上、娱乐至死等话语甚嚣尘上,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也都经常打上娱乐的标签。在这种社会心理下,流行音乐也不能例外。流行音乐的的通俗性决定了它拥有大众的基础,没有音乐基础的人们也可以主动参与表演,增加了能动的空间和乐趣,人们从中能得到放松与享受。因此“娱乐性”成为流行音乐的重要特征与功能。

随着现代社会工作、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越来越难以有大把的时间,越来越难以像古代文人墨客那样徜徉于山水之间,欣赏把玩“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意蕴。戏曲的节奏是慢的,因为它起源于农耕文明时期大量农闲时间的消遣,于是它跟不上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而趋于没落。虽然流行音乐也是起源于黑奴田间地头的吟唱,但由于它形式短小灵活,题材丰富多样,特别是它自始自终紧跟着时代的呼吸,并毫无保留地反映出每个时期社会底层民众的心声,因而自19世纪以来便一直是音乐艺术范畴社会大众的宠儿。

但社会的进步对大众审美心理也产生了负面的影响:现代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工作越来越忙,导致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应接不暇的生活与工作使大脑得不到应有的休息和复原,精神压力过大,心理上也往往产生紧张、沉重、不安和焦虑感。这种焦虑感使大众审美心理与传统审美的神圣感、崇高感产生抵触,继而寻找能够毫不费力、不需要任何欣赏经验积累就可以直接宣泄情感的流行音乐,因此,流行音乐的娱乐功能完全迎合了大众只能是片段式的接受心理,从而使大众心理的焦虑得以平复。

三、流行音乐的商品性与大众接受心理的从众性

流行音乐的传播载体是以作为大众文化消费品的各类录音磁带唱片为主的,当然现在的网络传播与销售大有后来居上之势。在市场经济下,由于生产者面对的是一个巨大的商品市场,他们必然会以赚取利润作为他的最终目标,因而制作者会根据市场的需要,选题、制作、包装、上市、大行其道或默默无闻、赢利或亏本。因此,流行音乐就是一种能够满足市场需要,或者说满足大众心理的文化商品。

既然流行音乐作为一种商品,那么消费者在购买前必然产生消费动机。根据现代消费心理学的研究,消费者的购买动机一般有优越欲、同步欲、换购欲三种。

优越欲即从炫耀购买商品上显示出比别人优越的欲望;同步欲即保持与身边大众的同调性,也即心理学上的“从众心理”;换购欲即对已持有商品更新的欲望。

从流行音乐的角度说,当一首歌曲能够流行或风靡,首先是它必须契合时代的步调,反映民众的心声,唤起大家的共鸣,也就是迎合了市场需要,然后刺激大家的购买动机即消费心理,在以从众心理为主的消费动机作用下,产生了购买行为。在这里市场需要其实就是大众的心态与潜意识,一曲《心太软》正暗合了国人于得失无序、进退皆难的商品大潮中漫生的某种顾影自怜状,所以窜红;《快乐老家》、《祝你平安》、《春天里》一类歌曲则抚慰了不知多少离乡背景的心。

四、流行音乐的更替性与大众接受心理的期待性

流行音乐的有商业性出身决定了它也和其他商品一样,存在着大批量生产的特性。产品快速的推陈出新,是为了满足消费者不断更新的文化消费的需求。在几十年前,60后音乐、70后音乐被称作是流行音乐,但随着大众文化需求的不断变化,使得流行音乐的变更周期越来越短,之后立即被更为时尚新颖的21世纪(80后音乐、90后)形式迅速所取代。正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一个个新星迅速崛起又迅速陨落,当年的周杰伦、李宇春、林俊杰等各领,如今的中国好声音等等选秀栏目又不知制造出多少明星。

黑格尔认为:“艺术与宗教、科学一样,都起源于人类原始时期的‘惊奇感’,惊奇感使人与自然对立起来,从蒙昧状态解放出来。”(1)因此,审美意识的产生,其根源很可能就是求新探奇。如果说古典音乐像一杯陈年老酒,那么流行音乐就像一杯冰镇可乐,是有时效性的,需要现在就喝下去。生活每天在变化,人们对生活的感受也是每天在变化,这个土壤上生长的流行音乐自然也是每天在变化。

大众对于流行音乐的期待体现在渴望出现新的歌星、渴望自己喜欢的歌手推出新作品、渴望演出会现场出现的新奇场面等等。这种期待是一种心底深层的意识,它永不满足,永远把目光放在未来,放在从未接触过的东西方面。它是内心深处一种永不安宁的骚动的因子。它时时活跃着、希冀着、喧嚣着,伺机冲决习惯思维的包裹,以主宰的身份指挥欣赏体验的扩展。它是大众对流行音乐的审美经验得以改变和提高的心理根源,也是流行音乐得以不断前行的动力机制。

五、流行音乐的参与性与大众接受心理的丰富性

流行音乐强调个人情感诉求,强调自我,且旋律易记易唱,没有音乐基础的人往往也能随意哼唱,达到自我宣泄的情感满足,这就使得流行音乐的可参与性大大增强。而流行音乐的受众正是这样一个庞大、复杂的群体,每个个体心理的不稳定性和群体心理的无序性导致群体心理变得异常丰富和复杂,而多彩多姿的流行音乐则为每个人提供了参与的可能性。总的来说,60后、70后群体受港台流行歌曲、台湾校园歌曲、西北风歌曲、大陆早期摇滚影响比较多,他们的审美趣味和选择是深受那个时代影响的,像邓丽君、罗大佑、张雨生、崔健、费翔、齐秦、谭咏麟等歌手都深深印入他们的脑海;80后开始接受流行歌曲的时候,内地歌坛已像雨后春笋般涌现出大批流行歌手,如老狼、艾敬、田震、毛宁、屠红刚、朱哲琴、李娜、蔡国庆、江涛、张迈等等;而90后则有沙宝亮、“刀郎”、 雪村、杨臣刚、庞龙、谢军、凤凰传奇、周杰伦、李宇春等;至于00后,他们接受流行歌曲的主要来源是网络,一批网络歌手如许嵩、小贱、乔洋、金娃娃、徐良、星弟等深受他们喜爱。

但是这些歌手每个人都有自己鲜明的个性和风格,有高亢的,有低沉的,有阳光的,有忧郁的,这正好对应了每个接受者的个性、生理、心理、阅历、环境等方面情况的不尽相同。每个接受个体都会选择接近自己情况的歌手来模仿,而流行音乐易于模仿的可参与性又为他们提供了广阔空间,因此他们陶醉在替代感的模仿之中,获得了一种创造性的满足,并于无形中推动了流行音乐的发展。

六、结语

流行文化在当代中国人的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作为流行文化的流行音乐见证了潮流的推进,植根在各阶层人群的生活,投影在社会各类文化的发展上。流行音乐本身的特性与听众的接受心理是相对应的,他们共同的根源是社会生活。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的产业化进程来源于社会变革,同时造就了大众对于流行音乐的接受心理。

注释:

(1)参见黑格尔《美学》(第2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22页。

参考文献:

[1]姚宗华.我国普通高校流行音乐的教育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8(19) .

从众心理的特征范文4

关键词:意愿性格完整度 自我意识 从众 服装风格

在生活中着装者有四种不同的穿衣形象与服装行为表现:

(1)客观着装的人。英诗作家,浪漫派的主要成员约翰・济慈曾经说过“美就是真,真就是美”。他认为美是有一定本质的,并且不会经常转移的,更不会轻易地以任何外物的存在而改变。所以他是综合了自己各方面的独有条件,并尊重客观状态,不刻意改变搭配的人。(2)个体对自己着装后形象的看法。分为肯定自己的自我欣赏、认同型,和否定的无所谓,或者不喜爱自己的态度类型。(3)他人对个体着装者的看法,包含了肯定和否定的评价,着装者再做出选择,接纳或拒绝。(4)着装者对自己在他人心中形象的估计进行装扮。

这四种形象同时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中,如果四者是统一的,着装就变得简单。四者不为统一的情况下,就要着装者做出选择和取舍。这种选择与四个方面的因素有关:

一、个人性格的完整程度贯穿服装搭配的整个过程

1.个人性格完整程度越高,其内心就越坚强而独立。这类人群在服装着装过程中会从自我的心理需求出发,会为自己设计出独特的服饰形象。

一般情况下,人都有一种实践倾向的心理愿望与意识动机,而实践倾向正是生命的驱动力量。服饰应用追求实现个性着装的倾向,他们对于世人有关服饰的评值标准不屑一顾,对自己的着装效果往往给予积极肯定,既不是盲目从众,又不是丧失信心,也不是一味的清高。席勒认为“美的风度的第一条法则是:请尊重别人的自由;第二条法则是:请自己表现自由。”个性完整度高的人,就更倾向于后者,表现自由的审美欲。

人的着装效果反映一个人情绪关系的变化性,服装可以影响穿着者的心理表达,心理的积极暗示可以引导人们更好地进行服饰搭配,同时人的情绪也会影响服装的效果。由此可见个体心理对服装的影响程度,服装和心理的“魅力通常是在智慧之中,而不是在容貌之中。”此种理论的倡导者是法国启蒙思想家、法学家孟德斯鸠。

2.个人性格完整度不高的着装者,对服装搭配没有信心和把握。衡量自己着装的标准仅仅是“没穿错”,不是“独特、有新意”。他们对服装的评价标准建立于自己本身心理诉求的一小部分,更多的是要寻求助别人的帮助,来衡量自己的搭配效果,在别人身上寻求某种标准。

第一种,按照社会准则来判断、评价自己的行为,规范到社会希望自己成为何种气质和品味的人的概念。从而形成自己的形象。

第二种,通过不断地和他人比较形成着装观念。服饰上的从众现象,可能会使着装个体失去个性,还可能导致个人创造性活动能力的减弱。

第三种,根据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形成服装的自我意识。总是猜测别人心中的喜好,每次都丢掉自己一些宝贵的信息,添加一些其他的信息,使得人的服装搭配形象与真实的人之间距离越来越大,越来越模糊。

综上所述,高调的着装心理,有满足心理的好奇心、追求异化的效果,有炫耀财富的心理,有求随意的着装心理。当某种流行趋势出现时,乐于表现自我的个体倾向于穿着引起众多的注意为目的服装。低调的着装心理,从众、装穷心理,以缩小淡化自我,在思想上寻求中庸和一种心理保护。谨慎性的人多喜欢先思而后行,减少失误,会等到某种风格广泛被人们所认可之后,才会尝试。

二、生活经历决定着服装的风格

当代著名作家柯云路认为“人的经历都会给人留下气质性痕迹。”如法国著名的服装设计大师,夏奈尔从小在孤儿院中长大。孤儿院穷苦的生活渗入她的设计风格。使她以后的服装,体现出朴素端庄、简明大方的设计语言。通过补偿心理,运用另外的特质掩盖她的弱点。致使她以后的服装风格多以表达女子的独立、自强、自尊的生活方式为主。服装的款式以典型的黑帽、白色短衫、领口系雅致的黑领结、搭配简单素洁的短上衣为主。夏奈尔服装形象的塑造,成为当时新女性的象征。

三、情绪决定着服装面料的选择

喜欢穿用的衣物一般与其性格、情绪相一致。在情绪欠佳时,着装者不会选择穿易起皱的麻质衣服。那样,会使心情复杂和纷乱。不会选择穿质地硬挺的服装,那样会增加心理上的僵硬、死板和不悦感。这时个体普遍会选择质地柔软的服装穿着。如棉、毛质地的衣料或针织成的服装。穿紧束身体狭窄的服装,也会因其而产生压迫感。穿宽松的衣服则使人呼吸轻松、血流通畅,有助于缓解不良情绪。这就是说,人心理有影响的衣服的形式的选择。

四、情绪感受使着装个体的基本形象发生变化

德国心理学家克瑞其米尔主张人的气质取决于他们的形体,喜怒哀乐所有的情感都会使自己的基本形象发生变化。当自身心情舒畅、精神焕发,周围的人也会被你健康愉悦的情绪所感染,感觉到你的亲和力和体态的健康美。

五、心情决定气色、肤色的健康程度,决定服装色彩的选择

人在高兴时,会“喜形于色”;恐惧时,会“面如土色”;焦虑时可以“愁眉苦脸”;羞愧时,就会“面红耳赤”;盛怒时,也会“怒发冲冠”,这些都是心理状态在皮肤上的表现。我们对自己独特美丽感到满意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自己竟然双颊泛红,嘴唇湿润,眼睛里闪烁着光芒,美丽得胜过世上任何一种化妆品对皮肤得装扮,体现得更加自然艳丽。

对于选择服装色彩的时候,个人的心情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烦躁时我们想让情绪稳定,会选择温和的冷色系。如天蓝、果绿、淡青、淡红、淡黄或白色等色彩的衣服,情绪会很快稳定下来。对视觉有强烈刺激色彩的衣服,会增加人精神的不安。所以夏天天气炎热,情绪容易烦躁时,我们会有针对性的选择一些凉爽的颜色,进行调节。

六、结语

拿破仑认为,人应该养成相信自己的习惯。一味的考虑被别人喜欢和接受,这种想法本来就和真实状况存在差距。服装如何得体的表现自己,又能在他人心中留有印象,才是人格魅力中最为重要的。

着装者客观的自我意识,充分了解了自己的形体,个性特征,对自己的形象有客观、公正的评价后,再结合季节、场合等因素穿着服装,避免惯性搭配,能使服装达到表现美的功能,就是服装搭配的方法。

服饰本身没有思想,但当以人为载体时,她就带有穿着者的意识、情绪与情结。她是着装效果传递生动的语言。

从众心理的特征范文5

据专家分析,从目前到2020年期间,大学生就业仍面临最严峻的考验,大学生就业市场寒流暗涌,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而近年来,在各类人才招聘会上以及各网站上挂着的招聘信息里,近80%的职位要求有经验者,求职者中却有60%是应届大学毕业生;有的用人单位旗帜鲜明地打出“应届毕业生免谈!”应届大学毕业生多数不理解这是为什么。“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对于目前就业难问题,大学生应该做好相应的心理准备,然后掌握相应的专业技能方可以胜出。择业的过程是一个选择的过程,有选择就会存在着竞争,竞争就是追逐、对抗争胜,因而是无情的。传统的就业观点希望所选择稳定的工作单位,并且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报酬也比较高。在这样的传统观点影响下,一些同学忽略了自己的主观愿望、个性特点及能力专长。家长和子女思想得不到统一,或者家长有一部分家长的要求和学校教育相矛盾,所以长此以往,学生的心理压力就比较大。这些心理压力如果长期得不到缓解,势必就会影响大学生的就业效果。

二、择业心理问题表现

1、自卑心理

自卑是一种缺乏自信心的表现。有些毕业生,过于夸大自身的弱点,从而看不到自己的长处。他们面对新的工作环境和生疏的人际关系,缺乏应有的自信,在工作中放不开手脚,认为自己的学习成绩不如别人、能力不如别人等,就自愧无能,自叹弗如,从而在现实环境中胆怯畏惧,踯躅不前。有的同学虽然大学四年顺利地走过来了,也具备了一定的实力和优势,但或因学校名气不大,或因性格内向,或因生理有缺陷而行动退缩不前,羞于表现,面对激烈的竞争,觉得自己不行,走进就业市场就心理发怵,参加招聘面试,心里忐忑不安。

2、患得患失心理

从学校到社会,这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职业的选择往往也是对机遇的一种把握,错过机遇,你将会与成功失之交臂。当断不断、患得患失,这山望着那山高,这也是导致许多毕业生陷入择业误区的一种心理障碍。克服了这种患得患失的心理状态,以一种平常的心态投入到职业选择中去,就能在职业竞争中胜出。

3、盲目攀比心理

这种心理的主要特征是把别人的优势视为自己追求的职业目标,别人拥有的东西自己也要有,看到别人某些方面求职条件好,或找到比较理想的工作时,产生羡慕,转而痛苦,又不甘心的心态。他人成功了则说风凉话、讽刺挖苦、造谣中伤以发泄自己的恼怒。学成从业、服务社会,实现自身价值,是每一位大学毕业生的美好愿望。如果拥有这种心态,到头来,只求得一时的心理平衡,却不利于自身价值的实现和长远发展。

4、从众心理

毕业生处在择业洪流中,期望水平会受到其它择业者期望水平的影响,从而改变自己职业选择的初衷,这种心态称为从众心理。在职业选择中,有的同学表现在愿意去大城市、事业单位工作,不愿意去偏远的地区或基层工作就属于一种职业选择的从众心理。大学生应该努力克服从众心理的影响,从社会需要、自身条件和今后发展等方面考虑自己职业,不为世俗偏见所左右,正确地选择属于自己的职业。

5、依赖心理

依赖心理表现为缺乏独立意识、极度依赖他人、缺乏自信和判断力,行为不果断,择业时难以独立参与竞争,需要父母和朋友的帮助,把希望寄托在各种社会关系上。有的同学甚至由家长出面,所谓的“就业拼的是家长的能力”,孰不知,长期以往这样的方法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个人成长及职业发展。

从众心理的特征范文6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心理;思想政治教育

S着互联网的普及,计算机在信息传播方面所展示出来的巨大的优势,给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的同时,不可避免的使大学生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网络心理障碍,面对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所产生的网络心理障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迫切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大学生网络心理的定义及特征

大学生的网络心理是指大学生作为一类特殊的群体,对网络的认知,对其的情感体验而产生的一种心理反应。[1]大学生的这种网络心理特征主要表现在人的情绪方面、处理知识与信息方面、自我意识三个方面:

(一)在人的情绪方面的特征:1.稳定性与波动性并存。2.外显性和内隐性并存。3.丰富性与复杂性并存。

(二)在处理知识与信息方面的特征。1.独立与从众心理并存。持独立心理的人往往能冷静的对待网络信息,以研究的态度决定对信息的取舍。另一种是从众心理,这是一种常见的社会心理,他会影响到个人的认知水平。2.求知与猎奇心理并存。大学生网民可以通过网络满足自己的求知与猎奇心理,探索自己生活中的未知领域。

(三)在自我意识方面的特征。1.理想自我与现实自冲突。理想的自我与现实的自我总是会有一些差距的,当这种差距超过一定的限度时,就会发生心理冲突。[2] 2.自控心理与失控心理的冲突。大多数人都能很好的在现实生活中保持自控,但是由于网络环境的隐蔽性可能发生失控的行为。3.自律心理与放任心理的冲突。由于网络的隐蔽性人的自律心理就放松,放任心理就会增加。

二、大学生常见的网络心理障碍及危害

随着当代大学生对于网络的适用程度越高,网络所带来的心理障碍也越来越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畸形网恋。大学生通过网络而相互认识,他们通过“网恋”来弥补现实情感交流中的遗憾与不足,满足自身内在的情感需求,发展自我的情感体验。一些大学生对“网恋”抱着“一场游戏一场梦”的态度,轻率的恋爱,甚至欺骗对方感情,缺乏最起码的真诚和责任心。

(二)网络孤独症。大学生由于长期沉迷于上网而忽视了与人正常的交往,从而在生活中产生孤独感,人际交往方面出现障碍。

(三)网络依赖型人格障碍。长期上网的学生,把计算机网络看成万能之源。他们将自己的需要依附于网络,过分顺从于他人的意志;要求并容忍他人安排自己的生活,当网上的亲密关系终结,找不到自己需要的资源时,则有被毁灭和无助的体验,有一种将责任推卸给他人来对付逆境的倾向。

(四)网络犯罪。大学生网络犯罪主要表现为网上盗窃行为、维护互联网运行安全的犯罪行为、建立的行为、利用网络进行诈骗行为、网上散布违反四项基本原则的言论。

(五)网络成瘾综合症。有学者认为网络成瘾是个很广泛的概念,成瘾者有大量的行为和冲动控制上的问题,可以分为网络性成瘾、网际关系成瘾、网络强迫行为、信息手机成瘾、电脑成瘾。[3]

三、加强大学生网络心理教育的对策

根据当代大学生存在的各种网络心理障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开展网络心理教育活动,优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我们要在大学校园内外营造一个有利于大学生心理素质健康发展的环境,开展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努力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使得大学生能够克服各种网络心理障碍,以适应当今社会激烈竞争,更好的立足于社会。

(二)建立网络心理危机干预和反应机制。大学生网络心理障碍要得到及时防治,必须建立网络心理危机干预和反应机制。应加强宣传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消除大学生前来进行网络心理咨询的疑虑。同时要加强对专业咨询老师的培训,确保能够在最快的时间内启动网络心理危机干预和反应机制。

(三)加强网络管理的法治建设。首先,要尽快出台尽快出台相关的网络管制的法律、法规,对网络中违法乱纪行为进行依法严惩。其次,要利用技术手段加强网络安全防范,阻止国外垃圾信息的流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四)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建设。高校政治教育者在大学生的网络心理工作重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必须引起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辅导,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帮组他们分析现实生活中的情况,给他们进行一定的心理疏导,起到预防和舒缓大学生网络心理障碍发生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陶国富,王祥兴.大学生网络心理[M].北京:立信会计出版社,2004: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