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的理论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积极心理学的理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积极心理学的理论

积极心理学的理论范文1

关键词:积极心理品质;自助式心理健康教育 ;极心理体验

积极心理学是美国心理学界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能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它研究的重点在人自身的积极因素方面,认为心理学要以人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善端为出发点,倡导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做出新的解读,从而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并利用这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帮助有问题的人、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赋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获得良好的生活。

一、积极心理学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的理念关系

新兴的积极心理学在教育领域的研究成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改革产生了促进作用,为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提供了积极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积极心理学教育理念秉持积极的教育价值观、学生观、教学观和成效观,主张通过教师在教学中采取积极的教育行动,来激发和引导学生积极求知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品质与人生态度。教师的“积极”表现在以一种积极的心态、情绪、方法和技术去研究教育教学活动,积极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唤起学生的积极学习行为,引导、启发和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学生的“积极”表现在有内在的学习动机,自己选择学习内容、调节学习策略、规划学习时间,自己检查、总结、评价学习结果,并能采取补救措施。积极教育主张教师要尊重学生,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和发展学生的自学。教师要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加强学生活动,增加学生自主机会,放手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研究、学会选择、学会判断、学会自己解决问题。

二、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中的应用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主观层次上的积极情绪与体验研究,包括幸福感和满足、希望和乐观主义、快乐,重点是对人的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强调人要满意地对待过去、幸福地感受现在和乐观地面对将来;二是个人层次上的积极人格特质研究,人类的积极品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要素,幸福、希望、信心、快乐、满意等是人类成就的主要动机,积极人格特质研究已经涉及好奇、乐观、宽容、爱、毅力、感受力、创造力、天赋、灵性等范畴;三是群体层次上的积极组织系统的研究,积极心理学重视积极团体和社会机构对于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家庭、学校和社会等组织系统的建立要有利于培育和发展人的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

积极心理学推动了积极教育的发展,从而也对课程改革产生了积极影响,下面从三个方面简述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中的应用。

(一)积极心理学理念有利于教学目标的明确与落实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是提高心理调节能力,培养良好心理品质,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协调发展。积极心理学提倡积极人性论,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它消除了消极心理学过于偏重问题的片面性,恢复了心理学本来应有的功能和使命,使所有人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并生活幸福,这体现了一种社会意义上的博爱和人性。积极心理学提倡用一种开放和欣赏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个人,强调心理学要着力研究好一个普通人所具有的积极力量,不把人的优点仅当作是克服其缺点的工具,而是把培育社会成员的积极品质作为社会科学研究本身的根本目标。这些理念不仅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明确、理解课程目标,也有利于目标的贯彻落实。受旧的医学心理学模式的影响,我们对课程目标的理解消化和真正贯彻落实还需要一个过程,在积极心理学这些积极的理念的作用下,这一过程的进程将会加速。借鉴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会使我们更新观念、开阔视野,用开放的、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并努力促进学生知情意的统一,达到增强学生心理素质的目的。

1. 积极心理学升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引导学生积极心理意识的培养上未能紧跟时代步伐,而积极心理学的出现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升华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提倡用一种开放和欣赏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个人,强调心理学要着力研究每一个普通人具有的积极力量。因此,站在积极心理学的立场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更关注大学生的发展性目标,用积极的理念和思想优化心理素质,培养健全人格,使大学生能积极适应社会,积极应对问题,具有积极的生活态度。

2.积极心理学丰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二)客观全面地看待积极与消极

积极思想和消极思想都有一定的优点,也有一定的不足。在对一些影响因素的分析中,不能过分强调积极、好处而忽视了它可能存在的潜在不足,也不能完全抹杀消极积极的功能。消极至少具有两种积极的功能:第一是保护功能。消极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人类的一种自我保护,个体具有的消极态度也是一种自我保护性态度。这种保护首先体现在对个体身心的保护上,消极态度在某种程度上是为自己的心灵筑起了一道保护的围墙,使自己的心灵免受更多的伤害;其次消极态度的经常出现还能帮助个体绕开限制自己发展的种种障碍,如虚荣、轻率、过分紧张和急躁等。第二是提醒功能。消极也是一种善意提醒,提醒自己在心灵深处存在着需要疗伤的区域,提醒自己注意对自己幸福构成的威胁,提醒自己需要采取某些应对威胁的措施等,如古代老庄的顺其自然、清静无为的幸福观,认为合于道或自然,顺从人和物的天性才是真正的幸福,因为他们无力反击时代的黑暗,也不愿同流合污,只能在现实生活中采取消极的避世态度,转而在精神上追求自由,做到无为守弱、不争无欲,以达到逍遥自由的人生幸福境界。他们这种消极的幸福观念,对于我们调节心理状态、处理好人与人、人与自然际的关系仍有着一定的积极启发。

(三)对积极心理学的学习、消化与发展

积极心理学从产生至今十余年间,在心理学界、教育界等领域均产生了积极的深刻影响,但其自身在研究对象、理论体系、纵深研究等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同样,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也不是金科玉律,还存在着本土化的学习、消化与发展过程。教育教学中,我们要结合民族文化关于积极品格、幸福观等思想,探索适合我国大学生成长需要的积极教育理论和方法,如黄之晖等人在《〈道德经〉中的积极人格与美德》一文中就针对积极心理学研究的积极人格提出,这六种美德和二十四种人格中的一些品格早在几千年前就存在于中国文化和思想体系中了。文章仅以《道德经》为例,探讨了《道德经》中这些美德和人格理论。将这一新兴学科与中国古代的哲学智慧联系起来,既满足了本土化的需要,也对这一学科的发展作了积极的探索。

三、积极心理学拓展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在传统心理学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途径与方法过于单一,常常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区别于学校教育的其他工作,采取的途径与方法也不外乎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各种咨询、开设讲座等。而积极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都存在巨大的潜能,都具有多种基本需要,都重视自我发展,这种人性观决定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必将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如重视教师的发展和运用其积极心理,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其他工作的融合,努力烘托与营造一个宽松、愉快的氛围,使生活于其中的师生感受到满足、乐观与充满希望,充分重视学生积极的心理体验等。

项目说明:本课题名称为西部贫困地区民办高校大学生人格教育特殊性研究,系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项目编号为10XGA710005

参考文献

积极心理学的理论范文2

【关键词】生态心理学 理论取向 现实意义

就心理学的研究领域来说,一直对人类的行为产生着重大影响。在物欲横流的时代,曾经一度风靡一时的拜金主义理论以及现实主义理论都对当时时代群众的心理以及行为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随着生态心理学的兴起和发展,心理学领域以及价值观领域又开始迎来新的变革。

一、生态心理学理论取向具体概述

就生态心理学的发展而言,除了时代的推动作用之外,其自身存在的价值实际上也起到了一个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对过去一些理论产生过程的观察,我们不难发现,心理学领域的发展与当时时代背景下产生的价值观实际上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就生态心理学的产生来说,与当代社会经济发展也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我们受西方文化领域的影响,先后兴起过物化主义、理性主义,随着人文主义以及科学主义的兴起,心理学的理论取向也开始发生相应的变化。在快节奏的时代里,人们越来越渴望心灵的回归,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鉴于这一潜在的心理推动力量,生态心理学也就应运而生。世界经济的发展逐渐将世界联成关系紧密的整体,人们需要处理越来越多的人际关系以及社会关系,在这样复杂的关系链中,许多人群开始对自身的社会价值以及个人价值产生重组和调整,生态心理学的理论取向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和条件下产生,它主张的是一种人与社会、与自然进行和谐相处的价值取向。在生态心理学的具体研究中,其主要研究对象是对人的心理以及情感的影响,对人的情感进行有效调整的基础上,从而从而提高人们在整个社会中的认可度以及价值归属感。

二、生态心理学的重大现实意义

通过上文的相关论述,我们已经大致了解了生态心理学的基本内容,那么就生态心理学这一理论取向的发展来说,究竟具有什么样的意义呢?

(一)塑造国民全新的精神状态,提升民众的幸福指数

就生态心理学在实际社会生活中的应用来说,除了是心理学领域研究水平的提高的具体表现之外,更为现实的意义就是对民众心理的干预和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人面临的生存和发展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归属感以及幸福指数直线下降,生活质量也处于较低的水平。针对这种情况,如果对生态心理学进行有效利用的话,在整个社会范围内营造一种生态的、愉悦的生存环境,不仅能有效改善群众生活中的精神面貌,同时还能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

(二)有利于绿色环保理念的渗透和引入

随社会发展而来的,是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虽然现阶段我们已经意识到经济发展过程中所付出的生态代价,但是在谋求发展的过程中,我们的商业大贾和企业家并没有对相应的理念进行有效的转变,在领导层没有树立起环保意识的基础上,员工哪怕具有一定的生态发展价值观,但是,也会毫无理由的被扼杀在摇篮里。就生态心理学的应用来说,如果企业的领导层能够接受这一理论取向,重新调整价值观以及心态来看“人,社会,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一旦管理层改变相应的价值观,那么企业的经营理念自然而然就走上了绿色环保的道路。机生态心理学相关理论以及价值取向在社会活动中的运用来说,实际上是从潜在的心理学层面对社会个体的价值观进行有效的影响,从而遍及整个社会的这样一个过程。就绿色环保理念来说,是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最大难题和挑战,生态心理学理论取向中“人与自然”的部分对于引导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应如何处理好与自然这一层关系上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三)推动和谐社会发展的重要价值观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精神追求发展的需要,和谐社会的建立已经成为我国上下所有人民心向往之的梦想。但是在建设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我们依然面临着许多的难题。虽然群众在和谐社会建立的过程中有着同一个梦想,但是在进行具体实践的过程中却无法将想法付诸到实际的行动上。生态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成就包括了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引导人们如何在社会中认可个人价值的基础上去实现相应的社会价值,从而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人人都在为生存和发展绞尽脑汁,生态心理学的出现正是为这样的人群提供了一个心灵的栖息地,让他们在无尽的迷茫中重新去调整自己的方向和位置,从而为和谐社会的构建作出属于自己的那份薄力。

三、总结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就生态心理学来说,是心理学研究领域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到达一定阶段的具体表现。它不仅能对整个国民的精神面貌起到一个提升作用,同时对于中国梦、和谐社会的实现也能起到一个良好的促进作用;除此之外,生态心理学中“人与自然”的理论部分对于绿色环保社会的实现也能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就现阶段我国心理学的研究领域来说,当务之急就是将生态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应用到实际中来,提升我国国民的幸福感指数,充分发挥生态心理学的现实价值和现实作用。

参考文献:

[1]何文广,宋广文. 生态心理学的理论取向及其意义[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4:110-115.

[2]吕晓峰. 环境心理学的理论审视[D].吉林大学,2013.

[3]赵忠宇. 个人建构心理学思想与理论建构[D].吉林大学,2013.

[4]邵华. 应对研究的挑战性问题与新方向[D].吉林大学,2013.

积极心理学的理论范文3

(一)抗挫折教育是社会发展的要求高校是人才的集散地,高校培养人才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肩负着建设祖国的伟大使命。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随着高校大学生毕业人数的增加,就业压力也逐渐增大。随着经济飞速发展,精神文明的不断进步,当今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也与过去不同,种种原因都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甚至择业观有很大影响。导致学生群体中出现很多不和谐现象,如人际关系紧张、盲目攀比、学习氛围差、考试作弊等等。如果这些现象不及时发现并加以制止,很有可能会使一些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心理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容易导致生理上的不协调、不理性,甚至引发犯罪。为此,高校应当在注重学生科学文化知识学习的同时,还应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会学生在面对挫折时应该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对待。高校应该以培养大学生的完美品行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抗挫折教育是预防大学生心理疾病的要求当前大学生心理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和学校的关注。调查显示,许多校园暴力大部分是因为学生的心理问题引发的。如1991年11月1日的“卢刚事件”,卢刚在取得博士学位后,因为未获得最佳论文奖,并且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最终酿成悲惨血案。当然诱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有很多,但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学生在面对挫折时,消极情绪不能及时排解。长期处于压抑、痛苦的心理环境下,学习生活的积极性受挫,如果不及时调整就会进入一个“死循环”,甚至有部分大学生会在绝望中轻生。高校作为育人的地方,必须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抗挫折教育环境,防患于未然,要建立积极的防控体系,缓解和疏导学生消极的挫折情绪。

(三)抗挫折教育是增强大学生生存能力和竞争力的需要每个人都是“社会人”,我们不可能离开社会而生存。因此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诸如工作不顺心、人际关系紧张、家庭矛盾等问题。大学生在走向社会以后,当他们单独面对生活上和工作上的问题时,只有具备一定的抗挫折能力,才能在社会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所以高校在大学生在校期间,有针对性的对大学生进行抗挫折教育,有意识地培养大学生的抗挫折能力,让大学生学会面对问题和挫折时,不逃避、不放弃,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培养自己顽强的意志,是高校培养大学生全面素质的本质需要。

二、积极心理学视域下抗挫折教育路径探析

以往心理学研究重点多放在了心理问题的研究上,认为心理学是为了解决心理问题而存在的一门学科,而积极心理学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更是不被重视。随着抗挫折教育的发展,人们更多地关注个体内心对生活所持有的态度,团体情绪在团体协作中也被列为重点参照因素,积极心理学的主要理念与观点能够帮助个体和团体在遭遇挫折前、挫折中和挫折后找到积极乐观的因素。所以,运用积极心理学开展抗挫折教育是一种时代性的探索。

(一)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抗挫折教育的原则高校作为大学生学习知识与文化的场所,在大学生遇到挫折时,应该充分发挥高校的主渠道作用,把大学生抗挫折能力培养纳入到教育教育体系中,使之成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抗挫折教育有其独特性,所以运用积极心理学开展高校抗挫折教育应该遵循三点原则:第一,预防性原则。积极心理学研究方法不同于传统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它更注重个体或团体心理问题产生之前的心理状态,也就是说个体或团体应该以一种乐观、积极向上、开朗的心态面对生活、工作或学习。虽然与抗挫折教育的目的一致,但积极心理学更强调发挥人性中的优点来预防挫折感的出现,这样的心理治愈理念比传统的修复遇到挫折后的心理问题更具有价值。并且运用积极心理学能够节省解决心理问题的成本。因此,在抗挫折教育中,运用积极心理学能够帮助大学生形成积极的认知以抵御挫折。第二,体验性原则。积极心理学不仅强调教学目标和知识技能目标的实现,更强调学生的积极的情绪体验。所谓的积极的情绪体验,早在1998年B.L.Fre-drick就提出了拓延建构理论“认为某些离散的积极情绪,包括高兴、兴趣、满足、自豪和爱,都是拓延人们瞬间的知性的能力,并能构建和增强人的个人自愿,如增强人的体力、智力、社会协调性等。”大学生的情绪特点趋向于强烈且不稳定,所以在抗挫折教育中,不仅要注重大学生认知因素,更应该注重大学生的情感因素,通过各种防范唤起大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第三,希望性原则。积极心理学强调每个人心中都有自我实现的向往与需求,这种需求会激发个体的潜能和积极力量。高校在开展抗挫折教育时应注重学生的优点和价值。在生活中大学生往往会感到孤独和寂寞,希望有人能够发现他们的价值。所以,在抗挫折教育中,高校应该充分的理解学生,充分的信任他们,给没个人提供发展的机会,相信他们可以形成积极的人格。

(二)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抗挫折教育的路径

1.心理健康课高校的心理健康课是针对全体大学生进行抗挫折教育的一种路径,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高校心理健康课的主要目标是在挫折产生之前进行积极的预防,面向全体大学生普及专业的抗挫折知识,让学生们正确认识挫折、抗挫折,并且通过专业讲解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抗挫折意识和抗挫折能力,而这一目标恰巧与积极心理学的中心思想相契合。积极心理学强调发挥人性中的优点,培养积极的人格力量,预防面临挫折所产生的心理问题。积极心理学作为一种心理学理论,只有将理论具体化才能发挥其实际效用。高校教师可以在心理健康课上课之前与学生们分享一个或两个积极向上的小故事,也可以在课后与学生进行积极沟通,帮助学生树立强大的自信和积极乐观的态度。高校心理健康课程安排定课时进行积极心理学知识普及,能够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系统的了解到挫折的概念、挫折情境、挫折反应和挫折防御、应对挫折等知识。有意识地培养大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引导大学生认识到挫折的两面性,增强大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使大学生处于低强度的积极生活事件中,培养大学生的积极人格,以预防挫折的发生。

2.团体心理辅导所谓团体心理辅导,就是通过团体内部的人际交互作用,促进个体学习团体中大多数人的态度和行为的一种辅导方式。团体心理辅导是高校抗挫折教育的辅助路径,也是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采取的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当前心理学界讲心理团体按照功能分为“成长性”团体和“治疗性”团体。“治疗性”团体辅导注重成员经验的深层解析、人格的重塑与行为的重建。这种团体辅导方式多用于遇到强大挫折之后,产生深度心理问题的人群。而“成长性”团体辅导注重成员的身心发展,注重成员的正向行为的建立,这种辅导方式符合积极心理学应用于高校抗挫折教育的基本规律,可以作为大学生应对挫折的重要方法。团体心理辅导具有实践性、高效性、趣味性等特点,因此在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具有更强的适用性,更明显的成效性。但是一直以来,受到传统主流心理学(消极心理学)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问题解决取向的弊端,因此,需要积极心理学思想和理念的介入。高校应充分利用党小组、学生会、社团等活动团体,定期开展团体心理倾诉活动,帮助学生发泄内心的负面情绪。也可以指定团体心理辅导方案。高校抗挫折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树立大学生的积极的自我概念,所以将积极心理学引入团体心理辅导中,能够对当前价值取向倾斜的团体心理辅导进行不断的平衡和完善。

3.积极心理咨询心理咨询是指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对心理适应方面出现问题并乞求解决问题的求询者提供心理援助的过程。积极心理咨询是高校抗挫折教育的补充途径,为受挫严重的大学生进行个别调试和辅导。也可以说心理咨询是一种语言发泄方式,内心释放的过程,心理导师对咨询者的辅导可以是一种引导过程,在解答咨询者问题的过程中加入积极心理相关知识,为可能复发的心理问题做好充分的预防。同时,积极心理咨询认为每个人都具备两种能力,一种是爱的能力,一种是认知能力。积极心理咨询主要针对于遇到挫折之后具有不良心理反应的大学生,消除他们的消极情绪和想象,帮助他们从挫折中解脱出来,为此学校设立了心理咨询室和心理咨询电话,并且专门安排心理老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高校抗挫折教育采用积极心理咨询的方式主要是帮助学生们对挫折进行积极的归因,指导他们形成乐观积极向上的解释风格,同时,为学生提供消极情绪宣泄的场所,帮助他们学习讲情绪进行转移、宣泄、升华等调节方法,以提高他们的心理调节和抗挫折能力。

积极心理学的理论范文4

一、积极心理学理论解读

积极心理学非常重视发现和培养个体的积极心理品质,促进个体积极的情感体验,引导个体用积极的心态、从积极的角度来对待和处理人生中的各种际遇,帮助个体达到幸福、美满地生活、学习或工作的良好状态。

积极心理学主要侧重研究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积极的情绪和体验,主要是探讨乐观、希望、知足等各种积极情绪是如何产生以及对个体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二是积极心理品质,主要是探讨勇气、感恩、智慧等积极心理品质形成的方法以及会对个体产生的积极影响;三是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包括学校系统、社会系统和家庭系统,探讨这些系统是如何影响个体的发展。

二、积极心理学理论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启示

1.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中要加强其积极情感体验功能

物质文化建设包括校园环境、教学科研场所和设备、生活场地和设施等,是反映校园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和外在标志。积极心理学理论认为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加强其积极情感体验功能,也就说物质文化建设要能引起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因为能体验更多积极情感的学生,他们对自我的认识更清楚深刻,在学习和生活中表现出更多的自信,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时候能够勇敢面对,在成功时会反思自己的不足而不会沾沾自喜。在物质文化建设过程中如何才能突出其积极情感体验功能呢?首先,学校的校舍等的布局要合理,建筑色彩明亮,校园要多种花草树木,让同学们每天都在赏心悦目的校园里愉快地学习。其次,赋予学校的建筑或其他物质设施某种积极的人文理念,努力让学校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橱窗、每一面墙、每一栋楼都能给学生传递积极的正能量、能引起学生积极体验、能引领学生产生正面的价值观。例如,校门口的墙上显目地写着本校的校训,让学生一进校门就被校训激起学习的热情。再次,学校要建设绿色网络,在网络中增强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在当今互联网时代,学生不可避免地要接触网络、利用网络进行学习,但网络上存在许多消极的信息,给学生传递负能量,使学生产生消极体验。因此学校就要推进网络文化建设,加强网络监管,尽量减少不良信息对学生的侵害,帮助学生在网络中增强其积极情感体验。

2.校园行为文化建设中要注重学生积极人格品质的发展和完善

积极心理学把积极的人格品质作为它的研究重要领域,认为积极人格品质的发展和完善能够帮助学生采用积极的心态从积极的视角看待所遇到的问题,能够帮助学生发现和利用自己的优势去战胜困难,能够让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去塑造积极的人生。积极心理学还认为积极的人格品质是个体通过参与各种活动形成的,是个体内化外在活动的结果。而校园行为文化涉及到学生在学校的主要活动:课堂活动,是指日常的教育教学方式、实践技能训练等;二是课后活动,是指学生的社团活动、文体活动、兴趣小组等;三是师生之间的交往活动。因此校园行为文化建设要注重在以上三方面的活动中发展和完善学生的积极人格。例如,在课堂活动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充分地参与到学习中,让学生在积极投入到学习的过程中发展其创造性、好奇心、洞察力等积极人格品质;在课后活动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自己的特长与爱好,培养学生的乐观、自信等积极人格品质;在师生交往的活动中,教师要放下架子和学生交朋友,和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朋友式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和教师的良好人际互动的过程中培养其热情、友善、爱、宽容等积极人格品质。

3.校园制度文化建设要以人为本

校园制度文化包括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教师道德规范,学生行为准则,以及其他的各种习惯和礼仪等约定俗成的做法。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的校园制度是导致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和情感体验的最重要和最直接的外在刺激物。所以在校园制度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改变过去过于制度化、机械化、过多使用惩罚的做法,要以人为本,努力在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营造和谐的管理关系,构建起有利于学生发展的信任、尊重、鼓励、赏识的充满创新活力、团队精神和人文关怀的制度文化体系,充分地激发学生的积极体验,尽量挖掘和发挥学生潜在的能力,使学生幸福、快乐地生活和学习。

4.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要关注学生幸福感的培养

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主体在校园活动过程中经过选择、凝练、沉淀和发展成的学校的传统和精神,如办学理念、价值观和道德观等。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是高度成熟而且已经得到学校师生家长的认可和赞同的主体精神文化,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不仅影响着校园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发展和变化,更是学校师生前进的巨大动力。所以要特别重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积极心理学对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有什么启示呢?积极心理学一直在追求的目标就是发现和发展个体的潜能,帮助个体完满地发展、过上理想的幸福生活。因此从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出发,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要关注学生幸福感的培养,把帮助每个学生充分发展、让每个学生在校园里幸福地学习和生活当做自己的价值追求,并渗透到学校的各项工作各种活动中去。

积极心理学的理论范文5

关键词: 社会建构论心理学;一体化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社会的发展程度越高,创新人才培养就愈显重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创新对一个人发展的重要性。创新人才培养关系到大学生各个方面的发展,对于大学生增强创新意识、解决创新问题、提升创新能力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家庭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土壤,大学生的创新人才培养既需要高校的规范培养,也需要家庭的积极配合。构建高校――家庭一体化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对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意义深远。

一、社会建构论心理学(Social constructionist Psychology)概述

1985年,美国心理学家科尼斯・格根在《美国心理学家》(American Psychologist)上发表《现代心理学中的社会建构论运动》一文,该文被视为社会建构论心理学(social constructionist psychology)诞生的标志。

社会建构论心理学认为心理不仅仅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更是复杂的社会建构的产物。社会建构论认为,外部的社会建构过程的重要性远远大于内在的心理活动。

二、社会建构论心理学的建构思维

社会建构论心理学包含了四个层次,作为思想基础的“批判”,作为社会借以实现建构的媒介的“话语”,作为社会建构论心理学思想体系核心的“建构”,作为社会建构论思想在学科研究中具体体现的“互动”。

第一,批判作为社会建构论心理学的思想基础,强调心理不是对客观现实的被动的反映过程,而是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个人对于他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的过程的描述、解释、说明的过程都是建构的过程。

第二,话语作为社会借以实现建构的重要媒介,阐释人类对于生活于其中的世界(包括话语描述者自己)的描述和解释。话语受社会、文化、历史的制约,因此,一切用语言表达出来的都是建构的。

第三,建构作为社会建构论心理学思想体系的核心,强调心理是社会的建构。主张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对话、冲突、协商等社会性过程应对社会发展中的问题,摒弃对个体内在的心理结构和心理过程的研究。

第四,心理现象存在于人与人之间,“建构”是一种社会现象,需要人与人之间通过“互动”来实现。社会互动应成为心理学研究的重心,取代个体内在心理结构和心理过程在心理学研究中的重心地位。

三、建构思维下高校――家庭一体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批判”、“话语”、“建构”说明了心理不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说明了社会借助于话语实现对心理的建构 ,说明了心理是社会的建构。“互动”是对“批判”、“话语”、“建构”的进一步深入,“互动”将心理学的研究重心由个体内部的心理结构和心理过程转向个体外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社会互动过程。

建构思维下高校――家庭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决定于高校和家庭创新人才培养之间的对话、建构、沟通和互动。

1、建构思维下高校的创新人才培养

建构思维下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应本着批判的眼光看待大学生的创新人才培养,教育应凸显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对对客观现实的被动的反映过程,而是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在建构的前提下,丰富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的内涵和外延。在对话、建构、沟通、互动的氛围中,开展丰富多彩的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活动。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需要在对话、建构、沟通、互动的氛围中进行。如创新创业项目、创新游戏、创新竞赛、创新电影赏析、创新图片展示、创新月活动等等,引导高校大学生本着积极、主动的态度融入到高校丰富多彩的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去。

高校大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创新人才培养活动过程中,相互对话、相互沟通、相互交流,在相互对话、相互沟通、相互交流中培养乐观积极的态度、坚强健康的心理。

2、建构思维下家庭的创新人才培养

在对话、建构、沟通、互动的氛围中促进大学生与家长的沟通,营造良好的家庭创新人才培养环境。

大学生大都是从各个中学选的佼佼者,进入大学那样一个陌生的环境后,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上均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大学生在生理层面虽然已进入成年,但在心理层面上并没有完全成熟。对于创新,很多大学生还处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他们不仅要学习更高难度的文化知识,更要学会用创新的眼光和思维进行学习。他们在创新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和困惑,更希望获得来自家庭、父母、亲人的指导和帮助。在和家长的对话、沟通、互动中,大学生们感受着来自家庭的支持和温暖,能够有效地逐渐适应大学的环境,并在不断的适应中得到锻炼和成长,不断培养创新的意识,提升创新的水平。

3、建构思维下的高校――家庭一体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建构思维下高校――家庭一体化的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需要遵循动态、变化的前提,在动态、变化的过程中进行。

现代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大学生的心理活动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正所谓“最大的不变就是变化”。因此,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也一定要在变化、动态的前提下才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才能够在不断的发展中、在动态、变化的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从而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地开展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活动。

大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就不能是单一的,直线型的。

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仅仅依靠学校单方面的力量是有违社会建构论心理学的建构思维的核心的。在社会建构论心理学的建构思维指导下,高校――家庭一体化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正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是家庭与学校和谐合作的需要,更是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需要。

正是因为大学生有着太多的不确定性,才更需要我们用社会建构论心理学的思维面对和处理实际发生的问题。建构思维下的高校――家庭一体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正是为了帮助大学生解决学习、创新等各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解决的过程中,不断沟通、交流、互动、合作,由此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大学生创新的能力和水平,开创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杨莉萍等.社会建构论心理学及其发展:对话科尼斯・格根.教育心理研究.2012.04.

[2]叶浩生.社会建构论及其心理学的方法论蕴含.社会科学.2008.12.

[3]郑孝莲.社会建构论心理学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理论前沿.2014.06.

积极心理学的理论范文6

Zhou Pingfeng; Zeng Weijia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广州 510545)

(Southern China Business College of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Guangzhou 510545,China)

摘要: 研究性学习需要理性的引领。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观是研究性学习的思想基础;杜威的“五步教学法”使研究性学习从观念层面走向实践层面;罗杰斯的人本主义理论为研究性学习指明了出发点和归宿;布鲁纳的结构主义理论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了所有的形式;苏霍姆林斯基的“让学生进行独立的脑力劳动”的观点揭示了研究性学习的本质内涵。

Abstract: Research learning needs rational leads. Rousseau's naturalistic education is the ideological basis of research learning; Dewey's "five-step approach" makes the research study from the conceptual level to practical level; Rogers's humanistic theory thinks that the research study indicate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destination; Luna's structural theory provides all the forms for the research study; Suchomlinski’s idea of "enable students to conduct independent mental" reveals the essential content of the research study.

关键词: 研究性学习 心理学 教育学 基础

Key words: research learning;Psychology;Pedagogy;foundation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32-0212-02

0引言

近年来,研究性学习已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它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要科学地实施高校研究性学习,需要理性的引领,否则会落入“盲动”的误区。鉴于此,本文仅从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角度来审视研究性学习的来龙去脉。

1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观是研究性学习的思想基础

卢梭是18世纪法国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思想家。《爱弥儿》是他写下的最勇敢和最有成就的著作之一,这本小说通过论述主人公爱弥儿及其未婚妻苏菲的教育过程,提倡自然主义教育。他认为人生来具有自由、理性和良心的秉赋,顺乎天性发展就可成为善良的人并实现善良的社会,故教育应受天性指引,以培养“自然人”为目的。

卢梭把儿童放在教育过程的中心,认为儿童有一种潜在的发展可能,而教育就是为儿童提供优良的环境,使其充分地实现这种可能性。他的教育主张被视为新旧教育的分水岭,在教育界发动了一场哥白尼式的大革命。杜威也认为,卢梭的关于教育根据受教育者的能力和根据儿童的需要以便发现什么是天赋的能力的主张,是现代一切为教育进步所做的努力的基调。也就是说,教育不是从外部强加给儿童和年轻人的某些东西,而是人类天赋能力的生长。人天生具有研究的欲望,教师应创设问题产生的情境,为学生提供自主研究的机会。从卢梭那时以来教育改革家们所强调的各种主张,都源于卢梭的观点。由此可知,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观为研究性学习奠定了思想基础。

2杜威的“五步教学法”使研究性学习从观念层面走向实践层面

杜威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期美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他的教育学理论对当时的美国乃至世界的进步主义教育运动有着重要的影响。他重视工业革命带来的变化,推崇科学实验的方法并运用于教学法研究,提出“教学五步骤”。

“好的教学必须唤起思维”是杜威教学方法的一个根本性指导思想。杜威认为,教学的步骤必须依据思维的步骤。他把思维的过程分为五个步骤。疑难的境地;指出疑难点所在的位置;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推断哪一种假设能解决问题;在行动中检验假设。根据思维的五个步骤。①学生要有一个真实经验的情境――一个对活动本身感到兴趣的连续活动;②在这个情境的内部产生一个真实的问题,作为思维的刺激物;③占有知识资料,从事必要的观察,对付这个问题;④有条不紊地展开解决问题的方法;⑤通过应用来检验观念,使观念意义明确,是否有效。由此可见,教学五步骤使学习者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充分地发挥了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学习者自动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活动过程中,使教学与学习者的生活实际密切地联系起来,扩大了学习者的知识范围,锻炼了学习者的实际工作能力。因而,教学五步骤使研究性学习从观念层面向实践层面推进了一大步。

3罗杰斯的人本主义理论为研究性学习指明了出发点和归宿

罗杰斯是20世纪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人本心理学的创始人。他的影响遍及全世界,至今魅力不减。以人为本的社会思想,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改革与创新,在今天仍然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现实性。

罗杰斯确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点,他认为,教育的宗旨应该是促进学生的变化与成长,培养能够适应变化和成长的人,即培养人学会学习。他强调,“教人”比“教书”更重要。在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在于创造一种能够促进有意义学习得以产生课堂气氛。通过教育环境气氛的不断改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自主研究学习的能力。

罗杰斯还指出,教师要以真诚、关怀和理解的态度来对待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学习的决策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学生单独或协同制定学习方案,学习的目标着眼于学习的过程,学习的内容退居第二位。学习的方法主要是自由讨论,自由研究。学习的评价主要由学生自己来做,学生个体提供自己的学业进展的证据,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其评价表示关心的反馈。自律是学生学习达到目标的条件,学生把自律者看成自己的一份责任,无需外加的纪律。

罗杰斯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主张把尊重人、理解人、相信人提到教育的首位,突出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为研究性学习指明了出发点和归宿。

4布鲁纳的结构主义理论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了所有的形式

布鲁纳是20世纪美国著名的认知派心理学家和教育家。他认为学习过程是一个主动接受信息和创造性的思维过程;认为具备一种良好的认知结构比获得零散的知识更重要;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积极的信息加工者。为了适应教学改革,布鲁纳提出了以训练和发展学生智力为目标的“发现法”。他认为,在教学中应该努力为学生创造出同科学家在科学研究和科学发现中同样的情境,让学生在对知识的主动发现中而不是在被动的灌输中加速认知结构的个、发展和改变。强调发现不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东西,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

布鲁纳认为,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与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为此,布鲁纳对教师提出了如下几条教学原则。①支持学生所有的学习活动,以解决一项重要的任务或问题;②支持学生对所有问题的主动解决问题的意识;③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利用他们作为激发学习的基础;④鼓励各种想法进行尝试;⑤提供机会并支持对学习内容和过程的反思。由此可知,建构主义教学一般由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效果评价等组成,建构主义学习论所倡导的学习包容了研究性学习所含盖的所有形式。

5苏霍姆林斯基的“让学生进行独立的脑力劳动”的观点,揭示了研究性学习的本质内涵

苏霍姆林斯基是20世纪前苏联的伟大教育家,和谐教育是他的教育思想的中心,从这一中心出发,引出了他一系列教学论上新颖观点,其中“让学生进行独立的脑力劳动”最引人注目。他在《让学生进行独立的脑力劳动――研究性学习法》一文中明确指出:“在优秀教师那里,学生学习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他们对学习对象采取研究的态度。教师并不把现成的结论、对某一定理的正确性的证明告诉学生。教师让学生有可能提出好几种解释,然后在实际中去对所提出的每一种假说进行肯定或否定……在这种情况下,知识不是消极的掌握,而是去获取,即靠积极的努力去获得。因此,这种知识就能变成信念。”“如果学生的抽象的概念、结论、判断是他们在研究和分析周围现实的过程中形成的,那么他们就能养成一种宝贵的脑力劳动的品质――即不仅通过直接观察,而且以间接方式去研究、认识和探索事实和现象的能力。”①可见,苏霍姆林斯基独到的见解对研究性学习的本质内涵作了精辟的论述,学习者对学习对象采取研究的态度,通过独立的脑力劳动去研究、分析、发现,从而获得知识、能力,并形成习惯、品质、信念;研究性学习的核心是学生独立的脑力劳动。

综上所述,心理学和教育学为研究性学习奠定了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研究性学习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逐渐在形成自己的理论框架。从学习的内容来看,研究性学习提倡从学生理念来看,研究性学习是个体独特学习方式的体现,应该在遵循个体独特性的基础上来实施研究性学习。

注释:

①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有经验的教师在进行社会科学基础学科(特别是文学和历史)的教学时都能熟练地运用这种研究性的学习法。在这些学科方面,让学生进行独立工作的可能性是很多的,只是要正确地利用这种可能性,”“研究性的学习法在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中都可运用”等等.

李月英.论苏霍姆林斯基关于研究性学习的思想和实践.中国教育学刊,2001,(5).

参考文献:

[1]陈德琥.现代学习方式[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

[2]周采.外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黄希庭.现代心理学理论流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