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

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范文1

关键词:传统教育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 优势 价值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6(c)-0182-01

现代教育教学技术的发展现状在于:一方面,传统教育技术存在的缺点与问题越来越多(当中包括技术形态过于原始、应用功能过于单一、以及信息承载量较低);另一方面,现代教育技术所表现出的优势越来越多(当中包括信息容量大、信息传输速度快、以及信息内容覆盖范围广)。因此,正确处理传统教育技术与现代教育技术的关系,这一点至关重要。本文即对其展开详细分析与说明。

1 现代教育技术的突出优势分析

首先,现代教育技术在应用于课堂教学过程当中具备突出的优势与价值:即通过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对于课堂教学中引入情境教学模式而言至关重要,而这对于提高学生课堂学习兴趣以及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而言,均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举例来说,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对多媒体设备及其技术的应用,模拟真实性的说话情境。在课堂教学展开说话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可为学生创设一个完整性的情境,使学生以既定的话题为中心,展开丰富的讨论。在此过程当中,通过对多媒体设备模拟功能、以及视频功能的应用,将原本意义上与课堂教学活动差距较大的真实性话语情境引入课堂中。通过此种方式,学生所感受到的说话情境将更加的鲜活与真实,同时也能够为学生营造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在思维的活跃性方面可得到显著的提升。在后续的学习与生活当中,学生若遇到同类的生活场景,则在表达方面将更加的丰富与完善。同时,以语文学科教学过程中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引入为例,若单单从口头表达的方式入手,向学生描述古诗文当中的情境,学生的理解势必会存在一定的难度,进而使得学生感觉文章言之无物,无法获取真实性的情感认知。而通过对多媒体设备的引入,教师可以以幻灯片的方式,向学生展示与古诗文所描述情境相关的图片、及视频资料,从而使学生在对文章说明对象、顺序、特点的理解方面更加的深刻,提高学习质量与水平。

其次,现代教育技术在应用于课外辅导过程当中具备明显的优越性。常规意义上来说,对于学生所开展的课外辅导活动大多建立在课堂教学以外。同相对集中的课堂教学相比,课外辅导活动在学生与老师方面更加的分散。同时,课外辅导活动的开展还受到了空间及时间的明显限制。而通过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引入,则能够极为有效的解决此类问题。学生可以以多媒体课件为载体,在课后对所学知识点进行全面的复习,融会贯通,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通过互联网网络实时通讯工具的方式,与教师进行沟通,并配合学习软件,进行全面的自测与训练。

2 传统教育技术的应用价值分析

各方研究学者明确指出:以文字为载体的知识是现代意义上,建立在图像、影视载体下的知识所无法起替代的。特别是在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字形成与发展进程当中,文字载体所积累的知识与文化内涵均是极为突出的。在语文学科的教学过程当中,除通过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生临其境”之感以外,还需要通过对传统教育技术的应用,以点拨学生对关键性的文字内涵进行分析与理解。特别是针对部分发散想象性特征突出的文章内容而言,教学过程中也不可一味的利用多媒体设备,将直观的图像资料映射至学生脑海当中,因为这是不利于学生想象力发展的。反过来说,通过对传统教育技术的应用,引导学生通过同样的文字想象出不同的画面,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特殊理解。并且,通过对传统教育技术的应用,还能够明显的加深学生与教师相互之间的情感交流与沟通。因此,在课堂教学活动当中,教师不能一味的依赖于多媒体设备,通过对机器设备的操作来完成与学生的互动,而还需要通过对板书、对面部表情、对语调语气、对肢体语言等充分的应用,实现课堂教学中与学生的情感交流,纠正学生存在的不正确学习状态,从而达到对教学方式的合理调整与优化。

3 结语

通过本文以上分析需要认识到一点:在传统教育技术缺点与现代教育技术优势矛盾对立的状态下,不能一味的对传统教育技术实施抛弃,将现代教育技术作为教育教学的唯一技术策略。最合理的措施在于:将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育技术恰到好处地应用于实践教学中。其目的就在于:为教学提供可靠服务,并促进教学质量与水平的提高。笔者希望能够通过各方人员的通力合作,寻求传统教育技术与现代教育技术的综合优化配置,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 马武,杜立梅.教育技术的“三整合”培训模式[J].教育探索,2001(11):33-35.

[2] 陶遵适,孙若萍,徐淑霞,等.教育技术:系统方法与媒体技术的整合[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5(3):22-24.

[3] 谭本远.论高等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的整合[J].数学教育学报,2005,14(4):97-99.

[4] 汤跃明.教育技术专业实施艺术与教育信息技术整合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1(4):183-185.

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范文2

传统教育制度文化是一个国家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最宽泛的意义上讲,是指该国在传统社会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教育制度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积淀的全部教育制度成果的总称。

根据教育制度的生成基础与来源,大致可分为“内生型”教育制度与“外生型”教育制度。“内生型”教育制度孕育于、脱胎于本国传统教育制度文化,“内生型”教育制度的精神与价值、追求与情怀与本国传统教育制度文化是一脉相承、水融的。“外生型”教育制度并非源于本国传统教育制度文化的自然演进,而是在政府强力主导下,通过借鉴移植、消化吸收他国教育制度精神乃至形式得以确立。因此,“外生型”教育制度必定与本国固有的传统教育制度文化存在着抵牾,两种异质教育制度文化之间的冲突与磨合、博弈与包容将直接影响着教育制度建设的质量。

作为一个“外生型”教育制度国家,我国的教育制度现代化进程从一开始就面临着传统教育制度文化与现代教育制度精神如何调适、融合的问题。我国近现代教育制度萌生于清末,其主要路径是移植他国“先进”的教育制度文化来改造、重塑现行的教育制度体系,以适应近现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自19世纪末以来,我国本土生成的传统教育制度文化虽然在制度层面逐渐淡出历史舞台,但其中所包含的教育制度观念、教育制度意识作为某种“活”的教育制度文化积淀仍然以其特有的方式影响、左右着每一社会成员的教育制度思维与行为选择。现代教育制度在规范教育生活、约束教育行为、构建教育秩序的过程中经常遇到来自传统的阻力,难以从“纸面上”、“书本上”落实到社会成员的“教育行动中”,这一切都要求我们理性反思百余年来教育制度现代化进程在目标、路径上存在的问题,认真总结传统教育制度文化的优点和不足,并从中挖掘出有益的资源,以做到“古为今用”,从而实现传统教育制度文化与现代教育制度、“书本上的教育制度”与“生活中的教育制度”的有效对接,夯实教育制度的文化根基。

具体而言,我国传统教育制度文化的现代价值表现在:第一,传统教育制度文化为我国现代教育制度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先辈们创造的灿烂辉煌的传统教育制度文化,既增强了民族的凝聚力、自豪感和自信心,也激励着我们以实际行动建设现代教育制度的热情。第二,传统教育制度文化为我国提供了走向现代教育制度的阶梯。传统教育制度文化是不可或缺的教育因素,它使我们熟悉自己的过去、熟悉民族和人类的教育生活,为我们提供了通往未来的立足点。第三,传统教育制度文化是我国构建现代教育制度的有益资源。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教育实践,既需要对传统教育制度文化进行调整与完善,也需要对传统教育制度文化中的合理内核加以借鉴与吸收,以为我所用、适我所用。

(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成都 610068)

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范文3

当前,我国教育中最令人困惑与不安的也许就是道德教育。笔者认为,是现代道德教育与传统道德教育的割裂造成了今天的道德教育困境。现代道德教育与传统道德教育之间是一种继承和发展的关系,现代道德思想应是对传统道德思想的对接和扬弃。所以,解决当前的道德教育困境,需要从传统道德教育思想中去寻找对策。

一、传统道德教育的优势

我国传统伦理道德体系以儒家伦理思想为核心,讲究仁、义、礼、智、信。两千多年来,它既规约着人们的行为,也规范着社会的秩序。

传统道德教育的内容以儒家典籍为主,《三字经》就清楚地表述了古人学习典籍的主要内容和顺序:“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诗》《书》《易》,《礼》《春秋》。”“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

儒家传统道德教育的优势在于:

第一,儒家道德教育有一个完整的体系,由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宗教教育等途径和手段构成。在这个体系中,家庭教育是道德教育的启蒙和基础,是培养一个孩子道德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是道德教育的延伸和扩展,“四书” “五经”的德育内涵在古代的教化功能中有统摄性的成效。社会教育是道德教育的进一步拓展。荀子说:“习俗移志,安久移质。”(《荀子•儒效》)说的是人的品质会因为社会环境的不同而发生改变,也就是社会生活的价值观念会被人们加以理解并内化成自己的行为准则,这就是社会的教化功能。只有在一个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下,生活在其中的人才会越来越具有高尚的仁德。宗教教育对道德教育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中国的佛教,教导众生“诸恶莫做,众善奉行”,与儒家重视道德教育的思想在本质上说是一致的,都是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形成淳朴向善的民风和达到社会的安定和谐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二,重视领导者身体力行的教化功能。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 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孟子•离娄上》)就是说,爱别人却得不到别人的亲近,那就应反问自己的仁爱是否不够;管理别人却不能够管理好,那就应反问自己的管理才智是否有问题;礼貌待人却得不到别人相应的礼貌,那就要反问自己的礼貌是否到位――凡是行为得不到预期的效果,都应该反过来检查自己,自身行为端正了,天下的人自然就会归服。可见,检讨、审查、反思自己是能否成功的奥秘。正如孔子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又如《晋书•列传》所讲:“上有克让之风,下有不争之俗。”《说苑•说丛》亦说:“上清而无欲,则下正而民朴。”实践证明,身体力行的感化方式远远胜过空洞的说教或灌输,只有通过身体力行,开启人们的善心、羞耻心,才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因此,上层人物如果能按照“正人先正己” “身教胜于言教”和“上行则下效”等先训作示范,那么整个国家的管理层就会自然而然地效仿起来,全社会范围内安定和谐的良好社会风气就会自然形成。

二、传统道德教育的现代价值

由上可以看出,传统道德教育中的确蕴含着许多现代价值:

第一,儒家文化的精髓是道德。孔子提出“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就是说,人要先学会怎样做人,之后再考虑学习文史知识。他把道德看成是人之生存的根本,即所谓“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学而》)。可见,无论是传统教育还是现代教育,都把德育置于首位,都强调立德、树德是为人之本。

第二,孔子实施道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是:“由近及远,推己及人。”其具体实施步骤则是:孝、悌、忠、信,即先从自己最亲近的人开始培养仁爱之心,然后向纵、横两个维度逐步扩展。在对父母尽孝的基础上,拓展为对师长的敬爱,对国家的忠诚,对子女的慈爱,对兄弟姊妹的关爱(“悌”)和对朋友的诚实守信,并在此基础上把仁爱之心进一步奉献给整个社会,达到“泛爱众”。这就要求我们的现代教育必须首先从家庭做起,从小做起,然后再延伸到学校,最后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所以说,教育绝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而是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形成一股合力来共同完成。

第三,儒家思想肯定人的价值。在中国传统道德思想中,充满了对人的肯定。如《三字经》就云:“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就是说,人的本性(天性)是向善的,是好的,而且这种本性是相同相近的,带有普遍性,只因为后天生活习惯和环境的变化,才造成了各种行为的差异,进而导致背离“善”的现象。所以,我们必须要用积极乐观的方式来进行教育并接受教育,通过人们的努力,变化环境,解决现存的各种社会道德难题。

第四,孔子教育中的很多方式方法对我们今天的现代教育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价值,如在教学方面,主张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并重等;在思想教育原则方面,主张立志乐道、自省自克、言传身教和改过迁善等;在教师修养方面,强调学而不厌、热爱学习、对学生无私无隐等。实际上,现代教育如果要与时俱进,就必须是在原有传统道德教育的根基上进行改造、补充和完善,而绝不是颠覆性地毁坏、抛弃和否定。

三、传统道德教育与现代教育的融合

人类文化的全部成果,如果没有道德的力量,就会毁于一旦。然而,正如汤因比在《展望21世纪对话录》中所说:“我们的技术和伦理,从没有像今天这样,存在着如此大的差距。这不仅仅是屈辱,可以说是一种致命性的危险。所以必须更加努力地确立――若没有它,我们的生命便毫无价值,人生也无幸福的这种尊严性。”解决问题的办法,历史学家们的答案是重建人类道德。但这个“重建”,根据笔者的理解,绝不是推倒重来,而必须是在原来的基础上革故鼎新,也就是我们在继承、弘扬传统道德时,一定要弘扬它的优秀部分,而对它的消极的东西、不符合时展的东西,则应弃之去之。

将积极的传统道德教育思想融入现代道德教育,这也许是现代道德教育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

第一,将儒家经典有选择并渐进性地在学校中传授。儒家经典很多,现阶段,在以现代教学课程为主导思想的教育环境下,可以选择经典中容易理解且实效较大的内容,如《弟子规》就是一部近似于白话文的表达,讲说着基本的伦理道德规范。《弟子规》讲:“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传授的具体办法可以是,把儒家经典与思想政治课放在一起,利用每周一上午时间讲授,全校学生统一上课时间,所有学校领导和老师都到场。另外,也可以充分运用现代教学设备――多媒体,每周一次播放类似于《安徽庐山汤池小镇》的实景记录篇,让同学们感受现代真实生活的和谐典范。学校专门成立社会和谐代表组,或者请传统教育思想研究专家作讲座,将传统道德教育的内容与现代教育紧密地结合起来。

第二,学校领导、教师按传统道德要求身体力行,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如,学校领导、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言语行为谨慎恭敬,讲信用;与人交往平等仁和,经常亲近有仁德的人并向他们学习;等等。学校领导和教师如果都做到了,学生自然就会向他们学习,很快在学校范围内就能实现现实的和谐。

第三,儒家传统教育体系中,学校作为一个部分影响着社会其他部门。现代教育传授专业技能和知识,当它与传统道德教育融合之后,就将承担起培养仁德之人的任务。只要学校这个环节做好了,自然会影响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当然,单独依靠学校来实现传统道德思想与现代教育的融合并促进社会风气的转变,恐怕也不完全现实,实际上还需要家庭、社会与学校的密切配合与协调,以期发挥共同的影响和作用。

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范文4

【关键词】小学英语;传统;现代;深度融合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05-0041-03

【作者简介】杜廷云,江苏省连云港市苍梧小学(江苏连云港,222006),中小学英语高级教师,连云港市小学英语学科带头人。

当下的小学英语课堂存在着两种现象,一种是偏向传统,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但是由于学生直接面对教师,双方能够进行各种层面的交流,一名优秀的教师对学生能够起到直接的影响,对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起着一定作用。另一种是偏向现代,现代教学方式更加注重教授学习方法,不单是“授之以鱼”,还要“授之以渔”。现代教学方式利用丰富多彩的网络资源,把英语课堂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但是由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居于次要地位,与学生交流时间减少,从而导致学生学习缺乏引导,学生与教师的交流多通过机器间接进行,这对于学生情感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是不利的。这两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可以概括为:教师认识不足,残留“应试”病根;学生思维固守,习惯“喂食”模式;家长不明就里,过分“依赖”牵引;学校条件限制,硬件设施不足。两种现象的并存不禁让人感到纠结:如何才能让“传统”与“现代”在小学英语课堂上和谐共生、相辅相成呢?

一、和谐共生――英语课堂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

(一)从“望而却步”到“云中漫步”

十年课改,给我们带来了丰硕的成果。随着新课标的颁发及新教材的修订,一线教师的教学理念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1.新知学习中的悄然转变。

译林新版小学英语教材主课文部分以对话、短文、短剧为主,高年级课文内容很长,学生在学习对话时,往往会望“文”兴叹,产生畏难情绪。

特级教师沈峰在教学译林新版《英语(六下)》Unit 7 A letter to a penfriend一文时,是这样来导入新课的:她打开网络邮箱,在收件箱里打开一封英文信件,然后引出课文的教学。T:This is a letter from my penfriend.学生们觉得真实有趣。最后她又让学生写一封电子邮件给她。教师在网上修改信件内容,同时为第二节课储备语言资料。

沈老师评课时说:“时代不同了,不要机械操练,我们要善于利用网络资源,模拟真实语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句型巩固时的应然而变。

作为一门语言,英语教学离不开字、词、句。巩固字、词、句应是英语学习的基础。如果在教学中只是简单枯燥的记忆,就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译林新版《英语(五下)》Unit 9 The English Club中的重点句型是“Where are you from?I’m from ...”其中涉及China、UK、USA、Japan等多个国家。因为这是中国英语课堂,学生来自中国,所以练习其他国家时就有点牵强。在传统课堂上教师会做一些国旗等教具来帮助练习。而现在,教师则可以利用网络小游戏来练习,当点击正确的泡泡时,小鱼就会飞过去。这种让学生感兴趣的形式,能起到巩固新知的作用。

(二)从“封闭学习”到“开放学习”

1.网络时代“一起作业”。

传统的小学英语教学是教师上课,学生听讲,然后回家完成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作业内容一般包括朗读课文、抄写句子、背诵课文等。而“一起作业网”的出现让全国的小学生拥有了共同的作业平台,弥补了课堂上的不足,实现了作业分层,英语作业变得趣味盎然。

译林新版《英语(六下)》第三单元第一课时后,作业里的词汇复习部分,一般是学生回家跟读、抄写、朗读等。而在一起作业网中可供选择的形式与内容就非常多,且每一项又有很多小项可供选择,如在“单词辨识”中就包括:小魔女与淘气猫、杰克船长、正义法官、打地鼠、拳击擂台等,非常有趣。

更大的优势是教师还能进行个性化批改、写评语,汇总班级整体完成情况等。这就打开了英语学习新的一扇大门。

2.“翻转课堂”玩转课堂。

翻转课堂是从英语“Flipped Class Model”翻译过来的,也被称为“反转课堂式教学模式”,简称翻转课堂或反转课堂。最早起源于美国的一所山区学校,后经萨尔曼・可汗和他创立的可汗学院(Khan Academy)发展为全世界所熟知。翻转课堂的出现颠覆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讲授―布置作业―学生回家完成作业)。在翻转课堂中师生的角色发生了转变,教师主要是倾听学生的提问,从而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运用互联网去使用优质资源。

在教学一般过去时时,教师通过创设各种各样的情境展开课堂教学,这时重复讲解显得枯燥单调,一节课下来教师往往筋疲力尽,学生掌握得也不够理想。因此,笔者试着录制一个关于一般过去时变化规则的视频,学生在观看后展开讨论。视频还可以根据学生的需要暂停在任意位置,复习课上可以多次拿出来使用,减了负,效果好,真是一举多得!

视频的使用是翻转课堂的重要特征,视频虽然短小但信息清晰明确,能让学生重构学习流程,同时也便于复习巩固。这样课堂上就可以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学会思考。这是“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迈进的一大步。

(三)从“定量供给”到“超量供给”

1.拓展延伸无定量。

传统的小学英语课堂中,鉴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储备情况,在拓展延伸环节,往往是教师设置3-5个情境,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编对话。更开放一点的课堂可让学生当堂Do a survey(做个调查),这都属于“定量供给”阶段。

一位教师教学译林新版《英语(三下)》Unit 6 Colours一课时在拓展环节运用了“Let’s show”活动,让学生根据提示编对话(如图1)。此环节中,看似对答如流的师生或是生生对话,其实意义不大。如能这样:播放一段雨后彩虹的视频。当美丽的rainbow形成的时候,学生不禁欢呼:How nice!/Great!观看完后,教师根据动画内容,做一个“好记忆力!”(good memory)的游戏。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有的回忆彩虹颜色,有的回忆花草颜色,有的回忆小鸟颜色,这样就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对话热情。

以上案例中,前者属于定量供给,后者属于超量供给。

2.发散思维无极限。

新课标要求:“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现实生活中鲜活的英语学习资源,积极利用音像、广播、电视、书报杂志、网络信息等拓展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现代教学手段与互联网紧密相连,内容更加丰富。因此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刺激学生的大脑。只要你能想到了,几乎都能在网络上搜索到,发散学生的思维真是无极限。

二、深度融合――英语课堂中“传统”与“现代”的追求

(一)深度融合:体现在英语教学手段上

教学手段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手段经历了口头语言、文字和书籍、印刷教材、电子视听设备和多媒体网络技术等五个阶段。

1.继承传统英语教具学具的妙用。

自制教学用具。如学习新教材What time is it?(四年级)时的自制钟表;学习Colours(三年级)一课时,准备各种色彩的卡纸;学习The English Club(五年级)一课时,师生共同制作国旗;学习robot一词时,教师带领学生用纸箱自制机器人等。这些传统的做法,虽然耗时多,但是学生参与其中,乐此不疲。

板书简笔画。现代教学手段应该和传统的板书简笔画完美融合在一起。粉笔的妙用不能遗失。板书简笔画不仅可以总结整节课知识点,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

2.发挥现代英语网络学习的长处。

现代先进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把课堂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变抽象空洞为具体生动。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开拓学习英语视野,培养学生思维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运用现代教学方式学习时,教师要关注班级的弱势群体,即学习能力不强、家里没有网络平台、自控能力差的学生。还要多跟学生交流,避免让学生直接面对冷冰冰的机器。

(二)深度融合:实现在英语环境创设上

英语环境主要包括英语学习的软件环境和英语学习的硬件环境。

1.软件环境,实现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课内软环境。英语课内环境主要是指英语课堂中的学习情境。情境的创设者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课堂上既需要教师利用传统朴素的教学手段,也需要灵活多样的现代教学手段。

课外软环境。英语课外环境主要是指小学生把英语学习延伸至课外。通过电视、网络等各种学习渠道,获取更多的学习资源,达到学习目的。学生课外的学习离不开传统的听说读写,也需要接触更多的学习资源,提高英语素养。

2.硬件环境,实现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座位设置。无论是传统的秧田式座位,还是现在流行的圆形小组合作式座位,只要是适合本班学情,便可以实现传统秧田式和现代圆桌式的完美融合。

文化氛围。教室中英语环境的布置,如:英语角、英语长廊、英语书法作品展览等这些传统的项目,还包括为学生播放英文歌曲、英语电影的文化氛围等现代项目。两者结合,形成英语学习的浸润文化。

(三)深度融合:关键在英语教师理念上

新课标指出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

1.未必是“革传统教师的命”。

《大数据:正在到来的数据革命》一书的作者涂子沛说:“这场教育革命,谁将受到最大的冲击?不难发现,就是革教育工作者的命,革传统教师的命,这场革命首先是扑向我们的老师。”作为一线英语教师,首先要认清目前的教育改革形势,固守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显然是不行的,但是中国小学生学习英语有着特殊的情况,一些传统的好的教学方式我们要继承。

2.英语教师转型势在必行。

随着国际化浪潮的到来,英语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以便适应日新月异的新教育发展。华中师范大学数字教育资源中心主任王继新说:“教师需根据自己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去设计教学,去使用技术,实现二者的深度融合。”

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范文5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 传统教学经验

一、引言

随着计算机及网络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以其独有的优势占据了我国高职院校各个课堂,虽然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课堂中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活跃度,提高教学质量,但经过多年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极端现象,如抛弃一切传统的教学方法,上课必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等,事实上很多传统的教学经验更加简便易行,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起着积极的作用,传统教学经验在近期乃至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会过时[1],同时现代教育技术在实际的应用中,也出现了很多的不足,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传统教学经验与现代教育技术相融合的课堂教学模式,才能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就此做一些探讨,与大家共享。[1]

二、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经验在高职教学过程中实现优化整合

传统教学经验一般是指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语言、文字、黑板、粉笔、模型、实物等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方法,在我国漫长历史发展中,曾经起过举足轻重的作用,其教学模式属于以教师为中心,其教学方法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而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经历:幻灯片和投影胶片阶段,教学录像片阶段,多媒体阶段,基于校园网的交互式网络平台阶段等四个阶段[2],只不过多媒体教学在现代教学己经成为了一种主流的教学方式了,这两种教育技术在教师与学生角色、教学内容、教学互动上及对教师的要求上都有差异,各有优缺点,同时通过分析可以知道无论现代教育技术怎样先进,都不可能完全取代传统教学经验,因此,需要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1.建构新型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注重教师的“讲”,忽视了学生主动的“学”。一切都是由教师主宰,从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甚至学生做的练习都是教师事先安排好的,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忽视对学生心理结构的优化,因而学生难以形成学习兴趣。而新型教学模式是在现代教育观念和理论指导下,在某种环境中开展教学活动的稳定进程结构形式.构建新型教学模式首先要突破传统教育观念,摒弃传统教育中教师、书本和课堂为中心的三中心论,真正树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育思想.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完成教学全过程。

2.教学过程中教学手段可以多样化

单一的教学手段容易让学生疲劳,因此,要想使课堂上的授课效果达到最佳,必须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常听常新,永远都达到最佳听课的境界[3],教师可根据课程的实际需要,在每节课中交叉使用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如一些文字性内容可以采用多媒体放出来,这样即节省时间,又直观,还可以配合一些图片、视频帮助大家理解,而对一些逻辑性较强的内容,教室可采用用传统的教学手段,一步步在黑板上推导出来,这样即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也可以避免因采用多媒体教学学生跟不上上课节奏,当然为了加深印象,可以在黑板上推导一遍后,再用多媒体放映一遍,这样对我们这些基础较差的高职学生来说,理解一些理论知识会更有帮助,教学效果会更好,总之,教师可以根据实际上课的需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3.培养学生新的学习习惯

随着技术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课堂的应用会越来越普遍,所以的整个学习环境也会位于这个背景之下,那如果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就必需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4],那么,在新的阶段环境下学习习惯有哪些特点呢?我觉得,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让学生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学习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也就是在日常的学习过程,要注重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和网络环境,培养学习者的创新型思维,关键的一点是让学生自己去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另外一个习惯就是合作的学习习惯,简单地说,合作学习就是学习多交流、信息共享,在现代教育技术的环境可以通知在网络上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习惯。

4.教学过程中注重互动教学,适时调节课堂气氛

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教师采用何种教学方法,教师都应及时地通过语言、表情、动作等与学生进行沟通。教师的一举一动对学生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也可以通过观察,对自己的讲课做相应的调整,而不是说我采用多媒体教学,教师就一直在前台操作,不观察学生的反应,这样的课堂会气氛死板,学生也会昏昏欲睡的,所以教师应从各方面充实完善自我,尊重学生,与学生融为一体,并用自己的人格魅力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3]。教师在课堂上应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虽然现代教育技术从视觉到听觉等全方位刺激学生的感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获取速度和效率,但若使用不当也会带来负面影响,而传统教学经验虽然有不足,但它仍有优势,我们在教学过程应当正确处理好现代教育技术和传统教学经验之间的关系,取长补短,同时我们也必须在现代教育思想作指导下,使教学内容的组织形式和表达方式不断改变,根据不同的授课对象,常变常新,使教学内容和形式完美结合,才能达到最佳教学效果,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戴 波 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育技术融合的课堂教学模式探讨[J],黑龙江教育,2013(9)

[2]、赵言诚 传统与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化整合[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2)

[3]、 林科学 论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J],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12(6)

[4]、李恒响 网络环境下学习习惯的养成[J],现代教育技术研究与应用[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1(20)

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范文6

关键词:体能;启蒙教育;现代教育;借鉴

小学阶段是人类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对人类智力以及行为进行培养的最佳阶段。因此国内各小学都在日常教学中加入了启蒙教育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而传统启蒙教育作为千百年来前人教育的结晶,具有着诸多教学价值,将其运用到现代小学教育中,能够帮助小学学校改善教学现状,有效提高小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值得大力进行推广。

一、传统启蒙教育

我国历史文化悠久,无论是在手工业方面,还是在文化方面都始终保持着繁荣的状态。尤其是在国学方面有着深厚的造诣,自古以往出现了很多的国学大家,自古有着文化之邦、礼仪之邦的美称,这些都与传统启蒙教学有着直接的联系。有很多国学大家都曾说过,自己之所以能够取得一定的成就,主要是因为接受了传统启蒙教育,是因为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影响。通过对传统启蒙教育的研究发现,蒙学这种教学模式极为符合学生心理与生理的发展规律,这种教育方式能够将教育内容以一体化的形式不断传承下去,将其科学引入到现代小学教学之中,势必会成为今后现代小学教育的主流趋势。

二、现代小学教育的现状

(一)学生体能方面有所欠缺

由于受到快节奏生活方式以及周边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现在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普遍较差,导致现代实用的体育教学标准也随之进行了降低的调整。按照理想的状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因为得到了足够的营养也应随之上升,但实际情况却出现了相反的局面。除身高达标外,小学生的体重、耐力以及速度等方面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同时,迫于升学考试的压力,不仅减少了小学生参加户外运动的次数,而且小学生的近视率也在不断升高,这对于小学生的成长而言,无疑是十分不利的。

(二)学生与人相处方面有所欠缺

现代学生与其他学生接触、交流的机会较少,多数只有在学校以及兴趣班、补习班中才能有与其他伙伴进行交往。在这种环境之下,学生往往会形成过度依赖家长以及自私的性格。不仅会致使学生无法与同学以及老师进行有效的沟通,同时还会使学生给其他人留下“不合群”的情况,会对学生的学习以及生活都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必须引起学校与家长的高度重视。

(三)学生社会责任感方面有所欠缺

每位公民都担负着一定的责任,需要对具有足够的社会责任感,这也是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前提条件。所以,小学学校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也会将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作为主要的的教学内容。但时下社会弥漫的“金钱主义”以及“功利主义”等负面思想,都对小学阶段的学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致使部分学生社会意识较为薄弱,不愿意在公益事业中投入过多的精力,这对于学生价值观以及世界观的养成是十分不利的。

三、在现代小学教育中,传统启蒙教学起到的借鉴作用

(一)对学生体能培养的借鉴作用

传统启蒙教育涉及的内容较广,不仅包括德育方面的内容,同时礼仪修养以及身体素质培养的内容也包含在其中。传统启蒙教育强调,学生应该同时对文学以及武学进行修炼,在保证使学生能够在文化学习的同时,也能保持健康的身体状态。所以在传统教学中,都会对武术教学予以高度的重视,会在学生儿童时期就对其进行武术方面的培养,为学生的体能培养奠定了良好地基础。现代小学教育也因借鉴传统启蒙教学这一方式,按照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在日常教学中加入中国传统武术的教学内容。各小学学校可以聘请专业的中国武术教练,挑选出适合小学生进行练习的武功套路对小学生开展相应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不仅要教授小学生防身健体的知识,同时还要帮助小学生对“武德”进行深入的理解,进而对学生的身心进行全面的优化。

(二)对学生生存能力培养的借鉴作用

正如上文所述,现代多数小学生都存在独立性较差的情况,由于家长的疼爱,很多学生的正常生存能力都是有所欠缺的,并不利于学生成长。小学也应利用传统启蒙,对学生的生活习惯以及自理能力进行培养。例如,老师在使用《弟子规》对小学生进行培养时,老师应徐利用“衣贵洁,小贵华”以及“上循分,下称家”,告知学生不能养成虚荣的心理,要养成朴素的好习惯,即使是家里有钱也要适当节俭,并要让学生尝试摆脱对于家长的依赖,开始逐渐依靠自己的能力去做一些自所能及的事情,像自己上、下学以及自己穿衣、系鞋带等等,进而对学生的社会生存能力进行强化。此外,各小学还可以将毛笔课程的教学纳入到日常的教学之中,让学生通过练习毛笔字改善以往粗心大意以及心浮气躁等方面的毛病,进而对学生的做事态度进行规范。

(三)对学生人际交流能力培养的借鉴作用

待人接物也是传统启蒙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从古至今流传着很多与人交往的经典故事。像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就较为经典,老师可以在教学时先播放一段“三国演义”的动画片,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要将三顾茅庐的背景以及相关知识点对小学生进行大概的介绍,并向学生进行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为什么刘备会一次一次不辞辛苦的去请诸葛亮呢?如果你们是刘备,你们会怎么做呢?”进而让学生就这一问题展开相应的讨论。这时老师再将“礼贤下士”这一思想引入到教学之中,让学生明白形成正确的处世态度。

(四)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借鉴作用

在传统启蒙教学中,有很多内容都是关于德育教育的,会教育人们人生的责任。现代小学可以借鉴这些内容,对小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进行优化,帮助他们明确什么是“责任”,进而使他们树立正确的处于态度,改善小学生社会责任感不强的问题。儒家经典著作《孟子》一书中提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认为人应该具有博施天下的思想观念,要时刻关注国家的命运,要热爱自己的祖国、自己的家乡。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将这一观念渗透到小学课程的教学之中,让小学生在这种思想的侵染与熏陶之下,使他们能够对“社会责任感”这一概念有进一步的体会。此外,在教学时老师必须要对教学的内容以及教学的深度进行合理的把握,主要是因为小学生的年龄较小、阅历较低,无法对过于高深的内容完全进行了解,一旦老师没有对教学内容以及教学难度进行合理的把握,小学生无法理解就会出现厌烦以及抵触的情绪,这就失去了借鉴传统启蒙教育进行现代教学的意义。要尽量使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对传统经典进行讲解,并利用实际举例的方式,以便小学生进行理解,从而对现代小学教育进行切实的优化。

四、结束语

教育学者要对传统启蒙教学进行深层次的研究,从中借鉴诸多可取之处,对现代小学教育进行全面的改革,使小学生在传统启蒙教育的熏陶之下更好地成长,将来成为社会的栋梁。

参考文献:

[1]周之良,马伟宁.浅析传统启蒙教育对现代小学教育的借鉴作用[J].教育探索,2011,(09):82-83.

[2]刘君明.浅析传统启蒙教育对现代小学教育的借鉴作用[J].考试与评价,2013,(1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