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含义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西方经济学含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西方经济学含义

西方经济学含义范文1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教学能力;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0-0222-02

西方经济学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门社会科学,至今己有两百多年的历史,自诞生之日起就一直被作为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基础课。如何教授好这门课程,使学生对西方经济理论中的基本原理和知识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运用有全面的认识和理解,是教学中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然而,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普遍存在一定的问题有待解决。为此,我们有必要找准问题,根据西方经济学的理论特点和学生的具体文化知识体系背景和思维方式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这对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分析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西方经济学的课程特点与性质

西方经济学作为我国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其他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效果。特别是在我国市场经济机制的作用日渐重要的时代背景下,无论是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要求,还是教学目标和以往相比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就要求教师既要讲述两百年来经济学关于资源最优配置的逻辑框架,又要展示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架构,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形成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不仅要把最新的经济理论引入教学,还要注重对西方经济学理论本质的剖析。

二、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高校西方经济学的教学中还存在一些不利于 “教”与 “学”的问题,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西方经济学的学习引导问题

目前,在许多高校的经济与管理类专业的教学中,理论体系庞大,内容多且抽象,学生普遍感到不易理解,西方经济学是研究在市场经济制度下,稀缺资源配置与利用的学科。建立在一系列假设基础上的西方经济学理论随着社会经济实践的不断发展,理论体系日益庞大,授课内容覆盖面广,涉及知识多,加大了课程的难度。尽管西方经济学专业术语和基本理论经常出现在公众面前,但要真正理解理论内涵的实质并不容易,尤其是对于缺乏社会经验和社会观察力的大学生来说更是如此。西方经济学不但占据了主导地位,教师在讲授西方经济学时不加任何评论,以完全肯定其核心理论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包括宣扬“自私经济人”、“公有制不如私有制”、“资本主义优于社会主义”、“私有制无剥削”等基本原理,这会导致许多学生误把西方经济学的全部内容都当作经济学真理来接受。西方经济学研究的是西方社会的市场经济,讲述的例子大多是西方社会的经济现象。而我国处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之中,许多现实的经济现象不同于西方社会,因此,许多学生觉得西方经济学离我们很远,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

(二)西方经济学教师能力的问题

尽管许多本科院校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进行了案例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改革,但效果并不理想。虽然在理论上提出了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可是一进入实际教学环节,就会因为案例式教学要求教师了解案例的时代背景、实际上案例分析不存在所谓的标准答案、掌握案例所涉及的理论知识点教师能力不足等,往往仍然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案例式教学中案例资源脱离国情,缺乏针对性,或过于陈旧,与现实经济活动脱节,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因此,案例教学法对教师专业知识、教学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在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时,教学中设置的问题往往没有启发性,没有达到不仅要提出能引起争论的初始问题,而且还要提出将讨论一步步引向深入的后续问题的要求,难以激发学生探讨问题的兴趣。

(三)现行的西方经济学教材和学习阶段的选择问题

目前,有许多高校在初级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直接采用国外原版教材,由于这些教材依据的是西方国家的具体经济体制和具体经济实例,中国学生学完了经济学的课程之后,只知道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经济体制是如何运行的,却不知道中国的经济体制是怎么运行的,这会使他们形成一种思维定式,即将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经济体制作为一种范例,在研究我国的经济问题时简单地用美国的范例来对照,从而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由于西方经济学强调“均衡”,势必有许多烦冗的数学模型和公式。这些用大量的数学知识推导出的结论,需要有较好的数学基础。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由各种经济变量关系联结在一起的具有较强逻辑性的学科,它的数学模型与定量分析较多。对于数学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来说,对逻辑推导、图表、公式、数学证明难易接受,尤其不容易把这些图形和公式的经济学含义同文字描述统一起来,“西方经济学”作为专业基础课,一般都安排在大学一年级的时候,这给老师的授课和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不同程度的难度。

西方经济学含义范文2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核心课;轻松活泼;探索

西方经济学是财经类各专业的基础理论课,自1992年以来,它被教育部列为财经类院校各专业必修的11门核心课程之一,它与各专业其他课程之间存在着十分紧密的联系。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西方经济学因能够有效地解释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而受到政府决策部门的重视。但由于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和传统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不同,加之西方经济学的学习需要具备一定的高等数学知识,所以同学们在开始学习这门课之前普遍存在着一种畏难的情绪。如果教师在讲授这门课程时,再像上数学课一样,板着面孔一丝不苟地进行经济模型的数学推导,就会使许多学生因搞不清学习西方经济学究竟有什么用处而丧失学习西方经济学的积极性。为此,笔者在西方经济学教学的过程中,试着采用了轻松活泼的方式,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一、制度的重要性

经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而社会科学是有阶级性的,马克思就公开承认经济学的阶级性,并且自觉地站在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立场上研究经济科学,而宏观经济学之父凯恩斯也毫不讳言自己的阶级立场,“如果当真要追求阶级利益,那我就得追求属于我自己那个阶级的利益。在阶级斗争中会发现,我是站在有教养的资产阶级一边的”(凯恩斯,1962)。因此,我们在开始学习西方经济学之前,必须首先向学生们说明西方经济学所具有的鲜明的阶级性,绝不能用它来代替经济学。因为中国进行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不可能照搬西方资本主义制度下的那一套模式。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社会制度,区分不同的社会制度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我们如果照本宣科的说明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的区别,不但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反而有可能加深学生的逆反心里,因为在一部分同学们的心中,对制度的重要性的理解并不

是很清楚。但如果我们能够以一个轻松活泼的例子来说明制度的重要性,那么效果就会好得多。

在刚刚结束的北京奥运会上,牙买加选手博尔特获得了百米比赛的冠军,博尔特无疑是当今跑得最快的飞人,这一点大学生们显然都很清楚。但笔者却告诉学生,其有办法让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跑的过博尔特(先卖一个关子),在同学们都表现出诧异的表情后接着说,博尔特之所以能够获得百米飞人的称号,是由于比赛规则(即制度)的制定对他有利。如果让我来制定比赛规则,即比赛制度,那么我们在座的每一位一定都能够跑得过博尔特。此言一出,当时学生哗然,但笔者接着说,如果其有权利来制定比赛规则(制度),那么笔者就让每一位选手在跑到50米处停下来做一道高等数学题,做完之后接着再跑,那么博尔特肯定拿不到冠军。当然,这一假设的前提条件是,笔者必须有制定规则(制度)的权利。此时,学生们已经不再发笑了。很显然,他们已经意识到制度的重要性了。

那么同样的道理,区分不同制度下的经济学的阶级性也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了。这样,就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下,使同学们清楚地理解了制度的重要性。很显然,这种轻松活泼的讲解方式显然要比传统的说教的效果要强的多。

二、主观价值论和客观价值论的区别

效用是西方经济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定义,但许多同学在学完效用这一章节后也仅仅停留在记住效用的定义这一层次上,对于效用的进一步理解却无从谈起,这也就导致了初学西方经济学的同学们感觉它枯燥乏味的原因之一。

经济学坚持的是客观价值论,而西方经济学信奉的却是主观价值论。经济学认为,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客观价值论。而西方经济学则认为商品价值的大小是由商品的效用大小决定的,而效用是人们消费某种商品或劳务时所获得的满足程度,它的大小因人而异,因此是主观价值论。正确区分这两种价值论,是我们学好西方经济学的一个前提。

基于此,笔者在讲授效用论一节的时候,引入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萨缪尔森的所谓幸福方程式来进一步加深同学们对效用(即主观价值论)的理解。

萨缪尔森认为,幸福=效用/欲望,从该方程式可以看出:幸福与效用成正比变动、与欲望成反比变动;当欲望既定时,效用越大,越幸福;当效用既定时,欲望越大,越痛苦等结论。从萨缪尔森的幸福方程式我们就会很容易地理解效用是一种主观感受了,它因人而异,消费同样一种商品或劳务,不同的人所获得的满足程度是不同的。实际上,我们中国人常说的一句话――“知足长乐”所表达的也就是同样的一个意思,“知足”了,欲望自然就小,自然就会感觉到自己很幸福了,当然就会“笑口常开”了。因此,也有人戏谑的将幸福理解为:“我饿了,你吃着个烧饼,我没有,你比我幸福;我冷了,你穿着袄,我没有,你比我幸福。”这些例子都从不同的侧面说明了效用只是一种主观的心里感觉。

这样,通过一个轻松活泼的幸福方程式就将效用的含义完全讲清楚了,使同学们觉得西方经济学的学习和我们的生活相距并不遥远,无形中激发了同学们学习西方经济学的兴趣。

三、从轻松活泼的故事中学习西方经济学知识

机会成本是西方经济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但要想正确地理解机会成本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照本宣科的按照书本里的知识进行讲解,最终的结果是学生们除了死记硬背了机会成本的定义之外,几乎一无所获。那么应如何向学生们讲授成本这一重要内容呢?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试着采用了中国历史上两个著名的地主周扒皮和刘文彩的剥削故事来对成本加以阐述。

周扒皮与刘文彩是中国历史上知名度最高的两个地主,周扒皮因半夜鸡叫而妇孺皆知,刘文彩则因泥塑群雕《收租院》而家喻户晓。虽然他们同属万恶的地主阶级,但他们剥削的方式却迥然不同:周扒皮靠半夜鸡叫的方式攫取长工的绝对剩余价值;刘文彩则采用“大斗进小斗出”的方式去盘剥农民,逼得许多贫苦农民妻离子散,家破人亡。那么,同为吃人不吐骨头的地主恶霸,周扒皮为何采取的是鸡鸣狗盗之徒的雕虫小技,而刘文彩采取的却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大斗进,小斗出”呢?

究其原因,这与这两位地主所处的具置有关。周扒皮是职业小地主,小地主雇佣的长工数量自然较少,长工的劳动均在其有效监督的半径之中,同时周扒皮又没有别的买卖生意需要自己照看,即周扒皮监督长工的机会成本较小,况且处在资本原始积累阶段的职业小地主周扒皮也不放心将自己仅有的几亩薄田放手交给长工租种以坐收鱼翁之利(万一长工耕种不好导致颗粒无收的话,那自己就几乎没有别的收入来源了,他的机会成本就太大了)。但大地主刘文彩则不一样,他身兼数职:不但是大地主,而且还是商业家,在城里面开着自己的店铺买卖,如果自己也像周扒皮一样事必亲躬的过问自己的土地和长工,那么他的机会成本就会很大:无法照看城里的买卖店铺,那损失可就大了。因此,刘文彩采取了一种机会成本最小的剥削方式:将土地租种给农民,自己坐收分成,又不会影响到城里的生意买卖,这样的好事刘文彩自然不会放过。

通过这个小故事,我们不但认识到了万恶的旧社会,而且也通过活泼愉快的方式掌握了机会成本的真正含义――把一种资源投入某一特定用途之后,所放弃的在其他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大利益。

四、小结

通过上文列举的几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要想使同学们能够愉快地接受西方经济学中的新知识,变“要我学”而为“我要学”,真正做到寓教于乐,从内心真正喜欢这门课,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它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善于积累知识,善于观察世界,将抽象的数学模型、经济学概念转化为我们现实中的东西,通过轻松活泼的方式引导学生自觉进入知识的殿堂,这也是对我们广大教师的一个考验:如何将呆板的书本知识以一种轻松活泼、同学们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授给他们,以改变同学们以往所固有的学习无兴趣,完全靠机械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这个问题值得我们好好的反思。

参考文献:

1、凯恩斯.劝说集[M].商务印书馆,1962.

2、王玉霞.故事中的经济学[J].经济学家茶座,2006(2).

西方经济学含义范文3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说史;课程建设;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2-0250-02

一、全面认识“西方经济学说史”课程的性质、地位及意义

1.课程的定义及基本任务。经济学说史(history of economic doctrines)是经济学中的一个基础性学科,它有很多不同的名称:经济思想史(history of economic thought)、经济分析史(history of economic analysis) 、经济理论和方法史(history of economic theory and method)等。但他们都有基本一致的主题:以经济学说或经济思想本身为研究对象,专门研究各个历史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经济观点、经济思想和经济学说,研究它们的产生和发展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因此,经济学说史可以简要地定义为:研究经济学说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其基本任务就是通过研究历史上各种经济学说的基本特征、主要内容、思想渊源揭示经济学说产生和发展的规律。

从本质上讲,经济学说史是关于经济学说的历史,是一门历史的科学。经济学说总是处在不断地发展和变革中,它们不仅是时代的产物,而且也是以前的经济思想和经济学说发展的继续。任何经济学说,都有其渊源,而不是凭空产生的。每一个时代的经济学家在认识和解决当前的社会问题时,都要利用先前经济学家所创造的成果和遗留下来的思想资料。历史上还没有任何一位经济学家无视前人的研究成果而独立创造出一套经济理论体系来。正如凯恩斯在《通论》中指出的,某位政治狂人,实际上是某位已故经济学家的思想奴隶。由于经济学说和经济思想发展的这一特点,就使以经济学说本身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说史有必要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来加以研究。

按照中国经济学学位点的设置,经济学说史属于“理论经济学”这个经济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与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经济史、世界经济以及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同属“理论经济学”的范畴。一般在经济学说史二级学科下,又设有西方经济学说史、中国经济学说史和经济学说史三个三级学科。由于在中国,从意识形态上把经济学划分为西方经济学和马克思经济学,因此,西方经济学说史就是研究西方经济学说的历史。这样,在讲授西方经济学说史时一般就不再包括经济学说史的内容。

2.课程的性质。从课程的性质来讲,西方经济学说史是关于西方经济学的历史的学科,因此就决定了它必须具有庸俗性,为资产阶级利益进行辩护的,但在另一方面各种西方经济学说又是人类知识与智慧的结晶,它又具有寻求经济规律的实证性和科学性,特别是对市场经济规律相当成熟和完善的阐述和应用,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3.课程的地位、作用和意义。从课程的地位来讲,经济学说史是经济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它的开设可为学好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和其他应用性经济类课程奠定重要基础。

从课程的作用来讲,首先,经济学说史是经济学创新的灵感源泉。不理解经济学的历史,就不知从何创新。正如奥地利学派对于拉赫曼有关经济思想史研究思想的重申:即不要将“先贤”们的理论作为最终定论,也不要简单地认为他们的理论已经没有发展余地,而要结合新的情况重新解读他们的理论,挖掘他们的理论有助于阐明当前问题的新的含义,而这种含义也许是他本人也未曾意识到的。然而,在财经类专业存在一种普遍的情况,即绝大多数学生不了解这个学科思想的历史,只知道近几年的知识状态,这已经严重地限制了学生们的思想和视野,造成了很大的损害。正如有评论者所指出的,许多学生对形式化的东西非常熟悉,可惜思想及其肤浅,这与忽视经济思想史和经济史有很大关系。从这个角度来看,经济思想史课程远比学几门专业课重要得多(贾根良,2008)。其次,经济学说史可以提供以往经济学创新成功失败的经验教训。霍奇逊指出:“一个全新的持久的理论建设可能最好以思想史为理论来源,并运用现代社会哲学和自然科学提供的各种工具进行归纳总结和分析整理。以这种方式运用方法论和思想史并无新意,但可以建成一个坚固的理论大厦,经得起未来的现实和概念不断变迁的洗礼与震荡。”

从课程的意义来讲,学习和研究西方经济学说史,能明了西方经济学说的发展和演化过程,了解今天在西方流行的经济理论和政策的来龙去脉,从而加深对今天西方流行的理论和政策的理解;学习经济学说史,可以帮助我们总结过去经济学说的发展,温故而知新,吸收以往经济研究中的科学成果和经验教训,创立适应现代经济发展要求的新的经济学说并从中寻求对我们发展市场经济有借鉴意义、有启发的东西。

正是基于以上原因,当前我国各大综合院校及财经类高校的经济学专业广泛开设了经济学说史类的课程。并且其开设的历史长短、师资力量同该院校经济学专业的实力正相关。例如作为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重点学科的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和武汉大学在经济思想史课程上均有悠久的历史和雄厚的师资力量。其中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开设西方经济学说史的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目前各高校多在本科第4、第5或第6学期开设该课程,多为2~3个学分,36~72个学时。教学大纲主要覆盖16世纪开始的重商主义前古典经济学至19世纪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间或延伸到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因此,作为一门知识量大、基础性强、理论性强、历史跨度大的课程,对我们的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二、我校课程开设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课程开设现状。我校经济系是于1987年从马列部独立出来的并于当年开始招收经济学专业本科生的。从1998年起经济系开始为经济学专业本科生开设西方经济学说史课程,但一直未得到学校和系里的重视,课程被边缘化了,仅作为专业任选课,在本科第5学期开设该课程,为2学分,36个学时。在笔者的积极呼吁和努力下,直到2006年学校和系上才将此课程定为经济学专业本科生必修课,仍在第5学期开设,学分变为3个, 学时加到54个。

我校西方经济学说史课程从开设至今在任课教师的辛勤劳作下,完成了课程大纲、教案、课件、习题集等初稿的写作和制作,并于2009年批准为校级重点课程。

在搞好本科教学和课程建设的同时,笔者积极进行“理论经济学”这个经济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经济思想史硕士学位点的申报并获得了成功,于是从2007年起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目前已招收了3届6名学生,毕业1人。

2.课程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虽然经过笔者多年的刻苦努力工作,为课程的教学和建设做了一些事情,但是,目前课程的建设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一是师资严重缺乏。自从1998年起开始为经济学专业本科生开设西方经济学说史课程以来,前后共有两位教师担任主讲,从2001年起只有一位教师了(即作者本人,并且同时研究生的经济思想史课程和本科生的政治经济学课程的主讲)。二是实施教学的一些基本硬件无法满足,例如,没有多媒体教室、与教学有关的视频资料缺乏。三是课程建设经费不足,导致教师无法备足与课程建设有关的书籍、期刊等资料;无法走出去参加全国经济学说史或经济思想史方面的培训、学习和交流;无法将课件制作得更好更完善。

三、加强课程建设的建议

课程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具体的实施中应该注重积累总结,贵在坚持,注重细节。现根据多年的教学和课程建设的实践,对我校西方经济学说史课程的进一步建设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明确。现在西方经济学说史作为校级重点课程,其建设必须以加强和完善为动力,以提高教学水平为核心,以增加投入为保证,以提高质量为目的,同时为校级精品课程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最终目标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培养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和创新精神的经济学专门人才。

2.建设措施要落实。课程建设是以师资队伍建设为中心,以教学档案建设为依据,以教学设备建设为保证,以教学管理科学化为手段,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的一项系统工程。具体措施要求如下:(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教学的主导,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师资队伍建设是课程建设的核心。打造一支人员稳定、素质优良、结构优化、高效精干、团结协作、充满活力的教学队伍是加强课程建设的首要任务。现在我校当务之急应是尽快引进本课程专任教师多名,特别是高学历、高职称,具有较丰富经验的教师。其次,在课程建设中,要采取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培养师资的形式,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加强本课程主讲教师的对外交流,学习兄弟学校经验,进一步提高本课程的整体教学水平。强化科研工作,既为任课教师提高自身素质和大幅度增强课程信息量及教学深度提供基础,也为学生结合课程内容、参与相关科研活动创造了条件。(2)大力改革、完善教学方法,广泛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积极采用多媒体、网络等信息技术及其提供的资源开展教学和自学辅导,充分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教师的指导作用,努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对已有的课程大纲、教案、课件、习题集等初稿进行修改和完善,在具体具备的时候编写一部适合我校学生使用的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4)加大经费投入,改善教学条件。希望学校、院、系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教学基本建设的投入,优先改善课教学所需的多媒体教室、视频教学手段、图书期刊资料等教学条件。同时满足主讲教师的培训、学习和交流,使其业务水平不断提高。

总之,课程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必须发扬求真务实和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切实把西方经济学说史课程建设抓出实效,确保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以满足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新时期对经济学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设有经济思想史专业研究生院:网易教育频道[EB/OL]..

[2]各大院校经济思想史课程介绍,如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史与经济思想史教研室简介”[EB/OL].e-con.pku.省略/xszx/ingji05.htm;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全校、全院必修课程一览表”[EB/OL].econ.pku.省略/un-dergraduate/class01.php.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重点学科名单(2007年批准).[EB/OL].moe.省略/edoas/web-site18/level3.jsp? tablename=1299&infoid=35571.

西方经济学含义范文4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 教学质量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9-0026-02

西方经济学是我国高校经济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其是专业课的先修课程和基础课程,在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学习生涯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1]。分析当前教学情况得知,大多数学生都能够充分认识到这一课程的重要意义,从而努力学习这一课程,但是在学习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教学和学习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因此,亟需对西方经济学这一课程的教学进行深层次研究,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养成创新意识,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1 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现状

1.1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

西方经济学是一门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课程,然而在目前教学过程中,所运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比较单一,例如很多老师依然喜欢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即是老师一味地讲、学生被动接受的满堂灌的教学形式。这种以老师的“教”代替学生“学”的全包制的教学方式,不注重学生主动参与的重要性,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仅仅只需要把老师讲授的教学内容死记硬背住就行,不需要收集、学习、研究与本节课相关的文献和书籍,更别说独立分析并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经济问题,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必然造成事倍功半,教学效果不理想。

1.2理论分析过多,缺少与现实社会的联系

在当前西方经济学的教学中由于课时和教材的影响,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尤为明显。大多数理论性较强的知识需要教师和学生投入更多的精力进行分析学习,师生常常不注重经济学实践性的特征。实训和实践在教学中完全被忽视了,对于课本中高深的理论和大量专业术语、图像,常常让学生糊里糊涂,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不有助于对经济学知识的运用。根据期末阅卷情况分析发现,学生对应用性问题的分析得分率明显偏低,这主要是学生接受专项训练较少造成的。

1.3考核方式单一

当前我国西方经济学考核方式较为单一,普遍采取期末卷面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加权平均分的方式进行考核。期末考试即是试卷考试,分值为总成绩的70%;平时成绩从课堂提问、考勤、作业、平常测试等方面进行评分,分值占总成绩的30%。在期末试卷考试过程中存在大量问题,例如有的高校注重考查学生对相关理论、概念的掌握程度,不注重对学生应用知识分析实际经济问题能力的考核,然而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是教学的重点;甚至有的高校并未构建试题库,老师随意命题,无法公正的考查出学生实际学习能力,而且还是的学生在期末考试前向老师套题、猜题等问题,这无疑是增加了考试投机性,学生学习成绩完全取决于自己的运气。更有甚者,有的高校教师对学生平时成绩的评分毫无依据,也没有对作业、考勤、日常测试、课堂提问进行考核,这使得平时成绩变为了教师随便调整学生成绩的工具。所以,这种考核方法缺乏公正性,不能全方位考察学生实践能力,使得学生养成注重学习理论知识而忽略实践应用的学习习惯,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 提高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有效对策

2.1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相结合

2.1.1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即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经过设问、提问,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和手段,从浅入深指引学生思索问题、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使得学生牢固掌握理论知识[2]。这种教学方式始终以学生为中心来开展教学活动的教学模式,其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跳跃的思维,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在《需求价格弹性理论》一课时,教师最好结合我国国内快餐店免费发放打折卡的具体事例,在人口流动较大的地区(大型商场、地铁站、火车站等),常常会上演麦当劳、肯德基和德克士等快餐店免费发放打折卡的情形,有的人收到打折卡后迅速扔进垃圾桶,然而有些人则拿着打折卡到该店进行消费,根据以上两种不同情形向学生提出“分析这两类人需求弹性大小”的问题。学生普遍都有收到并使用这种打折卡消费的实际经历,进而对于这种需求价格弹性的含义很容易感同身受。

2.1.2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将当做一种教学工具,把学生指引到现实问题中去,经过案例分析,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并总结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的一种教学模式。在案例教学中,教师需要重点分析案例的典型性、目的性、客观性、启示性和整体性,运用讲授法或讨论法组织教学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由于我国各大高校西方经济学教材中编写的具体案例数量较少,特别是结合中国自身实际的经济案例,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过程中缺乏实际案例为参考,分析和理解起来尤为抽象。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精心设置中国本土案例。如,在2011年3、4月间,我国大多数地区出现食盐涨价的情形,教师在讲解需求理论时,以这个案例为切入点,指引学生注重分析身边的经济学问题,然后再引入本节课需要讲解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知识。由于从社会现实问题着手,学生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能够自觉地将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解决中。

2.1.3借助多媒体先进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师即是课前将西方经济学教学知识有关的表格、文字、图片、影像等运用多媒体技术集中在课件中,再运用投影仪和计算机在教学过程中呈现出来。西方经济学中包含着大量的数据和图表,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能够提高老师教学效率,从而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考察学生理解情况,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位置同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有机结合,充分发挥教学相长的作用。同时,多媒体课件中文字、影像、图像等资料比较丰富,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刺激了学生感官,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有利于使得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并且多媒体教学能够为学生呈现比板书更多、更丰富的信息。所以,多媒体教学能够提高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效率及质量。例如,在讲解“滞涨”这一问题时,灵活运用多媒体课件中自定义动画,经过把总供给曲线从以前的位置上下不断的向左平行移动来分析石油危机的危害,形象直观,有利于调动学生抽象思维。

2.2加强专项训练

西方经济学是一种注重理论分析但又同实际有机结合的学科,其中大量理论理解起来对于学生而言尤为困难,基于此在讲解理论时应该注重专项训练,引导学生牢固掌握理论的精华。根据最近几年西方经济学期末考试发现,很多学生在判断题、图形题和选择题上掉分最为严重,这反映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理解不够深入,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日常实训练习较少。在以后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图形训练、辨析训练、计算机训练等专项训练,使得学生在训练过程中感受和理解到理论知识的精华,在训练中切身感受到学习西方经济学课程的快乐。

2.3创新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方式直接影响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同时改革课程考核方式是加强素质教育、增强教学质量的关键。亟需解决由于考核方式单一造成教学质量差的问题,最好将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有效结合起来。将平常成绩比例扩大到50%,包含出勤率、课堂提问、日常作业、相关小论文和每章节测试等等方面,特别是每章小测试,每章节学完后,老师根据教材重难点制定一些客观题进行测试,掌握学生基础知识学习情况。采取这一考核方式,学生在整个章节学习过程中认真学习,不敢怠慢,并且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逐渐被提高。期末闭卷考试最好设置一些与现实情况有关的主观题,重点测试学生应用所学西方经济学知识来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考核过程中教师必须坚持客观、公正的考核态度,不得随意评分,也不得向学生透露试卷题目,这样才能确保学生真实学习水平的发挥。

课堂教学质量是各大高校生存与发展的关键,为了确保高等教学持续发展,无论是现在还是以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只能是起点,永远没有终点[3]。为了有效提高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质量,不仅需要在教学方式上下功夫,还需要加强专项训练和创新考核方式,只有这几方面密切结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元鹏,刘文忻.我国理论经济学教学中的案例教学问题研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高等教育管理专刊),2011(S1):24-28.

西方经济学含义范文5

鉴于西方经济学在学科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国内高校均十分重视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工作,致力于教学效果的提升。由于西方经济学本身比较抽象,所用数学公式、数学推导较多,学习的学生以文科生居多数学基础相对薄弱,加之一些高校追求高的考研率,导致西方经济学教学目标更多的停留在基础知识的掌握上,对于学生经济学素养的培养相对较少。具体来说,以应试教育为目的的西经教学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

1.选用教材标准化

忽视自身学情目前国内高校为经管类学生选用的西经教材多为高鸿业主编的西方经济学,有的高校甚至为非经管类学生学习西经也选用了该教材。这本教材适合一些一类本科、二类本科的经管类学生使用,也是目前许多高校考研的指定教材,对于准备考研的学生来说比较合适。作为国内使用最多的西经教材,这个教材的理论体系清楚,诸多优点自然不用赘述。但是教材的难度较大,并不适合对于一些新建本科院校或者专科层次的学生学习。教材中使用的案例来自于英文原版的翻译,并不能完全被学生接受。可以考虑由学院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根据本院学生实情,自己编写一本适合本校学生使用的教材。有考研愿望的学生可以在课余再补充学习考研指定的教材。

2.课堂教师讲授为主

学生参与度低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庞杂,从内容上看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两部分。微观经济学主要由均衡价格理论、供求理论、弹性理论、消费者均衡理论、生产理论、市场理论以及要素分配等构成。宏观经济学主要由国民收入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增长理论等构成。从教学安排来看,一般高校会安排一学年的时间学习,总课时不少于128,由于内容庞杂时间紧张,教师为了完成教学进度,课堂主要采取讲授的方式,忽视学生的积极参与,师生之间互动较少。西经课堂上教师边讲解有关理论,边放映PPT课件,学生低头做笔记或者用手机拍下一些课件,这种场景想必许多教西经的老师非常熟悉。在这样的西经课堂上,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教师的一言堂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缺乏对问题的思考只能被动的接受。

3.过于数学化

搞题海战术与《国际贸易》、《财政学》、《政治经济学》等其他经管类专业课程相比,西方经济学课程中许多理论设计数学推导和计算。比如弹性理论中弧弹性和点弹性的计算、厂商的利润最大化的产量计算、IS和LM曲线的推导等都需要用到相关数学知识。当前经济学与数学的关联越来越密切,在此基础上的金融工程学、计量经济学发展势头迅猛。这种学科特点结合当前的学科发展趋势对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在讲解西经时,大量使用数学推导,讲解很多计算题。有的教师舍本逐末,对模型的经济含义一笔带过,用大量时间讲解数学证明和计算,把西经当成数学来上。这种做法割裂了西经与现实生活的关联,导致学生对经济理论和模型的经济含义知之甚少,更不用说用所学理论去解决社会问题了,学生的经济学素养无从谈起。

二、提升经济学素养的教学模式

提升学生的经济学素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在整个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努力钻研教学方法和技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原来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教师的讲解可以占到整个学时的60%左右,其余学时充分利用课堂实验、课堂案例、课堂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学生的经济学素养将逐步得到提升。

1.有选择地开展经济学课堂实验经济学

课堂实验是一种用来帮助学生理解经济学原理的简短的游戏。教师依据经济学原理设计特定场景,通过对现实经济社会的模拟使学生置身其中,扮演消费者、生产者等角色,在游戏式的模拟经济活动中,使学生主动独立思考做出决策、并对所得结果进行分析和认识。通过经济学实验,可以改变以往过分注重老师讲而忽视学生学的教学弊端,实现学生的积极主动学习。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模拟使学生置身其中,充分发挥其主体性,积极参与,勤于思考,独立决策,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能力和自信心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因为实验是对现实经济生活的一个模拟,学生通过做实验加深了对社会经济问题的理解,有利于其经济学素养的提升。在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并不是所有内容均适合进行经济学实验。教师可以选择微观部分的市场均衡价格理论、市场理论中的不完全竞争市场,宏观部分选择博弈论、信息不完全等进行经济学课堂实验。教师控制整个实验进程,将一项经济学实验控制在20多分钟完成,并使得整个经济学课堂实验内容占教学内容的1/5左右。

2.尽量采用本土化的经济学案例

现有教材所采用的经济学案例多来源于国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形成很深的感触,自然案例的效果不会很好。教师在讲解西方经济学时,要多下功夫,尽量采用本土化的案例,这样学生会感觉到生活中处处有经济学,增强对经济学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讲解消费者均衡理论时,教师可以学生在食堂购买米饭和馒头数量为例;在讲解机会成本时,教师可以帮大学生计算一下上大学的机会成本是多少,也可以计算一下期末考试学生作弊的机会成本;在讲解经济增长理论时,教师可以把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年经济增长速度以图表形式展示给同学们;在讲解外部性时,教师可以举例宿舍里通宵聊天的外部性;在讲解公共产品时,可以以学生宿舍的卫生为例等等。这些案例均来源于学生的生活,有些现象每天都在发生,但是学生从来没有对它进行过经济学分析。通过这些本土化的案例,学生会深深地感受到经济学充满生活的各个角落,经济学无处不在,逐渐的对发生在身边的事情也会从经济学的角度去思考,这实际上是学生开始形成经济学素养的一种表现。

3.增加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讨论

西方经济学含义范文6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经济学;生产理论

作者简介:刘凤义(1970-),男,满族,河北围场人,经济学博士,南开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和企业理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F014.3;F091.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7)03-0006-04 收稿日期:2007-02-04

生产理论是经济学的基础理论,无论是西方经济学还是经济学,都有着丰富的内容,而且他们关于生产理论的渊源、具体内容等还有着相同或相似之处。很多人因此认为,西方经济学中的生产理论是关于资源配置的一般理论,且有着较为成熟的模型,所以,我们搞市场经济,完全可以拿过来“为我所用”。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有一定的片面性,西方经济学的生产理论在经济运行和经济管理层面的确有可借鉴之处,但在方法论上却存在一定局限性。下面,本文就对两种范式的生产理论的研究方法进行比较,以期为经济学的创新抛砖引玉。

一、西方经济学的生产理论是以“经济人”假设为出发点,把劳动者仅仅作为生产要素研究;而经济学的生产理论是以“历史的、现实的人”为出发点。把劳动者既看作生产要素,又作为生产主体来研究

西方经济学的生产理论是研究生产者如何通过对生产要素的组合,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决策行为,这一研究是以“经济人”假设为出发点的。以此为基础,他们建立了以生产函数为基础的生产者的决策模型。“生产函数是一种技术关系,被用来表明每一组具体投入品(即生产要素)所可能生产的最大的产出量。在每一种既定的技术条件下,都存在着一个生产函数。”(萨缪尔森,1992)为了分析方便,生产函数通常表示为:Q=f(L,K)。生产理论基本内容就是通过生产函数,来研究在各种不同约束条件下,资本和劳动力之间如何通过不同组合形式,实现产量最大化或成本最小化,最终实现利润最大化。

应该说,从资源配置的角度看,西方经济学通过建立对现实生产过程高度抽象的数学模型,用简洁方式描述物质生产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投入和产出的技术关系,是一种有用的分析工具。比如运用一般形式的生产函数可以分析生产过程中要素投入产出的数量关系,对物质生产过程做技术分析,找出资源配置的最佳方式;用定量方法分析科技进步和管理水平对产出的影响;掌握生产过程中的突变机理,不失时机地调整资源配置方式以促进生产力的飞跃发展。等等。

然而,进一步研究会发现,西方经济学以“经济人”假设为出发点,建立起的生产理论存在严重悖论:即“经济人”假设把每个人作为自由选择的主体与生产理论中把劳动者仅仅作为生产要素之间的逻辑悖论。

在西方经济学家那里,“经济人”被看作是对人性的最好描述,在他们看来,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充满了自由、平等和博爱,每个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理性追求利益最大化,最终必然达到全社会福利的最大化。按照这一信条,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资源配置是在自由交易中进行,每个行为主体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最大化目标进行理性选择。资本所有者可以自由选择劳动者;同样,劳动者也可以自由选择资本所有者。所以,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人与人之间的是平等、自由的契约关系。可是,我们从西方经济学的生产理论看到的却是与“经济人”假设相背离的另外一番图景,在那里,能够按照“经济人”行为行事的只能是资本所有者(或称之为厂商)。他们可以依据等成本曲线、等产量曲线等函数关系,通过自己的理性选择,为实现最大化目标,任意选择各种生产要素,进行排列组合。而劳动者,则仅仅被视为同资本一样的、服务于厂商最大化目标的生产要素。在这里劳动者在生产中的主体地位完全被剥夺了,更不可能有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选择。

正是由于把劳动者仅仅看作同资本、土地一样的生产要素,所以,很自然地得出资本、土地和劳动力一样,都具有生产性,在生产的过程中,它们共同创造了商品的价值。每个要素对价值创造的贡献率,可以通过边际生产力来衡量。西方经济学的生产理论也就成为分配理论的依据。对此,萨缪尔森(1992)直言不讳地指出生产理论是作为对收入分配理论讨论的序曲,“在经济学的生产论中,可以找到这种要素定价的关键。”所以,“对经济学中的生产论的一个概略分析可以给理解市场经济的收入分配提供一把不可缺少的钥匙。”接下来,他们自然就把萨伊的“三位一体”公式搬出来:基于价值创造的贡献,资本获得利润(或利息)、土地获得地租、劳动力获得工资。在他们看来,这是一个多么公平的社会制度呀!

有人可能会说,劳动者也是“经济人”,西方经济学已经论证,作为消费者,劳动者可以按照效用最大化的原则进行理性选择;作为劳动力的要素提供者,他们可以按照最大化的原则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对于这种观点,马克思(1867)早就指出:“劳动力的买和卖是在流通领域或商品交换领域的界限以内进行的,这个领域是天赋人权的真正乐园。那里占统治地位的只是自由、平等、所有权和边沁。……一离开这个简单流通领域或商品交换领域,……原来的货币所有者成了资本家,昂首前行;劳动力所有者成了他的工人,尾随于后。一个笑容满面,雄心勃勃,一个战战兢兢,畏缩不前,象在市场上出卖了自己的皮一样,只有一个前途――让人家来鞣。”至于从消费者的角度把劳动者当作“经济人”的说法,马克思也作过深刻分析,马克思指出,消费是由生产决定的,所以,一个社会的消费水平、消费结构从属于一定的生产关系,决不是单纯由个人的理性选择决定的。

与西方经济学不同的是,经济学关于生产理论的研究方法,是建立在历史的、现实的人基础上的。

应该说,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人”,这一点看上去似乎与西方经济学没有区别。但马克思这里所说的个人,决是不是西方经济学所讲的“经济人”,而是现实生产关系中的人。在马克思看来,只有理解这种生产关系,才能理解这种关系中活动的人。马克思之所以批判斯密、李嘉图把那个时代的个人不是看作历史的结果,而是看作历史的起点,并认为合乎自然的个人不是历史中产生而是由

自然造就的观点,就是因为他们脱离开生产关系来研究人的经济行为。马克思把经济学分析的人概括为“社会关系的总和”,他反对把人的本质“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自然地联系起来的普遍性。”也反对西方经济学把人看作生来是追求自身私利的经济动物,并认为个人动机决定社会生产过程。在马克思看来,既然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个人的经济行为就不完全由个人的意志支配,在其现实性上,他必然受同他们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制约。

马克思强调人的经济行为的社会性和客观性,同时认识到人的主观能动性,在的生产理论中,劳动者绝不仅仅是生产要素,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构成能动的生产主体。在创造财富的生产过程中,人作为独特的生产要素,与生产资料的性质完全不同,因为劳动这一要素是能动的。劳动过程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与物质生产过程的客观实在性的统一。劳动不仅创造了人本身,而且创造着人类自身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社会条件。劳动者作为生产活动的主体,他们的活动是精神能力和躯体能力的有机统一。他们总是有目的性、计划性,即主观能动性,用马克思的话说,再蹩脚的建筑师也比蜜蜂建房有“计划性”。正因为人的劳动有主观能动性,所以在商品生产过程中,劳动才不仅转移生产资料的价值,而且创造新价值。社会发展既是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的过程,同时也是人自身不断走向自由和全面发展的过程。

同时,作为生产要素的人,其劳动也必然是在具体的社会生产关系中进行,这使得劳动不再是单个人的孤立行为,而是群体或阶级行为,劳动创造的价值也会因社会生产关系不同而有不同占有形式。比如,劳动可能是在共同劳动、地位平等、产品平均分配的社会生产关系中进行;也可能是在一部分人占有生产资料,凭借经济权利强迫另一部分人劳动,产品归生产资料所有者所有这样一种阶级地位不平等的生产关系中进行。这种生产关系的性质,最终决定了产品的分配形式。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资本是资产阶级社会的支配一切的经济权力”“资本和雇佣劳动的关系……决定着这种生产方式的全部性质。”资本家之所以获得剩余价值,是因为他们拥有占有剩余的经济权力,决不是西方经济学家所认为的那样,是对这些要素创造价值的回报。

正是因为从历史的、现实的人出发来研究生产过程,所以,经济学中的资源配置不仅仅包含人与自然的关系,还包含人与人的经济关系;经济学的生产效率含义,不仅仅来自于生产要素之间的技术组合,还来自于对劳动者积极性的调动、劳动者之间、劳动者与资本所有者之间的分工协作的协调、组织管理的科学等等。

二、西方经济学的生产理论只研究生产一般,因而使用价值(即效用)范畴是其研究的核心;而经济学则不仅研究生产一般,更注重研究生产的具体社会形式,因而把价值范畴作为研究的核心

萨伊是把西方经济学生产理论引向纯粹对生产一般分析的始作俑者之一,他把生产定义为:“所谓生产,不是创造物质,而是创造效用。”萨伊这个关于“生产”的定义,表面看来无非一个关于“生产一般”的定义,但实际上这背后隐藏着经济学研究的内容将发生重大转变:即这个定义把经济学引向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研究,回避了斯密、李嘉图等古典经济学家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研究。萨伊的生产观对后来西方经济学家产生了重要影响,继萨伊之后,约翰・穆勒、马歇尔、萨缪尔森等,都把研究财富生产一般作为生产理论的基本内容。比如莱昂内尔・罗宾斯1932年在他的著名方法论著作――《经济科学的性质和意义》一书中,明确强调了西方经济学只研究生产一般的观点,他把经济学定义为“把人类行为当作目的与具有各种不同用途的稀缺手段之间的一种关系来研究的科学。”这样经济学纯粹成为一门关于“选择”的学科。经济学的内容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我们不再探究生产和分配变化的原因,而是探究在某些初始资料给定的情况下,各种经济‘量’达到均衡的条件,……我们不再把经济系统视为一架生产总产量的机器,不再探究哪些因素决定这种产量的多少以及按何种比例分配这种产量,而是把经济系统视为人与经济货物之问的一系列相互依赖而在概念上又独立的关系……”显然,在罗宾斯那里,西方经济学研究的前提是“某些初始资料给定的情况”,所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这一制度性因素被彻底隐藏起来了;与之相适应,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只是“人与经济货物之间”的关系。

当然,我们并不否认对生产一般研究的理论意义,然而,抽象掉生产过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只研究生产一般的生产理论,就必然使经济学“使用价值”成为研究的核心范畴,从而导致经济研究存在诸多局限性。这些局限性突出表现在:(1)它是建立在萨伊的生产三要素论的基础上的,把资本等同于生产工具,把资本主义生产归结为生产一般,掩盖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价值形成过程的同时就是价值增值过程;(2)它混同了产品和商品、使用价值生产和价值生产的区别,抹杀了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的根源;(3)它没有从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去考察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分配问题,却被用来为替资本主义分配做辩护的边际生产力分配论做佐证;(4)目前西方经济学的生产函数的数学抽象方法只能说明渐变的有连续性的生产过程,不能反映生产过程中的突变现象。也就是说,它既不能很好地反映科技革命时期生产力飞跃发展的生产过程,也不能正确地描述生产力突破了不合理的生产关系桎梏时生产过程的跃变。因此,有必要以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为指导,批判地汲取西方经济学的生产函数中有参考意义的东西,建立基于劳动价值论的、不同层次的生产函数(吴易风、王健,1994)。

西方经济学只研究使用价值,不研究价值,更不理解价值本质,所以,长期以来,以新古典经济学为基础的厂商理论始终回避对企业内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分析。在他们那里,企业始终是一个“黑箱”。以科斯为代表的新制度主义者,看到了新古典主义经济学抽象掉人与人之间关系分析厂商行为的局限性,所以,他们试图运用“契约”的分析方法,以交易费用为分析工具,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引入厂商理论,提出了分析厂商内部人与之间关系的基本框架,从而建立西方经济学的所谓的企业理论。

然而新制度学派企业理论仍然是建立在抽象掉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上的,因此,他们研究人与人之间经济关系时抛开了生产领域,而是局限在交换领域;他们所说的制度,不是生产关系,而是上层建筑层面的一些具体规则。本来,科斯在他的《企业的性质》一文中,试图通过视企业为等级制度,把企业内部雇主与雇员之间的命令与服从的关系与市场交易的自愿平等关系区别开来。循着这一思路,人们可以进一步研究企业内部契约关系不平等的深层原因问题。但在1988年的论文中,他又否定了这种认识,他甚至认为这个观点是那篇论文的主要缺陷之一,因为它误导了人们的注意力,使经济学家

忽视企业的主要活动――企业经营。科斯这一观点表明,他批评把企业看作不平等关系所结成的契约的思想,进一步强化了企业的经济性质就在于节约交易费用的主张,从而把新制度主义者通过对人与人的经济关系的研究,来揭示企业经济性质的道路彻底堵死了。因而,他们的企业理论的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刘凤义,2004)。

与西方经济学不同,经济学的生产理论侧重研究生产的社会形式。与人类社会的物质生产的双重关系相适应,生产中的资源配置也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抽象的生产一般的资源配置,另一方面是具体生产方式下的资源配置。属于生产一般的资源配置体现在一般的劳动过程中,它是一切社会形式的生产所共有的。它表明,不论生产的社会形式如何,都要在不同用途间对生产资源进行合理配置,这是人类社会进行生产永恒的主题。然而仅仅研究生产一般,无法真正理解具体社会生产方式下的资源配置问题。所以,经济学认为,研究物质生产只能是某一特定社会发展阶段的生产,抽象的生产一般,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

正因为经济学研究生产理论时强调生产的具体社会形式,所以,“价值”范畴而不是“使用价值”范畴才成为其生产理论研究的核心。马克思批判古典经济学时指出: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缺点之一,就是它始终不能从商品的分析,而特别是商品价值的分析中,发现那种正是使用价值成为交换价值的价值形式。恰恰是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最优秀人物,像亚当・斯密和李嘉图,把价值形式看成一种完全无关紧要的东西或在商品本性之外存在的东西。这不仅仅因为价值量的分析把他们的注意力完全吸引住了。还有更深刻的原因。劳动产品的价值形式是资产阶级生产方式的最抽象的、但也是最一般的形式,这就使资产阶级生产方式成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生产类型,因而同时具有历史的特征。因此,如果把资产阶级生产方式误认为是社会生产的永恒的自然形式,那就必然会忽略价值形式的特殊性,从而忽略商品形式及其进一步发展――货币形式、资本形式等特殊形式。由此可见,马克思在科学方法论基础上,确立了劳动价值论,而劳动价值论又为进一步理解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内部的生产关系提供了“钥匙”。西方经济学家对此并不理解,他们认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无非就是确定商品交换的量的比例的理论而已。对此,斯威齐一针见血地指出:很多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误解和攻击,在于他们看待价值问题的态度,使他们有偏重交换比例的倾向,而忽视那隐藏在表象后面的社会关系的性质。所以,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批评,连篇累牍,而难得有一个字谈到抽象劳动。

正是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马克思科学区分了劳动和劳动力范畴,进而指出在资本生产关系条件下,资本家利用形式上平等的契约,占有工人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同时,资本家用剩余价值进行资本积累,从而再生产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这样,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及其运动规律,就通过价值范畴逐渐被揭示出来了。也正是运用价值范畴,马克思把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企业内部人与人之间经济的关系科学揭示出来了。国内一些学者谈到企业理论,也是言必是科斯、威廉姆森等新制度学派的观点。笔者认为,从方论的角度看,马克思提出了比新制度学派更为科学的企业理论方法论。突出体现在:马克思以历史的、现实的人作为企业理论研究的出发点;从资本统治下的分工与协作关系中揭示企业的起源与演变;在对生产过程的考察中揭示资本主义企业中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关系;通过科学区分劳动和劳动力范畴,破译“契约自由”的神话(刘风义、沈文玮,2004)。这些深刻的内容,在新制度学派企业理论中都无法揭示出来。

三、西方经济学用个人主义方法,把生产理论仅仅置于微观领域来研究,致使其理论体系在微观与宏观上形成脱节;而经济学则运用唯物辩证法,在宏观和微观的有机联系中研究资本主义的生产和再生产问题

西方经济学家把生产理论仅仅视为微观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与他们的个体主义(或个人主义)方法论密切相关。西方经济学的个体主义方法论认为,社会与个体之间的关系仅仅是量上的差别,社会就是个体的集合,总体等于个体的简单相加。基于这一方法论的生产理论,只需要在微观领域研究就可以了,宏观经济问题无非是微观经济问题的在量上的简单加总而已。所以,我们看到西方经济学在研究总量问题时,是通过以微观领域的生产函数为基础的加总来进行的。他们假设,从资源配置的角度看,如果每个厂商都是理性“经济人”,都能够按照利益最大化原则投资,那么全社会的资源配置就是最优的。新古典理论以生产函数和效用函数为基础,建立了技术关系的稀缺资源有效配置理论,其核心是表明商品和要素稀缺性的相对价格,这种相对价格也是稀缺资源有效配置的指数。该理论所要研究的是资源配置问题,即给定偏好和技术,可以求出最优解。但新古典经济学家在讨论宏观经济问题时,创造了异质品模型中的总量生产函数这一与相对价格完全不同的理论。显然,如果是单一产品模型,总量生产函数的使用是没有疑义的,但把总量生产函数套用在异质品模型中却背离了新古典资源配置理论的宗旨。

尽管西方经济学家中出现了像萨缪尔森这样的新古典综合派,但至今,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仍处在严重的矛盾中。尽管,以斯蒂格利茨代表的新凯恩斯主义者试图把宏观经济学建立在微观基础上,从而使西方经济学微观与宏观有机结合起来。但问题是“以新古典总量生产函数为基础的主流宏观经济学的实物分析,与凯恩斯的货币经济分析和现实经济根本不能融合”(柳欣、靳卫萍,2005)。

与西方经济学不同,经济学的根本方法是唯物辩证法,在这一方法论指导下,经济学不仅克服了经济学研究的形而上学思维,正确处理了微观与宏观的辩证关系,而且通过在商品生产中抽象出价值范畴,建立了微观与宏观有机结合的桥梁。的唯物辩证法认为,个体是作为有机组成部分的个体,而整体又是相互联系的个体组成的有机整体,二者是辩证统一关系。作为经济学研究方法,个体分析和整体分析都是必不可少的,不能把二者简单对立起来。但二者的结合又不是简单相加,它们之间通过人与人的经济关系有机联系起来的(胡钓、刘凤义,2003)。

在经济学中,没有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严格界限,这是因为微观与宏观是相对概念,只有二者的有机融合才能揭示经济规律。在马克思的《资本论》中,无论是从三卷内容的整体安排上看,还是从每一卷具体内容的分析上看,处处都能体现出个体与整体、微观与宏观的有机结合。在第一卷研究资本直接生产过程时,马克思以单个资本主义企业作为分析的起点,接着从第2篇到第6篇,通过对单个企业的剖析,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本质上是剩余价值的生产。然后,在第7篇研究资本主义再生产,则是从整体上来研究资本主义生产的特征,从而进一步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

从《资本论》三卷整体来看,对资本主义生产和再生产的研究,也是微观与宏观有机结合的。马克思通过提出价值、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剩余价值等微观概念,逐渐上升到平均利润、生产价格等宏观概念,把资本主义生产特征及其实现形式彻底揭示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