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畜牧业发展的建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畜牧业发展的建议范文1
现代畜牧业是建立在高度发达的饲料工业基础上的畜牧业。改革开放后,地处世界玉米黄金腹地的吉林省,现代畜牧业依托丰富的饲料资源有了长足发展。具有标志性示范性意义的是皓月(牛产品)、华正(猪产品)、光泽(乳制品)、德大(鸡产品)等大型肉蛋奶贸工牧一体化产业集团的发展壮大。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农田向种田能手集中,全省现代畜牧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必将带动饲料基地和饲料工业的大发展。实践中,吉林省饲料基地按地区饲料资源和发展畜牧业的需要实行分区建设。西部半干旱农牧区的草原地带,重点是保护植被,防止土壤“三化”(退化、沙化、盐碱化),打草原深井实施喷灌,建设人工草场(草库伦),放牧地与采草地实行分区轮牧,在牧区建立预防雪害的饲草储备。中部农业区,特别是大中城市周围,适应以鲜乳供应为特点城郊畜牧业的需要,确保青饲料的常年供应。
二、扶持现代畜牧业发展的财政金融政策建议
畜产品产出季节性与需求的常年性和节假日需求的集中性,为畜牧业带来市场风险。固定资金的集中投入与流动资金周转中出现的困难,也制约和影响着畜牧业的发展,亟待政府利用财政、金融杠杆,协调相关利益主体,共同促进畜牧业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一)财政扶持畜牧业发展的建议。
一是建立长效、稳定的财政投入机制,提高农牧业现代化水平。农牧业具有基础性、公益性、长期性等特点,属于公共需要。因此,各级政府应建立稳定、长期的投资渠道和投入机制。要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的原则,针对不同地区畜牧业资源及利用现状制定出台不同的补偿政策,使财政投资发挥出最大效益。同时,重点在增量调整上下功夫,使投入到畜牧业的资金逐年有所增长。增加项目实施工作经费,逐步提高财政支持畜牧业支出增量占财政总支出增量的比例。二是充分发挥财政与金融政策配套形成的合力作用。这主要体现在财政设立专项资金,对好的项目实施提供利息和部分保费补贴。三是从顶层设计开始,整合财政资金。解决多年就想解决而未解决的资金来源渠道多、交叉分散问题。同时,从实际出发,探索建立健全财政扶持政策、体制机制。建议中央管宏观调控;省为中观管理,主要是产业政策、布局、疫病、良种等;具体项目一律由市、县来管。四是建立各级财政支持畜牧业投资营运管理体系。一方面,编制切实可行的与当地畜牧业经济结构相配套的财政投入畜牧业的中长期计划;另一方面,统一管理财政投入畜牧业的资金,协调相关部门关系。要重点投向畜牧业产业化经营,建立、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建设现代养殖业生产体系,提高专业化规模化水平。要重点投向畜牧业结构调整,把产业结构和畜产品结构“调新、调优、调强”。在优化产业结构上,促进养殖业、加工业、饲料业和兽药业以及相关服务行业统筹发展。在优化品种结构上,坚持做到“三个调整”,即向优质上调整,大力提高三元杂交猪、牛所占的比重,大力推广羊、禽应用优良品种;向食草型上调整,大力发展牛、羊、鹅,使秸秆和饲草资源得到开发利用,降低饲养成本;向特色上调整,大力发展特种养殖业,打造畜产品的特色品牌。在优化产品结构上,把优质、营养、安全、绿色的畜产品生产放在突出位置,扩大加工能力,延伸加工层次,按照国际质量标准的要求,加快畜产品开发。
(二)金融扶持畜牧业发展的建议。
对畜牧业发展的建议范文2
【关键词】畜牧业;科技档案;管理
畜牧业科技档案是在草场建设、育种饲养、畜牧兽医活动中产生的资料,记载并反映了当地畜牧业发展历程和成果,是储备科技信息与知识的重要载体。加强对畜牧业科技档案的管理与应用,保证档案资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防止高价值档案信息出现丢失、遗漏的问题,并为畜牧业各项工作提供更好的服务,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推动畜牧业经济社会的发展。
一、畜牧业科技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是档案管理人员专业能力不强,无法满足当前畜牧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需求,尤其是熟悉档案内容,可以深入研究与开发档案信息的人员较少。二是畜牧业科技档案管理不规范。如档号、案卷标题等不规范,存在严重的组卷混乱情况。三是科技档案检索效率偏低。现阶段畜牧业科技档案仍然以手工检索为主,很少实行计算机检索,在编制检索工具的过程中,存在着多而不精的问题。四是没有充分发挥出科技档案的服务功能。在实际档案管理工作中,只关心立卷、归档的数量,没有将相应档案材料提供给服务对象,不了解最前沿学科发展动态等,导致畜牧业科技档案资料信息利用率不高。
二、加强畜牧业科技档案管理的建议
(一)完善畜牧业科技档案管理网络。对组织管理网络加以完善,有利于更好开展档案收集工作。通过建立相应的档案管理网,进一步加大对需要归档科技档案资料的检查力度,确保科技档案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在畜牧业科技资料与信息形成的时候,相关部门可安排一名兼职档案人员,在日常的工作中注意收集产生的档案,而档案管理者负责监督和检查,必要时提供指导,帮助他们提升业务水平,保证收集的畜牧业科技档案更加完整,立卷更加规范、整齐。如此一来,既提升档案的质量与数量,确保分散在各部门的科技档案能够及时收集起来,从而便于之后更好开展立卷与归档工作,减少档案管理员的工作量,有效提升了档案管理工作水平。
(二)开发畜牧业科技档案保持技术。为避免畜牧业科技n案受到损毁,要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只要有档案出现损毁,要第一时间采取对策,让档案得到修复。要落实借阅等级制度,在调阅档案时,拿放应轻,不能对档案造成损坏,避免档案出现涂抹、撕破等情况。在档案纸张材料的选择上,尽量选择复印纸、工业技术用纸、文件用纸等耐久性较强的纸张。此外,在建设档案库房时,应利用好现代先进的技术,让畜牧业科技档案管理更加科学。由于档案种类众多,其物资档案材料也不断老化,因此要采取一定措施,延长其使用寿命。要严格控制档案室的条件,避免影响畜牧业科技档案的使用寿命,库房温度应该保持在15-25℃的范围内,湿度控制在45%-60%的范围内。同时要注意避免将朝向设置为东西向,做好防火、防盗、防腐、防虫害等措施。
(三)提升畜牧业科技档案信息化水平。当前,我国各行各业都逐步提升了信息化水平,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要加快畜牧业科技档案信息化建设,这点尤为重要。对此,要在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统一规划与组织下,将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应用到档案管理活动中,以此处理和管理档案信息资源,将更好的服务提供给档案利用者。为提升畜牧业科技档案信息化水平,要充分发挥出计算机技术的优势,对档案信息网络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完善,确保系统能够正常运行。为提升档案的安全性,尽快安装防火墙、防病毒软件、入侵检测系统,加固主机内核。应严格执行级别控制,确定用户访问权限,相应级别只是查看相应的档案,提升畜牧业科技档案的保密性。
(四)提升档案人员素质与能力。为进一步提升畜牧业科技档案管理水平,需要档案管理人员提升自己的素质,熟悉档案业务,保证能够顺利接收档案。档案管理者要从电子文件形成源头入手,将档案监督与指导的职能履行到位。档案管理者要通过畜牧兽医专业人员的指导,掌握畜牧业科技档案接收管理平台的操作方法,并能够有效地控制和维护档案,提升档案的实时性、可靠性和有效性,从而更有效地管理好畜牧业科技档案。档案人员也要提升自己的能力,为畜牧业科技档案的信息化进程提供保障,档案部门也要提起重视,加大对档案人员的培训力度,让他们能够掌握最先进的档案管理知识,并能够充分应用到实践中。这样能够有效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技能,确保其能够更好地使用档案管理系统,从而提升畜牧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水平。
三、结语
总之,我国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对于畜牧业而言,加强其科技档案管理的重要性也越来越明显,在促进畜牧业发展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要不断提升畜牧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水平,真正管好、用好畜牧业科技档案,将更优质的服务和更有价值的科技档案提供给畜牧业科研工作。这样既能够实现科研水平的提升,还能够推动畜牧业又快又好发展。
【参考文献】
对畜牧业发展的建议范文3
关键词:生态畜牧业;发展现状;建议;青海省
我国草原总面积近4亿hm2,居世界第二,占全球草原面积的13%,占国土面积的41.7%。草原兼备生态、经济等多重功能,是我国最重要的绿色生态屏障。青海省深居内陆,长年高寒,高海拔,而畜牧业是青海省支柱产业。过去,牧民生活条件艰苦,基础设施薄弱,畜牧业生产水平低下,导致生态畜牧业发展异常艰难,随着改革开放,国家对生态畜牧业乃至整个畜牧业都投入非常多的精力,加大了对畜牧业的整体投资。现在青海省生态畜牧业总体以较好态势发展,但还是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本文通过分析青海省生态畜牧业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以期更好地发展青海省生态畜牧业。
1青海省生态畜牧业发展现状
青海省深居内陆,地处高原,气候寒冷,自然灾害频繁,生态环境极为脆弱,全省共有9个草地类型,以高寒高海拔草甸为主,面积2948.16万hm2。青海省为全国五大牧区之一,可利用草场面积0.316亿hm2,据相关报道,1999年全省各类退化草地面积约为987万hm2,占全省草地面积的27.14%,占全国草地总面积的11.34%,江河源的青南地区最为严重,常年风蚀雨蚀,风寒侵蚀,再加上各种自然灾害使草地大量有机质流失[1]。2008年青海省畜牧业总产值达到89.11亿元,占农牧业总产值的比重为58%,近年来草原载畜量不断超载,致使草原生态退化严重。青海草地蕴藏着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种类繁多,青藏高原特殊的高寒高海拔气候条件使得草原保护难度增加,草地生态环境失衡严重,环境循环恶化,多年来草地利用都是竭泽而渔,轻建设、轻保护,截至目前,全省共有退化草地1633.33万hm2,占全省草地总面积的51.67%,重度退化草地435.6万hm2,主要分布在青南地区和长江上段;中度退化草地1197.7万hm2,主要分布在柴达木盆地及周边,全省水土流失总面积3340万hm2,草地肥力严重下降[2]。
2存在的问题
1)草场急剧退化,生态环境不合理。青海省草地资源丰富,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基础薄弱,由于受传统因素影响,牧民逐水草而居。截至2008年青海省牲畜存栏数比1980年、1993年分别增长了133.37%、189.38%。草地退化面积占草原总面积的85%,沙化面积35.6%,潜在沙化面积占47.7%,碱化面积5.7%,鼠害占46%,虫害80%以上[3]。加上粗放经营的游牧方式,草地载畜量严重超载,草地退化是草群结构矮化、弱化,生物种群减少,食物链缩短,生态功能退化,生产力减弱等各种退化,无休无止地放牧使得草原生态环境恶性循环,生态环境严重失衡。
2)草原破坏严重,生态环境不协调。草原退化一般可分为3个阶段,草群变矮,盖度、产量下降,植被组成成分发生变化,劣质低质杂草及毒草大量滋生,生草土层被完全破坏,这时植物成分和环境都发生变化,草群结构也发生变化,生态环境不协调与自然再生产结构不协调使维护生态生产安全的成本越大,掠夺式的操作对畜牧业结构威胁也越大,更加导致了生态灾害的加剧,使得草地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资源失衡。
3)生物资源破坏严重。青藏高原草地资源丰富,是世界上唯一的高寒种质资源库,在青藏高原特殊的自然生态环境里,生物具有超强大的抗逆基因,青藏高原独一无二的气候条件也造就了多种无比珍贵的野生动植物,近年来由于人类的滥垦乱挖、滥采乱伐,再加上恶劣的气候环境,各种虫害、鼠害的破坏,使得各种珍稀动植物种类普遍减少,生物多样性随之减少,生物链变短,各种草畜矛盾突出,阻碍了畜牧业的发展。
3建议
1)防治草原虫害、鼠害,封沙育林。长期以来,人类一直和草原鼠害进行较量,鼠害呈爆发性增长态势,规律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以适应新的条件,继续危害草原,而虫害也是致使草原生态退化的根本原因。青海省目前防鼠全部都用C型肉毒杀鼠剂,该毒素残效期短,分解快,不污染环境,无二次中毒,在施用鼠害药期间加大草原建设,进行封沙育林,防止水土流失,防草原沙化,使草原得到休养生息的时间和机会,形成良性循环。
2)提高牧民生态意识,全民保护草原生态。青海省基本上都是靠天养畜,传统放牧模式经营方式粗放,土地利用率不高,因此,通过培训牧民,增加牧民的收入和技术水平,提高牧民保护草原生态的意识,让每一个牧民都参与草原生态的保护,为进一步治理草原生态环境打下良好坚实的基础。
3)围栏封育,实行轮牧,建立健全法律制度。无休无止的超载过牧使草原生态负荷过重,应采取封育加灭鼠等综合治理方法,实行季节性轮牧、补饲加放牧的饲养方式,追求草原和谐可持续发展。利用现有的设施和设备,引导农牧民向生态可持续畜牧业发展,根据内部因素对牧民进行分析,找准使草地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着力点,加大对牧户的投入,让资源分配得以平等、平衡,缩小贫富差距,各地区应结合各地实际情况,推进草地资源共管机制,加强建立健全各种草原生态法规,探索适合当地的草地管理制度,使草原生态畜牧业更易施行和更易推动。
4)改变经营方式,提高畜牧业综合效益。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以科学利用草地资源为基础,以转变生产经营方式为核心,以建立牧民合作经济组织、优化配置生产要素为重点,通过组织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产业化发展,促进草畜平衡、提高畜牧业综合效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和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其根本途径在于,通过转变生产经营方式实现“两减”、“两增”,即减少农牧业人口、减少草原载畜数量,增加畜牧业产值、增加农牧民收入。其主要内容,一是以合作经济组织为载体,市场引导生产,用成本核算效益,加快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二是以建立健全效益增长机制和收入分配机制为关键,依靠经济利益关系链接生产和经营,提高牧民生产组织化程度和经营集约化程度;三是以减人、减畜和科学放牧为要务,建立实现草畜平衡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畜牧业。
参考文献
[1]武体运.青海省草原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提高草原生态能力的措施[J].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01,31(4):41-42.
[2]赵小娟.青海省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和治理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J].草业与畜牧,2008(10):25-27.
对畜牧业发展的建议范文4
关键词:青海省;养羊业;问题与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6.3 文献标识码:A 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2.05.020
Recent Condition, Problems and Suggestions for Sheep Industry of Qinghai
WANG Qun—wei
(Sanjiaocheng Sheep Farm of Qinghai, Gangcha,Qinghai 812300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sheep industry production data recent years of Qinghai, problems were put out, such as slowly increasing, badly grassland degeneration,lower ratio of fine breed and organization.Meanwhile,some good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for development.
Key words: Qinghai; sheep industry; problems and suggestions
养羊业是青海省畜牧业中的优势产业,是广大牧民群众赖以生存的支柱产业。养羊业是青海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10年青海省牛、羊等草食牲畜的存栏为2 003.3万头(只),其中绵山羊存栏达1 492.3万只,占青海草食畜存栏的74.5%,肉类总产量31.5万t,羊肉产量10.5万t,占肉类总产量的33.3%,略高于牛肉和猪肉产量,养羊业成为青海肉类产品供给的主要产业。在自然条件恶劣、草地退化形势严峻的条件下,紧紧抓住青海省畜牧业良种工程、草原生态畜牧业建设等重要历史机遇,青海养羊业取得了较快发展。笔者就近年来青海养羊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等进行分析讨论,并提出发展建议,仅供参考。
1 青海省养羊业发展现状
1.1 存出栏情况
从表1可以看出,2010年青海省年末存栏各类绵羊1 298.9万只,其中细毛羊31.6万只,半细毛羊228.1万只,较2003年年均增长—1.5%,8.9%和4.0%。2010年能繁母羊存栏709.8万只,占存栏羊的54.6%,较2003年,能繁母羊存栏和所占比例分别年均增长—1.1%和0.4%。2010年出栏各类羊590.1万只,出栏率为45.4%,分别较2003年增长了3.0%和4.4%。从图1可以看出青海绵羊存栏2007年较2003年下降比例最大,下降了12.4%,存栏2010年较2003年下降了10.2%,呈略微回升趋势。能繁母羊比例呈略微增加趋势,出栏率增加较快。
1.2 青海省羊毛和羊肉生产情况
2010年青海省绵羊羊毛产量为17 165.7 t,其中细毛羊羊毛为499.9 t,半细毛为5 468.4 t,粗毛11 197.4 t,分别占羊毛总产量的2.9%,31.9%和65.2%,产量分别较2003年年均增长了0.6%,1.5%,5.0%和—1.2%。
1.3 单产分析
可以看出,2010年细毛羊和半细毛羊头均产毛分别为1.58 kg和2.40 kg,比2003年的2.5 kg和2.23 kg分别增加了—36.8%和7.62%,年均增幅为—5.9%和0.9%。2010年出栏羊胴体质量17.8 kg,较2003年的18.2 kg下降0.4 kg,下降了2.2%,年均下降0.3%。
2 存在的问题
2.1 养羊业增长缓慢,生产效率低
随着国家和青海省对草原生态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及青海省开展全省牧区生态畜牧业建设工作以来,2003─2010年青海省存栏羊的数量明显减少,但羊群繁殖母羊比例和商品率低,羊群在草原放牧饲养周期过长,养羊业效率低。18—19世纪,世界养羊业中羔羊肉生产开始兴起;20世纪60年代,养羊业开始向多极化发展;80年代初,肉羊生产体系及配套技术日趋完善[1]。 而青海养羊业中专用肉羊比例低,羔羊经济更是发展滞后,这些均是青海养羊业发展缓慢的主因。
2.2 草地退化严重,草地养羊业可持续发展形势严峻
青海省90%以上的草原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其中中度以上退化面积1 630万hm2,占全省草原面积的44.89%。草原的大面积退化,导致草原生物量的大量减少,草原载畜能力不断下降,对于以草地畜牧业为主的青海省养羊业而言,草原大面积退化将严重威胁养羊业的可持续发展。
2.3 品种良种化比例低,单产徘徊不前
青海省养羊业的主导品种是藏系绵羊,良种羊比例低,品种选育程度不高,导致养羊业品种古老,生产性能低。从单产水平看,细毛羊产毛量明显下降,出栏羊胴体质量徘徊不前,甚至回落,半细毛羊的产毛量略有增长。
2.4 组织化程度低,竞争力有限
青海省养羊业以农牧户单独经营为主,生产管理粗放,难以形成规模直接参与市场竞争,养殖户仅作为初级原料的生产者,养殖效益十分有限,因而导致养殖户增收空间有限,增收困难。
对畜牧业发展的建议范文5
近年来,金昌市认真贯彻落实“365”现代农业发展行动和草食畜牧业发展行动,以永昌县养羊大县建设和金川区优质肉牛基地建设为目标,大力推广畜牧业先进生产技术,狠抓畜禽品种改良,积极发展养殖小区,加快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着力提高畜牧业质量效益和生产水平,促进了畜牧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截至目前,全市畜禽总饲养量达到207万头(只),同比增长4%;存栏146万头(只),同比增长2.74%。其中,牛存栏5.2万头,同比增长2.85%;羊存栏75万只,同比增长1.9%;猪存栏8万头,同比增长2.3%;鸡存栏57.8万只,同比增长4.4%。出栏61万头(只),同比增长6.44%。其中,牛出栏1.1万头,同比增长6.34%;羊出栏31.9万只,同比增长6.35%;猪出栏8万头,同比增长6.2%;鸡出栏20万只,同比增长6.6%。肉蛋奶总产量达到2.34万t,占计划任务的52%,其中,肉类1.58万t,禽蛋0.09万t,奶类0.76万t。
2金昌市畜牧业的金融支持现状
2.1畜牧业的金融支持现状
金融部门对畜牧业发展的资金支持有着重要作用。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4年7月末,全市以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联社为主的金融机构为畜牧业贷款总额达3.25亿元。农村信用合作社发放畜牧业贷款20949万元,其中为3473户畜牧养殖户发放贷款19473万元,为2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养殖小区发放贷款1476万元。农业银行向养殖户、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放畜牧业贷款2834万元,其中为436户畜牧养殖户发放贷款2298万元,为11个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或养殖小区发放贷款536万元。近年来,畜牧业贷款每年以大于6%的速度增长,畜牧业贷款余额占农业贷款的比重达8%以上。
2.2金昌市金融支持畜牧业发展的新途径
2.2.1大力实施妇女小额担保贷款
自从妇女小额担保贷款业务启动以来,全市各级农村信用合作社承担了大部分贷款业务,积极支持部分农村妇女发展养殖业。养殖业成为扩大城乡妇女开展创业就业的主要途径。2012年,全省“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开展后,农村信用联社用足用活了妇女小额担保贷款政策,使其成为支持双联行动和推进农村妇女创业就业、增收致富的有力抓手,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全市畜牧业的发展,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
2.2.2不断创新贷款发放模式
除了对农户个人的直接金融支持外,各级金融机构,包括农村信用合作社、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也积极探索推出了一系列推动畜牧业发展的新思路,如“三户联保”、“公务员担保”、“银行+合作社+养殖户”等贷款模式。这些新模式展现出了显著的效果。比如,在永昌县、金川区农村信用合作社积极加强与畜牧业专业合作社的合作,采用“信用社+合作社+养殖户”的合作方式,为养殖户提供了新的发展道路。
2.2.3逐步完善畜牧业贷款管理制度
为了规范金融贷款业务操作、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效率,防范信贷风险,我市各金融机构在市场上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工作人员实地走访了众多养猪代表大户、优秀养殖小区和专业合作社,广泛听取各个阶层相关人员的意见,针对存在的各种问题制定出了一套有力的管理章程,为畜牧业贷款业务的稳健发展奠定基础。另外,根据永昌县、金川区的实际情况,各家金融机构还学习借鉴了全国各地在畜牧业金融贷款方面的优秀经验,推动林权、住房、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进而为畜牧业经营者扩大担保范围,增加融资渠道。
3金昌市畜牧业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
3.1畜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力度仍不足
近年来,我市草食畜牧业发展迅速,尤其是以肉羊为主的草食畜牧业得以快速发展。畜牧业产值占到农业总产值的15%以上,然而各金融机构对畜牧业的贷款比例仍很小,仅为农业总贷款的8%左右。这表明各金融机构对畜牧业发展的贷款投入仍然不足,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畜牧业的发展。
3.2畜牧业产业链不完善
尽管我市的畜牧业发展迅速,但目前仍主要处于养殖户分散经营的状态,缺少大型的现代畜牧业企业,没有完善的产业链。这种养殖户分散经营的模式增加了信贷风险,限制了各金融机构对畜牧业的资金投入。因此,畜牧业产业链的不完善成为了限制我市现代畜牧业发展的一个因子。
3.3畜牧业金融信贷担保不足
目前金融机构对畜牧业的贷款多采用抵押贷款的方式,也即金融机构在提供信贷时,要求贷款方能够提供抵押物作为担保。然而,畜牧业的资产主要存在于活禽、活畜,俗话说“家有万贯、带毛不算”。因此,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养殖户的活禽、活畜的资产形式难以作为担保物。虽然养殖户也有养殖厂房等固定资产,然而因其框架结构简单、往往价格低廉。另外,养殖户虽有土地,但其主要通过租赁方式所得(无所有权),且因其远离闹市区的地理位置而价值不高。以上这些因素使得养殖户很难满足金融机构对信贷抵押物的要求,从而降低了畜牧业的信贷资金投入。
3.4畜牧业的风险导致金融机构的“慎贷”心理
畜牧业经常受到疫病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具有一定的风险,需要强有力的保险服务作保航护驾。然而我市的畜牧业保险仍存在力度不足、覆盖面窄等问题。导致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从保险公司角度来讲,其人力物力有限,且承保手续和理赔服务不完善;第二,从养殖户角度而言,其投保意识、对疫病的防患意识不强,在发生疫情时没有有力的防灾措施,这使得保险公司对畜牧业的投入有一定的抵御。因此,畜牧业保险的不足使得金融机构对其产生“慎贷”的心理。
4提高金融支持发展现代畜牧业的建议
4.1加快成立畜牧业贷款担保机构
目前,金昌市贷款抵押难的问题是限制金融机构对畜牧业发展支持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为解决该问题,畜牧业贷款担保机构的成立显得尤为重要。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畜牧业贷款担保机构,各级政府应该积极发挥作用。其工作重点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一是不断加强财政部门对畜牧业贷款担保机构的资金支持,进而增强担保机构的资本实力;二是尽快建立相应的担保风险补偿机制,对于担保公司的代偿损失,财政部门进行一定比例的补偿;三是在“利益共分享,风险共分担”的原则上,积极推动建立金融机构、政府、畜牧业企业和担保机构对风险共同承担的模式,也即对畜牧贷款进行一定比例的划分,各个机构承担一定比例的风险。另外,积极发挥银行的监控作用,对贷款风险进行有效防范。
4.2畜牧业金融贷款机制的创新
畜牧业有其相应的生产周期和经营特点,金融机构对畜牧业贷款需灵活管理。具体建议为:一是金融机构应放宽养殖户对贷款的使用权,对贷款归回日期不做强制的规定,而要根据养殖户的资金状况灵活安排,鼓励养殖户在规定额度内对资金进行循环使用,避免重走繁琐的贷款程序;二是在对贷款风险有效控制的前提下,各金融机构可以在支持“三农”的信贷资金中成立畜牧业贷款专项,不断增大畜牧贷款的规模;三是进一步摸索畜牧业贷款的新方式,不断降低贷款难度。
4.3创建现代畜牧业产业链,提高金融支持
各地经验表明,坚实的畜牧业产业链的建立能够有效提高畜牧业对各种风险的抵抗力。因此,加快畜牧业产业链的建设步伐是发展现代畜牧业的关键所在。在这个过程中,各金融机构应大力支持有实力、声誉好的大型畜牧业企业的发展,在畜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如育种、养殖、加工、销售等)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不断对其扩大支持广度、加强支持深度,做发展畜牧业产业链的坚实后盾。
4.4发展畜牧业保险业务,共同承担风险
畜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风险,因此畜牧业保险业务的发展十分必要。政府部门应激励保险公司发展畜牧业保险业务的积极主动性,使其能够开发出多元化、多渠道的保险业务,建立适合不同地区、不同畜禽品种的灵活有效的保险制度。另外,政府部门也应该牵头与畜牧机构、各金融机构、保险公司、担保机构进行协商建立起畜牧业信贷风险共担机制,成立相应的风险评估小组,对风险和损失进行合理客观的审定并给予一定补偿,从而增加金融机构对畜牧业资金支持的信心。
4.5政府应积极推动金融机构对畜牧业发展的支持
对畜牧业发展的建议范文6
新时期国民经济发展对畜牧业的要求,增加农民收入是提高和发展农村经济的首要问题。由于畜牧业在振兴农村经济、优化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能够发挥特殊的作用,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及时把畜牧业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把发展畜牧业的意义提到了新的高度,并对畜牧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要使我市畜牧业担当起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真正成为农村经济乃至国民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关键词] 畜牧;发展现状;前景
一、畜牧业在我市越来越重要
畜牧业是否成长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衡量一个地区农业发达程度的主要标志。与种植业相比,畜牧业为人类提供了更有营养和更受青睐的食品。
1.畜牧业的发展改善了城乡居民膳食结构和营养水平
据调查,我市居民每天从动物食品中获取的蛋白质总量与发达国家平均超过40g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只有推动畜牧业继续协调健康发展,才能确保我市新农村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
2.畜牧业是农民就业和增加现金收入的重要途径
据统计长治市2011年农村畜牧业人均纯收入在750元,但是75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例不到30%,所以,畜牧业在我市发展空间还很大。
3.畜牧业对相关行业的发展具有带动作用
畜牧业是一个与其它产业高度关联的产业,畜牧业每年消耗的饲料粮占粮食总产量的1/3,足以看出畜牧业对种植业的带动作用。饲料工业的快速发展是这种带动作用的又一个重要方面。畜牧业对食品加工业、畜牧机械制造业、生物医药等相关产业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过程中,发展畜牧业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二、我市畜牧业发展的新格局初步形成
畜产品总产量持续增长,人均占有量大幅度提高,畜产品供应从总量短缺局面逐步转变为结构性相对过剩。我市畜牧业发展呈现规模化生产、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的新格局。
1.区域化布局
畜牧业生产向优势产区集中,区域化生产格局逐步形成。生猪生产已形成了以店上镇、潞华办为主,向东南方向逐步扩散的趋势;肉牛生产已形成了以辛安泉镇为主的产业带;奶牛生产形成了以潞华办、店上镇、翟店镇为主的产业带;蛋鸡生产形成了以成家川办事处、潞华办事处、翟店镇为主的产业带;产业化布局区域明显。
2.规模化生产
规模化饲养程度有所提高,产业化进程大大加快。近年来,我市把发展规模健康养殖作为促进畜牧业增长方式转变和提高产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点来抓,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3.产业化经营
以“公司+农户”为主要经营形式的畜牧产业化组织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畜牧业龙头企业大量涌现。店上镇兴弘养殖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发展合同养殖户200余户,史回乡绿佳园林牧发展有限公司,采取同样的模式,发展合同兔养殖户560余户,成为我市西部发展畜牧业的亮点。
三、我市畜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市畜牧业呈现蓬勃发展的好势头,主要表现在:
畜牧产品供应总量和各项生产指标持续增长。
1. 2011年,我市畜牧业生产情况
全市畜牧业总产值1.2万元,人均牧业纯收入达560元,比2010年增100元;肉、蛋、奶总量可分别达到5600t、4900t和2500t,分别比2007年增长15%、40%和130%;猪、牛、羊、禽饲养量分别达到15万头、6500头、7.3万只和150万只。
2.市、乡、村各级政府对畜牧业重视程度进一步增强
在抓农村经济发展中都把发展畜牧业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作为农民增加收入的一个重要方面。各乡镇办都有专人分管畜牧,确定了工作任务指标,研究了具体工作措施,制定了岗位责任制。由于各级领导重视,激发了广大群众大力发展畜牧业的积极性,农民群众发展畜牧业的热情空前高涨。
3.畜牧小区建设蓬勃发展
全市把畜牧小区建设作为畜牧产业开发的突破项目。2011年全市畜牧小区达到20个。
4.绿色畜牧业开始迈出新步伐
全市把发展绿色畜牧食品作为我市畜禽产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重点工作。经过考察学习,制定了《潞城市绿色畜禽及其产品发展规划》,全市基本形成了四个绿色畜禽饲养基地,即下社村奶牛和南关奶牛饲养基地,去年生产绿色鲜奶1500t;西南绿色肉鸡生产基地,绿色肉鸡今年要发展到200万只;神泉村蛋鸡场绿色饲养基地,蛋鸡饲养量达到20万只。
5.畜牧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
畜牧生产基地建设稳步发展。继续实施“百、千、万”工程,全市养牛饲养量超百头的达6户,千头以上养猪场户25个。生猪基地在规模饲养和质量提高上有长足的发展,全市生猪饲养量今年预计超15万头。目前全市瘦肉型猪占出栏猪的比重已达90%以上。
6.畜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对畜牧业投入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我市在发展畜牧业生产中,投入不足;基础设施投入不足;行政经费紧张。二是龙头企业拉动力有待进一步加强。我市畜牧业龙头企业数量较少,而且现有的龙头企业不能正常运转。三是畜禽产品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四是经营水平有待进一步强化。五是服务体系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
四、加快我市畜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1.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增加畜牧业的投入
加快畜牧业发展,对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有着重要意义。我市畜牧业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很大,畜牧业具有投入小、风险小、周期短、效益高的特点,在我市农村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实践证明就我市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而言强项在畜牧业,优势在畜牧业,新增长点也在畜牧业,从发展的角度看,畜牧业将成为我市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第一大产业。因此,全市各级都应加大对畜牧业发展的领导力度,建立起强有力的指挥服务系统,真正纳入各级党政领导的议事日程,并应不断加大对畜牧业的投入力度。以推动畜牧业不断发展。
2.加强龙头企业建设,推进畜牧产业化进程
实施畜牧产化经营是加快我市畜牧业发展的根本出路。推进畜牧产业化的关健是抓好龙头企业建设。因此,要把扶持和加强龙头企业建设作为推动畜牧业发展的着力点,采取得力措施,努力建设一批“大高外”型龙头企业。
3.积极发展优质畜牧业,提高畜产品质量
这就要求我们在发展畜牧业生产过程中,不仅要突出数量的增加,更要注重生态效益和产品质量,使产品能够打入国内外市场。抓好绿色畜产品生产基地和绿色畜产品龙头企业建设,大力发展安全、优质、无公害的绿色食品。推广畜禽优良品种,提高畜禽产品质量。
4.落实产业政策,为畜牧业发展创造宽松环境。
为促进我市畜牧产业能够快速发展,建议市委、市政府能够研究和制定加大促进我市畜牧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为畜牧业发展创造宽松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