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网络暴力问题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网络暴力问题分析范文1
[中图分类号]C9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5-0005-02
今天,许多人都已离不开网络,甚至有一些人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网络上度过。网络给我们带来了难以估量的信息,并大大拓展了我们的言论空间。然而随之出现了一个新的社会问题,即网络语言暴力。
语言暴力是指使用谩骂、诋毁、蔑视、嘲笑等侮辱歧视性语言,使他人在精神和心理上遭受侵犯和损害。语言暴力是一种不容忽视的精神伤害。
而网络语言暴力是指:一个帖子或报道,描述一件大众感兴趣的,或能激发社会内在情绪的事情,被互联网这个巨大的传播平台演化成全民关注的公众事件,对当事人或组织造成不应有的压力,而且会影响事件的进程或司法判断,导致大大超过所犯错误的惩罚(张朝阳)。
网络语言暴力之所以存在,主要原因是发言人的身份有匿名性,并且很难对发言者所说的话去追究责任。对于这一点,也许有人会提出,现在由于网络强大的搜索功能,完全的匿名性已经不存在了。然而笔者认为,虽然现在在网上也存在着人肉搜索的情况,但是这只是针对个别人而言,对于其他大多数普通网民来说,是不会被别人进行大规模地人肉搜索的。因此,说那些发表暴力性语言的小网民是匿名的且无法追究其责任是说得通的,正因为如此,他们毫无顾忌地发表着粗俗暴力的语言。
至于网络语言暴力的性质和成因,张朝阳说:“施暴者不是某个人,而是集体的无意识行为,是记者或发帖者对后果的无意识,是网站编辑为制作吸引人气的内容的转载行动,是大众易于相信的惯性。”张朝阳只承认网络语言暴力的无意识性。
但笔者认为,除了这种集体的无意识行为,网络语言暴力更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试用社会学经典理论来分析网络语言暴力:
一、网络语言暴力的成因及性质
(一)现实性冲突
是针对某一个人(名人)或某一件事所进行的网络语言暴力,因为某人或某事引起了一些人的强烈不满,因此在网络这自由的平台上发表他们的看法,在这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过激的言论。其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推动事情的解决。等到事件平息并达到多数人满意的效果时,这些网络语言暴力就会消失。
(二)非现实性冲突
1.不可否认,现如今存在着一些具有倾向的人,他们对社会强烈不满,因此在他们浏览网页的时候,当看到他们不满的事情,都会忍不住要去骂一骂,以解心头之恨,并无具体的针对性。这些人有的可能伴有生活中的暴力或者自杀的倾向,需要心理的冶疗。
2.有些人是为了发泄情绪的需要,把在网上骂人做为一种自我放松的活动。他们可能是工作太累,人际关系出现了紧张,于是通过在网上骂人这种方式来缓解自已的情绪,进行自我心理的调节。有时当生活中的不顺利期过去之后,这些人会恢复过来,文明用语。
3.可能存在着一些有组织的团体,他们刻意在网络上进行煽动、挑拨、蛊惑人心的行为,散布各种暴力话语,旨在分裂社会。笔者见过最多的是南北方人的对骂,有些不明白的网民跟在后面乱起哄,加深了南北方人民的不理解与偏见。如果有存在这种故意分裂社会的人和行为,国家有关部门应当进行高度的重视。
综上所述,网络语言暴力主要是由于发言者的匿名性及发言者为了发泄自身的不满情绪而产生的。这种行为有时是一种无意识行为,但更多的是一种有意识行为。网络语言暴力的存在对一些人在不同程度上造成了伤害,对社会的稳定构成了潜在的威胁,因此,我们应当对这一问题加以重视,净化我们的网络环境。
二、网络语言暴力的功能
网络语言暴力有着不可忽视的功能,其中既有正功能也有负功能。
网络语言暴力比较显著的正功能就是起到了社会安全阀的作用。普通民众由于生活的压力或者是对一些事情不满时会产生一些负面的情绪,这些情绪通过适当的途径得以发泄,就不会导致冲突,就像锅炉里的过量蒸气通过安全阀适时排出而不会导致爆炸一样,从而有利于社会的稳定(科塞)。网络上人们可以自由地发表言论,通过畅所欲言渲泄了个体的不快,减轻了个人的心理压力,也减轻了由于个人心理失衡而对社会造成的潜在压力。从这一方面来看,适当的粗口也并非一无是处。
但是这种暴力语言一旦超出了一定的程度,或是演变为一种明显的对他人的人身攻击等,就会产生负面的影响,也就是网络语言暴力的负功能:
有的年轻人在网络上生活照片,无非是希望多结交几个网友,或者是向别人炫耀一下自己假日旅行目的地的风光,或是自己的独特着装,但这也为不怀好意的暴力推行者创造了条件。他们恶意修改原有图片,并肆意发表颇具攻击性的言论。由于网络语言会对人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冲击,也有网友因为无法承受而自杀。
网络施暴者大多是匿名登录,有时一个人可以用好几个身份登录,最终人们看到的结果是,来自四面八方的人同时向一个人发起人身攻击。
而最为突出的,也就是最易受到攻击的是名人,在名人的BLOG里,名人们每天遭受着来自各地的谩骂,这对很多名人的心理造成了不小的伤害,有的名人也因为无法承受而自杀。此外,还有一些人有着仇官仇富的心理,对凡是和官员或是富人有关的报道都进行过激的言语攻击。最近,网络上有人将“教授”定义为“叫兽”,伤害了教授的人格尊严,等等。这些,都是网络语言暴力的极端负面影响。
因此,总的来说,虽然网络语言暴力有一定的正功能,但是其负功能已远远大于正功能,已经对个人、对社会造成了不利的影响,所以,我们应当予以重视。
三、建议及设想
(一)对网络上发表暴力性语言的网民进行更加深入、系统的调查和了解
因为无法得知他们所处的社会阶层、文化背景、受教育程度、工作以及收入状况,也就无法真正彻底地分析他们之所以这样做的原因。所以,应当进行一些问卷调查及访谈,得到详细的第一手资料,对那些经常在网上发表暴力言论的人进行分析,总结出一些这种行为的共性和原因,然后有针对性地制定一些政策,尽量减少网络上的暴力语言。
(二)发展网络安全技术
搞了几年的网络实名制至今不能真正地实行下来,其中可能是因为牵扯到了一些个人的或者组织的经济利益。网站、网吧、未成年网民,还有呢?网络服务的提供者和消费者似乎都对实名制不太接受,这也是推行不力的原因吧。那是否是实名制的设置或者技术上出现了问题?是否应当加以改进,使实名卡的使用更加方便,且不伤害到人们的经济利益呢?毕竟实名制的目的是为了网络安全。
笔者设想,是否可以给每一台电脑的主机箱里都加一个小的读卡器(此项费用可由国家出钱,或由国家补贴),这个读卡器类似于网吧的那种插计费卡的计时器。(而网吧的电脑以后要配两个插卡槽,一个插计费卡,另一个插这种实名卡。)每一个需要上网的人必须去派出所办理一个上面存有身份证号及基本个人信息的网络实名卡,上网时,无论在家在单位还是在网吧,都必须插入此卡,方可通过网络验证,连接上网。此技术还需要联合各大宽带公司、电信、网通等,一起合作进行。技术要方便到网民将卡插入读卡器即可连网使用。同时,要做到对普通网民隐私的绝对保护,保证网民的信息安全。只有各大网站及论坛的高级网管才能有权限查看网民的个人信息,其他人无权查看。由于普通网民并不能看到别人的个人信息,因此上网的感觉与现在相比不会发生太大的改变。当有人发表暴力性的言论时,网络管理人员可以对其进行警告,警告到一定次数仍不听劝告时,就彻底封闭他的发言权。为防止有人用技术手段私自改动电脑的机箱线路,以达到匿名上网的目的,各网络、宽带公司要用技术解决这一问题。如果没有检测到个人信息卡,则无法连接到网络。这样便可以使人们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在网上文明用语。当然,此项技术的推行在一开始可能需要强制执行。
【参考文献】
网络暴力问题分析范文2
关键词: 网络 青少年 侵犯行为 暴力游戏
一、暴力游戏对青少年侵犯行为的影响
青少年可以从网络中获得更多的知识。网络给青少年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改变,这种改变是有利有弊的。暴力游戏对青少年的社会适应性产生了消极影响。
这种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供和传播了侵犯行为的方式和类型。许多案例说明,一些青少年实施的暴力犯罪,是模仿了一些传媒中显示的侵犯方法。有的甚至是看到或听到的攻击方法的简单重复。
2.唤醒个体意识中的攻击冲动有时当某个人遇到挫折后,心理上虽然产生了攻击冲动,但由于他律与自律机制的作用。这种冲动没有通过攻击行为表现出来,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被转移或消退。
3.减弱个体对侵犯行为的敏感度。一些研究说明,暴力信息减弱了人们对侵犯行为的情绪敏感性,从而使人们对生活中出现的暴力现象熟视无睹,麻木不仁。对暴力型犯罪起到了鼓励的作用。
4.对问题的解决方式产生错觉,大多数的成年人都知道对暴力信息要持分析和批评态度。但是,青少年还做不到这点,他们把暴力游戏与现实混同起来,从而导致他们对社会现实产生错误的认识,形成错误的行为反应方式,当遇到类似的情境时,他们也会付诸暴力。
二、暴力游戏引发青少年侵犯行为的心理分析
在分析暴力游戏为何会使青少年侵犯行为增加之前,我们首先应当明确青少年为什么会喜爱暴力游戏。
(一)青少年酷爱暴力游戏的原因
青少年酷爱暴力游戏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暴力游戏本身的吸引力,另一方面青少年的特殊心理阶段使青少年更容易痴迷暴力游戏。
1.暴力游戏的新异性容易引起青少年的注意和选择。青少年喜爱暴力游戏与暴力游戏本身的特点是密不可分的。第一,互联网技术水平迅速发展,多媒体和三维技术在网络游戏中得到运用,使游戏的画面越来越逼真。游戏软件的开发者也越来越多,竞争使他们对游戏的内容越加注意,他们对游戏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第二,网络上的游戏资源极其丰富。现在可以通过“联机”进行游戏,从传统游戏的人与电脑的互动变为双方各操纵一台计算机,还可以组成团队,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也不再受空间距离的限制,在进行游戏的同时可以与其他地域的人交流,进行游戏中设置的交易,修炼武功,进行升级等。内容更为丰富。暴力游戏的互动参与性助长了青少年对暴力游戏的热衷程度。
2.青少年处于特殊的心理发展阶段也是他们喜爱网络游戏的一个原因。这个时期的青少年个体发展出现了种种矛盾现象,使之成为了青少年喜爱暴力游戏的有利条件。青少年心理发展水平与生理发展水平不协调,使他们处在一种不平衡的状态,引起种种心理发展上的矛盾。如反抗性与依赖性共存,封闭性与开放性的矛盾,勇敢与怯懦共存的诸多矛盾影响下使青少年理想与现实产生距离。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好幻想,但脱离实际看不到现实与幻想之间的距离。网络游戏的出现为他们的这种心理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渠道。部分青少年之所以沉湎于电子游戏,是因为在玩网络游戏的过程中,个体始终存在一种“自居”作用,即在游戏的过程中把自己想象成为游戏中具有超强本领的英雄人物,最终能通过努力完成伟大的使命,以此获得成就感。他们通过操纵游戏可以得到一种强烈的满足感和。同时他们也通过玩游戏来宣泄和释放激烈的竞争带来的压抑感。
(二)暴力游戏引发青少年侵犯行为的心理机制
1.侵犯行为是可以习得的在社会学习理论观点中,班杜拉认为侵犯行为是可以习得的,他认为大多侵犯行为都是通过有意或无意的观察获得的。班杜拉在1961年进行了一项“目睹侵犯行为”的实验。实验者让一组儿童观看成人对充气塑料娃娃的攻击行为(拳打、脚踢、口骂)然后让他们单独玩这些娃娃,以观察其行为表现;让另一组儿童观看成人平静地玩同样的,毫无攻击行为,然后也让他们单独玩这些娃娃,以观察其行为表现,然后实验者将两组儿童的行为表现加以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儿童的侵犯行为要比对照组多12倍以上,这一实验结果证实了班杜拉的假设:侵犯行为是习得的,不是先天的。
2.社会环境对侵犯行为的诱发19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的暴力犯罪问题非常严重,美国政府成立了一个“暴力起因与防范委员会”,格伯纳等人的这一研究被称为“培养分析”。“培养分析”研究的目标有两个:一是分析电视画面上的凶手和暴力内容与社会犯罪之间的关系,二是考察这些内容对人们认识社会现实的影响,从第一个方面说,格伯纳等人研究发现的电视暴力的内容对青少年犯罪具有“诱发效果”。第二个方面,格伯纳等人的研究也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即电视节目中充斥的暴力内容增大了人们对于现实社会的环境的危险程度的判断。例如,尽管在当时美国社会生活中人们遭遇或卷入暴力事件的概率在1%以下,但许多人认为这种可能在10%以上,而且电视接触量越大,这种倾向也就越明显。
暴力游戏的参与使青少年侵犯行为增加已得到很明确的证实。我们应当采取必要的措施来减少青少年的侵犯行为。对于青少年而言,暴力游戏引起的侵犯行为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我们只有从根本上认清这个问题并加以分析,才能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11,第1版:352-358.
[2]艾森克.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1,第1版:490-495.
[3]时蓉华.社会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5,第1版:417-429.
[4]沃建中.走向心理健康:个案篇.华文出版社,2002.1,第1版:110-157.
网络暴力问题分析范文3
关键词:网瘾;因素;影响;疗法
1、我国大学生网络成瘾状况
目前,大学生已经成为网民组成中最为主要的群体之一,相比于传统的知识获取渠道(书本、电视、报刊、广播)网络具有更加明显的优势,知识信息的获取更为快捷宽广。但与此同时,由于大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自我协调能力、自我保护意识相对缺乏,容易被虚假信息、暴力游戏、等不良网络内容所吸引,过分沉迷其中,也引发了一系列的弊端和社会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据《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调查显示,目前我国网瘾青少年约占青少年网民总数的132%(95%置信度下的置信区间分别为126%~138%)。青少年网瘾现象在我国已经不容忽视,需要引起多方关注。[1]2007年12月,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在全国13所高校的一份调查显示,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日趋严重,80%中断学业(包括退学、休学)的学生与网络成瘾有关,而出现不及格学分的在校本科生中,网络成瘾的超过四分之一。2004年合肥工业大学组织的一项调查也显示,该校退学学生中有90%是因为沉溺于网络导致学分修不满而被勒令退学。同时还有百余名在读学生因为网瘾出现成绩下降、学分不达标的情况,其中一些学生被降级、濒临退学边缘。[2]
2、大学生网瘾形成的因素
海德的归因理论认为,一个人的行为必有原因,其原因要么取决于外界条件,要么取决于主观条件。网瘾学生的产生原因是错综复杂的,既包括大学生自身的思想因素又包括外部环境因素,因此我们分析大学生网瘾形成的因素需要从教育主体、客体等多方面考虑。
2.1教育主体的原因
教育主体是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的个人和群体。[3]由此可见,凡是对学生实行了教育行为的人或群体,都可称之为教育主体。教育主体具有多元且多变的特点,通常包括教师、父母、社会关系,因而我们在分析教育主体的原因中也需要从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在学校方面,良好的多媒体教室和网络设施、学生可自带电脑在寝室上网,在给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的同时也为上网成瘾提供了客观条件;高校在扩大招生之后,学生人数的增加引发了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和管理漏洞,尤其是对于学生使用网络的监督和管理,高校一般很难发现学生沉迷于网络,在出现问题之后也很难形成一套有效的与家庭联动的解决办法。
在家庭方面,许多家长错误的认为孩子们进入大学已经成年,应该自我管理或者由学校管理,作为家长只需要提供物质方面的保障,于是淡化了对于孩子们教育和管理;家长对于孩子期望值较高,当孩子们在学习上或者交往上遭受挫折时,往往得不到家长的理解与支持,为了缓解压力,逃避现实,往往会试图通过网络以寻求安慰和解脱。
在社会方面,目前在学校周围总是充斥着大量的网吧,富有互动娱乐性的网络游戏和网络聊天室等等都对于学生群体有着巨大的诱惑,许多网络公司将高校学生作为他们主要吸引的群体,推出各种游戏、各种活动吸引学生,导致学生上瘾。与此同时,社会舆论教育也无法与学校及家庭教育相结合,缺乏长效作用机制。
2.2教育客体的原因
教育客体即为受教育者。大学生其自身是网瘾形成的最为直接也最为关键的因素。影响教育客体的因素有很多,包括:自尊因素,孤独、社交因素,自控和认知因素。
在自尊因素方面,许多大学生因在现实生活中受挫,得不到他人的支持与尊重,继而向网络寻求他人的认可和肯定。教育客体往往通过网络游戏中不断得分、等级的不断提升,在讨论区中发表信息获得网友的讨论与共鸣,在虚拟世界中担任某重要角色,以此寻求自尊的提升,从而诱发过度上网。
在孤独、社交因素方面,有孤独感或者社交缺陷的学生容易在网络上寻求感情的寄托。网络交流可以避免面对面带来的陌生感、紧张感,这种独有的方式可以消除两个人之间因学历、地位、金钱等多方面带来的隔阂,可以让从未谋面的陌生人很快成为朋友,网络的虚拟性和不确定性会让许多学生就此沉迷。
自控和认知因素方面,大学生正处于接受新鲜事物能力较强,求知欲旺盛的时期,对各种新鲜事物都充满了好奇,网络的迅速、便捷对他们有着很强的吸引力。与此同时,他们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尚未定型,生理上的成熟与心理上的不成熟矛盾尖锐,他们在缺乏对网络全面、正确、系统的了解与认识,对网络信息的真假不能有效的判断和筛选,容易在纷繁复杂的网络世界中迷失方向。
3、网瘾对大学生造成的不良影响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网瘾”患者容易产生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寂寞
一方面,网络的正确使用的确能给大学生提供各种便利,尤其体现在信息获取方面,全面、快速、透彻的信息获取让大学生能紧紧跟上时代的脚步。但另一方面,其过程却是相对封闭的,获取信息时依靠的是冰冷的机器,缺乏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沟通,导致人际交往能力下降。与此同时,一旦离开网络,会产生交流障碍,很难与同学、朋友相处。由此,不可避免使得网瘾学生产生寂寞孤独的感觉。
3.2冲动
网络作为一个虚拟空间,可以提供超越时空界限、平等的地位、灵活并且匿名的身份,这些都对大学生造成了难以抗拒的诱惑力,使他们沉迷其中。但是,网络又是一个无底洞,你无法真正触摸到它,这也会导致人们产生害怕和躁动的心理。与此同时,由于网络相对浮躁,网友素质良莠不齐,大学生很难通过网络正常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诉说,这也造成了学生网民在现实生活中遇事不冷静,容易冲动的心理。
3.3暴力
网络上充斥着大量的暴力游戏、暴力视频,导致一部分心智尚不成熟的青年学生沉迷其中,更为严重的形成暴力崇拜,认为暴力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凡事都希望通过暴力解决。这也造成了因网络游戏、网吧座位或与网络有关的争吵、斗殴、杀人事件屡有发生。
3.4逸
大学生正处于性萌动期,对于性有着强烈的好奇感,而网络中有着大量的、天室,其的画面、下流的语言对于大学生有着很强的吸引力和诱惑力。由此导致的抢劫、等犯罪现象屡有发生,也带来了学生中存在性放纵、缺乏起码的贞洁意思。
3.5虚空
网络世界是精彩的,能够帮助我们了解最新时讯、放松身心、缓解精神压力。但是,长时间的上网又会损害身心健康,造成记忆力、反应能力、思维能力的下降,影响大学生的学习成绩。由于网络世界与现实生活反差巨大,不免产生无聊的虚空心理,导致学生丧失进取心,更为严重的会产生自残或者自杀的想法和行为。
4、网络成瘾的综合干预
4.1网瘾学生的自预
只有找到了网络成瘾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在其中发挥最主要作用的就是网瘾学生的自预。首先,需要积极培养学生对于网络的自我认知。既包括对于网络特性的认知,又包括网络对于自身影响的认知。在网络特性认知方面,需要大学生正确的认识网络功能,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在网络对于自身影响方面,需要学生对比使用网络前后不同的生活状态,认清自己能从网络中获得什么又会失去什么,在出现问题时及时向老师寻求辅导。其次,要积极培养合理分配时间能力,有目的性的上网并且限定好上网时间,可以邀请父母、同学等进行监督,逐渐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
4.2家庭方面的干预
在预防网络成瘾的过程中,家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长和孩子应该共同营造充满关怀和公正的家庭气氛,要善于与孩子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帮助孩子认清网络世界的虚拟性,复杂性,不确定性等特点。在孩子进入大学之后,不能放任自流,更要履行监督义务,制止过多的网络使用。与此同时,作为家长要努力学习网络知识,言传身教,用成年人的经验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以一种正确的方式引导孩子正确认识网络,正确使用网络。
4.3学校方面的干预
对于大学生,绝大部分的生活学习都在校园内,校方需对学生使用网络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引导。学校应贯彻素质教育的要求,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避免成绩至上的评价体系以免学生成绩受挫时寻求网络的安慰。开展形式多样,种类繁多的课外团体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培养其兴趣爱好,让学生能够通过这些活动得到愉快与放松,避免学生通过网络打发课余时间。鼓励网瘾学生班级的其他同学和班主任应经常的找有网瘾的学生谈话、体育锻炼,让其参加到班级活动中。与此同时,学校也应加强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引导,开设针对网瘾问题的专项心理咨询室,配备专业老师对有需求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定期进行针对所有学生的网络教育,防患于未然。
4.4社会方面的干预
对于网络成瘾的预防、网瘾学生的教育,社会系统责无旁贷。我国于2006年启动了“防沉迷系统”,2007年把预防与戒除网瘾问题列入未成年人保护法,这些举措是进一步管理网络游戏开发和运营的良好开端。[4]
首先社会各方面应该重视对于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关注,共同努力,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对网瘾学生进行指导、帮助。其次,要加大力度对网络进行监管,对网络信息进行过滤,实行网站信息分级制度,依法打击非法网站。加强对于网吧的管理,尤其是校园周边网吧的综合治理,严格限制营业时间,制定针对网吧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最后国家应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相关的监察机制,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创建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周荣,周倩.网络成瘾现象、网络使用行为与传播经验之相关性初探[J].中华传播学会,1997.
[2]邹居禄,宋娜.网络成瘾大学生心理机制及干预研究[J].高校辅导员学刊,2009,1(1):42-45.
网络暴力问题分析范文4
关键词;网络隐私 侵权 控制
一、网络隐私侵权的主要形式
(一)非法收集个人隐私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各种各样的个人隐私信息也越来越有收集价值,信息俨然已成为一种商品,有人需求即有人供应,个人隐私信息的收集也成了某些利益体的专项工作。
这些专业的搜人网站,从别的招聘网站或其他需要填写个人信息的网站中,大量非法收集他人信息,再供广大的网名搜索使用。而这种收集行为,是没有得到权利人授权的非法收集,是对网络隐私权的侵犯。
(二)恶意披露网络隐私
恶意披露网络隐私,也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侵犯网络隐私权的形式之一。2007年轰动一时的死亡博客事件,就是恶意披露网络隐私的一个实例。姜岩在跳楼自杀前,在自己的死亡博客中,公布了丈夫出轨的事实与第三者的照片,并指责丈夫的不轨行为是导致自己自杀的直接原因。从此,姜岩的死也同时伴随产生了另外两个人鸡犬不宁的生活。众多一腔愤慨、嫉恶如仇的网友,针对死亡博客提供的信息,开展了一场“全民的人肉搜索”行动,将姜岩的丈夫王某及第三者的信息披露无遗,两人不仅丢了工作,生活也无法继续。虽然死者已矣,但这种恶意披露行为也不得不令人深思,这一披露行为中,网友们发挥的重要作用也值得推敲和商榷。
二、人肉搜索、UCLOO与网络隐私侵权
(一)人肉搜索――变个人隐私为团体利益追逐
“人肉搜索”一词产生于2007年,第一次出现是在流氓兔集团旗下的“网趣”网站,2007年6月,张庾玄成为人肉搜索的第一热门对象,接踵而来的张如、苹果妹、cosplay、猥琐男等没有真实身份的网络名人,成为首批人肉搜索“热门”人物。人肉搜索的本质是变个人隐私为团体利益追逐。人肉搜索的对象是某个人或某件事的相关信息,通过一人的提问,发动知情或不知情的多数网民。而许多“热心”网民,也因内心的正义与嫉恶如仇的愤慨,而毫无顾忌地公开他人隐私。
(二)人肉搜索――到底是信息互助还是隐私暴力
很多人说,人肉搜索是新网络时代创新出来的信息互助方式。但是,不容忽略的问题是:是谁赋予它这样一个权利,即公开别人的隐私来帮助信息提供者本人不愿透露的对象?这样的帮助,是否有好心办坏事之嫌疑?这样的帮助,该不该提倡?
很多时候,人肉搜索被广泛运用在对坏势力的追踪上,用来公开人们希望抨击者的个人信息,最终达到打击该“不道德之人”的目的,实现一种超法律的惩罚。应当说,这无疑是一种法外暴力,一种隐私暴力。所以,在更多的时候,当人肉搜索被不当使用时,它更是以一种隐私暴力的形象,出现在世人面前。
(三)UCLOO――偷走个人隐私
从UCLOO的初衷看,目的并不是要挖掘他人的隐私,然而,它实现目的的途径,又的确侵犯了多数人的隐私权。不论是从其他网站转帖,还是从别的网站收入,在UCLOO与提供信息的网站之间,已经形成一种买卖传播他人隐私信息的关系。尽管,UCLOO也给它的搜索引擎,设定了一个非常温馨且人性化的目的,但是,其手段的合法性,确实值得公众提出强烈的质疑。
可见,不论是“人肉搜索”,还是UCLOO搜人引擎,都掩盖不了其侵犯网络隐私权的本质。尽管UCLOO搜人引擎给出了近乎合理的设立初衷,但其网罗众多私人信息,整理成为一个类似百度般强大的搜人引擎,其行为本身已是一种隐私侵权。
三、网络实名制对隐私侵权的限制尝试
(一)网络实名制与其侵权控制手段假定
网络实名制,顾名思义,就是要对每一个网络用户采取实名使用制度,任何用户使用网络服务,都要对真实姓名和身份证号码进行核实。实行网络实名制之后,所有博客、BBS、电子交易、网站评论都可以追根溯源,从源头的控制来净化网络环境。韩国已经首当其冲地实行了该制度。在中国,这个问题仍在激烈的讨论之中。2006年10月,中国互联网协会曾试图通过研讨会的方式,讨论在中国实行博客实名制的可行性。但是,会议上有多名成员缺席,这一局部领域的实名制设想,遭遇到了强大的阻力。
笔者认为,在中国当前的网络环境下,要全面推行网络实名制,并把它作为网络隐私侵权的控制手段,是不现实的。
(二)网络实名制的积极效应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张专属于自己的ID card,这可以方便彼此之间的识别,也更有利于规制和监督个体的行为。而在网络中推行实名制,无疑是将现实生活中的这个独一无二的“印章”,延伸到网络世界中,网络将不再虚拟,它将成为每一个真实的人编织成的一张网,在这张网里,任何一个行为都可以追本溯源到每一个真实的个体。这样一来,堆积成山的恶意评论可以大量削减。因为,在实名制的制度下,理性的人都明白要为自己的行为和言语负责,因而,网络实名制是有积极效应的。
(三)网络实名制的消极效应
网络暴力问题分析范文5
关键词:心理干预;校园暴力;心理问题
校园暴力是近些年校园管理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心理干预在校园暴力的管理和预防上能起到重要作用。通过洞察校园暴力学生的心理,从心理上建立校园暴力防范的长效机制,寻找预防的根本措施。
一、校园暴力的内涵
校园暴力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校园暴力是指发生在校园中的,本校学生或者是校外人员对学生进行人身、财产或精神侵害;广义的校园暴力指在校园内发生的,由校内学生、校外人员、教师对学生进行人身、财产、精神侵害的行为。校园暴力是影响校园安全的重要问题,要想保证校园安全,就必须遏制校园暴力的发生。发生校园暴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重要原因是施暴者的心理长期受到压抑和扭曲,心中压力积怨已久,以这种暴力的方式寻求发泄,或寻求刺激。所以,对有暴力倾向的学生进行心理干预,是预防校园暴力发生的重要方法。
二、校园暴力的心理原因
1.生活和学习中的挫折感导致暴力
据笔者了解,校园暴力的施暴者一般是学习成绩不理想或家庭成员构成比较特殊(单亲家庭、重组家庭、父母常年在外的家庭)的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他们没有父母的指导和关心,生活中遇到问题之后没有倾诉对象,导致问题越积越多。有很多学生的家长对成绩要求较高,但是这些学生由于受自身学习能力水平的限制,学习成绩并不理想,所以在学校被老师批评,在家中又被父母批评,学习上的挫折感让他们感到压抑和自卑,感觉自己不是学习的料,对学习丧失信心和兴趣,无处宣泄的他们转向外在暴力的实施来释放压抑,寻找心理。客观上来说,由于学习的时间少了,花在其他事情上的时间就多了,有的学生沉迷于网络、早恋,有的则开始拉帮结派,打架斗殴。校园暴力中一个重要的方式就是勒索敲诈,这种行为的出现与学生家庭经济原因有直接的关系。总之,这些生活和学习上的种种压力是学生参与校园暴力的一个重要动因。
2.盲目崇拜与模仿引发暴力
近年来,随着网络影视的发展,不少暴力的、不适合未成年人观看的影视作品等进入了学生的视野。通过报刊、图书、网络等媒体,青少年很容易接触到暴力场面。多年前的《古惑仔》给青少年和社会造成的影响之广泛、之可怕,可以想见。现今网络上流行的各种暴力视频,这些画面,大人看着都觉得触目惊心,更何况是青少年,如果他们也效仿视频中学生的行为,那后果将不堪设想。笔者所在的学校中也发生过不少校园暴力事件。这些学生都普遍地受到暴力文化的侵染,都对暴力文化有一种盲目的崇拜感,认为暴力可以让他们“强大”,让人们都怕他们,因而盲目地进行模仿。
3.以暴制暴的攻击性本能触发
笔者在调查了解中发现,不少参与校园暴力的学生本来是校园暴力的受害者,他们因为不堪忍受暴力学生对他们长期的折磨与伤害,因此,有的学生自己拿着刀子进行“自卫”,有的则也拉起“帮派”进行反击而不是选择向老师和家长寻求帮助,有的则加入到施暴者队伍中去了。这些学生的心理中普遍都有“以暴制暴”的思想,这也是校园暴力心理的一种。
三、校园暴力心理干预方法
1.开展心理疏导
开展校园心理教育活动是及时发现和治疗学生心理问题的良好方法。一般情况下,对于那些有可能产生暴力行为实行的学生,教师要对其进行定期的谈心,了解学生最近的生活、交友、学习情况,如果发现问题,则要及时帮助其解决,帮助他们搞好人际关系。同时,要建立起相应的心理档案,方便为其制定比较完备的疏导方案。通过心理访谈等方式,可以及早地发现一些危险信号,从而做到防患于未然。在心理干预过程中,学校、家庭、学生要相互合作和沟通,在每一个环节上都要排除危险产生的可能。
重视学生的价值观教育,注意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在重视学习的同时,也要注重德育教育,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多活动,让学生在集体的关怀和合作中去锻炼与人相处的能力。加强心理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避免学生因为小事而发生校园暴力。
2.对校园暴力进行心理防范
学校在处理校园暴力问题时,要注意方式方法,要以化解矛盾为目的,不要因为处理方式过当而激化了矛盾。要重视校园暴力防范教育,先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校园暴力,了解校园暴力的危害,并以书面形式进行警示教育,要让学生自己判断出校园暴力的危害。同时,要教会学生在遭遇校园暴力时以何种方式进行处理,是以暴制暴,还是忍气吞声,亦或是向老师、家长、警察寻求帮助。要教会他们应对技巧,在面对暴力时,保持冷静和机智,避免硬碰硬,要先设法躲过,然后再向家长、学校或警察报告,寻求帮助。
校园暴力的心理干预机制是预防和制止校园暴力的重要措施,学校教师和管理人员要重视以心理角度为突破点,减少校园暴力事件,提高校园安全。
参考文献:
[1]梅志罡,汤志超.中学校园暴力:社会化视角的透析[J].青年探索,2007(4):20-21.
网络暴力问题分析范文6
如果说人对历史的记忆因为痛苦而难免显现出令人遗憾的模糊,那么,放眼令人不安的现实,暴力的持续刺激并不允许人们对它进行遗忘。
我们的社会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使个体越来越变得如此具有攻击性,而且是恶性攻击?本文将对2009年的暴力进行一次盘点,重点分析报复性暴力、心理一精神疾病暴力、青少年暴力的发生机制,它们已经从边缘进入中心,越来越不可忽略。
人并不天生就有暴力的癖好。施虐不是人的本能。就精神分析的视野而言。心理事件只是社会事件的心理层面,而社会事件不过是心理事件的社会层面:暴力只是社会刺激经过心理中介的行为结果。
暴力表现为这样的一个特征:人被畸变成一种对外界(或自身)进行恶性攻击的“刺激一反应”心理机器。它的背后是社会结构的系统性紊乱。暴力行为之所以得以发生,就在于一个人在某种特定的社会情境中,在心理上(而不是在理性上,必须强调这一点)已经没有什么可以让他选择暴力以外的手段来维护自己心理上的生存。
这是一种“神经症”似的系统性紊乱。精神分析大师弗洛姆认为,人有自由生长,发挥其生命潜能的内在需要,如果这种需要遭到扼杀,它就会转化为破坏性,即:攻击性是生命受阻的结果。
社会结构性暴力及遭到的报复
2009年3月12日,广州番禺区大罗塘银平路金信工业大厦一珠宝公司发生一起命案,一名年轻男子刺伤两名女高管后,从大厦8楼跳下当场死亡。女高管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而死亡。此事被媒体报道后引发广泛关注。
对于中国社会来说,这不过是弱者在遭到制度性权力和资本权力侵害时进行报复的一起“普通事件”,尽管它在解读上具有标本性的意义。
根据媒体和警方披露的事实:杀人并自杀者原系该珠宝公司工人,刚结婚不久。金融危机时被辞退,但厂方给予经济补偿时对其故意刁难。他多次与厂方管理人员交涉,不仅没有效果,还被掌掴。绝望愤恨之时,报复性暴力由此发生。而两名女高管作为了他的抽象体系的可以被确认的“代表”而成了牺牲品。
在一个由资本逻辑所建构的企业权力网络中,打工仔处于被企业管理方支配的地位,这个过程伴随着科层制合法化施加的精神甚至肉体压力。而对于诸多其利润更依赖于对员工血汗的榨取的“血汗工厂”来说,工人并不具作为权利主体的尊严,而只是廉价的生产工具,这一生产工具可以最大限度地消耗,一旦其存在失去价值,丢弃时最好能够不支付消耗的补偿性成本。因此,厂方在辞退这个打工仔时不给予应有的经济补偿额,作为一种普遍现象并不奇怪。
发生在东莞的另一起血案强化了这一点。2009年6月15日。一个叫刘汉黄的打工仔,因工伤赔偿纠纷,用仅存的左手,刀捅东莞大朗镇展明五金制品有限公司3名台湾籍高管,致2死1重伤。事件的逻辑轨迹和以上事件惊人相似:都是企业在消耗了打工仔这一生产工具,在其已无价值或成为残废品丢弃时拒绝支付相应的补偿成本。
在2009年11月2日对此案的宣判中,刘汉黄在法庭上情绪异常激动地呐喊:“我已经两次低头,为什么还要苦苦相逼啊。”
这话当然不构成对于报复性暴力的辩护,但是,它对导致报复性暴力发生的既定现实进行了控诉:在所谓的“经济发展”中,地方政府无论是否与企业具有个人层面的利益输送关系,在GDP层面都存在着利益关联,即使权力和资本没有勾结,它们也共同构成了一个瓦解劳动者权利、置其于绝望境地而只能进行暴力抗争的“神圣同盟”。后者就只有两种选择:或者默认这一弱者被强者侵害的丛林法则,或者以自己的身体为武器进行报复。
在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边缘游走的“社会结构性暴力”一词有两个含义:
第一,它表现为整个社会组织架构安排的权力支配网络,这既包括统治者对被统治者,也包括各种组织中管理者对被管理者。在作为角色嵌入权力秩序的情况下,不仅人与人之间在报酬上的不平等得以合法化。而且一个人可以对另一个人进行合法的施虐。
第二,它表现为整个社会不平等的制度安排和阶层在资源获取机会上的巨大差异,并常常恶化为制度性暴力、巨大的贫富悬殊和社会阶层结构的固化。掌握稀缺资源的阶层常常倾向于建立一个有利于维护他们的利益秩序的联盟,而弱势群体像“被废弃的生命”一样被抛离到制度和资源分配的边缘。本来作为一个“共同体”的社会由此成为强势阶层表演的舞台――而且是他们对弱势阶层进行羞辱的舞台。
如果说第一种含义上的社会结构性暴力更多的只是产生个体层面上的暴力反应,那么,第二种含义上的社会结构性暴力则会催生普遍的暴力反抗。
任何一个社会的制度安排和结构建构都首先必须通过人们心理上的合理性的检验。如果它们本身就具有不义和暴力性质,对于人的心理一精神结构将产生如下影响:第一,既得利益者在无意识深处也知道这是不义的,因此基于心理上的生存必须认为这一制度安排和结构建构是合理的,这驱使他们在恐惧中走向歇斯底里;第二,利益受损者在被压榨和羞辱中心理生存遭受威胁,心理防御机制开始运作,被迫通过暴力来肯定自身的存在,并向否定了自己存在的抽象体系进行报复。
心理-精神疾病对“社会”的报复
笔者没有看到2009年有关中国有多少心理一人格障碍者、心理变态者(日常生活意义上和临床上)、神经症患者、精神病患者的统计数字。但是,根据前几年的一份统计,在中国成年人中,患有各种精神病的人至少已达到1600万。2009年的数字只会增加。精神病是所有心理一精神疾病的极端状态,没有达到此极端程度的心理一精神疾病患者恐怕是一个天文数字。而仅仅在广州,根据今年披露的一份由市卫生局所委托的调查,广州市平均每100人中有15.76人患各类精神疾病,比之20多年前精神疾病1.27%的患病率,增长了12倍。
心理和精神疾病在会导致暴力吗?这看起来是一个幼稚的问题。第一,心理和精神疾病是一个人的被破坏,他倾向于对破坏了他的外界进行报复;第二,心理和精神疾病意味着一个人在社会互动中,其行为的背后乃是焦虑、恐惧和仇恨,行为容易失去理性控制而演变为暴力。
事实上,近年来中国社会的诸多暴力,都与个体的心理和精神疾病有关。在心理上和精神上有“问题”的人,已然变成一颗颗不知何时引爆的“心理炸弹”。没有临床症状的马加爵、邱兴华已经充分地展示了它破坏性的巨大威力。而2009年中国因心理一精神疾病而杀人的一个最具悲剧性的个案,是一起患有精神病的男子杀子事件。
大量的心理和精神疾病患者当然不是从地底下呼唤出来的。当今中国的贫富悬殊、制度层面的非正义、道德的沦丧、个人被还原成面对“他者”的社会原子、人与人之间--的异化、对未来的迷茫、竞争的激烈、压力的强化等,都使这个社会成为一个“致病情境”。
精神分析指出:心理和精神疾病在很大程度上是人类在本性上无法适应他们所创造出来的社会结构(人类生存环境)的结果。人似乎可以适应任何环境,但如果这种环境违反他的本性,适应本身往往需要他付出在心理和精神上得病的代价。
这有两个不能混同的类别:
一是某些人心理和精神上的疾病具有临床上的症状。二是某些人在心理一精神上已经畸形(大多数人都是如此),但由于对社会有很强的“适应性”,并没有在临床上表现出来,看起来是“正常人”。但这些人实际上有很强的攻击性,只不过攻击性不一定表现为裸的暴力行为,而是隐藏在日常生活的角色扮演面具背后。比如,背后说一个人的坏话,就是一种心理一精神结构畸形后对暴力的变相发泄。
无论是否把一个人变成临床意义上的神经症、心理变态和精神病患者,只要一个社会破坏人的心理一精神结构,对于这个人的生命潜能来说即是一种阻遏。人的生命受挫,暴力的潘多拉魔盒也就打开。
任何一个社会都必须为它所建构出来的制度、秩序和结构支付成本。如果一个社会对人的心理和精神结构产生破坏,在把一个人变成畸形人和“心理炸弹”时,它就启动了对自身进行报复的程序。换句话说,心理和精神疾病代表了一个社会的“自我报复”。报复的对象,既可能是心理精神疾病患者自己,也可能是他人或抽象的“社会”。
青少年暴力的发生逻辑
2009年10月,网络上流传一段视频,视频内容说明写道:该视频拍摄于广东中山市三角镇。视频长达9分钟,内容很黄很暴力,几个女孩围殴一个穿校服的女生,并将其按倒在地脱其衣裤,而旁边则是一些男子的围观。这个事件即“脱裤门”。施暴者都是十六七岁的女孩。
不用说,这只是2009年所发生的无数青少年暴力事件的一起。令人震惊的并不是青少年的暴力倾向,而是十六七岁的女孩居然也热衷于暴力,并且似乎在心理上没有引发任何不安。这颠覆了这个社会对女孩子的传统想象。很有可能,70后以上,甚至包括80后所倚赖的那一套对青少年的解释系统已经无效。
“90后”一度被妖魔化,这可能有些冤枉。但是,他们的确有和比他们年长的人不同的地方。粗略地看,他们的心理一精神结构受到如下两种既定社会情境的强烈影响:
一是和上一辈共同置身于一个道德沦丧,礼崩乐坏的时代。这个时代在对正义的驱逐中确立了“力”的法则,权力和资本的声音成为一个社会主宰性的口号。“理想”成为笑柄,而道德更像是一个幼稚的童话。消费主义席卷整个社会,感官欲望遮蔽了每个人内心的痛苦挣扎。在这样的社会情境中,空虚、焦虑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瓦解了一个人的精神中枢,人与人之间的心理竞争放大到极限,人对人是狼。
上一辈和“90后”不同的是,当初决定了他们一生的精神定向的现实还未如此残酷和荒谬,他们的理想总可以投射到未来而得到寄托,因此他们对自我和个性的解释并不一定以“身体行为”(它可以表现为各种夸张性的装扮和暴力行为)的空间表演来进行。但是,“90后”成长在价值失序、理想跌落的社会情境中,自身的弱小无法通过对现实的把握和对未来的确定性想象而得到补偿。他们只能通过“身体行为”来建构自我认同的系统,以确证自身的存在。
二是上一辈更多的是通过书籍等来建构自己的精神世界,但“90后”则是被电子图像编码对世界的认知方式的一代,这决定了他们对自身和外界的反应方式。
书籍可以让一个人和外界拉开距离,在他面前,世界有序而可以进行分析识别;但是。电子图像的世界是一个混沌而闪烁的世界,它对人的理性构成了一种吞没。这个虚拟的世界在编码一个人的认知方式时,所崇奉的法则将构成对“90后”行为的驱动力,并遮蔽他们在现实世界的感受,换言之,他们在虚拟世界中的感受已经取代了现实的感受。
正如很多人所看到的:一个士兵用冷兵器杀人,或用冲锋枪杀人,他会看到他的暴力行为的后果,这个时候,很有可能良知会谴责他。他的暴行在破坏他人时也会破坏自身的人性,使自己在心理上和精神上出现问题。
但如果他是开着战机扔炸弹,或按一下按钮就可以发射导弹,情况就完全不同了,他同样是在杀人,但他已经看不见,而只看见电子屏幕,这一切就像电子游戏一样,无法对士兵构成心理上的冲击。
这种对暴力的无动于衷采用的是“游戏化”的策略,即对现实进行虚拟化。
还有一种策略可以让人对暴力无动于衷和习以为常,就是虚拟现实化。这主要发生在被电子图像吞没的青少年身上。它构成了当下中国社会青少年暴力的发生逻辑。
正如上面所分析的,在这个价值失序的时代,焦虑而无所适从的青少年在成人世界里无法获得对自我的肯定,他们只能通过模仿电子图像的夸张性表达来证明自身的存在。电子图像,特别是网络游戏给他们对自我的肯定提供了巨大的空间。游戏的情境对于他们来说既是一种对现实的逃避,同时也是对现实的颠覆。
有必要澄清这一点:网络游戏只是对暴力的“刺激源”,在逻辑上并不必然导致青少年暴力的产生,因为它必须经过青少年心理上的中介。所以不同的刺激源对于每个人的行为驱动并不一样,并不是所有玩过甚至沉迷过网络游戏的青少年都会本能地以暴力对这个世界作出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