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的意义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媒介融合的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媒介融合的意义

媒介融合的意义范文1

【关键词】媒介融合时代;媒介选择;受众注意力

【Abstract】From analysis of the feature ofmedia convergence era ,analyse the action of receivers mediachoice ,approach thecountermeasureof attractingreceiversattentionbypublic relation,advertisement, building marketandsoon.

【Key words】the era of media convergence;media choice;receiversattention

著名商界大师托马斯・达文波特在《注意力经济》一书中指出::“短缺的只是人的注意力!”

“今天,注意力是企业和个人的真正货币;

资金、劳力、信息和知识都供应充足;

创业容易、接近顾客和市场、开发战略、建立网站、设计商业广告都很容易;

电信带宽不是一个问题,但人的注意力的宽度却是个问题。”

注意力是什么?“注意力是对于某条特定信息的精神集中。当各种信息进入我们的意识范围,我们关注其定的一条,然后决定是否采取行动。”

当注意力成为稀缺资源,媒介融合时代的新媒体经济成为注意力稀缺经济。媒介融合时代的新媒体经济的两个主题是如何获得稀缺的注意力资源、如何高效并规模化利用注意力资源。

一、媒介融合时代的媒介特征

媒介融合是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教授浦尔提出的,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概括起来说,媒介融合具有如下特征:

媒介融合是在数字技术进步的推动下出现的。技术的融合,主要是指所有媒介内容的数字化。当文字、图像和声音都被转化为数字信息以后,它们之间的潜在联系就被大大扩展了,这就是使得它们可以在不同的媒介平台之间自由流动。如“电子报纸”就是将报纸搬上网络,但在编排方面甚至版式设计上都保持着原有的报纸风格;还有“网络电视”,人们通过机顶盒的发明和使用,把互联网和电视合为一体,这就是“网络电视”。再如“手机报”,人们将报纸编排的内容,通过网络发送到手机用户,再一次打破了已有媒介的界限,开辟了一个新闻视听的新时代。

相对于传统媒体,融合形势下的新媒体的第一个特点是它的消解力量――消解传统媒体(电视、广播、报纸、通信)之间的边界,消解国家与国家之间、社群之间、产业之间的边界,消解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边界。

融合形势下的新媒体可以与受众真正建立联系,同时,它还具有交互性和跨时空的特点。融合形势下的新媒体给媒体行业带来了许多新的理念和模式,如节目专业化越来越强,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等。

融合形势下的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最大的区别,在于传播状态的改变:由一点对多点变为多点对多点。从传播学的角度来分析,新媒体传播有四个特点――每个人都可以进行大众传播;“信息”与“意义”无关;受众的主动性大大增强;大众传播的“小众化”。

二、受众的媒介选择行为

选择性这一概念,至少可以追溯到早期哥伦比亚大学的宣传研究。这一概念指的是:人们选择性地找出与他们已有态度和信念相一致的信息,并避免与其观点不一致的信息。

半个世纪的研究证实,前半句基本上是正确的,因为人们确实更愿意选择支持自己观点的信息,而不是中立的或不相干的信息。但后半句关于选择的假设,即人们避免不一致的信息,在近几年的研究中显得并不可靠。仅仅从逻辑上看,要完全避免与之相冲突的信息,对一个人来说是一件很费劲的事,还不如应付所有来自媒介的与自己观点不尽一致的信息。而且,有证据表明,在某些情况下,人们反而更多地关注与自己有差异的信息。

在接收过程的各个关节:接触、注意、感知、理解和记忆中都有选择。受众能动性中最显而易见的形式,可能就是注意了,也就是大脑注意力的集中。

关于注意力的“定义”和“功能”,可以查到种种说法,如:“注意是有机体在长期的进化中发展起来的一种对外界信息的选择机制,它的存在说明人对外界信息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地、有选择地加工其中最重要、最有意义的信息。”“注意力是指对于某条特定信息的精神集中,当各种信息进入我们的意识范围,我们关注其定的一条,然后决定是否采取行动。”“注意力是无形有限、不可替代、不能分享的心理资源,它是人类从事任何活动都必须投入的要素,具有选择性、集中性、排他性等特点。”“注意力是指人们关注一个主题、一个事件、一种行为和多种信息的持久度。”如此等等。

在媒介融合时代,受众的选择行为发生了改变。

首先媒介融合相对于媒体分立的状态而言,最主要的变化是使受众实现了对不同媒介内容的集合式消费,受众可以借助于某一平台实现对多种媒体形式的资源共享,集合消费各种媒体针对某一问题的不同视角的资源,使受众的媒体接触行为变得更加便利。

其次受众地位在媒介融合的形势下,得到更高程度的认可。从实质上促使受众地位从被动向主动转变。一方面受众可以更加自由和主动地选择媒介内容,另一方面信息的双向乃至多向流通,使受众自主性得到前所未有的发挥。传受之间的双向互动,能够给受众带来更大的满足感;再次媒介融合可以开拓出许多崭新的媒体形态、节目形态,可以更好地实现信息的分众化传播,更加细分化地适应受众的多元化需求,为受众提供更加丰富的内容和渠道。

三、媒介融合时代媒介吸引受众注意力的对策

媒介融合时代大众传播“小众化”,媒介如何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呢?

(一) 塑造良好的媒介公关形象

有一种办法可以吸引受众的注意力,那就是先注意受众。

柏拉图曾说,人的行为就好比一辆有两匹马拉着的马车,一匹马代表理智,一匹马就是情感。

而神经学家让这个比喻更形象,他们指出,消费者在购买商品的时候理智只是小马驹,情感则是高头大马。人的大脑总是倾向情感,而不是理智。情感是架设在人类需求和行动之间的桥梁,是主导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统帅。

媒介是典型的二元产品市场,受众为内容产品市场买单,付出自己宝贵的时间资源,而广告商为受众的注意力购买媒介广告位,媒介经济说到底就是一种眼球经济。

注意力经济时代,媒介不仅要通过各种手段吸引受众的注意力,还要维持受众的注意力,而依旧按照“媒体本位”的陈旧观念,孤傲地与受众进行没有反馈互动的单向沟通是不可能达到的。媒介要培养与受众之间和谐自然的亲密关系,这就要需要媒介公关。媒介向社会提供的是特殊的精神产品,只有具有良好的媒介公关形象才能赢得公众的信任,才能获得受众持久的注意力,得到社会各界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

媒介公共关系是指媒介组织为协调和改善与其相关公众的关系而进行的传播沟通活动,旨在增进公众对媒介组织的认知,赢得公众的理解和支持,构建媒介组织良好的运作环境,从而塑造媒介组织的形象和扩展媒介组织的影响力。

媒介的公关实践必须是从“受众本位”出发的互动行为。媒介公关的“受众本位”理念具体体现在任何时候,尤其在发生社会危机的第一时间发出自己的声音,负责地向受众提供充足的信息,以保证受众知情权;媒介的新闻策划遵循真实性和客观性原则,可以借事造势,借题发挥,但要避免一味追随商业逻辑,过度炒作;媒介活动策划主题健康,弘扬文化,支持公益,而非仅仅强调一些低级趣味的娱乐性元素;注重受众行为数据库的整理和更新,分析归纳受众需求以更好地开发改进媒介产品等。

(二)采取更加便利的传播方式

便利性决定传播的有效性,这是传播的规律之一。技术进步与生活方式变革使传媒走向移动化,所谓移动化,既包括接收地点移动化,也包括接受工具移动化。移动化使受众接收信息更加便利。

今天最有效的影响人的工具是什么?一定是便携终端,比如手机。杂志、广播都在变化,甚至互联网也在试图走进我们口袋,这最重要的就是手机,这个变化非常深远。采取更加便利的传播方式,极大地增强媒介接触的可能性,吸引受众的注意力。

(三)提供满足受众需求的内容

注意力经济时代,消费者只会为那些满足自己需求的服务付出他们的注意力。那么一家媒体能否占领市场,传播出具有高品质、新奇有趣的内容是极为重要的。也就是喻国明教授所言:传播内容必须具有必读性和可读性。

(四)建立适应受众表达与互动需求的分享平台

分享化是社会发展的伴生物,受众要自由表达意见还要成为意见的发现者、提供者和生产者。分享平台既是一种运作方式,也是一种机制。它首先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我看到了在分享,其次才是得到了什么样的信息。分享式传播在未来将成为一种强劲的主流。

享誉全球的美国《纽约时报》实体版将停售,而改以其他崭新、实时、互动的方式来接触读者。纽约时报即将在年底之前推出个人化社群新闻服务News.me,而其他相同概念的类似服务,也已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出现。

(五)利用新兴广告媒体宣传媒介

运用各种广告手段唤起消费者的注意。信息传播技术的高速发展导致了现代媒体数量的大大增加,进而导致媒体收视点分散、到达率降低,不仅分散了受众的注意力,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资讯的过剩导致受众患上“眼球疲劳症”,想方设法逃避广告信息。于是,越来越多的广告主开始寻找新的传播渠道去吸引受众的注意力,新兴广告媒体有了诞生的空间。尤其是近年来利用无聊价值创造巨大利润的楼宇视频媒体,更是巧妙的抓住人们在电梯的无聊时间吸引他们的注意力,造就了广告业的传奇。可见,如何选择在合适的时间和空间传播信息成为了未来广告吸引受众注意力的关键因素。

(六)创新媒介营销模式

面对传媒生态环境和竞争的变化,媒体在营销思维、营销策略、营销模式上进行了一系列转变创新,以适应竞争的需要。

营销传播关键就是如何塑造印象的问题,真正的品牌其实存在于关系利益人的内心和想法中,认知的重要性远超过与事实。

在内外部压力下,媒体开始从粗放营销向精细营销转变,强化内部管理和版面控制。

协同营销成为媒体营销主流。媒体的竞争同时加剧了对媒体外部各种生产要素、广告资源的争夺。单体媒体组织以自我为中心的营销立场或仅依靠组织内部资源很难保持领先和取

得竞争优势。于是,积极寻求媒体组织外部资源成为必然要求。于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媒体与其它企业为增强竞争优势,在内容生产、营销渠道、客户资源、促销手段、品牌塑造等方面开展合作,从而使增加受众、降低营销费用、扩大传播效果、提升品牌影响力的协同营销策略日渐发展成主流。

媒体借助公益活动、公益报道与受众进行沟通,使受众对该媒体形成好感,产生认同,并由此扩大媒体品牌知名度和提升媒体品牌美誉度,在产生社会效益的同时,最终产生良好的媒体经济效益的公益营销策略成媒体营销新宠。

现在最流行的营销词汇莫过于湿营销了。不同的人对这个名词有不同的理解,在克雷・舍基的笔下,未来是湿的,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凭共同的兴趣以一种温和的方式交流和交往,而不是现在的“被交流”。在新营销人士眼里,基于湿世界、湿社会和湿生活背景下的湿营销将是未来最具杀伤力的主流营销模式。

注意力经济时代的到来决定了媒体必须关注受众消费市场。通过媒介公关,培养与受众之间和谐自然的亲密关系;采取更加便利的传播方式;提供满足受众需求的内容;建立适应受众表达与互动需求的分享平台;利用新兴广告媒体宣传媒介自身;创新营销模式,获取、维持受众的注意力,高效并规模化利用注意力资源。

参考文献

[1]郑兴东.受众心理与传媒引导[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2]张国良.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3]刘婧一.应对媒介融合――新环境下的电视节目营销[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4]李光斗.情感营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5]陈道珍?,刘剑飞. 2008年媒体营销大盘点[J]. 传媒,2009,2.

[6]喻国明.试论受众注意力资源的获得与维系──关于传播营销的策略分析[J].当代传播,2000,2.

媒介融合的意义范文2

新媒体出现并日益普及,逐渐与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相融合,其不仅丰富了传媒种类,还为人们日常生活提供了便利,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大众传媒朝着数字化方向发展,为人们日常生活创造良好条件,也给艺术设计带来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结合媒介融合的时代背景,就艺术设计进行探讨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希望能为日常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启示。

一、媒介融合背景下艺术设计面临的挑战

(1)推动艺术设计转变观念。在媒介融合背景下,艺术设计理念实现了转变。设计的目的不仅仅包括产品,同时在迎合消费者需求的前提下,还需要综合考虑其他因素,从而达到有效提高设计水平的目的。通过新媒体的应用,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将艺术设计与信息内容有效结合起来,从而使设计水平有效提升。例如,根据自己的爱好设计具有特色的网页、博客、播客、网络店铺等,并在上面抒发自己的感情,描述自己的见闻,从而形成个性化设计方案。但一些设计者未能充分考虑媒介融合带来的便利性,这就会制约设计水平的提升,影响艺术设计的个性化发展,应该采取有效的改进和完善对策。

(2)丰富艺术设计相关类别。新媒介的应用和传播及其与传统媒介的有效融合促进了设计水平的显著提高。传统艺术设计种类变得更加丰富,媒介边界逐渐消解,技术和产业边界模糊,并一步步实现一体化。它推动艺术设计向视听多媒体终端转化,促进艺术设计向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有效彰显自身特色,提高设计水平。

(3)提高设计者素质要求。设计者不仅要掌握传统艺术设计理论,还要学会现代媒体应用技能,能熟练应用新媒体开展设计工作。将现代设计理念融入实际工作中,有效利用现代设计理念开展设计工作,提高自身设计水平。

二、媒介融合背景下的艺术设计对策

(1)创新设计理念,顺应发展趋势。结合媒介融合的时代背景,实现设计理念创新,促进设计水平的提高。例如,采用数字化设计方式,丰富大众传媒形式,验证和体验丰富的设计形式,增强艺术设计的互动性与生动性。设计者要善于运用个性化设计方式,尊重自我表达,有效满足消费者需求,从而促进设计水平的提高。

(2)完善设计工作,丰富设计种类。结合自己的设计理念和消费者需要,实现艺术设计的改进和完善,推动设计水平有效提升,为消费者提供丰富的产品设计种类。在影视设计、网页设计、数码设计、电视设计过程中,将传统媒介和新媒介相结合,使艺术设计呈现多样化特征。

(3)提高人员素质及其设计水平。有效提升设计者综合素质,提高设计人员专业化水平。设计者需要加强合作与交流,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增强艺术设计的创意能力与审美能力,把自己培养成复合型设计人才。

媒介融合的意义范文3

你可能疑惑:克缇,不是连锁美容院吗,也可以做直销?

美容门店与直销业务并行

1989年,克缇由陈武刚博士创办于台湾。成立之初,以护肤美容保养品、保健食品及家庭清洁用品为主,之后逐步扩展为一个全方位传递健康、美丽、财富,且涉足连锁业、闻名海内外的企业集团,连续9年位居台湾地区直销业冠军。近年来更是将事业版图扩大到建筑、观光、休闲农场等服务社会层面。

在进入内地市场后,克缇先以美容院门店作为敲门砖,每年营业额超过10亿元,其间不忘直销DNA,在2009年获得直销牌照后,开始力推以保健食品为主的直销业务(在品类上,目前克缇的直销业务有脸部保养、保健品等大类),两只脚走路。

很多传统企业在转型直销的过程中,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两大业务板块如何整合管理?如何避免产品线混乱?克缇提供了一个样本。

克缇的美容门店业务和直销业务并不交叉,各自拥有独立的管理团队、产品线和渠道,比如店销事业体属于其旗下的上海永基贸易有限公司,直销事业体归属于克缇(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

由于当年采取的是纯粹店销模式,所以消费者很难在市场上看到克缇的直销商。而凭借“门店中只使用克缇自有产品”等经营方式,依托美容门店提升产品形象和服务水准,克缇通过连锁店,为其后来的直销业务埋下伏笔。

精准抢占市场,广泛传播爱心

2015年,克缇以势如破竹般的爆发力,让业界为之一惊。

传统的美容院经营大多是被动的开门待客,是一种守株待兔的销售方式。导入直销业务后,美容院采用两种模式运营,既可沿用传统的守株待兔经营产生固定的收益,又可以凭借大量的直销商主动出击,利用他们的人脉资源拉动潜在顾客消费,建立团队网络。

经过一段时间运转,美容院不再以单纯护理为主,而是上升为集人才培训基地、产品销售中心、美容护理中心为一体的公司化实体。如此,美容院在经营过程中不可避免遇到的许多难题(如顾客开发、产品销售、经营管理、美容师薪待酬遇等)都可以迎刃而解。而这也是克缇成功的秘密武器。

与此同时,“爱与分享”―直是克缇的企业文化。克缇与中国青少年基金会合作开展“燃灯计划”项目,每年都到偏远的山区开展“送教上门”活动。此外,克缇还成立了文教基金会,资助文化教育事业。

2015年12月12日,克缇举办年度表彰大会,宣布在上海成立“克缇爱心基金会”,承担企业社会责任,要把爱心更广泛地传播出去。

加速发展,须堵塞管理漏洞

日前,孟非、杨澜在微博上发文怒斥自己被虚假宣传加入克缇的事件,把克缇推向了风口浪尖。而克缇对于下属经销商人员采用的傍明星宣传方式,似乎是采取了“明星不举,克缇不究”的处理态度。一时间,关于克缇内部人事、管理混乱、违规直销在业内引发了热议。这一事件反映出克缇高速发展背后的一些问题。

克缇负责人回应称,上述明星人物加入克缇的谣传,并非来自克缇的行政员工和工作人员,而是来自克缇的产品商,克缇也是谣传的受害者,克缇会认真调查这些谣言的商,并给予严肃处理。

经销商的行为,虽不能完全代表直销公司,但亦能从侧面反映出直销企业的经营管理问题。无论晋升制度存疑,还是经销商违规操作,都能看出克缇的市场运作有些失控。

从某种程度上说,直销企业与经销商的微妙关系,决定了直销企业在维护企业形象上并没有太大的把握。以业绩为导向的利益关系,使得直销企业无法对经销商进行严格的监督和制约。因此,―旦遇上负面信息,直销企业就会与经销商撇清关系。

媒介融合的意义范文4

关键词:多媒体;著录;分类

中图分类号:G255.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3-0142-02

引言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出现了一种先进的超文本检索――WWW。超文本是一种信息的组织方法,它把包括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各种不定长的基本信息单元存放在各个结点上,通过复杂的链路联系在一起,得以检索出内容更广泛的各种信息。这种包含听觉、视觉等多种元素的图文并茂、声像并举的各种媒体的总和产生了多媒体概念[1]。多媒体在图书馆现代化建设中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巨大作用。因此,如何能够更有效地组织起多媒体文件与检索特征词特别是分类法之间的内在关联,以方便广大读者检索利用,成为当前图书馆及计算机学术界的重要课题。

一、当前多媒体分类检索方法概述

(一)传统非纸本资源的著录标引分类状况及其局限

传统图书馆经历电子化时代后也收藏了很多非纸本资源,包括音像资料、缩微资料、机读资料等,因其类型繁多、内容复杂,根据不同标准有多种不同的划分结果[2]。这些语音资料、图像资料或其综合体给我们的传统图书分类方法造成了一定的麻烦。现在各高校图书馆的传统非纸本资源的著录标引有多种方法,但都有其共同特点:一是都采用CNMARC/USMARC格式,需要专业图书著录人员录入;二是都依赖于纸本图书数据库及检索,难于体现多媒体标识的特殊性;三是字段烦琐,人工著录的工作量很大。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它很难包含网络获得的种类繁多的多媒体资源,不能充分直观地反映多媒体资源的特征与类型,在分类标引上也单一化,组织及检索存在较大的难度。

目前,Internet网上的多媒体资源分类方法多种多样,有根据音视频的艺术形式、创作题材或压缩方式来进行分类的,如将电影资源分为纪录片、言情片、战争片、恐怖片、灾难片,喜剧片等;有将音频资源分为MIDI、MP3等的。这些分类方法也有明显缺陷,经常互相包含甚至存在矛盾。如只从电影资源方面看,在纪录片中也存在战争题材或表示自然或人为灾难的。而且无法反映多媒体资源的多样性,但也可以作为借鉴参考。

(二)当前多媒体资源的分类、检索技术研究状况及实施难度

当前,在多媒体资源分类、检索方面的前端研究课题有两个方向:一是基于元数据的多媒体信息分类检索,代表是DublinCore元素;二是基于内容的多媒体信息分类检索,代表是MPEG7标准接口。这两种分类检索技术的侧重点不同,前者的主要目的是方便电子文献的著录;后者主要是对多媒体内容描述的步骤定义一系列的方法和工具,起到检索标准接口、方便计算机自动分类检索的目的[3]。

与MARC相比,Dublin Core有结构简单、字段较少等优点,但也有一定缺陷,即在大型数据库建设中,通过限定词进行数据标引以加以区分,容易造成非经过特殊培训的专业人员不易掌握的缺陷。区分过粗就影响数据的使用效率,区分过细又著录复杂,形同MARK著录方式。但是,随着对DC的研究发展,从图书馆的电子文献组织分类方面来说,DC还将是一个发展方向,应用前景不容置疑[4]。

MPEG7是MPEG(运动图像专家组)的新一代多媒体标准。因为MPEG-7标准本身不提供对描述特征的自动提取机制,现在还没有一个真正与之配合的科学实用的检索系统出现,还只处于研究阶段,是多媒体检索界的重大课题。

通过对以上两种多媒体分类检索前沿技术发展的概括,我们可以发现在大多数图书馆的现有软硬件环境下,这两种方式都存在要求过高、很难实现的共同特点。

二、在现有软硬件环境下建设多媒体资源

针对高校图书馆的具体现状和软硬件现有配置,在不需增添设备、不需另行研究开发高端技术、不需增加大量劳动量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建设一个结合本馆实际的多媒体资源数据库及方便快捷的检索系统,应该是我们当前的主要实现目标。综合大量研究实践,笔者认为应该侧重以下三个方面。

1.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及技术。现有资源包括平时上网浏览积累的多媒体素材、开设某专题特意寻找的多媒体资料、经过数字化转换的本馆传统电子介质资源等。现有技术则指本馆原有网络设备软硬件、网络常用多媒体压缩处理及转换软件、具有普适性的网络数据库技术、网络多媒体传输技术等。

2.在多媒体分类标引方面,坚持分类标准,兼顾多样。采用国内最通用的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作为分类标准,具有科学性、连续性、前瞻性、预见性的特点。同时,为了充分反映多媒体新学科与传统学科的联系,要注重多媒体资源的主题内容与中图法各类的关联,也要兼顾多媒体的外在形式,创建出一种同时具备两种分类标准的分类检索方式。

3.在多媒体数据库及检索方面,设计一个不直接依赖于MARC字段式著录方式的简单明了的录入窗口程序有其必要性,而且使其成为能够脱离图书馆广泛应用的基于CNMARC/USMARC的纸本图书数据库的自动化系统,采用单独特殊的数据库,利用现有的图书馆数字化平台建设一个多媒体数据库检索系统。

三、探讨一种形式与内容相结合的分类标引

通过对几种当前多媒体资源的分类、检索技术研究状况比较研究,笔者认为,在现阶段来说,还是目前仍广泛应用于图书馆方面的基于文本的多媒体信息检索最直接、最简单、最实用。为了尽量避免它的缺陷,借鉴DC元数据的结构简单、字段少的发展方向,应采用以最少最必要的字段来揭示尽可能多的多媒体内容特征的方法进行著录。

而在分类方面,针对图书馆应用的特点,采用国内最通用的“中图法”对图片、音频、视频进行分类标引有其必要性。再结合互联网上普遍采用的对多媒体文件的类别划分,得出内容与形式相结合的分类方法。因此,可以同时采用两种分类并存并互为补充的方式进行分类标引,分别为按形式分类和按内容分类。以按内容分类为主,体现多媒体源文件的题材内涵;以形式分类为辅,体现多媒体文件的表像区别。

例如,在形式分类上为军事题材的故事片,因其表现的是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在内容分类上就将分在历史类。推而广之,这样就能很好地解决科技类多媒体文献的分类标引,如一部描写环境生态保护方面的记录片,按形式分类为艺术类的记录片,按内容分类即为环境保护类。再举一个图像的例子。一张在1949年开国大典上的照片,在形式上将归到艺术大类的新闻摄影小类当中,而从内容上分类则是马列主义思想大类中的生平小类。

这样同时保留两种分类方法,让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除了利用题名、关键词等检索方法外,还可以通过不同的两种分类类别检索到自己所需的多媒体资源。

例如,在视频及音频库著录字段方面,“名称”、“关键词”、“主题词”、“简介”、“作者”、“来源”、“大小”、“出版日期”等为必备字段。而图像库字段与音视频库略有不同,要增加“图像属性”、“DPI”、“尺寸”三个字段,以突出图像方面的特殊属性。在此基础上,在所有多媒体资源的著录字段中添加“按内容分类”与“按形式分类”两个新字段,利用不同的树型结构或检索提示展示中图法类别,能够极大方便读者检索利用。

四、实现多媒体数据库统一检索的方法途径

因为音频、视频、图像等媒体类型有着不同的区别,可以采用分别建立不同的数据库的方法建立多个不同结构模板的数据库,然后采用统一的跨库检索(即同一服务器上的不同数据库组织在一起检索)技术来实现多媒体数据库的统一检索,从而实现构建包含不同多媒体文件的整体性多媒体网络数据库。比如,在一个多媒体建设平台上分别建立音频库、视频库、图像库,然后在三种不同的数据库的基础上建立跨库统一检索界面,读者可以通过传统的题名、关键词、著者等检索途径进行检索。同时,统一采用中图法分类导航,并设定为“按内容分类”、“按形式分类”两种分类方式,以便更快速更全面地展示出各种媒体库的相关资源信息。

因为多数图书馆都已购买或自建了数字图书馆建设平台,所以,只要将其稍加变化或二次开发就可实现这种按形式分类与按内容分类的不同分类方法并存互为补充的分类检索方式。

结语

在信息化的网络时代,多媒体技术在高校图书馆工作中已经处于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为了节省人力物力,在不侵犯著作版权的前提下,应该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及网络技术优势来打造自己的多媒体资源数据库及检索平台,同时研究出最充分反映多媒体形式与内容本质特征的分类标引方法。这样才能因陋就简、因地制宜地建设好具有自己本校特色的多媒体网络数据库。同时,要放眼未来,注意可以扩展升级到尖端新技术方面的兼容性,为将来移植到如Dublin Core标准的新型数据库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范建凤.多媒体技术与图书馆信息服务[J].现代情报,2002,(6):142-145.

[2] 刘新周.非书资料管理研究[J].农业网络信息,2007,(4):74-76.

媒介融合的意义范文5

[关键词] 编辑活动 “媒介间性” 编辑规律

[中图分类号] G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2012) 02-0026-03

[Abstract] “Intermediality”is the abstract and generalization of the relations of editing activities’object. It means the different editing activities’object ―media―have interaction with each other. This kind of interaction manifests in three aspects: coexistence and complementary, interaction, and transformation. “Intermediality”is not only the laws of editing activities’object, but also the feature of editing activities. It is important for us to realize this law and the features.

[Key words] Editing activity “Intermediality” Editing law

在当代编辑学研究中,主客体关系视角已经成为编辑活动规律研究的主要思路之一。由此出发得出的观点――编辑活动是一种由编辑主体和编辑客体交互作用的文化创构实践活动,被学界普遍认可。但是,由于研究者对编辑活动主客体元素的认识不同,因此形成了不同的编辑观。其中,王振铎先生的媒介文化缔构编辑观广受关注,影响深远。尤其是他最近提出的编辑活动的“媒介间性”特征,引人注目。他在《编辑学理与媒体创新》一书中指出,编辑活动“媒介间性”特征的发现是编辑学研究60年的重要成果之一。他说:“在‘逝者如斯’的人文传播历史中,图书、报纸、期刊诸版本,广播节目,电影银幕,电视、网络频道与手机荧屏等各种媒介载体,无不突出显示着应该称之谓‘媒介间性’的多重交互性特征。”[1]但是,对于什么是编辑活动的“媒介间性”特征,编辑活动为什么具有这一特征,编辑活动这一特征的发现有什么意义,王振铎先生没有作深入阐释。本文尝试从以上三个方面对编辑活动的“媒介间性”特征进行初步论述。

1 编辑活动“媒介间性”特征的内涵

“媒介间性”特征是从整体视野对编辑活动客体对象关系的抽象概括。在此前的编辑活动主客体关系研究中,研究者更多地强调编辑活动主体元素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认为由作者、编者和读者构成的主体作用关系是编辑实践的内在动力源泉。例如,王华良先生认为:“编者、作者、读者之间反映作品供需矛盾的关系,得到什么样的调节和整合,最终决定着编辑活动的得失盛衰。”[2]也有研究者深入论述编辑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作用关系,认为主体在作用客体的同时,也受到客体的影响和制约,编辑主客体之间作用关系是编辑活动的基本矛盾。例如,杨焕章先生认为:“编辑主体和编辑客体之间的矛盾是编辑活动的基本矛盾。编辑主体和编辑客体之间的矛盾普遍存在于一切类型的编辑活动之中,而且普遍地存在于每一具体的编辑活动过程之中。”[3]但是,很少有研究者认识到,编辑客体之间也存在相互作用的关系和交互作用的特征。所谓编辑活动的“媒介间性”关系,就是指不同的编辑客体――媒介,在共时和历时的编辑实践中存在着交互作用的关系。这种作用关系至少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共存互补性。无论是共时的编辑实践,还是历时的编辑实践,由编辑主体元素所创构的编辑客体――媒介,都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共容互存的。从历时的角度来看,一种媒介的出现,并不是以另一种媒介的必然消亡为前提的。相反,新媒介的出现总是离不开旧媒介的影响和推动。比如,期刊的出现没有终结图书的发展,而图书是期刊发展的源头。电视的出现没有宣告广播媒介终结,同时电视媒介的发展也离不开广播媒介的基础。网络媒介的出现更是如此。从共时的角度来看,不同类型媒介分属不同的符号模式和媒体模式。它们之间具有不可替代的互补性。电视具有实时直观的媒介特性,书籍具有深度见长、易于保存的深阅读个性,广播具有听觉灵敏、生动传真的媒介个性。与此同时,它们之间在同题的表达上又有着共通的空间。由此可见,共存互补的“媒介间性”特征,不仅是现实媒介多元共存的写照,而且也是其间际性关系的一大特征。

二是交互作用性。由编辑实践所缔构的媒介,不仅具有静态意义的共存互补性,而且具有动态意义的交互作用性。它们之间,不仅互补,而且互动;不仅共存,而且共生。以“影视后出版现象”为例,可以看出不同媒介之间不是相互割裂的共存,而是交互作用的共生;不是符号模式意义的浅层互补,而是精神多维交流意义的深层互动。这就是图书出版能够催生影视制作,影视剧热播能够带动图书出版的真正奥秘。针对这一现象,王振铎先生指出:“文学和影像之间存在着很强的对话性和互文性。文学是影像改编的前提和基础,影像改编则推动文学的进一步发展和传播。影像改编的屏幕化将静态的文本阅读变为动态的影像欣赏,通过影视媒体普及文本。”[4]媒介间的交互作用,不仅可以从影视传播和文本出版中找到例证,而且可以从报纸和图书出版互动、电视和网络互动、报纸出版和网络出版融合中找到例证。当代报纸编辑发展的一个重要变化就是报网互动并走向融合:报纸编辑可以从网络媒体中寻求信息,设置议题,网络媒体又可从报纸报道中得到支持,加强网络舆论。很多报纸编辑在网络上设置“焦点网谈”之类的网络话题园地,然后将其中的精华内容编辑为报纸同名栏目,这正是报纸和网络两种媒体交互作用的生动体现。正如范志忠所言:“作为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杂交,线上与线下的两栖,印刷工业与互联网工业的混血,‘报网互动’无疑有力地促使了报纸传播技术的飞跃,极大地拓展了报纸的时间、空间概念,使得报纸也像网络一样,具有了直播、互动、链接、超越时空限制的功能。”[5]从相反的角度来讲,报纸同样以自身的优势实现了对网络传播的影响延伸和推动。

三是转换生成性。转换生成性是编辑活动“媒介间性”特征的最高层次,意谓不同媒介在编辑主体元素的主导作用下可以相互转换形态,实现同一主题或相近主题内容的不同媒介形态表达。当下流行的“全媒体”出版,由编辑主导,将同一主题内容以传统书籍、网络、电子书和手机等不同媒体形态同步出版发行,实际上正是媒介间转换生成性的表现形式。我国最早开启“全媒体”出版的是,2008年长江文艺出版社联合“中文在线”,将长篇小说《非诚勿扰》以图书、网络、手持阅读器和手机阅读四种媒体形态同步出版。之后,《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我的兄弟叫“顺溜”》等图书都相继采用“全媒体”形式出版发行。“全媒体”出版的最高形态是“三网”融合背景下多媒体数据库产品的编辑出版。在这样一个平台上,传统文本、影像、期刊、网络等不同的媒介形态在共有数据库的基础上可以实现自由剪辑组合和自由转换生成,由此所形成的媒介间交互作用的特征在编辑主体的作用下,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展示。笔者以为,“全媒体”出版和三网融合的实质,就是在编辑主体元素主导作用下实现不同媒介的转换生成,形成同题多媒体形态表达,从而最大程度地编辑整合、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

2 编辑活动“媒介间性”特征的存在依据

编辑活动作为一种主客体交互作用的媒介文化缔构活动,缔构的对象和目标是媒介。编辑活动不同于作者创作活动之处就在于,作者的文化创构活动是单个稿本的创造,而编辑活动是在单个稿本基础上的组合构造。这种缔构活动的结果,就是形成媒介。需要注意的是,编辑活动的缔构性在不同的媒介创造过程中表现内容不同,表现方式不同,缔构或组构的程度各不相同,有强弱之分,有轻重之别。报纸和期刊是编辑对众多作者作品的组构结果,其缔构性最强;网络、影视次之;书籍缔构和组构性相对较弱。但是从编辑本质来讲,书籍作为媒介是由编辑在作者创作稿件基础上进行缔构而成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媒介缔构是编辑活动的本质。而在整个编辑活动中,作为编辑活动客体元素的不同媒介,又具有“媒介间性”特征。编辑活动之所以具有这一特征,原因有三。

一是由媒介媒体模式的个性决定的。不同媒介具有不同的媒体模式,不同的媒体模式由不同的符号模式构成。任何一种媒体模式在具有媒体共性的同时,又具有自身的个性特点。这就决定了不同媒介间具有共存互补性,即任何一种媒介都有不可替代的一面。即使高速发展、广受欢迎的网络也有先天难以避免的传播个性缺陷。美国学者伍尔夫曾经指出,在网络时代,人类的“阅读大脑”将变为“数字大脑”,而这个习惯了即时可得的和貌似全面的屏幕信息的数字大脑对人类而言“还不知道结果是好是坏”[6]。

二是由编辑活动的“主体间性”决定的。构成编辑活动的作者、编者和读者三个主体元素之间具有“主体间性”特征。在编辑活动过程中,编者、读者和作者之间彼此交互作用,相互影响,围绕内容创构最终形成媒介。正是因为三者围绕媒介创构的主体交互作用,人类媒介文化的编创活动才得以生生不息,绵延不绝,永续发展。主体间交互作用的发生,是通过人类共通的媒介空间实现的。这就决定了媒介在认识、使用、理解和创构之中,彼此存在交互作用。换言之,媒介的交互作用,实质是主体间交互作用的表现。编辑活动的主体元素之间,如果不存在“主体间性”,也就不存在“媒介间性”。

三是由编辑活动传播讯息的规律决定的。编辑创构媒介的目的是传播讯息。不同媒介的讯息传播广度、深度和速度,往往表现出不同的方式、特点和形态。编辑为了更好地完成讯息传播,实现讯息传播增值,满足不同受众层次的需要,就会不断综合和整合不同媒介的讯息传播特点,对媒介进行整合创构,集合利用,甚至创造出新的媒介。其结果就是媒介的交互作用和转换生成。

3 编辑活动“媒介间性”特征的意义

“媒介间性”特征是贯通编辑活动历史的编辑客体作用规律,是编辑活动的整体特征之一。认识和发现这一规律、特征,对于我们做好当下编辑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媒介间性”是解释当下编辑活动中媒介融合现象的理论依据。从报纸与图书的内容转换生成,到报纸和网络的报网互动,影视和出版的互动传播,再到最高层次的全媒体出版、三网融合,由“媒介间性”造成的媒介融合现象,不仅是当代媒介发展中最有影响的实践特征,而且也构成了编辑活动最为生动的变革图景。当代编辑学研究和传播学研究都在高度关注和描述媒介融合现象。但是,很少人追问媒介融合这一现象的内在动因。换言之,为什么会出现媒介融合现象,媒介融合的理论依据何在,如何用理论来解释媒介融合这一现象。编辑活动的“媒介间性”特征,正是解释媒介融合现象的理论依据。正是因为编辑活动的“媒介间性”特征,编辑创构的媒介之间存在共存互补、交互作用和转换生成关系,不同的媒介在编辑活动中才走向互动,并最终走向融合。与此同时,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当代编辑模式发生重构,编辑思维面临提升,这些变化也无一不与编辑活动的“媒介间性”特征相关。

“媒介间性”特征的认识和发现是对编辑活动基本规律研究的进一步完善,提示我们要深化和拓展对编辑活动基本规律的认识和探索,尤其是要打破主客体二元对立的传统观念,站在对规律性和趋势性探讨的高度,全面审视编辑活动构成要素的内在运行机制和外在表现形态。此前编辑学研究比较重视编辑主客体之间的交互作用,忽视编辑客体的作用关系。殊不知,编辑客体之间也存在交互作用关系。正在日益泛化的“出版”概念和备受关注的“全媒体”出版理念都反映出,编辑活动的基本规律不仅存在于编辑主客体的交互作用,而且体现在客体媒介自身发展的规律上。编辑活动的“媒介间性”特征,是我们在认识编辑“主体间性”特征,即主体交互作用关系后的又一发现。它是对编辑活动主客体作用关系认识的进一步深化。由此,我们可以将编辑活动的内部运行规律归纳为三个维度:一是编辑主体间的作用关系,二是编辑主客体的作用关系,三是编辑客体的作用关系。编辑只有深刻地认识和把握这些作用关系,并将这些认识抽象概括到理论层面,才能够更自觉地遵循规律,提升和变革主体,从而实现主客体的协同发展。

注 释

[1][4]王振铎.编辑学理与媒体创新[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12,12

[2]王华良.再论编辑活动基本规律[J].编辑学刊,2006(3)

[3]杨焕章.编辑主体和编辑客体[J].大学出版,1998(4)

[5]范志忠.论“报网互动”的发展态势与传播特征[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8(1)

[6]练小川.数字时代的阅读[J].出版科学,2009(2)

媒介融合的意义范文6

关键词:媒介融合;新闻传播教育;走向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4-0138-02

近年来,媒介的融合发展,使得新闻传播人才的社会需求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这对我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提出了严峻挑战。为应对媒介融合变局,我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亟须走出固有的狭隘的人才培养思路,建构全新的育人、育才理念,主动融入时代大潮,服务社会。其中,突出学科价值,培养职业新闻传播者,导引传媒经济发展,培养传媒职业经理人,助推社会进步,积极开展公民媒介素养,应该成为我国新闻传播教育的主要发展走向。

一、突出学科价值,培养职业新闻传播者

媒介的融合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新闻传播的进入门槛,越来越多的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普通人也能够比较方便地加入到新闻信息传播活动中。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专业化的新闻传播教育就不需要了,未来的新闻传播业仍然要靠经过专业训练的人来主导。因此,培养职业新闻传播者,仍是我国新闻传播教育的“重头戏”,这也是其学科价值所在。

(一)传媒技艺教育与人文社科知识传授并重。媒介的融合发展,使得新闻传媒业越来越需要具备“全套”传媒技艺的职业新闻传播者。因此,加强传媒技艺教育对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来说非常重要。相对于单一媒介的新闻采编人员而言,融合媒体的编辑、记者需要掌握交叉使用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传播手段开展新闻报道的能力。所以,高校今后的新闻传播实务类课程要适应媒介融合的要求进行调整,培养学生具备多种媒介业务操作技能。

在日常的新闻报道活动中,新闻工作者需要处理的信息常常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等广泛领域。记者、编辑只有具备宽广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视野,才能得心应手地驾驭和把握这些不同种类的信息,更有成效地完成新闻报道工作。我国不少老一辈新闻工作者都认为记者应该是个杂家,需要具备多种学科知识。实践表明,单纯注重媒介技艺而轻视人文社科知识的传授,将使学生在专业上缺乏长远发展潜力。新闻工作者业务上的专、精、深,往往需要多学科素养作铺垫。特别是传媒业的数字化发展,弱化了新闻报道和信息传播的技术性要求,使得普通人略微花点时间也能掌握新闻传播的一般性技能。但是,将新闻报道做精、深、透所需要的相关人文社科知识素养却并不是一时半刻就能迅速堆积起来的,而是需要系统化的学习和久长时间的消化、吸引和积淀才能形成。因此,在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传播教育在培养职业新闻传播者时需要将传媒技艺教育与人文社科知识传授并重。

(二)新闻职业精神传承与业务实践能力训练兼顾。在媒介融合趋势下,随着非职业新闻人的信息传播活动的增多,职业新闻传播者更加需要良好的新闻职业精神和专、精、深的业务实践能力以体现比较优势,确立自身的社会存在价值和意义。因此,高校新闻传播教育需要兼顾新闻职业精神传承与业务实践能力训练。

随着媒介的融合发展,今后新闻工作者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同业竞争,职业压力与职业风险将越来越突出。在这种情势下,良好的新闻职业精神,是新闻工作者能够不畏艰险、迎难而上,履行好“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职能,有效服务社会的重要保障。新闻传播教育要向学生传递新闻职业信仰,教给他们应该遵守的行业规则和职业伦理;要让他们树立对新闻事业的责任感、事业心,传承前人优秀的新闻职业精神、职业理念和职业风范。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对自己未来职业的要求和使命有明确的认识,才可能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自觉抵制各类不正之风,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职业新闻工作者。另外,高校的新闻传播教育一定要杜绝片面的理论说教,要让理论与实践以合适比例相结合,重视学生业务能力的培养。“建立一套适应媒体融合发展的新的课程体系成为新闻院校的重要课题。”[1]不仅要培养和锻炼学生采、写、摄、录、编等多项业务技能,还要让他们在实践中去深化对新闻传播规律、媒体运行规律的认识,建构新闻传播职业修养。

二、导引传媒经济发展,培养传媒职业经理人

从长远看,媒介的融合发展消除了传媒业固有的业态分隔,有利于我国传媒业的资源整合和资本重组,从而为传媒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传媒经济的繁荣提供更大的市场空间。不过,我国传媒业的发展和传媒经济的繁荣,归根结底离不开人才保证。随着媒介的融合发展,传媒业已经由依赖名记者、名编辑的时代进入了更加需要出色的媒体经营者的历史新时期。因此,关注传媒业发展变局,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对策研究,导引传媒经济发展,培养传媒职业经理人,应该成为我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的一个重要走向。

(一)关注传媒业变局,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对策研究,导引传媒业发展。媒介融合不仅消除了不同形态媒体间的行业壁垒,同时也促进了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娱乐、电子通讯间的产业融合。习惯了“划地而治”和有等级差别的中国新闻媒体如何适应媒介融合的需要进行改革,突破现有的体制束缚和区域限制、行业限制,进行跨地区、跨行业的整合,以推动整个传媒业的加速发展,需要理论界能够及时给以指引。我国现有的新闻媒体中报刊部分是事业单位部分是企业组织,广播电视都是事业单位,出版社和网络公司则基本是市场化运作的企业组织。众所周知,事业单位与企业组织之间存在着角色冲突,二者融合到一起,该怎样发展?传媒业的融资问题如何解决?政府有关部门又如何划分监管权限、履行监管职责?这些都需要有相关的对策研究提供支持。高校新闻传播教育机构无疑可以借助自身的学术资源优势,有效地分担上述难题,进而导引中国传媒业的发展。

(二)培养媒体职业经理人,推动传媒经济走向繁荣。从国际趋势来看,中国传媒业要在媒介融合环境下获得充分发展,必须借助资本市场这一杠杆,运用资本运营手段来筹措资金、加速扩张。同时,中国传媒业运行的侧重点也要由新闻采编、报道策划转移到经营管理上来。随着传媒市场化程度的加深和国内外传媒竞争的日益加剧,中国传媒业日渐意识到经营管理对其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显要作用。但是,长期以来中国传媒业的经营管理非常滞后,适应市场化运作的传媒经营管理人才极度短缺。“而我们当前新闻媒介缺乏既懂新闻业务又懂经营管理的高层管理人才、既擅长新闻采编又精于策划组织的中高层新闻人才。”[2]中国传媒领域迫切需要既懂新闻业务又懂经营管理的人才,特别是需要大量完全意义上的优质传媒职业经理人来为媒体服务。在当今中国,传媒业往往既承载着意识形态宣传功能,又担负着公共文化服务任务,还履行着产业经营主体职责,传媒业在发展中需要兼顾意识形态、社会责任和媒体利益等多重诉求间的平衡。因此,中国的传媒经营管理人员一般需要具备三方面能力:一是有政治头脑和国情意识,具备把握政策走向的能力;二是熟悉新闻业务,懂得采编业务的具体运作;三是媒体经营管理的能力,深谙管理、营销、财会、金融投资等经管知识。特别是随着媒介融合进程的深入,中国传媒业越来越需要熟知国情,懂得新闻业务知识,具有一定经营管理理念及技能,以媒体经营管理为职业的传媒职业经理人。我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要主动顺应这种迫切的社会需要,将培养传媒职业经理人作为自己的一个重要发展取向。

三、助推社会进步,积极开展公民媒介素养教育

随着传播科技的飞速发展,由传媒系统所建构的媒介环境,己经成为人类社会继自然环境、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之后,又一个十分重要的社会环境系统。它影响着人们生产、生活的诸多方面,甚至形塑着人们的生活形态和精神世界。而媒介融合的推进,进一步加深了人类社会媒介化的程度,使得人们对媒介环境的依赖度继续增强。人们不知不觉间习惯了依照媒介所构建的“拟态环境”来认知社会、理解社会,并据此来指导自己的行动。在这种情势下,媒介素养即具备合理使用媒介和有效利用媒介的能力,对于生活于媒介化社会中的每位公民来说日益变得重要。近年来国内频发的各类公共危机事件中种种令人痛心疾首的局面,让人们见证了公民媒介素养缺失的可怕性。上至政府官员,下至普通大众,都需要具备相应的媒介素养,因此,加强国民的媒介素养教育已刻不容缓。在目前公民媒介素养教育主体缺位的情况下,高校的新闻传播教育教学机构理应责无旁贷地担负起责任,成为公民媒介素养教育的前沿阵地。

媒介素养是一个发展变化的概念,早期的媒介素养主要是使用语言文本的能力,随着电子媒体和新媒体的发展,媒介素养逐渐从使用声音、视频媒体的能力发展为使用多媒体的能力,尤其是使用网络和手机等新媒体的能力。同时,媒介素养的层次也从当初简单的读写能力,发展到能够理解媒体内容和形式后面的权力关系,能够赋予各种符号以意义,并使别人能够理解。在媒介融合时代,拥有良好的媒介素养,意味着掌握了一套观察世界和认识世界的有效手段,意味着具备了一种把握世界和介入世界的理想方法。它要使人们形成对媒介所传递的信息既能理解其意义,又能独立判断其价值的认知结构,并具备一定的创造和传播信息的能力。对于普通公民而言,媒介素养教育是以解决他们如何与媒介相处的教育,既要培养他们认识媒介、理解媒介的能力,也要培养他们运用媒介的能力。“在资讯日益发达、人际网络日益紧密、媒介生产环节日益为受众所熟悉的今天,受众不仅仅要行使自己作为媒介内容消费者拥有的反馈的权利,而且要行使一定程度参与媒介制作的权利,至少在某个制作流程上可以发挥一定作用”[3]。在当今信息化社会,公民媒介素养已经成为公民文明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说,公民媒介素养的普遍提高,不仅对中国传媒业的发展是一件幸事,对中国整个社会的发展,也是一件幸事。综上所述,面对媒介融合发展态势,我国高校新闻传播学教育应该主动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锐意改革进取,努力开拓创新,积极调整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思路,探索符合时代要求的发展路径。只有这样,我国高校的新闻传播教育才能走向广阔的天地。

参考文献:

[1] 黄楚新.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传播教育创新[J].当代传播,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