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路运输的主要形式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水路运输的主要形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水路运输的主要形式

水路运输的主要形式范文1

一、贵港市水路运输行业基本情况

贵港市水路运输行业呈现以下行业特点:一是船舶数量多,运力大。全市拥有货运船舶2700多艘,运力达326万载重吨,居广西地市船舶运力首位。二是个人拥有,实行委托经营。从事水路运输船舶的所有权多为个人拥有,不具有自主从事水路运输的资质,多以委托经营形式从事运输业务为主,按现行水路运输政策规定,吨位在600总吨以上的水运船舶必须要以公司形式进行营运,由于成立船务公司条件比较多,门槛高,所以大部分个人拥有的船舶都委托船务公司营运,船务公司自有的船舶数量不多。三是流动性强。水路运输业务以本地船务企业为主,其他如南宁、柳州、来宾、百色以及广东等地的船舶也参与区域营运,本地少部分船舶也常年在外地营运。四是行业管理相对规范。由贵港市港航管理局直接管理水运企业的运输业务,对企业的营运资质、营运范围、安全检查、挂靠船舶的审批,运输合同要素的审核等方面严格管理,并授权下属机构贵港市航运信息服务中心使用《广西水路运单管理系统》对运单进行实时管理和采集各种航运信息,严格执行从事水路运输的船舶必须要随船携带水路运单的规定。

二、“营改增”前地税部门对水路运输行业的管理特点

根据对水路运输行业专项调研的情况,地税部门管理水路运输行业的管理方式和方法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税务机关管理方式主要是实行委托代征、税务机关驻点征收。2012年贵港市水路运输营业税约2640万元,其中委托代征营业税税款1036万元,税务机关驻点征收840万元,企业自行申报征收764万元。委托代征和税务机关驻点两种方式征收的税款1876万元,占总额的71.06%,从以上数据看,委托代征和税务机关驻点征收是地税部门管理水路运输行业的主要方法。

(二)实行委托代征、税务机关驻点征收存在较大的政策风险和管理风险较大。地税部门对水路运输行业委托代征、税务机关驻点征收已有近十年的时间,期间不时发生委托代征人员挪用税款和驻点征收税务人员被追究行政或法律责任的案件,实行委托代征、税务机关驻点征收存在较大的政策风险和管理风险。

(三)征收成本较高。征收成本方面主要是人力资源成本,据统计,专职从事水路运输行业税收管进的人员达19人,其中贵港市地税部门在税务机关驻点处派驻4个专职人员,委托代征机构的工作人员15人,其次是办公费用成本,每年发生的办公费用约250万元,占征收税款的5.43%。

三、“营改增”后税收政策对水路运输行业的主要影响

(一)适用税率和计税办法发生重大变化。“营改增”前纳税人统一按适用3%的税率计税。“营改增”后,纳税人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两类,不同类别适用的税率不同,一般纳税人按适用税率11%计税,小规模纳税人适用按征收率3%计税。

(二)水路运输行业开具的发票税额抵扣政策发生变化。首先是抵扣率的变化,由原来的7%改变为11%和3%,“营改增”前公路、内河货物运输业统一发票的抵扣率为7%,“营改增”后一般纳税人开具的增值税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抵扣率为11%,小规模纳税人向税务机关申请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抵扣率为3%;水路运输开具的普通发票不再具有抵扣功能。其次是抵扣凭证开具的方式发生变化,“营改增”前,水路运输行业开具发票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企业自行开具;二是向税务机关申请代开;三是向委托代征的单位申请代开。“营改增”后,按现行增值税政策的管理要求,只能实行企业自行开具和向税务机关申请代开两种方式。

(三)应税服务年销售额满500万元以上(含500万元)的水路运输企业的计税方法发生变化。应税服务年销售额500万元以上(含500万元)应向国税主管税务机关(以下简称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办理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手续;小规模纳税人会计核算健全,能够提供准确税务资料的,也可以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成为一般纳税人。成为一般纳税人后适用一般计税方法计税,税率为11%。

四、“营改增”后国税部门对水路运输行业管理方法的设想

地税部门对水路运输行业实行委托代征、税务机关驻点征收的征收管理方式最大的特点是实行税源的源头控制,具有税款征收及时,税源监控到位的优点,但征收成本高,代征管理风险高。“营改增”后国税部门不能完全照搬地税部门的管理方式,必须根据水路运输的特点、“营改增”后税收政策对水路运输行业的影响、国税部门的实际情况以及地税部门的管理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对原来的管理方法加以改进和完善。结合以上情况,“营改增”后国税部门对水路运输征收管理采取以下方式和方法比较切合实际:实行以票管税为核心,企业自主申报为基础,加强监控船务公司船舶总载重量和起运港的运货单信息的行业管理办法。新的管理办法既可以实行对税源的有效监控,又可以解决原来管理方法中存在的管理风险大、征收和办税成本高的问题。

(一)不实行委托代征、税务机关驻点征收:

1.从政策性因素方面分析,“营改增”后国税部门可以通过以票管税办法实现对水路运输的源泉控制,委托代征和税务机关驻点征收失去了存在的基础。“营改增”后,水路运输行业开具的发票税额抵扣政策发生变化,抵扣率由原来的7%提高为11%,受此政策的驱动和影响,接受运输服务的一般纳税人企业将从企业的利益出发把提供运输货运专用发票做为接受运输服务的首选条件。通过对贵港市2012年委托代征和税务机关驻点征收中开具的普通发票数据分析,受票单位为一般纳税人企业占绝大多数,初步分析比例达75%以上。如2012年地税部门提供的贵港市航运信息服务中心代征和代开发票的数据中,委托代征单位代开货物运输业统一发票10846份,金额36518万元,代征营业税1096万元。从代开发票的受票单位中分析能确定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占73.97%。营改增抵扣率由7%提高为11%后,接受运输服务的企业在原来索取发票占75%的基础上,预计再提高5%以上,税务机关可以通过以票管税的方式管理和控制水路运输行业的税源达80%以上,因此,委托代征和税务机关驻点征收将失去存在的基础。

2.从操作性方面分析,实行委托代征和税务机关驻点征收增加纳税人的办税成本。“营改增”前地税部门对水路运输行业实行委托代征和驻点征收税款的同时直接为纳税人代开普通发票,“营改增”后,委托代征单位和驻点征收点只能代开普通发票。根据《税务机关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办法(试行)》(国税发〔2004〕153号)第二条规定:代开专用票是指主管税务机关为所管辖范围内的增值税纳税人代开专用发票,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代开,因此,委托代征单位不能为纳税人代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同时按金税工程网络延伸的要求,驻点征收点也不能为纳税人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纳税人需代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必须到税务机关的办税服务厅申请开具。“营改增”后,接受运输服务的一般纳税人不能凭普通发票抵扣税款,必须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才能抵扣税款,因此,从事水路运输的纳税人申请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必然增多,而委托单位和驻点征收点不能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纳税人要再次到税务机关申请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但目前在委托单位和驻点征收点缴纳的税款不能直接抵减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缴交的税款,要通过申请退税才能解决多缴税款问题,此种状况无形中增加了纳税人的办税成本,不利于征纳双方操作。

3.从风险防范方面分析,实行委托代征和税务机关驻点征收风险防范难度大。实行委托代征和税务机关驻点征收风险存在较大的政策风险和管理风险方面。政策风险方面,一是表现在委托代征和税务机关驻点征收在起运环节征收增增税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九条关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的规定不相符,存在不按规定执行税收政策的风险;二是委托代征代征对象主要是船务公司,船务公司是固定业户,对固定业户实行委托代征与《委托代征管理办法》第二条“委托有关单位和人员代征零星、分散和异地缴纳的税收的行为”不相符,存在不按规定代征税款的政策执行风险。管理风险方面,一是对税务机关驻点人员的管理风险,税务机关驻点处和税务机关长期不同址办公且人员少,对这些人员管理和监控难以到位;二是对委托代征单位的管理风险,在近来的税收实践中,对委托代征单位代征税款、税收票证和代征人员的管理是一个公认的管理难题,监控难以到位,较容易发生违法案件。

(二)实行以票管税为核心,企业自主申报为基础,加强监控船务公司船舶总载重量和起运港的运货单信息的行业管理办法。根据接受运输服务的企业索取发票占80%以上的预测分析,税务机关只要抓好发票环节的管理,就能管控水路运输行业80%以上的税源,因此,以票管税的管理方式是做好水路运输行业管理的核心,对水路运输行业的管理重点应放在发票管理上,其余20%的税源可以通过以下办法和措施达到对水路运输行业全部税源监控的目标:

1.设定从事水路运输船舶的最低营运预警值。船务公司船舶总载重量信息是船务公司运输能力的最主要指标,“营改增”后国税部门可以此指标值为基础,经调查测算后,设定贵港市水路运输行业最低吨公里运价和月最低周转率,按船舶总载重量、最低吨公里运价和月最低周转率三个指标计算和设置船务公司最低营运额预警值,把最低营运额预警值做为查找重点监控对象和开展纳税评估的主要指标值。

2.定其采集从事水路运输船舶的报税信息和水路运货单第三方涉税信息。报税信息主要是采集申报的销售额数据,起运港的运货单信息是水路运输行业重要的第三方涉税信息,运输部门对水路运输行业管理相对规范,根据所有从事水路运输的船舶必须从起运港起运时随船携带水路运单的规定,税务机关可以到运输部门采集水路运单,利用水路运单有运载重量、价格和收货单位等涉税信息。

水路运输的主要形式范文2

【关键词】水路运输企业燃油管理 问题 措施 核算方法

燃油是水路运输企业存货管理别重要的流动资产,是船舶的必用燃料,船舶在水路沿岸供油站不定期加油,加油单及燃油发票传递严重滞后,而且价格随市场变动快,加大了燃油管理的难度。一般来讲,燃油成本在水路运输企业里占船舶总成本的42-52%,近年来燃油价格节节攀升,而且大多是现款结算,因此燃油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水路运输企业的营运成本和现金流,影响着水路运输企业的经济效益,在水路运输企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大作用。

一、水路运输企业燃油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燃油价格涨幅大。近年来,燃油价格一涨再涨。而水运企业燃油成本占整个船舶成本的比例就很大,水运企业已难以承受燃油的巨大成本压力,使得水路运输企业不得不高度重视对燃油的管理,把燃油管理作为水路运输企业发展和管理的重中之重,但就是还缺乏专门化和科学化的管理。

(2)水路运输企业燃油管理制度不健全。水路运输企业内部缺乏统一的燃油管理办法和明确的规章制度,使得燃油管理缺乏规范性和指导性。

(3)燃料品种单一,缺乏创新意识。目前0号柴油价格屡屡攀升,很多企业船舶的燃料只能依赖0号柴油。

(4)燃油浪费比较大。大多水路运输企业没有制定出船舶燃油消耗与运行周期相结合考核指标和考核办法,造成了对燃油使用过程中的极大浪费。

(5)燃油管理会计核算不准确。由于水路运输企业的会计对燃油供应流程缺乏深入了解,造成对燃油核算不准确,甚至造成账面与实际结存不相符的情况,

二、提高水路运输企业燃油管理质量的途径和办法

(一)完善水路运输企业燃油管理制度,建立燃油岗位责任制

要强化水路运输企业燃油管理的质量和效率首先需要建立和完善水路运输企业燃油管理的制度,用规范的现代化制度来约束和指导燃油管理。同时建立燃油管理的岗位责任制,进一步增强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和船员的责任感,岗位之间相互监督和制约,并随着市场环境发展变化不断完善相应的燃油管理制度。对燃油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增强其管理技能,明确燃油管理的经办程序。

(二)建立程序化的存货管理系统,强化燃油的管理

通过计算机信息系统建立适用的存货管理系统,并把燃油管理纳入计算机存货系统,借此管好存货中燃油的入库、发出、库存工作,这样方便各相关职能部门原始数据的录入、整理、统计与分析,财务部通过一系列程序自动化,实现燃油收、发、存自动核算,自动对账,自动纠错,避免人工操作产生弊病和漏洞。

(三)合理控制燃油的保有量,特别要加强船舶上燃油存量的控制

由于燃油是易燃易爆的危险品,所以大多水路运输企业没有自己的油库,大多是借助各油公司沿江供油站储存燃油,这样大大减少了储存燃油的风险和成本。多数企业是根据当时的市场价格和船存量确定船舶到供油站的加油量,现用现买;少数企业会预测到未来油价要上涨,可适当储存一些在供油公司的供油站;管理水平高的企业甚至在探索引进燃油期货,锁定水运企业的燃油成本,力求让本公司的燃油成本在可控范围内,防止大起大落,影响企业的效益。

(四)加强燃油管理的安全监督

强化船舶燃油管理的安全监督,船上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定期检查船上的安全隐患,常做零部件安全检测,检查船员在供油站加油时是否按操作流程加油,防止燃油跑漏江中,引起污染。总之要做好燃油的防火、防漏、防盗工作。

(五)规范燃油管理流程,加强燃油使用过程控制,节约燃油,减少浪费

燃油控制是严格控制水路运输企业燃油成本的关键。燃油的控制包括了采购入库、加油上船、船存、船舶运行快慢管理、核算、统计、奖惩考核等环节的控制。各环节要制定规范的操作流程。燃油的采购采购应通过招标的形式,选择价格实惠,油质安全、付款条件好的供油公司,以此节约成本。

船舶运行快慢环节燃油控制是节约燃油的重点,很有技术性。也要想控制好,管理人员必须多次亲临船上做调研,测定各航线船舶燃油消耗与船舶运行状态及周期之间的关系,然后制定精细、合理的《船舶燃油消耗与船舶运行周期考核指标和考核办法》,指导船舶运行的快慢和用油量。同时管理人员必须加强各船燃油消耗统计,并严格据此奖惩考核,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船员自觉节约燃油的意识,从而节约成本,减少浪费。

(六)大胆创新技术,开发使用的性价比高燃油品种

企业通过投入少量资金对船舶供油单元和加油装置等进行改造,即可使用价格每吨比0#柴油便宜2000-3000元的30#、120#、180#重油。虽然零部件磨损要大一些,但总的算来,可大大降低燃油成本。但是这种对工程师、船长、轮机长的技术要求高。

(七)燃油管理财务核算的具体方法

燃油的财务核算,要通过采购员、船上燃油管理员、库管员、会计四方紧密配合,以会计为主采取系统、科学的方法,才能把燃油核算清楚。

首先,燃油采购员的工作:根据船舶上提出的加油计划,衔接最实惠供油站给船上加油,于每月末整理各油站的《总供油明细表》(见附表1)签字后交财务备用。并及时收集各油站寄回领油单和发票,整理后在库房办理入库和出库,入库单按月连续编号,由采购员录入存货系统的入库凭证,并提出付款申请。另由库管员按领油单录入存货系统的出库凭证。

其次,各船舶油料管理员工作:通过电报提出加油计划,开具领油单到采购员指定的供应站加油;每月末测定结存燃油,倒推算出本船本月耗油,填报《燃油报表》(见附表2),通过发电报形式按时上报财务部会计核算燃油成本。

最后,存货会计燃油核算员工作:以船舶现用现买油、按船按月核算燃油成本为例的核算流程(以用友财务系统为例)。

(1)燃油库存核算:审核存货系统采购员录入的入库单、库管员录入出库单是否正确,通过存货系统自动记账,自动生成财务系统的入库、出库记账凭证。原材料一燃料科目分库存和船存、分供油公司生成凭证。应付账款科目分供油公司、入库单编号生成凭证,全部燃油采购要到企业自身库存去过一下账(便于统计分析),一进一出,每月燃油存货系统里的库存实为零,自动从库存全部转入各船船存。

(2)各船燃油船存的核算管理:这是从船存计入成本的一步,这是燃油管理核算的重点,管理最容易脱节、最容易出现漏洞的地方。目的是要确保存货系统自动生成的财务账面船存数量、金额要和船上自报的船存数量、金额相一致,由于存在入库、出库单证的滞后,加大了对账的难度,必须把“领油单未达账部分”暂估进财务账面“船存”里,而且账务处理不会出错的情况下,才能确保账实相符。具体方法:核算会计根据各船每月报送的附表2《燃油报表》和采购员报送的附表1《总供油明细表》中的单价,分油品、按实际成本、先进先出法,计算附表3《#油船舶领、用、存明细表》,确定各船舶的当月耗油的数量、金额,并按此表的“当月耗油”逐笔、分船计入成本、减少船存的财务处理,这样一来,就能确保账实相符了,如果照此程序做完了核对各船还有不相符,便是分录录入归集的错误,需要立即查实更正,直到核对相符为止。燃油对账工作必须每月进行一次,但于次月初暂估入库分录必须原封不动冲回。

(3)对于燃油应付账款的对账:入库挂贷方,支付时挂借方,而且分供油公司、入库编号录入财务系统,每一笔账都是一一对应,这样财务系统就能实现自动对账。通过辅助余额表对账,还能很快纠出错误的地方,便于查找纠正。

水路运输的主要形式范文3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内河水运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长江干线水路运输市场得到快速发展。据统计,截止1998年底,长江水系从事省际运输的企业有1958家,运输船舶74537艘,运力1127.1万载重吨,29.8万客位。其中从事长江干线省际旅客运输的企业有30家,客运船舶220艘,173674客位。长江航运(集团)总公司系统企业有29家,运力306万载重吨,102147客位,约占水系省际运力的27%。目前有关省市的水运行政管理体制,总体上是一门多牌的综合管理模式。

1.1重庆市

目前重庆市航务管理处为一门四牌(运政、港监、船检、航道合署办公),现有机构除了负责原市辖区运输行政管理工作外,还要对涪陵、万县、黔江三地区的水上运输行政管理工作的业务进行指导。原重庆市交通局直接演变为市交委,航务管理处升为局,对重庆市的大交通实行统一行政管理。

1.2湖北省

水路运政实行省、地(市)三级管理体制。省交通厅下设航务管理局、港航监督局、船舶检验局,负责全省运政、港监、船检、港口及水运规费的的稽征工作。目前是一门两牌,即省航务管理局和省港监局。航道、港监、运输港口等为航务局的职能部门。各级航运管理部门其业务接受上一级航管部门指导,人财物管理隶属当地交通局。

1.3安徽省

实行集中统一管理模式,即一门三牌,三级管理,负责全省运管、港监、船检、港口和水运规费的稽征管理工作。另设航道管理局(站)、港航监督处(所),负责对辖区内航运、航道、港口、港监、船检等实施行业管理。省航运管理局对各地(市)县航管部门业务及人、财、物实行垂直管理,是比较典型的条条管理模式。

1.4江苏省

全省水路运政管理体制除南京市分设航运管理机构与陆路分管外,其他各地市均实行水陆合一的四级管理模式。省航运局负责全省的水路运输行业的行政管理,另设航道管理局、港航监督局负责港监、航道及船检管理工作,与省航运局为平行关系。各地、市设运管处,县设运管所,乡设交管所。

1.5上海市

上海市城市交通管理局(原上海市人民政府交通办公室)负责全市的水路运输管理,下设航务管理处,负责全市水路运输行政行业管理工作。各区县设航务管理所、站。上下级航管部门之间为业务指导关系。在机构的设置上,为四合一的管理体制。即:港监、航道、运政、港务管理合署办公。

2长江水路运输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2.1管理体制不统一,严重影响运政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制约了航运生产力的发展由于管理上不统一,存在中央和地方两种体制、两套体系、两个标准,严重影响了长江运政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不少乡镇船主不顾船舶的技术条件和适航情况,离开本土搞跨省运输,“三无”船舶不断增多。长江海事局曾组织了两次突击性拉网检查,查出“三无”船舶数量分别占所查船舶的巧%以上和30%以上。这些船舶不仅严重扰乱了水运市场,而且还给水上航行安全带来严重的隐患。为了征收规费,一些地方出台地方性的行政管理法规,但地方性的法规又难于同交通部的法规相衔接.省与省之间、部属企业与地方企业之间、企业与管理部门之间的矛盾和纠纷自然不断发生。如在船舶检验、港监登记、营运证发放中,有的业主认为那里管理较松就到哪里登记和领证。规费的重复征收、以罚代管的现象屡见不鲜,地方保护越来越严重,导致水运市场的行业宏观调控难以到位,从而影响了整个长江水路运输市场的行政行业管理的集中统一领导。

2.2运力宏观调控失效,运输市场准入管理混乱

目前长江年运输能力估计达3.5亿吨,4000万人次,而长江港口1999年吞吐量仅完成2亿吨,旅客运输不足巧oo万人。由于对运力的额度缺乏统一管理,宏观调控不力,导致运力盲目发展带来的结构不合理。由于准入失控,进入长江的各种乡镇船舶,不仅技术条件参差不齐,而且违规作业现象也越来越多。例如长江航道中的违章采沙碍航问题、季节性的捕鳗碍航问题等就一直没有得到根本地解决,给船舶航行安全带来严重隐患。

2.3水路货运价格管理混乱,港航企业亏损严重

近年来,由于指令性计划逐步取消,直属企业与部委脱钩,货主对水运企业支配能力越来越强。一些民营企业及地方水运企业不得不竞相杀价,运输收入持续走低,有的航线己跌破1997年4月20日调价以前的价位,如重庆港至长寿的票价由25元跌到17元;长航集团的黄沙运输也己无利可言。长江水运价格“塌方”,航运企业亏损面高达70.8%.

2.4水运立法严重滞后和相互制约,巫待健全和完善

现行大部分水运法规出台于1993年以前,已完全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长江水运市场的发展和管理的要求,巫需修改和完善。因此,一些重要的法规要尽快出台,如新的《水路运输管理条例》和《实施细则》、《水运法》、《港口法》等等。

2.5水路运政监督检察的力t薄弱,缺乏有力的手段

水路运政监督检查是国家交通主管部门授权的水路运政管理机构为实现水运市场的规范化,依据水路运政管理的法律法规对特定的人或事,即进入水运市场的运输经营者及其经营活动所采取的一种具体的行政执法行为,主要对经营资格、经营范围、运价、运输票据和经营者经营行为进行监督检查。目前由于长江航务的管理体制尚未理顺,加之国家交通主管部门授权不明确和长江现有的运政管理部门力量有限等原因,难以对长江水路运输市场进行权威、有效的监督检察,因此目前的运政管理显得比较混乱。

3水路运政管理内涵

3.1水路运输行政管理概念

行政的特点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它是一种国家赋予的组织活动;第二,这种组织活动的主体是国家、政府、行政首长和政府普通公务员;第三,这种组织活动中,是国家法律赋予的强制性权力。水路运政管理,就是国家交通行政管理机构对于水运经济活动的协调性管理,也就是说,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和计划,运用一系列的行政措施,通过法定的行政程序,对水运市场经济活动实行依法管理监督。

3.2水路运输行政管理目标、任务和准则的界定

3.2.1目标

水路运输行政管理的目标是:建立与维护水运市场经济秩序、提高运输效益,使水运市场在“统一、开放”的前提下“竞争、有序”,运输效益得到充分的发挥。所谓“统一”是在法律、法规统一政令下,建立与维护统一的水运市场。水运市场的秩序主要表现在市场主体进入水运市场的秩序;进行经营竞争活动的秩序;市场主体退出水运市场的秩序;市场主体进入水运市场后的经营秩序。但是,水运市场的经济秩序不能自发的形成,也不能自动的起作用。因此,建立与维护水路运输市场的经济秩序,提高运输效益,便成为水路运政管理的主要目标。

3.2.2任务

水路运政管理有四大任务,它们是:

1)行政控制.主要是控制水运市场主体行为使其规范化。行政控制主要有两种方法。

一是直接的行政控制任务,二是间接的行政控制任务,是运用经济法规、规章按照经济规律指导市场主体自觉运行。

2)宏观调控与微观监督。从交通部到各省、市、区交通厅(航务管理局),以及县、市的交通局(航管所)等既有宏观调控机关,又有微观监督机构。从宏观调控到微观监督,形成一套行政管理体系,宏观决策以很快的速度就可以落实到基层的微观监督执行。

3)协调市场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改善市场的外部环境。

4)执行政府指令性运输计划.政府指令性运输计划关系到公共利益和国家利益,是必须强制水运经营者执行的,水路运政管理部门是执行这一任务的保证。

3.2.3准则

水路运政管理是一种实施行政的行为,因此,应以认真贯彻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依法行政、加强学习和努力提高综合素质为准则。

4长江水路运输行政管理模式研究

4.1长江水运组织结构形式分析

长江航务管理体制在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现行组织架构和管理方式暴露出许多新的问题和矛盾,如何实现长江航务体制改革新的突破,探索长江航运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的长江航务管理体制是一种按专业设全能局四级管理的模式。国家经贸委、交通部等宏观管理部门构成管理体制的宏观管理层次,长江航务管理局作为交通部的派出机构,构成管理体制的中间管理层次,各依托单位(专业局、科研院所、学校等)构成管理体制的微观管理层次,管理体制最下面一个层次则是部分专业局的二、三级分支机构。

在现行组织结构中,四级机构都具有相应的管理职能,各种管理信息、指令、资源、反馈等都在体系内部进行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纵向传递,下一级对上一级负贵,上一级委托下一级代行部分管理职能。这种运作方式基本上是沿用计划经济管理体制模式.这种组织结构的主要特点,一是所有的任务均是通过宏观管理部门、行业管理部门、依托单位及部分下属二、三级分支机构的四级机构运作;二是宏观管理部门既要担负战略目标制定、资金筹措、政策协调以及监督、调控等宏观管理工作,还要承担大量的事务性工作;三是监督、评估工作大多由相关机构负责,缺乏独立超脱的运行环境,无法摆脱各种直接、间接利益关系的影响,很难保证监督评估系统的高效与发展。

长江航务管理局在对长江水路运输市场的行业管理中,存在着以下主要问题:

l)管理权分散,存在着代交通部管理长江航运的事权不清、授权不明,代部管理长江运政的职能没有充分发挥,从而削弱了对长江运政管理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2)对沿江各省市的航务管理机构的运政业务指导缺乏手段;

3)局属各单位在履行专业管理职能的同时,行业行政管理工作的整体配合与衔接较困难,系统间职能有所交叉,运转不够协调,磨擦频繁,不利于宏观调控手段的综合运用;

4)机构层次过多,虚化严重,机关臃肿。这种重叠的机构制约着行政管理职能转变和工作效率的提高;

5)经费短缺,渠道不畅,严重制约职能的发挥和运政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上述问题的存在,必须从体制结构上寻找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因此,只有尽快理顺长江航务的管理体制,才能确保水路运输市场公平、合理、有序的发展。

4.2长江水路运输行政管理方案研究

综上所述,长江水路运输行政管理实际上由三部分组成:

一是运输行政管理。通过建立和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全面贯彻执行《水路运输管理条例》和《实施细则》,负责对进入长江干线从事省际运输的企业审批和船舶营运证的核发,年度新增运力额度和新开、停开客运航线审批,对运输价格和经营行为进行管理,依法征收有关运输管理规费;

二是运输市场管理,由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定期公布有关船期、货源货流信息以及根据经营成本和市场供求情况所制定的水运客货运输市场调节价格(报国家计委、交通部备案),运用宏观调控和行业管理的手段,制定相关市场运作交易规则,为航港双方提供一个公开、公平、合理竞争的外部经济环境;

三是对沿江各省航务管理机构在运政管理、市场组织、安全监督、水上通信和规划建设等方面进行业务指导;

因此,长江水路运输行政管理方案应该由以下诸项职责和管理内容构成:

l)执行国家有关水路运输的方针、政策、法规;

2)实施国家有关水路运输行业的发展规划和行业技术政策、标准、规范及定额;

3)组织长江千线水路运输行业发展战略研究;

4)负责长江干线水路运输的政策、法规和发展规划的实施;

5)可以设立水路运输监察机构,负责对长江全线水路运输行政管理部门的抽查、督察、督办和协调,行使宏观调控、资质管理、行业监督、行政执法的职权;

6)国家交通主管部门授予的其它职权。

4.3长江水路运输三种行政管理模式选择4.3.1垂直领导,统一管理的模式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①由国家交通主管部门对长江水路运输实行垂直领导管理,下设相应分支管理机构,集中、统一管理长江水系(以干线为主)的水运行政管理事务;②沿江省(市)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和航务部门接受其下设的派出机构的业务指导,并且不对所在管辖区域内的长江航运行使行政管理,但根据需要和派出机构的要求给予一定的配合.其优势体现在由于实行国家交通主管部门的直接领导,政令高度统一,可以对长江航运的宏观发展规划、发展战略进行统一布局,有效避免“政企多门、多头管理”的局面,不仅能提高行政管理的效能,减少管理层次,而且能充分体现国家交通主管部门政令、统筹规划、综合平衡、宏观调控、协调监督的权威性。

该模式的不足之处在于权力过于集中,与长江一条链的特点相背离,不仅工作效率会受到影响,而且取消了省(市)地方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和航务主管部门管理长江航运的事权,不利于调动地方的积极性。

4.3.2交通部派出机构和地方政府交通主管部门相结合,分工管理的模式采用这种体制模式的关键是如何科学合理地界定中央与地方各自管理事权的范围。一般来说,属于中央的事权有:制定长江航运发展规划并确定重点建设项目补助基金,监督国家法律、法规在长江航运的贯彻实施;审查地方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向所在地方省(市)人大及政府部门提交的立法草案;统一管理长江干线航道和水上交通安全;运用经济、法律及必要的行政手段调控长江水路运输市场:制定长江航运行业发展技术政策。可以设立以国家交通主管部门派出机构为主管理,地方交通主管部门为辅管理的水路运输监察机构,负责对长江全线水路运输行政管理部门的抽查、督察、督办和协调,并行使调查违反水路运输法规行为、实施行政处罚的职权;

属于地方政府部门的事权为:提出本行政区域内的航运立法草案:管理港政及当地的水运市场;组织长江航运发展规划在当地的实施,负责境内水域的水资源和环境保护。这种体制模式的内容为,由国家交通主管部门的派出机构根据被授予的职能和管理权限,实行“统一政令,分级管理”,按区段划分,在沿线设立相应的二级和三级分支管理机构,充分行使行业管理的职能,使长江水路运政管理走上有序、健康发展的轨道。这种运政管理模式的特点是:由交通部在长江设置的独立的机构及所属专业职能机构,管理长江运政事务;地方政府部门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港政、运政、航道,可以在与交通部派出机构充分协商的基础上制定地区性运政优惠及扶植政策。

其优点是:在统一政令和法规的前提下,能有效地打破多头管理、条块分割、市场封锁及地方保护等弊端,较好地适应不同地区经济发展要求和促进航运发展,有效地发挥中央交通主管部门和地方交通主管部门两个积极性。而设立以交通部派出机构为主、地方交通主管部门为辅管理的水路运输监察机构,则更有利于树立派出机构对长江全线水路运输行政管理的权威性,并能有效行使调查和行政处罚的职权,使长江水路运输市场的管理更加规范化和科学化。

不足之处在于对管理事权不易进行科学合理的界定,在涉及地方利益、局部利益等方面,容易与地方政府及地方交通主管部门产生意见分歧,在操作性上有一定的难度。

4.2.3以地方政府交通主管部门为主的运政管理模式

这种管理模式的特点是:完全由地方政府交通主管部门为主,对各自区域内的水路运输市场进行有效的行政管理,交通部在长江设置的独立派出机构及下设的专业职能机构只负责传达贯彻上级的有关精神和要求,每年负责召集区域性的航运联席会议。由于充分放权,地方政府交通主管部门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政令相对畅通,工作效率将大大提高。

不足之处也是显而易见的。由于取消了国家交通主管部门在长江设置的独立派出机构及下设的专业职能机构的事权,“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监督服务”的宗旨将流于形式.地区分割、各自为政的状况将不利于长江航运生产力的健康发展。

5结论与建议

从以上运政管理方案衍生出的三种管理模式来看,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和政府职能的转变,采用第二种管理模式比较适合长江干线的水路运输行政管理的实际情况。通过强化以交通部派出机构为主、地方交通主管部门为辅管理的水路运输监察机构的职能,能有效维护运输市场公开、公正、合理的竟争环境和秩序,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使之更符合规范化和科学化的要求,从而有力地促进流域经济的发展。

实际上,无论采取哪种管理模式,都必须建立与之相应的水路运输监察管理机构。

上述三种运政管理模式各有利弊,但是,在今后改革目标实践中,无论采取何种模式,都必须要符合“三个有利于”的可持续发展方针,符合实现长江航运“两个根本转变”的发展战略和长江航运事业的实际管理需要。

为建立统一、权威、有效、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长江水路运输市场管理模式,建议:

1)深化水运体制改革,加强政府对水运的宏观调控和监督管理职能

目前我国正处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交通部现行的行业管理体制己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其管理方式存在诸多弊端,不利于建立公平、公开、统一的水运市场,管理机构中重叠交叉的部门应予撤消。按照政企分开、责权一致、精简高效的原则,尽快理顺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做到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做好服务。

2)尽快调整长江运力结构和运输结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

采取经济、技术、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调控运力总量,优化运力结构。要从追求总量规模的外延扩张型向注重质量的内涵提高型转变。内河船队在总量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加快更新运力。重点发展内河自航船、顶推船队、江海直达船、集装箱船,适度发展旅游客船和滚转船,向标准化、系列化、大型化和现代化方向发展。

加快运输结构调整,水路客运要加快实现常规客运向旅游化、舒适化、高速化、客滚化、区域化方向发展。大力发展集装箱运输,不断提高集装箱化水平,推动多式联运、现代综合物流以及运输智能化、电子信息化的发展。

对市场萎缩的长江客运要给予转向调整的政策性补贴。要区分不同的船舶类型,实施不同的宏观调控手段,建立运力调控专项资金。经国务院批准,中央和地方每年分别从交通费改税的返还部分或其它资金中集中一部分资金,用于更新运力。对只报废不增加的,给与一定的拆船补贴。原则上由交通主管部门组织实施,以全国水运管理信息系统为技术支持,以认可船厂为监控手段。

强制推行内河船舶标准化,新进入航运市场的内河船舶应符合《内河运输船舶船型主尺度系列》的要求,严格限制新建造水泥船、挂桨机船投入长江干线的水路运输。在规定的年限内,上述船舶要退出运输市场。在审批、检验、登记、过闸收费等方面严格把关。要充分调动地方交通部门的积极性,鼓励各地采用相应的政策措施推动内河船舶标准化,分阶段、有计划、有重点的推进该项工作。

要不断完善运力行政调控制度,在利用经济、技术和法律手段调控运力的同时,仍需完善行政调控手段,对特种和大型船舶实行运力审批制度。

通过资产重组等多种形势放开和搞活航运企业,发展壮大一批,破产淘汰一批,在航运企业中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全面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从业人员素质,形成有利于在国际航运领域和综合运输体系中增强竞争力的航运企业结构。

3)完菩法规,加快运输法制化的建设

现执行中的水路运输实施细则系改革开放前期制定的,为的水路运输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己不能适应水运市场发展的要求,鱼待加以修改和补充完善。

当前水路运政管理手段落后,措施不力,与水运立法滞后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入,水运市场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因此,在建议交通部加快水运立法的步伐,健全法规体系,在《水运法》出台之前的过渡期,制定相应的违章处罚补充规定或办法,以解决目前的无法可依、有法难依的局面。

4)尽快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长江水路运输市场的监督体系

加强市场准入管理和水运经营单位资质审查,建立严格的航运企业资质管理认可制度和监督检查制度.要从航运企业的资质、船舶的技术状况和船员的素质三个方面着手,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运输市场的清理整顿工作。强制那些技术落后、不符合资质条件、达到强制报废船龄的老旧船舶以及浪费资源、扭亏无望的水运企业退出水路运输市场。

要依法加大对违法经营、扰乱航运市场秩序行为的处罚力度,加强对航运公司市场竞争行为和市场垄断行为的监管,鼓励水运企业实行兼并、联合、重组、股份化等形式,调整企业规模。

对水运行业的管理,要逐步从以审批管理为重点转向以对市场秩序的监管为重点。

5)建立长江水运价格放开的监管和保障体系

国家计委决定从2001年5月1日起全面放开长江水运价格,对于促进市场经济条件下长江水路经营的开放和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近几年多种运输方式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长江客货运经营很不景气。因此,在长江水路运输价格全面放开的同时,有关部门只有加强引导、协调和监督管理的力度,才能真正促进市场经济发展。

6)扶植中介机构,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通过信息和价格信息引导,及时通报客货源流量、流向;制定水运客货运输市场调节价格;承担航运、港口、水运服务企业市场准入的资质初审工作以及相关大宗货物运输市场份额、装卸价格的调查研究等工作,使中介机构成为政府与企业间的桥梁。

7)推进科技进步,加强信息化工作,提高对外开放质量.

鼓励使用先进技术和先进船型,研究先进运输组织方式和管理方式,推动水运信息化建设和水运管理软科学研究。用3~5年的时间建成水路运输EDI信息网、全国水运管理信息网及长江干线客运电脑售票网等系统.通过网络,使运输单位与货主对货源信息实行有偿共享,并通过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定期航运景气指数、价格指数、运力供需指数以及年度航运发展报告和年度市场预测报告,引导航运企业调整结构和发展。

要认真研究我国加入盯0,航运业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研究运用国际通行的规则,建立相应的运输市场管理机制。在内河适度利用外资,通过引进资金、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引导、促进内河航运结构、长江水路运输市场的优化及良性发展。

8)强化培训教育和人才开发,加强执法队伍的建设。

水路运输的主要形式范文4

重庆轮船(集团)有限公司,总资产8.3亿,下辖10家分公司、16家全资子公司,兼跨制造、房产、租赁、修理、服务、商贸等行业。重庆交运控股集团的集权型的集团财务管控体系现已建成,应用金碟EAS集中式财务管理软件在企业内部实行了“一套账管理”,企业所有二级及以下企业的财务数据全部集中在集团的主服务器上,通过信息化系统对整个集团的运营和管理进行整合。但是在信贷规模紧缩的情况下,重庆轮船(集团)有限公司庆宜资金管理发展逐渐显露出一些问题,为了在国家政策指引下进一步稳定重庆轮船(集团)有限公司庆宜的发展,需要水路运输集团资金管理人员实行有效的资金管控,合理降低整体资金成本,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使用率。

一、资金管理风险概述

1. 资金应用安全风险

资金应用安全风险具体表现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资金被滥用、被篡改和被贪污等。导致资金管理中出现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企业内部缺乏对资金管理必要的控制。预防和减少企业发展资金管理风险首要是要做好资金风险防范工作,即对企业资金应用的环境、手段、方式进行规范,同时需要相关人员加强对资金应用安全风险漏洞的处理。企业建设发展在应用资金的时候需要营造有益的资金流通环境、完善资金内部控制机制、建立授权审批制度、加强企业员工的职业道德和安全意识的教育等。[1]。

2.资金应用短缺风险

资金应用短缺风险主要是指资金的供给和企业实际发展出现的不适应现象。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没有得到有效的筹集资金,由此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发展能力,甚至带来了企业发展经营亏损的现象。资金应用短缺风险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企业资金的筹资政策不完善、企业资金信用政策宽松和企业发展规模盲目追求数量、忽视质量。

3. 企业集团的资金管理

企业资金发展过程中需要着重关注的点是资金的流通和基本呈现形态,具体是对企业发展过程中整体资金流向、结算方式、调度和发展运作的综合管理。

二、运输企业的资金管理风险影响因素分析

1. 外部影响因素

(1)宏观上的影响因素

第一,国家政策。企业的资金管理法律环境是指企业集团在资金管理时所应遵守的各种法律法规。运输企业进行资金管理的时候,需要遵循各项法律法规,具体包括企业组织法律规范、税务法律规范、财务法律规范等。现阶段,有关部门虽然对企业的资金集中管理进行了要求,但是除了财务公司制定了这项规定之外,其他形式的资金管理还没有明确的规章制度。第二,运输企业的发展规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企业集团的发展规模扩大,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加快。水路运输行业逐渐实现了多元化的经营发展,企业业务模式转变使得企业内部资源结构和经营形态发生了重大变化。集团发展规模的扩大在无形中加大了企业资金管理风险。第三,企业经济形势发展多变。金融危机引发的一系列问题造成了整个水路运输市场需求的大量萎缩,影响了企业资金的周转速度。

(2)微观上的影响因素

第一,财务体制。结合集团母公司和子公司的管控方式,企业集团的财务体制分为战略规划型、财务控制型和战略控制型。在战略规划型的管理中,母公司直接管控子公司的发展活动,财务集中于母公司上[1]。财务控制型模式中,母公司对子公司进行间接管理。战略控制型模式中,财务决策形式灵活。

第二,企业的信息管理。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是信息管理,企业发展需要得到及时而有效的信息支持,从而为企业的稳定发展提供必要的保障。我国现阶段很多公司的资金信息不够透明、不够对称,企业高层决策者不了解子公司的资金信息情况,在资金汇总管理上存在偏差。

第三,企业集团风险管理意识。企业发展中的风险意识对企业资金的应用和管理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如果企业发展盲目追求效益而忽视了资金应用安全,就很容易带来资金分散的问题,降低资金的利用率。

2. 内部影响因素

第一,企业的组织机构。大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会成立专门的资金管理部门,提升资金管理的专业化、科学化,降低资金管理风险。第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企业资金活动内部控制制度具体体现在企业资金的使用批准、使用管理和使用检验上,对企业资金管理风险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第三,预算管理[2]。资金预算管理的实现能够在整合资金资源的情况下提升企业资金的应用效率。企业在全面预算之后对子公司展开预算管理,具体表现在对子公司资金的监控、分析和考核上。第四,引入基于信息技术的资金平台。企业资金平台的存在和运作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第五,资金的结算和核算。资金的结算和核算以货款为主要内容,具体包括总公司和子公司之间的内部交易、资金收支结算管理等。

三、重庆轮船(集团)有限公司资金管理风险现状

1. 重庆轮船(集团)有限公司概述

重庆轮船(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西南地区国有大型综合物流企业,成立于1955年。公司现有资产总额16亿余元,拥有船舶总载重吨近20万吨。重庆轮船(集团)有限公司总资产8.3亿,下辖10家分公司,16家全?Y子公司,兼跨制造、房产、租赁、修理、服务、商贸等行业[3]。重庆轮船(集团)有限公司下属7家子集团公司。重庆轮船(集团)有限公司主要从事集装箱、液体化学品、川江载货汽车滚装、干散件杂货、大件设备等跨省运输,沿海和近洋集装箱海运,干支、江海多式联运业务服务等,是长江上游航运现代物流领军企业。

2. 重庆轮船(集团)有限公司庆宜分公司资金管理存在的风险

(1)水路运输集团的资金内控集中度较低,一些子公司的资金发展短缺

重庆轮船(集团)有限公司、水路运输集团各个分公司的资金内控发展存在比较大的差距,对于发展规模较大的公司,他们在发展的过程中会有大量的现金流入,总体上的现金流比较充足。而发展能力比较弱的一些公司,在公司生产经营的过程中会出现应收账款回收期长、资金短缺、无力扩大生产等问题,这些公司的发展需要得到集团在资金上的支持。这些子公司在缺乏流动资金的时候,财务报表会设置成资金的虚假充裕。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水路运输集团资金集中度过低,水路运输集团无法通过调剂,给有资金需求的子公司注入必要资金的支持,由此影响了这些企业的发展,无法提升这些企业在市场发展中所占的份额,降低了子公司在水路运输市场上的竞争力。重庆轮船(集团)有限公司在1995年之前,船舶设备落后,运输运费最多收60%,船员生活费都关不起,有的子公司收取现金,每年有大量现金流入;而有的子公司只能收取少量现金,大部分都是汇票。

(2)水路运输集团资金分散而无法共享,存在多头筹资的现象

水路运输集团资金因为过度分散,在实际应用中会出现多头经营、筹集资金难的问题,在无形中增加了财务成本费用。加上水路运输集团资金集中度低,有很多闲散的资金都会流入到现金流的子公司中[4]。对于那些现金流少的企业,他们如果想要稳定发展,则需要向相应的银行机构进行融资。

在同一个水路运输集团内,一些企业的现金闲置在银行,无法让有资金需求的企业得到充足资金的供应,由此在无形中增加了水路运输集团的整体财务费用。总公司和分公司在发展的过程中都无法及时筹集资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重庆轮船(集团)有限公司的整体业绩。如重庆轮船(集团)有限公司的一个分公司,当时其他子分公司都没有现金,但这个分公司就把现金挪用,其他公司只有去贷款。

(3)水路运输集团缺乏完善的内部监控机制,资金流失可能性大

重庆轮船(集团)有限公司各子公司多着眼于局部的利益,在发展的过程中缺乏集体发展的理念,对资金的应用和统计缺乏有效的支持。重庆轮船(集团)有限公司的一些子公司为了调解人际关系,盲目地开设了几十个账户,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许多资金都沉淀在多年未使用的账户里,由此导致大量资金的分散和闲散,重庆轮船(集团)有限公司各子公司发展管理失控。在重庆轮船(集团)有限公司各子公司中,有些子公司应收账款回收期长,资金周转速度比较慢,在无形中导致企业信用和盈利能力下降,加重了坏账的可能。

四、改进重庆轮船(集团)有限公司资金管理风险的策略

1. 完善水路运输集团资金内部控制制度体系

(1)实现水路运输集团资金内控制度的深化建设

重庆轮船资金内部控制制度的深化建设需要进一步制定水路运输集团范围内行之有效的资金管理制度,形成以制度管事、以制度管钱的机制,实现对制度流程的规范,并将风险意识体现在内部控制制度体系中,建立相应的资金风险防控体系。比如重庆汽车运输最大的企业集团――交运集团,近几年以构筑“三个中心”(投资决策、经营利润、生产成本)、“一个体制(母子公司)”为框架推进了公司化资金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的建立,针对现有业务进行梳理,形成一套完整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推进了集团公司内部的生产结构和职能结构的调整。另外,通过资产重组实现了公司的大规模经营,形成了严谨的母子公司资金内部控制体系。

(2)优化内部控制制度和流程,提升内控的可执行性

在内部控制制度平台的基础上加强了原有各项资金管理活动的联合,将内部控制发展成公司资金管控风险控制整体系统性的控制活动[5]。在对企业各类资金管理活动流程梳理之后,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资金管理控制措施,形成了包含资金管控描述、岗位职责和风险点提示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文件。根据资金管理人员和业务需求变化,对各个岗位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进行了重新梳理。

(3)构建有利于内控制度开展的企业环境

内控制度必须有效落实,才能达到资金管理的预期效果,为促进制度的有效落实,就需要建立有利于制度落实的企业环境,可在企业中加强宣传。同时,需要加强对资金内控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帮助他们了解更多的资金风险点,提升资金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对资金风险的敏感意识和判断力。

2. 强化对银行账户的监管

重庆轮船集团下的各分公司将公司财务信息以及银行账户均归入统一管理系统进行管理,包括企业账户的开设、撤销,以及因突发事件进行更改等,都需要通过这一系统进行统一管理。总集团还需对下属各企业的账户进行编?a,每个子公司的账户都有配套的编码,这是开展集中管理的重要依据,不可乱用,同时各子公司包括资金支出、收入等财务活动都需要根据集团的统一规定进行办理。如果要建立新的子公司,需根据申请、填表等规范流程,才可开立银行账户,并纳入到集中系统中。

3. 加快构建资金监督管理数据信息统一平台

通过资金监督管理数据信息统一平台,能够促进重庆轮船企业资金的高效利用,实现各部门发展对资金的高效利用[6]。在信息技术的发展下,重庆轮船企业要加强对内部资金管理监督系统的高效利用与规划,结合企业资金管理的现代化需求,加快建立集合会计核算、会计预算等为一体的财务资金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加强财务数据信息的共享,从而促进企业内部资金的融合和协同发展。且企业构建基于全面预算管理、信息系统等在内的财务集中管理机制,利用信息系统,可以实现实时、高效的资金信息交互、监督效果。此外,还可以引入网上银行系统,使资金支付、收支、结算的操作速度大幅提高,提升效率。

如重庆轮船(集团)有限公司二级分公司收入全部进入收入户,当天全部通过网银集中到重庆轮船(集团)有限公司的户头。另外,重庆轮船企业资金风险管理还需要进一步强调结算纪律,在资金应用管理中要始终坚持收支平衡的管理发展模式,对于收入的现金不能直接进行开支管理,而是应该进入到企业的发展系统中。企业发展获得收入的账户资金不能直接被应用在开支管理中。同时,为了在最大限度杜绝出现现金坐支的现象,对于每次收入的资金需要及时纳入相应的账户中,对于超过限额的资金需要及时开通银行账户进行支付,不能出现白条抵库的现象。

4. 加强重庆轮船企业范围内对资金内部的审计工作

在重庆轮船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是企业财务资金管理发展的重要环节,具体操作是指应用运输企业的内部审计对企业财务资金管理和发展的全过程进行监督管理。重庆轮船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依托企业内部审计和企业内部财务管理部门同时进行,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还需要定期对各个企业的资金应用情况进行抽查管理,并结合实际情况判断出企业资金的应用是否合理,比如可以对企业的实际收据情况、对外流入资金情况、公司对账单等问题进行动态化检查,加强对监控系统子公司资金发展流向和财务发展情况的变动管理。

5. 优化预算工作

第一,重庆轮船的业务涉及时间长,因此不建议采用一年制预算编制制度。结合经营实际,集团每五年编制一次投资规划,以此作为未来发展战略,做好配套的资金安排。第二,在五年编制中,细分为年度预算目标,每年核对预算及效益完成情况。第三,重庆轮船运输公司在平时的资金管理中应对年度及长期规划性用款预算不断做合理性的修订。

水路运输的主要形式范文5

关键词:粮食运输联盟;信息共享;收益共享契约

中图分类号:U294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ordination of grain transportation alliance, which composed of grain highway carriers, grain waterway carrier and information services providers under information sharing. The game model of grain transportation system is proposed, which show that the grain transportation alliance based on information sharing has the profit and shipping weight advantages. The pricing mechanism of grain transportation service in the non cooperation and cooperation situation are also discussed. While introducing the revenue sharing contract, the profit of grain transportation system in non cooperation situation reaches the level of the profit in cooperation situation. Two kinds of coordination mechanism are given based on the Nash negotiation model and the revenue distribution based on the cost. Finally, a numerical example is used to verif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model and the coordination mechanism of grain transportation alliance.

Key words: grain transportation alliance; information sharing; revenue sharing contract

0 引 言

S着现代物流的快速发展,多式联运成为物流运输的重要手段之一。粮食从产区到达销售地的运输过程中,必然要通过公路运输、水路运输或铁路运输组成的多式联运。多式联运过程中的各运输主体往往不是同一企业,因此,粮食运输企业间的信息共享是粮食多式运输联盟的发展趋势。研究信息共享环境下的粮食供应链运输协调问题能够为促进粮食供应链的发展提供科学支持。

国内外关于粮食运输的相关研究越来越多。如徐芳等[1]提出通过公路、水路、铁路为主的多式联运方式进行粮食综合化、标准化运输的形式,Barry Preniice等[2-3]提出了在粮食运输中应建立传统包粮运输模式、散粮运输模式和粮食集装箱运输模式共存互补的观念,而粮食物流信息平台是实现粮食运输系统各个企业间有效沟通的重要方式[4-8]。集装箱运输在粮食的多式联运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9]。粮食的集装箱多式联运提供了门到门的运输,降低了粮食运输成本,且加强了粮食贸易商之间的联系,扩大了商机[10-11]。

从以上研究可以看出,对于粮食运输系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模式选择及技术实现层面。另一方面,关于供应链物流联盟的研究近年来也有很大发展,如王任祥[12]等比较了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港口联盟模式,并提出促进港口联盟发展的政策。王逸[13]提出了构建农产品冷链虚拟物流联盟的策略。赵晓飞和李崇光[14]通过建立非对称信息下供应链联盟利益分配模型,提出了基于修正Shapley值法的农产品供应链联盟利益分配策略。潘和平[15]通过建立联盟创新合作博弈模型和联盟企业与高校创新合作博弈模型,提出了联盟创新稳态运行的内外保障机制建立途径。

此外,随着供应链协调策略[16-18]和补贴政策[19-21]研究的不断发展,关于农产品供应链协调决策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林略[22]等利用收益共享契约对鲜活农产品三级供应链进行协调。王冲[23]等基于Stackelberg博弈模型,研究了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决策问题。徐良培[24]等通过构建包含一个农户和一个公司的灰色博弈模型,研究了考虑产品专用性差异情况下的农产品供应链在动态价格下的协同稳定机制。

综上可知,有关粮食运输系统内各个企业间如何构建稳定的协调机制尚且未见。鉴于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信息共享的不同粮食运输企业间的协调机制。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博弈论分别构建了非合作条件下粮食公路运输承运商、粮食水路运输承运商、信息服务商组成的三级粮食运输模型及合作条件下基于信息共享的粮食运输联盟模型,探讨了非合作情况及合作情况下粮食运输系统内各个企业的定价策略,比较了以上两种情况下的整体利润及承运能力,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基于收益共享的协调机制,以期为多式联运环境下相关粮食运输服务企业构建运输联盟及设计协调机制提供依据。

1 基于信息共享的粮食运输模型的建立

1.1 模型描述与参数说明

由于受地理环境、运输能力及运输成本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粮食作物在运输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公路、铁路、水路等不同方式,而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经济技术特点不同,所以单个粮食运输企业很难提供两种或以上的干线运输方式。且随着现代粮食物流体系的发展,粮食物流信息系统已成为沟通粮食生产、粮食加工、粮食运输、政策法规等环节的重要平台。在此,建立一个简单的模型,模型中粮食运输体系中的节点企业包括一个粮食公路运输承运商、一个粮食水路运输承运商和一个信息服务提供商。公路运输承运商,主要承担粮食的短途运输,提供门到门的运输服务。水路运输具有运输能力大,耗用成本低,运价低等特点,适宜进行粮食的长途运输。信息服务提供商能实现粮食公路运输承运商和粮食水路运输承运商的有效沟通和协调(如图1)。

4 结束语

本文探讨基于单个粮食公路运输承运商、粮食水路运输承运商和物流信息服务商组成的粮食运输联盟的利润协调问题。通过分别构建非合作和合作情况下的博弈定价模型,明确了组建基于信息共享的粮食运输联盟能给粮食运输系统带来更高的收益,且运输系统具有更大的承运量及较低的服务价格。利用基于成本的收益共享契约,使得非合作条件下粮食运输系统的整体利润达到合作条件下的水平,并提出了两种不同的收益分配方案。基于Nash谈判模型的分配方案,确定了粮食运输系统中各个企业从运输联盟中分得的比例的取值范围;基于成本的收益分配方案,遵循“谁付出、谁收益”的原则,是一种较为具体的分配方案。两种分配方案均能使粮食运输系统的整体利润达到最优水平。

随着粮食运输协调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如何将运输环境的信息变化因素考虑进来,以及运输联盟中各企业地位变化时的利润协调问题是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徐芳,宫雨虹. 我国产销区粮食运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财经科学,2009(12):117-124.

[2] Barry Prentice. Re-engineering Grain Logistics: Bulk Handling Venus Containers, Examines the Historic Development of the Bulk Handling System Economic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nd the Role of the Grading System[J]. World Grain, 1999(2):19-24.

[3] 刘清,彭珂. 我国粮食运输模式发展探析[J]. 港口经济,2009(9):50-52.

[4] 宁广靖. 粮食运输瓶颈[J]. 中国物流与采购,2007(17):32-33.

[5] 曹伟. 电子商务条件下的粮食物流信息管理系统构建[J]. 湖南商学院学报,2010,17(3):100-103.

[6] 刘遂宪. 管理信息系统在粮食物流领域的应用与分析[J]. 粮食流通技术,2008(2):30-36.

[7] Maitri Thakur, Charles R. Hurburgh. Framework for implementing traceability system in the bulk grain supply chain[J]. Journal of Food Engineering, 2009(4):617-626.

[8] Lirn, Taih-Cherng, Wong, Rong-Der. Determinants of grain shippers' and importers' freight transport choice behaviour[J]. Production Planning and Control, 2013(24):575-588.

[9] Kimberly Vachal, Heidi Reichert, Tamara Van Wechel. U.S. Containerized Grain and Oilseed Exports: Industry survey[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Record, 2002(1):69-76.

[10] DUNN, BRIAN. CanEst Transit to offer new grain containerization services[J]. Canadian Sailings, 2014(1):23-24.

[11] Quigley, Leo. Containerized Grain Transportation[J]. Oregon Wheat, 2008(3):20-22.

[12] 王任祥,赵亚鹏,傅海威. 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港口联盟建设的模式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 经济地理,2010,30(3):420-425.

[13] 王逸. 农产品冷链虚拟物流联盟构建策略与开发[J]. 中国物流与采购,2013(24):74-75.

[14] 赵晓飞,李崇光. 农产品供应链联盟的利益分配模型与策略研究[J]. 软科学,2008(5):90-94,110.

[15] 潘和平,洪银,孙道胜. 博弈视角下联盟创新合作稳态运行机制构建[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30(13):24-28.

[16] 张汉江,甘兴. 供应链协调的最优销售价格激励契约设计[J]. 系统工程,2015(2):100-104.

[17] 张汉江,甘兴,赖明勇. 最优价格与回收努力激励的闭环供应链协调[J]. 系统工程学报,2015,30(2):201-209.

[18] 张汉江,甘兴,鲍潇潇. 供应链协调研究的主要进展与趋势[J]. 湖南商学院学报,2016,23(2):44-50.

[19] 张汉江,李聪颖,姚琴,等. 闭环供应链上的最优回收激励契约与政府补贴再制造政策的最优化[J]. 系统工程,2014(8):74

-79.

[20] 李巍,赵阳. 闭环供应链的再制造补贴政策比较研究[J]. 湖南商学院学报,2016,23(1):40-45.

[21] 王文宾,邓雯雯. 逆向供应链的政府奖惩机制与税收 补贴机制比较研究[J]. 中国管理科学,2016(4):102-110.

[22] 林略,杨书萍,但斌. 收益共享契约下鲜活农产品三级供应链协调[J]. 系统工程学报,2010(4):484-491.

水路运输的主要形式范文6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港口;信息平台;建设

中图分类号:TP391.44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世界经济正在迈向全球化、智能化和网络化。“三化”形势下的世界经济对交通运输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伴随着物流行业的大力发展,港口逐渐成为多种运输方式的交汇中心,在交通运输体系的作用也是越来越重要。在新的世界形势下,港口也不断的进行转变,从简单的运输交汇点到综合化的运输信息核心平台,现代化的港口其功能也在不断扩大和全面化。在新形势下发展起来的还有物联网技术,该技术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是信息通讯事业的又一次改革。物联网技术改变了“人管理物”的管理模式,可以实现“物物相连”,让整个管理体系变得更加智慧和智能。因此,物联网技术被广泛用于我们的生产生活中,如交通管理、军事管理、环保监测。在港口信息平台建设中也得了广泛应用。本文将对其进行综合阐述。

1 国内外港口信息平台建设中物联网技术应用研究

1.1 当前我国的港口应用研究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成熟应用,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的港口信息平台建设也得到较快发展。国内外的学者都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国内的专家对信息平台建设的研究,时间较早,因此相对来说比较成熟,可以说国内对信息平台建设的研究是走在世界前列。近年来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港口信息平台建设不断发展,其研究主要有:

(1)国内的港口信息平台功能综合强大,很好的实现了物流运输和国际贸易的集成以及在线贸易、在线数据传输、货物追踪等功能。这种新型的交易平台大大减少了物流服务的操作环节、节省了人力物力和财力,大大提升了港口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2)智能化港口的物联网建设方案应以提高作业效率,加强集成性、创新性、实用性和开放性为目标。要立足于国内各大港口的建设,最大限度的提供安全、可靠、高效的信息平台。

(3)港口的信息平台要借助全球网络环境实现全程实时在线监控,还要整合物流和服务功能,提高其信息化、智能化和自动化,这也将是整个国际港口事业发展的趋势。

1.2 当前国际港口信息平台建设中的物联网技术现状

国外的专家主要的研究内容时信息系统,更加注重其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

(1)东京大学的坂村教授一直致力于研究随时随地对任何物品实现计算,让物品自己开口说话,实现“物与人”的无障碍交流。

(2)在《欧盟第7计划》中曾指出:对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的港口信息平台建设要注重国际化标准和程序,要注重相关标准的监管问题,要注重标准的全球化,特别是社会和经济因素造成的安全和隐私问题等。

(3)新加坡的TRADENT和PORTNET平台,功能发展较为成熟,可以发挥三方面的作用:满足客户对物流信息的需求。而是满足用户对项目管理的需要。三是协助港口实现物流管理,完善港口的物流服务。

2 港口信息平台建设中物联网技术应用理论概述

2.1 物联网技术的概念和特点

物联网通过数据获取的开发和通信功能将物体的实际和虚拟载体联系起来,是一个全球化的基础网络。这一基础网络可以实现具体物体识别、RFID和通信功能,使所有平台中的信息可以实现实时共享、自主获取、网络连通等功能,是一个覆盖全球涵盖所有物体的超级网络。

物联网港口是利用无所不在的网络信息技术搭建起来的。作为信息行业为人类提供的另一全新技术,主要有三个基本特点:全面感知。物联网港口平台可以利用RFID、传感器及其他感知设备,随时随地的进行数据信息的采集;可靠传送。对于采集的信息,物联网港口利用以太网、无线网等覆盖全球的信息网络进行信息的传送,实现了信息的实时传送;智能处理。物联网港口信息平台实现了“物与物”、“物与人”之间的智能交流,实现了对海量信息的智能化处理和控制。

2.2 港口信息平台建设的内容

港口的物流信息平台是实现收集物流信息和资源整合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为其他相关企业提供信息的重要媒介。一般来说,建立信息平台需要以现代软件为基础,通过软件和系统的开发和重用来实现数据的共享,从而为相关企业提供信息基础和公用平台。目前,由于物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应用技术的成熟,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港口信息平台也成为物流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其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内容:

(1)访问方式单一。当前的物流信息平台多采用B2C模式,也就是客户端的应用模式,用户通过对外主页访问所需要的信息,是单一的访问入口。并且所有的维护工作都在后台服务器上进行,有利于主页面的升级工作,同时也方面了用户使用,降低了维护费用。

(2)集成供应链系统。物流信息平台,通过集成供应链系统实现了各个业务单元的集成,将整个信息平台构建为一个整体,节约了人力、物力、材力,有效的改善了信息共享滞后的问题。

(3)安全可靠的保障。进行页面访问时要进行身份、权限验证,对所有的定义对象都要进行安全验证,所有这些安全机制都保证了数据共享的存储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4)协作与共享。凡是通过安全验证的用户都可以在物流信息平台上实现信息的共享,同时也可以得到业务的协作,运用网络资源取得企业需要的资料,节省了时间成本。

3 物联网技术下的港口信息平台设计

在分析了物联网港口信息平台的相关知识后,就可以对其进行功能设计,物联网港口信息平台的功能设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3.1 建立港口信息平台网站

基于物联网港口信息平台的主要网络表现形式之一是港口信息平台门户网站,也是最主要的功能终端。网站是连接各个用户的平台,如政府管理部门、中介机构等。通过港口信息平台,用户可以实时的查阅所需要的资料,使用系统的各项应用功能。港口信息平台门户网站主要包括以下进行政务新闻公告和公示的政务服务频道,进行港口信息公告和查血的物流服务频道,进行天气和路况信息服务的公共信息频道。

3.2 做好信息平台管理系统

作为信息品平台门户网站的后台管理系统,信息平台管理系统由功能强大的内容管理子系统和会员管理子系统组成。内容管理子系统支持多栏目、多用户的管理,用于相关的信息平台门户网站的信息。会员管理子系统由会员基本信息、会员服务信息、会员信息管理等部分组成。系统可以根据会员对平台的租用情况核算会费等。

3.3 完善船务服务管理系统

船舶服务管理系统主要是对船舶的进出口申报、货物的装卸、船舶的相关调配及各种和船舶相关的数据进行处理和管理。具体流程可以概括为:船舶人委托管理系统进行船舶相关信息的管理,在委托关系确认后,管理系统可以对船舶做出调度,并制作申报单和船舶报表,船舶接受管理系统的管理等。水路运输服务管理主要是对沿海运输、近海运输、远洋运输和内河运输四种形式下的水路运输进行服务和管理。主要的工作流程为:审核信用证中的装运条款、备货报检、托运、保险、货物集区、保管工作、装船工作、装货完毕。除了上述主要的服务管理系统外,物联网港口信息平台还包括货运服务管理系统、集装箱多式联运系统、电子商务系统、报检报关辅助系统、港航企业信用管理系统等。

4 物联网技术在港口信息平台建设中的应用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港口信息平台也称为物联网港口,又称为第五代港口。在港口的功能实现中,经历了传统阶段、配送阶段、综合阶段、港口供应链阶段后,随着物联网技术发展起来的,能更好的满足用户需要的第五大港口。物联网港口是指通过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港口的规划建设中来,并以此为基础,搭建高信息化、智能化的港口信息平台。物联网港口以实现物体智能互联为发展方向,以搭建智慧港口为建设目标,以各种传感器等技术为基础,通过无处不在的以太网、无线网等实现仓储管理、生产操作、海关监管等各方面的高度智能化管理。

4.1 物联网港口的特点

因此物联网港口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信息化。物联网港口依赖于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具有高度信息化的特点;网络化。网络化提高了港口的生产力、数据采集、传输和存储能力,在物联网港口的另一重要特点;智能化。实现高度智能化是物联网港口发展的最终目标。当前的物联网港口通过各种传感技术来手机资料,并将其进行后台处理和传输,同时还可以做到及时反馈,实现了“无障碍”交流;现代化。现代化主要体现在港口各种功能实现中所依赖的应用技术,如传感器技术、RFID技术等。

4.2 物联网技术下港口物流信息的类别区分

物联网港口要想高校的运转,需要将接受的大量物流信息进行分类,如此这样,在进行信息处理时,可以根据相关标准在地以时间内将信息传送到相关的“门口”,使其安全进入并高效处理。港口物流信息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物流综合管理信息。该部分信息主要包括:组织机构的信息、系统开发及应用信息、网站信息、行政管理信息等;物流业务信息。该部分信息主要是各个企业用户所包含的信息,主要包括:运输业务信息、仓储业务信息、流通传输业务信息等;物流作业信息。物流作业信息主要包括物流作业基本信息、道路及水路运输信息、集装箱场地信息等。其中水路运输作业信息是主要的作业信息,主要包括:运输调度技术信息、船舶调配方案信息、港口作业信息、其他水路运输作业信息等;物流设施设备信息。所谓物流设施设备信息,主要是指在港口功能实现中所涉及到的设施设备等,主要包括道路运输设备设施、水路运输设施设备、集装设备信息等。物流技术信息 物流技术信息主要包括:运输基本信息、数据采集传输基本信息、监控技术信息等;物流安全信息。安全性是对物联网港口最基本的要求,主要包括物流安全基本信息、作业基本安全信息、设施设备安全信息、应急预案信息等。

5 结束语

总之,依托于物联网技术的港口信息平台,为港口信息的管理带来的便捷,使得港口信息管理日渐智能化、全球化。我们只有更加深刻的研究物联网技术与港口信息管理的融合,才能设计出更加方便、快捷、高效的信息平台,才能更好的为港口信息服务。

参考文献:

[1]李向文.第五代物联网港口设想及我国港口物联网发展前瞻[J].集装箱化,2013(02):11-23.

[2]马仁洪,陈有文.以物联网技术促进港口智能化发展[J].水运工程,2012(05):19-40.

[3]徐小凤.物联网在港口运营中的应用探析[J].中国水运,2011(01):15-30.

作者简介:葛高丰(1979-),男,浙江平湖人,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自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