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众心理带来的影响有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从众心理带来的影响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从众心理带来的影响有

从众心理带来的影响有范文1

【摘 要】齐美尔在“玫瑰——一种社会的假设”一文中,提出人类对一切更高层次的物质或非物质的追求,以及获得之后的幸福感,除了对事物本身具有客观价值的追求外,更多的是由于与他人进行比较后的优越感而带来的。即一种出众的心理所驱使。同时,对于个体的跟风行为也是对群体价值取向的一种从众的表现。新时期,出众和从众心理对身处“象牙塔”内的大学生幸福感有巨大影响。影响大学生幸福感的主客观因素很多,笔者提出自己对大学生幸福感提升的展望。

【关键词】齐美尔;出众与从众;大学生幸福感

“你幸福吗?”,“我姓曾”。

幸福是什么呢?由于提问比较突兀,出现好多普通采访者回答被网友称为“神一样的回复”,因此让这一采访词语瞬间在民间广为流传。大学生群体的幸福感现状不仅对大学生的自身健康成长有重要意义,同时关乎着和谐社会的建构。

一、大学生幸福感现状及影响要素

(一)幸福感现状。自1999年以来,我国通过高效扩招方式迅速完成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大学生这一庞大群体幸福感影响力关乎到个人成长、家庭的幸福、学校的和谐和社会的稳定。现代大学生是在顺境中成长的一代,而大学生群体的整体幸福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强。

(二)影响大学生幸福感的主要构成要素。 新时期,根据查阅资料显示,新时代影响大学生幸福感的主要有7个方面:(1)自我意识;(2)学校学习;(3)人际交往;(4)恋爱;(5)工作与社会适应;(6)家庭环境;(7)消费与休闲活动。其中,主观因素是影响幸福感的重要方面,即积极的自我意识和精神态度是大学生产生幸福感的关键。反之,消极的自我意识和精神态度会造成大学校幸福感低甚至产生抑郁的后果。

二、寻求出众与盲目从众对大学生幸福感的影响

(一)寻求出众——比较心理决定着人的幸福感觉。齐美尔在《社会是如何可能的》一书中曾写道“群众将永远不会从各种东西的刺激得到满足,而是把他们的激动与对东西的占有联系起来,因为邻居并不拥有,把他们的激动与匮乏联系起来,因为邻居已经占有。”笔者对此的理解是:人们永远不会仅从既得的客观事物具有的实际价值得到满足,而是把这种占有的满足与周围他人不占有的匮乏联系起来。于是,只有当自己通过与他人的比较获得出众的效果,人们才会感知到幸福。

1. 出众心理对大学生幸福感提升的积极性方面。大学生形成积极的向上的进取精神,这对大学生个人的成功,社会的活力与进步,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没有各个领域人才的进取精神就没有社会的进步。

2. 出众心理对大学生幸福感提升的消极方面。在一些盲目攀比的作风和风气的影响下,一味出众的追求必将带来消极的后果,攀比之风污浊校园。主要表现为:在情感方面,很多大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从而造成情感上的虚假和空洞。

(二)盲目从众——以他人的拥有作为自我追求幸福的奋斗目标。所谓从众,乃是在社会群体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在群体一致性压力下,从众行为是个体在群体和自身冲突间寻找到的一种解除方式,获取自身安全感的手段。现今大学生处于社会转型期,扑面而来的多元化的价值观纷繁复杂,而处在世界观人生观未完全形成的关键时期,从众现象在大学生中十分普遍。

1. 从众心理对大学生幸福感提升的积极影响。齐美尔曾在“时尚的哲学”一文中指出:“时尚是既定模式的模仿,它满足了社会调适的需要;它把个人引向每个人都在行进的道路,他提供一种把个人行为变成样板的普遍性规则。”有了模仿,个体获得了群体认同,找到了归属感,一种时尚的观念或是事物也得以传播开来。在主流价值观上的从众是个人寻求归属感,获得群体认同以及集体稳定发展所必须的。群体成员当有一致的价值观和追求时,才能保证群体活动的运行和发展。

2. 从众心理对大学生幸福感提升的消极影响。盲目从众或是在一些不良作风的影响下,容易形成不思进取,固步自封,消极怠工的负面影响。大学生难有创新,在校跟风考研,临近毕业面临择业时,从众参加公务员考试。这些对面临毕业、就业的大学生生来说都是造成幸福感低的原因。

三、对影响大学生幸福感提升的客观因素的分析

(一)高校扩招带来的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而毕业生供需矛盾突出、加之专业设置不平衡,致使毕业生就业难。当毕业就面临失业的困境出现,大学生幸福感自然无从谈起。

(二)发达城市物价飞涨,近几年国内房价居高不下,刚进入社会的大学生无力承担高昂的生活成本。面对未来生活的沉重压力和并不明朗的前途,大学生的幸福感指数必定很低。

四、如何提升大学生的幸福感

(一)在家庭教育中大学生家长应当打破陈旧的择业观,破除一味追求在一线城市生活工作的思想,正确引导孩子把眼光拓展到二、三线城市和基层就业。

(二)高校应当注重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校园氛围。同时,组织同学开展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三)大学生自身要调整并树立正确的个人目标和期望、切忌盲目攀比或随大流,提升自我的幸福感。同时注重提升人际交往的能力,通过集体间成员的良好交往,个人才会找到自身的价值。

(四)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整,稳定房价,建造廉租房,保证高效学生毕业、创业、就业的基本保障。

参考文献

[1] 齐美尔.社会是如何可能的[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 齐美尔.时尚的哲学[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

[3] 李焰,赵君.大学生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

从众心理带来的影响有范文2

关键词:效应原理;技工院校;班主任

作为技工院校的班主任工作是直接面对学生的教育工作。良好的、有效的教育会对学生产生直接影响。技工院校班主任如果充分了解学生,创新地运用“效应原理”对学生进行教育,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利用“从众效应”发挥班主任建设正能量的班集体作用

“从众效应”对技工院校班主任工作的启示和指导是非常有效的。新生班主任在接手新班的时候,最关键的工作就是要建立一种和谐、正气和团结的班集体。只要这一步走入轨道,班级的其他管理工作就会顺利很多。所以,班主任要在班级干部选拔,班级制度建设等方面充分利用“从众效应”的积极作用。

首先,要加大舆论宣传,让正气之风“占领”班级这个主阵地,让不良之风失去肆意的机会。班主任通过班会、板报、手抄报等方式进行广泛的宣传,让班级喜闻乐见之事成为学生口口传诵的内容,这样的正气舆论氛围就可以驾驭班级的正能量,让学生都以此为乐,受其熏陶。其次,要抓好班级干部队伍建设。选拔优秀的,学生公认的同学担任班级干部,就是利用“从众效应”鼓励学生都向班级干部看齐,成为班、团积极分子。最后,良好班集体的建立,除了在班级整体氛围上建立正能量,还要将这种影响深入到人心,让班级的每位学生都能主动去实践。比如,学生间建立学习小组,对于学习能力差一点的学生就是一个带动和影响。这个细化的从众效应更加细致地深入到班级的各项工作,使“从众效应”的积极作用得以最大化。

但是技工院校班主任在运用“从众效应”时,要注意适度和创新,注意针对不同学生产生的实际效果,避免学生形成负面的心理。

二、运用“得寸进尺效应”指导技工院校班主任转变“学困生”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得曼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让助手去访问一些家庭主妇,请求被访问者答应将一个小招牌挂在窗户上,她们答应了。过了半个月,实验者再次登门,要求将一个大招牌放在庭院内,这个牌子不仅大,而且很不美观。同时,实验者也向以前没有放过小招牌的家庭主妇提出同样的要求。结果前者有55%的人同意,而后者只有不到17%的人同意,前者比后者高3倍。后来人们把这种心理现象叫做“得寸进尺效应”。

这个效应对技工院校班主任工作的启示就是在转换“学困生”工作中,要让学生接受一个很大的、很难的目标时,先让他接受一个小的目标,一旦小的目标达成了,那就会逐步接受更大的目标。“学困生”是一个特殊的教育部分,他们主要的原来不仅是学习能力上薄弱,更主要的是对自己缺乏足够的信心。所以,班主任就可以创新地运用“得寸进尺效应”,采用登台阶的作法,逐步向高的发展目标前进。在低层次目标设立时,让学生结合自己对每个阶段的认识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确定自己是否会实现,一旦信心树立就可以付诸行动。只要迈开了第一步,就可能实现“学困生”的脱“困”。这种效果会与“从众效应”和“奖惩效应”建立必要的联系,形成共同育人的良好效果。

三、运用“奖惩效应”指导班主任引导学生的行为,树立良好的专业、就业观

奖励和惩罚是对学生行为的一种评价手段,一个人的能力表现往往在奖励和惩罚的对立方面表现出不同的结果。这个由奖惩带来的行为强化或弱化在心理学上叫做“奖惩效应”。心理学实验证明,表扬、鼓励和信任,往往能激发一个人的自尊心和上进心。

但奖励学生的原则应是精神奖励重于物质奖励,否则就会出现流于形式的行为表现。同时,奖励要抓住时机,掌握分寸,不断升化,让不同的奖惩能够体现不同的效应。当然“没有惩罚就没有教育”,必要的惩罚是控制学生行为的有效途径,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行为做出正确的判断,对以后的行为进行纠偏。惩罚时要注意针对不同的学生使用不同方式,不能千人一面,那样就会减弱效果。在实施惩罚前要让学习从内心明白惩罚其的原因,做到从内心接受,这样对学生的作用效果才能落到实处。同时,还应注意的是奖惩的频率,从心理学的研究结果看,当奖惩的比例为5:1时,往往效果最好。一味的惩罚超过了度,反而会带来负面影响。

班主任恰当地掌握运用奖惩效应的技巧,并创新地运用于不同学生,就可以比较容易达成目标。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感觉到真诚和规矩,让奖惩成为约束自身行为的有利武器,与其他效应建立共鸣,收到的育人效果会更好。

作为技工院校一线工作的班主任,是学生直接的领路人,因学生对教师的“亲其道,信其教”的向师性心理会让学生与班主任间产生密切的关联。所以,合理地、创新地运用“效应原理”可以产生事半功倍的良好育人效果。教育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

从众心理带来的影响有范文3

关健词 团体心理 体育教学 教学管理

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全班学生的思想和行动一致,严格地按照教学程序完成教学任务。要想使学生的思想和行动一致,教师必须掌握全体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行为倾向,即团体心理。掌握了学生团体心理活动规律,对体育教学的科学管理极为有利。团体心理,是指一群人在其同一规范与目标的指引下协同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一般心理行为倾向。是管理心理学研究的一个分支。体育教学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管理过程,即体育教师(管理者)对学生(被管理者)学习行为进行控制调节的过程。因此,团体心理和规律对体育教学的管理具有指导意义。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组成的学习团体一般会表现出如下几个特性:

1 模仿模仿

是个人自觉或不自觉地摹拟一个榜样行为的社会行为心理现象。它是由非强制性的外界刺激引起的。这种刺激可以是榜样本身的吸引力,也可以是一定组织的号召。它完全出于个人自愿,没有任何强迫性。如学生在课中模仿教师的示范动作,它是由教师示范动作的准确优美等特性所引起的,而不是教师强迫做的。但学生自愿模仿的程度却决定于教师本身的知识吸引力量,即教师的技术水平和教学艺术。教师的技术好,示范动作轻松、优美、自然,就容易引起学生的模仿兴趣,否则结果相反。

2 暗示

暗示是指主动实施者对被动接受者的行为影响。教师在教学中经常运用视线接触来与每个学生进行心理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情绪状态,并采用目光注视学生的练习,表达嘉许、提醒、制止或警告;或拍拍学生肩膀,表示鼓励、肯定、赞赏、暗示同意。而学生对于教师的行为作出反应,如停止讲话,不做小动作等,都是接受暗示的表现。

3 从众

从众是个体在团体舆论压力下,放弃个人意见而与团体保持行动一致的社会行为心理现象。如不愿上体育课的学生,迫于全体同学都要上体育课的要求,也只得勉强上体育课。判断个体是否从众,从众多现象中可以归纳出四种不同的情况:①表里一致的从众;②表从里不从;③里从表不从;④表里一致的不从众。由于从众表现的复杂性,体育教师要多做细致的调查工作,了解学生对体育课的要求,只有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体育教学,才能防止学生中出现表从里不从的抵触情绪。

4 服从

服从是按照他人意志,团体内部行为准则或社会规范来约束行为,以求与团体保持行动一致的社会心理现象。这是人在生活、学习、工作中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在体育教学中,学生按照体育教师的指挥做各种练习,都是服从的表现。服从分为自觉服从和违心服从。有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教师安排的一些练习虽然不感兴趣,但迫于课程规定性和教师的威严,还是违心地服从了。这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容易造成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隔阂。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应多了解学生的体育爱好,根据他们的生理、心理、年龄和性别特点以及技能水平有针对性地安排练习,使学生自觉地服从安排,认真锻炼、学习。这样,不仅能沟通师生感情,而且能使学生愉快地学习和锻炼,身心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为了保证体育教学组织目标的实现,体育教师可以利用团体心理规律,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学生引导工作,促使全体学生行动一致,保持团体的整体化。

4.1 让学生明确体育教学的组织目标。

体育教学是为使学生学习体育知识、技能,增强体质,培养终身锻炼的习惯和自我锻炼的能力而进行的。只有让学生明确了体育教学的组织目标,他们才会将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联系在一起。当学生在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中,获得了个人需要的满足和个人的发展后,学习团体中的学生之间就会产生相互关心、相互支持的心理凝聚力,就会共同来支持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组织目标的管理。

4.2 建好良好的团体规范

团体规范是指团体确立的行为标准。团体成员都须遵守。它可能是正式规定的,也可能是大家约定俗成的。它的作用是使其成员在心理上形成一种不被自己意识到的约束力。在团体规范的约束下,成员之间的态度、情绪和行为会发生彼此接近、趋同的类化过程。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积极的措施来形成良好的规范。如建立课堂教学常规等。也可对学生中表现出来的好的行为倾向经常给以肯定和表扬,这样才能形成积极的团体规范。只要形成了积极良好的团体规范,学生的行为就容易产生积极的类化,从而形成学习团体的整体化。在形成良好的团体规范的同时,要注意防止学生中出现消极的团体规范,如厌恶上体育课等现象。以免影响良好的团体规范的建立。

4.3 形成积极的团体压力

团体压力是指个体在团体内部与多数成员认识和行为发生分歧时,从主观上感受到来自多数成员的精神力量,从而迫使个体放弃个人的意愿以求和团体成员取得统一。其目的是迫使个体从众。它是利用团体成员归属与交往的需要,造成个体担心受到孤立、排斥和唾弃的心理气氛而实现的。但作为体育教师必须看到团体的压力的两面性,即来自团体的压力和舆论是正确的,就能产生促进体育教学组织目标的实现;如果是错误的就会带来消极影响。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维护正确的舆论,以促使学生与体育教学组织目标保持一致的认识。切忌学生中正确的意见被不正确的团体压力或相应的从众行为所压抑。

4.4 保持高度的团体内聚力

从众心理带来的影响有范文4

关键词:大学生,期刊阅读,阅读心理

 

期刊是大学图书馆馆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价值的实现直接影响着大学图书馆功能程度的发挥。大学生们对不同期刊选读,反映了他们不同的阅读心理。

1.阅读心理概述

在对大学生期刊阅读心理作具体的分析之前,我们首先来探讨一下什么是阅读心理。对于什么是阅读心理,以往的学界做了一定的探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张紫晨(1991)认为,阅读心理是阅读展开过程中的感知、记忆、思维、想象、情感、意志等心理现象的总称。李春生(1994)指出,阅读心理是研究阅读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及其规律的心理学领域。根据王余光、徐雁(1999)观点,阅读心理指阅读过程中各种心理因素的作用和阅读心理活动的程序。姬惠萍(1999)认为,阅读心理是指读者在图书馆阅读文献资料时的感觉、知觉、思维、情绪等的表象,是一个复杂的心理反映过程。免费论文。赵崇岩(2000)认为,读者阅读心理的内容范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读者阅读前基本条件,即读者现有的知识,经验,阅读、智力和接受水平;读者借阅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即个性心理特征,包括阅读动机、阅读态度、阅读倾向等;研究读者的阅读修养,提高读者的阅读能力,进行阅读方法与经验的学习教育;研究读者的阅读效果及图书馆的环境条件。刘士新(2002)指出,阅读心理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主要包括阅读动机、阅读目的、阅读情绪、阅读能力、阅读兴趣等。王素琴(2008)认为,阅读心理是读者阅读资料时的感觉、知觉、思维、情绪、情感的总称。

在综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笔者认为,阅读心理是指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心理因素和心理活动的总称。它是为实现特定的阅读目的服务的。所指期刊阅读心理就是指读者在阅读期刊过程中在表现出来的各种心理因素和心理活动的总称。免费论文。大学生作为期刊读者中身份特殊的群体,其阅读心理体现出自身的特征。

2.大学生期刊阅读心理分析

笔者认为大学生的期刊阅读心理大致可以分为积极进取的阅读心理、娱乐消遣的阅读心理、追求功利的阅读心理、盲目从众的阅读心理和痴迷虚幻世界的阅读心理。

2.1 积极进取的阅读心理

积极进取的阅读心理是指那些为了进一步提升自身知识、把阅读与个人发展或专业发展联系起来的大学生在期刊阅读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主动上进的心理。具有积极进取阅读心理的大学生,其阅读目的是通过阅读获取知识、拓宽知识面、使个人的文化及修养达到较高的水准。他们认为大学阶段是他们智能发展的黄金时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求知欲强,崇尚知识就是力量,努力拓宽视野,对期刊资料总有“先睹为快”的迫切心情。在期刊阅读过程中能始终保持愉快的阅读心理,能默默无闻地潜心读书,并制定了周密的学习计划;其阅读目的明确,阅读思维活跃,具有一定的阅读创造能力,阅读效果明显。

2.2 娱乐消遣的阅读心理

娱乐消遣的阅读心理是指有些大学生过多地关注休闲娱乐方面的期刊并使其成为他们的阅读倾向,在期刊阅读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一种不良心理。这类学生热衷于影视作品、体育新闻、化妆打扮和情节动人且故事性强的期刊读物,并把这些作为知识,而对一些传授专业技能性的期刊却不愿阅读。他们的阅读情趣和品味不高,呈娱乐化、通俗化的倾向,他们阅读期刊并非拓展知识,提高能力,其结果可导致学业的荒废。

2.3 追求功利的阅读心理

追求功利的阅读心理是指一些大学生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目的如应付考试或过级而从事某类期刊阅读,并在他们的预期目的实现后而中止阅读所表现出来的又一种不良阅读心理。具有这类阅读心理的大学生来阅览室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或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他们查阅资料、阅读期、做大量的模拟题目,任务一旦完成即抛在一边不再关注。也就是说,他们的阅读只为了熟悉题型,掌握解题方法,甚至是猜题押题,试图在关键性考试中获取高分。这种带有功利性的阅读心理不利于学生形成完整和系统的知识,他们所学知识的遗忘率高,起不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的作用。

2.4 盲目从众的阅读心理

盲目从众的阅读心理指那些具有依赖性的大学生在期刊阅读中所体现出来的盲目效仿和随大流的一种不良阅读心理。免费论文。这类学生缺乏选择好读物的能力,不知道什么样的期刊读物适合自己。其特点是没有目标,没有计划,不动脑筋,不爱思考,不懂选择,盲目仿效,喜欢随大流。如看到其他同学在阅读某种期刊时,自己也跟着翻阅。当社会上出现某一阅读热潮时,他们趋之若鹜,争相阅读。把目标集中在某些作者的某些作品上,存在着盲目从众,赶时髦,随大流的心理。其结果便是丧失了自己的阅读个性,使阅读流于形式。

2.5 痴迷虚幻世界的阅读心理

痴迷虚幻世界的阅读心理是指一部分大学生因过分热衷于网络和电子期刊而不能自拔时所体现出来的不良阅读心理。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资料的快捷性、便利性和逼真性给大学生的阅读带来了极大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挑战。网上不健康的信息不仅侵蚀学生的心灵,而且使他们不思进取,思想颓废。另一方面,网络虚幻世界给他们带来的虚幻心理,使一些心理不成熟的大学生走上歧途,沉迷于其中而荒废学习。

总之,大学生期刊阅读心理直接影响着期刊阅读的效果。因此,期刊阅读工作者应积极主动地采取有效措施去光大期刊读者的健康阅读心理,补救或矫正他们的不良阅读心理,以便更好地实现期刊的阅读价值。

[参考文献]

[1] 姬惠萍. 阅读心理研究和阅读辅导[J].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1999,4.

[2] 李春生. 中国老年百科全书?文化?教育?修养卷[M]. 宁夏人民出版社,1994.

[3] 刘士新. 农校学生文献阅读心理分析及服务对策[J]. 图书馆学刊,2002,1.

从众心理带来的影响有范文5

一、早恋真的过“早”吗

《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篇》写道:“(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丈夫)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合,故能有子。”可见男女生在14~16岁期间,伴随青春期发育,身体外形变化,内部机能变化,性成熟,已经有了恋爱结合的生理基础。

再来看看古今中外的结婚年龄。

《勾践灭吴》:“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二十不取,其父母有罪。”

唐朝:男20,女15;后修改为男15,女13。

宋、明、清:男16,女14。

参照世界各国的法定结婚年龄(表1)。

二、不怪学生恋太“早”,只因我们爱太少、教太迟

(一)缺失的爱

很多青少年在刚刚开始恋爱的关系中,并不是为了满足依恋或者是为了满足性需要。

所有时代和生活在不同文化之中的人,都有着与生俱来的孤独感。这种孤独感,要求实现人与人的结合是人内心最强烈的追求。发展亲密感对是否能满意地进入社会健康地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很多家庭的父母由于离异,工作忙碌等等,很少在家陪伴孩子,得到的关爱太少,使孩子克服孤独感的要求更加强烈。

(二)但亲爱的那并不是爱情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因空虚、寂寞而打发时间”“从众心理”

“满足好奇心”等因素是多数中学生恋爱的理由,而真正为“选择人生伴侣”而恋爱的很少。这些都不是成熟的爱。

1.从众心理。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群体生活中容易出现从众心理。

2.超越自卑。从儿童期向成人期过渡时,随着身心的成长,青少年会设法摆脱被轻视,试图通过模仿成人,为自己建立一个角色,来寻求他人对自己能力的认可、寻求他人的尊重。

3.探索成长。心理学研究发现,青春期来临后,内心对异性的关注、探索兴趣浓厚,接近异性的欲望强烈。

4.应对焦虑、挫折、压力等不适感带来的恐惧的方式。

5.逆反。大部分孩子到了青春期都会享有较多的自由和独立感。他认为自己长大了,假如父母想再继续监督他,他必定会努力设法摆脱他们的控制,构成“青年反抗主义”的逆反状态。

(三)教育去哪儿了

莫里哀说:“爱情是一位伟大的导师,教我们重新做人。”爱情是一种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情绪。

爱情是一门艺术,是一门必修课。人们要学会爱情,就得像学其他的艺术――如:音乐,绘画,木工或者医疗艺术和技术一样的行动。把学会一门艺术分成两个部分,一是掌握理论,二是掌握实践。如果我们没有教过孩子们恋爱的正确理论,当青春袭来,他们只有去实践中摸着石头过河,出了问题,我们是否有资格去批评指责?

家长、老师、学校、社会“以爱之名”给了有早恋问题的学生太多的责备。真正的爱孩子,是给予他有生命力的东西,让他成长。

综上所述,恋爱是青少年成长中自然发生不能遏止的正常现象,中学生“早恋”其实不早。广大的家长、老师、学校、社会应该给青少年们多一些关爱,多一些教导,帮助他们成长,不要因“早恋”误入歧途,带来伤害。

参考文献:

[1]艾・弗洛姆.爱的艺术.李健鸣,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2]雷雳.发展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从众心理带来的影响有范文6

[关键词] 大众 文化消费 从众

从众行为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它是指人们采纳其他群体成员的行为和意见的倾向。而大众文化,是以大众传播媒介为主要手段、按市场经济规律运作的、旨在使普通大众获得感性愉悦、并融入生活方式之中的各种文化形态。如电影、电视剧、畅销书、流行音乐、时尚服装、期刊杂志、电子游戏等。它们既代表了以大众消费为中心的新的文化产业,又是现代社会创造出来的新的生活方式。这种新的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人们在文化消费中的趋同性倾向。

一、大众文化消费的特点

1.受传媒影响巨大

传媒以的各种诱人的形式告诉人们应该吃什么,穿什么,抽什么烟,去什么地方渡假,看什么样的演出,应该有什么样的生活品位。现代社会的人们不仅深深依赖以大众传媒为手段的大众文化产品的服务,而且常常从众于大众文化提供的消费时尚、消费导向。所以,好莱坞电影、日本的动漫、韩国的电子游戏……凡是影响巨大或炒作厉害的,无不是人们追捧的对象。

2.二八效应严重

在成熟商业运营模式运作下的文化产品往往能赢得大量的消费者和巨额利润。以动漫业为例:米老鼠一年就能为迪斯尼赚下58亿美元的收入;《变形金刚》成为风靡20年的“印钞机”;日本的机器猫也是40年不老的招财猫。相比之下,当年迈向美国的中国动画片《三个和尚》、《鹿铃》,同样为中国孩子津津乐道的《黑猫警长》、《葫芦娃》,因运作不力,十多年前已音信全无。枯燥的数字背后显示了消费者趋同行为下明显的经济效应。其他文化领域也莫不如此,强者越强,弱者越弱,形成了典型的二八效应。

二、原因分析

大众文化消费的从众行为产生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文化产品自身的特点

文化产品相对于其他产品而言,更偏重于精神层面,起到的是实现审美享受与精神提升的作用。是以人们对文化产品的评判与选择更多是主观上的,并不存在客观科学的评价标准。因此,人们更易在传媒强大的轰炸包围中将精力、时间和金钱集中在传媒大肆宣传的对象上。

2.信息不对称

通常,人们不了解某种产品可以给自己带来什么好处,或者要了解这种产品是要付费的。尤其是文化产品,属于典型的体验型产品,即只有购买后亲自体验才能做出评判。因此在购买前需要了解其他信息,如电影预告、电视广告、书或唱片的排行榜单及相关评论。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文化消费者所表现出来的从众行为使个人减少了信息搜寻成本。

有学者对这种现象进行了痛心疾首的批判。阿多诺指出,文化产业别有用心地自上而下整合它的消费者。它把分隔了数千年的高雅艺术与低俗艺术的领域强行聚合在一起,结果,双方都深受其害。因此,尽管文化产业无可否认地一直在投机利用它所诉诸的千百万的意识和无意识,但是,大众绝不是首要的,而是次要的:他们是算计的对象,是机器的附属物。从这个意义上讲,大众文化消费者的从众行为不是主观造成而是被大众文化所强加的。但笔者认为,消费者并非大众文化的消极接受者,而且,这种从众行为有其历史性存在的必要性。

三、从众行为有其历史性存在的必要性

1.文化消费的心理成本

在商品消费的时代,人们侧重的是经济成本。而在文化消费的时代,人们的消费心理则从侧重经济成本转向侧重心理成本。人们对商品的选择也不再是简单的消费活动,而成为一种生存活动;一种对于自身的生存方式、身分地位、社会形象的选择了。流行的大众文化产品在相当程度上就代表了主流,代表了一种社会认同,而其消费者也就可以凭借消费行为表明他们符合主流的身份和立场,从而不必耗费心思地寻找其他途径。因此,在选择流行大众文化产品的同时,也就降低了人们的心理成本。

2.文化消费的体验和经历

一是文化体验。以文化旅游为例,以体验文化为核心的旅游者在一个地点会比其他旅游者逗留更长的时间,花更多的钱,参加更多的活动,为的是了解自己背景以外的东西,了解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体验不同的事情。著名的文化旅游目的地由于其突出的声誉,其所能提供体验的广度和深度,比不那么著名的目的地吸引更大数量的文化旅游者。如美国的迪斯尼主题公园,因其巨额的投资,科学的管理,尤其是作为美国文化的集中代表所带来的巨大声誉,使其成为全世界大人和小孩都流连忘返的乐园

二是指经历,即消费过某种流行文化产品所获得的一种个人身份和资本。通常,有过某些经历或经验,尤其是高层次的文化消费,会为人们在社交中提供很好的交流素材。作为一种社会动物,交流的作用是显著的。交流可以产生友谊,友谊本身就是一种效用来源,双方都能从谈话中受益。日常谈话的任何话题都不能像文化消费那样使谈话双方轻松地交流并彼此受益。因此,人们不必是某一文化领域的狂热爱好者,但当他消费这一领域的文化产品时,他一方面受到了熏陶和感染,更重要的是,他可以预见到和某些群体(有社会威望的,可能和自己有经济交往的,对自己有帮助的,等等)交流的益处。

3.消费的文化资产积累

几乎任何人都会对文化产品所传达的象征意义产生兴趣,但由于投入时间的差异,他们获得的效用是不同的。个体花费在文化产品上的时间越多,他就越有可能积累起文化消费的资本。他变得更加敏锐、细心,重视自我反省,可以从不同层次去感受和理解大部分文化内容。如对一幅画的欣赏,无相关知识的人通常会对画的内容、色彩、透视等感兴趣,而他却关注的是画家创作时所处的时代、背景及自己的境遇,画家所要试图反映的抽象的哲学和社会问题。而流行文化产品往往容易聚集大多数人的关注和评论,使对该文化领域感兴趣的个体能够接触到更多的信息和见解,促进他愿意花更多的时间进行消费和研究。所以,无论流行文化产品自身如何,却能够促使消费者更多地积累文化资产。

通过以上个各要素的分析,可以看出,大众文化的受众在进行文化产品消费时,是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进行选择的。即使真如马尔库塞在其著作《单向度的人》中所说他们不清楚自己的“真实消费需求”是什么,但对流行文化产品的消费就是一个过程,一个通向寻求深刻文化体验的过程。

有学者已经从消费者角度对此进行了分析。在《编码,解码》的著名文章中,霍尔将经过意识形态编码的文化诸形式与受众的解码策略联系起来。他提出受众对文化产品有一种是对抗式的接受,即虽然知道编码者赋予的主导意义,但在另一个参考框架中却能赋予自己新的意义。

在实践上,费斯克具体分析了文化产品的消费过程。我们一旦从商店购买了一张某歌星的唱片,这就是日常生活的一种文化投资,消费行为总是蕴涵着意义的生产。文化产业之所为,不过是为人民大众提供文化剧目或文化资源,受众从文化产业系统提供的资源和商品中创造自己的文化。

从文化产品创造者的角度看,追求商业上的成功也是为了谋求文化更大范围的传承和发扬。增强实力,聚集人气是发挥文化深厚底蕴,传播文化精髓的必要条件。大众文化发展的趋势必然是个性化的凸现和个人创造力的爆发,但首先要让大众关注文化产业,了解不同类型的文化,不管是地域的、民族的、历史的表现和特点。因此,目前大众文化消费领域所表现出来的从众行为是文化发展的一个必然的阶段。

参考文献:

[1]阿尔温・托夫勒:第三次浪潮[M].三联书店,1981年版

[2]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

[3]潘知常:反美学[M].学林出版社,1995年12月版

[4]约翰・费斯克:解读大众文化[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5] 陈定家.“审美泡沫”.文化消费意识与广告[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2002年(03)

[6]斯图尔特・霍尔罗钢刘象愚编:编码,解码[M].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7]贸易模式对中国影视产业国际化市场策略的影响[EB/OL]. ent.省略 2003年10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