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机械工业发展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机械工业发展史范文1
【关键词】Creo;现代设计;工业发展
一、引言
随着现代设计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应用学科中的一个重要分支计算机绘图(尤其是立体绘图)已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机械、电子、工矿等工程设计领域。由于手工制图工具的发展缓慢,人们花费大量时间使用手工制图,不但效益低,而且质量也不容易得到保证。自从计算机绘图技术产生与发展以来,由计算机控制绘图设备自动绘图, 不但明显地提高了绘图的速度和精度,更重要的是把工程技术人员从烦琐的手工制图中解放出来,将精力用于创造性的工作上去。
工程机械是我们传统实体化经济的支撑产业,在实际生产制造中机械工业的特点是按用户需求设计,它的复杂性体现在需要很快的响应速度,而这恰好是Creo参数设计的强项,Creo是整合了PTC公司的三个软件Pro/Engineer的参数化技术、CoCreate的直接建模技术和ProductView的三维可视化技术的新型CAD设计软件包,集成了多个可互操作的应用程序,功能覆盖整个产品开发领域。
二、Creo的简介
(一) Creo发展背景。Creo软件是一款集成CAD/CAE/CAM的系统软件,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通用机械和造船等工业领域。企业、教学中大部分模型、零件设计及装配都是针对Creo软件制作而成,其零件设计、装配、工程图生成等一系列完善的工作程序及组件功能被越来越多从事设计的工作者认可和采用。Creo针对不同的任务应用将采用更为简单化子应用的方式,所有子应用采用统一的文件格式, Creo目的在于解决CAD系统难用及多CAD系统数据共用等问题。
(二)Creo主要功能。Creo功能强大而全面,但其基本功能更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1、解决机械 CAD 软件中未解决的问题,就机械CAD而言,其不易用性、相互操作的性能以及在对图纸装配管理方面差强人意。2、采用兼容式的方法解决方案(基于 PTC 的特有技术和资源上),是的Creo软件具有较好的通用性与兼容性。3、Creo中有关于可伸缩、可互操作、开放且易于使用的机械设计应用程序,这大大提高了人们的使用效率,使得大部分人能在较短时间内操控该软件;4、 为设计过程中的每一名设计人员适时提供合适的解决方案,给出正确操作方式的导引,知道设计人员想出正确合理的设计方式。
(三)Creo突破性技术及意义。Creo 提供四项突破性技术,克服了长期以来与CAD 环境中的可用性、互操作性、技术锁定和装配管理关联的挑战。这些突破性技术包括:Apps、Modeling、Adoption、Assembly。Creo的推出,正是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些制造企业在CAD应用中面临的核心问题,从而真正将企业的创新能力发挥出来,帮助企业提升研发协作水平,让CAD应用真正提高效率,为企业创造价值。
Creo在拉丁语中是创新的含义,Creo的推出,是为了解决困扰制造企业在应用CAD软件中的四大难题。CAD软件已经应用了几十年,三维软件也已经出现了二十多年,似乎技术与市场逐渐趋于成熟。但是,制造企业在CAD应用方面仍然面临着四大核心问题:
易用性:CAD软件操做还很复杂,简化程度有待提高。
互操作性:画图软件相对独立,操作方式完全不同,对于客户来说,转换较麻烦。
数据转换:一些人试图通过图形文件的标准来锁定用户,因而导致用户有很高的数据转换成本。
配置需求:由于客户需求差异,会造成由于配置复杂,而大大延长的产品交换的时间。
三、Creo对工业发展影响
(一) Creo在工业中的应用。工业设计(Industrial Design,ID)又叫工业造型设计,是一门科学技术与美学艺术相互渗透、交叉、结合形成的以现代化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造型设计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现代综合性学科。对于设计者来说,CAD是用于基础设计,而Creo是用于创新设计,此过程包括产品造型、视觉传达、环境,即把实体的工业产品置于人、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等仿真模拟的设计环境中,通过对其进行全方位的系统化最优设计。基于Creo的结构设计首先是利用其强大的三维建模功能创建实体,即通过众多的工程特征,利用各种构造方法并对特征加上所希望的约束来生成形状非常复杂的物品。
(二) Creo产生的经济效益。改在实际的设计工作中,如果充分利用所掌握的有关数学、力学以及材料学等相关方面的知识,通过运用Creo技术软件来进行工业机械产品的结构设计与开发工作,从而增加新产品的潜在价值和市场竞争力,为企业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也为机械市场增添新的活力与动力,改良现代机械加工制造方法,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材料的损耗率。实践证明:Creo等机械制图方法的出现,极大地降低了机械设计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尽可能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四、机械工业发展趋势
(一)制图效率的提高。传统的设计以手工绘图为主"绘图繁琐"劳动强度大"绘图的质量和速度难以得到保证"修改麻烦"不能适应现代化大生产的要求,Creo的迅速发展"复杂曲面的应用变得轻而易举,从而改变了人工逐点逐线绘制曲面的传统方法,大大提高了曲面的设计精度,降低了劳动强度,其次,Creo在航空、汽车、造船等工业部门得到了广泛应用,通过三维构思表达自己的设计思想,三维图样不再作为产品的辅助图样,而是现代工业产品设计、计算、分析、加工、仿真的基础。
(二)促进现代机械产品造型。Creo的工业设计模块,用于支持自上而下的投影设计,以及在复杂产品中的设计中所包含的许多任务的自动设计。用于在立体成图中对3D建模的支持与应用,具体构成描述如下:Creo支持平面图布置上的一般组装概念设计,平面布置上的概念分析及3D部件平面布置。Creo也能使用平面图自动组装零件,而Creo的优化保证了工业设计模块在根本上和设计全局的统一。
(三)促进现代机械美学的发展。 机械美学则完全是新兴的工业时代的美学诉求,随着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环境、材料等领域的突飞猛进,新的技术表现理念更强调外表的光滑(如太空舱般的效果)、轻透、可呼吸的表皮、结构更加轻盈、内部巨大的灵活性等。Creo的发展产生为人们的奇思妙想提供了一个合理的宣泄渠道,使得人们设计的物品能够较为直观的展现在大众面前,极大程度上促进了现代机械美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机械工业发展史范文2
农业的发展在我国有着上千年的历史,随着国家对农业的重视和农业改革的进行,农业发展已经取得了诸多成绩。科技发展使农业机械化在农业中得到广泛应用,也给农业带来了翻天地覆的变化。从《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实施,农业机械化发展到了黄金时期,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减少,农业机械化成为必然趋势。在这种情况下,要认清我国农业机械化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新模式,以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和农业的健康发展。
1我国农业机械化现状
1.1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
从2002年~2015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从2004年开始快速增长,增长速度每年在6%以上,从2009年增长速度变慢。虽然机械化已经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1.2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水平
不同农作物由于区域等因素限制机械化水平差异比较大,许多作物机械化还是空白。烘干、初加工等机械化正在起步阶段。
1.3作业环节和各省机械化水平
相关资料和数据显示,小麦和大豆等耕地、播种和收获机械化水平相对平均,而棉花、玉米、水稻等机械化水平差异比较大。东部和东北部发达地区的机械化水平较高,西部地区机械化水平较低。
2农业机械化发展模式研究
2.1完善农业机械化政策支持
政策是行业发展的催化剂,农业发达国家都是利用政策来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因为政策代表着国家意志,引导市场需求,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农机机械化的全面实现还需要提高农业机械的数量和农民的素质,在保证农业机械操作安全的基础上带动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首先,要完善农业机械制度体系。制度不是越多越好,是越完善越好。农业机械化制度应该形成中央与地方的统一,科技政策和法律政策相辅相成。其次,强化科技政策支持。随着农业发展,模仿和恶性竞争成为目前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旋律,但是要明确,只有创新才能从根本上保证企业效益的提高。再次,建立农业机械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对于农机的租赁、作业服务等都需要相应规范约束和监督,同时也需要配套政策进行支持。最后,优化购置补贴制度。购机补贴是多数发达国家的通用做法,效果非常好,我国的农机购机补贴政策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要利用农机补贴政策引导企业将补贴资金用于新机器的研究和开发,以形成技术的良性循?h。农机补贴政策要向不发达地区倾斜,以提高不发达地区的农机水平,加快农机更新。
2.2培养农业的高度职业化
农民素质是农业机械化的推手,所以要把农民培养成高度职业化人员。一是要加强农民的培训,包括农业机器的相关知识、农业新技术和农作物种植技术等。要提高培训的投入,增加培训场所,增加培训的师资力量,保证培训的质量;同时要保证培训计划的顺利实施,培训中要及时更新培训内容,满足农民对新机器、新技术的需要,以适应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要求。另外,加强农民的职业化也可以提高其专业知识和管理水平的储备,使作物种植真正成为一种职业。二是要拓宽培训渠道。政府相关部门要优化培训政策,积极引导培训学校、推广站等联合经营,激发农民参加培训的意识。
2.3土地适当集约化
关于土地集约化,美国是成功的例子,主要是农场为主的集约模式,其中大型农场比例较高。我国由于农村人口较多,农村的农民主要靠土地耕种获得收入,所以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土地集约化模式。条件许可的区域,可以推行农场模式,在人口密集的地区以适度集约为主,以扩大单块土地面积。土地集约模式要与新型经营主体一起发展,新型经营主体主要有农机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政府要从政策层面给予支持,以保证其健康发展。
2.4机械全智能化
在机械全智能化发展层面,一是要培养农机人才。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问题是农机人才严重缺乏,农机资金投入较少。农机人才的培训要从加强农机培训学校的学科建设入手,引导农机学校的学生进入农机行业,通过资金和政策的优惠引导研发人才积极投入到农业机械的研发中。二是要注重农机全程机械化发展。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是农业机械化的关键,全程农业机械化是农业机械化的基础。政府相关部门可以在补贴方面强化弱势全程机械化的补贴力度,提高企业对弱势机械化的研究热情。三是加强科研力量解决农业机械研发过程中的关键性技术。政府可以出面引导科研院和先进企业联合,对农业机械关键性技术和零部件技术进行研发,为农业全程机械化打基础。
机械工业发展史范文3
关键词:节流调速 多路阀 智能化 电液比例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echanical engineering, the type of engineering machinery, the quantity and the quality is the sharp increase, but a large number of engineering machinery operation consumed a lot of resources, but also on the environment caused by serious pollution, such as: the discharge of waste, noise, dust an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ncomplete combustion pollution of the atmosphere, which to our living environment pollution and urban environment caused the immeasurable influence. So "to save energy and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has become the engineering machinery development and the use of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and energy saving products one of the source, and a lot of the energy conservation,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but also the future of the inevitable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engineering machinery, irreversible. This article will mainly introduced in mechanical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hydraulic presses the application situation and trend of development, promote the technology of engineering machinery widely available.
Keywords: throttling control multi-channel valve intelligent electrohydraulic proportional
中图分类号: S21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液压技术的发展
液压技术在十八世纪就已经有了实际运用,随后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和发展。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液压挖掘机已经开始运用恒功率泵,其作用就是充分运用柴油机的输出功率的同时还能使柴油机不会超过最大载荷。随后将恒功率的控制原理应用双泵系统,从而出现了多种多样的控制形式,例如:分功率控制和全功率控制。
全功率液压控制就是让液压泵中双泵的排量靠机械或者液压机保持一致,在任何情况时双泵的排量都会一致。但是由于双泵本身结构特点,全功率液压控制系统存在功率损失的现象不可避免,因此近年来国外的大中型机械已经不再使用这种结构。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正流量控制系统开始出现,其作用就是:用容积调速代替定量系统中的节流调速。为了工程机械使用中提高液压系统的效率,用先导压力直接泵的排量,在控制的过程中,随着点到压力的变化,泵排量也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操纵手柄同时可以操作两个液压缸,选择出最大先导力用来控制泵排量,使液压泵输出排量与多路阀工作口成正比。这种系统能减少旁路节流损失,但是还是不能完全消除。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日本小松公司首先推出负流量控制系统,这种系统有助于消除六通多路阀中产生的空留损失和节流损失,该技术也称为:OLSS技术。并广泛应用于日本小松公司生产的PC系列挖掘机上,我国贵州詹阳机械工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挖掘机也有使用。
二、工程机械液压节能技术的研究现状
国内外目前使用的节能技术可根据采用的方法归纳为:电业比例控制、泵控制和混合动力控制等集中技术方法,但是在实际运用中,几个技能方法采用的技术都不是孤立的,它们相互渗透、紧密结合形成综合的节能技术。
1.电液比例智能化控制
电业比例技术用于工程机械的液压控制系统,不仅可以省去复杂而庞大的液压信号传输管路,而且电子信号的传输液压信号不仅能使液压系统能提高反应速度,还能使工程机械的动力系统操作更加灵活和方便。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计算的广泛运用,电液比例控制技术的“智能化”将进一步提高。这种智能化主要体现在能主动的完成柴油机参数和液压信号的监测,还能根据这些参数,如:机器转速和液压系统的压力值等自动控制整个机械工程的动力系统,使其一直运行在高效节能状态,这将是节能技术发展的一个趋势。
2.采用变量泵的控制方式
LS敏感控制系统能使泵的输出压力和流量能自动去适应负载的需求,大幅度提高液压系统的使用效率。将LS负载敏感控制技术用于工程机械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被提出来的,但是真正用于机械工程是在1998年,欧洲把这项技术用于工程机械的挖掘机。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日本也开始在这项技术方面进行研究,并推出了一些列产品。
为了解决LS敏感控制系统由于流量超过泵的最大供油能力时,泵的输出流量不能满足多路阀正常工作的需求流量无法保证多路阀的压力差的LUDV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保证了让多路阀口的压力差保持一致,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工程机械的工作速度有一定的降低,但是保证了工程机械的动作的准确性和协调性。
排量控制就是对变量泵的排量进行控制的方式,其原理就是对变量泵施加一个控制压力,就会得到相应的一个排量值。排量控制系统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正排量控制系统,另一种是负排量控制系统。
3.柴油机电喷控制技术
目前的柴油机普遍采用:共轨、电控喷射和涡轮增压等技术,虽然在汽车行业已经开始广泛运用,但是在工程机械行业使用也才刚刚起步,相信在不久以后就会普及。柴油机电控喷射系统就是利用喷油时间和喷油量来控制负荷的大小。柴油机电控喷射系统由传感器、控制模块和执行模块三部分组成。其任务就是对喷油系统的喷油量和喷油时间随着工况运行需要进行实时控制。采用传感器把转速、压力和温度参数值同步传输给计算系统,并通过与储存的参数进行比较,进行计算处理,得出实时反应参数,并按照最佳值进行控制,驱动喷油系统,使柴油机运行状态达到最佳。
工程机械采用柴油机电喷控制技术,可以使喷油泵的循环供油量和喷油提前不再受转速的影响,使机械一直工作在最佳状态,并且动力系统响应速度快,使油耗小的同时还能提高功率利用率。工程机械用柴油机采用电喷控制技术是节能的一个重要环节和发展趋势。
4.对多路阀采取多方式组合控制
现有工程机械普遍采用四通道和流通道多路阀。在多路阀的系统中又有直通供油可以组成优先回路,中位时直通回油和并联供油路可组成并联回路,并将流量、压力和功率变化的信号组合进行反馈,实现控制功能较全面的负荷传感阀。多路阀控制方式越来越全面,使其控制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将有利于液压控制系统的节能。
5.混合动力系统
目前混合动力系统已经在工程机械和汽车上面开始使用,如高级轿车、城市公交和液压挖掘机等。混合动力系统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压力作为储存的混合动力系统,另一种是电能作为储存的混合动力系统。
①.以电能作为储存的混合动力系统
以电能作为储存的混合动力系统主要分为串联式混合动力系统、并联式混合动力系统和混联式混合动力系统。这种以电能作为储存的混合动力系统,使电动机的工作更加稳定,延长工作时间,有利于多余电能的回收。
②.以压力作为储存的混合动力系统
以压力作为储存的混合动力系统与传统的动力系统相比,既减少了对其零部件的损坏,又减少了汽车尾气的排放对保护环境也有一定促进作用,同时也能实现能量的传递及汽车牵引力(加速/减速)的控制。
6.CAN总线和嵌入式系统
相对于传统的工程机械,现在的液压挖掘机的“智能化”程度更高,各种的线路、传感器和分布在机械各处位置,由于机械内部充斥何种电子元件和线路,使得系统变得复杂。一旦挖掘机损坏,维修和维护变得十分困难,并使机械的可靠性能降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采用了CAN总线和系统嵌入,控制系统本身具有强大功能的同时,使其体积更小,结构更加简单,使用可靠性更高。目前的电子技术迅猛发展,控制芯片的体积更小,智能化程度更高,也为芯片嵌入机械内部提供技术保障,这项技术已经在行走机械上有了实际运用。
三、工程机械液压机能技术发展的趋势
就目前的液压机能技术而言,在工程机械中的功率匹配对液压节能技术有直接的影响。使用一种全局的功率匹配模式,较传统的局部功率匹配而言,更加简单和灵活。
以后的工程液压技能技术一定会让工程机械的使用过程中,既能降低污染和噪音,更能节约能源的使用;使工程机械操作更加灵活和舒适;还有就是对机械的维护和维修更加简单和方便。
参考文献:
[1]黄新年.张志生.强.负载敏感技术在液压系统中的应用叨[J].流体传动与控制,2007(05).
[2]何润生.孟小梅.陈强.A4VSO变量泵与工程机械节能技术研究[J].液压与气动,2008(01).
[3]强宝民.李洪光.节能技术在液压系统中的应用[J].液压气动与密封,2008(03).
[4]朱建公.变量泵恒功率控制方法研究[J].液压与气动,2005(07).
机械工业发展史范文4
关键词: 工会; 文化; 和谐
中图分类号: D41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11-12)-0061-02
一、工会文体活动是创建和谐企业重要方面
(一)工会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工会工作是企业文化建设及和谐企业建设的重要方面,群众性是工会的基本属性和特征,工会组织具有广泛群众基础,因此,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工会有不可替代的组织优势和强大的号召力。引导职工参加形式多样、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陶冶职工情操,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这些对有效提高工会组织的地位以及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应有作用无疑都是很有意义的。工会应积极争取企业行政支持,妥善用好工会经费,不断加大对文化设施和文化阵地的投入,添置文体活动器材,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和职工开展文体活动的需要,为职工营造优美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和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文化环境。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法律规定涉及员工的权益包括:员工的政治经济权利、参与企业管理的民利、劳动权利、精神文化娱乐权利、身体健康权利等等,组织好工会活动无疑也是维护员工的权益,推动了和谐企业构建。
(二)工会活动的开展有利于为企业吸引和留住人才。设计单位是科技服务行业,吸引和留住人才是科技企业今后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构建和谐企业基本目标之一。工会文体活动创造了优良的企业风气和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氛围,这种充满活力、优美和谐的工作、学习环境时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广大职工的思想作风和言行举止。激发其关注企业、关心企业、热爱企业的创造活力,使其感到有干头、有奔头,从而形成强大的凝聚力、蓬勃的奋进力和旺盛的生命力,从而激励和引导职工热爱祖国、遵纪守法、陶冶情操,充满活力,奋发向上,成为职工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
(三)工会文体活动可提升企业文化从而提高企业影响力。企业的和谐发展,离不开企业的文化建设,而企业的文化建设更离不开企业的文体活动。文体活动作为精神文化生活的主要体现,在促进员工对企业的感情、改善人文关系环境、增强企业凝聚力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大力开展职工文体活动可以展现企业风貌、有利于提高企业知名度和职工的自豪感,从而提高企业的向心力,创造出和谐环境,在社会上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实际上企业群众性质文体活动展示着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是企业品质、精神风貌的展示,是巨大的精神力量,对构建企业和谐的外部环境有着积极的作用。
(四)职工体育活动是提高职工身体素质、激发工作热情的有效载体。生气勃勃地的文体活动增强了职工体能,最直接的作用就是提高了职工身体素质,在和谐企业创建中,工会组织举办丰富多彩文体活动可以满足了不同层次、不同爱好者的需求,使职工个人的体育、文艺专长在活动中得以充分的体现同时,增强了员工体质,使职工拥有一个充满活力的体魄,促进职工体质健康发展,从而促进整体素质的提高,真正地为企业的发展增添了内在的活力,促进企业和谐发展。
此外,开展职工文体活动的载体为职工起到相互交流、化解矛盾、增强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的作用,营造团结向上的氛围,最大限度调动广大职工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工会工作更加紧密贴近企业生产经营活动。
(五)工会文体活动有利于培养职工团队精神,增强集体和企业的凝聚力。群众体育运动,具有培养团队协作精神,融洽企业内部关系,激发员工荣誉感的功能。由于职工文体活动弘扬的是团结拼搏的集体主义精神,必然产生强烈的竞争意识,带来工作上的连锁反应。职工参加竞赛活动中形成的那种不服输、不认输的竞争意识势必转移到工作中,培养了开拓、创新以及克服困难勇于奋进的进取精神,团体项目培养了集体主义精神,赛场上的精诚团结释放到工作中,凝结成极大的群体合力,激发员工挑战性、产生奋发向上的集体意识,焕发职工的能动精神,从而推动企业生产经营的发展,增强了集体和企业的凝聚力。
二、工会文体活动存在矛盾点
(一)工作时间与活动时间上的矛盾。开展文体活动必然会占用工作时间,势必会影响到生产任务的完成,往往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抽出一定工作时间组织职工活动,职工表现很踊跃,参加人数多,影响面大,但确实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生产。反之,利用业余时间组织员工活动,则参加人会少,组织难度会大一些,工会当协调好这个关系。
(二)传统活动内容形式与职工要求不断创新的矛盾。改革开放以来,企业职工文化素质有了很大提高,尤其设计院这类单位,高文化层次职工队伍对工会活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青年职工的不断增多、电脑网络等现代设备人手配置到位,新事物新理念不断得到充实,对改善工作环境的欲望不断提高,活动呈个性化、多元化趋势,对传统的工会活动内容提出挑战,迫切要求工会活动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三)活动的形式规模受场地设施的限制。单位场地设施的条件的差异会影响工会活动内容形式,尤其在写字楼工作的单位,很少活动场地,室内活动无法开展,有的租用活动场地组织活动或更多组织外出活动。传统的球类、健身、舞蹈等活动的开展受到限制,不得不寻找其它活动形式。
三、开展工会活动要坚持做到的基本原则
(一)开展工会活动必须坚持为企业中心工作服务。工会开展各种文娱、体育活动既是维权,更是通过创造和谐企业,调动员工的劳动生产积极性提高效率,促进企业的发展和繁荣。紧紧围绕企业中心工作积极开展富有企业特色、员工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始终是企业工会重要工作之一。应注意多组织一些形式多样、有文化品位、结合企业形象、展示员工风采的文体活动,充分发挥构建和谐企业对企业中心工作的推动作用。
(二)开展工会活动必须坚持结合单位实际。工会组织活动要因地制宜,从员工的要求出发,积极谋划和发展寓教于乐、喜闻乐见的群众性文体活动,应特别注意的三个问题,一是根据单位设施的实际情况,厉行节约,形式多样,职工都能参与的竞赛活动,不盲目追求规模、档次;二是协调好和行政生产工作的关系,不影响或少影响企业生产;三是应注重活动内容的丰富性,参加者的广泛性和竞赛项目的协作性。
(三)开展工会活动必须坚持统筹规划、健全运行机制。考虑到一个单位有不同的组织存在,分别要结合自己特点组织活动,还有许多兴趣小组的存在也要组织活动,工会活动必须坚持统筹规划、确定计划目标、健全运行机制。我们觉得成立职工体协是个好办法,它的优势在于(1)体协主任往往由领导兼任,便于取得领导重视,方便协调和生产关系;(2)便于统筹安排企业文体活动计划,研究企业文化战略,对各项目团体实施有效指导、管理、监督,有力地促进了职工文化活动的开展;(3)便于活动资金要投入,体育健身、运动器材和文化活动设施的管理、确保单位文化体育活动需求。
(四)开展工会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企业职工是企业活力之源,竞争力之本,工会活动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工会活动以人为本的思想,主要体现在对职工活动意愿的尊重和,尊重个人的兴趣爱好,这就要求工会干部要不断深入职工中去,收集职工的意见建议,和情、创新、有效的开展的各项活动,满足职工多层次和多元化的活动需要,充分调动职工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达到创建和谐企业的目的。
职工个人兴趣多元化取向对工会组织来说,无疑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果不能提升工会活动层次和领域,有效满足员工这种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工会组织的活动就有可能被员工冷落。
四、开展好职工文体活动应该着力做好的重点工作
(一)抓住关键,切实创造有利于开展职工文体活动的良好条件。开展群众性文体工作,领导重视是关键。因为文体工作涉及面广、占用人数多,资金投入大,没有领导和相关部门的支持,各项活动就难以开展。
(二)突出重点,着力打造赋有企业特色的文体活动。 一是要围绕弘扬时代主旋律推精品树工会品牌。用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教育职工,引导职工、感染职工、凝聚职工是工会组织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方式。实践证明,通过主题鲜明、职工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开展,是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进一步弘扬时代主旋律,活跃职工文化生活,占领职工文化阵地,传播先进文化,促进企业三个文明协调健康发展的有效手段。二是要围绕提高职工素质开展活动树工会品牌。工会要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在职工中深入开展读书学习活动、企业文化建设活动、廉洁文化建设活动,提高职工素质,提高广大职工遵规守法、崇尚廉洁的意识,树立工会品牌。
(三)创新求实,点面结合,推动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同样也是保持工会工作特别是文体工作生机与活力的动力源泉。在日常工作中,我着力抓好“三个创新”。
1.要坚持思路创新。在设计每项活动上,坚持精心谋划,推陈出新,增强活动的吸引力和创造力。特别是节日期间的文艺活动,要坚持不循规蹈矩,从每项活动的设置、每个节目的选定始终做到人有我优,人优我特。每项活动开展前期,深入调研,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出主题突出,形式新颖,立意深远,异彩纷呈的活动策划方案。
2.要着力形式创新。长期的群众文化活动实践使我认识到,创意独特的活动形式,是增强活动吸引力和影响力的前提和保证。在体育活动组织中,要紧跟时代节拍,在每项活动中力求容进时尚元素。
机械工业发展史范文5
论文关键词:新疆,工业反哺农业,实证分析
近年来新疆经济高速发展,但是在经济质量上的发展却十分缓慢,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和工农差距依然很大。为了实现新疆经济全面协调的发展就要处理好工业和农业的协调发展。
在本文研究中所涉及工业泛指非农业部门和城市,而农业则涵盖了“三农”的各个方面。因此,在此选取下述两组反映新疆经济增长与工农业经济协调发展状况的指标,通过计量分析来对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
一、经济增长与工农业经济协调发展状况指标的选取
1.经济增长指标
(1)区域生产总值:反映新疆经济增长总投入规模。
(2)财政收入:反映新疆经济增长的效应和质量。
(3)国际贸易总额:反映新疆与周围国家经济来往。
(4)固定资产投资:反映新疆经济增长的推动力。
2.工农业协调发展指标
(1)城乡居民收入比:衡量城乡收入差距,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例来表示。
(2)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比:反映城乡生活水平差距,用城镇居民生活恩格尔系数与农民生活恩格尔系数的比例来表示。
(3)城乡居民消费水平比:反映城乡消费水平差距,用城镇居民人均总消费水平与农民人均总消费水平的比例来表示。
二、数据的选取与处理
1.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本文所涉包括1989年至2007年近二十年的数据,取自历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和新疆统计年鉴。其计量在SPSS17.0和Eviews5上完成。
为了消除量纲对运算的影响,本文采用了极差平移的变换方法,对数据进行了标准化处理,消除了量纲的影响。
2.主成分分析
(1)经济增长水平值
通过统计软件SPSS17.0主成分分析得出,经济增长水平的主成分1初始特征值为3.932且大于1,并且总方差的累计贡献率达98.30%,因此,可以用其作为原变量所包含信息的代表。同时还得到了主成分1的用主成分载荷矩阵,用其中的数据除以主成分相对应的特征值开平方根便得到两个主成分中每个指标所对应的系数。将得到的特征向量与标准化后的数据相乘,然后就可以得出主成分表达式--新疆经济增长水平值。
经济增长水平=0.5ZA1+0.5ZA2+0.49ZA3+0.5ZA4
(2)工农业经济协调发展状况值
通过统计软件SPSS17.0主成分分析得出,工农业经济协调发展的主成分1初始特征值为2.261大于1,且总方差的累计贡献率达75.37%,因此,可以用其作为原变量所包含信息的代表。同时可以用得到的主成分载荷矩阵中的数据除以主成分相对应的特征值开平方根便得到两个主成分中每个指标所对应的系数。将得到的特征向量与标准化后的数据相乘,然后就可以得出主成分表达式--新疆工农业协调发展水平值。
工农业协调发展水平=0.5*ZB1-0.6*ZB2+0.62*ZB3
3、H—P滤波处理
本文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来分析新疆经济增长与工农业经济协调发展之间关系,而VAR模型要求系统中的变量是平稳序列。Hodrick—Prescott滤波(H一P滤波)是经常使用的经济变量趋势分解方法,利用H—P滤波可以将经济变量序列中的长期增长趋势和短期波动成份分离出来,经过H—P滤波处理得到的数据为平稳序列。为此,本文借助于Eviews5.0统计软件,对经济增长水平指标和工农业经济协调发展状况指标进行了H-P滤波处理。
三、经济增长与工农关系状况的相互关系分析
1.经济增长与工农关系的初步判断
1989至2003年,随着代表经济增长的HP曲线(红线)的上升,代表工农业经济协调发展状况(蓝线)的HP曲线总体上也呈现出上升趋势,但是到了2004年工农业经济协调发展状况(蓝线)的HP曲线开始下降,这表明随新疆的工农业经济协调发展状况并没有因为经济的增长而改善,反而工农经济发展差距越来越大,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不平衡。
图11989一2007年新疆经济增长与工农业经济协调发展水平值的H·P滤波值曲线
2.Johansen协整检验
如前所述,经过HP滤波处理得到的经济增长HP和工农业经济协调发展状况HP数据为平稳序列,适用于VAR模型。在作进一步的分析之前,本文先用Johansen协整检验法进行协整检验,以确定这两个指标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平稳的线性组合,即是否存在指标间的长期稳定关系(协整关系)。表1给出了Johansen协整检验结果。
表1H·P滤波值的Johansen协整检验
原假设的协整向量个数
特征值Eigenvalue
迹统计量
Trace Statistic
5%临界值
1%临界值
None
0.993257
99.35718
15.49471
19.93711
At most 1
0.570564
14.36979
机械工业发展史范文6
党的十报告与时俱进指出,促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发展。推进“三化同步”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策略,尤其是西部欠发达地区,“三化同步”可以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它突破了以往工业化的“速度型”增长,传统农业化的低效率模式,从而实现持续发展与速度的并重;在提高综合竞争力的基础上,缩小西部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提高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从三化之间的关系出发,工业化创造供给,城镇化推进需求,工业化与城镇化带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农业现代化又为城镇化与工业化提供保障与支持。贵州省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与全国同步的关键时期,“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战略将成为贵州“十二五”时期的主要任务,这对推进农业现代化是一个极好机遇。“三化同步”因地制宜的成为贵州省经济谋求更好、更快发展的主战略。
目前,西部地区特别是贵州省的相关研究缺失,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可以更好地模拟欠发达地区三化同步实际运行情况,更有针对性提出解决措施。贵州作为西部乃至全国贫困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以贵州为例探索三化协调发展,实现后发赶超可以为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提供借鉴案例。为2020实现全国同步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打好基础。
二、实证分析
工业化指标标示为INDU,以贵州省工业增加值与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来衡量工业化率;城镇化指标标示为URBA,为城镇人口与总人口的比值;工业现代化表示为AGMO,以单位耕地面积拥有农用机械总动力来衡量。
选取贵州省1991年到2012年的数据,经过对数化处理。构建的模型如下:
lnINDU=-1.45*10-16lnURBA-9.59*10-2lnAGMO-1.449(1)
lnURBA=0.0996*lnAGMO-1.26 (2)
由上式中系数显示,工业化的变化对农业现代化的负影响要比对城镇化的大;在两个指标变量作用的系统中,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是同向变动的,城镇化率每提高1%,相应的农业现代化率会提高0.1%,说明城镇化能带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引起以上结果的原因可能有:贵州省支撑产业的种类少,产业链大部分延伸到外省,致使对本省的经济、就业带动作用不够;工业化的发展对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尤其是因此而弱化了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视,而工业化本身的发展也是“雷声大、雨点小”,并没有真真的发展起来;贵州工业化的发展历史不长,其对城镇化及农业现代化的带动作用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才能表现显著。
构建误差修正模型。误差修正模型显示城镇化、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在短期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从长期来看,趋向长期均衡。
脉冲响应分析。结果显示,对工业化的外部冲击,会对农业现代化有负面影响;给城镇化加以外部冲击,对工业化及农业现代化产生负作用;若对农业现代化加以冲击,对工业化及其自身均有推进作用。
方差分解。结果显示贵州省工业基础薄弱,工业化对城镇化及农业现代化的贡献不大,城镇化对工业化及农业现代化均具有重要贡献,这也与贵州实情相符。
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显示工业化率是农业现代化率的格兰杰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