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环境卫生学重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环境卫生学重点范文1
劳动条件环境卫生健康
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认识到人与环境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在著名医学著作《黄帝内经》中曾提出“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的观点,认为自然界是人类生命的源泉,人与自然界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左传》载有“土薄水浅,其恶易觏,……土厚水深,居之不疫。”西晋《博物志》指出“居无近绝溪,群冢,狐蛊之所,近此则死气阴匿之处也。”[1]社会科学发展至今,人类文明要求我们所对健康的关注不能低于古人;学术发展,百家争鸣,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就是以人类及其周围的环境和劳动条件为研究对象,阐明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人体对环境的作用所产生的反应,即各环境与机体间的相互作用。
1学科体系概述
1.1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性质与研究内容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是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它是研究劳动条件、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揭示环境因素和职业性有害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发生、发展规律;并研究利用有利环境因素,控制不利环境因素和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对策,预防职业病和与环境有关的疾病,以保障人群健康的一门科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大致有以下的研究方向:环境化学毒物的毒理学、环境与职业流行病学,热与毒物耐受的分子机制,水污染对健康的危害与防治。
2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与健康
2.1健康健康是指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是包括身体、心理、社会方面的完好状态。人体机能最好的状态当属健康状态,可受环境多种影响,还有多种不理想的状态,如亚健康,亚临床,疾病状态。亚健康状态下,人的机体虽无明显的疾病,但活力降低,适应能力成不同程度减退的一种生理状态,是由机体各系统的生理状态现状、生理功能代谢低下所导致,是介于健康、疾病之间的一种“第三状态”。现阶段调查研究表明,多数社会人的健康状况整体下滑,问题不可小觑。其中当以亚健康人群居多。
2.2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与健康的关系
人类赖以生活的自然环境、生活环境及劳动条件都与健康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作用关系错综复杂态。我国人群健康现状与环境作用研究及其问题分析,以及近年来的环境污染事件增多,职业病的患病增加,这些都说明不良的环境的持续作用会对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了极大地危害和威胁,后果严重性已表现出来态。
3讨论
3.1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的发展与健康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研究环境与人群健康关系,以保护和增进人体健康为目的。环境卫生工作是该学科理论知识体系指导下的环境卫生实践工作,其目的是防止环境污染,预防疾病,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环境卫生工作能丰富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的内容,是其理论的具体体现;而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源于环境卫生工作实践,但又高于实践,对环境卫生的工作实践具有指导作用。目前全国正在进行卫生防病体制的改革,以便能够适应中国社会和经济建设发展的要求,提高中国人民的健康水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也给环境卫生工作和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及新的任务和希望。
3.2发展战略
3.2.1加强研究环境中存在的大量化学,物理,生物因素均可对人群健康产生影响。大量的环境污染物对人体健康产生明显的危害。由于环境化学污染物种类繁多,成分复杂,数量巨大,污染面广,其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也最大。因此,化学性污染对健康的危害仍是今后的研究重点。但不同污染物由于其存在形式,人体接触的途径,暴露量,个体敏感性的不同及多种因素的联合作用等,对机体的作用模式和效应可能有所不同,这就更增加了环境因素健康效应研究的复杂性。
3.2.2 新技术,新方法在环境卫生工作中的应用由于环境卫生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交叉学科,在环境卫生工作中提倡创新性思维,及时创建和引进新的研究技术和方法对于提高环境卫生工作质量和研究水平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引进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的研究技术和分子流行病学方法对于深刻揭示环境与健康关系的内在本质至关重要。引进分析化学,仪器分析技术有利于快速检测有害物质,可增强处理环境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提高对新化学污染物的识别能力;应用新的微生物检测技术可快速检测环境介质中的致病性微生物。总之,及时引进和应用相关学科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将会给环境卫生工作和环境卫生学研究带来崭新的局面。
3.2.3 加强卫生工作1997年中国政府提出“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的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为今后的环境卫生工作指明了方向。最近20多年来,由于大量乡镇企业的兴起,城市污染企业的转移,滥施农药化肥等造成的污染以及在村镇建设中缺乏合理的整体规划等,给农村环境卫生工作带来诸多新的问题。因此,加强农村环境卫生工作是中国环境卫生工作者的重要任务。2007年11月6日 ,卫生部、国家环保总局等18个部委局办联合了《国家环境与健康行动计划(2007-2015)》,充分表明了我国政府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的态度与决心,为顺利推进环境与健康工作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郭新彪.环境健康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6.1.
[2]李蓉.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7.1.
[3]李鲁.社会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
[4]宋晓明,花小川,郭新彪等.公众对环境与健康工作需求现状的调查分析[J].环境与健康管理,2009.23-28.
[5]傅华. 新公共卫生与21世纪人群健康策略[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1,13(1):6-8.
[6]李晓明,姚孝元.我国环境与健康标准体系现状及问题分析[J].环境与健康杂志,2011(3):267-269.
环境卫生学重点范文2
关键词:公共卫生执业医师;环境卫生学;技能考核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3-0103-02
《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医生执业许可制度的正式建立。这一法律的实施对于我国评价医师质量、提高医疗水平、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使医学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了方向;对医学教育更是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就预防医学专业学生来说,获得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资格就成为其从事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相关工作的必要条件。《环境卫生学》作为预防医学重要的专业课,在教学和考核学生实践能力方面就需要从公共卫生执业医师技能考核出发,改革传统的理论考核模式,促进学生适应执业医师考试及执业技能的考核。
一、预防医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林惠青等认为,21世纪高等教育国际化、国家五年发展规划、现代科技发展、卫生体制改革以及教育资源等方面会对高等医学教育产生深刻的影响。强化教学建设,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就成为迎接这些挑战的重要举措。然而,在预防医学的教育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1.对预防医学重视不够。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虽然被广泛接受,但是实践过程中重临床轻预防的思想依然普遍存在,特别是占主导地位的管理层、教师层预防战略意识不强。教师在教学中仍局限于生物医学范畴,忽视了社会、心理、环境、行为等因素与健康的关系,缺乏一级预防的意识。
2.技能考核目标缺乏,考核指标不健全、实践技能培养效果不佳。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技能培养主要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学生学习预防医学专业课期间,随课安排的实验。这一阶段的考核多以理论考核为主,实习考核为辅,部分学校尚未开展实验操作技能的考核。第二阶段是学生毕业前在实习基地开展的生产实习。学生能够利用一定时间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卫生监督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卫生局等单位轮转实习,但是实习期间的考核指标不健全,部分单位仅以出科考试为考核要求,缺乏对学生技能掌握程度的考核。另外,在预防医学教学中虽然有教学大纲、考试大纲等考核文件,但是预防医学课程的考核很少有对实践技能考核的指标。这些因素均导致实习技能考核指标缺乏而降低了学生对技能学习和培养的要求。目前,医学院校在预防医学教学基地和医学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与实践,但从总体上看,实践教学环节薄弱仍然是最为突出的问题。主要体现在预防医学教学实验室设施落后,有很多院校的预防医学课程实验学时数少或不能开设相应实验;预防医学教学基地不易建立或不稳定,教学基地的设施落后、师资薄弱。这些问题造成预防医学实践技能培养质量低的现象。
3.预防医学教学模式不能适应现代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近些年来我国针对预防医学教育开展了一些改革,但是预防医学教育模式依然摆脱不了前苏联教学模式的影响。比如,在教学内容上社会科学、人类行为、人口学、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安排比例少;在教学方式上以课堂讲授为主,考试偏于知识点的记忆;在实验课安排上,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工作能力关注不够,仍以知识传授为主,忽视了学生综合能力尤其是专业实践技能的培养。现有的预防医学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2l世纪以知识经济为代表,知识创新为特征的时代背景下公共卫生事业发展方向的要求。
二、《环境卫生学》技能考核改革思路
执业许可已经成为预防医学人才质量评价的必经之路,而实践技能又成为预防医学人才考核的必要环节。《环境卫生学》作为预防医学重要的专业课就必须以强化技能考核为突破口,以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实践技能考核为指导,实施技能考核改革。本次技能考核改革制定了《环境卫生学》实践技能考核的三级指标体系,将相应的考核指标划入到《环境卫生学》理论教学、实验教学以及生产实习中,开展实验课技能考核与生产实习单位考核。
三、《环境卫生学》技能考核方案的主要内容
1.增加技能考核指标。根据《2013年公共卫生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核大纲》、《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实验教程》、《石河子大学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我院预防医学专业《环境卫生学》教学大纲,制定《环境卫生学》技能考核三级指标体系,建立考核指标库,然后采用Delphi法请从事《环境卫生学》教学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卫生科的带教教师7人对三级指标体系进行评价和筛选。对于50%(4人)以上选用的指标直接选为考核指标,4人以下选取的指标进行集体讨论,确定考核指标的选用情况。目前已经形成了2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和53个三级指标,具体指标见参考文献5。
2.建立技能考核评分标准。依据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考试大纲中技能考核部分的要求,建立每一套操作或口试的评分标准,标准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便于对学生能力进行量化和评价。以大气采样器考核标准和评分标准为例,该仪器考核共30分,第一部分为采样前准备10分,有4个考核点,第二部分为采样步骤及仪器使用20分,分13个考核点。此部分的考核是结合操作与口试相结合的形式,便于学生能力评价与计分,见表1。
3.注重预防医学思维能力的考核与培养。在《环境卫生学》的教学过程中重点培养学生建立环境因素与健康关系的思想,树立利用环境有益因素和控制环境有害因素的预防意识。在实践过程中,强调学生有效整合流行病学、统计学理论知识,注重环境监测、人群健康效应监测、风险评估思想,结合案例分析和开展调查。在本次技能考核改革过程中,积累了大量关于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室内空气污染等典型案例。每个案例的分析包括现场采样布点设计、采样方法、监测结果评价、污染原因分析、处理措施与建议等5个方面进行考核。五个方面的考核在题目中形成连环资料分析方式,比如由学生根据第一部分资料提出自己认为恰当的采样布点方案,在第二部分案例资料中将提供正确的布点方案信息由学生继续提出采样方法及注意事项,在第三部分材料中给出正确的采样方法并提供采样后的数据,再由学生评价监测结果;在第四部分资料中提供监测结果的评价,由学生根据评价结果分析污染的原因;在第五部分中提出污染原因的信息,由学生作答应采取何种处理措施,最后公布应当采取的必要措施。通过连环式案例考核,促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实践技能的应用要点。
参考文献:
[1]叶中胜,王军.关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与医学专科教育人才培养对策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3,(1).
[2]李秀敏.执业医师考试与医学生临床技能考核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04,(8).
[3]林惠青.新时期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教学改革面临的挑战与机遇[J].中国大学教学,2002,(5).
环境卫生学重点范文3
0引言
口腔科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科室之一,从事口腔诊疗工作的医务人员,掌握口腔诊疗器械消毒及标准预防等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方面的知识,在减少医源性疾病传播中具有重要作用. 我们对我市两所医院口腔科医务人员在200501/200611参加培训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对医院感染进行了监测.
1对象和方法
我市两所综合性医院口腔科医护人员40(男14,女26)名,年龄20~50岁. 其中,硕士2名,学士10名,大专8名,中专20名. 对两所医院医务处、医院感染管理科2 a来培训记录及考核成绩和医院感染监测情况进行调查. 评价内容:参加培训到课率、人员考核合格率、环境卫生学监测、标准预防、消毒隔离;随机采样(n=48). 物体表面采样取治疗台面,采样面积≥100 cm2;手的采样取治疗护士双手指屈面从指根到指端往返涂擦2次,采样面积约30 cm2;检测方法:将采样管用力振打80次,取1.0 mL检样品接种于灭菌平皿内加入已熔化的45~48℃的营养琼脂15~18 mL,边倾注边摇匀,待琼脂凝固,置37℃温箱培养48 h,计菌落数.
2结果
2005年2次培训医护人员到课率87.5% (35/40),考试合格率82%(34/40);2006年2次培训医护人员到课率100%. 考试合格率92%(37/40). 清毒隔离、消毒监测及环境卫生学检测结果见表1.表2消毒监测、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略)
3讨论
调查表明,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知识掌握不全,标准预防意识薄弱,对手的清洁、消毒重视不够,有些医师诊疗时不戴手套,诊疗前后不洗手. 手的细菌培养合格率85.4%,医师不重视手的清洗、消毒,造成患者之间、医患之间交叉感染. 口腔诊疗室是患者集中就医的场所,室内空气培养仅为89.6%,口腔治疗过程中产生的气溶胶、患者喷出的飞沫、修复打磨牙产生的粉尘都是空气污染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加强对医护人员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 口腔科是医院感染重点部门,医护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知识,才能落实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技术规范,提高消毒质量,减少医源性传播[1-2]. 由于口腔医疗工作中每日都有暴露在或接触于各种感染性疾病的可能,因而将每一口腔患者都视为感染带菌者,充分详细询问病史,采取最好的防止交叉感染措施显得非常必要. 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学习有关医院感染管理法律法规知识及各项管理制度,把医院感染知识纳入科室质量和护士星级服务考核,并对新分来的医护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知识岗前培训,考核合格方可上岗. 感染管理科定期对监控人员进行岗位培训, 加强科室医院感染监控工作. 通过这些措施的落实, 口腔科参加医院感染培训医护人员到课率由87.5%上升到100%, 考核成绩合格率由82.5%上升到92.5%.
参考文献
环境卫生学重点范文4
中韩环境污染与健康论坛日前在河南新乡医学院举行。来自韩国东亚大学、大邱加图立大学和我国北京大学、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等高校及科研院所的11位专家,围绕大气颗粒污染、重金属污染等问题进行了交流。
据了解,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环境卫生与职业卫生学系主任郭新彪带领团队发现,PM2.5污染的来源不同,成分有较大差别,因此对健康的影响也有很大差异。而将空气颗粒性污染的衡量标准进一步细化,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污染来源中的重点污染成分进行区别和重点治理,比较符合中国目前PM2.5治理工作的实际情况。
新乡医学院特聘教授吴卫东介绍说,缺失谷胱甘肽转移酶M1亚型基因的人呼吸道细胞对PM2.5毒作用易感,而中国有50%的人缺失该基因。同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对PM2.5的毒作用易感。
东亚大学研究团队则在对重金属污染的生殖毒性进行研究后发现,食用汞污染水系中的鱼对人体健康有影响,其中对女性的危害要比男性高。而且,汞和砷污染都有生殖毒性,能将污染从母体传递到胎儿。
环境卫生学重点范文5
一、指导思想
按照《国家卫生城市标准》,以创建国家卫生县城为平台,以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提升城市品位、提高人民健康素质为目标,以完善城区功能、强化城区管理,推进公共卫生、环境质量、健康教育、除“四害”等为重点,按照“政府组织、地方负责、部门协调、群众动手、科学治理、社会监督”的爱国卫生方针和“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以块为主、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原则,全县动员,全民动手,努力建设“健康、宜居新”,实现2020年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的目标。
二、创建目标
全局上下努力,全面动员、全民参与,集中力量抓好水源地保护、河道清理整治和县城所在镇辖村农村自来水安全有保障,不断提升城市形象,确保2020年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县城考核验收。
三、主要任务
(一)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制定环境卫生长远工作规划,建立健全环境卫生工作机构,规范环卫工作管理。实施门前“五包”卫生责任制,确保城区环境卫生保洁面积达到100%,垃圾收集点布点合理,容器密闭,周围环境整洁;垃圾日产日清,清运率达到100%;垃圾卫生处理符合要求,填埋率达到100%,城乡结合部不得有垃圾。河道、湖泊等水体的水面清洁,无漂浮垃圾,岸坡整洁,无垃圾杂物。责任领导:周浩责任股室:河湖管理股完成时限:2020年6月20日前(二)饮用水卫生。城区集中式供水覆盖率达95%以上,不得发生因饮用水污染导致的疫情疾病。水厂周围环境卫生、绿化工作良好,水源地有卫生防护标志,无污染源,在生产区10米范围内无垃圾、厕所、渗水坑等可能污染水质的因素存在。对水源定期进行水质检测分析,检测项目符合要求,水质符合国家卫生标准,资料完善规范;定期对出厂水质进行采样监测,合格率达到98%以上。责任领导:高旭责任股室:建管股完成时限:2020年10月20日前(三)水源地保护。水源保护区经当地人民政府批准公布,并在防护带设有固定醒目标志;取水点周围半径100米水域内无捕捞、养殖等污染水质活动;取水点上游1000米下游100米水域不得排入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无堆放废渣、有毒有害化学品仓库等;地下水有建设、卫生、环境、国土等部门研究确定的卫生防护规定的文件;水源水质经卫生部门全分析和卫生学评价合格。责任领导:黄勇责任股室:水资源管理股完成时限:2020年10月20日前
环境卫生学重点范文6
1 基本情况
该中心小学位于四川省5.12地震重灾区,是一所全日制中心小学,因5.12大地震,学校校舍全坍塌,学校暂停教学。2008年8月,学校搬入临时板房教学,全校共有9个班计401名在校学生,其中住校生168人,教职工39人,食堂从业人员2人。宿舍与教室相隔200 m左右,每间宿舍住8~12人。学校食堂为简易房,没有固定的就餐场所,学校无校医和医务室。学校采取地下深井水进行集中式供水。学校环境卫生较差,四周可见多处垃圾,垃圾桶不能做到日产日清。厕所为旱厕,卫生尚可,每天用含氯消毒剂消毒1次;食堂卫生很差,流程不合理,为简易房搭建,从业人员未健康体检。食堂大多供应蔬菜,较少晕菜。
2 发病经过
该中心小学根据当地政府规定,5.12地震后停止授课,于8月1日在临时板房内复课。8月10日开始,学校部分班级出现感冒症状学生,17日病人突然增多,遂向当地卫生院报告,至8月25日共发病157人,罹患率为35.5%(157/442)。经调查8月10日发病的2个病例,均为初一(1)班住校生,有头昏、头痛、咽痛、咳嗽、流清鼻涕等症状。有1例曾测体温为37.7℃,2例病例精神尚可,均未到医院就诊,也未服药。至8月17日疫情调查时病情均已好转。
3 临床表现
157例病例中,有头昏、头痛者占74.5%(117/157),流清鼻涕者占66.9%(105/157),咳嗽者占62.4%(98/157),部分病人有低热(
4 流行特征
157例病例中学生156例(其中住校生85例,走读生71例),占99.4%(156/157),学生罹患率为38.9%(156/401);教师1例,占0.6%(1/157),教师罹患率为2.6%(1/39)。男、女生罹患率分别为40%(86/215)、37.6%(70/186),差异不明显;住校生和走读生罹患率分别为50.6%(85/168)、30.5%(71/233),差异较大。
时间分布:发病最早为8月10日(2例),11日6例,12日8例,13日10例,14日13例,15日14例,16日16例,17日28例,18日25例,19日14例,20日6例,21日5例;22日4例,23日4例,24日2例,25日0例。其中13―19日病例数120例,占总发病数的77%。
卫生检测:采集学校饮用水进行余氯监测,结果表明达不到生活饮用水余氯卫生标准。调查显示,井水根本未经加氯消毒。
5 讨论
从该调查结果看,可以认为这是一起学校流感样病例爆发疫情,主要有以下几点依据:① 病人的主要表现为流涕、咳嗽、头昏、头痛等呼吸道症状,部分病例伴有发热。② 住校生发病率明显高于走读生,病例对照研究也表明住校是本次疾病发生的高危因素,与住宿环境条件差、通风不良有密切关系,是造成本次疾病流行的重要传播因素。③ 发病时间较集中,采取临床对症治疗、病人隔离、预防性服药等控制措施后疫情立即得到控制。
流感爆发疫情好发于学校,学校流感的预防将是控制流感疫情的关键[1]。本次流感样病例爆发流行提示,大地震后由于临时板房条件较差,各种配套设施不够齐全,地面、空气潮湿,尤其是通风不良,加上环境卫生条件差,学校人员集中,容易发生呼吸道疾病等传染病的流行。因此,疾病控制工作要做到关口前移、重心下沉,提前介入。灾后卫生防疫是长期艰巨任务,重建工程未完成,受灾群众生活未安定,防疫工作就不能松懈。要继续做好政府主导的灾后防疫工作,落实责任制。在学校等重点场所要尽快落实专职医务人员进驻,以确保学校卫生防病工作的全面落实和实时监控,争取传染病的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要继续加强对人群健康相关因素的监测,尤其是重点人群的症状监测要做到长期坚持,不能麻痹大意,责任报告单位及报告人的法制意识和疫情报告的敏感性亟待进一步加强。灾后健康教育工作不能停留在张贴宣传标语和分发传单的简单形式,要针对人群特点和地域特点开展适宜的健康教育方式和内容,真正做到人人都有防病意识。同时临时板房等居住环境卫生学的监测也不容忽视,确保入住板房后不发生传染病的爆发流行。
6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