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业普查的目的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业普查的目的范文1
为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强环境监督管理,提高科学决策水平,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确定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目标,国务院决定开展污染源普查工作,并以《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通知》(国发[2006]36号)明确了普查的目的意义、对象内容、时间安排、组织实施和经费来源等,成立了由曾培炎副总理任组长、国家环保总局、统计局、、发改委、财政部、建设部、农业部、工商总局、总后勤部等部门领导为成员的国务院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颁布实施了《全国污染源普查条例》,印发了《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方案》)([2007]37号),对普查的技术路线和步骤等提出了具体规定。此次污染源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调查,是全面掌握环境状况的重要手段,是摸清污染底数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也是搞好环境管理的重要基础。
这次农业污染源普查的目的是全面摸清种植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污染物种类、产生量、排放量及其去向;建立农业污染源资料档案,完善农业污染源信息数据库,为做好农业污染源监管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摸清农业污染物排放规律和主要影响因子,掌握农业污染的动态变化趋势,为合理规划农业生产布局,指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倡导环境友好型生产方式,从源头控制农业污染提供科学依据。搞好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准确了解污染物的排放情况,有利于正确判断环境形势,科学制定农业环境保护政策和规划;有利于有效实施农业污染物控制计划,切实改善农业环境质量,推进标准化生产;有利于保障农业环境安全,提升农产品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推进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有利于促进农业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这次农业污染源普查的对象为种植业。污染源主要针对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蔬菜作物的主产区开展肥料、农药和农膜污染调查。普查内容主要包括肥料(化肥、有机肥两大类)、农药(杀虫剂、除草剂、杀菌剂等)、农膜的使用和秸秆处理情况。以县市为单位进行全面普查,以农田地块为基本普查单元,根据甘南州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分散农户按4%的比例进行抽样调查。按照《国务院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实施安排的通知》(国污普办[2007]2号)等相关会议和文件的要求,这次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总体时间安排为2007年6月至2008年12月,普查步骤分为准备阶段、全面普查阶段、总结阶段三个阶段进行。
这次农业污染源普查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涉及范围广,内容复杂,普查任务重,技术要求高,工作难度大,时间要求紧。而甘南藏族自治州作为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之一,经济欠发达,社会发展程度低,自然条件严酷,生产方式多样,加之地域辽阔,群众居住分散,地块零乱,开展农业污染源普查面临着诸多困难。为此,全州各级农业部门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通知》(国发[2006]36号)和《全国污染源普查条例》等相关会议和文件精神,充分认识开展农业污染源普查的重要意义,充分认识开展农业污染源普查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把农业污染源普查作为一件具有全局性、基础性的工作,切实加强对普查工作的领导,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全力以赴抓好落实。要组建一支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机构和高素质的普查队伍,会同环保部门成立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确定工作人员,落实普查经费,明确各部门和工作人员的职责任务,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要制定具有较强操作性的农业污染源普查实施方案,认真组织实施。要进一步明确职责任务,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为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提供组织保障。要认真作好各项准备工作,严格把握工作进程和时间进度。要严格按照《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技术规定》的具体要求,按时、如实填报普查数据,确保获取真实准确的数据。要把质量控制贯穿于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的全过程,确保普查数据真实可靠。要高度重视宣传发动工作,尽最大努力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通过宣传动员,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使第一次全国农业污染源普查的各项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努力提高广大群众参与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要认真做好培训工作,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全面提高普查员、普查指导员、数据录入员、数据审核员的业务水平,确保普查工作顺利有序的进行。
农业普查的目的范文2
为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的通知》(国发〔*〕13号)精神,切实做好我省第二次农业普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开展农业普查的重要意义
农业普查是国家统一部署的重大国情国力调查,主要是为了查清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发展变化情况,掌握农业生产、农田水利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劳动力转移等方面的基本信息,为研究确定经济发展战略和规划,制定经济社会政策提供依据。搞好全省第二次农业普查,有利于进一步摸清农业资源状况,制定科学的粮食生产政策,确保粮食安全;有利于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加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二、准确把握农业普查工作的各项要求
根据国发〔*〕13号文件精神,结合我省实际,本次农业普查主要包括六方面内容:一是从事第一产业活动单位和农户的生产经营情况;二是乡(镇)、村委会及社区环境情况;三是农业土地利用情况;四是农业和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情况;五是农村劳动力就业及流动情况;六是农民生活质量情况。普查的标准时点是年12月31日,时期资料为2年度。凡我省符合普查对象的有关单位和农户,必须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和普查的具体要求,如实填报普查数据,确保基础数据的真实可靠。任何地方、部门、单位和个人都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不得伪造、篡改普查资料。各地、各有关单位要准确把握农业普查要求,切实加强农业普查资料的管理。对农业普查取得的资料,严格限定用于普查目的,不得作为任何部门和单位对普查对象实施考核、奖惩的依据。对普查对象的个人和商业秘密,各级普查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严格履行保密义务。
农业普查的目的范文3
开始对农业污染源的普查工作进行了认真的组织和实施,起步工作动手早、行动快,宣传及时到位,圆满地完成了农业污染源第一阶段的工作任务。
一、组织工作健全,领导高度重视,体现一个“早”字
**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在旗委、政府及盟直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指导下,积极行动起来,立足早字,早动手,早行动,工作超前运作,分管领导靠前指挥,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取得了工作的主动权,为普查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了把全国首次污染源普查工作扎实有效的进行好,旗农业局局长赵怀宝要求全局把这项工作当作当前的中心工作来抓,由旗农业局牵头,成立“科右**第一次农业污染源领导小组”,各乡镇、苏木也成立了相应的普查领导小组,普查小组组长由旗农业局主管农业局长和各乡镇主管农业镇长担任,其成员由业务骨干和有工作能力的人员组成。制定了工作实施方案,分解了任务,明确了职责。早在20*年的11月,召开了2次专门会议,学习国家、自治区有关文件精神,今年2月23日,再次召开了有60余人参加的以会代训培训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和学习了普查工作的内容及目的要求。由于起步工作做得扎实有效、有条不紊,为此次的普查全面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积极组织培训,扩大宣传覆盖面,突出一个“细”字
这项工作是一门新课题,培训是做好工作的基础和关键环节。今年1月中旬,我们组织各乡镇苏木主管农业镇长和普查指导员、普查员46人参加了盟农业污染源普查办公室举办的普查技术培训班,之后,进行了会后总动员,聘请盟普查指导员来我旗授课,积极组织各乡镇普查指导员、普查员进行办班培训,有60人次参加了培训。
在宣传中,我们创新工作方法,舍得经费投入,在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投入1万多元用于宣传工作。
20*年12月份,印制了100余份普查工作指南手册,每名普查员人手一份。手册内容丰富具体,包括组织机构、工作人员职责、普查方案、报表填报要求、普查表指标解释与填报要求、普查总户数、抽查户、行政代码一览表等等,手册囊括了这些方面的内容,普查员拿在手里,具有很强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该做哪些工作、怎么做,都一目了然,得以应手。从1月23日开始,印发了各种宣传资料,印制宣传单6000余份,利用乡镇大集的契机,在大集上发放宣传单3000余份,同时在大集上,播放普查的有关内容,使普查信息覆盖90%以上被调查的农户,做到了家喻户晓,尽人皆知。参与普查的11个乡镇都制作了一个巨大的宣传横幅,街面及路牌上也悬挂了宣传标语。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在全旗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的宣传。发放了各类普查表格600份。
从2月26日始,全体普查员全部佩戴胸卡上岗工作,体现了工作的规范性和重要性。
通过大张旗鼓的宣传,加强了广大农牧民对此次普查目的、意义和重要性的认识,形成了浓厚的宣传和工作氛围,使老百姓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取得了显著的宣传教育效果。
三、认真进行调查摸底,全力搞好清查工作,把握一个“准”字
全旗二十个乡镇、苏木普查员,在明确了普查工作的任务和责任后,积极深入农户进行普查前的调查和摸底工作,最后按实施方案的具体要求,摸清全旗现有耕地256万亩,种植作物主要以玉米、大豆和马铃薯为主,全旗总人口35,659万人口,纯农业总户数73985户,按照0.8%的抽样标准,我旗应抽查农户592户,安排普查指导员、普查员43人参加一线的普查和指导工作。此次调查范围广、涉及全旗农牧区的各个角落,各乡镇抽取各村及农户的样本均衡,所抽地块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四、认真组织前期示范工作,提高表格填写成功率,强化一个“实”字
为了把此次普查工作做好、做细、不出偏差,2月28日,旗农业污染源办公室组织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在**科尔沁镇平安村召开了实地模拟普查培训现场会,旗领导小组副组长白玉泉带队,各乡镇办事处普查员30多人参加现场会,大家按照普查程序,选择两个家庭进行入户实地勘察和普查。在两户家庭的典型地块,大家按照要求进行调查和了解情况,掌握了第一手资料,按农户抽样调查表的要求,逐项进行认真填写,同时按照表格要求的填写标准进行反复研究归纳和总结,一切程序都是按照普查的具体要求进行模拟示范。通过此次活动,使普查指导员、普查员对填表要求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和把握,提高了填写各类表格的成功率。大
家通过亲身模拟示范演练,对普查工作的全过程有了清晰的思路,熟悉了操作技能,增强了做好工作的信心,同时,通过此次现场会,也让参与的被普查户了解到了普查工作的内容,知道了如何配合工作,对此工作的顺利进行产生了良好的作用。
五、积极申请所需资金,仪器设备到位及时,注重一个“快”字
普查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意义重大
农业普查的目的范文4
为切实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认真做好第二次全省农业普查工作的通知》($政发[2005]27号)精神和全市第二次农业普查领导小组暨办公室主任第一次工作会议以及省政府第二次农业普查督查组督查我市农业普查工作的意见,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工作安排,我们于2006年9月1日至9月2日对###县第二次农业普查的前期准备工作进行了专题督查。督查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现场查看、随机走访、量化评分等形式,围绕机构、人员、经费、工作规划是否落实,宣传发动是否到位,准备阶段发现的重点、难点问题等,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设性意见,督导下段各项工作的推进。总体上看,###县的农业普查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开展,但经费不足和调查员素质不高的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现将督查的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县第一产业概况
###县辖16个乡镇,其中包括311个村,3100个村民小组,9个国有农林牧渔场;乡镇总户数248431户,其中乡村户数185920户;全县总人口111.3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5.11万人,乡村人口80.40万人。国土面积212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5.33千公顷,渔业养殖水面17.11千公顷;乡村劳动力资源50.10万人,农业劳动力30.06万人;2005年gdp77.76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0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500元(以上数据由###县统计局提供)。与十年前的第一次农业普查相比,情况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农村社会经济现况发生了巨变。10年前的农村,有的现在已经变成了城镇,农村劳动力外出流动打工的情况非常普遍,农民收入来自非农产业特别是工资性收入的比重提高,农业收入来自养殖业的比重提高;与此同时,农民消费结构不断改善,食品消费支出的比重下降,用于建房、教育、文化、卫生和通信等方面的支出增加;从事农业生产的群体复杂化,经济形式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许多工商企业、事业单位进入农业领域。
2、政府对农村的管理发生了变化。国家从2004年开始全国农村税费改革,今年全面取消农业税,为农村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大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各级政府对农村的管理正逐渐由传统的、行政性的管理向政策性的、指导性的管理转变。乡镇机构改革中大范围的撤乡并镇,乡镇数减少,乡镇的管辖范围扩大。
二、普查准备工作进展情况
根据省、市关于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的总体部署,###县委、县政府结合本地实际,着重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农普工作机构。2005年12月下旬,县长××*、副县长××、××专门听取农业普查工作汇报,研究落实了农业普查领导机构的设置、专项工作经费预算。县政府于2005年12月28日下发《县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全县第二次农业普查工作的通知》(@政发[2005]15号),成立了由副县长××为组长、县政府办公室主任××*为副组长的县农业普查领导小组,该领导小组成员由县委宣传部、###局、教育局、财政局、工商局、民政局、广电局、农业局、林业局、司法局、国土资源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21个部门组成。县农业普查领导小组下设农业普查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统计局,办公场所已落实到位,办公室主任由县统计局局长##兼任。办公室内设综合协调、业务指导、宣传联络、数据处理、执法检查等5个职能组,各组成员由统计局业务骨干担任。在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全县18个乡镇人民政府也先后成立了普查领导机构及工作机构。通过我们抽查的两个乡镇(&&&镇、%%%镇)来看,乡镇一级的农业普查领导专班、工作专班都已成立并开展工作,做到了有办公场所、办公设备、办事人员、工作制度。村级普查指导员从各村会计中选调,普查员由组级事务管理员担任,目前,已确定326名普查指导员、3157名普查员。由于本次普查业务性很强,对部分不能胜任工作的“两员”还将进行调整。为了防止虚报、瞒报、拒报、迟报现象的发现,章庄铺镇拟在下段以镇纪委名义行文,落实普查工作责任制。如出现上述情况,将对有关责任人进行党纪、政纪处分。
(乡镇机构改革后人员比较紧张,除少数普查业务骨干外,其他抽调人员尚未集中办公。)
2、落实经费,确保农普工作顺利开展。按照国务院要求,这次普查经费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负担,并列入相应年度财政预算。###县农普办根据本县实际情况,按照每户不少于6元的标准向县政府提交了农业普查工作经费预算。县政府高度重视,已批准了本次普查工作120万元的总预算,其中纳入2006年度县财政预算的农普经费为45万元。县财政部门将按时拨付普查经费,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切实保障普查工作需要。对于该笔经费的使用,以专款专用,厉行节约,从严开支为原则。乡镇级农普办的经费落实存在两种情况:一是在年初就已将农普工作经费列入当年预算(如¥镇今年预算内的农普经费为2万元);二是虽未将农普工作经费列入当年预算,准备节约其他经费,待实际用于农普工作后实报实销(如@@@镇)。
3、初步摸底,明确调查范围和内容。与十年前相比,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环境发生了变化。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农民进城务工环境的改善、生产要素流动机制的改进、城乡边界越来越难分清,城乡交流与互动给农业普查带来了新的困难。在正式现场调查之前,###县已在2006年6月20日完成了对全县326个村、3157个村民小组的初步摸底工作,确保正式入户调查不重不漏。一是根据在册户口进行摸底;二是对本辖区内农业经营企业及服务业单位进行清查,为上门入户普查登记提供重要依据。
4、宣传发动,使农普工作渐入人心。一是利用县政府有关会议传达全国、省、市关于开展第二农业普查的有关文件精神及其重大现实意义。在今年全县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县三级干部会议上,县政府有关领导均对此项工作做了专门安排部署,反复强调第二次农普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和紧迫性。二是充分利用新闻媒介进行宣传。从2005年12月开始,县农普办在###电视台不定期播出标题新闻32条,并将全省农业普查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有关情况在电视台播发了新闻,从而让广大干部群众知晓、支持农普工作的开展。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两员”选调难。从历次普查看,在当地抽选有一定文化水平和工作能力的村民为普查员最合适。本次农业普查调查的内容很多,涵盖了农村、农业、农民的基本信息,每个调查对象都要填报6大类、15张普查表。目前,乡镇、村组干部大量精简,大批有文化的青壮年劳动力都已外出务工经商,在家务农的多为妇女儿童及老年人。因此,普查指导员只能由村会计担任,而普查员由组级事务管理员担任,“两员”的能力素质不可能全部达到普查工作要求。
二是“两员”培训难。由于“两员”自身文化水平有限,对相关普查表的填报说明和指标解释的理解有难度;二是省、市的培训工作尚未开始,而县、乡级统计骨干及村组普查员人数较多,为了保证培训质量,无法一次集中学习,要分若干期培训班、每期需2-3天培训,培训时间将比较紧张;三是《农业普查实施细则》制定后,需要花一定时间和经费准备培训教材,制作培训光盘、宣传册等。
三是普查经费不足。截止目前,县乡两级仅落实了两级普查机构的工作经费。按照“两员”人平300元的标准,全县“两员”的补贴总额估算应为104.49万元。历次普查“两员”的补贴都是乡村两级负担,乡镇税费改革后,乡村两级的经费已是捉襟见肘,无法负担如此庞大的预算外支出。如果普查员补助费达不到当地雇工的标准,多数人从事普查工作的积极性也会大大降低。另外,需要印发的表格、宣传资料、培训资料等也很多,所需普查经费也必然相应增加。
四是普查对象配合难。由于农业普查的对象绝大多数是留在家中务农的妇女、老人,其文化程度较低,理解农业普查的意义和指标比较困难;同时,大量外出务工经商等流动人员有的常年在外,普查员很难接触到本人,被普查对象有的缺少完整的原始资料,这些实际情况都给普查数据的准确性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四、几点建议
针对督查中反映出的问题,建议下阶段着重抓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1、进一步广泛宣传动员,为农业普查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要向各级调查人员和调查对象讲清楚农业普查是什么,为什么要进行,以及怎样进行,使他们真正懂得农业普查的有关知识,从而得到大家的积极支持与配合。除了新闻媒体宣传外,还要通过设立户外公益广告、横幅标语、黑板报、咨询窗口、宣传橱窗、报告会、知识竞赛、文艺节目、宣传画、编发宣传资料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开展群众性宣传活动。各级党和政府的主流媒体,要充分发挥普查宣传的主力军作用,拿出黄金版面和黄金时段义务进行农普宣传。有关新闻单位要紧紧围绕农业普查各阶段的任务和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分层次开展宣传,要充分运用新闻报道、领导访谈、专题专栏等多种形式进行深层次报道。
2、抓紧抓好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的培训工作。这次农业普查不仅工作量大,而且专业性强,普查人员的素质就成了这次普查质量的关键。农业普查内容广泛、调查项目多种多样,各地应积极组织对普查人员的培训,通过集中培训、分散学习、考试考核,使普查人员充分了解普查的内容,准确理解调查项目的含义,保证普查质量。各级人民政府,特别是县乡(镇)人民政府,一定要把好人员选聘关和培训关。普查员经过培训后,由县级普查机构发给证件,持证上岗。除了业务知识的培训,还要要求普查员对每个被调查单位都应以高度的责任感和认真负责的态度,在搞懂普查项目与内容,充分理解普查项目含义的提前下,实事求是,如实填报。对于一些敏感指标,普查人员还要注意为普查对象保密。
3、政府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要密切配合。农业普查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需要有关部门紧密配合,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凡是以部门为主的调查任务要尽可能委托部门牵头组织实施调查,统计部门协助制定标准和指导一些具体工作。凡参加农业普查工作的各有关部门要实行领导负责制,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提供必要的支持与配合。国土、水利、农业、林业、农机、畜牧等有关部门要对本系统普查指标数据质量负责。
4、抓好试点工作,制定切合我市实际的普查规划和实施方案。积极抓好普查试点工作,通过一两个地方的实际工作培训和锻炼队伍、进一步熟悉普查实施方案,为全市农业普查的全面开展积累经验。按照上级农普办的统一安排,结合我市实际,修订好我市第二次农业普查的实施方案,力争一次成功,中途不宜再进行大的方案调整。
农业普查的目的范文5
主要汇报三个方面:
一、基本县情和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县位于**三省交汇处,总面积1183平方公里,辖5镇5乡、1个街道办事处、1个开发区,总人口17.5万人。境内矿产资源富集,是全国13个产煤基地、西北3大产煤矿区和**东部煤电产业发展的重点区域之一。工业基础较为雄厚,初步形成了以煤炭采掘为龙头,电力、冶金、建材、陶瓷等多业并举、规模优势明显的地方工业体系。农业支柱产业特色鲜明,是陇东优质肉牛、核桃和中药材生产基地。**历史悠久,人文古迹众多,关山莲花台被列入省级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开发前景广阔。
2006,全县上下按照落实“率先、延伸、反哺、经营、创新”的十字思路和总体要求,实干攻坚,集中突破,全力组织实施“611”计划和“一体两翼”(以项目建设为主体,以全民招商和全员创业为两翼)工作部署,加大项目建设,推进新农村建设,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0亿元,同比增长12%;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39亿元,占计划的100.7%,同比增长13.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7600元,同比增长13.1%;农民人均纯收入完成2206元,占市上计划2182元的101.1%,同比增长6.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7亿元,占计划11.38亿元的120.4%,同比增长41.8%。。
二、全县农业普查工作开展情况:
我县农业普查工作在市农普领导小组及办办公室的精心指导下,严格按照全国农业普查的文件精神和省、市农业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安排部署,高度重视,及早动手,迅速启动,各项工作进展顺利。目前,现场入户登记工作已基本完成,正在进行复查审核。主要做了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领导,健全机构。市政府关于认真做好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的通知下发之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县上及时成立了由常务副县长任组长、分管农业的副县长为副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县农业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及领导小组办公室。由人事部门在各机关事业单位抽调了5名熟悉统计工作的业务骨干,充实到县农业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在全县范围内选聘了939名文化程度高、工作责任心强的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县普查办建立了领导联系乡镇制度,采取领导包片、农普办工作人员包乡镇的工作责任制。各乡镇机关全体干部全员参加,并实行包村制,做到责任到人。由县财政专门安排预算资金6万元,用于普查工作的日常列支,确保了普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2、广泛宣传,深入动员。按照上级要求,及时召开了动员大会,对第二次农业普查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明确了这次普查的目的、意义、对象、范围。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政府网站等各类新闻媒介和采取发放宣传资料、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开辟电视专栏等形式,对农业普查工作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宣传。至目前,共印发《致农业普查被调查对象的一封信》和《农业普查知识宣传单》34000份、悬挂横幅29条、累计张贴标语38000多条,发放传单4.5万份,电影放映宣传26场,打电视滚动字幕标语180条(次),新闻报道22次。县农普办上报普查信息23条,下发普查年画3.5万张。积极开展了农业普查知识竞赛活动,使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做到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为第二次农业普查工作顺利开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3、强化培训,狠抓试点。为了切实提高培训效果和质量,我们针对不同的对象分别进行了普查业务培训。一是按时派员参加全省普查业务骨干培训和市级综合试点工作,培养全县普查业务骨干;二是严格开展“两员”培训,推行培训合格上岗制。县、乡(镇)层层开展农业普查业务骨干培训,重点讲解《普查方案》、实施细则、各种普查表、数据质量控制办法、访问技巧和填表要求等内容。同时,在培训会上,让普查人员以试题为例,依据普查表要求试填普查表。通过试填,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规范填表要求,使普查员准确地掌握普查表的填表规范和技术要求。学员与授课人之间及时沟通,现场提问题,现场解答,纵横联动,提高了学员的理解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通过进行全面、系统的业务培训和实地现场培训指导,使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吃透了普查表,熟悉了普查流程,掌握了入户调查的技巧。三是结合全市农业普查试点经验和县情,制定县级农业普查综合试点方案,于12月下旬在西华镇组织县、乡(镇)90多名普查业务骨干圆满完成了县级综合试点工作,为组织实施全县农业普查积累了组织、宣传和现场调查工作经验;四是县农普办结合**普查特点和试点中发现的有关问题,归纳、整理、编辑了《农业普查疑难问题解答》,有效指导了普查工作的开展。
4、严格程序,注重实效。针对农业普查面广量大、技术性强、群众居住分散、复杂的特点,严格界定普查范围,明确普查登记对象,确保普查对象不重不漏。在此基础上,绘制了普查区和小区示意图,制订访问路线和现场调查计划,并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延长摸底时间,由10天延长到15天,使摸底工作有充分的时间保证。摸底工
作结束后,县农普办及时审核了各乡镇清查摸底表,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重新核查和及时纠正。现场登记过程中,我们本着边登记、边审核、边纠错的原则,要求各普查员必须严格按照普查表填写规范和指标解释规定,对每个被访问对象逐项进行询问、核实填报,每登记完一户或单位,都要对访问对象宣读所登记的内容,进行核对,做到普查表填写不漏项、不错行、数据准。经核对无误后,由访问对象和普查员同时签名,保证了普查表的完整性。农普办工作人员随时深入村社检查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重大疑难问题及时向上级请示汇报,做到口径一致,确保了登记数据的质量。
三、普查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我县的农普工作虽然取得阶段性的进展,但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和问题:一是提高数据质量难。农业普查面对广大农户,不同于其他普查,播种面积、产量等好多指标都没有记录可查,经营收获和销售消费了既不记数、也不记账,调查申报时只能是算个大概数,仅依靠普查员的一两次访问调查也很难搞准。二是调查对象配合程度低。老百姓的种种疑虑,支持配合难,不愿说实话,不报实数。有时候甚至同样一个住户,访问不同的家庭成员,申报的数据都不相同。对同一个调查对象访问2次,会出现2个不同的调查结果。三是农业普查调查表太复杂。因而普查登记中差错率较高、逻辑错误多和填报不规范。错误主要表现在对拥有住宅和居住的住宅理解不清,填写数据逻辑错误较多。对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下一步的工作中认真研究,努力加以解决。
四、下阶段工作打算
在下阶段的工作中,我们将以省农普办农业普查督查为契机,严格按照省、市农普工作统一部署,全力配合抓好耕地数据核实工作。
一是围绕《方案》,认真实施。严格按照甘政农普办字20075号文件精神,遵照《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土资源部、国家统计局关于共同开展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农业用地调查工作的通知》(国农普办字200644号)和《**省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农业用地调查工作方案》及《**省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农业用地调查耕地数据核实工作实施细则》的要求,集中人力,认真扎实的配合做好耕地数据核实各项工作。
二是加强领导,靠实责任。抽组人员专门负责农用地数据的审核和汇总。要建立数据责任追究制,坚决杜绝弄虚作假,保证农用地详查结果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加强部门、乡镇之间的沟通和协调,加大工作力度,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
农业普查的目的范文6
一、灌区用水调查对象清查
1.罐区用水调查的目的
灌区用水调查的目的是为了查清我国农业灌溉用水情况,主要调查灌溉面积、取水量及用水量等指标。根据统计,2009年山西全省经济社会总用水量590679万m,而农业灌溉用水量384096万m,占全省经济社会总用水量的63.64%,占全省农业总用水量的97.86%.可见灌区用水调查对于农业用水调查甚至整个经济社会用水情况调查至关重要。
2.灌区用水调查对象的确定
灌区用水调查对象的确定是进行经济社会用水调查的基础性工作。灌区用水调查对象是利用各县级行政区掌握的相关资料.根据确定方法直接选取。经济社会用水情况调查要求灌区用水调查的对象是重点调查跨县灌区和万亩及以上的非跨县灌区。在没有万亩及以上灌区的县。可适当降低灌区规模标准至2000~5000亩(133.33~333.33hm):根据当地规模以下灌区实际情况。根据使用水源不同区分地表水灌区、地下水灌区和混合灌区三种类型,选取一定数量的典型灌区进行调查,抽样的典型灌区数原则上不应小于该水源类型灌区总数的2O%。在对灌区调查对象清查审核时发现,对于规模以上灌区,主要指渠灌区f包括从水库、塘坝、湖泊、河流等地表水源取水的灌区)和跨县灌区.基层普查人员概念比较清楚,而对于规模以下非跨县灌区调查对象的确定,则概念比较模糊;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对灌区概念的界定是:灌区是指单一水源或多水源联合调度且水源有保障,有统一的管理主体,由灌溉排水工程控制的区域。在确定规模以下非跨县灌区典型调查对象时.把灌溉面积在50亩(3.33hm)以上的灌区(片)都界定在被抽样范围之内,考虑到有些县(区)规模以下非跨县灌区(片)较多,为了不加大基层普查员的工作量,在考虑到作物类型、地形条件、气候以及取用水计量程度等因素条件下,要把每个县(区)规模以下非跨县灌区数量控制在50个左右。灌区专项普查的目的是为了查清我国灌溉面积及其分布.灌区的数量、分布、灌溉面积、灌排工程设施等情况,而灌区用水调查是为了查清我国农业灌溉用水情况.主要调查灌溉面积、取水量及用水量等指标。关于普查(调查)对象和内容,灌区专项普查是把除机电井以外的灌溉面积在50亩(3.33hm)及以上的灌区全部进行普查:而灌区用水调查是跨县灌区和规模以上非跨县灌区全部调查、规模以下非跨县灌区(包括机电井灌区)典型调查的方法。灌区用水调查与灌区专项普查的灌溉面积等指标存在关联,普查时协同实施。
3.灌区用水调查对象名录表审核
灌区用水调查对象名录表审核主要是检查清查表的填写内容是否完整、规范,审查填报内容是否准确,清查表审验程序和签字手续是否正确。主要从基础数据的完整性、规范性、有效性、一致性、真实性和相关性等方面进行审核。
二、规模化养殖场用水调查清查
1.规模化养殖场用水调查的目的
畜禽养殖用水调查目的是摸清我国各地和各流域畜禽养殖用水状况。在规模化畜禽养殖场调查中涉及的调查项目主要有两项,即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存栏数和用水量。农业用水调查中的畜禽养殖用水调查是通过收集农业部门资料、污染源普查资料和养殖场实地调查等方式完成。如果养殖场只养殖一种(大牲畜、小牲畜或家禽)畜禽,可按规模化畜禽养殖场适用规模表直接确定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如养殖场同时养殖多种畜禽.可按照大牲畜.,J、牲畜:家禽=1:5:150的比例统一折算为小牲畜后确定其规模。大牲畜包括牛、马、驴、骡、骆驼等,小牲畜包括猪、羊等,家禽包括鸡、鸭、鹅等。
2.规模化畜禽养殖场调查对象
名录表的审核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名录表审核的程序和方法和灌区用水调查基本相同.主要对表格填写规范性、完整性、准确性审核,检查基础数据的有效性、一致性、真实性和相关性等。重点审核指标数据项为养殖场名称、2010年年底存栏数、地址和联系电话等。最后根据养殖场名称和存栏数量,检查是否重复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