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网络暴力实践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网络暴力实践报告范文1
实验目的:
1.了解利用网络进行资料检索的基本思路。
2.掌握利用网络进行资料检索的主要方法。
实验情况及实验结果:实验(1)检索期刊篇章多使用搜索引擎的“网页搜索”功能,检索报载资料主要使用“新闻搜索”并辅以网页搜索功能。通常而言,新闻搜索引擎(或搜索引擎的新闻检索)所指的“新闻”,绝非新闻学特指的狭义的“新闻”,而是报载资料(广告除外)的集合称谓。在检索实践中,凡查询报载资料,专业人员大都会首先使用新闻搜索引擎或搜索引擎的新闻搜索功能。
目前国内最为着名和常用的新闻搜索引擎是百度和中国搜索。
百度新闻搜索引擎是“世界上最大的中文新闻搜索平台,每天80000--100000条新闻,新闻来源包括500多个综合和地方新闻网站、专业和行业网站、政府部门和组织网站、报刊杂志广播电视媒体网站”。百度新闻每5分钟对互联网上的新闻进行自动更新,并根据内容为每篇新闻提供一个地区属性,据此可以检索全国34个省市自治区的即时地方新闻。
由中国搜索发起的中国搜索联盟是一个以搜索引擎应用为核心的开放型联合体,联盟的协议成员已发展到1000余家,几乎包括了所有的国家与省级报刊网站,以及有一定访问量的地方与行业报刊网站。中国搜索的“第三代智能搜索引擎”每十分钟更新一次新闻内容,是“是目前全球数据更新频率最高的中文搜索引擎”之一。
由于二者的搜索技术不同,其语法功能、对搜索词的要求亦有些许差异,搜索结果的页面要素也各有特色,而信息来源和更新频率不同则必然导致同一词语检索,二者搜索结果的不同,或此多彼少,或此有彼无、或彼此重复。因此,二者需配合使用,以尽可能避免漏检和重复,保证搜索结果的尽可能全面。
1.有针对性地选择搜索引擎
用不同的搜索引擎进行查询得到的结果常常有很大的差异,这是因为它们的设计目的和发展走向存在着许多的不同,比如:是专用于usenet的搜索引擎,而则是针对邮递列表、irc等的搜索引擎。
2.逐步细化法
按照搜索引擎的分类一层一层地点击下去,这对一些关键字不太确定的资料查询十分有效。yahoo把网上的各种资料归类整理,分得很细,有休闲与运动、娱乐、健康与医药、艺术与人文等很多类别,而且有每一大类的链接进入后分成很多小类,一层一层地进入链接,分类也就越来越细,离你的目标也就越来越近。由于都是链接形式,所以使用起来又方便又简单,不用我多说了吧。
3.根据要求选择查询方法
如果需要快速找到一些相关性比较大的信息,可以使用目录式搜索引擎的查找功能,如使用。如果想得到某一方面比较系统的资源信息,可以使用目录一级一级地进行查找。如果要找的信息比较冷门,应该用比较大的全文搜索引擎查找,如或nbsp;
4.注意细节
在internet上进行查询时如果能注意一些细节问题,常常能增加搜索结果的准确性,如许多搜索引擎都区分字母的大小写,因此,如果您正在搜索人名或地名等关键词,应该正确使用它们的大小写字母形式。
5.利用搜索引擎的特性进行查找
不同的搜索引擎有一些专用的特性,应用它们可以使查询事半功倍,比如:若想知道某个新闻组上最近一段时间发表的文章,可以在dejanews的查找框中输入"~g组名",例如"~gcomp.lang.java.programmer"。
6.使用多元搜索引擎
多元搜索引擎是一种只需输入一次关键词就可以对多个搜索引擎进行查询的搜索网站,如就可以同时对200多个搜索引擎进行查询。
7.利用选项界定查询
目前越来越多的搜索引擎开始提供更多的查询选项,利用这些选项人们可以轻松地构造比较复杂的搜索模式,进行更为精确的查询,并且能更好地控制查询结果的显示。
8.尽可能将搜索范围限制在特定的领域里
比如:在yahoo中文网站中,你要查找的是与电脑相关的知识,那么你没有必要让搜索引擎在休闲与运动、健康与医药、艺术与人文等其他分类中查找。你可以进入“电脑与因特网”这一类,选中“检索此目录下的网站”。
9.使用更特定的词汇
比如,不用“服装”,而用“西服”;不用“flower”而用“rose”。但要尽可能删去一些同义词或近义词。
10.指定关键词出现的字段
在关键词前加t:,搜索引擎将仅在网站名称中查询,即只显示在网站名称中包含关键字的网站。
在关键词前加u:,搜索引擎将仅在网址(url)中查询。
11.限制查询范围
范围限制的能力越强,则越能准确地找到需要的信息。搜索引擎提供的范围限制类型大体有分类范围、地域范围、时间范围、网站类型范围以及其他特殊范围。一些搜索引擎,提供了许多特殊范围的限定,如域名后缀(com、gov、org等)、文件类型(文本、图形、声音等)。这些范围限制、实现的方法各不相同:有些是通过在关键词前加特殊的字符,有些是通过下拉式菜单。
12.尽量少用空格
在输入汉字作关键词的时候,不要在汉字后追加不必要的空格,因为空格将被认作特殊操作符,其作用与and一样。比如,你输入了这样的关键词“电脑”,那么它不会被当作一个完整词“电脑”去查询,由于中间有空格,会被认为是需要查出所有同时包含“电”“脑”两个字的文档,这个范围就要比“电脑”作关键词的查询结果大多了,更重要的是它偏离了本来的含义。
网络暴力实践报告范文2
关键词 小学生 农村 使用网络 差异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麻省理工学院电脑科学实验室的高级研究员D・克拉克曾经指出:“把网络看成是电脑之间的连接是不对的。相反,网络把使用电脑的人连接起来了。互联网的最大成功不在技术层面,而在于对人的影响。”2009年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中国传媒大学调查统计研究所联合了《小学生互联网使用行为调研报告》(后面简称《报告》),《报告》显示大城市中八成小学生9岁开始接触网络,上网最爱玩游戏,九成孩子玩过网络游戏。中国传媒大学调查统计研究所所长、博导柯惠新介绍,全国共有3.38亿网民,其中小学生1亿多人。在过去一年时间里,10岁以下的网民所占比例从0.4%增长到0.9%。《报告》显示中国农村网民规模已达10681万。并且,在农村网民中呈现出比城市网民更大的低龄化。
1大龙山地区小学生使用网络基本情况
被访学生中67.5%的学生都有一次以上的上网频率,并且一半以上的学生上网时间都在一小时以内,他们上网的地点主要是在家。但也有5.8%的学生每天都上网,4.2%的学生上网时间在两个小时以上。这都是需要引起重视的,因为小学生尚未形成很强的自制力,这就需要父母和教师引导他们适当地减少上网次数和上网时间。
被访学生利用网络的主要目的是娱乐放松和查询信息。在娱乐放松中有不少学生是玩游戏的,在是否经常玩游戏的调查中有19.2%的学生是经常玩游戏的,而那些经常玩游戏的学生对游戏中的暴力成分认知也是不够的,他们认为,游戏中的暴力成分对现实生活是没有影响的,这一部分的学生需要加以重视。这与家长对学生上网的态度有很大关系。家长认为孩子还小,学习又不重,做完作业可以玩玩的,然而又有15%的家长是反对孩子上网的,这体现了家长的矛盾心理,既认识到网络的重要作用,又怕孩子在网络中迷航。家长对孩子的态度与学历有关,学历低的反而反对孩子上网。同时,教师和学校也缺乏对孩子使用网络的正确引导,学校的网络资源,与网络有关的活动都很少。
2如何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念
2.1家庭教育
2.1.1更新家长观念
面对网络,作为与孩子日常起居关系密切的家长,首要问题就是要更新观念。家长不能因为互联网存在可能的负面作用而阻止孩子使用互联网,这是消极的保护主义方式。虽然让孩子远离了互联网不良信息的污染,但也错过了互联网中有益内容的滋养。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卜卫曾建议家长:树立适合孩子的计算机教育观念;不要怕孩子利用计算机玩电子游戏;要帮助孩子利用计算机满足自己的特别需要;和孩子一起学习网上安全规则;指导孩子采用过滤软件;鼓励孩子使用做出安全承诺的网站;对孩子开展网络素养教育,提高他们判断信息、有效的创造和传播信息的能力。
2.1.2关心孩子,正确引导上网
作为家长,要关心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避免学生在家长不知道的情况下私自去网吧上网。家长应该对网络有一定的认识,要正确引导孩子上网,同时也要关心孩子到底看些什么,学到些什么,并且要和孩子在一起学习、交流、成长。家长要重视中小学生的心理需要。小学时代是人的个性心理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 心理问题多而且错综复杂, 所以要在根本上消除小学生对网络的依赖, 首先要从解决小学生的心理问题做起。作为家长要经常留心网络出现的新词汇、新思维。这样才能保持自己对孩子的思想的了解,及时进行指导。
2.2学校教育
2.2.1德育指导
教师应教会学生对信息的情感、对信息的道德与伦理、对信息的责任与态度以及信息安全与信息犯罪进行正确的对待。“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良好的师德和人格魅力,能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与威望,塑造孩子良好的行为规范,提高学生的道德能力水平,促使其健康人格的形成。
2.2.2创建绿色校园
虽然学校资源的限制还不能在学校使用网络,但学校可以更多地进行网络教育,规范宣传。学校要让教师们在学习和掌握网络知识的同时,也要学习相关的网络法律知识倡导网络文明,大力宣传《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开展宣传公约的系列活动,养成良好的网络文明习惯,增强少年儿童网络安全方法意识和网络道德意识。
网络暴力实践报告范文3
关键词: 当代大学生 网络成瘾 危害性 成因 对策
一、前言
自1987年9月20日,钱天白教授发出我国第一封电子邮件“越过长城,通向世界”,揭开了中国人使用因特网的序幕以来,因特网很快地走进了人们的生活。1997年中国网民仅63万人,到1998年底就达到了210万,1999年又迅速上升到890万,2000年则为2650万,2001年为3370万;2008年1月17日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第21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显示,截至2007年12月,中国网民总数已经达到2.1亿人,位于世界第2位,其中,从年龄来看,总体网民中31.8%都在18-24岁间,可见学生网民占重要地位[1]。
网络在给我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给我们困惑,由于青少年成长与网络息息相关,加上青少年的个性特点,导致部分青少年沉迷网络不能自拔,影响了身心健康,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据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2005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内地网络青少年占青少年总数的绝大部分,人数超过1100万。
那么何为会网络成瘾呢?据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青少年危险行为问卷,依我国国情,可修改为10项指标:“(1)过去7天内平均每天上网大于4小时;(2)不上网时仍想网络内容;(3)不能上网时感到无聊和焦虑;(4)希望上网时间长于目前;(5)上网时间经常超出预期;(6)想不上网但无法自控;(7)因上网不能完成作业或逃学;(8)向家长、老师和同学隐瞒上网事实;(9)因上网与家长冲突;(10)上网的目的是为了摆脱困境、抑郁、无助或焦虑,符合其中至少5项指标的定为上瘾。”[2]
二、网瘾的危害性分析
1.身体上的危害
由于长期上网,眼睛极度疲劳,加上受激烈的电脑游戏刺激,缺少应有的体育运动,严重危害眼睛和心脏,特别是经常通宵达旦地上网,为了节省时间,一日三餐就靠快速面充饥,导致猝死的悲剧发生。
2.心理上的危害
一方面由于长时间玩暴力电脑游戏或看,严重扭曲人生观、价值观、是非观等,另一方面上网需要钱,而自己的零花钱远远满足不了上网的需求,导致偷盗、抢劫、打架斗殴等犯罪行为发生。
3.学业及人际关系上的危害
长期上网,不仅荒废学业,而且由于缺少与同学的接触沟通,长期生活在虚拟的网络空间,模糊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的差距,导致性格内向、偏激。
三、网瘾成因分析
1.家庭的影响
家庭是人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位老师,家庭的构成形式、和睦情况及父母的教育方式都会对子女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权利控制理论认为,“父母对子女的支持与青少年越轨行为有密切的关系。行为正常的青少年更多地受到父母的监督,容易与父母讨论自己遇到的问题;相比之下,有越轨行为的青少年却很少能得到父母妥当的管教,父母的管教不是过严就是过松”[3]。
从家庭的构成形式及和睦情况来分析,以下两类孩子比较容易网络沉迷:第一种是离异家庭的孩子,他们从小缺少母爱或父爱,从而性格相对比较孤僻、敏感,原本就不擅长与人交往,进入大学后,陌生的社会环境,使他们特别容易在网络中寻找精神上的依托,特别容易迷上网络交际;第二种是父母不和睦的家庭,由于小孩子长期生活在父母吵闹中,在家里找不到安全感、温馨感,甚至由于父母之间的家庭暴力行为导致他也有暴力倾向,而作为一名大学生,深知暴力在现实生活中是违法的,但心灵深处的郁闷及暴力冲动又无法克服,于是就在网络中发泄自己。
从家长对子女管教方式来分析:管教方式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专制型、放任型和民主型。引发大学生上网成瘾的是前两种类型”[4]。大学生虽然大部分远离家庭,出外求学,但不同的家庭管理模式还是对学生的网络沉迷产生一定的影响。专制型的家长往往独断专行,不允许孩子有跟其相左的观点,不倾听孩子的心声,当孩子在学业、情感、交际方面出现困难,希望从家长那得到一点安慰和帮助时,专制型的家长往往不分青红皂白地指责,骂他们没本事等,久而久之孩子就不愿意跟家长沟通,家对他们来说也不是避风港,从而容易沉迷于网恋;放任型的家长对孩子则溺爱,把孩子当皇帝,要啥给啥,说啥是啥,缺少对孩子日常生活的监督和引导,等到发现孩子已经沉迷网络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2.学校的影响
学校教育是学生接受社会化的一个主要方式,在人的一生中差不多占了三分之一的时间,因此它对一个人的健康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部分大学生沉迷网络与学校的不当教育也有一定关系。
大学生沉迷网络从学校的层面上来说主要是:(1)初高中教师思想的误导。初高中的老师为了鼓励学生努力念书,常把大学描绘得像人间天堂:在那里成绩是六十分万岁,一般是早上有课下午没课,晚上也不用晚自修,你想干嘛就干嘛,没有人会说你;你可以天天跳舞、唱歌、看电影、谈恋爱、玩游戏等。殊不知大学四年才是真正学技能的时候,关系到以后一辈子的饭碗问题,学业压力与就业压力远远比高考大,这就导致了学生的一种心理落差。(2)大学的老师,特别是任课老师,大多数认为大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还认为学生大都已经成人了,因此他们在教学中大都只教书,却不育人,甚至还认为教导学生,特别是学生的思想工作那是辅导员的任务,不关他们的事。而辅导员由于没给学生上课,一个人要带两百多号学生,加之部分学生本身对辅导员就有排斥的心态,总认为辅导员就是约束学生的,因此与学生的感情相对不密切,导致学生有困惑也不会跟老师探讨,而是通过电脑来排除内心的空虚。
3.社会的影响
其一,当前的社会是个功利性的社会,是个社会公德滑坡的社会,为了钱,人们什么事都敢做。按国家规定,为了不影响学生的正常教育学习,在学校周围两百米范围内不得开网吧等娱乐场所,但为了钱,各种各样的黑吧到处都是;同时,为了吸引学生上网,各种各样的网络游戏及黄色影片在电脑上随处可下,各种关于电脑游戏的广告到处都是,如“今天你上网了吗”成了同学间打招呼的一种方式及显耀自己的一种途径。
其二,是朋辈群体的影响。差异交往理论认为,“青少年的越轨行为,与他们的其他行为一样,都是在与他人交往中发生的。由于青少年的社会活动具有群体性的特点,青少年个体容易结成小群体,个体容易受到所处群体的影响,这种群体影响力甚至超过社会规范的影响力”[5]。出于朋辈群体的引诱或出于与朋辈群体的攀比,大学生容易跟随所谓的潮流而沉迷网络。
四、辅导员的对策分析
1.辅导员应该了解各种电脑游戏
除了部分刚毕业不久的年轻教师外,部分教师对电脑游戏了解不多,视网络游戏为洪水猛兽,认为学生上网玩游戏是不求上进、堕落的表现,因此一旦知道哪个学生上网就大声指责批评他,要求他必须无条件地远离电脑,这不但对学生没有帮助反而会激发学生的叛逆心。辅导员在思想上必须认识到网络上瘾也是一种病,仅仅靠指责批评是不起作用的,应该在对各种网络游戏有所了解的情况下对学生做思想工作,甚至可以找时间跟学生一起上网玩游戏,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消除对自己的排斥心理,从而通过与学生探讨网络游戏而引导学生合理地上网及玩电脑游戏。这样对学生的教育就不会陷入无的放矢的境地,从而引导学生认识网络的实质,养成良好的网络生活习惯,逐步达到戒除网瘾的目的。
2.善于转移学生的兴趣点
心理学研究认为,网瘾形成机理同烟瘾、毒瘾一样,都是操作条件反射形成、巩固和强化的结果,其实质是一种基于心理障碍的行为异常。从理论上说,要戒除网瘾,就必须阻断上网操作(刺激物)和网络(强化物)之间的联系。而从实践中看,采用适当方法改变学生的兴趣点,转移学生的注意力,对于帮助他们摆脱网瘾的束缚具有实际作用。因此,辅导员应该关注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大力开展各种类型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展现自我,实现价值,学会人际交往,养成沟通习惯,减少对网络的依赖;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网上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开展网络问题的大讨论等,通过讨论,强化学生对网络功能的认识,自觉抵制诱惑,远离网瘾;健全各级学校的心理咨询和辅导机制,要及时发现有网瘾倾向的未成年人,及早干预,跟踪治疗,最大限度地降低学生网络成瘾的可能性。
3.省略nic.省略.
[2]宋桂德等.天津市学生网络成瘾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8.4,VOL16,(2).
[3]朱力.社会问题概论[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2,第3版:393.
网络暴力实践报告范文4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素养;网络安全
本文基于网络素养视角下探究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引导来源于2016年影响较为广泛的“徐某某”电信诈骗事件。2016年8月,某省高考录取新生徐某某的考生信息被犯罪分子通过网络技术手段窃取,并假扮教育局、财政局工作人员以发放助学金名义骗取徐某某上大学的费用9900元。在得知被骗后,徐某某郁结于心,最终导致心脏骤停不幸离世。该事件发生后,立即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大学生网络安全又被推向舆论的浪尖。因此,如何开展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引导,提高大学生的网络安全防范意识是我们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网络素养与网络安全的关系
网络素养主要由五个部分构成:信息接收、信息解读、网络安全、网络利用、网络伦理道德1。网络安全与网络素养的关系是包含、融合和发展的关系。网络安全是构成网络素养的重要部分之一,网络安全进一步发展了网络素养的内涵和外延;网络素养包含了网络安全,缺乏网络安全的网络素养注定是不完整的、不全面的,因此两者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缺一不可。
二、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缺失的表现
1.信息辨别能力不强
网络信息浩如烟海,对信息判断能力相对较弱的大学生而言一旦遇到虚假信息就有可能造成不可估计的后果。如网络兼职,利用课余时间做兼职是在校大学生接触社会锻炼自己的一个很好途径,而电脑、手机和网络的普及,促使很多大学生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兼职手段,而是涌现了部分网络兼职群体,也出现了很多网络兼职网站。虽然网络兼职具有不受地域限制、信息流通更快捷等优点,但遇到的不确定性因素却增多,如个人信息被盗,骗取押金、冒充亲人骗取钱财等。同时,大学生对二维码风险、公共wifi、伪基站风险的认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2.网络成瘾
包括“游戏瘾”、“购物瘾”、“社交瘾”等网络成瘾问题。长期处于网络成瘾会导致大学生学业荒废、与家人朋友关系疏远、身心受损等严重后果。如网络购物,虽然突破了传统商务模式的障碍,无论对消费者、市场都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网上商品的物美价廉和便捷性也极大吸引了大学生消费群体。但是网购是把双刃剑,具有两面性。虽然现在网络支付手段和环境相对安全,但也难免有不法分子投机取巧,利用不法手段窃取用户支付信息导致财产损失2。此外长期沉迷网络购物、网络游戏等,会造成大学生超前消费,意志消沉,从而构成网络犯罪。
3.网络犯罪
网络犯罪也是大学生常见的网络安全问题之一。在刷微博、朋友圈和其他APP上获取资讯时候,“三观”尚未成熟且理性思维尚缺的大学生容易产生从众心理和尝新心理,导致错误的信息判断,网络舆论暴力、网络涉黄、网络诈骗、网络涉谣等现象出现。但是部分大学生不能合理规划个人消费,盲目攀比,或者部分大学生需要资金支持个人创业,如果遇到不正规不合法的网贷渠道,风险意识较弱的大学生必定成为弱势群体,倘若大学生欠下债务而无力偿还就有可能走向犯罪。
三、开展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引导
1.建立网络安全防护
在国家政策的指导和保障下,要建立网络安全产业链,构筑网络安全壁垒。一是从法律保障和安全监管角度出发,与时俱进地推动和完善与网络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做好法律保障;加强网络安全监管和综合治理能力,提升网络安全事件应急力和打击力度。基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的推出为保障网络安全,为信息化健康运行奠定了有法可依的基础。二是从社会监督角度出发,充分发挥行业组织和专业机构的作用,建立健全网络安全社会监督举报机制,形成行业监管氛围;三是从运营商的角度出发,无论是个体企业还是企业之间都要加强网络安全防范意识,并严格自律。由此肃清网络环境的不良行为,对净化网络环境,为互联网良性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2.拓展高校网络安全教育引导
将网络安全教育引导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结合起来,充分发挥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作用。再次,网络安全教育引导要贯穿于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在课堂教育、教材融入和科研课题研究基础上,在大学生之间广泛开展网络安全实践教育,通过正反案例分析、情景再现互动、技能知识竞赛等形式培养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大学生自我提升网络安全意识虽然大学生的文化知识水平较高,但是由于尚未完全踏入社会,社会经验不足,容易缺乏安全防范意识,加之法律观念淡薄,从而导致一些不良事件发生。因此,大学生自我网络安全意识培养是现实需要。首先,学习计算机使用知识。大学生要学会如何使用计算机、如何利用计算机为个人发展服务。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正确辨别那些是有害信息、有害软件,通过知识的学习铸造一道网络安全心理防线。其次,加强自身法制观念。因为必要的法律认知对于个人来说是一种约束,但也更是一种保护手段。再次,要提高社会实践防范能力。大学生面临着从学校过渡到社会人的关键阶段,社会实践作为大学生踊跃参加的活动之一,年龄的增长并不意味着思想的成熟,对危险预判的缺乏往往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结语
网络的发展带来的大学生网络安全问题是现实问题,是一项紧迫且必需完成的任务。网络安全作为网络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加强网络安全引导是我们实施网络素养教育的重要措施之一,关注和研究这一领域,将开辟网络素养教育更多途径,丰富网络素养教育内容。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7.
[2]吴泽鹏.大学生自身网络安全问题研究,西安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
[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5年中国手机网民网络安全状况报告》,2015.
注释
网络暴力实践报告范文5
一、旁观者及其分类
在校园暴力的语境中,旁观者是指目睹了打架及其他身体、言语攻击行为的人。国内学者蔡唱认为,“旁观者”主要是指紧急事件发生时现场临时聚集起的众多围观者,他们与实践事件本身并无联系,但从社会的伦理角度看,他们具有某种不可推卸的道德义务、责任,因而具有某种精神联系[3]。吴妮则从事件所涉及的人群类型对旁观者进行了界定,她把旁观者简单地定义为“那些既不是欺负者又不是受欺负者的人群”。她还将旁观者分为3个类型,即强化者、防卫者和局外人[4]。
以上这几个概念都强调了旁观者观察争执与冲突的“当下性”,而忽略了在暴力事件发生前就已经掌握相关信息的这一群体。这个易被忽略的群体被称为“潜在旁观者”,笔者认为这一群体也属于旁观者的行列。因此,本研究中的“校园暴力旁观者”,既包括事先已经掌握即将发生暴力信息的潜在旁观者,也包括校园暴力事件发生时围观的群体。
结合以上对校园暴力旁观者概念的分析,笔者将校园暴力旁观者的特征归纳为以下四方面:一是时间上的潜在性与当下性;二是旁观者聚集的临时性和无组织性;三是旁观者之间关系的无关性与无作为的一致性;四是潜在功能性。旁观者不仅仅是一个消极的看客,通过他们的作为和不作为,可以很大程度上影响校园暴力是否发生和怎样发生。在此基础上根据旁观者的行为类型可将其分为四类:协同欺负者(协助施暴者捉弄、折磨受害者)、煽风点火者(通过一定的煽动性语言、姿势或行为鼓动施暴者)、置身事外者(保持中立,不介入将要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校园暴力事件)和保护者(安慰、帮助受害者,并努力制止暴力行为)。但这里要注意的是,协同欺负者与校园暴力参与者的区别在于,协同欺负者事先并不知情,只是偶遇到校园暴力事件发生,便落井下石,协助施暴者。
二、校园暴力旁观者的现状
本课题组按照目的性抽样和随机抽样相结合的原则,于2012年9—10月对山东、河南、江西、广西、内蒙古5个省份的初、高中,按照重点、普通和职业中学三种分类抽取5所中学,并从每所学校完全随机抽取100名学生。本课题组对被调查者采用入校调查的方式,共发放问卷共2 500份,有效回收2 434份,回收率为97%。全部问卷中,男生1 127人,女生1 297人,10人性别缺失。
1.旁观者的现状
本课题组的调查发现:81.4%的学生曾经做过校园暴力的旁观者,而且34.7%的学生多次旁观过校园暴力。可以说,校园暴力因其发生地、暴力双方至少有一方是学生等特点,使得旁观者在场的可能性非常大。具体来说,在1 980名旁观者中,有33%的学生在小学时旁观过校园暴力事件,67%的学生在初中时旁观过校园暴力事件,33%的学生在高中时旁观过校园暴力事件。而旁观的校园暴力事件类型包括:77.1%的学生旁观过“打群架”,60.6%的学生旁观过“两人打架”,50%的学生旁观过“欺负弱小”,12.8%的学生选择了“勒索钱财”,10.2%的学生选择“持刀威胁”,还有3.1%的学生看到过其他类型的校园暴力。
笔者对比2005年北京市7所中学的调查结果,发现旁观多寡除了跟该类型暴力发生频率相关之外,与暴力类型的观赏性、旁观人数多少、旁观者的行为反应预期等都会有关系。所以当问及被调查者“遇见哪种类型的校园暴力更可能停下来观看”时,选择比例由多到少依次是:打群架59%、两人打架43.2%、欺负弱小24.8%、持刀威胁13.3%、勒索钱财5%。
在旁观的地点上,调查结果显示:最多的是上下学路上,占55.2%;其次是校门口,占45.5%,紧接着是教室,占42.5%,操场上,占41.6%,然后厕所,占33%,宿舍,占23.3%。可以说,缺乏监管的地点容易成为校园暴力的发生地,同样容易成为旁观者聚集的地方。另外,在调查中发现,49.6%的学生曾在网上观看过校园暴力视频。可见,网络会成为校园暴力“二次传播”的途径。
在对校园暴力的反应的测量中,我们通过前后两道题的对比来测试,一个是“第一次看见校园暴力的时候,你怎么做的”,另一个是“现在看见校园暴力,你会怎么做”。其中第一次看见校园暴力,最多的是“在旁边观看”,占19.8%;其次是“不记得了”,占17.2%;然后是“赶紧溜走”,占16.8%;“吓呆了,不知所措”,占9.2%;“上去制止施暴者”和“在旁边呐喊加油”的分别只有1.8%和1.6%。而在“当下看见校园暴力的做法”中,31.6%的学生表示会“告诉老师或报警”,29.3%的学生选择“赶紧走开”,17.1%的学生选择“静静观看”,2.2%的学生拿手机来拍,14.1%以上的学生选择“情况都有可能”,表示“上去制止施暴者”和“在旁边呐喊加油”的仍然最少,分别占2.5%和0.6%。对比这两项选择,可以发现,学生在旁观校园暴力这一事件上的态度基本没有变化:原来持袖手旁观态度的现在仍然主要持旁观态度,原来溜走的,现在仍然溜走。可以说,对校园暴力旁观的态度变化不大。
2.不同社会距离下对校园暴力旁观者的评价
已有研究中经常出现将旁观者等同于道德冷漠者、法律意识淡漠者或者社会责任扩散及从众者等消极评价,如万俊人教授认为“道德冷漠”是一些社会事件旁观者的主要原因,朱力也认为,盲目从众、屈从压力也是一个心理原因[5]。那么,中学生会如何评价旁观者呢?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学生对旁观者的普遍观点和评价比较中立,他们不赞同用“道德败坏”“法律意识淡漠”“心理阴暗”等话语评价旁观者,或者至少持不否定的态度(见表1)。因此学校在教育和引导旁观者在校园暴力事件中积极干预的时候,不可以盲目地批判旁观者行为,而是要因势利导,努力抓住旁观者的积极资源,化旁观者为积极干预者,从而有效制止暴力。
但当问及如果自身作为校园暴力的受害者,会如何看待旁观者的时候,学生的观点发生了变化,大多数持反对态度(20.8%的被调查者觉得“很讨厌,他们和那些欺负我的同学一样可恶”;35.8%觉得“不能理解,认为他们很冷漠”);但也有30.4%的被调查者觉得可以理解,认为同学们都喜欢看热闹;3.7%的学生很赞同,他们遭到校园暴力时自己就很喜欢看;其他占9.4%。可见,社会距离与对旁观者的态度影响较大。
而对于网络中的校园暴力旁观者,以“熊姐打人视频”为例,本课题组调查如何看待旁观者在熊姐打人事件中的角色作用。调查发现:50.4%的学生表示“不能理解,觉得他们冷漠且缺乏同情心”;19.8%的学生表示“不喜欢但觉得无可厚非”;13.5%的学生觉得“他们很坏,是帮凶”;9.9%的学生认为大家“都喜欢看新鲜事和热闹事,如果自己在现场也会观看”;6.5%的学生选择其他。而对于观看网络校园暴力,被调查者中,35.7%的人认为“这样不对,会使校园暴力推广”;32.6%的人认为“这样是对的,会帮助受害少女,使肇事人受到网友和舆论的谴责”;16.4%的人表示“不知道对不对,但觉得他们很无聊”;10.4%的人认为“无所谓对错,他们爱怎样我们无权指责”;4.9%的人选择了其他。
3.对旁观者影响的评价
校园暴力事件本身就形成了一个生态圈,旁观者的在场必然会对施暴者、受害者、其他旁观者及其他未在场的人产生影响。因此,本课题组对“你认为旁观者在场,会对几方面造成影响”进行了调查。
首先,对于施暴者来说,29.6%的被调查者认为,他们会觉得“爽极了,变本加厉折磨受害者,表现自己的威风”;27.8%的人无所谓,有没有旁观者对他们没有影响;24.2%的人不好说;18.5%的人表示会觉得有压力,不敢或不好意思继续,从而减轻对受害者的暴力或欺负。其次,对于受害者来说,49.3%的被调查者会认为他们“觉得会更羞辱”;25%的人觉得“有希望获得帮助”;6.3%的人觉得“无所谓,没影响”;19.3%的人不好说。可以说,旁观者在场,会增加施暴者的“气场”,加剧了对受害者的伤害。从这一点上看,将旁观者视为“问题”也不为过。
另外,对于其他旁观者来说,若已有旁观者在场,15%的被调查者表示会一起观看;1.5%的人拿出手机来拍;0.7%的人为打架者助威。而对于潜在的旁观者来说,当听到别人描述学校发生的校园暴力时,会有17%的被调查者“遗憾当时没有在场”。所以说对校园暴力事件来说,旁观者在场会造成一种环境压力,这种环境压力对施暴者、受害者和其他旁观者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而且更多的是一种负面的影响。
三、旁观者的影响因素
1.旁观者效应
对旁观者不作为的现象,社会学中常常用“旁观者效应”来解释,指在紧急情况下由于有他人在场而没有对受害者提供帮助的情况。救助行为出现的可能与在场旁观人数成反比,即旁观人数越多,救助行为出现的可能性就越小。用社会心理学的话语解释就是利他行为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即个体对于紧急事态的反应,在单个人时与同其他人在一起时是不同的,由于他人的在场,个体会抑制利他行为——社会心理学将其称之为“责任扩散效应”[6]。
在本课题组的调查中,也表现出了“旁观者效应”,即当观看校园暴力时,81.5%的被调查者表示身边还有其他旁观者:其中,54.1%的学生表示“当时身边有很多人”,27.4%的学生表示“身边有几个人”。当问及“在什么情况下,你更可能旁观”时,69.3%的学生选择了“有很多人观看时”,14.1%的学生选择了“有几个人旁观”,1.9%的学生表示即使无人也会去围观。可见旁观者的问题不在于旁观者的“病态”人格,而在于旁观者对其他观察者的反应,是由于在紧急状态下有其他目击者在场,旁观者才无动于衷。如果学校希望学生报告正在发生的或可能发生的暴力,他们必须采取行动克服这种群体抑制效应。
2.同心圆结构
已有研究发现,旁观者与施暴者、受害者之间的关系距离会影响旁观者的干预行为。这一点类似先生所提到的“同心圆结构”理论,即以自我为中心,按照与自我关系的亲疏远近形成一个个大小不等的同心圆,与圆心距离的远近会成为人们处理人际关系、采取行动的重要依据[7]。鲁特科夫斯基(Rutkowski)等所做的实验研究表明,与陌生的群体相比,有社会关系联系的群体有时能克服“群体抑制”效应,更有可能对紧急情况采取行动[8]。
在本课题组的调查中,我们也发现了这种关系距离对旁观者作为的影响。如果认识施暴者或受害者,积极干预行为会多得多,超过一半的学生会采取“出面制止”“告诉老师或报警”等积极干预的方式。而如果不认识暴力双方,那么最多的选择是“赶紧离开”,占39.1%,其次是“告诉老师或报警”,占27.8%,然后是“静静旁观”,占22.5%。可见,大多数被调查者都倾向于在一边旁观“陌生人”之间的校园暴力,而对于自己认识、熟悉的施暴者或受害者,个体更多地倾向于干预(见表2)。因此,从有效制止校园暴力的角度来看,学校是可以通过增加学生交往和认识度,打造“熟人社会”的方式来有效促进旁观者行为方式的转变。
3.结果期待
结果期待是指个体对自己完成某一行为的后果所做的推测与判断,旁观者对自己干预结果的预期也会影响旁观者的行为。澳大利亚学者肯等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旁观者干预校园暴力与5个变量相关:对于受害者的同情态度、来自他人的预期和社会规范压力、有过帮助受害者的干预经历、高的自我效能感和有过被欺负的经历。随后的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有过帮助受害者的干预经历、同情支持受害者的态度和朋友的社会期待是影响旁观者选择积极干预的原因[9]。可见,曾经成功的干预经历会提高学生的结果期待,从而促使他更积极地干预校园暴力。在本次调查中,被调查者对于“旁观者不报告老师或警察的原因”的描述中认为“害怕被报复”的占43.5%,可见对结果的负面预期是导致旁观者消极反应的主要原因。
四、变旁观者为积极的干预者
校园暴力是一个过程,其中蕴含着一个复杂的互动状态,因而绝不仅仅是施暴者和受害者之间的事,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其所处的微观社会环境的影响,包括作为旁观者的第三方的反应与行为。研究发现,无论是青少年还是成人,旁观者在场都能提供激发或阻止暴力的关键的社会约束力[10]。因此针对前文所得出影响因素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这些措施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让更少的人旁观校园暴力,二是让旁观校园暴力行为的人更多地成为出于善意目的的积极干预者。
首先,增加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营造带有“熟人社会”性质的学校社区。学校可以通过“结对子”“同伴互助”等方式增加不同年级、班级之间的人际交往以达成学生之间的相互认识、了解,通过减少学校社区模式的差序层级,增强学生之间的私人感情——正如先生所言,“沾亲带故或非亲即故”。如此一来,即使校园暴力行为现场有较多旁观者,也会有一些人能感受到比别人更加强烈的责任,而不是大家“平等地”互相推诿或等待别人去帮助,即减少差序层级可以有效地减少校园暴力行为发生时的责任扩散和陌生人效应。
其次,建立明确、健全的预防及处置机制。有学者指出:旁观者成为施暴者的呐喊助威者还是受害者的保护者,是积极干预还是消极干预,取决于社会和环境中对规则、责任标准和社会期望的规定和清晰程度[11]。因此,学校应当建立明确、健全的预防及处理校园暴力机制,对施暴者予以惩处。明确清晰的规范化机制可以为旁观者提供积极的结果预期,这样才能有效地将旁观者纳入到干预系统中来。
注: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1年度课题“校园暴力的旁观者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1YJC880091)。
参考文献:
[1][10][11]Stueve, A., Dash, K. et al. Rethinking the Bystander Role in School Violence Prevention[J]. Health Promotion Practice, 2006(7).
[2]O’Connell, P., Pepler, D., & Craig, W. Peer Involvement in Bullying: Insights and Challenges for Intervention[J]. Journal of Adolescence, 1999(22).
[3]蔡唱.论旁观者的不作为侵权行为——以民事救助义务的确立为视角[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2).
[4]吴妮.旁观者群体对欺负行为影响的研究综述[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9(1).
[5]朱力.旁观者的冷漠[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1997(2).
[6]巴伦,伯恩.杨中芳等译.社会心理学(第十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01.
[7].乡土中国[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7:27.
网络暴力实践报告范文6
(安徽师范大学 传媒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摘要:网络流行语现象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结合2014年的网络流行语,从全球化大环境、新媒体技术和社会文化三方面分析了网络流行语的成因,并探讨了网络流行语宣泄情绪、折射社会民情生态、对传统语言的创新等积极社会表征意义以及网络流行语流变成网民们短暂狂欢的语言盛宴等负面效应,以期形成对网络流行语发展的正确认识。
关键词 :网络流行语;负面效应;社会表征意义
中图分类号:H10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3-0118-02
随着新媒体技术“飞入寻常百姓家”,新颖独特的网络热语不断兴起,成为当下引人关注的社会热点与文化现象。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语言现象,反映出丰富的社会变迁、最新的社会发展及其相应的大众情绪。
一、网络流行语产生的基本动因
语言恰如一面明镜,体现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流行语作为语言的典型代表,更是当时社会最直接最集中的反映[1]。它与现实社会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其产生主要有以下三个动因。
第一,全球化为网络流行语出现提供了大环境。如今,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与世界各国的交往日益频繁,加上港澳台的影响,促进了我国文化的繁荣与活跃。同时,社会转型期,社会多元矛盾交汇,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的变化程度尤为激烈,势必会引起语言的表达方式和结构的变化。正如美国学者赖特提出的“语言和社会结构共变理论”:当社会生活发生渐变和激变时,作为社会现象的语言会毫不含糊地随着社会生活进展的步伐而发生变化[2]。
第二,互联网为网络流行语产生和传播提供了平台。据2013年的《崛起的中国新兴媒体——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2-2013)》显示,2013年我国互联网普及率已超过42%,网民达到5.64亿,手机用户突破11亿户,平均每10人拥有8部手机,已经是名符其实的世界新兴媒体用户第一大国[3]。互联网技术衍生出的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具有开放性、交互性、自由性与虚拟性,使其语言表达具有简洁、灵活、诙谐性与口语化等特征,使公众随时随地参与到互联网中表达思想传播观点,自然更容易促进流行词句的出现和传播。
第三,社会热点事件催生新的舆论标志性语言。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大众文化,是当下社会热点事件和现实生活的反映,很多网络流行语的背后都关乎着一个引人注目的社会热点事件,它与现实社会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网络热词“地产腐败”产生的背后的热点事件是2013年至2014年7月中央巡视组前三轮巡视的21个省份中,有20个省份发现了房地产业腐败问题。
近年国家也越来越重视网络民意的作用,人们高涨的参政议政的热情也为网络流行语的产生提供了沃土。很多网络流行语都是在新媒体关于热点事件的讨论中与日常生活的交界面上创造出来的,反映出网民的观点和看法,且容易引起大多数网民的共鸣。
二、流行语积极的社会表征意义
第一,宣泄情绪,自我解压。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通俗易懂、轻松愉快的大众文化,契合了大众的审美和心理需求,给人们提供了理论和精神安慰。当今的中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和文化的转型期,面对社会生活中不可避免存在的某种矛盾和无序状态,公众迫切需要娱乐消遣这道“减压阀”。网络流行语运用夸张、诙谐、幽默的语言表达方式,表达出网民调侃、发泄、批判等内涵复杂的大众情绪,减轻和缓解现实生活所带来的压力,引起网民共鸣,得到迅速广泛的传播。同时,网络流行语简练浓缩的表达方式便于扩散与记忆,最大限度地扩大了事件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客观上也帮助人们应对信息超载的环境。
第二,网络流行语是折射社会民情生态的一面镜子。“语言是人类的重要特征,也是社会的凝固剂。语言是思想和文化的载体,也是抵御外来文化侵略的一道防线。一种语言地位的提高,同时也意味着一种话语权和文化权的增强。”[4]如今,互联网为人们参与政治和社会生活提供了新的空间,使得话语权由传统媒体向大众回归,推动了中国民主进程的发展。大多数流行语都是对丰富具体的事物极度浓缩的特殊表达,传达出网民的心声,折射当今社会的民情生态。如2014年的网络热词“月欠族”指没到月底就把钱全花光并透支消费的一个族群。“尚未脱离啃老族,昂首踏入月欠党”成为80、90后职场新人的真实写照。“老啃族”,指第一代走出农村的80后年轻人的生活状态。他们工作在城市,不仅要负担自身的生活压力,还得要负担依然生活在农村的父辈们的生活。这些凝练的流行语,是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代表了一定社会阶层的民意和情绪,也凸显出当前我国严重的城乡、群体间的贫富差距问题。
第三,网络流行语是对传统语言的创新。语言虽然具有很强的稳定性,但在与外部交流、互动的过程中会吐故纳新,以一种开放变通的姿态不断更新和丰富着自己的语料库。网络流行语以一种“叛逆”的形式对中国传统语言进行创新,这种“叛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已有词语的变异以及新词新语的创造;二是对常规语法的突破。构成网络新词语的词素大多是语言中固有的,利用仿拟、比喻、谐音、拟人手法构成新词。”[5]
2014年娱乐媒体爆出文章与姚笛婚外情事件,马伊琍发表“恋爱虽易,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的微博回应此事,“马伊琍体”迅速走红,引来网友纷纷对其模仿改造,如体育迷说:赢球虽易,连胜不易,且行且珍惜。白领说:生存容易,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马伊琍体”迅速走红表现出网民面对生活压力的自我戏谑和调侃。2014年网络热词“马上体”,是一种源自中国传统生肖形象和汉语谐音的祝福方式。大家纷纷用“马上有钱”“马上有房”“马上有对象”等图画,诙谐地表达心中的愿望。
文化总是处在生成的过程中,永远不会完成。网络流行语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语言,为传统语言注入了活力,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新资源,使文本中的
关键词 和日常交流中的词语更新换代速度不断加快,并最终实现网络流行语与传统语言从彼此疏离走向互补和合流。
三、网络流行语传播的负面效应
首先,网络流行语流变成网民们短暂狂欢的语言盛宴。网络时代,人人都可以参与到网络流行语的创作中,尤其是青年人,他们思想活跃,崇尚新事物,关注社会公共事件,积极创造和使用网络语言,但流行语诞生和衰变的速度都很快,只有很少一部分能固定下来长期被大众使用,而且不少网络词语已经脱离了原有的语言意义和使用语境,造成人与人之间的传播障碍。据2014年6月25日《东南快报》报道,南京大学某大学生创作了“节操词典”漫画,对“旧词新解”,譬如,将“优剩劣太”解释为“优秀的女生被剩下了,普通的女生成了别人的太太”;将“点头之交”改为“点赞之交”,喻意“两个人没什么交集,但是会在网络上互相点赞”;将“单身贵族”改为“单肾贵族”,以讽刺那些为购买苹果手机而去卖肾的人等等。这些通过移花接木或巧用谐音的方式创作出的狂欢语言,并不符合中文的表达习惯,其频繁使用会影响语言的规范,造成网络杂语狂欢的欢闹场景,不利于保持语言符号的原生态。
其次,网络流行语对传统媒体语言应用的冲击。如今是新媒体异军突起的年代,为了应对网络、手机、移动电视等新媒体的猛烈冲击,传统媒体在语言风格上不断推陈出新,常常引用网络流行语丰富新闻报道,达到激发读者的兴趣,吸引读者的眼球的目的。传统媒体使用网络流行语是媒介融合的一种表现。但不少网络流行语缺乏严肃性和严谨性,如果传统媒体随意套用、滥用,不但达不到效果,甚至造成媒介语言的失范行为。2014年的网络热词“棒棒军”指对生活在城市最底层的劳动者的称呼。他们肩上扛着一米长的竹棒,沿街游荡揽活。他们生活困难,有的已经超过国家规定的劳动力年龄范畴,却还得卖力养老。如果在新闻报道中使用这样的措辞与表达,是一种语言暴力行为,不仅会导致媒介语言歧视,给他人造成了心理感官伤害,同时也给文字符号正确的语义使用和传播语境均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
媒介不仅是推广使用标准语言的示范窗口,也是人们学习规范语言的最重要途径。媒体要慎重使用网络流行语,诚如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普通话推广处处长袁钟瑞所言:“网络语汇更多的是网民在调侃中创造的,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分析,这些词汇只能在网上流行,充其量就是网友圈子里的人能明白,如果把这样的词汇用于主流传统媒体,会显得很不郑重。”[6]否则,网络流行语言势必会像“决堤的洪水冲击着语言规范的堤”,导致汉语的规范性、纯洁性和神圣性荡然无存。
再次,网络语言的随意性、不确定性和滥用性,给标准语言正确的抒写、推广和使用造成了很大的阻碍。有数据表明,在互联网上流传很广的热门网络流行语,在实践中引用频率仍然很低。合乎规范的汉语和语法依然是网民的主要语言表达手段。但是,我国网民基数大,“截至2013年12月,高中及以上学历人群中互联网普及率已经到较高水平,未来进一步增长空间有限。2013年,小学及以下学历人群的占比为11.9%,相比2012年有所上升,保持增长趋势,中国网民继续向低学历人群扩散。”[7]如果长期使用不符合语法逻辑、语用规则和法律规范的流行语,势必会造成一定程度的语言污染,影响到语言的纯净度,其结果是“使明快、清新、纯洁、健康的语言变得艰涩、累赘、空虚和肮脏,影响到语言的正常交际功能,损害了语言的内质和肌体,并由此而使语言所承载的文化遭受污染和损害。相对于自然环境污染而言,它是一种社会环境污染、隐性污染”[8]。
四、小结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语言也在不断演进其自身,以便它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语言的演进具有三个非常重要的特点:一是从简单到复杂,二是从无序到系统化,三是逐步被融入多种文化元素。”[9]笔者认为其负面影响不足以让我们对网络流行语抱持简单的道德恐慌态度。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发展是符合历史发展和语言发展规律的,是一种无法回避的既成语言事实。对于目前其存在的不足, 我们不能一味地批评、否定,更重要的是应当规范和引导它做得更好。首先要加强对网络环境的监控力度和对网络流行语自身的规范和管理。其次,加强舆论引导,培养受众的公民意识,使网络传播行为更加规范和有序。最后,提升网民的媒介素养,进行网络语言道德教育。总之,那些符合汉语语言习惯,符合中华名族审美心理的词语,才会长久地流传下去,而没有生命力的词语,终究只是昙花一现,日久自会被淘汰。
参考文献:
〔1〕徐晨.流行语与社会文化心理嬗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1.
〔2〕Bright, W. Sociolinguistics: Proceedings of the UCLA sociolinguistics conference [M]. The Hague: Mouton,1966.
〔3〕2013年我国互联网普及率已超过42%[DB].中商情报网,2013-5-27.
〔4〕邵培仁,等.媒介生态学:媒介作为绿色生态的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185.
〔5〕童之侠.国际传播语言学[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151.
〔6〕谢文英.网络词汇:媒体一要慎用二要注释[N].检察日报,2005-9-26.
〔7〕见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14年1月的CNNIC《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8〕刘宝俊.社会转型时期的语言污染和文化暴力[J].湖北社会科学,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