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现代畜牧业主要特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现代畜牧业主要特征范文1
关键词:农业;农产品;团体标准;特征;趋势
培育和发展团体标准是国务院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过程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完善标准供给结构的一项重要举措[1~2]。2015年,国务院《深化标准化改革方案》后,标准由政府一元供给向政府与市场二元供给转变。团体标准作为一种新的标准类型,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共同构成我国新型标准体系[3]。从近年发展实践看,团体标准得到市场积极响应,在很多领域展现出良好的发展潜力[4~9]。为深入了解和掌握农业团体标准发展状况,本研究基于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公布的信息,进行系统梳理分析,试图摸清现阶段农业团体标准制定现状、主要特征及发展趋势,为把握农业团体标准发展方向、完善现代农业标准体系提供参考。
一、数据来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和《团体标准管理规定》,国家实行团体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ttbz.org.cn)是社会团体对外公开团体标准信息的权威渠道。本研究分别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国际标准信息分类对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公布的信息进行检索,收集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A农、林、牧、渔业)和国际标准信息分类(65农业)相关的团体标准,对收集到的标准筛选去重,筛除木材及木制品等不属于农业领域的标准信息,得到2016-2019年通过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公布的农业团体标准1614条,对这些标准的机构、地区、起草单位性质、涉及产品领域和标准类型逐一进行整理分类,形成了本研究分析用数据集。
二、农业团体标准制定现状
截至2019年底,共有327家社会团体农业团体标准,占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注册团体数的11.0%。其中,全国性社会团体49家,地方性社会团体278家。农业团体标准总数占团体标准总数的比例达13.3%,成为团体标准发展的热点领域。在地域分布上,农业团体标准覆盖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国性社会团体数量占21.1%,地方性社会团体数量占78.9%,其中,省级占29.9%,市级占25.7%,县级占23.4%。在产品领域上,农业团体标准主要涉及农产品和农用物资两大类,农产品主要包括种植业产品(57.7%)、畜牧业产品(11.5%)、水产品(3.7%),农用物资主要包括农业机械(9.2%)、实验动物(3.8%)、饲料(3.2%)、肥料(2.8%)、农药(2.4%)、农用建筑材料(1.1%)。种植业产品以水果、蔬菜、粮谷、茶叶、植物中草药为主,畜牧业产品以畜肉、乳、禽肉、蛋为主,水产品以淡水养殖鱼、虾、蟹为主,海产品关注较少。在标准类型上,农业团体标准以操作规程(51.1%)和产品标准(33.8%)为主,此外,还涉及管理标准(5.4%)、方法标准(4.9%)、其他标准(4.8%)。
三、农业团体标准发展特征分析
(一)标准数量快速增长,地区间发展尚不平衡农业团体标准制定工作起步较早,通过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可追溯到的第1例公开的标准为2016年5月10日中国蜂产品协会公布的T/CBPA0001-2015《蜂蜜》。但2016年公布的团体标准中,农业团体标准数量很少,共有10项,仅占当年公布团体标准总数的2.6%(见图1)。201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正式确立团体标准法律地位之后,农业团体标准进入快速发展期,年度公布数量从2017年的141项增加到2019年的920项,公布数量占当年团体标准公布总数的比例从8.5%上升到14.5%。尽管农业团体标准总量呈现快速增长,但不同地区之间发展速度和规模差异较大,呈现出地区间分布不平衡的特点。位居前列的山东、广西、浙江、江苏标准数量均在百项以上(见表1),而河南、宁夏、西藏、海南、甘肃、新疆、青海、山西数量均在10项以下。总体来看,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依据国家统计局划分方法[10],以下同)农业团体标准发展优势明显,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起步更快,2017年,东部地区已有近2/3的省份制定农业团体标准,中部和西部地区则只有1/3的省份制定农业团体标准;二是发展力度更大,截至2019年,东部地区平均每个省份农业团体标准58.8项,西部地区则只有36项,中部地区更低(18项)。与中西部地区不同,东北地区对于发展农业团体标准表现出十分积极的态度,辽宁省是最早制定农业团体标准的省份之一。东北地区各省份制定农业团体标准数量也较多,平均48.7项,仅次于东部地区。
(二)产品领域覆盖广泛,具有较强的行业特点和地域特征全国性社会团体和地方性社会团体从不同角度推动了不同产品领域团体标准的制定实施,团体标准在大农业领域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特点。农用物资具有工业化生产的属性,易于在更广的范围内统一标准,这类产品团体标准以全国性社会团体推动为主,如中国农业机械学会、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中国农药工业协会、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等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全国性社会团体围绕农业机械、农药、实验动物了多项标准,农机领域团体标准基本涵盖耕作、播种、灌排、施肥、植保、收获和农用车辆等全部农机领域。农产品具有自然生产的属性,不同地区自然禀赋差异大,优势产业和产品特色各不相同,这类产品团体标准以地方性社会团体推动为主,如黑龙江的粮油、辽宁盘锦的稻米、湖南湖北的茶叶、内蒙古的牛羊肉、山东的蔬菜水果、江苏的虾蟹、云南的花卉等。产品相关团体标准中21.7%涉及地理标志产品,也凸显出农业团体标准具有较强的地域特征。
(三)标准类型相对集中,标准制定更加突出问题导向现阶段农业团体标准制定以服务于农产品供给功能为主,标准类型集中于规范农产品种养殖过程控制的操作规程标准和体现质量特征的产品标准,农业的生态、休闲、教育等服务功能相关的标准较少。市场属性决定了农业团体标准制定紧密围绕产业发展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问题导向更加突出。一是突出实用性和适用性,操作规程多以地方优势产品为核心,通过串联上下游、凝聚产业链的方式,针对种养殖环境、种子种苗、田间管理、动植物病虫害防治、产品加工、采收、包装及贮藏运输等产业链中各个环节制定细化操作标准,因地制宜地构建全程控制体系标准。二是突出行业引领,聚焦于引领行业质量水平提升和填补行业空白,如中国肉类协会优质天然肠衣标准,促进推动肠衣产品实现优质优价;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农药制剂产品中微量其他农药成分限量》,为解决国家、行业、地方对农药产品中微量其他成分的管理无标可依的问题提供了参考依据。
(四)市场主体活力明显提升,政府仍是重要驱动力传统农业的弱质性决定了农业发展的各个方面极需政府支持和保护,这在农业标准制定方面表现的尤为明显,政府标准制定机构多为政府部门和受政府委托的科研机构,而作为标准实施主体的企业,参与度较低。农业团体标准则表现出更加开放的特征,标准制定机构范围广泛,包括社会团体、农业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政府部门、科研机构等不同类型主体。数据统计显示,62.1%的农业团体标准起草单位涉及企业主体,表明市场主体参与制定标准的活力得到有效激发。但农业团体标准第一起草单位中,仍有39.9%的单位为科研机构或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和企业主体分别占30.2%和28.7%。可以看出,尽管市场主体参与制定团体标准的积极性较高,但牵头制定团体标准的能力尚显不足,科研机构和政府部门仍是现阶段农业团体标准发展的重要推动和支撑力量。
四、农业团体标准发展趋势展望
(一)标准供给能力将持续增强农业具有量大面广的特点,标准需求量大。长期以来,标准缺乏和标准更新速度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标准化功能作用的发挥。相比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等政府供给标准,团体标准制定机制更灵活、制定周期更快,随着社会对团体标准认可度的提升,各类涉农主体制定团体标准的积极性会进一步提高,农业团体标准供给能力将会持续增强,成为政府供给标准之外,农业标准化、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的重要技术依据来源。特别是目前农业团体标准在不同地区、行业之间发展尚不平衡、不充分,随着国家培育和发展团体标准相关政策宣传引导力度不断加大,中西部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对团体标准的需求将得到极大释放,成为农业团体标准的重要潜在增长点。
现代畜牧业主要特征范文2
一、团组织参与农业结构调整的切入点
1、大力扶持青年农民进行产业化经营。农业是个弱质产业,既有自然风险,又有市场风险。农民往往是躲开了这个,绕不过那个,只有进行产业化,延长产业链,才能降低风险。可以说,农业产业化像个“金娃娃”,只要经营得当,从头到脚都有钱赚。但抱紧它并不容易,要把各个环节衔接起来,形成链条,必须有一个健全、高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从我省的实际看,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也并非易事。由政府直接插手建立,会造成责任主体不清,责权利也难以统一,这是市场经济的大忌。由农民自己建立,责任主体自然明了,但现阶段单凭农民自身的力量,显得力不从心。尽管“能人+青年”的模式在一些地方出现,也是我们希望形成的模式,但只是星星之火,难以形成燎原之势。在这样的情况下,团组织应该发挥组织的优势,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带领农村青年成立形式多样的各类“中心”、“基地”,以“团组织+星火带头人+青年”、“公司+基地+青年”、“能人(业主)+青年”等模式,形成一批以青年为主体的服务体系。团组织要在“龙头”牵动上取得突破。重点联系、扶持少数有一定规模、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涉农“青字号”企业,催生一批有市场意识、有创新精神的青年兴业、产业带头人,走出一条立足本地资源,形成特色农业,实现产业化经营的路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团组织应该在利益联结上找到结合点,组织涉农“青字号”企业采取股份合作、利润返还、租赁经营等多种形式,与青年农民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共同体,在共青团组织参与农业结构调整的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
2、重点搞好青年领办科技项目和星火带头人活动。发展农业生产,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这是多年来我们总结出来的一条基本经验。从目前看,农业最基本的土地政策是:承包制要保持30年不变,而且30年之后也没有必要变。尽管现在允许土地流转,但对于不享受任何社会保障的农民来说,土地依旧是他们漂泊之后的最终保障,所以土地流转在近期内仍是困难重重。可以说,农业政策在一段时期内不会有大的变化。再看投入,仅以20*年为例,中央财政对农民收入的补贴就达864亿元,占中央财政收入的10.1%,对于我们这个捉襟见肘的财政来说,也已经是用心尽力了。可以说,我国还没有达到工业反哺农业的历史阶段。除部分学者呼吁取消农业特产税和以中央财政来支付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外,在一段时期内,对于农业的投入很难会大幅度增加。如此看来,要搞好农业的发展,特别是要做好农业结构调整,依靠科技是个优先选项。在现阶段,科技推广是推进农业科技革命的关键环节,没有科技推广的突破,再好的科研成果也难以很快形成生产力。要实现这一突破,最根本的是要使广大农民尽快成为科技推广的主体。
从我省的情况看,农村青年大都有初中以上的文化程度,而且具有要求改变现状、易于接受新事物的特点,必定会成为推动科技进步的生力军。充分发挥青年的作用,是尽快形成科技推广主体的关键所在。团组织要强力推进以领办科技推广项目为主体的青年农民培训工程、星火带头人培养活动,形成一套集培训、示范、推广为一体的运行机制,才能在农村科技推广和农业结构调整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为此,今后的主攻方向应该放在以下几点:一是抓培训。坚持长期与短期、先进性与实用性、基础知识与高新技术“三个相结合”,充分发挥各类培训基地的作用,开展以农村基层团干、团员青年为重点的多层次、多方位的青年星火带头人培训,提高农村青年的科技素质和生产劳动技能,造就一支投身农业结构调整的生力军。二是优化项目。团组织应该通过专家论证,精选出技术先进、符合当地经济发展规划、有较高社会经济价值,并且具有较好市场前景、能够形成产业优势的领办项目,使团组织领办项目有较强的示范性和生命力。三是通过示范带动推广。农村有“村看村、户看户”的习惯,广大农村青年亲眼目睹了新品种、新技术带来的收益后,才能转化为自觉行动。团组织要用示范带动推广。力争做到领办一个项目,创办一个基地,带动一个产业,活跃一方经济。
3、切实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美国经济学家珀金斯(D.H.Perkins)在所著《中国农业的发展~~1368到1968年》一书中,曾把中国农业的发展与欧洲做了一个对比。他说(大意):中国从西汉以来,农村经济一直保持了波浪式的发展势头,它同欧洲在整个中世纪农村社会经济停滞不前的状态,形成鲜明对照。他认为,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中国历史上农民向来都有迁徙自由和择业自由,而在中世纪的欧洲,农民却被固定在土地上,不得移动,不得转业。我们也有大约三十几年农民被固定在土地上的历史,其劳动生产率的低下是大家共知的。经济改革为农民流动和转业敞开了大门,农村劳动力开始自发地转移,并与经济发展互相促进。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动因主要有两条:第一是寻求就业机会。在现行种植方式下,种田只需要现有劳动力的30%~40%。就是说60%~70%成了剩余劳动力,他们的边际收益为零,需要离开土地另谋生路。第二是利益驱动。农民在寻求生路过程中,一般根据自身条件,如技能、文化、资金等状况和机遇,对各种可能的出路做出符合自己利益的选择。农民转入非农产业的社会经济效应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其中最直接、最明显的一条是补贴农民家庭生计。据一项系统调查资料显示,在1996~*年间,农民家庭经营(含农业和非农业)所得纯收入平均减少了9.2%;同期外出打工收入增加了40%。正是靠打工收入才使农民避免了滑向贫困的厄运,得以保持一种相对稳定的生活状态。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的结果,当然不止于求得温饱。在一个农民占大多数的国家中,没有农民的富裕、没有农民购买力的增长,工业品消费受到局限,就难以支撑工业的进一步发展。中国近年的经验就是一个证明。如果大批农民长期被束缚在土地上,他们的购买力怎能增长?可见农民转业又反过来对工业化起着促进作用。我们省认识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性是在农业结构开始调整之时,而且农业结构调整的成效如何,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业劳动力能否实现有序转移。因此,团组织要把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作为服务农村青年的一个重要抓手,采取多种形式抓劳动力转移工作,并想方设法维护青年农民的合法权益。一是要送出去就业。团组织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有针对性地抓好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农村青年的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并借助剩余劳动力转移信息服务机构,积极推荐受训青年外出务工。二是接回来创业。团组织根据外出务工青年观念新、信息灵、门路广等优势,鼓励他们回乡创业,使之成为当地经济建设的领头雁。
二、团组织参与农业结构调整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正确定位团组织的工作职能。农业结构调整从表面上看是种植结构的调整,实质上是经济利益关系的调整。这种调整是将农村“养牛耕田,喂猪过年”的天然封闭性分散经营转变为以规模效益为前提的产业化经营。从长远看,农业结构调整是归避了分散经营的风险,提高了农民的收入,但也不排除局部的、阶段性的产品价格波动。共青团作为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说到底是一个群团组织。尽管在我国现行的行政机构中,没有一个专门针对青年事务的机构,共青团代行了一些有关青年工作的职能,但也没能改变共青团作为群团组织的性质。因此,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共青团无论如何发挥作用,都不能成为经济运行中的责任主体,也就是说,共青团可以从广度上、从更深层次上宣传、协调、扶持青年农民,却难以代行青年农民经济责任主体的权力。在这方面,团组织有过教训,应该注意越是在经济工作中发挥作用,就越要明了自己的性质,做到不越位、不错位、不缺位。
2、真正了解当前青年农民的特征。开放的社会环境,使农村青年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知识结构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呈现出多样化特征。只有真正了解当前青年农民的特征,才能更好地为青年农民服务。当前青年农民的主要特征:一是需求内容的变化,想的是致富,少的是门路,缺的是资金,难的是技术,愁的是销路,盼的是服务;二是价值观念的变化,改革开放导致了农村青年群体利益的觉醒,与过去相比更趋实用,效益第一的观念、市场交换的原则、平等民主的意识、独立竞争的概念等在农村青年中逐渐增长;三是择业行为的变化,独特的城乡二元结构模式使农村青年的恋土意识淡薄,大量农村青年以离土不离乡、离土也离乡等多种形式重新选择职业,青年向效益好的岗位或领域集中;四是生活方式的变化,消费从艰苦型向舒适型转变,休闲由单调型向文化型转变,交往由亲情型向功利型转变;五是对团组织的期望发生变化,农村青年由过去单纯要求团组织政治上的关心转向要求团组织除进一步在政治上关心外还要更多地在经济上关心他们,为维护他们的切身利益服务。
3、争取党政和社会资源的支持。农业结构调整是新时期党政工作在农村的主线,各级团组织要赢得党政重视和支持,就必须把青农工作的重心及时调整到围绕农业结构调整上来,积极参与到党政农业结构调整的工作体系中。建立健全团组织参与农业结构调整的组织机制,制定团组织参与农业结构调整的规划和具体行动方案。团组织要巧借党政部门对农业结构调整制定的诸多优惠政策,选好参与农业结构调整的切入点。要在参与农业结构调整中有效运用社会资源,把社会资源和团的资源有机整合起来。要在领办科技推广项目上将团组织的组织网络优势,科技部门、农业部门的技术优势,“青字号”龙头企业的资金实力优势等牢牢组合起来,既要解决资金的困难,又要解决人才、技术的短缺,有效地为农村青年增效增收服务。
4、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团的实力本身就有限,参与经济建设就更要摒弃以往计划经济条件下只追求所谓社会效益的做法,讲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人才效益的协调发展,以实力推进共青团工作。团组织在参与农业结构调整的服务和工作中,应按照市场经济规则运作,逐步形成共青团组织的事业积累。要根据市场经济的供求平衡规律,建立团的工作“供求”关系。当前农村青年有参与农业结构调整的强烈需求,团组织应提供各类服务(包括有偿服务与无偿服务)适应这一要求。要根据市场经济利益驱动机制的作用,在农村青年中建立各类专业协会,通过协会维护青年的权益,通过协会加强对农村青年的科技、政策、法律、法规和信息知识的培训,提高其素质,使之更好地参与农业结构调整。要根据市场优胜劣汰法则及时调整农村团的工作,讲求质量,创出共青团参与农业结构调整的“名牌”。
现代畜牧业主要特征范文3
都市农业的定义
对于都市农业,我国学者普遍引用的一个定义是:都市农业(Agriculture in city countryside)指在经济发达的一些大都市里,保留一些可以耕作的土地,由城里人耕种,其英文原意是“都市圈中的农地作业”。具体是指分布在都市内部及其周围地区或者大都市经济圈内,紧密依托城市、服务城市的特殊形态的农业。
都市农业是以生态绿色农业、观光休闲农业、市场创汇农业、高科技现代农业为标志,以园艺化、设施化、工厂化生产为手段,以大都市市场需求为导向,融生产性、生活性和生态性于一体,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现代农业。
都市农业与传统农业不同,传统农业是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的农业,都市农业是强调发挥对大都市的保障功能和服务功能为主的农业。
都市农业与城郊农业都是依托城市、服务城市、适应城市发展要求,纳入城市建设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建设的农业。但二者还有不同点,城郊农业主要是为城市供应农副产品,满足城市商品性消费需要为主,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位置居于城市周边地区。而都市农业是为满足城市多方面需求服务,尤以生产性、生活性、生态为主,是多功能农业,发展水平较高,位置在大城市地区,可以环绕在市区周围的近郊,也可能镶嵌在市区内部。可见,都市农业与大城市的生活消费、市场供应、旅游休闲、环境保护等多方面密切相关,充分显示出都市现代农业的特征。
至于观光农业、休闲农业、旅游农业等,都是都市农业的一些具体经营方式,不能说它们本身都是都市农业,根据目前的经验分析,当大城市人均GDP达到2000―3000美元左右的时候,就可能进入都市农业阶段。
都市农业的基本特征
农业产业结构的高度市场化
农业产业结构的市场化就是要根据农产品市场的供求情况并结合都市各区县、乡镇的农业自然资源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确定适宜开发的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发展产加销一体化的市场农业和高度开放的外向型农业,开拓国内外市场。
农业生产方式的集约化
集约化生产是都市农业的基本特征之一。要实现集约化生产,就必须改变过去的粗放型、兼业化的生产方式,向机械化、良种化、专业化、规模化融为一体的生产方式发展。
农业经营形式的产业化
都市农业的产业化就是要做到:1.组建龙头企业,架起市场与农户的桥梁。利用大都市资本经济实力,组建农业龙头企业,并采取“公司+基地或农户”的组织载体。纵向实行种养加、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横向实行土地、资金、技术、劳力的集约化经营。2.协调龙头企业与基地或农户的利益关系。对龙头企业与基地或农户全面推行契约化经营、合同化管理,组织龙头企业与基地或农民签订产销合同,明确产销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使双方真正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利益共同体。3.树立农业企业形象,创立品牌。要借鉴现代工商企业在生产与营销等方面的管理经验,建立农业企业形象,开发自己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要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设备来武装龙头企业,按市场需求确定农产品生产、加工的规模,避免主导产业和产品趋同,超出市场容量。
农业生产手段的高科技化
首先,要实现生产设施的自控化和生产技术的智能化。依靠科技进步,通过引进、消化和吸收,建设和发展具有国内外一流水平的设施化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和示范区,并体现先进设施、技术的辐射功能。
其次,要实施科教兴农战略,使都市农业经济获得强有力的依托。一要实行农科教结合。以科技为先导,以教育为支撑,以重点攻关项目为突破口,并以提高全体农业劳动者的素质为基点,推进农科教结合,使农业科研出成果、农业教育出人才。二要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服务。要充分发挥农业科技队伍的作用,要健全农技推广体系,积极组织大专院校、科研单位投身农业产业化,使科研成果与产品开发结合,专业队伍与群众结合,形成各方共同参与的技术推广网络。
农业生产“三效益”的协调统一
都市农业不仅注重经济效益,而且要求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三大效益的有机统一。
都市农业的经济效益是指增加农业生产收入,农民脱贫致富等目标的实现程度;生态效益是指合理利用都市农业资源,使其永续利用,并防止环境污染,净化、美化、绿化都市等目标的实现程度;社会效益是指保证都市农副产品供给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扩大农村就业机会,以及改善都市投资环境等目标的实现程度。
都市农业的演变
都市农业的产生和形成经历了一个渐变的过程。从国际上看,日本是出现都市农业最早的国家之一。都市农业一词最早见于1930年出版的《大阪府农会报》杂志上,“以易腐败而又不耐储存的蔬菜生产为主要目的,同时又有鲜奶、花卉等多样化的农业生产经营”,称为都市农业。而都市农业作为学术名词最早出现在日本学者青鹿四郎在1935年所发表的《农业经济地理》一书中。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美国的一些经济学家开始研究都市农业。我国都市农业的提出与实践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其中以上海、深圳、北京等地开展较早。
发达国家的都市农业,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已经趋于成熟,形成了类型多样、功能齐全的都市农业产业体系,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近年来,随着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其都市农业的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自然、社会、经济等条件有所不同,因此其都市农业的发展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在美国,都市农业被称为都市区域内的农业,其创造的农产品价值已占全国农产品总价值的1/3以上,主要形式是耕种社区(或称“市民农园”),通过农场与社区互助的组织形式,加强农民和消费者的关系,增加区域食品的供给,从而促进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日本的都市农业主要集中在三大都市圈内,即东京圈、大阪圈和中京圈。其特点是:呈点状和片状分布;蔬果生产占主导地位;园艺生产设施先进;有都市观光、休闲、体验农业等多种形式。
我国台湾地区于20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制定都市农业计划,经过30多年的发展,其管理体系已基本健全,并且取得了明显成效,在旅游、教育、环保、医疗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其主要特点是:形态多、规模大、分布广,有观光农园、休闲农场、假日花市等多种形式。
功能
都市农业多功能的层次
都市农业多功能是具有层次的,可分为基础、拓展和主导这三个层次。基础包括:都市粮食和食物安全供给基本保障、农产品原料供给、加工和贸易、农民就业和基本社会保障等。拓展包括: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教育等。主导包括:对经济的有效缓冲,对都市发展的空间维持,农业与非农产业的融合、对工业的吸纳等。
1.农副产品安全供给保障。农业在粮食安全方面的功能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以提供农产品商品供给保障的经济功能;二是确保一定的粮食自给水平所带来的粮食安全保障和国家战略功能,具有公共产品特性。
2.原材料供给。由于产业间广泛存在的后向联系和前向联系,长期以来农业提供的原料性产品不仅支撑了国内工业的发展,而且为国家外汇获取作出了巨大贡献。因此,都市农业确保农业的产品供给,不仅要确保食品和粮食供给,而且要确保农产品原料供给,这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对农业的基本要求。
3.农村劳动力就业、失业保险。鉴于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特征,尽管我国正处于战略性调整的发展关键时期,但是由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进程和二元经济结构决定,在我国目前的5.3亿农村劳动力中,农业就业人员为3亿多人,隐蔽性失业约为1亿人(以2009年为例)。由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受多种因素制约、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农业不仅具有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的功能,还承担着为1亿多隐蔽性劳动力失业提供失业保险的功能,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4.减贫。减贫问题是世界性难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消除贫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消除贫困仍将是我国面临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据世界银行确定的人均日收入1美元的贫困标准,我国目前还有近亿相对贫困人口,这些贫困人口绝大多数居住在农村,农业不仅是其获得生活基本品的重要来源,也是其就业、创收、脱贫和发展最现实可行的选择。
5.生态保护。由于森林、农田等植被具有自然属性,因而决定了农业生态系统对于改善环境、保护生态具有极大的价值。农业的生态功能主要包括环境保护、国土整治、水资源管理、生态平衡和维系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等方面。
6.观光休闲、文化传承、提供农业景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镇化步伐的不断加快以及人民群众价值取向的日益多元化,农业在继承传统文化、历史和提供农业景观方面的非商品产出价值将日趋显著。在我国,随着收入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城乡居民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回归自然是人们追求高质量生活的一个普遍趋势,希望通过体会农家生活而得到身心的放松。同时在休闲农业的体会中,通过开发具有体验、观光、旅游价值的资源和产品为前提,把农业生产、现代科技、生态环境、农业景观和参与农事活动等融为一体,对农业的生态、社会、文化等功能进行挖掘、整合形成新的“组合产品”,体会生产过程的生态性、趣味性、艺术性、文化性,为市民提供观赏、科普、示范场所和农业生态景观,提供高品质的体验感受,城乡居民都可以体会到地域文化和历史文化,让农业生产提供观光旅游和文化载体等功能。
7.对经济的有效缓冲。从多功能的角度来考量,就很容易地得出要强化农业基础地位的结论,促进农业粮食保障以及社会、生态、文化等方面多种效用的发挥。由于许多发展中国家往往缺乏有效的保险制度和救济制度,农业在经济危机中的缓冲作用越来越受到广泛认知和重视。在亚洲金融危机中,一些国家的农业部门保持相对稳定,保障了基本生活品特别是食品供给,有效保证了其国内政治稳定。我国长期强调的“农业是基础”、“无农不稳”就是对这一功能的肯定。
我种的不是菜,是生活
【体验】对大自然的回归,对生命、健康、绿色的美好向往,让很多都市人行动起来,把自家阳台变成蔬菜园,做一个快乐的都市农夫。据了解,在讲求“亲近自然、绿色生活”的潮流下,“阳台农业”已成为一种崭新的家庭生活时尚,目前国外一些城市居民吃的蔬菜有五成左右靠“自家阳台菜园”自种自吃,在北京、上海等城市也已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提起阳台种菜的初衷,有的人是为了娱亲,“妈妈喜欢养花种菜,阳台正好可以满足她的需要,这也让她的生活有个寄托”;有人是为了亲子的需要,“和孩子一起种种菜,可以享受到幸福的家庭生活”;有人是为了能够吃得放心,“吃什么都揪心,干脆自力更生有保障”;有的人是为消除工作压力,亲近自然,“看着阳台上自己亲手打理的蔬菜,什么烦恼都没有了”。
吉林省长春市市民张女士介绍说,她决定种菜的原因很简单,菜价一年贵过一年,很多朋友、邻居都在阳台自己种菜,所以张女士也加入到了“都市农夫”的行列。“我准备了几个泡沫箱,刚开始的时候就是用大蒜发一点蒜苗之类的,后来我开始种香菜、白菜、生菜等。”张女士表示,最近种菜成了一大流行,她无意中发现,小区里很多人家都在阳台上用花盆或者泡沫箱种菜。她种的菜都是家里经常吃的,现在只要每天花一点时间,浇浇水、施点肥,全家人都能吃到新鲜、绿色的蔬菜了。
北京市市民魏先生则从“都市农夫”生活中得到了意外收获。“我工作十分繁忙,长时间以来精神都高度紧张,但自从成为‘都市农夫’后,压力也随之缓解,整个人都精神了。”现在魏先生的生活十分有规律,起床后捉捉虫、浇浇水,下班后施施肥、除除草;双休日和爱人到处搜罗种子、芽苗,购买肥料、和网友讨论如何把菜种得更好。“最高兴的就是收获的时候,一家人吃着自己种的新鲜蔬菜,倍感幸福。”魏先生说,他还经常将多出来的蔬菜送给邻居、朋友。
模式
国外都市农业启示
日本的启示
1.确保都市农业用地。把握农业用地与城市建设用地同生共存的原则十分必要,这不仅仅是为了保全都市农业的发展,更是都市再生的重要课题。2.完善制度。城市规划的制定与推行过程中要重视农业与农民的作用,充分发挥政府政策资源引导作用,把都市农业列入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计划当中。3.转变观念。以现代产业理念经营都市农业为确保都市农业能够稳定持续的发展下去,依靠都市农业靠近城市的特征,利用先进技术设备,发展高科技外向型高附加值的现代都市农业。4.发挥地区优势。首先要研究不同城市地区的都市农业对该地区的调节作用机理及其调控途径,其次是分析探索不同城市地区的都市农业发展模式的差异性和高效性。
荷兰的启示
1.都市农业在一个面积不大的国家内,对农业的发展起主导作用。2.都市农业不但可满足本国需求,而且可以成为出口创汇的主要基地。3.都市农业是以“菜篮子”为主体。荷兰发达的蔬菜、花卉、肉牛、奶牛及奶制品生产,基本保证了都市人民的日常生活必要食品的需要,国内消费品占总产1/3,还可以大量出口。4.农业工厂化、专业化、自动化的效益很高。荷兰本来没有发展农业的优势,如日照缺乏,耕地稀少,要填海造田,从而被迫走上农业工厂化、高投入、高产出的道路。由于大力发展设施精细农业,荷兰不少农产品单产都居于世界先进行列。
新加坡的启示
1.都市农业中的园林业在地少人多的大城市,特别是没有郊区县的大城市十分重要,其生态及社会效益往往大于经济效益。2.没有郊区县的大都市,都市农业也可以同步发展,但模式有别于有广大郊区县的大都市。3.空运陆运发达可以缩短生产地与消费市场的距离,因此流通仓储及批发市场、零售网络现代化起着重要的作用。4.环境保护既要立法也要教育和倡导。首先是领导者的职责与水平,不能以牺牲环境去换取工业现代化及城市现代化。
国外都市农业主流模式定位
国外都市农业特点:
都市农业也就是具有相当规模城市的农业,都市农业在国外已有很长的历史,特别近40年来发展很快。都市农业有以下几个共同特点:
第一,国际化。农副产品的生产及消费符合国际市场的要求。第二,多样化。集各种各样农副产品,从种类、品种到花式,应有尽有。第三,优质化。国际农副产品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必须以质量取胜。第四,专业化。欧洲各国更为明显,各国以生产拳头产品为主,进行交换,大都市也是如此。第五,高新技术化。都市农业生产及科技水平比一般地区高,人才、资金、资信有优势,现代的设施农业、农业生物技术及电子计算机得以广泛应用,并且具有强大辐射力。第六,环境美化。城市规划、国土治理、农林业布局,都把环境美化放在主要的地位。
荷兰:经济创汇型
荷兰都市农业是以创汇经济功能为主的都市农业。主要是以园艺业和畜牧业为主的出口型农业。荷兰借助发达的设施农业,集约生产经营花卉、蔬菜及奶制品,使其人均农产品出口创汇居世界榜首,成为世界都市农业的典范。荷兰都市农业重点发展具有设施园艺技术辐射、园艺产品集散、农业生态观光功能和地区专业分工的都市农业生产体系。
德国:生活功能型
德国都市农业属于生活社会功能型的都市农业,主要形式是休闲农庄和市民农园。市民农园是利用城市地区或近邻区之农地,规划成小块出租给市民收取租金,承租市民可在农地上种花、草、蔬菜、果树等,让市民享受耕种与体验田园生活以及接近大自然的乐趣。
法国:生态环保型
法国都市农业属于环保生态功能为主的都市农业,是以大田作物为主,采取较大规模的专业化农场生产,逐步减少小型农场。巴黎的都市农业对城市食品供应的功能并不明显,巴黎的各种食品供应,主要经过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网,由全国各地乃至欧洲其他国家完成。所以,巴黎的都市农业突破了自给自足的生产,而突出农业的生态功能,利用农业把高速公路、工厂等有污染的地区和居民分隔开来,营造宁静、清洁的生活环境。
日本:综合型
日本都市农业发展重点是设施农业、加工农业、观光休闲农业、多样化农业,属于综合功能的都市农业,重点开发农业的绿色、环保、体验、休闲和示范功能,建设以高新技术产业和镶嵌式多功能的“绿岛农业”为两大特征。日本的都市农业主要集中在三大都市圈内,即东京圈、大阪圈和中京圈,以蔬菜、水果、多作物、多品种生产为主,主要为市民提供优质农产品和满足绿化环境的需要。
新加坡:花园型
新加坡是亚洲地区一个国际性大都市,更有“都市之国”及“花园式大都市”之誉称。那里的农业是典型的都市农业。新加坡几乎没有农村,过去农产品多靠进口,但近年来从总量上基本可自给,主要是大力发展鲜活农产品。新加坡都市农业中园林绿化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整个城市绿地多,花草多,公园多,街道宽敞,楼宇密度不大,园林艺术水平高,犹如一个大都市建设在美丽的花园和花木海洋之中。
国外都市农业模式分析
国外都市农业自20世纪40年代,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得到飞速发展。各国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自然条件的差异,选择都市农业的发展模式也不尽相同,各有侧重。
日本的都市农业,指包含在都市内的农业及都市近郊的农业。日本是一个土地资源十分有限的岛国,经过20世纪60-70年代经济的高速增长之后,城市扩张迅猛,城市周边地区的地价不断上涨。由于土地属私有制,为保留土地以达到增值的目的,一些农户不愿过早出卖自己所拥有的土地,于是将继续耕种的土地在高楼大厦林立的城市内保留了下来。日本已发展出3种主要的都市农业模式:(1)观光型农业,即设立菜、稻、果树等田园,吸引游人参观体验,其实质是农业与旅游业的结合;(2)设施型农业,即在一定范围内运用现代科技与先进的农艺技术,建立现代化的农业设施,一年四季生产无公害农副产品;(3)特色型农业,即通过有实力的农业集团建设一些有特色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并依托先进的科技进行深层次开发,形成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特色农业。
日本都市农业的发展趋势:一是生产逐渐规模化,以提高都市农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二是农业结构逐步调整。逐渐淘汰效益低、成本高的农产品,绿色保健品大量生产;三是生产手段向全自动化、设施化、智能化发展,尤其是蔬菜、水果特别明显;四是农产品批发市场逐步完善;五是生产经营管理向网络化方向发展。
德国都市农业以市民公园为代表。19世纪后半叶,德国正式建立了“市民农园”体制,其主旨是从建立健康的理念出发,让住在狭窄公寓里的都市居民能够得到充足的营养。近年来建立市民公园的主旨已发生很大变化,转向为市民体验农家生活的机会,使久居都市的市民享受田园之乐。市民公园的土地来源于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市镇政府提供的公有土地。每一市民农园的规模约有2公顷。大约50户市民组成一个集团,共同承租市民农园。租赁者要与政府签订25-30年的使用合同,自行决定如何经营,种花、植草、种菜或栽树、养花等,政府都不加干涉,但其产品却不能出售。如果承租人不想继续经营,可以中途退出或转让,市民农园选出的管委会选出新的承租人继续租赁,新承租人要承担原承租人合理的已投入的费用。目前德国市民农园呈兴旺之势,其产品总产值占到全国农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
荷兰是农业高度发达的国家,其发展目标不再是追求产量,而十分强调农业与环境、自然的协调发展,重视农业的社会责任,这为荷兰形成“绿色生产力”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础。从荷兰来看,都市农业依附于其自身特有的交通海运和气候条件优势,以花卉和蔬菜为主要农产品,走工厂化、专业化、自动化、产业化道路,成为出口创汇的主要力量。荷兰以“欧洲花园”和“花卉王国”而驰名于世。荷兰花卉业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渊源,且土壤和气候条件比较适宜。在经济利用土地问题上,以花卉为代表的园艺业要优于一般的大田种植业,而温室园艺业又优于露地园艺业,且农场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荷兰温室产业具有高度工业化的特征。由于摆脱了土地的约束和天气的影响,温室园艺产品可以实现按工业方式进行生产和管理,其种植过程不仅可以安排特定的生产环节和生产周期,在产后的包装、销售方面,也同工业生产如出一辙,真正成了“工厂化农业”。
思考
科技创新对上海都市农业的意义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院长 吴爱忠
上海是一个拥有2300万人口的特大型城市,人多地少、水资源紧缺,而且,随着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的加快,农业的发展空间进一步缩小,加上环境等资源的刚性约束,上海都市农业发展的方向和道路必须走高效生态之路,必须更加依靠科技进步。近年来,上海都市农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农业科技水平明显提高、农业装备水平显著增强、农业的多功能性逐步显现,这一成就的取得实属不易,其中,农业科技创新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上海是我国最早提出并发展都市农业的城市。1994年市政府就提出了建立与国际大都市相适应、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现代化都市型农业的构想,成为第一个将发展都市农业列入“九五”规划和2010年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纲要中的城市。在上海经济总量中,农业的增加值仅占不到1%。但在高楼林立的大都市里,“农业”不仅是人生命的“加油站”,滋养着人的“胃”,还滋润着人的“心”和“肺”。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等方面的多功能性以及其日益显现的隐性价值,承载着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文化传承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彰显着农业在上海经济社会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地位和作用。
当前,上海农业面临着以下发展瓶颈,需要通过农业科技创新加以突破。一是上海人多地少,人均不到一亩地,农业资源紧缺,要提高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确保城市农产品、特别是蔬菜等鲜活农产品供应,必须依靠农业科技创新;二是农产品质量安全关系到消费者健康和城市的安全,要建设高效、生态、优质、安全的都市现代农业,必须依靠农业科技创新;三是上海要在全国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依靠农业科技创新;四是上海农业从业人员总体上文化、技能水平低,要建设一支新型的专业化、职业化的农业经营者队伍,必须依靠农业科技创新。因此,农业科技创新对上海建设都市现代农业具有决定性的战略意义。
评价指标应反映都市型
现代农业的本质特征
上海海洋大学校长 潘迎捷
构建都市型现代农业评价指标体系之最终目的在于促进这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并提高人类社会福利。为此,在构建都市型现代农业评价指标体系时就应体现现代都市型社会发展对农业的基本要求,主要表现在:
1.体现都市型现代农业的主要功能。纵观人类发展的轨迹,综合考察欠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以及发达国家的现实可以看出,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自然资源越来越稀缺、生态环境越来越宝贵、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越来越强烈,因此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生态、文化功能也越来越重要。鉴于此,笔者认为都市型现代农业评价指标体系不仅应当涵盖必要的经济、社会指标,同时也应当囊括必要的生态及文化指标。
2.体现社会历史发展对农业的基本要求。都市型现代农业是人类历史发展到城市化水平比较高时出现的一种产业形态。作为历史发展的产物,它必须能够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必须能够体现这种高度城市化的人类社会发展对农业的基本要求。综观历史可以发现,随着城市化水平越来越高,一些产业慢慢地淡出历史舞台,同时也有一些能够适应城市化发展的产业逐渐形成。然而无论其他产业如何演替,作为社会发展基础的农业始终存在,只不过不同发展阶段与其他产业耦合的状况和方式不同。显然,作为一种新阶段中的农业的新形态,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必须能够体现出这种新的趋势,并逐步实现和这些新兴产业的耦合。
3.反映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本质特征。作为一种与高度城市化水平相适应的现代农业形态,都市型现代农业具有与传统农业相区别的本质特征。显然,都市型现代农业评价指标体系应当能反映出这些本质特征,否则就很难客观反映出所评价对象的实质。其主要特征可简略地总结为战略安全性、优质性、环保性、高效性、现代性、开放性、高度的市场导向性、统筹(协调)性等几个方面。
现代都市农业对保障城市食品安全至关重要
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王振
现代都市农业的功能特质,决定了其对城市食品安全的保障,具有三个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
一是现代都市农业的安全可控性较强,可以更加有效地做到源头管理,确保农产品生产、加工、配送的品质安全性。现代都市农业在地域上与城市一体,更容易从田头管到篮头;在生产方式上以设施化、标准化、优质化为基础,更容易做到绿色无公害;在经营者行为上,由于本地地缘关系,更容易做到行为的自觉、自律。
二是现代都市农业的政府引导性较强,可以更加有效地形成政府、生产者、市场三者的互动,确保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必需。城市越大,强化政府特性表现越明显,这是当今我国城市发展中的一个鲜明特点。在建设现代都市农业中,政府的直接引导表现得更加充分,一方面为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地方政府表现了更多的主动性和主导性;另一方面为建设一个与现代化城市相匹配的郊区农业,地方政府对弱势农业更多采取了直接的投资、资助、补贴手段,将其打造成为城市提供更多“菜篮子”服务和休闲、生态服务的现代都市农业。农产品供给,特别是“菜篮子”农产品涉及民生发展,因此政府有必要建立长效机制以保障城市居民生活必需。
三是现代都市农业的市场灵敏性较强,可以更加有效地调节鲜活农产品生产,确保城市鲜活农产品的供应。现代都市农业是一种规模化、组织化的农业经营方式,对市场的了解和把握要远胜于传统的小农。特别是,因为距市场近,对市场熟悉,经营者对市场供需实际情况的了解可以做到及时、准确。这是现代都市农业特有的竞争优势,有助于经营者多生产经营一些投入高但附加值更高的优质农产品或时令农产品。
都市农业是农业产业
低碳化的一个好途径
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都市农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吴方卫
都市农业已经成为中国现代农业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从都市生态系统的角度来看,都市农业在农产品生产、维持生物多样性、气候调节、土壤保持及肥力更新、环境净化等方面扮演着城市自然生态系统中无法替代的重要角色,是保持城市生态系统平衡和维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同时,发展良好的都市农业还是都市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的一支重要的有生力量。
现代都市农业以生态绿色农业、观光休闲农业、市场创汇农业、高科技现代农业为标志,以园艺化、设施化、工厂化生产为主要手段,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牧渔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既为都市提供鲜活、安全、优质和有特色的农副产品,又发挥生态与文化功能,为人们休闲旅游、体验农业、了解农村提供场所。都市农业中的低碳元素主要包含在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和观光休闲农业之中。
实行轮作,混种牧草,混合放牧,增施有机肥,采用生物防治,实行少耕免耕,减少化肥、农药、机械的投入,稻田养鱼、养萍,以及林粮、林果、林药间作的立体农业,种、养、加结合等复合生态农业模式,对都市农业节能减排、实现低碳化生产起到重要作用。
作为都市农业重点发展的“种植-养殖-加工-综合利用”和“从田头到餐桌”的食品农产品供应链,以及农业有机废物多级综合利用等循环农业,都有着很明显的节能减排效果。
都市农业的特征是普遍实行农业标准化,通过制定和实施标准,把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纳入标准生产和标准管理的轨道。可以把先进的低碳科学技术和成熟的管理经验组合成低碳农业标准,推广应用到低碳农业生产和经营活动中,把低碳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从而取得经济、社会和生态的最佳效益,达到高产、优质、低碳、高效的目的。
利用农业景观资源和农业生产条件,以及森林和滩涂湿地等,为市民提供就近经常光顾的旅游观赏景区与休闲场地,让人们重新回归自然,更多地亲近阳光、绿色和新鲜的空气,充分享受农村浓郁的乡土风情和浓重的泥土气息,获得安宁与身心的净化,本身就是一种低碳化的生活方式。
都市农业是一项复杂
而系统的工程
上海市农村经营管理站站长、研究员、
管理学博士 方志权
无论从生产经营的成果来看,还是从功能来看,都市农业都不仅仅局限于向城市提供单一的食品性产品,而是转到提供集生产、生活、生态为一体的复合型产品和服务。
与一般农业相比,都市农业是一种较为纯粹的公共物品,具备了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非竞争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的特征,具有巨大的外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