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的原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态学的原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态学的原理

生态学的原理范文1

[关键词]生态学 课堂教学 限制因子 耐度定律 花盆效应 生态位 协同进化

从生态学视角去审视课堂教学,我们发现课堂教学具有自然生态系统的一些特点,因此生态学思想成为我们改革传统课堂教学、建立新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

德国动物学家海克尔1866年在其所著的《普通生物学》一书中首次提出“生态学”一词,并定义为“研究生物体与周围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1935年英国生态学家坦斯利提出了生态系统理论,认为生物及其生存的环境相互作用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为生态学进入系统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20世纪50年代奥德姆系统阐述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阐述了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个体、种群、群落等不同层次生命体系的生态学规律)、功能(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生态系统的调控、理论应用及方法研究。而“生态学”一词在教育研究中正式使用应该是始于美国教育家沃勒,他在《教学社会学》一书中曾提出“课堂生态学”的概念。从生态学的观点来看,课堂教学是处理高级生物体――人与教学生态环境的关系。教育的生态环境是以教育为中心,对教育的意义、存在和发展起制约和调控作用的多元环境体系,大致分三个层次:一是以教育为中心,综合外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规范环境组成的教育生态系统:二是以单个学校或某一教育层次为中心构成的,反映教育体系内部的相互关系;三是以学生的个体发展为主线,研究外部环境包括自然、社会和精神因素组成的系统。此外,教育生态学还考虑教学对象内在的生理和心理环境。这样,课堂教学活动不再是传统单一的关系,而是包含了教学生态主体、教学生态环境及教学生态动态过程等要素结合的一个整体,课堂教学可以说与生态学基本原理丝丝相扣,遵循生态学规律,可以更好地指导我们课堂教学。

1.限制因子定律。限制因子定律是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之一。生物学家李比希研究营养物质与植物生长关系时发现,当植物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供应量降低到该植物最小需求量以下时,这种营养物质就会限制这种植物生长,即使其它营养物质供应充足,也不会让植物生长良好。这说明,缺乏的营养物质是该植物的限制因子,对该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制约作用。课堂教学的限制因子很多,它不但有自然限制因子,而且也扩展到社会因子、精神因子。因此必须分析各种影响课堂教学的限制因子,在众多限制因子中找出主导限制因子,并设法排除主导限制因子的束缚,使课堂教学健康有序的发展。

对课堂教学而言,最主要的限制因子是能量流和信息流。能量流与信息流不足或低于基本需要时,就会影响甚至限制课堂教学的数量和质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必须进行充分的能量和信息的交流。首先教师在课堂中必须提供充分的信息量。中农把信息定义为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信息的多少意味着消除的不确定性的大小。从信息论角度来讲,教师必须尽可能地提供更多的信息以消除学生的信息不确定性,这就要求教师不但对自己的专业领域而且对其它相关学课都要有广泛的研究,并能将其应用到课堂教育之中。其次,在教学中除了提供充分的信息量之外,还必须使自己所提供的信息对学生的大脑和心灵具有冲击作用,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能量,这样,信息量转化为能量,才使课堂教学具有更大效果。当然,信息流与能量流也不是单向的,学生的课堂参与与反馈能使课堂的信息量和能量成倍提高,更好地优化课堂教学。

除此之外,影响课堂教学的限制因子还包括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态度、学生的学习态度以及社会环境等要素。现有的社会环境和风气的庸俗化、功利化,容易使学生迷失自我,终日沉湎于网络游戏、消费休闲之中而缺乏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不正确、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法单一僵化,也会影响学生的课堂情绪和人生态度。只有找准课堂教学的限制因子,然后对症下药,变限制因子为激励因子,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因此,在生态学原理的指导下,我们必须重视教学过程中的限制因子,净化教学环境,构建健康的校园文化,激发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摆脱限制因子的束缚,提高课堂教学活力。

2.耐度定律。1911年,谢尔福德提出“耐度定律”,认为一个生物能够出现,并能够成功地生存下来。必须要依赖一种复杂的条件全盘地存在。如果要使一种生物消灭或绝种,只要对其中任何一项因子的性质加以改变。或将其含量予以增减,使其最达到生物耐力的界限之外,即可以出现上述后果。耐度定律告诉我们:生态系统的个体、群体在自身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对周围的生态环境和各种生态因子,都有自己适应范围的上限和下限。如果把课堂教学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教学模式的设计和执行应遵守最适度原则,课堂教学活动在数量与频度等方面要在学生的承受范围之内。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知识的接受度、生理上的耐受度、心理上的承受度都是有限的,超过他或达不到他应有的“度”,就会产生不良或相反的影响。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把握各种因子的适度问题。每门学课安排多少学时,每堂课安排多少内容、各学科安排多少作业量、课堂讨论选题的难易度以及考试的难易度等等,都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尽量避免用主观臆断和一般经验来决策。

对学生的课堂评价亦是如此,当一个或多个评价因子超过学生评价环境的耐受范围时,学生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及其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关系就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系统的失衡,产生对环境适应,影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作出适时适度的评价是必不可少的,它是推动学生成长的重要力量。但是,如果教师不顾与学生发展相关的各种资源和条件,漠视学生发展的规律和身心需要,刻意追求所谓的目标、速度或规模,就可能导致学生发展的生态失衡或整体功能失调。生态学研究表明,当一个因予处于不适状态时,对另一个因子的耐受能力可能下降。生物实际上并不在某一特定环境因子最适的范围内生活,可能是因为有其它更重要的因子在起作用,一些看似无关的因子一样也可以导致学生发展生态的超耐失衡,在课堂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尽可能在学生的耐受程度的范围内,全面的评价学生,并且使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结合起来,为学生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3.花盆效应。“花盆效应”是奥地利地质学家修斯于1875年首先提出来的。花盆效应在生态学中又称之为局部生态效应。花盆里栽不了万年松,花盆是一个半人工、半自然的小生态环境,在空间上有局限性,还要人为地为之创造适宜的

环境。因此,在花盆内的个体、群体其生态阈值下降,生态幅度窄,生态值下跌,一旦离开此小生态环境,经不起湿度、温度的变化,更经不起风吹雨打,个体、群体会失去生存能力。也就是说,花盆里生养的花很难适应于大自然的环境。

课堂环境类似于“花盆环境”,这也是课堂教学的局限性。教师精心设计的课堂教学环境与社会现实是有差距的,在相对封闭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整天被关闭在教室里,与沸腾的现实生活脱节,加上传统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陈旧落后,从书本到书本,进行封闭式的小循环,只求死记硬背书本知识,不求独立思考,只求把握现有的结论,不求洞察产生这种结论的过程,使学生思维单一,进取精神缺乏,创造力削弱,意志力薄弱。为此,课堂教育必须克服“花盆效应”的制约。首先,必须创造一个和谐欢愉的课堂教学情境,创造一个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丰富个性的环境,要把教学过程视为学生个性发展和生命成长与完善的过程。就这需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学生平等对话,相互启发,友善合作,构建和谐的课堂环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严,独特的存在价值,心灵成长的喜悦。

其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积极倡导自丰、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课堂上要有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必要的指导,要多采用讨论研究型学习方法。并帮助学生自己构建知识,体验学习过程,只有学生经历过、体验过、实践过,才能更好理解、掌握知识、技能,发展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是教学过程的显著特征,要克服课堂教学的“花盆效应”,就必须加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感悟和反思。

最后,课堂教学必须现实化、生活化。在教学过程中,对每个课堂教学的内容的学习,都尽可能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把课堂教学的内容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世界中去,让学生感受到课堂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课堂。

4.生态位原理。俄罗斯生态学家格乌司做了一个实验,他将一个叫双小核草履虫和一个叫大草履虫的生物,分别放在两个相同浓度的细菌培养基中。几天后,发现这两种生物的种群数增长都呈S型曲线。接着,他把这两种生物又放入同一环境中培养,并控制一定的食物,16天后,培养基中只有双小核草履虫自由地活着,而大草履虫却消失得无影无踪。在其培养中,格乌司对现场进行仔细观察,没有发现有一种虫子攻击另一种虫子的现象,也未见两利,虫子分泌出什么有害物质,只发现双小核革履虫在与火草履虫竞争同…食物时增长比较快,将大草履虫赶出了培养基。于是,格乌司做了相反的一种试验。他把大革履虫与另一种袋状草履虫放在同一个环境中进行培养,结果两者都能存活下来。并且达到一个稳定的平衡水平。这两种虫子虽然也竞争同一食物,但袋状草履虫占用的是不被大草履虫所需要的那一部分食物。大自然中,凡存在者就有自己的生态位,亲缘关系接近的,具有同样生活习性的物种,不会在同一地方竞争同一生存空问,若同时在一个区域必有空问的分割,即使弱者与强者共处于同一生存空间,弱者仍然能够容易地生存。没有两种生态位是完全相同的,这就是“生态能”原理,又叫“格乌司原理”。

如果把课堂教学看作足一个生态环境,那么每一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生态位,天生我才必有用,每个生态位都有一定的优势。教学的本质是促使每个学生的发展,因此首先必须承认每个生态位的差异性和共存关系。生态位的分离程度同物种问的共存成正相关,即分离程度越大,共存的机会就越大,因而不能过多地强调生态位的重叠与竞争。课堂教学要尊重学生的多样性,致力于创造一种适合所有学生的教育,而不是挑选适合教育的学生。生态位教学是实现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在课堂教学中要促使学生强项得到充分发展,使其弱者得以改善和提高。教师应该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是独特而出色的。对每一位学生抱以信任的态度,并乐于从多个角度来评价和按纳学生,发现并发展学生的潜能,表现出对生命的尊重,对个性的尊重,对个体多样性的尊重。

由于在教育中长期被忽视,学生也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生态位的优势,造成一些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自我,各种心理问题频繁产生。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应该科学分析每个学生的智能结构,兴趣爱好,优势特长,潜在资质及缺点不足,使学生在客观评价自我的基础上,科学定位,合理规划,确立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日标。深入研究发掘社会需求与自身实际的契合点,努力寻找自身的不足与缺陷,形成自己的特色专长,发掘和创新生存途径,拓展和优化个人发展生态空问。

5.协同进化。“协同进化”一词是1964年埃利希和雷文首次提出来的,用以阐述昆虫与植物(蝴蝶及其采食植物之间)进化历程中相互关系。它是指自然生境中两个或多个物种,由于生态上的密切联系,其进化历程相互依赖。当一个物种进化时,物种间的选择压力发生改变,其它物种将发生与之相适应的进化事件,结果形成物种间高度适应的现象。这种相互适应、相互作用的共同进化关系即为协同进化。协同进化论与普通进化论看问题的着眼点不同,在普通进化论或种群遗传学中,一个物种往往被孤立地看待,环境以及它相关物种被视为一成不变的背景,而协同进化论则强调基因的变化可能同时发生在相互作用的物种间。因此,协同进化更强调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说它是进化论与生态学的一个重要交叉点。

生态学的原理范文2

关键词:生态学;原理;园林设计;运用

中图分类号:S8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园林设计当中,通常要遵循功能性、艺术性以及社会文化性的原则来进行设计的,以满足当代人对生理、社交以及安全的需求。在生存环境遭受日益受到破坏的今天,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认识上的提高,生态意识已提上了日程,文化的多元化要求设计师为了满足多元化要求而张扬自己艺术个性的同时,还要对园林的自然回归[1]更加注重。建立呈现出一个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新文明时代,这已是社会的需要,人类文明的需要,是不可阻挡的社会潮流,这是人类社会正进入“生态文明时代”的标志。

一、园林景观生态设计原则

《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中明确提出中国生态环境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力争到2010 年,使中国的森林覆盖率达19.4%,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初步得到遏制;到2030 年,森林覆盖率达24%,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观;到2050 年,森林覆盖率达到并稳定在26%以上,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生态环境面貌。与此同时,国务院有关部门还提出了实现园林城市的标准:城市人均绿地面积必须超过8 m2;城市绿化覆盖率必须达到35%以上。因此,如何在生态和谐的背景之下创建良性发展的城市绿化环境,是城市化建设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而基于生态平衡理论下的城市园林绿化,将是中国园林绿化建设总的指导方向。

1、遵循地域自然条件原则

形成地域差别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气候差异,它既影响到地域的水文、生物条件,还影响到地形地貌,由于气候、地域的差异,也造成了人们生活方式的差异。因而对地域园林风格的形成产生极大的影响。在园林景观生态设计过程当中需要对各种气象要素进行考虑,进行理性的分析与设计。在园林设计当中还要对基地原有的地形地貌以及各种设施给予必要的尊重,必要时还要对原有的自然地形特点和废弃设施进行利用,重造新的园林景观,这样的园林景观设计既能保留原有基地的历史文化,又能满足了人们新的需求。在建设园林城市中,需要保持场地的自然风情与原始面貌,是建设园林城市的前提与基础。

2、园林景观生态设计要体现人文关怀

在设计中要始终体现社会化、人性化的要求,要千方百计满足人们活动、交流、休憩、的需求。任何景观设计中,都应以满足使用者的需求,作为其最根本的设计目的。设计者为了实现其为人民服务的基本功能,在设计时必须遵循当地人们的生活习惯以及人们的行为的规律。作为一名优秀的设计师应综合考虑场地特色、使用者活动内容,还要考虑景观周边环境及对外交通等情况,来进行园林景观设计,在植物景观设计中,要以服务和有益于“人”的健康及舒适作为植物景观设计的根本,以满足居民“人性回归”的原望作为植物景观设计的必要原则,力求打造环境舒适,景色宜人,亲切近人的园林景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对话,满足人与人的沟通。

3、园林景观生态设计根植于地方特色和风土人情

成功的园林景观设计,通常离不开地域文化这一根基。一个好的生态设计,以尊重传统文化和乡土知识为必要,首先要充分考虑当地人的风俗习惯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对当地的材料植物和建材要充分利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比如在苏州园林常见植物有百余种,但绝大部分是利用当地久经栽培的乡土树种,并不算称为新奇。事实显明:尊重当地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尊重当地的气候地理特点,可以使景观设计获得少费人工并同时得到公众的认同的效果。

二、生态学原理在园林设计中的运用

1、城市园林植物的生态效应

植物群落周边环境的变化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植物群落,它们之间的关系密切。植物群落中的各种植物对大气污染的反应程度不同, 人们可以据此来了解空气的污染程度。例如,可利用唐菖蒲对氟化物的敏感性来监测大气的氟污染。随着人们对植物生态功能的逐步认识, 在利用植物地上部分来改善环境的同时, 人们也在研究利用植物根系富集污染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 从而达到修复土壤的作用, 为人们的生产活动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发挥作用。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对石油、天然气等高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SO2、HF 和Cl2等已经成为大气的主要污染源。不同园林植物对SO2的吸收、净化能力的大小与其形态、叶量、叶面积、气孔开度等有密切关系,即使生物量相同吸收硫的量也不同。

2、保留原有植被

尽可能保留场地的原有植被,这是小绿地建设中常常忽略的一个问题,保留原有植物,并非不加选择地将所有原有植物加以保留,而是要依据植物的生长状况、景观效果加以评价,当留则留。通常在城市中,经历了若干年的开发经营,几乎很难有原生的植物尤其是群落保留下来,比较常见的是次生群落及人工植被,由于这些植物与环境间,已建立相对稳定的关系,故而一般情况下应尽可能保留。

3、弃其糟粕取其精华

保护人文古迹及老园林设计,主要是人工景观,在环境资源拼块和残存拼块的基础上引进新的拼块,长时间高强度的人为干扰,使残存景观逐渐消亡,进而形成以引进拼块为特色的人为干扰景观。这种景观的持久性和稳定性弱,它们的存在源于人类的大量引进拼块和努力维护,依赖于持续而有目的的经营管理,而老的自然景观尽管粗糙不堪却历经多少年月,有着自己的自然群落,更可以自我修复和自我生长,这种古代的园林景观应该保留,也必须保留,要遵循“互惠共生”原理,协调好植物之间的关系。

4、保持“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指一定范围内各种各样活的有机体有规律地结合以构成稳定的生态综合体,包括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物种以及所有的生态系统和形成生态的过程。生物种类多样性维护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因此,要实现生态系统平衡的园林绿化设计,就应多造针阔混交林,避免营造纯林。绿化中可选择优良乡土树种作为骨干树种,积极引入易于栽培的新品种,驯化观赏价值较高的野生物种,以丰富园林植物品种。丰富的物种种类能形成丰富多彩的群落景观,满足人们不同的审美要求,构建不同生态功能的植物群落,更好地发挥植物群落的景观效果。

5、考虑美学原理

完美的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必须具备科学性与艺术性两方面的高度统一,既满足植物与环境在生态适应性上的统一,又要通过艺术构图原理,体现出植物个体及群体的形式美和人们在欣赏时所产生的意境美。因此,在配置园林植物时,首先应按照实用美的规律配置植物,使人在生理上有愉快、舒适的反应。其次,按照形式美的规律配置植物,使植物及景观的形式在一定条件下作为刺激信号,引起人在生理、心理上情感愉悦的反应。其三,按照形象美的规律配置植物。

总之,生态园林绿地作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对改善城市日益恶化的环境,为城市中的人类提供一个安全、舒适、健康的生活、工作的环境,实现城市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发展,推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朱丽清. 从生态适应性探讨城市园林植物的配置[J]. 安徽农业科学. 2010(27)

[2] 孙良岩,任萍. 生态园林植物配置方法浅析——以沈阳市中山公园园区植物配置为例[J].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 2009(04)

生态学的原理范文3

关键词:林业规划;景观生态学原理;研究探讨;建议措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林业行业发展较快,已经逐步由传统的林业资源开采向生态环境修复的现代化林业建设迈进,保护了现代林业的生物多样性,维持了生态平衡。但由于目前林业资源开发和利用中,肆无忌惮的开采和利用,忽视了生态平衡的重要性,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没有做好,降低了林业的发展水平,破坏了林业生态平衡。因此,需要解决当前的林业安全发展问题,就需要从生态保护的角度入手,建立良好的生态发展模式。

1 运用景观生态学管理规划林业建设的必要性

1.1 林业建设中可持续发展规划的需要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林业行业建设逐渐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由资源的开采和利用向环境保护和修复生物多样性的系统发展,改善了林业的生态环境,推动了现代林业建设的发展。但是在实际的林业生产中,却没有将效益增长作为林业建设的目标,而是注重了数量的增长,使得系统的规划缺少了长远性,建设过程中忽视了林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的特性,为林业后期的发展带来了隐患。因此,在规划建设中提出生态化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具有重要的意义,从生态的角度来规划林业建设结构,稳定健康、安全的林业发展格局。

1.2 现代林业规划必须具备的途径 在现代林业规划建设中更多的是采用了填空的方式来进行布局设计,当前林业中按照工程的项目类型进行管理和分类,并设定了发展模式。按照管理模式可以根据土地利用难易程度和林业用地布局来划分工程的类型。在建设中利用也使用了混交、集中连片和适地适树的种植模式,但整体而言,这种规划模式较为单一,规划中就忽视了小班之间、小班和林班之间以及林班和林班之间的土地类型等,忽视了农地、居民用地、水利用地和草地之间的关系等,很难把握整体的布局和建设结构。因此,在规划建设中容易出现一些规划和布局上的关系问题,影响林业建设的发展。

1.3 景观生态学是处理林业规划中问题的系统科学 林业项目发展的制约因素有:1)林业用地相对来说较为贫瘠,土壤成分较差;2)林业用地分布在畜牧业用地、农业和水利用地、居民居住点之间,区域较为分散,不利于管理和发展,布局较为零散。

2 景观生态学

1939年,德国植物学家Troll在解决东非的土地利用问题上提出了景观生态学的概念,而在1983年,Vink对该理念进行了分析,并强景观生态系统是一个控制系统,可以为林业生态规划作出一定的贡献。在1986年,M.C,odron和R.Forman的著作《LandscapeE—Colog》中指出:利用景观生态学思想来探究异质、结构的变化等。

3 如何利用景观生态学管理规划林业建设

3.1 建设景观廊道,保护景观的平衡性和生物多样化 一个完整的景观单元需要具备能量流、物质流、生物流等要素,但林业系统中的居民点、草地、农地和道路交通用地错综复杂,打乱了整体的布局,使得林业景观趋向于破碎化,影响了其生态功能。因此,需要建立区域之间的系统关系,搭建起景观廊道,满足各区域之间物质和能力的交换,打造健康、和谐的多样性生态格局。其具体的参考表格如下图所示:

3.2 协调好生态和人类生活的矛盾,消除人类生活对系统的干扰和破坏 消除人类活动对系统的破坏,就需要根据水系和道路的特点来建立网络体系和绿色廊道,满足各区域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转换。因为道路的修建会使景观的破碎化变得更严重,对生态斑块起到了破坏和干扰作用,所以要在道路两侧设置廊道,在道路和斑块之间设立隔离带和缓冲带,避免人类活动的影响和干扰,起到防护的功能。

3.3 建立生态跳板,消除景观斑块之间的隔离 现代农业生产中遗留下的杀虫剂、农药和化学肥料等,给系统的斑块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同时林地景观斑块之间的隔离状态,加剧了生态的破坏程度。

3.4 根据林业的具体状况来建立和谐的群落结构,达到景观的异质性 现代林业建设中多半是采用的土壤贫瘠的土地,利用和开发的难度较大,因此需要在物种的布局和搭配上严格管理,有利于林业系统的规划和管理。

生态学的原理范文4

关键词:中学生物园;生态资源;生物科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3-0103

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知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科学领域中核心的基础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地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中学生物园是指在中学校园内建设的,与生物学科相关的所有园地的总称。中学生物园一般由生态区、专类区、探究区和科普区等四大部分组成。生物园是为教学服务的“绿色教室”,也是学生探究和实践的最重要的基地之一。通过生物园,不但可以让学生掌握生物的基础知识、培养正确的世界观、审美观及劳动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动手技能,更能够使学生认识自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如何充分开发和利用生物园生态资源,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本文探讨的核心。

一、利用校园生态资源,掌握生物学科基础知识

具备生物科学知识是生物科学素养的一个方面,只有生物学的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学生才能具备一定的生物学科学素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断地开拓学生的视野,适时地引导学生掌握好教材基础知识,重视知识结构,根据生命活动的连续变化,把知识串联起来,形成知识网络。并对其进行扩展,联系有关实际,综合运用知识。特别要重视知识的发展过程,有助于学生对科学过程和本质的理解。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不可能脱离知识,只有将知识系统化和结构化,才能形成能力,合理的知识结构是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利用生物园的丰富资源,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达到将知识迁移应用的能力。例如:通过课堂学习,学生已经了解群落的有关知识,再将学生带到校园中,利用水生生物园的生态资源,让学生对已学知识进行进一步的巩固,如:群落的概念、群落的丰富度、群落的种间关系、群落的结构、群落的演替,学生置身于生态园中,通过观察回顾,对群落的概念和特征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知识之间的联系变得清晰,脑海中自然而然形成有关群落的知识框架,从而牢固地掌握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借助水生生物园的生态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二、利用校园生态资源,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探究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还包括能力素养,参照《数学课程标准》相关内容,构建出生物学科能力应该包括:1. 观察与实验能力;2. 生物认知能力;3. 科学思维能力;4. 科学探究能力;5. 生物信息能力;6. 实践创新能力。其中,核心能力是科学思维,生物认知和生物信息能力是基础能力、观察与实验能力、生物探究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三个并列作为延伸能力。生物园拥有丰富的物种和生态环境,为学生观察、思考、探究提供理想的场所,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最佳平台。首先,让学生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观察态度。巴甫洛夫所说的“观察、观察、再观察”,深刻地揭示了观察的严肃性和科学性。例如:七年级学生在学习影响鼠妇生活的环境因素之前,将学生带至阴生生态区,让学生寻找鼠妇,观察鼠妇的生活习性,可能有的学生很容易就找到了,而有的学生怎么也找不到。这时,教师就会提出问题,为什么有的学生很容易就找到了呢?教师让学生仔细观察,并且分享自己的观察心得。最终,学生发现只有在阴暗、潮湿的环境条件下,才容易找到鼠妇。于是,学生会进一步提出问题:“鼠妇的分布受光的影响吗?”“鼠妇的分布受湿度的影响吗?”通过这种观察、思考,激起了学生探究的热情,培养了探索生命奥秘的精神。为了寻找答案,各小组同学确定了探究的目,作出假设,设计试验,开展试验,观察记录。整个过程学生不知不觉地运用了“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通过观察,了解生物的生活习性,开动脑筋,提出问题,科学探究,解决问题。学生通过实践,培养了观察方法、提高了思维能力、掌握探究技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使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培养融为一体,从而达到真正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目的。

三、利用校园生态资源,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也是生物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识素养是基础,能力培养是核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素养的培养必须依存于知识教育与能力培养中。利用生物园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感恩精神、勇于探索、热爱生命的情感,培养其与人合作、辩证唯物主义、科学发展的精神,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接班人。

例如:利用生物园的植物和场地,开展“探究影响植物叶绿素形成因素”的实验,学生探索了光照、水分、无机盐等因素对植物叶绿素形成的影响,学习了对照试验的设计要点,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而在利用水生生物园进行“水浮莲净化水质实验”时,学生团结协作,有的到河涌取水样,有的准备鱼缸,通过各组成员共同努力完成实验,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在实验过程中,渗透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在记录实验数据和实验结果时,即使实验失败,也要如实记录,而不能弄虚作假,养成了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在生物园的实践活动中,教师还可以适时地渗透尊重自然、关爱生命的品德教育,及时渗透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道德”教育,使学生正确认识人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和地位,培养学生关爱生命、爱护动物的良好道德品质。

总之,生物教师应充分挖掘生物园的生态资源开展实践活动,通过活动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进行培养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有效措施,活动过程不仅仅关注学生实验知识、技能、方法、能力的培养,更应该潜移默化地渗透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养成教育。最终,在实践活动中也能彰显人性,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全面、健康、快乐地成长。

生态学的原理范文5

关键词 生态学理论 幼儿园 环境创设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1 生态理论概述

美国学者布朗芬布伦纳提出的生态学理论认为, 生态环境就是层层镶嵌的同心结构, 每一层都镶嵌在相邻的层次里面, 圆心是发展的个体。“个体发展的环境是 一个由小到大层层扩散的生态系统, 每一个系统都会通过一定的方式对个体的发展施以其影响。这些环境以学校、家庭、社区、整个社会文化以及个体与环境之间、环境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与联系等不同的形式具体地存在于个体发展的生活中, 在个体发展的不同时期在不同方面给予不同的影响。”儿童生活的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分为四个层次――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外系统和宏观系统。

微观系统:指的是儿童平常所处家庭及日常环境,包括日常的家庭设施、家庭中的人即他们所从事的的活动,包括指向儿童的活动,如喂食、洗澡和拥抱等。中观系统:家园联系、家庭与社区、幼儿园与社区的联系就是儿童所处的中观系统。中观系统不是一个实在的系统,而是由微观系统的联系所构成。外观系统:是对儿童生活产生更大影响的一些背景,儿童不直接参与的,但却影响或受其中发生一切影响的系统。体现为各个环境间关系的清晰、一致程度,以及一些政策方面的因素。宏观系统:中间系统和外系统常常被嵌入大范围的思想意识体系和某一特定文化或亚文化的制度或模式之中。这些体系、制度、模式便是宏观系统,是人类发展的文化生态学的总体蓝图。

因此,从生态学的理论上研究幼儿要求将幼儿放置在各种复杂的生态环境之中,通过教育来干预调节生态环境系统中对幼儿产生重要影响的各种生态因子,即将研究的范围放置在一个宏观的、多层次的生态系统中加以考察,综合考察影响幼儿的家庭、幼儿园等环境,以期通过对家庭和幼儿园环境的创设、调节和改变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2生态学理论对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启示

2.1注重整体性和教育性

生态学理论把幼儿周围的环境看成是生态的、不断变化发展且相互交叉影响的系统。所以为幼儿创设的环境应该是空间规划合理、材料投放适中、游戏时间充足,气氛自由、和谐的环境。因此,要为幼儿创设一个整体的、系统的,而不是相互割裂的环境,并在其中渗透教育元素,环境应能给幼儿提供丰富的刺激,引导幼儿通过自己探索、游戏积累相关的经验,引领幼儿在“最近发展区”得到最大发展。

2.2融入幼儿生活的大背景中

生态学理论把儿童生活在其中的直接环境分为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外系统和宏观系统。而宏观系统是指儿童身处的大范围的思想意识体系和某一特定文化或亚文化的制度或模式,对儿童是一种背景性的更深层次的影响。包括历史地理、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社会制度等。 所以幼儿园环境创设应该适合幼儿所处的文化背景中。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因素是幼儿生活的大背景,它们或直接、或间接地对幼儿的发展产生影响。而引导幼儿如何在将来的生活中适应他们生活的社会也是幼儿园教育的基本任务。

在创设环境时,要有明确的针对性和指向性,通过环境的创设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使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同时,还应在环境创设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如民间艺术等,以增进幼儿对祖国的了解,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2.3让幼儿充分参与

生态学理论认为个体发展的环境是一个由小到大层层扩散的生态系统, 这些环境以学校、家庭、社区、整个社会文化以及个体与环境之间、环境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与联系等不同的形式具体地存在于个体发展的生活中, 在个体发展的不同时期在不同方面给予不同的影响。强调幼儿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注重幼儿与环境之间的双向互动的重要性。幼儿和其所处的环境始终共存,幼儿依赖于环境,也可以作用于环境,幼儿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情况直接影响幼儿的成长质量。因此,教师要积极关注幼儿的实际发展需要,创设“属于幼儿的环境”,同时让幼儿参与到环境创设中来,使儿童在布置环境的过程中认识环境,了解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联,在改造环境之中创造环境,培养儿童坚毅、积极、合作互助等优良品质。

2.4强调动态变化

生态学理论给我们提供了一种研究学前教育的新的视野。传统的理论如皮亚杰对幼儿各阶段发展特点的划分,是从幼儿本身为出发点的,而把儿童发展的环境看成不变的。生态学理论对幼儿发展的研究是着眼于外部的,把幼儿发展的环境看成一个结构的、系统的、多重关系构成的环境,这个环境是动态的、不断变化发展的。所以要根据幼儿的需要和愿望不断变化环境布置,同时要为幼儿创设一个开放的环境。如在游戏中让幼儿自己取放玩具和材料、给予幼儿充分的游戏时间和空间,让幼儿产生对环境的控制感,在游戏中才能充分发挥出想象力和创造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2.5家庭、幼儿园、社区、社会共同参与

生态学理论把幼儿与其相互作用的环境分为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外系统和宏观系统。幼儿园、家庭、社区、全社会都处于这些系统中。因此,幼儿园环境的创设应该要家园合作、家社合作、幼儿园和社区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

参考文献

[1] 李亚娟.于海燕.生态学视域下幼儿园环境创设实践的解读[J] .上海教育科研,2012(12).

[2] 袁爱玲.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实践标准[J].学前教育研究,1994(6).

生态学的原理范文6

关键词:中学生物;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7-0179-01

一、研究概述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上教学资源异常丰富,然而面对网络上不同开发商结构各异、储存分散的资源,往往在搜索过程中会耗费搜索者大量的时间精力。因此建立专业化的教学资源库成为了迫切需要。

中学生物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的开发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新课标的要求,从各个渠道收集相关的中学生物教学资源,并且对这些资源进行筛选以及归类整理,建立一个微信公众号,借由360云盘储存资源,然后由微信平台共享资源,学生可以通过手机或者电脑客户端随时访问并下载这些资源。

二、研究方法

文献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相关研究资料。

问卷调查法:制作问卷,向调查者发出简明扼要的征询单来获得材料和信息。

访谈法:通过对参与实验的师范生随机寻找进行个别访谈,调查资源使用情况。

经验总结法:通过对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与分析,使之系统化、理论化,上升为经验的一种方法。[1]

三、研究内容与结果

(一)研究内容

本项研究主要分为了资源的筛选、资源的管理、资源的分类、资源的重排和平台的搭建五个阶段。

1.资源的筛选

从不同的渠道获得各种教学资源,共筛选出1119份课件类资料,351份授课类视频。

2.资源的管理

本研究采用“一人管理,适者使用,及时更新”的原则,对资源进行科学的管理,即做好资源的分类和命名工作。[2]

3.资源的分类

教学资源库的构成可分为:基本素材库、课件库、试题库等。在基本素材库中又包括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媒体素材。

4.资源的重排

基于对资料第一作者版权的维护和我校师范生对该资源的有效利用,对现有的资料进行重新整合。

5.平台的搭建

微信公众号的建立:申请微信公众号―添加自定义菜单―设置子菜单内容―设置自动回复

360云盘的建立:

创建360云盘―传文件―资源的外链

(二)研究结果

本研究的成果是根据微信公众号使用者输入的关键字,回复使用者想获得的教学资源,具体如下:

微信平台的主界面,其中除了有不定期推送的消息外,还包含了“教学资源”和“我要考证”两个菜单以及对话框的设置。

教学资源菜单中包含了初中教案和高中教案设计两个子菜单。在首页对话框中输入你想获取的对应教案名称,后台便能马上自动回复。若后台没有使用者想要的教案,我们还会根据用户的要求增加相应的资源。

另一个名为“我要考证”的菜单下同样有两个子菜单,分别为“教师公共招聘”和“教师资格证”。教师公共招聘当中包含许多与公招有关的资料、实时通知以及部分内部消息。教师资格证中同样包含很多资格考试的要求通知等信息。我们还会根据用户的要求不时更新与增加信息。

由于微信平台储存资源的空间有限,我们采用了360云盘这样一个辅助工具,将视频、音频和PPT课件之类的资源存放其中。当用户在微信公众号输入相关的关键词,后台便能自动将360云盘中相应资料的链接和提取码发送给使用者,使用者点击链接,输入提取码就可以得到资源。

四、研究结论与分析

中学生物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的开发符合教育教学的规律和特点,符合国家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标准委员会颁布的《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规范》。[3]在使用资源库时,操作简单、运行高效,具有傻瓜性、智能性、服务性的特点。

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和教育需求的不断增加,教学资源库的功能和内容应该不断地完善和更新,以适应时展的要求。但因为时间、人力、物力、财力目前还比较有限,中学生物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的开发和利用还处于初级阶段。通过360云盘的方式传递资源是工作量大且不便于交流的一种初期方法,没有交互式功能,资源更新整合还处于人工筛选整合阶段。因此,在网站的建设上还需加大投入力度,从而使得平台提供更好的利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吴冬梅. 中学生物学课程与教学资源共享网站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