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国际贸易研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国际贸易研究范文1
[关键词]比较优势;新贸易理论;产品内分工
引 言
在国际贸易纯理论的发展过程当中,要素禀赋、规模经济和交易费用等经济因素都曾被用来描述贸易类型形成的理论基点,这些关键字的顺序则代表了近几百年来理论界对贸易类型认识的发展过程(樊纲等2007)。按照历史与逻辑统一的原则,我们可以把整个贸易模式的发展历程大体分为三个阶段:产业间贸易阶段、产业内贸易阶段和产品内分工贸易阶段。纵观已有文献,有关贸易类型的讨论虽然已经比较成熟,但是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仍然存在扩张空间,特别是随着垂直分工的深化和全球生产网络的形成,产品内分工贸易模式作为一种全新的贸易模式出现在经济学家的视野中,大家对其认识还比较模糊,与其相关的理论探讨更是莫衷一是。因此,廓清贸易类型的发展历程及其在不同发展阶段上所表现出的不同特质,对于从更深层次上理解贸易理论并指导现实世界贸易发展具有深远意义。本文将重点从产业问贸易、产业内贸易和产品内分工贸易三个层面探讨贸易模式的发展历程,分析现有研究的不足,并着重就产品内分工模式下出现的最新贸易类型测算方式进行探讨,最后指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一、产业间分工与古典贸易理论
人类历史上真正大规模贸易的产生源于地理大发现,当时贸易的基础是国家已经利用自身的资源禀赋优势建立起来的产业基础,因此,这一阶段的主导贸易类型是产业间贸易。比如14世纪的葡萄牙是地理大发现的第一批受益者,根源于自身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有利于香料生产的资源优势,香料产业早已在该国发展和壮大起来,地理大发现以后的贸易则是强化了她在这方面的优势。古典经济学的奠基者亚当·斯密便受这种贸易模式的启发创立了绝对优势学说,主张如果每个国家都按照各自的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即生产成本绝对低)去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彼此交换,则对所有国家都会是有利的。这一学说的创立在当时具有重大意义:一是他揭示了国际贸易的根本原因在于各国有利的自然禀赋与后天形成的有利生产条件;二是指出一个国家只要根据有利生产条件参加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就可以获得比自己生产更多的利益;三是在当时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情况下提出了自由贸易政策(adam smith,1860)。但是由于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建立在一系列条件苛刻的假设之上,因此,它只能解释国际贸易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即在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的国家之间的贸易。而不能解释事实上存在的几乎所有产品上都处于绝对优势的发达国家和几乎在所有产品上都处于绝对劣势的不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现象。
为了解决绝对优势理论天生的缺陷,大卫·李嘉图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david ricardo,1966),他通过一个简单的2*2模型论证了一个国家即使在两种商品都没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如果按照自身的比较优势进行分工,两个国家通过自由贸易都会受益,而产生比较优势的唯一原因是各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不同。但是,现实世界中,各国间劳动生产率的不同只能部分的解释贸易产生的原因,贸易还反映了各国之间的资源差异,即对原始贸易模式的回归。为了分析资源差异在贸易中所起的作用,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了h—o模型,即一个国家应当根据自身的要素丰裕程度选择出口或者进口的商品种类。虽然“里昂惕夫之谜”(leonfiefparadox)的产生像一枚重磅炸弹给h-o定理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是学者通过从人力资本和技术水平视角(kenen,1965;keesing,1966)、自然资源稀缺程度视角(vanek,1963)、政策视角(tra—vis。1972;baldwin,1971)进行分析,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从而维护了h一0定理的权威性,使以ho定理为代表的2*2*2模型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贸易理论上的基本假设,但是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是,一个国家并非仅仅出口或者进口一种商品,而是成千上万种商品,那么在更高维度上h-o定理是否仍然成立?也有学者就h-o定理在这方面的合理性提出了质疑。
高维条件下的h-o模型较多,但是最有代表性的是vanek(1968)所提出的hov模型,他通过引入贸易品的要素含量(factor content of trade)概念,证明在更高维条件下h-o定理的预测将不再成立,但是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劳动相对丰裕的国家将是净劳动要素的出口国,而资本相对丰裕的国家将是净资本要素的出口国。leamer(1980)在hov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扩展,证明在一个多维商品世界中,比较生产和消费中的资本密集度或者比较净出口和生产、消费中的资本密集度,才是确定一国资本相对于劳动而言是否丰裕的正确方法。
进一步比较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和h-o定理我们还会发现,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虽然考虑了劳动力的不同质性,但是其一种要素的假说并不符合现实世界;尽管h-o定理对比较优势进行了拓展,其同质要素的假定对现实世界的解释力也并不强,这一点在后续的实证研究中便得到了证明。有关h—o定理适用性的实证测算主要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利用投入产出法对h-o定理适用性的直接检验。“里昂惕夫悖论”便是利用这种方法得出的成果(leontief,1953)。第二类是回归分析法,包括跨产业回归分析(baldwin,1971等)和跨国家回归分析(learner(1984等)。得出了与h—o理论褒贬不一的结论。第三类是对hov定理适用性的探讨。最初的实证研究表明,hov定理对现实的解释力就像掷硬币的概率一样,具有很大的偶然性(maskus,1985;bowen,1987)。为了找到真实世界与理论基础的关系,实证经济学家进行了进一步的努力,通过计入要素生产率、消费偏好等多个变量,从新的视角对现有理论进行修正,使hov模型的解释力大大加强(trefler,1993,1995)。后续研究者进一步研究发现,当把所有的信息都考虑进去后,hov模型等式应该是一个恒等式(da—vis and weinstein,2001;trefler,1998)。
已有研究通过纳入多种要素试图对已有理论进行补充,使其符合现实世界,但从另一个角度来
看,这就失去了模型作为现实抽象的一种本意,这是已有研究的一个误区。h-o理论本身作为一种理论并没有错,但是现实世界的贸易行为同时受多种因素(产业政策、贸易政策等)的影响,因此,如果不能构造一个与h—o定理假设相符的现实世界,而尝试着用变换后的模型来检验h-o定理,就不能准确地看出一个国家在国际分工中是否遵循了比较优势。由于现实世界中各国的统计口径不同以及产品、要素种类的划分不一致,数据的选取直接影响了实证结果的准确性,除非获得了相当标准和准确的数据,否则,利用经典简洁的h—o模型将是首选。
总的看来,从地理大发现开始至二战后资本主义重建阶段,世界贸易类型基本上处于产业间分工模式,国家之间在资源、技术甚至消费偏好方面的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根本动因,开展贸易的目的则是从这种差异中获得收益。
二、产业内分工与新贸易理论
二战后,世界贸易中有三种现象与公认的贸易理论有抵触:第一个是世界贸易的绝大部分是在要素禀赋相似的工业化国家之间进行的;第二个是大部分贸易是产业内贸易;第三个是战后贸易的扩大绝大部分是在没有大规模的资源重新配置或收入分配影响情况下形成的。对于这种现象,balassa(1967),grubel(1970)等经济学家都曾进行过分析,他们的结论概括起来是比较优势的传统力量可以对一组产品发挥作用,从而引起产业间的分工与贸易,但是产品生产中的规模经济导致各个国家只生产每一组产品中的某些产品,因而导致了产业内分工与贸易(krugman,1981)。随着研究的深入,经济学家尝试着把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市场同时纳入到主流国际贸易理论分析框架中,从而产生了新贸易理论。该理论主要围绕三个命题展开:市场结构;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技术与贸易。
关于第一个命题,在新贸易理论分析中,市场结构问题始终是中心问题,把规模经济引入贸易理论,实际上是从标准模型中引入符合报酬递增理论的进步。这方面的进步主要基于三次突破,从而形成了三个关于市场结构的理论。第一次突破是最古老的马歇尔理论,在他的理论中报酬递增被假设为完全外生于企业,从而使市场得以维护充分竞争状态。马歇尔的模型假定虽然提出了规模经济的溢出效应,但是其仍然承认完全竞争条件成立,结果令人失望。第二次突破是张伯伦的垄断竞争模型。它的基本观点是一个产业由许多小垄断者组成,这些小垄断者使得该产业形成饱和从而消灭了任何垄断利润,但是由于这一理论对产品的异质过程的论述不够严谨,以此为基础出现了两次扩展:一是dixit and stiglitz(1977)提出的异质产品是新产品假定;二是lancaster(1979)提出的异质产品是产品的不同属性假定。总的来说张伯伦模型的出现是一个进步,它第一次使人们能够从理论上研究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贸易问题,但是与马歇尔相比张伯伦模型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完全垄断,回避了寡头垄断的问题。第三次突破是库尔诺的寡头垄断理论。库尔诺双头垄断模型通过假定不完全竞争的企业间都互相把另一个企业的产量看成给定的,把注意力从规模经济和市场结构转移到不完全竞争中,并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使用规模经济来解释垄断经济的情况。
关于第二个命题,与比较优势类似,新贸易理论也承认国家之间在资源、技术甚至消费偏好等方面的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但是它认为还有其他原因,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规模经济、报酬递增和产品异质性形成的国际分工。正如我们上文提到的,有关规模经济、报酬递增和产品异质性的研究都曾被balassa(1967)等经济学家讨论过,但是由于这些研究对市场结构的影响还不能完全解释清楚,因而这些理论并没有得到均衡贸易理论的足够重视。随着对市场结构研究的深入,最早给出规范分析的是krugman(1979),他通过采用张伯伦垄断竞争模型中的市场结构,并扩展dixit andstiglitz(1977)的模型,最后证明贸易并不一定是国家之间技术或要素禀赋差别的必然结果,相反,贸易很可能只是扩大市场及促进规模经济出现的一种途径。在krugman(1979)的基础上,krugman(1980)通过纳入产品异质性,证明当两个国家进行不同质产品贸易时,每个国家都会分工生产在本国有较大市场份额的那种商品,并且每个国家都会成为这种产品的净出口国。进一步,仍然沿用krugman(1979)的基本假设,krugman(1981)证明由于规模经济的原因,要素禀赋相似的国家之间进行产业内贸易,要素禀赋不同的国家之间则进行赫克谢尔一俄林贸易,并且不会带来严重的收入分配问题,从而为本节开始提到的三种现象提供了很好的解释。
关于第三个命题,这是新贸易理论和技术创新促进国际分工这两个观点之间的自然联系。把技术引入贸易是贸易理论的创新,总结技术影响贸易的形式,主要以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南北贸易模型为线索。krugman(1979)首先从产品生命周期视角出发,以南北贸易模型为基础探讨了技术创新与技术转让的作用,并证明技术创新使发达国家得到更多好处,而技术转让则会使发达国家情况变糟,在他的分析框架中,技术是外生的,同样基于外生技术假设,flare and helpman(1987)将垂直差异引入南北贸易模型。segerstrom(1990)首次把内生技术进步纳入南北贸易模型,但他们的框架不能解决南方国家的内生技术变化问题,针对这一不足,grossman and helpman(1991b)提出了一个内生产品生命周期模型,他们认为北方国家的先进技术向南方国家扩散的主要途径是南方国家有意的技术模仿,在他们的模型中不但北方国家的技术创新是内生的,南方国家的技术模仿也被内生化了。需要提到的另一重要成果是krugman(1989),他通过建立一个简单的内生技术进步模型,说明了创新带来的报酬递增是怎样导致不完全竞争条件的出现,而且反过来说明短期垄断是技术创新的必要动力,从而把技术和贸易的分析与新贸易理论最紧密地联系起来。
与理论研究所取得的丰硕成果相比,实证研究则比较薄弱(bin xu 2007)。大量的文献都是基于引力模型来估计贸易量的大小,真正研究贸易类型的实证研究较少,这是现有研究的一个缺失。
三、产品内分工与国际贸易新类型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与分工的深化,当前主流贸易模式已经从产业间贸易、产业内贸易发展到产品内分工贸易。“产品内分工(intra—product special—ization)”作为一种主流贸易模式吸引了人们的眼球。无论是产业间贸易理论还是产业内贸易理论,都暗含着一个前提假定,即作为分工和贸易对象的产品,其全部生产过程在某一国家或经济体内部进行。国际垂直专业化的出现和发展,意味着国际分
工对象从产品层面扩展到工序层面,产品的生产过程分割为多个生产环节,形成了一个价值增值链条,并在跨国界的不同区位进行分布。
(一)产品内分工与新新贸易理论
产品内分工的核心内涵是特定产品生产过程不同工序或区段通过空间分散化展开成跨区或跨国性的生产链条或体系,因而有越来越多国家参与特定产品生产过程不同环节或区段的生产或供应活动(卢锋,2004)。在此基础上分布于世界各地的企业通过这种分工关系将分布于世界各地的价值链环节和增值活动连接起来,从而形成了全球商品链(sturgeon,2003等),其发展历程主要经历了萌芽阶段、发展阶段和成熟阶段。
产品内分工模型最早的雏形是两阶段生产模型(melvin,1969等),后来更多的经济学家使用垂直两阶段模型来研究中间产品的贸易模式和贸易效果(balassa,1965;bhagwati and srinivasan,1973;grossman,1981);但是,以上的模型局限于将生产划分为两个区段,没有上升到多阶段生产,与现实相去甚远。针对这一局限,狄克西特和格罗斯曼(dixit and grossman,1982)发展了生产区段模型,将模型扩展为一个多阶段生产模型。产品内分工理论在20世纪90年代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这一时期的经济学家突破了第一阶段的瓶颈,普遍采用连续中间产品投入的生产模型来分析技术外溢(krugman,1994)、工资差距(feenstra,1996)等。特别是(feenstra,1998)使用“生产非一体化”和“贸易一体化”的概念来表述产品内分工盛行的现代国际贸易和全球生产的特点,并且在此框架下分析了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中间产品贸易迅速扩张的现实和原因、生产全球化对非技术工人就业和工资率的影响及现实状况下世界各国贸易战略政策的调整。产品内分工理论成熟于20世纪90年代末,研究的主线是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框架下的产品内分工理论。琼斯和科尔斯克维斯基(jones&kiemkowiski,1990)的研究是这条思路的铺垫,他们把生产过程分离开来并散布到不同空间区位的分工形态称之为“零散化生产”,顺着以上的研究思路,昂特(amdt,1997)利用国际贸易常规分析技术,对全球外包和转包等产品内分工的现象进行了研究。
为了进一步在新的分工形式下讨论企业的异质性与出口和fdi决策的关系,基于动态产业模型、静态李嘉图模型和静态单要素模型的“新新”贸易理论被构建出来(王兵,2007)。该理论主要围绕两个问题展开:一是为什么一些企业从事出口而另一些企业不从事出口?二是为什么一些企业选择出口进入海外市场而另一些企业则选择fdi?以melitz为代表的学者提出的异质企业贸易模型认为,贸易能够引发生产率较高的企业进入出口市场,而生产率较低的企业只能继续为本土市场生产甚至退出市场(melitz,2003);并认为企业究竟是选择出口还是fdi是由企业根据其生产率预先决定的(helpman,melitz and yeaple,2004)。以antras为代表的学者提出的企业内生边界模型强调资本密集度和剩余索取权的配置在企业出口决策中的作用(antras,2003);并认为企业所拥有的异质性生产率在对企业所有权结构的选择和中间投入品生产地点的选择上具有重要作用(antrasand helpman,2004)。异质企业贸易模型和企业内生边界模型为代表的新新贸易理论界定了新的比较优势来源:企业异质性和企业组织选择,单个企业行为会影响所在产业的结构变化,解释了目前普遍存在的本土市场一体化、本土外包、国外一体化和国外外包等4种主要的企业组织形式,为解释现有的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模式提供了新的视角(樊瑛,2008)。
(二)产品内分工模式的实证检验
为了适应现实世界的发展,考察新的分工形式下贸易类型的变化,近期学者对产品内分工下的贸易模式进行了测算,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技术结构为基础的贸易复杂度指标(sophistication);另一种是以垂直分工度为基础的贸易附加值指标。
第一类指标的关键之处在于引入了技术结构这一变量,通过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测算出口贸易中的要素组合,而且可以测算不同商品中使用的不同技术,特别是有利于分析当各国存在不同技术差距时,各国问出口商品所含技术水平的差异。由于出口贸易商品中要素数据很难得到,他们构建的指标大都基于纯贸易数据。最早从出口商品视角考察贸易类型的学者是关志雄(2002),他的最大贡献就在于基于“附加值越高的产品,越是来自高收入国家”这一基本假设,构建了一个能准确测算与贸易附加值有关的贸易类型高度化的指标。樊刚、关志雄、姚枝仲(2006)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显示技术附加值指标权重的计算公式不同。
以出口贸易数据测算的“出口复杂度”在算法上把视角推进到产品内分工条件下的产品视角,摆脱了要素贸易类型中要素指标搜集困难的局限,但是这些文献的测算方法还是没有把技术这一要素单独拿出来考量。认识到这一问题后,kaplinskyand santos paulino(2004)尝试用贸易品单位价格的变化来表示贸易品的技术水平,但是他们的做法把贸易品价格的决定因素单一化了,仅仅考虑技术因素对商品价格影响,从而忽略了需求因素、价值链分割、政策等因素对贸易品价格的影响。为了弥补kaphnsky and santos paulino(2004)这一不足,lall(2006)构建了一个能综合反映多种因素的变量“出口复杂度(sophistication)”。他把97个国家分为10个组,选取sitc3分类标准下的237类商品,通过测算不同组国家不同商品出口份额,构建了这一指标。通过构建“出口复杂度”这一指标,lall(2006)确实把kaplinsky and santos paulino(2004)的研究推进了一步,他的这一指标能容纳更多的影响因素,包括制度、需求、技术等等。
总的看来,以技术结构为基础的贸易复杂度指标,虽然设计比较严密,但是仍然存在以下问题,首先,该指标仅仅是基于要素贡献层面的考量,并未深入到工序层面,以产品技术水平考量的指标不能很好地反映一国在国际分工中所处的地位;其次,由于仅仅使用进出口数据,不能有效地反映这些产品在国内的循环流动和投入产出关系,产品增值的方式模糊。
以垂直分工度为基础的第二类指标则很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在20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一些经济学家提出了一些基于垂直专业化的实证分析方法。yeats(1999)通过观察东亚地区“零件和部件贸易”增长情况,对产品内分工发展提供了一个度量方法。沿着这条思路,hummel,rap—oport and kei mu yi(1998)利用投入产出法得到结
果:90年代全球贸易的增长大部分来自于“垂直分工贸易”,并指出,随着贸易壁垒的下降、交通的便利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垂直分工贸易将成为21世纪世界贸易的主要方式。接着,kei mu yi(2003)又通过建立模型并进行数据模拟,从纵向国际分工角度解释了当代世界贸易快速增长的原因。以上文献在研究相关国际贸易问题时提出了垂直分工度的计算和度量,是一大进步,但是仍然存在以下问题:(1)现有文献中对垂直分工度计算的具体算法推导不够严谨和细致;(2)根据hum—mels(1999)的vs模型计算垂直分工度,必须利用投入产出表,这就涉及到大量规模庞大的矩阵运算,如何简化矩阵运算先前文献没有提及;(3)使用vss模型需要同时使用商品进出口数据和投入产出表,如何将两种采用不同分类标准的数据对应起来在以往文献中没有提及。
四、结语
本文对近半个世纪以来与贸易类型有关的文献作了一个综述,在不同领域都有一系列有深远意义的成果:比较优势的传统力量可以对一组产品发挥作用,新贸易理论则适用于解释由于规模经济和产品异质性所导致的产业内分工贸易模式,当分工深入到产品内之后,提升贸易的技术结构和垂直专业化水平是新的分工形式下贸易结构升级的两种主要方式,但是每个领域的讨论也并非是完善的,总的看来,以下领域还有值得拓展的空间:
(一)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有效融合
比较优势作为一个经久不衰的理论,其强有力的解释力已经被经济学家所承认。但是如果我们仔细分析比较优势的分析过程会发现比较优势告诉我们的仅仅是一个结果,即国家之间如果按照比较优势进行分工,那么参与分工的国家都会从这种分工过程中获益,而国家之间是否会这样分工则取决于参与竞争的企业,主导企业分工的则是微观层面的竞争优势。因此从这点看,比较优势是缺乏微观基础的,如果能找到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有效结合点将是对比较优势最有力的补充。
(二)有关新贸易理论的实证分析
新贸易理论虽然给给现实提供了强有力的解释力,但是有关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实证分析少之又少,尽管有学者作出了努力,但是大部分的分析都是基于引力模型从贸易总量层面估计贸易的大小,另外就是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动态模型的实证分析,得出的结果更多的不支持理论模型。因此,如何找到理论与现实的结合点,给出合适的实证分析,将是对新贸易理论最有力的支持。
国际贸易研究范文2
虽然全球经济化带来了世界范围内各国之间贸易友好往来的增加,推进了全球经济的共同发展前进和改革,但实际上在国际贸易领域还是存在许多潜在的经济隐患,它们以不同的方式制约着国家贸易经济的进步与发展,绿色贸易壁垒就是其中一个。
关键词:
绿色贸易壁垒 国际贸易 形成原 应对策略
绿色贸易壁垒是资本主义国家产物,在早期,发达国家为了保护本国贸易经济就设置了关税壁垒,通过国家调整关税税率来影响和限制进出口贸易行为。如今,当全球经济环境与生态环境趋于不稳定甚至恶化趋势背景下,各国都在考虑将关税壁垒逐渐转移到非关税壁垒上,以生态环保为理由限制国际贸易,也就产生了所谓的“绿色贸易壁垒”。
一、绿色贸易壁垒形成的原因
(一)观念层面
绿色贸易壁垒的形成来源于环境污染的影响,厄尔尼诺现象、多物种濒临灭绝、土地资源无度荒废、非可再生资源越来越稀缺都在促成绿色贸易壁垒的过程中起到了深远作用。所以当人类在商业活动中逐渐将环境保护问题考虑其中时,绿色贸易壁垒也就自然而然的得以形成。
(二)政策层面
在新时期,各国根据世界经济形势纷纷作出经济政策调整后,某些国家在科学技术、商品种类及质量等等方面的问题凸显,若想弥补这些缺陷就需要通过发展国际贸易。对发达国家而言,发展国际贸易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谋求更好的发展,一方面也是为了寻求保护本国经济市场和企业,这些因素都为国家建立绿色贸易壁垒创造了先决条件。从保护环境的视角限制来自于发展国家的进出口贸易,也成为了发达国家纷纷建立绿色贸易壁垒的主要理由。
(三)体制层面
国际贸易法则不完善是目前国际市场发展进程中的一大问题,这种来自于国家经济体制层面的问题削弱了其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约束力,也间接缩小了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贸易空间,从而造成了世界国际贸易格局差异的出现。发达国家作为国际市场的主导力量,通过建立绿色贸易壁垒来进一步限制发展中国家被许多其他发达国家所效仿。例如美国的经济同盟组织绿色贸易壁垒就是国际市场管理体制层面存在缺陷而造成的国际贸易问题,也是未来需要亟待解决的全球化经济问题之一。
二、国家企业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相应对策
首先,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了世界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同时也让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变得越来越频繁和复杂。再者,发达国家以环保为由对发展中国家采取绿色贸易壁垒限制,不但限制了发展中国家的向上发展,也可能影响到国家之间的经贸友好关系。在这种态势下,某些国家应该从自身经济利益角度考虑,制定与本国经济状况相符的最新国际贸易策略,从而规避绿色贸易壁垒对自身的限制,使本国经济贸易能够顺利推进。
(一)环境成本内在化
环境成本内在化的基本本质就是有效利用经济手段和市场机制来将环境成本转嫁给社会。就以中国为例,多年来中国进出口产品的价格始终未将环境成本列入到总体成本之内,由于其产品价格低廉,也受到了发达国家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而中国环境竞争的劣势也抵消了本就价格不高的出口产品优势,还造成了一定的生态环境问题,对中国国家的长远发展利益极为不利。在这种状况下,中国企业所要做的就是将环境保护融入到企业经营的理念与实践当中,将环境保护思维作为立命之本,将它当做一种机会而不是一种风险来看待。改变我国企业传统粗放型的污染治理途径和经济增长方式,走低污染、集约型可持续发展道路,将对生产出口等过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放在首位,这也是有效避免绿色贸易壁垒的最佳方法。
(二)申请绿色认证
为了应对发达国家的环境壁垒,发展中国家应该在改善环境的基础上,也同时申请绿色认证,争取获得发达国家对其本国贸易商品质量的认可,同时也提高本国国际商品贸易质量在国际上的地位。近年来在我国的某些国家企业就已经成功申请了绿色认证,为国家企业树立了良好的国际贸易形象,得到了国际上众多发达国家的认可,提高了国际竞争力。这也是摆脱绿色贸易壁垒限制的正确方法。
(三)并购国外企业
并购国外企业就是与国外相关企业合资合作,在合资之后形成新企业并占有大额股份,同时继续使用本国企业的技术进行产品研发生产,并继续使用本国产品商标,扩大本国企业品牌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与市场占有率。这种与国际上企业建立良好公共关系和合作关系的方法可以直接进入欧美某些发达国家的核心市场,直接穿越绿色贸易壁垒,形成跨越式的贸易往来,也避免了本国企业入驻国外市场时所必须面临的高风险与高成本。
(四)利用贸易协议
利用贸易协议就是利用政治元素来影响国际贸易往来。比如中国就在1986年的乌拉圭回合谈判中利用《关于贸易和环境问题的决定》的第12条规定与国际组织贸易协议,联合众多发展中国家,成功抵制了发达国家所建立的绿色贸易壁垒,打通了中国在国际市场上的进出口贸易通道。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应该制定符合于本国经济现状与实际环境条件的相关贸易政策,采取合理有效的商业策略来回应发达国家所建立的绿色贸易壁垒限制。从进出口两大方面同时转变策略,强化发展中国家在世界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打通经济贸易通道,为自身未来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而不断努力。
作者:白亚鑫 郑树娴 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
参考文献
国际贸易研究范文3
关键词:国际贸易;实践教学;应用性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1月25日
随着国际经济格局多极化、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中国正以开放的姿态融入世界发展的潮流,外贸以及外贸协作企业如外运、对外保险、海关等都需要大量的国际贸易专业人才。作为培养专业人才的前沿阵地,高等院校承担着为社会输送国际贸易高级应用性人才的重任。为此,建立起具有时代特色的国际贸易教育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国际贸易教学方法,创新实践教学模式,不断地促进国际贸易专业教育的发展,成为当务之急。
一、市场对外贸人才需求现状
自“入世”以来,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更多地参与国际经济活动,大量外资企业也进入中国,外贸体制改革使更多企业获得直接进出口自。这些情况使我国国际贸易人才需求市场发生了变化。熟练掌握外语兼具外贸专业知识,尤其是有经验、会操作的实用性人才成为外贸及外贸协作单位的首选。然而,根据我院国贸专业毕业后从事外贸工作的学生反馈,外贸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是熟悉进出口环节、能独立承担企业进出口业务,而毕业生认为最大的劣势在于动手能力差、缺少实践经验,另外不少大学生虽然通过了大学英语四级、六级考试,但对英语的实际使用能力较差,尤其是听、说方面,很难适应国际贸易工作的需要。根据调查,虽然不同的外贸企业的需求不同,但是实践能力是最基本的要求,即要求学生具备熟练的业务操作能力,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以及实践创新能力。
二、当前国际贸易实践教学中的问题
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开始,各国掀起了以课程改革为中心,以提高科学教育质量、加快培养科学人才为目标的教学改革运动。进入九十年代,我国也加大了教育改革力度,强调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根据调查结果,目前国际贸易实践教学还存在的一些弊端。
(一)国际贸易教育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目前国际贸易人才的培养和市场实际需求联系不够紧密,国际贸易教育过程中是重知识传授而轻品德培养,重理论而轻实践,忽视了贸易实际操作能力的锻炼,导致培养出来的国贸人才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
(二)国际贸易实践教学设计不健全。国际贸易课程一般将理论和实践课程的学时比例设置为3∶1,只占25%的实践课程不能很好地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而实践教学的进程、计划安排也过多依赖于理论教学。此外,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缺乏科学依据,由于缺乏对专业能力的细化分析和对各专业技能间关系的研究,因此实践教学的环节设置,以及各环节的先后顺序的安排没有进行科学的论证。
(三)国际贸易专业“双师型”教师缺乏。目前我院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师大多数来源于普通高等院校,理论知识扎实的同时,却由于没有深入到企业进行锻炼学习的经历,动手操作能力不强,不能很好地组织和指导实践教学活动,课堂讲授的知识无法与实际很好地结合,不能满足当代应用性人才培养的需要。
(四)实践教学环境基本建设不够完善。国际贸易应用性极强,涉及商品进出口业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模拟实训课程虽然能够为学生提供模拟外贸出口业务的演练机会,但除了模拟实训课外,校外企业实习的作用不可代替。因为模拟实训只是对进出口公司工作流程的模拟,只是一个虚拟环境,学生不可能从其中真正了解外贸公司的实际工作,真正的贸易业务能力只有经过亲身动手操作后才能掌握并熟练。单纯的校内学习与模拟,无法使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因此不能实现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也导致校内所学与社会所需严重脱产。
三、对国际贸易实践教学改革的建议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以为,深化国际贸易实践教学改革,提高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是一个系统工程,应该循序渐进。从我院实际出发,提出以下建议:
(一)制订科学的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我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全面贯彻学校办学指导思想,依据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具体情况提出的。因此,国际贸易实践教学改革的前提是对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方案中专业技能的项目进行科学的分析。根据国际贸易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可以将国际贸易“应用性”能力定为一级能力指标,该能力指标下包含世界市场分析与决策能力、进出口贸易综合业务能力、国际贸易风险防范与管理能力三项二级指标,这三个二级指标可以进一步细分三级、四级、五级指标。技能细分后,对国际贸易专业技能内容的认识就会具体、清楚。在此基础上,设计科学可行的技能实训方案,安排相应的实习实训环节,可以提高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学生所需的这些能力能够真正被培养到位。
(二)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结构,运用多种方式和手段完善课程教学
1、根据课程的最新发展动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国际贸易课程都是密切联系国际贸易政策措施、联系国际贸易规则和国际贸易发展的课程,这些内容都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教师应广泛接触并充分利用各种网络资源,及时更新教学内容,紧密跟踪课程的最新发展动态,培养学生的经济敏感度,做到与时俱进。
2、运用案例分析和讨论方式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教学过程是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教学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去熟悉、理解国际贸易惯例及规则,掌握国际贸易操作技能,分析探索国际贸易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通过对国际贸易现实问题探讨及国际贸易实务典型案例分析,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索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及综合应用能力。
3、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课堂教学是向学生传播知识的主要途径,课堂教学效果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获取的效果。国际贸易课的讲授需要引用大量最新的数据和案例,适于采用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国际贸易课采用多媒体教学能够增加课堂的信息传播量,并且可以在短时间内输送给学生大量的直观信息,有助于理解和记忆比较枯燥的理论知识,从而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4、根据课程涉外性特点推广双语教学。作为提供涉外人才的国际贸易专业,应该实行双语教学。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内容都必须直接用英文来表达,因此只有在课堂上把汉语和英语很好地融合,进行双语教学,才能很好地将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具体内容讲透,才能真正让学生掌握课程的全部内容。可以尝试实行外语课件、母语授课的形式。外语课件可以帮助学生积累专业英语词汇,母语讲解有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透彻理解,也不会使一部分学生因为外语障碍而失去学习兴趣。在为学生营造一个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之后,可以进一步尝试在授课过程中,将中英文混合使用,向学生提出问题,并鼓励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整个过程中,要求学生尽可能用英语来表达,这样不但消除了学生对“说”英语的畏惧心理,也调动了他们对英语学习和使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实现双语教学的真正目的。
(三)开展国际贸易综合业务实训。作为一个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首先必须具备专业技能,而提高专业技能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加大实践性教学环节,开展国际贸易综合业务实训。要求学生通过相关实训具备包括搜集信息、进行市场调查与分析、拟定函电以及与客户交流和应变的能力,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实际商战的技巧。
为提高实训课程的教学效果,可以建立综合性的国际贸易模拟实训室,为师生提供一个模拟进出口业务活动全过程的实验场所。教师可以在实训室中有针对性地讲授一些国际惯例、法律知识和行业习惯做法,或演示有关业务的操作流程等知识。学生则在实训过程中,通过国际贸易软件,扮演不同的部门角色,对所学的知识进行仿真演练,以此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实际动手能力与协作精神。这样的教学既可以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又可以解决社会实践问题。
在开展国际贸易综合业务实训时要注意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是相辅相成的,两者缺一不可。首先,应密切结合理论教学的内容,以配合理论教学课程的方式开设基础性实训课程,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以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其次,应与专业实训课程结合起来,开设各种体现专业特色的综合性实验,要求学生除了能够模仿理论课中介绍的各种商务流程,按照实验、实训教材或教师指定的方法重复相关实验并取得预定结果外,还要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意识。最后,应利用高质量的模拟软件,并适当增加模拟实训课程的教学比重,选择一些与高校、企业合作的软件公司设计出的接近实际业务的教学软件进行实践教学。
(四)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是搞好国际贸易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的关键环节,应注重以就业为导向的符合社会需求人才的培养,走出校门建立协议式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与企业联手走双赢之路。校外实习是学生了解社会,熟悉今后工作环境的重要途径,学生在外贸业务部门的实习,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外贸业务中各流程,积累实际操作经验,充分认识本专业的行业地位,了解外贸企业对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技能的要求,为毕业后的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的实践基础。另外,应与海关、银行、港口、检验检疫局等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建立非协议式的实习基地,组织学生实地参观、实习,增强学生的感性知识。此外,定期邀请具有丰富外贸经验的从业人员到学校内为学生演讲、做报告,帮助学生对外贸实际操作过程有更深的体会和认识。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双师型”教学团队。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一门学科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要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提高专业教师的素质。构建双师型的师资队伍是课程建设的关键,是实现课程教学目标从而实现人才培养方案的决定因素。学生技能水平的高低往往与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业务水平和创造力密切相关。因此,建立一支既有国际经贸专业理论知识,又拥有丰富的一线业务能力和管理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非常必要的。在理论教学方面,专业教师要善于吸取最新的教育科研成果,不断提高专业学术水平,具备完善的知识结构;同时,注重信息的搜集和整理,不断传输给学生最新的国际经贸方面的信息和动态。在实践教学方面,学校应通过各种途径,加强与当地各类外贸企业的联系,选派一些教师到外贸企业挂职锻炼,接触实际业务,加强对教师的专业技能培训。这样可使专业教师有机会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教学中能有机地加入切身感受的案例,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主要参考文献:
[1]李同芳.如何培养“适销对路”的外贸人才[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5.
国际贸易研究范文4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国际贸易;实训模型;建设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5-0264-02
一、大学生自主创业的重要性
在我国,对于创业的研究起步比较晚,但是创业的作用和巨大潜力已经被学术界和社会所认识。随着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创业环境日益成熟,人们的创业意识不断提高,创业实践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逐渐壮大的创业队伍中,大学生群体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大学生掌握雄厚的科技知识,拥有年轻人特有的创新精神和相对的年龄优势,因此,他们的创业活动具有自己的特点。
大学生自主创业活动对社会发展与经济增长具有重大意义。
1.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创业活动本身就对创业者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有很高的要求,这就使得想投身于此的大学生更加注重这两方面的提高。在我国的就业市场上对本科生的需求开始大量减少,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现在的大学生缺乏实践能力。在创业的实践活动中,大学生创业者们会面临社会、市场的种种挑战和考验,在应对这些挑战的过程中他们实践能力的提高和成长的速度都是大学传统教育下的学生所无法比拟的。
2.促进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是资源的优化利用,而随着技术和科技的发展,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的余地逐渐缩小,因而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它不仅通过新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社会需求,而且刺激新的投资,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来促进经济的增长。我们可以以美国为例。从1980年以来,美国有70%以上的新产品和服务由小企业和创业者提供,新公司每1美元的研发经费获得的创新成果是大公司的2.5倍。我国目前正处在发展市场经济体系的阶段,大学生自主创业活动有助于促进新的经济结构的形成,对于我国的经济转型有很大的帮助,从而为完善我国经济结构做出贡献。大学生创业除了具有创业的普遍意义以外,由于大学生的特殊身份,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因为,大学生处在校园环境之内,而学校是我国科研活动比较集中的地方,对于提高我国落后于其他国家的知识转化率也有着特殊的意义。同时,无论大学生创业活动的结果如何,成功还是失败,它都将为社会培养和储备一批具有高文化层次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才。从这一点上来说,大学生创业对社会发展的战略意义,远远大于单纯的经济意义。
3.增加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从1999年开始的高校大规模扩招以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而且有越来越难的趋势。这与近三年来连遭打击的国际形势有关,还与中国的经济结构体制和落后的教育模式有关。而大学生创业,不仅可以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这个问题,而且大学生的创业企业还可以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
总之,在当今这个信息时代,大学生自主创业活动,不仅可以缓解我国大学生自身就业的压力,也会为国家的和谐稳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促进我国经济发展转型。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世界各国政府都把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促进大学生创业活动开展作为国家战略目标。当代大学生是一个渴望成功、拼搏奋斗的群体,成功者的榜样力量会激励他们,从而会带动一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知识水平、个人素质进行反省,自己主动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这一点与学生素质教育的要求和青年学生的成长需要是一致的,同时也是对传统高等教育的一个冲击。
二、国际贸易实训模型建设的价值
1.按照模型能实现教学实验任务。鉴于大学生自主创业的重要意义,我们团队申请了大学生自主创业项目,运用我们所学的专业知识来提高我们专业所在行业的实用价值和实践意义。提高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缩短我们专业学生进入企业的适应时间,能以最快的速度投身与工作之中,提高就业竞争力,让我们在大量的求职者中拥有优势。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成为大家比较乐于选择的专业。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就是其极强的实践性。要想学好此专业的知识,实践环节至关重要,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加强实践课程的强度。
目前,在高校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中,教学方法较为单一,仅仅依靠模拟软件实现教学实验任务。但是现在市场上的软件枯燥乏味、价格昂贵,并且教学效果不显著,容易与实践脱轨。同时,学生在外贸公司的实习中无法接触到外贸流程的各个环节,缺乏对国际贸易进出口操作流程的整体概念,对外贸流程了解不够,因而达不到外贸公司的要求。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建立了进出口业务模型实验基地,把国际贸易进出口流程中的从进出口商、银行、承运人、商检局到海关等等的每一个环节都用高仿真模型呈现出来。同时,配有真实的外贸单据,并不断更新,紧跟时代的步伐,从而保证教学的应时性。既适合老师教学又适合学生自己操作。把它们运用到教学中,有助于老师更清晰的讲解整个流程,大大提高教学质量。我们还可以将它们运用到同学们的实训中,同学们分组合作,每人担任不同职务,更形象生动的体会外贸活动。
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和中国经济形势的变化,国际贸易受到很大的影响。在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式下,对于外贸专业的学生来说,就业更加不易。要想在人群中脱颖而出,必须有自己的闪亮点。如果我们在教学和平时实训中,运用这些模型和单据,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这样的教学和训练,我们的学生可以很快加入公司的正常业务中,减少了企业的人力培训成本。
我们团队进行了合理的分工,整理进出口的流程,制作每一环节的模型,搜集了全套最新的单据,并有专门人员进行适时更新。我们在这些基本工作做完以后,利用本校的学生作为资源,进行教学效果的评估,再根据大家意见进行修改。
2.能按实训模型建立教学实验室。作为项目的进一步发展,我们会把沙盘形式的小型模型建设成为一个完全仿真的大型实验室,整个实验室包括进出口流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同学们进入教学实验室后,大家分别担任不同“职务”,整个流程下来就像自己做了一笔外贸业务,让实践经验与知识有机地结合,然后交换位置。一个组合进行下来,整个外贸流程中的不同角色,自己都亲身体会。
我们把这种集教学与学生实践为一体的综合教学模式称为“实训教学法”。在这种综合学习中,学生拥有自己的外贸角色,加上所在部门的仿真模型和真实单据把学生引到实务情境,融入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变知识传授从“静态”为“动态”、变“平面”为“立体”,将教学结合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将许多难以理解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在此种教学模式下,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知识探索的导航者”,并使整个教学内容连成体系,注重调动学生的参与性、主动性和积极性,激活学生的思维;在课堂操作上,融会贯通所学知识,活化课堂所教知识,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课堂上所传递的信息,促进学生知识、素质、能力的和谐发展。
国际贸易实训模型教学拥有以下特点:
(1)仿真性。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学生通过阅读、听讲获取现成的知识,对知识的掌握是一种机械的记忆,学习过程比较枯燥,学生也没有对知识实现真正地掌握。现代教育理论提出,要按照知识产生的线索来指导学生学习。“实训模型教学法”正是按照这样的原则来组织教学过程,通过模拟实际业务中的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融会贯通,活化课堂所学的知识,提高运用能力。我们根据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内容,在课堂教学中设计出合同磋商、合同签订、合同履行中的通关、商检、运输、保险、结算等外贸实务过程中的一系列活动,使学生对国际贸易实务流程有了一个形象而生动的了解。
(2)趣味性。在实训中,学生们交换扮演不同角色,就如同在公司工作一样,身临其境,趣味无穷。
(3)全程性。虽然很多高校对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已使用了案例教学或情景教学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点,但“实训模型教学法”不同于一般的案例教学或情景教学,它并不是根据讲学内容的需要而提出个别案例或情景加以分析,用于说明和解释相关的理论知识,而是在肯定、吸收和结合以上两种方法的基础上,全程模拟外贸整个流程。
国际贸易研究范文5
关键词:国际贸易;宽松环境;溶合
当代高速运作的网络化已使全球经贸从原来的工业经济过渡到网络经济,并且将外贸引入到全新的网络化时代。各区域间网络化大发展,推动贸易向信息化发展。迈入新纪元,影响国贸效率与方式的关键因素就是信息技术要素,其日渐力推创新国际贸易。这其中创新国际贸易最为鲜明的表现便是网络贸易与电商的兴起。崛起的网络贸易与电商在我们身边编制了一张浩大的虚拟交易网络,且用网络新技术注入了企业间合作法则的新内涵。显而易见,传统国贸正在迎接新挑战,毋庸置疑外贸企业发展网络贸易与电商已是国际大潮流。国贸中网络贸易与电商的作用如此之大的原因是外贸企业有别于其它行业,其有自身行业分类、高信息化、行业标准规范等特点。作为外贸大国创新国际贸易必定极大影响整个国家经济与外贸,所以我国研究网络贸易与电商,剖析创新国际贸易的原因是必要的。
1 网络贸易与电商力推创新国际贸易
1.1 网络贸易力推创新国际贸易
网络贸易是直接在网络平台上开展在线交易,其对数字化技术的利用有机连接企业、运输、海关、商检、税务及金融等部门,达到从浏览、商洽、付款及交付等整套或部分自动化处理业务。网络贸易的广义范围包括无纸化贸易与互联网贸易。网络贸易相比传统贸易是存在于虚拟市场基础上的,有着低成本、高效及直接等优点。另外有母子公司的跨国公司能借助网络尽显优势,推动其内部发展国际分工,在区域内迅速加剧流动半成品与产品,这已是主导国贸的主要方式。传统贸易的费用高、营销链条长,产品要历经国内外商到批发商,再到零售商等各种中间环节,方可从生产商转移到国外消费者手中。但网络贸易只要买卖双方通过鼠标就能直接在网上接触,不用中介参与,交易的各参与者只要缴纳相当低的网络管理与通信费就能拥有、存储及交换信息。中小企业进行网络贸易既能获取常规路径无力收集的信息,也能在网上拓销,与大企业相同遍布全球合作,为打造全球市场拓展机会。
1.2 电商力推创新国际贸易
在国贸领域正掀起一场电商的新革命。电商能将区域间设置的不同障碍冲破,迈入无国界贸易的国贸,能变革全球贸易。电商提供网络运行的交互式机制,给国贸提供一种较为完备的信息环境,借助运行全球经济的国贸这一桥梁实现最优配置跨国生产要素与资源,充分发挥全球范围内的市场机制。这种经营借助网络信息提供多角度、多层次及全方位的互动商贸服务。网络为用户、生产者实现及时供货、零库存,更加顺畅的流动商品。另外电商应用到国贸中对生产与外贸企业的影响是积极的。一个鼠标通过网络就能直接连接到买卖双方,电商用电子单证将纸质单证取代,减少重复录入单证,将流程简化,能更为方便双方交易。电商应用到国贸中能让各方在网上足不出户便能直接进行订购、签约、领证、备货、报关、订舱租船、退税、支付结算等不同外贸手续,交易时间大量缩短;并且带动金融、商检、运输、税务及海关等单位提高效率,加速周转资金,节约支付利息。
2 剖析当代创新国际贸易的原因
2.1 急剧转换的国际格局为创新国贸提供宽松环境
国贸发展史清晰的演绎着其发展与国际环境联系紧密。蓬勃发展国贸的时期通常离不开稳定健康的国际大环境,动荡不定的国际时局尤其在规模较大或局部战争期间,国贸会因此而停滞或萎缩。所以创新国贸的基础条件就是宽松的国际环境。战后国际格局是以美苏冷战式的对抗为主,其长期将全球笼罩在军事威胁之下,毋庸置疑,国贸间接与直接受到来自各方的压制与影响。伴随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终于打破了冷战格局。但因突然打破国际旧格局,还没形成国际新格局,所以出现了一个酝酿形成国际新格局的真空期。国际环境在此期间出现了史无前例的宽松局面。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因敌对政治突然消失而出现空前的政治神经松弛,就此暂时搁置了国际对抗与矛盾,和平、发展在当代更为明确的作为时代主题。各国在此期间加紧将经济实力壮大,便于国际新格局中力争有利地位,将注意力纷纷转到经贸领域的多边或双边关系中,渐渐经贸关系被抬上首要位置。为推动发展本国经济,并能从外贸中最大限度得到利益,各国对外贸纷纷施以整套政策方针,且在健全国贸秩序、制度等方面开展富有成效的全面国际合作。这些所有方面都在创新国贸上有所推动。
2.2 自身发展的国贸为创新提供动力
当展国贸有两个阻力。其一,一直以来国贸都深受难以清除的障碍的困扰。最为突出的障碍有两点:一是在选择保护贸易与自由贸易上面临两难。各国摇摆不定的外贸制度与政策,人为造成非周期性与无序性的国贸动荡;二是低效与残缺的多边贸易功能,无法让关贸总协定管辖全部贸易行为,且其管辖能力属于软约束,更为加剧了非周期性与无序性的国贸动荡。其二,国际新环境对国贸也是一种挑战。第一,怎样对一系列国贸观念与思想适时变革;第二,怎样对冷战后的国贸格局调整;第三,怎样让国贸在现有的框架与基础上完善与改革;第四,怎样将最新发展的现代经贸理论与最新的当代科技成果应用到国贸的工具、手段及构成上。当代国贸自身发展中面对以上的两个阻力,严重困扰着健康发展国贸及其对国际经济正常发挥推动作用。以上阻力从国贸内在的最大限度驱动全面创新国贸自身。这便是当代创新国贸最强大的动力,也正因此内在驱动使当代国贸从观念到政策、格局、工具、制度及构成发生深刻全面的创新。
2.3 依赖度高的国际经济为创新国贸提供舞台
全球经济在当代生产力的推动下完成社会化进程,日益使得社会分工迈向更深刻、更广泛的方向,国际经济的整体愈发成为密不可分、紧紧相连的体系,这便是国际经济在当代最为显著的发展特点。然而伴随大规模变迁的国际环境,当代相互依赖的国际经济关系不管是其表现形式,还是在其基础上的变化都很深刻。就表现形式而言,相互依赖关系表现在社会制度不同、发展水平不同的各国互相依存,并且渐渐形成迫切的愿望,对各国政策、利益的协调要在更为广泛的前提下。就基础而言,政治上的单一联盟基础正过渡到多基础的地缘经济联盟。国贸在历史新条件下,为适应种种变化便于继续发挥渗透、联结、助推及导向作用必定要创新。
3. 我国外贸在创新国际贸易下的战略选择
3.1 着眼于宽松的外部环境
宽松的外部环境既对发展经贸有好处,它还能成为腾飞与振兴经济贸易的基础条件。当代创新国际贸易的受益来源于发生实质性转变的国际格局,同时也受益于真正朝我们走来的和平发展大时代。我国能够大刀阔斧的开拓外经贸一样受益于国内稳定的大环境支撑。这便是我国最终取得改革开放伟大成功的关键基础。
3.2 提升外贸效益,强化服务
其一,对国内紧缺原料谨慎出台反倾销措施。在进行原料商品反倾销之前,需对上下游产品与产业综合考虑影响,对利弊合理权衡,做到决策谨慎。有的重要原料虽国内紧缺但尽量不轻易施以反倾销,防止被迫过于抬高下游产品成本,对下游产品竞争不利,冲击到下游行业。其二,对检疫检验改善服务。可酌情减少检验出口工业制成品、质检规范的国内机电产品、国外有的进口商强烈要求质量过关的品种,可考虑免检享誉全球的跨国公司的一流品牌产品;将检疫检验出口商品的费用按照商品批次收取,给出口企业减负。并且强化检疫检验出口的动植物与农产品,确保其安全出口。其三,努力提升外贸效益。继续对外贸经营秩序强化规范与整顿,对凡有骗退税、走私、逃套汇的行为严加打击,制止扰乱出口秩序的低价竞销等行为,在国外市场维护我国外贸商品及企业的信誉。让进出口商发挥潜能,强化行业的自律与协调,以防发生价格战及恶性竞争。对外贸产品引导提升质量,将产品档次提升,外贸效益提高。实施外贸的品牌战略,给有名牌产品的外贸企业强大支持,力推它们在国外推广品牌、做好广告宣传等活动。其四,对进出口商会改革管理机制。将西方国家成功的运作中介组织的做法与经验借鉴过来,用到对进出口商会改革管理机制中,并且加快对其立法,注重进出口商会服务外贸的职能,在应对指导企业、强化行业自律、贸易摩擦、开拓市场等角度发挥商会作用。
3.3 将我国经济与国际经济最大限度融合
只有将我国经济坚决的与国际经济最大限度融合,才会有未来真正腾飞的经济贸易。当代创新国际贸易是构建在当代互相依赖的国际经济日益融合的前提下的。缺少此依赖关系,就很难形成创新国际贸易。实际上,要是一国经济与国际经济互为依赖的关系脱离,那它就不会真正从这种依赖关系中获利。虽然在与这种依赖关系融入时会做出牺牲与付出代价,但对实行封闭长久的我国经济来说来之不易。从战略来看,此乃中华民族屹立世界的重要出路。
4 结论
综上所述,在国贸领域兴起的网络贸易与电商当属一场商业革命。人类社会伴随新纪元来临跨进知识经济中,全球经济在此变革中重新调整结构,也重新构造了全球市场。深化创新国际贸易对任何国家影响都很深刻,我国身为新兴国家,正迎接着相同挑战,这要求着眼于宽松的外部环境;提升外贸效益,强化服务;将我国经济与国际经济最大限度融合。
参考文献
[1] 唐海燕 《中国对外贸易创新论》[M]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
国际贸易研究范文6
“贸易摩擦”是指在国际贸易中,国与国之间在进行贸易往来的过程中,在贸易平衡上所产生的,是一国的持续顺差,另一国的逆差。或一国的贸易活动触及或伤害另一国的产业。在技术层面来说,贸易摩擦主要有以下几种:关税壁垒,非关税壁垒:包括反倾销、反补贴、配额、许可证制度和技术壁垒等。
总得来说,贸易摩擦的发生由于两方面原因导致:(1)外部原因: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一体化的到来,货物,资金,人力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这就对各国的贸易制度和规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这些要求不可能很快实现,随着双方贸易关系的日益密切,双方贸易摩擦不可避免。(2)内部原因:我国自身的贸易中也存在诱发贸易摩擦的原因。我国与许多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相似,国内企业的无序竞争导致大量项目重复,产品存在很大雷同。国内企业对发展中国家提起的贸易摩擦的应诉积极性不高。
二、发展中国家与我国贸易摩擦的现状及分析
1.发展中国家对华贸易摩擦的现状。综合1980年~2005年期间的世界对华的贸易摩擦数据时,可以分析得出:上个世纪的80年代,对华提起反倾销指控的国家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如美国,西欧等。而到了90年代,一些发展中国家也纷纷加入到对华反倾销的行列中,如印度,土耳其,巴西,希腊。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世界各国对华反倾销案件剧增,短短三年就有151件,发展中国家发起了99件,占到65.6%,发展中国家发起的反倾销调查已经远远多于西方发达国家,并呈现出上升的趋势。
发展中国家与我国的贸易摩擦呈现出以下的一些特征:贸易摩擦程度较浅,在我国与发展中国家发生的贸易摩擦中,贸易摩擦形式比较单一,常常表现为“反倾销”;涉及的领域主要是集中在纺织,化工产品,金属制品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贸易摩擦涉及中国的案件越来越多;发展中国家执行反倾销的力度大,发展中国家对我国的反倾销执行率超过了世界的平均水平。而在反倾销税率上,发展中国家对华反倾销常采用敌视性的超高反倾销税率,带有明显的恶意性。
2.贸易摩擦特征分析。(1)发展中国家执行反倾销的力度大的原因。一方面我国的政府和企业把大部分的注意力放在欧美市场,对发展中国家提出的反倾销诉讼案件不太重视,造成了这些国家得寸进尺,另一方面是由于发展中国家法制不太完备,反倾销法律和诉讼程序透明度低,行政机关拥有过多的影响力,中国企业在信息极不充分的情况下不知道如何应战。(2)涉及领域不广的内在原因。由于历史的客观原因,很多发展中国家的人均GDP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这就导致了其居民的消费购买力较弱,同时由于发展中国家贸易政策不透明,政治环境不太稳定等各种原因,影响了企业间进行贸易来往的想法。到目前为止,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量在我国整个对外贸易的份额中所占的比例不到20%,决定了我国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摩擦领域不会很广。
3.涉及中国的贸易摩擦案件越来越多的原因。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多公司纷纷把注意力投向亚、非、拉等第三世界。这就造成了中国大量“价廉物美”的产品的大量的涌入,给当地的相关行业带来很大的冲击,且从宏观来说,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法制并不健全,保护主义思想在其国内也比较盛行,从而导致我国与这些国家的贸易摩擦越来越频繁,各种贸易摩擦屡见不鲜。
三、我国应对贸易摩擦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