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低碳先进技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绿色低碳先进技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绿色低碳先进技术

绿色低碳先进技术范文1

关键词:低碳经济;绿色物流;管理策略

时至今日,物流影响着我们许多人的生活,也成为人们生活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但是,随着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随之带来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明显,比如物流包装物的处理,以及货物存储、配送等问题,都成为物流行业发展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低碳经济概念的提出使得人们对于环境保护问题越来越重视,在低碳经济环境下,物流行业应如何实现绿色化、环保化发展成为广大研究者以及物流企业关注的重要问题。由于我国绿色物流发展还不够成熟,其中还存在许多意识问题、技术问题以及制度问题。所以,必须加强对低碳经济环境下的绿色物流管理策略研究,不断完善我国绿色物流发展之路。

1绿色物流的概述

1.1绿色物流内涵概述。绿色物流是一个基于物流行业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提出的新型的物流管理理念与模式,绿色环保是绿色物流发展的前提,是指在物流运输服务、仓储、包装等各个环节中渗透环保的概念,重视物流服务质量的同时加强环境保护。这也是新时期低碳经济环境提出的重要要求,是促进生态平衡、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1.2绿色物流发展的意义。低碳经济环境下,绿色物流发展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我国的物流行业发展越来越完善,通过发展绿色物流,提升物流行业的节能减排力度,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的号召,为物流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提升物流企业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1]。其二,绿色物流的发展使得物流企业受到国家的高度认可,国家在进行经济的宏观调控中可给予合适的政策倾斜,从而为物流企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便利,使其能够拥有更多的资源来提升自身的综合竞争力。同时,在国外物流企业融入我国的过程中,我国物流市场的竞争越来越严峻,想要在这严峻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物流企业也必须找到新的发展突破口,而发展绿色物流便成为其重要方向,将成为物流企业提升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力量。

2低碳经济环境下的绿色物流管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绿色物流管理观念较为落后。绿色物流是一个新型的物流管理理念,其与社会经济建设与国家发展密切相关,需要得到国家与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引导,才能将绿色无污染的物流发展理念传播到全国各地,也才能引起物流行业的重视[2]。但是,由于我国绿色物流管理观念比较落后,人们对于绿色物流的认知较少,国家在绿色物流发展方面也缺乏有效的调控措施,所以,我国绿色物流的发展缓慢,且缺乏规范化发展目标。2.2绿色物流管理制度比较滞后。制度是绿色物流科学发展的保障,是指导绿色物流前进的路标,对绿色物流管理取得良好的成绩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绿色物流管理是最近几年刚提出的新型概念,与之相关的制度建设还不够完善,缺乏专业、专门的政策体系,使得绿色物流管理理念没有得到及时渗透,物流行业的发展也面临较大的阻碍。此外,绿色物流管理涉及到物流服务的包装、仓储、装卸等多个环节,各个环节的参与主体都需要进行利益分配,但是,由于没有可靠的制度作为利益分配标准,导致参与各环节利益分配的主体之间难以达成一致的意见,在物流服务体系中的合作度降低,许多资源被浪费,难以实现绿色物流管理目标。2.3绿色物流中运用的技术较为落后。许多西方国家的绿色物流已经实现了电子数据管理、准时生产,但是,我国的绿色物流依然缺乏统一的研究机构对绿色物流进行管理。物流供应链中涉及到多个环节,想要让多个环节能够相互配合,提升物流服务质量,就需要扎实的技术支持,比如在包装环节需要绿色可循环使用的包装物,这种包装物生产就需要可靠的技术。但是,我国可应用的绿色物流管理技术的的研发却非常落后,可使用的技术也非常少。同时,我国劳动力比较充足,且劳动力价格较低,使得我国对于绿色物流管理技术的开发力度降低,这也是我国绿色物流管理技术难以提升的重要原因,许多运输服务都停留在传统运输技术上,难以满足绿色物流建设需要。2.4物流管理体系中的工作人员素质较低。从我国物流行业当前的发展情况来看,由于物流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较大,进入物流供应链的门槛较低,所以许多工作人员都没有接受过专业物流服务培训,尤其是物流供应前线的工作人员,许多都只会简单的包装工作、配送,而对于物流管理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较低,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也不熟练[3]。许多参与物流供应服务的劳动者都没有接受统一、正规的培训,在工作中只是按照管理者要求的简单流程完成物品的包装、运输、培训,且没有严格的质量要求,这使得物流从业人员在提供物流服务的过程中经常与客户发生争执,影响物流企业的社会形象,从而对物流企业的发展也带来不良影响。

3低碳经济环境下的绿色物流管理策略分析

绿色低碳先进技术范文2

关键词:科技创新;低碳经济;协调发展

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面临能源保障脆弱和环境状况恶化的双重压力,为了应对全球气候问题我国还必须面对碳排放与控制的挑战,碳排放控制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的制约因素。事实上,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与核心内容。以发展低碳经济为抓手,全面提升我围的科技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提升科技进步对发展经济和节能减排的贡献率,使低碳科技创新成为我国创新性国家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

一、低碳经济的本质分析

低碳经济定义为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及其转型升级、促进清洁能源的规模化利用,达到减少化石燃料等高碳能源的消耗,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目的,形成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种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的本质是能源的高效利用以及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低碳经济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一是节能减排,提高能源利用率;二是发展包括可再生能源、核能与氢能在内的清洁能源,改善能源消费结构;三是实现碳排放控制,通过生态碳汇建设、碳捕获及碳利用技术的进步,消减二氧化碳的排放及其影响。因此,发展低碳经济需要节能减排技术创新、清洁能源技术创新以及碳捕获与碳利用技术创新的强有力的支撑。

二、科技创新在低碳经济中的作用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实质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建立清洁能源结构,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协同作用的结果。只有加强科技创新,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源和环境问题,提高产业竞争力。建立可持续发展能源体系,是低碳转型和增长方式转变的有力支撑。在体系的建立过程中,减轻单位GDP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问题,离不开科技创新;发展安全清洁的核能技术和先进的可再生能源技术,解决在创建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统过程中的重大科学问题,离不开科技创新;研究非传统化石等新能源技术.探索非化石能源规模化利用的可能途径.更离不开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建成可持续能源体系的根本。加强国际合作是助推低碳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科技创新是深化国际合作的重要载体和纽带。通过气候变化的新国际合作机制,引进吸收消化发达国家在能源技术和低碳技术方面的先进技术,参与制定行业能效与碳强度标准和标杆,使我国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低碳技术、设备和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促进低碳经济发展。

三、科技创新与低碳经济的协调策略

(一)重视低碳技术的研发投入

虽然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综合国力和科学技术取得了重要发展,但是与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相比,还是存在着较大差距,特别是代表着世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低碳技术,更是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经验表明,要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创新不断在知识、技术等方面进行不断革新,通过科学技术这一重要力量保持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所以,就我国目前在低碳经济和技术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我们国家和地方政府应该积极鼓励企业、研发机构实施科技创新战略,继续加大科技资金投入,不断提升我国的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低碳技术。一方面,企业自身要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投入到研发中;另一方面,政府要在政策上给予支持,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向低碳和新能源产业放款,提高研发资金的整体水平。国外发达国家在新能源和低碳方面掌握着关键技术,处于技术领域和占据技术的制高点。我国低碳技术相对落后,管理水平也不高,需要加强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通过自身的研发实力,吸收和消化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进一步赶上发达国家和掌握先进的新能源技术。

(二)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相结合

科技创新能够提高企业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但科技创新的基础是制度创新。制度创新是通过建立激励制度以制度创新推动科技创新。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首先要进行制度创新,通过建立相关的制定和机制,例如在人才培养和引进、专利技术保护等方面建立相关的激励制度,营造一个较好的制度环境就可以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上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企业的研发活力,推动企业不断进行技术研发和创新,从而提高企业在低碳产业上的技术提供,形成产业发展的基础动力。制度的创新需要政府统筹协调,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功能,共同制定新能源和低碳发展的相关制度,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制定创新。科技创新要以制度创新作为基础,进而带动企业的科技创新,以此形成低碳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三)掌握核心科学技术

新能源被业界专家普遍认为是2030年后的产业主流,而守着丰富煤层气资源的晋城,如何使煤层气成为今后新兴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需要我们加大引进新技术和自主开发的力度,在掌握核心技术的基础上,开发利用好煤层气,使煤层气产业为晋城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实现传统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同样是摆在我们目前的一个重大课题,而实现煤炭产业的绿色环保发展,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同样需要科技作保障。煤炭等传统能源只有通过科技进步,才能提高效能,降低能耗,向绿色经济方向转型。因此,我们要加快推广应用新技术、新产品,提高研发生产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和安全保障能力,促进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结构升级。

综上所述,我国的科技创新一定要紧紧围绕着企业现有的生产水平或者是未来一段时期的发展水平进行研发投入,只有将科技创新系统和低碳经济发展系统进行协调发展才能使得这两个系统间共同推进、共同发展,才能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绿色低碳先进技术范文3

关键词:低碳经济;绿色物流管理;应用研究

现阶段,尽管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但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绿色经济逐渐发展成为当前形势下的发展方向。其中,代表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迅速提高的物流产业,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物流产业在其演进过程中具有能耗过高的弊端,同时排放出的二氧化碳等气体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在此背景下,绿色物流成为了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绿色物流管理机制的构建和现今节能减排的要求相适应,需要引起更多的关注。

一、绿色物流管理的基本概述

1.低碳经济和绿色物流。我们都知道,低碳经济是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演变的整体趋势。即便原有的物流管理模式在社会经济的发展当中发挥着巨大作用,然而其污染严重、能源消耗较大、能源发展成本过高等缺点和现阶段绿色环保经济的发展形势相背离,才有了更能符合现实需求的绿色物流的问世。所谓低碳经济,指的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之下,进一步加强技术开发、产业升级等,并且削弱企业运作对周边环境造成的危害,降低运营费用及资源消耗,最终平衡社会经济进步与生态环境演进的和谐关系而建立起来的创新化的经济发展手段。2.绿色物流管理。我们常说的绿色物流管理,即为在物流运行过程中,除了可以弱化物业运行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外,还可以起到净化物流环境、最终提高有关资源利用效率的物流管理活动。因此,生态环境应当被当作当前绿色物流发展的基础保障,根据实际需求对整个物流体系进行完善,最终构建起物流运作与环境和谐共进的局面。除此之外,当代绿色物流管理依托长期稳定、全局利益的管理理念,同时把生态环境作为发展基点,从而为绿色物流的推广、物流产业的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二、对国内绿色物流管理影响因素的剖析

绿色物流管理机制的建立会对传统物流公司的演变造成严重的影响,同时也会对物流产业的健康发展造成很大程度的影响。下面对影响国内绿色物流管理的几个基本因素进行详细研究。1.有关的政策规章尚未健全。尽管中国把生态环境污染问题纳入到了工作体系当中,同时颁布了相应的法律政策及规章制度,但是单独针对物流产业颁布的标准规定不足,如此一来便导致了物流企业管理工作中对环境保护的力度缺失,进而使得绿色物流产业的发展遇到巨大的阻力。现阶段,国内制定的与环境保护有关的规章机制尚未健全,特别是部分硬性的规章条文还十分缺乏,这就给物流产业的管理工作加大了难度。除此之外,有关机构对物流企业经营的各项物流活动的监管力度不足,再加上管控不够到位,这也给物流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与困难。目前,我国的物流产业发展速度逐渐加快,但是现阶段的物流管理过程中仍旧采用较为传统、滞后的管理方式,与当今物流产业发展的基本状况相背离。2.缺乏足够的复合型人才资源。当前环境下,国内绿色物流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大量的复合型高科技人才,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束缚,尤其是物流经济状况的限制,导致绿色物流管理方面的高科技人才资源较为匮乏,即便有一些此方面的人才,但是他们对物流技术以及物流有关政策规范的掌握较为肤浅,难以从本质上深入、全面地理解现代化的物流管理原理,因此也无法在绿色物流高速发展的情况下发挥应有的作用。此外,国内高校在培养训练物流管理人才的过程中,只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往往会忽略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也造成了当今绿色物流管理人才缺乏的局面。3.绿色物流的技术研究和应用能力较为滞后。目前,不少发达国家在绿色物流管理环节当中合理运用了网络数据交换技术、准时生产技术和环保包装科技等较为先进的技术,与此同时也投入了更多的资金及人力资源对绿色物流高新技术的研发应用进行大力探究,目的是进一步协调绿色物流、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三者间的联系。反观我国,关于此方面的研究十分匮乏,并且有关的研究部门数量也很少,再加上国内绝大多数物流企业规模不大、操作行为缺乏规范性、资金及人才技术等资源严重不足等,上述因素都在某种意义上限制了绿色物流产业在中国的发展和演进。

三、低碳经济背景下提升绿色物流管理质量的相关建议

当前,在低碳经济发展背景下,绿色物流作为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基本趋势,同时也是环境保护的必然要求。然而,国内绿色物流的起步较晚,发展历程不长,很多方面仍存在着较大的问题,这样便会对绿色物流在我国的发展产生很大的不利影响,同时也可能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因而,必须在对当前国内绿色物流发展的基本状况做出详细、周全研究的前提下,进一步研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针。1.建立健全相关法律规范。当前形势下,物流产业对我们的生产经营、日常生活、社会经济等方面均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相比之下,以往物流过程中借助的各类运输工具,不仅耗费的能源更多,同时还会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与当前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背道而驰。所以,有关机构必须尽快构建和完善有关的法律规定,从而更有效地对物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管控,比如说,依据物流运输车的尾气和其能源结构、类型等标准,对能耗总量、汽车尾气排放标准等制定相关政策。除此之外,也应当推出一系列鼓励政策,目的是引导物流企业更广泛地运用清洁能源运输工具。还有一点,我们必须对运输车辆的排放标准、限制路线等内容做出具体严格的规定,并且借助对排放进行补贴等措施更好地激活物流企业的动力,为物流发展形式的更新换代奠定坚实的基础。2.加强对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我国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对绿色物流管理的进步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复合型的高科技人才是当前绿色物流产业管理环节当中不可缺少的关键部分。另外,物流学科对我们理论基础以及实践能力的要求非常严格。在此基础上,高校在进行有关理论知识传授的过程中,也不能忽略了实践教育的开展。与此同时,还应当把理论与实践二者结合在一起,从而在提升学生们理论知识储备的同时,进一步增强他们的实践水平,进而为他们未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还有一点,现代化物流公司应当设置基本的培训课程,譬如定期召开经验交谈会议、聘用专业人士参与到交流会当中、制定各种奖励政策等一系列策略,提升物流管理企业工作者专业素养,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主动性,激发员工们的创造性思维等,进一步为绿色物流在中国的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3.加大技术研发创新以及应用力度。一般而言,绿色物流技术基本包含下列几项内容:标准化技术、信息通讯科技、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安全检测技术、质量控制技术以及环境技术等,高科技的绿色物流技术的引入和运用必然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强国内绿色物流产业的发展及管理质量,进而令经济、生态环境、物流三者间和谐稳定地发展。所以说,必须加大绿色物流技术的研发和创新力度,多多借鉴和参考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经验。同时,与国内的基本国情有机结合在一起,制定出更适合我国基本情况的绿色物流的管理对策。举个例子,比如说美国在物流运输、配送以及包装等各个方面均引入了全球领先的科学技术。因此,我国的各大物流公司应当注重借鉴外国的先进技术经验,这样一定会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绿色物流管理事业发展进程的加快。4.明确绿色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目标与职责。管理目标即绿色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的整体方向,具体而言,企业采购的目标涵盖以下几个方面:提早提供企业管理需要的各种材料和服务,以最合理的价格及方式为企业取得物料,使得存货的存仓管理费用降至最低,积极寻求替代品来源,维系好和供应方之间的和谐关系,进一步保证货源的稳定性,培养物流和供应机构的优秀人才,构建起一套有效的制度或程序等等。此外,还应当明确物流通供应链管理职责。其基本职责如下:审核请购单的内容,主要包括是否需要购入以及请购单的规格及数量等指标是否合理;和技术、质检等机构人员一同参与到合格供应商的选择过程中;执行物流和供应链管理功能,包括询价、比价、议价以及订购等。5.进一步提升物流企业的综合实力。物流企业的自身实力主要通过绿色物流管理水平这一指标体现出来,而物流管理竞争优势源自企业为客户创造的价值。可以说,低碳经济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所以物流企业管理应当以低碳经济为前提基础,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更加重视绿色企业资本。根据相关研究,如果企业是具备独立性的环保单位,更有利于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但是现阶段,大部分企业都是以“安全卫生”为主,因此,需要及时转变企业的管理理念。

四、结语

总而言之,绿色物流管理作为国内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产物,也是净化和保护环境的前提要求。但是,现今中国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力度不够,科技水平较低,同时缺乏足够数量的管理人才。以上种种要素的出现,都对绿色物流在中国的发展演变造成了不利影响。因而,我们需要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深入研究,进一步制定出更具针对性、更有效的解决对策,最终充分发挥绿色物流的巨大效用。

参考文献:

[1]邓娟娟.低碳经济背景下发展绿色物流的对策研究[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5,(12).

[2]张小玲.低碳经济背景下赣州市推动绿色物流管理研究[J].现代商业,2016,(4).

[3]郭冲冲.浅析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企业绿色物流的构建[J].中国商贸,2013,(7).

绿色低碳先进技术范文4

关键词:低碳型;城市规划;解决措施

前言

现如今,中国正面临经济发展、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与节能减排的多重压力,城市的低碳发展已经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城市规划决定着城市在各方面的发展,在规模、发展、布局、生活方式、消费习惯、资源利用和交通方面上都与低碳城市建设息息相关,所以城市规划作为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重要依据,在建立低碳城市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下面本人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就此浅谈几点个人看法,仅供同行参考。

1 中国低碳城市的类型

基本分为两类:一类是全盘新建型,另一类是调整提高型。

1.1全盘新建型低碳城市

全盘新建型生态城市如中新天津生态科技城、曹妃甸生态城等,多建在非传统建设用地上:天津生态科技城用地位于海边,现状1/3是废弃的盐田、1/3是盐碱荒地、1/3是有污染的水面;曹妃甸生态城填海造地。

1.2调整提高性低碳城市

调整提高型生态城市如中新苏州生态科技城,南临苏州新加坡工业园,是工业园开发的拓展,目前已经进行常规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主要路网已经成形,部分市政管线已经敷设,地块划分基本完成,并非在场地原生态状况下的初始规划,而是在场地工程已经基本完成条件下按照生态原则进行的改进规划。

2当前低碳城市规划的研究和发展现状

2.1技术方面的发展

在建筑物节能方面的应用上,在现如今建筑的能耗已占据社会总能耗的20%以上。据此,有的学者主张在城市详细规划和小区规划设计时,可以通过改变小区地面和建筑物顶层建筑材料等方法来改变“城市的小气候”。上海崇明岛东滩生态城在小区规划中,将屋顶草坪和植物作为城区的天然隔热层,这样可以增强建筑物的隔热保温能力,降低建筑能耗,同时又可以不征用土地而扩大绿地面积,美化环境。

在低碳产业体系的建立方面上,无论什么样的经济发展模式,产业都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民经济增长的推动力。 目前中国的产业结构以重工业为主,产业发展仍然是城市碳排放的一个重要来源。建立低碳产业体系、优化城市产业结构已经被公认是实现低碳城市的基本模式之一。

低碳城市规划指标体系的建立上,指标体系作为规划实施的主要控制手段,是将低碳城市规划由概念层面推进到可操作层面的关键所在。

2.2空间层面方面上的发展

低碳城市规划的发展赋予了紧凑城市新的意义。在低碳城市规划的研究中,目前的城市总体规划应该推崇紧凑、多功能的用地方式,主张用地的有效混合,避免巨型或单一化的功能分区,以提高短距离出行的比例。

交通是城市碳排放的一个重要来源。目前城市交通的碳排放对大气的污染已经超过了工业污染,且随着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交通碳排放在城市总体碳排放中的比重还会上升。 据研究,小汽车的人均能源消耗是公共交通的8倍以上,而人均每公里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则是公共交通的50倍以上。 在这种情况下,城市规划师们越来越多地采用以公共交通为主的综合交通模式。

在增强城市碳汇能力方面,有的学者主张用绿环将居住用地和第二产业用地隔开,同时扩大绿地、公园的规模,并避免建筑与绿地相互隔离。

3 低碳城市规划方法

经济、社会、环境与资源是界定低碳型生态城市的四个关键方面,它们相互依存。要系统地看待城市在不同时期和阶段对于经济、社会、环境与资源发展的要求,保持它们的动态平衡,避免过度强调某一因素,导致整个城市的失衡。低碳型生态城市规划可以划分为三大步骤。

3.1制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对于低碳城市的发展,首先要制定经济、社会、环境与资源这四个方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目标。产业方面提出从单一制造型经济向高科技研发型经济转型,产业内部实现循环经济;社会方面提出营建步行范围内可达的、多样化的、高质量的公共服务设施,鼓励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环境方面提出自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高和生态环保的人工环境;资源、能源方面提出低碳节能,鼓励可再生能源的应用,节约、高效利用水资源,积极推进垃圾的分类收集与资源化处理。

3.2变革城市规划的各个系统

根据低碳型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变革城市规划的各系统。内容大体可分为土地利用生态规划、绿色交通规划、景观生态规划、能源规划、水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绿色建筑与环境保护规划六大系统。

3.3将发展目标和各系统落实在空间规划上

通过与城市规划的结合,将发展目标与各系统的要求落实到空间规划上来,形成生态控制性指标,指导土地开发和建设。以中新苏州生态科技城为例,将各系统的生态控制性指标分解,然后结合到各地块的土地出让条件中,确保在开发建设中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

4低碳出现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在规划与建设实践中我们发现三个层面的八个值得关注并加以解决的问题。

4.1规划与实施层面上的改进

在规划与实施层面上,低碳型生态城市需要多方面有效配合才能成功实施,构建低碳型生态城市涉及规划、建筑、环保、产业等诸多方面内容,因此需打破条块限制,由多个管理机构有效配合才能实施。例如苏州中新生态科技城规划涉及规划局、建设局、环保局、水务局、园林局等机构以及开发公司参与实施。受周围环境的制约,所以需要与周围环境保持良好的互动,碳型生态城市由于规模限制,既受外部影响,又对外部环境产生影响。在解决自身内部环境问题的同时,需要与周边环境保持良性互动,输出积极而非消极的影响。在规划中强调提升内部的环境质量,同时通过高效的生态支撑系统与生态补偿措施,减少能源、资源耗用对周边环境的不利影响。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选择各系统方案,确保较强的可操作性。因为不同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出现的情况也不同,所以应该针对不同的情况提出解决问题相对应的方案。

4.2在技术选择层面上的改进

对于通过投资的合理回报,规避可能的技术风险,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是至关重要的。低碳型生态城市从建筑全寿命周期角度关注节约资源、能源和降低环境影响,虽然维持费用有所降低,但是需要大量的初始投资。由于广泛采用先进技术,具有一定的技术风险,因此在融资、产权、回报机制上面应有所创新才能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其次对于一些技术需要进行先进技术的试点与尝试,由于采用一些探索性的措施与先进技术,而非常规措施与技术,因而称做低碳型生态城市。但是这些探索性必定增加技术风险与投资额,使实施难度大大增加。因为需要细致的调查分析与权衡,所以应当先做试点,根据技术应用的实际效果而非单纯的技术的先进性来决定是否采用。

4.3讲求实效,避免生态技术措施的“符号化”

应避免急功近利,不顾应用条件,盲目照搬所谓的先进技术,使生态技术措施符号化,成为标榜生态的符号,忽视实效,徒具生态之表,丧失内涵。

绿色低碳先进技术范文5

[关键词]FDI;产业投向;问题;策略

改革开放以来,外商直接投资(简称FDI)对黑龙江省经济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带来了西方国家的先进技术,先进的管理理念,同时,弥补了省内资金不足,增加了劳动力就业,优化了黑龙江省产业结构,促进了经济快速增长。但由于在吸引和使用外资的过程中存在着盲目性和随意性,造成了外资企业总体规模偏小,技术实力不强,高耗能企业偏多及产业投向不合理等问题。本文试图剖析FDI产业投向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一、黑龙江省FDI产业投向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 FDI投向第三产业比重较低

目前,黑龙江省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而FDI在第三产业的投入却偏低,第三产业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若某地区第三产业不发达,其促进消费的能力就低,市场需求就容易呈现疲软。因此,第三产业的发展对拉动地方经济和扩大地方劳动力就业起到重要作用。然而,近年来,黑龙江省吸引外资的产业投向在第三产业的资金却只有8.8%,第二产业则超过70%以上。黑龙江省第三产业利用FDI的比重始终低于同期全国的平均水平,第三产业的落后是阻滞黑龙江省GDP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2. FDI整体技术含量不高

近年来,黑龙江省FDI产业投入主要是装备、医药、食品、森林、能源和石化六大类行业,引进的大型跨国公司不多,外商投资企业生产的产品科技含量低大多数FDI只能获取标准化和适用技术,投资高技术领域较少。FDI给内资企业带来的技术溢出效应并不显著,同行业内资企业并没有从外资企业学到更多的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

3.部分FDI产业投向不合理

黑龙江省部分FDI产业投向不合理,偏重于高能耗、高污染、低效能的粗放型一、二产业,在一些工业基础薄弱的市县,由于缺乏科学规划,加上引资心切,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引进一些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高能耗、高污染、低效能产业。这类产业大量消耗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污染严重,排放的废气、废水等对环境的破坏作用较大。这种“三高一低”(高污染、高耗能、高成本和低效益)产业的引进, 尽管对当地GDP有一定的拉动作用,但是与当前国家提倡的低碳环保和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产业指导政策背道而驰。

二、黑龙江省吸引和使用FDI策略调整

1.引导FDI向第三产业倾斜,优化产业结构

由于FDI对黑龙江省优化产业结构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针对FDI投向第三产业规模偏小、比重偏低的问题,应从黑龙江省的省情出发,放宽市场准入,积极制定引导外资进入第三产业,以加快发展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服务贸易、金融保险等现代服务业。同时要高度重视服务外包业的发展。服务外包是当今国际产业转移的一种新形式, 具有信息技术承载度高、附加值大、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吸纳就业能力强、国际化水平高和不受地理、气候、环境限制等特点。要加快建设大庆产业园和黑龙江省软件园两个服务外包基地示范区。积极发展研发设计、仓储配送、售后服务、信息咨询、技能培训等生产服务业。把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发展重点,积极推动哈洽会、绿博会、木博会等重展会做大做强,扩大规模、提升档次,打造北方会展品牌,力争将黑龙江省第三产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提升到35%以上。同时将信息产业、知识产业、资源再利用产业和环境保护业纳入到吸引外资中来,与第三产业协同发展,将引进优质FDI作为优化黑龙江省产业结构的重要手段之一。

2. 巩固FDI在第二产业的规模和比重,提高FDI的科技含量,增强FDI的技术溢出效应

目前,黑龙江省企业最缺少的就是跨国企业的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黑龙江省应加大引进技术实力强的跨国公司投资力度,提高外商投资的技术含量,加速先进技术转移和扩散,放宽高技术 FDI 准入门槛,限制低技术含量的项目进入。政府在制定招商引资政策时应在巩固第二产业引资规模的基础上,更加有针对性地引进高新技术产业,例如电子信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等产业。在投资方式上可以选择与国有大中型企业合作的方式,利用国有大中型企业基础条件较好、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素质较高的优势,提高合作的成功率。

3.严格限制“三高一低”产业的引进,积极引进清洁能源项目

一方面,政府在制定招商引资政策时应严格限制“三高一低”项目的引入,以减少对资源的大量损耗和环境的严重污染。另一方面,要积极引入FDI清洁能源项目,实现绿色低碳经济。随着世界各国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环境保护的日益加强,清洁能源的推广应用已成必然趋势。清洁能源项目既可以为黑龙江省降耗减排提供渠道, 也为黑龙江省利用外资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了新机遇。黑龙江省煤层气开发、风力发电、生物质发电、工业余热发电等产业资源丰富,各级政府应依托这些资源优势有针对性地与夸国公司开展合作, 吸引先进技术和优质外资投入清洁能源领域项,促进黑龙江省绿色低碳经济的加快发展。

【参考文献】

[1] Michael E Porter.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 The Macmillan Press Ltd. London and Basing stoke. 1990.

[2]王春梅,桑红莉. 黑龙江省产业结构优化发展的对策[J].商业经济.2009(8).

[3]孙彩.黑龙江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与管理. 2010(4).

绿色低碳先进技术范文6

关键词:低碳经济;国际贸易;影响;发展策略

一、低碳经济相关概念

随着经济飞速的发展,全球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发展低碳经济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经济模式。低碳经济是指通过技术革新、产业转型等方式,减少石油、煤炭等高碳能源的消耗,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走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促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局面的实现,形成良好的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不仅仅是实现能源的转变利用,还要对现有的可利用的能源进行研究和分析,争取实现能源的利用效率与效果。实现经济增长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模式转变。低碳经济是在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的模式下,通过对现有技术的革新,以及深入的探究创新的技术,实现全球化经济的顺利转型。将经济的增长同社会的发展相互结合,实现全球化经济发展的同时保证生态效益的正常运行。低碳经济是由英国政府于2003年提出的经济发展概念,以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为宗旨,致力于实现积极增长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同时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同发展。由于全球普遍受到环境问题的困扰,低碳经济以及成为各国推崇的全新积极发展模式,需要国际范围内的力量共同努力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

二、低碳经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1.低碳经济为国际贸易的发展带来机遇

低碳经济发展至今,以及广泛被世界各国所接受,并且受到相当程度的重视,所以对国际贸易的发展也将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首先,各国对低碳经济的肯定,促使对低碳技术的研究不断加强,低碳产业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国际贸易机构也将对低碳产业技术进行引进和应用,不断开发低碳能源,促进低碳经济的不断发展。其次,许多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方面依然以第二产业的加工型贸易为主导,众所周知,这种方式对资源的利用不够充分,对环境影响较大,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低碳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有助于促进国际贸易由加工贸易向服务贸易转变的进程,实现国际贸易形式的转型和更新。最后,低碳经济注重绿色发展,国际贸易走低碳发展道路,可以有效减少国际“绿色贸易壁垒”对自身的消极影响,促进本国经济发展,提高国家影响力。低碳经济为国际贸易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伴随着巨大的挑战。

2.碳标签成为新的贸易壁垒

低碳经济在国际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国际贸易的绿色壁垒越来越明显,低碳环保不仅仅是企业发展的社会责任,而是已经上升到关乎企业发展存亡的关键问题。环境问题越来越严峻,低碳标准在越来越多的国家中开始推广,碳标签成为了国际贸易的新壁垒,如果绿色经济不达标,碳排放达不到其国内要求,国际贸易将无法进行。所谓碳标签就是说将产品从原材料、制造、储运、废弃到回收的整个过程的温室气体的排放量都要在产品的标签上用量化的形式标示出来,以这种形式来告知消费者产品的相关产品的碳信息。目前国内外已经有很多国家都已经开始将碳标签进行推广,例如法国、日本、美国等地区。在各大商场中也能够看到贴有碳标签的商品。由此也可以看出国际贸易对低碳经济的重视以及对贸易出口商品所产生的影响。因为在低碳经济观念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会重视对低碳商品的关注,排斥高碳经济的行为也会越来越明显,碳标签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尤其是对于进口商品来说,更将受到严格的限制。

3.低碳经济改变国际贸易结构格局及发展方式

有关环境的国际会议召开的越发频繁,足见环境问题在国际中的举足轻重地位,由此可见,低碳经济必将成为国际贸易中的主导,低碳经济势必将改变国际贸易的结构。在电子科技和新能源技术较为发达的国家,力争通过低碳经济来占据国际贸易的主导地位,而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稍微落后,新科技、新能源经济发展无法与发达国家相比,低碳经济日益重要的国际贸易必然会因此造成格局的转变。在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大环境下,国际合作的方式越来越明显,世界各国对低碳经济的重视已经形成了政策制度的约束,绿色可再生能源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新重点,想要抓住发展绿色低碳经济的机遇必须改变发展方式才能跟上时代潮流的要求。在这样的共同目标的推动下,世界经济模式与贸易格局必将受到很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商品贸易格局和地区贸易格局两个方面。首先是低碳经济对商品贸易格局的影响;随着国际对低碳经济的重视的兴起,当然会使得新能源和新材料的贸易比重上升,而传统的资源性商品及化石能源等趋于下降的趋势。主要是在低碳经济的观念下,高排放、高污染的商品已经不再受到人们的欢迎,甚至是排斥的状态,因此就促使了新能源贸易比重的上升而传统能源比重降低的现状。其次是低碳经济对地区贸易格局的影响;低碳经济的出现与全球经济的倡导将会对国际贸易的格局产生重要的影响。对于发达国家来说,在继高碳经济之后他们可能更早的意识到低碳经济的发展趋势的变化,或许已经完成了向低碳经济模式的转变或是处在正在转变的过程中。而无论是处于何种状态他们都已做好了转变的准备,而且具备先进的低碳技术和产品,这样的条件将会有助于发达国家处在竞争优势的地位。而对于经济并不发达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国际贸易使得他们的经济得以发展,但是面对低碳经济的转型,发展中国家没有先进的技术及产品能够做出及时的转变。高碳经济的产品在现行的贸易交易中又被限制,给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交易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对于他们来说这将是一个重大的挑战。

4.低碳经济将改变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发展模式

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和技术的制约在低碳经济方面无法与发达国家相比,所以在碳减排占据着重要地位的国际贸易中,发展中国家必须转变期贸易发展模式,才能在国际贸易中与发达国家进行竞争。传统的国际贸易模式中,发展国家致力于在国际贸易中输出低碳技术和其成熟的管理,而发展中国家则侧重生产,对本国的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而国际贸易对低碳减排的标准的坚持,严重影响着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在国际贸易中,发达国家建立的低碳贸易壁垒越来越多,必将会在未来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模式产生巨大影响和改变。

三、低碳经济环境下国际贸易的发展策略分析

1.制定低碳经济发展标准

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国与国之间联系愈发紧密,国际贸易的地位将在本国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低碳经济发展环境下如果提过本国国际贸易竞争力,已经迫在眉睫。虽然,越来越多的国家重视发展低碳经济,同时取得了相应的成绩,但是,尚未建立强有力的政策保障低碳经济的发展,尚未统一低碳经济发展的标准,所以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不足之处。当前的首要任务便是制定低碳经济的发展标准,将低碳经济形成政策性文件,作为国内发展低碳经济的指引,让低碳经济健康有序开展。低碳经济发展标准的制定需要众多国家的积极参与,不仅仅是发达国家的,发展中国家应该积极参与标准的制定中。因为低碳经济是全球化的经济贸易趋势,发展中国家要想在对外贸易中取得竞争优势,必将会受到低碳经济的全球化格局的影响,参与低碳经济标准的制定,明确标准的利弊,在坚持《联合国气候公约》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针对本国现阶段的“生存和发展排放”的客观必然性,避免将自身陷入陷阱。积极推动低碳经济的进行,与国际技术进行合作,改变本国高碳经济的经济模式,不断的与国际进行合作,在合作中不断地引进先进的技术与观念,在发展中不断创新,提升发展中国家的技术水平和创新理念,是发展中国家的机遇更是挑战,同时促进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

2.开展低碳技术推广应用

低碳技术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基础,没有技术支持,低碳经济将无法站稳脚跟,无法形成规模,所以想要进一步发展低碳经济必须开展低碳技术的推广应用,从而推动整个低碳产业的发展进程,顺应国际贸易的发展潮流,在国际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随着低碳经济的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低碳经济将成为国际贸易未来的主要发展趋势。国际低碳经济贸易模式的形成需要国际相互的配合与资源的共享。低碳技术在成为炙手可热的低碳经济发展的需求时必然会受到各国的关注,发达国家具有先进的技术支持,运用先进技术给本国的低碳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作用。而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需要引进先进的低碳技术来改变现状,跟上国际贸易发展的水平与脚步。国际贸易对低碳技术的推广也将会对发展中国家的低碳经济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低碳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将会促进国际贸易间低碳贸易的进行,促进国际贸易间更好的合作。

3.加强合作,重视国际间的协同发展

俗话说独木难成林,以我们国家为例,我国近年来经济飞速发展,在国际贸易中地位不容小觑,但是,我们国家依然属于发展中国家行里,经济发展依然以第二产业为主,低碳经济在国际贸易中对我们国家的冲击和影响,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国家必须重视与周边国家已经世界具有先进低碳技术的国家合作,共同进步,共同发展低碳经济,最大限度地降低国际贸易中低碳标准对我们的冲击,确定我们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进而确保我们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国际贸易的形成依赖于各国之间的相互配合与协作。低碳经济是全球化的问题,需要国际之间的合作,实现国际经济整体环境的转变离不开各国之间的相互支持、协作与配合。尤其是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先进技术的缺乏会制约着本国经济的发展,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不仅仅使得国际贸易的发展得以顺利的转型,也能够帮助本国实现经济的转型,实现经济发展的突飞猛进。

四、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人们对于环境的认识也越来越多,更多的关注于低碳出行等观念以深入人心。国际化低碳经济贸易的提出体现了国际对低碳经济的重视。低碳经济的提出对于国际贸易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国际贸易格局的变化以及贸易壁垒的变化等。而面对国际贸易这一新的模式,对于各国来说既是机遇更是挑战,只有国际间共同配合、协作制定出低碳经济的发展标准,并将低碳技术进行不断地推广和应用,实现国际间的合作,才能使得国际低碳经济贸易的发展模式得以全球化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杨君茹.“低碳”对未来国际经济竞争的影响分析[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14,第八期,P09-P12.

[2]韩翔宇.低碳经济下如何在国际贸易中占据占率制高点[J].经济视角(中旬),2012,第六期,P78-P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