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业发展前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水产养殖业发展前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水产养殖业发展前景

水产养殖业发展前景范文1

一、前言

水产养殖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社会急需的高等水产养殖技术应用型人才,毕业生走出校门就直接进入生产一线。能够从事从事内陆水域和浅海水产经济动植物增养殖、病害防治、水产药物、水产动物饲料及相关专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能力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二、水产养殖专业学生就业特点

1.水产养殖专业毕业生社会需求旺盛

随着辽宁沿海经济带的迅速发展及蓝色海洋经济的快速开发,辽西沿海地区水产养殖业发展前景广阔。因此,需要更多的应用型和技能型专业人才。

2.水产养殖专业毕业生专业定位不明确,就业稳定性不强

通过近几年对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发现,水产养殖专业毕业生要在水产行业找到一份工作并不困难。但水产养殖属于条件较艰苦的行业,水产养殖基地距城市繁华中心较偏远,地理位置比较偏僻,生产期间业余生活比较枯燥。另外,育苗场及养殖场的工作及食宿条件较差。由于学生对自我、水产行业和具体的企业了解不充分,很多同学在选择就业时没有准确定位。进入企业参加工作后发现,从事水产行业基层工作很辛苦、很枯燥,没能很好地看到岗位的发展前景,许多同学产生失落感,不能很好地适应工作岗位,特别是城市长大的学生对水产养殖的工作排斥性更强。另外,学生在对选择的岗位失望后,会产生换工作的想法,频频更换企业和岗位,就业稳定性不强。学生自我定位不准确,就业稳定性不强,不仅给用人单位带来极大的损失,给学校的声誉带来极大的损害,同时也对毕业生的职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三、水产养殖专业就业解决对策

1.树立正确的水产就业观念

通过多年的学生专业思想工作调查发现,在学生中对水产养殖专业认识中存在误区,认为水产养殖专业的毕业生只能去从事育苗和养殖工作,导致很多学生感觉毕业后就业道路非常狭窄。学生入学初始,通过往届毕业生事迹宣传、知名企业介绍等形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专业观念。其实学生应树立大水产的观念,水产行业给水产养殖专业毕业生提供的就业岗位基本是两类,一是技术型的,如水产动物的育苗、养殖和病害防治等;另一类是水产业务型,如水产饲料业务、水产药物业务等。这就要根据同学的特点进行分别指导。

2.提高毕业生的职业道德水平

水产养殖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一大特点是就业环境差,压力大、强度强,要在水产行业能有所发展,就必须要调整好心态,做好吃苦的准备。我校高职层次水产养殖专业培养目标是是培养适应水产养殖生产一线,能吃苦、能创业的应用型技术人才。通过社会生产实践、校企合作等形式引导学生调整心态,提高毕业生的职业道德水平,树立正确的专业观念。

参考文献:

水产养殖业发展前景范文2

一、我国陆上水产养殖工程设备的发展近况

(一)池塘养殖及工程设备发展状况

我国渔业发展中历史最长久、规模最大的生产结构方式就是池塘式养殖结构。据统计,2016年左右,我国共有水产养殖池塘310万公顷,养殖总产量为2320万吨,占水产养殖总量的49%,占水产品总产量的36%。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全国各水产区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能力,开展了池塘养殖生态环境改造工程,着力推广新型增氧设备,初步建立了立体的水产养殖体系。此项工程显著改善了养殖环境,提高了池塘养殖体系的生产水平,降低了生产后可能导致的污染以及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成本,建立了一批设施齐全的立体式生态养殖体系。但是,这其中大部分为个体渔民和集体企业,其生产规模大多很小。由于缺少大型的养殖场和综合性的水产品养殖公司,致使我国在水产品的品牌创立等工作上进展缓慢。为促进我国渔业的发展,根据我国资源状况,国家确定了“合理利用资源,大力发展养殖业”的渔业方针,将发展养殖业作为我国渔业发展的重心。池塘养殖由于其自身的特性,因此很早之前就向着立体式养殖结构发展。通过研究改造池塘塘埂、进排水系统、护坡等相关设施,建立了细致的工程参数,开展养殖场改造工程土方计算与平衡技术研究,提出工程概算编制方法,通过构建以人工湿地、生态沟渠、生态养殖塘等多种生态结构嵌套结合的立体养殖体系,提高了养殖水体自主净化循环使用的效率。

(二)工厂化养殖及工程设备发展状况

工厂化养殖是目前对陆上水产设备应用得最多的养殖技术,也是引领未来的先进水产养殖发展的生产方式。工厂化养殖具有占地少,养殖周期短、产量高、易于管理、不受季节变化的限制、管理机械化和操作自动化、无污染、效益好等特点。和国外相比,我国的工厂化养殖起步较晚,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才通过从国外引进的方式开始进行对此项技术的研究运用。经过近十年的吸收和发展,于九十年代初才正式进入产业化发展的阶段。我国工厂化养殖近几年发展很快。目前,工厂化养殖已经遍及国内除、内蒙和青海之外的地域。山东、辽宁等地的工厂化养殖都达到了一定规模,主要养殖品种为甲鱼、鲟鱼等优质水产品。内陆工厂化养殖主要品种为鳗鱼、中华鳖、鲟鱼、鳟鱼等,海水工厂化主要养殖品种为石斑鱼等鱼类,以及对虾、扇贝等无脊椎类,还有海带紫菜等可食用藻类。工厂化养殖有露天养殖、半封闭循环水养殖和全封闭循环水养殖三种养殖形式。露天养殖全过程依靠开放式流水,用过的水一般不再经过人工回收处理,流水交换量为每一到两周为一个交换周期。半封闭式循环水养殖体系与流水养殖的差别在于,养殖用水并不完全开放,对于养殖废水经过沉淀、过滤、消毒等简单处理后再流回养殖池重复使用。全封闭循环水养殖方式则是在半封闭式的基础之上,对养殖废水根据不同养殖对象不同生长阶段的生理要求进行调温、增氧和补充适当新水,反复循环使用。整个装置除水处理系统外,还附有水质监测、自动或半自动控制仪器等。工厂化养殖是高投入、高技术、高风险的产业。

各地应根据当地具体的条件和自然优势,准确合理地选择养殖产品类型、养殖设施和养殖基地,并做好对产品经济效益的全面分析,采用合理的方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能效益。目前我国对工厂化养殖的理论研究虽然越过了最艰难的时期,在世界上依然没有非常突出的成果,只是在建立了相关的理论和技术体系之后不断探索的阶段。还需要广泛吸收其他行业科研人才到水产行业的建设中来,发挥多学科的优势,集中有关化学、环境、饲料、育种、防病、养殖、建筑、机电、管理等学科的研究人员,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发展先进的养殖生产设备,研究营养全面且具有一定针对性的水产饲料,实行联合攻关,推动科学和生产的快速发展。工厂化养殖在节约用水和节约用地方面相较于其他养殖方式而言更具有竞争优势。工厂化养殖的发展符合我国人多耕地少、水资源紧缺的基本国情,但也要注意,不能因此就过度神话。工厂化养殖受季节变化影响小,具有产量高、养殖周期短等优势,发展工厂化养殖符合水产养殖现代化、集约化、规模化的发展方向,在城市郊区以及其他有条件有需求的地区可以重点发展工业化养殖。但是要注意,节水减排的要求下,大量循环水型工厂化养殖模式迫切需要对现有的养殖设备进行技术上的升级,其关键在于设备运行效率与各阶段设备之间的结构衔接上的提升。由于目前的循环水净化设备存在着结构之间的衔接不够紧凑、配置标准不合理等原因,不仅增加了改造工程户补贴政策的有效实施的难度,也增加了行业设备标准化的难度。

二、我国陆上水产养殖工程装备的发展

虽然我国水产养殖业无论是养殖面积还是生产产量都处于世界第一,但是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依然有着基础设施与科技含量上的差距。值得庆幸的是,随着相关研究工作的不断发展,目前我国已经研究开发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淡水养殖、繁育等专用处理设施,并初步实现了生产应用。经过多个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的实施,我国深水网箱的基础性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在相关设备的生产设计与相关系统的建设等方面均已有所突破。但由于循环水处理系统最初是建立在节约用水这一目的上的,因此该系统在其他配套要求上能力不足,并没有在其他方面发挥出理想的作用。然而,由于养殖系统废水排放限制管理的混乱,以及相关技术的不成熟,循环水养殖过程中的大量废水并没有实现有效的净化处理便直接排入自然水域,直接以工业废水的形式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因此,随着工厂化养殖业的发展,配套的循环水养殖设备以及理念需要跟上发展的进度,跟上科学的脚步。只有这样,工厂化水产养殖才能走得更远。

水产养殖业发展前景范文3

关键词:水产养殖; 水域环境; 影响; 治理措施

1 水产养殖对水域环境的影响

1.1 水产养殖对水质的影响

1.1.1 溶解氧(DO)下降 溶解氧是衡量水体水质必要的指标之一,也是水产养殖生存的重要条件。良好的水质,其溶解氧量必须保持在5~10 mg/L左右。水产养殖的释氧作用与耗氧作用可以使水中溶解氧的含量具备时空的变化,当水产养殖的释氧速度小于耗氧速度时,水中溶解氧的含量将逐渐减少,若水中溶解氧的含量减少到4 mg/L时,水产养殖的生存将受到威胁,甚至出现大批的死亡, 当水中溶解氧耗尽时,水中有机物将出现厌氧分解,水质逐渐下降,水域环境因此遭受比较大的影响[1]。

1.1.2 总氮(TN)与总磷(TP)升高 在衡量水质优劣的各项指标中,氮与磷是产生水体富营养化的最主要原因,水体总氮的浓度与总磷的浓度与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会随着T总氮浓度与总磷浓度的升高而逐渐加剧, 当水体总氮的浓度在015~115 mg/L之间时,水体属于富营养型, 当水体总磷的浓度大于0101 mg/L时,可以致使水体富营养化的出现。

1.1.3 化学需氧量(BOD)与化学需氧量(COD)增多 当水域环境被有机物污染时,生化需氧量(BOD)是其污染程度重要的指标之一。若水域环境被限制,无法进行生化需氧量测定时,可以选择使用化学需氧量(COD)进行测定, 水产养殖对水域环境化学需氧量的影响与化学需氧量类似[2]。在水产养殖的水域环境中,一般选择在20 e条件下,培养5 d后所测得的化学需氧量作为水域环境有机物的耗氧量。通常认为当BOD5 < 1 mg/L时,水域环境表示优秀;当BOD5 在2~3 mg/L时,水域环境表示良好;当BOD5 > 5 mg/L时,水域环境表示受有机物的污染;当BOD5 >10 mg/L时,水域环境表示受有机物污染的程度恶化。

1.2 水产养殖对底质的影响 水产养殖的饲料通常具备存保型性较差以及悬浮性较差等特点,如果饲料没有被鱼类摄食时,其必然会沉入水体,降落在水体的底部处。目前,我国饲喂水产的技术比较低,经常出现饲料的超量投喂,这样很容易造成饲料的过剩,大量的饲料因此沉入水体底部。水产养殖所排出的代谢物以及粪便等也相继地沉入水体底部。时间越久,水体底部堆积的东西就越多。水体有机质的增多,使水中微生物的活动更加的频繁,进而消耗底部更多的氧气,水体底部缺氧,致使大量的NO2 2N、H2S以及NH3等有毒物质的出现,这些有毒物质不仅可以污染水体底部的环境,而且导致水体底部生物的抗病力下降,出现大批死亡的现象。

2 治理措施

2.1 科学规划水产养殖的面积 目前,我国水产养殖主要采取密集的形式,而密集养殖是饲料过剩的重要原因,饲料的大量过剩远远超过了水体自身的净化功能,对水域环境造成的污染不容置疑,因此,必须对养殖面积进行科学的规划。对此,水产养殖部门可以依据水体不同的使用功能对养殖水面进行科学规划。在规划时,必须充分考虑养殖水面的负载能力以及水体的养殖容量等等,在保护水域环境不受污染的前提下,科学的规划水产养殖的面积,合理地设置养殖密度。

2.2 提高水产养殖的技术 水产养殖技术的提高,不仅可以促进水产养殖经济效益的提高,而且对水域环境的治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水产养殖技术的研究已经取得一定的进展,比如植物净化工程技术、鱼菜共生工程技术、贝类养殖处理污水工程技术、系统工程技术以及生物净化工程技术等等。修复水域生态环境是治理水域环境重要的举措,它具有投资少、无二次污染的特点,是获得良好水域环境的重要保障,其市场与发展前景广阔,是治理养殖污染水体最具价值的生物工程技术。

2.3 加强水产养殖的管理 目前,我国水产养殖虽然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但它给水域环境造成的影响巨大,不符合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观,只有在保护水域环境不受污染的前提下,实施水产养殖,水产养殖才真正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水产品的规范养殖需要相关法律法规的保障,但目前我国还缺乏完善的水产养殖的法律法规,缺乏对水产养殖的监督,因此,相关的政府部门应该尽快地制定相关的水产养殖的法律法规,并实施严格的水产养殖措施,对水产养殖进行严格的管理与监督。比如,规定水产养殖必须具备养殖许可证,不断完善水产养殖的管理制度,加强对水产养殖苗种、渔药、饲料以及水域环境的管理等等。

3 结语

水产养殖对水域环境的影响巨大,因此必须采取有效地措施进行防治。水域环境的治理不仅仅有以上几点措施,更多是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改步。

参考文献

水产养殖业发展前景范文4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水产品市场不断扩大化,然而水产品的物流信息系统并不完善和全面。 特别是在一些交通不太便利和科学技术水平不太发达的三四线城镇以鄱阳县为例,鄱阳湖最为我国最大的淡水湖,鱼类产业在当地也算是支柱性产业但同时在水产品的运输和销售过程中也存在众多的问题。物流信息系统十分落后,问题和弊端也逐渐暴露出来,从我国目前的现实情况来看当地的水产品物流市场还处于十分落后的状况,水产品物流信息系统不健全,物流信息化水平低,水产品物流信息不通畅上游渔民和下游消费者都无法准时获得市场信息。

1.2水产品物流信息系统发展历程

上世纪60年代,我国冷链物流开始逐渐萌芽,冷链物流的主要对象是肉类,家禽和水产品类为保障市场供给适应季节性变化与合同计划调运,我国主要产地与关键城市构建大型冷库并由铁路冷藏车和水运冷藏船相连,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20世纪90年代中期上海,北京广州等大城市出现超市连锁业的为销售市场需要的各种冷冻,冷藏食品超市大量使用各式先进冷柜零售终端,冷链物流逐步开始配备与完善,一些食品加工龙头企业先后建立了各自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现代冷链物流也开始在我国出现和发展,步入21世纪以来,在电子商务以及互联网信息技术浪潮的冲击下生鲜冷链物流再次被推到了新的历史发展高度。

2 上饶市水产品物流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分析

2.1鄱阳湖水产品发展的现状

江西省鄱阳县境内水情稳定,水况丰盈,渔业发展迅速,鄱阳县现可养殖水面接近65万亩,另外还拥有鄱阳湖适度捕捞面积111万亩。这几年来全县水产产量产值同比都成递增态势,经过不断地进步发展,这些年陆续涌现出一批省,市,县行业龙头企业,对该县水产养殖的产业化,规模化,生态化起到了推动动作用,大大提高了水产养殖经济和社会效益,为促进全县渔业科学,健康,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目前的鄱阳县水产养殖业存在着巨大的发展前景。

2.2鄱阳湖水产发展面临问题

没有引进专门的冷链运输车,导致很多鱼类等水产品由于在运输过程别是在炎热的夏天,由于普通的交通工具在运输过程中车厢的温度会随着运输距离和运输时间增加而不断上升,没有安装智能化的温度监控系统导致渔类等水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很大一部分水产品由于车厢内温度过高,环境闭塞,氧气不足而死亡,给渔民和企业带来严重的损失。

鄱阳县水产品生产比较零散、混乱、集约化程度比较低,鱼类产品的需求量时空差异较大,比如在产品运输方面,大部分渔业生产商自己运输,由于市场需求量和需求时间不确定导致很多运输车出现空车运输的现象非常严重,空车运输运输成本增大,车厢的利用率低。

当地鱼类水产品销售方式单一,仅仅依靠传统的线下交易方式,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使得其无法适应市场发展的浪潮,市场发展前景也越来越小,竞争力不断下降。

3 改进措施

3.1优化水产品运输工具

由之前的普通货运车变成专业化的冷链运输车,并在车上安装GPS定位系统,冷链运输车上有各种先进的物流信息系统可以通过各种物流信息化的设施为水产品提供合适的温度和湿度要求,提高水产品的存活率,GPS定位系统可以让渔民和终端市场准确的掌握水产品到达的具置,及时掌握信息,及时的做好下一步措施,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时间成本。

3.2引进第三方物流公司合理化资源配置

引进第三方物流公司,由于冷链物流需要较大的固定资产,通过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公司有利于企业降低成本,增加企业发展的柔性,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利用第三方物流公司较为齐全的物流信息系统化系统从运输,储存,到配送的全套的完善服务系统,节约渔民或企业自己购买物流信息设备的成本和销售风险,从而保障渔民的切实利益并且有利于鄱阳县渔业走向规模化的生产增加渔民的收益。

水产养殖业发展前景范文5

关键词:农业龙头企业;差距和不足;突破口;激活社会生产要素参与

中图分类号:G353文献标识码: A

2013年8月,珠海市海洋农渔和水务局开展了2013年珠海市农业龙头企业评审和企业运行监测活动,对农业龙头企业进行评审认定、运行监测及动态管理,并实行优保劣汰。笔者有幸参与了此次评审和监测工作,总的来看,珠海市的农业企业数量不少,具备一定的规模和经济社会效益,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优势和辐射带动能力,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和壮大,对保障农产品供给、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乃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均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从产业化、现代化、城乡发展一体化等角度来看,珠海农业企业的发展仍然存在差距和不足。

珠海市现有及2013年新申报的农业龙头企业共18家,涉及种植、水产养殖、畜牧养殖、加工流通、饲料生产、农产品生产等细分行业,其中水产养殖、水产品加工、水产药品企业共6家,占总数的三分之一,畜牧养殖企业共4家,占总数的百分之二十二。2013年销售收入合计7.78亿元,资产总值合计5.61亿元,其中销售收入最大的企业是一家饲料生产型企业,达到2.26亿元,其他17家企业的销售收入都达不到1亿元,最低的仅900多万元,经济效益普遍不好,在全市的经济总量中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与“科学发展走新路、‘十二五’崛起看珠海”、“加快构建珠海‘三高一特’现代产业体系”的总体要求不相适应。究其原因,主要有:

一、产业分散,产业链短,产业集群效应不明显。产业集群有利于专业化生产要素优化集聚,并形成区域效应、规模效应、外部效应和区域竞争力,是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推动新形势下地方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珠海现有香洲办公自动化设备及耗材、三灶生物医药等产业集群,农业方面虽然有斗门区白蕉镇优质水产养殖专业镇,但由于对外依存度高、产业化水平低、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基础差等原因而未能完全形成产业集群。

二、“三高”农业少,优质产品、特色产品、名牌产品少,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少,缺乏品牌效应。

三、企业普遍面临人才、技术、资金和管理等方面的发展瓶颈,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生产组织化程度低,产品单一,经营粗放,对初级产品的精深加工技术水平不高,对产品与技术供求信息等信息资源运用水平低,家族企业较多,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股权激励、收入分配合理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滞后,不能有效集聚人才、资金和技术,最终必然导致产品和服务质量不高,总体竞争力下降。

四、农业公共服务体系不够完善。目前已形成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三位一体”的农业公共服务体系,但在公共技术创新服务、信息网络服务、行业情报分析和服务等方面存在“短板”,产学研工作有待加强。

五、农业企业与当地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不紧密。农业企业与农户是两个不同的利益主体,农户数量多、分散经营,生产规模较小,在市场中处于弱势地位,没有定价权,一般难以得到正常的利润,谷贱伤农,不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极大挫伤了农户的生产积极性和主动性,长此以往,必然使农业陷入困境,必然阻碍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实际上,珠海农业具有区位、资源、环境、生态等得天独厚的优势,特色现代都市农业已初见成效,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如何加快珠海农业转型升级,实现跨越式增长,笔者认为:

一、积极引导、主动服务,切实发挥产业规划的龙头作用,加快构建以高端制造业、高端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特色海洋经济和生态农业为重点的“三高一特”现代产业体系,制定产业扶持政策,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和都市农业,把农业确立为区域支柱产业。

二、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以点带面,以水产养殖业作为突破口,带动种苗培育、疫病防治、饲料生产、食品加工、贸易、运输、旅游、乡村文化等多个行业的大发展。水产养殖业是珠海的传统产业、支柱产业,是农业经济的重要增长点,水产品市场需求旺盛,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应以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为着力点改造传统产业,加强资源和经济要素的投入力度,净化水环境,扩大养殖面积,提高种苗质量,提高养殖技术水平,推进经营产业化,延长产业链,优化产业结构,增加产品附加值,打造珠海名片,做大做强“海鲜之乡”,发挥水产养殖业的示范和推动效应,促进农业发展水平全面提高,精心绘制“蓝色海洋、科学发展、珠海崛起”的宏伟蓝图。

三、大力建设农业示范基地,为生态农业的发展营造良好氛围。创建农业示范基地有利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对城乡发展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

四、创新经营模式、激活社会生产要素参与农业开发。改变传统经营模式,发展规模经营、集约经营、精细化经营、连锁经营,实现经营专业化、社会化,培育现代经营主体,采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园区(生产基地)”、“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等多元化经营方式,引导、吸引全社会生产要素参与“三高”农业开发,促进农业经济跨越式发展。

五、大力打造公共服务平台,为农业的大发展提供快车道。

参考文献:

[1]珠海市农业龙头企业申报认定与监测管理办法(珠海农渔水〔2011〕360号)

水产养殖业发展前景范文6

关键词:水库渔业;发展现状;水利经济;展望

中图分类号:DF413.4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水库的功能是防洪、灌溉、发电、航运、供水和养鱼,水库渔业是不影响水库发挥主体功能,充分利用水体资源,提高水库综合效益的新兴产业。水库渔业是水库综合效益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城市水利经济的重要内容。

当前我国渔业发展现状

(一)水库渔业产量迅猛增加。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素质明显提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渔业走上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不仅满足了人们的水产品需求,扩大了水产品出口,而且为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增加了渔民的收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近年来,随着产业的不断发展,我国渔业经济增长方式开始发生重大转变,从过去单纯追求产量增长,转向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的提高。(二)水库渔业养殖技术不断创新,品种趋于多样化。新的养殖技术和新的养殖品种不断推出,养殖领域进一步拓展,名特优水产品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工厂化养殖、生态健康养殖模式迅速发展,深水网箱养殖发展势头迅猛,养殖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程度逐步提高。如在超过北纬45°,冰厚达1.0-1.5米的高寒地区河蟹的养殖成功,就是在水库率先突破的,并因此带动高寒地区实现了河蟹养殖产业化。(三)水产品贸易持续增长,远洋渔业发展质量进一步提高。近年来,我国水产品国际贸易得到迅速的发展,优势水产品的出口市场已基本形成,除日本、韩国、香港等传统出口市场外,对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的出口也有较大的增长;形成以发达国家和地区为主的国际市场格局。远洋渔业特别是大洋性公海渔业得到较快的发展,入渔船数和企业效益不断提高,管理更加规范。(四)水库渔业发展出现危机。如:我国水库中天然饵料有60-80%未被利用,水库有近30万公顷的可养水面未进行开发利用。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力度需不断加大。政府将严格控制捕捞强度,对捕捞渔船进行大规模压减。这对渔业资源的养殖养护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各地加大了对电、炸、鱼等非法作业万式的查处力度,加大水生野生动物的保护和管理力度、在此基础上,各地还积极开展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和人工鱼礁建设;对养护渔业资源、改善渔业水域生态环境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二、发展水库渔业的意义

(一)水库渔业是节地、节能、低成本、高效益的生态渔业。无需耗费水资源和其它能源,高综合利用,减少了挖地养鱼,并解决了一部分农民的就业问题。水库渔业成为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

(二)水库渔业高产带动灌区农作物高产。大量投饵、施肥增加了水库营养盐和有机物质的积累,远远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可使灌溉型水库营养增加,提高营养类型,改善水稻的质量,获得了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水库渔业还保证了我国粮食的安全,减少了挖地养鱼,节省了用于鱼饲料的粮食,同时保证了人口食物的质量安全。

(三)对鱼类种质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危害天然鱼类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一方面网箱养殖增加了鱼病发生的几率,尤其是爆发性鱼病有可能使养殖水域内天然鱼类资源遭受危害甚至灭绝,另一方面,通过基因工程培育的鱼类逃出后与天然鱼类进行繁殖将引起天然种群的种质退化,而外来物种逃出后可能对水域中土著鱼类种群的生存构成威胁。

同时也不能忽视其对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如过度的网箱、拦网养殖等渔业活动影响水库供水、航运等主体功能的有效发挥,防止水环境的污染。

水库渔业需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分析我国的资源现状,进一步发展水产养殖业生产仍具有相当大的潜力。发展我国的水产养殖业,无论从经济发展的需要,还是从资源的潜力来讲都具有较好的条件。但仍然有一些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科学规划水产养殖,既要保护水体生态环境,又要实现水库渔业可持续发展,还要维护渔业生产者的合法权益,根据水库库形、生物组成、营养化程度决定生产模式和生产规模,争取利用发展水库渔业经济减轻、改善单位亏损。

(二)在协调水库主体功能的前提下,按水库的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水资源敏感性、代表性对水库进行分级开发与管理。并建立水库生态环境监测预警机制,对水库渔业活动进行实时监测与生态风险评估,及时提出防范措施。

(三)积极开发设施养殖技术,发展高效养殖业。优化养殖品种结构,加强优良品种开发。我国的工厂化养鱼始于工厂化育苗,大多数海、淡水的鱼、虾、贝、藻的苗种基本上实现了工厂化生产。淡水工厂化养殖成鱼也有一定发展,养殖水平不断提高,一般单产在50kg/m2以上。海水网箱养鱼近十几年来发展迅速,已成为海水鱼类养殖的主要生产方式,但主要是抗风浪能力较差的小型网箱,集中在风浪小、水流缓的水域进行养殖,导致养殖密度过高,水质环境恶化,病害频发。今后要积极开发可控制程度高的集约化、高密度养鱼技术,重点研究海、淡水工厂化养殖技术,解决相关的养殖工艺、水质控制和净化处理、增温、自动控制等工艺及设备;开发10m等深线以外离岸海水养殖技术以及高密度养殖海区环境改造和水质改善技术,开发相关的养殖工程设施和自动控制技术,增加对养殖条件的人工控制能力。

(四)实施水库渔业资源保护,划定禁渔期、渔具渔法及捕捞强度,保持经济鱼类及非经济鱼类资源的永续利用;根据不同渔业类型取得不同渔业许可,以养殖为主的水面办理养殖许可证,作为合法权益的保证,以捕捞自然鱼为主的水面办理捕捞许可证,作为生产许可,捕捞限额由水利渔业管理部门根据各水域的资源状况逐年下达。

(五)在水库生态环境可持续前提下,针对各类型水库的生态特点制定科学的渔业规划,规范渔业增养殖方式与规模,合理开发渔业资源,强化对水产养殖的管理、技术服务与指导,促进水库渔业健康稳定与持续发展。

(六)完善承包经营体制。养殖水面承包经营实行招标投标。最好实行风险抵押承包、买断经营权,这都是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创新和完善,经营风险由牵头人和职工承担,既可以增强经营者的责任心,又能够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实行招标投标制度,操作上透明、客观,水库可以获取最大限度的利益,杜绝腐败和。

(七)实施科学管理,明确水利渔业的管理主体,明确划分水库水面的渔业类型。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对水库渔业资源进行规范化管理,保证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到位并培养专业人才队伍。水库是一个复杂的多功能体,具有独特的生态环境体系,水库渔业仍然是一门新的科学,从理论和实践上都需要不断丰富和发展。

结语

水库渔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只要坚持持续发展的方式开发利用水域资源和水生生物资源,依靠科学技术,尊重客观规律,保护生态平衡,有效而合理地开发利用水域和渔业资源,走无公害、绿色、有机鱼产品生产之路,水产养殖业必定会充满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谷雪芬;张欣;万紫锦;王文福.发展水库渔业,促进生态养殖[J].河北渔业,2008,10.

[2]鲍广栋;王文阁;刘战军;林治宝.水库渔业必须坚持生态养殖,走可持续发展之路[J].水利渔业,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