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海水温度变化带来的影响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海水温度变化带来的影响范文1
一、几股特殊洋流的形成、分布和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索马里寒流(图1中的1)和索马里暖流(图1中的2)
索马里寒流(或暖流)位于北印度洋海域,是北印度洋季风环流的一部分。北印度洋夏季时,随着气压带和风带的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偏转形成西南季风,在西南季风的吹拂下,海水向东流,索马里沿岸吹离岸风(西南风由陆地吹向海洋),沿岸表层海水被风吹离海岸,深层较冷的海水上涌便形成了索马里寒流。北印度洋冬季时,受东北季风吹拂,海水向西流,因北印度洋位于热带海域,水温高,向索马里沿岸送来的表层暖水,形成索马里暖流。夏季索马里寒流的降温减湿加剧了沿岸的干旱程度,形成了热带沙漠气候。
2.几内亚湾暖流(图1中的3)
赤道南北两侧的海水在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的吹拂下使海水向西流,形成北赤道暖流和南赤道暖流。南、北赤道暖流到达大西洋西岸时,受陆地阻挡,其中有一小股返回形成赤道逆流。赤道逆流自西向东流至几内亚湾,形成几内亚湾暖流。几内亚湾暖流对沿岸的增温增湿,以及地形对气流的抬升,多地形雨,使几内亚湾沿岸热带雨林气候分布的纬度位置较高(延伸至15° N左右)。
3.墨西哥湾暖流(图1中的4)
墨西哥湾暖流简称“湾流”,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暖流,年总流量大约相当于地球上江河年总径流量的20倍。湾流水温很高,特别是冬季,比周围的海水高出8℃。刚出海湾时,水温高达27―28℃,它散发的热量相当于北大西洋所获得的太阳光热的1/5。墨西哥湾暖流在45° N的纽芬兰岛以东洋面折向东流与西风漂流汇合形成了强大的北大西洋暖流。它像一条巨大的、永不停息的“暖水管”,携带着巨大的热量,温暖了所有经过地区的空气,并在西风的吹送下,将热量传送到西欧和北欧沿海地区,使那里形成了暖湿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墨西哥湾暖流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暖流,一是因为除了北赤道暖流,南赤道暖流受南美大陆东岸的阻挡有一股海水向北流,与北赤道暖流交汇北流;二是信风引起的赤道暖流在大西洋西侧使海水积聚抬高所致。
4.南半球的西风漂流(图1中的5)
南半球的西风漂流是地球上最强大的寒流,其范围在40° S到60° S之间,在这个范围内几乎没有大陆对洋流的阻挡,在强大的中纬西风的吹拂下,形成了自西向东横亘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的全球性、呈顺时针方向的大洋环流。但其性质却为寒流,因纬度高,海水温度低;南半球的西风漂流是环绕南极大陆流动的,而南极大陆是一个冰雪覆盖的大陆,气温极低,这必然会影响其周围水域的温度;从南极大陆延伸出来的冰舌,进入海面后形成了漂浮的冰山,这些浮冰融化时吸收大量的热能,从而使海水温度降低;南极大陆强劲而干冷的极地东风也加剧了海水的降温。
5.南极环流(图1中的6)
南极大陆的南极环流,从寒暖性质看,属于寒流;从成因看,南极环流属于风海流,是在极地东风(南半球风向为东南风)作用下形成的,海水自东向西流。南极环流流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所以呈逆时针方向。
南半球的西风漂流和南极环流层层包围着南极大陆,使南极大陆更加寒冷。
6.北大西洋暖流(图1中的7)
北大西洋暖流是墨西哥湾暖流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向右偏转,在40° N附近与北大西洋的西风漂流汇合而成,沿北美大陆东岸向东北流去,并呈扇形展开,称为北大西洋暖流。北大西洋暖流在50° N、20° W附近分成三支:干支经挪威海进入北冰洋;南支沿比斯开湾、伊比利亚半岛外缘南下,转化为加纳利寒流;北支向西北流到冰岛以南。其流量随墨西哥湾暖流的强度变化而变化。北大西洋暖流对西欧与北欧气候有明显增温增湿作用。北大西洋暖流干支的挪威暖流(图1中的18)和北角暖流(图1中的16)经挪威海进入北冰洋,延伸到70° N以北,使欧洲西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延伸到70° N以北的挪威北部沿海地区,也使俄罗斯位于北冰洋沿岸的摩尔曼斯克港成为不冻港。
全球变暖使北大西洋暖流势力减弱,欧洲和北美东部气候变冷。
7.莫桑比克暖流(图1中的8)+马达加斯加暖流(图1中的9)=厄加勒斯暖流(图1中的10)
南印度洋中的南赤道暖流,在向西流至马达加斯加岛时分为两支,一支向西南沿马达加斯加岛东侧南下,称为马达加斯加暖流;另一支在马达加斯加岛西北向南经莫桑比克海峡南下,称为莫桑比克暖流,并在南非以东的洋面上与马达加斯加暖流汇合,称为厄加勒斯暖流。马达加斯加暖流的增温增湿,使马达加斯加岛东侧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
8.北冰洋表层环流
虽然北冰洋的大部分洋面被冰雪覆盖,但冰下的海水也像其他大洋的海水一样在永不停息地按照一定规律流动着。在北冰洋表层环流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两支海流:一支是北大西洋暖流的支流――西斯匹次卑尔根暖流(图2中的7),这支高盐度的暖流从格陵兰以东进入北冰洋,沿陆架边缘作逆时针运动(图1和图2中的11);另一支是从楚科奇海(图2中的17)进入,在极地东风的吹拂下(顺时针方向),流经北极点后又从格陵兰海流出,并注入大西洋,形成东格陵兰寒流(图1和图2中的14),也形成了加拿大北部和阿拉斯加北部海域的寒流(图1和图2中的12)。
北冰洋海冰形成的冰山、来自格陵兰等岛屿的冰川及冰架形成的冰山,随洋流进入大西洋或阿拉斯加外海,个别冰山可向南漂移到40° N。1912年,当时世界最豪华的客轮“泰坦尼克号”首航时就在大西洋撞上了一座从北冰洋漂出的冰山而沉没,造成世界航海史上著名的“冰海沉船”惨剧。
9.东格陵兰寒流(图1和图2中的14)和西格陵兰暖流(图1和图2中的15)
东格陵兰寒流是极地东风吹拂形成的自北冰洋沿格陵兰岛东海岸向南流动的寒流,其强弱变化直接受北冰洋海冰生成与消融的影响。其在春季常常携带着许多浮冰和冰山进入大西洋。西格陵兰暖流是北大西洋暖流的一个分支,沿格陵兰岛西南海岸向西北方向运动,使格陵兰岛西部沿海的苔原带比其东部沿海的分布的纬度高,可达75° N。
10.秘鲁寒流(图1中的19)和秘鲁上升流(图1中的20)
秘鲁寒流是南半球的西风漂流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和南美大陆西岸的阻挡下向北运动形成的,其包含了秘鲁上升流形成的寒流。当东南信风(离岸风)将南美大陆西岸的表层海水吹走之后,形成南赤道暖流,深层海水上泛补偿,形成秘鲁上升补偿流。由于海水上泛带来了大量硅酸盐、磷酸盐等营养物质,促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浮游生物成为鱼类的饵料,因此秘鲁沿海成为世界著名渔场之一。秘鲁上升流也加剧了沿岸地区的干旱程度,使热带沙漠直逼赤道。当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由于秘鲁上升流减弱甚至消失,使海水上泛减弱甚至消失,带来的营养盐减少,鱼类因水温升高和缺乏食物而大量死亡。
11.密度流(见图1中的21)
海水由于温度和盐度的差异导致密度的不同。地中海因为其周围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降水少,海水温度高,蒸发量大,陆地注入的淡水少,使得地中海表层海水的盐度比大西洋的高,密度大。地中海与大西洋通过直布罗陀海峡相连,由于大西洋表层海水的密度小,压力小,使得大西洋表层海水的水位比地中海的略高,表层海水自大西洋流入地中海(见图1中的21);因地中海海水密度大,压力大,深层海水自地中海流入大西洋。只要相连的两个海域之间的海水存在密度差异就存在密度流,例如红海通过曼德海峡与阿拉伯海之间,波斯湾通过霍尔木兹海峡与阿拉伯海之间都存在密度流。总之,存在密度差异的相连的两个海域之间,表层海水由密度小的海区流向密度大的海区,深层海水由密度大的海区流向密度小的海区。
12.上升补偿流(见图1中的20)
南北信风吹拂表层海水,使海水向西流,形成北赤道暖流和南赤道暖流,使出发海区的海水减少,海水属流体,深层海水上泛补偿,使中低纬度海区大洋东岸(大陆西岸)的寒流在接近赤道时都有上升补偿流。上升补偿流加剧了寒流的强度,对其流经的地区起到了降温减湿的作用,使受其影响的大陆西岸普遍存在热带荒漠,也利于大型渔场的形成。如秘鲁寒流、加利福尼亚寒流、本格拉寒流、加纳利寒流、西澳大利亚寒流。
13.厄尔尼诺流和拉尼娜现象
在正常年份,在赤道以南的太平洋上,由于强劲的东南信风的吹拂,海水向西流(南赤道暖流),结果使位于澳大利亚附近的洋面比南美地区的洋面高出约50厘米,赤道东太平洋海域水温比赤道西太平洋海域的低,靠近赤道的秘鲁沿岸海水上涌形成秘鲁上升流。
然而每隔2―7年,强劲的东南信风渐渐变弱甚至可能倒转为西风,秘鲁寒流北部海区的赤道逆流增强,在受南美大陆的阻挡之后,就会掉头流向南方秘鲁寒流所在的地区,抑制了秘鲁上升流,使赤道东太平洋海域的冷水上涌减弱甚至完全消失。于是赤道附近的太平洋表层水温迅速上升,并且向东回流。这股水温较高的厄尔尼诺洋流导致赤道东太平洋海面比正常海平面升高20―30厘米,温度则升高2―5℃,产生厄尔尼诺现象(见图3)。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在南美赤道附近(约4° N至4° S, 150° W向东至90° W之间)。厄尔尼诺使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的海水温度异常升高,赤道附近的太平洋东岸地区,气候由原来的干燥少雨变为多雨,引发洪涝灾害,而赤道附近的太平洋西岸地区,气候由原来的湿润多雨变为干旱少雨。这种海水异常升温转而又给大气加热,引起难以预测的气候反常。厄尔尼诺曾使非洲南部、印尼和澳大利亚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旱灾,同时带给秘鲁、厄瓜多尔和美国加州的则是暴雨、洪水和泥石流。
然而有的年份,当信风增强时,使海水向西流,使赤道西太平洋海面比东部海面高出近60厘米,赤道东太平洋深层海水上涌更加剧烈,导致海洋表层温度异常偏低,使得气流在赤道太平洋东部下沉,而气流在太平洋西部的上升运动更加强烈,使信风更加强大,这进一步加剧赤道东太平洋冷水的发展,引发了拉尼娜现象(见图4),也叫反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现象出现时,易造成我国冷冬热夏,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个数比常年多;印尼、澳大利亚东部、巴西东北部等地降水偏多;非洲赤道地区、美国东南部易出现干旱。
二、针对性训练
读某大洋某季节局部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1―2题。
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图示季节索马里半岛高温多雨
B.图示季节印度半岛进入旱季
C.①洋流是由海水上升补偿形成的寒流
D.图示季节马六甲海峡海水由东南向西北流
2.②海区洋流向东流的主要动力是( )
A.东北信风
B.盛行西风
C.西南季风
D.东南信风
图6是从南极上空观察到的地球局部洋流示意图,图中箭头代表洋流流向。读图回答3―5题。
3.我国去南极的科考船,通常都要驶过咆哮的西风带,该带强大的西风漂流常使船员感觉非常不舒服,该带的位置在( )
A.①地附近 B.②地附近
C.③地附近 D.④地附近
4.以③为中心的环流圈( )
A.其中的一支是西澳大利亚暖流
B.是南半球的中高纬环流圈
C.是南半球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环流圈
D.位于印度洋,洋流流向会随季节而改变
5.有关洋流②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海水温度变化带来的影响范文2
水温变化与水生生物
水温是影响鱼类生长的重要因素。在最适水温范围内,温度升高,持续时间越长,生长越好。通常,水温升高10℃,可使鱼类生长速度增加1~2倍。但过高水温却可能使鱼类死亡。当然,水温下降对鱼类也不利,因为这时鱼类代谢活动降低,食欲下降,生长缓慢,水温低于极限,也会导致鱼类死亡。
德国不莱梅的阿尔弗雷德・魏格纳与极地和海洋研究所的汉斯・波特等人对瓦登海(沿丹麦、德国西部、荷兰西部和北部的浅海区域,是世界第二大的国际重要湿地)的长绵进行研究时发现,当夏天海水温度达到20摄氏度时,这种鱼活得有滋有味。但是,在温度达到25摄氏度时,它们的种群增长就下降到几乎为零。原因在于,这种鱼的心血管系统在其感到舒适的温度下才能正常工作。而在较高温度下,这种鱼的代谢速度增高,它们就需要更多的氧,但是它们的心脏无法搏动得更快以供给身体大量的氧,所以它们无法在较高温度下生存。 每个物种都有其适宜的生存温度,在这样的温度下它们才能舒适地呼吸。但瓦登海的长绵现在的生存环境已经处于其保温窗的上限,而它们又不喜欢游得离其自然栖息地太远,所以不可能向北面的更冷的水域转移,因此它们在全球气候变暖的环境下只有窒息。最大的长绵会首先死去,因为它们比小长绵鲥需要获取更多的能量以泵出氧气供应较大的躯体。更糟的是,温暖的水里包含了低溶解度的气体,包括氧气,因此不足以供给水生生物呼吸。而未来全球气温升高将更为常见,科学家推算在过去40年内海水平均上升了1.13摄氏度,未来还会大幅上升,因而长绵可能成为气候变暖而灭绝的许多物种之一。
中国研究人员对中国沿海主要鱼种(带鱼、小黄鱼、大黄鱼)进行研究发现,气候变化引起的海水温度升高对鱼类生长和渔业生产会产生不利影响。水温的变化会直接影响鱼类的生长、摄食、产卵、洄游、死亡等,从而导致鱼类种群的变化,并最终影响到渔业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开发利用。
总体上看,由于环境变暖水温升高,可能使冷水性鱼分布范围缩小,鱼的性成熟年龄提前,减少怀卵排卵量,降低幼鱼成活率,进而导致成鱼鱼龄缩短,体重减轻和出现“逃避行动”,最后造成成鱼数量减少、渔获量下降。
同时气温升高对于暖水性、温水性以及广温性鱼类也有影响,主要是对其生长、繁殖有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研究人员认为,我国四大海区主要经济鱼种的产量在气候变暖后将降低5%~15%,渔获量将降低1%~8‰
寒冷极地生物的命运
受到全球变暖负面影响最深的应当数极地寒带的生物,其中北极熊和南极的企鹅岌岌可危。
2005年8月13日北极一个叫艾里斯的相当于1.1万个足球场大的巨型冰架完全断裂,形成浮冰岛,漂浮在海面上。这是全球变暖加速的一个根本性标记。由此研究人员预测,北极地区的夏季冰川到2040年有可能全部融化。
北极的变暖对于北极熊的影响首先是造成其种群减少。世界自然基金会(WWF)2006年警告说,北极熊种群数正在加速减少,从2001年减少1个增加到2006年减少5个,目前世界上北极熊种群数目仅剩19个。根本原因在于北极地区变暖的速度变快,该地区变暖的速度是世界其他地区的2倍。
由于北极熊依赖冰块生存、猎食及繁殖,在变暖的气候下,它们的生存必然受到巨大影响。在过去20年中,加拿大哈德逊湾的北极熊及位于美国和加拿大之间的南波弗特海的北极熊分别减少了22%和17%。
另一方面,现在幸存的北极熊也处于生存困难的境地。由于冰面融化,北极熊的觅食发生困难,它们必须长途跋涉才能找到食物。
英国海洋生态学家查尔斯・莫奈特博士的调查组发现,在美国阿拉斯加北部海岸,短短1个月间出现了4具北极熊尸体。莫奈特等人的观察表明,这些北极熊很可能是因为长途跋涉觅食而被淹死在途中的。随着全球平均气温的升高,北极周围冰层融化速度加快,北极熊的地盘不断受到“蚕食”,找寻食物也越来越困难。为了觅食,它们不得不在海里游上大约100千米。虽说北极熊也是游泳好手,但它们更擅长在靠近海岸的地方游泳。而且,漫长的海上觅食会导致它们精疲力竭、体温降低、抵抗力相当虚弱,如果碰到海里的大风浪,很容易淹死在海里。
北极熊主要捕食海豹、幼海象及其他各种海生动物。海冰是他们觅食、和生产_的场所。但由于全球变暖的加剧,北极冰块减少,北极熊的生存也因此受到威胁。由于缺少食物,北极熊陷入自相残杀的境地。
美国地质调查局阿拉斯加科学中心的史蒂文・阿姆斯托普等人调查了2004年1月到4月发生在阿拉斯加北部及加拿大西部的3起北极熊同类相食的案例。2004年1月,一只公北极熊冲进洞穴,对一只母北极熊发起突袭。之后,公北极熊把它的猎物拖到75米远的地方,开始食用母熊的尸体。2004年4月,在加拿大的赫斯切尔岛,一路跟踪北极熊脚印的科学家发现了一具成年母北极熊的残骸。没过几天,加拿大研究人员又发现了另一只1岁的北极熊残骸。
而研究人员在对阿拉斯加北部波弗特海24年的跟踪研究及加拿大西北部34年的研究中,还没见过北极熊像这样围捕、杀害然后食用同类的例子。这说明白极熊的生存面临食物短缺的绝境,因而不得不蚕食同类。面对北极熊的生存窘境,一些人预测,北极熊很有可能逐渐消亡。
在极地生存的企鹅,变暖的日子对于它们同样不利。南极的帝企鹅遭遇了在地球最北端北极熊的相同危机。帝企鹅和其他企鹅也需要浮冰作为猎食的平台。帝企鹅可潜入水下1640英尺深处寻找食物,能在水下屏息游泳20分钟之久。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冰山融化,它们的栖息地不可避免地减少。帝企鹅一般在隆冬季节繁殖,这一过程必须是在冰天雪地中进行。如果海冰秋天结冰过晚,或春天裂开过早,新降世的小企鹅由于发育尚未完全,此时还不能潜入水中游泳,就会威胁它们的生存。
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统计,在全世界19个企鹅种类中,其中12个受到气候变暖的威胁,需要受到特殊保护。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正向美国鱼类和野生生物管理局提出申请,要求其列出的所有12种企鹅应受到美国《濒危物种法》保护。这其中就包括世界
上体形最大的企鹅――帝企鹅。
气候变暖下的生物多样性
《自然》杂志发表的文章称,由多国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对地球上6个地区的研究表明,全球变暖将导致世界上25%的陆地生物在未来50年内灭绝,也就是说,在半个世纪后,约100万个物种将从地球上消失。
美国和中国研究人员也认为,本世纪将是全球变暖最恶化的一个世纪。伴随着其他一些因素,全球变暖将引起物种的大灭绝。这将比6500万年前恐龙大灭绝还恐怖。甚至许多非濒危物种都会在数量上急剧下降,从而造成物种间基因多样性的逐渐消失。虽然一些物种,尤其是昆虫,也许能够适应变暖的环境,甚至在全球变暖的情况下继续进化。但是对大多数物种,尤其是那些濒危物种来说,全球变暖只能是一种灾难。
气候变暖主要是通过改变生物的生存方式和生活习性来影响生物的多样性。比如,全球变暖的一个明显的后果是春天提早到来。这对赤道到两极的动植物都有巨大影响。
比如,植物开花、卵孵化、青蛙产卵都提早了。在欧洲,树木呈现秋色的时间每10年晚0.3到1.6天,许多迁徙的鸟类正在改变它们的旅行日程。在英国,蝴蝶在春天的出现较20年前平均提前了6天。而动植物为了适应气候的变化,正不断地改变着其活动范围和行为。许多情况下,这样的变迁正在引起生态混乱。例如,迁徙的鸟类到达欧洲的时间太晚,因此,它们产下的后代会错过了毛虫生长旺季,严重影响到后代的生存。
动植物对气候的适应体现在地理分布、生理、生活周期、迁徙习性和栖息地,由于全球变暖,在这些方面它们会有很大变化,而种种变化则导致其生存能力降低。比如,美洲哥斯达黎加的鸟类濒临威胁,坦桑尼亚和印度尼西亚的蚊子向高海拔地区扩展,美国加利福尼亚的蝴蝶栖息地在丧失,不能耐受霜冻的植物上升到新的海拔高度,英国彩龟后代的性别比例受到7月平均温度升高的影响。而珊瑚礁大量死亡的原因则直指气候变暖。
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海洋植物生态学家迈克尔・贝伦非尔德发现,海洋生命系统的存在依靠一个平衡的生态链,这一生态平衡的微妙程度超过了任何人的想像。海水的温度即使上升一点点,海洋浮游生物的光合作用也会明显下降。温度越高,这种下降的趋势越明显。
海洋浮游生物活动所需的氮、磷、铁等营养物存在于海洋深处的冷水之中。而气候变暖使得海洋表面的水温上升,这一原因导致浮游生物和它们生长所需的营养物之间产生了一个屏障,水温越高这个屏障越坚固。这一屏障的形成使海水难以和大气层进行必要的流通,浮游生物也因此吸收不到足够的营养物。如果温度持续升高,将会对以浮游生物为食的生物产生巨大影响,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下降。
气候变暖也有好处?
不过,也有一些人认为全球变暖并非一无是处,有些好处是我们还未觉察到的。比如,上面所说的海洋浮游生物因气温变暖可能导致其种群减少。但是,也许海洋水温变暖会促使浮游生物在地球两极频繁活动,同时水温升高也可能会增加海洋生态系统多样性。但这还需要通过进一步研究来证明。
而对于北极来说,气温升高也许有利于一些生物的生长和生存。格陵兰的严寒超乎想像,中部地区的最冷月平均温度为摄氏零下47度,绝对最低温度达到摄氏零下70度,是地球上仅次于南极洲的第二个“寒极”。然而这样恶劣的环境中,依然有勇敢的生命。夏天,格陵兰的南部低地,野花像五彩的地毯满满地铺遍原野,黄春菊、蒲公英、蓝铃、北极罂粟、野草莓……即使是在北纬80度左右的北部地区,仍然可以找到90多种开花植物,它们无疑是地球上纬度最高的开花植物。尽管格陵兰的植被大都十分矮小,但却顽强地生存着。
而气温的上升几度,也许有利于这些植物的生长和生存。比如,美国《华尔街日报》记者劳瑞・艾特曾写道,由于全球变暖,原来被冰雪覆盖的土地逐渐显露出来,一些格陵兰人开始种植一些蔬菜,这对于长期依赖进口的格陵兰而言是个惊人的变化。格陵兰代表了一个没有被意识到的全球变暖的另一面……尽管大家在纷纷议论全球变暖后,冰雪融化,海平面上升,但对于居住在这里的格陵兰人来说,全球变暖不是威胁而是恩惠。
当然,全球变暖对于极地动物北极熊是负面影响,但对于其他动物,如驯鹿、麝牛、旅鼠、北极狐,以及在蓝色的海水下的可爱的逆戟鲸、凶猛的杀人鲸、美丽的白鲸、稀罕的独角鲸等是祸还是福还需要观察和研究来得出结论。
另一方面,美国研究人员也认为气候变暖还可以产生进化大爆炸,产生更多的物种并使一些物种产生新的适应。
海水温度变化带来的影响范文3
大菱鲆属于蝶型目,鲆科、菱鲆属,性格温顺。大菱鲆身体有的呈扁平状,有的近似圆形,双眼位置在身体左侧,也有部分鱼类眼睛左侧部分呈现褐色,带有圈点状黑色素及少量皮刺,没有眼睛的一侧光滑通常呈白色,头部和尾鳍都比较小,鱼身部位肉质特别肥厚,内脏占有的比例很小。因此,也有人叫它“多宝鱼”。此种鱼类一般分布于大西洋东侧欧洲沿岸,在北欧南部直至北非北部均是它的繁殖地带。大菱鲆养殖对水质要求较高,外海水要进行过滤、杀菌,若抽取地下海水可直接入养殖池使用。
2.大菱鲆养殖前的准备工作
2.1鱼池的选择。鱼池的面积一般为30m2至60m2为最佳,池深通常在80cm左右即可。养鱼池最好建设在水质优良未受到污染还能打出海水井的沿岸地带和岸段。
2.2水质的要求。为保证水质,可先用少量鱼苗试养,鱼苗正常时再进行大规模养殖。地下海水除温度优势外,其他各项指标均低于自然海水,另外,在殖区附近水域应符合国家渔业二级水质标准,在保证不含有有害重金属离子和硫化物不超过0.02mg/ml,以及总大肠杆菌数小于6000个/ml,盐度在20以上的情况下,做到无污染源,不含泥沙,水质清澈。另外,地下海水在进入养鱼池之前必须进行瀑气处理。如果大菱鲆长期生活在不经过瀑气处理的水环境中,有害物质的长期积累会造成鱼体的慢性中毒,或导致鱼体生长速度缓慢,体质虚弱和成活率降低,严重的时候容易爆发鱼病,影响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2.3光照要求。由于大菱鲆属于底栖鱼类,所以,其光照不能太强和光照时间太长,最佳以500Lux至1500Lux为宜。光照节律要与自然光相同,光线需要柔和、均匀、不刺眼为宜。
2.4盐度要求。大菱鲆养殖的适应盐度范围比较宽松,耐受盐度范围为12%至40%之间均可,最适宜盐度为25%至30%。
2.5水温。大菱鲆是冷水性鱼类,耐受温度的极限范围在3℃至23℃之间,最佳养殖水温为15℃至18℃,14℃至19℃水温条件下生长较为快速,所以,本文建设在此温度下养殖为宜。
2.6pH:养殖水体的pH应高于7.3,通常保持在7.6至8.2之间即可。
2.7溶解氧:≥6mg/L。
3.种苗的选购及运输管理
3.1在购买种苗前,首先要仔细考察了解育苗场的亲鱼种质和技术水平,在选购时应尽量选择大规格苗种,大规格种苗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养殖成活率高,保证入池养殖的苗种规格至少达5cm,达8cm至10cm规格的种苗更好。(1)在鱼种选择时,应选择体形完整、无损伤、无畸形、双眼位于身体左侧、体色正常、有眼侧呈青褐色、背呈沙色、体表光滑,无伤痕、无发红症状、无炎症和寄生虫、在池底受到外界刺激或惊吓时能快速游走的苗种为最佳。(2)同一育苗场培育出同一批苗种中规格较大的苗种推荐选购,多批次育苗场多次选购回来的鱼苗,会出现鱼体大小不一现象,不要选择在养殖过程中因各种因素导致生长缓慢的较小鱼种,该鱼种容易发育成为"老头鱼",给养殖成本带来浪费。
3.2种苗的运输管理。种苗运输前应停食12至24h。通常使用尼龙袋充氧装运,运输时间最好控制在20h以内。首先将袋内灌入1/3左右砂滤海水,然后种苗计数装入袋内(10L的包装袋,每袋可装全长5cm至10cm的种苗50尾至100尾;全长15cm的种苗,每袋可装30尾至50尾。),然后充氧、封口,将鱼苗袋装入泡沫箱或纸箱中进行运输。在种苗运输过程中,应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如水温偏高或运输距离较远时,应在运输袋中加入少量冰块。以免鱼体受伤、碰撞、破袋、漏水、漏气、氧气不足等现象发生。到达目的地后,在开箱、解包入池时,需先测试一下温差和盐度,最好用15至25ppm土霉素或呋喃西林连续药浴3至5天,每天1至2次,每次1h至2h。也可投喂剂量为150至160mg土霉素/kg/天,以增加鱼苗免疫力,提高鱼苗抗病能力。
4.饵料加工与投喂
4.1饲料加工。因大菱鲆是冷水性底栖生活的鱼类,活动不多,对蛋白质的需求量很高,所以,在饲料原料的选择上一定要选择新鲜的杂鱼与饲料配合喂养。通常将50%或60%鲜杂鱼绞成鱼浆,配加上40%或50%大菱鲆专用粉末饲料,再根据不同的生长阶段添加3%至5%鱼油即可。值得注意的是,鲜杂鱼一定要清洗干净后方才可加工,坚决杜绝使用变质、有异味的杂鱼。
4.2饵料的投放。投饵量要根据鱼平时摄食情况来确定,在投饵时要多意观察鱼的摄食情况和摄食量变化,投喂原则是不能有残饵,如果发现摄食不良现象,应及时找出原因,准确分析水质问题以及及时进行对各种常鱼病的判断。在鱼体重未达到100g时,投饵次数可在4至6次/天为宜,体重达到150g以上,每日投饵次数减少到2或3次/天。尽量避免使用湿性饲料,建议使用专用干性颗粒饲料,干性配合饲料对水质污染轻,有利于减少病害发生。
海水温度变化带来的影响范文4
海底热流探测,记录的是来自地球内部的热能。当两种不同温度介质接触时,分子的动能会在两种介质之间传递,直至达到热平衡。热流表示由温差引起的能量传递。沉积物热流以热传导为主,在一维稳态纯传导的条件下,地热流q可以用下式描述[1]:
海底地温梯度是一个向量,表示地球等温面法线方向上温度变化程度及变化方向,因此只要知道深度间距dZ和它们之间的温差dT即可。
热导率κ是一个表征沉积物导热能力快慢的物理量,沉积物的组成类别及水含量不同热导率κ也不同。热导率测量的理论基础是从瞬间热脉冲由无限长圆拄形金属探针进入无限大介质的传导理论上发展起来的(Blackwell等,1954;Hyndman等,1979),该理论认为[2,3]当探针温度、沉积物温度与环境温度达到平衡时,热脉冲使探针温度升高,高于环境温度,在热脉冲过后的一定时间内,地热探针内的热敏电阻的温度T(t)由下式给出:
2海底热流原位探测技术
2.1海底温度梯度原位测量
海底沉积物的温度梯度测量自20世纪50年代至今一直沿用两大方法,即Bullard(布拉德)型探针和Ewing(艾文)型探针。
温度梯度测量开始于1948年,首先由美学者Bullard(布拉德)设计了海底热流计,如图1所示。它用来测量海底沉积物的地温梯度,并利用取样器将沉积物样品取回,在实验室测量它的热导率。经过十多年的完善,Bullard型热流计也由灵敏度较差的热电偶改为灵敏度较高的热敏电阻,同时确立了海底温度梯度原位测量的基本模式。
Bullard型海底热流计探针的基本结构尺寸:,长3~6m,外经Φ27mm,内经Φ11.2mm的钢管。探针的上、下两端各安装一个热敏元件,上部有一密封仓,内置记录系统,下部装一针尖,以便插入海底沉积物时减小阻力,设备*自重插入沉积物。上世纪70年代后期,加拿大实用微系统公司(AML)研制的TR-12S型Bullard式探针得到了进一步改进,结构尺寸长3m,直径Φ16mm,探管内有8个YSI-44032热敏电阻,从测量精度到外观设计都有了极大提高。
随着制造技术的不断进步,热流计的发展趋势是探针逐渐变细、变薄、热敏电阻的数量也在增加,目的在于探针变细可进一步减少插入沉积物时带来得扰动,变薄可提高热敏电阻对沉积物温度变化的灵敏度,热敏电阻数量的增加可以在梯度计算时相互验证,并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上世纪60年代初期,Ewing(艾文)完成了自己设计的海底温度梯度测量计[4],即人们通常说的Ewing型热流计,也称为拉蒙特型热流计,是从拉蒙特地质观察所普及开的。它的结构特点,图2所示。在柱状取样器周围,相隔一定距离不同方位安装3~8个很细的探针,探针直径3mm,长20~24mm,避免了Bullard型热流计在设备插入沉积物时带来的搅动和测量时间过长等问题,提高了海上测量的工作效率;但仍没有解决海底测量热导率的问题。
以上两大类热流计在早期的沉积物温度梯度测量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进步,设备制造技术的发展,人们不仅对沉积物热流原位测量中的温度梯度感兴趣,而且更加关注沉积物热导率的原位测量问题。
2.2海底沉积物热导率测量
热导率与物质的组成、结构、密度、温度及压强有关。海底沉积物热导率测量技术的发展,历经几十年的探索,由原始的水分法、细针探测法,逐渐发展到了原位测量法。水分法是依据Ratcliffe(1960)关于海洋沉积物热导率与水分的关系,通过测定沉积物的水分,不需要特殊的仪器,即可估算热导率值。细针探测法(VonHerzenandMaxwell,1959)是通过均匀的电阻丝,给圆柱小探针连续加热,温升随时间增加,逼近一条对数渐进线,渐进线的斜率正比于探针周围材料的热阻率。其研究证明,该方法需从海底取回沉积物样品在实验室内测量,同时把温度和压力修正到沉积物在海底的条件,势必造成热导率和温度梯度不在同一站位测定的问题。所以要寻找一种能在同一站位获得热导率和温度梯度两种参数的测量方法,而不必取样,这正是我们研究的海底原位热导率测量方法。
2.2.1连续加热线源法
连续加热线源法,由Sclater等人于1969年用于海底沉积物的热导率测量[5],它把探针理想化为无限长的完全导热圆柱,通过恒定电流对其加热,探针内加热电阻丝的温度升高快慢程度与沉积物的热导率有关,沉积物的导热性能差,温度升高快;沉积物的导热性能好,温度升高慢。沉积物的热导率k与探针内加热电阻丝表面的温升关系,可以通过求解无限长圆柱体的导热微分方程来得到[6],当时间t=0时,探针的温度为T0;时间t时的温度T为:
其中T1是探针周围沉积物的平衡温度。沿圆柱长度加上一恒定的热量Q,就可以测定热导率κ,假设开始时温度为零,则有(Jaeger,1956[7)]:
(8)式中T1和T0是可求的,所以热导率κ就可以用最小二乘法对测量温度进行拟合。
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上述方法在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WHOI)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应用,但其致命弱点是,海底沉积物含水量很大,持续供热导致探针温度不断升高,很容易导致探针周围的孔隙水发生对流,而使根据热传导方程推导的公式带来很大的误差;其次海上作业时间长,船的漂移难以控制,机械扰动严重以及持续供热需要大量的电能等问题,故这种技术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
2.2.2脉冲加热法
1979年,Liste(r李斯特)在Bullard型热流计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彻底的革新,首先将Bullard型热流计点热敏元件保留在两端不动,在中间插入热敏元件组。点热敏元件仍然完成地温梯度的测量,热敏元件组测量热脉冲后的平均温度,用于计算沉积物的热导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Liste(r李斯特)在记录方式上采用了数字化格式,使其测量精度得到提升。这样Liste(r李斯特)在Bullard型热流计的基础上利用“热线源法”的理论,完成了海底沉积物地温梯度和沉积物热导率原位测量的技术革新,即海底沉积物热导率原位测量技术[8]。
探针插入海底沉积物,加上热脉冲后,可以把探针看作是处于沉积物温度之上的、恒定的初始温度T0的条件下,假设没有接触电阻(对于海洋沉积物,这假设大多正确),那么在时间t,探针的温度Tτ为:
式中:k是沉积物的扩散系数;a是探针的半径;c是沉积物的比热;ρ是沉积物的密度;S是探针单位长度的热容;τ定义为探针的热时间常数;α是沉积物热容与探针材料热容之比的两倍,J(nX)和Y(nX)分别为是n阶贝塞尔函数的第一项和第二项。
当探针的热时间常数τ>1时,Bullard函数为:
脉冲加热法是在探针内不仅装有一组热敏元件,同时还包括一根加热电阻丝,当仪器仓控制电路给电阻丝瞬间加热后,电阻丝会使探针温度突然升高,然后随时间缓慢衰减,热敏元件组记录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最终依据计算出热导率。
通过对连续加热线源法与脉冲加热法两种技术进行比较,脉冲加热法应用较为广泛。
3海底热流原位测量技术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3.1提高探针自行插入的能力
一般热流原位测量设备在海上使用的成本较高,由于波浪、海流及风的作用,海洋的工作环境相当复杂,要求测量设备必须插得住,同时需要在沉积物中保持10~20min才能达到温度平衡,此时船舶可漂移400~500m。表1是三个航次探针插入沉积物的实际情况[9,10]。
通过对三个航次的测量结果分析,地热探针的结构设计必须在保证刚度的前提下,对探针水中的运动特性和插入沉积物瞬间的力学特性进行反复计算和演算,用于确定最佳配重和外形设计的依据,这样就会减少由于测量设备带来的拖倒、拉断及丢失。
3.2提高海上测量的准确度
目前对同一调查站位,采用在冬季和夏季进行重复测量,根据观测资料来确定海水温度变化对地壳热流的影响程度,判定水温变化随海底地壳深度衰减的情况。研究发现,直到海底之下6~7m二者方趋于一致,这说明6~7m之下,水温变化的影响已大幅度减弱。而目前地热探针长度一般为3.0~4.5m,这样增加了海上重复探测的工作量,为了减少重复,加长地热探针,使下插深度增大,以尽可能采用下部热敏元件的记录来进行资料处理。
3.3常年观测系统
研究业已证明海洋底层水温变化大,大气温度的日变化可影响到海底以下5m左右,气温的年变化可影响到海底以下50m。而对于水体则影响更深,再加上海流、波浪、潮汐的混合作用,气温变化的影响可波及到1500~2000m深的水体。而水温的变化又直接作用于海底沉积物。通过大量的实测温度分析可以看出,温度随深度呈非线性变化,特别是海底之下0~5m范围内,温度变化更加复杂,由此可见,地表因素的影响非常大。但如何从地热资料中消除这些浅层影响,而得出真正来自地下深处的热信息也是一个未解的难题。如果在海上作业中,首先在预定站位投放一长期温度监测设备,自动记录沉积物和底层海水的温度变化。可以通过声通讯设备定时发送到岸站,可获得常年的温度变化记录,从而设计计算程序,消除浅层因素的影响;同时,也为防灾减灾提供原始的连续资料。
4结束语
本文分析了海底沉积物热流探测技术的发展与理论的建立,鉴于我国目前在该技术领域的工作开展还比较薄弱,极大的限制了我国海洋热流探测和应用。因此,在充分认识和了解海洋热流探测技术的发展和现状的情况下,开发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洋热流原位探测技术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DLTurcotte,GSchubert,Geodynamics.Applicationsofcontinuumphysicstogeologicalproblems[M].JohnWiley&Son(slstedition),1982,134-137.
[2]BullardEC.TheflowofheatthroughtheflooroftheAtlanticocean[J].ProcRSocLondonSerA,1954,222:408-429.
[3]BullardEC,DayA.TheflowofheatthroughtheflooroftheAtlanticocean[J].GeophysJRastronSoc,1961,4:282-292.
[4]GerardR,LangsethMG,EwingM.ThermalgradientmeasurementsinthewaterandbottomsedimentofwesternAtlantic[J].JGeophysRes,1962,67:785-803.
[5]SclaterJG,CorryCE.In-situmeasurementofthethermalconductivityofocean-floorsediments[J].JGeophysRes,1969,74:1070-1081.
[6]荣.海洋地热研究中沉积物热导率原位测定[J].海洋技术,1988,7(1):24-33.
[7]JaegerJC.Conductionofheatinaninfiniteregionboundedinternallybyacircularcylinderofaperfectconductor[J].AustralianJPhysics,1956,9:167-179.
[8]ListerCRB.Measurementofin-situconductivitybymeansofaBullard-typeprobe[J].GeophysJ,1970,19:521-533.
[9]李乃胜.冲绳海槽地热[M].青岛:青岛出版社,1995,7-67.
[10]李乃胜.中国东部海域及周边地壳热流初探[J].海洋科学,1992,2:48-51.
海水温度变化带来的影响范文5
位于南纬4~14°的秘鲁是世界上产鱼的大国之一,这个国家的鱼粉产量占世界首位。这是由于秘鲁沿海存在着一支旺盛的上升流,也就是说,在那一带海区里,除水平流动的海流外,还有不断地从海底深层向海面涌升上来的上升流,这种上升流能把海底丰富的磷酸盐和其他营养盐分带到海洋上层,滋养着世界上著名的秘鲁渔场。如果这支上升流减弱或是消失,这样,临近赤道区的暖流就会入侵,引起秘鲁沿岸海域的水温升高,经初步研究发现厄尔尼诺现象平均5年左右发生一次,发生的时间长短不一,短则几个月,长可达二年。当地居民把这种暖流的季节性南侵,由此引起的海面水温升高的现象,称为“厄尔尼诺”。
厄尔尼诺现象在一般年份,这种现象大约隔几年就会在圣诞节前后发生,向南侵犯的范围只能到达南纬几度,待到来年3月,海面水温又恢复常态,对长期生活在这里的鱼类和鸟类没有多大的影响。厄尔尼诺现象各年发生的状况是不完全相同的,有的年分暖水入侵的距离远些,有的年分则近些。暖水入侵强盛时,可抵达南纬十几度,这时秘鲁沿岸水温就会迅速增高,生活在这一海域里适应冷水环境的浮游生物和各种鱼类,就会因环境的突变而大量死亡,与此同时,以鱼为食的各种海鸟,也会因缺少食物大批死亡。
经多年观测研究,发现厄尔尼诺现象出现时,不仅对秘鲁沿岸带来灾害,甚至影响到全球气候的异常。每当厄尔尼诺现象严重时,常发现全球一些地区或是暴雨成灾、洪水泛滥,而另外一些地区则是久旱无雨,农业歉收。科学家们把这种带有全球性的气候变异与厄尔尼诺现象紧密联系起来,发现它们之间有着很紧密的关联,全球气候异常的前兆往往可以从上年或年初厄尔尼诺现象发生的状况中找到。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对厄尔尼诺现象发生的机制也有了新的认识,对厄尔尼诺现象最初含义也发生了变化,现在只有发生在中、东赤道太平洋地区大范围的海水温度升高,通常要持续一年以上的增温现象才称为厄尔尼诺现象
海水温度变化带来的影响范文6
关键词:电厂;冷却水系统;开式水、闭式水优化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电厂汽机房内冷却水一般可以分为开式水系统与闭式水系统,它们为汽机房中需要冷却的辅机设备来提供冷却水源,对于维护其正常运行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我们一般要求在以采用淡水来作为凝汽器的冷却水源,而且还不需要进行深度处理就可以作为辅机冷却用水的时候,适宜采用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在需要经过深度除盐处理之时,可以按照其具体的情况,来及时的采用开式循环和闭式循环相互结合的冷却水系统。
1、冷却水系统简介
循环水系统:一般沿海电厂循环水采用开式系统,用海水做冷却水,在取水口设置旋转滤网,在进凝汽器前设置二次滤网,并设置有胶球清洗装置。
闭式循环冷却水系统:闭式循环冷却水系统主要由闭式循环冷却水泵(简称闭式泵)、水水热交换器、闭式水膨胀水箱及其连接管道、阀门组成,采用除盐水闭式循环,启动前由凝结水出水箱经凝结水输送泵注水,正常运行时由凝结水补水。膨胀水箱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在水温等变化引起闭式冷却水体积变化或流量变化时起缓冲作用,一是保证各辅机等冷却器的回水压力。
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为满足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的功能要求,国内大容量电厂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通常如下:由循环水系统提供水源,从进凝汽器前的循环水进水管引出,经电动滤网过滤后,由开式循环冷却水泵升压,去水水热交换器冷却闭式冷却水,而后接入循环水排水管排掉。在开式循环冷却水泵进出口管间设有一旁路管,当循环水温度较低时,分流的开式循环冷却水流量、压头能保证时,就不必由开式循环冷却水泵升压,从该旁路管直接供水水热交换器以节省厂用电。
2、电厂冷却水常规设置方案
通常电厂分为内陆电厂和沿海电厂,内陆电厂凝汽器的冷却水源为江河、湖泊中的淡水,或者直接使用水冷塔或空冷塔(岛)冷却凝汽器的冷却水。这种情况下,建议优先考虑全开式冷却水系统,以提高冷却效率。但由于转动机械轴承冷却水中的碳酸盐硬度宜小于250mg/L(caco3计,PH值应不小于6.5,宜不大于9.5,悬浮物的含量,对于300MW及以上机组,宜小于50mg/L,对于其他机组,应小于100mg/L)。当水源不满足上述要求时,需要采用开式水与闭式水相结合的配置方案。开式循环冷却水应取自凝汽器循环冷却水系统,适用于向用水量较大、循环冷却水的水质可以满足要求的设备和闭式循环冷却水热交换器提供冷却水源。闭式循环冷却水宜采用除盐水或凝结水,适用于向用水量较小且水质要求较高的设备提供冷却水源。闭式水系统是一个闭环冷却系统,它在被冷却设备和开式循环冷却水之间形成一道屏障,避免未经处理的开式水泄漏到汽机房辅机设备中。
内陆电厂冷却水的常规设置为,开式冷却水主要为闭式循环水热交换器、发电机氢气冷却器、汽轮发电机油冷却器及凝汽器真空泵冷却器等设备提供冷却水源。闭式冷却水系统主要为发电机定子水冷却器、发电机中性点罩冷却、EH油冷却器及各转动机械轴承的冷却提供冷却水。
对于沿海电厂,通常以海水作为凝汽器冷却水源。由于海水具有强腐蚀性,此时汽机房内的辅机冷却水应全部采用除盐水闭式循环冷却水系统进行冷却,只有闭式循环冷却水热交换器仍由海水冷却。
3、电厂冷却水系统方案的优化
3.1、冷却水系统
循环水系统:循环冷却水为港池取水,该港湾码头能接纳5万吨船停泊,取水很深,水中有机生物少,含沙量高,且水工专业采用侧面进水,设有旋转滤网,故汽机房侧不再设置二次滤网。本工程海水含沙量高,按省内沿海电厂的运行经验,故不再设置胶球清洗装置。
闭式循环冷却水:本闭式水系统在各主要冷却器进口均设置调节阀,通过调节冷却水流量的方式来控制各冷却器的冷却水温,这样还可降低冷却器的工作压力。在水水热交换器的出口设置有总的流量调节阀,由于本工程水热交换器的容量是按65%选用,在冬季,通过全流量基本满足水温要求,故不再设置旁路调节阀,使系统更为优化。
系统设置一台高位布置的闭式膨胀水箱,对闭式水系统进行注水和补水。运行时,补水由水箱入口的补水调节阀控制,补水来自凝结水经处理装置出口主凝结水,启动前的注水来自凝结水储水箱,由凝结水输送泵送入。为防凝结水倒灌至注水管路,合并处的注水管上设有高压逆止阀和隔离阀。本工程最高用水点为等离子点火冷却器,其布置高度约为EL+25m,为保证系统注水,闭式膨胀水箱最低水位要比该冷却器的水侧最高点高度高出2m。闭式水系统的回水压力为0.2~0.25MPa(g),由于等离子点火燃烧器位置远离闭式水泵,高度也最高,冷却设备的压降也大,大于0.2MPa,其需要的输送压头明显高于其他冷却设备,按其选泵,整个闭式水系统的工作压力和设计压力随之提高,故采取如下方案:单独在该冷却水管路上设置升压泵,闭式泵的扬程仍按其余冷却设备的最大阻力确定。
3.2、冷却水方案。推出以下三种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方案。
(1)采用管式水水热交换器,将开式循环水泵取消,由循环水来的供水经进口蝶阀进水水热交换器,再经出口蝶阀去循环水排水管,为保证水水热交换器在大修前的正常运行,减少人工检修,特设置了一套反冲洗装置。
(2)采用板式水水热交换器,在其前设置开式循环水泵和电动滤网;循环水不设二次滤网。
(3)采用管式水水热交换器,仅取消开式循环水泵,由循环水来的供水经进口蝶阀、电动滤水器,进入水水热交换器,再经出口蝶阀去循环水排水管。
4、电厂冷却水设置方案的优化
4.1、沿海电厂试着取消开式水泵
对于沿海电厂,由于用来冷却闭式循环冷却水热交换器的为海水,含有许多杂质,如果采用板式换热器,由于板式换热器间隙小,容易堵塞,且运行阻力大,无法长时间稳定运行,故通常使用管式换热器。若将开式水管道的管径适当放大,则可使得开式冷却水管路的压降略低于循环水管路的压降,这样即使取消开式水泵也可以保证开式水的正常运行。通过对减少开式水泵及其配套设备带来的投资和运行维修费用的减少和放大开式水管道管径而增加的管道费用进行计算比较,通常百万千万级电厂可以节省部分的投资资金。
4.2、内陆电厂尽可能使用全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
通常内陆电厂循环水的碳酸盐硬度已不能满足转动机械轴承冷却水要求,但仍可做为其它换热器如冷油器等的冷却水源。所以,换热器如冷油器等用户的冷却水源可以取自循环水泵的供水,排水去循泵的前池。
为保证轴承的清洁和冷却效果,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具有冷却塔的电厂,转动机械轴承冷却水源可以取自水质较好而且水温较低的冷却塔补水。为确保这部分水的水质,在循环水前池旁边设置一个一定容积的吸水池,用于接收经水厂初步处理后自流过来的冷却塔的补水,吸水池中的水可以经开式冷却水泵升压后送至常规岛做为轴承冷却水,排水去循泵的前池做为冷却塔的补水。
结束语
与电厂冷却水系统的常规设置相比,具有冷却塔的内陆电厂使用全开式冷却水设置方案,冷却水温较低,冷却效率较高,系统简单,便于运行维护;沿海电厂通过适当增大开式水管道管径,可取消开式水泵,使初投资及运行维护费用降低,具有一定的经济性。
参考文献
[1]顾小红,黄种买,虞启义.我国城市污水回用作火电厂循环冷却水的研究[J].电力环境保护,2003,01:35-37.
[2]周银芳.火电厂冷却水系统设计与优化[J].中国电力教育,2011,24:108-1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