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气体造成气候变暖的原因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温室气体造成气候变暖的原因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温室气体造成气候变暖的原因

温室气体造成气候变暖的原因范文1

关键词:气候变暖 行为方式 影响

气候变暖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了巨大冲击,将大大改变当代人传统的行为方式。从内外环境的刺激影响来看,与人的客观需求相联系的各类因素是刺激人类行为产生的最主要原因。人类行为影响着气候变暖,气候变暖的不利影响也起着一定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将刺激人改变行为方式。在气候变暖的情况下,低碳生活是人类就对气候变暖的行为选择。

一、个人行为对气候变暖的影响

随便人口的增加与人类活动的频繁出现,原本处于平衡状态的自然界系统被打破。工业革命后由于人类大量的能源消费增加了温室气体的排放,同时人类其他活动减少了各种碳吸收源。在此相互作用下平衡被破坏,气候状况也随之发生改变。个人行为严重的影响了气候的变化,导致气候变暖。

二、气候变暖的反作用

气候变暖对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日益突出。气候变暖对农林业、生物方面、水资源都起着一定的反作用。除此之外也影响到人类的健康及各国的政治关系。这些反作用的日益突出都将影响人类的行为方式的选择。

三、气候变暖对人的行为方式的影响

当今全球气候变暖主要因为高碳消费和过量温室气体的排放是导致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因此低碳生活是人类应对气候变暖的行为选择。

1、低碳生活的内涵与行为方式

为实现人类社会在环境系统工程的单元中能够和谐共生、共同发展,实现代际公平与代内公平的消费方式低碳消费的实质是以低碳为导向的一种共生型消费方式。其行为方式主要表现为1消费过程中就采取可持续发展方式,消费过程中注意生产、生活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2生活上采取低排方式,生活中注意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3生活中采取经济消费,生活中注重节约能源和资源,尽量减少消耗。

2、低碳生活是历史与现实的客观要求

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自然界各种温室气体的排放与吸收之间会有一定的平衡。但随着人类文明和科技进步,人类活动日益增加,对资源、能源等高度的开发和利用,已经严重影响到后来人的生存和发展。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类,我们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为代人留下必须的资源和空间。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在生资源都是有限的,从目前来看,人们的部分不良消费模式和不文明的生活方式所产生的浪费现象仍大量存在。因此,树立节能、环保为特征的低碳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已经势在必行。

3、低碳生活是人类应对气候变暖的行为选择

为满足人类的生产生活要求,人类对煤炭、石油、天然气、森林等为代表的能源开采也达到史无前例的水平。这种高碳消费是以消耗资源为特征的生产与消费模式。由此引发的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公众必须要关心的问题。理念是行为的前导和驱动力量,现实物质生活是理念形成的基础。要中止一种行为方式必须首先消除它的理念驱动力量,消除错误的理念,树立正确的理念。现今我们已经知道只有低碳生活的实现才能实现从高碳消费到低碳消费的转变。

随着人们理念的转变,低碳生活不仅仅只是一种设想,更是值得公民践行的生活方式。低碳生活能提高人们对环保的认识,同时能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应对全球变暖提倡低碳生活,只有让更多民众改变目前的高碳生活方式,才能向低碳经济转换,真正的实现低碳生活,改变全球变暖的不利影响。因此我们提出生活中的低碳建议,通过垃圾分类、节约能源、家庭绿化等来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大力推动环境意识的宣传活动,将实用的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推广出去,让更多人的参与到低碳生活中来;举办经验交流活动,将生活中身体力行节约能源的经验、低碳消费的经验普及起来;大力倡导与培育全民族的环境道德意识,使人们低碳生活转化为自觉的行动,充分发挥每个城市家庭与公民在践行低碳文明生活方面的作用,用规范指导全民的行动,才能真正的实现低碳生活,实现环境、经济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气候变暖与人的行为方式是相互作用的,目前看来只有二者相互适应,在适应中协调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低碳消费方式就是在气候变暖反作用的影响下人类做出的行为选择。只有人们从观念上改变,从行为上践行低碳消费才能真正的实现低碳生活,实现环境、经济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徐世晓.人类不合理活动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J].人与自然.2001.06

[2]李国琛.便于气候变暖成因分析[J].自然灾害学报.2005.05

[3]刘庆强.个人行为改善与减缓气候变暖研究 [J].四川环境.2007.08

[4]蒋有绪.减缓气候变暖危险须走低碳经济之路[[J].中国科技投资.2010.04

温室气体造成气候变暖的原因范文2

【关键词】 低碳园林 城市绿地 生态

随着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严峻,温室气体的大量排出,导致全球出现严重的生态危机。由此引发的全球环境问题频繁发生,例如近年来的雾霾天气等,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人为过量排放温室气体是造成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也开始重视对气候环境变化的控制。

1 低碳园林科学内涵

低碳园林是一种园林建设新理念,是拥有低能耗、低污染、高碳汇、高观赏性的独特园林形式。低碳园林从其科学内涵、功能来讲,可在合理规划指导下借助植物的合理化配置更大地提升碳汇功能,提升绿化率,更大地发挥城市绿地功能,并改善和优化整体社会生态环境。

2 目前城市绿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 过分追求视觉效果,忽视其生态效应

城市绿地建设中存在着部分有违低碳园林的设计,给我们景观设计师们敲响了警钟。过度要求视觉冲击,导致产生园林景观的高额养护费,植物栽植时过于追求观赏效果而忽略群落间的相互影响;使用不适用的材料,导致现在的园林使用年限过低;跟风似的建设湿地公园,却只关注于其观赏性而忽略其实际的生态价值。

2.2 违反自然规律、违反规范施工

近年来,在城市绿地建设过程中,施工方一味赶工程进度,追求短期内能出效果、出效益,采用反季节栽植和放弃当地树种大量引进外来树种栽植等违反自然规律的绿化做法频频出现,这些不但对土壤、植物、水等资源造成了巨大的浪费,也对日后的栽培养护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多不便。

2.3 监管不得力,影响工程质量

(1)监管机制不健全。在城市绿地建设项目中,监理单位经常是有责任但无监管权力,导致很多建设项目投资数额大、质量未能达标的现象,从而造成了高投入、低收益的结果。(2)当前,从事园林监理工作的人员很多是没有经过系统化学习园林专业知识或无实践经验的人员, 在施工过程中, 施工单位就偷工减料,不按照国家规范,人为降低标准。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景观效果,还会产生高额的养护管理费用,造成大量人力、财力的浪费。(3)目前,工程项目竣工后,施工单位负责养护一年才交付建设单位,不少工程项目施工中,蒙蔽了监理单位,如植物材料、园林建材、客土置换厚度、灌溉设施等。

2.4 缺乏指导,设计意图难以实现

现行大多数城市绿地建设项目中,设计方未能与施工方进行有效的及时的沟通,往往各行其是,会造成建成效果和预期设计意图不符的现象或园林建设资源的浪费,以至于偏离低碳园林的轨道。

3 低碳园林在城市绿地建设中的应用途径

3.1 合理选择低碳的园林材料

为降低园林材料使用中的碳排放。按照就近原则应以当地或就近区域的材料为主, 如果必须使用外地材料,尽量做到集中采购材料减少材料运输过程中的能耗;选择耐久性好、低碳的材料,采用竹藤、木材等“低碳”材料,少用钢材、玻璃、水泥等“高碳”材料,减少园林建设中的碳成本;通过对已成型、已使用材料的改装、重构等创新设计措施,使越来越多的园林材料得以循环再利用;发挥中国古典园林中碎料“低材高用”的传统,以碎砖、拆除的混凝土块做路基,将拆除的砖瓦、碎石设计成风格独特的墙体或路面,从而节约材料生产的碳成本。

3.2 合理化植物配置

尽可能多使用乡土树种,不但可提升整体植物群落的固碳能力,而且可提升群落的生态适应性和稳定性,营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园林植物景观。经研究表明,单位面积内,植物的固碳释氧能力由高到低依次为:常绿灌木、落叶乔木、常绿乔木、落叶灌木、草本和藤本植物。因此,园林绿地营造中需要适当增加常绿灌木和落叶乔木的比例。同时,对于草坪的种植.应当采用“不能不建,也不能滥建”的原则,建议多使用节水型草坪,用草地代替人工草坪,以有效增加城市绿地的碳吸附能力。

3.3 合理营造城市湿地景观

湿地由于其多处于厌氧环境下,土壤含大量有机质易于形成泥炭层,可起到更好的减少污染、固碳、有效改善温室效应的作用。但另一方面,湿地的生态环境也比较脆弱,人为干预对其破坏性较大,一旦遭到破坏,不仅减弱其固碳能力,而且会逐渐的氧化分解其原有的碳。所以在城市园林绿地设计过程中,首先应重视保护现有的湿地,使其避免人为破坏,保持其湿地景观的自然性。对于营造人工湿地景观,应该考虑其游憩功能与生态功能之间相互协调,将湿地区域按照对人的活动行为进行分析控制而实行功能分区,单独设置湿地保育区,尽量减少人为因素对湿地生态环境的影响,最大发挥湿地的生态功能。

3.4 合理引导绿色出行方式

随着城市交通的快速发展,各种私人机动车增长迅速,机动车尾气排放量在城市总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中占有较大比重,倡导大家绿色出行,这样可以有效减少碳排放。如果合理化的布局城市绿地系统,就可利用其形成城市居民的绿色出行通道。同时,合理化、科学化的植物配置还可以减少城市交通的噪声、尾气污染,为城市居民创造出宜人的出行环境,比如形成完整的步行和自行车体系,将有利于引导城市居民的绿色出行,为低碳城市的构想迈出一大步。

3.5 合理构建城市的“冷岛”

硬质铺装和建筑的增加,相对绿地面积缩小是造成城市热岛效应的主要原因。气温的升高会使城市的耗电量节节攀升,从而造成更多的碳排放。城市绿地通过植被的蒸腾作用和遮荫可以降低城市的空气和地面温度,形成较为明显的城市“冷岛”。通过合理的布局城市绿地,可有效地发挥城市冷岛效应,大量减少城市碳排放量,并为居民提供更为舒适的生活空间。

温室气体造成气候变暖的原因范文3

关键词:“十一五”节能减排;电力产业;水资源利用;天然气;耗能;淘汰;限制

中图分类号:D6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1-0010-02

一、节能减排的重要性

全球变暖问题在20世纪末成为学界关注问题,21世纪得到普遍重视。与此同时,CO2等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大气辐射增强进而出现显著温室效应已被证实。据测算CO2大气浓度的减半可使温度降低4~5℃,浓度加倍可使温度上升5~6℃。IPCC(1990)首次确认“人类活动已大幅增加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这种增加增强了自然温室效应……并可能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产生不利影响”,并与2001年新结论称“人类活动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和气溶胶排放继续以预期影响气候的方式改变着大地”,“过去50年观测到,增暖的大部分原因可归结于人类活动”,明确将人为因素列入全球变暖原因的框架。其后更连续多次发表报告,对造成气候变化的人为因素,人类如何减缓气候变化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从而将对温室效应的应对更多地关注在人类活动方面。

这是一项公益性质的事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需同时承担责任,共同携手应对。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角色不容忽视。中国积极承担起责任,并承诺“争取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显著下降”,“争取到2020年非石化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发达国家不会知道“中国为了一句节能减排,为了履行世界的承诺,在十一五期间作出了怎样艰难的抉择”。中国存在许多落后产能产业,节能减排措施与当时的政治经济体制和政策相冲突,绿色环保、节能减排在中国可谓“任重而道远”。面临如此严峻的情况,政府真的“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

二、“十一五”期间国家节能减排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我国自2006年正式启动十一五节能减排计划,要求中国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加大淘汰电力、钢铁等行业落后产能的力度。

目前,我国节能减排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大体成效主要可以从内容和结构上划分。

我国取得的成效从内容上说主要集中电力产业,水资源利用,天然气使用方面的减排。主要集中在以下资源的能耗降低、化工物排放减少、水资源用量下降三点。

首先,主要污染物煤炭相关物如煤使用量大幅下降,二氧化硫排放量稳定,煤矸石等综合利用率大幅提高。两大污染物排放降幅较大,基本实现预期目标。“据统计,到2010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由2005年的1.22吨标准煤下降到1吨标准煤以下,降低20%左右;由此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幅较大。”这意味着“中国所减少的能源消耗量将在6亿~7亿吨标准煤,折算下来二氧化碳的减排量在16亿吨左右”。这对70%依靠煤炭等资源发展的我国可以说是个天文数字,可见我国的决心之大。“到2010年,二氧化硫排放量由2005年的2 549万吨减少到2 295万吨”,基本实现国家原先预定指标。

同时,我国还侧重从原煤源头产业抓起,注重从产生能源污染物排放的环节出发,降低产业部门的污染物排放,做到“源头杜绝”、“防微杜渐”。煤炭工业及其他类生产制造业以煤利用为主,与煤资源相关物甚至是煤使用过程产生的废物均成为重要资源。因此我国从“煤头到煤尾”系统抓起,各个环节抓牢固,做到了有重点有系统,从点到面,有利于全面做到减少排放。例如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环保总局联合下发的《煤炭工业节能减排工作意见》(下称《意见》)中提出,“我国原煤入洗率已由2005年的32%提高到50%。”。

我国对易产生污染物及温室效应的固体废弃物提高了利用率,煤矸石、煤泥等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已由2005年的43%提高到70%。矿井水利用率已由2005年的44%提高到70%。综合利用的提高有利于充分实现资源本身价值,另一方面也利于减少宏观方向上的资源使用量,最终实现能源的节约,能耗的降低。

其次,体现在水资源使用和污水处理上。企业用水量历来是我国大的用水户,我国城市用水量中工业用水量占60%~65%。我国加大了企业用水的控制。据统计,在过去的五年,“我国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假设,企业的每个生产步骤都按此用水量来算,则大体上我国单位工业用水量占城市用水量的比重降低了18%。我国对污水使用也采取了大措施。十一五期间,全国城市污水处理率不低于70%。宏观上污水处理有了巨大改善。

第三,我国大力加强风电产业项目二氧化碳减排,并且着重发展光伏产业促进减排。去年,我国风电装机总容量达到4 473.3万千瓦,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出现“井喷式增长”。“我国二氧化碳排放主要来自能源部门,其中电力系统是排放的主体,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电力行业势必将成为二氧化碳减排的重点,低碳发展是电力行业的必由之路。”为此我国大部分提倡节约电力。过去几年全国各地区加强了对电量使用的限制。中国光伏发电市场将大规模启动。报告认为,国家发改委今年确定全国性光伏上网标杆电价,2010年为1.15元/千瓦时,以后为1元/千瓦时。光伏电价的降低将大大鼓励居民和企业的使用。

第四,化工方面排放量减少。据国家发改委数据显示,“过去五年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12.45%、14.29%,基本完成或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纲要确定的目标。”到2010年,二氧化硫排放量由2005年的2 549万吨减少到2 295万吨,化学需氧量(COD)由1 414万吨减少到1 273万吨。

第五,大力推广天然气使用。2005年以来,中国已三次调整了国产陆上天然气出厂基准价格。

从结构上看侧重在第二产业如生产制造业项目上包括(工业)耗能,大企业减排,落后产能淘汰。工信部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2006-2010年)中国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26%,年均下降5.8%,实现节能量7.5亿吨标准煤。十一五前四年,中国GDP年均增长11.4%,能源消耗年均增长6.8%。我国在能源消耗方面积极推进减排,从大型企业入手,重点在国企和重化工企业。2006年,国务院正式启动的十一五节能减排计划,2006年至2010年,中国要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加大淘汰电力、钢铁等行业落后产能的力度。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指出,我国容易淘汰的高耗能、高排放的小火电、小钢铁厂、小化工厂等落后设施“十一五”期间被各地纷纷淘汰。

三、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综上所述,我国十一五期间宏观上实现开门红,进展速度较快,效果喜人。但是,仍然存在些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速度过急。举例说明,十一五期间我国风电产业取得大规模发展,显示“井喷式”发展。速度跟上了,但是“质量”不足。大规模的风电脱网事故,其次是严重的“弃风”现象,这两个现象在我国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酒泉风电基地均有显现。进入十二五不得不开始了大范围的“补漏工作”,是风电产业必须工作。电力减排首当其冲,提高电价成为重要方法。近五年,我国电价连续多次提高。单独2011年电价三次上调。发改委公布居民阶梯电价征求意见稿,预备将实行多用电者多缴费,按照多用电者多交费的原则,分为每月用电超过110度与140度加价两种方案,并将居民用电量分为基本生活电量和非基本生活电量,实行三档递增。

第二,侧重在大型企业忽视中小企业,尤其是重化工业耗能方面,范围较窄,不利于全面推动减排。这些企业占有市场较大股份,但是覆盖面积较小。十二五期间我国将继续延续重点从央企切入促进减排的措施。12月20日,“华能、大唐、华电、国电、中电投、国家电网、中石油(9.72,-0.03,-0.31%)、中石化等中央企业主要负责人正式签署‘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责任书”。除此之外我国也认识到了中小企业中流砥柱作用。2011年12月底,中国工信部部长苗圩表示,明年上半年将出台一揽子中小企业扶持政策“官方数据显示,中小企业占全国企业总量的99%,对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贡献达60%,对税收贡献率达50%,创造了80%左右的城镇就业以及65%左右的新专利”,引导中小企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重点支持中小企业加强技术改造。建立健全促进中小企业节能减排的政策激励和约束机制。中国有大量中小企业分布在较不发达区,给中小企业带来更多好处,促进其减排进步,从而才能带动大范围的减排成功。

第三,缺乏系统性。大多采取阶段性措施,中间容易产生断层。例如煤炭减排过程中,注意从煤炭初始资源的循环利用和提高与煤相关产业的利用率。但是侧重在一条产业链上,未能从广度上加大煤资源利用,有时甚至忽视了人民利益。例如生产设备,加工设备方面。急功近利,太规则化。为目标而行动,有时忽视了企业的实际情况和人民利益。为了保证企业发展或者在年末实现国家规定目标,拉闸限电成为常见现象。

2005年以来,中国已三次调整了国产陆上天然气出厂基准价格。但是,天然气管理和经营机制没有根本变革,市场体系不健全,对外依存度升高,仍需深层改革和配套措施。“天然气改革也是到了不改不行的时候”,中国将实行天然气定价改革,两广先成为试点。天然气的利用势必将会减少污染,但是其价格仍较高使用面积仍然有限,怎样能够普及其使用成为重点。

第四,总体措施集中在“淘汰”“限制”两点上,有点偏重国家宏观调控,未能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未能广泛提高群众意识。国家连续多次上调电价,通过提高电价促使用电减少;多次发表规定推进天然气使用的意见,从价格着手,如今年的出租车外加能源使用费等;国家大力采取措施淘汰落后产业等方面都体现出宏观调控的“硬措施”。国家轰轰烈烈的推进,但是大部分人仍未能理解什么是“低碳”。

综上所述,我国十一五期间实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收获较好,实现了开门红。但是总体看现阶段的减排仍停留在初级阶段,主要以“淘汰”“限制”方式为主,实行减排的企业改革方式不够彻底。随着减排的深入和扩展,原先的措施实施难度将会越来越大,效果将会减缓。

参考文献:

[1]陈春华,路正南.我国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因素及其路径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2,(2).

温室气体造成气候变暖的原因范文4

关键词:和谐化设计 和谐化设计教育 环境 作用

一、对和谐化设计教育的理解

从1986年我国设计教育正式引入“design”一词到现在,已经走过了22年的历程。期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教学规模不断扩大,设计人才不断涌现,教学设施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不断完善,设计成果不断增多等。但是,站在时代的前沿,反思我国的设计教育,却是弊端重重,如教学规模膨胀导致供大于求,教学投入不够导致教学条件差,入学门槛降低导致学生素质下降等等。这些弊端使整个教育机能退化,教学质量大滑坡。要想控制这一局面,使设计教育适应时代的需求,必须走设计教育和谐化之路,即进行和谐化设计教育。何为和谐化设计教育?笔者认为,和谐化设计教育应具备这样的特征:1.教育功能科学全面,有能力培养进行和谐化设计的人才;2.和谐共振的教育过程,教学过程诸要素之间以及教学过程中教学环境之间始终处于一种协调、平衡的状态;3.整合优化的教育方法,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激发学习兴趣,激励学生主动积极探究,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实际操作能力;4.师生关系融合,教师与学生人格平等,教师关爱学生,学生尊敬老师。而在这些特征中,第一条应是核心特征,即培养和谐化设计的人才。和谐化设计,即设计在处理人、产品和环境要素的相互关系时,使各个对立因素在动态的发展中求得平衡,并将具有差异性、甚至矛盾性的因素互补融合,建构成一个有机的、谐调的整体,最大化地满足人们之于功能和情感上的双重需求。在设计过程中,使人、产品、环境之间互补融合,是件很难的事情。既是对设计师设计能力的考验,也是对其道德素质的考验。如:进行一项产品设计,个人利益和环境保护之间经常发生冲突,也就是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之间的冲突。如果人类要获得更高的效益,环境就会遭到破坏。如何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道德素质高、对社会有责任感的设计者会将社会价值置于个人价值之上,降低或制止人类的不合理需求,使个人利益和环境保护得以平衡发展。而在当今教育质量大滑坡的背景下培育出来的学生大多不具备这样的素质及能力。和谐化设计教育是和谐化设计的前提与保障,只有进行和谐化设计教育才有和谐化的设计。

二、全球自然环境是和谐化设计教育的驱动力

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设计。设计给人们带来了物质上的便利,促进了科技的进步,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如:全球气候变暖是一个非常客观的环境问题。造成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过大、大气污染严重。气候的变化还会带来一系列的连锁反映,如: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陆地面积减少、土地荒漠化、淡水资源减少、降雨量发生改变、极端的自然现象发生、农作物的产量不稳定、物种发生巨变等。最终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在大气污染中,汽车尾气污染占大气污染的60%-70%。据研究资料统计,在70年代,全世界作为人为污染源一年内向大气排放的一氧化碳的总量为3.59亿吨,其中由汽车排放的一氧化碳为2.25亿吨,占一氧化碳总量的63%,由此可见,汽车尾气排放对环境污染的严重性。汽车设计是设计行业中的重头行业,如何优化汽车及其它温室气体排放物的设计,保护自然环境,是和谐化设计的重要课题。再如垃圾污染,工业垃圾以及生活垃圾危害严重,侵占了大量的土地,污染了农田及地下水,并造成大气的污染。这些垃圾的生成和我们的设计有着直接必然的因果关系。从生产流程到工业用大型机械到电子产品到人们的生活日用品,无处不有设计的身影.也正是这些设计的不完美,造成了垃圾的污染。面临如此严峻的环境问题,我国的设计教育必须改变教育理念,培育有历史使命感的、有创新意识的、新时代需要的和谐设计人才。

三、我国的环境情况是和谐化设计教育的鞭策者

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但与之俱来的副产品却影响了我国今后的发展。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出版的《2002中国人类发展报告》中指出,中国面临巨大而复杂的环境挑战。过去20年经济的快速发展造成了大面积的草原破坏、沙漠化、森林丧失、水土流失、盐碱化、土地污染和生物多样性丧失。报告说,尽管中国人比半个世纪以前活得更长寿、更健康,但工业化、城市化造成的日益恶化的大气和水污染,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呼吸道疾病和癌症发病率的提高。 流行病学调查已经确定了空气污染和呼吸道疾病之间的相关性,特别是由于烧煤导致空气中致癌物质苯并芘颗粒和二氧化硫的增多,与肺癌和呼吸道疾病的发病数成正比。据推测,空气污染每年在中国导致1500万例支气管炎,2.3万人死于呼吸道疾病,1.3万人死于心脏病。报告说,人通过饮用水接触到过多的有机物和无机化学品是导致慢性病的重要原因,目前,中国的工业和化工水污染依然严重。报告指出,如果中国现在行动起来,对土地、水、空气、生物多样性和自然资源的破坏就可以停止,而中国人民的健康、生活水平和社会稳定都将依赖于这种改变。中国进行环境保护确实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我们这个工业大国的设计师也因此被推到了风头浪尖上,他们的每一步决策都关系到中国的发展,关系到人民的健康与幸福。设计师要担负起如此之重任,必须经过和谐化设计教育。

四、和谐化设计教育对改善环境的积极作用

1.和谐化设计教育下的设计是环保设计。和谐化设计教育是以培养和谐化设计者为教育目标的。这些设计者思想境界高尚,具备经济学、化学、物理学、心理学、哲学、宗教、儒学等多方面的知识,通晓各国的传统文化,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实践能力强。如此一批设计队伍同时在产品的设计、使用、回收等每个环节进行环境保护,我国的自然环境就会得到改善。当领土面积居世界第三的中国,空气不再被污染,绿植不再被破坏,土壤不再被毒素侵蚀。地球的生态环境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改观。

2.和谐化设计教育可以引领环保消费观念。设计既能改善人们的物质生活,也能引领人们的精神生活,给人们一种生活的导向。据调查,我国目前有不少于60万设计专业的在校生。如果对这些学生进行和谐化设计教育,把他们平均分配到23个省、4个直辖市,每个地区会有2万多设计师。这2万多人带动一个地区人们的生活环保观,应是一件不难的事情。全国上下一起行动,中国的环境很快就会改善过来。

当前,全球环境急剧恶化,中国更是严重。设计教育界必须拉响警钟,投入到教育战中,走和谐化教育之路,力争培育出有时代危机感和历史责任感的优秀设计师,用他们的实际行动来维护我国和世界的环境健康。

参考文献:

[1]顾尚华:《汽车尾气污染――城市环境的隐形杀手》,《经济与管理》,2001.1。

[2]赫忠仁:《设计教育――服务于全人类教育》,《长春师范学院学报》,第23卷第5期。

[3]《中国应重视环境破坏对人类健康和经济的影响》,新华网,2002.6。

温室气体造成气候变暖的原因范文5

能源是经济增长的基础,所有的发展中国家都面临两难境地,既要发展经济,又要应对、减缓气候变化。在现有理念和技术条件下,如果减少碳排放,就意味着它们要承担经济放缓甚至停滞的巨大成本。这无论从现实和道义上都讲不通。对于中国特别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即使采取较积极的能源政策,包括提高可再生能源和油气等清洁能源的比例,到了2020年我国煤炭消费仍占约60%。

本文将通过用一种新的角度对碳排放现状进行重新分析,提出系列创新理论来减少碳排放、加大碳固定,并以资源化高效利用来保证减排全过程的市场化动力,实现可持续的碳资源循环利用和经济的低碳发展。

一、碳排放现状成因的创新分析

现在学术界认为森林、海洋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是有限的,只能吸收人类活动新增排放的很小一部分。但事实上,人类活动产生的碳排放和自然界本来已有的碳循环总量相比只占很小的一部分。仅仅土壤碳呼吸过程中对环境的碳排放就达到3000~5000亿吨,是人类每年约500亿吨碳排放的8~10倍。在2010年时,这个比例曾经是12~16倍。每年全球由于毁林造成碳循环破坏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与同期化石燃料燃烧释放量相当,也能证明这一观点

我们也都知道,不论是陆生植物还是水生植物或藻类,都是碳水化合物,绝大多数植物的碳元素的唯一来源就是二氧化碳,植物每生成1kg干物质就要消耗二氧化碳约1.6kg。在进行无土栽培植物的过程中,只要营养液中有少量必要的无机盐,不需要任何有机物,也就是说不需要碳元素,就可以完全保证植物正常生长发育。那么我们在粮食作物种植的过程中施的有机肥为什么能促进作物生长发育呢?其作用主要是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热量。没有有机肥,作物不是不能生长,而是长不好,究其原因也是没有足够的二氧化碳来进行高效率的光合作用。试验研究表明,人类生产生活的环境大气的二氧化碳浓度约在100~2000ppm(0.01%~0.2%)内,作物产量随二氧化碳浓度增加而提高。如果把二氧化碳浓度降到50ppm,光合作用就会停止。生产实践中发现,农业温室大棚中夜间二氧化碳气体因植物呼吸作用和土壤有机物分解释放的积累,达到较高水平,在日出前一般都在600~1500ppm之间,日出后作物开始光合作用,温室内二氧化碳浓度迅速下降,如果没有充足的补充,2小时左右二氧化碳浓度将降至100ppm以下,作物处于二氧化碳饥饿状态!

一般认为植物光合作用最适宜的二氧化碳浓度是800~1500ppm,温棚中喷施二氧化碳,将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从野外平均浓度200ppm,提高到1200ppm,即达到或接近我们办公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不同品种农作物的生长速度和产量提高了60%~200%。也就是说提高二氧化碳的浓度可以大大改善植物光合作用的条件,促进光合作用,改善植物的养分合成和加工。当然,也意味着植物固定二氧化碳的能力成倍增加。

显然,大自然植物的主要碳元素来源,不是依靠人类活动提供,植物吸收、再利用的碳元素主要来自其附近土壤因其含有的有机物分解,释放的二氧化碳。通过空气对流、扩散带来的二氧化碳只是占有很小的比例。即便是地球大气层二氧化碳浓度上升50%,从280ppm达到现在的约380ppm,这个浓度还是难以让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大的变化。因此,靠增加水生、陆生植物面积来大幅度增加环境固碳能力的思路是行不通的。

我们曾经到数个化工厂调研,这种工厂通常都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规模都达到每小时数十、数百吨碳排放。交流中,工厂的朋友都不约而同说到一个现象,工厂建成开工短短几年内,周边小环境、小气候发生很大改观,没有进行人工的特殊干预,不毛之地很快变得郁郁葱葱,风调雨顺。感觉植物非常容易生长、发育。我们分析,这应该就是二氧化碳“气肥”起到的“意外”作用。

因此,我们大胆的提出一个结论:自然界的植物碳汇的潜力是巨大的,远远大于人类活动产生的排放。森林植被破坏能造成碳排放快速增加,而通过植树种草产生的碳固定效果则是缓慢和长期的。利用、影响、恢复碳循环来解决碳排放问题,远比通过减少石化燃料消耗、化学利用二氧化碳、直接物理存贮封存、增加森林植被面积吸收等方式更快速有效。

让我们把新产生的碳排放尽可能“捕集”起来,输送到海洋、森林、草原,农田、温棚里去,造成局部二氧化碳浓度大幅度增加,影响碳呼吸、碳循环过程,让植物固碳的作用成倍提高,同时也促进植物的快速生长,农作物产量也大幅度增加。实现低碳、减排、增效多赢的局面。

二、碳排放来源的创新控制

我们现在还有必要分析一下人类工业化过程产生大量碳排放的历史成因。即使到了今天,工业领域和人们日常生活中都把排放二氧化碳当成一件理所当然的事。进行环境评价的时候,排放物里面如果没有特殊化合物,如硫化物、氮氧化物、粉尘即达到清洁排放的标准,排放物含有二氧化碳、水蒸气、热量其实都是局部环境空气的增量和干扰,也将影响局部环境指标,本应同样得到处理。

每个锅炉都有烟囱,煤炭燃烧后碳排放成为习惯,但是仔细分析一下,煤炭的燃烧过程是一个化学反应过程,在生成近4倍重量二氧化碳的同时,释放燃烧热。排放的二氧化碳其实是比燃烧过程释放的热更有价值的资源,目前市场批发价每吨高达500~800元,淘宝零售价更达到每吨一万元。化学产物的价值比释放的热能价值高2~3倍,人们长期以来都是抓了燃烧热这个“芝麻”,扔了燃烧化学产物这个“西瓜”。

造成这个结果也有其历史原因,倒退几十年,烟气中二氧化碳几乎无法回收,回收了也没有什么太多用途,人类当时也没有减少碳排放的环境保护压力。但是今天则完全不同了,回收烟气二氧化碳的技术已经成熟,回收成本低廉,回收的二氧化碳用途广泛。人们也已经认识到碳排放对环境的危害,到了应该彻底处理碳排放、必须处理碳排放问题、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碳排放问题的时候了。

我们再提出一个建议,对我们人类普遍使用的燃煤、燃油、燃气过程进行改革,让每一台锅炉、每台燃烧装置像化工厂的反应设备那样工作,既利用燃烧反应释放的热量,还要利用化学反应产生的化学产物,把化石资源的价值“吃光榨净”,在减少环境污染物排放的同时,实现效益的大幅度增加,实现低碳、减排、增效的有机统一。

我们还提醒,对于那些建设在远离城市的化工企业、大量碳排放企业,也许没有必要进行碳捕集,只要要求他们周围小环境加强植物培育,相信很快就可以和前面所说的化工企业一样,通过碳排放的“自产自销”,就地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环境友好的碳固定。而那些周围没有大量植被实现碳固定的碳排放企业、碳排放设备,应该加强碳捕集、碳回收,通过城市捕集、野外排放的空间转移、冬季捕集、夏季排放的时间转移,借助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高效率实现碳固定,同时实现直接、间接创造新的经济效益。

三、碳排放资源化利用的创新

目前工业领域的碳排放比较容易集中捕集,捕集的方法很多,每捕集一吨二氧化碳的成本约合100多元人民币或更低。但近年来碳排放的资源化利用几乎没有大的突破,究其原因是理论界思想观念陈旧,需要进行观念创新和理论创新,才能彻底改变碳排放资源化利用的现状。本文将以干冰作为一种动力转化介质入手,探讨一下碳排放资源化利用的创新。

多年来,有无数的科学家试图让二氧化碳能再次逆变成为某种“燃料”。这些人几乎都在化学逆向反应上做文章。但是这样的过程,都是需要能量,实现燃烧逆向反应也非常困难,而且除了考虑采用太阳能、模拟植物光合作用的方案以外,即便实现逆向反应,也只能算是对高品位能源的储能再释放,得不偿失。

近年来,我们通过对热机的工作原理进行再认识,提出“让热机冷下来”的观点。热机的本质是热量引起介质升温膨胀、做功,加热升温是手段,膨胀增压是目的。人们不应该将热机的工作温段僵化、固定在从常温到高温,而从低温升温到常温也会引起某种介质升温、膨胀,推动活塞、涡轮叶片运动做功,将常温、低温的热量同样转化为机械能。

二氧化碳是个很神奇的物质,常压下,它可以以-78.5℃超低温、固态的形式“干冰”存在;到了约10个大气压的环境中,二氧化碳又会变成液体流动便于输送。用干冰作为工质,可以吸收利用环境介质空气、水的热量受热气化,如果限制在一个封闭的容器中,就可以得到数十个大气压压力的常温二氧化碳气体。这个高压、常温的二氧化碳气体完全可以推动气动机械输出动力做功。由于热机的原理没有改变,热机也无需大的改动,只需要对现有的汽车稍加改进,就可以使得原来消耗燃料,工作在高温温段的发动机,改为利用超低温工质,撬动环境热能参与,让气缸内产生同样大小的膨胀压力来推动活塞,让发动机在常温温段继续工作。

改造前,汽车是带着能源物质,吸入不需要付费的环境空气,燃烧后释放的热量让反应后的混合气体升温、膨胀,高压高温气体的膨胀势能在发动机内转换为动能,带动车辆运动,做功后尚有余热的高温废气被排放到环境中;改造后,汽车是带着超低温的工作介质干冰,通过换热器,吸收不需要付费的常温空气的热量,汽化、气化,升温膨胀,最后是高压常温二氧化碳气体推动发动机运转,带动车辆运动,膨胀释放内能后大幅度降温的低温二氧化碳气体则被排放到空气中。这个过程已经在实验中得到验证。初步估算,让发动机输出同样的动力消耗的“工作介质”体积虽是原来燃料消耗的5~8倍,而综合成本是使用燃料时的近三分之一,相当于又回到了蒸汽机时代,不同的只是工质从水变成了干冰,热量的来源不是依靠燃煤,而是取自于环境空气或水等常温物质。

改装实验中还注意到,干冰首次气化的过程,其实是一个吸热过程,也就是一个制冷降温过程,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冷源”,可以在提供动力的同时,为冷藏、冷冻运输设备提供大量冷量;为冷冻法海水淡化设备提供优质冷源。做功后,气体温度因为内能减少而再次下降,又达到-50℃或更低,还可以再次作为冷源输出冷量。

用于改造农用机械,在提供动力的同时,干冰气化后的二氧化碳也成为农作物的气肥,降低了农机使用成本,减少石化燃料消耗,还给农作物、农田施了气肥,一举数得。

冬季使用燃料燃烧供暖的时候利用新型可以回收制备干冰的锅炉回收烟气中二氧化碳,制作干冰的过程也实现燃料燃烧热量的高效率、最大化回收再利用。冬天没有植物,应将干冰储存起来;到了夏天,利用干冰吸热制冷,气化后高压二氧化碳气体推动汽轮机输出动力发电,最终排放的低压二氧化碳气体成为夏季植物的气肥,实现碳排放资源的跨时间、跨空间的高效利用、综合利用。

四、二氧化碳综合利用范例

本文提出解决碳排放的思路主要是设法通过大幅度提高植物生长环境周围二氧化碳的浓度,来充分发挥自然界的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固定二氧化碳的巨大潜力来从根本上解决大气层二氧化碳气体积累、增加的问题。实现这个过程主要有碳捕集、碳运输、碳布撒等若干环节。其中碳捕集的有关技术已经相当成熟,本文不再赘述。

二氧化碳的运输曾经是一个较大的问题,因为这个过程中是个消耗能源、成本较高,没有经济回报的过程。现在,利用干冰作为介质,吸收环境的热量,并通过热机转化为动力输出,解决了碳运输过程的高能耗成本的问题。运输过程中少量的消耗其实也实现了某种意义的碳肥“布散”过程。下面通过几个利用二氧化碳的应用范例,来进一步解释说明。

(一)干冰用于森林灭火

森林火灾时有发生,常用的灭火方法很多,但都是常规的手段。以水灭火为例,如果喷洒的消防灭火用水、灭火干粉没有直接喷淋到火源,则几乎不能发挥降温和隔绝空气的作用,即便有条件大量使用,灭火效果也不好。

以前限于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使用干冰灭火都是“高端消费”和“奢侈品”。但是到了今天,干冰容易生产、运输、储存,目前的成本也不高了,应该考虑大量采用干冰这个非常理想的灭火材料来实现森林应急灭火。采用干冰进行森林灭火,制作成一个个干冰炸弹,通过提前布设形成阻火带,通过定时、定温起爆,或者飞机空投,触地爆炸,或者巨型迫击炮抛射、近炸引信引爆。不管干冰是否能接触火源,只要炸碎的干冰颗粒布撒在火源附近、火源的上风口、火源的高处,都能迅速气化实现降低火场温度,隔绝空气阻止燃烧的作用。气化的二氧化碳就像一张巨大的“冷气毯”,覆盖整个火场,并且随着气流的流动自动流向火源,持续气化的干冰还能有效阻止火灾复燃,实现快速、彻底灭火。

最后残留在森林火场的二氧化碳气体,是森林很好的气肥,逐渐被周围的林木吸收,没有任何污染物残留,渗入地下土壤、水分吸收的二氧化碳气体,也有利于火灾现场的植被恢复生长,一举数得。人类使用水灭火,已经数千年历史了,今天该创新、改进一下了,该淘汰这种陈旧、低效率的传统灭火方式了,

(二)干冰作为动力介质

大型渔率在500马力以上,每小时消耗燃油数十公升。需要消耗大量的燃油作为动力。固体二氧化碳(干冰)吸收海水的热量可以气化为50个大气压以上的高压气体,为远洋渔轮提供动力;这个过程中,约10公斤干冰相当于1公斤燃油,输出的动力相当于2~4千瓦时电力。吸热的过程还相当于制冷,提供的“冷量”可以用于冰冻海产品、淡化海水,这10公斤干冰同时累计可以吸收的热量,相当于0.5公斤燃油做功制冷的冷量。10公斤干冰气化过程还能同时淡化产生10公斤以上的淡水。综合估算干冰替代燃油的重量比为6:1,即干冰的使用量比燃油大6倍。而干冰的价格是燃油的十分之一或更低,因此使用干冰的成本是燃油的二分之一,而且实现了真正的“零”排放。

使用干冰作为动力介质,是一个非常好的环保、节能、增效的方案。首先采用的干冰是从其他直接排放到环境中的二氧化碳捕集制取而来,不是增量排放。使用过程中能量的来源取自于环境,没有消耗化石燃料;排放的二氧化碳“尾气”增加了海洋、海平面的二氧化碳浓度,甚至可以直接注入水中,增加了水体的二氧化碳溶解度,促进海洋植物、藻类的光合作用,通过食物链促进了海洋生物、海洋水产资源的再生和恢复,实现安全、低碳、减排、增效、环境友好的综合效益。这种应用方案也同样适用于海岛、远洋货轮、邮轮采用。

我们现在的高铁的每一节车都叫动车,都有独立的动力系统,高铁的车头仅仅是控制室,反而没有动力,合在一起称为动车组。如果每节车厢都能携带5吨干冰作为动力工质,则在运行中可以提供500匹马的动力长达6~8小时。在列车进入人口稠密区域时使用电力牵引,行驶到旷野、草原、森林的时候切换到“干冰”介质的环境热能动力模式,既提供了一种清洁的动力,又实现了碳布撒、碳转移,强化、利用了绿色植物固碳能力,实现了绿色动力。

这些绝非科幻,具体实施过程不存在理论障碍和技术壁垒,推广应用就在眼前。马戏团里表演的大象,都是从小就开始训练的。小象很调皮,故常把小象拴在木桩上。由于小象力量小,经过很多次试验,它都无法将木桩拖出来,时间久了,只要把小象拴在木桩上,它就知道自己无法挣脱,也就会很安分了。小象长成了大象,力大无穷,可以轻松拔起一棵大树,但却能很老实地被绳子拴在木桩上。因为从小的经验告诉它们,木桩的力量比自己大,是唯一可以拴住自己的东西。

基础科学理论确实已经发展完善,但是我们是不是还存在对理论的认识偏颇或惯性思维?应用科学理论和历史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关,早期提出并沿用至今的一些应用理论肯定存在时代和历史的局限性和不足。《国际歌》有一句歌词唱得好:“要冲破思想的牢笼”。而一旦冲破思想的牢笼,走出思维定势,甩掉那根“木桩”,我们的潜力将会得到极大释放,将会创造各种奇迹。

五、后记

在撰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开始作者的思路是为了解决温室气体对环境的影响,而“科学家们”特别是掌握先进科技手段和话语权的国外“专家”们“一致”认为二氧化碳、水蒸气、臭氧层破坏是造成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南极冰川消融的主要原因。但随着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一个意外的结论出现了,碳排放真的是造成气候异常的主要原因吗?

温室气体造成气候变暖的原因范文6

关键词: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关系;策略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0-0003-05

一、低碳经济发展现状

各国都在调整产业结构,发达国家发展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型产业,在一些产业发展成熟后,考虑到区位优势和成本,逐渐将传统的高污染、高能耗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表面看发展中国家受益,实际上还是处于发展链条的低端。广大发展中国家主要处于第一、二产业的发展阶段,而发达国家主要发展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

(一)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现状

1.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现状。中国正处在低碳经济发展初期,没有形成完整的政策体系。中国在气候和节能减排方面进行征税和相应的收费;先后出台各种规定要求优先购买节能产品;对一些低碳行业和专项工程进行财政补贴;在金融市场方面,初步建立了几个碳交易所,尝试在CDM机制下进行碳交易;在产业政策方面,还没有出整的低碳产业政策,但是明确指出要重点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新能源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这也表明中国在逐步发展低碳经济的过程中,根据中国的国情制定与不同产业相对应的产业政策。

2.中国低碳经济的实践状况。(1)产业结构现状。中国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以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发展速度快且比重提高。2010年,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3%,而第一产业的比重由12.1%下降到10.2%,第二产业由2005年的47.4%下降到2010年的46.8%,由此可见,中国的产业结构正在不断优化升级。中国资源型城市及工业化城市抓住低碳经济这一契机,对污染严重、高耗能的项目进行改革,并且国家对传统的高污染、高排放的工业项目进行改造,建立了低碳先行区进行试点。(2)低碳金融业发展现状。中国的浦发银行和广大银行在信贷和风险投资上对低碳产业进行大力支持。目前,中国建立了碳交易所,虽然是自愿性项目减排市场,在CDM机制下进行碳交易,但一样为降低碳排放而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中国的金融市场还不成熟,碳交易市场更是面临着很多的问题。(3)低碳技术水平低。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在开发新能源和低碳技术方面能力较弱,虽然在低碳产业中掌握和攻克了一些适合低碳经济发展的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但是和发达国家还相距甚远。再者由于低碳技术成本过高,在中小企业中难以普遍使用。(4)能源结构不断优化。中国逐渐优化能源结构,发展太阳能、水电、核电等清洁能源且初具规模,但要彻底改变现在以煤炭为核心的能源结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5)节能减排取得成功。随着落实节能减排、调整产业和能源结构、淘汰落后产能等政策的深入实施,中国的节能减排取得成功、污染物排量得到控制,环境日益改善。(6)低碳生活方式出现。消费过程中出现的过量碳排放是形成气候问题的因素之一,所以要相应优化和约束某些消费活动。低碳生活方式在全民中掀起了浪潮,人类的低碳意识愈来愈强,实践活动也越来越多。低碳生活、低碳旅游、低碳出行等理念,已经成了真实的行动,多一个人,多一份坚持,相信我们的世界会变得越来越好。

(二)国际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的必然选择

英国首先提出低碳经济概念,也是低碳经济起步最早、发展最积极的国家。日本也适时地投资,提出在21世纪中叶进入低碳社会。美国把低碳经济作为发展目标,积极研究低碳技术和新能源开发,在2009年已成为清洁能源技术的最大出口国。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把低碳经济作为经济发展模式,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我们不能落后,低碳经济不仅仅是新一轮的经济增长点,也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国际话语权和国际地位。况且中国经济快速发展,面临越来越多的能源需求量,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幅增长,进入21世纪后增长尤为迅速,中国碳排放总量已由2000年的28.5亿吨增长到2009年的77.11亿吨,是世界碳排放大国,而且中国对世界已公开承诺要进行碳减排。中国面临着严峻的国际形势和巨大的减排压力,所以中国的低碳之路势在必行。

(三)中国国情决定要走发展低碳经济之路

1.能源结构不合理,能源安全受威胁。“富煤、少气、缺油”的资源禀赋直接决定了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中国的化石能源大约占总体能源的93%,清洁能源在总能源中的比例极小。在电力构成中,高碳排放的火电占77%以上,低碳排放的水电只占20%左右。中国能源和资源总量大但人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能源短缺直接影响到经济发展,一味地依赖国际资源也是不现实的,所以必须从自身出发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事实上,截至2020年,中国的铁、石油、锰、铜、铅和锌的进口依存度分别将会达到52%、58%、38%、82%、52%和69%。这就要求中国不仅要加强对国内资源开发和国外资源利用的力度,而且更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降低能源消耗。

2.中国环境污染严重。在能源短缺问题日益显著的同时,中国环境污染的压力更为突出。中国水资源总量是世界第六,但是人均却只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90%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中国工业“三废”排放量不断增长,仅2005年,二氧化硫排放导致大约六百亿美元的直接经济损失。由此可见,环境污染压力也促使中国必须走低碳转型之路。

3.生态承载力下降。中国出现生态赤字是在20世纪70年代,并且赤字在不断增长中。目前草地和林地盈余,在1995年渔业用地首次出现赤字状态,耕地则一直呈现出小幅度赤字。中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进程中,人均生态足迹不断攀升。中国人口密集,各地资源、能源分布不平衡,有些地方因为缺水阻碍了经济增长、粮食生产、严重影响到正常的生活。无节制地利用资源,不但造成资源严重浪费,还破坏了生态环境,影响后续经济的发展。

二、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低碳经济虽然在中国刚开始发展,但是发展迅速,无论是在中国的经济领域还是在社会和环境领域都产生了很大影响。事实证明,低碳经济不仅是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进一步深化,也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低碳经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1.低碳经济对中国第一产业的影响。中国的第一产业包括农业、林业、牧业、副业、渔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给人类提供粮食和工业原料的同时还具有生态环保、社会稳定、文化传承和教育的作用。中国不断完善农业领域的法规、政策,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为节约资源对大型灌溉区域进行节水改造、财政补贴,对部分农耕机器给予补贴。中国是第一污染大国,而这一制造者是农业而非工业,化肥的使用提高了农产量也造成了污染。所以生态农业才是解决污染、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十多年的发展中生态农业发展缓慢,可见实现农业转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民以食为天,有资料显示若不改变现在的生产方式,粮食产量将会减少,人类在2050年面临严峻的生存问题。十几年以来,中国地震、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频发,严重影响农业的发展和人类的安居乐业,为此中国提出了三农,减免农业税、补贴、建立农村经济保障体系等,在农业领域实行一系列的强农惠农政策,同时坚持把调整和优化农业生产结构,不断调整农业、林业、牧业、副业、渔业的比重。

“十一五”时期中国农业占第一产业的比重由2006年的56.4%增加到2010年的58.2%,牧业则由26.6%下降到24.9%,林业和渔业比重分别下降了0.7%和0.1%。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同时,农业产区的产能及产品的质量也得到提升。此外,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及有机食品得到人们的认可,从侧面鼓励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坚持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现代化农业道路,“十二五”提出要通过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这几个方面来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2.低碳经济对中国第二产业的影响。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为各个领域提供先进的设备,也是国民经济进行改造的基础。近几年来,中国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服务业发展速度很快,占国民经济比重也越来越大。从三大产业所占国民经济比重来看,第一产业占的比重从2005年的12.1%下降到2010年的10.2%,第二产业从47.4%下降为46.8%,第三产业从40.5%上升为43%,可见中国产业结构在优化升级中取得很大成效。

产业结构优化的同时,中国的产品结构也不断优化。在工业领域中国对传统产业升级,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对重点产业进行调整和实施技术改造,兼并重组、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通过这些措施减少高耗能产业,提高了工业整体素质,产能也得到提升。

在中国第二产业除了包括工业还包括建筑业,中国处于城市化迅速发展阶段,需要建设很多基础设施,这一行业又是高能耗产业,所以中国倡导绿色建筑,提倡使用自然资源、利用清洁能源。目前有几个房地产企业已经付诸实施,这将会为降低碳排放做出重要贡献。

3.低碳经济对中国第三产业的影响。中国的第三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发达程度的标志,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

中国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贸易、交通运输、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得到发展,而且结构进一步优化。2005—2010年,仓储、交通运输、邮政业所占国民经济的比重3.1个百分点;住宿和餐饮业下降了0.9个百分点;批发和零售业占第三产业的比重增加了2.5个百分点;金融业在2005年的基础上增加了3.9个百分点。在长期的调整下第三产业的结构会越来越合理。服务业日益多样化,高品质化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

随着交通、通信的发展,中国的商品流通性提高,对促进全国甚至世界的商品交易提供了便利,也促进了各地之间的交流。

(二)低碳经济对中国环境的影响

中国将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点,不断加大环境保护与节约资源的力度,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1.绿化效果显著。中国实行退耕还林、封山育林、退田还湖、加强保护防护林、在沙地植树造林等措施,通过这些行动,中国的森林覆盖率不断提升,截至2008年中国的森林覆盖率达到20.36%。加强建设防护林工程,提高其抵御能力,各地根据本地区的需要做出了适合自己的规划措施,通过旧城改造、建设绿色通道等多种形式,建设绿色环保城市,改善生态环境。在政策的落实上,国家林业局和各省市区成立了专门的小组,各司其职。

2.自然保护区和湿地保护区面积增大。目前,中国建立了2 126个不同类型和不同级别的自然保护区,中国湿地自然保护区条件的改善以及面积增多为生物提供了有利的生存条件。生态环境的恶化和人类的肆意狩猎是造成生物灭绝的主要原因,为此国家划分了禁猎区,加大投入并且重点推进稀有动物保护工作,不断完善保护制度,加强对野生动物疫病的检测。中国在湿地建设方面的努力不断加强,截至2010年,201个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项目已经完成,恢复了五万多公顷湿地,自然湿地保护率约为50%。

3.环境污染得到改善。中国虽没有签订《哥本哈根协议》,但是为保护环境实行自愿减排,制定减排目标。通过淘汰炼铁、炼钢、造纸等落后产能、建设污水处理厂、在煤电厂建设运行脱硫设施、对二氧化碳实行捕捉和封存等措施来节约资源、减少污染、改变环境污染的现状。

4.水和空气质量提升。2012年2月中国国务院制定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水利部部长强调必须加大力度、强化措施、确保中央的水利政策落实到实处,为此应该建立水资源管理的监督和考核制度。中国许多地区因淡水资源短缺影响正常的生产、生活活动,因此国家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的管理,继续建设水资源配置设施,并倡导节约用水。污染物得到控制后,中国的空气质量和水质量也得到了提升,人类的生存环境在一步步改善。

5.河流综合治理。通过对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进行治理,目前中国大江大河的主要河段基本具备防御建国以来发生的最大洪水的能力。对重点水域如长江、黄河中上游和东北黑土地等重点区域实施了水土流失防治。此外,中国水利部对中小河流也进行治理和监察。

(三)低碳经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发展的本质是改善生活质量,提高健康水平,为人类创造优越的生存环境。为适应可持续发展,中国积极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产业结构调整,转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缩小城乡差距,中国城乡居民的收入方式日益多样化,收入不断增加,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1.低碳生活。低碳生活是一种低成本、低消耗,同时又健康的生活方式。中国是全球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也是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在中国大肆消费的时候低碳理念已经走进了一些国家。低碳生活并不难,随手关灯、使用节能产品、以步代车等等都是低碳生活方式,只要留意我们随时可以做到节约资源,并且毫不影响我们的生活。

2.低碳消费。为了提高全民节约意识,推进全民节能行动,中国推动了和实施了“节能产品惠民工程”,通过财政补贴能源等级在1级和2级以上的空调、冰箱、洗衣机等产品进行推广。有关部门还进行了节能鼓励机制建设、完善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等政策鼓励大家使用节能产品。对节能产品的支持也促进了生产企业的发展,创造了就业机会。现在私家车盛行,中国因此下调了小排量车消费税率,鼓励购买低能耗、新能源汽车。这些政策都在引导着低碳生活,逐步让人们形成低碳理念。

生活中“地球一小时”、“3·12植树节”、“废弃物回收再利用”等绿色环保项目得到越来越多人的支持,希望大家时刻记得低碳生活方式,而不是仅在特定的日子里才想到要节能、环保。

(四)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1.可持续发展为低碳经济提供了理论基础 。低碳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在发展理念上也与科学发展的理念相一致。科学发展观要求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尽可能减少资源消耗量,降低环境污染程度,它与低碳经济的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要求基本一致。发展低碳经济,大力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开发新能源,不但可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确保能源安全、控制碳排放缓解温室效应,还是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所以,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低碳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和必由之路,也为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1)低碳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从发展目标分析,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都是为取得经济与环境的双赢,保持全球生态平衡,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低碳经济是在全球面临严重的能源、环境问题时应运而生的,它以“低排放、低污染、低能耗”的全新理念引导全球经济的发展,以节约资源、改善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可见低碳经济是可持续发展内容的一部分。(2)低碳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目前,中国不但要应对能源、资源短缺,更要面对经济发展中造成的环境问题,思考如何降低碳排放及其他有害气体,转变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经济模式,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力武器。(3)低碳经济为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低碳经济通过一系列的技术、制度的革新,建立低碳产业、低碳城市,从而实现低碳或零碳经济增长,改善生态环境。在内容上,低碳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进一步深化;现实发展中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明确的发展路径。

2.低碳经济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之路。在可持续发展中中国现在面临着能源、环境等关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问题,我们急需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碳排放、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能源结构,而低碳经济正是经济发展所需的模式。(1)发展低碳经济,是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目前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迅速发展的阶段,需要建设大规模的基础设施,这些属于“高碳”产业但又是必须进行的,而且无法通过国际市场来满足需求,所以就必须要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中国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2)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优化能源结构的有效措施。中国的资源状况决定了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在使用的过程中造成环境污染、损害经济利益,发展低碳经济却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清洁能源比重、改善生态环境。(3)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国际战略的需要。低碳经济模式是解决能源危机、控制碳排放、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根本出路,也是在新一轮竞争中脱颖而出,提高国际地位的机遇。

三、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一)中国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问题

1.中国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带来的问题。中国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快速发展阶段,人口增长、消费结构升级和大规模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使得对能源的需求和温室气体排放不断增长。虽然中国一直在优化三大产业的比重,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相比较而言产业结构还不合理,而且东部、中部、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第二产业是中国的主体,工业尤其是重工业发展迅速,第三产业发展迅速但是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较低,这也导致了中国的高碳经济。

2.中国资源禀赋带来的问题。能源结构的改变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途径,但是中国的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着丰富的煤炭资源,中国煤炭在能源消耗总量中占70%左右,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41%,这也意味着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煤炭为主要能源的消费结构依然存在,且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阶段需求量会越来越大。但是中国煤多、油少、气缺,清洁能源在总能源中还占很小的部分,这样的资源状况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阻碍。

3.中国低碳技术水平低。低碳技术包括清洁能源的开发、二氧化碳捕捉与埋存、有害气体的回收再利用等。目前,中国清洁煤在煤炭加工、煤炭高效洁净燃烧、煤炭转化污染排放控制与废弃物处理处理四个领域共有十四项技术;掌握了镍氢电池和锂离子电池的生产技术;太阳能产业发展迅速。虽然在低碳技术上有所突破,但是中国的技术开发水平不及发达国家,缺乏核心技术,而且这些技术从研发、推广到普遍使用需要很长的时间和资金支持。

4.中国出口贸易结构不合理。在国际贸易中,中国的出口商品有很多都是高能耗、高度依赖于原料加工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商品。这些出口商品的生产消耗了大量能源,产生了大量的碳排放,而且在短期内,随着中国出口商品的增多,能源消耗量会增加。中国为他国提供商品却要独自承担碳排放,这是不公平的。

5.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法律、法规及各项政策不完善。中国的低碳经济发展刚刚起步,无论是在政策部分,还是在法律部分都还很欠缺。在某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上中国还没有相关立法,有些已经存在的问题也没有及时建立相应的制度,跟不上发展形势;虽然制定一些法规、政策,但是不够详细具体,所以在法律、法规的制定上应该详细到位。为了加快低碳经济的发展必须提供法律保证和政策支持,建立完整的法律、政策体系。

(二)解决策略及建议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限制高碳产业的市场准入。鼓励发展低碳产业,生产高附加值产品,打造一条低碳产业链条;同等规模的经济和水平,不同的产业结构碳排放量就会出现很大的差异,合理地调整三大产业的比重,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降低对工业的依赖;东部、中部、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应该加大对中西部的投入,缩小差距。随着国外低碳经济的发展,发达国家会把高能耗、高排放的产业项目逐步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虽然在表面上看对中国有利,事实上中国仍然处在产业链条的低端,因此要不断提高高碳产业的市场准入要求。

2.优化能源结构。中国的能源结构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只能大力发展水电、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以优化能源结构;中国排放的每吨二氧化碳产生的国内生产总值只占发达国家的1/5,因此要提高能源、资源使用率,从根本上减少碳排放;对煤炭进行低碳化和无碳化处理,开发并使用二氧化碳的捕捉和埋存技术。

3.发展低碳技术,加强低碳技术国际合作,建立低碳研究体系。低碳技术水平直接关系到低碳经济发展,但是中国的低碳技术落后于发达国家。虽然可以自主研发也可以引进国外技术,但是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转让往往有所保留,所以在国际合作的同时更要加大低碳技术的自主研发力度;在可再生能源利用、新能源技术、化石能源高效利用、温室气体控制和处理及节能等领域加强技术开发,建立多元化的低碳体系,为低碳经济发展提供能源和技术支持;培养开发新能源及各种低碳技术领域的人才迫在眉睫。

4.优化贸易结构。中国出口的很大一部分是初级产品,每增加一单位的贸易额,就会增加大约两单位的碳排放,中国为其他国家提供商品,却要独自承担碳排放。因此中国必须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生产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高附加值产品,进口高精尖技术及其产品,逐步改变现有的的出口贸易结构。

5.完善法律、政策体系,鼓励地方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建立监督体系。中国目前与气候和节能、减排方面的税有资源税、燃油税、进口环节税收等几种,应该加快研究环境税并逐步推行,控制污染物排量及能源、资源的利用,完善税收制度;完善法律体系,为企业实行节能减排、发展低碳产业等提供法律监督和保护;加快调整政策的步伐,引导企业和个人发展低碳经济;加快发展金融市场,为低碳金融市场的建立和发展奠定基础;政府要加大在资金和技术等方面的政策支持,鼓励低碳产业的发展;鼓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措施,积极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政策的制定和真正的实行存在滞后效应,提高执行力度;政策的实施离不开监督,应建立完善的政策监督体系,实行责任问责制,层层监督。

6.加大宣传力度,转变消费观念,建设低碳城市。向城乡居民宣传低碳经济,让他们了解低碳经济与低碳发展的理念,以及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鼓励居民过低碳生活,引导城乡居民转变消费观念,把低碳理念变成大家的行动;城市的基础设施尽可能采用环保节能材料,使用低碳技术建造,使用太阳能能新能源;发展低碳交通,逐步建立以步行和自行车为主的慢速交通系统,限制城市私家汽车的增长速度。

7.加强对碳税和碳关税的研究。欧美国家已经开始征收碳税,并且对一些减排不积极的国家征收碳关税,发展中国家如印度也制定了碳税政策。中国出口的大部分产品为初级产品,碳含量高,征收碳关税会严重影响到中国的贸易和经济增长。因此中国要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也要研究碳税和碳关税,研究税率、征税范围、计税依据等,在国内逐步征收碳税,降低碳排放及产品的碳含量,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8.以市场为导向,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引导低碳经济的发展。企业是发展低碳经济的主体,市场是企业实现减排的主要推动力。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欧美一些国家提出要对中国产品征收碳关税,这无疑给中国出口企业带来巨大压力。把中国市场与国际市场有效连接起来,在外部压力的推动下更能调动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科技创新、降低产品碳含量的积极性。

《京都议定书》在市场机制的基础上建立了排放交易机制、联合履行机制、清洁发展机制三种减排机制。目前,中国已经在清洁发展机制下完成了几次碳交易,但是中国没有定价权,致使在交易时被压低交易价格。随着国际减排机制的日趋成熟和中国减排的发展,必须要建立自己的碳排放交易市场,否则无法拥有国家话语权,不能定价,也会失去国际资金和技术的支持。以市场为导向,建立碳排放交易机制,引导低碳经济的发展。

四、结论

低碳经济的概念在2003年已经提出来,但是由于各国开始发展的时间、国情、技术等方面的不同使得各国发展的程度参差不齐。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各个国家、地区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为了恢复和发展经济都在寻找新的途径,低碳经济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低碳经济是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改革,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率,降低碳排放,改变传统的高碳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是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也是一种新的发展方式。

低碳经济不仅是可持续发展内容的一部分,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又是人口大国,目前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迅速发展阶段。无论是从中国的工业结构、资源禀赋、环境、人口等因素分析还是从国际背景分析,中国都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低碳经济。目前全球各国都致力于低碳经济的研究与发展工作,虽然中国面临着能源结构、低碳技术、产业结构等内部挑战和国际挑战,但是在各方面的改革空间大,存在很大优势。中国在调整经济结构、优化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淘汰落后产能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策措施,经过这几年的发展节能减排、三大产业比重、产品结构、出口贸易结构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果。中国发展低碳经济虽然面临着很多挑战,但是相信未来中国一定会走出一条适合本国发展的低碳经济之路。

参考文献:

[1]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探索中国特色的低碳道路)[R].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2] IPCC.Climate Change2007.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7.

[3] UK Energy White Paper.Our energy future-creating a low carbon economy[R].2003.

[4] Worl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R].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

[5] 张坤民.发展低碳经济要有紧迫感[J].实事求是,2009,(23):50-52.

[6] 冯之浚,金涌,牛文元.关于推行低碳经济促进科学发展的若干思考[J].政策隙望,2009,(8):39-41.

[7]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应对气候变化课题组.当前发展低碳经济的重点与政策建议[J].中国发展观察,2009,(8):8-10.

[8] 胡鞍钢.中国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挑战·低碳经济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