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云安全的理解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云安全的理解范文1
云安全或将成为黑客凶器
美国《信息周刊》评论道:“竞争与应用上的迫切感进一步加深了用户的恐惧与不安。”当然,这件事情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依托于云计算、云存储、虚拟化、SaaS的“云应用”已经势不可当,然而相关的安全问题始终有增无减,另一方面,用户在试图选择云安全产品时,却找不到可以依据的标准。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如何理解云安全这一概念上,黑客似乎有着更为清晰的逻辑,并且很快付诸行动。我们看到,黑客利用“云”中的分布式计算能力,可以更快地破解用户密码,可以更高效地通过控制“僵尸网络”实现恶意攻击。近年来几次大规模的断网事件,以及高达十几倍的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流量的增长,都很好地印证了这一点――云安全所追求的防护理念,正成为黑客肆虐的“凶器”。
虽然我们不能武断地认定,在运用技术方面,黑客比技术人员进步更快。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现实:安全问题正成为企业用户迈向“云”时代最重要的一个障碍和挑战。因此,云安全的技术和理念都迫切需要全面的提升与改变。
云安全不是简单工具
“云安全面临的困惑,实际上也是安全产业走向下一个转折点的契机。”趋势科技首席执行官陈怡桦对记者表示,“新一代的云安全应跳出简单‘工具论’,采用新的技术和新的模式,实现真正的云安全。”
陈怡桦所指的“工具论”,简单来说,就是目前众多杀毒厂商炒作与关注的焦点:怎样充分利用“云架构”,更快更敏锐地获取病毒与恶意程序的信息,从而对用户端实现保护。这一防护模式的重点,更多的是将“云”作为一种工具,借其加强企业的防护能力。业内有专家说,虽然这种云安全依然重要,但必须看到那些新的挑战和主要矛盾,即很多网络犯罪者不再去攻击用户的电脑,而是直接攻击数据中心与云端本身。这使得传统的基于单机版或基于局域网的信息安全保护方式无法胜任云安全计算环境的保护,用户的担忧和困惑也由此而来。
比如在“云”时代,企业IT资源的虚拟化日渐普及,而在虚拟服务器混合的环境,安全及加固标准不同的情况下,一台标准较低的虚拟机将成为虚拟化资源的负担和安全漏洞。随着数据中心的不断扩大,黑客通过攻入这样一台低防护的虚拟机,所造成的扩散率和危害性都会大大增加。
此外,像“云”中企业数据的丢失和泄漏,虚拟化所造成的技术漏洞“共享”,用户账户、服务和身份的冒用等等,都是现阶段云安全的真正“痛点”。
对云安全的理解范文2
云计算被认为是互联网的又一次革命,以前互联网对用户的各种承诺,正通过云计算变为现实。云计算成为互联网的新焦点,当然在信息安全领域,也不会被轻视。
你会感觉到有无数的论坛与专家在关注云计算与SaaS的安全问题,无论是Keynote主题演讲中的钱伯斯、著名密码专家WhitfieldDiffie、Ronald Rivest,还是Qualys的CEO Philippe Courtot,以及各个领域的安全专家都在讨论云计算、云安全、SaaS方面的问题。
云计算与SaaS本已是热点,再加上安全,你能够理清思路吗?云计算、安全的云计算、云安全、Software as a Service、Securityas a Service,Security as a(Cloud)Service…
焦点1:云的安全
钱伯斯在RSA Conference第二天的主题演讲中,提到云计算时语出惊人:“对于安全,云计算是一场噩梦”。
注意,他并不是对云计算有何异议,因为他也认为云计算是不可避免的趋势,而且云计算的发展肯定对Cisco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意义。但是由于云计算所引发的新的安全问题,则又是很难预测的。这些问题甚至会动摇我们已经形成的网络安全的体系方法。“它是网络安全的噩梦,而且无法采用传统的方法来解决”。
无独有偶,在几位著名的密码专家论坛上,云计算也成为了话题。虽然专家们有的对云计算的前景非常担忧,但云计算产生了与以往不同的新安全问题也是共识。而这些安全问题,是我们无法回避且必须付出很大的努力来解决的。当然对解决云计算安全问题持悲观态度的人也在少数。
焦点2:*aas的安全
另一个方面,SaaS也是热点议题。云计算在技术层面上是革新,但更多的是一种商业模式上的创新,而SaaS无疑是这种创新的最好的表现形式。对于SaaS这种模式,安全问题存在与它的各个层次:基础设施、平台、上层应用。对于三个层次,所面临的安全问题是不同的。比如对于IaaS(Infrastructureas a service),数据中心建设、物理安全、网络安全、传输安全、系统安全是主要的关注点。而对于PaaS(Platform as a Service),数据安全、数据与计算可用性、灾备与恢复问题则更受关注。而到了最高层的SaaS(software as aService),则对于数据与应用的安全问题更为关注。而且,当SaaS架构在云计算这个平台上时,最高层的这些安全问题很多是不可知、不可控的。原因在于,使用者再也无法自己实际掌握对安全便捷与数据的控制权。
焦点3:安全也要漫步云端
其实将安全与云结合,不仅仅是利用安全技术来保证云计算的安全性、可靠性,一种更加开放的思维,正是利用云计算的技术,来更好地发挥信息安全技术。并且利用云计算与SaaS这种模式,使得无论是企业用户还是个人用户,都能够更广泛地接受最新的安全技术,并有效运用,来保护我们的互联网应用。
其实无论从国内还是国外,都已经有众多的安全公司参与到这个过程当中。
目前的云安全,主要运用了以下的一些技术,如:将用于安全计算的资源进行汇聚、使得更多的人成为安全的参与贡献者、在云端将对样本进行汇聚分析、通过协作的平台提供更为陕捷的反应、将安全作为服务提供等。云安全起步时间不长,但已经被运用于安全评估、WEB安全防护、恶意软件防护、病毒防护、反垃圾邮件等多个领域。
观点1:对云的保护,是云计算与saas模式成功的重要基础
从我们的角度看来,云只不过是另一种数据中心,数量更多且分散的数据中心的集合,使得访问与使用更加的快速、便捷。
再加上云端的SaaS应用,能够为众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带来更便捷、成本更低的、无所不在的IT服务。但同时,云计算与SaaS也带来了新的安全问题,与以往我们经验中不同的安全问题。因为在云中,没有边界,云计算与SaaS的使用者自己再也无法控制边界、控制数据,甚至都不确切地知道数据在什么位置上。而服务提供者往往还要同时面对IaaS、PaaS、SaaS三个层次的安全问题。
从云的外部,用户看不到云里面是什么样子的,也就是说云是不透明的。服务提供商承诺了会提供各种层次的安全方案,从网络层到应用层、数据保护,以及可管理的安全服务。
但是作为云外的用户,你真的知道这些安全特性被提供了吗?或者说,这些安全措施的结果,是你所期待且满意的吗?这可能也是很多企业对云计算望而却步的原因,也是众多安全专家的争论所在。不过换个角度,对于很多本来就没有能力进行安全体系建设与维护的用户来说,看不清云的内部也不见得是件坏事。
随之而来的问题:云计算如何进行审计与监管?现实中的各种信息安全问题在云端依然存在,只不过之前是用户自己能看到的,而现在反而距离用户更远了,也更为离散。如果像钱伯斯所说云计算可能是无法避免的趋势,当然这还要最终的用户能够认可。那么我们真的需要更多的工作,来接受这种新模式并克服它所带来的新安全问题。
观点2:云安全与Bsaas在未来将有广阔的空间
众多的主流安全厂商近年来已经对云安全投入了极大的关注。有的采用平台的方式做样本汇聚与分析;有的利用互联网与云计算的通道,降低客户端的计算量并解决病毒库的激增问题,还有一些将云计算的结果与终端的产品相结合来做防护。
这方面作为中国领先的网络与应用安全解决方案提供商,绿盟科技也有着自己的云计划。我们希望能够更为全面地理解并利用好云计算的技术,从安全评估、挂马检测、建立互联网信誉机制、通过协作平台进行聚合分析研究、对最新客户安全问题利用云计算资源陕速反应、为各类客户提供定制安全服务以建立多层次防御体系方面,建立完整闭环的云安全机制。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利用云计算来收集与处理样本信息,更需要将云计算的结果,有效地应用到客户已有的各类绿盟的安全系统以及定制安全服务中,从而使得云计算的结果形成快速有效的安全防御闭环。减轻客户端的安全计算量、快速反应、多层次的防御是我们最终希望达到的效果。
在云计算的实现过程中,其实最为核心的,依然离不开我们的安全核心技术。云计算更多的是一种模式与手段。通过建立公有云或是私有云的方式,将定制的安全解决方案更便捷地提供给不同层面的客户,是绿盟科技探索未来信息安全业务模式的关键途径。
未完的故事
对云安全的理解范文3
颐东网络经过多年的努力,在集成能力、研发能力、服务能力和软件开发能力等方面得到了客户的普遍认可。公司先后获得了工业和信息化部颁发的计算机系统集成二级资质、国家保密局颁发的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系统集成乙级资质和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软件开发单项资质、国家密码管理局颁发的商用密码产品生产资质和资质、国家安全部颁发的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系统安全服务资质等。公司还被上海市政府评估为高新技术企业和“双软”企业。
颐东网络长期专注于信息安全技术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研发经验和技术储备。公司在云计算安全领域独创性地提出了云安全的四维度防御保障理论,在信息集中管控方面提出了围绕文件本体的保护理念,得到了军队和政府客户的高度认可。目前,颐东网络已形成了以《英赛虎电子文档安全管理系统》为核心,以安全文电交换系统、信息安全网关、网络黑盒、单向安全阀、信息高速分流器、网络安全监管平台、云安全防御保障平台、网络安全刻录机等为辅的安全产品线。
颐东网络自成立以来,一直秉承“诚信第一、客户至上、敬业求精、一丝不苟”的经营理念,公司坚持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目前,颐东公司在北京、广州建立了分公司,在上海建立了业务中心和研发中心。在未来的新征程中,颐东网络将加强新技术的研究、推动技术创新,以品牌和服务制胜,为国家的信息安全贡献颐东人的一份绵薄之力。
颐东公司在云计算领域,结合自身丰富的传统安全建设经验和掌握的各种先进安全技术,总结出《云计算安全体系的四维度防御保障理论》。这个理论从基础结构安全、终端安全、文档数据安全和安全防御保障四个方面提出了云安全必须从中心到终端、从资源控制到总体协调四个方面实现云计算的安全体系。这样的安全体系使得用户可以从传统安全的角度来逐步理解云计算的安全理念,为云计算的安全集成实施提供了全新视角。
对云安全的理解范文4
1.1隐私数据保护云安全技术
数据安全和隐私数据是用户考虑是否采用云计算模式的一个重要因素。安全保护框架方面,最常见的数据安全保护体系是DSLC(DataSecurityLifeCycle),通过为数据安全生命周期建立安全保护体制,确保数据在创建、存储、使用、共享、归档和销毁等六个生命周期的安全。Roy等人提出了一种基于MapReduce平台的隐私保护系统Airavat,该平台通过强化访问控制和区分隐私技术,为处理关键数据提供安全和隐私保护。静态存储数据保护方面,Muntes-Mulero等人对K匿名、图匿名以及数据预处理等现有的隐理技术进行了讨论和总结,提出了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案。动态存储数据保护方面,基于沙箱模型原理,采用Linux自带的chroot命令创建一个独立的软件系统的虚拟拷贝,保护进程不受到其他进程影响。
1.2虚拟化云安全技术
虚拟化技术是构建云计算环境的关键。在云网络中,终端用户包括潜在的攻击者都可以通过开放式的远程访问模式直接访问云服务,虚拟机系统作为云的基础设施平台自然成为这些攻击的主要目标。虚拟机安全管理方面:Garfinkel等人提出在Hypervisor和虚拟系统之间构建虚拟层,用以实现对虚拟机器的安全管理。访问控制方面:刘谦提出了Virt-BLP模型,这一模型实现了虚拟机间的强制访问控制,并满足了此场景下多级安全的需求。Revirt利用虚拟机监控器进行入侵分析,它能收集虚拟机的信息并将其记录在虚拟机监控器中,实时监控方面LKIM利用上下文检查来进行内核完整性检验。
1.3云安全用户认证与信任研究
云网络中存在云服务提供商对个人身份信息的介入管理、服务端无法解决身份认证的误判,以及合法的恶意用户对云的破坏等问题,身份认证机制在云网络下面临着诸多挑战。Bertino提出了基于隐私保护的多因素身份属性认证协议,采用零知识证明协议认证用户且不向认证者泄露用户的身份信息。陈亚睿等人用随机Petri网对用户行为认证进行建模分析,通过建立严格的终端用户的认证机制以及分析不同认证子集对认证效果的影响,降低了系统对不可信行为的漏报率。林闯、田立勤等针对用户行为可信进行了一系列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将用户行为的信任分解成三层,在此基础上进行用户行为信任的评估、利用贝叶斯网络对用户的行为信任进行预测、基于行为信任预测的博弈控制等。
1.4安全态势感知技术
自态势感知研究鼻祖Endsley最早提出将态势感知的信息出路过程划分为察觉、理解、预测三个阶段后,许多的研究学者和机构在此基础上开始进行网络安全台式感知,其中最著名的是TimBass提出的基于数据融合的入侵检测模型,一共分为六层,包括数据预处理、对象提取、状态提取、威胁提取、传感控制、认知和干预,全面的将安全信息的处理的阶段进行了归纳。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框架模型方面:赵文涛等人针对大规模网络环境提出用IDS设备和系统状态监测设备代替网络安全态势感知中的传感器,用于收集网络安全信息,并从设备告警和日志信息中还原攻击手段和攻击路径,同时利用图论基础建立的认知模型。网络安全态势感知评估方面:陈秀真利用系统分解技术将网络系统分解为网络系统、主机、服务、脆弱点等四个层次,利用层次间的相关安全信息,建立层次化网络系统安全威胁态势评估模型,综合分析网络安全威胁态势。之后该架构做出了改进,量化了攻击所造成的风险,同时考虑了弱点评估和安全服务评估两种因素,加入了网络复杂度的影响因素,该框架更加体现网络安全态势真实情况。
2研究现状中存在的不足
以上这些研究对全面推动云安全技术的迅猛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的研究,对几个领域还存在不足:(1)云网络中虚拟机间因关联而引起的安全威胁较为忽视;(2)云网络中可信计算与虚拟化的结合研究不足;(3)云网络环境下云/端动态博弈状态下安全方案和策略研究较少;(4)云网络下安全态势感知鲜有研究。我们须知云网络最大的安全问题在于不可信用户利用云平台强大的计算能力及其脆弱性发动极具破坏力的组合式或渗透式攻击,而这种攻击要比在局域网上的危害大得多,因此在这方面需要投入更多的关注,即:立足于某个特定的“云网络”系统,剖析不可信用户和网络自身脆弱性所带来的风险,时刻预测网络上的风险动向。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对云网络中终端用户的访问行为和云网络的服务行为进行实时观测,实时评估。
3未来研究发展趋势
对云安全的理解范文5
云计算给安全厂商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安全产品自身也正在被“云化”,将安全作为一种服务通过云计算的形式交付未来将颠覆信息安全的商业模式。现在,已经有一些厂商开始了云端旅程。例如,赛门铁克和迈克菲将部分安全产品放在多个云平台上售卖,VMware为用户提供可选的安全模块。国内厂商也在跟进,东软安全事业部坚持云安全和安全云双线战略,一方面继续提供传统安全产品,另一方面将安全产品和服务云化,为用户提供整体的安全解决方案。
随着IT技术的创新、国内外安全形势的变化,信息安全技术也迎来迭代时期。“下一代”的概念自2009年Gartner提出之后,从来没有像2012年这样被讨论得那么激烈。各个厂商相继推出下一代产品。下一代防火墙(NGFW)只是个引子,已有的安全产品将面临升级换代,技术迭代的各类新产品也会相继出现。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固守传统思维的安全厂商将会逐渐被淘汰,而那些适应新形势、适时调整产品策略的安全厂商将迎来发展的新机会。
安恒明御运维审计与风险控制系统
明御运维审计与风险控制系统(DAS-USM)是杭州安恒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结合各类法令法规(如SOX、PCI、企业内控管理、等级保护等)对运维审计的要求自主研发的全方位风险控制的统一运维安全管理与审计产品。该系统是符合4A(认证Authentication、账号Account、授权Authorization、审计Audit)要求的统一安全管理平台方案,提升了高性能抗网络攻击功能,并且支持作为进入内部网络的一个检查点,能够拦截非法访问和恶意攻击,对不合法命令进行阻断,过滤掉所有对目标设备的非法访问行为。
该系统的输入输出审计功能较强,为企事业内部提供完全的审计信息,通过账号管理、身份认证、资源授权、实时监控、操作还原、自定义策略、日志服务等操作增强审计信息的安全性,适用政府、金融、运营商、公安、能源、税务、工商、社保、交通、卫生、教育、电子商务及企业等各个行业。
深信服下一代防火墙(NGAF)
深信服下一代防火墙(NGAF)面向应用层设计,能精确识别用户、应用和内容,具备完整安全防护能力,不仅能替代传统防火墙,而且是具有强劲应用层处理能力的全新网络安全设备。NGAF解决了传统安全设备在应用识别、访问控制、内容安全防护上的不足,并且开启所有功能后,性能不会大幅下降。
区别于传统的网络层防火墙,NGAF具备L2-L7层协议的理解能力,不仅能够实现网络层访问控制的功能,且能够对应用进行识别、控制、防护,解决了传统防火墙应用层控制和防护能力不足的问题。区别于传统DPI技术的入侵防御系统,深信服NGAF具备深入应用内容的威胁分析能力,具备双向的内容检测能力,为用户提供完整的应用层安全防护功能。同样都能防护Web攻击,但与Web应用防火墙关注Web应用程序安全的设计理念不同,深信服下一代防火墙NGAF关注Web系统在对外的过程中各个层面的安全问题,为对外系统打造坚实的防御体系。
东软NetEye下一代应用防火墙
东软NetEye下一代应用防火墙(NISG-NG)是一种多功能集成式线速网络安全处理平台,包含所有标准功能,即常见的网络功能,如网络地址转换(NAT)、包过滤和全状态包检测功能,而应用识别、控制和可视化是其重要的核心特性。
东软NetEye下一代应用防火墙采用多核并行处理架构,能够解决用户在网络应用管理、应用内容透明化和可视化等方面的困扰,同时以高带宽处理能力保障上述应用。
此外,东软NetEye下一代应用防火墙从设计之初即以应用识别和应用透明管理为初衷,面向应用层设计,能够精确识别用户、应用和内容,目前已经可以识别超过2500种的应用,例如QQ、网页游戏、网页炒股、在线聊天软件等。
Blue Coat ProxySG Web安全网关
Blue Coat ProxySG采用可扩展的平台架构来保障Web通信安全和加快业务应用程序的交付,为Web流量提供全面防护和控制。它支持可靠的用户身份验证、Web过滤、深入的内容检查(防止数据丢失或携带威胁)、WebPulse协作防御的安全检查、SSL流量检查和确认、内容缓存和流量优化、带宽管理、媒体分流和缓存、根据协议在方法级别上进行控制,并且具有Web内容过滤、删除或替换等功能。ProxySG具备新的Web应用程序策略引擎,能够为Web应用程序提供细粒度的可视性和控制。
部署了Blue Coat WebFilter的ProxySG包括用于远程用户保护、过滤和加速的 WebPulse和BlueCoat ProxyClient,带有ProxyAV的ProxySG支持最高性能的联机威胁分析(包括 SSL),并提供多种反恶意软件引擎供用户选择。同时,ProxySG还集成了DLP认证合作伙伴的数据丢失防范技术,可安全启用S-ICAP或标ICAP协议分析。此外,ProxySG在新的多核硬件平台和多线程 SGOS 操作系统方面的创新为高可用性部署提供了1Gbps的吞吐量以及超过前代产品五倍以上的扩展能力。
网御星云Power V6000系列万兆UTM安全网关
网御星云UTM安全网关采用先进多核多线程并行运算技术、USE统一安全引擎技术、柱面神经元技术和内容加速技术,能够保证设备在功能全开状态下的高吞吐量运行。高效的模版式配置管理、状态感控、无线接入和持续的安全服务,配合基于行为分析而优化的配置流程,构成一个先进的全业务融合安全架构。
在全业务融合架构指导下,网御星云PowerV6000系列UTM产品具有如下功能特点:万兆全速应用处理能力,人性化管理,全模块化统一引擎,高可读性的综合监控,宽广的网络环境适应性,IPv6/IPv4双协议栈支持,丰富的扩展模块,以及全面高效的应用防护。
产品集成状态检测防火墙、VPN、网关防病毒、入侵防护(IPS)、上网行为管理、反垃圾邮件等安全防护功能,还全面支持策略管理、IM/P2P管理、服务质量(QoS)、负载均衡、高可用性(HA)和带宽管理等功能,可以阻挡未授权的访问、网络入侵、病毒、蠕虫、木马、间谍软件、钓鱼诈骗、垃圾邮件,以及其他类型的安全威胁。产品形态达到28接口密度,80G以上的防火墙吞吐量。
信安世纪NetOpti应用安全交付网关
信安世纪NetOpti应用安全交付系统系列产品,把服务器负载均衡、链路负载均衡、广域网负载均衡、前端加速四种产品集成在一个设备中,真正实现链路、服务器、广域网负载均衡、前端加速四种服务的无缝接入,在最低成本的控制下满足了客户多方面的应用需求。用户无需改变现有网络即可进行负载均衡设备的部署及升级,在应用及网络层增加了客户系统的安全性及稳定性。
具体来看,信安世纪NetOpti应用安全交付系统系列产品备以下几方面优势:全面的负载均衡,以及应用智能分析与控制,对网络出入流量进行深度检测,提高应用系统的可靠性;前端加速功能、反向架构、连接复用技术、独有的Infosec OS系统平台,提高应用系统整体性能和用户体验;隔离对后台服务器之间的非法访问,内建基于状态检测防火墙,可抵抗多种恶意攻击,提高应用系统安全性;通过Web 图形管理界面或者简单易用的命令行界面进行直观的配置和管理,支持按需订购,便于第三方网络管理软件集成,提高系统的整体可维护性和可集成性。
山石网科SG-6000-M8860安全网关
SG-6000-M8860是山石网科2012年推出的新一代多核安全网关系列产品,基于山石网科自主研发的多处理器全并行架构和64位实时安全操作系统StoneOS,并支持多种接口扩展模块,可提供最大40Gbps的业务处理能力、40万的新建连接(HTTP)速率和1000万的并发连接数。该产品高效集成多种安全功能,可以为用户提供基于角色和深度应用识别的访问控制、IPSec/SSLVPN、智能带宽管理、病毒过滤、入侵防御、IPv6等高性价比、低能耗的网络及安全服务。在深度应用识别技术上,SG-6000-M8860可根据应用的内容特征、行为规律、历史记录关联信息等对700多种网络应用及加密的P2P应用进行深度识别,使用户的网络应用可视化,并可对用户网络流量进行细粒度的访问控制、更精细的会话和带宽管理,从而实现更精准的安全防护。
此外,该产品可以结合业务应用优先级,根据策略对流量进行细粒度划分控制,并提供弹性QoS功能(FlexQoS),实时探测网络带宽的利用率,动态调整特定用户的带宽。与会话限制、策略路由、链路负载均衡等功能配合使用,该产品可为用户提供更为灵活的流量管理解决方案。
启明星辰天清无线安全引擎
天清无线安全引擎用于针对WLAN网络的安全防护、实时监控和阻断基于WLAN的威胁。作为一款专门针对无线网络(基于802.11a/b/g/n)的安全硬件设备,它能实时监听空间区域内的无线信号,自动发现覆盖区域内的无线设备及终端,并可通过安全策略阻断流氓AP及非法终端,建立射频安全区,提供具有物理安全、可信的无线网络。该产品具有有全面的无线安全检测功能,可实时检测扫描、欺骗、DoS、暴力破解等各类针对无线网络链路层的攻击行为,并根据预定义的无线安全策略执行告警、阻断动作,杜绝内网机密通过无线网络向外泄露。另外,该产品还提供多种无线网络状态统计,帮助用户随时了解无线网络安全状态,并且发现各种无线安全隐患。
360杀毒软件
360杀毒软件以永久免费模式颠覆了传统杀毒软件的商业模式,正式至今已拥有超过3.7亿用户。近日,奇虎360公司了最新版的360杀毒4.0“云动”正式版。持续的产品和技术创新是360杀毒的不懈追求。360公司自主研发的QVM人工智能引擎具备“自学习、自进化”能力,无需频繁升级杀毒软件病毒特征库,就可准确查杀90%以上的新生未知病毒,配合360云查杀引擎,解决了不升级病毒库就不能查杀新病毒的技术难题。目前,360杀毒4.0正式版已搭载最新的第二代QVM人工智能引擎,病毒查杀和防护能力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同时,360杀毒还集成了全球知名的Avira(小红伞)和BitDefender(比特梵德)杀毒引擎,并支持同时开启使用。针对办公族和学生族电脑用户,360杀毒具备完善的Office宏病毒专杀及免疫功能,能够在帮助用户快速检测和清除Office宏病毒的同时,修复染毒文档。随着安全防护能力的不断提升,360杀毒也在不断优化高灵敏轻量级防御架构,将杀毒软件对系统的影响降到最低。
凭借与微软的长期良好合作关系,360杀毒一直紧跟微软最新操作系统开发进程,是最早入驻Windows 8应用商店的杀毒软件之一,并全面兼容包括Windows 8在内的主流操作系统32位及64位版本,可满足用户在不同使用环境下的电脑安全防护需求。
金山私有云安全平台
金山私有云安全平台是金山安全软件有限公司基于智慧的云计算构架的私有云安全定制化服务平台。它将私有云技术引入客户端并进行IT生产环境的全面管控,是针对企业级客户数据传输、应用、交互、存储等数字化环境的安全管理平台、安全服务平台和安全应用扩展平台。金山私有云安全系统及其相关扩展应用,可为企业级客户提供整合的一体化信息安全管理和服务。
金山私有云安全系统的核心优势包括:专属的私有定制化服务,将云知识库建立在企业内部,避免客户对安全性的质疑,并且使知识库随用户环境“随需而动”,充分保障安全体系建设的专属性;智慧的分布式计算和分布式存储构架,使得金山私有云安全平台面对海量用户数据文件也能做到“轻巧灵动”,能对用户网络中的所有文件进行安全属性标记。金山私有云安全平台是一个计算、存储可伸缩的通用平台,搭载相应的功能模块插件后,能为用户提供更广义的安全服务,以节省用户投资,扩展IT应用。
Websense DLP解决方案
Websense数据泄露防护(DLP)解决方案用于保护企业敏感信息、知识产权,以及管理和实施监管等。该解决方案部署便捷,可快速覆盖多个层面的网络数据传输及交换平台(包括电子邮件、Web、IM、P2P及其他通道),以智能的方式提供全面、低成本和低复杂性的解决方案。Websense DLP解决方案具有简洁的统一管理界面,让IT人员可以全面轻松掌控企业数据安全状况。同时,它具有极强的目的地感知能力,可对所有内容提供实时的深入分析,在帮助企业快速查找漏洞的同时,自动阻止数据泄露行为,并生成浅显易懂的事件报告。
Websense DLP解决方案包含四个独特的模块:可监视并报告数据泄漏情况的数据监控模块、注重保护网络中的机密数据的数据防护模块、对端点中机密数据进行安全保护与控制的数据终端模块,以及用于发现企业系统机密数据的数据发现模块。目前,这四个模块都已被集成到Websense数据泄漏防护产品中,可在单一策略框架下被管理配置。
北信源存储介质信息消除系统
对云安全的理解范文6
回望2016年,产业沉浮,风云激荡,哪些技术英雄书写下深刻的一笔?《通信产业报》(网)聚焦年度中国信息通信领域的重大创新成果,结合专家意见和网上投票,评选出年度最具影响力的“2016中国通信产业金紫竹年度技术人物”,10位一线潜行的行业技术创新者成为产业热门技术领域的改革创新表率。
刘晓峰:把Polar码写入5G标准
作为下一代通信技术革命的风口,5G从研发之初就备受关注。
刘晓峰2009年加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负责3GPP国际标准化推进工作,研究5G NR(新空口)的研究及标准化,重点推进5G NR编码、URLLC设计、帧结构及Numerology、灵活双工设计等技术。
被誉为“通信技术的皇冠”的编码与调制技术,体现着一个国家通信科学基础理论的整体实力,我国主推极化码成为5G短码编码标准更是把5G研发再次推向了舆论。
刘晓峰作为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负责中国主推的Polar码国际标准化工作。他对Polar、LDPC、Turbo及TBCC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与比较,把中国主推的Polar码成功写入3GPP国际标准,对全面推进中国主推5G关键技术的国际标准化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在5G标准化方面,刘晓峰还主推中国5G国际标准化三驾马车,明确了5G中国国际标准化主推的关键技术,并与国际上达成明确共识。在三驾马车框架下,国内企业对5G关键技术进行了分工与合作,为中国引领5G国际标准化起到重要作用。
技术贡献
作为3GPP国际标准化推进组的重要成员,负责Polar码国际标准化工作把中国主推的Polar码成功写入3GPP国际标准,全面推进中国主推5G关键技术的国际标准化。
张光辉:推动NB-IoT国际标准化
张光辉作为长期从事移动通信相关技术研究的专家,在2016年硕果累累。在800M 3G重耕4G方面,牵头完成中国电信800M 3G重耕4G现场试验,解决重耕面临的同异频干扰等众多技术难题,为中国电信打造国内首个低频4G网络奠定技术基础;与中国联通在国际上首次开展并完成了4G现网升级改造RAN共享,并首次成功实现4G共享网与CDMA2000、WCDMA和GSM互操作和与非4G共享网的切换,并解决了共享与非共享边界的切换等业界公认难题。
2016年,张光辉牵头三载波聚合和TDD/FDD载波聚合等4G+关键技术的国际标准立项,引领4G/4G+技术发展,主导中国电信4G+技术方案和规模落地;主导中国电信频率研究和4G+频率申请,使中国电信成为国内第一个全频率使用4G的运营商。
同r,张光辉牵头NB-IoT 3GPP国际立项,解决中国电信部署NB-IoT所面临的NB-IoT和CDMA干扰共存问题,并在国内首个完成面向物联网应用的Cat1技术试验和商用。参与工信部5G推进组的相关工作和测试工作,推进5G相关研究和进展。
技术贡献
为中国电信打造国内首个低频4G网络和摆脱CDMA产业奠定技术基础;主导中国电信频率研究和4G+频率申请,使中国电信成为国内第一个全频率使用4G的运营商;牵头NB-IoT 3GPP国际立项,在国内首个完成面向物联网应用的Cat1技术试验和商用。
胡云:让物联网落地
中科大计算机学院本硕博十年的求学经历,为胡云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2011年毕业后,胡云进入中国联通研究院网络技术研究中心无线研究室任高级工程师,两年以后晋主任高级工程师, 2016年初担任物联网技术研发中心总监,负责中国联通物联网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工作:全面负责中国联通物联网整体规划,包括业务规划、网络规划等;负责中国联通NB-IoT/eMTC新技术及业务试点工作;负责中国联通物联网相关新产品新业务的研发,包括了各类物联网终端产品研制等;5G方面,参与中国联通5G未来网络架构以及未来新业务及技术研究相关工作。
胡云作为中国联通物联网新技术、新产品研发的带头人,完成中国联通物联网技术演进发展战略及规划,《中国联通蜂窝物联网技术白皮书》;负责中国联通物联网专项规划,指导全国物联网业务发展及网络建设。针对窄带物联网业务(NB-IoT),代领团队从技术标准推动、产品研发、业务培育、应用落地,开展全方位的研究和推动;率先实现了上海迪士尼NB-CIoT的试商用,加快标准化的进程;在广州完成国内首个基于标准化的NB-IoT端到端业务的打通,并推进到8个城市业务试点;在福州完成全国首个NB-IoT商用局的开通。
技术贡献
完成中国联通物联网技术演进发展战略及规划,《中国联通蜂窝物联网技术白皮书》,推动NB-IoT全国多地商用。
唐洪玉:让云更安全
唐洪玉在网络信息安全行业深耕15年,在信息通信安全环境、技术、趋势的不断变革中,提出网络安全领域两大专利,其提出的“云计算安全技术防护体系框架”被广泛引用,成为安全领域的事实标准。
身为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专家组成员、北京市总工会专家、北京市职工技术协会网络安全专业委员会理事以及CISSP、PMP、系统分析师,唐洪玉专门负责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安全产品研发及运营。
2016年,他带领核心团队研发中国电信安全帮产品,并正式上线,为企业提供自助、专业、快捷、智能的SaaS云安全服务,涵盖云安全、安全大数据、SDS软件定义安全、威胁情报、态势感知等重要功能,旨在解决企业面临的安全厂商多、安全产品繁、安全投资大、安全人才缺等四大问题,被称为安全领域的“一匹黑马”。
2016年,安全帮产品已为100家企业用户提供自助、专业、快捷、智能的SaaS云安全服务。
特别是其自主研发的SDS调度管理平台,实现了安全设备的云化部署和管理,以及安全能力的封装和业务编排,极大提升了云安全服务效率,为企业解决关键安全问题的同时,实现服务成本降低50%。
2016年,他带领团队研究并了《2016年上半年中国网站安全报告》,对2016年上半年网站漏洞、威胁情报、攻击安全、安全事件、安全热点问题、安全管理现状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并给出了网站安全运营管理建议,对网络安全工作提供了权威的数据参考和实践指导,获得了业界的广泛赞誉。
在网络与信息安全态势日益复杂和严峻的今天,唐洪玉带领团队把信息安全技术的自主创新落到实处,用新的思维和技术不断改造安全手段,创新安全人才培养,成为信息安全的“守门人”。
技术贡献
2016年,带领团队开发中国电信安全帮产品并正式上线,为企业提供自助、专业、快捷、智能的SaaS云安全服务,解决企业关键安全问题。
胡森标:突破NFV转发性能
近二十年的职业生涯,胡森标一直与中国的通信行业的发展和变革同步。聚焦柔性网络、SDN和NFV、云计算等多方面的技术和公司产品布局,胡森标多年来奋战在信息通信科技研发一线。
在CT与IT加速融合的背景下,从2010年起,胡森标积极推进云、SDN/NFV的产业化工作,建立起具有丰富CT和IT经验的产品和开发团队,确立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SDN和NFV的技术体系,并推动产品研发和市场开发。2016年,他带领团队以云网融合的理念打造了优秀的云计算产品平台,平台基础上开发赛特斯智慧云产品并获得江苏省优秀软件产品奖提名。
在科技创新方面,结合流媒体技术、SDN技术、云计算技术和大数据技术,创造性地完成了云计算架构下的流媒体业务保障方案,并获得南京市科技进步奖。
2016年,胡森标带领团队攻关,开发出令业界瞩目的NFV数据转发性能上的重大突破,实现了纯虚拟化平台BRAS设备单CPU 120G转发性能突破瓶颈。
胡森标以积极的态度推动公司产品研发定位,以开放的态度和积极的实践来促进构建一个健康良性的生态,从而促进整个产业的发展。
技术贡献
作为国内SDN/NFV的先行者,带领团队以云网融合的理念打造了优秀的云计算产品平台。2016年,在技术上带领团队攻关,开发出令业界瞩目的NFV数据转发性能上的重大突破,实现了纯虚拟化平台BRAS设备单CPU 120G转发性能突破瓶颈。
王瑞春:让国产光纤升级
在浙江大学学习材料学出身的王瑞春,是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的技术元老之一。
担任研发中心总经理多年,负责整个长飞公司光纤与预制棒等新产品、新工艺与新技术平_的研究开发与管理工作。
自2002年加入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至今,王瑞春先后主持、参与并成功开发了长飞系列主要工艺技术与产品,包括大尺寸G655预制棒产品、200mm大尺寸预制棒、超低损耗G.652光纤、超低损耗G654光纤、G657光纤、VAD及OVD制棒平台以及相关芯棒与预制棒的开发等。其中低水峰光纤的研发使低水峰光纤成为长飞的主导产品;超低损耗G654、G657产品更为下一代光网络的建设提供了更优化的产品选择。
作为项目带头人,王瑞春带领长飞完成了低水峰光纤的大规模生产工艺的研发,并获得成功。
目前低水峰光纤是长飞公司的主导光纤产品,为长飞公司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其开发的G654 及G657类型的光纤,为下一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实现了更优化的解决方案。
尤其是2014年来所完成的VAD工艺平台以及正在开发的OVD预制棒平台,实现了高效的预制棒制备技术,解决了光纤行业的瓶颈,其中VAD工艺平台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目前已经达到了规模生产的能力并在潜江基地投入生产。
在国产光纤厂商从技术追赶到逐渐获得自主创新能力的长期发展道路上,王瑞春带领长飞成为自主创新的重要力量。
技术贡献
作为项目带头人,完成低水峰光纤的大规模生产工艺的研发并发展成为主导光纤产品。其开发的G654及G657类型的光纤,为下一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实现优化。
刘敏:变现大数据
随着互联网+的推进,信息技术正与经济社会全面融合,大数据逐渐对生产、消费活动产生重要影响。
刘敏作为北京盛久盈天科技有限公司(IdataThinker)总经理,一直关注大数据领域,特别是在大数据基础支撑平台下,如何高效利用系统内部数据、专业机构提供的专业数据和互联网全媒体平台的信息数据来进行数据分析、挖掘,利用大数据技术建立业务模型和业务监测指标,通过大数据平台对企业经济运行状况进行监测分析,用数据说话,为企业提供增加销售业绩、降低成本、减少运营风险的决策依据和数据参考。
他还联合国内多所高等院校教师和央企技术专家,筹备出版大数据统筹、数据治理以及数据资产评估的一系列丛书。
刘敏带领公司先后研发并生产出了一系列基于大数据相关的产品,并取得了知识产权和相关专利技术,主要有《盈科互联网舆情监控系统》、《盈科大数据集成分析平台》、《盈科云计算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刘导的《基于定向搜索技术的大数据应用产品和服务》项目已获得北京市科委重点扶植项目。
技术贡献
带领技术团队研发大数据基础支撑平台-IdataThinker大数据平台,并在其上建立了按照行业分类的经济运行的算法库和模型库,利用此平台公司承接了国务院国资委的《国有企业大数据综合分析平台》等国家部委、银行和数个大型企业的项目。
肖力:定义云安全
2005年加入阿里巴巴的肖力,是阿里巴巴第一位安全工程师,如今已经成为阿里云云计算安全事业部资深总监。从2009年阿里云成立的第一天起,肖力加入阿里云计算公司,组建与管理集团的首批安全技术团队,构建集团最初的安全体系。
领导阿里云安全团队,专注于战略方向、人才管理和行业投资,定义云计算时代的安全本质。
传统IDC要求用户对所有安全问题负责。肖力认为,到了云上,安全迎来责任共担的新时代,安全问题变成厂商与用户共同解决。在云环境下,云的服务提供商拥有更强壮的基础设施的安全,以及更强大的安全资源,为用户提供更快的应急响应能力。
肖力带领安全团队帮助用户处理每天访问量超过2亿次的密码暴力破解和攻击,每天帮助用户防御2000次的DDoS的攻击。2016年上半年,累计帮助用户修复了47万高危漏洞。
“更好地帮助用户在云上解决遇到的各种安全问题。”多年来,肖力带领阿里云安全团队坚守初衷。
技术贡献
领导阿里云安全团队,引领阿里巴巴、淘宝等整个安全防御体系的建设以及安全技术团队的组建和管理。
王龙村:创新行业物联网
王龙村2000年加入脉科技,作为国脉科技的技术领军人物,本年度带领团队共同完成公司从运营商的通信服务商到ICT综合集成商的角色转变。
从单一的服务厂商,发展成为与ICT领域众多厂商形成战略合作,从依托运营商,发展成为拥有自己的行业(区域)合作伙伴,在交通、教育、医疗、公安领域形成完整的ICT解决方案,特别是ICT技术在车联网及医联网中的应用。
他带领团队研发的国脉车联网解决方案,利用全球领先的汽车路由技术,抢占车联网入口先机。有望形成全国最大的物联网平台,带动万亿元产值的车联网产业集群,推动汽车电商、二手车交易、智能交通、平安城市、环保监测、汽车金融、汽车保险、汽车维修、后汽车市场应用软件开发等相关产业链的爆发式增长。国脉云健康平台,利用最先进的低功耗物联网组网技术,打造融合生命医学传感技术、人工智能等高科技前沿技术的国脉健康管理解决方案。
技术贡献
作为国脉科技的技术领军人物,带领团队共同完成公司从运营商的通信服务商到ICT综合集成商的角色转变。研究重点是传统产业的ICT化,在交通、教育、医疗、公安领域形成完整的ICT解决方案,特别是ICT技术在车联网及医联网中的应用。
刘锦潮:首创激光跟踪仪
刘锦潮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率先开展激光跟踪干涉测量技术的研究,持有激光测量系统的多项专利,是世界公认的激光跟踪干涉技术之父。
在自主专利技术的基础上,刘锦潮于1987年创建爱佩仪公司,总部位于美国马里兰州的洛克威尔城。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生产六维激光跟踪仪和六维激光干涉仪的厂家,并推出了国际上第一台商业化激光跟踪仪。
在刘锦潮的带领下,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机械制造领域精密测量仪器和高性能传感器的研发和生产,产品已广泛应用于美国及世界各国的先进制造领域,并在坐标测量和机床性能测试的高精度标准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爱佩仪激光干涉仪已经连续三年获得美国年度25种最新产品奖、年度新产品最重要技术奖和商业技术奖。迄今为止,所取得的成就使其在国际精密测量领域享有很高的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