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专业知识技能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电工专业知识技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电工专业知识技能

电工专业知识技能范文1

关键词:电工基础;能力目标;理实一体;

作者简介:芦晶(1964-),女,河北滦县人,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陕西 咸阳 712000)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1-0075-02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以技能型、技术型为目标也成为职业教育的特色。围绕着这一特色,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开展了全方位的课程改革,其显著特征是任务引领、过程导向、学做一体、理实结合,进一步强化了技能训练,提高了教学效果,这无疑是有益的尝试和探索。作为专业技术基础课的电工基础课怎样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在专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对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考核评定作了如下试点实践和探索。

一、确立专业能力目标

通过职业分析确立电工基础课程相关的专业能力,如图1。

(1)电路基本规律的理解能力,包括电路、电路基本变量,即对电流、电压、功率的深刻理解;对电路的基本规律基尔霍夫定理的理解和在实际电路中的应用能力。

(2)识、读图能力,理解实际电路和电路模型的关系,由电路图到实际电路的实施。实现理论和实际的相互转化能力。

(3)使用仪器、仪表能力,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常用仪表能力。如电流表、电压表、万用表、功率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训练学生正确使用工具书、手册、图表的能力。

(4)查阅资料能力,在完成项目过程中不仅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更重要的是知识迁移能力的形成。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学会怎样查阅相关资料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与人合作能力,通过理实一体的教学形式,在学生分组完成课程项目任务的同时潜移默化的养成与人合作的协作精神。

二、确立课程内容

高职电工基础课程现行教材很多,依据本课程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重构课程内容是进行能力目标培养的首要任务。依据专业能力目标及后续课程分析,把电工基础课程主要内容确定为六个项目载体,如表1所示。

通过这六个项目的学习和训练不仅理解了电功基础理论,而且培养了他们对理论的使用能力,而这种实际应用反过来又进一步促进了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比如项目1,简单照明线路的规划与搭接,使学生从最简单的直流照明电路入手理解实际电路和电路模型的概念,从而理解建立电路模型进行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然后通过电路测试进一步掌握电流、电压、电位、电功、电功率等电路变量的概念及在实际电路中的应用。最后通过电路规划和测量理解电路的基本规律基尔霍夫定律。在规划和搭接简单照明电路的同时使学生理解电路变量电流、电压、电功率的作用及其测量。这样以实际工作项目为载体,既使学生掌握基本专业理论内容,又强化了知识的应用性。这里的项目可以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学校实训条件灵活选取,重在体现学以致用的理念,让学生知道“学什么”和“为什么学”。

三、确立教学方法

电工基础课作为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应为后续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尤其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通过“任务先导”让学生认识到“为什么学”,然后“知识链接”使学生理解基本理论,最后“任务完成”实现对理论知识的应用的教学模式,采用理实一体的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日光灯电路的安装及测试项目教学分以下几个步骤进行:(1)通过项目的引入使学生理解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包括正弦量的三要素以及正弦交流电压、电流的特点和测量。(2)通过图2所示日光灯电路的搭接及电压的测量,学生直观的看到镇流器上的电压加灯管上电压并不等于电源电压,为什么?带着疑问给学生讲解正弦交流电的计算,引入相量简化计算就很好理解了。(3)把相量计算的方法应用到最简单的电路,自然就是单一参数的电阻、电感、电容电路。随着这些理论知识的掌握在分析日光灯电路的测量结果就不难理解了。(4)进一步计算和测量日光灯电路的功率和功率因数,通过分析和实验自然就找到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这样把比较抽象的相量计算与实验紧密结合,使学生不再感到枯燥的理论难以理解,而是积极的寻找实验现象的理论根源,变被动为主动学习。通过理实一体的教学活动不仅能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巩固,还可以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促进技能的形成。

通过课堂上边授课边实验的教学模式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容为一体。如讲功率因数的提高时,学生搭接完成日光灯电路后,可以直接用功率因数表测量电路的功率因数,得到结果后可以提出问题,为什么功率因数这样低?引导学生分析感性负载功率因数低的原因,是电压超前电流的角度太大,然后分析如何提高功率因数?自然是给负载并联电容。那么并联多大的电容好呢?取不同容量的电容并联在负载上请同学们测量不同情况下的功率因数。那么并联电容的大小与功率因数高低之间有什么关系呢?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如何计算并联合适的电容的方法。这样学习学生受到的启发和印象都很深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都得到很大提高。总之,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直观性强、有说服力,对高职学生而言易于接受和理解,掌握知识既灵活又牢固,使多项专业能力得到有效培养。

四、改革考核方法

电工基础课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是专业技术基础课,一方面要为今后就业奠定良好的操作技能基础,另一方面还要为后续专业课程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因此,采取独立的理论考核和分组的实践综合考核各占50%的模式。独立的理论考核采用传统的期末考试方式,考试内容是必备的理论知识。传统考试方法学生比较熟悉,教师便于操作,成绩易于量化,便于学生总结和加深学习的理论知识。其缺点是理论与实践脱节,易造成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往往造成高分低能的不客观情况,很难反映出学生的应用和创新等综合实践能力。因此单一使用这样的方式考核有失偏颇,不利于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养成。而分组的实践综合考核,是将考核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自查表和教师对学生个人评价表(如表2所示)两种形式去考核、衡量、评价,把课程目标融入到考核评价当中去。它将是教师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考察,也是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学习过程每个环节中的表现进行反思的训练,这种评价在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专业能力(即综合职业能力)的基础上润物无声地获得提高。通过“工作任务”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技能知识的掌握,解决问题能力以及与人合作等诸多方面作出评价。

两年来,通过理实一体的教学试点实践,证明新的教学体系和训练方法,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提高专业实践能力的基础上也潜移默化地提升了学生的通用能力,而这也正是企业对员工最重要的素质要求。相信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职课程教学改革也会越来越完善。

参考文献:

电工专业知识技能范文2

【关键词】高职教育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 动手能力 培养

【文献编码】doi:10.3969/j.issn.0450-9889(C).2011.11.030

近年来,随着3G时代的到来,高职院校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成为社会需求旺盛的热门专业之一,其招生规模迅速扩大,报读该专业的人数剧增。在这种生源充足、社会需求旺盛的形势下,高职院校应加大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力度,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改善实验、实训手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能应对3G时代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一、3G时代社会对高职院校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

“3G”(英语3rd-generation)或“三代”是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简称,是指支持高速数据传输的蜂窝移动通信技术。3G服务能够同时传送声音(通话)及数据信息(电子邮件、即时通信等)。代表特征是提供高速数据业务。国际电信联盟(ITU)目前一共确定了全球四大3G标准,它们分别是WCDMA、CDMA2000和TD-SCDMA和WiMAX。

电子信息产业是一项新兴的高科技产业,被称为朝阳产业。“十一五”期间,随着3G牌照的发放,信息时代的到来,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电子信息产业以高于经济增速两倍左右的速度快速发展,产业前景十分广阔。未来的发展重点是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等产业。“十二五”规划提出:“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目前已经成为信息社会人才需求的热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生具有宽领域工程技术适应性,就业面很广,就业率高,毕业生实践能力强,工作上手快,可以在电子信息类的相关企业中,从事电子产品的生产、经营与技术管理和开发工作。主要面向电子产品与设备的生产企业和经营单位,从事各种电子产品与设备的装配、调试、检测、应用及维修技术工作,还可以到一些企事业单位一些机电设备、通信设备及计算机控制等设备的安全运行及维护管理工作。

二、高职院校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培养的目标和课程体系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培养的是具有良好的科学素质和文化修养,具有扎实的本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受到科学研究与实际应用的基本训练,具备各种电子信息的处理和系统设计、开发能力,能从事信息处理、系统设计、开发与测试等领域的高级技术人才。

高职院校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除了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外语水平、计算机应用水平外,专业方面必须具备基本电子电路(模拟、数字、高频等)的分析、设计能力;单片机或其他微处理器的应用能力;基本的信号处理、通信电路或系统的设计、分析能力;较好地掌握计算机原理与应用,具有初步的编程能力;熟练的电子设备(产品)组装、调试能力;初步的企业管理等能力。根据这些能力要求,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一般开设电路分析、信号与系统、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等专业基础课,再开设高频电路、通信原理、计算机原理与应用、单片机应用、数据结构、C语言、计算机网络等专业课程。为了增进学生的知识面,还可以开设数字电视、语音处理、图像处理、数字信号处理(DSP)、移动通信、光纤通信等前沿性的专业课程作为专业选修课,以拓宽学生的视野。除此之外,还安排大量的实训实践环节,以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各种技能。

可见,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从事3G增值业务研发、移动通信设备研发、WAP业务研发、短信研发等。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技术人才在3G时代是不可缺少的。

三、当前高职院校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第一,理论课教学手段单一,实践内容少,与迅猛发展的现代电子技术严重脱节。尽管许多高职院校在理论课教学形式上进行了改革,增加了一些多媒体教学、现场教学,但还是以理论课讲授为主,学校实验实训器材、设备有限,学生动手实践机会较少。

第二,课程内容陈旧,主要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高频电子线路等课程,讲课内容以模拟单元电路和中、小规模数字集成电路为主,与目前IT产业大规模集成电路器件高速发展和应用的趋势严重脱节。课堂教学效果较差,学生普遍感觉到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在实践中用不上,甚至知识滞后,而实践中需要的知识又没学过。

第三,专业各门课程内容之间缺乏有机联系,缺乏一个统一明确的目标。有的课程理论太多,与现代技术联系不够紧密,有的课内容与其他课有重复,从总体来看,培养目的比较分散。

第四,教师实践教学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从事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教学的教师,基本上都是从学校到学校,没有从业经历,缺乏具体工程项目的实践经验,对电子信息行业的技术研发、产品设计、设备生产、市场营销等诸多工程实践环节缺乏直观的了解,师资素质存在问题。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师资素质如何,决定教学质量的高低,它要求教师既要有很好的专业理论素养,又要有比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但现实情况是,高职院校现有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他们的知识结构得不到优化和充实,缺乏实践操作能力,因此,在教学中,难以结合实际,深入钻研教材,更难以跳出教材对教学内容作全面系统的把握,在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时往往显得力不从心,更难以根据技术发展的要求灵活地补充更新实验内容,也无法及时设计出新的具有前瞻性和创造性的实验项目,造成老师不敢多讲,学生不愿多听,学生动起手来什么都不会的恶性循环局面。此外,对于一些有丰富实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而言,由于知识陈旧且更新速度缓慢,他们不能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也不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指导和帮助。

第五,实验实训教学及水平有待提高。高职院校实验器材、设备基本上还停留在传统的通过连接一些基本元器件、组合几个芯片等形式,在实验台和实验箱中进行验证性和简单设计性实验阶段,虽然这些基础实验到现在为止仍然有其特定的意义,但已远远不能满足当前高新技术对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动手能力的要求。

第六,目前很多高校虽然能够安排学生去一些企业、工厂等单位进行实践学习,但由于经费紧张又没有严格的管理考核制度,而且实习单位出于对生产安全及实习成本的考虑又不愿让学生过多地练习,使得这种实践活动往往流于形式。

四、提高高职院校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动手能力的途径

第一,课程设置、教材建设应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高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应以适应现代社会需求为目标,以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结构为核心,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教材是专业课程体系的核心,是进行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教材应紧跟现代技术的发展趋势,并有一定的超前性,各科教材内容应统筹安排,综合平衡,避免内容重叠。

第二,重视“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促进教师“双师型”素质的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直接影响到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建立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既具备一般的高职院校教师素质,又具备较强动手能力的第一线骨干素质。因此,要求专业教师不仅具备相应的学历,还必须具有企业工作经验。对于从高校毕业直接进校的教师,有三条途径实现“双师素质”:一是高职院校选送专业教师分期、分批到专业对口企业顶岗锻炼,参与管理和设计,以掌握本专业的一些应用技能,完善实践知识;二是在校内实训、实习基地直接参与生产和教学指导,并依托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对他们进行职业技能鉴定,取得职业资格证书,使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得到提高;三是与企业合作搞项目开发。

第三,聘请现场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学校兼职教师,将最新的技术成果带到课堂,指导学生实践活动。这些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外聘教师,讲授课程中深入浅出,能很好地将晦涩难懂的课程讲述得有声有色,还能较好地运用实际工作的经验、案例,将理论知识与具体的案例进行结合、分析,使课堂更贴近社会和行业,从而激活课堂教学机制,引起教学过程的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第四,建立稳固的校内外实训、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的场地,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相结合,缩短学生所学专业与就业岗位要求的差距。一是建立校内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实验、实训基地,满足该专业学生初步学习的需要;二是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将教学延伸到企业,让学生贴近生产一线。企业为学生提供的实训、实习条件,保证学生真正学到新技术、新工艺、新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岗位意识、团队意识、组织纪律性、协作精神和敬业精神。

第五,实施“顶岗实习”工程。顶岗实习是学生在企业实际工作岗位上进行的一种带薪生产实践活动,高职院校应寻找一些信誉好、实力强、规模大的生产企业合作,在本专业毕业生最后一年完成在校所有的课程学习和毕业设计(毕业论文)后,学校严格按照专业对口的原则,安排学生到校企合作企业和相关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技能。对学生来说,这是一个能够在真实工作环境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质的重要步骤,培养了学生真正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实现理论与实际的交融。

【参考文献】

[1]俞兴明.论高职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06(11)

[2]姚巧鸽,周原.电信专业本科生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天中学刊,2010(10)

电工专业知识技能范文3

关键词:电子电工;教学改革;教学结构

中图分类号:G712?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6-0056-02

电子电工是一门理论性较强,实践性也较强的基础理论课,授课教师一定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如何优化授课课堂结构,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从而从本质上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呢?这是所有电子电工教师都面临的问题,也是应该潜心研究的课题。

一、搞好电子电工专业课堂教学需要教师转变教育理念

1.改革课堂,理念先行。电子电工专业的教师要解放思想,更新教育理念,树立现代化的教育思想。这就要求每一个专业教师都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从讲透理论入手,从强化技能训练的角度迈进,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2.电子电工专业教师要加强自身对电子和电工专业的学科知识的研究与学习,每一个专业教师在学习专业知识时,一定要注意对经验的积累,还要不断地学习一些新技能、新工艺,既要不断地学习其他学科的先进教学方法,又要重视时新教育理论的研究与学习。每一个专业教师都应该争取参加一些学术研讨会,观摩示范课,从而提高自己的授课能力。教师还应该定期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多搜集并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着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尽管教无定法,每一位电子电工教师还是需要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以提高课堂40分钟时间的有效利用率,教师可以采用分模块教学法,使自己的教学目标明确,操作过程简单易学,便于学生对各科理论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分块儿教学也有利于教师把握学生的学习时间和进度,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基本理论素养和基本功的熟练程度。对于一些理论性较强的章节,教师还可以先进行理论讲授,让学生先从理论上了解其原理,再进行当堂训练,通过训练巩固所学知识,再经过实践检验所学,并进一步拓展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电子电工的考核评价机制应该形式多样,在专业理论课的授课中以笔试为主,在实验课的评价机制中,着重规范学生的实验技能,对于实习课的评价机制,教师更应该从教学技能上加以把控。上述三种不同的考核方式有利于针对不同层次的学习开展,从而起到重点突出的作用。笔者还建议学校在不同的时间段内尝试运用技能考核,以适就社会对学生的不同需求。

二、优化电子电工专业的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质量

电子电工教师要切实处理好传授专业知识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关系,突出课堂教学的效果,既要强调基本理论,又要注重对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要融教学与实践于一体,强调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一定要注重实践的作用,在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又要强调理论的指导。电子电工专业的实验比较多,教师需要监督学生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中也要认真完成实验操作,并如实地记录实验过程,完成实验报告,做好实验分析。教师还要要求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学会对实验故障加以分析及处理,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在自己的实践中得到正确的理论。电子电工专业的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还要善于借助先进的教学手段,随着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等教育手段的改进,电子电工教学也就不再局限于课本,而是不断延展教学空间,给了学生更多的学习空间。多媒体技术融图像、声音、视频于一体,更直观地展示了电子电工的微电子集成器。

三、电子电工教师要重视课堂教学方法的调整

1.电子电工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求知的欲望,笔者从课外辅导入手,通过各种形式的电子电工兴趣小组,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笔者还引导学生多阅读一些与电子电工专业相关的杂志、报刊和新闻,了解该专业的特点,明确其发展前景,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这样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还可以通过各种教学实践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各类社会实践也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必要手段。

2.电子电工教师要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学习来不得半点儿虚假,在电子电工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学习习惯,保护学生的创新思维,把学生当成课堂的主体,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帮助学生学会对排除困难的方法,使其形成较强的知识迁移能力。

电工专业知识技能范文4

关键词:校企;物理电学;电工专业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060-02

在校企深度合作的环境下,将物理电学的基础知识与电工专业课程衔接,并融入到校企深度合作的课堂教学中。本文意在研究物理电学与电工专业课知识技能的衔接,探讨了将它们融入于教材和教学的途径。

一、物理电学与电工专业课程衔接现状的调查研究结果

1.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于需要,需要是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源泉。中职学生学习物理的主要动机是为了就业,因为物理课程的学习将为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掌握了专业知识技能才能让自己在未来的人才市场上更有就业竞争力,可见物理课程与专业课程紧密衔接的必要性。

2.目前中职物理教材内容陈旧落后,局限在传统知识内容的讲授上,其中电学相关知识点与专业课程的联系也不够紧密,有的知识点或重复过多,或严重脱节。所以中职物理教学要充分考虑专业的需要,做好与专业课内容的衔接。

3.中职物理教材注重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不够重视物理实验,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而且物理实验与后续电工专业实训课程的衔接不够紧密,甚至有明显脱节现象,

4.中职学生基础差,学习态度消极应付,不求上进,学习能力较低,在我们中职电工专业课程中涉及到与物理电学相关的教学内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够积极主动的将知识联系起来,不能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效果。

5.要让物理课程与专业课程更紧密的衔接,对中职校物理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个职业学校的物理教师,不仅要精通物理课程,还要熟悉专业课程,精练课堂教学内容,在有限的课时内提高课堂效率。

二、校企深度合作背景下物理电学与电工专业课程衔接的教学研究

目前各职业学校的专业课都在推广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物理课程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结合非常紧密的一门课程,物理的理论来自于实践,同样要经受起实践的考验,并服务于实践。物理课程不可能完全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因为它受客观因素限制,有一定的难度,但教学中使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在课堂教学中是完全可行的。不仅如此,在衔接教学中,实践的内容要有意识地与后续电工专业课相联系,这样才能使物理电学与专业课程从内容到教学方式都能很好的过渡衔接。比如在物理电学内容《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这一节,物理书中只分析了此定律简单的计算公式,对定律在电路中的实际应用问题没有进行具体的分析。因此我们在物理课程讲授的同时可以具体联系电工专业上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再比如火线和零线为什么不能短路?怎样连接就会构成短路事故?教师必须教会学生为了避免短路现象的发生应该安装保险丝;以及生活用电中电灯的亮度问题等,比如晚上用电高峰期为什么灯光较暗?又如同一电源供电时,为什么两灯串联比两灯并联要暗?这些都是专业课学习的重要基础知识,物理教学若联系起来讲解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为后续电工专业课学习打下基础。再以《楞次定律》这一课为例,把物理知识与电工专业知识的衔接点渗入到教学中去,使物理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衔接教学在实践中有效地进行,让学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物理与专业的联系,为以后高年级专业课程的顺利进行打下牢固的基础。《楞次定律》在专业课程《电工基础》的电磁理论部分是一节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为此,我在《楞次定律》教学设计时参考了《电工基础》和《电工基础学习辅导与练习》,将电工基础中一些简单的基本问题在物理教学中尽量解决。比如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猜测:“感应电流方向究竟由哪些因素所决定呢?”以此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在这一环节中,学生模拟企业科研开发部门分组讨论,教师给以指导,最终根据学生的猜想、研讨,总结得出结果,由于电磁感应现象是由磁通量变化引起的,所以,可以猜测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通量如何变化,即增大或减少有关。

经过上述讨论,学生将分组实验探索研究。探究中同样融入企业理念,以企业设计部门研究具体项目为背景,从接受项目、任务分配、团队协作、过程管理、考核制度等方面体验企业文化,比如团队(Team)分工、支援模式以及习惯称谓等,以期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的紧密对接。Team Leader下发工作任务单,每一个Team Member明确任务后,在Team Leader的指导下自觉主动地完成任务。Team Member有难题可向Team Leader寻求帮助,Team Leader可向QA寻求技术支持。Team Leader确认全组任务完成后向QA申请项目审核,QA对全组成员的完成情况进行审核打分。这样一种以企业为背景的教学模式,强调了小团队(Team)的合作与运作。同时通过这种企业化的教学模式,能够形成一种紧张有序、积极参与的教学气氛。

三、校企深度合作背景下物理电学与电工专业课程衔接研究的局限与思考

1.物理课程内容的选择是一个很大的课题,而本文主要从物理电学与电工专业课程衔接的角度进行探讨。本文可以为后续中职物理课程改革,特别是校本教材的编写工作奠定基础。

2.物理课程与专业课程衔接的教学实践效果到底如何,对专业课教学及学生能够产生多大的影响,仅凭教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进行判断远远不够,还需对相应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作进一步的研究。

电工专业知识技能范文5

关键词 电工;维修技术;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 TH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14)13-0121-01

经济不断向前发展对维修电工的技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维修电工在企业生产和经营过程中是一直十分重要的力量,他们地提高产品的质量,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新的发展背景之下,就要求维修电工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专业维修技能,不但要具备全面的专业技术知识,而且还要具备良好的实践能力以及较高的职业道德意识。从多个方面出发,对维修为人员需要具备的知识技能进行总结,在通过教学培训获得专业技术的同时,还需要根据维修电工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的对其加强训练,以便其能够不断顺应时代的进步的要求。

一、现代维修电工技能的要求

(一)维修电工的专业知识水平

维修电工是从事机械设备和电气系统线路以及器件安装维修和调试、修理的专业人员。是电力企业生产后方的技术保证人员,其目的就是为了保障电气设备的安全与使用。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维修电工在开展工作过程中必须据别相应的专业知识技能。这些技能主要包括了电工常用的几种计算方法、常用检测设备的使用以及操作方法、维修电工作业质量监督和管理、常用电气元件的测试、选择和接入、维修电工读图基本技能、电工安全技术操作要求、机床电气设备的维修和保护、维修电工操作技能等。维修电工的专业技能在一定程度上使维修工人开展线路维修的基本工作保证,同时也是他们作为维修工人所必须具备的专业素质。

(二)维修工人的操作技能

维修电工的主要职责就是负责电力系统以及输电设备的维修和保障工作,所以,就目前的就业形势来看,维修电工需要掌握大量的实用操作技能,只有这样才能切实的适应工作的需求,维修电工在开展工作过程中应该掌握的操作技能主要包括了常用机电设备的安装与维修、接地装置的安装与维修以及各种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的设备维修与维护等实际的操作技能。对于维修电工来说,实际的动手操作技能在整个工作过程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因此,实际的动手操作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如果维修电工没有具备扎实的专业技术功底,即使他们具有多强的实践能力都是没有办法正常的完成电工维修工作的。因此我们可以看出,维修电工还需要不断的锻炼自身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因为只有具备了专业技术知识才能在实践中熟练的将知识应用到实际的工作当中,从而切实的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二、如何提高维修电工的技能

(一)进行专业的技能培训

对于任何技术人员来说,能够顺利的完成工作的前提是离不开良好的操作技术,而维修电工的技能又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他们的技能需要有专业的技术知识作为保障。所以,对于维修电工来说,熟练工作能力的前提就是要有专业的技术知识。因此,为了提高维修电工的技能水平,对维修电工开展教育噢培训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培训过程中需要对维修电工的专业知识进行系统的培训。作为一名维修电工技术人员,其在受教育阶段一定是接受了系统专业知识教育与,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很多知识体系已经不能够满足时展的需求,所以就需要对维修电工进行培训驾驭,企业管理部门在开展培训工作过程中,需要针对本企业电力工作对维修电工的专业知识进行整合,是他们能够更好的掌握各运用这些专业知识,并逐渐形成自己的专业技能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的提升维修电工的专业技能。

(二)加强维修点电工的观察力

对于维修电工来说,这样一个群体所要做的工作就是找出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疏漏以及存在的故障和问题,并能够及时的将这种问题解决掉,促进电力系统稳定、安全的运行。因此,针对电工的这一个工作特征来说,就要求维修电工具备敏锐的观察力。而要想提高维修电工的观察力在日常的工作过程中就必须不断的培养电工的观察力,在对线路检查过程中,争取做到一丝一毫的问题不遗漏,并且还应该养成耐心,细心的性格,在检查出问题之后能够及时的采取措施将其解决。但是观察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就要求企业部门和维修电工双方共同作出努力,企业管理部门应该加强对电工的鼓励和奖励,维修电工也需要不断地提醒自己,注意在工作过程中不断的发现细小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维修电工专业技能的提高。

(三)维修电工通过自身的努力提太高技能

首先,维修电工要具备不断学习的精神和动力,对于现代电工为维修的新技术和新知识要不断的进行学习和了解,通过自身的努力切实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在不断发展变化时代之下,电工知识正在不断的更新换代,这就对维修电工提出了更高的他要求,维修电工在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的同时还需要不断加强对新知识的学习,通过一边工作一边学习不断完善自我。此外,除了具备新知识和新技能紫外,维修电工还需要具备创新意识。在进行原有的工作能力的基础上不断的进行技术创新,从而获得新型的操作技能。与此同时,还需要加强电工思想意识方面的提升,例如,电工应该具备强烈的自主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只有全面的保证电工全面的整体素质,才能进一步的提升维修电工的技能。

参考文献:

[1]林光.浅谈维修电工专业一体化教学[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10,4(17):242.

[2]叶文达.现代教学媒体在《维修电工》实操教学中的应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9(02):24.

[3]施剑凡.高职院校中高级维修电工考核实训教学的探索和改革[J].科技信息. 2011,7(17):247.

[4]黄方钢.《维修电工》实训课程项目教学案例[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2010,4(16):56.

电工专业知识技能范文6

关键词:电子电工专业;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探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10-0208-01

改革和开放使我国的电子工业得到了飞速发展,加入WTO以后,我国的电子行业驶入了快速发展的快车道,彩电、冰箱等家用电器,电脑和自动化设备的广泛应用对电子产品生产和技术维修的专业人员需求越来越供不应求,超尖端技术和技术过硬的高级人才更为奇缺。鉴于此,全国各专业职业技术院校纷纷扩大招生规模,加大电子电工专业的教学,以便更多更快的培养专业技术专门人才,以适应社会的需求。与此同时,也正是由于目前我国电子产业的飞速发展,为技校的生存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在此,笔者客观分析了技校电子电工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一、技校电子电工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大部分技校电子电工专业毕业生的总体情况看,专业理论知识不是很扎实,操作技能不是很强,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不是很乐观,具体情况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理论基础知识不牢固

电子电工专业的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内容是电工基础和电子线路等,由于教学内容很抽象,逻辑性又很强,导致电子电工专业课枯燥无味,中职生感到难学,没兴趣,以至于很难学懂,也找不到学习的技巧,所以大多数中职生感到电子电工专业的理论基础知识和内容不好理解和掌握。对各种电子产品的结构、电路内部结构、电路工作原理等专业性极强的内容,更是觉得难上加难。因此,大部分中职生在电子电工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普遍感到专业理论基础知识掌握的不是很牢固。

(二)专业操作技能不过硬

由于大部分中职生在电子电工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学习掌握得不够好,所以大部分中职生的专业操作技能不是很过硬,如维修维护技术不佳,方法简单,缺乏实践经验;又由于实践教学设备不是很充分,缺乏熟练的理论知识,使得大部分中职生仅仅靠死记硬背电路工作原理和电器电路内部结构,闭门造车,一知半解,更不能举一反三和贯通融会,以至于学习三年后不能或不敢单独从事家用电子产品的维修。

(三)毕业生就业安置不理想

对一般的技校生来说,入校前都想着在校学到一技之长,就业安置到比较理想的岗位,对毕业安置充满了美好的憧景。但是,由于以上两方面的原因,电子电工专业的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安置工作并没有入学前想象的那样美好。由于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理论和操作技能等都不特别过硬,所以电子电工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很难胜任各种电器维修、质检、专业维护等技术要求极强的工作;他们毕业后一般只能到各类生产电器电子类产品的工厂从事一般性的普通工作岗位。这样的普工岗位一般技术要求简单,大多重复操作,工作时间一长就感觉枯燥无味,工资不会很高,也没有发展前途,与理想中的工作岗位差距较大,因此,大部分毕业生毕业工作一段时间后都会离开学校推荐的工作,自己去寻找认为更好的、更合适的工作。这样,一是对技校产生一种怨恨心理,二是使技校的声誉受到了损害,从而影响技校的招生工作,不利于技校的发展。

二、技校电子电工专业教学改革的对策与建议

(一)对所设置的专业合理定位

一是重新明确定位本专业的教学目标。也就是要摸清技校生自身的素质,根据学生的实际、年龄特点、接受能力去制定教学目标。明确技校生经过三年的电子电工专业学习,对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二是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结合技校生自身的素质,充分考虑社会对该专业的实际需求及技校生毕业后的工作需要,使电子电工专业的专业定位更加合理,更有特色。三是制定教学目标要因地制宜,根据学生基础和专业技能多层次专业定位。要根据学生对专业知识兴趣要求和侧重点的不同,以及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需求及方向去制定教学目标,如从事电子、电器流水线生产、组装;从事家电售后服务、维修、维护;从事专业技术更强的电子产品如摄录机、电脑主板等甚至更高级的电子产品的维修工作等分别定为不同的教学目标,实现分层教学。

(二)加强直观教学,重视教学实验

电子电工专业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此,要根据专业特点,采取直观教学和实验教学。一是充分发挥直观教具的作用。采用实物、模型,发挥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器官协调作用,如让学生亲自拆卸旧电视机,亲身触摸电器元器件,并让他们初步认识元器件的外型、型号,为学习了解其性能和应用情况奠定基础。二是注重演示实验教学。在演示实验教学中,实行开放教学,让学生亲手选择电子元器件、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实验探究的兴趣。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模拟教学

针对电子电工专业基础课程内容抽象的实际。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制作形象逼真的课件进行模拟教学可以使学生很清楚的看清电动势的方向、电容器充放电的过程、交流电的产生等。特别是对电磁波等隐性的内容教学不仅将抽象的东西生动形象化了,学生比较容易的接受,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教学环节

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技术人才,一是要求学生根据掌握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自拟题目进行科研小制作。利用课余时间或第二课堂活动设计、研究和论证,从中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二是帮助学生联系技校周边的电子电器厂家开展实习操作演练,使学生接触电子元器件的安装、调试和应用,从中运用所学的知识,锻炼掌握操作技能,学会解决生产实验实际中的具体问题。生产实习近似于将来的专业工作岗位,是实现培养学生真才实学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生产实习使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完美融合,增强岗位技能,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总之,在电子电工专业教学中,要积极改善专业教学条件,积极研究和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改善教学方法,优化实验内容,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强化动手能力,使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较系统地掌握电工电子技术、控制理论和计算机应用技术,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将来成为具备一定科技开发和科学研究能力的高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徐利治.电子电工专业教学法[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2]王尚志.电子电工基础知识应用问题[M].湖南教育出版社,2010

[3]王小杨.对开放实验室的认识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