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管理体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建筑施工管理体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建筑施工管理体系

建筑施工管理体系范文1

关键词: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 TU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现代社会,房屋建筑工程经营管理整个过程主要包括五个环节,分别是开始的对工程项目的确定也就是经常说的立项,然后是对工程项目进行招标也就是找到建设这个项目的单位,接下来就是对项目进行规划和设计这两个过程,最后就是在确定好以上四项没有任何问题后进行施工了。不过由于中国的建筑业特别是房屋建筑工程起步晚,建筑水平也和其他的发达国家有很大的距离,再加上发展的比较缓慢,房屋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很多的漏洞。

1.1建筑工程施工的经营管理体制不健全

建筑工程施工的经营管理体制是指管理过程中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而在我国由于整个建筑行业的起步都很晚,而且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所以发展缓慢成了房屋建筑工程的经营管理体制不健全的最大阻碍因素。现在我国整个建筑行业的体制管理都存在很大问题,比如出了问题找不到负责人,各项活动的权利和责任不能明确的划分出来,权利的交叉现象严重,每个人都想管,出了事情互相推责任,有了功劳都说是自己的。按照健全的经营管理体制这一切都应该分工明确,权利明确,责任也要明确,在技术方面更是要保存底稿,以便后来查找,只有做到这样房屋建筑工程中的五大环节才能有条不紊的进行,但在现在社会中,一些单位为了减少成本,能够赚取更多的利润,往往都是就设立一个部门管理所有的事,没有专门的各项管理部门和人员配备,所以要进行正常的经营管理是非常困难的。

1.2建筑工程施工的经营管理制度不完善

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竞争的不断激烈和人们对房屋建筑业的需求不断增加,我国也加强了对房屋建筑工程的经营管理,特别是对经营管理制度也进行了规范,针对现有制度中存在的许多漏洞进行了增添和完善,但这一系列的措施只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还有一些建筑单位心存侥幸心理,只是片面的追求效益,对政府出台的经营管理制度进行表面服从,事实上仍旧不管不问的方法,这就导致了经营管理制度的完善工程日趋艰难。

1.3建筑工程施工的经营管理方法不科学

在现在社会,房屋建筑工程的经营管理方法主要有三种:承包企业、施工企业、劳务作业,其中第一种处于领先地位,而第二种则是大部分都用的,第三种则是作为辅助作用。虽说方法不少但每一个都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更别说整套方法的系统化和专业性了。特别是在现在社会的建筑施工队伍中民工占据了大部分,但他们的文化程度一般都偏低,达不到施工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技术含量,而一些机械化的设备因为使用人工而造成了很大的浪费,既费时又费力。所以目前的管理方法急需得到提高。

1.4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

对于建筑行业来说,要想实现施工现场的安全作业就必须依赖规范化的制度作为支撑。目前,在建筑领域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在建筑施工的现场,安全生产的意识不强、责任不明确,制度执行和落实不到位,即使有安全生产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也是流于形式,没能得到认真的实施。另外,建筑施工作业的安全保障措施还不完善,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还较差。

另外,随着施工安全管理机构和人员被精简、合并,企业缺乏专职安全员的情况大有存在,出现了他们的数量和质量远远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要的情况。在新形势下,很多的安全管理人员参差不齐,素质较低,甚至不懂得建筑施工的管理常识和管理技术,自然就很难在施工中安全作业的指导和监督的作用。对于建筑施工的单位来说,按照规定,每个建筑项目的施工都需要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能力的项目经理来担当和主持,但在现实的工作中我们发现很多项目的施工建设都是挂靠的,导致施工现场出现混乱的管理局面,对安全作业造成了一定的威胁。

1.5质量管理中的问题

根据目前社会实情,我国建筑行业的整体水平还处于发展状态,面对的质量管理问题依然严峻。

首先,整体房屋建筑质量管理体系的落后,造成这种状况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经济体制还处于转型阶段,经济的超前发展导致质量管理体制的落后不完善。

其次,有不少的建筑施工企业和施工人员质量观念不强,对我国建筑法对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强制性规定不熟知,造成法律意识上的淡薄,没有尽到应尽的责任与义务。

再有,施工人员素质不高以及建筑材料、机械设备落后,我国现阶段施工人员整体素质不高,主要是一些农民工,缺乏技术熟练的工人,甚至有些建筑企业采用不合格材料或偷工减料,质量安全意识低,建筑设备落后、陈旧等问题依旧存在。

最后是缺乏严格的对建筑施工现场的监督,遗漏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督,质检技术人员的不专业等问题,也是影响房屋质量的一大因素。

2.如何强化建筑工程施工管理

2.1加强和深化建筑单位的经营管理机构改革和创新。

一个好的建筑工程经营管理必须有一个完善的管理机构,特别是施工管理方面,比如技术部门、管理部门、合同管理部门这些都需要建立并完善。另外在施工人员方面,要经常对员工进行专业知识方面的培训,以及对社会要求和市场需求的理解培训,通过这些培训来加强员工对单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另外在施工过程中的不断总结和创新也是必不可少的。

2.2在房屋建筑工程的经营管理中实行责任制

房屋建筑工程的特点主要有四点,第一点整个工程的规模是非常大的,第二点把整个工程拆分后有很多的分工程或者单一工程,第三点对整个工程进行全程操控很困难,第四点就是整个工程的合同管理难度很大。以上这些房屋建筑工程的特点决定了它的经营管理中责任必须要明确。只有这样对整个工程进行简化、分离然后明确各个分支的权利和责任,才能保证后续工程的进行,杜绝了越权,责任不明确等问题的发生。例如把整个工程中的设计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安全管理、合同管理都分离出来,成立单独的部门,指定固定的责任负责人。最后还需要确定合理的符合现阶段的生产经营方法以促进整个房屋建筑的全面实施。

2.3 强化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对策探索

基于我国在质量管理体系的落后,因通过国际渠道引进先进质量管理理念,加快完善质量管理体系的步伐。国际通用的ISO9000国际质量认证体系就是一种很好的借鉴体系。要素管理ISO9000强调的最重要的内容,是通过严格执行《质量手册》的条例,从而达到建立质量保证体系的目的。其中更是要求建立相应质量管理规章制度,把工作直接做实处、做到位。而在借鉴贯彻ISO9000系列实践标准的时候,需要注意继续改进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通过融合国际完善的环境标准以及生产安全标准,更加全方位的提高房屋建筑施工质量,取得经济和社会双重效益。

2.4创新工作方法,实现安全管理的科学化

对于建筑企业来说,施工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之所以还有安全事故的发生,主要的就是建筑企业缺乏施工中科学化的安全管理理论,缺乏防和控制事故的制度建设。安全施工理论和制度建设的滞后性造成了我们的建筑作业安全管理还不能实现规范化和科学化的作业,安全管理中随意性大,成效低。介于此,建筑企业必须要根据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特点,确定年度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以及专项治理目标,制定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防范措施,把施工安全生产目标和责任进行层层分解到基层,一层抓一层,层层抓落实,实现安全作业管理的常态化。

3.结语:

综上所述,想要促进建筑行业的科学快速发展,必须要解决建筑施工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政府、企业等各个方面找出原因,认真分析,不断改进和加以完善,不断提高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的管理水平。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建筑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建筑施工管理体系范文2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体系;高空施工;安全事故

建筑行业是我国的经济支柱产业之一,也是国务院确定的高危行业之一。我国每年有大量的因建筑施工安全问题引发的伤亡事故,这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影响。统计发现,我国每年在建筑施工中发生的安全事故占安全事故总数的17%,造成的直接损失和接损失达到了建筑施工总成本的8%左右。因此,相关部门应重视建筑施工的安全问题。本文分析了建筑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和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存在的不足,以期建立完善的安全监督管理体系,提高我国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的水平。

1建筑施工的特点

1.1难度大、危险性较高

建筑工程的施工规模较大、施工周期较长。在我国,很多建筑工程的施工周期可达到一年甚至几年。建筑施工包括地基工程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外部墙体施工等,且包括较多的高空施工作业。从现有的建筑分级情况看,有80%以上的施工项目都包含高空作业,其中,露天作业的比例占到了70%以上。目前,建筑工程逐渐向高层结构和超高层结构的方向发展,导致建筑施工的不安全因素不断增多。因此,施工企业需要加强对建筑施工的安全监督管理,尽可能地保证建筑施工的安全。

1.2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发展

目前,建筑工程的投资主体呈现出个体投资、外商投资、股份制投资等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导致建筑工程的施工顺序发生了改变,很多投资主体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常躲避政府的监管,私自改变施工环节,使建筑施工的危险性不断提升。此外,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模式也发生了改变,出现了监理管理、总包管理、分包管理等多个管理系统,导致管理程序越来越复杂,常出现管理职责混乱的现象。

1.3建筑施工的密集性发展

目前,建筑施工呈现出劳动密集、专业密集、资金密集的发展态势。建筑工程的施工人员比较多,且大部分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较差,因此,易产生各种施工安全问题。此外,建筑工程的施工需要电气、水暖、通信、给排水等多专业的合作,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因此,建筑工程具有资金高密集性的特点。

2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体系不完善

我国的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体系未根据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建立,导致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的制度与体系无法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常出现管理与实际施工脱节的问题。此外,在施工现场常出现未及时发现安全隐患的问题,其原因可能是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部门未对施工现场进行严格的安全检查;安全监督管理人员仅注重表面工作,未将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导致安全监督管理存在漏洞。

2.2建筑工程的整体投资不足

近年来,虽然建筑行业的发展速度较快,但建筑市场仍旧比较混乱,一些规模较小的施工企业和水平较低的施工队伍花费重金挂靠在大型施工企业下,进而获得了部分建筑项目的施工权。由于建筑项目在承揽阶段会投入大量的资金,导致建筑施工阶段安全监督管理的经费不足。此外,还有一些施工企业为了自身的利益,私自改动建筑结构,甚至采用质量较差的建筑材料施工,埋下了较大的安全隐患。

2.3安全培训的力度较小

建筑施工人员具有流动性较大、综合素质较低的特点,因此,多数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意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未有效开展岗前安全培训,则会提升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率。施工人员的频繁流动限制了安全培训工作的有效开展,导致安全培训工作无法按照计划进行。此外,建筑施工单位常雇佣临时工,而临时工常无法及时参加岗前培训,进而降低了建筑施工的安全性。

2.4安全监督管理人员的职责混乱

多数施工企业的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未细致划分安全监管人员的职责,存在安全建筑管理人员职责混乱的现象。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过程中,部分管理人员因不具备相关权利而无法纠正一些违规操作。此外,还有部分管理人员因不了解自身的管理职责,忽略了对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导致在安全事故发生时找不到相关负责人,使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形同虚设。

3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的完善方法

3.1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相关部门应根据建筑施工安全监管的实际情况,制订完善的法律法规,起到完善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的作用,从而使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在实施过程中有法可依,出现违法现象时能找到相关责任人。只有这样,才能使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发挥应有的作用。

3.2充分运用安全监督理念

在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的建立中,应贯彻安全监督理念,积极组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宣讲安全理论,从而增强安全监督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使其认识到安全监督管理的重要性;划分安全监管部门的工作职责,使所有安全监管人员都承担起相应的管理责任。此外,安全监管部门还应定期抽检建筑施工项目,并在发现安全问题时及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以免引发更大的安全事故。

3.3实施负责人制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应明确安全监管负责人的责任,确保安全监督管理人员将自身的监管工作落到实处;划分所有监管人员的责任和权利,以免在发生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时找不到相关责任人。而实施负责人制可使安全监督管理人员更认真地对待管理工作,从而提高建筑施工的安全性。

3.4提高安全监管人员的管理能力

安全监管人员是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的基础。为了保证建筑施工的安全性,施工企业需要提高安全监管人员的专业素质,从而提升安全监管的质量和效率;为监管人员提供大量的学习机会,加大培训力度,从而提升安全监管人员的管理能力。在安全监管实施的过程中,所有监管人员都应持证上岗,且在经过专业的培训后,才可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建筑施工的安全性,使施工企业的所有人员在较为安全的环境中工作。

4结束语

综上所述,虽然建筑业带动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但也存在很多安全问题。因此,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的建立应从施工企业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相关工作人员应积极完善安全监督管理体系,从而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马宗堂.论建筑安全监督科学管理体系的构建[J].门窗,2015(09).

[2]陈永霞.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管理[J].门窗,2015(04).

建筑施工管理体系范文3

关键词:市政建筑;施工管理;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 A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不断推动,市政建筑工程也是发展迅猛。市政建筑关系到城市建设的基础性设施,在城市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市政建筑数量与日俱增,但是在施工管理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甚至影响了建筑设施的正常使用,损害了城市形象。因此,对市政建筑施工进行科学管理在市政建筑行业发展中尤为重要。市政建筑工程的成本控制、质量监督、工程进度和安全系数以及经济效益等都是体现市政建筑施工管理水平的重要方面。增强市政建筑管理水平,强化管理措施,不断推动城市的现代化发展。

一、市政建筑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 管理体系的不完善

首先,工程质量缺乏有效管理。片面追求进度,抢工期,忽视质量和安全问题。设计人员专业技能有待提高,综合素质良莠不齐;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素质和经验,要么盲目指挥,要么放任不管,导致施工质量下滑。而且监督不到位,违法腐败现象此起彼伏。施工单位较多,协调不够就会产生矛盾和摩擦,影响工程质量。其次,工程监理单位责任意识缺乏。监理机构在施工建设中意义重大,但监理人员缺乏责任意识。侧重对工程进度的监理,而忽视了质量的监理,甚至基本的检查验收工作都没有按规定执行,管理制度形同虚设。监理人员素质偏低,缺乏知识和经验,对于施工中违规情况听之任之,缺乏控制和管理方法。业利过大,对施工中的错误指挥和过度干涉,影响施工的科学性。此外,工程质量检测力度不够。工程质量检测需要专业技术和高素质人才作支撑,工程质量检测单位管理不完善,检测频率不高、深度不够,无法及时反映施工情况。再加上,工程质量检测技术复杂,所需时间长,影响工程进度,造成工程检测单位和施工单位的矛盾,难以保证质量。

2 缺乏质量安全意识

施工管理中质量安全观念不强,为工程建设和投入使用埋下隐患。无论是市政建筑工程的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以及检测单位,还是业主,都缺乏质量安全意识。体现在设计之初的先天不足,工程设计本身存在着质量隐患。施工过程中,相关单位质量意识淡薄,工程管理制度视而不见,难以有效控制施工质量。工程中没有资质的借资质投标,违法分包转包,偷工减料等时有发生。

3 成本控制问题

工程成本不只是工程造价,还包括工程达标后使用的人工、机械设备、计划的制定、建设结构的合理、技术的应用等。而市政施工单位对工程成本认识不到位,将成本控制归于工程造价。高质量的工程需要过高的成本投入,使得质量和成本对立化。然而质量达不到标准,最后缴纳的质量保证金无疑也增加了工程的成本。同时,施工单位的成本管理体制有待完善。工程承包缺乏质量控制意识和合理的控制方法。部分企业管理体制松散,项目经理部分散化甚至没有成立专门的项目经理部门,因而对项目成本不能及时有效地控制。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素质,没有科学的制定计划和专业的成本控制手段,使得成本控制带有随意性,一定程度上给企业发展带来负担。

4 施工进度缺乏保障

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工程进程中遇到的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影响工程进度。施工人员文化水平偏低,粗心对待,出现问题返工,难以保证进度。对于工程计划制定不够科学,浪费物力和精力,或者工程设计在实施过程中和预想有所出入,这都会造成工期的延后。此外,施工中的监督和检测力度不够,没有一个完善的监督体系,保障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5 施工现场中的问题

市政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存在着很多问题。一是,现场的安全隐患。现场工作人员马虎,违反操作造成工商或者是设备事故。而且,防护措施不健全,比如用电方面,缺乏施工用电的知识,用电不规范等。二是,现场的资源缺乏整合。施工过程中乱堆乱放,造成空间浪费,给施工带来不便,浪费时间和人力。由于材料采购和保管也没有合理的计划和方法,出现材料过多或者变质现象,导致资源浪费。

6 环保观念不强

城市现代化建设中,市政建筑工程比比皆是,而施工过程中,由于缺乏环境保护意识造成的环境破坏现象也是不胜枚举。建筑选地占用了大量耕地和农业用地,使得绿地面积的越来越少。此外,施工中造成地表的破坏,产生的大量粉尘等都造成了环境的污染与破坏。同时,施工中的噪音污染,严重影响了人们正常生活,危害人体健康。另外,施工中产生的垃圾和废物没有合理进行处理,带来严重的环境压力。

二、市政建筑施工管理措施的探讨

1 加强工程技术管理水平

市政建筑工程技术设计范围广,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是整个建筑施工管理的核心。合理组织计划、科学的工作计量、进度分析、工程建档、动态施工监测过程等都需要先进的技术作支撑。提高施工技术可以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按照施工要求定期完工。不仅要制定科学的方案和规划,严格遵守技术规范和质量标准,还要做好实时监测,对工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解决。同时,构建合理的预警机制,有效控制施工中的意外,规避风险。提高工程技术管理的水平,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和设施的安全使用。技术交底和验收工作要严格按照程序和制度,责任明确到个人,标明安全设施和防护装置,加大技术投入,强化技术管理力度。

2 加强质量安全管理

加强质量管理,要从设计到工程投入使用整个过程中都要时刻注意安全质量管理意识,创新质量管理手段。通过在工作人员中宣传质量管理的知识,培养质量安全意识,以保障整个市政工程施工的质量安全。调动人的积极性,强化责任意识。同时,材料和机械的选择影响着工程质量和进度,所以要保证材料机械的质量。此外,建立切实可行的质量管理机制,促进质量管理体系的完善。比如企业可以制定质量保证计划,员工设定目标,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另外,要控制施工工序。控制施工工序可以减少资源浪费,保证工作进度,保障施工质量和安全。首先要按照工程进展的流程,严格执行。其次,要控制施工人员、材料和机械,还有施工的方法手段和施工环境,这是工作有序进行的前提。还要对施工效果进行检验,综合评价和分析,做好质量反馈。最后,要对工程进行监控,强化管理。

3 加强施工成本管理

纠正成本管理观念,加强成本管理意识。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是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成本控制体系。对工程的进度、质量、成本和安全及现场进行管理。不仅成本管理人员要切实做好成本管理工作,其他工程相关的机构也要树立成本控制意识。同时,工程成本管理责任要分工到个人,实行成本管理责任制。明确管理责任,促使每位成本管理人员都会积极做好成本管理工作。施工单位还可以实行建筑分包,项目部门虽然有权管理施工进度、成本、质量等。但是对施工单位的成本控制不应该过多受干涉,应放由施工单位负责。

4 加强施工现场管理

市政建筑工程提高施工现场的管理水平,一是可以通过对施工现场的巡查,提出建议并进行整改。施工单位不但要做好详细调查,按照图纸设计和建筑结构特点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评估,以提高工程施工中的效率和质量,还要掌握专业的施工技术,做好安全防范工作。二是,明确施工工序中的问题,加强巡查力度,掌握施工现场的实时情况,以便及时应对突况。三是,增加业主施工管理意识,对施工中的每个环节,人员、物质设备、安全文明等方面进行监督管理。此外,还可以通过提高人员素质,健全管理机制等来提高施工现场管理的水平。

5 完善施工管理机制

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规范施工行为,保障施工进度和质量。管理机制的有效监督,需要配套的监管机制和预警机制以及奖惩机制。为此,需要培养专业的监管人员和高素质的施工人员。树立责任意识,严禁违规操作,监督和检测要严格按照规定执行,从而发挥施工管理体制的规范作用。另外,要协调各部门之间关系,文明施工,保证工程安全。随着“两个文明”建设的逐渐深入,工程建设中注意经济效益的同时要更加注重环境保护。比如工程设计时加大绿化面积,创新绿化手段,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减少粉尘的污染和噪声污染,废水排放要进行净化处理,合理安置建筑垃圾等。

小结

市政建筑工程不仅体现着城市的建设水平和发展形象,还直接影响着人民的生活水平。因此,要不断创新市政建筑施工管理的方法,对市政建筑施工进行有效管理。在保证市政设施的安全质量的前提下,控制成本,兼顾市政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城市建设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敖春锡,浅谈市政工程施工过程质量监督[J],科技信息,2013年04期

建筑施工管理体系范文4

[关键词]高层住宅建筑;施工管理;应对策略

文章编号:2095-4085(2017)01-0166-02

高层住宅建筑是指层高超过10层且总高度超过24m的住宅建筑物,由于建筑的层数较高,对设计结构、施工工艺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导致施工管理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1.高层住宅建筑的施工特点

现代城市中的高层住宅建筑为城市居民提供了居住空间,高层住宅建筑在施工过程中有以下几个特点:(1)地基深:高层住宅建筑由于高度较高,需要相对应深度的地基,且支撑地基需要具备较好的强度。对施工团队的专业水平也有一定要求。需要应用嵌入式微风化岩层。高层住宅建筑的地下室所在位置相对也比较深,因此需要考虑到结构抗浮所导致的施工问题。对于直径较大的地基需要使用混凝土加钢管的结构。(2)结构复杂:高层住宅建筑多为混合型结构,建筑的施工工程复杂,且对施工工艺的要求较高。(3)工程量大:高层住宅建筑的施工工期长且工程量大,这对施工安全管理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尤其是对于地基施工。高层住宅建筑对排水工程的施工要求较高,因此要重视排水工程的作I,并加强施工管理。(4)新工艺的应用:许多建设企业通过应用新工艺、新技术和新材料来进行高层住宅建筑施工,从而提升施工效率,有助于树立企业形象。

2.高层住宅建筑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施工管理主要是为了保障高层住宅建筑的施工质量以及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而现代高层住宅建筑施工管理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1施工复杂

不同类型的高层住宅建筑所使用的施工设计和施工技术也有所不同。此外,即使是功能相同、工程性质相同,但是施工环境和区域不同也使得高层住宅建筑的表现形式出现差异,这也就导致了高层住宅建筑施工管理存在一定的复杂性。

2.2施工效率下降

高层住宅建筑施工不像一般工作一样,可以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方进行工作,项目人员一般在施工期间内要进行跨地域或跨国工作。项目地点的变化给员工的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且许多高层住宅建筑施工场所位于偏僻的地区,导致员工生活单调、乏味,工作积极性下降,从而导致施工效率的降低。

2.3施工容易受到天气的影响

高层住宅建筑施工属于露天作业,工作环境容易受到天气的影响,例如雨、雪、风暴、强烈日照等,工作计划容易受到天气影响而被动中断,需要频繁的变更施工计划来适应实际工作情况。因此,制定科学的施工规划对于施工管理具有重要影响。

2.4施工周期长

通常来说,高层住宅建筑建设时间需要数个月到数年不等,这样来说,项目人员和工程结构相对比较稳定,能够在一定时间内保持连续的管理活动,且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动。

3.高层住宅建筑施工管理策略

3.1加强施工管理意识

在高层住宅建筑施工过程中,要想取得良好的管理效果,首先要提升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让其认识到项目管理对施工质量的影响,通过大力宣传高层住宅建筑施工管理知识、开展施工管理讲座以及专题会议等形式,保障每个施工人员都能做好自身的工作。此外还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对高层住宅建筑施工进行全面的管理和控制。

3.2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力度

建立完善的施工现场管理制度,建设文明施工环境,规范施工现场的各项操作,保障材料堆放以及设备摆放的科学性,并重视先进施工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施工效率。由于施工现场环境复杂,且呈动态变化的趋势,现场管理人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最佳施工技术和方案,并做好施工现场的管理与监督工作,对于不符合要求的施工操作要及时制止,避免意外事故的出现。

3.3强化材料的保存与采购管理

施工材料是影响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无论多么先进的施工技术,没有质量好的施工材料,也无法建设出使用性能好的高层住宅建筑工程。因此,要重视施工材料的采购,根据工程质量的相关要求,选择性能好且经济实惠的材料,并做好材料的检验工作,避免部分不良供应商将性能不好的材料混人其中。

3.4强化施工安全绩效考核

建筑企业要重视施工人员安全意识的培养,强化安全教育,同时应当重视安全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安全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及考核标准,督促施工人员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从而保障施工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坚持定时、定量的安全绩效考核,严格控制施工人员的各项操作,避免安全事故的出现,推动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和系统化发展。

建筑施工管理体系范文5

关键词:建筑工程 施工质量管理 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提高施工的质量水平,有效地避免各种质量通病的出现,需要依靠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拥有一只高素质的施工队伍。本文阐明了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关注要点,研究分析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问题的防治关键。

一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

进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是贯穿于整个建筑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因素会直接或间接对施工质量管理产生影响。总的来看,主要有这几大因素:

第一个因素是有关人的因素,具体有管理者的素质状况、工程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的高低以及那些服务人员有关质量方面观念的强弱等等。

第二个因素是有关材料的因素,众所周知,建筑材料是建筑过程中最重要的物质条件,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这样说,建筑工程质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其所使用建筑材料的质量,如果建筑工程所使用的材料不合格,其工程质量肯定不达标,因此严格审查、把关建筑材料的质量,这是提高建筑施工质量的有力保证。

第三个因素是有关环境方面的因素,主要包括自然环境(诸如气候、地形地质、水文等)方面和人文环境方面的,这些环境因素都有可能对工程质量产生重大的影响,必须引起建筑工程相关人员的足够重视。

第四个因素是有关方法上的因素,建筑施工过程中所用的方法主要有施工设计及组织,施工技术方案以及相应的组织措施和检查手段等等,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只有明确施工组织设计,并有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施工,才能圆满保证施工工程的质量。

二 、我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济的高速发展与城市化的快速推进,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与工程建设领域,以便保持基础设施能够更好的满足并进一步推动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但是,高速的工程扩建项目同时也为我国工程建设也带来了许多问题。过分强调工程建设对现代化建设的服务功能,为我国工程建设带来了高成本、长工期、多因素等问题,严重的影响和制约着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为了革除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的弊端,进一步提升与完善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成效,对现阶段存在的施工质量管理问题进行分析显得十分的必要。目前,在我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建筑工程质量意识缺乏、工程隐患不断

形式化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十分的常见,许多工程建设缺乏系统完善的工程项目管理计划与思想,常常采用已有建筑的经验和模式进行生搬硬套。许多施工单位认为一项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方法和经验完全可以应付所有的工程施工,他们因为过度的依赖这种已有的成功的经验和方法,缺乏对施工方案的论证和修改以及对施工标准的更新,使得许多工程施工企业认为按照固定的项目模式走完流程,工程也就结束了,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很少把注意力放在工程的施工质量上,质量意识十分淡薄。建筑工程质量意识的缺乏同时还表现在领导与监理不到现场,工程质量监督体制形同虚设,这些都为以后频繁不断出现的质量问题埋下了隐患。

2、工程量与工期往往超越工程施工质量而存在

我们知道,工程施工企业是以企业的形式存在的,而盈利又是企业存在的主要目的。于是,许多工程施工企业为了取得更多的经济利益,为了把企业做的更大更强,往往会采取赶工期、多接工程量的做法以实现企业主营收入的不断增加。但过分的偏重工程量和工程进度的做法势必使得许多工程施工标准难以达到相关的质量要求。施工企业与工程建设方之间缺乏一个比较统一的施工质量管理认识,使得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不能有效的协调技术、监理、管理等部门的质量控制工作,导致施工质量管理和工程建设进度之间存在严重的冲突。一味的追求工程量和工程施工进度的做法,往往会疏于对质量管理的重视,进而造就大量的劣质工程。

3、 工程施工管理浮于形式缺乏精细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是一项十分复杂且系统化的项目,需要运用先进的管理方法与脚踏实地的工作精神去全力应对,才有可能实现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卓有成效的完成。在我国有部分工程建设施工质量管理往往仅仅停留在口号与表面上,实际行动能力严重匮乏。卓有成效的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需要把精细管理的理念和方法贯彻到实际的工作中去。通过对工程施工过程进行全面的分解,把握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重点,以细节的质量控制目标的实现推动工程整体质量管理目标的实现。

三、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水平的对策

1、提高质量管理理念

作为一项综合性的管理工作,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不仅涵盖了技术和经济等领域,而且关乎法律制度层面上的可行性。相关的质量管理队伍,应该提高质量管理理念,不断加强自身的综合素质,并按照质量管理的要求,以“人”为基本单位,提高施工、设计和监理相关人员准入的门槛,确保进入是施工现场的人员具有相当的技术水平和施工经验。

2、质量管理体系的完善

在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上,保证施工期间质量管理的有效性(1)建筑工程建设中,施工材料直接影响建筑质量水平的提高。施工材料的好坏,是整个工程质量保障的基础。在这个方面,笔者建议将材料质量的把关工作贯穿于采购和使用环节上。首先是对进场的施工材料的合格证书、质量保证书等进行检验;其次是材料施工进行二次检验,确定材料符合施工要求后方可使用;再次是根据施工的需求,采购适当的材料。(2)施工设备的把关内容主要是进场设备工具的适用性、质量水平以及设备施工人员的操作情况,因此在施工开始之前,要根据工程实际所需确定好施工设备的类型、数量,并检验设备的质量,确保设备的有效性,而设备在使用过程重要,要通过端正是设备使用者的态度,确保使用者具备设备的性能,并遵守相关的规章制度,杜绝使用不合格的设备和违规使用设备。(3)施工前是根据工程需求准备好施工措施,提供质量管理的基础条件,根据工程情况,做好施工计划的组织编写,准备好施工材料、施工设备,安排妥当施工人员。施工过程中则要根据施工的方案以及相关的施工指导性资料,有条不紊施工,掌握好工程的重点和关键,实施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减少工程质量问题的出现。在工程竣工之后,要对工程进行验收,并评定质量情况,竣工验收时,承建单位要对工程进行自检,通常采用随机、定期独立方式或者结合方式,尤其是针对工程的隐蔽关键部位,一旦发现质量隐患之处,及时做好补救工作。

3、制定质量管理制度,提高质量执法管理水平

工程质量管理要以相关的管理制度为依托,譬如质量控制制度、质量事故应急方案等。在管理制度方面,笔者认为施工参与人员应该在进行现场管理中,按照相应的管理制度,明确各人的工作职责,严格规定项目质量要求。而在技术层面上,制定技术的管理和控制制度,提高技术的支持水平。在发生质量事故后,要对施工的材料、设备、工艺以及施工人员等进行自检,检查质量事故发生的原因。工程的投资者代表是项目法人,必须肩负起工程质量统筹管理的责任,对工程的合同进行管理,杜绝虚假合同的出现。同时还要根据法律固定严格监管工程招投标程序,并在招投标结束后,组织审核施工单位资格情况。

小结: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是一个既复杂又有规律可循的系统工程,要做好其施工质量管理,必须重视建筑相关从业人员的各方面作用。实践表明,提高这些建筑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采用科学合理方法来进行施工管理,这是提高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张笃磊. 浅谈建筑施工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J]. 现代经济信息, 2008,(09) .

建筑施工管理体系范文6

【关键词】建筑; 施工; 成本管理

前言

工程施工中的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基础和重点。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机制日益走向成熟,加强企业的成本管理,节支增效,提高市场竞争力,将成为大多数企业盈利的主要途径和长期经营战略。

1 施工成本管理的必要性分析研究

施工成本管理是建筑企业的能量与竞争实力的最根本的体现。施工成本管理已成为施工成本管理朝深层次发展的重要标志与不可或缺的内容,因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一,强化成本核算是建筑施工外部经营环境之要求。随着建筑企业的外部经营环境的改善,减少了在施工当中损害业主利益行为从而降低成本之可能。鉴于外部环境的持续断进步,只有强化成本管理才是最为根本的途径。其二,施工成本管理是建筑企业实现经济效益的重要基础。对于建筑企业来说,成本管理要体现于施工管理的全过程之中,施工管理的所有活动实际上也是一种成本活动。要通过降低工程成本以创造出良好的经济效益,进而使其成为企业创造效益之源泉。其三,成本管理是落实项目责任机制的重要手段。施工成本管理为企业施工考核奠定了基础,能够有效防止人为不公正因素之干扰,为企业落实制度提供充足的依据。

2 建筑施工成本管理中的问题分析研究

2.1 企业对成本管理的认识存在不足。建筑施工企业一直在成本管理认识存在不足,觉得成本管理是企业财务机构的责任,一些工程项目负责人,十分简单地将成本管理的责任落实到项目成本管理主管或者财务会计人员身上。其结果是导致技术人员、工程组织人员、材料管理人员都只负责本职工作,却未能负起成本管理之责任。一旦生产组织人员为了追赶工期而盲目添置人员和设备,技术人员为确保工程质量而采用了可行却不够经济的措施,就会导致成本的增大。只有改变先前的认识,通过分工协调,才能做好工程的成本管理工作。

2.2 缺乏可操作的工程成本控制依据。产品成本的控制要依据一定的标准来进行。工程作为施工企业的产品,由于其结构、规模和施工环境各不相同,各工程成本之间缺乏可比性。因此,如何针对单体工程项目制定出可操作的工程目标成本十分关键。很多施工企业对于工程目标成本的制定过于简单化和表面化,有些施工企业只是简单地按照经验确定一个目标成本,而忽略了该工程的现场环境、施工条件以及工期的要求,项目经理部又将这一目标成本按照工程成本的构成即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费、间接费用等按同比例套算,而不管这些成本项目到底有多大的利润空间。在项目成本管理措施方面,有的只有简单的规章制度,具体由谁去做,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没有具体措施。这样的目标成本由于没有与实际施工程序结合起来,可操作性差,起不到控制作用,更无法分析成本差异产生的原因。

2.3 许多企业尚未建立完善的成本管理机制。当前,大量建筑施工企业仍然受到传统计划经济之制约,从而影响到低成本战略之运作,并缺乏科学规范的考核制度,也是制约目前施工企业激励机制发展的重要问题。企业也应当改变只要项目盈利就是英雄,亏损就是罪人的片面看法,建立起切实可行的考核机制,从而为降低成本创造出良好的环境。

3 建筑施工成本管理中问题的处理措施分析研究

3.1 树立成本管理观念。一是随着建筑市场的竞争更趋激烈,低标价中标与高水平管理是当前施工企业一定要面对的现实。施工企业一定要不断节约与降低成本,从而增加企业的利润。企业一定要持续强化管理,通过改进技术与降低工程的成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二是企业员工一定要树立起市场观念,注重成本意识,任何决策都应围绕降低成本来进行考虑,运用市场办法开展运作。三是建立科学化、规范化的责权利相互结合的成本管理机制。施工企业项目部作为成本管理之主体,应当形成以项目经理为中心的成本管理机制,对于成本管理体系当中的每一个部门和每位员工的工作职责与范围,都应实施明确界定,并赋予一定的权利,从而充分而有效地履行自身职责,并在责任的支配之下去完成好工作任务。要用合理的物质奖励去进行刺激,从而打破以往那种干好干坏与干多干少都一样的局面。要通过抓落实和逐级负责,让项目成本管理做到责权利分明,事事都有人管,责任都有人担,杜绝扯皮,让一切都能有章可循,进而形成完整的成本管理机制,调动起广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共同为项目成本管理而献计献策。

3.2 做好项目成本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成本管理之基础是开展项目成本核算的一项重要依据。一定要健全定额管理、预算管理及计量验收制度等,依据劳动定额来签发施工任务书。特别是要制定和完善针对企业内部的各类施工定额,这是企业强化成本管理和控制成本的基础性工作,更是企业成本控制和考核的重要依据。各家企业要结合管理机制、施工水平等情况,制定出符合企业管理实际的定额,并在执行的过程中不断加以修订与完善,确保定额水平具有先进性。在项目开工之前,应当编制出施工图预算,并在项目竣工之后依据规定的时限,准确而及时提供竣工的决算。所有物资的收、发、领及退等均应按规定手续进行办理,对于库存物资与材料要定期开展盘点,从而保证据物能够相符。

3.3 强化对施工质量的管理和控制。为确保施工质量和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建筑施工企业要建立起工程项目成本的风险防控体系。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而言,对质量投入的不足或者过剩,均会导致质量成本之增加,所以要实施全面质量管理,也就是在每分项工程开始之前就进行详细技术交底,抓施工规范,严把工程质量关。建筑施工企业要在施工规模不断上升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管理的方式,采用更为先进和实用的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建立完善工序质量签证制度,保障每道工序质量都能符合规范化的要求,以避免由于出现质量事故而造成施工成本的增加。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建立起较为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对于工程质量形成的全过程和全部质量活动开展系统分析,实施全面控制。

3.4 工程完工后的分析总结。一是,突出考核分析重点。根据项目部制定的考核制度,对成本管理责任部门、相关科室、责任人员及施工作业队进行考核。 二是,及时进行竣工总成本结算。工程完工后,项目经理部将转向新的项目,应组织有关人员及时清理现场的剩余材料和机械,辞退不需要的人员,支付应付的费用,以防止工程竣工后,继续发生包括管理费在内的各种费用。同时由于参加施工人员的调离,各种成本资料容易丢失,因此,应根据施工过程中的成本结算进度等,做好竣工总成本的结算,并根据其结果,评价项目的成本管理工作,总结其得与失,及时对项目经理及有关人员进行奖罚。三是,责任成本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要教育全体员工树立主人翁意识,不断提高员工爱岗敬业精神,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4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市场对企业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特别是由于市场机制不够完善,招投标价格偏低,致使企业经济效益下滑,严重危及施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这样就迫使施工企业不断地改进成本管理。成本管理将贯穿于施工管理全过程,这不仅要得到企业管理层的高度重视,而且还需要得到广大员工的大力配合,并运用规章制度加以保障。唯有如此,才能让施工的成本不断降低,从而提升企业的总体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