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电工的基础知识和原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电工的基础知识和原理范文1
【关键词】大专;电工基础;特点;问题;实效性
《电工基础》是大专职业院校中模拟电子技术、电力工程、发电厂电气设备、数字电子技术等课程的基础课程。它具有相当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是一门主要以实验作为基础的基础性学科,这门课程的学习质量的好坏,决定了学生对更深层次的电子方面课程的好坏程度。电工基础课程涉及面非常广泛,并且其定理、原理十分抽象,公式繁杂,不易理解,记忆困难,这些都加大了学生对于这门课程的学习难度。这也就很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容易产生倦怠情绪。所以,在大专职业院校电工基础课程的学习之中,必须对其教学实效性加以探究,以加强学生对电工基础学科的学习兴趣,提高思维创新意识。
一、《电工基础》的特点
1.电工基础具有理论性强的特点
电工基础这门课程具有概念多,基础知识与多学科交叉的特点,这都是其理论性强的特点的最好体现。在电磁场一部分内容中,其基本概念主要包括磁力线,磁路与安培准则等等,这些基本概念都十分抽象不易理解。同时它的基础知识点包括磁场的性质及相关内容。并且这一部分内容和数学紧密联系,公式大多比较复杂,逻辑性十分强。此外电工基础可证中的内容设置具有十分强的整体性。
2.电工基础具有与实际事物紧密相连的特点
大专职业院校电工基础这门课程中有大量的实验课程,这些实验都与实际紧密相连,它不单单可以强化学生对课本中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是一种基本的技能素质培养。特别是大专职业院校中更加注重对实验课程的学习,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够让学生对电子电路的基本的连接方法与测试方法以及各种电子电器仪表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掌握,对理论中的事物也有了更加感性的认识,验证了自己在理论中的学习,获得一种学习上的成就感。
二、提高大专职业院校电工基础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为了提高大专职业院校中变学生对于电子基础这门课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以及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同时提高教学质量,根据教学实际状况,提出有效的改善大专职业院校电工基础教学的实效性策略。
1.以巩固基础知识为目的,实行精讲多练的教育教学策略
在大专职业院校中,电工基础课程的主要教授方法就是讲解与联系的双重结合模式,而精讲多练的模式更是受到所有学生和老师的青睐。这主要是由于,电工基础是一门技能性与理论性都较强的课程,并且其一技能性为主,在这门课程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老师不仅要以讲解的方式向学生传达抽象的理论知识还要多辅以电工技能训练,其中精讲就是对教师最高的要求。主要应注意的问题有:(1)在教学中,老师应该适时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处于思考状态,始终带着问题进行学习,这样对于培养他们的分析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精讲就是要达到语言的简练精准,同时内容全面。
在以精讲为基础的学习中,多练可以强化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及时巩固。多练是大专职业院校中电工基础课程的重点,这样可以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与实习机会。这样对于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手脑相结合的能力具有十分大的作用。同时还有利于学生的思考意识与创新思维的培养。学生在实际练习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有:学生一定要在有一定理论基础的前提下在进行练习,同时要确定自己的练习的目的,重点掌握联系中所要使用的方法,保证联系过程的顺利进行,提高学习质量。
2.快速引导学生融入课堂,培养学生的积极性
积极有效的课堂导入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压实课堂教学效果的真实反映。课堂导入以引导学生能够更快的融入课堂的学习中,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创新意识为目的。这种形式可以按照学生的实际状况以及教授内容的不同而有所变化。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生活中的小实验,将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形象化的现象,让学生更加直接明了的观察。由于大专职业院校的学生大多基础较差,因此这种抽象化的转化在电工基础教学中得到了十分明显的教学效果。这样学生不仅了解了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同时还起到了启发车性的作用,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采用多媒体教学法
多媒体教学法是现代教学中十分普遍的教育教学方式,其教学效果明显。老师在教授课程时可以更加明了的将一些平面中所不能展现出来的实验以及电路更好的进行演示。
多媒体教学是突破电工基础教学难关的出口。在电工基础教学中,总会遇到一些难以用语言描述清楚的、抽象性的电工原理。而老师在教学中采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方式并且辅以语言讲解,可以将抽像化的事物、原理更加形象化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如电工基础中的电磁场这种看不见摸不到的事物,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演示,让学生观察磁感线的变化,将其转化为形象事物,加强了学生的理解。
4.使用研究性学习方式
(1)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设置研究性课题。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改变原来讲、听、记的模式。老师在课程中应该激发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进行小组讨论,通过小组内的分析总结,来获取知识。然后在下组之间进行讨论,让学生在提高分析总结问题能力的同时,得到获取知识的快乐。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兴趣。
(2)提高学生的探究意愿。在课堂中组织学生进行实验研究,对于学生掌握知识难点,强化操作水平具有很大的作用。这也是一些演示实验所起不到的效果。
三、结束语
大专职业院校的学生基础知识较差,而电工基础是一门集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课程。其理论知识抽象复杂,所以找到合适的提高大专职业院校电工基础实效性的策略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变学生的思考方式、培养学生分析总结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大专职业院校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方式与方法。
【参考文献】
[1]陆永明.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提高电工基础教学的实效性[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7).
电工的基础知识和原理范文2
[论文关键词]电子电工专业 创新 改革 技能训练
电子电工专业必修的实践性课程就是电工操作技能训练,而实践教学是增强学生社会适应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必备环节。书本理论知识无法满足学生面对严峻的社会竞争,我们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熟练操作技能、掌握一定的基础理论的实用型人才。良好的专业技能素质是学生知识结构的重要构成部分,要以理论指导实践,强化实践训练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以便实践与理论更好地结合。创新与改革电子电工专业技能训练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倡导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从社会、现实生活和自然中自主地确定并选择专门的研究课题来研究,并且在研究过程中主动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教学方式。研究性学习让学生不再拘泥于老师安排或课本上的实验方案和学习方法,为学生提供自由宽松的学习,让学生自主探索。教育模式由传统的先理论后实操教学方式向先实操后理论再实操的新型教育模式转变,使学生能够自主探索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在掌握实验原理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习电工的兴趣极大地提高。总的来说,开展研究性学习提高了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
1.对学生电工实验技能的训练要加倍重视。要求学生从点滴的规范操作做起,根据自己的学习进行情况和电工实验的基本特点,进行实验技能的强化训练,要求学生操作达到准确化、熟练化、规范化。
2.让学生自主探索。让学生自主探索教师的实习课题和教学计划规定的器材,并尝试分析解决问题,引导学生打开思路;之后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有效地进行生产实习,最后展开讨论,做出总结。另外,要鼓励学生树立信心,进而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以及探求真理的精神。
三、强化技能训练专业模块教学
专业模块教学重视学生学习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心理基础的培养,同时也可以强化实训教学和专业技能。电子电工技能训练通过标准化、规范化训练,采用模块法教学,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整体素质可以得到全面提高。总之,专业模块教学便于学生加深对技能的掌握和知识点的理解,这也是培养学生适应生产需要的重要途径之一。例如,电路模块中,安装实习具有放大环节的串联型稳压电源电路,提前把介绍组成电路的低压部分的原理、作用、结构等有关材料发给学生,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较深刻的印象,实验时知道学生用示波器在实验台上观察整流、放大电路、稳压、滤波各个分电路输出波形情况。
四、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
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通过各种方式增加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要求学生课前熟悉理论内容,了解操作步骤,实验时教师给学生做边演示边解说的示范操作,对关键环节反复强调说明,步骤分明、分解操作和整体操作有机结合。实验前的准备可采用师生共同参与准备,包括拓宽学生知识面,实验的预试,之后学生分组操作实验,教师巡回评价、指导。让学生通过回答教师在实验操作中选择性的提问,来强化记忆,理论联系实际操作,提高自信心。例如,在电工技能试验中,用无交流电流挡级MF30型的万用表去测量某一电路中的交流电流的方法是什么?此类问题情境会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的兴趣集中到专业知识上来。
五、培养学生熟练掌握基本技能
1.重点培养识图与读图能力。各种电气设备虽然工作过程不同,但却都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由简单的基本控制环节组成。所以,通过培训使学生们具备掌握各种连接关系、图形的含义和电气符号,根据电气原理图分析常见故障的检修方法及电气设备的工作过程。
2.注重培养电工基本操作工艺能力。电工基本操作工艺是通过培训电器维修工作人员的基本功,使学生具备日常照明电路检修与安装的能力、掌握正确使用常用电工工具的能力。
3.注重培养学生使用电工三表(钳形电流表、兆欧表、万用表)的能力。通过培训使学生具备了解“三表”的简要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熟练运用“三表”检测各种电气参数,掌握“三表”的常见故障维修。
六、采用现代化先进的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既能允许教师通过编程主动地控制计算机,又把来自各种电子媒介的信息进行集成,改善传统教学中的说教场面,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容易接受。尤其在电工教学中,我们充分利用演示文稿、多媒体制作课件,把深奥的、难讲的理论做成图画的形式讲给学生,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对降低教学成本、熟练操作技能、理解理论概念,充分调动学员的思考、听觉和视觉,增强培训效果起到重要作用。 七、趣味化教学法事例
1.趣味化教学法。趣味化教法就是在学习电子类专业课程时,暂时免去系统的课堂理论教学,而提前进行趣味性实验教学,将教材中的基础理论趣味化,以培养学生兴趣为目的,先开展实验,在激发、培养了好奇心、兴趣后,最后将理论知识的传授渗透在一系列的兴趣性动手操作中进行,在实验过程中渗透必要的理论教学。学生配合教师开发兴趣实验,再通过系列兴趣性实验制作,使学生在掌握系统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能稳固形成各种技能。如“电视机原理”“收录机原理”“电子技术基础”等专业课,都可以采用这个模式。通过趣味性实验去增强基础知识教学,实现“先懂理论后去做实验”到“从兴趣性动手实验中去学理论”的转变,解决了两者在课时分配上的矛盾,同时也能在有限的课时中获得技能与理论的双丰收。学电子关键在于多动手,许多理论上不懂的东西,在动手过程中都会慢慢被消化、理解。在目前职业院校与生源现状下,电子电工专业的教学应该采用:以培养技能为中心,“先动手,后理论”即以动手操作为先导,以实验教学为基础,以专业基础为主线的教学方式。
2.趣味化教学法的实践效果。趣味化教法改善专业学习气氛,改变学生学习生活;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看,“趣味化教法”消除了以往初学者对电子技术的那种高不可攀的感觉,使初学者容易入门。通过趣味制作学生兴趣倍增,多数能快速、轻松地迈入电子世界的大门,很多学生将课外时间投入到电子小制作和小发明上,那种班级制作学习的气氛和求知欲为专业课的学习扫除了障碍。学生学习的灵活性大,便于同学之间交流学习、相互探讨,全班学生平时都忙了起来,业余时间得到充分利用。开始是教师为学生组织制作元件与资料,一个学年之后,多数学生能设计其他实用性小电路与课外自行搜寻并进行制作。除了教师及时进行解答指导在制作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外,学生们还经常会自行找资料翻书寻找答案。总之,趣味教学法使学生爱上了电子,班中形成了你追我赶的专业学习气氛,学生的学习生活充实了,学生能够自行学习了,“趣味化教法”模式深受学生喜欢。
3.趣味化教学法的具体实施。(1)针对原教材的教学。对教材中必需的且职业院校学生能接受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尽量以趣味性演示为先导适当运用传统的课堂教学。对那些难度大的内容,理论性强,暂时略讲或删去(与其花较多的课时去讲解这些内容,情同浪费时间,对大多数学生来说这样做的效果很差,倒不如将时间花费在实际操作中,等到学生实验做得很好的合适时机,再回来讲这些必需的难懂知识)。这样就使得原教材的授课时数大量压缩,进而有大量课时补充实用性电子技能课,趣味性的教学,让学生在自己动手的兴趣状态下,下意识地获取电子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原教材可作为技能教学中精简教学及及时查阅的教本。在技能操作的合适时机进行有针对性的简短教学原教材中的主要知识点,这样做就分解了难点,增加了教与学的现实性与兴趣性,避免或减少了枯燥乏味的课堂电子理论教学,体现了教学的实践性与直观性。实践表明,这种教法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教学效率高,具有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2)辅助教材的延伸。教师要整理出教材中分布的重点难点、各知识点,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将其分散到各电子小制作电路中,设计出一套自成体系的辅助教材,并注意尽量不遗漏,少重复,并使其系统化、系列化,尽量能融入教材中的所有基础理论,使小制作电路与教材融为一体。教学时,动手操作作为先导,要以实验教学为基础,配以适当的操作过程及传统理论教学中的难点、知识点的指导、讲解。有必要时回过头来讲解原教材中那些当时略讲或删去的内容,也就是讲讲做做,边做边讲,讲做结合,这样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电工的基础知识和原理范文3
关键词 理论联系实际 综合能力 团结协作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作为中职学校专业教师,应该在教学中不断探索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在工作岗位上应用理论知识去研究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也能够根据工作中实际问题的具体情况,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分析、去研究、去解决。
维修电工是电工类专业的一门理论联系实际非常紧密的重要课程,该课程的特点是计算少、理解的内容多、实践多,而维修电工专业相关工作岗位操作人员又必须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此课程掌握得好与坏,直接影响从业人员的切身利益。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把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起来,造成理论基础较差的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感到枯燥无味,没有兴趣,而在实践操作学习时又因缺乏理论知识,造成对技能操作要点及故障检修原理与方法不能全面系统地掌握。虽然上课教师很努力,但学生听课效果却不佳,久而久之,学生便失去了学习兴趣。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获取过硬的技能,顺利通过技能等级考核,在维修电工教学实践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充分融为一体的能力。现以2011级电子班的教学探索为例阐述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
1 注重培养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能力
维修电工是一门知识前后衔接紧密的课程,前面基础知识没有掌握好,将直接影响学生掌握后面的知识。因此,掌握好低压电器的选用、识别、拆装、维修及调试是学好维修电工的前提,掌握基本控制线路的原理是搞好维修电工实训的关键。这些知识对安装控制线路和排除控制线路的故障是必不可缺的。在教学中,笔者采用了“先示范,后训练”的方法,抓好基础知识的传授。例如,在了解接触器的结构时,通过对接触器的拆装来讲解其结构,再要求学生进行拆装训练,并说出拆下零件的名称,通过拆装训练,加深学生对交流接触器内部结构的了解,学生可以快速掌握接触器的结构。学生在掌握了相关低压电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后,就要求他们掌握其图形符号和文字代号,只有掌握好图形符号和文字代号才能识别三相电动机控制线路图,才能对其电路进行安装和调试,否则,学生对下一节内容的学习就困难了。
2 培养学生掌握电动机控制线路的安装能力
学生在掌握了低压电器和基本控制线路图的基础上,就可以在控制板上进行安装。安装前,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控制线路图,并且能做到快速默画出控制线路图,因为简单与复杂的电路原理图都是由一个一个最基本的电器图形符号组合而成,对学生学会设计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强调注意事项、安装工艺和安装步骤,然后老师进行示范操作,边示范操作边讲,给学生以直观感觉,便于掌握操作的方法和技巧。笔者采用了“先示范、后训练、再巡回指导”的方法,抓好安装能力的训练。在巡回指导过程中,主要检查学生的安装工艺是否符合要求,低压电器在板上的定位是否合理,安装步骤和安装线路是否正确等。该班钟永强同学的理论基础掌握得很好,但是安装工艺太差,导线不能做到横平竖直,弯线、剥线都不符合要求,漏芯线和交叉线太多,看起来很不美观,通过教师的指导和自己刻苦训练,他获得技能竞赛一等奖。
3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维修电工学生实训中,笔者采用了“从简单到复杂、逐步深入、逐步引导”的方法进行训练,将学生一步一步引向山顶。例如在安装点动控制线路时,让学生先思考为什么会出现不连续运转?解决的办法是什么?然后才给学生讲解电动机不能连续运转的关键,是没有给交流接触器线圈提供持续的电流,解决的办法是在启动按钮两端并联辅助触点,这样就可以给交流接触器线圈提供持续电流,电动机就能实现连续运转了,但新的问题又出来了,电动机不能停车,因此必须要加入停止按钮,电动机才能既连续运转又可实现停车控制,然后再提示学生连续运转的电动机需要过载保护,所以控制线路还要加入热继电器,就这样一步一步将电器元件引进,在教学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让学生养成了边学习、边思考的良好习惯。
4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实际操作要与理论教学同步才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安装训练后,给学生设置故障,通过学生排除故障的练习来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查找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和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脑、心、手全方位调动。在排除故障时,确定故障范围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因此观察故障现象就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它将直接影响学生判断故障范围。笔者在2011级电子班采用了“老师设置故障、学生排除故障”的方法,抓好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例如,学生将控制电路安装好后通电试车,让他们仔细观察电路的动作过程,并根据动作情况分析其工作原理。如果分析的工作原理不正确,老师就边试车边给学生分析工作原理,直到学生掌握为此;如果分析的工作原理正确,则给学生设置一个故障,让学生根据工作原理分析故障现象、查找故障范围、排除故障。故障排除完后,让学生再次总结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故障现象,要求讲解思路清晰、逻辑合理。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轻松地学会了故障分析及排除,无形之中提升了维修技能。
5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
2011级电子班的人数多,光靠老师的力量,无法解决所有学生的问题。因此,笔者采用了“严格考核,以好带差”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在该班的教学中笔者有一个专用实训记录本,详细记录每个学生的实训情况,如:弯线、剥线、露芯线、交叉线、有无故障、有无排除故障等情况的记录,这样学生的进步与不足都一目了然,为因材施教提供指导依据。另外,笔者选了理论和实践都较好的两位学生担任大组长,利用课余时间指导他们,直到他们能够独当一面时,再让他们去指导其他学生完成实训,完成后的同学又去帮助其他未完成的同学,这样一帮一,一带一,全班同学形成了很好的团结协作的氛围。同时去指导别人时,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在指导中不断提高。
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又验证理论,学生只有经过不断实践─经验─理论─实践的过程,才能真正地掌握知识和技能,获得能力。因此,职业学校要不断探讨和研究教学方法,把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提高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电工的基础知识和原理范文4
关键词:职业教育;职业资格;衔接;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7-0205-02
职业教育是我国人才培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五年制高职教育主要是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五年制高职《电工电子技术》课是机电专业、电气自动化控制专业、计算机专业、电子电器专业、汽车等工科专业的基础技术学科,具有鲜明的职业性、典型的应用性、突出的技能性、较强的实践性,也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是一个以综合能力培养为主体,突出技能和岗位要求的课程体系。笔者通过探究《电工电子技术》专业教学与职业资格考核相结合,可以改变目前五年制专业教学与职业资格存在的脱节现象,还能很好地提高专业教学效果,也更符合人才培养目标。所以,五年制高职教育专业课教学与职业资格考核相衔接,一定能很好地提高教学效果。
一、五年制高职专业教学要求
五年制高职专业学校目前都是按照统一的专业教学进程实施教学的。当然,由于各个学校实际情况不同,可实施计划有所不同,但总体都是按照五年制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现举例说明两个专业的教学进程安排。
1.《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要求:五年制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进程安排表中“电工电子技术”模块包含:①《电工技术基础》包含电工仪表内容,是理论教学课程。计划安排在第3、4学期完成,每周4节课,共112课时。②《电子技术基础》包含电力电子内容,是理论教学课程。计划安排在第4、5学期完成,每周4节课,共100课时。③《电工基础技能训练》(含电工测量)是实训课。计划安排在第4学期完成,计1周时间,共28课时。④《电子装接工艺与技术训练》(含电子测量)是实训课。计划安排在第5学期完成,计2周时间,共56课时。该“电工电子技术”模块,共需286课时完成,约合10周时间。《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进程中,在第8学期安排了4周时间进行维修电工技能训练,在第期还安排了6周时间进行维修电工技能训练,最终考《维修电工》高级工。实际教学安排中第8学期4周120课时的维修电工技能训练最终是考中级电工,而第期6周180课时的维修电工技能训练最终是考高级电工。该教学模块《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教学要求为:①本课程为综合化模块结构课程,不同模块可由不同的教师分别任教。②实践性较强的教学模块,宜采用理实一体化或项目教学法。③简化原理阐述和繁冗计算,以应用性教学为主。④课题选择与工业应用项目相结合的为主。
2.《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要求:五年制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进程安排表中“电工电子技术”模块的安排:①《电工技术基础》包含电工仪表内容,是理论教学课程。计划安排在第3学期完成,每周6节课,共96课时。②《电子技术基础》是理论教学课程。计划安排在第4学期完成,每周6节课,共90课时。③《电工工艺与技术训练》(含电工测量)是实训课。计划安排在第3学期完成,计2周时间,共56课时。④《电子装接工艺与技术训练》(含电子测量)是实训课。计划安排在第4学期完成,计3周时间,共84课时。该“电工电子技术”模块,共需326课时完成,约合11到12周时间。《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进程中,在第5学期安排了6周时间进行维修电工综合训练,在第8学期又安排了8周时间进行维修电工综合训练,最终考《维修电工》高级工。实际教学安排中第5学期6周180课时的维修电工综合训练最终是考中级电工,而第8学期8周240课时的维修电工综合训练最终是考高级电工。该教学模块《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教学要求为:①本课程系综合化、模块结构课程,宜采用或编写相应教材实施教学。②要简化原理阐述和繁冗计算,理论知识以够用为主,注重学生技能培养。③实践性教学环节,宜采用理实一体化或项目教学法。
二、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在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方案中要求这些技术基础课以及专业课应采取理实结合的教学方法。以前在电工、电子教学中还做一些实验,现在已经不做实验了。就目前的教学实际中,许多学校未采用理实一体的教学方法,还是在理论教室上理论课,即使采取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实施教学,其教学效果也显然未能达到预期要求,加之现在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想象结果是什么样的。这已是不争的事实,职教人都知道。
2.维修电工技能训练课程在实施教学时也存在一些问题:①单独进行技能训练学生难以接受,所以教学效果并不好。②1周(或更多)训练时间太短,学生还没有掌握技能已经结束了。③教学安排并不都是理论课结束以后再上实训课,可能是实训场所安排不过来,但作为实训指导老师只能按时间掐内容,这同样没有教学效果。④有些学校没有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实施教学。目前的技能训练课是达不到技能鉴定考核要求的。
3.在职业技能鉴定考核中,笔者多次参加高级工的考核,发现有时会出现比例较高的不合格,或者是理论或者是技能。究其原因是学生没有“学过”这些内容或是这个课题(项目)没有训练过,所以不会,还有相当一部分学校未按照初、中、高的要求逐级加强技能训练,这自然就导致了不合格。
三、《电工电子技术》教学与职业资格考核相衔接的探究
1.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核要求。前面述及两个专业最终要进行维修电工高级工的职业资格鉴定,而国家职业标准对维修电工是有一定要求的。①鉴定要求:首先学生要通过初级工的考核,然后再进行中级工的考核,通过后最后才能进行高级工的考核。②基本要求:首先是职业道德的要求;再就是基础知识要求,包括电工电子基础知识、电工读图基本知识、电气控制基本知识、常用电工材料电工工量具仪器仪表、供用电知识、钳工基础知识、安全文明生产知识、质量管理知识、法律法规知识等。③工作要求:国家职业标准是按照5、4、3、2、1级,即初级、中级、高级、技师、高级技师的技能要求依次递进,高级别包括低级别的要求。这里简单介绍初、中、高级的工作要求:①初级工。一是工作前的准备,要求正确准备个人劳保用品,正确采用安全措施以保证安全生产,能根据工作内容合理选用工量具,能根据工作内容正确选用电工材料,能够读懂并分析一般电气控制原理图和接线图。二是电气安装调试与维修,要求掌握基本电工安装操作技能,能够按照要求安装调试一般复杂程度的电气控制电路和简单电子电路,能够检查排除一般复杂程度的电气故障,能拆装测试一般的异步电动机和变压器及常用电器。②中级工。一是工作前的准备,要求会常用工具量具及仪器仪表的使用,读懂与分析较复杂的电气控制原理图及接线图。二是电气安装调试与维修,要求能按照要求安装调试较复杂的电气控制电路与电子电路,能用示波器等仪器对较复杂的设备电气控制电路进行检修故障,能够测绘一般复杂程度机械设备的电气部分。③高级工。一是工作前的准备,要求读懂与分析复杂电气控制原理图,如数控系统等。二是电气控制安装调试与维修,要求能按要求安装调试复杂电气控制电路如PLC控制电路,能够检修复杂电气控制电路如龙门刨或数控系统的电气故障,能测绘较复杂机械设备的电气(电工电子)原理图接线图及元件明细表,能对一般机械设备的电气修理进行工艺编制、会新技术的应用。三是能指导低级别电工进行工作,
2.《电工电子技术》教学与职业资格考核相衔接。①教学内容的衔接。首先,我们将《电工技术基础》、《电子技术基础》、《电工工艺与技术训练》、《电子装接工艺与技术训练》这四本教材的内容与国家职业标准《维修电工》初、中、高的考核要求进行对照,包括知识要求与技能要求。其次,我们将必要的知识内容和技能要求提炼出来。第三,我们将这些内容作了重新编排,作为我们的校本教材。这是非常难的一步,因为每一次课都必须包括知识要点和技能操作要求。②教学方法的衔接。教学时,我们根据事先编制好的校本教材,完全采用行知一体的教学方法来实施教学,也就是说每次课的内容都是将理论知识与技能实操相结合的。例如,某次课的内容是“照明电路安装”,学生通过串、并联电路的安装,掌握了电工操作的基本技能、电路安装的基本要求、电路安装的工艺要求等;还掌握了电路的组成、电路的联接、串并联电路的特点等重要概念。这些安装技能学生掌握了,这些基本概念也是学生通过通电试验得出的,更不会忘记。这种方式显然是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特别是学生愿意这么上课。③教学考核的衔接。前面的校本教材每一次课都有一个课题或是一个项目,每个课题都有一定的理论知识要求和技能训练要求。我们将这些要求,按照职业技能鉴定考核的要求列出表格,根据职业标准对每列内容给出配分,课题结束前对学生进行打分。多次之后,学生自己也会评价自己了。
通过以上衔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习兴趣增强了,学习效果大幅度提升,职业技能鉴定的成绩明显提高。以上介绍的只是我们的初步探究。由于篇幅还有许多比如课题与课时的问题等,就不赘述了。五年制高职教育专业课教学与职业资格考核相衔接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通过《电工电子技术》这个模块实施衔接,已经有了一定的收获。
参考文献:
[1]谈学梅.我国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研究[D].南宁:广西师范大学,2014.
电工的基础知识和原理范文5
一﹑培训目标
1. 理论知识
根据《金属焊接与切割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国家技能鉴定规范》为依据,通过培训,使培训学员掌握焊工基础知识、电弧焊、气焊以及气割等知识的基本原理,焊工的安全知识,提高学员安全防护意识。
2. 技能操作
根据国家的相关标准和规范,通过培训突出专业操作技能,使培训对象对金属材料的焊接与气割有一定的操作水平,能掌握安全事故的处理方法和规范意识,提高学员工作中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培训时间
总课时 24 理论课时 6 技能课时 16 机动课时2
三﹑课程设置与教学要求
(一)理论知识部分
1. 焊工基础知识。
2. 焊接过程中,焊接与切割的防火防爆的规范措施。
3. 金属材料的一般知识。
4. 焊接工艺的基础知识。
5. 气焊、气割、电弧焊等主要设备的性能和基本原理。
6. 焊炬、割炬、电焊钳等辅助设备的工作原理与参数。
7. 电焊条焊炬参数的选择方法。
8. 焊炬缺陷产生的原因和焊接质量的检测基本方法。
9. 安全用电和电工基础知识。
10. 特殊焊接作业安全作业技术。
(二)实际操作技能
1. 气焊,气割大焰调试的方法。
2. 焊接设备的调试方法。
3. 焊条,电弧焊在各种位置下的焊接方法。
4. 化工原料容器以及管道的焊补方法。
5. 设备接地与接零的方法。
电工的基础知识和原理范文6
关键词:中职;电工基础;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
近年来,专业课程改革在各中职学校全面推开,出现了诸如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理实一体化等适合中职课程的教学模式,通过改革促使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转变,课堂教学形式变得生动多样。然而,在当前《电工基础》课堂教学过程中又出现了“新问题”。观摩公开课发现,一些教师过多追求活跃的课堂气氛,表面新颖的教学活动,出现了重形式不重实质,重表象不重本质的现象,实际学生的电工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获得情况和应用能力如何值得考证。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的课堂仍存在不良的互动,有效性不高,那为什么会出现合适的教学模式,收益却不大的现象呢?主要原因有:一是课堂教学过多专注教学活动的表象,忽视了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获得情况,缺乏对学生可持续学习能力和发展能力的培养。二是课堂教学策略与教育对象学习情感特点不符。因此,正确分析学情,明确课程要求,探讨如何使课堂教学更有效就显得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中职《电工基础》课堂有效教学的意义
有效教学主张通过科学的观察和测量来考查教学的效果、效益、效率,即“教学的科学”。笔者认为,中职电工基础课程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电工基础课程上,结合社会所需的职业知识和能力,使不同基础的学生在电工基础知识、专业能力、职业道德三个方面都得到适合自己程度的进步和发展。研究中职《电工基础》课堂有效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探索《电工基础》课堂有效教学能把教师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和学生低效学习的疲劳中解脱出来。提高教学效率必能提高师生在课堂教与学的愉悦性,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其次,探索《电工基础》课堂有效教学不仅能促使学生的电工基础知识得到有效积累,能力得到提升培养,还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提高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再次,探索电工基础课堂有效教学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课堂教学效率与教师深厚的专业知识、高超的教学能力和高尚的师德有必然关系。如果能不断加强电工基础课程有效教学的方法、策略,那么教师也就会自然重视自身能力和知识水平的提高。
二、中职《电工基础》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中职《电工基础》教学要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同时也要体现课程教学的主体规则。在教学过程中师生是平等合作的关系,都是主体。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学生的学是为了继承和发展前人积累起来的知识财富。为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因材施教,不断融合地使用多种教学策略,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促进电工基础课程的有效教学。笔者认为提高中职《电工基础》课堂有效教学可以通过几个方面来努力。
1、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积极和谐的课堂气氛。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带着积极情感学习,思维认识活动就更加积极活跃,学习起来就会更加主动。
笔者通过实践和研究认为教师在课堂中多互动,多问,多鼓励学生展开想象,表达想法,与学生之间展开充分的交流,耐心聆听学生的简介,对学生正确的反映给予积极的响应和强化,对于不够贴切的或者错误的反映同样给予点评,并给予适当引导和正面鼓励。如此,师生之间相互合作,相互尊重,课堂气氛也自然就能和谐健康。
2、结合专业特色,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动机是指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学习的一种心理需要。构成动机的主要心理因素有二:一是学习兴趣;二是对学习意义和价值的认识,即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教师在传授电工基础知识时,应该多联系与专业技术知识相关的社会生活实际应用项目。比如:使学生了解电工基础理论在专业和生活中的应用,通过观察分析身边的电路、电机、手电筒等日常生活中的电工基础知识,教会学生用电学专业的眼光分析自然和社会现象,使他们体会电工基础知识不断深入生活的各个方面。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加深学生对课程专业知识的认识。结合职业特色,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是中职电工基础课堂有效教学的主要策略之一。
3、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方法和策略。在教学手段上,要大力提倡教师运用现代科技条件,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实现教学内容的丰富性,使课堂教学更具有形象性、生活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对中职生而言,本身抽象性思维能力较弱,他们对理工科课程学习兴趣和信心不足,单一的教学手段很难维持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因此电工基础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综合运用多媒体、电工基础实验实训室,通过视频演示、仿真软件等多种手段和方法,以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便于学生较轻松、直观地学到知识。
4、目标定位与分层教学的教学策略。中职生的基础差别很大,学习潜力、智能、个性等方面也存在着很大差异。因此,教师在电工基础课堂有效教学中运用具体的目标定位与分层教学策略是十分必要的。例如,讲授叠加原理时,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指明学生对该部分内容掌握的分层目标。对学生最基本的要求是理解概念,会计算基础练习题;较高要求是学生达到基本要求后,能用叠加原理知识分析实际问题,会建立简单问题的电路模型;再高一步要求是为进一步深造准备,会做思维难度较大的习题。同时教师还应结合各层目标要求,根据习题的难易程度给出适合学生需要的分层,注意把必做的基础题难度尽量放低,使学生根据自己实际需求,选择做相应层次的习题。如此,突出特长生的培养的同时,保证后进生也能达到基本要求。
三、结论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使学生能够树立自信心,愿意主动学习,对《电工基础》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并能维持学习兴趣,这对提高电工基础课堂有效教学是至关重要的。当我们的教学目标由“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生”;教学设计由“给出知识”转向“引起活动”;教学目的由“完成教学任务”到“促进学生发展”,在课堂上多给学生一些主动参与,合作学习的机会,使他们更多地体验成功的喜悦时,做到每一个45分钟有效率,教学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韩立福.新课程有效教学行动策略与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