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企业信息管理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企业信息管理化范文1
关键词:企业管理;信息化;存在问题;加强对策
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全球经济在不停的发展,在当今网络技术发达的今天,信息化已经逐步深入到了企业的方方面面,例如生产过程的信息化,产品设计的信息化,产品销售的信息化等,不仅如此,全球企业也通过信息技术联系起来,因此,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展以及市场竞争的需要,企业需要对其管理模式乃至整个企业的运行模式进行信息化改革来谋求更大发展,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获得最大化的利润。毫无疑问,在当今后工业化的信息社会,企业管理的信息化已经成为企业的发展趋势。
一、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意义
1、能全面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现在各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企业的坚强后盾,通过管理信息化的建设与实施,可以有效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与核心竞争力,保持企业的战略优势并不断放大和提高,从而达到增强企业间的交流合作,提高经济效益,实现企业跨越式发展的目的。
2、管理信息化可以大大减少企业开支
企业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沟通、交流与营销环节大大减少,借助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推广使用,B TO B,B TO C,C TO C等营销模式逐渐被众多企业和消费者所接受并越来越受到欢迎,借此最大限度的减少了企业的各项成本支出。
3、提高人员素质
人力资源是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人才也是企业当中的软件设施,软件设施的掌握是考核企业员工的重要标准,信息技术的掌握是是评价一个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准。信息技术的培训也能建立较低的成本教育活动,提高人员素质,开发企业的人力资源。
4、可以促进企业的技术方面的创新,提高企业信息能力
企业的信息能力主要包括企业对信息的收集、整理、加工、分析和运用的能力。现代企业要想建立自己的信息优势,就需要大大提高自己管理信息的能力。这就需要每家企业建立自己的局域网,建立信息的安全防御系统,提高企业获得信息的效率和管理信息的能力,促进企业技术创新。
5、可以改善企业管理方式和管理水平
企业管理要想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需要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理念是企业管理的一项软件设施,理念的改善能够实现企业的全面改革。企业现代管理体制的建立能够促进企业建立一个完善的管理流程和管理规范。促进企业管理的创新,为企业建立良好的企业信息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当前企业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分析
1、对企业的实际情况缺乏了解
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实施是需要建立在对企业的实际情况有充足了解的情况下的,只有这样,企业管理信息化才能够及时地帮助企业解决管理上的问题。在对企业进行信息化管理的时候,首先需要了解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并分析出企业目前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全面掌握企业发展的大局、发展的动态需求以及人力资源的配置情况,并找出问题的根本。然而一些企业领导的思想守旧,不能从根本上认识到企业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对于企业存在的问题不能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只是将问题交给信息部门处理,而信息部门需要在解决问题之前充分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但是由于信息部门在技术上存在漏洞或者不合理现象,使得企业出现的问题得不到好的解决。
2、缺少管理信息化投资
当前,我国很多企业都已经注意到企业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特别是大中型企业,他们在资金建设方面投入了较大部分,并希望以此来促进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从大体的发展方向上来看,企业在资金方面确实加大来了投资力度,但是对于针对信息化管理建设上的投资还是不够的。对国内三百多家企业进行的调查数据显示,这三百家企业在信息技术和设备方面的投入占企业总资产的百分之零点三,而根据数据我们可以得知,发达国家的企业在信息技术和设备建设方面的投入占到总资产的百分之八到十,通过数据的对比,我们不难看出,缺少管理信息化的投资是目前我国企业在管理信息化建设上存在的又一大问题。
3、信息技术条件落后,管理基础相对薄弱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信息技术已经基本得到普及,我国高等院校培养出来的信息技术人才逐渐走入到企业当中去,为企业实现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技术上的大力支持。但是在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对比中可以看出,信息技术的支持能力还是相对薄弱的,国内的IT厂商所能提供的都是一些技术含量较低的产品,比如终端、显示器等,而像交换机、路由器等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国内的厂商明显显示出了不足,同时,我国缺乏综合素质高的专业人才,很少有既懂高层管理,又掌握信息技术的人才。这些问题都是我国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大问题,这些问题使得企业信息化建设周期变长,成本变高,并且使后期的维护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4、企业信息化水平发展不平衡
企业的类型不同,管理信息的水平也不一样。我国的大型企业有着雄厚的资金支持,还有技术上的大力支持,所以发展得快而稳健,但是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却不是这样,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企业管理信息化水平高,但是在经济发展较差的地区,相对来说,企业管理信息化水平就低一些,这也影响着企业的长远发展。所以,从总体来看,我国企业存在着企业信息化水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三、企业加强管理信息化的对策
1、优化企业管理信息化实施理念
企业在管理信息化实施过程中应优化实施理念。企业应通过加大宣传以及培训等方面的工作,来优化企业管理者与企业员工在企业管理信息化实施中的理念。企业管理者与员工应该认识到企业管理信息对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发展所具有的重要影响。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企业管理信息化相关的内容以及作用等等在企业内部进行普及,为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有效实施奠定基础。
2、提升企业管理信息化人员素质
企业应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升企业管理信息化方面的人才队伍素质。企业可以通过对企业现有工作人员培训或者引入外来的企业管理信息化人才等方式来提高此方面人才队伍的素质。同时,企业还应加强对企业现有管理人员在企业管理信息化方面的培训,提高这些人员企业管理信息化方面的知识水平以及技能水平,进而推动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有效实施。
3、加强企业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不同的企业应结合自身在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实际情况,不断加强在企业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如加强网络基础建设以及提高网络安全风险防范的水平等等。企业可以通过持续性的优化企业信息化平台的方式来提高自身在企业管理信息化基础建设方面的水平。重视企业信息数据库的建设与发展,在确保数据库安全的基础上,发挥数据库在企业经营管理中所具有的作用。
4、优化企业管理信息化运行机制
企业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持续性地优化管理信息化运行机制。企业管理信息化运行机制的优化需要企业管理者的重视,同时还需要有一个专门的管理信息化的决策管理机构来保证运行机制所具有的操作性,确保管理信息化运行机制能够保障管理信息化的实施。企业可以通过优化信息资源管理规范等方式来确定企业不同工作人员在管理信息化实施过程中的岗位职责。
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信息的传递变得更加快捷,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也更加得到人们的认可,当前企业管理信息化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但是只要我们从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出发,按部就班地平稳推进,不断加强管理,引进新技术,就能不断推进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森.我国企业管理信息化模式的选择[J].企业技术开发,2013(6):7-8.
企业信息管理化范文2
1.1企业信息化的论述
信息化是指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信息化代表了一种信息技术被高度应用,信息资源被高度共享,从而使得人的智能潜力以及社会物质资源潜力被充分发挥,个人行为,组织决策和社会运行趋势于合理化的理想状态。信息化是各企业管理运用中必须强化的一项内容。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以业务流程的优化和重构为基础,在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上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控制和集成化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种信息,实现企业内外部信息的共享和有效利用,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这将涉及对企业管理理念的创新。管理团队的重组和管理手段的创新。
1.2信息安全管理
信息安全管理的概述:管理是一种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它贯穿于人类社会实践的历史过程。信息安全管理是通过对信息活动相关领域的管理,来实现信息安全管理的目的。信息安全是一门涉及计算机科学、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密码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应用数学、数论、信息论等多种学科的综合性学科。从广义上来说,凡是涉及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真实性和可控性的相关技术和理论都是信息安全的研究领域。
二、信息技术的发展要求我们加强对企业信息化平台的建设
这主要指的是企业额信息化建设所依赖的软件、硬件环境。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计算机硬件环境;二是运行企业管理系统的软件环境,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等。
2.1 硬件平台的建设
硬件环境是指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设施,是企业管理系统赖以运行的平台。目前,企业硬件环境的建设主要是指计算机网络环境的建设。计算机和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网络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计算机网络的规划和建设是企业信息化硬件环境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之一。
在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中,对于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诸多因素,如特定技术发展策略、企业的机构设置和布局、企业的业务处理流程等众多因素。不同的企业具有不同的特点,可以说,企业的网络环境解决方案是针对每个企业而言的,不可能让许多企业使用一个通用的标准方案。缺乏经验的企业可以平起专业的咨询公司或计算机网络集成商为其提供服务。
2.2 软件平台建设
软件平台的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服务器操作系统、工作站操作系统、浏览器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等的选择。
分布式网络计算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技术已经非常成熟。计算机网络服务器一般可分为:数据库服务器、Web服务器、应用服务器、通讯服务器。企业应根据网络体系结构的要求来购置网络服务器和选择网络操作系统。IBM、DELL等厂商都提供专业网络服务器。目前,流行的操作系统包括Unix、Windows、NT、Novell NetWare等。Unix比较适合大型企业,可以作为主要的服务器操作系统,它也非常适合于基于内部网的系统开发。但是,建立和维护Unix 平台存在一定困难,而且选择基于Unix 平台的计算机也会存在限制各种流行的应用开发工具,如VB和Delphi等。由于企业内部网支持多种硬件平台,可运行多种操作系统。因此,如果需要,也可以选择多种产品,组成混合性的多种平台网络。
三、计算机的防控与传统犯罪一样,法律手段是非常重要的
虽然国家已经制定了相关的法律和政策,但除了依靠法律的威慑力之外,企业更要从管理和技术上入手,在各个环节加强企业资源的安全管理。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计算机的破坏,企业必须把专门的政策和步骤融合到信息资源的管理中,做好管理好控制工作。控制是保证企业信息管理安全最根本的手段。所谓控制是根据信息管理标准,为保证企业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而进行的人工与自动化相结合的方法。
企业信息资源是犯罪分子的目标,所以管理和控制企业系统的信息资源是至关重要的。要做好系统信息资源的控制,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3.1 同一性检查。所谓同一性监察是指用户在使用系统的资源时,要事先检查该用户是否具备访问系统资源的权限。它要求不仅仅要检查用户的代码,还要监察用户的口令,这两者都和系统中设置的代码完全匹配时,才能够使用系统的资源。这样,可以阻止未被授权的人员访问系统资源。而且,用户的代码和口令不应该长期不变,应该经常变更,防止用户代码和口令被破译。
企业信息管理化范文3
现代企业如何将现代信息技术与企业的战略管理有机融合在一起,是每个企业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可以说,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了企业战略管理变革的必要条件,也是企业获得长久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尝试分析企业战略管理的信息化策略,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
企业;战略管理;信息化策略
一、前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浪潮的不断席卷,经济界的发展形势风起云涌,我国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现代企业如何将现代信息技术与企业的战略管理有机融合在一起,是每个企业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可以说,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了企业战略管理变革的必要条件,也是企业获得长久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尝试分析企业战略管理的信息化策略,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二、企业战略管理信息化的概念
所谓企业战略管理信息化,是指企业的所有活动全面实现业务流程的网络化与数字化,并对企业战略管理、生产经营活动产生深刻影响,促使企业转变生产经营模式,构建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过程。从某种角度而言,企业战略管理信息化是关于企业实现信息化目标的总体性规划,是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其本质是可以支撑企业的整体型发展,大大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不败之地。企业战略管理信息化的具体表现是在企业发展战略的宏观指导下,构建起行之有效的企业信息化体系,帮助企业不断提高发展实力。
三、企业战略管理信息化策略与建设
战略管理大师M•Porter教授曾经说过,企业战略会因活动重心与分布、活动地点以及协调的本质程度而各有差异。要想实现企业战略管理信息化,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为企业科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一)以信息资源集成为中心企业界盛传一句话:“不搞信息化是等死,搞了信息化是找死。”这句话虽然比较夸张,但直接折射出企业对实施信息化工程的无奈。不难预测,未来的企业是全面数字化的企业,但实现这项伟大工程是一个长期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美丽的信息化蓝图无法在一夕之间就全面解决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面临的资金、市场、人才等问题。而实施信息化还需要源源不断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所以企业经常发生生产经营工作与信息化工作“抢”资源的现象,这可能会导致企业发展大伤元气。针对这种情况,企业的运营工作应该以信息资源集成为中心,将有限的资源用于“刀刃”上。首先,可以根据企业的竞争优势加强信息资源集成,企业竞争优势主要有总成本领先和差异化这两种表现方式,企业要利用计算机收集企业财务信息、文化信息,打造富有凝聚力的企业文化,使所有员工齐心协力,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其次,可以根据企业核心能力加强信息资源集成。企业核心能力具有稀缺性、增值性和难以模仿性,一般而言,这种核心能力体现在优质人力资源身上,企业要利用计算机收集知识型员工、技能型员工对企业发展的满意度信息,并针对他们的意见改进企业管理;再次,根据企业信息文化的内涵加强信息资源集成。企业信息文化具有凝聚性和号召力,企业要在内部加强信息化建设宣传,使所有员工意识到信息化建设的意义,主动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建议和信息,促进信息化建设进程的加快。
(二)以战略目标的价值作为行动导向如今,还有不少企业对信息化存在误解,以为信息化就是将企业现有业务实现计算机化。其实,企业信息化是构建面向功能的事务处理系统,旨在提高企业办事效率,降低相应成本。但是一些企业只是在个别环节方面用计算机代替了人工操作,优化了局部功能,但是由于缺乏系统集成,导致企业整体业务流程效率并没有得到显著提高。其实,局部优化不代表整体优化,这是现代企业必须意识到的问题。在没有将工作流程实现合理化的形势下,提高部分环节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可以会将错误的事情做得更快,导致企业效益不断下降。针对这种不良现象,企业要时刻以宏观战略发展目标作为行动导向,从整体角度进行信息化建设,而不是着眼于部分环节。著名管理学家Davenport通过调查60多家企业应用信息化的现状后指出,从信息化系统中收获最大价值的企业,是那些从一开始就考虑企业发展战略和规划的企业。确实,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盲目进行,企业必须从自己的发展战略出发,考虑信息化建设可以给企业业务发展带来什么影响和支持,然后再做出是否要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决定。具体而言,企业要了解组织的发展方向,是想成为知识型企业,还是成为服务型企业,以此为依据选择合适的业务在市场上立足。还要思考企业发展要达到什么层次的目标,比如三年内要占领本地市场,五年内占领本省市场,之后再逐渐在全国市场上立足。了解了这一系列基本信息之后,可以采取措施加强信息化建设。正如MIT斯隆管理学院Ross教授所言:“现代企业的信息化项目不再是一个简单的人机系统,它涉及企业战略、企业工作流程、信息化基础设施、信息化战略规划和信息应用系统这五个基本要素。解决了这几个基本要素之后,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才能见到明显成效。
(三)加强IT项目管理浙江省经贸委企业处曾经对全省500多家企业的管理信息化现状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56.1%的企业觉得信息化建设效果一般,只有1.6%的企业觉得非常满意。这组数据不容乐观,从侧面折射出企业陷入了“IT黑洞”,即企业不断投入资源来维护信息化系统,但是却未能收获理想中的成效,因此对信息化建设的信心大打折扣。针对这种情况,企业要想从信息化建设中获得最大化效益,不仅要考虑企业战略与信息化战略的吻合程度,还要不断加强IT项目管理,使信息化建设发挥整体效应。IT项目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涉及诸多风险,可能对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产生不利影响。管理学家Bingi曾经指出几个风险会对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构成不良影响:(1)对企业变革的抗拒;(2)领导支持度不足;(3)不清楚变革原因;(4)存在不切实际的期待;(5)项目管理基础薄弱;(6)项目队伍技能不强;(7)信息化概念与现实情况相脱节。这几个风险要素是现代企业必须注意的。在加强信息化风险管理时,要明确系统目标设定是否有效、是否得到了企业高层的支持、是否形成了出色的项目开发团队、对系统标准规范是否重视并使之得到贯彻执行;各类信息化计划编制是否切合实际;成本和时间预算是否匹配。只有从源头入手控制风险因子,才能不断推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进程。
(四)选择合适的开发模式毋庸置疑,企业信息化项目具有复杂性、灵活性和开放性,不仅要从战略角度进行宏观考虑,还要因地制宜地选择正确的开发模式,这样才能帮助企业提高信息化系统运行质量,降低企业运营成本,进一步减弱风险的影响。企业要综合分析信息化构成要素,结合软件工程各种生命期模型,制定恰当的开发模式。比如在应用SCM、ERP等庞大系统时,不能简单套用传统的瀑布模型或单一的螺旋模型等,这样可能会忽视企业战略管理中的部分关键环节,比如资源无法得到优化配置,信息系统无法得到正确评价等。笔者认为,企业可以采用以下一种混合模式,促进企业整体实力的发展。该开发模式以最初系统为核心,由专业工作小组和相关利益体进行参与式评价,得出分析结果,并以此为依据进一步改善原型,最终由用户确认价值,实现阶段付。整个项目生命期内,上述流程会反复进行,以此形成一个统一的“工作链”。四、结束语在新时期背景下,企业战略管理信息化建设已经是不可阻挡的趋势。虚拟企业、电子商务、网络化公司已经崭露头角。我国现代企业要正视这种趋势,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落实信息化建设,促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王学东.企业信息战略[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23-24
[2]张小栓.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研究方法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110-113
[3]雷万云.信息化与信息管理实践之道第2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302-303
[4]席月,黄培.中小企业信息化增效须突破七大核心问题[N].中国工业报,2010-12-21
[5]叶丹.姚欣榆:信息化给企业带来效率提高[N].南方时报,2011-09-26(A10)
[6]陈风.信息化是推动社会转型的关键[N].人民邮电,2011-09-16(007)
企业信息管理化范文4
关键词:施工企业 信息化 知识管理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传统建筑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尤其加入WTO后,日韩、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建筑企业纷纷把目光转移到了中国这个巨大的建筑市场。据日韩两国业界对中国建设市场的调查资料显示,中国目前的建设市场规模在世界上仅次于美国和日本,居全球第三位 。2004年9月中国政府出台规定,承认外国建设工程公司在其本国所取得的建设施工资格和成绩及其技术人员的资格。目前已有日韩美等国家的多家企业获得了中国建设市场的准入资格。中外企业、外国企业之间在中国建筑市场上的激烈竞争已迫在眉睫。国内的施工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保持竞争优势,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加强知识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则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一、施工企业信息化现状
(一)施工企业信息化的外部环境
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我国的信息化建设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专业领域有建设部的“中国工程建设和建筑业信息网”,各省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设立的地方管理网站,“中国建筑资讯网”等专业的建筑网站。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行政管理信息化,如北京市建委建筑业管理处的网上资质管理系统、招投标信息的系统等。根据建设部《2003—2008年全国建筑业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至2008年,要建立建筑材料与设备信息库、工程造价信息库、施工法信息库、建筑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信息库等信息资源数据库,建立建筑市场综合监管和企业信用档案等信息系统等。在公共资源领域,如工商、税务等部门已在国家信息化“三金”工程的平台下实现了年检、报税等网上办公。以上建筑业信息化基础建设和电子政务建设的不断完善将为施工企业的信息化提供一个较为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 施工企业信息化的施行状况
目前国内施工企业信息化的进程参差不齐。一些大型企业已设立了自己的网站或网页,能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各项计算作业和辅助管理工作,如办公自动化系统、招投标系统、设计计算系统、项目管理系统等,初步实现了企业的信息化管理。但多数施工企业的信息化程度还比较低,很大一部分工作还依靠手工,信息基础平台不健全,应用专业软件的范围较窄,主要集中在财务、预算软件上,且以单机版为主,没能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和自动传递。还有一些企业由于基层的管理还较为混乱,对工程施工中的各种成本浪费和不正当行为尚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使得专业软件很难发挥作用,出现软件用了没效果,或是软件有人买没人用的局面。一些人尤其是企业的领导者对信息化没有给与充分的重视,或者认为配置了电脑等软硬件设施就是信息化的理解误区都是这些企业中存在的较为普遍的现象。
二、施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
(一)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措施
信息化建设的第一层次是信息网络平台的建立,实行办公自动化。调查显示,传统建设工程项目中2/3的问题与信息交流有关;建设项目中10% 到 33% 的成本增加与信息交流问题有关;在大型工程项目中,因信息交流问题而导致的工程变更和错误约占工程总成本的3%到 5% 。可见信息交流对企业的重要性。借助于信息网络平台,可以实现企业内信息的共享和及时的上传下达,使信息流通方便快捷。同时,建立以企业本部为核心的网络与通信系统,为项目部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通过企业及时通讯工具,如MSN、E-mail等的应用,方便企业内部员工之间的及时沟通。通过应用Visual Meeting多媒体工具使总经理坐在办公室里就可以组织会议,视频信息通过宽带网络传达到各个项目部的终端,不但详细地记录了会议的过程,而且还可以回顾会议中的重要信息,解决了企业异地施工项目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存储问题,实现了高效率的网络协同工作。另一方面,建立企业的网上对外窗口,可以及时完成企业和工商、税务、社保、业主、监理、分包等之间的资料传输,既节约了成本,也提高了企业的对外运转效率。同时,也要建立一个较为完整的集防入侵、防病毒、传输加密、认证和访问控制于一体的,包括有较完备安全制度的,动态的信息系统安全体系。
(二)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
信息化建设的第二个层次是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一体化系统或集成系统,它进行的信息管理是从总体出发,全面考虑,保证各种职能部门共享数据,减少数据的冗余度,保证数据的兼容性和一致性。信息依靠管理系统实现收集、分析、应用、共享,只有集中统一化,才能成为企业的可用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不只是计算机的应用,关键是要有各类管理软件组成的子系统的支持。如以财务管理、经营计划、人力资源、客户关系管理等为核心的经营管理信息系统,以计划进度控制,估算与费用控制,采购管理和材料控制,质量控制,费用、进度综合监测,设计管理,采购管理,施工管理,合同管理,项目财务管理,项目电子文档管理系统,项目管理信息协同平台等为核心的综合项目管理系统以及提高方案优化和工程设计水平,提高设计信息共享与复用性的工程设计集成化系统。从而实现整个企业层面和项目层面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系统化,提高施工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三)信息化建设中的知识管理
信息化建设的第三个层次是基于信息技术的知识、技术等资源的扩散和创新。当前的企业信息化已经不只是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信息技术的应用,企业要获得持久的竞争力,必须具有将信息所带来的短暂竞争优势转化成持久竞争优势的能力,必须拥有捕捉信息价值的能力,这种能力的获得来源于企业信息化的深层次发展,即企业的知识化,企业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以知识管理为手段的知识、技术等资源的扩散和创新。知识管理并不是简单的对知识的收集、整理和传播,而是利用组织智力或知识资产创造价值的过程,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显性知识的透明化
一般来讲,企业的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类。显性知识包括企业的各种规章、工作流程、商业计划、工程项目管理相关的基础知识等等。显性知识一般能通过计算机进行整理、归档和储存。通过采用编码和分类技术,利用信息网络,使之非常容易被检索和查阅。企业中的每个人都可以及时地获知企业中最新的知识变更,如规章制度的修订、企业重要事件的发生、工程项目管理新理论和新方法等。对于企业的新员工,通过网络平台可以迅速地了解企业的规章制度,很快就可以熟悉环境,融入到企业的文化中来。
2. 隐性知识的共享化
隐性知识侧重于企业及员工在工作中积累的一些方法和经验,主要储存在人们的大脑里。对隐性知识的识别和共享是知识管理的一个难点。在传统的施工企业中,很多缺乏经验的项目管理人员依然是在实践的失败中积累自己的经验,给工程项目带来损失的同时,也阻碍了本人的发展速度。对此,企业可以通过人员间的交流,辅之以定期的培训,由经验丰富的项目经理,将工作中的知识积累制作成文档或者PPT,通过培训传授给其他人员。也可以通过MSN,Chatting Room等即时通讯工具,使各项目部及公司总部员工之间在遇到疑难问题时及时沟通,使员工围绕这些主题进行讨论,群策群力,帮助找到一个较为满意的解决办法,可以节约盲目施工带来的诸多损失。同时,企业应注意将各种途径表现出来有价值的隐性知识及时归纳总结,编成案例库或流程规范等,从而将隐性知识转化成显性知识,供公司及其他项目部参考借鉴。
3. 知识创新的持久化
对于我们所处的这样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任何依赖于固有技术和知识的竞争优势都是短暂的。为了不让竞争优势随着原有知识价值的贬值而消逝,企业应当拥有对知识持久创新的能力。知识创新不是单纯的依靠知识管理工具来提供,更多的是要依靠企业员工的创造性发挥,依靠的是有创新精神的人,因此知识创新的关键在于激发企业的创造力,将创新精神融入到企业文化之中,使员工将创新作为一种对工作精益求精的追求,这也是构筑企业竞争优势的核心源泉。要达到对员工的激励目的,必须具有相应的奖惩机制。企业可以通过一些容易量化的指标,如员工在系统平台中对其他员工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提供数目和质量、对知识共享平台建设的合理化建议数目、将新理论、新工具应用于实践的成功案例等对员工的创新情况进行考核,结合相应的激励措施来增强企业员工在工作中相互帮助和交流知识经验的积极性,增强企业员工积极的知识创新欲望,使企业朝着学习型组织的方向良性发展,最终使企业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
企业信息管理化范文5
一、财务管理信息化协同管理模式的基本框架
(一)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建设,主要是根据不同的企业性质、不同的业务范围和相应的规模来构建相符合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管理,不仅需要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效率,更要做到对企业财务进行全方位的管理。企业实行财务管理信息化这一方法时不仅要充分了解自己企业存在的问题,更要及时解决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所面临的这些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吸取经验,最终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1]。
(二)建立财务信息化协同模式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优缺点运用符合自己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可以通过信息化管理来提高企业财务的效率。只有将传统模式的财务治理与现代网络新模式的方式方法相结合,协同进行,才能够将相关的业务流程和相关数据化简,达到更高效的效果。财务信息化以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等为基础,为实现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模式做铺垫。
(三)整体规划财务信息资源
整体规划财务信息资源有利于企业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只有建立一套完整的财务信息资源体系,才能够使企业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财务信息资源的整合能够更有效地保证企业与其他企业及其他相关的政府部门保持流畅的交流。财务信息资源的整体规划需要经过收集、筛选处理、传递、共享和决策这几个过程,以保证在企业部门之间沟通顺畅的同时,也能够使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交流清晰[2]。企业将财务信息资源整体规划有助于企业各部门,企业与企业之间等在财务信息的传递和共享上,能够达到准确且效率高,不仅可以提高财务信息管理的效率,更加能够提高企业的规范化。
二、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中存在的问题
当今社会中,相较于传统的商业经营模式,企业更倾向于使用网络化、数字化的管理方式,经营活动也开始以电子商务的形式涌现。电子商务的突起使得企业在经营活动时的成本降低,资金周转灵活,可以直接在互联网上选购、下单、支付,消费者操作起来方便快捷。但是,不同规模的企业在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中还是存在很大的差异,而我国企业在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不仅缺少经验和理念,而且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财务信息失去真实性
我国的企业在自身经营活动方面,信息数据缺乏准确性。企业从正当利益和一些不正当利益的角度出发,财务方面的财务信息计算报表就会出现披露,就会失去真实性,对其他的合作企业、投资者甚至消费者都会带来严重的损失。企业财务信息缺乏真实性,一旦被发现,不仅会使自身企业的颜面尽失,还会给合作企业等带来严重的损失,失去信任度,对以后的合作伙伴也失去了诚信,甚至会直接危害到国家经济的发展。
(二)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信息隔绝
首先,企业内部各个部门都有自己的一套管理系统,上交到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各部门相关资料也都只是上交一部分,缺少完整性。不同部门上交的信息不完整,在财务信息管理中进行收集整理的时候,就会容易出现缺漏相关部门信息的情况,不仅各部门的工作效率受限,也使得企业其他部门与财务管理相互制约,信息不统一,导致相互不协同的情况出现。财务管理信息的不统一,直接导致企业的经营效率降低。其次,企业与政府部门之间也存在相互信息传递不完全的隐患,企业与政府部门之间无法达到共享信息、交换信息,在没有准确信息的情况下,企业和政府部门在信息不完整、不准确的情况下做出决策,不仅会造成自己的信誉问题,更会使得双方都承受巨大的损失。
(三)不适应电子商务模式
相对于传统的营销模式,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在互联网上进行交易、签约,可以高效率地完成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同时又能够很好地节约人力成本。企业在经营管理时,依照传统的经营理念,使得财务管理工作在信息收集采集、传递等环节就会消耗大量的人力并且耗费较长的时间。现代电子商务模式中,消费者可以通过在互联网上采购、下单、支付等环节,能够轻松购物,也使得企业在使用现代经营管理模式时,就可以方便快捷地从网络数据上分析线下的经营情况。在运用现代化信息管理的过程中,可以将记录、财务数据等集中批次一起处理,报表及相关信息的汇总也变得方便快捷。[3]集中企业的资金运用,能够很有效地控制企业经营成本,并且能够减少财务管理信息不完整情况的出现,适应现代经营模式,能够与信息时展形式相协调。
(四)企业管理模式落后
企业从传统财务管理模式中过渡到现代财务管理信息化模式的过程中,要注意经营业务上存在的时间间隔。企业通过现代网络快速高效率地完成采购、生产、销售、配货、发送、保险等经营环节,可以减少人工的使用,以达到更有效的工作效率。但是在传统经营模式和财务管理上,企业各个部门之间往往经营活动的衔接性比较差,导致各个部门相互配合的工作不能够顺利展开,大大地降低了企业效率。
三、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协同模式的创新思路
现今社会,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大部分企业都将迎接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化不仅可以给传统产业带来新的机遇,也给企业带来了新的挑战与冲击,需要企业在适应信息化时代来临的同时也应创新新思路。在现代网络、计算机通信的基础上,建设财务管理协同模式应该做好以下几点必要工作:
(一)加强管理信息体系建设
为了方便企业之间、企业和政府之间的沟通顺畅,企业应该注重内部管理系统的协同性,形成一个以企业财务信息为核心的整体信息资源管理体系,方便企业之间、企业和政府之间能够保证信息互相传递的完整性和统一性。企业只有将财务管理信息化这一管理体系建设完全,才会减少企业各部门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政府部门之间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能够大大地提高企业经营利益。财务信息的传递和共享,作为企业之间互相交流的桥梁,通过对企业信息的收集、整理和总结,能够很有效地达到企业之间互惠互利的合作目的。从不同角度完善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建设,便于企业各部门之间、企业之间能够及时、迅速地共享信息,将损失降低到最小化,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
(二)做好准备工作
企业在实施财务管理信息化协同方式时,应做好准备工作。首先,聘请专业的分析机构对企业内部的经营状况、经营模式、组织架构、市场情况、企业本身的优缺点做一个详细准确的评估和预测。其次,企业需要充分了解当前的优势和劣势分别是什么,结合自身的优劣势,建立符合自身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协同方式,真正做到财务管理协同化这一运作方式方法,提高自身企业的企业文化同时也能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竞争力[4]。
(三)严格执行监管制度
企业各部门内部的监管部门和协同企业、以及政府监管部门的监管制度必须要严格执行并实施。企业在准备、规划和建立实施的过程中,这些监管部门可以很有效的起到监督作用,不仅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而且能够保证企业之间、企业与政府之间运用的财务管理协同方式的效果达到最优。
(四)协调好各类关系
首先,人才是企业的核心资源,拥有人才的企业才能将企业的优势发挥到最大,应用人才必须先对人才进行全方位的剖析,了解人才对技术的掌握能力以及对人才管理水平的高低,只有充分了解透彻才能够保证人才管理和技术发挥最大的效应。正确地处理人才管理和技术之间的协调作用,使企业内部各部门、企业之间、企业与政府之间能够将企业财务信息化协同管理更有效的进行。财务信息管理化需要不断的创新,才能够更高效率地进行财务管理工作。
企业信息管理化范文6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商学院,昆明650033)
(Business College of Kunming Metallurgy College,Kunming 650033,China)
摘要: 面对复杂的财务结构,需要更加精细的财务管理,财务管理中各种管理软件可以通过信息系统,实现加强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与资金的控制,实现财务管理的一体化、树立企业最佳产业信誉、建立财务责任制度、供应商和客户的协同优化、确立精细的管财理念。
Abstract: Faced to the complex financial structures, more sophisticated financial management is needed. Various of management software in the financial management can use the information system to realize the intensive control of the financial management and funds of the enterprise interior, realize the integration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set up the best industry reputation of the enterprise, establish the financial responsibility system, realize the collaborative optimization of suppliers and customer, and establish refined tube financial concept.
关键词 : 财务管理;信息化;发展;问题
Key words: financial management;informatization;development;problem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06-0177-02
1 研究背景
财务管理信息化是以信息化为基础,适应企业电子商务运作模式,实现业务与财务协同、并控制管理信息系统[1]。财务管理信息化是将计算机网络和先进的财务管理理念结合在一起,并把企业中涉及的资金流、信息流、物流和业务流进行有机的在计算机进行整合,实行“四流合一”从而实现以核心企业为轴心的资源共享,信息共享的目标,为企业提供一个全新的财务管理模式。
企业财务管理旨在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发挥财务管理的职能,适应环境的变化,防范财务的风险[2]。财务管理活动涉及企业的各个部分,在企业的管理和组织中处于核心地位,随着企业快速的发展财务管理进入了专业化和集中化的经营,成本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目标,企业在逐步加强“财务预算、成本核算、财务监督”中使用信息的管理方式,使企业的财务管理更加准确、及时、全面,从而规避企业遇到的财务风险,降低企业成本,实现效益的最大化。但是,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企业财务管理面临更大的挑战[3]。许多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缺乏重点,无法满足当今财务管理发展的需要,信息失真、信息缺乏集约,对信息的使用者提供错误的决策导向,在财务管理中提供了人为的“信息孤岛”直接影响的科学的决策。
2 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发展现状 在企业的发展和逐步走向成熟的过程中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企业过去或者企业现在的财务管理制度。企业的管理制度不仅与资产的获得和合理的使用决策有关,与企业的生产、销售、物流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工作不是简单地建立一个计算机网络,而是整合计算机的各种功能,将计算机本身较为科学、先进的手段运用到财务管理中。在信息化过程中主要运用企业信息化理论、企业财务信息化理论和企业资源规划(ERP 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理论(图1、ERP一般系统的构成)。
我国在财务信息化的过程中发展迅速,而且在为企业提供财务信息决策上也取得显著的成效,财务信息化也经历了会计电算化、计算机财务一体化软件、和财务信息管理信息化三个阶段。在财务信息化的发张的三个阶段中财务信息管理化成为财务当今发展的重要阶段,他们准确地反应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和风险控制,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在随着网络快速的发展和各种软件的使用,以目标管理和预算控制为核心的现代财务管理也在财务中得到快速的发展。
2.2 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财务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财务人员对信息的认识局限在计算机的使用水平上,认为财务信息实现了电算化就解决了财务信息化,对财务信息的认识只停留在IT替换手工的过程中,对实现现代财务管理的信息资源需求了解不够,不能够正确认识现代财务信息化的中心,对实现现代化财务管理的信息资源需求不够了解。在网络环境下企业的原料采购、产品的生产、需求与销售、银行汇兑、保险货物托运及申报过程中都是通过计算机网络来完成,无需人干预,但是由于各企业部门之间不能进行相互的信息交流难以交换,企业资源也无法达到同步,难以进行信息的协调,不能达到资源配置的优化。
企业在财务信息化管理过程中始终存在信息孤岛的现象,在我国的财务信息化过程中大部分企业存在信息不透明、不对称和不集中的现象,不能将财务信息进行充分的利用,对数据的分析由于利益原因不能统一,不能够将企业涉及到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进行共享,形成一个个独立的结构,每个结构将信息进行纵向或者横向的分割,形成过多的信息孤岛,从而影响了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而且在财务中也涉及到网络安全的问题,互联网是使用开放的TCP/IP协议,这在网络传输的过程中无形增加了网络的使用安全,在当今的电子商务过程中电子操作、分布式操作受到网络非法攻击的频率在增加,所以在使用中要加大交易的安全性保障和使用数字签名的确认以及知识产权的保护。
3 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协同模式的设计
3.1 财务信息化协调模式的设计 在我国的财务信息协调化的过程中企业内部之间除了财务中经常使用的ERP管理系统之外,在企业会计核算系统和财务管理系统之外我们还增加了财务系统的数据收集和分析,和财务信息的传递与共享功能,在以上的各种系统中相关利益的主体系统主要通过Internet进行连接。在企业的ERP系统中通过XBBL转换各种文档转换成XBBL文件然后将XBBL中的数据财务信息进行传递和共享(图2财务协同方式示意图)。
3.2 财务管理信息化协调模式特点 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模式主要通过Intranet/Extranet/Internet的各种信息进行有效的组合,使整个财务信息在企业中能够得到有效的利用,可以加大信息的传递效率和使用频率。可以及时将发生的财务关系传递在财务报告上,企业其他部门可以及时有效地分析财务问题,对不同的利益相关者作出判断和决策,这种实时化的财务信息有效打破时间间隔给企业带来的损害,在信息的传递上使用XBBL可以实现语言和财务信息的标准化,实现不同系统的资料共享。企业根据成本效益原则进行财务信息共享与收集,就会有更多的企业相关利益共享信息,企业就会从相关的利益主体之间获得最大化的收益,财务信息的来源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是由企业在自身经营中的财务信息,第二是由企业政府部门涉及到的财务信息,第三是由企业利益相关主题之间的财务信息。
4 结论
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协同模式,就是最大化地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将财务信息化使用在财务报表中,增加财务的创新意识和财务信息的高效性。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为企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拓宽了企业财务管理空间,有效加快企业财务管理的实效性,使企业财务资源能够得到有效的管理。
参考文献:
[1]郭宗文.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协同模式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11(16):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