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校园的背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智慧校园的背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智慧校园的背景

智慧校园的背景范文1

2008年,“智慧地球”概念由IBM公司率先提出,智能技术正广泛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地球变得越来越智能化。“智慧城市”是“智慧地球”从理念到实际的具体实践,是以信息技术应用为主线的城市发展新模式,以此促进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随着“智慧地球”、“智慧城市”等概念的相继提出,“智慧旅游”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作为一种全新的旅游发展理念,“智慧旅游”是“智能”概念在旅游产业中的具体运用,是一种新技术背景下的旅游信息化升级,是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二、“智慧旅游”背景下高职院校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新要求

旅游管理是一门集旅游学、管理学、地理学、历史学等学科的知识于一体的学科。作为旅游业人才培养的摇篮,多年来众多高等院校向旅游市场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积极的推动了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为了适应新形势新背景下旅游业发展的需求,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应进行相应改变。智慧旅游建设需要两类人才:第一类是专业人才,要求掌握扎实的信息技术专业知识;第二类是复合型人才,要求既具备丰富的旅游专业基础知识,又能对信息技术进行熟练的操作。基于“智慧旅游”的大趋势,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就更应该承担起优秀人才的培养工作。以市场为导向,及时拓宽课程设置,丰富教学内容,灵活教学方式,使学生成为真正的“智慧型”人才,为中国“智慧旅游”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智慧旅游”背景下高职院校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建议

(一)专业课程设置的优化。课程设置在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最近几年,根据市场的变化与需求,很多高职院校都进行了人才培养方案的重新制定,力争将现有的课程与旅游行业的素质能力要求相呼应。但是目前所采用的课程体系,大部分是旅游管理学科发展近三十年所传承下来的传统课程,培养的是从事一线服务与管理工作的学生,只能满足旅游的需要,而无法体现“智慧”二字。“智慧旅游”的开发和营运涉及到多方面的综合知识,对旅游人才的要求非常高。它要求学生不仅要具备旅游学科的基础知识,还要掌握信息技术、网络营销、管理知识等一系列的相关技能和知识。因此,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必须对课程设置做出相应的改变与优化,以满足旅游市场的发展和变化。而到底应该开设哪些课程,则需要校企双方共同探讨,共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设置课程体系。

(二)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绝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建有校内实训基地,一方面是为了保证实训课程的顺利进行,一方面是利于学生了解实际工作环境。就旅游专业而言,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主要包括模拟客房、模拟酒吧、模拟前台、模拟餐饮、模拟导游等实训设备,这些可以满足基本的旅游工作需求。但是,“智慧旅游”除了要求有旅游专业知识外,还要求有信息技术的知识。虽然高职院校都有机房,在硬件上可以满足需要,但是很多相关的软件却没有配备。为了适应新形势,高职院校在进行实训基地建设的同时,还应考虑到工作软件方面的设备,硬件软件齐步走。同时,为了更好的进行校企合作,各高职院校在建设实训基地时,应力求高度仿真。在布局实训基地时,可参照基本的工作流程,以独立的工作环节为单元进行合理布局。

智慧校园的背景范文2

世界银行房改贷款项目市场销售商品房土地使用权处置问题,经请示市领导同意,按以下办法处理:

一、世界银行房改贷款项目市场销售商品房,要按规定土地使用权办理有偿出让手续并缴纳地价款。

二、凡未执行安居房屋价格并上缴市安居办统一办理销售手续的,均属于市场销售。

三、土地使用权出让手续在商品房销售前办理。缴纳地价款总额20%以后,发给商品房屋销售许可证,其余地价款在办理产权登记过户手续之前缴齐,但最长不得超过18个月。

智慧校园的背景范文3

【关键词】 物联网 智慧校园 建设 发展

前言:智慧校园,指利用云计算、虚拟化以及物联网等技术,对校园中人员以及资源的交互方式进行改变,实现各类资源、设施以及科研成果、应用系统的整合,实现应用之间交互的明确性、灵活性和快速性,完成对于校园的智慧化服务和管理。

一、项目背景

在物联网技术与教育信息化不断发展的影响下,智慧校园逐渐得到了发展和建设,其本身的复杂性和繁琐性使得智慧校园的相关概念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加强对智慧校园的理解和认知,明确智慧校园建设中存在的技术难点,以物联网为基础推动智慧校园的建设和发展,能够提升师生的参与度,确保智慧校园逐步完善。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以某高校的智慧校园建设为例,从客户需求、建设目标、设计依据等方面,针对智慧校园的建设和发展进行了讨论和分析。

二、客户需求

智慧校园的建设,可以帮助学校创建全新的教学环境,实现科学管理,促进资源共享,提升学校总体的运行效益。因此,从客户角度分析,智慧校园的建设应该能够打破传统校园网建设中存在的信息孤岛现象,以物联网为依托,结合云计算等手段,实现对于校园内部各类资源的整合,为学校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的改进创新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三、建设目标

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以及物联网技术,构建能够覆盖整个校园的综合管理应用系统,确保系统的安全可靠、互通互联,逐步实现教学业务管理以及校园行政管理的信息化和网络化[1]。

四、设计原则及依据

以物联网为基础,构建智慧校园,需要从客户需求出发,明确基本的设计原则,如信息的可靠性、系统结构的稳定性、信息传输的灵活性等。想要实现智慧校园,需要关注几个比较重要的问题,一是异构网络之间的统一与融合,二是对于海量信息来源的处理、分析和提取,三是从信息的可靠性和有效性等方面,加强对于信息安全技术的深入研究,四是明确相应的资源整合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智慧校园的建设成效,确保其功能和作用的充分发挥。

五、方案介绍

智慧校园的整体架构可以划分为四个不同的层次,一是感知层,其基本功能是为校园内的师生提供一个智能化的感知环境,结合数据采集技术以及分布式算法,进行底层数据的融合,实现对于校园内各类信息的智能化传输,为数据的分析提供必要的基础支撑,其主要设备包括各类传感器、标签以及一卡通等,具备低成本、低功耗和小型化的特征;二是传输层,其能够对校园网中的异构网络进行整合,如有线网、无线网和移动网等,重新建立起一个统一的网络融合平台,提供各类业务所需的网络接口,以及更加可靠、更加高效的网络传输,实现网络的全面覆盖;三是服务层,主要是提供对于各类数据的存储、分析和处理,集成了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构建的服务器存储系统架构,能够以更加灵活、更加多变的方式,满足多种应用系统存储架构的不同需求,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数据信息的存储利用率以及管理效率,存在于服务层的服务器包括视频服务器、数据库服务、服务器等[2];四是应用层,实现了对于各类面向用户的信息应用服务平台的融合,如科研信息服务平台、校园设备监管平台、图书管理平台、人事信息管理平台以及一卡通服务平台等,可以根据各个服务平台的实际需求,实现个性化服务定制,提升教学与管理的智慧化程度。

基于物联网构建的智慧校园方案,具体来讲,可以分为几个模块,如校园一卡通平台、校园安全系统平台、校园信息互动平台、无线信息化校园等,可以由设计人员结合具体的需求,进行方案的进一步优化设计。

六、投资收益分析

在智慧校园建设中,主要是针对校园内各种资源的整合,以及一些物联网基础设施的投入,如各种服务器、传感器、显示屏等,初期投入资金300万元左右,用于进行设备的采购和智慧校园整体架构的建设。

系统架构建设完成后,一方面可以为学生提供真实的教学场景,实现抽象问题的具体化,加深其对于学科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可以对各种资源进行充分利用,相比较传统的网络学习方式,智慧校园平台下的学习具有自主性、开放性的特点,有利于教学模式的改进和创新,由此所产生的收益是无法估量的[3]。

就目前而言,智慧校园的建设在技术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困难,需要多个部门的相互协调合作,推动高校教育制度和管理制度的改革,才能确保其有效运作。

参 考 文 献

[1]陈明选,徐D.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校园建设与发展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61-65.

智慧校园的背景范文4

摘要:在全世界校园信息化建设的背景下,“智慧校园”一词也应运而生,如今变得格外引人注目。智慧校园建设探讨的是高校信息化发展方向,特别是在科技高速发展、智能手机功能日益强大的今天,掌上智慧校园建设是将高校教育信息化向融合创新方面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目标。

关键词 :智能手机;智慧校园;价值;研究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立项课题(2014B446)

在全世界校园信息化建设的背景下,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浪潮下,校园信息化正发生着剧烈的改变。

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近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特别是在管理体制改革上运用了大量的信息化手段,努力打破原有部门间的信息孤岛,改变其信息条块分割的现状,实现体制管理的“扁平化”,大大推动了各部门从“管理本位”向“服务导向”的转变。

就高校的情况来看,经过多年的信息化建设,目前已完成校园骨干网络建设以及主要的应用系统建设,这些软硬件系统的建设使用已经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为后续的高校信息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但因为传统管理理念滞后,导致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方向、整体目标尚有有不明确的地方,暴露出不少隐患,阻碍了高校信息化向更深层次发展。

1、现阶段“智慧校园”建设主要存在的问题

1)部门之间条块分割,形成了一个个的信息孤岛,缺乏统一接口和标准。

2)缺乏校园信息化集中应用与展示平台,各自独立的应用系统导致缺乏协同工作能力,也缺乏为用户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的能力。

3)单个部门的信息系统(如教务管理、图书馆管理、资产管理等),很难站在自己这个信息集上,进行整个学校的全面信息查询和决策分析,各个应用系统能够发挥的效益没有更好地利用和挖掘。

虽然学校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并采取了多种措施大力推进智慧校园建设,但由于前期技术层面的发展的局限性导致管理理念的局限,对信息化建设的进度和规模估计不足,对如何充分利用现有校园网,实现信息共享、网络课堂、网上办公系统、管理智能化等缺乏成熟的管理理念和实施方案,致使信息化建设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停滞不前。

近几年来,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高快速发展日趋成熟,智能手机应用的普及,及时的给智慧校园建设搭建了一个具有广阔发展空间的技术平台。在智能手机时代,智慧校园建设已具有现实基础和成熟的技术支持系统。所以要积极推进校园网管理理念变革,运用最新技术成果优化校园智能网,制定科学、先进、经济的系统解决方案。

2、智能手机时代"智慧校园"建设研究的理论价值

1)互联网时代,我们应转变传统的管理及教育教学理念,采用全新的能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精神、价值、技术、方法、规则、机会来指导、处理、创新生活和工作的思维方式,即互联网思维方式。

互联网思维是一种民主化的思维。管理和服务更多地以信息的方式呈现,渠道垄断很难实现;互联网思维是一种用户至上的思维;互联网思维下的管理和服务是一个有机的生命体;在满足基本功能的前提下,要充分满足个体分散的、个性化的需求。

互联网思维方式将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文化学、教育学高度融合在一起,是一场全新的理念变革,将推动我们建立新的管理模式及商业化的运行模式。

2)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智能手机时代已经到来。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一全新的技术平台,以功能强大高度集成的智能手机卡为载体,大力推动智慧校园建设,实现其跨越式发展。

“社交+本地化+移动”是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方向,具有随时、随地、随身的天然优势,契合当今快节奏、碎片化的生活方式。这种模式的出发点是深挖“移动”特性,提供及时、基于位置与个性化的服务,拓展个人计算机互联网所不能提供的业务。基于位置的服务将成为移动互联网的标配。手机正逐渐进化成为与人类相似的智慧体。移动互联网将根据用户的浏览习惯和所处位置,更智能地为用户过滤信息,提供最契合需求的信息。未来手机将会取代钥匙和钱包,成为出门唯一必需品。

在全世界校园信息化建设的背景下,“智慧校园”一词也应运而生,如今变得格外引人注目。所谓“智慧校园”,是指通过利用云计算、虚拟化和物联网等新技术,将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与校园资源和应用系统进行整合,从而实现智慧化服务和管理的校园模式。

在我国,智慧校园是继数字校园之后院校信息化建设的全新概念。根据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关于“加强高校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利用先进网络和信息技术,整合资源,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的高等教育信息基础设施”的要求,结合高校实际情况,开展智慧校园建设,是实现高校信息化跨越式发展,充分提升学校的管理和服务能力的必经之路。

3)智慧校园建设不只是信息技术在校园中的应用,更加重要的是要全面建立起智能手机领航的信息时代全新的教育理念、管理模式和教学模式。

智慧校园(“数字化校园”)是以网络为基础,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实现从环境(包括设备、办公空间、研究空间、教学空间等)、资源(如图书资料及专业数据库、教师讲义与课件、网上专业资讯等)到活动(包括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办公等)的数字化,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既对应又有本质不同的数字空间,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为师生提供网上信息交流环境,提升传统校园的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功能,创建电子校务、教育资源、虚拟社区及网络服务的数字化虚拟大学教育环境,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科研和管理水平与效率的目的。

关于“智慧校园”,有一幅这样的蓝图:无处不在的网络学习、融合创新的网络科研、透明高效的校务治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方便周到的校园生活。简而言之,“要做一个安全、稳定、环保、节能的校园。”

智慧校园建设探讨的是高校信息化发展方向,特别是在科技高速发展、智能手机功能日益强大的今天,掌上智慧校园建设是将高校教育信息化向融合创新方面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目标。

4)针对现行高校数字化校园网建设存在的弊端,构建全新技术领域的智能网系统的集成与开放模型,为高校智慧校园建设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现行的数字化校园网建设存在两大弊端:

一是N个信息系统"孤岛化",我们要用新理念,新技术将孤岛化和碎片化的信息整合集成。

二是N个功能系统"碎片化"。我们应打破以往因技术平台限制造成的信息高度封闭,以及由此导致的各个信息系统功能单一的现状,转变观念,在基于新理念和新技术的新形势下推进数字化校园的开放建设。

针对目前高校存在的信息化分散建设、独立运行、自我服务的问题,我们应着力推进资源整合力度、搭建资源共享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实现系统互联互通,资源共建共享。

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必然要经历由单一机构建设向跨部门协同整合过渡的阶段,为推进这一进程,需要引入新理念、新技术平台的支撑,从而实现信息化建设目标、建设思路和建设模式的转变,使信息化能够支撑各部门协同互动、履行职责,提高效能,实现各项业务集约、可持续发展。

在智能手机时代,智慧校园建设已具有现实基础和成熟的技术支持系统。以往信息的封闭和孤立是基于当时的技术基础形成的,而在移动通信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信息的高度集成和共享成为可能。所以我们要积极推进数字化校园管理理念变革,运用最新技术成果优化校园智能网建设,制定科学、先进、经济的系统解决方案。 从而实现信息资源和信息服务的合理规划、合理分配、合理利用,提高学校管理过程和管理系统的质量、效益、效率,保证资源和服务的可靠性、安全性、科学性。

3、智能手机时代的"智慧校园"建设研究的创新价值

1)针对智能手机时代的新特征、新技术,提出了基于智能手机卡的智慧校园建设的新理念。探讨大数据环境下全新的管理模式,研究新一代高校智能网系统的建设模式与建设标准。

2)分析现行高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利用快速发展的移动通信技术及先进的管理创新理念,推出智能手机这一全新的建设平台,并探讨如何在这一新平台上将现有信息化成果集成与开放的建设目标和设计思路。

3)构建基于智能手机平台的掌上智慧校园建设模型,并做出切实可行的专业的技术方案。

4、智能手机时代的"智慧校园"建设研究的应用价值

1)给基于智能手机平台的智慧校园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及广阔的发展空间。将高度集成功能强大的智能手机卡与数字化校园网建设相融合。

2)实现校园内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的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深化教育改革,提高办学质量、办学效益和科研水平,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管理效率,提高决策效率,提高信息利用率,提高核心竞争力。充分满足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需要。

3)智能手机时代的掌上智慧校园建设是一个基于全新理念全新技术领域的模式探讨,具有非常强的实用价值且受众广范,功能强大、易于推广。

4)利用高度集成的手机智能卡取代现有的多张卡证,实现统一认证、统一收费、基础数据共享、统计数据共享、统一信息查询等,建立基于智能手机卡的掌上智慧校园系统。

5)探索跟三大运营商、银行等机构的全新合作模式。如将学生区的上网市场让利于运营商,从而使运营商升级更换部分校园网的设备,彻底解决各教学单位和公共服务体系的网速需求问题等。以多种形式实现合作共赢。在推进智能校园建设的同时,有效解决融资投资问题。

6)有效解决信息孤岛、碎片化问题,建成结构完整、技术先进,高度覆盖,应用深入,高效稳定、安全可靠的数字化校园网。消除信息孤岛和应用孤岛,建立公共信息平台,实现部门间数据信息共享。利用新一代移动互联技术,建立高效率高覆盖率的移动通信平台,为广大教职工和学生提供各项管理服务功能以及随时在线的一站式服务。

7)基于智能手机平台的智慧校园建设能够实现以下功能:

单一证卡(手机卡)取代现有的多张证卡

统一收费,建立手机智能卡收费结算系统

基础数据共享,统计数据共享

统一信息查询,建立公共信息平台

建立统一认证系统

餐饮、图书事务、院系联系全部建立在手机终端上

实现“智慧校园”的功能、跨越与“智慧武汉”的对接

在国家教育行业信息化的政策背景下,在移动互联技术的普及和推动下,智慧校园建设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智能手机高度普及,使用者随时携带永远在线的特点,已经使其成为现阶段最好的信息载体。智能手机使信息传播的方式更具多元性,跟传统传播方式相比,具有高速、广泛、大范围的特点。而身兼信息传播者和接收者的用户其阅读及获取知识的方式也有了很大的改变。因此,新时期智慧校园的建设要紧跟时代步伐,管理者们必须要转变观念,树立互联网思维方式,将先进的移动互联技术与智慧校园网建设相融合,全面构建智慧校园,才能真正赢在这个多元化的变革时代。

参考文献:

[1] 移动互联网渐趋爆发式增长 人民网http://tc.people.com.cn/BIG5/15596854.html

智慧校园的背景范文5

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学习型智慧校园”项目(为方便且直观,本文以下简称为“智慧校园”,两者内涵、外延一致)是在珠海市香洲区教育局信息装备中心和香洲区教育科学培训中心指导和组织下,基于“互联网+”理念和背景积极构建的一种新型信息化教育模式,是脚踩“互联网+教育”的时代大潮而蓬勃兴起的教育新势力、新趋势,它有着自己独有的一套网络平台,秉持为学生“构建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学习环境”的理念,最大程度地发挥互联网技术在新时代教育中的优势和作用,从而改善教和学的固有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珠海市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提升基础教育发展水平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8年)》提出,要积极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努力在全市一半以上中小学校建成在课堂、学习、教研、管理、服务等五个方面领先的数字化校园。文件让人欣喜、前景催人奋进。

“智慧校园”力求打破传统意义上的课堂和教学模式在时间、空间、学习主体、同伴、学习方式对孩子们学习兴趣及其能力的限制,以更好地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最终提高综合素养。2015年,珠海市香洲区开始探索并实践“智慧校园”工作,经过我们一段时间的探索和实践,“智慧校园”平台已经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围绕“在线互动协同课堂”“在线教研”“在线测试”“远程辅导”等方面展示它特有且强大的教育生命力。

我也是该项目的首批语文学科实验老师和首批“在线名师候选人”之一,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切身感受到了“智慧校园”平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提升语文综合素养上的良好效果和远大前景。具体到小学语文教学来说,如何能更充分地利用“学习型智慧校园”平台,通过利用不同形式、创设不同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有哪些有效的策略?这是一个重要且亟需研究的课题,它有着丰厚的时代背景和现实需要。

二、什么是“自主学习能力”

所谓“自主学习能力”,心理学家Amold指出,自主学习能力由心理―社会支持和技术支持组词。前者指动机及其影响因素;技术支持指培养学习者制定目标的能力,选择材料、方法、任务、和执行任务的能力以及自我监控的能力、选择评价标准和自我评价的能力。本文中的“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即是指在小学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具有的上述内容的能力。

本文的研究目标即是提出有效的策略和方法来丰富、高效利用“智慧校园”平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三、利用“智慧校园”平台,提高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一)大量制作适用于“智慧校园”平台的HTML技术的微课,积极参与构建“香洲微课云”,并积极形成学校微课集,发挥微课在预习和课外自主学习,课堂自主、合作学习上的突出作用

“微课”是互联网教育的“火热角色”,它方便并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碎片化、高效率学习,提高自主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基于HTML技术量身制作的微课,不仅可以在电脑上播放,在手机、平板上都可以轻松观看,真正让孩子们进入“无处不在 无时不在”的学习环境。

我在教授《杨氏之子》时,针对孩子们第一次接触小古文,有浓烈的兴趣的同时也因为语感和语言知识缺乏而有一定的学习难度的情况,我就制作了14个经典、有趣的小古文的微课,上传到“香洲微课云”,孩子们在家进行自主学习,轻松、自由、有趣,大大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很好地突破了学习文言文的第一道坎。

(二)不断探索多形式、高质量且常态开展的“在线互动协同课堂”

“在线课堂”是“智慧校园”平台的重要内容,因此,运用平台提高小?W生自主学习能力首要任务和主要手段就是进行多形式、高质量且常态开展的“远程在线协同课堂”的探索和实践:利用平台打破两个教室甚至更多教室的空间距离,实现“同上一节课”,让孩子们感受不同老师和学习同伴的风采,课堂上在展示和竞争中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共享学习,同时学生小群体升级为大群体后思维间会更高强度、更高质量的碰撞、交融、提升。这种在线课堂相比传统的课堂在激发学生兴趣和培养语文学习能力上定会有更好的效果。

(三)常态开展“在线辅导”,打造更加自主、个性化的“第二课堂”

课堂上有问题上位解决,或者错过了重点知识的理解,在“智慧校园”平台上,学生可以进入老师的“在线课室”进行交流,他们可以轻松简单地在手机、平板或PC上登录平台,老师在线与孩子们进行交流和辅导,这里的交流是平等的、轻松的、自主且个性化的,这样就能极大地促进孩子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的提高。如果未到直播的时间,孩子们也可以在线留言提问,所有“路过”的老师都能进行解答,这样就能确保及时解决孩子们课上或课后出现的困惑,提高孩子们学习的效率和质量,保证学习兴趣和自主、探究等能力的提高。

(四)探索进行“在线测试”,从此考试和复习其实也很自由、轻松

我每周都定期在平台上“在线测试”,学生登录平台后,就可以自由地完成我的测试,测试结果也能随即以多种形式出示,孩子们能立即发现自己的不足。从此,考试不会那么压抑,评价也没有那么呆板。我批改后,平台会自动进行全部数据的横向和纵向的分析,这样的分析能一直保留,也为老师们的教学提供了支持。

智慧校园的背景范文6

关键词:信息化建设;数字校园;智慧校园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3-0-01

近年恚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包括物联网、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等的迅勐发展,推动高校信息化建设从数字校园向智慧校园转型。

一、从“数字校园”到“智慧校园”

我国高校信息化发轫于20世纪80年代。在最初的十多年间,主要是开发和应用CAI课件、校园网络以及开发和建设分散独立的管理信息系统。从本世纪开始,大部分高校将信息化建设的重心转到了数字校园建设。

这些年,数字校园建设对高校的教学及业务管理确实起到了一些变革,如解决了多点登录问题,解决了校园网内多个部门间进行应用系统管理的问题以及多个应用系统数据共享的问题(贾国荣,2012)。但数字校园还远没有达到高校信息化发展高阶要求,当前高校数字校园的建设还存在以下问题(胡钦太,等,2014):

1.数字校园建设主要是打通数据,消除信息孤岛,对信息门户平台与部门管理系统进行业务整合和数据集成,但对教与学两者融合度的改善不够,对变革教学模式缺乏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2.数字校园在开发形式上多采取的是集中式和并发式,导致各业务部门的专业性和可扩展性受限,从而使得系统应用不够理想。

3.数字校园在建设思路上不是以最终用户的利益为主,而是以管理者的利益为主,一味地考虑方便管理者,为管理者解决问题,因而对最终用户的服务意识不强,服务支撑能力不够。

近年来,高校数字校园建设遇到了信息技术和业务融合方面的挑战(蒋东兴等,2015)。首先是信息技术的挑战。高校校园 BBS被社交网络所替代,传统的数据中心建设受到智能终端、移动互联、海量存储、云计算等新型信息技术的冲击,这些都对传统的信息系统产生颠覆性的影响。另一方面是业务融合的挑战。大量的信息技术已深入融于高校教学科研、管理服务、校园生活之中,广大师生和管理人员不断对高校信息化提出更高更新的需求。

面对上述问题、挑战和心得应用需求,高校信息化建设迫切需要从数字校园向智慧校园转型。而云计算、移动互联、物联网、大数据以及社交网络等新型技术的迅速推广和应用,也为数字校园到智慧校园转型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和实现手段。

二、智慧校园的建设思路与发展策略

1.建设思路

数字校园向智慧校园转变,要以人为本,不断增强“校园一卡通”服务功能,从信息共享机制、全面管理业务和全新服务理念着手,通过信息流向管理流的数字化转变,管理流向服务流的融合,促进信息互通、共享,提高管理水平,最终实现物联感知、知识共享,资源得到整合和合理配置,校园信息利用水平和服务质量高,能为师生提供方便舒适生活的智慧校园。

2.发展策略

(1)从战略角度认识智慧校园的地位和作用,将智慧校园建设纳入学校发展战略中。目前,仍有不少高校对信息化工作认识不到位,定位不准确。要建设智慧校园,就必须从战略层面提高对信息化工作的认识,提高信息化部门的统筹能力,将智慧校园纳入学校发展战略中,有效编制发展规划,通过信息化领导小组落实实施。同时,学校要充分整合信息化发展资源,统筹兼顾,彻底改变信息化建设各行其是的工作局面。

(2)智慧校园是建立在互联网络高速泛在的基础之上的。要通过整合和优化现有网络平台,使其安全、高校、快速、便捷,为智慧校园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3)积极推广应用信息化新型技术,为智慧校园的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建立云服务平台,促进师生之间的学习讨论、互动沟通,实现资源的共享和服务。运用大数据与数据挖掘对学校的数据资源进行深入的挖掘和分析 ,为政策制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生活服务提供智慧和支持。积极开发轻量级的移动应用,提高信息服务的便捷性和简易型。加快物联网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校园生活等方面的应用,实现人与物、物与物的智慧互通。

(4)加强信息化队伍建设。就地方高校而言,信息化队伍力量通常比较薄弱。因此,应借助于智慧校园建设的契机,引进、培养一批信息化人才,为智慧校园建设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5)完善信息化管理机制。信息化体制机制不健全,会导致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要通过规范制度,落实职责,对信息化管理建设机制上出现的问题,边建设,边完善,边推进,规范化地建设智慧校园。

参考文献:

[1]贾国荣.智慧校园与数字校园差别之探讨[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2(6).

[2]胡钦太,郑凯,林南晖.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转型:从“数字校园”到“智慧校园”[J].中国电化教育,2014(1).

[3]刘乐群,史君华,刘路路.互联网+时代智慧化校园建设探索[J].计算机教育,2015(24).

[4]蒋东兴,付小龙,等.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智慧校园建设探讨[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