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阅读的教学案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关于阅读的教学案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关于阅读的教学案例

关于阅读的教学案例范文1

一、教学目标要明晰

案例教学法首先要设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案例的选择要符合预设的教学目标,包含丰富的知识,教学中设置的问题点和教学流程能有效体现语文教学的要求,对于学生内化相关知识和提升能力很有帮助。在案例教学中,教学目标的有效设置非常关键,如果没有设置有效的教学目标,很可能致使案例教学的过程缺乏控制,进而影响小学语文课的教学效果。

二、精心挑选案例

案例教学需要考虑课程的设置,学生的基础知识背景,以及学生的个体差异等因素。因此,搜集和选择案例应该遵循知识性、典型性、完整性、时代性、可塑性等原则。

知识性是指“案例要包含小学语文教学需要的理论和技能知识”。如,在富饶的西沙群岛公开课中,某位教师按照海面、海底、海滩、海岛的顺序介绍了位于我国南海的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学生通过案例学习丰富和建构了头脑中关于南海的知识体系,对我国南海水域的广阔与富饶,西沙群岛的美丽风光有了更深的了解。

典型性的案例选择要有普遍性,具有广泛适用性。在某种程度上能代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或可深刻揭示社会生活中的代表问题。

案例要有完整性。案例应该有开头、过渡、讲解、训练、结尾等内容,要成体系,而不是零散成块。

案例要有时代性。案例应来自教育教学实践,反映当前主流的社会价值观,能够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和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可塑性是指案例本身并非是完美的,有瑕疵的、不完美的教学案例会给教学带来一种更贴近现实的感受。

三、深入评估案例

对精心选择的教学案例深入研究,并加以评析,是案例教学法的关键环节之一。在给学生呈现事先准备好的教学案例前,教师应该仔细研读相关案例,并从学生角度考虑究竟对哪部分会有兴趣,有可能会对哪部分提问。

一个成功的老师,研读案例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教师必须尽快进入案例情境。(2)可发现案例中因果关系的线索。(3)注意提前区分案例中抽象问题和即时性问题。抽象问题往往与事实背后的概念、原理和规则等存在关联。

即时性问题是指案例教学中教师需要面对的突发性的、随机出现的、需要在短时间内得到解决的那些问题。

在区分问题之后,应该根据问题类型,有针对性地准备相应的材料,满足学生的需求。当给学生呈现教学案例后,教师要认真引导学生对案例材料进行仔细阅读,并结合生活经验分析案例中的具体内容,深入思考案例中有价值的命题。

四、案例的继承、改革和创新

案例的继承、改革、创新,就是在对案例进行全面剖析的基础上,根据时代和中学生的需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采用补充完善和异构等手段创新案例。

补充完善是在保持原有案例的主干的情况下,对案例的局部进行修订、完善。

关于阅读的教学案例范文2

(一)案例教学的涵义。案例教学有其悠久的历史,于1920年起源于美国哈佛商学院,倡导将商业管理中的真实事件通过案例分享的形式在课堂上讲授,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实践证明,颇具成效。从19世纪50年代开始欧洲及东南亚国家纷纷开始引进案例教学,我国在1980年代初,与美国在大连联合建立工业科技管理培训中心,开始了最早的案例教学试点,随后全国推广。在理论界,关于案例教学的定义众说纷纭,比较权威的是来自我国著名的管理案例专家余凯成教授的解释:“案例教学是为了某种既定教学目的、围绕一定的管理问题而对某一真实的管理情景所作的客观陈述。”简言之,案例教学是在课堂上应用教学案例,提高学员管理能力、解决管理问题的手段。(二)案例教学的特征。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并不是简单地在课堂上讲授案例而已,供教学使用的案例一般具备以下三个特征。1.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创作小说不同,案例在情节上不能虚构,必须真实可信。基于保密需要,可以对人名或者相关数据进行掩饰,但是一般不对整个案例的结构进行大幅度的虚构修改。为适应专题教学的需要,只要不偏离案例的中心点,案例的篇幅可长可短,但是必须来源于真实事件,这也是案例教学得到广泛应用的一个原因。2.应包含一个或数个思考问题。在农银大学教学案例编写规范中,很重要的一个构成要素是问题链接,设计开放性问题。案例教学的目的是将案例演示给学员、教会学员如何解决问题,因此思考问题是必不可少的一个要素,这样才能体现案例教学的启迪性,提高学员举一反三的能力。3.需要有明确的教学目的。这是案例相关性的一个要求。运用教学案例不能盲目借鉴,不加选择。农银大学教学案例编写规范对案例的要求是围绕全行发展战略和重点工作,服务全行业务发展。教师带到课堂上的案例必须服务于教学活动,准备运用于哪些章节,是为了解释哪个概念,还是为了运用哪种工具,必须有其目的性。

二、应用案例教学的原因

经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在农银大学推广案例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下面就成人学习的特征和案例教学的功能进行简单的探讨。(一)成人学习的特征。1.实用主义成人学员不同于在校学生,希望听到的授课内容对其工作能够产生直接的指导作用,简而言之,“拿来就能用”。那么,枯燥无味的概念讲解和产品分析必然不能引起学员的积极性。教学案例来自于真实事件,是各家分行在经营过程中真实发生的事,学员能够快速从中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非常实用。2.精力波动随着年龄的增长,学员对于学习的专注度会有所下降。假定一节课45分钟,对于平铺直述的讲授,大多数学员很难在45分钟内一直保持高度的注意力。但是引进生动活泼的教学案例之后,效果会发生很大的转变。如果配合情景模拟,让学员扮演案例中的角色,学员不仅不会感到枯燥无味,对案例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透彻。3.容易遗忘人的记忆力随着年龄的增长会不断下降。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证明,20分钟之后人们对于记忆的东西会遗忘42.8%。农银大学的培训多为银行产品与服务,简单的产品介绍往往很难在学员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生动形象的案例因为跌宕起伏的情节或是身临其境的感受,往往更容易被人记住。4.喜欢变化对平铺直叙的东西提不起兴趣,是成人学员的共性。他们往往有先入为主的观念,看待事物会先以自己的经验去做判断,因此一成不变的讲课形式较难引起他们的兴趣。这时,案例教学便是一个很好的辅助教学方式,有冲突性的情节能够让成人学员感受到课堂气氛的变化,并融入其中,领悟知识和道理。(二)案例教学的功能。1.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案例通常是把现实管理中遇到的问题用情景展现的方式描述出来,用叙述性的语言呈现出需要学员解决的问题,激发学员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对案例中的信息进行搜集、加工、整理,找出案例中问题的症结,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案例教学的初衷。2.提高人际沟通的能力案例教学的过程不同于传统的“老师在台上教、学生在台下听”的教学模式,老师只是充当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学员充分地讨论、让学员思维的火花去相互碰撞、激发学员的创造性思维。讨论教学案例的过程也是学员互相交流的过程,如何坚持自己的观点,如何说服小组成员,如何解决矛盾,在小组讨论中扮演怎样的角色,这些都是案例教学过程中学员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次成功的案例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提高学员人际交往的能力。3.提高主动学习的能力教学案例很重要的一个功能,是可以激发学员的创造性思维、增强学员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案例不是简单的知识讲授,让学员去死记硬背、全盘接受。它是由一个个鲜活的事例组成,很多案例并没有唯一的正确答案,学员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针对案例中的问题去寻求解决方案,去整合自己学到的知识,充分调动学员的主观能动性。

三、案例教学在农银大学的运用

关于阅读的教学案例范文3

关键词:教学案例;效率评价;DEAP软件

在大学教育由精英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后,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学方式弊病日益显现。在数学教学中,剥离了实际背景的概念和理论导致教学内容过于抽象,造成了很多学生“学不会、用不了”的尴尬局面。同时,计算机技术在数学教育领域中的应用远没有在其他领域中活跃。因此解决目前数学教育中存在问题的着眼点可以有两方面:一是深化教学内容的改革,理论联系实际,案例设计应具有实际背景;二是借助计算机软件,解决实际问题带来的复杂运算,推动数学教育源于实践再回到实践。借助它可以指导学生为解决实际问题而温习旧知识,学习新知识,通过创造性的研究形成一个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完整方案。这样一个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运用计算机的能力,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参与性,也有利于让学生真正从实际运用中掌握和体现自己所学的知识。

案例的编制与更新是案例教学成功的保障。一个好的案例应该能反映最新的研究动向与研究方法,这样才能让同学学到最新的知识,培养最有用的能力。一个好的案例应该能有效地帮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循序渐进的开展研究性教学,更好地活跃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能够从案例教学中获得一种身临其境的研究经历和感悟。

在陆域资源日益不足的今天,开发海洋正在逐渐

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急需大批人才从事海洋方面的研究,但目前能为数学专业学生所用的以海洋经济为背景的教学案例几乎没有,笔者结合自己的研究,提出了一个将数学、经济学与计算机软件相结合的关于海洋经济效率评价的教学案例,并对其教学实践进行了总结,以开拓与丰富用数学研究海洋的教学案例,藉此引导更多数学专业学生投身于海洋方面的研究。

1 案例设计的指导思想

我们认为目前的大学教育模式没有能够将大学生的创新潜力诱导、发挥出来,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误导和压制。因此在教学中有必要通过设计适当的案例,将基于讲授的教学模式改变到基于项目的研究性教学模式上来,让学生在教师指导和帮助下主动的学习,提高能力和素质。

基于这样的考虑,根据我校海洋研究的特色和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学生数学基础较好的特点,结合该专业很大一部分同学对于经济研究的兴趣,我们因势利导,依托“经济数学与建模”课程设计教学案例,努力使其既能激发同学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又有利于形成我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数学、经济学与海洋研究相结合的专业教学特色。

已有的研究实践表明,系统评价技术是立足于运

基金项目:上海海洋大学2009年度人文社会科学课题(A-0211-09-0300);上海海洋大学2009年度校级重点建设课程项目(A-2600-10-0066);上海海洋大学2010年度重点建设高水平综合教育选修课程项目(沪海洋教[2010]14号)。

作者简介:郑奕,男,教授,研究方向为应用数学与资源经济管理。

用各种数学模型对复杂的经济、技术和社会问题进行分析与评价的新兴交叉学科。因此我们选取以评价技术为核心组织案例教学,籍此将数学、经济学和计算机知识相联系,构成一个知识交叉的平台供学生一展身手。

鉴于实际问题的复杂性和现代计算手段的改进,评价技术的研究正在不断的深入,评价方法也越来越多。在众多的评价方法中,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方法作为一种较新的分析工具,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决策分析与技术评价领域的一种常用而且重要的研究手段,其在资源优化配置、产业结构分析与可持续发展评价等方面都已有较成功的运用[1],而且它既能用于数据较少的单个投入产出系统的评价,也能用于多投入多产出系统的评价,对所能获得数据的要求较低。故我们在案例设计中,着重向同学推荐数据包络分析技术以及相应的计算软件――DEAP软件,并以海洋经济系统的综合评价为背景,设计具体案例组织教学,目的是使我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学生能充分发挥数学基础较好的特长,提高分析海洋信息的能力。并以此激发同学进一步投身海洋研究的热情,既为国家海洋经济建设培养急需的优秀人才,为专业特色的创建提供一个抓手,也可以提高学生利用数学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学生的就业机会。

2 案例教学的组织实施

在这个案例教学中,我们首先在课堂教学中介绍案例可以用到的理论方法与软件,以及案例的实际背景和有关数据资料,在此基础上引导同学对评价方法进行思考与讨论,在随后的课堂教学中进一步给出我们自己实际研究这个问题的过程、以及相应的分析方法和分析结果供学生参考,使学生能够了解问题研究的完整过程,以利于提高自身的研究能力。具体实施过程概述如下。

2.1 方法与软件

由Charnes、Cooper和Rhodes在1978年首先提出的DEA方法在本质上是一种以线性规划理论为依据的求解最优解的方法,它能在给定一系列的限制条件下,找到最优的生产边界。DEA方法假设有N个决策单元(decision making unit,DMU),在每个决策单元中含有K种投入和M种产出。DEA理论认为:N个决策单元在规模收益不变(constant returns for scale,CRS)的条件下,对第i个决策单元(i为1, 2,…,N)可建立线性规划模型如下:

Max,λФ

s.t. Фyi + Yλ≥0

xi-Xλ≥0

λ≥0 ---------(1)

这里λ是一个N×1的常向量,Ф代表了在投入条件给定的情形下,第i个决策单元在产出方面所能得到的最大的增长比例,1≤Ф

当决策单元N个数较大时,DEA模型的求解比较困难。为此新英格兰大学经济系Tim Coelli教授研制开发了DEAP软件2.1版。该软件可用于分析多投入和多产出情形下的包络边界。它既可以在规模收益不变条件下,也可以在规模收益增加或减少的条件下求解投入方向或产出方向的最优值。DEAP软件包含了可执行文件、启动文件、数据文件、命令文件和输出文件等5个文件,其启动文件是一个含有用户可以修改但也可以不必变化的关键参数值的文件,而数据文件和命令文件则是用户在运行该软件前必须首先建立的两个文件,输出文件是该软件在运行时自己创立的,其将所有的运算结果都自动储存在该文件中。DEAP软件运行于Windows环境中,是一款适用范围较广且比较容易上手的软件,学生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掌握,比较适合在案例教学中使用,可以让同学有更多的时间着重于案例问题本身的思考。

2.2 背景与资料

一般认为,按国民经济三次产业分类标准划分海洋产业,可把海洋产业划分为海洋第一产业、海洋第二产业和海洋第三产业。海洋第一产业是指生产活动以直接利用海洋生物资源为特征的产业,包括海洋捕捞、海水养殖和海涂围垦。海洋第二产业是指生产活动以对海洋资源的加工和再加工为特征的产业,包括海洋工业和海洋建筑业,即海水制盐、船舶制造、深海采矿、海洋能源开发、海水综合利用和海洋工程。海洋第三产业是指生产活动以提供非物质财富为特征的产业,包括海洋运输、滨海旅游、海洋科技教育和贸易及海洋综合服务业[3]。

在教学案例中,我们根据《中国海洋统计年鉴》[3]整理得到2007年我国沿海地区经济的有关投入产出指标如表1,我们要求学生利用这些数据,通过数据包络分析方法评价沿海地区的地区经济与海洋经济的投入产出效率,分析地区经济与海洋经济间是否存在一定的联系。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采用其他评价方法对研究结果进行验证,并给出加快沿海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同时,鼓励学生课外延伸阅读DEA及其他评价理论,利用该案例的研究方法对自己感兴趣领域的问题进行评价研究,并给出相应的分析过程与研究结果。

2.3 结果与分析

对本问题的评价可以有多种方法,学生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选择层次分析评价法、因子分析评价法等。但我们在案例教学中作为一种推荐的方法,要

求同学认识并掌握用DEA法进行评价,并鼓励同学在此基础上,将DEA法的评价结果与自己所知道的其他方法进行比较,以分析各种方法的长处与不足。作为对学生的启迪与一个范例,在案例教学中提供了我们用DEA法对这个问题进行评价与分析的主要过程。

我们以地区生产总值为产出指标,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各地区年底就业人员数、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电耗和用水总量为投入指标,根据数据包络分析(DEA)理论,使用DEAP软件计算全国沿海11省市地区经济的投入产出效率,可得计算结果为表2第二行“地区经济投入产出效率”中的值。

为进行比较,进一步分析海洋经济的投入产出效率。以海洋生产总值为产出指标,以涉海就业人员总数和至2007年底确权海域面积为投入指标,同样根据数据包络分析法由DEAP软件可计算全国沿海11省市海洋经济的投入产出效率。计算结果为表2最后一行“海洋经济投入产出效率”中的值。

下面根据计算结果对所给案例进行分析。

根据表2的计算结果,可将沿海各省市地区经济的投入产出效率和海洋经济的投入产出效率由高到低进行排名,结果如表3所示。

由表3可见,我国沿海11省市中,地区经济投入产出效率排名列前六位的,海洋经济的投入产出效率也大都位于前六位内。说明地区经济的产出效率与海洋经济的产出效率存在相互联系,可以初步推断地区经济与海洋经济的发展具有相互促进作用。

以长三角两省一市为例进行具体分析。由表2可见,上海、江苏和浙江地区经济的产出相对效率相差并不大,但其海洋经济的产出相对效率相差却比较大,尤其是浙江,海洋经济产出效率较低。进一步分析浙江海洋产业的结构可以发现:原因主要是由于浙江海洋产业中第一产业的比重较大,其产值占海洋产业的产值达到7.4%,由于海洋渔业资源的枯竭和国家对于渔业资源的保护政策,使海洋捕捞的效率较低因而拖累了整个海洋产业效率。相反,海洋经济投入产出效率最高的上海,其海洋第一产业的产值仅占海洋产业总产值0.1%,故其对海洋产业效率的影响就比较小。表3中另一个较显著的例外河北也存在同样的情况,由于其海洋产业中第一产业的比重不大,仅1.9%,因此其海洋投入产出效率的排名较靠前。

这些分析表明,海洋经济发展的效率除了受地区经济的影响之外,还与海洋产业结构有关。因此沿海各地在发展海洋经济中,注意调整海洋产业结构,提高本地区海洋产业的效率。

基于上述研究,可以初步得出结论:1)地区经济优势是海洋经济进一步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2)积极改善海洋产业结构,加快海洋经济发展,有利于促进沿海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 案例教学实践的思考

通过案例教学实践,我们发现选择与使用适当的案例是教学成功的重要保障,而一个好的教学案例应该具备以下四个要素。

3.1 真实性

教学案例不应该是从书斋里闭门造车生产出来的,也不能是从抽象的、概括化的理论中演绎虚构出来的,而是来源于实际研究。一个好的教学案例往往是教师通过自己的研究对某个具体问题的来龙去脉有比较透彻的理解,总结其精华形成的。这样的案例教学可以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学生研究这样的教学案例也就会有真实的体会。如本案例就是来源于教师自身海洋经济研究的实践,教师在这方面有一定的研究积累,对问题的产生、背景与意义有较深刻的认识,能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在案例研究中重新体验研究的整个过程,给学生一种享受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乐趣。

3.2 普遍性

教学案例所讨论的理论与方法应该具有普遍性,即应该有较广泛的应用。这样才容易在学生心中产生共鸣,产生进一步求知的欲望。如本案例讨论的综合评价技术,经过近40年的实践与理论研究,已经在很多领域得到了推广与使用。特别是案例中重点推荐的DEA方法,在银行管理、金融分析、财务管理以及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等多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目前可以检索到的有关DEA方法的国内外学术论文已有近万篇,学生很容易找到其感兴趣的应用案例进行延伸阅读,有利于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理论与方法和自己感兴趣的实际问题相结合,培养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3 开放性

教学案例应该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在教学中应该有可以引发争议的空间,这样便于讨论,不能过于封闭简单,不能只有一个成功的经验或具体的做法,让人觉得无话可说。教学案例可以建立在较复杂问题的情境上,可以有多种选择需要进行判断,做出决策。本案例选择海洋经济系统进行评价,就是考虑到作为这样一个复杂系统,即使仅从数学的角度来分析也可以有多种评价方法,如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法、灰色系统理论法、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判别分析法和本文介绍的基于DEAP软件的DEA法等,而且不同方法的评价结果会有所不同,有引发争议并进行进一步思考的空间。

3.4 针对性

教学案例要有针对性。这一方面是指案例的编制要符合当前研究实践的需要,注意能够利用特有的优势,发挥特定专业学生的特长,有利于专业特色的形成;另一方面要求案例的编制要针对学生的发展方向,提出学生关心的、想了解的问题,使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分析研究可以学以致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本案例的编制就是鉴于当前海洋研究已逐渐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而我校作为一所海洋大学在海洋研究方面已有一定的积累,因此结合

我校信息与计算专业的同学有较好的数学基础与软件知识的实际,通过案例教学将数学、计算机与海洋研究相结合有利于促进我校该专业的专业特色的形成。同时,鉴于该专业许多学生对经济研究感兴趣,该案例选择了与海洋经济方面的研究相结合,使同学通过这个案例的研究,掌握数学方法及相应软件在经济研究中的应用,有利于同学在自己感兴趣的具体问题中以用促学。

4 结语

尽管案例是案例教学成功的重要保障,但案例本身不能构成一门课,教师和学生在一起才能构成一门课。因此在案例教学中应强调讨论和分析是为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具体思维方法和综合能力,而不仅仅是为了探讨出该案例的标准答案。就是说,案例是工具,而利用案例为抓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才是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马占新. 数据包络模型与方法[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2.

[2] Coelli T.J. Recent developments in frontier modeling and efficiency measurement[J]. Australian Journal of Agriculture Economics,1995,39(3):219-245.

[3] 国家海洋局. 中国海洋统计年鉴2008[M]. 北京:海洋出版社,2009:31-110.

Preparation for a Teaching Case Based on the DEAP Software

ZHENG Yi

(Colle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hanghai Oce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1306, China)

关于阅读的教学案例范文4

关键词:小学数学 计算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4.054

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教学贯穿于整个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之中,并且在学科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新一轮课程改革对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删除了“繁、难、偏、旧”的教学内容,加强口算,重视估算,强调“算用结合”,提倡算法多样化,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计算教学无疑站在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风口浪尖。[1]可以说,计算教学直接关系着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关系着学生观察、记忆、思维等能力的发展,关系着学生学习习惯、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很多是通过运算能力来体现的,而小学生的运算能力主要包括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能力。由此,基于运算能力培养的计算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国内目前有关于计算教学领域的研究主体作者群集于中小学一线教师,研究的内容大多涉及教学策略的提出以及如何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等方面;而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工作者对该领域的研究多涉及理论方面,例如对计算教学的价值取向研究等等。可借鉴的计算教学案例、教学设计等操作层面上的成果还不是很多。本文立足于国外计算教学具体案例的介绍,具有一定的直观性、实用性,希望能对一线教师的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1 国外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案例介绍

本文选取了该系列教学案例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几则。

案例1:

一年级:花园中心。

学习领域:语言,读写能力和沟通技巧。

口语能力:使用语言来创造和维持充满想象力的游戏并进行角色扮演。

运算能力:①会使用10以内的数字加减(如6+4)。

②解决涉及超过10的加减问题。

背景资料:作为“成长”主题的一部分,孩子们要了解更多关于园艺的知识。在角色扮演的环节他们选择了创建一个花园中心。

活动说明:要求孩子们对花园中心给予适当的改变,购买和出售一定价值的物品。然后开始调查运用债券10便士可以购买什么。

关键问题:

①用10便士,你能买什么?

②如果你有20便士,你能买什么?

③如果你要花8个便士买一个大耙,支付了10便士,你的钱数会有什么变化?

④如果你买了6便士的铲子,但你不得不花10便士,你还有什么可以买吗?

通过创设花园中心,可以使学生在扮演园丁的过程中对花园进行相应的管理,如购买基本工具等等,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货币认识,并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在培养学生自理能力的同时,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案例2:

二年级:魔豆。

学习领域:①语言,读写能力和沟通技巧。

②对知识和世界的理解。

③口语能力,学会表达对一系列真实刺激和充满想象的故事感受。

运算能力:使用大脑中已有的有关于10以内的实例推导出其他的数字实例――加倍和减半运算(例如40+40)。

背景资料:这半学期的主题都是“生长”,向孩子们介绍《杰克与魔豆》[2]的故事,我们将种植豆类植物作为我们主题的一部分。

活动说明:通过上下文的故事设计一组数的问题。提问如果魔豆第一天长了10米,5天后魔豆的高度是多少?每天增加一倍呢?对理解能力不强的学生,问题被简化到1米。并提供给他们表格和图形来完成。

关键问题:

①2天后魔豆有多高?

②请问魔豆增长的高度每天都一样?

③5天后魔豆增长有多高?

通过情节生动的童话故事将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吸引,然后引出关于魔豆豆茎长度的一系列数学问题,引导理解能力不强的学生将“第一天增长了10米换成第一天增长了一米”简化问题,并通过模型和图表的方式自己来体验“每天增加一倍”的真正含义――“豆茎每天增长的高度是前一天的两倍”,从而可以判断出“豆茎每天增长的高度不相同”这一结论,并在动手实践中理解倍数问题。

案例3:

四年级:塞文潮。

地理:①理解地理位置,环境和流程。

②学习者学习塞文潮的相关知识,并为想去参观的人制作一份旅游信息指南。

运算能力:①在24小时的数字时钟上会读取小时和分钟。

②使用已知表的事实查找零碎时间,例如20的1/6。

③使用日历计划事件。

背景资料:在地理课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学习者制作塞文潮的旅游指南。本指南将为人们提供潮波时间表,潮波的大小,踏浪的安全提示,在现场设施,每年参观的游客数量等。学习者将通过多种来源提供与塞文潮相关的信息。

活动说明:学习者在阅读和记录这些信息时要使用说明书并将回

一些数学基础问题。

关键问题:

①如果100个人中的1/2这个月来塞文潮冲浪,共有多少人来冲浪?

②如果72个人中的1/6乘坐公交车前往塞文潮,共有多少人乘坐公交车旅行?

③如果81个人中的1/9的参观者来自威尔士,有多少人来自威尔士参观?

④如果班里1/4的儿童(共28人)允许参观,有多少人能参加旅行?

⑤塞文潮本月最早什么时候开始?塞文潮将于本月什么时候结束?

⑥人们希望在19点之后冲浪,最早是什么时候?最晚呢?

⑦现在是什么时间?下一次塞文潮到来时是什么时间?

将识钟学习与学生熟悉的自然景观塞文潮相联系,并通过对相应时刻的学习介绍塞文潮相关景点的时刻,将旅游时间表与识钟教学巧妙结合,既了解了地理知识又将对时钟与分数的学习融会其中,让学生通过动手制作旅游指南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 对我国小学数学教学案例设计的启示

2.1 案例的内容设计可以更为生活化,拉近学生与知识的距离

我国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这从教学方面来看,就要求教师在案例设计的过程中多选取与学生生活贴近的例子,充分利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已建立起来的知识和经验作为新的学习活动的良好基础。上述案例设计内容选择贴近学生生活,贯穿了地理、历史等知识于数学教学当中,无不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从这些内容展开去,无疑会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拉近学生与知识的距离。

2.2 案例的表现形式可以多样化,增强教学案例的趣味性

苏联教育家赞科夫也曾说过:“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动机。”这表明,兴趣对一个人学习的重要意义。之于教学案例而言,是否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应该是衡量其有效的重要标准之一。上述案例中,所选的都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情景为导入,对于这些鲜活的事件,以童话故事(如案例2:魔豆)或者介绍地理风景名胜(案例3:塞文潮)等丰富的形式展开教学,再辅之学生查找网上资料、动手制作、观察等丰富的方法,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从而不仅学习到知识,同时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得到收获。

2.3 案例设计应让学生在参与中生成并积累相对完整的数学活动经验

上述案例中创设的各种探究和操作活动,可以使学生在参与中生成并积累相对完整的数学活动经验。通过学生自作,自我创新的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在参与活动,在活动中经历了发现、提出、分析、解决数学问题、交流、讨论、总结、应用等环节,并且在每一环节既有外显层面的行为操作活动,也有思维层面的操作活动,有助于促进学生积累完整的数学活动经验。

参考文献:

[1]窦平.小学计算教学的困境与解径[J].2012.

[2]Jack and the Beanstalk[Z].

[3]http://.uk/SiteCollectionDocuments/Learning/Your%20Professional%20Development/Induction%20EPD/Induction/Training/Numeracy/Exemplifaction%20Materials%20-%20KS2.pdf[DB/OL].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5]张新颜.英国小学计算教学的成功经验及启示[J].上海教育科研,2013,(4).

[6]王希荣.结合案例谈谈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J].新乡教育学院报,2004,(12).

[7]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Z].2001.

[8]吴海青.中美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比较――美国纽约州中小学考察录[J].世界教育信息,2011,(11).

[9]王亚燕.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策略研究[J].教法研究,2012,(4).

关于阅读的教学案例范文5

【关键词】轻负高效;拓展延伸;教学案例;语文素养

在课堂教学中发现:很多课文由于历史背景、文体特点以及文本深度等因素,造成学生不能高效的吸收其应有的精华,甚至课堂教学结束后大部分学生仍旧一知半解。面对这种现象,笔者想通过探讨课堂教学拓展延伸这一教学环节,改善学生学习文本的效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那么拓展延伸到底应注意哪些,如何进行处理?

一、拓展延伸与文体的关系

语文教育专家经常这样说:“语文教学要上出语文味,要上出文体味”。换言之, 不管文本内容是什么,我们都应还原其“语文”的本身;新课程标准也指出: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灵活处理教学方法。在语文教学中不同文体需采用不同的拓展延伸的形式,因此我们要根据不同的文体进行拓展延伸。现通过教学案例的比较来看不同拓展延伸所产生的教学效果。以说明文为例:

一位老师在教学《生物入侵者》运用说明文的知识让学生很好地掌握课文基础上,设计了这样一个拓展延伸环节――我来当编辑:教师引进了现在网络上百度将一些名词加以解释的百度词条这样一个概念。接下来举了具体的例子,以及写百度词条的基本要求。让学生当一次编辑家,为生物入侵者拟写一条百度词条。

通过课堂效果的观察不难发现,学生可以很快掌握此种写作方法,并且运用自己本堂课学到的知识对课文进行一次归纳小结,这是对学生理解和概括能力的培养。另外,这样的教学环节也同样训练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和组织语言能力。不得不佩服此教师拓展延伸设计的巧妙,在立足于文体的前提下,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拓展延伸与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教学目标的关系

新课标中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语文课堂教学除了要回归文本,立足文本之外,我们更要抓住课堂的教学机会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注重品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熏陶,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在上《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这篇课文时,笔者在拓展延伸的环节设计了一场辩论赛:庄子与惠子孰是胜者?在辩论前我为学生对辩论知识稍作补充,学生精彩纷呈,辩论激烈。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既增加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能力。

在《白兔和月亮》《皇帝的新装》等课文的教学中,将课本改变成课本剧,将抽象文字变成直观的表演,增加了学生的参与程度同时也锻炼了他们重新组织材料和表演的能力,另外也能通过表演更深入地琢磨人物性格及内心情感,让人物更加真实化、立体化。

学生每天都接触的课本,里面的课文就是很好的教育资源。如果我们能够利用得好,就能使学生透过课文学到更广、更深、更实的知识,就能通过各种方式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三、拓展延伸与教学对象的关系

在探讨前面的基础之上,我们却不能忽视一项最根本、基础的内容――教学对象。教学对象的差异性也决定了拓展延伸效果的优劣。在现在的语文教学中,新课标为我们重新定义了在课堂上学生与教师的关系,那就是“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因此,教师在主导课堂的时候更多地应该考虑学生的因素,如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接受能力,情感需求、价值取向等。

如笔者在传授综合性学习《马的世界》中,由于没有考虑到教学对象的实际知识储备而造成课堂效果的沉闷。一开始关于马的成语、诗句等环节开展的都非常顺利,而在文章的结尾处,我让学生展开游戏,进行一项关于马的知识小擂台,由于课前没有相关的预习提示,因此学生之前没有进行资料搜索,出现的知识对于学生而言确实有很大难度,这时才发现:我为学生铺了一层台阶希望他们登高,却高到他们无法企及的高度。

拓展延伸是一个多元化的课题,而笔者仅仅谈了与拓展延伸有着密切关系的三大要素,希望自己能够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地进行探讨研究取得进一步的收获。徐志摩先生曾经用这样的诗句来领略康桥的意境:“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笔者也想以这种探幽的美妙来比喻语文课堂中拓展延伸在教学中奇妙的效果,希望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将研究之路越走越远。

参考文献:

[1]王家伦.阅读教学“整体性”原则的多元思考[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8(1)

[2]周一贯. 阅读课堂教学设计论[M].宁波: 浙江宁波出版社, 2000

关于阅读的教学案例范文6

[关键词]网络环境;国际经济法;案例教学;探究

一、网络案例教学及其研究现状

案例教学法首创于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最先在其教学中采用.由于案例教学法强调实践性和研究性,得到人们的青睐,很快就被广泛运用于商业和企业管理学的教学中,其内容、方法和经验也日趋丰富和完善,并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巨大影响。案例教学也即具体事例教学,是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运用典型案例,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分析研究案例,激发创新思维以培养沟通能力和提升实践能力为目的的一种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具有针对性、实践性、启发性、研究性和时效性的教学方法,其可以提高学生运用知识、驾驭和发展知识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学会主动学习。随着网络的普及,以及多媒体技术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这种新兴的现代化教学工具和媒介与案例教学模式相结合越来越为教育界所关注。我国对于“数字化”、“网络资源”、“网络化教学”、“网络教学平台”的研究,在2000-2001年处于起步阶段,“网络教学平台”刚被引入时不被重视(两年只有8篇文章)。从2003年开始,各类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得到充分重视,对“网络化教学”和“网络教学平台”的研究呈现快速发展的状态。[1]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网络教学的发展比较迅速和成熟,早已经过了普及阶段,向更高层次的应用和标准化方向发展。在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育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之后,我国重视网络教育平台与教学网站的建设,开展了国内教学网站的建设。几年来也得出不少成果。特别是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带动和促进各地区及各高等学校精品课程的建设,典型的网络课程案例建设也提高了各级学校的教学质量。

二、国际经济法课程的特点

1、国际经济法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

国际经济法是一门社会性学科,又是一门实践性学科,其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跨国经济交往中发生的国际经济法律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如何为学生模拟真实的场景,让学生有如身临其境的感觉去感受真实案例发生的真实状况,并用丰富的视觉和听觉信息刺激学生的认知感受,使学生对事件有深刻的感性认识,从而激发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动力。

2、国际经济法学是一门开放性、综合性、边缘性学科。

国际经济法课程是一门包含国内法和国际法、程序法和实体法、公法和私法规范的开放性、综合性、边缘性学科。因此,对于初学者来说不仅需要有雄厚的法法学基础知识为基奠,有相应的英文阅读能力,同时还必须具有丰富的国际国内的相关背景知识为前提。因此教授国际经济法课程要解决的另一关键问题即让学生理清各类不同性质的法律规范是如何有机的组成国际经济法这个部门法的。让学生掌握实践中解决国际经济法案例应如何查找浩如烟海的法律以及如何准确适用。

3、国际经济法学的现实案例距离学生生活较远

在现实生活中,国际经济法具体案例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得并非很紧密,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只能通过声音和文字的媒介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这种单一的授课模式让学生感觉国际经济法离自己的生活很遥远,而对于“实用论”愈趋占主导地位的今天,学生可能从一开始就会在心理上对国际经济法产生抵触的心理,这对国际经济法课程的顺利开展是不利的。而网络是一种可以将遥远的事件展现在眼前的现代化工具,它可以现实人类将世界万事万物尽收眼底的愿望,扩大人类对世界万物的了解和缩小人们对应认识的事物的距离感。

三、传统案例教学模式对国际经济法课程讲授产生的弊端

1、传统案例教教学模式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根据教学主体在参与教学活动中所发挥的主观能动性的程度,将教学模式划分为三种:学生主动型、教师主动型、师生互动型。其中,学生主动型模式一直是教育实践所追求的最高目标。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是现阶段高校中普遍采取的一种形式,案例教学法从美国传入我国后,特别在法学教育领域案例教学模式也体现为教师主动型教学模式,通常是教师通过语言的表述把案例的内容传输给学生,学生根据老师已经教授的基础知识分析和解决案例。这种教学模式忽略了教学活动中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忽略了教学对象个体性的差异,学生的背景知识局限于老师所讲授的内容当中,容易产生僵硬呆板的学习气氛,影响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发展。因此,对于国际经济法学这样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来说,传统案例教学模式不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知识的动机,学生主动型教学效果难以实现。

2、传统的案例教学模式不能强化学生对案情的感性认识。

学生认知事物的过程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因此在感性认识阶段就必须给学生足够的强烈的信息刺激,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使学生由被动的知识传授转化为主动的搜索信息以丰富其对应认识事物的理解,进而对应认识事物转化为理性认识,以便在实践中应用所认知的事物。而传统的案例教学只有通过声音和文字的方式向学生传达信息,其严重依赖于老师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国际经济法案例通常相对较为复杂,相关制度也较为庞杂,而语言和文字传输信息有很多局限性,如,教师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声音的频率和强度等对学生接受信息的效果有较大影响。相反,网络中的资源丰富多彩,各种信息以多媒体化——文字、图像、图形、声音、视频图像、动画等等呈现,形象逼真,生动新颖,从而为学生创设生动、形象、多样化、接近实际的学习情境。网络所带来强烈的外部刺激,使学生处于一种强烈的感受之中。正是这种新颖性和感受性,使学生产生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并迅速转化为一种求知欲望,转化成一种进入创造学习的主动性。各种案例的真实情形、表现(案情)光有文字和口头描述还不够,还需要借助可视性图像以强化感性认识,这是非常重要的认识学习和分析判断过程。[2]国际经济法的实训不同于其它学科,我们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单纯对知识的记忆。学生要面对的是一些人、事、气氛,而且要有虚拟法庭,这是传统案例教学法所无法实现的。

3、传统的案例教学模式容易使学生陷入思维定式

传统的案例教学通常是采用“基本理论知识传授—案例印证—结论”这样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试图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如前所述,由于受传输媒介的影响,其不仅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同时会让学生陷入一种无法自拔的思维定式当中。学生很自然地判断老师所举的案例肯定是为深入分析前面所讲授的基本理论知识为目的,因此,很容易就根据已知的前提基本理论知识得出正确的结论。陷入这种思维定式的学生其思考问题的角度就会受到很大的局限,往往从单一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的思维方式很难适应实践中复杂多变的真实案例,因此,传统的案例教学法是无法真正解决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

四、网络环境下国际经济法课程案例教学模式

在实践教学中,笔者认为国际经济法案例教学在网络环境下应采取的教学模式具体步骤如下:

1、多媒体方式设计教学案例

我校已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因此,教师应采用多媒体课件的方式制作条理清晰,内容丰富、实践性较强的教学案例。根据每个章节需要学生重点掌握的内容确定学生学习的重点任务,在整个教学案例的设计上应该遵循以下的原则:

(1)真实、多媒体化的情境性原则

教学案例应该是真实生活的体现,应具有高度的拟真性,而不是由专家预先组织好的知识体系和经验体系,而是从活生生的教育实践中提取出来的现实事例。在真实的前提下,案例作为一个故事,得有情节,有矛盾的冲突,凸现问题的复杂性,能够引导学习者对案例展开讨论。

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要通过文字、图形、图象、音频、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展示案例,这样不仅可以改变传统案例纯粹阅读文本信息的枯燥乏味,可以真实、生动地再现案例的起因、、结尾,而且视音频素材更能够增加案例的情境性和吸引力,使案例活了起来,更能够体现案例的知识性、趣味性和实践性。

(2)科学、明确主题的教育性原则

设计网络教学案例的最终目的就是为教学服务,对学习者的身心发展起到正面的促进作用.因此,其选材要针对教学目标的需要。无论是在案例的搜集、编写或选择的要求方面,还是在培训过程中对所选定的案例进行分析研究方面,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都必须有“明确的”案例主题和研究主题。案例教学不单纯是去寻找正确答案的教学,而是重视得出结论的思考过程,这个思考过程正是实现教学目标,尤其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

(3)发散、灵活多元的问题性原则

案例是一种特殊的教学情境,案例教学以案例中的问题为起点,以表征问题和解决问题为指向,最终达到学生建构知识意义的目标。因此,案例的“问题性”是案例冲突的体现,所设置的问题应该能够“凸显矛盾”,具有“内在的启发性”和“灵活的开放性”。通过对教学案例中问题的分析和讨论,学习者可以从自己的知识背景出发,能够对已有的假设和命题进行证明或伪证的检验,进一步理解信息并内化有关理论;而且还可以提出新问题,新假设,创生出新的个性化、多元化的问题和理论。[3]

2、学生根据网络搜集并整理和分析资料

学生根据老师设置的教学案例以及教师提供和自己搜索的的网站,根据自己的意愿结合成各小组。各小组应确定自己的主题任务,分工合作,从而使收集资料工作进入正轨。学生对搜集的资料进行分析和整理,并针对老师设计的案例进行分析并通过小组成员的讨论得出结论。

3、各小组成员课堂展示研究成果

经过前一阶段的工作,各组学生对教师设计的案例分别得出自己的结论。在课堂上老师要组织各小组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方式展示自己前期的研究和分析的成果,各小组可以以模拟法庭的方式对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论证和辩驳,也可以以研讨会的方式交流各自的思想和解决事物思维方式。

4、教师评价并出示正确结论于网络中

教师对各小组成员解决问题的方式及其结论进行综合评析,并通过所设置网络交流空间的方式将教师认为比较正确的结论公布于网络中。如,通过QQ群的方式把结论公布于群空间中,学生对老师的结论有疑问的可以通过QQ的方式与老师进一步交流,学生之间也可以就老师的结论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4]

综上所述,本文的案例教学模式已经不单纯属于一种教学模式的变革,而涉及到整个教学组织系统的变革。这不仅需老师在观念上有所转化,同时需要学生在思维和心理上对该模式逐步的接受。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较,学生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起着主导性地位,学生从传统被动接受知识的角色转换成主动学习知识的角色。因此,学生在该模式中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其效果也将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丰富更深刻,分析和思考问题的纬度更宽,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对也较强。教师在该模式中要准确充当引导者的角色,备课的内容及上课的技巧都应侧重于如何刺激学生主动学习的激情,如何引导学生进入角色,如何给学生创造开放性的思考空间等问题上。随着中国加入WTO,与国际交往不断加强,社会对国际经济法方向的专门人才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因此,笔者仅以此文抛砖引玉,希望国际经济法课程教学模式的探讨欣欣向荣。也希望我们的法学教育为国家输送更多的国际经济法律人才。

[参考文献]

[1]庄东晓.中外网络教学资源的应用综述[J].科教论丛,P257

[2]刘香玉.多媒体网络技术在法律教学中的应用[J].浙年专修学院学报,200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