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螺旋理论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传播学螺旋理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传播学螺旋理论

传播学螺旋理论范文1

如何能够让学生对于一门枯燥、深奥的理论性课程提起兴趣并且理解它、学好它?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已经难以满足当代大学生的要求,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学创新势在必行,在教学实践中,笔者累积了一定的经验,在此谈一点个人的体会。

第一、联系当前实际,诠释理论。理论,是指导实践的依据。传播学概论的基础理论对于其他新闻业务课程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然而,传播学中包含了许多难以理解的专业性理论,诸如议程设置理论,沉默的螺旋等。导致了学生们对于传播学该如何学习无所适从。理论的诠释方法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教材中的案例与解释性资料往往已经过时,而且远离学生学习生活,没有时间上和地域上的接近性,让学生难以接近,自然难以提起兴趣。我们要改变这种传统教学,建议联系当前实际来诠释理论。最新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当前的社会热点,都可以成为传播学理论的诠释材料与案例。这样,能够提起学生的兴趣,在有趣的案例中理解理论,能够使得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第二、借助互联网,进行传播学理论的及时更新。理论是指导实践的基石,同时理论也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检验。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理论也随之而得到发展与更新。由于一方面传播学来源于西方,另一方面传播学传入中国的时间比较晚,也就导致了我国传播学教科书中的许多理论已经过时,没有得到及时的更新,与时代存在脱节。这就要求我们教学工作者,要利用互联网的便利性与时效性,进行传播学理论的及时更新。在教学中,除了对教材的经典传播学理论进行讲解,还应包括传播学理论的最新动态与走向,使得理论更加具有针对性和现实性。

第三、课堂形式的创新———提高互动性。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也是发挥学生个性与独特性的关键。传统的灌输方式是学生所厌恶的,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课堂教学,应积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启发他们的自我独立思考。一、设置思考题。恰当的思考题设置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的思考,问题设置的时候要注意问题要“小”,过大的题目让人有畏难的情绪,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思考。二、进行理论的讨论。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对理论有自己不同的看法与见解。可以通过讨论的方式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性,加深学生的理解。讨论式教学把教师与学生间单向的信息交流,转变为双向的信息交流方式,将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的汲取知识。理论的理解在讨论的过程中逐步清晰起来。三、可以尝试让学生来讲解理论,充分挖掘学生潜力。通过学生的讲解实践,可以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增加对理论的印象与理解能力。

第四、教学手段的创新———多媒体的运用。多媒体教学,已经普遍被高校运用。尤其运用到许多实践性课程中。而理论课程同样可以借助于多媒体。多媒体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图片、视频、音频、FLASH 的插入,对于学生有着视觉和听觉上的冲击,在五彩缤纷的教学课件中学习理论,理解理论。在教学课件的制作中,要注意课件制作不是简单的黑板板书的电子版而已,而要注意体现趣味性、美观性、完整性。配合教师的讲解,能够有效的吸引学生。

传播学螺旋理论范文2

社会型教学模式的内涵

社会型教学模式是西方社会理论家在学院式教学活动中实施的教学方式,其本意是强调学习者如何学习社会行为,以及社会影响如何促进学业的提高,认为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公民的民主行为,即既要改善个人和社会的生活,又要保证有创造性的民主社会秩序。按照这种思路,社会型教学模式的教学多采用学生参与式、合作式的方法,组织学生选择具有社会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学生通过合理的分工合作开展研究,对课题进行学理阐释,进而提出解决方案。该教学理念的精髓在于“介入社会、合作学习、训练技能”。

运用社会型教学模式的两种方法

社会型教学模式的具体方法多种多样,针对新闻学专业的学科特点以及《传播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团体调查研究模式和社会探究模式是两种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

1.团体调查研究模式

团体调查研究模式有六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让学生而临问题或疑难情境;第二阶段,让学生对问题情境作出试探性反应;第三阶段,教师引导学生自己系统地陈述研究任务;第四阶段,学生分析所需要的角色,把他们自己组织起来,独立研究和群体研究;第五阶段,分析研究的过程和取得的进步;第六阶段,循环活动。教师的任务是参加形成课堂社会秩序的活动,目的在于把情境模拟导向探究。

以群体传播理论中的“集合行为中的传播机制”为例,各类教材对这一部分的讲授均较为精简,理论性、概括性强,仅仅通过讲授,学生很难透彻理解,但这一部分又是理解群体传播理论精髓的“敲门砖”,是学生理解群体传播理论的关键。笔者在这一部分的讲授中采用设置“模拟校园”的方式,把课堂虚拟成为紧张的校园突发事件现场,第一课时进行案例虚拟,向学生陈述“危机”,第二课时按照事先分好的小组进行课堂讨论,在两个课时中,学生先体验了的氛围,后经过讨论完成了知识点的讲授,效果良好。

运用团体调查研究模式开展讨论课教学要避免两个倾向:一是重讨论而轻讲授,教师应该明确,讲授是本,是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不能完全以学生讨论替代教师讲授,否则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往往是片面的、不深入的;二是仅仅为了求得情境真切而忽视指导学生课前预习,开展这种教学方法的前提条件是学生必须在课前充分地预习课堂讲授内容,否则,面对虚拟情境学生只会就事论事,不能“实际”联系“理论”,这样就不能完成理论课的教学目标。

2.社会探究模式

社会探究模式有六个阶段:第一阶段,定向、介绍和阐明情境,把概括地陈述情境作为探究的出发点;第二阶段,提出假设以探索或解决问题;第三阶段,确定和阐明假设中的术语;第四阶段,根据假设的设想、含义和逻辑的有效性探索假设;第五阶段,收集事实和证据以支持假设;第六阶段,形成概括的表述或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大众传播的功能、效果理论,在讲授中引入社会探究模式进行课堂讨论,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传播学》课程中“大众传播的宏观效果理论”为例,这一部分是传播学的经典理论,主要讲授议程设置理论、培养理论、知沟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四个研究小组,分别向每个小组提供与某一个理论相关的案例,再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理论阐释内容及经典的研究论文,通过小组讨论运用理论进行案例分析,每个小组成员共同撰写案例研究报告,最后在课堂中由小组代表进行案例分析陈述,全体学生参与讨论。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培养了学生的研究能力,使教学目标由识记提升到了理解、运用。

教师运用社会探究模式进行讨论课教学,同样要引导学生避免进入两个误区:一是讨论主题的游离,讨论课经常出现的问题是学生在讨论时往往会把焦点放在对案例中社会问题的意义评价上,如腐败问题、就业问题、医疗改革问题,要提示学生及时回归到传播学理论问题上,不要“跑题”;二是研究方法不规范,社会探究模式要求学生针对现实问题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进行分析研究,而不能随意举证、任意发挥。因此,要求教师在开展讨论前对学生进行传播学研究方法的训练。

传播学螺旋理论范文3

关键词:《奔跑吧兄弟》;使用与满足;沉默的螺旋;整合营销

一、受众的“使用与满足”理论

使用与满足理论是“把受众成员看做是有特定需求的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做是特定的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受众面对大众传播并不是被动的,实际上,受众总是主动地选择自己所偏爱和需要的媒介内容和讯息,而且不同的受众还可以通过同一媒介讯息来满足不同的需要,达到不同的目的。受众的主要目的都是为满足自己的需求,而这种需求和个人的心理因素、社会因素有关。

现代社会的工作和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如何减轻社会给我们的压力也成了整日忙于工作的年轻人群们所热议的话题。由于很多现实因素的限制,人们往往会选择最方便省力的方式――看电视。人们对于解压的需求,高收视率的韩国《Running Man》,引起了浙江卫视的关注,加之对中国国情的思考,于是浙江卫视引进版权把《Running Man》本土化,更名为《奔跑吧兄弟》,成功打造成适合中国观众收看的节目。浙江卫视邀请到国内最火的年轻明星们参与节目,大咖们为完成节目中的任务,在镜头前的各种不顾形象的行为,使得节目笑点不断。不少网友在看过之后都直呼“笑出腹肌”,每一期的精彩节目丝毫不亚于去电影院看一部搞笑电影,成为了众多网友的减压神器。

其次,随着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电视网络等传播媒体的普及,使得受众接触媒介的可能性大幅度提高,且由于浙江卫视造就了《中国好声音》这样的经典之作,为其赢得了丰富的受众基础,尤其是20~30岁这样的年轻收视群体,也有利于节目的宣传和后续话题的持续发酵。

最后,《奔跑吧兄弟》开播之后,赢得了无数的叫好声,经人际传播与社交互动之后,受众们对节目的讨论有利于受众的社交,其心理需求也得到了满足。因此,受众们满足于节目给自己带来的乐趣,在以后的选择中也会继续一如既往的选择这个媒体和节目。

二、“沉默的螺旋”和舆论的形成

“沉默的螺旋”理论是指人们在表达自己想法和观点的时候,如果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且受到广泛欢迎,就会积极参与进来,这类观点越发大胆地发表和扩散;而发觉某一观点无人或很少有人理会,即使自己赞同它,也会保持沉默。意见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强大,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发展过程。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制约舆论。而舆论的形成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人们对“意见环境”的认知心理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浙江卫视《奔跑吧兄弟》是从韩国SBS电视台买进版权,因而随着节目第一期的播出,就开始有不少的网友开始将《奔跑吧兄弟》和韩国原版《Running Man》做比较,当然有点赞量远远胜过吐槽量。不过有不少RM的铁杆粉丝们在各大社交网站和微博上吐槽《奔跑吧兄弟》无创意、明星笑点不如RM的团队等,随后便立即有成倍的《奔跑吧兄弟》粉丝的各种跟帖,气势明显压过了前者。人们惧怕社会孤立的心理使得大多数人选择支持后者。而支持《奔跑吧兄弟》的呼声声势越浩大,就会使得RM粉丝们走向沉默,甚至改旗易帜,转而成为《奔跑吧兄弟》的粉丝。而关于节目的社会舆论,也在大众传媒、微博和人们对网络环境的认知心理三者作用之下,使得《奔跑吧兄弟》的叫好声成为了舆论的主流。

三、整合营销传播策略

整合营销传播(简称IMC),是指将与企业进行市场营销有关的一切传播活动一元化的过程。其中心思想是以通过企业与顾客的沟通满足顾客需要的价值为取向,确定企业统一的促销策略,协调使用各种不同的传播手段,发挥不同传播工具的优势,从而使企业实现促销宣传的低成本化,以高强冲击力形成促销。

《奔跑吧兄弟》引进韩国SBS电视台的《Running Man》节目模式和版权,该节目在韩国播出的几年里,收视率持续在同时段第一。因RM在中国本就有一定的受众基础,加之中韩文化差异性不大,且《奔跑吧兄弟》的明星们本身就是一大卖点,所以节目有足够的受众基础。该节目是由浙江卫视和韩版《Running Man》制作团队SBS联合制作,原班摄像和制作班底的技术支持,从事娱乐事业多年的经验,也奠定了《奔跑吧兄弟》的雄厚基础。

《奔跑吧兄弟》喜走差异化路线。在如今国内的综艺节目中,歌唱节目选手捏造身世、相亲节目各种煽情不断使得受众早已审美疲劳。人们总是愿意接触新奇的,以获取更好的愉悦感和信息量。《奔跑吧兄弟》通过“一人一机”的模式,记录奔跑组合们的行动,用以撕名牌为主的竞争方式突出不平衡抓住受众的眼球,使奔跑组合的兄弟们的在生活中的不顾形象的一面展示在了观众面前,体现了户外综艺节目刺激有趣的特点。

《奔跑吧兄弟》对目标受众的定位也非常准确。档期选择正好是与其同电视台的《中国好声音》总决赛和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的收官时期,同时,广泛的受众通过社交媒体进行频繁的互动,网络热议有助于扩大节目的影响力,而强大的受众支持有助于建设好口碑,形成良好的人际传播效应。

正是在众多的营销传播策略的成功整合之下,浙江卫视造就了《奔跑吧兄弟》的成功开播,相信《奔跑吧兄弟》后几期的节目会给观众带来更多的乐趣。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传播学螺旋理论范文4

有关信息分享的定义,学者们还未形成统一意见。从不同的角度来看,信息分享的定义是不同的。广义上来来看,信息分享是由信息的获取与信息的分享共同组成。信息分享行为是个人将获取的信息分享给其他人,所以信息的获取与分享两者是结合在一起的行为[2]。从信息分享的内容来看,又包括商业信息分享和知识共享。整体而言,网络用户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在特定的信息空间中,通过信息交换的方式进行交与互动,共享资源,逐渐地融为一个整体。结合社会化网络服务的特点和已有的研究,本文将信息分享行为定义为:SNS用户借助SNS这一平台,在特定的社会网络中进行商业信息的分享和知识共享。其中商业信息包括商品信息、折扣信息和优惠券信息等,知识包括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

2、影响SNS用户信息分享行为的因素

随着社会化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使用社会化网络服务的用户越来越多。学者对此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其中,学者们关注较多的是用户的采纳及持续使用问题。但是SNS用户的行为和其它群体的行为有何不同,学术界尚未形成清晰的理论框架。此外,SNS环境下用户的行为呈现出真实性与互动性这两大特征[3],而用户利用SNS分享各种信息是他们互动的途径之一,用户的分享行为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他们对SNS的持续使用,并带动他人积极参与到互动活动中。针对不同的信息分享行为,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应用了不同的理论探索了影响虚拟社区信息分享的因素。梳理已有的相关文献,目前常见的理论视角包括: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视角、基于社会认知理论的视角、基于社会资本理论的视角、基于传播学视角等。通过对已有文献的阅读和梳理,可以根据理论视角中是否以用户为中心来对不同学科的研究结果进一步归纳为两大类:用户视角和传播学视角。因此,本文从用户和传播学两个方面,对SNS用户信息分享行为进行以下述评。

2.1用户视角的理论述评

由InSitesConsulting提供的一份全球社交媒体报告表明,用户喜欢在社交媒体分享积极的品牌体验,作为SNS的一大功能——分享在用户使用SNS的过程中所占比重不可忽视,因而对分享行为研究引发了学术界的兴趣。用户视角强调用户的主观意愿,探讨哪些与用户的主观能动性相关的因素会影响其在SNS平台上的信息分享行为。常见的理论有社会资本理论、社会影响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等。SNS作为一个社交平台,它不仅促进了用户与好友间的线上互动,其实在某种程度上也促进了个体之间线下的联系。在SNS上用户的行为多种多样,引发了学者们的讨论。Koroleva(2011)在文中阐述了青少年在Facebook上的行为模型,发现青少年在Facebook上的行为是理性的,同时,处于社交网络中的青少年使用SNS的行为很大程度上是受到来自同伴的社会压力的影响[4],同时,通过分享信息,青少年可以获得同伴的支持从而加强他们与同伴之间的关系,这也促进了他们社会资本的积累。社会资本指个人所拥有的虚拟资源和实际资源的总和,它们由构成社会结构的要素组成,主要存在于社会团体和社会关系网之中,已有的研究已经识别出两种类型的社会资本与分享行为关系密切,即连接资本和桥梁资本。通过使用SNS,用户与好友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这种有效维持的关系可以产生社会资本收益。社会资本的概念应用广泛,近年来,社会资本更应用于在线社会商务情境中。社交网站对产生在线信息方面有重要作用,电子商务网站在网页上提供了许多分享渠道来促进顾客的分享行为。YiLiu,JulianaSutanto尝试检测顾客是否喜欢在点在商务网站上进行分享(如打折、产品、优惠券信息),以及顾客喜欢什么样的回报机制,发现顾客喜欢在线分享一些信息,而现有的回报机制对分享行为的影响没有定论,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回报的可见性会影响顾客的分享行为[5]。Liu和Sutanto(2011)在对个体社会分享行为的研究中提到,如今,SNS对产生在线信息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人们每个月在该类网站上与朋友分享上亿个网页或者视频,许多电子商务服务商看到了这一商机之后,纷纷在自己的网页上提供了“分享”按钮,使得用户只需轻轻一点该按钮,就可以将自己喜欢的商品或服务的相关信息一键分享到SNS的主页上,这样,其他人也可以看到该类产品的信息,使越来越多的人来关注该产品。研究结果显示,用户不仅喜欢在SNS网站上分享各类信息,特别地,他们还尤其喜欢通过向亲密的朋友发送即时消息来分享团购信息。其中影响个体广告信息分享行为的因素有:结构资本、关系资本和认知资本[6]。社会资本理论聚焦于社会关系的重要性,而重要的社会关系则会影响个体的社会行为,关系更加密切的个体之间,他们的信息分享频率则更高。随着对分享行为的进一步研究,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SNS上的知识共享行为。Choi和Scott(2011)从社会资本的角度切入,研究了社交网站的使用频率和在线知识分享的关系,并深入分析了社会资本的关系维度对知识分享产生的促进作用[7]。周涛和鲁耀斌(2009)以社会影响理论为基础对虚拟社区上的知识共享行为进行了分析,建立了研究模型,认为社会影响的三个维度:主观规范、社会认可和团体规范能够通过影响知识共享动机而间接影响知识共享行为[8]。实证结果表明,除了主观规范对知识共享动机的影响不显著以外,其他两项对知识共享动机都有显著影响。与其他研究将知识分享作为因变量不同,Park和Lee(2010)在自己的研究中则以分享意图为自变量,认为用户可以从分享知识而帮助他人的过程中获得感知愉悦性,从而最终促进用户的持续使用意图[9]。

2.2传播学视角的理论述评

传播视角是以SNS用户分享的信息为主体,从信息传播的视角出发,利用各种信息传播模式,研究信息传播过程中哪些因素会影响用户的信息分享行为。目前此类研究中常见的信息传播模式或理论主要有:拉斯韦尔的5W模式、申农的通信模型、野中郁次郎的知识螺旋理论等。传播学中的经典信息传播模式认为信息传播的过程中有三大要素:信源、信息渠道和信宿,而SNS作为一个信息的传播平台,在用户的互动过程中充当着交流媒介的作用。据此,我们可以将SNS看作一种信息渠道。李晓娥(2011)从传播学的角度阐述了社交网站信息分享行为的影响因素,以信息传播所涉及的各个阶段为划分标准,认为信息源、接收者个性特征、信息内容,以及受众对不同价值效用信息的卷入度都可以影响信息的分享。研究发现分享行为是SNS上最常见的行为之一。作者还认为分享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信息的扩散[10]。石艳霞(2010)在文中分析了SNS为用户提供的知识分享环境,探讨了SNS中知识分享的过程、特点,并从知识搜索和知识贡献这两个知识共享的情境分别描述了影响知识分享动机的因素。文中归纳出的影响知识共享的因素包括:态度、感知有用、奖赏、社会关系等[11]。石艳霞等(2010)在《基于社会化网络服务的知识共享探讨》一文中借助野中郁次郎的知识螺旋理论建立了基于SNS的知识共享模型,认为个体共享意愿和个人体的知识共享能力分别是实现SNS上知识共享的关键因素和必需条件[12]。王璐(2011)利用使用与满足理论,并以豆瓣网为例分析了SNS用户的知识共享行为[13]。从知识、个人和环境三方面分别论述了有哪些因素会对知识共享产生影响。其中,知识因素包括知识类型、难易程度、感知价值等;环境因素包括技术因素、社区因素和来自他人的影响;个人因素包括个人需求和个人特性等。因此,营销者应该充分利用SNS的这一优势来扩散营销信息,从而创造商业价值。

3、SNS的研究展望

传播学螺旋理论范文5

【关键词】人肉搜索 沉默的螺旋 网络 传统媒体

“人肉搜索”是一种利用人工参与来对搜索引擎所提供的信息进行甄别、删选、提纯的信息整合方式。由于近年来频频见诸于网络环境,人肉搜索可以说是网络民意一种曲折的反映,纵观网络中历次影响巨大的人肉搜索事件,人们不难看出,网络“人肉搜索”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现象,随着每一个事件背后的主人公被网络强大的“人肉搜索”曝光,人肉搜索对网络下人们的生活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这是福是祸?很多人都在思考这个问题,本文从沉默的螺旋这一著名的传播学理论入手,来梳理分析网络“人肉搜索”的利与弊。

网络环境下“沉默的螺旋”理论

沉默的螺旋理论最早是由德国人伊莉莎白?纽曼提出,纽曼认为,大多数人在用自己的态度做出选择时会有一种趋同心态,当个人的意见与其所属群体或周围环境的观念发生背离时,个人会产生孤独和恐惧感。于是,便会放弃自己的看法,逐渐变得沉默,最后转变支持方向,与优势群体、优势意见一致。这种理论也暗合了一种社会心理学的观点:“即一个人的意见在极大程度上依赖于他人的想法,依赖于对他人意见的理解。”最终的结果是形成了一个“一方越来越大声疾呼,而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式过程”。沉默的螺旋理论认为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意见环境”的形成来自:所处的社会环境、大众传媒,而后者的作用更强大。

沉默的螺旋理论提出是在大众传媒也就是电视、纸质媒体如日中天的时代。在如今这个网络铺天盖地的时代,网络传播的特点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对传统媒介结构的冲击,已经对该理论提出了挑战。从立论根本上来说,在“沉默的螺旋”假设中起重要作用的是从众心理,但这也因为网络时代的到来而有所改变。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从众心理的产生主要是由于认知失调和对孤独的惧怕。而在网络时代,人们的交往空间随着网络的延伸而无限拓展,人们可以通过在网络中积极地寻找同盟者来消解孤独感,避免了在有限的生活圈子里一旦在意见上孤立就会在其它方面也陷入孤立的尴尬局面,从而大大降低了从众行为发生的动机。此外,由于互联网的平等性、匿名性和不受地域的限制,所以“群体压力”的主、客体都变得模糊起来,因为“由于网络上发表意见实际上是匿名的,‘自己的意见’和‘公开的意见’矛盾的问题就显得不那么尖锐对立。”

在网络人肉搜索事件中,大众媒体的影响在虚拟环境下也被弱化,网络下千千万万匿名的网友成了决定舆论方向的主力军,全部事件的发起、参与、结束的权力由网络决定,那么,是不是就可以断定“沉默的螺旋”理论在网络环境下完全不适用了呢,答案是否定的。沉默的螺旋在网络环境下依然“给力”,但其表现形式已经发生了改变。

一、行成“气候”的人肉搜索事件,都是社会热点问题,而这些社会热点之所以“热”,则是传统媒体刻意营造的结果

对近几年来网络人肉搜索大事件进行梳理,人们很容易发现:这些事件都与社会热点问题挂钩。网络人肉搜索事件中,数量最多的是反腐问题。“郭美美事件”、“周老虎事件”、“天价烟事件”、“林嘉祥猥亵女童事件”都是因着贴上了 “反腐”的标签而被网民无限扩大化,就连一开始只与婚恋问题相关的“3377事件”也因为一方当事人父母的“官员”身份而更加沸沸扬扬;数量排名第二位的是婚恋问题,婚姻家庭的稳定是直接关系到每一个社会个体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再加之电视、电影、报纸这么多年来在婚恋问题上“大力”渲染,让婚恋问题在网络中也成为焦点,人肉搜索大事件中也有相当比例直接与此相关,“铜须门事件”、“3377事件”、“死亡博客事件”、“原配假死事件”都因为直接触及到婚姻家庭的稳定这一点,而激发了绝大多数网友尤其是女网友的“热情”,人肉“第三者”成了网络上最火爆的话题,网络下的战火终于燃烧到了实际生活中。

反腐、婚恋这两大社会热点成为当今网络人肉搜索的主要内容,而这些内容,并不是网民决定的,是由媒体决定的,可以说,正是因为媒体平日的渲染,才让个别事件脱颖而出,成为人肉搜索的热点。

二、在网络中,汹涌澎湃的网民优势意见是沉默的螺旋中上升的力量,与此同时,在网络中充当沉默的一群是两拨人:一拨是与主流网络意见背道而驰的弱势力量;另一方则是同样与主流网络意见相悖的公共媒体

以2007年轰轰烈烈的“3377事件”为例,这一事件的起因仅仅是小三(网友称为33)在博客辱骂前妻,在轰轰烈烈的网络吵闹中,因为一方当事人的隐私触及到这根高压线,引爆了网民“反腐”神经。事件最终大爆发,网民开始行动,人肉搜索至此才真正达到“大爆”的程度。

在整个论战过程中,网络主体意见很统一,这种强大的统一挤压了其它不同意见,在“众口一词”的压制下,其他意见都被湮没、孤立,成为“无足轻重”的一群。

如果说个别网民处于弱势,那么有着强大优势的公众媒体在汹涌的网络主流意见面前的弱势表现,更让人们意识到,在网络的世界里,网民优势意见才是“沉默的螺旋中上升的力量”。还以“3377”事件为例,《中国青年报》《北京青年报》都在这次事件中充当了网络优势意见的对立面,中国青年报发表了《中国网民道德声讨第3者遭网民质疑是群氓》,间接批评网友太过火。但在轰轰烈烈的声讨大楼中,这片报道没有激起半点火花,基本“无人问津”。真正当“反面”激起火花的是北京青年报的报道——《网络声讨走入现实》,这篇报道因为与网络优势意见背离得太明显,而被声讨大楼足足讨伐了好几页,写这篇报道的记者也遭到“人肉搜索”,个人隐私受到侵犯。面对网友的咄咄逼人,在“越来越大声疾呼的强势网友”面前,纸质媒体成了弱势,成了沉默的螺旋中“越来越沉默的一群”。

三、网络“意见环境”的形成,社会环境是因,网民优势意见是果。社会环境决定了哪些新闻有可能形成强大的舆论,网民优势意见一旦形成,多数网民为了规避“压力”,对“优势意见”采取趋同行动

传播学螺旋理论范文6

2014年可谓航空业不平凡的一年,无论是是大型空中客机还是廉价航空均发生过机毁人亡事故,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飞机失事成为全球热点事件。各大媒体争相报道一次又一次的航空灾难,报纸、电视、网络等新媒体无一例外,广大受众处于空难信息的包裹之中。

二、原因探析

各家媒体对密集的航空事故极其关注,一时间飞机失事的报道充斥在普通受众的脑海里。人们不禁疑问:空中客机还安全吗?谈论起新闻里的航空灾难多数人感到心有余悸甚至取消了飞行计划,如果有人说坐飞机是最安全的出行方式,会导致周围人的群起攻之最后只好选择沉默。为行么社会上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作者从新闻传播学的角度做出如下回答?

1.媒体营造的拟态环境

按照李普曼拟态环境的观点,在媒介社会里人们对客观现实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媒介提示的象征性现实(拟态环境)为中介。[1]由于大众传媒的某些倾向性,人们在心中描绘的主观现实与实际存在的客观现实之间正在出现很大的偏离。例如1976年,格伯纳等人就电视的接触与人们对环境危险程度判断之间的相关性进行调查。[2]结果表明,尽管现实生活中人们遭遇或卷入暴力事件的概率在1%以下,但许多人却认为这种可能在10%以上,这一估计大大超过了客观现实的可能性。而有关飞机失事的新闻报道正是营造了这样一种象征性现实,导致了人们主观印象中机失事的概率大大曾加,从而造成了对飞机出行的担忧。

2.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

议程设置功能由美国传播学家ME麦库姆斯和DL肖于1972年提出,其论文《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这样写到:大众传媒的影响力即它具有的构建公众思想和引发他们的认知变化的能力就是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为我们安排和组织了脑海中的现实世界。[3]议程设置理论强调:受众会因媒介提供议题而改变对事物重要性的认识,对媒介认为重要的事件首先采取行动。由于各大媒体都对航空灾难给与足够重视,选择头版头条报道航空事故,从而对受众造成极大的心灵冲击,干扰了受众对事故的思考。

3.公众舆论中的沉默的螺旋现象

舆论与媒介内容互动的过程是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其中就包括沉默的螺旋。德国政治学研究者伊丽莎白.诺埃尔纽曼在《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社会的皮肤》中写道:如果人们认为自己的观点会受到大众认可就会公开发表;反之,就会保持沉默。[4]这样一种螺旋式的过程导致:一派的观点最终会占上风,而另一派的观点则会销声匿迹。大多人以媒体对航空事故的报道为依据,认为飞机出行不安全同时形成话语的多数,而那些持相反已意见的少数在多面前选择了沉默,就这样形成了恶性循环飞机不安全的声音越来越强。

三、航空事故的真实统计

事实上与绝大多数人的直观感受不同,2014年并非是航空史上特别黑暗的一年。从空难次数来看,瑞士日内瓦的飞行事故档案局统计资料显示,2014年是过去80多年来发生空难次数最少的一年,全球发生大小空难111起。从死亡人数来看,全年有1320人在各类空难中丧生,虽然这一数字有些惊人,但与每年超过120万死于道路交通事故的人数相比则显得微不足道。从具体航空公司来看,据Flightglobal的统计,2014年全球有8架大型客机失事,而在过去10年中,平均每年有17架大型客机失事。2014年全球航空公司的死亡事故率为每238万次航班中发生一起致死事故,然而过去5年的平均死亡事故率约为175万次航班一例。统计数据可能与大多数人的直观感受相矛盾,但事实就是事实。

四、如何改变主观世界与客观现实脱节现象

1.媒体

基本真实或部分真实就是残缺的真实,它们都不应该成为新闻真实观的合理观念、[5]某次航空安全事故的具体报道是真实的,但忽略了整个航空业的安全状态就不能算整体真实。因此有关空难的报道既要有具体事故又要有航空业的整体情况,避免给受众带来恐慌。根据媒介的议程设置理论,大众传播可能无法影响人们怎么想,却可以影响人们想什么。因此,媒体报道航空事故时,不应只关注灾难的伤亡人数以及惨烈程度,还应关注救援情况、家属的安抚、航空业吸取经验教训做出的改进等。

2.受众角度

媒介素养,是人们通过教育手段应该掌握的一种体验媒体、解构媒介、分析媒介讯息和制作媒介制品的技能和素养。[6]要想提高受众的媒介素养首先要弄清一个基本概念:媒介信息是建构出来的真实。媒体所承载的内容并不全是客观世界的真实反映而是经过刻意选择的。进而受众要学会对信息批判式反应,即:学习如何理性地辨别信息的意义,辨别媒介真实与社会真实,不盲目相信或采用信息,在此基础上决定自己的态度和行为。面对近两年汹涌的空难报道,具备媒介素养的受众不应盲听盲信,明白泛滥的事故只不过是媒体营造的一种拟态环境与客观情况有一定的的差距,运用自己的思辨能力有效的处理飞机失事报道,从而形成真实正确的认识并做出科学的出行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