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美丽乡村规划存在的问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美丽乡村规划存在的问题范文1
【关键词】村庄规划编制;问题;解决策略
一、村庄规划编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村庄规划重视程度不够
在过去建设规划过程中,长期重城市轻乡镇、重乡镇轻村庄的观念,导致农村较城市基础较弱,规划部门对村庄规划重视程度不够高,编制单位对任务重、资金紧张的村庄规划积极性不高。
1.2村庄规划编制基础的问题
村庄规划基础薄弱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缺乏基本资料以及指导依据不足。基础资料统计任务重、种类多、经手人员多、统径不一、时间久,变动性大,各种因素都会对规划产生影响,尤其是常住人口数据。二是规划编制人员综合能力较弱,舟山村庄规划起步较晚,很多规划人员虽有较强理论能力,但缺乏农村规划工作经验。
1.3村庄规划编制体系尚未理顺,规划编制主体混乱,村庄规划质量参差不齐
从定海的实践来看,定海很多行政村只有部分在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该部分区域编制控规,部分编制村庄规划,但《浙江省村庄规划编制导则》又规定村庄规划以行政村为单元进行编制。以前编制村庄规划的口子有很多,有农办、建设、规划,还有各个乡镇街道,村庄规划的名称也是各种各样,有新农村建设规划、美丽乡村规划、农房改造示范村规划、村庄整治规划等等,各自编制的目的和重点也不尽相同,规划编制的内容可能只是村庄的某一个方面,很少有规划能从宏观的角度对村庄的总体格局和各项设施等做出全面的安排,导致很多规划只是流于形式,很难付诸实施。村庄规划质量参差不齐,技术路线多样,缺少统一的规范。村庄规划是法定规划,是村庄建设用地内进行规划管理和规划审批的法定依据。但是,村庄规划到底如何编制,涉及的内容深度如何,以前没有统一的规范,造成各村的规划编制体系较为混乱,导致乡和村庄建设用地范围内审批依据缺失,造成规划管理的混乱。
1.4规划编制脱离农村实际的问题,村庄自身发展诉求难以实现
部分的行政村对村庄规划发展缺乏主动性,在村庄规划编制工作中表现出较强的被动性,致使现行的村庄规划在模式上更多地偏向于自上而下的规划模式。虽然《城乡规划法》的颁布实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村庄规划的编制,但自上而下的规划模式使村庄规划依然是从城市发展需求的角度出发,从整体上说,目前的村庄规划还未能真正切实和完整地反映乡村的需求,在平衡城乡关系上还有很大的空间。村庄规划和建设的主要目的为方便群众的生产生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从而构建和谐的农村环境。但是很多地方在进行村庄规划过程中忽视农民的主体地位,在规划过程中农民参与也较少。如果村庄的规划编制过程缺少与农民的互动,将会造成农民对于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的积极性降低,再加大部分规划编制人员对农村情况缺少全面认识,势必会影响规划方案的科学性。
1.5村庄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之间的衔接不到位
目前,村镇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分别由两个同级部门负责编制,并且在编制过程中参照的标准以及编制的程序都不相同,另外,两方编制单位之间也缺乏有效的交流,导致两规在土地分类、土地利用的空间格局、村镇建设用地标准和新增建设用地分布等方面出现了脱节现象。
二、村庄规划编制问题的解决策略
2.1理顺村庄规划编制体系,提高村庄规划质量,规范规划审批流程
规划部门应逐步完善“村庄布点规划――村庄规划――村庄设计――农居设计”的村庄规划编制体系,明确规划编制主体。按照《浙江省村庄规划编制导则》,规范村庄规划的编制和审查工作。村庄规划在编制完成后,严格按照辖区村庄规划审批办法进行报批。健全定海特色城乡规划体系,将规划编制和维护经费纳入公共财政预算,解决规划编制经费不足而产生规划编制相对滞后,规划体系不完善,城乡发展缺乏规划指导的问题。
2.2强化乡村规划队伍建设,转变乡村规划理念,提高规划人员综合水平
通过定期开展岗位技能培训和实地考察及规划人员交流等办法,深化学习制度,健全学习激励机制,不断提高乡村规划编制与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规划编制水平。转变乡村规划管理人员规划理念,转重眼前利益为重统筹规划、重整体和长远意识;转重城市规划为重乡村规划、重城乡协调发展;转重发展速度为重安全防护,重提高乡村综合防灾能力。
2.3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公众参与,拓宽村庄规划落地资金来源
将公众参与贯彻到规划编制的各个阶段,对于村庄规划中的重要项目,要充分调动农村居民积极性,尊重农村居民意愿,确立其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在广泛听取他们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切实维护农村居民利益,充分体现村民需求,增强农村居民对规划的认同度和实施规划的积极性,从而保障规划顺利落实。另外在规划落地资金筹集方面,可以积极引导当地村民资金的投入,可按照“谁投机、谁受益”的原则适当建立回报机制,拓宽融资平台,切实实现村庄规划落地。
2.4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科学规划,突出地方特色
在规划编制时,必须根据村庄类型,注重历史文化传统的延续,结合村庄自身特色,利用村庄本身可利用的资源,灵活利用丘陵、水网、海岛等地形,进行分类编制。在规划手法上不能搞一个模式一刀切,不能搞千村一面,不能照搬照抄其他地区优秀村庄规划,要坚持“实事求是、突出特色、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科学编制、逐步完善”的科学规划原则,注重发挥精品规划的品牌效应的方式促进带动作用。对中心村、基层村、及保留村、改建村、整治村等要区别对待。如定海紫薇村应结合东海大峡谷旅游开发建设,在进行村庄规划编制中应体现生态旅游这一特点。
2.5坚持村庄规划编制中科学发展观,注重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要求, 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在村庄规划中要贯彻可持续性原则, 要加强环境和生态保护,强化“五线”编制要求,坚持全面协调发展,兼顾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推动城乡区域发展模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村庄规划作为法定规划,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应,必须要有前瞻性眼光和现代意识,要坚持高起点、高水平,真正为今后的长远发展起到勾画蓝图的作用,避免因为规划的短视造成长远建设的被动。
2.6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加强部门协作
在实际工作中要切实加强部门之间的协作协调,建立工作沟通对接平台和机制,做到统盘筹划、各司其职,实现村庄建设用地与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同时落地。
三、结束语
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利于和构建和谐社会,是规划部门践行科学发展的主要载体。我们应本着服务农村、百姓的原则,采取有力措施,全面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工作。
参考文献:
[1] 金兆森,张晖.村镇规划[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美丽乡村规划存在的问题范文2
【关键词】:柴湖 移民 美丽乡村
中图分类号: U13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认知中国第一大移民镇——钟祥市柴湖镇
“大柴湖”原名叫“水湖”,后来污水横流,沦为沼泽,芦苇丛生,一眼望不到边,故名“大柴湖”。它属于汉江分洪区,本不该安置移民,但柴湖移民还是以大局为重,在经历初迁青海省失败后,1966—1968年,河南省淅川县4.9万移民为支援国家重点工程丹江口水库的建设,分三批迁移至钟祥。大柴湖随后改为“新建区”, 1968年总理听取汇报丹江口水库移民工作后,随后改为“大柴湖”,延续至今。
一、规划背景
湖北省省委书记李鸿忠2013年7月11日在省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柴湖现场办公会上提出:“把柴湖下一步开发搞好,是柴湖人民的期盼,是中央的托付,是我们应尽的历史职责”。2013年9月,湖北荆门大柴湖经济开发区获得省发改委批准筹建。目前,《湖北省柴湖镇镇域规划》、《前营村新农村社区与棚户区改造规划》、《大柴湖发展战略专题研究》和《柴湖镇城乡土地利用专题研究》等各相关规划编制工作已经开展。
二、用地现状与分析
曹寨村位于柴湖镇镇区北4.5公里,东部紧邻沪蓉高速连接线--216省道。本村共分5组,405户,1727人,耕地1427亩。现有宅基地面积540亩。现有住宅中,包含平房251户,二层以上住宅154户。
规划用地呈方形,四至范围为基地周边四条道路,规划用地面积191493平方米,其中南北向长约460米,东西向长约450米。
规划选址位于曹寨村东部,该选址有如下优势:
1.地缘优势明显:基地紧邻216省道西侧,处于钟祥市南大门端口,并与武荆高速毗邻,地缘优势十分突出。
2.基础设施较好:基地用地地势平坦,为四周道路环绕,其中东边紧邻216省道,北、南、西三侧道路为水泥路或碎石路,基础设施较完善。
3.用地方整,现状建筑少,工程投资省:基地呈方形,现状除东西道路两侧沿线布置部分建筑外,基地其它用地为闲置用地,会减少建筑拆迁量,降低工程造价。
三、规划原则与定位
3.1 规划原则
1) 集约节约用地、紧凑布局
2) 坚持科学发展观,规划因地制宜,尊重当地生活习性
3) 综合配套、服务一体
4) 布局科学合理、生产方便、生活舒适
5) 坚持可持续发展,生态布局、低碳运行
6) 政府引导、尊重民愿
3.2 规划定位
1) 建造城市文明下的现代田园生活
2) 打造柴湖镇美丽乡村示范区
3) 塑造柴湖镇北大门新形象
四、规划策略与特色创新
4.1 当前我国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公共交往空间的缺失
乡土生态景观的消失
对自然地形地貌的忽视
对传统生活生产方式的忽视
大拆大建,破坏地方特色
4.2 规划策略: 三打破、三提高
1)打破“夹皮沟”,提高村庄布局水平;禁止在公路两侧夹道修建房屋。依法从严控制公路两侧农房建设。
2)打破“军营式”,提高村落规划水平,结合地形地貌,依山就势,错落有致,体现山水田园风光和自然和谐。
3)打破“火柴盒”,提高民居设计水平,农房设计要充分体现地域特色,民族风格,塑造农房建筑风貌和特色。
4.3 特色创新:尊重民俗文化、产业支撑、引导就地城镇化
柴湖镇大多数人来自河南淅川,以中原文化为核心,随着居住地和时代变迁,逐步与荆楚文化相融合,形成了今天独特的豫风楚韵,规划结合河南移民风俗习惯,在用地布局与建筑细节设计上均予以充分考虑,如院落布置呈多样性,四合院、三合院,凸显河南民居特色。
其次,考虑村民集局后的生产与生活问题,结合大柴湖产业发展规划布局,将本社区作为产业发展配套用地,以解决村民就业,为农民变市民提供先决条件,同时引导就地城镇化建设,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
五、规划结构与布局
5.1规划结构
规划结构:一心 一轴 五片
一心:由村委会、活动中心、超市、幼儿园等
组成综合服务中心。
一轴:沿216省道景观主入口形成空间对称轴。五片:规划道路将基地分成五个组团。
5.2布局方式研究
5.2.1 传统乡村聚落形态:结构分析图
围绕中心,向内形成集中式布局
错落于地形之中,形成组团式布局
随地势或流水蜿蜒曲折,形成带形布局
受地理环境影响,围绕中心形成环形布局
不利地形地势下,形成离散型布局
模拟生活环境,形成象征性布局
5.2.2 传统乡村聚落对当代新农村规划的启示:
强调动态的发展与演替
强调与自然山水的有机融合
强调聚落多中心,层层推进的自然肌理
强调曲轴处理,形成生动婉转的空间形态
强调隐喻和象征,阐释深厚的文化底蕴
5.2.3设计要素提炼
地域自然特征
乡村整体肌理
有地域风貌特点的居住空间
本规划提炼要素为道路、水体、建筑,并对其适当改造,如对南北两条道路分别拓宽升级和硬化拉通;基地内部南北向水渠在局部拓宽以造景,提升社区景观品质;其次对东西两侧现有建筑对其立面、屋顶等进行改造,以求风貌统一。
5.3总平面布局
5.3.1 出入口设置
充分考虑村民实际出行需求和新农村建设与一般城市社区建设的差异。为方便村民生产生活,本规划充分利用216省道,作为本社区车行主出入口,并在中部开设一人行主出入口,作为人行交通引导和造景之用;其次在南北向道路上各设置一车行次出入口。
5.3.2 建筑布局
居住建筑分五个组团,以中部人行出入口轴线呈南北向对称式布局,组团内住宅以每两户组成一单元,每栋由2至4个单元拼接,并错落式布局,呈半围合空间;公共建筑群位于社区中间对称轴上,由村委会、活动中心、社区商业网点和医疗站及幼儿园三栋建筑围合而成;东西两侧部分居住与现状建筑在梳理内部交通的基础上进行有机结合。空间序列上,住宅除在北部布置部分三层建筑外,以两层建筑为主,高8-12米;公共建筑为形成严明空间序列,对称轴中部村委会主楼由三层组成,两端副楼为两层,南北两侧其它公建为两层,高9-13米。
5.3.3交通组织分析
结合空间布局和农村生活特点,注重交通体系的整体性与适用性,加强各组团相互贯连并便利内外交通,方便村民生产生活。社区道路分三级:社区主路车行道宽6米,支路宽4-5米,宅间路宽3米,区内道路顺而不穿、通而不畅,能够杜绝穿越通。通过社区内部环状的曲线路网构成社区车行交通的主体,再通过宅间小路将车行交通引入各户。步行通过社区内部的步行轴线进入各住宅院落,居民沿“绿轴”可就近通达居住地,避免人车混行给居民带来的干扰,保证居民生活的宁静和舒适
5.3.4 绿化布局
社区绿地规划具体可分为三种形式:组团绿地、休闲生态步行绿化空间、小品及绿化。三者共同组成点、线、面相结合的社区绿地系统。
六、建设引导与建议。
1.注重产业支撑,大力发展美丽乡村经济。
2.注重市场运作,着力增强美丽乡村发展活力。
3.注重群众受益,放大美丽乡村建设实际效应。
4.注重政府引导,凝聚美丽乡村建设合力。
参考文献:
1.《国内外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经验和启示》 高立龙、邓平《农村经济》
2.《新时期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的探讨》 汪彩琼 《浙江农业科学》2012年第8期
美丽乡村规划存在的问题范文3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 人居环境整治:今年以来,我镇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按照示范引领、以点带面的工作思路,一方面实行各党政负责人带队,组织专班对镇内交通干线进行专项整治,在“五清一改”的基础上实行补绿、增绿;另一方面,全镇首批确定12个重点整治村庄,邀请安徽建筑大学做规划设计,聘请第三方单位编制工程量清单,各村按照“四议两公开”和议标程序组织实施,同时,目前已有8个重点整治村庄完成“五化两改”。自6月份开始,根据县里要求,各村每月至少整治1个村庄,严格按照“五清一改”标准整治到位,目前全镇已整治村庄60个。
(二) 美丽乡村:鲍店中心村是2018年度省级美丽乡村,包含阳家墩和燕窝地2个村民组,中心村规划范围内共143户526人。为实现“五清一改”和“五化两改”目标,在中心村内零补偿拆废拆旧295处,共计4700平方,清理乱堆乱放500余处,完成主、支、入户道路约6公里,污水管网约10公里,农户“三口水”全部接入管网,对143户厕所进行标准化改造并进室入户,完成自来水安装,清塘3口,安装路灯70盏,完成公共绿化面积10000平方米,新建公厕2处、广场1处、停车场2处及多处小游园、小菜园、小竹林等,建设后人居环境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群众获得感、满意度大为提升。
高桥中心村是2019年度省级美丽乡村,包括塘头、河边、檀树、柏柯、竹元5个村民组,中心村覆盖人口154户共580人。高桥美丽乡村于2019年7月29日完成公开招标手续并确定了施工单位。现已完成154户厕所进行标准化改造并全部进室入户;污水主管网总计3797米和检查井160个,已完成2050米和污水井105座;污水支管合计7500米,已完成4050米;7口池塘清淤已完一口池塘清淤及一口池塘排水工作;3921米的道路工程已完成约400米路基整平;活动广场1处和公厕1处在建。预计在12月底完成主体工程。
二、主要做法
(一)规划先行,成立专班。一是邀请安徽建筑大学专业设计团队对中心村及重点整治村庄进行统一规划,工作人员走村入户,征询党员群众意见,坚持因地制宜,充分考虑整治村庄资源禀赋;深入挖掘自然人文景观,对村内古迹、古建筑以及古树进一步加强保护,杜绝整治过程中的“一刀切”。二是成立镇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主管和分管,细化责任分工。先后组织镇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到先进地区的学习典型经验做法,同时强化包村镇干与包片村干责任,确保工作扎实推进。定期召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座谈会,交流经验,找出差距,补齐短板。三是成立中心村建设项目指挥部,镇党委书记任指挥部指挥长,党委副书记驻点办公,统筹协调项目建设,村两委负责中心村建设宣传动员及现场协调保障工作。
(二)注重引导,尊重民意。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重在群众理解和参与,整治成效才能持续见效不反弹。自此项工作开展以来,我镇先后通过发放《致道路沿线居民的一封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征求意见表》,并以微信公众号和宣传车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发动。同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全镇各村(社区)分别召开示范、重点整治村民组全体会议,每月底提前考察确定次月整治村庄,提前做好动员部署。坚持因户施策,明确工作内容,充分尊重群众选择,听取群众意见,营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人人都是主角的浓厚氛围。
(三)强化保障,全力推进。一是成立专业工程队伍。确定一名牵头责任人、相对固定清理人员、机械手,把握工作步骤,依次确定挖机进场、专业施工队伍、专业治乱队伍和保洁人员进场次序,确保整治工作顺畅进行。二是加强资金保障力度。在整治村民组未完成道路硬化且群众呼声高的村庄,充分发动群众自发捐款捐物用于村庄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各村共筹集村民捐款约60万元,镇级同步配套600万元,用于整治村通组道路硬化。三是开发人居环境整治公益岗位175个,充分发挥村内党员、村民组长、退伍军人的带头作用,进一步激发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引导他们从自身做起,自觉清理自家房前屋后生产生活垃圾,自觉整治乱堆乱放行为,主动配合清理自家无功能建筑,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带头示范作用,切实扭转干部“独唱”局面。
(四)加强监管,重在长效。一是建立常态化监管机制。结合农环检查,对各村人居环境整治情况进行一月一查和一月一通报。二是坚持整治一个,移交一个。进一步加强对保洁公司的监管与考核力度,做到村庄保洁与垃圾清运处置及时、常态高效。三是明确专人专岗,加强整治后村庄的管护工作,确保整治效果持续长久见效。四是充分发挥村民组长、五老人员日常宣传和监督,定期开展最美庭院、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进一步提高群众的清洁意识。
三、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长效管护机制效果不佳,仍需进一步完善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尽管我们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当做一项重点工作来抓,付出了很大努力,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实际工作中,村庄整治后再反弹现象比较普遍。
一是农民千百年来旧的生活习惯一时难以改变。群众的卫生保洁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乱丢垃圾、乱堆乱放现象仍然存在,生活垃圾在街道、公路沿线、田间地头、房前屋后仍然可见。
二是保洁队伍虽然成立,但部分人居环境整治公益岗人员及保洁队员岁数较大,素质不高,工作标准不高,工作范围不到位。
三是部分自然村庄因受山地等因素影响,村庄基础条件差,改水改厕难度大,整体整治效果不明显。
四是畜禽污染治理措施效果不佳,污染仍然较严重。由于近年来农村扶贫产业自种自养规模养殖户及种养大户越来越多,规模逐渐扩大,确实增加了农民收入,但大多数养殖户对畜禽场排放废弃物的处理和贮运能力不足,畜禽产生的固体粪便随意露天堆放,不能进行及时有效的无害化处理,臭气四溢,粪水横流。
五是春秋两季秸秆焚烧屡禁不止。部分农户就地焚烧秸秆肥田,造成了空气、土壤的严重污染,留下一块块黑斑,虽然镇村已开展常态化秸秆禁烧巡逻,但是就目前形势来看仍然不容乐观。
(二)镇村两级整治资金压力过大,存在债务风险。
今年以来,我镇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对“五清一改”整治村庄及“五化两改”重点整治村庄投入了大量要素资本,对村民组道路硬化给予每公里30万元奖补,预计今年除县级补助外,镇村仍需投入约1500万元。目前所有村庄已分层次、分目标全面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每个村庄整治费用在5-8万元之间,整治后仍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用于后续工作保障,并且村庄整治后的长效管护也需要配备专岗专业人员,镇村面临的资金压力过大。
四、工作意见和建议
(一)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首先要加强组织机构建设,以政府主导为主,充分发挥群众的能动作用,落实机构、人员、经费,实行典型试点示范,逐步推开,建立起一套可行管用的长效管理机制至关重要,必须坚持常抓不懈,才能达到新的层次和水平。
(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村庄规划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取得长远成果的重要前提和基础,规划不合理,势必影响农村的后序建设与发展。一要高度重视乡村规划工作,将其纳入政府工作的大盘子,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管理,真正实现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二要认真做好新农村建设规划,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结合我镇农民群众发展养殖、堆放柴草等生产生活实际要实用、要注重体现人文特色和生态特色,使村庄建设科学合理、整洁雅观、简单实用。
(三)健全长效机制,确保整治成果。一要进一步加大整治工作力度,对重点内容、重点部位要强化措施,一抓到底,不留死角,确保实效。二要强化考核,建立年度目标责任制、督促协调机制和动态管理制度,并严格依据人居环境整治标准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年度综合考核挂钩,推动整治工作长期有效开展。三要充分发挥村两委班子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的关键作用,选好带头人,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提供有力保障,以实实在在的成果辐射和带动周围群众自觉投入和支持此项工作。
美丽乡村规划存在的问题范文4
今天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议题就是城乡规划法执法检查动员。开展城乡规划法执法检查是今年市人大常委会的一项重要工作。前段时间主任会议专题作了研究,经过认真的准备,各项前期工作基本就绪,执法检查的实施意见也已下发。今天召开动员会议,并邀请建设局中层以上干部参加,目的是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任务,部署工作,以确保执法检查取得实效。刚才大家都听取了城乡规划法的法制讲座,下面,我就开展好这次城乡规划法执法检查,讲四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明确执法检查的重要意义
这次城乡规划法执法检查是监督法实施后,本届市人大常委会第一次开展的执法检查活动;也是城乡规划法自年1月1日施行以来,第一次就这部法律在我市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开展好这次执法检查,对于深入贯彻实施监督法,推进“法治建德”建设;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贯彻市委全会精神,推进“三个年”活动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开展执法检查,是贯彻实施监督法,推进“法治建德”建设的需要
对法律法规在本行政区域内的执行情况开展检查,是法律赋予人大常委会的职能,也是人大监督工作的一种有效形式。《监督法》规定人大常委会“每年选择若干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群众切身利益、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有计划地对有关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组织执法检查。”开展执法检查,针对法律法规执行中的薄弱环节,提出整改意见,进行跟踪监督,其主要目的是确保法律得到正确实施,确保政府行政权得到正确行使,确保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得到尊重和维护。执法检查的过程,既是有效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促进一些关系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逐步解决的过程,同时也是宣传普及法律,纠正违法现象,解决执法难点,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执法环境的过程。因此,开展执法检查对于增强人大监督实效、推进“法治建德”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开展执法检查,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
当前,全市上下正认真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什么是科学发展?只有漂亮的城市,没有美丽的农村,那不叫科学发展;只顾加快城市建设,不去统筹城乡建设,那也不叫科学发展。坚持科学发展,不仅要着眼于城市,也要着眼于农村,着眼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当前,我市新农村建设的内容不断拓展,力度不断加大;市里也花了很大的精力和成本,着手编制了市域总体规划,这些充分说明,市委市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都非常重视统筹城乡的规划和建设。而城乡规划正是政府指导、调控城乡建设发展的基本手段,是保障城乡科学发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公共政策。城乡规划法的实施,标志着我国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规划制度,进入城乡统筹规划、一体化管理的新时代。从这个意义上讲,在我市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期间,市人大常委会对城乡规划法开展执法检查,本身就是学习实践活动的一个很好的载体,有助于我市加快建立城乡一体的规划体系,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开展执法检查,是贯彻市委全会精神,推进“三个年”活动的具体举措
规划是总纲,规划就是效益。规划出点小偏差,会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一些带来持久的、难以突破的障碍。规划失当,就会丧失发展的先机,延缓发展的速度。近年来,以《建德市域总体规划》编修和制订为突破口,我市城乡规划工作取得了较大成效。各项规划较好地指导了城乡建设,城乡面貌都有了很大的变化,美丽的城市给来过建德的人都留下了美好印象,广大农村也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对此大部分市民是满意的。这与我们高度重视规划、高标准编制规划、严格执行规划是完全分不开的,要感谢从事规划建设的所有同志!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我们的城乡统筹规划工作正处于探索阶段,城市和乡村统筹规划管理的体制机制还不完善,乡村规划体系不健全、欠账太多,城乡建设的差距日益拉大;规划执行不严,随意变更规划,规划跟着项目走、跟着建设走的现象时有发生;违法建设行为得不到及时有力查处等等。这些问题,有的是事关全市发展的重点,有的是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加以解决。今年,市委开展了推进主攻工业年、项目推进年、招商引资年“三个年”活动。要使“三个年”活动顺利推进并取得实效,规划是龙头,必须先行,而且必须能够落实到位。因此,通过这次执法检查,推动有关规划的科学编制和正确实施,将有利于推进“三个年”活动扎实开展。
二、突出重点,严格程序,提高执法检查的实际效果
这次执法检查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重点,抓住关键,严格程序,依法办事,讲求实效,最终实现“四提升”:提升执法检查的组织水平、提升全社会对执行规划法的认识、提升“一府两院”贯彻实施规划法的工作能力、提升规划法在建设“一流山水旅游城市”中的引领功能。具体的要求是:
第一,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这次执法检查,市人大常委会在与市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沟通衔接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确定检查的重点是“一主四团”,并明确了5个方面的重点检查内容:一是城乡规划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情况;二是城乡规划的编制和公开情况;三是城乡规划的审批和批后管理情况;四是城乡规划调整及违规违章建设查处情况;五是市人大常委会关于规划审议意见的落实情况以及执行城乡规划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第二,要把握步骤,严格程序。这次执法检查分策划准备、组织动员、自查自纠、检查审议、整改落实五个阶段进行。
今天会议结束后将进入第三个阶段:自查自纠阶段,时间为4月至5月上旬。期间市人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根据执法检查的重点内容和各自的职责,开展自查自纠工作。
5月中下旬为检查审议阶段。期间,市人大常委会将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开展集中检查,形成执法检查报告。乡镇人大也要组织乡镇人大代表调研和视察本乡镇规划执行情况。5月底的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20次会议将专题审议,审议后进行分项测评投票。
6月上旬以后为整改落实阶段。各部门根据自查中发现的问题和市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意见进行整改。考虑到规划工作的特殊性,整改情况于2010年6月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
第三,要严格要求,依法办事。检查组要严格按照监督法的规定、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实施办法和这次执法检查的实施方案开展工作,严格各项程序,把握工作要求。一是要认真检查。在市政府及有关单位自查的基础上,检查组要进一步细化工作方案,深入相关单位和乡镇进行重点检查,同时开展座谈,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外出考察,实地察看,掌握真实情况。检查组要专题听取市政府关于贯彻城乡规划法的情况汇报,全面了解这部法律在我市的贯彻实施情况。对执法检查中发现的重大问题,检查组要及时转有关部门核查处理,并限期汇报办理情况,以推动执法检查的有效开展和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二是认真汇总情况。检查组要认真汇总检查情况,形成检查报告。检查报告要综合分析各方面的情况,突出重点,客观真实,既要讲成绩,也要讲问题,对存在的问题要提出切实的整改意见。三是要认真审议。检查结束后,市人大常委会将于5月底的例会上,专题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和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的相关报告,并形成审议意见。会后,审议意见将函告市政府,市政府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向人大常委会汇报整改情况。市人大常委会将按照监督法的要求,把执法检查情况和政府办理审议意见的情况,向社会公告。
三、积极配合,主动协调,形成执法检查的工作合力
对城乡规划法的贯彻落实,政府负有组织领导、规划实施、统筹协调、考核奖惩等责任;建设等部门负有相关的具体工作职责和监督管理责任;司法机关、各有关行业组织和社区基层组织也都有相应的职责。今天的动员会,相关部门和单位的同志都来了,希望市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积极配合,主动协调,自觉接受监督。一是要认真自查。自查是开展执法检查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相关单位和部门要按照执法检查实施方案的要求,进行一次全面、深入的自查工作,既要重视总结成绩和经验,又要注意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并按时向检查组提交自查报告。二是要主动配合。市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尤其是建设部门,要以此次执法检查为契机,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结合“三个年”活动的开展,认真研究迎检工作。要建立工作小组,配备专门的工作人员,制定具体工作方案,确保此次执法检查工作顺利完成。三是要切实整改。要把整改工作贯穿于执法检查的全过程。对自查自纠阶段检查出来的问题,要坚持即查即改;对检查组提出的问题,要综合分析,查找原因;对常委会提出的审议意见,要认真对照,研究整改措施。同时要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切实通过这次执法检查,进一步强化有关各方的责任,协调工作关系,形成工作合力,进一步推进我市城乡规划工作。
四、加强领导,精心组织,保证执法检查的顺利进行
为了加强对城乡规划法执法检查的领导,市人大常委会成立执法检查组,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苏旭升任执法检查组组长,城建环保工委主任董光和、法工委主任邓建昌任副组长。在开展集中检查时,组建3个检查小组,具体负责各项检查工作。执法检查组和各检查小组要精心组织,把各项工作做实做细,确保圆满完成这次执法检查任务。
一要认真学习。熟悉和掌握好法律法规是搞好执法检查的重要前提。为此,市人大常委会专门在这次会议上安排了法制讲座。会后,检查组要组织相关人员对这部法律开展进一步的学习讨论,切实把握法律的精神,熟悉检查内容所涉的相关资料,明确检查方法,做到心中有数,依法履职。
二要求真务实。检查组要深入到有关单位、企业、工地、乡镇、村和干部群众中走访,倾听意见;采取听汇报、召开座谈会,查看资料、抽样调查等各种方式进行调查了解,既要明查,也要暗访,力求掌握客观真实的情况。检查要做到“真”、“实”、“严”。“真”就是真查、真看,真正发现问题、真实反映问题、真心帮助解决问题;“实”就是切实做到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不走过场、不搞形式;“严”就是要维护法律的严肃性,对发现的问题不回避,要认真核查,严肃处理。
三要通力合作。市人大常委会各委办和参加执法检查的同志要集中精力,密切配合搞好执法检查,做到有始有终。要服从安排,团结协作,相互配合,努力工作。检查中要注意倾听各方面意见,及时沟通情况,形成整体合力,共同做好这次执法检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