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快速学好高中数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怎样快速学好高中数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怎样快速学好高中数学范文1

关键词: 成绩分化;差异;衔接;措施

一、关于初高中数学成绩分化原因的分析

1.环境与心理的变化

对高一新生来讲,学习环境是全新的,新教材、新同学、新教师、新集体,学生需要有一个由陌生到熟悉的适应过程。另外,考取了高中,有些学生会产生“松口气”的想法,入学后无紧迫感。也有些学生有畏惧心理,他们在入学前就耳闻高中数学很难学,高中数学课一开始也确有些难理解的抽象概念,如集合、充要条件等,使他们从开始就处于被动局面。

2.教材的变化

初中教材偏重于实数集内的运算,缺少对概念的严格定义或对概念的定义不全。高中教材从知识内容上整体数量较初中剧增;在知识的呈现、过程和联系上注重逻辑性,在数学语言在抽象程度上发生了突变,教材叙述比较严谨、规范,抽象思维明显提高,知识难度加大,且习题类型多,解题技巧灵活多变。

3.教学方法的变化

初中数学教学中重视直观、形象教学,一些重点题目学生可以反复练习,强化学习效果。而高中数学教学则更强调数学思想和方法,注重举一反三,在严格的论证和推理上下工夫。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往往采用粗线条模式,为学生构建一定的知识框架,讲授一些典型例题,以落实“双基”培养能力。 刚进入高中的学生不容易适应这种教学方法.听课时存在思维障碍,难以适应快速的教学推进速度,从而产生学习障碍,影响学习成绩。

二、搞好初高中衔接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1.搞好入学教育

这是搞好衔接的基础工作,也是首要工作。通过入学教育提高学生对初高中衔接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紧迫感,消除松懈情绪,初步了解高中数学学习的特点,为其它措施的落实奠定基础。这里主要做好几项工作:一是给学生讲清高一数学在整个中学数学中所占的位置和作用;二是适当在刚开学时用一定时间复习初中数学中比较重要的基础知识、重点题型、重要方法;三是结合实例,采取与初中对比的方法,给学生讲清高中数学内容体系特点和课堂教学特点;四是结合实例给学生讲明初高中数学在学法上存在的本质区别,并向学生介绍一些优秀学法,指出注意事项,尽快适应高中学习。

2.摸清底细,规划教学

为了搞好初高中衔接,教师首先要摸清学生的学习基础,然后以此来规划自己的教学和落实教学要求,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在教学实际中,我们一方面通过进行摸底考试和对入学成绩的分析,了解学生的基础;另一方面,认真学习和比较初高中教学大纲和教材,以全面了解初高中数学知识体系,找出初高中知识的衔接点、区别点和需要铺路搭桥的知识点,以使备课和讲课更符合学生实际,更具有针对性。

3.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搞好初高中衔接

立足于大纲和教材,尊重学生实际,实行层次教学。重视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建立知识网络。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方法探索过程,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培养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总结的良好习惯,提高学习的自觉性。重视专题教学。利用专题教学,集中精力攻克难点,强化重点和弥补弱点,系统归纳总结某一类问题的前后知识、应用形式、解决方法和解题规律。并借此机会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点,有意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4.加强学法指导,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良好学习习惯是学好高中数学的重要因素。它包括:制定计划、课前自习、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和课外学习这几个方面。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可以这样进行:引导学生养成认真制定计划的习惯,合理安排时间,从盲目的学习中解放出来;引导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可布置一些思考题和预习作业,保证听课时有针对性。还要引导学生学会听课,要求做到“心到”,即注意力高度集中;“眼到”,即仔细看清老师每一步板演;“手到”,即适当做好笔记;“口到”,即随时回答老师的提问,以提高听课效率。引导学生养成及时复习的习惯,下课后要反复阅读书本,回顾堂上老师所讲内容,查阅有关资料,或向教师同学请教,以强化对基本概念、知识体系的理解和记忆。引导学生养成独立作业的习惯,要独立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切忌有点小问题,或习题不会做,就不假思索地请教老师同学。引导学生养成系统复习小结的习惯,将所学新知识融入有关的体系和网络中,以保持知识的完整性。

5.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是初高中数学衔接非常重要的环节,在高一年级开始,可选择适当内容在课内自学。教师根据教材内容拟定自学提纲──基本内容的归纳、公式定理的推导证明、数学中研究问题的思维方法等。学生自学后由教师进行归纳总结,并给以自学方法的指导,以后逐步放手让学生自拟提纲自学,并向学生提出预习及进行章节小结的要求。应要求学生把每条定理、每道例题都当作习题,认真地重证、重解,并适当加些批注,特别是通过对典型例题的讲解分析,最后要抽象出解决这类问题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并做好书面的总结,以便推广和灵活运用。

6.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

重视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质。由于高中数学的特点,决定了高一学生在学习中的困难大挫折多。为此,我们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质,使他们善于在失败面前,能冷静地总结教训,振作精神,主动调整自己的学习,并努力争取今后的胜利。

总之,在高一数学的起步教学阶段,分析清楚学生学习数学困难的原因,抓好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便能使学生尽快适应新的学习模式,从而更高效、更顺利地接受新知和发展能力,为他们的高中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王永红 怎样做好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教师》2012年 第13期

林建峰 李燕飞 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思考《福建中学数学》2007年 第12期

肖辉 冉珍 新课改环境下的初高中数学教材衔接教学体会《课堂内外:教师版》2012年 第7期

怎样快速学好高中数学范文2

关键词:高中数学;学习兴趣;学习能力

著名教育学家塞谬尔・斯迈尔斯曾经说过:“教育就是为了唤醒孩子们对自己生活圈以外的认知兴趣。”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高中生对数学学习没有想象力,不能通过自己的能力理解教师的教学内容。当学生缺乏数学想象力时,就会缺乏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从而最终导致学习能力低下。所以,高中数学教师有必要研究出一套适合高中生的教学方法,来弥补学生的不足,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

一、高中生数学学习兴趣与能力的现状

1.缺乏参与兴趣

高中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在实际数学课堂上都缺乏一定的参与兴趣,这就不难发现,高中生缺乏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从而使其无法跟随数学教师的讲课思路与进度,进而失去与师生互动交流的机会。但是如果保持对新鲜知识以及某种事物的倾向兴趣,这样就不会出现不互动的尴尬场面,而是一直处于兴奋的状态中,并快速投入到互动的交流中,从而提高参与度以及学习效果。兴趣是一切参与行为的动力,如果要想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高中生对数学知识的参与度,就要改善学生对高中数学的

兴趣。

2.学生能力不强

如今,采用的是传统教学模式,即上课讲知识点,课下做练习题。通过及时的作业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了解,并通过大量的解题来理清教师的讲题思路,从而使自己在以后的解题步骤中更加简洁。但是,在实际数学教学课堂上,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对课堂上的知识点以及讲题步骤了解不透彻,直接导致课堂效率差,从而进一步影响学生的课下作业效率。所以,大部分学生不能通过自己的能力完成作业,对新颖的解题方法也没有任何兴趣,从而使学生的学习能力降低。

二、提高高中生数学学习兴趣与能力的策略

1.建立悬念,激发兴趣意识

创设悬念是指学生可以通过思考一些奇怪的方法来解题,在想新颖方法时,可能会花费大量的时间,但是成功时会觉得自己很伟大,从而开动大脑费尽心思去思考。创设悬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问题变得直观、形象时,学生就会明白该教学方法的好处。学生之所以会对数学知识有不断探索的欲望,就是因为数学是一个又一个的悬念,学生为了满足内心的好奇,就会努力想知道。只有当学生在内心建立了好奇心,才会想方设法去寻找解题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日复一日,学生就可以在解答悬念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我探索的能力,并提高自己高中数学的学习效率。

2.对基础差的学生,引导学生自我完善

在高考的强大压力下,虽然有些学生的基础较差,但是有着一颗渴望进步的心。在这种现实情况下,教师应主动引导学生自行整理知识点,从而使学生在整理过程中熟悉知识点,熟悉章节包含的内容,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并要求学生将重点以及难点用色笔标记出来,通过对比其中的异同点,从而加深印象。通过整理过程,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在不断巩固知识的过程中建立正确的知识体系。在自我建立的知识体系中可以提高学生的能力,同样可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对于优等生,保持兴趣,l挥创新

教师要鼓励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以及师生之间的互动,从而通过积极地探索来挖掘学生的潜力,并收获知识。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会主动思考、提出疑问、表达想法,真正成为数学课堂的“主角”。教师在教学中是主导者、领导者、参与者。因此,教师应规范自身的教学行为,当发现学生之间不认真讨论或做无关事情时,教师要及时纠正,从而使合作学习顺利进行。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可以产生新的火花,是一种极具特色的解题方法或是富有哲理的语言,教师要努力寻找。

4.引导学生实践

在高中数学教学课堂上,加强直观教学、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是十分重要的教学方法。当学生跟随教师的思路进行“演习”时,就会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使静态的知识不断动态化,从而在巩固数学知识的基础上,增强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本文以高中数学的学习兴趣和能力作为研究的重点,发现高中生在学习数学时激情不高。通过分析实际的教学条件以及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探索出利于学生激发学习兴趣的方法,从而帮助学生培养学习数学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素养,以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好高中数学的基础,数学教师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参考文献:

怎样快速学好高中数学范文3

一、加强45分钟的课堂效益

1)抓教材处理。

形成一个概念,掌握一条法则,都应该从不同的能力角度来培养和提高。学生只有通过教师的教学,才能理解所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弄清与前后知识的联系等,只有把握住教材,才能掌握学习的主动性。

2)抓知识形成。

一些知识的形成过程正是数学能力的培养过程。一个定理的证明,往往是新知识的发现过程,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就促进了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因此,要改变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方法,要把知识形成过程看作是数学能力培养的过程。

3)抓课堂练习,暴露出学生的存在问题。

在数学课堂中,一般少不了提问与板演,有时还伴随着问题讨论,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必须及时解决,不能把问题的症结遗留下来,典型问题要有针对性地补充,注重实效。

4)抓解题指导。

要合理选择简捷运算途径,这不仅是迅速运算的需要,也是运算准确性的需要,运算的步骤越多,繁度就越大,出错的可能性就会增大。因而根据问题的条件和要求合理地选择简捷的运算途径不但是提高运算能力的关键,也是提高其它数学能力的有效途径。在解题中要引导学生打破常规、独立思考、大胆猜想、质疑问难、积极争辩、寻求变异、放开思路、充分想象、巧用直观、探究多种解决方案,快速、简捷、准确地解决数学问题。

5)抓数学思维方法的训练。

数学学科担负着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重任,它的特点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逻辑性与广泛的适用性,对能力的要求较高。数学能力只有在数学思想方法不断地运用中才能培养和提高。

6)注重因人施教,让学生有个性。

如,在课堂教学中,可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因人施教。对“兴奋型”学生可采用“以忙制动”、“以动制动”等方法。根据他们反应快,愿意表达自己看法的特点,多提问,多让他们发表意见,多让他们操作、演示。让善于思考而不爱发言的“抑郁型”学生发表不同看法。让积极发言而又常丢三拉四的“活泼型”学生讲清算理,分析算式。让机灵沉着又稳重内向的“安静型”学生说一说别人讲得对不对,并加以补充等等。这样围绕教学内容和要求,根据学生气质差异因人施教,既有统一要求,又能发展学生的个性,使他们的长处得到充分发挥。

二、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发展学生思维

1)注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首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要创设良好的“提出问题”的氛围,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想,大胆地怀疑,提出自己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体会到问题意识的重要性。其次,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有了问题意识之后,应进一步地从不同的方向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保持其创新行为。教师要深入分析并把握知识间的联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依据数学思维的规律,提出恰当的富于启发性的问题去启迪和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同时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试验、分析、猜想、归纳、类比、联想等思想方法,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2)要引导学生广开思路,重视发散思维。

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对于那些容易混淆的概念,难以掌握的内容,应积极引导学生去议,鼓励学生去讲。在讲的过程中,对于学生出现的差错、漏洞,教师要特别耐心地引导,帮助他们逐步正确地表述。养成解题后反思的习惯,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反思知识点和解题技巧,反思多种解法的优劣,反思各种方法的纵横联系。适时地组织诱导学生展开想象,题设条件能否减弱?结论能否加强?问题能否推广?等等,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大胆猜想、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解题教学,要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的前提下,学会从多个角度提出新颖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使他们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创造性的想象力、独特的知识结构以及活跃的灵感等思维素质。加强发散思维能力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重要环节。根据现代心理学的观点,一个人创造能力的大小,一般来说与他的发散思维能力是成正比例的。在教学中,要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思等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3)教学生学会“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