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经典理论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态学经典理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态学经典理论

生态学经典理论范文1

摘 要:生态学以自然的批判性为逻辑前提,以生态学价值批判为方法、以自然与价值双重维度为尺度,展开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构和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并提出构建和谐生态社会主义的理想。

关键词:自然 文化 历史唯物主义 生态学

一、重构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前提:自然的批判性存在

1、生态学认为,重构历史唯物主义的首要前提是肯定并“复兴”经典哲学中关于人与自然的辩证法思想,实现自然概念由二元对立向辩证统一的思维方式转变,自然的存在在逻辑上是以人与自然的关系性存在为前提的,自然是社会的自然,社会是自然的社会。

生态学者充分肯定经典哲学中关于自然概念的辩证思想,并将其融入到自身的理论之中重新阐释并加以提升,突出自然概念的辩证属性。

佩珀认为必须从马克思辩证看待自然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基本思想出发,来构建自己的理论。指出“在马克思那里的自然概念,不仅仅只是把自然当作经济物品的原料,也不仅仅只是把自然当作物品的固有价值的发源地,更不仅仅只是把自然当作一个濒临灭绝的生态系统,马克思的自然的概念把自然设想为是一种社会范畴,尽管自然具有‘客观性’,但它被自身的某一个组成部分重新塑造和重新解释了,即重新塑造和重新解释成人类社会。”也就是说自然具有双重属性,即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莱易斯则在《自然的控制》一书中充分肯定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的辩证思想。这些论述充分表达了在自己的理论建构中对自然概念辩证属性的肯定。“

2、自然概念是如何获得文化、价值属性的呢?成为批判性存在呢?

生态学认为,的各流派在这复杂时代面前已经失去应有的解释力度,在研究范式上存在自然辩证法与历史辩证法的疏离;在研究对象上,存在自然与社会研究领域的分野,致使历史唯物主义局囿于狭窄封闭的社会领域,自然处于被漠视或悬置的状态;在研究维度上表现为自然与价值维度单面缺失。基于上述问题,生态学认为应当重建生态学的研究范式。

福斯特认为唯物主义有三种学说,即实践唯物主义、本体论唯物主义和认识论唯物主义,前者突出的是社会历史辩证法,反映的是人与社会的关系,关注的是人的异化问题;后两者突出的是自然存在的独立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关注的是自然的异化问题。生态学马克思义应当是三者的有机统一,于是从中分别抽取价值属性和自然属性,加以改造,提升出生态学价值批判方法。所谓的生态学价值批判方法是指以价值作为评判人与自然的尺度,自然被赋予文化和历史性特征,成为可批判的对象。

自然成为批判性的存在之后,又将自然的双重属性,即自然的独立性和文化性返回到经济、政治和意识形态等各领域,关注历史唯物主义的自然维度。使自然之维与价值之维成为贯穿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相互交织而共生的逻辑主线。这样,生态学社会主义就完成并实现了研究范式和研究对象上的构建与超越,自然作为批判性存在就在历史唯物主义的重构中获得核心地位。以此为逻辑起点,展开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构。

二、重构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展开与归宿:指认、改造与批判

以批判的自然存在为前提、以生态学价值批判为方法、以自然与价值双重属性为维度,生态学对历史唯物主义进行指认和改造,同时对资本社会制度展开内涵制度批判和价值批判的生态批判,以此构建生态社会主义理论。

历史唯物主义存在“理论空场”,在基本范畴上存在理论缺陷,不能适应新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式,因此对当代的资本主义生态危机和社会主义国家的环境问题缺少足够的解释力度和理论支撑。究其根本在于自然与文化维度在自然和社会领域的单面缺失。生态学哲学家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造。

1、改造历史唯物主义原有的基本范畴,赋予生产力、生产关系、社会劳动以自然与价值的双重意义。

生态学认为,以往的哲学家只关注物质生产活动的技术层面,没有注意物质生产活动还受文化价值因素的支配。他们过多地从自然与文化的对立而不是统一来分析社会的生产和生活。认为物质生产和生活的本质属性在自然:社会意识形态的本质属性在文化。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对立等同于自然与文化的对立。这是典型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这种观点将造成两方面的后果:一方面忽视乃至割裂了自然之于社会文化的嵌入性关系,在自然之中发现不了文化批判的意义;另一方面也否定了文化内容的客观性属性。在社会之中忽视文化的自然属性,即文化内容的客观性。文化既有主观意义,又有客观内容。一定的社会文化系统、价值规范等都是特定的客观的历史性存在,一定时期的物质生产和生活都受特定的文化的影响和制约,从而使人类的历史具有自然化特征。

2、拓展历史唯物主义新的研究视域,从生产领域转向消费领域;建立以使用价值、消费为主线的历史唯物主义新的范畴体系,突出消费、使用价值等物质要素的批判意义。

者对于资本主义的分析大都集中在生产领域注重剩余价值的生产和流通领域中商品价值的意义两个方面,致使这种分析的路径止步于社会意识层面而被悬置,难以深入到物质生产与生活之中,无法回应当代人类历史出现的新动向。这与资本主义矛盾发展的阶段性有关。当时资本主义异化并没有扩展到消费领域,随着资本主义矛盾发展的逻辑展开,生态学抓住生产危机导致消费危机最终导致生态危机的逻辑根本,将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从生产领域扩展到消费领域、从社会层面深入到物质层面,从对商品价值的分析转向对使用价值的批判。为此,传统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范畴体系已经跟不上分析的需要,为了弥补其范畴的不足,生态学哲学家围绕消费和使用价值提出了一系列概念,丰富和更新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内容和结构。确立新的范畴体系,拓展新的研究领域是生态学关于自然的辩证思想在历史唯物主义领域里的继续和与其研究对象、范式保持逻辑一致性的必然要求。消费危机、生产危机作为一种表象,终极原因在于自然是有限的、生成的、价值的存在。对于自然的批判最终必将发展到对消费和使用价值的批判,自然和文化这一二重性对于消费和使用价值的批判同样是不可或缺的维度。

最后,用生态学理论对资本主义展开生态批判,构建和谐发展的生态社会主义理论。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生态学经典理论范文2

关键词:污染生态学;理论与实践;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50-0115-02

《污染生态学》是一门以生态系统理论为基础的边缘交叉学科,该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污染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了解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及解决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继续读研深造或从事污染生态研究、环境保护等相关工作打下基础。笔者根据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对《污染生态学》的教学内容和实践环节改革进行了若干探索。

一、优化教学内容

1.课程特点与知识体系。污染生态学是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相融合、相交叉的产物,其课程内容涉及广泛,包括化学、土壤学、物理化学、植物学等。在学习本课程前,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相关课程基础,因此本课程安排在大三下学期。但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仍应注意回顾与补充相关概念,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把握本课程知识。

污染生态学的课程知识体系如图1所示,大体可分为基础篇和应用篇两部分,基础篇主要介绍生物系统与被污染的环境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机理和规律,即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生物过程。具体包括生物体对污染物的吸收与迁移、生物富集、污染物对生物体的危害、生物体对污染物的抗性及生物在长期污染条件下的生态效应与适应进化。这几个部分分章节讲述,但相互联系紧密,并且可在生物生命过程中同时发生,应从整体把握。应用篇主要是基于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对污染环境进行控制和修复,重点是大气、水和土壤污染的生物修复技术。此外,污染环境的生物监测与评价也是污染生态学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讲授过程中,要注意将基础篇和应用篇有机结合起来,使理论联系实际,两者互相印证,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结合学科特色,突出教学重点。污染生态学是生态学中实践意义较强的一个分支,将该课程与学科优势和特色结合起来,有利于生态学综合人才的培养。南京林业大学生态学科于1989年成为首批教育部国家级重点学科,经过多年的建设,已形成自己独特的研究方向与特色。主要是以森林、湿地等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以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机制、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等生态学理论为基础,重点探讨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机理与技术,土壤生态学过程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湿地濒危物种生境恢复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环湖植被缓冲带与水生植物的生态功能,湖泊富营养化治理技术等。因此,结合该课程的教学目标与学科特征,该课程的教学重点主要有:污染物的生态过程的基本理论、水体富营养化的概念、危害、评价及修复对策、水污染的土地处理系统修复原理、土壤污染的植物修复技术。而且,在授课过程中,可将本学科教师的研究成果与案例融入理论知识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实践的设计与实施

本课程在原教学大纲中理论讲授学时数为48学时,并未设置实践学时。针对本课程的现实性、综合性和研究性特点,将学时调整为理论讲授32学时,实践教学16学时。实践教学与理论课同步开设,使理论与实践结合,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创新能力。本课程拟开设的实验实践内容具体如下:

1.重金属对植物种子发芽和根伸长的影响(4学时):将上课学生分成若干组,分别进行不同重金属(Cd、Cr、Pb)对不同植物(小麦、白菜)种子发芽和根伸长的影响,考察不同重金属对不同植物种子的毒性效应,加深对效应浓度、安全浓度等概念的理解。通过不同组的实验结果比较,还可了解不同重金属的毒性大小和不同植物对重金属胁迫的敏感性。

2.人工湿地对城市尾水的处理效果研究(6学时):参观人工湿地尾水处理厂,调查人工湿地的植物种类配置和运行参数,采集人工湿地的进水和出水,了解人工湿地对主要污染物,如有机物、N和P的去除效果。在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不同湿地植物如芦苇、香蒲等对污染物的吸收去除能力,综合分析理解人工湿地去除污染物的原理。

3.采用观赏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实验研究(6学时):分组查阅资料,选择合适的观赏植物,研究观赏植物对土壤重金属的吸收和富集量,评价观赏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性能。该实验一方面可让学生深入了解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和生物富集的概念,掌握生物富集系数和转移系数的计算,另一方面也可帮助学生理解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技术原理,掌握超积累植物的筛选方法。

三、教学方式的应用

1.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的讲授方式。讲授法是教学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特别是对于理论基础概念、专业性基础知识点的讲解。多媒体技术是指将文字、图像、声音等承载信息的载体结合在一起,并通过计算机进行综合处理和控制的技术。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给学生以视、听新感觉,调动联想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污染物对植物超微细胞结构的损伤时,可以通过直观的照片展示不同浓度的污染物胁迫下,植物细胞的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等细胞器的损伤情况,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利于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但是多媒体技术也存在一些弊端,如播放速度快,信息量大,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缺乏足够的时间消化和记笔记,因此,应根据具体知识内容,将多媒体教学和板书有机结合起来,特别是重点概念,通过板书的形式,放慢讲授速度,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

2.案例教学与学生演讲相结合的方法。污染生态学的课程内容是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污染生态过程中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有机体的生态响应机制和其毒害表现,探讨污染控制和污染修复生态工程的学科。但是环境中污染物种类众多且对生物具有不同的毒性效应,课堂学时有限,仅能挑选比较经典的案例进行讲解。另一方面,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授课方式作为主要的教学方式在调动学生积极性方面效果欠佳。因此,对于比较重要的知识点,可指定阅读材料或要求学生自己查阅最新资料与案例,做成PPT在课堂上进行讲解,教师给予针对性点评并引导学生讨论。如生物对污染物的吸收和迁移章节中,比较经典的案例是铅和镉在玉米根系中的吸收和迁移,可以引导学生查阅铅镉等在其他植物或土壤-植物体系中的迁移规律,并在课堂上讲解、讨论植物吸收重金属的途径。该方法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活跃课堂气氛,也能使学生了解学科最近的研究进展,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拓展知识面。

3.专题讲座。污染生态学具有现实性、综合性和研究性,是一门发展中的学科。随着学科之间不断交叉渗透,其学科内涵更加丰富。而且,随着研究的深入,对于污染生态学中出现的新污染物、新问题的认识也不断深入。因此,有必要开展污染生态学的研究前沿与展望的专题讲座。专题讲座主要介绍目前污染生态学和环境科学领域一些热点问题的研究进展,如药品与个人护理用品、内分泌干扰物、生态风险等。这些新兴污染物和人类生活息息相关,通过专题讲座,可以使学生了解环境中的新兴污染物对人类身体健康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同时激发学生对科研的兴趣,吸引一批学生投身于科研事业中。

四、结语

《污染生态学》是生态学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具有现实性、综合性和研究性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本课程的特点与学科优势特色,优化教学内容,并合理设置实验实践环节,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生态学经典理论范文3

一、生态学介绍

从根本上就是对资本主义以及资产阶级的批判理论,有革命性与批判性。在生态学中,认为当前的社会生态危机,并不是因为纯粹自然问题而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1]是资本主义政治危机、经济危机的集中表现。生态学中,不仅反对将环境问题认为是由工业化和科学技术发展而造成的阶段性的生态危机,它更是认为生态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身,是资本主义本质中存在的反生态、反人类特性导致的生态危机,并进而科学地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经济政治的弊端。生态学还认为,若是人们不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制度,仅仅依靠加快国家生态技术发展,不可能真正解决国家的生态环境问题,而且会导致生态破坏的恶性循环,不利于整个世界的生态环境安全。在生态学中,认为尊重生态规律和发展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是一个矛盾体,资本的扩张必然会导致经济社会无限制的发展趋势,然而自然的运作的本身承载力有限,故此对于当前世界中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的各种矛盾才是问题源头,单纯对生态环境进行治理无异于舍本逐末,而对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进行科学地批判将会对改善环境产生本质上的积极影响。

二、生态学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批判

资产阶级政治通过暴力和掠夺创造阶级,分离了生产者与他们的生产资料,甚至剥夺土地资源,使人们流离失所,强迫无辜的农民进入到资本主义工厂中进行生产工作,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的不仅是工业发展带来的废气、废料污染,大规模扩建工厂更是深层次地影响生态安全。生态学还认为,资本主义政治中的法律极其残暴,资产阶级往往借助国家暴力以及法律制造无产者、开展生态掠夺,征服掠夺殖民地,开展对农业的剥夺,这些“合法”行为都是对世界生态环境安全短信的肆意践踏。具体来讲,生态学对于资本主义的消费方式以及资本主义者的生产方式都进行了相应的生态学批判。生态学批判资本主义,不仅批判了资本主义在反生态方面的本性,更是批判资本主义使破坏生态环境的首要源头,具有无法推卸的职责,批判资本主义是造成当前全球性生态危机的罪魁祸首[3]。

生态学中,对资本主义的生态批判主要基于对财富的无休止追求,以及对自然环境的无限度攫取,并不能理性地去利用自然资源,也不能从长远的角度去看待生态可持续发展问题;生态学批判政治制度导致人们没有特定居所,让人们在归属感与生态基础中分割开来,这样也就淡化人们对土地的保护意识,淡化人们的生态稳定认识,使人们失去土地伦理观念,从而加剧对周围生态自然环境的破坏[4]。生态学,在其形成、生态学体系化、生态学发展的多个不同阶段中,始终认为资本主义造成当今环境退化。生态学批判资本主义分割贫、富生态环境,毫无节制的开发经济扩张能源,大量消耗生态环境。

三、生态学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批判

随着西方发达国家生态运动的发展以及全球环境问题的严重,生态学被西方纳入其视野之内,并形成了生态学。它可以将生态学知识和理论相互结合起来,产生生态学,既是一种社会主义思想,又是可以剖析当今生态危机的根源,以及寻求克服世界环境退化,解决世界生态危机的有效路径。资本主义生产和自然生态系统之间存在着必然不可调和的矛盾,‘历史加速度’才是加速地球环境恶化以及破坏地球生态系统的根本[5]。生态学中,从资本逻辑本身出发,批判生态危机的本质根源,使生态问题与当代资本相互联系起来,因资本主义在获取利润中,工人的工资上涨必将会导致资本主义的平均利润降低,那么在这样环境下的资本主义企业经济发展中,就会更需强化自身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只有通过对自然的不断加深,以及不断扩大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才可以确保资本主义企业经济的利润。生态学中,在批判政治经济的同时,他也提出要想能够真正解决生态危机问题,就必须建立合理的生活模式,“更少地生产,更好地生活”采取正

确的消费观念,将消费与幸福等同,让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实现劳作得到这些东西。政治经济中的“环境质量”,不仅是可欲求的商品,也不是价格合适就购得的东西,而是在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中,用“诱人的商品做最后装饰”,以此来“增加对产品享受的手段”,赋予自然经济价值,按照市场商品原则去构建社会,这是反自然的荒诞做法。

四、生态学在政治经济发展中的运用

为有效确保当前全球范围内世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各个国家都应该降低对世界能源以及材料的过高消费,同时可以尽量避免因资源供给和资源消化过度而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坚持生态学理论思想,开展对政治经济的批判,能够严格控制政治经济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生态学力图使自己的观点以及主张要充分发展实践导向,和当代社会政治经济运动结合,降低生态危机的爆发,调整人们的需求和价值观,使人们可以认识到不必要的生态破坏消费中出来的灾难性后果,理性认识消费,形成正确的生态意识,从而维护生态和平,在实践中不断丰富生态学的意义,降低政治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破坏[6]。

生态学经典理论范文4

二十一世纪可以说是人类发展的一个重要转型期,随着世界各地多种环境问题的相继出现,人类也开始重新认识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翻译学理论在这个大的背景下的出现与快速发展也可谓是应运而生。生态翻译学是一门把生态学和翻译学结合起来的交叉学科,“取生态之要义,喻翻译之整体,基翻译之实际” 形成一系列术语概念。生态翻译学认为翻译是整体的,和谐的,翻译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是以译者为中心的。从生态翻译学角度看文学作品的复译,尤其是像《野性的呼唤》这样的具有代表性动物小说的复译,不仅可以更加全面的从共时与历时角度分析其复译现象,也可以促进这类型小说的继续创作与翻译传播。

一、动物小说及其翻译

动物小说,顾名思义也就是以动物为主要描写对象来展开故事情节的小说。在动物小说发展的最开始,人们经常将其与具有动物形象的童话或寓言故事弄混淆,并一度将动物小说划分到儿童文学领域,这也就造成了动物小说曾经缓慢的发展态势。进入二十一世纪的现代社会后,随着不少生态问题,生态危机的出现,人类的生态保护意识也逐渐觉醒增强。而动物小说,因其独特的描写视角,深刻的生态主题,不仅符合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也给长期以人为主要描写对象的文学作品领域带来了一股清风,大受欢迎,发展迅速。

我们说动物小说与具有动物形象的童话或寓言故事的不同就在于两者的创作手法上。前者用小说写法,也就是它的表现手法是“实”的,而后者用童话写法,所描写的动物都是人格化了的动物,而不是真实的动物特性的再现。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动物小说被认为是英国女作家安娜・休厄尔的《黑美人》,它运用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讲述了一匹马的一生。对于这匹马小说就是从马的真实习性角度进行描写的。随后加拿大著名作家欧・汤・西顿一系列动物小说作品的问世,像《我所熟悉的动物》,《动物英雄》,也继续开拓了这一体裁,使更多的读者认识熟悉并喜爱上动物小说,西顿本人也因此被誉为“动物小说之父”。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一系列“狗的小说”,像《野性的呼唤》、《白牙》,中国作家姜戎的《狼图腾》,贾平凹的《怀念狼》等都是动物小说的名作。在孙悦的《动物小说基本面貌勾勒》中,作者呈现了动物小说的一般性叙述主题:隐含成长主题人的降格,情节发展:漫游的经典套路以及小说主角:狗宝贝狼明星。但不管是动物小说主题,情节还是主角,动物小说的发展都与人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动物小说作家通过动物在漫游中寻找主人得到成长以及最后回归本性,回归自然来体现人类发展的跌跌撞撞,人类内心深处对自由不羁,不受牵绊,回归本源生活的向往。同时,通过动物小说中动物在漫游途中与人类的遭遇,探讨反思了人类与动物,与自然的关系。通过对比动物与人类,动物小说批判了人类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指出人类破坏生态自然和谐,逐渐丧失感性情怀的症状。

动物小说作为文学作品中的一类,其翻译一方面具有普通文学作品翻译的特征,另一方面也有其独特之处。翻译学发展至今,各种翻译理论也是纷繁复杂。从整体上来说,现代学术界对于文学作品的翻译更倾向于异化,因为文学语言的艺术性,文本的开放性以及译者主体性等多重因素。然而动物小说由于其描写的对象性,情节的套路性,文本整体语言及风格相对简单。以《野性的呼唤》为例,小说语言具有较强的历时性特征,多俚语;句式较短,多短句,对狗的一些习性特征以及狗的品种描写,因此对于这类动物小说的翻译首先要对所描写的动物特征有较详细的了解,其次相对于以人为主角的文学作品,动物小说主要是为了突显动物的“真”,小说中少有儿童文学中动物自己发言,都是作者用第三人称来描述,语言较为直白,因此翻译更倾向于采用直译。

二、《野性的呼唤》的复译

文学领域的发展历来被认为应该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大家各说己见,言之成理即可。文学作品的翻译作为文学领域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也当然是如此。王佐良先生说“翻译历来是是非之地;评论翻译,更易滋生是非。”而文学作品的翻译,尤其是名著翻译,一方面由于文学作品的不确定性,文本的开放性,另一方面也由于译者的主体性,翻译赞助人的不同需求等会产生多个译本,即复译。针对复译这一现象,学者们有过不少争论。但基于长期的实践总结和理论研究,更过学者倾向于认为翻译无定本,文学作品的复译有其存在的必要性。正如鲁迅先生所言“即使已有好的译本,复译也还是必要的”,复译可以进一步加深对原著的理解和阐释,更全面地把握原著的风格神韵,更好地满足当代读者的审美期待,使其得以世代流传,影响广泛。

《野性的呼唤》是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成名作,被称为“世界上读得最多的美国小说”,此书在1903年出版后引起了读者强烈反应,成为风靡一时的畅销书,并被陆续翻译成几十种文字。该小说是以美国北部未开发的荒郊雪原为背景,描述了一只名叫巴克的狗在阿拉斯加淘金潮中一系列奇特经历。我国对于杰克・伦敦及其作品的系列介绍与翻译,研究工作开始于时期,而《野性的呼唤》也是最先被翻译成汉语的杰克・伦敦作品之一。随后,各种研究杰克・伦敦个人及其作品思想主题的文章,专著纷至沓来。作为杰克・伦敦的代表作,《野性的呼唤》的影响是巨大也是深远的。在二十世纪初的中国,人们的思想还没有完全从封建社会的奴役禁锢中解放出来,而《野性的呼唤》中提倡的适者生存的理念正好促进了当时人们思想的改变,而在不断出现生态问题的当代,对《野性的呼唤》的复译也无疑可以更好的加强人们对生态危机的关注。因此《野性的呼唤》自被介绍到中国以来,各种翻译译本,版次层出不穷,一方面使得其作为经典名著更加经久不衰,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动物小说这一文学体裁的的继续创作与发展。

三、《野性的呼唤》的生态翻译学解读

生态翻译学是生态学与翻译学相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旨在用生态学视角来指导翻译研究。生态翻译学集近年来不断出现的生态危机而产生的生态思潮和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提倡翻译的“和谐统一”,注重生态翻译系统的整体性,提出“翻译适应与选择论”,翻译是以译者为中心,译者与翻译生态环境息息相关。以《野性的呼唤》为代表的动物小说本身就具有强烈的生态主义意识,近年来从生态学角度研究这类小说的文章也是汗牛充栋。生态动物小说作家通过对比动物与人,表现人类尤其在工业革命之后逐渐膨胀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认为人类就是世界的主宰,世界是按照人类的意志存在的,批判人类中为了满足一己私欲发展经济而不顾生态平衡,导致生态危机的频繁出现。在《野性的呼唤》中,作者杰克・伦敦一方面表现了他强烈的自然,社会生态忧患意识,人类不应该以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为代价来满足自己的贪婪私欲;另一方面也表达了他对生命的敬畏,对世间万物的普爱之情。小说中巴克为救主人宋顿奋不顾身,在主人遇害后为其报仇所体现的忠心耿耿,以及宋顿对巴克最真挚的爱护,表现了人与动物之间的心灵相通,和谐共处的崇高境界,这些都与现在提倡的生态保护,和谐社会,共建共享主题一致,也说明了对该小说“前仆后继”的复译的重大意义。

生态翻译学基础理论中提出“译有所为”,一是译者从事翻译有其特定的动因(侧重主观动机);二是翻译出来的东西可以做事情(侧重客观效果)。 《野性的呼唤》自首次被介绍到中国到目前为止的八九十年间,翻译版本众多,读者反应强烈。但不管译者当时是出于何种动机翻译这部作品,是“求生”,“弘志”,“移情”亦或是与前人“竞赛”等都为这部作品在人类文明历史长河中的长存作出贡献,催生社会变革,促进生态文明的发展,同时也推动了翻译研究的发展。

生态翻译学认为译者在整个生态翻译环境中处于中心地位,译者的主体意识和主导作用贯穿于翻译活动始终,译者既要适应翻译生态环境,又要对怎样获得一个更好的译文作出选择。因此,复译作品质量的优劣,译文之后的生存都与译者密切相关。《野性的呼唤》的中文译本中现在比较受欢迎,研究比较多的分别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和河北教育出版社,分别由胡春兰和蒋天佐翻译(以下简称胡译和蒋译)。蒋译本属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据蒋在谈到《野性的呼唤》的翻译时说:“也许的确是为了发展东南半壁的文化事业配合抗战斗争,我追随着文艺界的一些朋友做了一点翻译工作。后来就把杰克・伦敦的这部作品翻译出版了,并将书名译为《荒野的呼唤》。”由此可以看出蒋译《野性的呼唤》是为了配合战争发展,并且期望读者是抗战人士,是成年人。蒋译本语言整体风格偏直白,直译较多,这一方面说明了人们语言习惯的时代特征,另一方面也说明蒋对译本读者是成人的预判,成人的语言理解力相对较强。相比而言,属于二十一世纪的胡译本在语言措辞方面就更具有文学内涵,多用并列句式,通顺流畅,富于节奏,读起来朗朗上口,意译较多。根据该译本前面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的《致读者》:“这是一套由美国国家人文学科基金会推荐给幼儿园孩子直到高中学生的课外阅读丛书,共三百种……在这个含三百种读物的书目中,大多数图书都是世界名著或少儿经典,半数左右为现当代欧美优秀作品,不少是获奖作品。这些优秀的读物同样适合我国少年儿童阅读。”可以看出该译本的期望读者主要为青少年,使用更为透彻轻快的语言形式也就更适合。文学作品“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翻译是如此,对同一作品的复译更是如此,译者只有紧跟时代脚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更好地适应翻译生态环境,同时取前人译文之长,补自己译文之短,不断完善,才能使译文走的更远,不被淘汰,适者生存。

四、结语

生态翻译学将生态学和翻译学结合起来,把翻译过程放在整个翻译生态环境之下,使得翻译研究更加全面。复译作为一种比较常见的翻译现象,借助于生态翻译学理论对其的研究也会更加具有整体性,更符合时代要求。

Abstract:Eco-translatology is a relatively new translation theory developed in recent years. It has given translation researchers a new perspective, and also led to the boom of using this theory to discuss translation problems. Re-translation of literary works has been attracting much attention, but there is not much re-translation of animal fictions. Animal fictions, with Call of the Wild as the representative, have many different translation versions because of their unique perspective and ecological theme. Explaining the re-translation of this kind of fiction with the theory of eco-translatology is feasible.

Key words: eco-translatology retranslation; animal fiction Call of the Wild

参考文献:

[1]胡庚申.生态翻译学解读[J].中国翻译,2008.

[2]孙悦.动物小说基本面貌勾勒[J].小说评论,2009.

[3]罗新璋.复译之难[J]. 中国翻译,1991.

[4]鲁迅.非有复译不可[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5]胡庚申.生态翻译学的研究焦点与理论视角[J].中国翻译,2011.

生态学经典理论范文5

[关键词]知识生态圈数字图书馆可视化

[分类号]G350

引言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数字图书馆成为研究热点,但是研究方向、研究内容却是纷繁复杂,各个国家、机构、作者从不同角度研究数字图书馆的相关问题,人们很难对数字图书馆的总体研究趋势、研究重点及规律有清晰的把握。知识生态学是融合了生态学理念的研究知识运动规律的学科,从知识生态的视角对学术研究产出的知识进行研究,有助于从系统、动态和平衡的角度探讨知识运动的内部规律。数字图书馆研究不断地产出知识,这一过程中的各种要素共同构成了数字图书馆研究的知识生态圈。本文借助可视化分析软件,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为数据源,对“数字图书馆研究”知识生态圈的构成要素进行可视化分析,解析数字图书馆研究的热点与趋势,为揭示其内在规律提供参考。

2 “数字图书馆研究”知识生态解析

2.1 知识生态圈

知识生态圈是知识产生、发展、演化、应用、消亡这一生命过程发生的空间范围,包括知识本身的状态变化以及知识运动所依赖的条件。知识生态圈中知识运动所依赖的条件主要包括生产、传播和利用知识的人以及知识环境。知识生态圈反映了知识人、知识、知识环境彼此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均衡运动状态,以及知识人与知识环境之间以知识为纽带、满足知识需求的互动关系。

2.2 学术研究知识生态圈的构成与结构

学术研究是知识创造的重要途径,在整个过程中知识运动丰富。学术研究的知识生态圈是指通过学术研究,新知识得以产生、传播、发展、演化、利用的支撑要素和空间范围。学术研究知识生态圈涵盖了知识生命周期的主要部分,知识消亡这一过程往往在知识的应用实践领域逐步发生,在学术研究知识生态圈中也有部分涉及,表现为该知识在逐年产生的学术文献中逐步消失。

2.2.1 学术研究知识生态圈的核心支撑要素 学术研究知识生态圈的核心支撑要素包括经典文献、主要研究者、研究热点和主要研究机构,它们分别代表了知识载体、知识生产者和知识集聚趋向。

经典文献是指在某一学科的发展过程中,对学科主要研究内容的精炼,是学科发展的原点或基础,它的内容往往是开创性的、不可跨越的,代表了学科的研究方向与研究内容。在学术研究知识生态圈中,经典文献是知识的载体,作为一种交流的工具,在整个生态圈中进行知识的传播。

主要研究者是指在某一学科领域中,对学科研究做出重大贡献的人。这些研究者往往经过多年的学习研究,不断地丰富学科的理论基础、知识内容,并且对学科的某一方面有着深入的研究。在整个学术研究知识生态圈中,他们作为生产知识的主体,不断地为生态圈加入新鲜的元素,经过磨合适应后,推动知识生态圈内知识的流动。

研究热点是指在某一阶段,对某一学科领域的某一问题的集中研究。研究热点大都是阶段性的,随外部社会发展,经济环境等原因不断变化。在知识生态圈中,研究热点也是知识集聚点,形成生态圈中的“热区”。“热区”集聚了知识、研究者以及研究机构,是推动知识生态圈各要素运转的动力。

主要研究机构是指在学术研究领域中,占有主导地位的研究机构,是学科研究领域的中坚力量。在知识生态圈中,研究机构功能广泛,能够从多种角度促进知识的传播、交流和发酵,如各种学术会议和学术活动的发起和主办等。通过机构的传播扩散,知识能够快速聚集或大范围地传播,知识生态圈得到发展和进化。

2.2.2 学术研究知识生态圈质量的核心影响因素影响学术研究知识生态圈质量的因素比较复杂,从宏观的角度来说,主要有知识流程,即知识生命周期以及知识生态圈的平衡。

知识流程是指知识在研究机构和研究机构之间的各个知识驻点间形成的一系列积累、共享、交流的过程。知识流程建构起知识生态圈的骨架,形成了生态圈内知识流动的路径和方向。知识流程群决定了知识流动的速度、效率及与各个核心要素的交流状况,合理的知识流程群有利于维持生态圈内的平衡,进而提高知识生态圈的质量。

知识生命周期是指知识在时间上从产生到消亡的过程,一般会经历以下几个阶段:产生、加工、存储、应用、老化。知识生命周期体现了知识的循环和更新,影响着知识生态圈的质量。过长的知识生命周期表明这个学科领域的研究趋于平稳,一方面说明学科研究比较成熟,另一方面则表明该领域新的知识元素较少;而短小的知识生命周期一方面表明学科知识尚在发展之中,不够完善,没有形成成熟的理论体系,另一方面也表明该领域知识创新活动比较频繁。

知识生态圈的平衡是指生态圈内各要素有序发展,知识运动呈稳定协调发展的状态。知识生态圈的平衡是其质量的重要衡量指标。

2.3 “数字图书馆研究”知识生态圈的构成

以“数字图书馆”为对象的学术研究构成了“数字图书馆研究”知识生态圈。其核心要素包括“数字图书馆研究”的经典文献、主要研究者、研究热点以及主要研究机构,对其进行可视化分析,可以了解“数字图书馆研究”知识生态圈内知识流程、知识生命周期及知识生态平衡状况。

3 “数字图书馆研究”知识生态圈n--f视化

生态学经典理论范文6

【关键词】教育;生态学;幼教

幼儿教育是所有教育工作的根本,这也是幼儿教育逐渐引起我国教育领域重视的主要原因,在此过程中,关于幼教管理工作的理念也在不断完善,并已经建立了一整套科学的幼儿教育管理制度。然而,对于我国幼教管理工作来说,对于“教”的内容并未给与足够的重视,幼教管理工作的重点依然放在了“管理”方面,这与家长所关注的幼儿智力启发、提高并不相符,也并不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因此,在传统幼儿教育管理理念不断完善的同时,需要通过一种更加科学的理念来弥补这一不足,而教育生态学视角则可以对传统幼教管理工作进行补充,对幼教管理工作有着积极的实践意义。

一、教育生态学对传统幼教管理工作的重要影响

我国在幼儿教育管理方面,长期采用传统幼教管理理念,对于相关理念的创新,也是在不断的摸索中前进。教育生态学是现代教育管理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教管理工作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仅从理论角度来讲,生态学理论中的进化理论完全适用于幼儿教育管理工作,幼儿处于学习知识、道德等内容的初期阶段,需要良好、细致的安排才能够为以后的学习、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生态学理论,可以使幼儿更好的适应幼儿园的学习、生活环境,更好的融入到集体生活中去,缓解幼儿对幼儿园的排斥情绪。

在传统幼儿教育管理理念和方法中,对于幼儿教育管理工作容易走向极端,这种幼教管理理念依然停留在过去,并未发生实质性的改变。作为幼教管理理念创新的一部分,教育生态学将幼教管理工作进行了系统化,通过对这一管理理念的深入学习,幼儿教师能够轻松掌握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方法,并能够将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除此之外,基于生态学理论的幼教管理工作更加关注幼儿发展的全面性,在提高幼儿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外,更加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学习,以及发现幼儿在某一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特异性,并进行科学的引导。

因此,教育生态学理论对幼教管理工作的影响是深远的,且真实可见的,并且,随着该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我国有叫管理工作将操着更加完善的方向发展。

二、教育生态学理论在幼教管理工作中的表现

随着教育生态学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对幼教管理工作的影响日益增加,并已经在根本上促进了我国传统幼教管理模式的改变,这种改变释放了一种较为积极的信号。

1. 体现了更加人性化的管理理念

在传统幼教管理方式中,幼儿大多被看作一种具有一定学习能力的“物”,对幼儿的管理多以命令的形式进行。然而,在生态学理论中,这种命令式的管理模式是被禁止的,在幼教管理工作中,通过提供更加科学、系统的服务来实现幼教管理效果的提高。并且,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要提高以人为本的认识,注意培养幼儿学习能力,以及对其进行正确引导,通过互动,实现动态的学习生态环境。

2. 加强了幼儿自主性

对于绝大多数幼教管理工作者来说,幼儿是在智力、心理等多方面还未发育成熟的群体,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需要管理人员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进行指导、教育,才能够完成一系列的动作和任务。在这种管理方式下,幼儿与动物并无较大区别,无法发挥幼儿的自主性,限制了幼儿的多元化发展。生态学理论则将幼儿作为管理的主体,幼教管理工作者需要满足幼儿的各种需求,尽最大可能的发挥幼儿的创造力与想象力。例如,在绘画课上,管理工作者可以让幼儿自行创作,并尽可能的说出自己作品的内容,不得认为设置条框,并对幼儿作品进行所谓的客观评价。

幼教管理工作者应当与幼儿成为学习、生活中的朋友,为幼儿的学习、生活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而不是成为高高在上的管理者。这种改变需要所有幼教管理工作者认真学习教育生态学理论,并以此指导自己的工作,实现幼教管理工作质量的不断提高。

三、教育生态学理论对幼教管理制度改革的要求

随着我国幼教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教育生态学理论实现了传统幼教管理制度的革新,传统幼教管理理论下的制度体系已经无法适应新时期的幼教管理工作,只有在教育生态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改革,才能够实现幼儿教育管理工作有效、深入开展。

1. 摆脱传统幼教管理制度的束缚

由于长期忽视幼儿教育的重要性,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传统幼教管理理念已经站在了我国幼教管理制度改革的对立面。因此,加强幼教管理理论研究,就成为此次幼教管理制度改革的关键。相关幼教管理工作者,应当认真学习现代幼儿教学管理理论,尤其是对教育生态学的认识,通过学习一些经典案例,掌握教育生态学理论的实践方法,提高幼教管理工作质量。

2. 建立更加全面的管理模式

在传统幼教管理工作中,管理工作者的工作环境仅限于校园内,而对于幼儿在校园外的学习、生活则主要由家长负责,因此,在环境的转变过程中,也存在教育、管理模式的转变,这对于幼教管理工作质量的提高极为不利。因此,教育生态学理论对教学环境变化下的教学管理工作有着一定的要求,也就是教学管理工作不得因环境的改变而出现根本性的改变。这就要求全面的幼教管理模式,这一管理模式的实现,需要幼教管理工作者和幼儿家长共同完成,幼儿家长应当在校园外继续执行与幼教管理工作者一致的管理方法,而这一切的实现,需要以两者具有高度统一的幼教管理理念为前提。

3. 教学内容的科学设计

教育生态学理论对幼儿教育管理工作中的教学内容设计有着明确的要求,在传统幼教管理理念的影响下,过早的对幼儿采用“填鸭式”教学方法,不利于幼儿智商、情商的开发。因此,教育生态学中的循序渐进思想,以及进化论理论的引导思想均成为指导我国幼教管理工作改革的重要依据,在教学内容涉及方面,增加具有启发、引导等效果的内容,并锻炼幼儿形成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幼儿的判断力,实现幼儿在多个方面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谢华娟.实现高质量幼儿管理的策略初探[J].文理导航(下旬).2015年05期